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谈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古希腊文明

2024-07-23

粗谈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古希腊文明(精选7篇)

粗谈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古希腊文明 第1篇

粗谈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古希腊文明

奥林匹克运动会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体育赛事,它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克而得名。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和平与友谊的象征,并在世界政治经济史上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

众所周知,古希腊奥运会作为一种泛希腊的体育文化传统,它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根源。它是在古希腊氏族时期产生的竞技运动传统基础上,经过战争的驱动和宗教转换机制的作用而逐步形成的。古奥运会每四年一届,从公元前776年有文字纪录的第一届奥运会到公元393年,共举办了293届,历时1169年,经过了产生、发展和衰落三个阶段。古奥运会是人类体育文化宝库的一颗明珠,它的活动内容、形式、传统与精神体系,对世界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产生的历史根源

优越的自然环境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产生和延续的基础。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初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性较大,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使得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奥运会的产生和发展与古希腊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古希腊文明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属于温和晴朗的地中海气候,气候条件极其优越,阳光充足、温和舒适,适合开展各类户外运动。此外,古希腊背靠地中海,山体众多,小岛林立,海岸线漫长曲折,因此,古希腊民族是一个是视海洋为生命的民族,他们创造了欧洲最古老的古希腊海洋文明。作为海洋民族,古希腊人的航海事业发达,与大海的朝夕相处使得古希腊人民逐渐形成心胸宽广、思辨好动、勇于冒险、开拓创新、崇尚竞争的民族特点。古希腊人民的这些民族特点具体体现在他们对竞技运动的喜爱、对竞争的崇尚和对胜利的追求,故竞技运动是古希腊人生活的重要内容。

宗教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诞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客观的说,古代奥运会是一种泛希腊的宗教庆典,只是宗教祭祀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比赛而是一个以祭祀为主的盛会。古代奥运会与宗教习俗活动关系密切,它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无不打上古希腊宗教习俗的烙印,古希腊人认为,奥林匹斯山是一个神的天国,居住着12个巨神,维护着天地间的秩序。宙斯是诸神的之王,主宰人间天上的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他众神也都具有超人的权能、智慧和法术,人们只有同他们建立恰当和善的关系,才有利于生存。于是就产生了祭神的方式,顶礼膜拜,向神灵表示虔诚,祈求宙斯及诸神的保佑。希腊人还认为,神和人同形同性,同样有喜怒哀乐,因此能取悦人的一切最美的东西也同样能够取悦神灵。在这个崇拜英雄和力量的尚武民族的审美观念中,超人的力量、协调的动作、惊人的速度、完善的技艺,还有发达的骨肉,都是人类最美好和崇尚的东西,自然也是奥林匹斯山诸神喜欢的,因此,在祭坛前向神灵献上技艺,展示自己的健与美,博取诸神的欢心,便成为最虔诚的宗教祭祀。宗教对古奥运会有两个独特的贡献,一是它培育出了人人平等的世俗观念。二是它酝酿出了灵肉并重、身心共完的理想。他们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竞技活动成为可能因此,许多带有竞技性的宗教活动逐渐演变成了各种样式的专门体育竞赛活动。

独特的历史环境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萌生和演变的社会基础。古希腊的灿烂文化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完善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首先,古希腊人的审美观有力的促进了古代奥运会的发展。古希腊人普遍追求身体健美,甚至把它作为人生的主要目的,古希腊人对健美的持久追求使得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得以升华。其次,古希腊的奴隶制度是古代奥运会产生和延续的重要原因。奴隶制城邦间的纷争不断,各种竞技运动赛会成为各城邦显示自己优越性的一种方式,斯巴达体育运动逐渐兴起,为了对付奴隶的反抗和暴动,古希腊统治者十分注重军事教育,军事体育的发展为古代奥运会的发展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再次,斯巴达、雅典的教育制度推动了古代奥运会的产生和延续,它们通过严酷的军事体育操练,把氏贵族的子弟训练成为体格强壮的武士,就是培养成对奴隶残酷暴虐,对氏族贵族服帖恭顺,能死心塌地地为维护军事农业贵族的利益而效力的人。超强的身体素质使得古希腊人多少带些侵略性,所以他们对竞技性体育活动兴趣盎然。

综的来说,古希腊奥运会的起源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根源。它是在古希腊竞技运动和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长期影响的产物,是在古希腊各城邦长期征战驱动上,在宗教习俗、教育方式的作用下而逐步形成的。奥运会是在战争背景和祭礼形式中产生的,但它又表达了人民对和平的美好愿望,这种互相矛盾又互相制约的关系,使奥运会产生并延续下去。

二、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历史

古奥运会[1]从公元前776年起,到公元394年止,经历了1168年,共举行了293届。按其起源、盛衰,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88年,公元前776年,伯罗奔尼撒的统治者伊菲图斯,努力使宗教与体育竞技合为一体。它不仅革新宗教仪式,还组织大规模的体育竞技,活动,并决定每4年举行一次。时间定在闰年的夏至之后。所以公元前776年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正式载入史册,成为古代奥运会的第1届。当时仅有一个比赛项目。即距离为192.27米的场地跑。这一时期各城邦之间虽有纷争,但希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较发达,是运动会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公元前490年,希腊雅典在马拉松河谷大败波斯军之后,民情奋发,国威大振,兴建了许多运动设施、庙宇等,参赛者遍及希腊各个城邦,奥运会盛极一时,成为希腊最盛大的节日。

公元前388年至公元前146年,开始衰落。由于斯巴达和雅典长期的伯罗奔尼撤战争(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希腊国力大减,马其顿逐渐吞并了希腊。马其顿君王菲利普还亲制自参加了赛马。随后亚历山大帝虽自己不喜爱体育活动,仍积极支持,并视奥运会为古希腊的最高体育活动开幕式,为其增添设施。不过,这一时期古奥运会精神已大为减色,并开始出现职业运动员。

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古奥运会由衰落走向毁灭。罗马帝国统治希腊后,起初虽仍举行运动会,但奥林匹亚已不是唯一竞赛地了。如公元前80年第175届奥运会,罗马经济规律就把优秀竞技者召集在罗马比赛,而奥林匹亚只举行了少年赛。这时职业运动员已开始大量出现,奥运会成了职业选手的比赛,希腊人对之失去了兴趣。公元2世纪后,基督教统治了包括希腊在内的整个欧洲,倡导禁欲主义,主张灵肉分开,反对体育运动,使欧洲处于一个黑暗时代,奥运会也随之更趋衰落,直至名存实亡。公元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认为古奥运会有违基督教教旨,是异教徒活动,翌年宣布废止古奥运会。公元895年,拜占廷人与歌德人的阿尔菲斯河发生激战,使奥林匹亚各项设施毁失殆尽。公元426年狄奥多西二世烧毁了奥林匹亚建筑物的残余部分。公元522、511年接连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使奥林匹亚遭到了彻底毁灭。就这样顺延了1000余年的古奥运会不复存在了,繁荣的奥林匹亚变成了一片废墟。

