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未来企业之路》有感

2024-06-24

读《未来企业之路》有感(精选11篇)

读《未来企业之路》有感 第1篇

不断变革,不断创新,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读《未来企业之路》有感

天津临港产业公司郭峰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所有企业持续的追求,如何选取和制定科学的发展模式和实施适合的管理模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索尔.伯曼在《未来企业之路》里向读者展示了对构建未来企业的设想。他基于IBM公司独有的全球调研方法论,通过对全球范围内超过1000位企业管理人员及公共组织领导人面对面的访谈,总结出了未来企业必须具备的五大特征:即渴求变革、全球整合、让创新超出客户想象、真诚,而不仅仅是慷慨、颠覆性的业务创新。1000多位企业管理者对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变危为机、把握趋势、积极推进变革、走出一条企业持续发展之路进行了深入探索,并传达出独特价值理念和创新企业管理的方式、方法,即充分运用“变革、超越、整合、创新、真诚”以实现企业更高的价值。这些一系列细致的数据和调查结果形成了未来企业发展趋势的分析,给予我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变革”——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成长,如何持续创新,我认为“变革”是关键,也是我认为本书最大的关键词。之所以就变革作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是因为人们最大的恐惧是不敢接受变化。所谓“穷则思变”,就是这个道理。有人认为变革只会发生 1

在老企业中,年轻的企业不需要变革。其实不然,我们不能因为

需要变革时才变革,为了变革而变革,而是在经营企业的过程,时时都有变革的思想和准备,这样你才不会因为变革而手足无

措。天津港作为一个货物吞实现吐量四亿、集装箱1000万TEU的老牌传统码头企业,无疑不是通过变革推动了其在每个时代的发展采取得的卓越成就。纵观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传统的业务模

式及管理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其再次跨越发展,年初提出的“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又在新的层面上迈开了变革的步伐。

“四大产业”板块的提出是在原有业务模式总结基础上的升华,是在开拓未来创新模式的新的应用,而这些不仅仅是简单的提出

和划分能够实现的,需要天津港人不断的更新观念、提升理念、转变思考模式并创新的努力推动才能完成。

“超越”——就是业务固有模式的超越,开辟以客户领先的新模式。倾听客户的意见;跨越所有渠道和机会,洞察、学习、体验客户;与客户持续互动,共享和创造价值;收获-获得客户的认同。倾听和学习是产生和运用客户洞察的核心,互动和收获

是企业战略服务的核心。这种超越本人更多的认为应该是思想的超越在先,用先进的思想理念引领项目管理、业务模式以及文化的不断提升,正如“未来的企业”是逐梦人的天堂——他们质疑臆

测,提出的方案往往非常激进并且最初可能被一些人认为不切实际。

“未来的企业”还是那些能力非凡的领导者的乐土,由他们设定目标、推动和引领企业前进。只有不断的超越才能推动企业在各种复杂环境

下灵活应对,立于不败之地,扬长避短,不断做大做强。

“创新”作为现代企业概念,是1912年美籍经济学家熊彼

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创新就是建

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系列生产要素(如新原料、新工艺、新产品、新市场等)加以新组合,从而产生新的生产力。”企业

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未来企业管理的主旋律。《未来企业之

路》中提到2008-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所引发的混乱使经济环境变

得愈加复杂和不确定,面对加速的变化,企业都在重新思考其战略与

业务模式:他们提供了什么价值,到哪里去竞争,如何发挥优势及如

何进行定位,从而在这一新环境中取得领先。而这种再思考的系统方

式囊括了未来企业发展的关键能力:即重组商业模式、为顾客创造价

值、利用核心竞争力来发展新的业务、运营模式和技术的创新以及至

关重要的变革管理能力。同时,实现成功的“成本和复杂性降低、创新的造势、战略性服务交付”等三个手段也正好给予了企业创新意

义的充分论证。天津港作为一个刚刚踏上世界一流大港的老牌港口企

业,在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道路上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在业务模式、流程再造、全面管理、企业文化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更多的创新

变革,以形成助推企业快速发展的巨大合力。

“真诚”——什么是真诚?《未来企业之路》所归纳的五项

特征之一“超越慷慨的真诚”,也就是说真诚不等于慷慨的给予。

对于内部来讲,“真诚”不仅是物质的给予、精神的鼓励,而更

重要的是提供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展示舞台,让其自身的能量得

以充分的发挥;对于企业外部是一种形象,是一种可信度极高、管理先进、业务流程便捷、文化影响力大、员工素质高等多方面的集合。天津港开展十几年的“优质服务月活动”和第三方评价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真诚”的客户形象,但在整体的管理水平、业务便捷等诸多方面仍需要不断的提升。而这种提升应该是一种企业内涵的升华而不是表象的扩张。

总之,在这个飞速变革的时代,天津港正面临着新的变革,不管是业务模式还是管理流程,索尔.伯曼先生在《未来企业之路》一书中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借鉴,这需要我们更为深入的掌握自身,应用创新的管理思维、推行创新的业务模式和流程管理,实现让 “让创新超越客户的想象”,在新经济环境中取得领先,走上企业的未来之路。

读《未来企业之路》有感 第2篇

因为这本书偏向与理论化,读起来有些吃力,所以,今天在读第四章的时候,我都是尽量利用我现在的家教经历来对应思考书中的一些观点。

首先,我非常同意书中的这样一个观点:“学习如何教学,包括培养教学技能,理解教育中所蕴含的道德问题,能够在学校的文化中协调并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发展个人素质并能对自己和他人的行动作出反思与评价。”毫无疑问,这里提到的第一点,“培养教学技能”是绝大多数人都能想到的,而且,我个人认为,这一点较其他内容来说是最容易做到的。但是,要做到“理解教育中所蕴含的道德问题,能够在学校的文化中协调并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发展个人素质”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我认为,这些内容对于教学学习来说更为重要。我觉得,我在我的现在的家教过程中,“能对自己和他人的行动作出反思与评价”这一点我是做得很不足的。

这一章内容向我们展示了许多作者与一群教师关于教学问题的对话。这些对话向我们展示了这些教师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及他们对于部分问题的解决办法。说实话,看到这些内容,我的心情是有点复杂的。一方面,我感到有些小开心,因为发现我在家教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书中的一些老师也会遇到,这至少让我知道,这些不是只有我一个人遇到。另一方面,我也感到有些担忧,因为看到那些老师的困惑,我明白教师教学确实并不容易,也不简单,不过,正如作者的观点,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需要在这过程中不断学习,首先要练习自己的判断力和批判性反思能力,要重视内省。这个内省过程,如作者所言,也是一个研究过程,新教师要成为一个高效的教师,首先要成为高效的研究者,要善于研究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

读《未来企业之路》有感 第3篇

——读《何谓文化》有感

蒋君卉 (江苏省文化馆江苏南京210000)

