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一月挂职体会

2024-08-09

小学教育一月挂职体会(精选6篇)

小学教育一月挂职体会 第1篇

玉环城关实验小学 林 艳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

弹指间,一月西湖挂职结束。细细算来,在西湖的日子,不足20天。留心观察,细心发现,主动请教,积极参与,挂职学习只有融进学校,才有可能触及其办学之灵魂深处。憾,时光之匆匆;悦,收获亦有之。

一、精雅的西湖校园--繁华中的灵秀

绿树掩映,小巧精致,幽静不失活泼,古朴不失现代,是西湖小学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没有华丽的门厅,没有华丽的建筑,没有宽大的操场,10亩土地,自成一隅,在繁华景区静心独立。灵隐、杨虎城故居、花港观鱼、曲院风荷、杨公堤、苏堤、岳庙、浙大玉泉校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灵秀了这方美丽的土地。

校园东面塑胶跑道尽头的围墙上是一长排箭靶子,两幢主体教学楼的天井内画着一个很大的象棋盘,旁边还有好多象棋。树荫下的条凳旁,设计围棋盘,摆放围棋。课间,学生可随时对弈,挑战智慧。楼梯对面的墙壁上,张贴着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围棋的入门技法。已有79年办学历史的西湖小学,把特色写在墙上。

每个教室门前都招展着各班自行设计的各色中队旗,并配有各具特色的图案和中队名:火箭中队、彩虹中队、海豚中队、幸福鱼中队、红帆船中队……一个个稚嫩富有朝气的名字寄托了孩子们心中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向往。教室门前的地面上描画着西湖十景图,心中有家乡,心中有西湖,细节处尽显爱校爱家教育。

西湖小学教育集团目前共有三个校区,西湖、府苑和文新,三个校区三种风格,但异中存同,每个校区都有由一张张笑脸组成的笑容墙。天真无邪、灿烂亲切,乐观愉悦,微笑是最美丽的语言,笑脸是最灿烂的太阳。给人一个微笑,将收获整个春天!笑容墙--这一道风景单单属于西湖!

二、可贵的西湖现象--纤薄中的壮阔

1.行事规范

走进西湖的第一天,学校的各项安排让我们在意外之余倍感亲切。升国旗仪式,井然有序:升旗、唱国歌、喊校训、唱校歌、系列表彰。之后,学校特意安排我们三个挂职老师上台自我介绍,归属感和亲近感油然而生。仪式结束后,办公室给我们颁发了任命书,任命我们为集团总校长助理,还要求填写挂职学习计划表,上交个人及学校简介并上传西湖小学校园网,一系列事项让人感觉西湖人有着良好的规范做事的风格。

西湖小学校园面积小,但设计精巧,规划有致。西湖人充分发挥智慧,将10亩土地发挥得淋漓尽致,分区、分年级合理使用校园的每一块场地。早锻炼20钟,大课间40分钟,确保人人运动,天天运动。一天一小时属于孩子们的阳光体育时间,在西湖落实得扎实到位。更可贵的是很多老师也和孩子们一起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在规范做事的西湖人心中,没有“不会、不可能”等字眼,有的是想办法做好每一件事的决心和信心。就如集团总校长省美术特级教师章献明一再强调的“每天的工作状态很重要,要努力有创意智慧地工作”!

2.主动发展

在西湖,最让我震撼的是西湖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自觉和主动。作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中央电教馆全国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的西湖小学,充分发挥“全国百佳优秀教育网站”的作用,集团所有的活动都在校园网上公布,老师们会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

11月30日,我们在西湖(文新)小学,参加“网络型教师共同体构建”主题研讨活动暨信息技术专项课题成果中期展示活动。参加人员除了我们几个挂职的外,还有省培小学骨干校长的80位校长。对于西湖人来说,这本是一次非常寻常的学校接待考察任务,但智慧的西湖人充分发挥本次活动的价值,以“对话校长”为题,将考察、学校课题中期汇报和教学工作主题研讨三者合一。

策划这项活动的时间才一个多星期。11月21日,张林书记在网站上发了一个“对话校长”的帖子,要求教师踊跃报名参加这项活动,可以参加上研讨课,可以参加论坛等。当时,我觉得很惊诧,这样的形式,老师们会主动报名吗?如果不会,该怎么办?如果报名人数太多,又会怎么做?当我把疑惑抛向张书记时,她说老师们会报的。报名者过多或过少教务处会做好相关工作。那一刻,深深感叹于西湖小学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主动和积极。

11月30日那天,我们看到共有4位老师执教了公开课,6位老师参加了论坛。用集团青年教师顾笑晴老师的话说“是在众多参与报名的老师中PK而出的,机会难得”。这10位老师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都做了最充分的准备,参加论坛的老师一律脱稿用电子白板汇报。这样的活动,既让人看到了西湖信息化建设的成效,也看到了西湖人对待课题研究的真实态度;既领略了西湖教师的魄力、能力,又感受到西湖教师应对参观、来访者的淡定、从容、热情,立体构建,立体呈现。向阳花木易为春,在西湖沃土上,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这就是西湖的培养模式,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说得对:一个人的发展最关键还是靠自己。主动发展,自觉发展,自己有这样的决心,再加上学校的平台搭建,成长就在眼前!

