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进新时代的乐曲中

2024-06-21

在走进新时代的乐曲中(精选6篇)

在走进新时代的乐曲中 第1篇

(在走进新时代的乐曲中,主持人上)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女)同志们:

(合)大家下午—好

今天这场“警民共建和谐杨凌”文艺晚会是由杨凌公安局和杨凌无为

集团共同举办的男:很荣幸担任本次节目的主持人我是公安局:路 波

女:我是无为集团销售部 :郭敏

男: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给大家营造一个欢乐祥和的气氛,女: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愿我们的努力能成为杨凌腾飞的翅膀。男:秋风送爽,天高云阔。在国庆6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歌唱,为杨凌的腾飞加油。

女:春天我们播种希望,秋天我们收获果实。多年以来,杨凌广大公安民警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又开创了新的局面,为杨凌的发展营造了一个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你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着一方平安。谱写了新的篇章。人民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杨凌的发展离不开你们,人民谢谢你们。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局长给我们讲话:

男:杨凌无为集团是杨凌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区首批入区的高新科技型企业,也是杨凌示范区首批通过国家GMP认证的制药企业。集团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18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3个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年来,无为集团在总裁尹子郡先生的带领下,开拓创新,励精图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天他也来到了晚会现场,让我们用掌声请尹总给我们讲话:

浅谈琵琶揉弦在乐曲中的运用 第2篇

关键词:揉弦,重要性,演奏技巧,情感运用

一、揉弦的介绍

揉弦是一种润色性的指法,其名称是从古琴演奏技法借用过来的。这种动作的发生是以大指和按指为两个支点,然后均匀地上下摆动手腕和手掌,以在相品位上实现按指的里外拉动,在此基础上使音波出现。作为一种音色美化的无形手段,它虽然没有具体符号的表达,却在整个琵琶的演奏过程中贯穿始终。

(一)揉弦的分类

快、慢、大、小是琵琶揉弦的四种类别,这是在总结传统演奏经验和实际演奏效果的基础上做出的分类。前两者是针对指弦身左右摆动中向里、外移动的快慢速度来说的,后两者是针对其大小幅度来说的。

先揉后弹(先左揉弦、后右弹弦)、先弹后揉(左手按音、右手弹奏同时发生,之后为使余音效果出现演奏者在音位上左右屈伸左手的手指)、左右同做(左揉弦、右触弦同时发生)是在右手弹、左手揉弦的琵琶弹奏中的揉弦分类。音尾、音中和音头是揉弦作用与长音符上的分类。从以上的阐述来看,琵琶的演奏中揉弦的种类较多,但是在乐谱记谱中为了简便起见,揉弦的表示通常只有一个符号,因此在作品演奏中揉弦的选择是根据作品的音乐内涵而决定的。那么揉弦应该掌握那些演奏技巧呢?

(二)揉弦的演奏技巧

在揉弦的动作过程中左小臂是其最直接的动力来源,主动或独立的动作是和手指无关的,为了取得较好的揉弦效果,演奏者要保证手指和手臂的放松状态,这样臂部和腕部的力量才能通过富有韧性的手指全部转移到弦上,从上可知揉弦动作的技术要点就是:松弛。

手指:为了保证手臂能够进行理想的动作,手指的要将弦按下并保持在其上的为止不变。

腕部:可以说腕部的颤动是揉弦动作的核心动力来源,在整个的揉弦动作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腕部的颤动,小臂和大臂也会被带动起来,然后在左臂颤动中的力量又依此通过大臂、小臂和手腕传送到指尖,从而使指尖拥有了揉弦的作用力。

臀部:在揉弦的过程中支撑手部的动作,并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调节辅助的作用。

但是演奏者若想掌握好揉弦的技术,只在动作方法上取得熟练还是不够的,只有实现技术、曲风和感情的融合才是真正的掌握了揉弦技术。所以演奏者在技术动作的练习之余,还要将强对乐曲曲风和单独音节的理解。