作为一位新晋加入江苏省文化馆的青年员工, 关注文化潮流脉动, 在实践中熟悉与探索工作开展模式与前进道路, 一直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在一年半的工作经历中, 除了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投身于各项日常事务, 积累经验以外, 我心中一直在做着这样的几个思考, 究竟什么叫做文化?文化服务的范畴到底有哪些?文化馆这一存在多年的社会主义基层文化机构在新时期应当如何汰旧迎新, 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想找本文化理论方面的书, 从中寻出答案, 但这类的书籍看似很多, 实质能起帮助作用的却很少, 大多拘泥于文化体系的设置与划分, 文化的社会效应等层面, 枯燥却又不得甚解。这一尴尬的状况, 一直到我最近读了余秋雨的《何谓文化》才有所改变。

该书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 准确地说是一本合集, 所有文章都是第一次发表。它是余秋雨继《文化苦旅》之后, 20年来关于文化思考最诚恳、最隆重的回答。在篇首, 余秋雨即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化, 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 创建集体人格……文化的最终目标, 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我非常喜欢他所给出的这个定义, 简洁、短小, 却又饱含着丰富的韵味, 远非以往具有浓厚阶级意识形态的教科书式阐述所能比。是的, 既然文化可以远自蛮荒的亘古, 绵延发展至今, 传播领域又不断超越国界, 那么它一定是激发起了人们内心深处最本真的需求, 这种需求更多的出自于人性, 不因国籍、身份、文化程度、收入等而有所区分。否则, 我们如何解释由华人李安执导的, 加拿大剧作家扬·马特尔撰写, 印度小伙苏拉·沙玛主演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可以在这么多的国家得到追捧与肯定?

书中着重谈论了当前的文化隐忧问题, 提出三大隐忧:第一, 复古文化正在冲击着创新文化;第二, 民粹文化正在冲击着理性文化;第三, 文化的耗损机制仍然强于建设机制。尽管余秋雨是从文化发展大局观来谈的上述观点, 但我认为, 若放置于文化馆发展与建设的范畴内, 上述三种现象依旧存在, 如果不能在社会转型期内及时认识问题与构建相关对策, 极有可能出现事倍功半的不良效应, 既延误文化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发展契机, 也浪费本不算富足的公共文化资源, 最终恶性循环, 甚至走向消亡。

关于“复古文化正在冲击着创新文化”——这些年, 各地已经把很多处于生存竞争过程中的民间艺术、地方戏曲, 全都不分优劣地当作“国家遗产”保护了起来, 把它们称作“国粹”“省粹”“市粹”, 顺便, 还把老一代民间艺人一律封为不可超越的“艺术泰斗”“文化经典”。在我看来, 对于旧有的文化遗产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甄别, 不能凡是在老一辈中流行过的文化项目都认为应无条件保留, 这样既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又顺应历史潮流, 让民间艺术新陈代谢的自然选择过程保持通畅。试想, 京剧是自古就有的吗?它其实是诞生于清朝乾隆皇帝祝寿这样的背景之下, 在徽剧的基础上结合了汉剧, 昆曲, 秦腔等剧种所产生。封建时代人们的社会思想又一向把曲艺艺术视为“九流”, 更不可能从国家层面给予直接的财政与政策支持, 但这反而进一步要求曲艺艺术工作者从自身做起, 不断地改良, 最终他们不仅坚强地生存了下来, 还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我由此想到很多文化馆的送戏下乡活动, 由于服务的对象多为农村群众, 因而在节目活动的安排上, 一些主创者仍然秉持着十年前, 甚至二十年前的观点, 认为戏曲、小品、民歌、相声、民俗舞蹈等仍然是当前农村文化的主流, 但在实际演出活动中, 尤其在经济基础较好的发达地区农村, 会出现“找不到观众学生凑”的现象, 即当地农民宁肯在家“围长城”也不愿出来观看演出。究其原因, 我认为文化馆确实需要从自身出发, 对当代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做一个重新的定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虽然总体仍落后于城镇, 但在新时代里, 我国农民基本已实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其中的很多人同样有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的习惯, 甚至掌握了互联网技术, 这一庞大群体同样具有高度的智慧与甄别力, 他们更加渴望的是现代文化, 比如流行乐、现代舞、即兴戏剧等。因此, 文化馆作为以文艺演出为重要服务形式的演出机构, 如果一味考虑“复古文化”式的节目形式, 最终将只能服务于少数群体, 当文艺工作者心中增添了太多历史的沉淀后, 必然降低对创新的敏感度, 只能是自言自语, 自娱自乐, 即使走出国门演出, 也很难与其他文明进行平等对话, 最终会是一种倒退。

关于“民粹文化正在冲击着理性文化”的问题——每一个正常的现代社会都应该重视民众的呼声, 但是, 这种重视必须通过真正的民主理性和必要程序来实现。民粹和复古一样, 都是在设定虚假信仰。任何虚假信仰, 都是文化欺骗。文化艺术一旦受控于民粹主义, 很快就会从惊人的热闹走向惊人的低俗, 然后走向惊人的荒凉。我由此想到近些年来一些文化馆演出节目上出现的媚俗现象, 如《最炫民族风》与《江南Style》这两首歌曲, 实质上无论曲风还是歌词是难登大雅之堂, 可由于它夸张, 是一种宣泄, 所以热闹无比;再如某些“二人转”作品, 为吸引注意力而剑走偏锋, 台词里腥膻色意味严重, 看似很能带动观众的情绪, 其实观众大笑过后心中更多的是一片茫然……这些都与文化馆通过送戏下乡这一形式来提升观众审美情趣的初衷背道而驰, 而且将文化馆这一正规组织机构在观众心中的形象降低到某些不正规的民间流动歌舞团的境界。

关于“文化的损耗机制仍然强于建设机制”——中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 却为什么迟迟不能出现真正被海内外公认的文化成就?必定与文化的耗损机制有关。一种是“惰性损耗”, 它是一种体制性的毛病, 这种毛病耗损了文化的活力, 消费了文化的资源, 进而使另一种“恶性耗损”乘虚而入。我的思考是, 文化的萌芽、发展、壮大、消亡, 有其自身的规律与周期, 不应当以搞运动的方式强行推进, 更不应当由政府与管理机构直接出面参与开发, 几年前国内某些省份开展的“文化产业引导基金”项目, 投入甚多, 每次报项目时轰轰烈烈, 但是究竟效果如何, 值得深思。最让人忧虑的, 就是迫切需要得到支持的文化项目没有得到关注, 而不具备增长可能性与发展前景的项目被划拨了过多的资金与荣誉, 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具体到我的工作领域而言, 我认为文化馆作为一种服务型机构, 实质上没有太多权力, 也没有当代的代表性, 所以无法面对文化创建上的真正问题。其实目前处于文化创建前沿的, 是年轻的一代。他们天天遇到的障碍、挑战、挣扎、乐趣, 是官方机构无法想象的。以我们江苏省文化馆艺术团为例, 团员中有好几位成员来自社会, 属于签约演出性质, 虽然文化馆的整体收入不高, 但是这份工资对他们的生活也是一个有效的保障, 而文化馆这个并不算大的平台, 恰恰也提供了足以保障他们进一步创作艺术与个人发展的空间。经过多次实践证明, 他们在编剧、演出、综合协调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 也能够很好地融入现有的艺术团团队, 如果主管机构能进一步给予文化馆艺术团以支持与鼓励, 相信依靠现有团队的力量, 必定能够创造出更大的成绩。真正杰出的文化人才数量有限, 居无定所, 永远在寻找着能够守护文化等级和文化安全的地方, 他们也不太会, 甚至没有机会与途径去响应“人才引进”这样的计划实现永久的“定居”。只要阻止了“惰性损耗”和“恶性损耗”, 文化人才就成批地站在眼前了。

