市经信委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4-09-14

市经信委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精选8篇)

市经信委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第1篇

市经信委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着力推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一是加强运行监测。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地区和新增长点、小微企业的监测分析,准确研判工业经济走势,提出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加强生产要素综合协调。全面开展电力需求管理综合试点工作,做好迎峰度夏。深入开展银企对接,上半年合作日中银企合作集中签约项目91个,签约金额--548亿元。三是加强新增长点培育。以全市**个省级新增长点项目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市级项目数据库,积极协调项目在资金、电力等生产要素方面的需求,力争早产出、多见效。

(二)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为充分体现转型升级的质量,侧重于体现地效、能效、人效指标,注重考核体系再优化,完善评估机制,分解落实责任,强化督促检查和组织考核。二是加快结构调整。依托2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大淘汰落后,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引导企业走差异化、精细化、高端化发展路线。三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落实领导挂钩联系制度,推动投资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建设。目前,观致汽车、奇瑞捷豹路虎、康得新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名硕等一批5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即将开工。四是大力推动企业创新。着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业载体建设。组织实施重点技术创新计划,确定省重点技术项目251个。启动省“两新”产品目录发布,全市累计入围项目84个,全省第一。品牌经济深入发展,好孩子列为工信部质量标杆企业。

(三)着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一是组织实施重点节能项目。采用网上申报新模式,组织申报**年市重点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对技术先进、节能效果明显的项目进行补贴扶持。制定了《**市半导体照明(LED)推进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我市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二是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管理。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十二五”前两年累计完成节能量390万吨标准煤,超额完成国家对万企“十二五”节能量考核序时进度的目标要求。开展“能效之星”创建活动,筛选并确定96家为今年重点创建“能效之星”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落实节能服务产业“营改增”后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抓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认真落实高效节能产品惠民补贴政策,组织开展节能惠民产品推广信息核查。组织开展高效照明推广应用,积极实施绿色照明行动,完成高效照明产品推广数量67万支,在全省名前茅。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一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完成《**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2013-2015年)》,明确发展思路和重点。启动规划新一轮苏州市区无线局域网的布局和服务,在主要商业街区、重点园林景点等20个公共场所实现WIFI热点覆盖。二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组织开展省级示范试点企业两化融合现状抽样调查,完成了省**年第一批两化融合试点企业的申报,**绸都盛泽电子商务信息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评为省两化融合电子商务类示范企业,省海狮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评为省两化融合产品与装备智能化类示范企业。启动了市智能工业发展相关工作,加强前期调研论证,确定重点示范企业。三是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研究并报市政府审批下发了苏州市2013“智慧苏州”重点推进项目23个。推进市民卡发卡及拓展应用工作,上半年累计发放市民卡A卡285万张,改造完成累计*个服务网点、3个便民服务站。扩大**市家庭信息化云媒体项目的应用功能,加大网络双向化改造,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五)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一网三库”建设,初步完成系统平台数据库及功能模块的开发,已建成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和政府部门信用数据库框架开发,前置机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等五大系统的开发。目前前期已归集了16个部门*万多家企业的基础数据,企业失信记录万余条。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专栏建设,累计开通各级专栏78个,发布项目信息1.7万条、信用信息30多万条。同时,加快推动培育信用市场和第三方信用咨询机构,举办“助理信用管理师国家执业资质培训班”等。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全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既定发展目标,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的要求,紧扣主题主线,狠抓落实,加快推进各项节点任务。

着力推进经济平稳增长:进一步强化部门职能,突出运行监测分析,注重研究数据增减背后蕴含的区域发展、行业景气、产业结构等深层次原因,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抓好新增长点培育,确保全市817个新增长点项目新增销售产值超过1600亿元。抓要素保障,深入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综合试点工作,组织煤、气、运等要素协调,组织全市性银企合作,努力缓解企业融资困难。加大市场开拓,继续组织企业参加江苏产品万里行等影响力较大的综合展会和专业展会,举办“苏州名优新产品贵阳展销会”,组织本地轨道交通产业企业与我市轨道项目对接等。

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瞄准产业发展高端环节,扩大有效投入。以重大项目为着力点,全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提升,研究出台我市新一轮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意见,实施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推广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四新”技改项目计划。突出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以创新为主驱动,全面推进企业开展以技术、品牌、管理和商业模式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提升活动,实施千项创新项目、千项“两新”推广应用和千家研发机构能力提升的“三千工程”,加快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快国际化企业培育。打造一批面向国际资源和市场进行生产经营和创新的国际化企业,研究出台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意见,培育一批纳入全球制造体系、参与国际分工协作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服务业主体,加快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集群发展,全面开展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

着力发挥信息化支撑功能:围绕发展智能工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互为支撑,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从企业、行业和区域三个层面,在研发设计、制造过程、智能管理、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和智能终端产品等六大环节各选择10家典型企业开展创建活动,加快发展智能工业。加快载体建设。在两化融合、社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领域实施示范工程,开展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评估。组织开展三网融合试点,编制三网融合三年发展规划,力争创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验区2家、省市两级示范企业9家。统筹社会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地理、人口、法人信息三大数据库建设,落实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规划,建设并开放20个公共区域无线上网WIFI服务,完成建立“**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统计监测体系”。做好市民卡拓展功能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建设和云媒体电视推广应用,重点建设机顶盒刷卡支付功能。

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今年我市节能形势依然严峻,节能任务繁重,突出抓好三个重点:加强目标责任考核。组织签定节能目标责任书,实施“双控”责任目标管理机制,定期发布节能目标晴雨表,实施领导约谈制,以节能目标倒逼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开展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基地)创建认定,新创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25家。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推荐3-5家企业申报省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实施我市清洁生产企业审核验收工作。开展“能效之星”创建。新增三星级以上“能效之星”企业56家。完成“中国能效之星”创建企业再辅导工作,力争获评企业10家以上。