二、揉弦在琵琶作品演奏中的情感运用

乐曲的内容决定了揉弦技术的应用,揉、不揉、大揉、小柔等他们直接的顺序组合和变化都是依此来确定,用之不当,将会破坏乐曲的演奏效果。通常情况下,慢揉和轻揉多是适用于舒缓、悠长的乐曲曲风;急揉、大揉多是适用于激奋、悲伤的乐曲曲风。

(一)表现人物悲欢离合的复杂情感

在《霸王卸甲》中的“楚歌”一段,在大段既弱又柔的旋律中,其速度被琵琶连绵不断的长轮决定,右手一拍随之两轮挑起板,曲调舒扬、缓和,左手细柔的吟揉,在较小的手腕和手指的动作中,频率也行进的较慢,人们音乐的引领下进入了一个舒缓、悠长的意境中,通过此传达出时下楚军凄哀、悲凉的心情,随着力度的强弱渐变,乐曲曲调如泣如诉,让人肝肠欲断。

(二)表现兴高采烈、载歌载舞的情绪

作为《彝族舞曲》主体段落的第二段,生动地将西南山寨夜景的幽静、青年男女歌舞的欢乐和一族青年生活的美好通过乐曲展现了出来,音乐素材来自彝族民间乐曲《烟盒舞曲》,演奏中,每一小节的第一拍上,调式主音“6”都通过第四弦空弦音表达出,依此实现了舞曲中轻快的律动和旋律生动的展现。它主要采用了大揉和小揉两种技法,结合丰满的“分”双音、轻巧的“推”、“拉”滑音、灵活的“半轮”。在这段乐曲的演奏中,为表现轻盈、柔和而又优美的旋律,其应该保持适中而缓慢的速度,依此展现出彝族姑娘优美飘逸、含羞而又轻佻的舞蹈姿态。

(三)表现两军对战万马奔腾的嘶杀场面

重揉的揉弦技术在《十面埋伏》中全曲的高潮“呐喊”一段中被典型地加以应用,以表现战马奔腾、杀声震天的激烈拼杀场面, 它运用传统乐的“划双弹双挑”与“夹扫”、“扳”两条弦等指法, 来衬托音量和力度的对比,渲染气氛。

(四)表现山水秀丽的自然景象

《春雨》一曲展现了甘霖降临、万物复苏的的景象,曲风中一片朝气蓬勃之感。它展现了人与自然情感交流的微妙关系,通过相关演奏技法的运用,雨的降临被赋予了韵朗声清的审美意趣。评弹是此曲主题部分具有的特点,每句的演奏中开始和结束都是以轮音、泛音表现,并使轻吟融入轮音处,以实现特殊效果的演奏,在乐曲的演奏中是优美的曲风和恬静的想入气息缓缓流出。

三、结语

在乐曲诗香中沉醉 第3篇

喜欢听《春江花月夜》笛子悠扬的声音,带有振奋人心的力量,也喜欢听琵琶的声音,清脆地泛起绵绵的柔情。当两种声音完美结合的时候,你的耳朵里便有一种江南水乡的柔美。此时如果正好看一些描写江南的文章更觉得相得益彰,如果哪一种小桥流水的闲谈也可以在这优美的旋律中释放自己光芒的话,最美的还是要属张若虚的那首《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也只有这样的文字才最配这首曲子吧!

