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提升薄弱学校制度

2024-06-28

小学提升薄弱学校制度(精选9篇)

小学提升薄弱学校制度 第1篇

陈家屲小学边远薄弱学校支教制度

第一条 为提高边远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安定区教职工管理办法》和《香泉学区边远薄弱学校支教制度》,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此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指边远薄弱学校是指中庄小学、南山小学、青岗小学、泉湾小学。我校结对帮扶学校是青岗小学。

第三条 每学年选派1名教师到边远薄弱学校进行支教。

第四条 为加强对边远薄弱学校的业务指导,提高边远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为锻炼学校中层领导,培养后备干部,支教人员优先考虑骨干教师和学校中层干部。

第五条 根据《香泉学区边远薄弱学校支教制度》,学区内职称晋升及岗位聘任人员尤其是中级人员必须到边远薄弱学校进行支教。同等条件下优先聘任支教或已支教人员。

第六条 支教人员的选定首先由自愿支教人员本人提出,如没有自愿支教的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对不服从学区及学校安排的人员年终考核直接定为不称职,并上报主管部门处理。

第七条 支教期限一般为一学年。如支教人员在支教学校工作期间因闹情绪,工作消极、浮躁,组织纪律涣散,教学不认真负责,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行为造成失职和影响的,按照《<安定区教职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香泉学区追究工作失职制度》,出现较大失职者延长一年,出现重大失职者延长两年,在延长支教期间仍然出现以上问题者继续延长支教时间。

第八条 支教人员的人事、工资关系在原学校,学校在学期及考核时加分。

第九条 能积极参加支教活动的教师以及在支教期间工作积极,表现良好,对工作认真负责,胜任岗位工作的教师,在年终考核时可直接定为良好,成绩特别突出,支教学校家长、学生满意的,做出一定贡献的教师可直接定为优秀。

第十条 此制度在操作中继续修订完善,具体问题由学校和学区负责解释。

小学提升薄弱学校制度 第2篇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整个教育的奠基工程。搞好这项工程的关键,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加强各学科教学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抓薄弱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以往的考试情况来看,我校经过认真的分析、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我校的中高年级数学和五六年级英语相比之下较为薄弱。英语、数学学科一直是顾庙小学学科中的薄弱学科,为了尽快提升薄弱学科教学质量,使之良性、高效、持续发展,结合我校学科教学现状,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领导重视,群策群力。

为加强薄弱学科建设工作的领导与实施,现成立薄弱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针对薄弱学科、薄弱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研讨,集思广益,共同查找出制约英语、数学学科教学成绩提高的症结,在此基础上定细提高措施和追赶目标,并组织实施。校领导与薄弱学科教师逐个进行了面对面交谈。而且充分发挥教研组集思广益的作用,积极为提高薄弱学科筹划对策。

二、坚持给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学校充分利用集会、班会等形式,坚持给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树立信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求大家在这两门学科上多下功夫,争当学科优秀生。

三、加大听评议课力度,增强教学实效性。

本学期通过“不打招呼,推门听课”制度,加大对薄弱学科的听评议课,对教师进行学法指导,监督教师的常规工作,要求向40分钟要质量。鼓励教师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法,增强课堂的实效。

四、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协调、引领作用,力促薄弱学科的转变。

我校英语、数学学科任课教师大多都不是该班班主任,要加强英语、数学学科质量提高,一定要发挥班主任的协调作用。要求薄弱学科班主任从以下方面来协调:一是开好分析会,让每一个学生找出自已的弱科及造成的原因,如:听课、练习、兴趣等主面。其次,树标、传经、请导师,让优秀学生或优秀教师做学法介绍,从英语、数学学科特点、学习方法、勤奋刻苦、自我调节等方面改进。再次,采用家校携手的方式,引导家长与学校、任课教师、学生牵手,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格局。班主任经常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弱科学生和学生的弱科,从生活上温馨体贴,从心里上及时解困。巧妙发挥班主任的影响力,让学生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还要重视单元练考,重视单元练考后的质量分析工作,特别是薄弱学科,要认真详实的做分析,查找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从而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

五、重视学困生的转化

学困生是影响质量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所以,对学困生的转化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要求建立学困生档案,认真做好学困生的阶段提高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总之,本学期将由教导处组织,教研组具体实施的模式,通过各

小学提升薄弱学校制度 第3篇

本研究采用了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选取河南省20 所农村薄弱学校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和管理者,发放问卷240 份,收回231份,有效问卷230 份,有效率达到95.83%。调查内容包括各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职后教育、工资待遇、师资队伍结构等。

一、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面临的困境

1.教师队伍结构失衡,整体素质偏低

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很大一部分是由民办教师转正而来的,普遍存在着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教师的教学能力低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首先是年龄结构不合理。薄弱学校教师年龄偏大,年轻教师的比例偏低,农村薄弱学校小学的教师中25 岁以下的占15%,45 岁以上的占到50%。其次是学科结构不合理。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薄弱学校没有专任的音乐、美术教师,多数由其他任课教师凭兴趣教授。专业教师的贫乏,使薄弱农村学校的学生错过音、美等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机。再次是学历结构不合理。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第一学历层次较低,很多教师的大学学历是通过函授、电大和自学考试获得,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大学本专科的教育。调查显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第一学历为中师的占72.31%,大专以上的占15.21%,还有15.48%的是高中及以下学历。

