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秋色散文范文

2024-06-07

山乡秋色散文范文(精选12篇)

山乡秋色散文 第1篇

山乡秋色散文

今年,秋天的脚步似乎比往年要快些,立秋后不久,天气就明显的凉爽了起来了。

那树上的叶子,先是边缘,后来是茎,染上了一些淡淡的黄色,后来就浅黄,再后来,大片叶子也就开始黄了。有的叶子渐渐变成了褐色,在秋风中,一片一片的飘落到地上了。

山上那枯萎的草,在秋风里瑟瑟作响。那些狗尾巴草,飘起了洋洋洒洒的飞恕,像极了雪,在风中飞舞着,轻盈而浪漫。

天空里很少的云彩,显得更蓝了,也更高了。

啊!秋色的韵味越来越浓了。

最好看的,是那已经金黄了的层层梯田,在蓝天下,在绿树间,闪着金光,飘着芬芳。山有多高,梯田就有多高,像是登天的金色梯子,直入云端。隆隆的打谷机声,伴着阵阵的欢声笑语,山乡间,到处是丰收的喜庆。不过,山乡人现在收割谷子,很少再使用板桶,因此,也难得听到那“梆梆”的打谷声了。距离公路近的,有人把面包车或摩托开到田边,把打好的谷子装袋放到车上拉回家。打下来的谷子也很少用箩筐装了,而是使用编织袋,既轻巧又方便。山乡条件的进步和变化,使许多劳动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地方的半边公路上,寨子前的晒谷场上,人们在忙着翻晒打下来的谷子。这一片片的`金黄,和那梯田里的层层金黄,交相辉映。人们的脸上充满了喜悦,欢声笑语在无边无垠的天地之间荡漾。人们忙忙碌碌的收获着春天的希望、秋天的硕果。期待着年年收获,年年金黄。

村寨里的屋檐下、栏杆上,挂着一排排金灿灿的包谷和一串串火红的辣椒,金光灿烂,火红耀眼。屋前屋后,那还没有来得及收摘的南瓜、北瓜满地都是。菜地里的西红柿,虽然摘得剩下不多了,那留在枝上的、红扑扑的、亮晶晶,犹如一张张娃娃的笑脸,很是招人喜爱。

吊脚楼,风雨桥,安详而静谧。淡蓝色的炊烟,袅袅升腾。路上行人稀稀,公路上的车辆渐渐少多了起来。三三两两的黄牛,在山坡上悠闲地吃草、嬉戏、撒欢,时而用长长尾巴不时地摔打着岁月的烦恼。整个山乡,都笼罩在浓浓的丰收而喜悦的气氛之中,沉浸在忙碌而不张扬的喜庆之中。

这一切,把整个山乡妆扮得格外漂亮而富有生气。

我爱秋天,更爱这山乡的秋天。山乡的秋天,是那么丰富、那么多彩、那么有层次,因而也是那么的迷人。

看着这美妙的山乡秋色,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在一些文人的笔下,秋天就显得那么肃杀、阴沉、淒凉呢?比如大文学家欧阳修就是这样描写秋天的:“其色惨淡……,其意萧条,山川寂寥。……凄凄切切,呼号愤发。”欧阳修的年代,毕竟是一千多年前了。时代不同了,社会进步了,发展了,秋天给人们的感受自然也是天壤之别。假如欧阳修要是生活在今天,他也一定会用他那如檩之笔,赞美秋天之美。秋天,毕竟是色彩绚丽的季节,是硕果丰盛、气候宜人的季节,更是充满憧憬和梦想的季节。

山乡秋色散文 第2篇

仿佛是经过了夏季苍翠浓郁绿荫重重的过滤,阵阵西风带着纯净清新的凉意悄悄的来到了身边。仿佛是刚经过火一般的热情和雷电暴雨的洗礼,经历了彩虹的天空更加深邃湛蓝。一缕缕云彩也变的洁白无瑕,轻盈洒脱地飘逸在碧蓝碧蓝的天空。

阵阵西风及时给山野带来了美丽的新衣。漫山遍野浓郁苍翠的绿色锦被已经悄悄的变换了色彩,苍翠里带着一片片闪闪的金黄,映衬着一束束燃烧的火红。走进山野,立刻就被五彩斑斓绚丽的光彩包围了。艳阳的金光里,绿茵茵的草地似乎成了色彩斑斓的地毯,地上宛如粤绣似的展示了自然美丽的图案。各色灌木,黄的醒目,红得耀眼,只是看不到枝头的鲜花。但是仔细看看,枝头的叶片,有的金黄,有的艳红,有的翠绿中刚刚融入了淡淡的金黄。绚丽的色彩无不喜气洋洋,和春天的鲜花相比,无不另有一番凝重的的风采、成熟的喜悦。或青或红的山楂笑嘻嘻的缀在枝头,星星似的散落在色彩斑斓的山野里,散发出无限的诱惑。树林间,草地里,虽然看不到盛开的繁星似的鲜花,但是处处洋溢着成熟的喜悦。虽然看不到五彩的鸟儿在翩飞,听不到婉转的乐曲在鸣奏,细细地再看看地下,时见勤劳的蚂蚁在辛勤劳碌着,正努力的搬运过冬的食粮。

山坡下、村庄边的石榴园里,好像是西风的召唤,也宛如伴着西风的舞曲。一阵西风过来,金黄色的叶片立刻自然的离开了枝头,没有一丝的留恋,也看不出一点悲伤;再看看枝头,也看不出树枝有任何的虚情假意。金黄的叶片在蓝天下的石榴园里潇洒的翩飞一番,愉快的舞蹈一阵,就十分轻盈潇洒的落在了地上,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响,就那样轻轻地去了。明朗的石榴枝头稍稍配着几片青黄叶片,树枝上的果实早已炸开了口,露出绛红色玛瑙一般籽粒的石榴,简直就是一幅绝美的中国画。

最诱惑人的大概就是柿子树了。沧桑的枝干仿佛在向我们娓娓叙述着经历的风雨酷暑,翩飞的.叶片让我们看到了金秋时节枝叶舞蹈的潇洒。仰面向上,枝头上一枚枚柿子,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在金色的艳阳里火红火红的,仿佛一盏盏小小的闪着红光的灯笼,含着笑高高地挂在枝上。枝头的鸟雀虽然少了,但是优美的灰喜鹊却最喜爱在这个季节里站在柿树枝头,辛辛苦苦的守候了半年,忙忙碌碌的等待了一年,也应该尝尝丰收的喜悦和甜蜜了。可不是吗?珠颈斑鸠正在附近欢快的呼唤着“吃果果――果!”“吃果果――果!”