喜欢听《回家》,萨克斯的风情总是带着异域的沧桑,而这首曲子更多的是让人感觉想念,想念那远方的亲人,想念心中最温暖的地方。于是心里便有了一种无法说清的思绪,在心海里共鸣。这个时候我通常都会拿出那关于乡情的诗词品读。“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的《杂诗》每每品来都会被这寥寥几句而折服,不说想念,不问家人,只问那梅花是否一如从前。就好像看破了人世间的事情总会随着时间变得“物是人非事事休”一样,真是让人感叹诗人对于生活的智慧。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经典: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明的几个字,便是思乡的极致,就连一丝月光也是思念的源头,

在走进新时代的乐曲中 第4篇

常用的扬琴拨弦技巧有三类:1.拨弦 (用琴竹尾尖拨奏琴弦发出清脆透亮的音色) 。2.上滑拨, 下滑拨, (在一定时值里有节奏的从本音上行或下行顺序滑拨, +箭头朝上或者朝下) , 3.固定滑拨 (在上、下滑拨时固定起止音程与时值, +箭头平行) 。虽然拨弦的种类不同, 但是演奏使用的基本原理都是大同小异的, 本文讨论的是最常用的两种拨弦技巧:一种是左手单手拨弦;另一种双手固定滑拨拨弦, 该技巧类似于古筝里面的的刮奏技巧。

建议学生在首次学习该技巧时, 首先观看名人名家视频。选取3-4个有拨弦技巧的具有代表性的曲目, 进行观看, 使学生对拨弦技巧有一个清晰直观的印象, 再进行讲解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拨弦技巧动作要领

拨弦动作要领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分解阐述, 持键方法、琴竹尾部预留的长度, 拨弦时的角度掌握, 拨弦时的一快一慢速度把握, 形体动作的优美程度, 重点与难点是掌握拨弦时的角度和一快一慢的动作要领。教师需要先行进行拨弦技巧的示范, 使学生对拨弦动作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及时进行纠正。

(一) 持键方法

三指反向持键法是拨弦技巧的持键方法, 拨弦持键的方法和正常击弦时的持键方法基本相同。将琴键从正常击弦状态下反转, 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琴键, 力度以琴键不上下滑动为适宜, 中指放在琴键的上方, 起到辅助支撑, 稳定琴竹的作用。

(二) 琴竹尾部预留长度

琴竹尾部预留长度以1-1.5cm为宜, 过长和过短都不利于拨弦技巧的使用和掌握。预留长度过长会导致手指对琴键控制能力的降低, 在拨弦的时候容易拨到目标弦下面的其他琴弦, 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杂音, 影响演奏的效果。预留长度过短则拨弦出来的声音发硬和生涩, 效果同样不理想。因此, 掌握好琴竹尾部的预留长度是至关重要的。

(三) 拨弦的角度

琴竹和琴弦的角度以45°为宜。琴竹拨弦完毕后, 向身体两侧斜上方45°进行提拉。这个动作要领需要反复进行练习和巩固。

(四) 一快一慢的动作要领

拨弦时琴键尾部接触目标琴弦的准备动作要快速和到位, 以便于下一个音符的准确连接。拨弦时的速度要慢, 要让琴竹尾部尽可能拨到一个目标音的所有琴弦, 因为扬琴的每一个单音一般都是由至少两根琴弦组成 (个别音除外) , 多的可以达到音3-6根弦。只有充分掌握了快慢的动作要领, 拨弦出来的声音才够浑厚和具有立体感, 才能达到拨弦应该具有的音色。

(五) 拨弦时形体动作的美感

器乐是一种表演的艺术, 扬琴演奏也不例外, 因此要十分注重拨弦时动作起落的优美程度, 要有美感, 不能为了拨弦而拨弦。拨弦时的动作要尽量做到自然与大方。同时, 乐句之间的呼吸靠动作进行辅助, 动作的连贯和优美也是乐句之间呼吸的另外一种体现。除了拨弦以外, 在扬琴演奏中, 肢体动作的优雅也同样值得重视, 教师在教学中, 对动作的要求贯穿学生专业学习的始终。教师应该主动的、一以贯之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意识和理念, 逐步养成注重肢体动作的好习惯。

三、拨弦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纠正方法

首先, 持键是掌握拨弦技巧的基础, 也是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拇指食指距离太长, 持键不稳的状况。