3.团结热情

在西湖,有一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我的发展我做主,学校的事就是大家的事,有事大家一起做,态度和行动并重!11月22日晚,西湖三个校区召开家长会。在巡视中,我们留意到一个细节。家长会上有一个环节是家长填写调查表,调查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等情况,并当场投入投票箱。事后,我们在教务处看到好几个老师一起帮忙将回收的调查表从一个个投票箱中倒出,再一张张整理好,统计好,那画面特别温馨。在以后的一段日子里,我们看到很多这样互帮互助的情形。在西湖,一直有这样的好习惯,有事,大家一起做!每一个西湖人在学校都能体会温馨家园的感觉。每一位老师都在参与中成长,在互助中成长,在忙碌中成长,在大浪淘沙中成就自己。

每一学年都会有近200多人走进西湖或长或短时间的挂职学习,西湖人总以最热情的笑脸迎接大家。我们的挂职学习虽然短暂,但在西湖,很有家的感觉。校园里,每一位过往的老师,都能微笑地点头或打个招呼,孩子们也不例外。因为心中有困惑,或者说是想更深入了解西湖的办学之道、办学之策,我们会随时、或预约和西湖各个层面的领导、老师交流沟通。每一个西湖人都会很详细很全面地和我们分享,可以说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不厌其烦。在西湖的日子里,我们时常被这份团结和热情感动着。

章献明校长经常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职业和他人都要心怀敬畏,切不可自以为然。故,在西湖有谦逊的文化。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西湖人对待客人最美的姿态!

三、找寻西湖文化的“根”--精雅中的厚重

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说: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在西湖,在短短的不足20天的日子里,我们感动着、震撼着,试图去寻找这块灵秀土地上的文化之根。

(一)根在管理者的心坎里

挂职的第一天,我们收到集团办公室几本关于集团概况的书籍画册。汇编于的《西湖教育集团・干部手记》引起了我的`注意,该《手记》汇集了集团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几年来在工作和管理方面的心得,可以说是日常管理的所思所感所悟之荟萃。认真拜读了这本《手记》,从中认识了一个个心系西湖的可敬的老师们。虽然很多未曾谋面,很多老师已经调离西湖奔赴新的岗位,但,我还是强烈地感受到,在西湖,有一支团结、善良、富有战斗力的管理队伍。梳理阅读及观察所得,在西湖管理者的心中,有着共同的目标追求:

1.做善思的管理者

在西湖,有一群善思的管理者。对于管理,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着独特的见地和思考。但当你细细阅读后,你会发现不同的文字表述背后有一种共同的精神在支撑。

章总校长的管理感言:管理是让人快乐工作的艺术,并且使教师每天都有成长;教学是让人快乐学习的艺术,并且使学生每天都有进步。

郑雪琴副校长在《寻找管理的乐趣》一文中写道:……很多时候,我只是一个参与者,一个协调者,一个鼓励者,但我觉得正是这一些角色的扮演,才更好地诠释了“管理”的内涵,像铺路石一样扫清管理的障碍,像催化剂一样激发工作的热情,这也是我认为的“乐趣”在“管理岗位”的一种体现。

郑顺来副校长说:管理是累人的活,因为它全部的涵义就是服务;管理是幸福的事,更因为它在各个细节中需要引领;管理是执行规范的一项工作,当它成为事业追求的时候,它就是成就。

集团总务主任傅国芳老师说:后勤,是后方的勤务兵,虽然看不到我们的正面,却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后勤人员踏实、肯干;具有强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开拓进取的能力。

集团信息中心主任姜文老师说:西湖教育成功的三个主要因素是长远策略、组织结构和集团文化。西湖教育的领导管理艺术是情感的产物而不是智力的产物。我们的目标是坚持到底,不顾一切,赢得胜利。

2.做乐学的管理者

校长本人要有思想,校长要出思想,要出新思想,这思想是引领潮流的先进思想。这是集团章总校长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在和我们的交流中,他总建议我们多读经典来净化心灵,多看一些哲理、科学、艺术、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使自己变得智慧,鼓励我们要做学者型的校长。章校自身就是一位酷爱阅读的管理者,每天坚持写博文,无论时间多晚。

章校是浙江省美术特级教师。在西湖,美术教学是一大特色。在章校的引领下,西湖对美术教师的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美术功底,而且还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因为美术原本就是一门学会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的学科,于是对教师的语言面貌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强将手下无弱兵。西湖的管理者个个都是本学科的行家里手,业务十分过硬。西湖的老师们也正是在这样的氛围里训练出了团结合作、思维缜密、眼界开阔的工作品质,他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强了自己!

3.做会沟通的管理者

社会是一张网,个人只是网上的一个点。只有每个点都结实了,这张网才能牢固不破。如何让网上的每个点都结实,使人心齐,泰山移。良好的沟通是最好的办法,它是人的精神需求。西湖管理者都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他们互通有无,信息共享。真诚、宽容、接纳、平等,以诚感人。

集团教导主任王萍萍老师说:请不要仅仅把我们当成管理者。毕竟我们同时还是普通教师。我们愿意成为您的朋友。请你伸出您的双手。用您的心理解不同岗位上不同的工作。学校管理需要您和我们的智慧和激情。

最好的管理是服务。“快乐地服务”是西湖管理者的核心词。他们思考着,践行着,在西湖沃土上孜孜耕耘,共同营造了西湖积极向上、真诚待人的校园氛围。西湖人对管理的深度思考和一致认同也深深折服了我们。

(二)根在教师们的行动里

欧阳修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为师者不读书就妄谈“立身立学”,而不立身、立学则无以教授学生,更愧谈“灵魂的工程师”。可喜的是,在西湖有这样一支热爱阅读,并能结合实际、学以致用的教师队伍。他们共同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交流心得体会,开展辩论赛,相信“雷夫的故事”和《第56号教室的奇迹》会在西湖的教室里上演!西湖的老师们爱阅读,把笑容写在脸上,把阳光铺满教学的角角落落。

在西湖,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是全校教师轮流完成的。11月26日的国旗下讲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天,老师讲话的主题是环保。她例举了校园内三种标志性植物--香樟树、桂花树及各类小型盆栽的功劳。为了更贴近学生,老师别出心裁,特意安排班内的三位学生分别代表这三种植物,作为这三类植物的代言人,依次上台以第一人称叙述了香樟树、桂花树及小盆栽的特点并提醒大家要保护校园里的植物。

这样的国旗下讲话效果好极了!首先,让孩子当校园植物代言人,符合儿童心理、年龄特点,让过程变得儿童化,让孩子更有角色感,使过程充满故事感,因此,引人入胜,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其次,让孩子们上台和老师一起完成国旗下讲话,此举本身具有创新性,打破以往一贯教师个体讲话的形式,有效消除了学生的视听疲劳,让整个环节因新意而充满了吸引力。再者,这样的过程给了三个上台的孩子一个极好地自我展示的机会,同时也无痕地指出了存在部分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可谓一石三鸟。整个升旗仪式因这个环节变得温馨、亲切。

是啊,每天的工作状态很重要,要努力有创意智慧地工作!我想,这位老师的国旗下讲话,一定经过了深思熟虑。她无比用心地对待这样事,对待这庄严的时刻,她用行动给了“智慧工作”最美的注脚。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有这样的境界,这样的用心,那么,我们的教育该有多么理想,我们的校园该有多么幸福!