一望无际的田野里,绿茵茵的地毯已经在艳阳和西风里酝酿出一片壮美的金黄。碧玉一般的禾苗长出一束束羞涩的谷穗。阵阵西风轻扫而过,一缕缕谷穗成熟的香味儿混合着泥土的芬芳,宛如一曲正在演奏的乐曲,不住的飘入耳中,使人无限神往,使人神清气爽。偶尔不知从哪里悄悄飞过的小小黄蜻蜓,害怕也或害羞似地匆匆掠过你的眼前。倏忽之间就到了田间,悄悄的落在谷穗上,或者叶尖上,仔细看看,可爱的样子情趣无限。

田间水沟里的水很少,但是还在轻轻的流淌着。也许是因为水浅,沟里的水显得更加清澈了,看不到小鱼在游动,偶尔只看到一两只小虾贪玩似的在随处溜达。沟边的野草也在西风里陪伴着禾苗变了颜色,红黄绿相间,别有一番情趣。沿着水沟慢慢向前就是水塘,如镜的水面在橘红色的夕阳里,映着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倒映着岸边的水草、修长的芦苇、轻盈洁白的芦花,绘出了一幅金秋夕阳下田野秋韵的国画。

望着修长的芦苇,旗帜一般轻盈的芦花,在夕阳里肃穆凝重的身影,仿佛听到了它们在无声的诉说着岁月的风霜雨雪,世事的沧海桑田。恍惚间,思绪悄悄的溜回到三千年前的黄河流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瞬间,一位穿着洁白霓裳的佳人,在不知不觉之间,已悄悄地站立在芦苇边的浅水里,略微抬着头,十分优雅的环顾着四周,时而又低下头不慌不忙的看看清澈见底的水面,似乎是在准备着梳妆,似乎是笑盈盈的沉醉在自己美丽的倩影里。一只白色小蝴蝶不知何时突然飞到白衣佳人的旁边,或高或低,或前或后,似乎是害怕,但是更多像是在逗乐。白衣佳人似乎一点儿也不气恼,不时的轻啄几下,和小白蝶逗着乐。芦苇丛里,旁边的草地里,零星的开着一些野菊花。白嫩细小如米粒似的的小花瓣围着一簇淡黄色的花蕊,虽然并不明艳耀眼,但是静下心来摘一朵送到鼻子边细细地嗅一嗅,一股浓烈的芳香立刻不可遏制的钻入心灵深处。

村庄上空慢慢的升起了一阵阵炊烟。一朵朵深红色的芙蓉花在绿色叶片的映衬下沐浴在夕阳里,姿态万千娇媚无限。地上的影子不知不觉的变长了。山坡上,田野里,清澈见底的池塘上,都宛如镶嵌了金色的光芒。绚丽的霞光里,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的队伍带着生活的追求,优雅地向南方飞去。

山乡,一片金黄凝重的秋色,一曲嘹亮高亢的乐曲,一首壮美凝重的诗歌!

★ 秋在山乡散文

★ 立冬偶感短篇散文

★ 立冬散文 立冬的散文

★ 秋的印象散文

★ 印象三牒散文

★ 秦岭印象现代散文

★ 杭州印象的散文

★ 温老师印象散文

★ 山乡情怀高中作文

山乡清早散文 第3篇

问自己,静不下心,是否还能写下一篇纯美的散文?

答自己,如果不能,找一处安然无扰的天空,不管写出来的文字是不是纯美?但是你至少会收获一片属于自己的心情。

于是登上高岗,把自己埋进雾里,趁着月亮刚刚滑下树梢,走入山乡的清早。

这个八月,云南鲁甸在地震,一丝撕心裂肺的疼围绕着也是如画的山川。这个八月,我的心也在地震,喜欢上一句话,“有那么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会让你一辈子痛快淋漓。”

经历过生死,才会在生死之后猛然恍悟。失去过至亲,才会想起至亲的脸庞在你的心底的烙印有多深!我不敢相信那浑浊的泪能够浸湿多少囫囵的噩梦?或许在花椒树下,或许在落日霞边,或许在来不及考虑的最后一顿晚餐的谈笑间,泪哭干的时候,才会忘记你我应该怎么活下去?

活着,简单的活着。

简单的活着,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多赚取一些人民币;简单的活着,在不抱怨世俗的坏境中,多积累一些好故事;简单的活着,在不得罪灵魂的感知里,多营造一些开心曲;简单的活着,数着星星迎接朝霞,陪着妻儿打发日历撕下的日子。

乌鸦起得很早,在苦楝树上啼叫。遇到乌鸦,自古以来的世俗总觉得遇上乌鸦,会带来哀伤。我的血地老屋已经趴倒在毛竹山中,泥墙和瓦片的覆盖下,一丛芦苇高踞断墙,迎着清早的晨风,发出簌簌的声响。原本平整的道地,岁月在三十年间种下一棵苦楝树,覆盆子和栝楼藤沿着院前的矮墙无规则蔓延着,屋后的山壁上,络石藤的吸盘般的毛根扎入岩隙每一寸可攀沿的`部位,油亮的叶子鱼鳞般封盖住岩石的黑褐色的记忆。三十四年前的某个初冬的清早,我在这里打破山村的宁静。

那个清早,我只会哭,母亲只会痛,父亲只会笑。我不知道那个清早的景色,但是在我的记忆里面应该是完美的。屋前有一棵桃树,三月里,桃花粉面迎着东风怒放,六月里,桃子在碧叶间膨胀出乳白的细毛。矮墙上架着瓜棚,用毛竹剖成两片,从二楼的屋檐搭联出整片绿色。葫芦垂下玲珑,丝瓜垂下青涩,黄瓜垂下娇嫩,荔棘垂下裂开的喜悦,道地里没有旋复花和夏枯草,靠近阳光的前沿,理出几垄沃土,栽着茄子和豇豆,毛竹也不敢侵占屋子周边每一寸领土,刚顶破昏暗的地皮,露出倔强的脑袋,被母亲一锄头连根挖起,撒一把雪里蕻,不添味精也能煮成一锅鲜美的汤。