2.教师教学理念落后,科研能力较低

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教育观念逐渐转变,部分教师认识到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但仍然有部分教师思想不解放,习惯于运用“注入式、满堂灌和一言堂”等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教学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将学生看成被动接受者等现象。在调研中发现,80%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对新理念、新技术应用于教学不屑一顾;14.8%的教师认为教师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学生成绩好就可以了。农村薄弱学校教师普遍缺乏实施新课程的积极性,缺少观念的改变,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调查还发现,由于科研环境、科研资料、科研能力的局限,57.7%的教师没有参加过课题研究,46.5%的教师没有发表过文章,70.7%的教师认为学校图书资料无法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这些制约了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

3.优秀教师流失严重,教师薪酬待遇低

当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镇教师在生活条件、福利待遇、子女就学、教师个人发展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导致农村薄弱学校骨干教师大量流失,使得农村薄弱学校师资队伍雪上加霜。调查发现,很多优秀教师利用各种渠道流向城镇,在提问“如果现在给您一个机会去从事其他行业,您会吗?”时,67.4%回答会;而67.6%的年轻教师会在参加工作1~2 年时间内逃离薄弱学校,他们或到城镇更好的学校或转投其他行业。在访谈一位校长时了解到,薄弱学校很想留住优秀教师,更多地引进骨干教师,可受到条件的限制,很难留住优秀人才。当前,农村学校教师待遇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教师的待遇较前些年有很大提高,但和城市同类教师相比较,待遇差距仍然很大。调查发现,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工资有拖欠发放现象发生,教师面临着巨大生存压力,88.7%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待遇低。

4.教师自主发展动力不足,成长途径单一

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缺乏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多数教师缺乏对教师职业发展规律和价值的认识,部分教师丧失了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根据调查,农村薄弱学校47.3%的教师没有专业自主发展意识,个别教师有自主发展意识但无自主发展行为。特别是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相对较弱,他们认为自己几乎不可能获取高一级职称,因此,他们不愿参加各种教师培训,不主动承担教学项目。由于农村薄弱学校条件较差,即使有的教师意识到专业自主发展的重要性,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发展途径,常见方法就是参加上级安排的专家讲座或接受继续教育。

二、影响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原因分析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当前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就必须全面客观地剖析影响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原因。

1.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培训机会少,培训质量低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职前和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而职后教育特别是职后培训作为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是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和教学反思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一个儿童或成年人遇到的第一位教师是位未经过充分培训并且缺乏积极性的教师,那么他们未来进行学习的基础本身就缺少坚固性。”[2]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职后培训对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也很难得到培训机会。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基本功、文化素养长期得不到训练和提高,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很难提高,进而影响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尽管一些地区或个别学校的教师有机会参加进修培训,但是培训内容大多针对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制定,缺乏对农村薄弱学校教育的关注。所以教育培训针对性弱,实用性不强,与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结合不密切。

2 . 教育财政对农村薄弱学校投入少、分配不均衡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投资的总量不断增加,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仍处于投入不足的状态,而且存在经费分配不均衡的现象。首先,从教育体制来看,我国对基础教育的投入远远不如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比例大。有研究表明我国教育投入经费的分配情况是:“小学教育的投入长期保持在32%的水平,中学教育的投入长期保持在27%的水平,两项加起来还不到70%,明显偏低,而高等教育30%的比例明显偏高,教育投资结构严重失衡”[3]。其次,教育财政在城乡教育分配比例上,存在明显不均衡。“从城乡对比来看,近年来全国预算教育经费有60%用于义务教育,其中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只有35%左右。”[4]城乡教育经费分配的不均衡,致使农村薄弱学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因此,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投入,改善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农村的孩子创造优质的教育环境迫在眉睫。

3.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工资低,聘任制度不公平

由于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及投入的不均衡,使得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同地区优质学校教师相比偏低。公平理论认为,如果教师认为自己的收入与付出的比率与其他教师不相同,内心会产生不平衡感,进而影响其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工资、补贴,在一些农村偏远地区往往难以及时兑现,医疗、住房等方面的保障也缺乏切实行动。

在教师聘任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聘任制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5]这个制度看似公平,但由于地区间、学校间工资待遇的差别,农村薄弱学校很难招聘到优秀教师。同时,城乡教师编制严重倒挂,也使农村薄弱学校难以吸引优秀教师资源。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是按国务院办公厅2001 年10 月颁布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执行。庞丽娟教授说:“这一编制标准以压缩编制和效率优先、城市优先为导向,存在编制标准整体偏紧、城市偏向和城乡严重倒挂的突出缺陷。”[6]近几年《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的实施,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数量整体缩减。中小学教师编制的整体压缩,致使一些农村薄弱学校引进不来优秀新教师。学校为了保证正常教学,往往聘用代课教师,而一些代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知识能力、管理水平达不到合格教师的要求,进而影响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

4.农村薄弱学校教育资源匮乏,专业发展空间有限

农村薄弱学校所在地区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经济发展比较慢,所在地区的卫生、医疗设施、工作条件往往比较差。调查发现: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规模比较小、教学硬件设施不足、办公设施缺少现代化设备、食宿条件简陋。