基层群文辅导服务亟待求新求变

范红莉 (河南省渑池县文化馆河南渑池472400)

摘要:做好基层群众文化的服务辅导工作, 直接关系到文化意识形态的趋势走向。近些年来, 基层群众文化的辅导工作, 缺乏精心的组织谋划咋看还处于松散自由之态势, 严重阻碍制约着人们文明道德素质的快速提升, 就连看似红火热闹的群众文化活动, 其内涵质量和效果也显大有折扣。笔者认为, 要使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助推器, 其就亟待求新、求变!

关键词:群文工作;服务;辅导工作

一、延伸基层服务意识, 力求“送文化下乡”常态化

就现实而言, 我们的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仍存在不少盲区, 甚至不少的盲点, 亟待群文工作者努力开拓、探索创新!我们不难想象, 群文工作领域绝非铁板一块的真空, 如果先进的文化不去占领, 污垢腐朽的文化必定伺机而入。基层群文辅导工作直接体现着意识形态的健康发展与否, 直接体现着国民素质能否迅速提高。面对国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 基层群文辅导工作越发显得任重道远!

作为新时期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者, 随时送辅导、送服务至农村、矿山、社区、校园、部队、敬老院责无旁贷。我想, 一应建立健全基层文化辅导工作的长效机制, 并一以贯之;二应扩大辅导层面, 精心组织城乡文化专干与村组、农户一对一结对子, 一对一长期帮辅;三应在辅导举措等方面求新求变, 让群众认可满意, 切实享受到文化带来的更多实惠。如通过送文化年货、农家书屋共建、定期问卷回访等形式, 使得民众整体文化水平提升收到实效;四应坚持群众文化辅导的经常性、持续性。此外, 还可组成群文辅导工作小分队深入边缘农村,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辅导活动, 潜心营造前所未有的浓厚文化氛围。

二、突出“地域”特色, 不断增强“养文化”意识

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重要载体乃最为广大的人民群众, 他们是文化需求最为迫切的受益者, 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乃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然而, 仅仅依靠他们有限的热情和积极性显然不够, 难以保持基层文化辅导工作所要追求的理想效果和目标。由此说, 我们必须立足当地文化资源, 树立崭新的“养文化”意识。譬如在专业人员对其辅导的过程中, 重点发现培养一批基层文化骨干, 集中开展较高层次的辅导培训, 专门印刷文化辅导书籍, 甚至制作成光盘, 以点带面地组织实施新型农民文化培训项目, 甚至还也可通过“文化大篷车”的形式走进田间地头, 现场举办专业知识讲座等。如河南省渑池县天池乡陶村村的“文化大院”、仰韶乡池底村的农民乐队, 在影响带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同时, 培养了一大批“新农村文化新人”, 挑起了乡村文化辅导工作的大梁;还有, 要积极配合文化主管部门, 倾力扶持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寻求政府财力支持、创建县、乡 (镇) 、村三级共建模式, 或以文化扶贫作为载体, 尽快健全完善农家书屋、乡村文化馆站、村级文化大院、科技网吧等, 切实让这些文化设施成为农民朋友的“好帮手”“充电器”。在辅导过程中要注重与基层群众的沟通交流, 一改过去文化下乡简单粗放的传播辅导模式, 与他们采取面对面、心交心的真诚交流, 得出他们最渴求的读书意愿是什么?在

总体来说, 文化是个浩如沧海的巨大议题, 也缺乏一定的硬性评定标准, 作为基层文化馆工作人员, 即使终身不懈, 能做的事情其实也不会太多, 尤其在当前脱离了大一统模式, 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转型期里更属不易。但正因为难, 所以更加需要有人去做, 我坚信, 文化馆的前途取决于年轻的创造者, 我们的视野、此基础上, 还可以点带面, 示范带动, 由此拓宽文化阵地作用, 进而开阔群众视野, 切实做到由过去单一的“送文化”到形式多样的“养文化”之转变。

三、探索创新辅导思路将文化触角延伸至千家万户

伴随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变, 他们的文化审美需求也随之呈现多样性和多元化。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甚至还应有前瞻性, 必须尽快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格局, 必须改进陈旧落套、不合时宜的辅导模式, 将文化触角再度延伸, 大到村民小组, 小到一家一户。如渑池文化馆做法是:文化馆站、文化大院, 联动作战, 形成合力。一是县委宣传部每年每季度至少三次听取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汇报, 破解解全县文化惠民难题;二是县政府县长办公会每年至少三次以上专题研究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中的经费不足问题;三是由县委宣传部牵头, 县文广新局具体实施, 根据不同人群的文化层次, 职业特点, 集中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专业辅导活动, 邀请省市文化专家全新推出“新农村群众文化辅导讲座”, 使得群众尽情享受到地地道道的文化大餐;四是创新辅导服务形式, 有序开展与农户的订单式辅导。具体做法是:抽调各领域、各门类相关专业的文化艺术骨干, 结合各村各户实际, 有针对性地组织专业文艺团体与民间乐队等现场“PK”, 并由专家评委家现场点评;五是建立基层群文工作辅导网络, 并由文化志愿者, 对县城、乡 (镇) 村、街道、社区和机关、学校多渠道进行群众文化资源调查, 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起纵向展示、横向交流、资源共享的群众文化辅导体系。由此使得基层群众依据自己的不同需求各取所需, 让更多的文化成果惠及于民。

四、基层群文辅导应与“免费开放”有机结合

眼下文化馆的“免费开放”, 实乃惠及民生的绝好举措。它非字面意义上的不收费了, 它的涵义来自诸多层面。首先说, 它不仅仅是文化基础设施、活动场地、健身器材等, 表面意义上的免费开放, 还应对一些保障基本职能所要实现的辅助性服务也应实施免费。如方便民众的小件寄存、公用雨伞、自行车气筒、免费提供笔墨纸砚等等。也就是说, 要不遗余力地充分利用文化馆人的智力资源, 倾力打造地方文化服务特色品牌。对此, 我们应该把仍在业余水平线上的民间爱好者组织起来, 认真予以辅导提高, 之后通过形式多样的赛事活动, 在促进提高水平的前提下, 给他们以艺术的熏陶和精神层面上愉悦享受。譬如对有些有价值的传统“绝活儿”等, 完全可以鼓励他们申报“非遗”项目。

县级文化馆实行“免费开放”, 还要挖掘不同层次的受众群体, 对其研究制定相应的文化艺术辅导服务, 甚至制定不同的辅导方案, 精心做到“因人制宜, 因地制宜”, 恰到好处地保障“免费开放”在时间、内容、形式等方面都能适应各类人群, 使其更加彰显“免费开放”的灵活性、目的性, 切实让人们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免费开放”所带来的实惠。

我相信, 未来的基层群文辅导工作, 必将更加花样繁多, 也将更加异彩纷呈, 更会越来越深入人心, 未来的基层农民也将在这种自娱自乐自我陶醉自我展示的舞台上, 心悦诚服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进而达到情感和心灵的高度升华!