屋前的埠头上,青石板上覆起了苔藓,山涧滩边的鱼腥草长势很猛,那几棵橡树和楸树,依然固定的站在那里。炸开的皮肤,似乎也老了几岁。唯独那棵泡桐,愈发粗壮,子子孙孙围着一团,不显孤单,成为人丁兴旺的典范。

我的记忆里面,村里大姐大婶挽起竹篮去涧边洗涤的那条曲折的小道,如今在落叶间沉没了。同时沉没的,还有廊下的燕子和那块被清澈的山水、年轻的手指搓洗得光亮的青石板。

小水潭里的水依然甘冽,落叶漂浮在水面,随着水流盘旋。那早起的担水声,“扑通,扑通”如沸腾的心脏的脉动激发清早的旋律。那如我父亲一样健壮的臂膀,在水潭里挥动着爆发力的背影。

他们去哪里了?我有些想念了。

卵石山道沿着山的脊背一直延伸到山下,经过一座石拱桥,桥边有一座土地堂。以前没有土地公婆的神像,如今遗留在村里的山人塑造了两尊。他们都老了,他们唤着我的乳名或者某某的儿子,或许他们遗留下的是祖辈给予的淳朴,把土地堂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每月逢初一十五点上一支蜡烛,虔敬的磕头,请菩萨保佑赐予属于他们的幸福。

我的家在村子东头第一家,那条山道就从我家的高坎下穿过。或许在某个清早,母亲早早起床,在屋前几垄菜地里收获长熟的蔬果,把我放置进铁桶一样不会摔倒的竹椅里面,我望着父亲扛起大锤出门的背影,我望着山村里每一个勤劳的背影在我的身边走过,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却友好的冲我笑着。我咿呀一句,他们的眼角就会眯起一条长线。等太阳从云层里钻出,穿透头顶毛竹的叶片间的温暖,他们却走远了。如今,他们和我的父亲一样,走得太远了。

村子里面几条狗吠了,一只雄鸡跳上断墙,迎着阳光,啼叫着久违的晨乐。

母亲和我说过,我出生的那个清早,家里的大公鸡一啼,我几乎同时落地。所以你的名字就取了明鸣。天亮了,鸡鸣了,你来了。

我来到这个世上的那一天,是母亲的苦难日。普天下的父母都会记住自己的孩子诞生的那一刻的每一个细微的片段,翻开尘封的抽屉,看着父亲用铅笔在红纸上记载下我出生的时间。

公元一九八一年农历十月十九晨六时十分。

我也记住另一个悲痛的时间。

公元二零一一年农历十月十八晨七时十六分,那是父亲的祭日。

山乡村学散文 第4篇

火炕小学

和所有贫穷的山村小学一样,一间破烂不堪的教室,几张歪歪扭扭的桌凳,一块刷了墨的木板,就构成了学校的全部。房顶有几处椽已经朽了,墙上留着雨水冲刷的痕迹。学校位于前不见村后不见舍的沟洼里,据说是为了方便周围六个山头上的孩子读书。教室里最明显的特征是在教室的角落里盘着一方结实的大炕。山里的冬长,寒冷常常过早得降临,天不亮就出发的孩子,到学校时手脚已冻得红肿。有了这炕孩子们就可以和老师同挤在土炕上,同盖一块旧毡,听老师念书,跟老师写字,手脚相触,彼此传导着温暖。尽管窗外已是数九寒天,冷风从椽眼里、窗缝里不断地吹进来,教室里冷得像个冰窖,可火炕这一角却格外温暖。

老师叫张拉堂,是火炕小学的创始人,也是小学唯一的代课教师。他的家离学校有七八里地,全家四口人挤在一孔不大的窑洞里。夏日遇雨,教室漏水厉害,他就将孩子们全带到他家的窑洞里,照例在炕上上课。冬日寒冷,他天不亮就进山沟砍柴,然后背着柴去学校烧炕。当孩子们进教室时,浓烟已散尽,炕已烧热。孩子们甩掉鞋子,三下两下跳上炕,把红肿的脚放在热炕上来回地蹭。张老师知道孩子们的脚冻肿了,痒得难受,就挨个儿放在自己粗糙的手掌里揉搓。有的孩子没吃早饭,张老师就把从家里带来的洋芋塞在炕眼里烧着,课间休息时一人一个,吹了灰,剥了皮,吃得孩子们个个心里热乎乎。

十五年了,每年都有三年级的学生从这里毕业,然后去村里的完全小学读四到六年级,而后再去乡上的初中、县城的高中,直至读中专、考大学。年年草木枯荣,年年日月更替,火炕上稚嫩的小脸一直在变,不变的`只有张拉堂老师。他照旧趴在炕上备课、改作业,照旧弯腰从山沟里背柴禾,在浓烟粉尘中大声地咳嗽……近来听说他已经进山砍椽、斫栈子了,那是他得知乡上要翻修学校的消息后,做出的第一个举动。

我相信,火炕小学最终会成为一页泛黄的历史而不复存在;我也相信,火炕小学将永远镌刻在莘莘学子的心里,成为他们人生中最温暖的记忆。

山花烂漫

我正坐在春天的阳光里,哗啦啦翻一本册子。在这宁静的氛围里,我翻纸的声音一定惊扰了窗外的春光。我的手指触摸过一个个名字,似乎很容易地就嗅到了泥土和青草的气味。这是一本失学女童的名册,每年春天我都会收到它们。每逢此时,我都会坐在一片春光里,仔细地一页一页翻过去。最后把思绪停留在一个个名字上面:小红、小兰、小琴、小梅、小丽、花花、燕燕……她们的衣衫,她们的面孔,他们纤弱的身影,他们都是山野上小小的花儿。在青草之间,在庄稼之下,自自然然地生长着。红的黄的白的粉的。他们难经风霜却在经历着风霜,它们难挨苦寒却与苦寒相搏。一阵风雪、一场洪水、一些冰雹,常常会把她们的一生淹没。生命之花,在这贫瘠的土地上,该绽出一种怎样的色彩呢?