由于农村薄弱学校师资缺乏,这些教师的工作任务往往比较繁重,有些教师一人带好几个班、好几门课,再加上班级管理工作,使得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而且农村薄弱学校在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上,特别重视“学生成绩和升学率”。致使教师们不仅面临繁重的工作压力,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此外,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空间非常有限,缺少科研氛围,阻碍专业成长。工作的压力、科研氛围的薄弱、学科带头人的缺失等因素,使得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很少能挤出时间专注自身专业成长,很少有人结合自身教学进行研究和课改实验。

三、提升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的对策

1.改革农村薄弱学校人事管理制度

当前,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结构性缺编严重,教师的数量不足,急需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引进优秀人才,优化教师队伍,提升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首先,建立适合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编制管理制度。根据农村薄弱学校的特点,创新教师配备标准,拓宽农村学校教师补充的渠道,吸引优秀人才到薄弱学校工作。促进职称评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调整高级职称比例,为教师晋升职称创造条件,让薄弱农村学校教师看到达成目标的希望。清理在编不在岗教师,清退不合格教师,用政策和制度优势为农村薄弱学校留住优秀人才,让他们具有扎根农村薄弱学校的愿望。其次,积极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教师优惠政策,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讲学、任教,指导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到城镇学校观摩学习,共同研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成长进步。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时,把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经历作为必备条件之一。

2.加大培训力度,打造优秀教师

教师培训是教师队伍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积极创新培训模式,加强培训的力度,更新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素质。树立以师为本的教师培训理念,教师培训应该从教师发展出发,体现教师实际需求,激发教师的培训热情,满足教师对高质量培训的期望,调动教师自主参与培训。一是加强校本培训。比如,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境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等多种培训形式,通过与同事教师群体之间互通互助、交流合作的学习,使教师共同成长,让教师有机会对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加深教师对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深刻认识,促进教师的能力成长。二是立体模式促进校长成长。校长是学校的带头人,是学校工作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对校长进行高端培训,邀请国内外专家,采用异地集中授课、名校观摩、交流研讨、开展论坛等方式,全方位培养校长。更新校长的理念,拓展校长的见识、视野、阅历,增强校长为教育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点燃他们对教育的激情。三是立足在培训内容上下功夫。调查显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最需要培训的是信息技术、教育学知识、教育改革动态。在访谈时有教师表示,若能参加培训,期望可以和一线名师进行交流,学习名师的教学经验、科研经验、教学方法。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应关注教师的培训方式和质量,通过培训引起教师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让每一位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都有所收获。

3.转变教育观念,激励专业发展自主意识

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育的深化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由于所处环境差、学历低、待遇低,他们的进取意识薄弱、思想观念陈旧,要提升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队伍素质,就必须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着手。一是成为教育研究者。长期以来,农村教师往往被排除出研究者的行列,被动的接受专家型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师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就不得不从教书匠角色中摆脱出来,探索和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寻找和创造新的教育教学策略,锤炼研究能力,实现从普通教师到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儿童教育专家的不断跨越。二是成为学习促进者。教师应该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教师应积极观察,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思考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给学生心理安慰和支持,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再到乐学的转变。三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话者。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中垄断话语权角色,成为学生的对话者,在平等的氛围中体现对话的乐趣、人格的尊严和生活的美好。

4.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

当前,农村薄弱学校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要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从教,需要增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温家宝在2010 年教师节会上就明确指出:“特别要重视和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让广大农村教师留得住、干得好、受尊重”[7]。一是探索吸引优秀人才的激励机制。大幅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待遇,并“依据薄弱农村学校的边远艰苦程度实行阶梯式生活补助政策,越是在艰苦地区,生活补贴就越高”。国家应制定倾斜的政策,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发放适当的奖金、补贴住房资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等相关措施,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二是创造留住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机会结构。首先给予薄弱学校教师公平职称评审机会。当前农村薄弱学校高级职称名额少,获得高级职称的年限比城镇教师长,且比城镇教师获取高级职称的难度要大。其次探索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子弟的高考加分机制。可以根据教师的服务年限和工作能力给予适当的加分,激发优秀教师长期在农村工作。三是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构建适合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发展的生存环境与校园文化环境,有效提升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职业尊严,均衡配置学校的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使优秀的教师引得来、胜任的教师留得住、在岗的教师干得好,使农村薄弱学校教师职业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摘要:我国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存在着教师的结构失衡、教学观念落后、科研能力低、优秀教师流失严重、薪酬待遇低、教师自主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革农村薄弱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转变教育观念,激励专业发展自主意识。

关键词: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EB/OL].(2015-4-1)http://news.ifeng.com/a/20150401/43464726_0.shtml#zbs_baidu_bk.(2015-5-10).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刘炳秀.我国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改革与开放,2008(4).

[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2001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EB/OL].(1994-1-1).http://www.gov.cn/banshi/2005-05/25/content_937.htm.(2015-5-1).

[6]庞丽娟.代表委员: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不能仅靠教育本身[EB/OL].(2009-3-5)http://020.teambuy.com.cn/info/info.php?chno=11&Bigid=110000&info ID=4325.(2015-4-12).