着力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继续推进完善“一网三库”建设,建立健全全市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的组织保障机制,研究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考评办法,强化对各地各部门信用数据的归集和应用进行量化考评。突出食品安全等领导重视、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领域1-2个,发挥信息平台优势,部门联动推进信用信息应用。扎实推进“万企贯标、百企示范”工程,年内力争完成贯标企业数640余家,占全省五分之一。推动各部门信用制度建设,完成《**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度汇编》,并按照行业或专题建立跨部门信用联动机制。

市经信委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第2篇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法治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为确保法治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我委积极落实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党组研究法治建设1次,党组中心组学习法律2次。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求,我们制定了普法责任清单,将各科室责任具体化、项目化,层层签订责任状,压实责任,形成法治建设合力。今年上半年,我们进一步夯实政策法规科力量,增加至3人,制定了xxxx年法治工作总结,保证法治机关建设的参与性、针对性、有效性,确保用责任落实推进创建工作的落实,确保用制度落实促进创建效果的落实,做到统分结合、协同配合。

(二)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决策规范化和行政服务法治化水平

我委着力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健全完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五大必经程序,进一步规范我委行政决策行为。对xxxx年至xxxx年文件进行清理,决定继续有效10件,予以废止2件,宣布失效41件,并建立继续有效文件清单制度,每年进行动态更新一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政务服务“一张网”,进一步提高行政办事服务效率,切实把职能转变到经济运行和企业服务上来,更好地服务于基层、服务于企业、服务于项目。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避免选择执法。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加快完善经信委网站建设,将委内工作动态、经信要闻、通知公告类等政务信息准确及时向社会公开。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三)开展普法学习,积极参与法治培训,落实聘用法律顾问制度,提高依法行政队伍建设水平

为全面推进我委“七五”普法规划顺利实施,今年上半年我委开展了一系列法律学习宣传活动。3月15日,市经信委政策法规科、行政审批科联合电子电器产品维修行业管理办公室分别赴市区国美电器、通信广场、工贸家电开展电子电器产品法律宣传活动,向电子电器营业场所相关员工宣讲电子电器产品法律法规,并向来往群众发放《湖北省电子电器产品维修服务条例》宣传单,共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为认真做好新修订宪法的学习宣传工作,增强全委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加强学法、带头守法、依法行政,我们制定了宪法学习宣传“六个一”的.活动实施方案。4月10日,市经信委举行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暨宪法研讨会,市经信委政策法规科科长领学宪法修正案,三名干部职工做了交流发言。结合机关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监察法》学习讨论。根据市政府推进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的安排,制定了《市经委机关法律顾问工作制度》,聘请齐安律师事务所黄福军为经信委法律顾问,为推进依法行政过程中发挥法律参谋作用。

(四)开展法治惠民活动,加大服务企业力度

市经信委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第3篇

本刊讯:节能周期间, 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召开交流天津市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经验, 分析当前能评工作存在问题, 推进天津市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发展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座谈会。市经信委王景梁副主任出席了会议。

市节能协会齐茂忠理事长及各区县负责人汇报了本区域能评和审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对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各区县节能主管部门、能评工作和节能审批负责同志共35人出席了座谈会。

市经信委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第4篇

(一)上半年就业基本态势

1、城镇就业继续平稳增长

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37万人,比1—5月份增加130万人,同比多增12万人,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目标的74%,目标任务已完成大半。二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与一季度持平。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6月末全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5%,已连续4个月下降。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第二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数据显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11,与上季度持平,比去年同期上升0.04;绝对招聘指数在100以上,第二季度相对招聘指数自2011年以来开始逐年下降但幅度不大,说明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用工需求虽增长趋缓但仍保持相对稳定。城镇就业总体继续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2、非制造业引领就业增长持续呈现

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回升,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8.6%,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升至年内高点,同比低0.1个百分点,仍位于临界点以下。6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5%,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同期从业人员指数为50.4%,环比和同比分别回落0.5个和1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54.1%;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9.5%,环比均有所下降;19个行业中有9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指数高于50%,10个行业低于50%,与一季度行业情况基本相同。以非制造业引领就业增长的格局持续呈现。

3、雇主招聘意愿愈显乐观

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NASDAQ: JOBS)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雇主招聘意愿调查》显示,88.6%的受访雇主表示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招聘比去年同期更多的雇员;《2014年第三季度的雇主招聘意愿调查》显示,88.5%的受访雇主表示将在今年的第三季度比2013年同期招聘更多的雇员,与2013年三季度同比增加招聘的雇主有79.7%,仅有5.1%的雇主表示将减少招聘量。这表明今年上半年以来雇主招聘需求乐观增长的态势仍在持续。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1、小微企业发展仍需更多扶持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发布的《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截至2013年底,全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84万户,其中,小微企业11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的76.57%,小微企业可吸纳就业人员平均比大中型企业多4倍至5倍。据统计,目前我国70%以上的城镇居民和80%以上的农民工都在小微企业就业,小微企业发挥着就业吸纳主力军的作用。尽管今年5—6月份制造业大中型企业PMI有所回升,但6月份小型企业PMI(48.5%)在4月份较低水平上又下降了3个百分点,影响行业整体吸纳就业水平的提高。说明目前小微企业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制造业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更加巨大。

2、服务业就业尚未稳定居上

虽然我国服务业就业比重近年来逐步提高,但从部分行业、企业的发展和用人需求情况来看,表现出不稳定的波动状态。从2013年5月份以来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从业人员指数变动情况来看,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一直处于50%临界点以下。而作为非制造业主要行业的建筑业和服务业又表现各不相同,被寄予高期望值的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在经历了去年连续几个月50%以上的景气阶段之后,从2013年12月开始至2014年6月,除3月份达到50.4%以外,其余5个月均处于50%以下,表现出波动下行的走势,其中住宿业、水上运输业、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及公共设施管理业、装卸搬运及仓储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等商务活动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而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则一直保持在50%以上,成为在制造业用人需求普遍下滑情况下支撑非制造业发展和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支柱之一。再从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2014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的数据看,与上季度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下降了4.2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下降了0.9个百分点。这一情况表明,目前,以服务业替代制造业作为吸纳就业主渠道的局面尚未稳定形成,经济增速下行影响和服务业内部行业间发展不平衡是服务业用人需求总体呈现波动和下滑的主要原因。