我曾跋山涉水,去了位于山区的青泥沟小学,那是一座什么样的小学呢?空旷的山崖畔,孤零零站着一间用木椽顶了墙壁的房子。就在这间教室里,我认识了年仅八岁的小姑娘方玉萍和全校八名师生。年轻的民请教师穿一件漂洗得辨不出颜色的中山装。我注意到他的双肩上落了一层粉笔末。他告诉我他准备出门寻活去,只是村里还没寻下替他的人。方玉萍还有朱娟娟、黄玲娥家里也不让念了。她们一走,学校的人就更少了。我问像方玉萍这样的女娃村里还有吗?老师说有的是,她们大都呆在家里。我摸了摸方玉萍乱蓬蓬的头发:“下学期继续念吧,我们给你出学费。”方玉萍不说话,头埋得很低。我看到她的脖子里结了一层黑垢。她的双手捻着衣服袖子上抽开的线头,一语不发。老师对我说,山里娃没见过世面怕人。我拿出一份申请书的样式,请老师写在黑板上,让她们抄。方玉萍、朱娟娟、黄玲娥就站在黑板前,认真地抄着。我发现方玉萍写得又快又整齐,别的孩子写一个字要抬头看好几遍,方玉萍却看一眼就会写出来,“希望工程”几个字只抬了两次头看了两遍。她写好时,别的孩子才写了一半……

在其它偏僻的乡村,我看到了和方玉萍一样的女孩子,黑红的脸,一年四季皴裂的手,脚上没有袜子,头发上缀满了麦草屑和尘土,见了人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和希望工程宣传画上那个握铅笔的大眼睛女孩子相比,她们更显得真实和生动。她们一出生,就让父母眉头不展。父亲准备了一箩筐的名字:大强、大刚、大龙什么的。母亲随口叫了一声女女,就一直叫到她担了两桶水晃悠悠地远去。她们接过了母亲的洗衣棒,无休止地揉搓着家人那汗浸过的粗布衣,漂洗着母亲那黑黑的旧围裙。他们在烈日下刨了满满一筐山芋,背到集市上,换回一块小手帕。他们接过父亲的背篓,去田野里割猪草,去山里挖草药,从集上装回憨憨的笑……有一天,当她们脚下垫了石块够得上在案板上擀面时,母亲疲倦的笑容里仿佛在说,长大了能找婆家了!

山乡的秋散文 第5篇

在我心中,山乡的秋才是真正的秋。我爱那山乡秋色的明媚、秋气的清爽、秋花的烂漫和秋林的绚丽,更爱那由收获带来得沉甸甸的喜悦感受,在秋风摇曳着一个个成熟季节时,“万木已清霜,山乡村事忙”,山乡的人们开始了这个季节里的忙累并快乐着陶醉其间!

山里的秋,是比城里早到的。城里人感受秋天,是从街道旁渐黄着的树叶上,是在清晨和傍晚添加着衣物时,可当那炎炎的夏风还未来得及全身而退时,山村即开始涌动着秋的气息了。你看,家里主事者的身影,早早地就转悠在自家的地里田间。到晚上,那烟袋锅发出的嘶嘶声中,手指一掐,自是胸有成竹地盘算开,怎把那陆续成熟着的地里庄稼,树上果实,一一错时地倒腾回家。毋需多日,整个山村也接着喧哗了起来,人们起早贪黑着忙碌着,那清晨啼啭着美妙歌喉的鸟儿和忠诚效主看家的犬儿,也随着人们作息的改变,错开了平时的司职时辰;那袅袅萦绕着山梁的村烟,更是一改舒缓轻盈的`舞步,被扰的乱了章法。好一派紧张地秋收气氛,好一派忙碌的山村收秋景象!

最先收进家的,当然是那屋后坡上,种得最早且不惧贫瘠的灿灿谷子了。那谷穗,贪婪地吮吸了春风送来的甘露,又经受了绵绵夏雨的洗礼,直到丰满得直不起腰来,还随着初秋的霜风,频频向人们点头示意,似乎在炫耀着饱满的孕育,又似乎在述说着过往的奋斗,或者在表达对主人辛勤耕作的感恩之情。

随后,人们就盼着一场及时秋雨,来叫醒那与栗树相伴睡眠着的落花生。明明学名叫作花生,却为什么叫了落花生呢,却原来是从一句:“落花生,落花生,落了花,果就生”的农谚里衍来的。据说,栗树下间种落花生可是一对最佳组合。在那嫁接不久的幼树急需养分滋润时,如果空闲着长了荒草,是要与其争夺营养的。种下落花生,可就不一样了,落花生根上长根瘤菌,根瘤菌可是栗树最喜欢的美味――氮肥大餐啊!出花生应该是个收秋中的累活计,大多数人家都是请人帮工的。乡里乡亲的,今天你去我家,明天我到你家,几个壮劳力在雨后湿润的地里忙上一天,基本上就完成了收花生的第一道工序。接下来,就是容在家慢慢作功夫的摘花生了。这活儿基本上都由老人和妇女们承包了。在那家长里短的闲唠中,在那嘻哈诙谐的玩笑间,摘花生的过程很是让人享受,这或许是那收秋中最轻松的活呢!不过,看似简单的摘花生,却也有着技术含量:不会摘得,眉毛胡子一把把地乱揪,再看看篮子里,花生系把儿、败叶、土坷垃掺杂其间,太狼沆了,后面还须费工夫仔细地进行挑捡;会摘的,一只手把一撮秧子拿起,如有泥土,就在地上摔哒几下,再轻松地抖几下,那藏匿在秧根里的花生果,就听话的一顺儿头朝下垂下,另只手攥住花生果用寸劲一Y,一棵秧子就被摘得干干净净。这看似简单的庄稼活,里面的窍门还真不少,不然在生产队挣工分时怎么留下这句话“庄家活里看把式,十分七分有分析!”。

紧接着,那白露进家的核桃,那半树红半树青的苹果,那亦酸亦甜的梨子,还有那长在半腰的玉米,顶在头上的高粱,需要棒棒敲的芝麻,和那边边角角撒种的杂豆,都排着队挤进了家门。