(三)根在孩子们的笑脸里

西湖文化的“根”在孩子们阳光般灿烂的笑容里。第一天到西湖,第一次看到西湖孩子出操的情景,第一次听到西湖独特的出操口令:抬头、挺胸、微笑。非常喜欢这三个词,它道出了西湖小学的文化追求:抬头、挺胸给人的是落落大方,是自尊、自信、自强之感;而微笑,带给人的是温暖。正如章献明校长在期中回顾小结会上所说的:给人一个微笑,将收获整个春天。这三个出操关键词是一种精神风貌,更是一个人强大内心的外在表现,更是一个人对待困难、对待他人的一种美好态度。

西湖小学已经开展了7届校园笑容之星的评比活动,校园墙上那一张张无邪的笑脸是西湖人最美的名片。12月5日,我作为代课老师走进604班,走进西湖课堂,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了难忘的40分钟。感谢孩子们,以最饱满的姿态,最温暖的笑脸迎接了我,回答响亮,朗读动听,坐姿笔直。我们一起诵读现代诗艾青的《太阳的话》和叶赛宁的《白桦》。中午,走进教室,有个男生递给我两块巧克力,告诉我今天是他12岁的生日。成长总让人感到快乐无比,赶紧送给孩子一个最灿烂的笑脸:谢谢!祝你生日快乐!那天放学时,我站在校门继续观察放学时学校周边情况,604班的孩子排队出来,几乎每个人都冲我有礼貌地道别。张张可爱的笑脸至今还在脑海里留存着。

四、共编西湖文化的“网”--兼容中的博大

西湖、府苑、文新三个校区60个教学班共同构成了西湖小学教育集团。透过西湖集团,我对集团化办学有了崭新的认识,以下32个字是我对集团办学的深切体会:集团办学,一个不落;并驾齐驱,同步发展;定期流动,盘活资源;内部竞争,共筑壁垒。西湖人就在这样的集团办学中共同编织西湖文化的“网”,西湖文化亦在这样的集团办学中得以薪火相传。。

(一)均衡是促进集团办学的前提

1.科室设置

西湖集团三个校区各设总校长室,副校长室,教育教学中心,科研师训中心,下再设教导处、大队部、总务处。其中“教育教学中心和科研师训中心”属集团层面。“教导处、大队部、总务处”三个校区都有。总校长三个校区分头跑。每个分校都有副校长,既负责本校区的一切事务,又分管集团的某个部门的工作。如文新小学郑雪琴校长就肩负着集团科研师训的工作,府苑张文浩校长肩负集团教育教学的工作,府苑张汉龙校长是负责集团德育和工会工作的。

2.活动开展

每个学期,集团总会开展很多的教育教学的活动。校内活动三个校区轮流承办或分块承办。如11月底的“启航杯”30周岁及以下青年教师教学赛课比赛,语文学科在西湖校区,数学和体育在文新校区,科学和综合在府苑校区。听课老师自行调节功课到相应学校听课。

遇到大型活动集团层面调节安排,看参加人数选择相应校区。如10月中旬的“中国第三届小学校长大会”分论坛之一就在装修一新的府苑校区国际厅进行。手心手背都是肉。集团绝不偏袒某一个校区,尽其之长,扬其之长。

3.自成特色

三个校区都有鲜明的西湖特色。如都有一道笑容墙,都有一个录播教室,都有社团活动课。在常规活动的基础上,三个校区又自成特色。西湖小学依山而建,操场的一角就成了打靶场,特色社团项目是射箭;文新校区有一个相当大气的击剑馆,她的特色项目是击剑;府苑小学有一个射击室,做的特色是气步枪。府苑校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校园绿地,开辟了种植园,并以此开展了好多少先队活动,引动学生学农学商,过油菜花节、萝卜节,一块小小的绿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

(二)流动是凝聚集团办学的保障

1.新教师岗前培训

新教师岗前培训是西湖集团多年不变的规定。西湖人对此十分重视。上岗前,各科室领导将集团相关科室的相关规定、相关纪律逐一解读。这样的就职培训至少要两天。新教师在两天的培训学习中了解、熟悉学校的纪律,感受集团办学理念,触摸到集团办学的文化,为尽快融进西湖、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西湖文化就在这年复一年的培训中得以传承。

2.定期交流师资

如果说新教师就职培训是西湖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那么分阶段进行教师交流则是西湖文化传承的又一重要举措。自20开始,西湖集团就对教师进行分阶段交流。每隔两三年,就会交流15%教师分别到其他两个校区。最早是从总校西湖小学交流到府苑。创办文新小学后,就是三个校区互为交流。可以是文新到西湖或府苑,亦可西湖到文新或府苑,也可府苑到文新或西湖。老师们也认同了这种交流方式,谁都知道几年后,轮到交流的可能就是自己。交流,盘活了教师队伍,宽厚了教师胸怀。