其次, 角度容易过大或者过小。如果角度过大, 在琴键和琴弦的角度近乎于90°的情况, 拨弦时只能拨到最外侧一根弦的情况, 导致拨弦声音过小。同样的, 如果角度过小, 声音同样会不够扎实, 音色也发虚、发飘。因此, 掌握好拨弦的角度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再次, 拨弦速度的快慢也是影响音色的原因之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拨弦速度过快或者过慢, 拨弦过快, 犹如蜻蜓点水, 声音不实的同时音量也出不来。过慢容易误触碰到目标弦下面的其他琴弦, 发出不必要的杂音。

以上三个问题是拨弦是容易出现的问题。总之, 拨弦技巧和扬琴其他技巧一样, 是一个需要反复思考、训练才能掌握的技巧。

四、拨弦技巧在乐曲中的应用

在掌握好了单音拨弦技巧的要领之后, 就可以在具体曲目演奏中进行运用。运用的过程中主要要注意区分两种常用的拨弦技巧, 单音拨弦和固定滑拨。固定起止音的划拨, 一定在规定时值内由起音滑拨至止音, 根据起止音的距离灵活掌握上下滑拨的速度。固定滑拨可以以乐曲《双手开出幸福泉》中的滑拨乐段为例进行练习, 单音拨弦的乐曲较多, 可以以《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春到清江》等乐曲中的片段进行练习。

以乐曲《双手开出幸福泉》片段进行固定滑拨技巧练习时, 需要注意一个要领。通常情况下, 左右手的固定滑拨的音区都是在从左往右的第二个最长的琴码上进行。这个琴码也是音区交错最多的一个音区, 在滑拨时, 注意掌握好本音区的高度和深度, 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杂音。■

在走进新时代的乐曲中 第5篇

“律”与“音”二字含义略有不同。在一种律制中, 每一个单位称为“律”。在音阶中, 每一个单位称为“音”。“音”、“律”二字合用而成为“音律”时, 则含义较广, 除指二字原义的复合含义或律制外, 亦指与律学、乐学相关的音乐理论, 又称“乐律”。由于律与音的关系十分密切, 因此律不可能离开音而孤立地存在。

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当该物体在一定时间内有规则地、周期地反复振动时, 所发之音就有一定的高度, 这种音被称为“乐音”。反之, 物体振动毫无规则, 所发之音就没有一定的高度, 这种音称为“噪音”。根据振动物体的性质和形状等不同, 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类。即弦振发音、气振发音、膜振发音、体振发音以及电振发音。不像键盘乐、弹拨乐那样, 事先调好、定位的音准是一成不变的, 二胡的构造比较特殊, 无固定品位、无指板, 所以按弦的力量、运弓的轻重都会直接影响振动频率是否均衡;以致影响到音律的准确性。滑音幅度、揉弦方式等各种演奏技法都会构成“动态音律”。

音律, 它是构成律制的最基本单位。律制, 是关于产生音律的方法和标准, 即音阶中各个音的频率分布方式, 它是音乐和音乐声学实践中的重要课题, 其目的是为了解决音准的问题。日常接触较多、应用最广的要数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和纯律。以“音分值”来计算各种律制的各种音程关系。十二平均律将一个八度分成十二个相等的半音, 半音之间的音分值为100音分, 全音之间为200音分。五度相生律大音阶的全音之间的音分值为204音分, 叫做“大全音”, 半音之间为90音分, 叫做“小半音”。纯律大音阶的半音之间的音分值为112音分, 叫做“大半音”, 而全音有“大全音”和“小全音”之分, 大全音之间的音分值为204音分, “小全音”之间为182音分。

2 二胡传统作品、风格及主要技术与音律的关系

2.1 滑音

滑音是二胡演奏中常用的色彩性装饰手段, 是旋律音之间的特殊连接技巧, 大致可以分为上行滑音、下行滑音、回滑音及垫指滑音四种。前三种都以同一手指在演奏中完成滑弦动作, 第四种则是由按旋律音的手指及其他有关手指协同交递动作构成滑音的效果。每一种滑音根据地域、风格的不同所要求的音律也都不同。音律在滑音技术里表现为幅度的变化。滑音的幅度可以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在喜、怒、哀、乐等多种情绪中变化。