三、古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现代意义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古希腊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希腊历史文明的具体缩影与真实写照。古代奥运会虽然消亡了,但是它给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古奥运会创造的竞技运动组织模式与奥林匹克的理想和精神,对现代体育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古代奥林匹克精神更为后人所崇尚和尊敬。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要概括为:和平与友谊、崇尚健美、公平、平等与竞争等,它们构成了现代奥运会的精髓和根本。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宗旨与人类正义事业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切合了当今国际社会的需要,奥林匹克运动会试图架起全世界各族人民沟通与友谊的桥梁,倡导各国求同存异、协商对话,为共同构建和谐世界而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古希腊文明的特有性和代表性的产物,是古希腊优秀历史文化成果的光辉典范,它所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是隽永的历史光辉。

参考文献:

《体育营销与奥林匹克》

里奥。亚历山大

《古希腊文明的特征与现代意义》

谷风

百度百科

《体育文化导刊》

国家体育总局

古希腊建筑理想与奥林匹克建筑 第2篇

(一)

在距今3000年前,在蔚蓝的爱琴海边上,在古希腊,逐渐形成了许多城邦。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远征波斯,10年后,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它的环境得天独厚,既不太冷,也不太热;既不干燥,也不湿润;既有青绿的高山,又有蔚蓝的大海,一切都是明亮的、开阔的、生机勃勃的。如果说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将会养育出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艺术的话,那么希腊这种明快而充满活力的自然风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希腊的文明。而只有希腊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明,才产生了令诗人为之倾倒的建筑式样。这些建筑式样,甚至在千百年后,在千百里之外,还令人怦然心动,心向往之。建筑师们一次次地从这些建筑中汲取营养,在历史上一次次地掀起波澜。

古希腊的建筑有什么特点呢?它的魅力从何而来?

我们不妨拿雅典帕提农神庙做例子。这是一座建于公元前四世纪的神庙,经历了漫长年月里风雨的侵蚀和战火的洗礼之后,现在只剩30多根石柱和残垣断壁。然而,它的美仍然是惊人的!它的大柱笔直挺立,它的磐石朴素坚实,它正面的三角屋顶,没有其他任何的装饰。这种绝对简单的结构,在全世界庄严辉煌的庙宇、教堂、宫殿的建筑群中独树一帜,这是希腊建筑的奇迹--庄严而又富有人情,以强劲有力、欢乐明快的格局向大自然挑战。它宁静、洒脱、条理井然、坦荡自若,没有埃及建筑中超人的力量,也没有印度建筑中超自然的不可思议的形式。对于希腊建筑师来说,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理智能够理解世界的规律,人的内在精神能够领悟世界的美。

西方建筑、中式建筑和伊斯兰建筑是世界的三大建筑体系,在漫长的年月里独自发展,它们有着相似的发展主线,但是却有着迥异的建筑风格。很难说明白,导致古代中国与希腊的建筑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木材与石头的差异,土地与海洋的差异,感性与理性的差异,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的差异。但是,这些建筑生长之初的粗糙与质朴给我们带来的感动,却是永恒的。

(二)

公元前776年,古希腊在奥林匹亚举行了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从此,这样的运动会每四年一次并延续了一千多年。每逢奥运会期间,各城邦放下兵甲,共享和平。奥林匹亚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伊利斯城邦南面一块山谷中,这里阳光普照,花果飘香,古希腊人前来这里朝圣和祭祀。在他们的想象中,众神居住在奥林匹亚,能力超人,但是有着和人一样的外形、思想和情感。对古希腊人来说,最美好的生活就是和神最接近的生活,以各种激烈的竞技形式来向诸神展示自己的全部忠诚,可以获得神的支持,在城邦的战争中取得胜利。

古希腊重视人性人情,重视人的身心自由健全的发展,而这一切,都是在对神的膜拜中完成的。这也可以说是古希腊文明的一大特点。奥林匹亚建筑,是在以祭祀为目的的运动会中发展起来的。最初的竞技比赛在草地上举行,群情激昂的观众,站在旁边的山坡上呐喊助威,后来慢慢地出现了各种神庙、训练馆、体育场和其他一些辅助性的建筑物。1875至1881年,由柏林大学教授库尔季斯带领德国考察队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工作,奥林匹亚遗址,得以重见天日。透过斑驳沧桑的残垣断壁,恍惚之中,似乎仍然可以听见第一个长跑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群情激动的欢呼,仍然可以看到穿着优雅长袍的贵族和艺术家们在赛后熙熙攘攘地举行各种艺术聚会的情景。

(三)

奥林匹亚建筑是一个庞大的有机建筑群,运动建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位于正南的宙斯神殿,是当时整个伯罗尼撒半岛上最大、最重要的建筑,是古希腊陶立克式神殿的代表作,公元前468年始建,历时11年才建成。据说,这是古希腊著名的建筑师利邦斯的作品。然而年代久远,对于建筑师,我们只有透过建筑,去想象他的风采,去揣摩他背后的故事了。

在东北角,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场,除了赛车赛马之外,几乎所有的竞技项目都在这里举行。跟今天的圆形跑道不一样,它是一个东西长为212.5米,南北宽为28.5米的矩形场地,跑道每次可供20名运动员同时比赛。在场地四周,依天然慢坡建成看台,可以容纳4.5万名观众。这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因为英国为迎接2012年奥运而兴建的主体育场,坐落在伦敦东部的奥林匹克公园内的“伦敦碗”,也仅仅只设有8万个座位。不难想象,在人烟相对稀少的古希腊时代,人们是怎样怀着满腔的虔诚与热情,像潮水般从四面八方赶来这里,使得平时宁静的奥林匹亚,一下子成了人间最隆重热烈的地方。运动场的南侧中间是奥运会最高执行官和贵宾的坐席,而北侧的德米拉神庙,则是专门给阿狄卡国王的妻子爱莱尼斯观看比赛的地方。爱莱尼斯大概是古代奥运会时唯一有幸观看比赛的女性了吧。可见古希腊的平等与民主,仅仅是一个性别的平等与民主。只是不知道爱莱尼斯当时心中的感想如何,因为当时运动场上的体育健儿全部赤身,以能向神展示自己美好的身体而骄傲。

奥林匹亚遗址的建筑远远不止这些,它还有供贵宾下榻的宾馆,有供观众避风遮雨的回音廊,有供神职人员居住的宿舍等等……在议会大厦,运动会完了之后便会在这里举行诗歌和雕刻等艺术比赛。

奥林匹亚圣地所有的建筑物自然地分布于空间,并保持着一种自然的平衡,而每一座建筑物又富有自己的造型特点,从而在奥林匹亚结合成了一个参差有致的建筑群,给人以强劲的力量感,具有震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它们现在虽然成了断壁残垣,但却具有永恒的生命,即使今天看来,也仍然像刚刚出自艺术家的创造。它们像年年长春的神物,能够穿透厚重的时空,蕴藏着永生的活力和不灭的精神。

(四)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辉煌的文明,但最终消失了。但是古希腊的文明,在几经磨难之后却仍在为今天的人们提供素养。它那平等民主的体制,乐观明快的民风,充满艺术和哲学思辨的氛围,催生了奥林匹克运动,催生了古希腊的建筑,也成为了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在古希腊灭亡千百年后,是什么力量使人们重新回到古希腊去寻找灵感呢?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出现,难道只是一个偶然吗?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对今天的奥运建筑,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雅典,在几个充满和狂想的先行者的推动下,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拉开了序幕。此后,奥运会成为了全人类的盛典,象征团结,拼搏和友谊。而在两千多年前,古代奥运会也是在古希腊,每四年一次地举办着,每次都成为所有城邦的盛事。