3、结构性就业问题依然突出

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结构性就业压力有增无减,主要集中体现在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人群的“就业难”,传统工业集聚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挤出”和就业渠道狭窄,以及劳动密集性行业、高新技术行业的人才短缺等方面。人社部数据显示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称之为“更难就业季”,和以往未就业毕业生累积叠加,将形成至少800万左右的就业需求压力。尽管农民工总量增速正在下降,2013年比2012年降低1.3个百分点,但是总规模仍在继续增加,2013年比2012年增加了63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加274万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加359万人,增长3.6%。如果假设2014年农民工增速为2%(2013年2.4%),2014年农民工总量则将达到27000万人左右,增加500多万人。在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情况下,钢铁、煤炭、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聚集的传统老工业基地城市和地区,由于强制性集中关停相当规模产能,带来较大的职工安置压力,由此产生的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问题在局部地区相对突出。老工业基地城市和一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尚未形成,就业渠道相对狭窄,与经济发达地区比较,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比率普遍偏低,地区间劳动力供求不平衡显著。在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利润空间日益狭小的压力下,一些行业和企业转型开始加速,伴随有一定数量裁员发生,作为家电行业龙头企业的海尔、格力、美的等,近期均有裁员情况,2014年内仍有裁员计划实施,说明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影响正在显现。与此同时,部分地区、行业、职业岗位缺口持续存在并有继续扩大趋势,例如,2014年一季度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4.17,用人缺口达125067人,主要集中在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三大职业群体,三大职业群体需求量占全部需求的90.51%。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的二季度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治安保卫人员、餐厅服务员、厨工、保险业务人员、购销人员、机械冷加工人员、营业人员、收银员等职业的用人需求较大,同时,各技术等级岗位的劳动力需求均大于供给,其中,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技师、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1.95、1.78、1.68、1.64。既需要一线生产工人和服务人员,也缺少专业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者。endprint

二、当前就业形势的主要成因及全年走势判断

(一)当前就业形势的主要成因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仍然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的挑战,结构性矛盾愈显复杂,但城镇新增就业一直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即使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仍然持续趋稳,主要取决于几个方面的因素作用:

一是经济持续扩张奠定了市场需求规模的基础。1991年至2013年,我国GDP年均增速达到10.2%,GDP总值达到568845亿元,是1990年的5倍多。据我们的相关研究测算,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城镇就业人数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量超过1万亿元的情况下,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都能达到1000万以上,而与此同时,城镇就业人数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相关性有所弱化。

二是服务业就业比重进一步提升。从统计数据来看,随着服务业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拉动贡献率的提高,我国分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正在逐步发生变化,服务业就业比重近十年来逐步,从2003年的29.3%提高到2013年的38.5%。由于服务业具有较之第二产业更强的就业吸纳能力,其发展速度的加快和就业比重的扩大,必然会有利于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

三是民营经济新一波发展。尤其是在产业转型升级环境的压力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驱动下,新一波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知识资源都有较大的实力,投资和经营的领域更加广泛,对劳动力和知识人才的需求也明显提升。智联招聘就业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民企依然保持一季度高歌猛进的节奏,招聘需求量增长31%。二季度外企招聘需求强力反弹,而国企招聘需求量却在一季度-2%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下滑到-25%。

四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的振兴。近年来,随着国家促进中西部发展战略的实施、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以及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加速,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增幅高于东部地区增幅的态势愈发常态化。今年二季度,东、中、西部市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12、1.08、1.11,市场用人需求均大于供给。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四季度的1.11、1.07、1.16相比,中西部地区市场用人需求增长显著,东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长了21.1%和21.1%,中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长了43.1%和36%,西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长了42.5%和42.8%。在东部地区进行产业转型、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的后发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对扩大就业提供了新的动力。

五是劳动力供给逐步趋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规模正在逐步下降。多项预测研究表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持续下降。同时,我国劳动参与率下降空间也在增大,16岁及以上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79.2%下降到2010年的71.4%,年均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15—64岁人口的劳动参与率由84.2%下降到76.4%,劳动力供给压力将进一步降低,就业总量矛盾逐步趋缓。

(二)对2014年下半年就业形势的判断

从总体上看,2014年的就业将面临经济增速继续放缓、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的考验。基于以上的分析和判断,我们认为,2014年下半年就业形势将继续保持平稳,并有望与上年同期持平或好于上年同期。对实现2014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率4.6%以下的就业工作目标可持乐观态度。与此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会同伴同随,问题的复杂性也会有所加大。对此,应有足够的估计和有效的应对。

三、对下半年的工作建议

根据对上半年就业形势的分析和对下半年走势的判断,建议2014年下半年政府就业政策和工作应以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为重点,密切关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新问题、新动态。

(一)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各级政府应继续高度重视对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认真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扶持小微企业的相关精神,对鼓励发展的行业和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吸纳就业的税收减免和经费补偿政策,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范围,清理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尽快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制度环境。增强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实力,从而进一步发挥其吸纳就业的积极作用。

(二)着力解决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重点问题

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和就业状况的不稳定,源自于服务业整体基础还相对薄弱,区域间、行业间发展不平衡,现代服务业比重过低,市场化程度不高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解决制度和体制问题入手,应将解决服务业发展不平衡问题放入治理整体发展不平衡的工作框架之中,使各地区服务业发展既具有整体方向性,又符合地方发展现实需要。应研究处理好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避免由于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政绩目标,使服务业变成“无本之木”,也要防止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使服务业发展需求得不到有效释放。要将促进服务业发展建立在真实的发展需求之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就业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优化。