可这些排着队进家的大秋作物,却不是山乡秋收的重头戏,山民们最看重的秋收,当属收栗子这个活儿了!迁西是远近闻名的板栗之乡,那由甘甜濡水灌溉,燕山沃土培育的栗果,由于营养价值极高,口味甘美,倍受中外食客的喜爱。不信,看看你身边随处可见的,吆喝着卖糖炒板栗的大小商家,哪个不是挂着“正宗迁西板栗”的招牌?迁西人为之骄傲着呢!近年来,县里把板栗生产当做强县富农的头等大事来抓,政策频出,资金侧重,技术扶持,牵线搭桥,广开销路,山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板栗收入,已成了山乡许多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可那栗子的秋,却不似别的作物那么好收。栗篷开口笑,栗果往下跳。那毛茸茸的栗子,只在瓜熟蒂落时收捡,才是最好也是最成熟的,可光靠人工来收捡,谈何容易啊!栗树栽培时间不一,品种不一,栗篷的开口笑,也就只能是由着其性子陆陆续续地笑了。为了尽可能集中时间完成这最看重的收秋,收栗子就需采用捡、摇、打,间而有之的方法。这一时段,栗树的主人,精心地一遍遍查看着,捡拾着,寻找着最佳打篷时机,,既怕让那拾秋的拣去成栗,哪怕只一捧,也会造成近两个数的损失;又怕打早了未成熟的栗篷,降低品质而影响销售。哎,真是个急也急不得,放又放不下的牵挂!

听说汉儿庄乡的杨家峪村,就有着与其他村不一样的管理办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村里立下规定,全村统一在某天早晨,才允许去捡那百年栗林成熟落地的栗果,平时是一概不得自行拾捡和打摘的呢,自然也就保证了该村栗果的品质和质量,并由此而成了外商指定的誉名商标――“紫玉”板栗生产的重要基地。

山乡年糕年年香散文 第6篇

过了农历小寒节气,乡村公路上便热闹了起来,村口机埠的机器也展开了轰鸣。每年必不可少的,家家户户打年糕的时节开始了。

这是江南的山乡,自古以来物产丰富,稻田肥沃。水稻的种殖从原先的双季稻,到现在的单季稻。都会年年给予农人充盈的收成。而至年末,作为一项传统的年俗,打年糕不光是为了过年时光应景的食品贮备。也是每家每户一项寓意“年糕年年高”的活计。

记得小时候,在乡下看过人打年糕,那还是人工打的。每当冬天北风呼呼时,大人们用一口大石臼,把蒸熟的稻米粉,倒入其中。然后,几个壮汉用大木榔头,轮流合力捶打到软糯。摊在桌案上,用线分割成型。隔天就可食用。现在机器代替了手工,这就成了山里人,在冬季里年未的一项活计。打年糕是要排队的,从早朦朦亮起,人们或车载或担着箩筐。途行二三公里,来到机埠等上半天一天。打完了,就欢天喜地回家。

于是这个时节里,山里人的饭桌上,就多了些年糕炒肉丝,青莱年糕汤的风味。更让人食欲泛滥的是,山里特有的`冬笋炒年糕的滋味,让人欲罢而不能。更经典的年糕做法,却是用山里特有的土鸡汤,加冬笋,山木耳,烧煮成的年糕汤。当然,这是山里人招待贵宾所用的。平素也不见得如此下本为自己食用。有幸,作为一个客居山乡工作的城里人,曾去临村农家,品尝过此等滋味。那还是在不久前的傍晚,山乡的北风依旧从山谷中吹来。我信步走进临家。却在他们温暖的堂屋里,被招呼着一同入席,吃起了新打的年糕。而配菜做汤底的,就是对我而言至珍精华土鸡年糕汤。据说主人家那天正好有女婿回山,我是正巧享了口福的。那天的快乐自不必说,而我更再意的是一种浓浓温情氛围。当和山里人就着糯糯的年糕,喝着米酒,看着身边那些孩子们的嬉戏,你无时不刻地会沉浸到一种,山乡朴素的温暖之中。

其实,我来到山乡工作了好多年。从小桥流水的江南小城,变身为貌似一个山里人,其间的变化,也是日趋累积的。不须纬言,不知从何起,自身固有布尔乔亚式的小资情调,在山里人的默移潜化下,也渐渐荡然无存。要说真正受益于,是山里人的爽朗与豁达,其间的影响莫不是从,他们看似日常的饮食起居而开始的。

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年糕的滋味就是其中之一。你表面品尝到了年糕的鲜香味,但深层次地品味其中的内涵,只有慢慢静心地体悟。在山里,你往往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在很多缓慢的时光中,最可能的就是,从山乡每个细微之处,去体会那一份厚重。

说实在的,对于我们大多数的人,人生岁月的磨沥中,渐行渐远是灯红酒绿下的喧嚣,和内心对一些虚情假意的疲惫与拒绝,唯有一些纯朴的人和事,那怕是最简单食品的滋味,也往往会使你由衷地怦然心动。

研一池秋色散文 第7篇

研一池秋色,浅摹流年。生命里的那些碎碎念,与时光有染,与倾心无关。我只想静静守一份懂得,惜一份真情。待繁华落尽,一切依旧安好如初!

――题记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一场蓄谋已久的雨,终于在一声落花的叹息里,开始霏霏。秋雨总是这样,就如春天的玉兰独自酝酿很久,才可以吐露新蕊一样姗姗来迟。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寒。雨过以后,岁月的枝桠,就开始渐渐消瘦。

眸间,一层层剥落的不只是惆怅,应该还有一些成熟的希望吧?季节碾转,物是人非。生命中,我们总会错过很多人,经过很多事,一切仿若不曾来过,却早已渗透生命的每一个罅隙。

秋惹了雨,注定除了欣喜,还有寂寥。穿过雨帘,看匆忙的人群熙熙攘攘,竟然一时忘记自己身处何方。时光如纱,往事缥缈,故事的尽头依然芳草萋萋。隔着岁月的风烟,我用山清水秀的相伴,谱写一曲天涯咫尺的相知。

静好的岁月,在流年里氤氲着沉香。阅尽了桃红柳绿,看淡了风花雪月。四季风景,从我们并肩的身边轻轻走过。或许,最初的相识,是为下一场春暖花开埋下的伏笔。

一泓念,染了秋凉,在梧桐瘦尽的枝桠上静坐。我还未老,用韶华吟一路安然,红妆铺就一路墨香淡若青烟。温一杯心悦无边,剪一段桐花疏落,我与时光轻语流年。寂静的风,始终端庄着秋的矜持。回首,往事不言也不语。是时光走出太远忘了归期,还是风声太小听不到呼唤?雨落成花,岁月的城里瞬间堆满风花雪月。