(1) 上行滑音。

例如, 在富有陕北音乐风格的《兰花花叙事曲》 (关铭曲) 的第三部分, 为表现兰花花被抢到地主家之后的悲痛、委屈的情绪, 在缓慢而忧郁的旋律进行中适当使用小幅度 (无限定音高) 连续上行的滑音就能造成真实的、如泣如诉的音乐效果, 增强艺术的感染力。其滑音的幅度大致为6Hz的连续上行。

(2) 下行滑音。

如《幸福的歌儿唱不完》 (苏安国曲) 这首山东音乐风格的乐曲, 演奏中使用了各种不同的滑音, 生动地刻画出北方农民的鲜活形象, 其中大幅度 (无明确度数) 滑音技巧的使用更夸张地表现了他们幽默风趣的乐观性格, 音乐形象更加逼真传神。反之, 如果将这些旋律只按照一般滑音进行常规式的演奏, 就会显得单调而呆板, 失去了乐曲特有的风格韵味和艺术魅力。

(3) 回滑音。

回滑音也是一种较常用的风格性技巧, 其滑动幅度应由演奏者根据乐曲的风格特点和具体情绪适当安排。演奏时应以旋律音为重点, 在一弓中用同一手指向高音或低音滑动后再滑回本音 (一般变化在小三度之内) , 它的作用是突出旋律音的效果, 使特定音乐风格更加鲜明。如《江河水》 (黄海怀移植) 这首东北民间乐曲, 由中间旋律音“3”跳进至高音“6”达到了这段曲调的顶点音, 加之强有力的回滑音和滑揉音的强烈效果音乐迸发出很大的感情冲击力量, 宛若惊涛拍岸, 表现出劳动人民愤怒的心声。其滑音的幅度大致为63Hz。

(4) 垫指滑音。

在江南丝竹和江南音乐风格的乐曲中, 丝竹乐的音律以及演奏方法有些特殊要求, 与特定风格息息相关。以垫指滑音 (通常为小三度) 最为常用。例如《吴歌》 (邓建栋曲) 乐曲首段第一拍, 由四指按音的“5”导入“3” (小三度) , 奏出由虚而实、滑音连贯、浑然一体的效果。在轻快如歌和细腻委婉的旋律中起到色彩性的装饰作用。丝竹乐特有的音律, 造就了其流畅性与连贯性, 这也是该乐种的重要表现特征。其滑音的幅度大致为98Hz的上行 (或下行) 。

2.2 揉弦

(1) 滚揉。

滚揉是在一般歌唱性的旋律中较常用的揉弦方式, 但当乐曲的特定风格需要或情绪变化较为复杂时, 则应结合压揉或以压揉为主进行演奏才能更准确地表现乐曲的内容和风格。也就是说在传统乐曲演奏中为了达到遵循风格、韵味的目的, 更多的会使用压揉的方式。乐段的开头要静, 这时手指对琴弦的压力不大、揉弦的幅度和频率也适中。围绕中心音进行上下5Hz浮动;随着音乐情绪的不断推进和发展, 由滚揉方式逐渐向压揉过渡, 这时手指应增大对琴弦的压力、揉弦的幅度和频率也要相应加大加快, 围绕中心音进行上下19Hz浮动。

(2) 压揉。

如由古曲改编的二胡曲《阳关三叠》, 其旋律的基调缓慢而深沉, 在一般情况下理应采用舒缓的滚揉进行演奏, 围绕中心音进行上下8Hz浮动, 但因乐曲的风格和情绪必须结合质朴凝重的压揉, 甚至有些地方需以压揉为主、滚揉为辅并间, 或采用不揉弦或迟到揉弦的方式, 才能表现出古朴的音乐风格和依依惜别之情。在演奏江南风格的民间乐曲中, 经常以较快频率和较小幅度的轻压揉作为基本的揉弦方式, 围绕中心音进行上下11Hz浮动。通过手指在琴弦上轻微的颤动, 能较生动地表现出浓淡适宜、轻松愉悦的江南音乐特色, 极富韵味。