(三)以强化就业培训提升再就业能力

应进一步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减少行政体制壁垒和掣肘,集中优质资源和力量提升当地劳动力就业技能。鼓励各级政府建立城乡统筹、内外平等的就业培训机制,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对进城就业的农民工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服务,建立起农民工城镇就业与培训的连通机制,促进农民工在城镇的稳定就业。■

市经信局上半年工作报告 第5篇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两会”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转型升级,升华惠民之州,努力让xxx人民过得更加幸福”为核心目标,围绕年度考核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制定措施,扎实推进,狠抓落实,顺利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确保了全市工业商贸和信息化稳健发展。

一、主要工作成效和做法

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49.4亿元,增长16.4%,高出年度预期增长目标(12%)4.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24.4亿元,增长16.1%,高出年度预期增长目标(15%)1.1个百分点;1-5月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6.9%。今年以来,着重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一是加强开展针对性调研。针对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一些成长型企业发展问题研究,多次组织调研组到大亚湾、仲恺等地和TCL、德赛、华阳等重点企业深入了解情况,研究增速及投资下降的原因和应对措施。二是抓好重点企业发展。对我市45家省直通车服务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集中开展了问卷调查,认真分析情况,针对存在问题加强协调解决。三是抓好重点项目协调服务工作。加强对在建和建成项目的协调服务,加快推进重点工业商贸流通项目建设。上半年,促成伊利集团乳饮料等项目在我市投资建设,全市最大的购物中心华贸中心顺利开业。四是加强内资招商引资。以举办xxx产品展销会、承办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发布会等大型活动为契机,进行招商推介,促进项目对接。上半年,引进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汇锋投资集团、深圳市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项目签约落户我市。

(二)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同时,加快推进《xxx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公示完毕,着手行文上报市政府审定。组织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重大项目申报省专项扶持资金,我市5个项目列入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计划,共获得省财政5000万元支持,将拉动企业投资4.04亿元。我市7家企业入选xxx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培育)企业。二是推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1-6月,我市优势传统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9.77亿元,增长25.3%。三是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完成首批1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组织推荐仲恺高新区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向省申报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四是抓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顺利完成国家、省对我市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考核。

(三)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拉动经济增长动力。

一是继续大力推进“惠货全国行”。按照全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总部署,5月和7月,在xxx、重庆成功举办了xxxxxx产品展销会,合计共签订销售合同533宗,总金额375.96 亿元,现场销售1.8亿元。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了第十五届西洽会、第十四届渝洽会等经贸活动,签约交易金额19.25亿元,为企业开拓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打造网上展销会平台。与阿里巴巴合作,建立并开通启用xxx产品网上展销会电子商务平台,使线上、线下展销会形成联动,截至6月,平台吸纳企业6.3万家上线交易,预计今年可实现20亿元的网上交易额。三是大力拉动农村消费。深入推进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优化提升国家级配送中心2个,分别建成镇、村级农家店19家和71家。继续实施家电、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政策,1-6月,销售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产品13.32万台、销售总额4.31亿元。四是扩大城市消费。加快发展家政服务业,积极培育大型家政龙头企业,推进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平台建设,上半年我市列入家政服务业国家试点城市。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124.5亿元,增长22.9%。其中,内销产值1375.4亿元,增长36.4%,内外销结构为64.7:35.3,差距进一步拉大至近三成。

(四)扎实推进产业转移工作,探索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

一是完善产业转移工作政策措施。起草并提请市委市政府审定出台《关于大力推进产业转移工作后来居上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产业转移园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和《关于加快产业转移园招商选资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实施方案》,同时,提请市政府与产业转移园区所在的惠东、龙门县政府签订责任书,进一步落实推进产业转移园的`有关工作措施和任务目标。二是全力以赴实现省考核我市产业转移工作“脱帽”的目标,考核成绩达标,名列15个转入地市的第8位,比去年上升6位,成功实现“脱帽”目标。三是探索创新合作共建机制。目前,我市与xxx市共建“园中园”框架协议已基本确定。四是强化园区招商引资。与xxx市联合举办了产业转移招商推介会2次。成功引入国家电力集团分布式能源站项目、xxx鑫龙跃公司塑胶和管材项目等一批项目落户莞惠产业转移园。

(五)加快推进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信息化建设水平提升。

一是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新型高端产业方向发展,做大做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成功与省经信委携手承办201x年(第25届)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发布会,我市TCL、德赛、华阳、侨兴、光弘电子5家企业入选全国电子百强企业。制定出台《关于加快xxx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组织编制《xxx市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规划》,目前已完成初稿编制工作,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核高基项目和国家电子发展基金项目并获国家电子发展基金2500万元支持。二是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工程。积极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与传统产业融合。促成我市与阿里巴巴公司签订共建xxx(全国)电子商务服务基地框架协议,推进共建xxx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进程。华阳多媒体等6家企业成为全省两化融合“4个100”示范工程和标杆企业。1-5月,统计在内企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约7.3亿元。xxx软件科学园实现销售额4487.42万元。进一步加快云计算产业发展,指导企业开展“企业IT架构整合与云计算”研讨会,与仲恺高新区联合举办“云时代智慧升级”高峰论坛,正式启动“慧云计划”。三是加强信息化发展规划引导。组织编制《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目前已顺利通过了专家论证。促成与深莞签署《深圳市xxx市xxx市信息化合作框架协议》,引导形成全面网络化、高度信息化的深莞惠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与xxx电信签订“十二五”信息化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xxx“幸福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xxx电信计划在我市投入信息化建设资金26.4亿元,打造“宽带xxx光网城市”。四是推进全市电子政务建设。组织了30个电子政务项目的技术评估和审核工作,为财政节省金额150万元,并成功申请电子政务项目第三方测评资金25万元。启动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安校园视频监控、党务信息公开等政务民心工程建设。组织修订“市民卡”项目方案,目前已经完成xxx公共支付平台及应用信息交换平台建设。五是大力推进“无线城市”建设,促进三网融合,截止5月底,全市建成3G基站2729个、WLAN热点1849个,无线城市宽带网络覆盖率达65.95%。