潮湿的心绪里,飘着片片零落的思念。季节更迭几重,岁月也已穿越许多春秋。时光寂静无声,在聆听秋风与流年的对白。轻轻风响,一直吹起,落在眉间心海。红尘喧嚣,习惯了独自伫立岁月的枝头。不为取悦于谁,只是为了自己的那一份淡雅,那一抹素净。任悠长的思绪,把那些缱绻成画的故事拉长。

深深浅浅的眷恋,在流年深处静静绽放。别样的芬芳,别样的风情,无需刻意,只那一瞬,便在心里永生。还有什么,比自由绽放更惬意呢?凝眸,携一城相思,历经百转千回。渴望,阳光穿透喧嚣的车水马龙,可以看见你朦胧的身影。缓缓转身,用你的微笑安暖我一生不悔的执着。

喜欢,循着落花的方向寻你留下的痕迹,哪怕一寻千年。我知道,被你折叠起的诗行里有我的影子。若,过尽千帆我还在。是否,还有你一生不想放弃的执念?看海,一次一次回头。绕指的等待是否可以穿过长长的海岸线,依着那片蔚蓝与我轻轻相拥?流年里的那些碎碎念,与时光有染,与倾心无关。我只想静静守一份懂得,惜一份真情。待繁华落尽,一切依旧安好如初!

蹁跹的岁月,时光遥遥远去。多少回魂牵梦萦,多少回黯然伤神。唯有你,是我故事里不变的的永恒。彼岸花已开,凝眸,你若隐若现,深沉如海。四季更迭,朝露昙花。仿若只是一盏茶的时间风就凉了,渐渐泛黄的叶子上挂满了滴滴清露。往事,从心而过。指尖敲出的文字瘦了又瘦,终将干瘪的心事清透成了一枚枯叶如蝶。

落在眉心的念,被悄然的秋凉染红,跌落平静的心湖。那些途径的芬芳,走失的风声,在一个云淡风轻的日子,被南飞的雁捎去了有你的天涯。从此,合着清凉写下的诗句,在一湾秋水里独自旖旎。日子,一天天。

像散落的珍珠,颗颗晶莹剔透。草堂幽静,山水明媚,如一笺笺泼墨的丹青。寄闲一程风雨,将隐藏在每一个季节的书签打开。春雨,夏日,秋月,冬风,都有各自诡谲的美丽。白云,从眼前飘过,仿若你明朗的身影,又一次经过我孓立的身畔。

相思缱绻,漫过昨日渐瘦的风华。秋的.脚步愈走愈重,天却更高,云却更白。眸光及处,悠然出尘,澄澈如画。心间,此刻没有闲愁,静如秋叶。走过一季又一季的葱茏,早已如山水一般青黛自展,素颜轻颦。

即使,写尽沧桑,阅尽风雨,那些婉转悠扬的旋律依旧在日子里沉浮。前尘旧事,在尘埃落定的那一刻,零落成一地诗香,珍藏。缱绻红尘万千,且让我浅唱一曲流年清歌,心自欢。

风干的落花,在一首缄默的诗词里等待来年被阳光丰盈。指尖,落墨一纸江南古韵的悠长与深邃。翘首的等待,是否还在急切地张望?折叠的背影,经过繁华三千,终归于风烟俱净。淡走红尘,独自凭栏。看枫染时光,秋入嫣红。那季柳絮倾城倾心,翩然如昨,总会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落满生命的每一个罅隙。

尝尽多少情怀牵挂,经过几多缠绵悱恻,心早已无意荣枯得失。任岁月荏苒,往事蹉跎,忘却浮沉聚散。慢慢感知自己的日月,既是清淡,亦是丰满。手执俗世烟火依心而行,寂静喜欢,默然相爱。

于心静性闲间,折一枝秋色如画,不涂姹紫,不摹嫣红。只拈几缕云的洁净,天的蔚蓝,我便知晓生命有多么美好。从此,携一缕清风,只等一人,奔赴一场宿命的邀约。风里,雨里,一直相伴相携!

红尘远了,喧嚣淡了。回眸,只留一份优雅心境,明媚浅笑。于云卷云舒的时光里,把心间那一缕深情,轻轻搁浅为一幅随意的水墨丹青。此刻,幸福若水,还有什么比让心拥有一怀静谧更有意义,更值得珍惜呢?

若千帆过尽,惺惺相惜只能若即若离。那么,就让我们带着春花秋月相依时的缠绵,浅浅的从彼此的城池走过。一念执着,等待千年,千年等待,依旧无悔。伫立蹉跎的岁月深处,看秋水长天,蔓延成一曲蓝色的憧憬。流年无恙,感恩岁月赠予我们一弦清音的时光相伴!

陌上琉璃,疏影暗香,一路玲珑心语。静对一窗菩提风月,淡看一季花开悠然。人生的精彩,无需刻意去铭记,亦无需去强求。尘埃落定,都将归于云淡风轻。生命如萍,聚散有缘。心灵深处,总有一处桃源,令我们随意泼墨。一世的荣枯,如尘烟渺渺。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光去轻拢慢捻,方能沉香如诗。

研一池秋色,浅摹流年。匆匆的时光,悄然把岁月嵌进历史的画册。将一本唯你最懂得心书,连同我幻想的插图,一同刻在你必经的渡口。静静的守候,默默的等待。思念是不老的常青藤,枝枝蔓蔓写满聚散的悲欢

草原秋色散文 第8篇

草原秋色散文1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塞北的草原无声地演绎着秋的色彩,秋的神韵,沃野万里,纤尘不染……

在悠然游弋的空气中,秋日暖阳无疑是最和煦温暖的心情舒化剂,沐浴在这片秋阳之下,我为秋醉了,秋对我笑了……

一望无际黄色的海洋,那是秋天的外衣,那是秋收的信号。希望自己也能在这个金色的季节中收获更多。梦随心动,心随梦求,心中那份期许,行走于四季,收获在今朝!

在这无边无际的澹荡里,没有寂寥与悲凉,惟有明澈与恬淡。

无论我们在人生中扮演何种角色,总会有最闪亮的瞬间。活在当下,有所期待就是幸福!