小学提升薄弱学校制度 第4篇

前两年,学校成了亭湖教育集团的分校,给学校发展带来了一些机遇。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的作用,虽然形式上推行了教育均衡,实质上离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目标还相差比较远。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任务,必须充分挖掘学校的潜力,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从根本上改变薄弱学校的面貌。

一、挖掘管理潜力,提升办学水平

教育管理是学校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保证。教育教学的实践表明,同样的教师在不同的校长领导下,在不同的制度给面前,会表现出不同的教育教学效果。学校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前提下,提出“紧张快干、从快从紧、干就干好”的管理目标,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求效益。学校结合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挖掘内涵,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首先是通过投票表决的办法通过并实施了《班主任考核方案》和《副班主任考核方案》,确保学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督促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其次是加强教学管理,每周做好“五认真”检查工作,对教师备课、听课、作业批改、教研活动等各方面进行集中检查,并做好认真的记载,及时反馈整改。第三是加强常规管理,从细节上更加规范师生的行为。制定有效的、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用于指导教学,严格遵循教学计划,做到统一教材、统一进度、统一时间。第四是加大教学质量奖励力度,对在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者在评优、评先、评职称、进修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此外,还在校本教研、学生作业训练等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使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压力和紧迫感,行动上产生动力和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果。

二、挖掘教师潜力,激发教学热情

登瀛小学地处偏僻,离市中心较远,愿意在这所学校扎根教学的优秀教师并不多,纷纷交流到市区的名校中去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像这样的学校一所具有先天不足的学校,只有充分利用资源,挖掘教师潜力,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才能有效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促进:一是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创新了电子学科教学计划、集体备课和个案备课的格式要求,制作精美的课件走进课堂,带给学生新意与惊喜、寓教于乐;二是形成青年教师公开课、中年骨干教师示范课和名师名家录像课相结合的教师学习、交流的新平台,评课时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既讲出本课的亮点,又经过个人的认真反思,提出自己的建议与观点,真正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目的。三是大力实施“青蓝结对”和“名教师”工程,组织多种教学竞赛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四是采用激励机制,评比一部分优秀教师接受学校“赠书”活动,教师所获赠的书名分别为全国特级教师管建刚的“一线教师”,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的100条建议”等,读书活动有力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10月份学校承办了亭湖区教研室组织的小学科学“聚焦有效教学,关注常态课堂”的教学观摩活动,我校两位教师脱颖而出,在这项活动中均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11月份开展了家长汇报活动,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前不久,学校承办了亭湖区教育局以“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为主题的教育教学现场观摩及研讨活动,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科学等课程都进行了观摩与展示,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这种让一些优质学校刮目相看的变化和效果则是学校通过挖掘教师潜力获得的。

三、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如何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习效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迫切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支配下,学生的潜力被忽视、被压制、甚至被磨灭。登瀛小学的孩子大多为农民工子女,父母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一部分孩子被父母交付所谓的“家教班”托管;一部分孩子由爷爷奶奶管理,他们中也不乏聪明伶俐的,就是因为他们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表现和学习效果往往低于好学校的一般水平。针对我校学生的特殊性,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挖掘学生的潜力。一是让学生在生活实践和活动中提高学习自觉性,结合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学生认识到掌握技能对现代社会化生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利用晨会、班会、主题队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如开展一系列的主题队会,如爱护环境“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道德讲堂”、“禁烧秸秆,从娃娃做起”“勤学善思,争做学习小主人”等主题队会,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学习和提高自己综合素养的自觉性。二是课堂上通过科学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践过程中学校教师注意把握学生心理,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要求教师关心学生的思想和情感,通过辅导、课余活动等与他们进行平等交谈,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把握学生心理,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水平和接受的方式出发,唤起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轻松地学习知识,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与兴趣。三是加强挫折教育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在教学中有目的不断用榜样的言行、生动的范例进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勤奋而顽强的学习风格;给学生提供独立克服困难的机会,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既要提高学生对挫折的认识,让学生真正的认识到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最后才有可能到达顶峰。又要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提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选择方式。四是通过组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如学校组织的“教师节贺卡制作”比赛、中华传统文化诗歌朗诵比赛、制作树叶书签比赛等,都对学生学习潜力的挖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挖掘教学资源潜力,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拆迁重建后,在校舍设施上已经具备了一所小学办学的基本要求。拥有塑胶跑道、计算机网络教室、电脑房、多媒体教室、科学实验室、科学仪器室、综合实践室、音乐室、舞蹈房、美术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广播室。图书馆藏书近2万册,新建的网络教室可兼电子阅览功能,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阅读到更多的图书。建成了校园网站、校园安全监控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和校园网络管理中心。虽然这些功能室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但是,前几年有不少都是处于闲置的状态。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就应该在挖掘学校教学资源的潜力,充分发挥它们在提升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求科学、艺术、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必须到功能教室去上课,不仅要他们科学而又合理地使用功能教室里的设施,而且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二是利用功能教室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像书法教室、器乐教室、绘画教室,自然成了学生校本课程教学或兴趣小组活动的场所,学生在这里可以自由而又健康地发展。三是把教师使用功能教室进行教学和训练作为教师教学改革的一项指标,依靠校本的评价给教师增加了一些外部动力。