(3) 滑揉。

滑揉是表现特定音乐风格和特殊音乐效果的色彩性演奏技巧。从音高变化幅度来看, 滑揉可分大小两种, 大滑揉在小三度以内, 为98Hz左右。小滑揉一般为小二度, 为33Hz左右。在通常情况下, 大幅度的滑揉宜于表现较夸张和激昂的情绪, 小幅度的滑揉适合表现悠远、飘逸和幽默的情趣。在河南音乐的风格中大滑揉是经常采用的表现手段, 其演奏效果夸张而粗犷, 极富乡土气。在蒙古族音乐风格的散板中, 小滑揉也作为旋律的连接手段应用在演奏中。这种小滑揉要求手指滑动的频率较快, 在悠长自由的旋律进行中起到巧妙的连接作用。

3 结论

民族音乐的音律方面的研究是民族音乐研究中重要的一环。利用现代先进的测音工具或自制测音工具, 对我国各族人民的民族音乐和戏曲音乐等进行广泛的音律测算和律制核定, 例如, 对各种传统乐器演奏上律制的测定和研究, 对戏曲音乐的调式结构的测定等, 得出我国民族音乐中滑音、揉弦等的规律, 都是今天音律研究的重要任务。完成好这项任务, 对进一步推动我国民族音乐向前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要:在二胡演奏中, 音律的准确对所表达乐曲的风格性、音乐性以及音准等方面的把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演奏者要使自己的音准上升到音律美的艺术境界, 突出音律的特殊效果, 使乐曲的格性更强、味道更浓郁。所以, 二胡演奏中必然涉及音律观念。

在走进新时代的乐曲中 第6篇

关键词:演奏特点,情感诠释,音色编配,触键

音乐是有灵性的,诠释一首作品的真谛需要我们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其所生活的年代有深入的了解。演奏中国音乐作品不仅需要我们了解一个地域的文化内涵,也需要把握作品所相关时代背景和历史人物。《兰花花》是一首我们非常熟悉的民间声乐作品,它的气势悲壮而豪迈,歌词朗朗上口,交响乐版本的《兰花花》继承了民歌的演唱韵味,在交响乐队的演奏中,让听众无时不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的精华所在。在演奏时需要把音色编辑制作和演奏技法两方面相融合,这样演奏出来的音乐才能更加真实,才能感动听众。

《兰花花》最初是一首十分动人的反封建情歌,是根据延安临镇的一个真实的爱情悲剧故事编创阵创出来的。它是在陕北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典范作品之一。这首优美的民歌从30年代唱至今天,受到几代中国人的喜爱,家喻户晓,久唱不衰。交响乐版本的《兰花花》是由著名作曲家鲍元恺先生根据这首民歌编配的。在配器上主要是以弦乐器和木管乐器为主,从曲式结构来看它是典型的奏鸣曲式结构,简短的引子过后的呈示部是由两个主题构成,以悠扬的弦乐把我们带入一段凄凉而美妙的悲情爱情故事中;展开部的乐段两次主题的出现后最终把音乐推向了高潮,音乐充满了矛盾,气势辉煌,铿锵有力振奋人心;再现部则又是描写兰花花悲惨的命运和她对爱情乐观积极向上态度。最后又以弦乐的独奏呼应乐曲开头的引子部分,留给大家无尽的遐想。