(六)着力提升服务企业能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上水平。

一是加强对重点民营企业运行监测工作。推荐了九惠制药等10家重点民营企业作为全国民营企业运行监测企业,建立运行监测、预警分析和责任考核机制。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约331亿元,增长13.6%,占全市GDP比重36%。共上缴税收92.92亿元,增长43.7%。二是加强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建立“xxx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开通当日,10家银行和3家担保公司现场为27家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贷款3.39亿元。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5月,与省中小企业局联合举办201x年xxx省中小企业服务推广日(xxx)投融资专场活动,组织了新美锐等6家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项目路演”,吸引了粤港澳近20家风险投资公司和私募资金的关注。三是全力做好民企招商工作。认真做好参与xxx与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合作发展共促转型升级大会的筹备工作,收集汇总了我市招商项目97个(全省排名第2),落实重点签约项目42个,总签约金额达505.46亿元。四是实施中小企业培训计划。组织全市重点骨干民营企业代表参加与省中小企业局和培训机构联合举办的多场论坛活动,并邀请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曹子祥先生、凤凰卫视评论员齐石平教授、著名投资银行家翟山鹰就热点焦点话题作主题演讲。五是推进中小企业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对接。成功与521家中小企业对接农村转移劳动力8610人。

(七)突出抓好节能措施实施,推动能耗水平实现下降。

一是及早安排部署全年及“十二五”节能工作。年初召开全市节能工作会议,对201x年节能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出台《xxx市201x年节能和循环经济工作要点》、《201x年xxx市节能减排工作计划》。针对未来几年我市节能严峻形势,研究分析撰写了《关于我市“十二五”节能工作有关情况的专题报告》,提交市委常委会议研究部署。组织编制《xxx市“十二五”节能规划》,目前已形成初稿,正在补充完善。二是做好节能考核工作。一方面,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对各县(区)政府和市监管重点用能单位20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核查,并将考核结果上报市委市政府落实问责制。另一方面,做好迎接省政府对我市20度节能考核的准备工作,目前,已完成《xxx市年度节能自查报告及辅证材料(共四册)》编制工作并上报省经信委。三是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对2010年度用电量前300名工业企业采取措施控制用电。加强对工业、商贸领域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监察,共出动执法车辆45辆次,执法人员200多人次,共检查82家企业,印发节能整改意见书22份,考核意见书54份。四是推进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现场审核验收14家企业。五是推进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xxx奥美特集团等2家企业获批第二批“xxx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xxx市再生资源产业基地获批“xxx省省市共建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大亚湾石化循环经济工业园获批第一批“xxx省循环经济工业园”;xxx奥美特集团和亚洲创建(xxx)木业有限公司获批第一批“xxx省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六是加强节能宣传。举办以“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为主题的节能宣传月活动,参加首届国际(xxx)节能展活动,开展绿色出行日、能源紧缺体验日等活动,举办建材行业重点用能单位座谈会,进一步营造全民参与节能降耗的社会氛围。据初步测算,今年一季度全市单位GDP能耗为0.85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约2%。

(八)全面加强经济运行调控,稳定能源和市场物资供应。

一是进一步加强电力运行调控。将高耗能工业企业纳入紧急避峰用电方案,优先保障科锐光电等4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纳税大户、高工业增加值企业的用电。协调推进电网建设,帮助解决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受阻问题。二是加强成品油和煤炭行业管理。对全市成品油和煤炭经营企业2010年度经营状况开展年审。三是加强对重点流通监测样本企业及生活必需品的储备和市场销售情况的监测,保障生活必需品和节日市场供应。加强市场供应应急管理,成功应对3月17日全市性食盐抢购**。四是抓好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及时妥善处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9宗。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五是加强民爆生产、销售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帮助和指导企业排查隐患。六是狠抓食品安全。扎实开展酒类专项整治工作,截止6月,全市共出动酒类行政执法人员2568人次,检查酒类经营企业3320 家,查获涉案违法经营酒类760支,货值30.2万元,立案查处酒类违法案件38宗。进一步加强生猪屠宰管理,召开全市严厉打击私屠乱宰专项工作会议,特别是针对上半年国内出现的“双汇瘦肉精猪肉”事件,指导企业守法生产经营。按照国家和省关于乳品行业审核清理工作的要求,组织对南昆山乳业、多牧多乳业等2家乳制品企业进行清理整治,目前两家企业已申领了新的乳制品生产许可证。

(九)不断加强党建和队伍建设,提高经信工作效率和水平。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和目标任务,抓好落实。顺利完成了2010年市直部门正职(领导班子)责任考核及“科学发展好班子”考评工作,按时完成人大政协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组织开展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市工作。认真组织201x年经信局党组中心组暨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行风评议和依法行政工作。成功举办了“市经信局德赛杯羽毛球赛”和承办了“全省经信系统庆祝建党90周年羽毛球赛(xxx赛区)初赛”。认真贯彻落实“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扶贫开发工作,推进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上半年市发改委工作总结 第6篇

上半年市发改委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安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充分发挥发展改革工作职能作用,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谋规划,认真做好经济运行分析 编制一季度“开门红”和二季度“双过半”规划。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经济发展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主攻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编制了《一季度“开门红”目标》,提交市政府并印发执行。从一季度经济运行看,实现了主要经济指标开门红目标。编制二季度“双过半”规划。

根据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结合全年主要经济指标目标和当前我市经济形势,提出二季度“双过半”目标规划,指导二季度经济运行,为完成全年任务奠定基础。其中确保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13%;服务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1%;战略性新兴产业亿元,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增长%。编制工作报告。会同相关科室编制了市发改委重点工作报告,谋划全年基础工作。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大力推进综合规划、调研分析、项目谋划、服务业发展、节能减碳、社会事业、扶贫开发、产业转型升级、库区移民等工作,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贡献。重点做好经济运行监测调控、投资和项目工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考核督查、招商引资、自身建设等六个方面工作。