薄弱学校的改造是一第长期而又系统的工程,固然不可能是挂靠某一教育集团,或者是靠几次突击,就能从根本上改变面貌的。我们所做的探索和实践虽然对于薄弱学校改造有一定参考与借鉴意义,但是,必须依靠全校上下的包括学生甚至家长在内的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所建树,十八大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教育目标也才能实现。

小学提升薄弱学校制度 第5篇

某某中学 陈某某

2018年8月9日下午,西咸新区2018年薄弱学校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沣西新城第二期学员19人来到文化底蕴深厚、风景如画的关中书院进行为期5天培训。这次培训,重点围绕中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展开,主要是一些专家老师为我们深入讲解一些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技能的讲座,虽是短短的五天,但对我来说却受益匪浅。

一、所见所闻

10日上午,文理学院的李晓煜书记主持开班典礼,在典礼上他进行了精彩的发言:守好安全底线,健康安宁;有开放的心态,分享的意识;寻找短板,找对接点,与过程的成长对接。最后提出希望,希望各位学员在业务能力、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三层次都能得到提升。李书记简短的话语却饱含着李书记对我们殷切的期望。

陕师大张迎春教授在新课程的理念下,作了《基于新课程的教学设计》的专题报告,提出要从教育理念到教学行为的转变,从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来进行分析,课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分学科进行实战操作,学员们积极参与互动,在愉悦的气氛里掌握知识,最后张老师讲了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标准,给我们呈现了规范的教学目标案例。

市一中刘跃红老师作了《如何说好专业课课》的讲座,刘老师从说课的意义、前提以及说课的原则上细致入微的讲解了如何说好课。在讲座中她提出“以尊重专业的态度做事就是尊重人的价值”、“教

育的理念决定了说课的品味”、“教师的视界就是学生的高度”等至理名言,至今让人回味无穷......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刘婷老师作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报告,提出这是个变化迅猛的世界,人要具有动态生存观,要扩大视野,对比了欧美人才培养的核心,让我们知道这是个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要关注核心素养,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更新教育理念,强化专业素质。

新城区进修学校曹永川教授作了《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成长》的讲座,分析了当前西安教育的现状,校本研修的亮点以及问题,最后道出研修的真谛即为“切、磋、琢、磨”,提出校本研修需要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几个助力,让我们明白只要行动起来,就一定会有收获。

省教科院薛翰铭老师作的《试题命制策略与技术》的报告从命题指导思想及原则、命题规范标准及要求几个方面讲解了命题流程,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他们工作的复杂和艰辛,同时我们明白教师既要会教知识,还要会对学生进行考评。

交大附中张新老师作了《创客,我来了!青少年科技活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的讲座,让我们知道要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要把选才与选材相结合,他的课堂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一下子就刷新了我们的教学理念。

市教科所闫璟老师作了《课题研究瓶颈突破》的报告,重点就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选题策略做了深入讲解,在选题时必须要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最后闫老师还提出“只要一个

人是对的,他后面的世界就是对的”“只要我们是对的,我们的学生就是对的”。这些真理给了我们很深的启示。

西安文理学院李会功老师在讲《微课制作与翻转课堂》时语言幽默风趣,讲解生动具体,我们不由得被他的课吸引,都快乐的与他互动起来,李不仅给予了我们新的教育理念,更能与我们薄弱学校的老师进行交流,深入了解我们的教育现状,为我们排忧解难。

西北大学附属中学刘海蓉校长作了《中考改革与教学应对》报告,就中考改革的趋势给我们做了讲解,让我们领略了名校风采的同时,也掌握了改革应对的策略。最后她对我们基层学校的中考复习给出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建议,让我们思考良多。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的学员老师也学的非常认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认真记笔记,按时完成每天的培训作业。学员老师们求取真经的渴望在这书香浓浓的书院里随处可见。

二、所感所悟

问道名师时间虽短,但收获却是丰硕的

1.学习:以谦恭的心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转变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扩大自己的圈子,学习教学方法,提升业务水平。

2.实践:所有的学习以及理论提升都要应用到实践上去,不用则无用。把学到的理念方法落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大胆去尝试,去创新。以归零的心态不断进行实践与反思。

3.思考: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我们应在思考和创新中前行,做研究型的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写教学反思、专题研究、等方法来实现。

4.修炼: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静下心来,逐步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化。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今天深厚的积累,是为了让我们在今后的新课改中更快地走向成功。相信在西咸教育卫体局的领导下,西咸的教育必将迅速翻开新篇章!