读《回望人类发明之路》有感 第4篇

于是特意找了本《李约瑟传》来看,于是知道了李约瑟的疑问:“为何近现代科学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科技与经济曾经领先世界的中国”。

张开逊教授在《回望人类发明之路》中说:人类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其实都肇始于中国,它们对世界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他还这样定义中国古代发明:“中国古代发明是一种基础性发明。”他将中国重大的科学技术领先世界的时间定义为“上启春秋,下至南宋”。但在这之后的几个世纪,我们却成了“沉睡的巨龙”。

有人认为,近代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应归结于中国自古以来重文轻理的儒家思想和“八股”取士制度,以及“重农抑商”的政策。但是,中国古代不乏科学大家,如祖冲之、张衡、刘徽、秦九韶等,也有领先世界的著述,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甘石星经》《天工开物》等。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朝代都实行限制工商的政策,比如唐、宋、元时期政府就没有限制海外贸易。甚至在明朝,也没有强制执行禁海贸易。1740年,清朝的法律鼓励私人采煤。

有人讲,我们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只是博物学,我们的科学技术属于应用型科学。比如《九章算术》所陈列的都是与生活有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物兑损、房屋建筑的结构计算、分配方案设计等。星相学的领先也是源于朝廷的重视。等等。

其实,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原本就更多来自于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即使作为西方科学鼻祖的亚里士多德也是基于对自然的观察而建立起了他的科学体系。13、14世纪中国的天文学家曾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但在17世纪,当中国人发现自己的天文立法过时了之后,就把朝廷的天文事宜交由耶稣会去负责了)。

中国人在科学探索之路上有求索的精神,也有包容的胸襟,那我们为什么会落后了呢?

最近,看到张开逊教授的一个谈话。他认为,中国人在古代探索自然的活动一直没有越过两道门槛:第一,人们并不重视实验的方法;很多探究活动,都停留在观察和描述的层面上。第二,中国人探究自然的活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没有使用精确的数学工具,没有发明出探究自然所必需的很多数学方法,不习惯西方的逻辑推理这种方式。因此,中国的探究活动没有跨过近代科学的这道门槛,没有让自己的发明活动由依赖经验和灵感的阶段走入依靠发现自然规律、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深层次的理解产生新技术的阶段。

是的,科学发现有其内在的规律,只有认识它、遵循它,科学才能得以发展。这是读《回望人类发明之路》后给我的启迪。

读《勇士之路》有感 第5篇

我想应该也有人读过《勇士之路》吧!那我今天就来说说他吧。这本书只有六册,我只看了两册,分别是“鬼手之路”和“迎战未知的命运”,这两本是我最爱看的书。

这个故事分别有:“阿拉德、施佩、马蒂尔德”等一些人。

作者的名字叫九华龙,自幼爱好写作文,从2000年起在各大媒体发表小说、评论。2004年到今,出版了长篇小说近五部,近千万字。畅销代表作有《神行机甲》等,是河北省作协会员。

故事的第三部主要说:“这里有猫妖的利爪和毒牙!这里有牛头兵的尖角和巨斧!只有真的勇士,才敢进入最可怕的幽暗森林!然而,贪玩的阿狸为了捉一只“宠物猫”进入了这里。宠物猫再次出现,可是这次它却成了死神的化身,危险犹如一条毒蛇慢慢逼近„„”。

读复兴之路有感 第6篇

这几天我阅读了记载中国成长历程的书——《复兴之路》。

看完了《复兴之路》这本书,我深深为之感动。这本书分上篇、中篇和下篇,其中上篇和中篇记叙了1840年至2007年中共十七大召开之间的史事,下篇叙述了十七大之后至今在中华大地上发生的重大而典型的事件。《复兴之路》叙述大量真实而生动的历史事件的基础上阐释了一个鲜明的主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地揭露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通过阅读我深深的感受到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到今日的富强,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离不开党的正确引领,而中国共产党不仅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把旧中国变成日益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也还会继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努力奋斗,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我相信阅读这段历史不管是对我还是其他人都会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有一定深刻的指导意义。

伟大的《复兴之路》让我更坚信了:任何事情的完成,无论大小,都包含着辛勤的耕耘,不尽的探索和努力,只要朝着统一的目标,秉着自己的信念,不怕困难,奋勇前进,不退缩,不放弃,梦想都会实现!

我们党就是这样走下去的,就是这样坚持下去的,回顾复兴之路实现共产主义这个宏伟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就像《复兴之路》书中写的,对中国这样一个历尽磨难的国家而言就显得尤为意义深刻。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以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积百年之力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奋斗着、发展着、探索着、前进着、再探索着……这个历程中我们有眼泪,但也有坚强做后盾,其中的悲哀和屈辱我们一齐哀悼,一齐崛起,一齐为最终的胜利奋斗……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不退缩、不放弃,中华民族终将战胜一切!

而作为我们年轻人都应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奋勇前进。生在这个社会转型期,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候,能够奋起直追,努力上进,承担时代所付予我们的重责,为国家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份责任。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重要讲话,字字饱含深情、句句掷地有声: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昭示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苦苦追寻的中国梦,明确了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必须坚持的道路,她是坚定了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那!习近平主席的讲话让我们备受鼓舞,我们应该矢志不渝的追寻先辈们的梦想,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用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续写新的篇章。勿忘国耻,以史为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努力奋斗!