这种交流,交流的是西湖人的态度,是西湖的文化,是西湖实行传帮带工作、均衡三个校区教师队伍的重要手段。最初调到府苑的那批老师,都是原西湖的骨干,他们带领新西湖人践行着西湖文化,新西湖人最终在良师的引领下,融进西湖,成了西湖文化的又一代传承者。现,在西湖三个校区,已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个人都带上鲜明的西湖文化的印记,良性的教师队伍就这样形成了。

(三)竞争是盘活集团办学的关键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三个校区内部竞争是西湖集团盘活资源、凝聚人心的不二法宝。参加上级比赛时,集团分配名额,内部竞争,能者先上。碰到公开赛课、课题申报或是论文撰写,各个科室就会主动出击,辅导、修改、讨论,不厌其烦。三个校区也会彼此交流,老师们亦可跨校自由请教。

11月初,我们在西湖的第一次集团教师视频会议上,就听到了好消息。在西湖区教学论文评比中,西湖集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获一等奖者共计10人,占全区的四分之一。一等奖获得者人数,每个校区都有,可谓旗鼓相当。记得当时总校长章献明指出:一等奖才是奖。孙悟空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社会讲的是团队合作。鼓励老师们要追求“新、变、思”,努力写自己的东西。

竞争激活教师智慧,竞争激活教师队伍,竞争凝聚教师人心。西湖集团一路走来,在竞争中合力抬高底线,做强了自己,共同构筑西湖小学教育集团坚实之壁垒。

(四)网站是联络集团办学的枢纽

西湖的信息化技术领先国内同类学校,西湖网站是联络所有教研活动的枢纽。只要一有活动或通知,西湖人就会在第一时间发布,联合中队活动、年级段高效课堂活动、骨干教师挂牌课等。很多活动老师们也都是通过网络完成报名、请求听课指导等事项。挂职期间,除了办公室通知外,很多信息我们都是从学校网站获悉的。

正是通过网站,我们知道了张林书记在府苑的挂牌课,才有了府苑校区的一天生活。才有近距离和张汉龙校长、张文浩校长交流学习集团德育及教育教学方面的有关工作。

西湖除了集团门户网站外,还有各中心、社团、学生班级的网站。“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最好的作品”是西湖小学集团办学的核心理念。在核心理念的引领下,西湖人利用网站积极打造校园管理文化、教学文化、学习文化、交往文化。

感谢西湖,感谢章校,感谢每一个西湖人,的深秋,美丽的西湖给了我从教路上最美的记忆。作别西湖,留下一片思想的绿荫,咀嚼、消化、沉淀……

(12月于杭州)

小学教育一月挂职体会 第2篇

**县**三小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小学,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始建于1939年,占地面积 6620平方米。学校以“诚实正直、勤学善思、文雅乐观、健康向上”为校训,以“文明、守纪、求实、创新”为校风,以“厚德、博学、敬业、爱生”为教风,以“诚信、明理、乐学、向上”为学风。

学校现有六个年级24个教学班,1500多名学生,77名教职工,是一所充满生命活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学校。

二、学习工作情况

(一)勤奋学习

(二)虚心请教

(三)认真反思

学习关键是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此期间,我常常把学到的与本校的实际进行反思,把想到的与原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相联系,时常用“如果我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鞭策自己,反省自己。

三、主要收获和体会

可以说这次挂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增长了见识、更新了理念,在忙忙碌碌、快快乐乐中我收获颇多,总结如下:

(一)校园文化建设(1)室外环境布置。校门两侧墙壁上分别是《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行政楼楼沿上写有学校校训,教学楼楼体上挂有学校校风、教风和学风标语。运动区墙面有永久性标语,学校文化墙,分别有节约用水、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文明礼仪、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等主题。

(2)班级环境布置。各班教室门前张贴班级牌,其内容有班主任照片及寄语、课程表、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班级进步之星的照片及姓名。教室前黑板上方正中央悬挂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教室前黑板右侧挂有班级公示栏,左侧为眼保健操示范图。教室墙壁上悬挂富有教育意义的名人名言、警句等,还有富有班级特色的文化板块和学习园地。

由此可见,三小的每一面墙、每一个橱窗都会“说话”,时时处处为学生提供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食粮,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激起求知欲。

(3)学校校刊——《阳光三小》

校刊共有四个版面,其中第一版或报道学校的重要活动、或抒写教师对教育的思考、或诉说教师的教育故事、或表达教师对人生的感悟。其他三个版面则全部给了学生,并且每个版面都有一个诗意化的名字,如:菁菁校园、七彩阳光、小荷初绽、浅吟低唱。分别刊登了学生的优秀作文、优秀书法作品、优秀绘画作品等。

校刊做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不仅有利于学校开展德育教育,传递真、善、美的思想,而且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学校将三个版面给了学生可以看出,学校始终把学生做为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来展开的。从学生来稿看,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稚、童趣。

做为一名学生来说,自己的文章能在校刊上发表,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他能够美美地享受一下自己的成功,深深地品尝一下被别人肯定的滋味。当一个学生有了这种经历后,就更加激发他的写作热情,他还会影响周围的同学。

对教师而言,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偶尔瞥见一张彩色的报刊,我想,他会像看到春天的第一抹新绿那样欣喜。或许,他会忆起那份久违的情怀,想起自己的纯真年代。

今天,我看到了《阳光三小》,便想起了曾经的自己,记起了自己曾经拥有的那份情怀。

(二)学校制度建设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制度建设是学校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三小各项制度共有53项,其中45项为已成熟制度,其他8项为新增制度。从制度的内容可以看出,学校管理很精细,涉及到了学校教学、后勤、财务、学校常规等各个方面,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新增,以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在制定《关于加强教师考勤工作的规定》时,要求下发各年级组进行讨论。

(三)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 **三小由于学校面积小,学生多,体育活动开展非常困难,但学校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立足本校实际,克服种种困难,不仅开足开全了国家规定的体育课课时,而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如:校园集体舞、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踢毽子、摇呼啦圈、掷沙包、拔河等。在我挂职期间学校举行了跳绳比赛。