小学薄弱学校汇报范文 第6篇

情况汇报

为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改造,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县委、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校着力做好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工作。目前为止,县改薄投入近200万元对我校全面改薄,我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学硬件设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与赞赏,现将我校薄弱学校的改造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冯张庄小学距县城20公里,学校占地面积8000㎡,建筑面积2050㎡,现有六个教学班,有15名教师,在校生229名。

二、改薄初见成效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启动“全面改薄”项目,改善师生教育教学条件。通过“全面改薄”项目,县政府于2017年投资100余万元为学校新建综合楼一栋,硬化校园路面700㎡,美化校园环境。为改善教师办公条件,新添置教师办公桌椅14套,班班开通多媒体教学,师生电脑人手一台,为教育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学校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多功能室、科学实验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等配套设施齐全。通过“改薄”项目,学校全部更换了学生课桌椅,添置了170套上下床可供学生在校午休,更新了学生饮水设备,给学生营造了安全、舒适、温馨的学习及生活环境。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前后共投入十余万元,进行校园文化氛围的改造,力争让校园的每一面墙都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能

育人,让校园中处处体现育人氛围。曾经设施简陋的冯张庄小学,现在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而这,只是冯张庄小学的一个缩影,旭日待发的冯张庄小学将会乘着“改薄”的东风,不断美化校园环境,让师生在这里真正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小学 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定稿) 第7篇

2012-2013学年

为了提升办学水平,按要求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改造,根据《阳城县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校改造计划:

一、学校基本情况:

伊宁县维吾尔玉其温乡上阿山圩孜小学是一所民汉合校,其前身为阿山圩孜小学,始建于1973年,1993年9月该校搬迁至现在校址。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逐步得到了上级的肯定的家长的认可。学校现有在校生242人(其中:汉文部168人,维文部55人),学校占地面积19亩,建筑面积762.7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670余平方米,硬化面积822余平方米。

二、学校现有教学装备情况:

我校现学校现有图书1130册,生均5.06册配齐率100%。教学仪器(含电教器材)配齐率为100%。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齐率为100%。体育器材、卫生设施配齐率为100%。劳动基地39亩达标率100%。

学校在文化建设中,以礼仪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载体,以和谐为目标,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充分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思想。

三、具体改造要求:

1.按县局实施方案要求成立配套工作领导组,由帕里哈提校长任组长,王满拾书记任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和功能室分管人员任成员的配套工作领导组。

2.根据县局文件实施方案通知精神,各分管教师要按学校要求完成学校教学装备的摸底工作,如实提供短缺项目及短缺数量,我校将摸底情况报县局。

3.做好配套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各分管功能室教师要在4月底之前将各室已经配套的设施设备和能利用的设施设备分类陈列,总务处要合理规划好各功能,并将现有设施设备登记造册,做到每一位分管人员底清数明。

4.做好配套设备的清点入库工作,学校总务处专人负责配套设备的分类整理和入库,登记保管。

5.及时对学校各类专职人员如电教管理员、仪器管理员等进行培训,及时按照上级有关文件通知精神和要求,认真管好用好学校各种装备,设备。

维吾尔玉其温乡上阿山圩孜小学

2012.8.25

薄弱学校改造实施计划

2012-2013学年

维吾尔玉其温乡上阿山圩孜小学

小学提升薄弱学校制度 第8篇

界定清楚薄弱学校后, 接下来就好跟大家一起分析探讨, 对症下药了。综上所说, 想必大家有共识———教师软实力状况不佳是造成薄弱学校形成的真正原因。现结合自己十多年来在薄弱学校薄弱班级教学中积累的一些教学理念、方法策略等软实力在教学中具体运用与发挥的实例, 就教师怎样运用自己的软实力, 增加没有的软实力, 从根本上实现提升薄弱学校的课堂教学, 改善薄弱现状来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⒈教师要有构建好能实施有效课堂模式的软实力

要让自己的课堂有效就要有朝着这个目标迈进的具体实施行动步骤与方法。我认为可以根据学情, 学生的组成、科目特点, 建构一个能让自己课堂有效可行性的模式。我在这方面的做法是:不同专题课型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建构来应对, 比如必教课文课堂模式、自读课文教学模式、综合性学习课堂模式、作文教学模式、口语交际上课模式及其他专题课堂模式等。这些模式的建构都是需要教师开动脑筋, 借鉴人家的课堂模式优点并经过反复教学实践后, 证明对自己课堂教学有效最后才精简定格成自己的模式。不管建构什么样的课堂模式, 这个模式必须是能始终保持学生有学有练、有质疑环节, 有合作探究等方式运用, 适合学生的学情。教师少讲, 学生为课堂主体, 符合课堂有效基本评价标准和要求的模式。

⒉教师要有建构有效课堂辅助模式的软实力

课堂要有效, 除了建立一个有效的课堂内模式外, 建构一个课外辅助模式也是很重要的。这个模式的构建, 能引导学生为实现或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目标做足做好课前准备与课后的巩固工作。这个模式的建成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有效预习与复习, 拓展与巩固, 把课堂前预习工作, 课后遗留学习问题解决好。就像演戏那样, 把自己的台下十年功做足, 台上每分钟表演才会更加精彩, 更受学生的喜爱。我比较有效的做法是通过一两次语文小测试, 将全班同学分成适合语文学习快速有效完成任务的五人一小组, 正、副组长共同负责组员表格量化记载情况, 强兵带弱兵, 强兵练弱兵。此模式的辅助作用让课堂教学变得更轻松更有效了。