1896年4月6日下午,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宣布第一届夏季奥运会在雅典开幕,沉寂了1500多年的一项古老的仪式,终于在现代社会重新出现了。当时的希腊,算是欧洲民族国家体系里的后来者,在19世纪20年代末才摆脱了死气沉沉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获得独立。它追求民族独立的精神,还鼓舞了中东欧的许多小民族。但是,独立之后的希腊与在历史上的古希腊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了,不仅领土收缩了许多,当年纵横捭阖的气势,也随着光阴荏苒而一去不复返了。

但幸好希腊还有雅典。雅典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就迎来的了它的第一批居民;公元前15世纪,迈锡尼人在这里的山冈上建立了一座城堡,也就是今天雅典的标志一一卫城。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成为地中海一带的文化中心,成为了西方文明的摇篮。

今天的雅典,失去了它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但却依然保留了它千年不变的迷人风光。这里小岛星罗棋布,山峦起伏多姿,气象朝夕变幻,阳光与大海奏响着最迷人的旋律。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回到了它的故乡,在希腊举行。第一届奥运会的建筑,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五)

1896年奥运会举办时,雅典的许多建筑,仍是一派古典风格,但这却不是遗迹,而是建筑师们的杰作。1821年一1828年,希腊人民为了独立和自由奋起而战,战争使希腊变成了废墟。战后,国外的建筑师们在遗迹中深刻领悟了希腊古典艺术,并在雅典兴建了大量新古典风格的建筑,这种风格,进而风靡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整个欧洲。

古希腊的建筑风格,是明快的、简洁的、稳健的。它首先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中数学和理性的审美观,以及对和谐的形式美的崇尚。在丽日蓝天之下,希腊的建筑泛着温润厚重的大理石光芒,凸显着整体的和谐和细节的精致,宛如回肠荡气的建筑交响乐,崇高而生动。希腊的建筑,还体现了与中世纪截然不同的民主自由的风格,它没有高耸入云的大教堂带来的压抑,它高雅的朴素和沉静的华丽,勾起了人们对那个自由时代的无限怀想。《论古典艺术》的作家温克尔曼说:“在自由中孕育出来的全民族的思维方式,犹如强健的树干上优良的枝叶一样。”

建筑与时代息息相关,建筑在所有的艺术式样中最鲜明地留下了时代的印记,一个新的时代,需要找到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因此才有了新的建筑式样的兴起。当理性、民主与自由成为时代的需要,体现这种特征的建筑就会出现,而历史往往成为灵感最初始的来源。有学者指出,欧美出现复古主义建筑运动的背景很复杂,但主要是因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通过大型公共建筑来象征性地凸显他们政治上的要求,他们不希望成为他们推翻的统治王朝的延续,而希望在建筑上有与前代不同的特点。

(六)

潘那辛尼亚体育场是第一届奥运会的主赛场,建于公元101年,建成后不到一个世纪,古希腊就被古罗马人征服了。为了举办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希腊建筑师安·米达休斯仿效古希腊罗马风格重建了这个体育馆,并使它与整个城市的古典韵味保持一致。体育场保持了古希腊晚期建筑的外形--长马蹄形。马蹄形的开口处修有石柱廊供观众出入。整个体育场就像一个宏大耀眼的大理石建筑物。

第一届奥运会的体育场虽然朴实而简陋,但我们却在它身上看到了后来许多体育馆的影子。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材料由石头变成了钢筋水泥和玻璃,建筑理论和流派层出不穷,体育场馆的式样也出现了越来越多新奇巧妙的设计,但体育场的大体形状却没有变--都是椭圆形的运动场加上四周开放性的看台。未来的伦敦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外形下窄上宽,酷似一个汤碗,但即使北京奥运会的鸟巢虽有着充满了奇思妙想的浪漫设计,却仍然离不开椭圆形的运动场加上四周开放性的看台。这样的设计,使得运动员、观众与体育馆,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每一个人都被运动场上的激烈赛事所感染,成为了参与其中的一分子。这种充满了平等和参与的气氛的建筑,大概也算是古希腊建筑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吧。

在这一百多年内,整个世界经历了历史上最激烈的动荡、分化和组合--两次死伤无数的世界大战,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美苏对峙和90年代初整个东方阵营的瓦解,全世界市民社会的兴起和数字化浪潮的冲击。在文化艺术方面,各种思潮让人应接不暇,各种建筑式样,也是层出不穷。2012的伦敦,又会奉献世界一些什么呢?它的建筑,又会做出什么样的改变?未来的伦敦场馆,会与希腊建筑风格有何联系?

(七)

与数千年前古希腊文化先锋的形象不一样,今日的希腊,更多的是以一个旅游胜地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西方文化的大旗,由西欧传到北美,几乎很难和希腊发生什么联系。甚至在欧盟,希腊都是一个经济方面表现欠佳的边缘人物。一个曾经辉煌过的民族,便这样悄悄地、坦然地、宁静地享受着自己散漫而快乐的生活。

记得,在2004年到来之前,雅典奥运会举办在即,但是希腊的许多奥运建筑仍然在施工,全世界都为希腊忧心忡忡,但是希腊人就是不显出一丝焦虑的神色来。希腊及北京奥运会的建筑有值得伦敦学习的地方,他们对待奥运淡定而从容,对原有的和新建的体育场馆的利用,考虑得周到又充分。

雅典奥运会没有像大多数举办奥运会的国家那样兴建新馆,而是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设施,30多个场馆中超过一半是改建扩建。比赛场馆分布在雅典及周边地区的10个赛区内,有3个沿海而建,之间由铁路、公路、地铁、有轨电车等相连。这和北京不太一样。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有37个比赛场馆,32个在北京,这32个场馆中,使用现有的13个,计划修建的11个,专为奥运会兴建的8个。虽然新建的场馆比例也不多,但工程量却非常巨大,显示了一个新兴的东方古都的勃勃生机。

粗谈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古希腊文明 第3篇

“生态”这一术语,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指家、住所或者生存环境。古希腊哲学家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的学说代表了古希腊哲人的生态智慧。

和谐就是美德

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约前580—约前500)认为,“和谐就是美德”。宇宙中的一切无不存在着和谐,宇宙秩序无不表现为和谐,这种和谐的关系谱写了天籁之音。和谐代表了美和善,代表了和平、健康和快乐。毕达哥拉斯反对人类破坏自然界的和谐秩序,他指出,只要人类继续残忍地迫害动物生命,就不会真正懂得健康与和平。只要人类大规模地“屠杀动物”,人类就会“相互屠杀””。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约前460—约前370)沿着毕达哥拉斯“和谐就是美德”的生态思想,提出了“古代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他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与人的终极意义联系起来思考,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与自然和谐相处,指出生活的目的不是一味地追求物质享乐,真正的幸福是节制欲望,让灵魂宁静,幸福不在于占有畜群,也不在于占有黄金,而是健康的灵魂,要求人们向动物学习,向大自然学习,他说:“我们是模仿禽兽,做禽兽的小学生,从蜘蛛那里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那里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唱歌的鸟那里学会了唱歌。” 他认为使人幸福的不是征服的力量和金钱,而是正直和公允,人要生活得无忧无惧,就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提出“中等的财富比巨大的财富更可靠”的观点,认为富豪和赤贫是两个极端,都不可靠,贪得无厌的欲望使人堕落。叔本华也同样认为,“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