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锻炼了三小师生的身体,而且增加了他们工作学习的精气神。

(四)教师的敬业精神

走进三小的第一天是**月**日,距离中期考试还有一周的时间,前半学期的课已经上完,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在复习阶段,每一节课的时间都很宝贵。

**三小20** 年分两批赴****学校考察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考察过程中教师们虚心请教,耐心钻研。回来后通过写心得体会、集中研讨、假期培训等方式,结合实际,探索出了适合本校的教学方法。当然,在这过程中,也有阵痛,也存在不同意见。但三小人坚持了下来,并已收获了累累硕果。就在我挂职学习期间,安育春和杨虎成两位副校长分别获得了天水市优质课一等奖。

在教务处我看到了三小教师们的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教学工作计划,这些计划都无一例外的立足于本班、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很强。在教师办公室我翻阅了他们的听评课记录,每一本都写得认真仔细,注重细节,能够写出本节课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改进方案。而他们的教案虽然是集体备课后的打印稿,但每一课都有个性化修改和详细的课后反思。在听课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师们没有被模式所束缚,而是在新的模式里自由翱翔,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特点。课后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让我们给他们的课提意见,都会主动的向我们说他的课那个环节出了问题。课间,我翻看了学生的作业,70多本作业,全批全改,一丝不苟,正误分用百分制评价,卷面分用等级制评价。

小学教育一月挂职体会 第3篇

一、文化特色

谈起深圳基础教育, 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了解深圳这座特殊的城市文化, 这种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孕育了深圳特区的特殊教育模式。

深圳经济特区创立之初, 城区是个仅有3万多人口、两三条小街道的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今天的深圳人口已经达1300万之多, 是一座经济繁荣、功能较为完备、法制比较健全、环境十分优美的新型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这里有来自“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高、精、尖人才, 也有普通的劳苦大众, 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很有包容性的移民城市。

有人说深圳虽然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派头兵, 但是同浙江的洋思中学、山东的杜郎口中学相比, 深圳没有什么特色学校值得学习。其实不然!当前, 深圳基础教育已迈向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轨道, 它是在我国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相互融合的适应“特区”的特色教育模式, 是在继承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 并借鉴吸收了西方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元素和思想的结合体。

二、教育特色

(一) 学生培养方面:

研修期间笔者多次深入到课堂教学第一线, 参与校内外学生活动和教学教研活动。感到深圳基础教育对学生的培养, 很注重成人、成才并重的培养过程。他们培养的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更实用, 更具有竞争性。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层面比较广, 注重学生的人格养成、特长的发现与培养、行为习惯和意识形态等养成教育, 更注重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生活意识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 这让学生从小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也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问题。

2.更注重积极培养学生课堂发言的能力, 积极发言说明他们在积极动脑, 在思考,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一个人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这也是我们西部一些落后地区课堂教学不太关注的问题。

3.注重培养学生去动手、去参与的意识。这样有助于兴趣的形成, 特长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升及价值的升华。

4.注重在沟通中培养、引领孩子学会做人做事。一次次针对性的高质量的主题班会, 一个个细心、平等、民主般的交流沟通, 一句句亲人般的关爱的话语, 一句句文明的问候语, 在深圳中小学的校园中回荡, 使人深深地感触到学生在文明中成长, 在快乐中求知。

(二)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深圳有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精湛, 不断学习、完善自我的, 能够快乐工作的教师队伍。由1980年前后不足2500人的中小学教师, 现在的深圳中小学教师已达6万余人。这些教师群体大多数是来自全国各地业务精良、工作能力强的教师, 他们是当前深圳教师队伍的中流砥柱。这些人搞教育, 首先是基础教育的思想观念强, 又融合了全国各地教育管理理念之所长, 同时又因为深圳教育主管部门注重“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 不断学习借鉴国内外, 特别是香港、新加坡、欧美国家的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 不断创造教师交流学习研讨的互动平台, 来完善、提高、创新, 从而培养出了一支业务能力很强的师资队伍, 这就成为了深圳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有力保障。

教师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教育与培养。经过对深圳市11所中小学参观学习, 笔者深感深圳的教师是在快乐中完成工作的。虽然深圳教师群体老龄化严重, 但是他们的职业倦怠问题并不是很严重。当然这与科学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及优越的经济待遇密不可分,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他从事的职业。

搞好一个地区的教育, 没有钱是肯定不行的。深圳特区政府每年提供充足的教育资金作为保障, 不断加强、完善、优化学校的硬件建设, 同时也给教师搭建了一个不断学习、交流、互动、研讨的平台。同时他们也在不断自我完善, 提高专业素养和能力, 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例如:深圳市教育局每年投入大量经费, 组织许多名师示范课观摩活动, 这些名师不仅有深圳市内的, 还邀请许多全国各省、市的优秀教师来做交流展示, 同时还有国内外知名的教育专家、名校校长等进行讲座, 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论坛供大家学习、交流、研讨。这也是深圳继续教育的形式, 这也是高质量的培训, 高质量的自我完善和收获。这样的教师队伍怎么能不是一支适应当前国家的素质教育发展的引领者呢?