为这个美丽的.地方停下脚步,不需要任何理由,心若自然,梦就在画中,谁装饰了谁的心事,谁才是谁的风景……

夕阳的温度告诉我,简单和浪漫都是这么耐人寻味。一把琴、一条路、一个人便是快乐的源泉。

拉萨秋色优美散文 第9篇

拉萨的秋色是古老而神奇的。当你没有任何羁绊站在布达拉宫的金顶上远眺时,秋色中的拉萨尽落眼底,天是宝石的蓝色,云如绸缎的白色,远山的峰顶已是白雪皑皑,近处的拉萨河却是金光闪闪,或黄或绿的树木点缀于房屋街道,许多藏式屋顶上都升腾着袅袅的佛烟,张扬着五色的经幡。整个大地透着喧闹祥和的气氛。还有那些山,把整个高原打扮得更加多姿多彩,或怪石林立,或蜿蜒起伏,或自成一体,处处充满着生机和灵性。

秋日,拉萨的阳光极富有人性,她不仅用她特有的温暖抚摸你的肌肤,还用她满脸金黄色的热情为你梳洗万千烦恼,给你的心灵几分安慰。在秋日的阳光里,那些山,淡黄;那些树,金黄;拉萨的空气,没有浮尘,吸上一口,淤积在肺腑深处的浊气,立即被荡尽。她的河流,那么清澈,那么明净,每一朵浪花都晶莹得脱俗,每一层波浪都透明得纯真。在这样的环境里,藏民族的房子,就显得尤其艳丽和华贵。那些房屋,几乎所有的窗户都是大红色的,被阳光一照,那一个个红色的窗户就像是一个个相框,站在房子外看,它里面镶嵌着藏族姑娘甜美的笑脸;站在房子里看,它里面定格着雪域高原的迷人秋色。

拉萨秋天的夕阳勾勒出的寺庙与经幡的剪影,雄浑、苍茫、悠远、厚重而又深邃,这样的时刻,不愿离去,只想坐在剪影的对面,遥遥相望,静静地想,深深地去感受、去领悟、去发现……此时心头的浮躁被抹去,剩下来的,只有神圣与庄严,满当当地装满心灵。

欣赏秋色散文 第10篇

秋高气爽一句,读来会让人顿觉心身舒畅。原因自然是人们的亲历。秋天相比于其它三季,都更与人相宜。仲秋时节,天多是晴朗的,白云淡淡,极目天舒。风多是温凉的,扑面清爽,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而这时,去听听秋声,看看秋色,更是一种为生活添彩添趣的活动。

不必听旅游广告宣传,那上面说得是好,可我以为,那广告其实是在和你的钱包说话呢!在自己的身边找秋色,用得上那句经典之言:不是没有美,需要发现美的眼睛。于是,于常去的路边、休闲公园,看一夜秋风送来的极美秋色。

寻找金秋

多年以前,我曾见过一幅摄影作品,一片高高的白桦树,树上叶已稀疏,而地上从树根向四围扩展铺开是厚厚的落叶,树上树下的叶子一色的黄亮闪光,更衬着那白白笔直的树干。太美了,那题名就叫金秋。我记住了那幅作品,并一直在实际中寻找那样的画面。我没有遇到那样的树林,却在我的身边见到了一样意义的金秋。

这是一片灌木林,严格地说是小乔木。请细看,树上挂着的仍还浓密的叶子,地上铺着的厚厚一层的叶子,全是金灿灿地、绝无其它杂色,黄亮得耀眼。这是秋天才有的颜色,能说这不是金秋的本意么?当然,秋天的田野也是金色的`,小学课文中就有“秋收一片谷子黄”。现代农业,10月初秋收就结束了,秋田黄在秋叶之前,那是丰收的注释。

仲秋之金色看的是秋叶。这秋叶,我并不是在秋山上看的,是在城里的路边、在休闲园中。什么意思呢?金秋之色就在家门口,我们的环境如此宜居,如此的美丽。这金色就有了两层意义:一是天的自然之色,二是我们的人文之色。金色秋天因此更敦厚、浓烈。

斑斓的颜色

我仔细地端详我面前这株丁香,数一数它叶子的颜色,明黄、暗黄、诸黄、浅紫、灰紫、红紫、嫩绿、灰绿、老绿。五花山是五花叶构成的,这株丁香将五色叶聚为一身了。丁香,北方的名植。春苞、夏花、秋叶、冬枝(丁香为灌木或小乔木,枝曲屈有美型,再落上一层白雪,很好看),可供四季欣赏。在丁香开花的时候,微风暗送花香,弥漫满城,成阵成雾,走遍全城走不出丁香的追逐,是不愿走出丁香的追逐。在这秋天里,随处可见的丁香,也随时将美丽的秋色奉送。

红叶中谁的叶色最红?我以为是花楸和色木的。而那红枝上挂着红叶的,我却不认识它是什么树。被作为树篱的,绿叶开小白花,到了这时候,大部分叶子都落了,只有稍头还剩一小撮却是黄红色的,如花。园中路旁的松,此时是无杂色的深绿,更比春天耀眼。

构成斑斓之色的,还有一种新绿和新黄。新绿来自一些非见严霜不低头的植物。如我们常叫它为黑星星的,它在秋风中摆动着,不仅是依旧翠绿的叶,还有新开的小白花和满有成熟信心的小绿果(成熟时是黑色的)。我记得电影《英俊少年》中那位歌喉嘹亮的少年唱着一支歌,歌词是:我们园中最后的玫瑰,它还等待着阳光,哪知秋风已经来临。黑星星也是那种心态和错觉吗?我知道,它等不到新花结果,绿果成熟了,可它仍那么安静平和、按部就班地过着每一天,正视着生命的最后一刻。它好潇洒哟!