健康依赖于自然

古希腊医学家、哲学家希波克拉底(前460—前370)的医学著作《论风、水和地方》,阐述了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他指出医生进入一个城市,首先要注意到这城市的方向、土壤、气候、风向、水源、水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等,因为这些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有一个病人因下腹绞痛,小便不畅,来找希波克拉底治疗。希波克拉底说,病人出现这种症状,是由于饮用了污染的水造成的。他的名言是,人的身体健康“寄希望于自然”,“简单而可口的饮食比精美但不可口的饮食更有益”,“暴食伤身”, “人生短促,技艺长存”,“机遇诚难得,试验有风险,决断更可贵”,“无故困倦是疾病的前兆”等,体现了古希腊哲人的生态智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奠定了基础生态学对自然历史的研究方法。他著有:《气象学》《论天》《论生灭》《动物志》《动物之构造》《动物之运动》《动物之行进》《动物之生殖》《论感觉和被感觉的》《论记忆》《论睡眠》《论梦》《论睡眠中的预兆》《论生命的长短》《论青年、老年及死亡》《论呼吸》《论气息》等。他详细观察和记录了500多种动物的生活情况,他是动物分类学的首创者。

尊重自然规律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前341—前270)通过研究原子运动,总结了“自然规律”。他认为,我们不能把天体运动和旋转、日月蚀,升起降落以及诸如此类的自然现象视为神所决定的,“世界在产生过程中同时也就有了规律”。他提醒人们把物质欲望减少到最低程度,使生活简单化,养成简朴的生活习惯,重视知识的培养和友谊的增进,这样做既能增进健康,又使人不至于贪得无厌,免除痛苦,达到身心宁静的人生境界,他提出“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乃是生活的目的”。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约前99—约前55,罗马共和国末期的诗人和哲学家)继承了伊壁鸠鲁主义,著有《物性论》。他提出,人们当以宁静的头脑去观察自然 ,因为无限的宇宙除掉它自己的规律之外,并没有什么在外面支配它的力量,唯一的神就是自然规律,最真诚的敬神就是认识和爱护这个自然规律。

贪婪是灵魂的病态

新柏拉图主义的奠基人普罗提诺(205—270)继承了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思想以及东方神秘主义,视太一为万物之源,认为人生的最高目的就是复返太一,与之合一。太一就是宇宙规律,自然法则。在普罗提诺看来,宇宙是一个有组织秩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人们应当虔修,以求净化灵魂,达到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斯多亚派认为,自然万物是有组织、有系统、不断运动的鲜活的世界,他的格言是“顺应自然而生活”,人的美德就是顺应自然,善是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按照德性而生活,贪婪是灵魂的病态,堕落的根源。卢克莱修指出,黄金的发现和使用“使人贪婪腐化,争名夺利,相互残杀”,他认为,“世界处于衰老状态,土地不再肥沃,庄园的收成降低”,源于人们的贪婪掠夺。

西方工业文明的悖论

从古希腊哲学,经中世纪至文艺复兴,从18世纪到20世纪,生态哲学的思想在人类思想史中被多次提出。遗憾的是西方现代化之路背离了西方古圣先贤的生态思想,导致了工业文明的进步与破坏生态环境的悖论,由此出现了两个危机,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危机,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危机。这两个危机最终导致了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0世纪以来,伴随西方工业化而来的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和陆地水体污染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这是工业革命之前西方人始料未及的。

西方的工业化主要依靠的是先进的技术,包括军事力量,通过殖民掠夺、雇佣廉价劳动力、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实现的,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久治难愈,最先尝到苦果的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些著名的城市和地区。

一是英国 “伦敦毒雾事件”。其发生于1952年12月4日夜间,“伦敦毒雾”数日不散,最低时能见度一英尺,雾霾与煤烟结合呈黑色。整个城市交通瘫痪,学校、商店、银行、邮局等关门。伦敦毒雾造成约12000人丧生。

二是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洛杉矶65岁以上的老人400多人死亡。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含有碳酸化合物,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剂,在阳光作用下滞留市区不散。1955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的作用,又造成65岁以上的老人400余人死亡,人们出现眼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市还被称为“烟雾城”。

三是北美“五大湖污染事件”。20世纪70年代,美国受酸雨影响的水域达3.6万平方公里,23个州的17059个湖泊有9400个酸化变质。最强的酸性雨降在弗吉尼亚洲,酸度值(pH)1.4。加拿大受酸雨影响的水域5.2万平方公里,5000多个湖泊酸化严重。多伦多1979年平均降水酸度值(pH)3.5,安大略省萨德伯里周围1500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1975年北美还发生了“死湖事件”,纽约州阿迪龙达克山区,严重的二氧化硫污染导致近50%的湖泊无鱼,其中200个成了死湖,听不见蛙声。

四是欧洲“莱茵河污染事件”。20世纪中叶后,因工业排放,莱茵河成了欧洲最大的下水道。仅在德国段约300家工厂把大量的酸、漂液、染料、铜、镉、汞、去污剂、杀虫剂等上千种污染物倾入河中。此外,河中轮船排出的废油、两岸居民倒入的污水、废渣以及农场的化肥、农药,使水质遭到严重的污染。河水中的有害物质达1000种以上。

五是“桑多斯化工厂化学品泄露”。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的桑多斯化工厂仓库失事起火,近30吨硫化物、磷化物、汞、灭火剂溶液随水注入河道,造成大批鳗鱼、鳟鱼、水鸭等水生物死亡;下游160千米内约有60万条鱼被毒死;480千米内的井水不能饮用;沿岸许多自来水厂、啤酒厂被迫关闭;使已经投资了300多亿马克的莱茵河治理工程前功尽弃。

西方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迫使西方各国对工业化的发展进行限制和改造。更为重要的是,引发了人们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包括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资源匮乏、能源减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实际上涉及人类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价值取向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国现代化借鉴。

粗谈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古希腊文明 第4篇

“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 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1]古希腊建筑艺术以其优美和谐的审美风范, 在世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 深刻影响了欧洲乃至世界艺术的发展, 恰如黑格尔所说, “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 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 ……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2]

希腊建筑艺术的形成迄今已有几千年, 其艺术成就如此卓尔不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自身原因如其所处地中海沿岸的地理环境、完善的城邦制民主政治等。此外, 通过综合研究古希腊早期艺术样式、艺术风格发现, 外部世界, 特别是地中海沿岸的近东地区, 其悠久的文明对古希腊艺术的孕育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古代近东文明和古希腊艺术的交汇