面对我们地区的教师现状, 我们这个团队应该如何去提高、去完善自我, 去培养一支成长型的教师队伍, 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感悟与启示

我们是西部相对贫困落后的山区, 有些条件, 特别是资金与人才方面的条件是远远不能够与深圳经济特区相比的。但是, 我们心中一定要有一个数, 就是明白怎样的学校才是我们需要追求的目标, 要知道我们努力的方向在哪里。深圳许多学校办得不错, 它不仅仅是资金充足, 也包涵了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因素。经过这段时间的充分交流和学习, 笔者感受到深圳的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与我们所在的地区有所不同。

当前我们这样一个教育环境下, 如何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如何培养一个成长型教师队是尤为重要。学校的主心骨是教师, 因此, 校长要注重学校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校长的引领下能够让教师不断地成长、进步。校长是领导, 不仅仅管理人和事, 更重要的是为教师的共同提高提供优质服务。只有教师感受到校长在为他们的成长、进步服务, 为他们排忧解难, 为他们的专业成长铺平道路, 一个优质的师资学习团体才能够形成。深圳一所中学有十来位博士、几十个硕士、十几位特级教师, 这样雄厚的师资实力恐怕连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都难以与匹敌。不过, 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无法学习, 而固步自封, 停滞不前。

好的师资是要靠学校来培养的。一所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学习传统的学校, 不是去挖人家的人才, 而是靠自己不断地培养出适合自己学校的人才。对于中小学来说, 读重点大学, 拿博士学位, 也不能够代替在工作岗位上的实战经验。教师工作是需要实践经验的, 仅有空头理论行不通, 其实教师最好的成才方式是在岗位上不断地学习。一个教师, 一边实践, 一边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养成独立思考, 不断钻研的精神, 那么, 成长起来是很快的。关键是帮助教师掌握好科学的学习方法, 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校长应该在学习方面带头, 唯有不断学习的学校, 教师才不容易变成教书匠, 学生才不容易变成考试的机器, 才能够体会到教育工作的乐趣与幸福感。

帮助教师成才, 帮助教师成功, 帮助教师形成自己的个性与特长这是当务之急。只有有个性的教师, 才能够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 只有有特长的教师, 才能够培养出有特长的学生。教师的成长在某个意义上说就是学生的成长。笔者认为不要将二者对立起来, 把教师的工作定位为纯粹牺牲奉献型的工作, 而是要用教师的成长带动学生的成长, 学生的成长促进教师的成长, 教师的成功与学生的成功之间是密切相联的。

基于挂职锻炼的职业教育教学体验 第4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系;高职专科;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

G717.2

一、引言

笔者于2003年至2013年在湘南学院任教,2014年参加湘南学院“300工程”下基层挂职锻炼,挂职锻炼期间曾任教于中等职业学校-----株洲交通技校,它是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湖汽职院)中高职衔接的对口院校,2015年转至湖汽职院专科本部执教,在此期间,参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教学,切身体会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初级人才教育教学体系,进而尝试探索高职专科与应用技术型本科联合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意图从差异中寻求相互融通衔接之道,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成熟,培养符合产业升级和地方经济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现状与成果

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能力要求提升,而目前高技能人才成長缺乏完善的学校教育制度支撑,高等职业教育专科缺乏宽阔的升本教育通路,应用技术型本科由地方本科转型而来,缺少职业教育经验,二者属于相同性质、不同阶段的职业教育,各省都有高职院校与应用技术型本科对口贯通培养的试点工作,山东省2013年开始试点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湖北省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与武汉市应用型本科院校“3+2”分段培养;湖南省湘南学院药理学专业与湖南中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的专本联合培养机制。

三、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专科和应用技术型本科的差异化问题

高职与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对接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模式关键在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实施措施过程的合理衔接。在探索一体化、梯次递进的合理衔接中,遇到诸多差异。

1. 培养目标的差异

社会对于人才需求大致分为四种:技术型、技能型、工程型和学术型,同时IT行业一般组织机构人员自底向上一般可归纳为四个层面:操作层、执行层、管理层和决策层,高职专科阶段应侧重基层岗位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尤其是操作技能、执行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在技术型和工程型的技术管理人才,侧重执行能力、管理能力、设计规划、控制决策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2 .课程体系的差异

高职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市场效应,企业需求,由于我省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多由地方院校转型而来,难免摆脱不了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

就计算机网络专业来说,湖南汽车工程职院实行教做一体化,将在校所学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本能力课、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公共选修项目、综合素质选修项目、和专业拓展课程、社会实习与综合实践几大板块。

而湘南学院作为新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地方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保留传统课程教学体系:公共必修基础课、公共选修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通过对比可见高职专科对于课程设置以任务为驱动,工作岗位为导向,更适合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3.教学实施过程的差异

(1)教学设计方面

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串行,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学生二年级一期开始专业基础课学习,与后续专业核心课紧密衔接,1-3周每周开设16课时的《mysql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共计48课时,衔接4-7周每周16课时共计64课时的《PHP编程基础》,直至8-11周学习共64课时的《PHP+Mysql动态网页设计》。

(2)教学手段方面

PBL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导向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综合应用。湖南汽车工程职院计算机网络专业开设《数据库管理与应用》,48课时教做一体化课程,全部课程机房完成,湘南学院开设《网络数据库管理与设计》,48 课时其中32课时理论课,仅有16节课内实践课。

(3)课程考核方式方面

湖汽职院随堂考试、过程考核、闭卷考试、考查等多种考核方式并用,专业核心课多以过程考核方式为主,重在技能操作考核,而非理论知识闭卷考试。过程考核对于计算机专业较之闭卷考试,更能体现职业教育重视技能操作的教学理念。

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来说,湘南学院保留传统学科学术型本科院校的形式,课程考核方式单一,过多的使用闭卷考试,有偏离重技能、强操作的应用技术型高级人才培养目标。

(4)常规教学管理方面

湖南汽车工程职院组织常规教学检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教学检查三个阶段。初期教学检查包括本学期教学任务、授课计划、前两周授课教案的检查;期中教学检查包括已完成授课计划教学周次的课程教案、学生点名册、学生平时成绩登记册、学生已完成的上交作业等资料的完整性以及是所有资料否符合授课计划;期中教学检查包括期中教学检查中全部完成的课程教学资料。

四、结论

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较高层次,不应该受到传统学科的禁锢,片面地、形式上强调高职特色,应该从理念上、整体上和人才培养的实施全过程上突出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并且在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实施环节都应该与普通本科区分,突出职业性、技能型;同时吸取高职专科符合职业教育理念的办学模式,发挥自身理论性、高端型的优势,培养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檀祝平.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试点问题的再思考 [J] 职教论坛 2014.4