⒊教师要有善于做好薄弱班级学生学习助手的软实力

我认为这个工作是体现教师智慧做法的软实力。历年来我所教的班基本上是薄弱学校里的之最薄弱班。从小学起, 家长就疏于对孩子学习上有的甚至还有生活上的关注与管理。他们常常懒得过问自己孩子的学习, 听之任之, 更谈不上去当他们学习上的助手了。我却做了孩子学习上的助手。通过思考与实践, 我找到了让自己暖心点的做法:建立孩子们互相协助的有效学习模式应对我这个班学生家长家里不管局面。也就是我上面建立的五人小组课后辅助模式。组员协助, 组长督导, 规定时间段内完成背、默写、检、查、教、帮等一系列语文学习任务。任务细化了, 讲究质量与效率, 不紧不慢, 不逼不迫, 自觉乐意成了学生习惯。

⒋教师要有培养学生养成质疑当习惯的软实力

“学须有疑,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不疑则不进。”从这句话中, 我们不难理解“疑”的重要性。“疑”就是质疑, 设疑、问难, 疑是一切新知的发源, 是思维的开端, 是创新创造的基础。我们做老师的就是要长于引导, 善于启发学生主动质疑、大胆质疑、勤于质疑、乐于质疑。在教学中, 我把质疑作为必备环节设计, 课前学生的预习要求以不同形式对不同对象进行质疑, 作业设计中, 课堂提问中, 分组讨论与效果展示中我都有质疑方面的呈现。学生养成了思维习惯, 能合理地有深度地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与课本知识质疑, 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小学提升薄弱学校制度 第9篇

关键词:农村薄弱学校 教师队伍 素质 提升

2015年4月中央颁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文件中指出:“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1]当前我国农村薄弱学校教育落后状况依旧突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状况令人堪忧,这些因素成为制约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关注农村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探究提升农村薄弱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途径,对于促进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采用了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选取河南省20所农村薄弱学校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和管理者,发放问卷240份,收回231份,有效问卷230份,有效率达到95.83%。调查内容包括各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职后教育、工资待遇、师资队伍结构等。

一、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面临的困境

1.教师队伍结构失衡,整体素质偏低

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很大一部分是由民办教师转正而来的,普遍存在着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教师的教学能力低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首先是年龄结构不合理。薄弱学校教师年龄偏大,年轻教师的比例偏低,农村薄弱学校小学的教师中25岁以下的占15%,45岁以上的占到50%。其次是学科结构不合理。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薄弱学校没有专任的音乐、美术教师,多数由其他任课教师凭兴趣教授。专业教师的贫乏,使薄弱农村学校的学生错过音、美等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机。再次是学历结构不合理。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第一学历层次较低,很多教师的大学学历是通过函授、电大和自学考试获得,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大学本专科的教育。调查显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第一学历为中师的占72.31%,大专以上的占15.21%,还有15.48%的是高中及以下学历。

2.教师教学理念落后,科研能力较低

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教育观念逐渐转变,部分教师认识到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但仍然有部分教师思想不解放,习惯于运用“注入式、满堂灌和一言堂”等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教学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将学生看成被动接受者等现象。在调研中发现,80%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对新理念、新技术应用于教学不屑一顾;14.8%的教师认为教师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学生成绩好就可以了。农村薄弱学校教师普遍缺乏实施新课程的积极性,缺少观念的改变,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调查还发现,由于科研环境、科研资料、科研能力的局限,57.7%的教师没有参加过课题研究,46.5%的教师没有发表过文章,70.7%的教师认为学校图书资料无法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这些制约了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

3.优秀教师流失严重,教师薪酬待遇低

当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镇教师在生活条件、福利待遇、子女就学、教师个人发展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导致农村薄弱学校骨干教师大量流失,使得农村薄弱学校师资队伍雪上加霜。调查发现,很多优秀教师利用各种渠道流向城镇,在提问“如果现在给您一个机会去从事其他行业,您会吗?”时,67.4%回答会;而67.6%的年轻教师会在参加工作1~2年时间内逃离薄弱学校,他们或到城镇更好的学校或转投其他行业。在访谈一位校长时了解到,薄弱学校很想留住优秀教师,更多地引进骨干教师,可受到条件的限制,很难留住优秀人才。当前,农村学校教师待遇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教师的待遇较前些年有很大提高,但和城市同类教师相比较,待遇差距仍然很大。调查发现,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工资有拖欠发放现象发生,教师面临着巨大生存压力,88.7%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待遇低。

4.教师自主发展动力不足,成长途径单一

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缺乏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多数教师缺乏对教师职业发展规律和价值的认识,部分教师丧失了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根据调查,农村薄弱学校47.3%的教师没有专业自主发展意识,个别教师有自主发展意识但无自主发展行为。特别是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相对较弱,他们认为自己几乎不可能获取高一级职称,因此,他们不愿参加各种教师培训,不主动承担教学项目。由于农村薄弱学校条件较差,即使有的教师意识到专业自主发展的重要性,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发展途径,常见方法就是参加上级安排的专家讲座或接受继续教育。

二、影响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原因分析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当前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就必须全面客观地剖析影响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原因。

1.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培训机会少,培训质量低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职前和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而职后教育特别是职后培训作为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是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和教学反思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一个儿童或成年人遇到的第一位教师是位未经过充分培训并且缺乏积极性的教师,那么他们未来进行学习的基础本身就缺少坚固性。”[2]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职后培训对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也很难得到培训机会。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基本功、文化素养长期得不到训练和提高,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很难提高,进而影响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尽管一些地区或个别学校的教师有机会参加进修培训,但是培训内容大多针对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制定,缺乏对农村薄弱学校教育的关注。所以教育培训针对性弱,实用性不强,与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结合不密切。