读《复兴之路》有感 第7篇

一年一度的国庆又到了,举国欢庆,国家繁荣,人民幸福安康,一派喜气洋洋。

新中国的诞生,使中国的每一个公民都骄傲起来。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宏伟的声音,顿时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实施了改革开放这一举措。中国人民从此富裕了科技发达了军事强大了综合国力提高了。1992年那又是一个春天中国人民又富有了许多。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使中国发达了,祖国的综合国力居世界前列使香港,澳门回归。经过努力中国有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是中国虽然经历了风霜但她还是站了起来站立在了世界的东方。中国我为你自豪你永远是我神五,神六。神七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探月成功,北京奥运成功举办。向世界介绍了中国。

这就是中国的骄傲,中国人民的骄傲,我祝福你我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宿城区耿车中心校六(1)班杨杰

读《未来企业之路》有感 第8篇

关键词:美国高校,竞技体育,中国高校,对比研究

读罢凌平先生的《中美高校体育管理比较研究》, 对美国高校体育发展的成就, 感到欣羡, 美国竞技体育体制最显著的特点是整个国家的竞技体育体制以学校为中心, 大学生运动员成为美国体坛一支耀眼的劲旅。对美国高校体育成就欣羡之余, 不得不深刻反思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 为它的发展谋求康庄之路。

1 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

1.1 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

美国的大学体育属于业余体育的范畴, 由大学体育联合会 (NCAA) 管辖。在管理系统内部, 它把权力和职责下放到各个委员会, 委员会依据各自职责权限, 各司其职。NCAA把成员学校由高到低划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三个等级, 成员学校参加对应等级的比赛。NCAA不是通过行政手段或命令而是运用法律、法规等手段规范高校竞技体育赛事以及诸多相关事宜。

美国高校大学生运动员的招生充分体现了体育和教育的结合, 从入口方面为体育和教育的结合把关。美国的大学生运动员, 首先要通过全国统一规定的资格审查 (对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有严格的规定) , 成为准大学生运动员。然后才是在NCAA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下, 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 签订国家意向书与经济赞助协议 (NCAAⅠ级和Ⅱ级成员学校都设立运动奖学金) , 成为真正的大学生运动员。

大学生运动员是兼具了大学生和运动员双重身份的, 所以如何协调训练和学习就变得至关重要了。NCAA规定大学生运动员必须是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学生, 毕业学分及学期最低学分要求与普通大学生一致, 达不到学分要求的不能参加任何校际体育比赛。为保障大学生运动员的学习, NCAA章程明确规定:不允许把运动员当作获胜的工具, 必须保证运动员的学业。美国大学生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基本一致的毕业率就证明了体育和教育的成功结合。

1.2 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动力

1.2.1 美国高校成熟的大学生联赛

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实际上是在NCAA和高校共同认可的法律规范和规则下, 并根据市场反映, 通过频繁地组织各级各类赛事而运行的, 本来催生NCAA的就是源自自发的校际体育比赛 (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划船比赛) 。NCAA在春、秋、冬三个赛季共设置了24项竞赛, 还有它管理着的88项全国锦标赛、大学生体育联盟内部的比赛、区域联盟之间的比赛、校际间的对抗赛。

1.2.2 美国高校趋于完善的体育产业链

政府对高校竞技体育没有直接投资, NCAA只是一个社会团体, 它自身也没有能力为高校竞技体育投资。NCAA依托高水平的竞赛, 制定专门的市场培育和开发计划, 众多知名的企业财团加入合作伙伴的行列, 采取不同形式赞助NCAA的各项赛事, 而NCAA合作伙伴则可经NCAA授权使用NCAA注册的各种商标。像体育竞赛的门票收入和出让电视转播权都为大学体育创造了巨额收入。此外, 体育馆公告牌、计分牌上的电子广告、橄榄球季后赛的赞助商、队服上的商标, 以及专有服装和设备, 还有大学品牌服装、录像、商标和广告也倍受顾客青睐, 这样, 大学体育的商业利益获得不断地延伸。

2 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对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启示

首先, 美国超一流的优秀运动员大都出自大学, 大学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运动队的基地。我国绝大部分优秀运动员和运动队都来自于体工队和体校, 近些年, 高校也培养了一些优秀运动员和运动队, 如刘翔、和清华的皮滑赛艇队等。从这一点看, 高校成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基地在我国也将成为必然。

其次, NCAA是美国职业体育联盟选拔人才的主要渠道, 而目前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在选拔优秀运动员方面还没有真正起到作用, 可以说它与各个大学和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及职能还不是很清晰。中国各级大学生体协应在选拔优秀运动员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再次, 美国优秀的大学基本上都有运动队, 而且运动队都是校长或主管校长直接领导, 不少学校还形成了自己的优势项目。这与我们国家的情况基本相同, 但是其经费来源不仅仅是通过教育经费的资助;美国高校运动员的招生机制以及学习的管理方式, 处理运动训练与学习关系的办法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

最后, 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市场, 其高校竞技体育市场运行的机制比较完善, 而且有非常成熟的法律规范和规则, 通过赛事运作为大学带来了滚滚财源, 同样还提高了高校所在地体育运动水平和影响。

3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策略

3.1 积极开展群体活动, 夯实基础

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提高, 有赖于群体活动的普及、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应当普及群体活动, 增强青少年体质, 这样不仅为高校运动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 而且从运动员的选材、尖子队员的培养等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另外, 可适当加大投入, 广开运动训练规模, 增加参加系统训练人数、形成合理的运动训练队层次及运动员人才梯队, 达到参训人数多, 运动训练基础大, 使高校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有保证。

3.2 发挥优势, 合理布局

各高校在运动训练项目的设置上, 既要根据自身的办学规模、经济实力、体育设施来考虑, 又要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突出自身特点, 服务全局。

3.3 重视小学、中学、大学体育运动训练的衔接性, 稳步提高训练水平

根据高水平运动员 (队) 成才规律, 坚持系统的运动训练至少需10年左右, 而仅凭大学的4~5年的运动训练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 建立以高校为龙头、小学打基础、中学成才、大学出尖子为各训练阶段目标的训练体制。高校可利用自身优势, 同就近中、小学或本校的附中、附小联办业余体校或训练中心。层层衔接, 长期协作, 既是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的好办法, 也是学校输送高质量体育后备人才的基地。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由教育部、体育总局相关职能部门联合牵头, 各省、部级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具体实施、设立相关专门机构, 对高校系统的教练员有计划、有组织、多形式的分期分批进行专业技术理论、相关学科理论的培训或研讨会, 不断充实、提高相关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 并定期资格考核, 竞争上岗。

3.5 多渠道筹措资金, 改善训练设施

各相关管理职能部门及高校各级领导要重视竞技体育的投入, 除专款投入外, 可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自筹资金, 完善配套设施, 以达到或接近国家教委所规定的体育设施配置要求。从而保证高校运动训练在经费有保障、场馆环境优良、教练员全身心投入条件下的正常化、规范化。

3.6 加强科学管理、完善竞赛体制

加强科学管理, 是高校竞技体育改革重要措施之一。从纵向管理系统, 即上至教育部, 下到各区教育相关的职能部门牵头来制定规划、明确任务、密切联系、加强协作, 保证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输送渠道的畅通。从横向管理系统即学校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提高重视程度, 使其真正成为高校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决策者、领导者和管理者, 把高校运动训练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凌平.模式的变革与变革的模式——中国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Z].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 2003.

[2]凌平.中美高校体育管理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5.

[3]赵志坚.中美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4]池建.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体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03.

[5]兰馨.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7) :70-72.

[6]顾玉标.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存在问题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12) :58-59.