二、突出重点,狠抓项目工作 固定资产投资调度。一是编制了固定资

产投资计划,将全年98亿元目标分解到33个责任单位。二是制定考核办法,为推进固定资产工作落实,起草了《固定资产投资考核办法》,已由市政府研究审定并印发执行。三是制定了固定资产投资双过半目标任务,将亿元投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责任单位。四是开展固定资产投资调度,3月份、5月份,分别会同市效能办、统计局等单位对具有乡镇、街道、市直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督查,下发了固定资产投资督查通报2期,促进了固定资产和项目建设工作。

协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推进省“861”项目建设。申报启迪文具等34个项目纳入省“861”项目库,年度计划完成投资亿元。1-5月份完成投资亿元,占计划投资的60%。二是推进滁州市60项重点工程建设。德?i源农业科技示范园、跃龙湖旅游、福友汽配园等3个滁州市60项重点工程,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亿元。1-5月份完成投资亿元,占计

划投资的%。三是滁州市十大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明光市8个纳入滁州十大重点工程,6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亿元。四是组织一季度项目集中开工活动,3月18日,在启迪文具项目施工现场举行了12个招商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总投资亿元。

加强中央投资项目争取。1-5月份通过发改委渠道争取到中央投资项目11个,获上级补助资金4078万元。包括明光市法院审判法庭、污水处理厂改扩建、管店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贴息、皖贴息项目、滁州市节能引导资金项目等。女山湖湿地保护、明光就业保障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获省发改委批准,预计争取中央投资资金946万元。开展排水、污水、垃圾处理、保障性住房、铁路物流园等重点项目谋划编制工作,争取项目纳入国家投资计划或上级审批。申报了明光市浩淼消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产500台举高灭火装置研发与应用项目工业“三高”项目。

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会同园区管委会、金融办、经信委对全市重点和重大项目融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协调相关单位上报了福友汽配零部件等12个项目参加滁州市银企对接活动,帮助企业推进融资工作。

积极开展工程建设提速月活动。制定了《扎实开展工程建设提速月活动方案》,期间建立了问题调度、问题解决工作机制。活动期间,全市共实现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20个,占滁州市下达计划任务的%,其中纳入滁州市调度的13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实现千万元以上竣工项目22个项目,占下达任务的%。5月份,全市当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比滁州市和我市下达任务分别多亿元、亿元。1-5月份,我市累计上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占上半年“双过半”目标任务的%。5月份全市帮抓协调解决问题45个,涉及用地、资金、审批、规划、环评、用水、用电等方面。德青源农业科技示范园林地补偿、环评

审批、变电站审批和凌创电子项目审批问题得到协调解决。6月1日,滁州问题协调调度会审查了我市化工工业集中区规划审批问题后,快速对我市化工工业集中区进行规划论证,现已初步选址位于苏巷镇,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待完成规划编制后报滁州市政府审批。推进工业园区扩区审批。省国土厅、住建厅、发改委已函复初步同意扩区15平方公里,其中控制性区域平方公里。3月1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罗圣权召开专题会议,推进规划、环评编制等工作。4月底,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委托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完成扩区总体规划修编,并上报省发改委,我委积极争取省发改委尽快召开规划评审会。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委托安徽省环科院正在编制扩区环境评价报告。

推进“三个一百”行动。一是建立“三个一百”行动统筹推进机制。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三个一百”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市委组织部分

别从市发改委、经信委、投资合作促进局、统计局等单位抽调5名同志到市重点项目办公室集中办公,协调抓好全市“三个一百”行动和重点项目工作。形成了“美好明城”等四大指挥部平台具体抓好项目协调调度、责任单位具体实施、效能办跟踪督查的推进机制。为进一步提高“三个一百”行动效果,对“三个一百”行动帮招项目、帮抓工程、帮扶企业等进行动态调整,做到四大指挥部平台、责任单位任务明确,联系领导不交叉,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制定了推进“三个一百”工作手册,发放工作手册120本,涉及76个责任单位、88个责任人、29个联系领导。二是推进帮抓项目建设。建立帮抓项目管理机制。将100个重点项目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责任人、四大指挥部和联系领导,重点加强协调、推进工作。100个项目总投资231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2个、计划新开工项目42个、推进前期工作项目26个。加快推进项目建设。1-5月份,续建项目、新开

工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40%。32个续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其中当月完成投资亿元;42个计划新开工项目有21个实现开工建设,完成投资亿元,其中当月完成投资亿元;26个推进前期工作项目有2个开工建设,完成投资4800万元。建立帮抓项目库。建立帮抓项目困难库,涉及用地、资金、规划、拆迁、用水、办证等困难问题,分别由指挥部办公室协调解决,部分问题已得到解决,其它正在协调推进。建立帮抓信息平台。建立信息发布平台,通过短消息发送及时帮抓信息,营造良好的推进项目建设氛围,共发布帮抓信息40条,其中向滁州报送10条。开展固定资产投资督查。会同市效能办对全市固定资产和重点项目进行了督查,开展了一季度、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督查,促进投资的快速增长。

三、关注民生,移民工作有序开展 加大对后扶项目建设的指导与审查力度。积极推动项目建设。为了提高后扶

项目建设水平,对第一批次和小一型水库后扶项目进行严格验收,认真审核各村上报的大中型水库后扶项目档案资料,对后扶项目进行审核付款。加大指导小一型水库及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项目工程建设前期指导工作,上半年,移民局工作同志深入库区移民乡镇、村,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后扶项目建设水平进行检查指导,要求各项目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市移民局下达的项目建设流程及标准施工,科学施工,接部就班,严把建设质量关,争取每个项目工程都是样板工程。