新黄是蒲公英的花。蒲公英让我喜欢是它那长久的花期。初春料峭,于隔年的枯草和当年的新草丛中挺立出一支黄黄地小花,举手迎春,那就是蒲公英。而且这花会连续不断地生出开放,相伴夏季、相陪秋天。在秋天已经枯荣相杂的草丛中,它仍旧那么小小黄黄地开。不求闻达,只做奉献的精神可以用来咏它,而且在这已深之秋肃杀之气渐浓之时,它平添了一份热烈和活泼,经它的灿然一笑。引人们的灿然一笑,心绪于如释重负之外再添些许轻松愉快。

在一个个休闲园中,在深秋已有失修剪的树丛绿地漫踱,细赏那像新花一样、落英一样艳丽的树叶,体会秋比春还多彩,比春来得敦厚朴实。

不老的日子

秋色的一个大景、美景,其实在我们的小区里,在我们的日子中。生活安定,社会和谐之时,人们追求什么?更多的是关注健康。秋高气爽,是加强锻炼强健身体的好时候,人们不会错过。休闲场地上练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的队伍整齐划一,那一身白运动服,那一把鲜艳的大红扇,那灿灿的笑脸和优雅的舞姿,使徐娘们老来风韵犹胜当年。运动项目之多之广前所未有,你看,他们在抖空竹,这是杂技的品种,如今六七十岁的老人也抖出各种花样来了。心理年轻人不老。

秋天储备秋菜,不全是过去的日子,现在还是,只是不再储那么多。蔬菜已经没有了淡季旺季,随时可在蔬菜市上买到可心的鲜菜,还用储备么?用啊,不为买不到,为顺手方便,不必大冷天为一棵葱跑一趟街。于是,你瞅瞅吧,白菜、萝卜、大葱,整齐的小堆、整体却是零乱地摆在小区的各处空地上、台阶上凉晒,在楼梯间,每家门旁都有一小袋子土豆,有一家还淹了一小缸酸菜,说市上有,也不贵,还觉得自己淹的好吃。

秋色小语散文 第11篇

曙光即将在晨雾与雨蒙中悄然走来,周遭的一切那么的静谧,只有嘀嗒嘀嗒的钟声回荡耳边,仿佛是在聆听我的心声,亦是懂得我的心境,对我做出清脆的回应。

闭目浅睡,脑海里浮现出很多经年往事,一幕幕,清晰可见。想起那年我们一起观海听涛,那一袭一袭有如白练的浪潮涌向岸边,溅起的浪花打湿了裤脚,于是我们脱下鞋子,光着脚丫漫步在细腻的沙滩上,那是有多么的美好啊。想起初次到你的闺蜜家吃饭的情景,那简约且干净的小屋,热情的款待,可口的.饭菜,温和的笑容以及侃侃而谈都一一滑落在一杯杯浊酒之中,记得,你指着一张小铁床说,这是我常来休息的地方,累了乏了就跑来,蹭上一顿吃喝后就可以一觉睡到大天亮。当心绪寂寞时,也跑到这间充满安逸的小屋,在一杯酒或在一杯茶中互诉心声。当我听了以后,即为你们的友情高兴又为你们驻外不易而酸楚,感觉你们有如在外辛苦打工的农民工。依稀记得那辆黄色的小摩托车,食堂里那张大大的圆桌,那咬一口满是肉馅的饺子,还有站在三月里的长路上,欣赏那春天的柳枝含烟,小桃红的含苞待放,那一本书,一杯茶,一首音乐……点点滴滴,虽是平常事,可也刻骨铭心。时光荏苒,很多的经年过往已被时间涤荡有如书本上的故事,而今的回忆,依旧温馨,宛如春天的花朵,点缀山坡原野,点缀生活美好,点缀心灵温暖。

棉乡秋色散文 第12篇

我的故乡是黄海之滨有名的产棉区,每到秋季,棉花朵朵开放。天空是湛蓝的,辽阔无边,白云是洁白的,一片又一片;大地是成熟的,秋色烂漫,棉花是雪白的,一堆又一堆……

艳阳高照,天高云淡,感受到空气的丝丝凉爽,我就知道,故乡棉花的秋天又来了!

秋天的棉花才是最美的。每逢秋天,雪白雪白的棉花,总会映亮整个村庄,点燃一双又一双火热的`眼睛,丰收的喜悦写在故乡每个人的脸上。

在一地阳光里,棉花一朵又一朵地盛开,棉花的付出总给故乡人留下最美好的记忆。中秋前后,是棉花吐絮的旺盛期。一块块棉地,白茫茫连成一片,仿佛是白雪降落到了田野,一树树的棉花,似一树树积雪;大朵大朵的棉花,又像一只只白鸽停落在树枝上。走近一看,这时棉花的叶子大多呈酱红色,雪白的棉花压弯了枝头。绽放开的棉花如盛开的白莲,白得逼人的眼;正欲开放的棉花,似咧嘴笑开的石榴,棉絮依稀可见。拾棉花的姑娘、媳妇走进棉地,娴熟地采摘新棉,手指灵动如琴师弹钢琴那般精巧、那般轻盈。一团团棉花飞进了她们腰间的围兜,一垄棉花采下来,棉花把围兜揣得鼓鼓囊囊的。顿时,采棉姑娘、媳妇个个都变成了“孕妇”,漂亮的脸蛋笑成了一朵朵棉花,要知道,她们“怀”上的可都是一个个“金娃娃”啊!

今年“十一”长假,我回到久别的故乡,又见到了一望无际的棉海,见到了洁白如雪的棉花,一种“温暖”的情愫便从心底升腾而起。儿时,帮父母采摘新棉的场景历历在目,恍若昨天。

在棉地里,我见到了老家邻居大妈正在采摘新棉。大妈告诉我,今年天公作美,持续的高温晴热天气让棉花生长如虎添翼,又是一个难得好年景。大妈的儿子、儿媳在外地承包建筑工程,年收入可观,在村庄上盖起了二层楼的小别墅。大妈老两口虽然年过花甲,但种上了十几亩的棉花。艳艳的秋阳下,大妈用手轻轻分开棉花的枝叶,摘下柔绵绵、白皙皙的新棉,脸上露出甜丝丝的微笑。她边摘棉花,边和我拉家常。“现在赚钱的渠道多了,不光植棉种粮,外出打工赚的钱也不比长棉花少。”但她说,家乡人对棉花依然有特殊的感情。是呀,多年以前棉花致富了众乡邻,孩子上学需用的钱、建新房需存的款、姑娘出嫁要准备的棉花被……

如今,家乡农业机械化作业普及了,采棉花之于收粮食还算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收入也比经商办企业少得多,但家乡人种植棉花的热情并没有丝毫减少,也许这就是化解不了的“棉花情结”吧。是棉花养育了故乡人,是故乡人延继了棉花。

上一篇:葡萄的贮藏保鲜技术下一篇:2024.11月文明班级评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