未来企业之路 第9篇

纵观世界最佳企业的排行榜,有一家企业,无论风云如何变幻,始终屹立在潮头,这就是IBM。IBM是世上少有的从优秀走向卓越,真正做到基业长青的企业。甚至连卓越的含义都已发生变化,商学院成功学的标准都变来变去的时候,IBM的成功仍然不变。以至于我们与其研究企业成功学,不如研究IBM本身。

关于如何做企业,IBM自己在最隐秘的核心处想什么?

我注意到,IBM商业价值研究院这两年一直在研究未来企业。先是前一年出版了《未来的企业》,去年又出版了《未来企业之路》。从他们“洞察全球顶尖企业愿景与制胜策略”和“中国企业的智慧转型”的灵动视角中,可以迫近感知那些连一流商学院还来不及追上并捕捉进经典的思路。用钱大群的话来说就是:“回归根本,从本质上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当前的大趋势下,我们到底怎么把企业做好?”

1、从商学院教授的视角看IBM——核心不变

1)从《基业长青》看IBM

一位商学院教授至少有一个看问题的独特视角。如果一定要将IBM纳入某位商学院教授的理论中来理解,吉姆·柯林斯的《基业长青》和《从优秀到卓越》也许将是一个理想的框架。

用基业长青理论,可以很好解释IBM的成功及其核心价值。

IBM的缘起,事出偶然。1924年的一天,老沃森回家宣布:公司要改称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小沃森当时正站在客厅的走廊上,心想:就凭那家小公司?那个正在卖咖啡研磨机和屠夫用的磅秤的小公司?

谁会想到IBM会真的发展成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当M——机器产品——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后,IBM把自己的M(机器)一刀剁掉,把硬盘业务卖给了日本人,又把个人电脑业务卖给了中国人。只剩下IB(国际商业),但他仍然是IBM!

历史证明,使一个企业基业长青的关键,并不在于它从事什么行当。用柯林斯的话说,“3M并不用黏合剂、研磨剂来定义它的使命,而是永远寻求用创新方法解决未解决的问题。这个使命带领3M不断地进入广泛的新领域。”

基业长青理论的核心是,企业除了核心价值不能变外,一切都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而核心价值不能是禀赋,而必然是内在的东西;甚至,核心价值的内容都不重要,而是有核心价值并把它贯穿在整个企业中这一点本身很重要。

小沃森总结道:一个企业组织如果要应付世事不断变化的挑战,除了“基本的”信念之外,企业在向前进时,必须准备改变本身的一切……组织中惟一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应该是它营业的基本哲学。

验算一下,确实很准确:咖啡研磨机和磅秤不是IBM,硬盘和个人电脑不是IBM……摆脱了所有这些之后仍然存在的,才是IBM。

2)靠《从优秀到卓越》学得来IBM吗?

IBM的成功经历,同样适合《从优秀到卓越》总结的道理: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企业不能躺在过去的成功之上,而要不断超越自我。而变成持久卓越公司的标志,“即发现高于金钱的核心价值及目标(核心理念),并将它与发扬核心/促进发展的动态趋势结合起来”。但是,要靠《从优秀到卓越》来模仿IBM的成功,却不那么容易。

《从优秀到卓越》与《基业长青》有很大差别。据说,写《从优秀到卓越》的时候,柯林斯把项目人员召集起来,讨论《从优秀到卓越》与《基业长青》是什么关系。项目组中的两位主要成员布赖恩·巴格利和艾里森·辛克莱都拼命反对与《基业长青》有关系,理由只不过是如果那样,“很难让人有成就感”。

柯林斯的两本书虽然在企业家中获得极高的认同,但在商学界都曾引起很大争论。但二者又有所不同。对《基业长青》的批评意见主要认为,柯林斯先验预设了一个不变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但事实上许多公司包括一些他所说基业长青公司,在成长到相当阶段时,并没有明确自己的核心价值。就拿IBM来说,1990年的转型,可以说就是基本价值观的一种重大修正。不过,这种指控并不致命。因为对《基业长青》来说,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不变,是相对于环境变化以及所做的事情的变化来说的。它所谓不变,是哲学意义上的。而商学界对《从优秀到卓越》的指控则不同。批评意见主要不是针对《从优秀到卓越》本身的结论,而是针对柯林斯饱受争议的“标杆”方法。商学界在总结商业理论得失时,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标杆方法的弱点在于它是一种事后诸葛亮,可以总结成功,却往往无益于落后者追赶。因为以往经验表明,标杆的建立者,往往是行业游戏规则的制订者,同行业(特别是同质化竞争行业)的落后者追赶标杆很少成功,是因为标杆使他们落入了先行者布下的行业游戏规则的陷阱。标杆方法是对先行者创新的概括,但却不能让落后者还原创新本身。

在学习IBM的问题上,利用《从优秀到卓越》的方法,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明白IBM为什么卓越,但想再创造同样的卓越,却发现每一个条条和框框,都好象是在重复别人的优秀,却不能使自己卓越。主要问题在于,没有把卓越背后的创新与变革的动力系统总结出来。

更差的学习方法是,把卓越当作卓越运营。卓越运营,是日本追赶美国时代流行的理念。从今天的观点看,卓越运营理念存在着系统的错误。丰田就是一个突出的受害者。卓越运营的问题在于,它将节省成本与创造价值混为一谈。因此,更加适合成本领先战略(也就是传统“中国制造”模式),但在企业发展到超越成本领先战略走向持久卓越时,从实战效果看,却往往力不从心。

柯林斯自己也没有很深刻地理解这一点,因此他才有这样的困惑:“事实上,新经济中也没有什么新东西。电、电话、汽车、收音机或半导体的发明,对于有幸目睹它们的人来说,不也是一种新经济吗?难道我们可以说,他们对新经济的感觉没有我们今天如此强烈吗?”

这就与IBM的感觉不对了。柯林斯的局限性,在于他对变革的理解是片面的。只看到了商业变革,没看到技术变革。他把商业核心,理解成万古不变其宗的东西。这就隐含了商业模式不变的假设。一旦企业的变革,使商业模式本身也发生变化时,当创新成为企业成功要素时,他的理论就失灵了。这源于他否定技术变革对商业变革的作用。

而IBM却恰恰是一个善于利用技术变革进行商业变革的企业,因此,我们必须超越柯林斯的视野,进一步深入到IBM的内心深处去探险。

2、IBM自己关心什么?——核心变化

在全球的商学院紧密跟踪盯着IBM看的时候,不知有多少人注意到,IBM每年都在跟踪盯着别的1000多个企业在看。这项活动被称之为IBM全球CEO调查。向别的企业学习,这没有什么特别的,大不了说明IBM比较谦虚,比较好学。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想就不同了。IBM最关心别的企业哪些方面,正是他最看重哪些方面的一个信号流露。