中西方学者在研究人类文明史时, 通常将西亚与埃及称为“近东”, 其中的两河流域文明是西亚文明最主要的代表。

古希腊由爱琴海所包围的诸多岛屿组成, 海岸线漫长, 最南边的克里特岛与西亚和北非遥望, 航海交通十分便利。早在爱琴海文明时期, 古希腊与近东地区的交往就已开始, 当地瓶画、壁画以及陶俑等艺术品的表现手法, 深受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艺术风格的影响, 如富于装饰意味的动植物纹样等。公元前8世纪, 古希腊进入古风时期, 与地中海沿岸国家的经济文化往来日益频繁, 近东文明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成为古希腊文明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特征, 甚至有学者将此时期称为“东方化”时代[3]。

近东文明滋养了希腊文明, 如丹尼斯·舍曼所讲, “希腊艺术的诞生是从好几个占据地中海东部盆地、相互对抗的文明中汲取营养的结果”[4]。

二、近东文明影响下的古希腊早期建筑艺术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古希腊建筑开启了欧洲建筑的先河。至今留存于世的雅典卫城遗址, 虽然只剩下残垣断墙, 但她静穆庄严、和谐优美, 在高山之巅, 碧空之下, 依然楚楚动人, 令人叹为观止。古希腊建筑艺术成就卓著, 但其早期在建筑柱式、布局与装饰风格的形成方面, 受到埃及和两河文明的极大影响, 这一点在米诺斯城堡、迈锡尼王宫以及雅典卫城建筑中, 可以得到印证。

(一) 对古希腊建筑柱式的影响

尼罗河流域石材资源丰富, 常以花岗岩、石灰岩和砂岩等为建筑石材。古王国时期, 几十米高的石柱被制成耸立的方尖碑, 细长比为1:10。新王国时期 (公元前1550年-公元前1070年) , 女皇哈特瑟苏陵墓建筑的柱廊比例则较为和谐, 柱头样式也更为精致。古埃及柱子的细长比例、柱头式样都对希腊柱式产生了较大影响。

希腊克里特岛分布着多米诺斯文明遗址, 虽然地处欧洲, 但文化传统与亚细亚最西部的古老文化渊源颇深。在克诺索斯尤客塔斯山脚下, 是被称为“迷宫”的米诺斯王宫遗址, 建筑内部构造复杂, 窗户密匝繁多, 走廊与楼梯错综复杂。在迷宫般的建筑内, 考古者发现了一种非常熟悉的建筑柱式, 柱子有方柱和圆柱, 木材所制, 上粗下细, 柱顶有坚实厚重的垫块, 支撑着沉重的天花板, 柱式简洁坚实, 具有陶立安柱式粗狂的特点。不过, 在希腊文明后期, 木质材料逐渐为石材所代替, 柱式也更加和谐优美。

(二) 对古希腊建筑的形制与空间序列构成的影响

古埃及建筑自古王国时期便注重建筑群落的结构布局。至新王国时期 (约公元前1567年—前1085年) , 以神庙建筑为例, 其建筑群落的布局更为严谨, 单体建筑沿轴线按空间序列逐次展开, 主次分明。典型的神庙建筑群主要包含五个部分:塔门、带柱廊的庭院、列柱大厅以及圣堂与库房。它们沿轴线布置, 层层递进, 延展有序。塔门若一扇洞开的与俗世隔绝的大门, 太阳从山门间升起, 景象壮丽而庄严。庭院和列柱大厅供公众祭拜, 空阔的庭院和高大密匝的列柱, 凸显神庙的神秘与庄重。列柱厅内列柱高度逐次降低, 地面渐次抬高, 越往厅内光线越发暗淡幽晦, 气象更为神秘, 最终承托出神庙建筑群的高潮——圣堂 (圣殿) 。

希腊早期神庙建筑形制十分简单, 为端廊式长方形建筑。埃及神庙中那种如柱阵一般恢弘的柱列, 在古希腊神庙建筑中是没有的, 但埃及神庙的廊柱设计却在希腊神庙建筑中得到显现, 希腊神庙的端廊依次演进为前廊式、前后廊式, 到公元前6世纪前演变为希腊神庙建筑的标准形式——“围柱式”。

古埃及建筑群落的秩序性在公元前5世纪建成的雅典卫城中, 得到了充分体现。

卫城主要建筑包括山门、雅典娜女神庙、帕特农神庙 (Parthenon) 、伊瑞克提翁神庙、埃雷赫修神庙等。虽然单体建筑并没有分布在一条中轴线上, 但错落分布, 空间秩序感非常完美。

山门正高18米, 侧高13米, 中有门廊, 侧有柱廊, 犹若一段华丽乐章的序曲。

卫城建筑群中心建筑是帕特农神庙, 位于最高点, 长70米、宽31米, 体量形制巨大, 立面高、宽比例为19比31, 接近“黄金分割比”, 体现出优雅和谐之美, 整个建筑如凝固的音乐, 有着美妙的节奏。48根多利安柱围成柱廊, 每根柱子高达10米, 廊柱高度、间距、上下直径, 在数量上形成微妙的比例关系, 使建筑充满空间秩序感和节奏感。在阳光明媚的午后, 阳光照进神庙, 在廊柱上投下光影, 变幻不定, 斑驳陆离的光影在廊柱间移动, 宛如美妙动人的乐曲在神庙中奏响。

神庙外观气势宏伟, 庄重典雅。卫城其它建筑居陪衬地位, 其中南坡建有平民活动中心、露天剧场与长廊等。这样的设计主次分明, 肃穆庄严的神庙与自由欢乐的世俗场所和谐统一。从山下仰望, 整座建筑群高低错落, 井然分布, 蓝天白云之下, 如真似幻, 犹若神境。

(三) 近东文明对古希腊早期建筑装饰的影响

两河流域的亚述人通常将国王喻为太阳神, 用一个带有展开鸟翼的圆盘图案来表示。亚述人倾心于使用猛兽形象于某种建筑, 用以表达王室的威严。他们将各种动物身上最强悍部位拿来, 通过组合的方式, 创造出亚述人心中最具威力的全新形象, 如人的头部佩戴锥形冠, 配上狮身、牛蹄与鹰爪, 便形成了一个不可战胜的生命体, 令观者不由自主地心惊胆战。亚述王宫门神形象中, 有很多半狮半鹫形象, 一眼望去, 令人惊栗, 慑人心魄。波斯波利王宫中也有双鹰头狮身柱头装饰, 它与王宫威严肃穆的气氛协调一致, 呈现出王的威严。

鹰头狮身的形象最早源于古埃及神话故事中的斯芬克司。传说中的斯芬克司有三种——人面狮身 (Androsphinx) , 羊头狮身 (Criosphinx) 以及鹰头狮身 (Hierocosphonx) 。考古发现, 米诺斯王宫内宫的御座室墙壁上, 也装饰有著名的鹰头狮身兽形象。该装饰在形象、神态以及设计方法等方面都明确显示出东方文化的痕迹。不过, 随着公元前1000年左右迈锡尼文明逐渐没落, 希腊的发展中心也逐渐向北推进, 以雅典为中心的希腊艺术逐渐摆脱西亚文明的影响, 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惊悚骇人的人兽合一形象开始被典雅静穆的神像所替代。