加快推进淮干居民迁建工作进度。上半年完成批次淮干移民迁建63户,发放资金万元。

完成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内部审计工作报告。根据省移民局要求,对大中型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测评估,此次监测评估从全市121个移民村中抽取2个移民村作为监测评估样本点。重点对100户移民

群众家庭进行跟踪实地调查。做好后扶项目上报工作。做好第二批后期扶持项目的上报及建设工作。结余资金我市指示为426万元,现已完成项目自选上报工作,针对各村上报的后扶项目,我局认真审核,发现问题的,到项目现场进行实地察看,争取项目上报能够报的上,通的过,建的成。此次我市上报后扶项目16个,总投资426万元,其中水利设施2个,道路建设14个,涉及5个镇12个村。计划的批复已下达。截目前,该批次项目已进入开工建设阶段,截止6月底,已完工7个,在建9个。做好第一批次大中型水库后持项目申报工作,此次项目批标为297万元,目前,我市已完成上报项目14个,资金297万元,省批复正在下达中。完善后扶项目材料,认真准备,做好省移民局检查验收工作。6月6日,省移民局对我市第二批次和第一批次的24个项目过行验收考评,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和实地走访调查,检验我市对大中型水库

后扶项目建设机制“四自两会一公开”落实情况,对我市项目建设质量和政策宣传工作给予了完分肯定。

四、节能、环资工作成效明显

我市节能和环资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政府主体职能,加强预警调控,充分发挥节能减碳的导向作用,节能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顺利完成了全市节能减碳目标任务,获滁州市表彰的节能工作先进单位。认真落实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组织开展了明光市公安局业务用房节能评估报告书、明光市人民法院、明光市慧景明郡项目、明光市天瑞酒店和文化广场节能评估报告表专家评审会,对德清源项目、明光街道城东新区菜市场项目和嘉吉项目进行节能批复和申请滁州市节能批复。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管理,提高全

社会节能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组织我市万千家企业和考核工作,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组织相关单位对企业的节能目标及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考核结果均为完成等级,并报滁州市节能办,滁州市对我市万千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考核为完成等级。做好我市节能机构能力建设和循环经济示范单位、资源综合利用等环资类项目的申报工作,严把申报流程,确保申报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其中我市节能机构能力建设已上报,项目总投资14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84万元。做好风电项目的帮扶、帮办工作,全程为企业服务。

对17家重点能耗企业进行调度,监测企业能耗变动情况,与去年同期比较分析原因。落实好每月一报送、每月一核查、每月一分析、每月一调度制度。完成明光市节能工作方案和节能预警方案,并报市委、市政府批准下文,抓

好我市节能减碳目标任务落实。组织我市节能宣传周低碳日活动,协调电视台播出节能宣传标语,通讯部门发送公益短信,活动周期间各成员单位采取悬挂横幅、现场解答、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强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知识,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节能低碳行动,在全社会树立和普及生态文明理念。

五、积极抓好扶贫开发工作

完成了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自查自评工作。我市高度重视整村推进工作,在实施整村推进中坚持以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完善整村推进村基础设施、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为动力,以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资源整合为保障,科学规划,规范运作,扎实推进,顺利完成了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并得到了滁州市的肯定,市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和柳巷镇对陶里路进行

了初步验收,并通过了审计部门的审计,上报省扶贫办扶贫开发工作自查报告。根据考核细则,认真准备相关材料收集整理工作,并装订成册,为省级验收做好了准备。

我市整村推进村为明南街道仓湖、石坝镇苏郢、涧溪镇蒲塘和自来桥镇桥镇村,管理、协调、指导我市整村推进工作,协助乡镇做好项目实施方案和整村推进规划,完善招投标程序和资金管理等项目前期工作,督促项目抓紧开工建设,让贫困群众尽早受益,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深入开展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果的统计工作,包括脱贫人口、公共服务和基础实施的改善等扶贫成效。组织开展我市扶贫开发统计调查工作,调查对象为使用过扶贫资金的县和村,我市调查对象为柳巷镇的4个整村推进村,目前扶贫统计调查的数据录入和审核工作已完成,并成功上报国务院扶贫办。安排涧溪镇蒲塘村和自来桥镇桥镇村进行我

市扶贫到户机制调研活动,选择6个村民组进行入户调查,形成调研报告和典型案列,已上报滁州市扶贫办,和统计、民政等部门协调做好我市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

六、坚持招商引资不动摇,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在做好市第二组招商组协调推进工作的同时扎实做好本委招商引资工作。上半年引进新开工项目1个,续建项目1个,扩大再投资项目1个,开展征地项目1个,正在洽谈项目3个,发现招商信息5个。到位资金亿万元,完成全年亿元招商任务的%。加强对龙源风电、久鼎五金等项目帮扶力度,加大了与国祯生物质发电、雨润集团投资城市综合体等项目洽谈力度。其中龙源风电鲁山风电场已安装风机7台,上半年到位资金亿元。久鼎五金制品公司扩大投资,到位资金1000万元。

七、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推进各项工作进程

按时上报工业园区及扩权强镇试点镇月报表。协助推进园区建设。

市经信委工作评议调研报告 第7篇

人大常委会工作评议第一调研组

(2014年9月25日)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界首市人大常委会2014年工作评议实施方案》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评议第一调研组于8月28日在市经信委召开评议动员大会,听取市经信委工作汇报;召开由经信委中层以上干部和二级机构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详细了解经信委各项工作开展情况;9月3日到田营工业园区调研,听取了园区企业负责人对经信工作的意见建议;9月11日召开了由本级工业园区、西城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光武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企业主、人大代表参加的座谈会; 9月24日走访了颍南工业园区部分企业主,进一步了解经信委服务企业发展情况。评议调研期间,工作评议调研组向企业和社会广大群众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经信委工作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经信委工作基本情况