交响乐队在演奏中通常包括弓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 打击乐器,弹拨乐器和键盘乐器等六大类。电子管风琴只有三组键盘,改编交响乐曲《兰花花》不仅需要对交响乐队演奏中的音质音色,音区,音响密度,音响厚度,声部排列,力度等有深刻的了解。也需要在编配中针对具体的音乐组织结构以及声部形态,全面的综合考虑各音响的表现要素。并且合并、删除一些无法在电子管风琴上弹奏的乐器声部。既做到听觉上音响的相统一,又要合理的把交响乐重要的声部音响线条体现出来。对于交响乐曲《兰花花》 总谱的改编,要注意以下几点:音色的大小,音质的亮度,触键的深浅,乐队整体的音量,每种乐器所需要的适度音量等。在电子管风琴上制作音色的时候要注意每个音色块声音的大小要一致,避免每个音色块的弦乐声音在连接的时候声音大小不一。《兰花花》这首乐曲每一次主旋律的奏响都以弦乐为主。小提琴在演奏的时候, 声音会随着弓弦逐渐出声。但是在电子管风琴上弹奏的时候,每个音发出的声音是均衡的,所以就需要借助表情踏板来控制在键盘上 “弹奏”弦乐时的声音。随着每次主题的奏响,右踏板慢慢向下压,这样出来的声音才是有层次的,使之与小提琴所拉奏出来的声音效果相统一。在整个乐曲中所有力度等渐强渐弱的标记,同样需要用右踏板来控制音量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在弹奏的时候要尽可能的模仿实际弦乐器演奏的效果,以保证弹奏出来的管弦乐声音和实际乐队整体的音量一致。其次音质的亮度,触键的深浅,每种乐器所需要的适度音量等,都会影响弹奏出来的音效与乐队演奏出来的音效之间的相似度。

《兰花花》的开始是以简短的八小节引子引出了主题。而每一次主题的出现都是以弦乐为主,在实际的拉弦乐器中,弓法的准确运用,对音乐性格的表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音乐的力度、发音和音色变化。因此,弓法不仅仅是乐器的演奏技法,也是一种重要的音乐表情手法。但是把这种拉弦乐器的奏法运用在电子管风琴上,是非常考验演奏者的演奏技巧的。乐曲第一次主题的出现是以双簧管的独奏为主,弦乐作为铺垫。在弹奏双簧管旋律的时候要注意呼吸和气口,简单的说就是模仿吹奏乐器的演奏方法。 在进入第二个主题时,加入了竖琴,在交响乐的演奏中竖琴朦胧的声音使这部分音乐听起来优雅而飘渺,所以在演奏编排上用右手控制竖琴的弹奏,左手继而保持弦乐的铺衬,把主旋律安排在脚键盘上“踩奏”,既增加了演奏的难度,也体现了双排键电子琴的一个特殊的演奏方法。用手指弹奏和用脚“踩奏”不同的是:手指弹奏能够轻松地控制乐句音与音之间的连接、乐句与乐句之间的连接,气口和呼吸。在用脚踩奏的时候可以打开叫键盘的混响,延长声音的延音,或者通过编辑音色的延音,增加音与音之间的连接性。

弹琴绝不是光用双手就足够了,光用双手动往往可能导致对音乐终极目标的偏离。各种演奏技巧可以演绎出乐曲所需要的不同意境。要使音乐能够打动人心,就需要把情感和音乐结合在一起。 在演奏的同时,演奏者需要默契、沟通交流同时要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动情表现激发别人的情感共鸣,体验音乐的美感。1“融入——人琴合一”是音乐演奏艺术中最高的、也是最难以达到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所有的技术已不再是技术,它们已经与演奏者的精神及肢体合而为一,是他这个人生命的一部分了。 这就需要在演奏乐曲时,通过对演奏作品的背景、音乐风格、地域特征等的了解来加强对情感的抒发,并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别人, 从别人那吸收不一样的情感,将它们融入在一起,从而使作品鲜活而生动。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转换和发展过程,只有把握好这一过程,演奏才能做到声情并茂,产生动人心弦的效果。

上一篇:传承中华美德的经典名言下一篇:师德情怀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