狮子是西亚人比较尊重的动物, 它的形象往往被置于宫殿大门两侧, 显示着王家的气势与威严。两河文明赫梯时期的都城哈图萨斯的城门两侧便置有狮子雕塑。1843年博塔在伊拉克北部霍尔萨巴德 (Khorsabad) 的萨尔贡二世王宫发现的首批出土物最有名者为宫门两侧之人首兽身带翼之牡牛, 后来发现几乎所有亚述宫门前均有神兽。这一西亚建筑装饰传统, 出现在古希腊早期的建筑装饰中。

迈锡尼卫城入口有一座宽3.5米的狮子门, 可供骑兵和战车通过, 门上过梁置有重达20吨的整块巨石。巨石门楣上有三角形叠涩券, 用以减少门楣承重力, 门楣中间的三角形石板上面雕刻着一对雄狮护柱的浮雕, 狮子门因此得名。两头狮子中间的柱子和王宫中的石柱一样, 上粗下细, 被视为宫殿的象征。

三、古代希腊早期建筑艺术的发展

古希腊早期建筑在柱式、装饰与空间布局上, 都受到了近东文明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 古希腊自身的哲学观念、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地域环境、经济状况等对希腊建筑美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毕达哥拉斯学派“美在和谐”学说影响了希腊建筑审美观念。和谐是数的有序排列, 恰当而明确的数的比例才能构成完美与和谐。比例均衡、自然和谐、富于韵律成为希腊建筑艺术的重要审美特点。

(一) 或优美或崇高的三种柱式

希腊人敬畏神灵, 他们将神按照人的审美观念进行塑造, 在柱式设计中, 因循人体美的标准, 逐渐形成三种不同风格的柱式。

陶立安柱式, 是一种没有柱础的圆柱, 被直接置于阶座上, 柱身表面刻有连续沟槽, 外观形象粗壮宏伟且挺拔, 有着男性健壮阳刚之美。爱奥尼克柱式, 纤细修长而轻巧, 上细下粗, 柱身沟槽较深, 呈半圆形制, 柱头由装饰带及圆形涡卷组成, 涡卷上有顶板与楣梁相接, 具有女性柔美轻灵、优雅高贵的气质。科林斯柱比爱奥尼柱更富装饰意味, 柱头是用毛莨叶 (Acanthus) 装饰, 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

三种柱式风格不同, 显示出优美与崇高两种古典美学特征, 是对近东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嬗变。

(二) 静穆单纯的建筑雕饰

古风时期, 古希腊雕塑接受了埃及建筑正面律、程式化、风格化等特点, 但随着近东文明的消隐, 古希腊雕塑逐渐摆脱其影响, 呈现出与其地域、人文环境相契合的优美和谐的审美风格, 迈锡尼时期受西亚文化影响的人兽合体雕饰, 凶煞骇人的形象已经了无踪迹。

希腊在公元前5世纪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奴隶制城邦国家, 自由民拥有着城邦政权, 同时他们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在自由宽松的政治氛围内, 哲学、宗教与文学艺术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美在和谐”的美学思想受到尊崇, 成为希腊古典美的基本特征。此外, 希腊明媚和煦的阳光, 温暖适宜的海洋性气候, 塑造出希腊人乐观向上的性格, 他们相信神与人之间具有共同的形体与心性, 他们参照人的形象塑造神, 并赋予其更为理想与完美的艺术形式, 神因此便具有了一种令人亲近, 且优雅、静穆的美。

以帕特农神庙东侧山墙上《命运三女神》浮雕为例, 女神穿着轻薄宽大的长袍, 衣褶繁复细密, 随饱满而丰腴的躯体起伏, 变化有制。她的肌肤圆润, 身体动势柔和, 生命活力仿佛呼之欲出, 栩栩如生, 散发出优雅之美, 让人感到亲切无比, 以至于忘却了那是用冷冰的石材雕成。

四、结语

古希腊建筑璀璨瑰丽, 光彩照人, 是世界艺术之苑中的奇葩。不同地域间文化的交流与互补创造了不朽的希腊文明。古老的东方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源头之一, 它先进的文化与艺术成就深刻地影响了希腊早期艺术的形成和发展。然而, 纵观古希腊建筑艺术发展史, 近东文明对古希腊艺术的影响相对有限。随着近东文明的消隐, 古希腊人凭借卓越的智慧, 不断完善自身独特的神话思想、宗教意识以及哲学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古典美学范式, 并最终形成了和谐优美与静穆崇高相统一的审美风格。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85页

[2]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M].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6.157页

[3]张广智.世界文化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188页.189页

奥林匹克与希腊神话 第5篇

然而,奥运会对于古希腊而言,并不仅仅是一项体育的盛会。它是希腊神话与传说的重要载体,是寄托理想和追求的精神家园……

现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竞技会。这个活动诞生至今已有2700多年,中间中断了1000多年,直到1896年才重新恢复。这个竞技活动对希腊人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而深刻的影响,乃至于希腊人纪元都要用奥林匹克竞技会来划分。所以,了解希腊,就要了解希腊的奥林匹克竞技会,而要了解希腊的奥林匹克竞技会,我们又必须了解希腊的神话。奥运会的产生、发展、演变、衰落、复兴,及其各种图腾性质的元素符号,无不与希腊的神话息息相关(图2)。

英雄美女,撩人心魄的恩怨情仇

据说在古希腊有一位英雄,叫珀罗普斯,他看上了邻邦比萨国王的漂亮女儿,想娶她为妻。但比萨国王得到一个预言:如果他的女儿嫁出去,他很快就会丧命。为了阻挠女儿出嫁,国王想了一个办法——所有向他女儿求婚的人,都要跟他进行一次赛车比赛,失败者当然不能娶他的女儿。由于他是一位赛车的高手,所以,在珀罗普斯之前的所有求婚者都以失败而告终。珀罗普斯虽然也是赛车高手,但他不是比萨国王的对手。于是,他就买通了国王的驭手,把国王马车的车轴给拧松了。在赛车的过程中,比萨国王车毁人亡。珀罗普斯取得了胜利,如愿以偿地娶了比萨国王的女儿为妻。

正是由于这样一次活动,人们开始对这种和平竞技感兴趣。珀罗普斯死后,举行了一个非常盛大的葬礼,葬礼的主要内容就是竞技活动。这个活动据说就是古希腊最早体育竞技的起源。

圣火,普罗米修斯与众神之山的神话

奥林匹斯山是希腊的众神之山,山上圣火终年不熄。圣火最早是由古希腊的一位叫普罗米修斯的神带到人间来的。普罗米修斯希腊语意为“先知者”。他看到人间没有火,而当时众神之王宙斯,又把火种紧紧地看住,不把它交给人间。于是,普罗米修斯就盗圣火下凡。

奥林匹亚是奥林匹斯山下的一个小城市,这个地方最早属于一个叫伊利斯的城邦。伊利斯有一个非常强大的邻邦,叫斯巴达。斯巴达人以体魄健壮而闻名,十分好战。斯巴达和伊利斯,统治者都是外来的,所以他们长期以来,一直要防止当地的被征服者的反叛。两个城邦之间,也是战事频繁。