商学院教授总结IBM的时候,往往事先有一个套路,把IBM往里装,因此有多少个框架,就可以装出多少个不一样的IBM。可是,IBM自己去总结别人的时候,却只有自己一个框架,它反映出IBM自己在最隐秘的核心处想什么。我们由此可以分析出,IBM关于如何做企业,到底最关心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顺着IBM关注全球CEO的眼光看去,我们赫然发现一个在柯林斯理论中没有的东西, IBM把它称之为 “变革鸿沟”。变革鸿沟是指企业预期的变革级别与掌控和执行变革的能力之间存在的差距。“变革鸿沟”既涉及价值层面,也涉及操作层面。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正是与基业长青有关的价值层面的东西。

基业长青中说作为核心理念的不变,与变革鸿沟说的变,是什么关系呢?按柯林斯的理论,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理念,是不能变的;变的只是核心之外的东西,是变化而非变革。然而,“变革鸿沟”说的变革,恰恰包含了自身核心东西在转型意义上的变化。

据IBM2008年全球CEO调查,全球范围内的变革鸿沟达22%,几乎是2006年的2倍,而在中国,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即使那些业绩最出众的跨国公司,也存在19%的“变革鸿沟”。

将变革解剖来具体看,IBM在价值层面,主要关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高产出。这句话表述得不精确,我认为其精确的意思在效能,而非仅仅是效率。效能是效率的变化率,效能依斜率正负号相反,可以区分为成本递减与成本递增两种情况。IBM利用变革所要追求的,显然是成本递减这种投入产出状态。由此,派生出三个战略上的分支要点:

——战略性地降低成本。我理解,IBM实际意思是降低差异化成本。因为降低打价格战的成本,只能算战术性地降低成本。

——保存流动资本和现金储备。我理解,为的是在下面所说的增值层面,投入重兵。

——提高灵活性,响应速度。这正好说明,要提高的是效能,而非单纯的效率。提高灵活性和响应速度,都是与边际成本递减相反的效能状态。

第二个方面,是关注核心。也就是企业创造的核心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列举的五个分支要点,都集中于与成本领先战略相反的差异化战略方向:

——为客户创造价值并保护差异化。这一点超越了卓越运营理念,不再把降低成本等同于创造价值,而独立出差异化这个增值方向。

——降低非增值及其业务的成本。这与上面说的降低非战略成本是同样的意思。

——从固定成本转变为可变资本。这一点非常关键,要求将投入集中于能够实现差异化和推动收入增长的活动。这是一个理论标志,追求的是不同于新古典理论的报酬递增的效果。事实上,这里隐含了一个理论前提,就是固定投入怎么办的问题。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标准答案是,较高的初始固定资本,是使边际投入较低的必要条件。在IBM这里,就是利用IT的网络效应。

第三个方面是了解客户。这里需要注意的,仍然是与成本领先战略相反的那个方向,也就是通过差异化增值的方向。它有两个分支要点:

——针对以价值为导向的客户。在张伯伦、斯蒂格里茨(还有他那个没获诺贝尔奖的倒霉同伴迪克西特)和克鲁格曼的语境中,这应该就是指那些因为产品多样性(含品牌、广告)而愿意付出溢价的客户。

——降低复杂度。意思是降低不能创造客户价值的系统的运营复杂度,而在创造客户价值方面实现低成本复杂化。它遵循的是“安筱鹏定理”(范围经济条件下复杂性与成本次可加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当我们真正接触IBM的具体所思所想时,稍有经济学功底的人,就会轻而易举地看出IBM的真经与柯林斯的书本知识的最大差别:在转型——或者叫生产方式转变——问题上,柯林斯的基业长青是没有方向的,对基业长青来说,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是无差别的,在实战中,它经常将企业导向规模经济的低端竞争(同质化竞争)。而IBM的基业长青,有非常明确生产方式的指向性,它指向的是范围经济,在实战中,它走上了一条高附加值的基业长青之路。

理解了这一点,才能进而理解IBM在重新配置业务时,为什么最为关注企业模式创新、收入模式创新和行业模式创新。

3、我对IBM的理解——变的本身不变

对IBM的成功,我自己有一个综合性的解释。一般人学习IBM,是学他的做大做强,我却认为,IBM基业长青的根本在于,他在做大,做强之上,还有做活这一点。

做大做强,无非是做恐龙,做大象,而做活,是指恐龙和大象会跳舞。当然,做活,不仅是指灵活,而首先是说,企业要有一个灵魂。

这个灵魂,超越于大,大可以由禀赋造就,没有核心价值观的企业也可能做大;也超越于强,强可以表现在财务上,通过对股东负责实现,但是正如柯林斯所说:“持久卓越的公司并不只是为股东谋利益而存在。”

企业核心价值观与核心理念,对应的就是这个灵魂。如柯林斯说的,“事实上,一家真正卓越的公司,利润和流动现金仿佛就像一个健康机体中的血和水:它们对生命至关重要,但决不是人生的目标所在。” 但是,企业并不是只要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理念就可以基业长青,而必须使核心价值观与核心理念,成为企业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一以贯之的东西。近两年来,在国资委的信息化实践中,一直要求中央企业通过信息化,加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保持力,就是同样的意思。只有领导人具备核心价值观,而企业从上到下不能形成同样的共识,无法形成合力,同样不能达到基业长青。

由此可见,这个魂的作用在于,使企业这个组织成为社会有机体,相当于有了心。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目标的不同就在于,前者的作用是给企业赋值——赋予灵魂。

这个变化非同小可。因为社会有机体论的思想,与经济学格格不入,与西方传统文化也是格格不入。经济学长期以来,不谈心,只讲物。对企业来说,讲到组织就只讲机械性,不讲生命性。这样的企业,只是没心没肝没头脑的竞争机器。

如果环境条件一直不变,这样的企业会有一种蛮力,按照初终设定,一往无前地排除他前进路上的障碍,成为优秀企业,取得卓越运营的成功。但环境一旦同企业成立之初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企业也很可能因为过去的优秀而走向衰亡,就会出现德鲁克批评的那种没有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导致的失败。

IBM强调的跨越变革鸿沟,就是要除工业时代机械组织的心魔,在企业基因中发掘能激发活力的因子。

IBM这种成功,可以不可以学习呢?按照柯林斯总结的标杆方法,实际是学不来的。因为他没有把关键的成功要素加以制度化。

我个人研究认为,把基业长青加以制度化的难点主要在于,企业做活这一点——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这个灵魂的存在——存在一种悖论:当你说它不变时,它实际是在变;当你说在变,他实际是不变的。

我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信息化:制度创新的内动力》中,探讨出一种解决悖论的方法。认为信息化的制度含义,就是把“变本身不变”制度化。这正好是柯林斯说的核心价值观不变,与IBM强调的跨越变革鸿沟的对立统一。

在实战中,我曾在宝钢最先观察到过这种把变革当作使命的组织。事实上,IBM的组织架构中,就存在专门以变革为工作的岗位。例如IBM中级别最高的女性琳达.S.桑福德高级副总裁,她的工作就是负责IBM核心商业过程的转换,以模式转型为职业。她写的《开放性成长——商业大趋势: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络》,是我认为在中国最具价值而又最被忽略的一本商业经典。好在这一思想正在中央企业中被广泛传播。只剩下中国的民营企业还不知其究竟。