市经信委是市政府主管全市工业经济的职能部门。主要工作职责是:监测、分析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态势,调节国民经济日常运行;研究拟订工业经济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和措施,并负责检查落实;研究拟定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和规划全市工业行业投资布局;贯彻落实企业技术进步的意见和措施,组织推动技术创新;负责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等。近年来,市经信委坚持以科学发

(四)加大服务调度,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建立了全市重点工业项目库,加大对重点工业项目的统筹调度,及时协调和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了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今年上半年,我市共有在建项目54个,累计完成投资20.2亿元。

(五)上下沟通协调,扎实为企业服务解难。一是为企业和融资部门牵线搭桥,引导金融部门加大对我市工业企业的资金支持,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加强与国土和电力部门的协调,保障工业项目用地和企业生产用电。三是加快推进创业广场和中小企业孵化器建设,为企业发展搭建平台。四是积极向上争取政策、项目支持,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五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多种服务举措,帮助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六是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教育培训模式,对我市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进行培训,提升企业家素质。

(六)抓好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为改善环境,提高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在冶金、化工等行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在重点用能企业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切实节约企业成本,降低电力消耗。加强企业技能改造和节能电机推广,有效降低了工业能耗水平。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经信委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引导全市工业转型升级力度不够。在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中,市经信委思路不够创新,缺乏引导经济结构调

落后产能,加快我市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发展步伐,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以资金政策为扶持手段,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一是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充分运用税收优惠,缓征或先征后返等方式对中小企业进行间接扶持。二是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专项补助资金,扶持中小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三是拓宽融资渠道,搭建融资平台,为一些有诚信、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四是通过技术指导、培训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在生产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市经信委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第8篇

杨晋波: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是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和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提出, 要努力探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突破口和新路径, 着力推进传统产业循环化、优势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经济社会信息化、支柱产业多元化, 大力实施六大发展战略。这对阳泉市工业经济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 按照会议的统一部署, 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 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本刊记者: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明确提出了以工业新型化为重点、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 阳泉市将如何把握好这一特定时间坐标和关节点?

杨晋波:为认真贯彻省委书记袁纯清的重要讲话精神, 推进阳泉市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 我们结合实际, 组织开展了由市级领导带队的转型跨越发展集中调研活动, 针对16个相关调研课题, 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细致的综合分析, 明确了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 阳泉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推进工业新型化实施方案”, 提出了以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重点抓好煤炭、电力、铝、耐火材料等传统产业循环发展和链条延伸, 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突出抓好新型材料、新型化工、新型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集聚发展和做强做大, 推进新型产业规模化;着力扶持信息、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和形成规模,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努力实现“生产总值超千亿, 城市人口过百万”的奋斗目标。

本刊记者:“十二五”时期, 山西省工业新型化的六大发展战略对阳泉市工业经济有什么重大意义?

杨晋波:“十二五”时期, 山西省将实施创新引领战略、大企业带动战略、大项目支撑战略、园区化承载战略、低碳化推进战略和开放引进推动战略, 这六大战略对阳泉市经济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园区化承载战略对阳泉市工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大家都知道, 阳泉地处干石山区, 山地多平地少, 立地条件差, 区域面积小, 发展经济特别是大工业项目先天不足, 解决项目落地问题一直是困扰工业经济发展的“短板”。为从根本上扭转这种被动局面, 阳泉市委、市政府决定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出台了“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意见”, 计划每年拿出1亿元的专项资金, 扶持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提出了到2015年, 建成标准化的市级以上产业集聚区10个, 总面积150平方公里, 将70%的工业非煤项目在集聚区内建设。到“十二五”末, 使集聚区销售收入达到600亿元, 占全市工业收入比重40%;工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 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0%。

本刊记者:袁纯清书记提出再造一个新山西, 主要新在把循环经济作为基本路径, “十二五”期间, 阳泉市将如何落实“以循环经济作为基本路径”来发展工业经济?

杨晋波:作为老工业基地, 由于历史及资源禀赋的原因, 阳泉市工业中煤炭、电力、铝、耐火等传统资源型产业比重大, 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占到规模以上企业的三分之一以上。与之相应的是工业废弃物排放量大, 污染严重。按照山西省委“以循环经济作为基本路径”的要求, 阳泉市将通过发展循环经济, 把大量的工业废弃物转化为新的宝贵资源, 把资源环境压力转化为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一是要以集约、高效、综合利用为主, 发展煤炭产业循环经济;二是以煤炭洁净利用为主, 发展电力产业循环经济;三是以煤炭加工转化增值为主, 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四是以煤矸石、粉煤灰、冶炼废渣、化工废渣等固体废弃物利用为主, 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循环经济。

本刊记者:“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思路, 对阳泉市工业经济有何指导意义?

杨晋波:袁纯清书记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以煤为基, 多元发展”的思路, 为阳泉市的转型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个产煤大市, 离开煤炭谈发展是不现实的。煤炭不仅是能源, 也是碳材料资源, 更是经济社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和资金来源。为此, 阳泉市提出了“煤与非煤联动发展”的思路, 依托煤炭企业的资源和资金优势, 通过引进技术、兼并重组和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 按照省委确定的七条路径, 大力发展地面非煤产业, 推进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和全市经济的跨越发展。

本刊记者:“传统产业循环化、优势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思路对阳泉市产业结构调整有何指导意义?

杨晋波:这一思路对阳泉市产业结构调整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今后, 阳泉市将按照这一发展思路, 重点建设新型能源、新型材料和装备制造业三大基地, 发展煤炭、电力、铝业、化工、新型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六大产业。同时, 发挥现有产业基础和技术人才优势, 着力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第一阶梯, 积极发展新型贸易加工业、新型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 培育扶持信息、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 加快阳泉市工业新型化进程。

本刊记者:山西省成为第九个综改区之后, 对阳泉市工业经济有何重要影响?如何利用这一政策提升阳泉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上一篇:专利转让合同样本下一篇:政治高一年级暑假政治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