“奥林匹克”是希腊的宗教节日,每四年一次。一般都是在北半球夏至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开幕,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竞技会一般是五天,第一天主要是祭拜奥林匹斯山的主神宙斯,第二天以后的四天都是竞技活动(图3)。

公元前776年,希腊最早的奥林匹克竞技会,在奥林匹亚举行。选手只限在斯巴达和伊利斯两个城邦之间。当时的比赛项目非常简单,只有一项赛跑。因为竞技会是一个祭祀活动,所以大家都很虔诚。比赛的过程中,双方逐渐消除了敌意。

举办过第一届奥林匹克竞技会以后,斯巴达和伊利斯就签订了一个神圣同盟,两个城邦化干戈为玉帛。

后来,每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都要到奥林匹亚去取圣火,人们以此祭拜盗火下凡的普罗米修斯,并象征着奥运精神薪火相传(图4)。

锦标,橄榄枝编就的光荣与梦想

在古希腊,对每一个参加奥林匹克竞技会的锦标获得者——就是今天的冠军——不是给他颁发奖牌,而是奖给他一个橄榄枝编成花冠。它虽然一文不值,但是它的荣誉非常之高,表示人的地位、尊严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就世俗的意义而言,是鼓励优胜者在和平竞技活动中夺得锦标;更重要的是它神圣的含义——这个花冠获得者回到自己城邦,要把花冠非常恭敬地献给他那个城邦所崇拜的神,那是很隆重的仪式。有些城邦会对奥林匹克橄榄花冠的获得者免去终身所有的劳役。而且在这个城邦所有重大隆重的庆典活动中,他的地位都是非常显赫的,甚至他的儿女们都会因此而沾光。

为什么不是别的树枝?因为希腊盛产橄榄,希腊的主要经济收入就靠橄榄树,所以它们在生活中的地位很高。

桂冠,缠绕着一曲哀怨凄婉的爱情悲歌

随着奥林匹克竞技会的发展,橄榄花冠和月桂花冠时常并用。到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希腊的奥林匹克竞技会达到鼎盛,不仅是体育竞技,而且开始有了悲剧、喜剧、歌舞等各种各样的文艺竞技。对文艺竞技的优胜者,就奖以月桂花冠,也叫桂冠。

关于桂冠有一个传说:希腊有一个爱神,叫爱罗斯。爱罗斯有两种箭,一种是金箭,一种是铅箭。他用金箭射中了谁,谁的心中就会燃起爱情之火;他用铅箭射中了谁,谁就会对爱情冷若冰霜。由于太阳神阿波罗得罪了爱神爱罗斯,所以爱罗斯就射了阿波罗一支金箭,让他心中燃起爱情之火,并爱上了人间的女子达夫拉,但是爱罗斯却向达夫拉的心中射了一支铅箭。于是,无论阿波罗怎样狂热地爱着达夫拉,达夫拉一直冷若冰霜,心如止水。在阿波罗的不断追逐下,无处可逃的达夫拉变成了一棵月桂树。阿波罗肝肠寸断,他只好摘下月桂树的树枝,编成月桂花冠,戴在头顶,以寄托他的思念(图5)。

阿波罗是太阳神,又是希腊文艺的保护者文艺之神,他和缪斯九女神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主管文艺的。所以,奥林匹克竞技会就把桂冠奖给那些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众的人。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花冠就有些混淆不清了。

纯真、至善、大美,人神同娱的精神家园

希腊神话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人神同形同性。希腊的神和人长得一样,在某种意义上比人更加完美。其实就是把人体美丽化了,理想化了。希腊人是以崇拜美而著称的。希腊诸神有人的七情六欲,有人的优点和弱点。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可爱,因为他们表现了一种人类童年时期的梦幻,对我们非常亲切,给人一种美感。所以古希腊人在展现自己肉体和能力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就起到祭拜神灵的作用。就这个意义上来说,希腊人对神的祭祀,对神的崇拜,与希腊人对自己肉体的热爱,是完全融为一体的。

正是由于对至善至美形体的崇拜,古希腊人以裸体为荣。希腊所有的奥林匹克竞技会,基本上都是裸体的。他们展现自己的身体本身就是表现了古希腊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因为最直接的大自然就是人的身体。这是古希腊奥林匹克竞技会很重要的特点(图6)。

人和自然融为一体,人和神融为一体,就这一点来说,古希腊的奥林匹克竞技会,是不可超越的典范,它成为我们一个永恒的梦想,一个永远的精神家园。

兴亡起落,与希腊诸神共命运

古代的希腊地域广大。希腊所有的殖民邦,殖民地,都可以派代表参加奥林匹克竞技会,因此竞技活动就演变成了一个全希腊硕大无朋的盛会。

正是由于它成为一个全希腊的盛会,所以很早就有一条规定,这条规定是大家普遍遵循的,就是“神圣休战原则”——只要开奥林匹克竞技会,所有的城邦不管存在怎样激烈的战争状况,都要停战,大家一起到运动场上去角逐。各邦都要为敌邦的运动员提供一条到奥林匹亚的安全通道,而且大家都是和平的友好的。这是一种非常高尚的和平主义精神。把人类的矛盾、冲突尽可能从流血的战争转变为竞技场上和平的竞技,这是奥林匹克最重要的含义。

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第6篇

【关键词】古希腊 西方文明 神话故事 思想家

在古希腊,最受崇尚的美德是勇敢,这美德的形成与古希腊的三面环海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爱琴海参差而狭长的的海岸线为船只提供了大批港口,因此,海洋成了古希腊的生命线,他们靠海为生。但是,由于海洋多变凶险,进而铸就了海洋上希腊人民的勇敢探索精神,这也孕育了后来西方文明中的冒险精神和开拓精神。例如,在2008年,美国遭遇了金融危机,很多企业破产,股市暴跌,失业率上升,物价暴跌,经济进入萧条时期,在此背景下,提出“Change”口号的奥巴马赢得了美国民众的心,得以上台执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总统。2009年,奥巴马签署了总额达7870亿美元的新经济刺激方案,稳定金融经济环境,完美地实践了当初“Change”的承诺。

古希腊多山,连绵不绝的的山脉将平原阻隔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单位,进而形成一个个城邦,每个城邦都相对独立,都有自己崇拜的神明,当时古希腊的信仰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的。虽然如此,但众城邦却有一个共同的、影响最为广大的信仰——《荷马史诗》。 由《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组成的荷马史诗是现存的最古的希腊文学作品,标志着希腊文学的辉煌的开端,对于当时古希腊人来说,这两部史诗是相当于《圣经》的存在,是每位公民都相信,而且必读的。由于影响巨大,其中所讲述的神话故事、所推崇的精神对西方文明有着深远影响。