观察在适应变化不断调整中,IBM在最关键的方向上做什么,可以印证其知行合一的程度。

从实践来看,IBM想到的,也确实做到了。做活就是适者生存。IBM要去“适”的对象,就是需求。适的过程,就是随需应变。适的方法,就是服务。IBM显然不止在运营这个较低层面实现卓越,而且具有在战略上进行自我调整这种机体变活层面上的卓越。

IBM做的事情表面上看来包罗万象,但据我认真观察,有两点需要特别提出来另眼相看。

第一点是“向服务业务模式转型”。用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总经理Marc Chapman的话说是:“IBM在为客户提供什么产品、服务和整体战略方面经历了很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大变革,其中最重要的变革就是,IBM在1990年从一个以产品为导向的企业转型为一个以服务为导向的企业,使得这头‘大象’能够继续跳舞并在舞台上取得辉煌成绩。”

第二点是“以客户为中心的领先新模式”。用哈佛商学院教授Michael Tushman的话说:“‘未来的企业’实施战略的关键在于注重在围绕客户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驱动变革,并重新定义其业务组合、运营模式和企业文化来构建通向未来的可持续能力。” 1993年郭士纳接手后,把原来公司理念中放在最后的“最完善的客户服务”改放在了第一位,并以此作为核心竞争理念。

研究IBM的卓越之道,对中国企业具有现实意义。变革说的是挑战,做活说的是应战,是一枚硬币的两面。IBM全球CEO调查的结论,就是要使“未来的企业”能够采用变革作为其战略核心。中国CEO变革期望高于世界5%(中国的23% vs 世界的18%),而成功应变的低于世界5%(世界的22% vs 中国的17%),里外里差了10个百分点。做活能力,而不是做大做强能力,正成为中国企业的真正瓶颈所在。从这个意义上,我认同IBM的这种说法:“在中国地区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要比全球和本地竞争对手更快更成功地掌控变革”。

读天使之路有感 第10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天使之路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一直坚信:多一份爱心,病人早一天康复。人性化护理法,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病为本的。”于井子说。

读过《天使心路》,让我明白,护理的真正实质和内涵,是付出我们的爱心!这本书详细记载默默奉献的年轻姑娘们在于井子带领下奉献青春与爱的故事。6年来,于井子带领一批年轻的护理姐妹,探索护理人性化服务,并在实践中提炼出“八心人性化护理法”:病人入院热心接、病人住院真心待、病人述说耐心听、病人疑问细心答、病人需求尽心帮、病人护理精心做、病人出院诚心送、困难病人留心访。正如书评中说,护理工作原来是非常平凡而琐碎的,但当护理人员去细心观察和仔细体会病人需求,并予以主动解决时,它就从平凡中显现出了可贵。在日常的医疗服务过程中,病人不仅需要尖端的诊疗手段,更需要人性化的关爱。确实,在我们平常的工作中,如果没有足够爱心,就会缺乏主动和耐性。无论科技多么发达,患者都需要医护人员的爱,爱才是人的本原。对于女孩子来说,护士是一份辛苦的工作,收入不高,工作压力却很大,社会地位不高,又不能好好的照顾好家庭,这是护士的真实写照。当很多护士姐妹在埋怨,在叫累的时候,于井子护理组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同行:需要专业,更需要大爱。

读《复兴之路》有感 第11篇

目前只看了第一集——“千年局变”,所以只谈一点点。

1840年,随着一声炮响,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了,而在这之前,清王朝是拒绝和外国通商的。传统的观念禁锢了统治阶级的思想,导致中国与西方的距离一个天一个地。虽然我们感慨清王朝的腐败致使国家遭到侵略,但不得不承认,正是战争一步步瓦解了腐朽的统治,要知道,后来的一切探索都是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所以自然地鸦片战争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血的事实。但是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以致于鸦片战争后清王朝也没有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浪费了20年的时间,在今天看来,很是无法理解那时的统治阶级是何等愚昧。但是央央大国,毕竟不是全是无知者,时势造英雄,有慧眼的人开始探索富强救国之路,从林则徐开始开眼看世界,而后中国才慢慢开始改变,虽然探索之路是那么缓慢,但的确是从此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

从林则徐、魏源开始认识世界,到后来的康有为、梁启超维新运动,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洋务运动,洪秀全的天平天国运动,这些看似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中国人不是喜欢讲“失败是成功之母”嘛,(虽然这话也不是中国人说的)所有的探索道路其实都是有意义的,没有它们的失败,何来后面的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历史的教训相信在今天我们都认识得很深刻了,什么战争、国家、民族、利益,这些在我看来都显得那么狭隘。或许我并不是在否定,只是观察这一切,从人类的历史来看,再关心一下我们人类的未来。我们一定都会感慨,人类已经存在了那么久了,一直在探索,但即使今天,我们未知的世界是那么神秘,我们不知道从何而来,要从何而去。生命是个迷,生命是那么有限和充满了偶然,而世界似乎是无限和绝对的,它永远存在,人们到底在追求什么?既然人终有一死,那我们创造的人类文明世界也是有限的,都会灭亡,按这个逻辑来看,人生是荒唐的。但是历史它不以少部分人的意志为转移,它照样一步步进行着,仿佛前方是美丽的少女在等待着。

国家、民族,甚至人与人之间都是在为利益而战,是的,这是我们全部的认识了。似乎一切都遵循进化论的原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人与人之间的争夺和战斗扩展到大的范围就是民族、宗教、国家之间的战争,一切都是人的心在作怪。而人道主义、博爱、自由、平等都是弱者的发明创造。目的是以此反抗自己的被压迫地位。

但是,在小的空间范围内,我们一直在找寻善良、友爱、真诚、慈悲、宽容和美,我以这些价值去感悟生命的神圣。在我看来,这是我愿意选择活着的唯一理由了。

有时候我在想,这个世界似乎真的存在一个“全知全能”,西方人叫它上帝,先不管“上帝”是基督的信仰,我暂且只把它当“全知全能”的代名词。任何一个国家都曾经历荒唐的历史,其实我发现,“荒唐”只是我们的评价,我们在现在去看待过去,就产生比较,然后得到“过去的人是荒唐”的见解。为什么会这样呢?

用全球的眼光来看,鸦片战争是必然的,中国清王朝的腐败也是必然要垮台的,然后国人的探索之路也是必然的,前期的失败和后期的成功也都是必然的。这一切就像是上帝在安排一样,感觉一切都是规定好了的,目的是要让人们知道怎么在这个世界生活下去,人的思维意识、科学的发现似乎都是上帝的制造。虽然这看似不可能,那只是因为我们思想的不开阔性,但是我们绝对找不到理由否定,当然,也没有理由能肯定,这是个迷。

上一篇:乡镇长在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下一篇:滋味半命题作文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