[2]鲁武霞.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观念桎梏及其突破 [J] .高等教育研究. 2012(08)

[3]鲁武霞.地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向高职本科转型 [J] .江苏高教. 2012.(03)

小学校长挂职培训活动体会 第5篇

讲堂上,我市三位曾在北京中关村四小挂职锻炼的校级领导干部,分别做了《走进中关村四小》等专题讲座,全面深入地诠释了各自在北京中关村四小挂职锻炼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及在落实拓展中的多元实践与深度思考。精彩的演说,配合着图文并茂生动详细的多媒体课件展示,毫无疑问,发言者无疑都是经过认真而充分的准备,更可喜的是,从讲述中我感受到到了富有个性化的理性及人文思考、学习领会后的勇于实践,我想,这样的学习精神与态度有理由得到同行们更多的好评与肯定。

每逢听讲座,都会有意无意地记下几句印象深刻的话。有时,听到几句感到受用的话,能感到一种由衷的欣慰和振奋。以下便是我记在笔记上的几句话:“各类检查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作为校长或教师,要始终把这个放在心中最温柔最重要的位置。”“做一个有教育理想,工作激情,道德操守,管理能力的人。要学会做一个悲观的积极主义者。”在这样的场合,带着诚挚而坚定的语气说出来,而且出自一个教育局长之口,这令我感到有些意外和惊喜。我喜欢听到这样的话,虽然有很多人未必听得进去,但是对于那些怀有共同信念和教育追求的同行来说,这样的话语便能产生某种精神上的激励和共鸣。反观自己,每天在日复一日琐碎的事务中疲于奔命,有时也迷失在扑天盖地的各类评比、检查中,甚至于学会了应付了事,将错就错,得过且过的心态日渐滋生,心中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早已被令人失望的现实击得粉碎。这样的话语,能让我回想起很多同行从教之初对这份职业怀有的激情。可是,一个教育者,面对现实的各种冲击,要始终怀有教育理想、保持工作激情,这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会后,大家津津乐道的是四小得天独厚的人文教育环境、优质顶尖的学习资源,比如:随时可以聆听来自国内外著名专家名师的讲座,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沙龙,学生大多来源于高薪高文凭的家庭等(学生的父母一半以上为硕士以上文凭)。著名教育家吴非说:如果不懂得敬重知识,不懂得敬重思想,不懂得爱,只图功利,只是因为作为一项任务,任何阅读都有可能是无聊的。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一种学习的心态,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没有实践改革的勇气和决心,没有一种想使个人、学校变得更好的愿望,再好的学习资源(所谓高端培训之类),也只是浪费。此外,我们也应该想到:越是高素质的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要求便越高,对学校的眼光更加挑剔,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更是一种考验和挑战吗?我相信,在名校林立的北京中关村,四小能够脱颖而出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机会总是与挑战、压力并存的。还有,我们在羡慕别人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同时,是否想过,在现今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我们身边丰富的书籍、便捷的网络,甚至于随身携带功能强大的手机等,难道我们还能说这些学习资源还少吗?这些随处可见的学习资源我们利用了多少?所以,问题的本质不在于资源或学习机会的缺乏,而是我们愿不愿意利用资源,换言之,在于我们是否有强烈的学习愿望。

记起不久前在电视上看过的一个访谈节目。央视著名主持人朱军在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过这样一件事,当时刚进中央电视台栏目组时,电视台栏目组在策划一个节目,作为旁听者的朱军,在听完一遍之后就将节目策划内容完整都记了下来,显示出了良好的个人职业素质,因此出乎意外地受到领导的赏识而临时得到主持栏目的机会,后来他把握机会迅速在主持人的道路上一路走红。过后我时常回味起他描述当时情景的样子,他说,感觉当时整个身心是一种开放待吸收的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每个细节每句话都能快速理解并牢记在头脑……所以学习接受能力特别强。他的天赋当然让人惊叹,但我觉得他的成功更在于,机会来临之前充分的准备及强烈的学习欲望。这个例子让我更加深信这一句话: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所以,当面对足够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时,我想我们应该首先问问自己,我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谈到有关好学校、好校长的各种场合,这句话经常被很多人提到,这次也不例外。单从字面上来说,难免有失偏颇,学校毕竟是一个大家庭,如果没有一批出色的领导班子、教师集体,单靠校长一个人能行吗?当然,相较于一般教师来说,校长拥有有更多的行使权,相对来说影响力也更大。这也是事实。所以,如果为了特意显示出一个校长对于一所学校的重要性,其实也无可厚非,我便是这样的来理解。但是我想,我们没有必要过于纠结于字面上的意思,至少可以说,一个好校长,也许未必能够成就一所好学校。但一所好学校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好校长。

小学挂职学习心得体会 第6篇

“中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我有幸到南通市实验小学挂职学习,学习教育发达地区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深感受益匪浅,十天的学习不仅使我的教育教学思想得到了更新,而且让我学到了许多先进、科学又易于操作的管理方法。南通市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该校始建于19XX年,XX年起用新楼,占地面积13亩多,学校一直以“勤敬”为校训,并不断为校训注入新的内容,做到校训的与时俱进,从这所学校走出了许多科学家、艺术家、世界冠军,因此这个学校被誉为“科学家的摇篮”“艺术家的摇篮”“世界冠军的摇篮”。

在该校学习期间我们先后聆听了陆胜利校长、张荣芬书记、朱玉如校长、唐骏主任的工作经验介绍,他们分别就学校的整体管理理念、德育工作、教学管理、教科工作进行了详细地介绍。除了与校领导交流我们还听了5名优秀青年教师的课,另外我们有幸参加了崇川区的两次教科研活动:一是“让京剧走进课堂”培训活动,二是识字教学研讨会,通过这两项活动让我们看到了南通教育人的工作热情和较高的业务素质。

可以说这次挂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增长了见识、更新了理念,在忙忙碌碌、快快乐乐中我收获颇多,总结如下:

一、“服务”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让人缺少幸福的管理是无效的”这句话是真理,它就要求我们每位校长要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把服务师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前提,实现“管理型”向“服务型”的根本转变。

陆校长挂在嘴边的话是老师不容

易、很辛苦、收入低,可老师的奉献精神是百业之首,所以我们做校长的要一心为全体师生服务,要积极寻找自身不足,不断完善服务机制,让老师、学生在学校有幸福感,这才是成功的管理。

校长服务既要无微不致,又要发扬民主,这样上下级关系就会非常和谐,为提高教育质量,优化学校管理是大有益处的。

二、“细节”是教学管理的抓手

“细节决定成败”这是主抓教学的朱校长的座右铭,她认为把平凡的每件事做好了就是不平凡,做好了每一个细节就等于做好了教学工作,实小的教学工作是这样做的:

1、锻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决定一个学校的兴衰,为提高教师的素质他们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培训,采取请专家作报告、看优秀课例、读教育类书籍的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实现人人成为自觉的学习者。为了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他们采取备

课组集体磨课,学科带头人上导航课,课题组上研究课,青年教师上汇报课的方式快速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利用“青培中心”培养青年教师

学校教科室专门成立青培中心,实施青蓝工程,来培养青年教师。青培中心是学校35周岁以下的教师组成的一个学习、培训组织,由教科室安排开展一些促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培训学习活动,而且活动是非常多的;青蓝工程是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实现一带一促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公平、透明的常规工作考核是提高积极性的关键

学校的常规工作有详细的规定,实行周提醒、月总结、学期考核的办法,每周由备课组长、年级组长、教导处等部门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好的要表扬、记分,差的要提醒,每月进行各项分数的汇总,这样一学期下来,谁多少分都

一目了然,实现了考核的公平性、透明性,这也促使每位教师努力工作,大大提高了积极性。

4、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他们不从加班加点上要质量,而是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要求教师课前做好上课的一切准备工作,上课铃声一响必须马上进入上课状态,不能浪费一分钟,就连体育课也是预备钟敲响就开始整理队伍,然后从楼上带入操场,保证上课铃响就能正式上课。

我们听了5节课,老师的课上得很有激情,很投入,效率很高,尤其要提到的是每节课的中间都穿插一个简单、欢快的团体歌舞表演,这样的课学起来轻松,整节课听到最多的是老师的赞美声、鼓励声,看到最多的是学生的活动、合作,他们的每节课都是在活动中进行的,很自然、很流畅,根本不会感到乏味。

老师们采取集体备课,可以说把课备到了极致,并且老师的素质很高,有

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出现的任何情况都能轻松、自然地解决。还有是学生的学习习惯相当好而且与老师配合默契。

实小低年级每天5节课,高年级6节课,他们老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这充分验证了高效课堂已经形成。

5、抓实三个细节

一是关注教师的磨练,强化教后反思,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写一篇教后记,每日写一篇教后感受,这也是让老师感受教育乐趣,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可以让教师们养成勤于实践、善于总结、勇于发现的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是能够不断地改进工作。二是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如“三笔一话”的训练,他们学校的任何一个老师都能写一手漂亮的正楷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南通市一市六县有26种方言,而且互相都听不懂),另外还开展一些针对学科特点的训练如语文教师进行语言、神态和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训练,数学教师进行思维

能力训练和制作教具的训练。三是抓作业,老师要留给学生的作业必须自己先做一遍,感受一下作业的质、量,然后再留给学生,而且要求老师必须知道留这次作业的目的,坚决不做无用的、重复的作业。特别提到的是大部分作业是老师自己设计的,这样的作业更有目的性、针对性。

三、“坚持”是德育工作的灵魂

坚持就是特色,这是他们的德育工作理念。抓好德育工作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是抓好班主任常规工作,二是搞好德育活动。班主任常规工作主要是师生一日常规,一日常规按各个时间段对师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每天进行检查评分,周五进行总结,并把这个分数作为评选“文明班集体”“雏鹰中队”“优秀班主任”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德育活动他们开展得有声有色,很有意义,各项活动都以“教育学生、锻炼学生”为出发点,学年初德育处定出全年的活动计划和方案由

全体教师讨论、修正后实施,根据学校的方案各年级组、各班级要制出自己的活动方案,然后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他们坚持让德育活动充满生命的活力,必须渗透在各个学科中去,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如他们搞的一个活动叫“金色的秋天”,学校组织学生到山上、到田野里去感受秋天,各学科也相应开展活动:语文学科让学生写秋天,搜集有关秋天的文章、诗歌、好词好句等,举办赞美秋天朗诵会;美术学科开展画秋天的比赛;音乐学科学习有关秋天的歌曲;英语学科进行描写秋天的英语文章创作……

每次活动他们都坚持把活动成果用各种方式进行展示,这也为师生参与活动、展示自我搭建了平台。

四、“渗透”是教科工作的秘诀

1、课题研究工作

课题申报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充分论证的情况下确定主课题,而且要有照顾到各学科的微型课题即子课题,让每位教师都能参与进来,都有事做,课题研究工作必须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当中去,这样课题研究才不会孤立。

2、加强学习培训为教学研究充电

开展读书沙龙、教师培训沙龙活动,让老师提高参与教学研究的能力。

3、实行月报制度注重成果积累

每月各课题组汇报研究成果,这个成果是多样的,不拘一格的,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一节研究课,还可以是一些活动成果。

通过这次挂职学习我收获很多,决心把学来的经验创造性地运用到学校管理中去,我决定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让全体师生在学校体验快乐、感受幸福。

二、抓好德育工作,尤其搞好德育活动,把德育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全力抓好。

三、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学习,为他们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营造人人学习的良好氛围。

四、转变抓质量的方式,创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五、把课题研究工作当作服务教学,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工作来抓。

六、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师生的身体素质。

上一篇:银行网点安全防范知识下一篇:评选优秀员工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