《伊利亚特》的主人公之一是阿喀琉斯,阿喀琉斯代表的是平民英雄,体现个体主义。引用BBC纪录片《古老的世界》的一句话:从一开始,文明就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战争与文明形影不离,不可分离。当毗邻的城邦挑衅对方的领土主权时,它就成了战争的导火线。而《伊利亚特》主要就是讲述神或者人在战争中的故事,讲述特洛伊战争的神话传说。不同于古希腊其他早期神话的呆板形象,《伊利亚特》和《奥德修斯》中的主人公的形象是有鲜明特色的。而作为主人公之一的阿喀琉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虽然他英勇善战,但是一开始时他是不愿意参战的,即使他们那一方军队节节败退,他也不为所动。但是,当与他情同手足的朋友帕特洛克罗斯被特洛伊人杀死以后,他终于暴怒了,他发誓要不顾一切为朋友报仇。在他杀死对手赫克托尔之前,神告诉他,如果你杀了赫克托尔,你也必然逃不过死亡的命运,但是他为了朋友,还是义无反顾杀了对方。所以说,他的行为极其强烈地体现了个人主义。这就是孕育了作为西方文明特征之一的的个体主义思想。

个体主义意识在西方社会中有明显体现。西方人特别注重“社会对个人是否公平问题”,每公民的合法权利是第一位的。美国宪法规定了大量有关公民个人权利的,体现的人人平等。没有任何人能够无缘无故剥夺一个人的生命,从权利的角度来说,每个人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不能以任何理由去牺牲一个人的生命。假设来说,恐怖分子要袭击白宫,他们在白宫藏了炸弹,恐怖分子提出条件,只要你们把某某人交出来,我们就可以把炸弹拆除。面对这样一个处境,除非那个人自愿奉献,否则美国是不会选择牺牲个人的,而且美国也没有权利这么做,这就是个体主义对美国价值观的影响。再比如说,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西方运动员以个人名义去参加比赛,他们追逐的目标不仅仅是为国争光,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理想。可见,个人主义思想对西方影响深远。

另一部史诗是《奥德赛》,它讲述了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取胜后及返航途中的历险故事。其中不仅体现了奥德修斯的冒险精神,更多的是对他智慧与理性的体现。他把古希腊所弘扬的智慧、忍耐、节制和勇敢融合在一起,受到古希腊人民的推崇。同样,这些精神也对西方文明产生深渊影响。就拿节制来说,西方人希望对社会实行事后被动制约,用法律和组织措施来解决问题。

但是,不管是阿喀琉斯和赫克托尔还是奥德修斯,他们命运都是被神事先安排好的,是宿命,仅仅是神话。但是,只有神话没有理性还不是真正的文明。当人民从神话慢慢走出,走向理性的时候,西方文明才真正产生。被认为“自然哲学之父”的泰勒斯认为水是构成宇宙和自然的本体,他不再受信仰的牵制,走向一种理性与哲学。之后的人们开始怀疑神的存在,继而开始有了关于世界本原的理性的思索。之后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提出了让人从信仰走向理性的哲学理论,这些无疑都是以理智为基础的。从英国的经验主义到美国的实用主义;从路德的宗教改革到韦伯的新教资本主义理论,再到穆勒的利己主义,都浸透着一种理智精神。理智精神是整个西方文明最典型的精神,进而在理性精神的基础上产生了法治,法律是任何人都必须服从的。这其中最经典的是“苏格拉底之死”。苏格拉底用生命来维护雅典城邦的法律尊严,从而演绎出苏格拉底著名论断——“守法即正义”。苏格拉底之死对他的弟子们震撼极大,也促就了后世对法律的更深的思考,使得法治观念永存,进而影响西方世界的法治观念。

粗谈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古希腊文明 第7篇

【关键词】古希腊 古罗马文明 欧美 民主法治 起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9.144

近代以来,欧美地区英法德美等国先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改良的形式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通过颁布《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等法令,确立了基本民主法治框架,更逐步通过完善国会制度、增强国会最高权力、颁布和完善宪法和法律的形式永久确立了民主法治制度,走在人类民主法治建设的前沿。所有这些制度优势都奠定了近代以来欧美诸国在国际关系领域的主导权和优先权。欧美诸国在民主法治领域能走到人类前列,占据一定时期的制度优势,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如果我们去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历史里寻根,就会发现欧美的民主法治、地方自治传统是对古希腊罗马文明的传承,是对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建设成果的发扬和借鉴。

一、欧美诸国的地方自治传统和民主政治是对古希腊政治文明的借鉴和传承

纵观人类历史,人类早期文明大多产生于大江大河流域,比如古老的华夏文明、印度河流域的人类文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等。大河文明培养和催生的是以古中国为代表的一类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这我们都很熟悉。除此之外,在欧洲爱琴海之滨、巴尔干半岛之南也诞生了人类历史上另外一种文明模式,那就是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和兴盛以海洋为依托。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之南,东邻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但是,与大河流域文明模式不同的是,希腊半岛没有大河流域肥沃而广阔的平原。相反,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古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自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小国,史称“城邦”或“城市国家”。城邦面积狭小,人口不多,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是其基本特征。根据城邦国家的现实条件和其习惯传统,使得城邦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能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比较发达的工商业和海外贸易,使得新兴的工商业者更积极、更强烈地追求城邦自治权和民主自由权。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又以雅典城邦民主政治为其杰出代表。雅典民主政治经由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的完善而达到顶峰。当然,雅典的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做主”的民主,也是一种直接民主。但古希腊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最初基础。我们能从近现代欧美诸国的制度设计、规范预期等方面,找到古希腊文明的孑遗和影子。比如公民大会和五百人议事会就是欧美国会或议会的前身,陪审法庭的最高司法权也奠定了近现代欧美各国司法独立的传统基础。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建设和设计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模板,也从某种程度上提供了权威性的先例示范。

二、罗马法为近现代欧美法制建设提供了最早的最成体系的法律文本借鉴,是近现代西方立法和司法的理论和范例基础

从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开始,罗马法先后经历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即《十二铜表法》的质变,确立了保护和规范罗马公民法律行为的公民法体系。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其疆域和版图快速扩大,到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后来。罗马帝国先后建立了三十多个海外行省,控制着环地中海的囊括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随着疆域的扩大,人口多了起来,民族构成也复杂起来。为了协调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之间的利益,构建较为平稳的统治秩序,罗马帝国统治阶层高度重视法治的完善和建设,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制定了一系列法典,逐步建立起了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内部公民和自由公民的“万民法”。到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大批法律理论深厚、立法经验丰厚的法学家,把历代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步比较系统的相对完备的法律体系,它确立了很多符合人类本质追求和心理共性的法律原则:比如它通令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人类普适原则。这些立法和司法原则,无论放在古今中外,都有利于调整人们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都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都有利于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罗马法的影响是异常广泛而深远的。它对近现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近代以来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良浪潮中,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立法原则和法制思想,制定出了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有力武器。当代很多国家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比如法国大革命过后,执政官拿破仑组织编写和颁布的《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蓝本而编定颁布的。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法律体系广泛吸收了罗马法中的不少因素,比如在欧美广受推崇和严格恪守的契约精神、债务和财产继承制度等等。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等,都是以罗马法学说作为理论基础的。罗马法体系中规定的陪审制度、辩护律师制度、无证据不定罪原则等,都被近代欧美各国法律所吸收和发扬光大。甚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制定的民法、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民法的制定,也不同程度吸取了罗马法定下的立法规范、立法原则和司法原则等。

上一篇:小猴做新衣阅读题答案下一篇:维护稳定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