2.教育财政对农村薄弱学校投入少、分配不均衡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投资的总量不断增加,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仍处于投入不足的状态,而且存在经费分配不均衡的现象。首先,从教育体制来看,我国对基础教育的投入远远不如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比例大。有研究表明我国教育投入经费的分配情况是:“小学教育的投入长期保持在32%的水平,中学教育的投入长期保持在27%的水平,两项加起来还不到70%,明显偏低,而高等教育30%的比例明显偏高,教育投资结构严重失衡”[3]。其次,教育财政在城乡教育分配比例上,存在明显不均衡。“从城乡对比来看,近年来全国预算教育经费有60%用于义务教育,其中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只有35%左右。”[4]城乡教育经费分配的不均衡,致使农村薄弱学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因此,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投入,改善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农村的孩子创造优质的教育环境迫在眉睫。

3.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工资低,聘任制度不公平

由于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及投入的不均衡,使得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同地区优质学校教师相比偏低。公平理论认为,如果教师认为自己的收入与付出的比率与其他教师不相同,内心会产生不平衡感,进而影响其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工资、补贴,在一些农村偏远地区往往难以及时兑现,医疗、住房等方面的保障也缺乏切实行动。

在教师聘任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聘任制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5]这个制度看似公平,但由于地区间、学校间工资待遇的差别,农村薄弱学校很难招聘到优秀教师。同时,城乡教师编制严重倒挂,也使农村薄弱学校难以吸引优秀教师资源。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是按国务院办公厅2001年10月颁布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执行。庞丽娟教授说:“这一编制标准以压缩编制和效率优先、城市优先为导向,存在编制标准整体偏紧、城市偏向和城乡严重倒挂的突出缺陷。”[6]近几年《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的实施,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数量整体缩减。中小学教师编制的整体压缩,致使一些农村薄弱学校引进不来优秀新教师。学校为了保证正常教学,往往聘用代课教师,而一些代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知识能力、管理水平达不到合格教师的要求,进而影响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

4.农村薄弱学校教育资源匮乏,专业发展空间有限

农村薄弱学校所在地区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经济发展比较慢,所在地区的卫生、医疗设施、工作条件往往比较差。调查发现: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规模比较小、教学硬件设施不足、办公设施缺少现代化设备、食宿条件简陋。

由于农村薄弱学校师资缺乏,这些教师的工作任务往往比较繁重,有些教师一人带好几个班、好几门课,再加上班级管理工作,使得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而且农村薄弱学校在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上,特别重视“学生成绩和升学率”。致使教师们不仅面临繁重的工作压力,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此外,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空间非常有限,缺少科研氛围,阻碍专业成长。工作的压力、科研氛围的薄弱、学科带头人的缺失等因素,使得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很少能挤出时间专注自身专业成长,很少有人结合自身教学进行研究和课改实验。

三、提升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的对策

1.改革农村薄弱学校人事管理制度

当前,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结构性缺编严重,教师的数量不足,急需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引进优秀人才,优化教师队伍,提升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首先,建立适合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编制管理制度。根据农村薄弱学校的特点,创新教师配备标准,拓宽农村学校教师补充的渠道,吸引优秀人才到薄弱学校工作。促进职称评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调整高级职称比例,为教师晋升职称创造条件,让薄弱农村学校教师看到达成目标的希望。清理在编不在岗教师,清退不合格教师,用政策和制度优势为农村薄弱学校留住优秀人才,让他们具有扎根农村薄弱学校的愿望。其次,积极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教师优惠政策,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讲学、任教,指导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到城镇学校观摩学习,共同研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成长进步。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时,把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经历作为必备条件之一。

2.加大培训力度,打造优秀教师

教师培训是教师队伍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积极创新培训模式,加强培训的力度,更新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素质。树立以师为本的教师培训理念,教师培训应该从教师发展出发,体现教师实际需求,激发教师的培训热情,满足教师对高质量培训的期望,调动教师自主参与培训。一是加强校本培训。比如,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境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等多种培训形式,通过与同事教师群体之间互通互助、交流合作的学习,使教师共同成长,让教师有机会对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加深教师对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深刻认识,促进教师的能力成长。二是立体模式促进校长成长。校长是学校的带头人,是学校工作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对校长进行高端培训,邀请国内外专家,采用异地集中授课、名校观摩、交流研讨、开展论坛等方式,全方位培养校长。更新校长的理念,拓展校长的见识、视野、阅历,增强校长为教育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点燃他们对教育的激情。三是立足在培训内容上下功夫。调查显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最需要培训的是信息技术、教育学知识、教育改革动态。在访谈时有教师表示,若能参加培训,期望可以和一线名师进行交流,学习名师的教学经验、科研经验、教学方法。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应关注教师的培训方式和质量,通过培训引起教师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让每一位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都有所收获。

3.转变教育观念,激励专业发展自主意识

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育的深化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由于所处环境差、学历低、待遇低,他们的进取意识薄弱、思想观念陈旧,要提升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队伍素质,就必须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着手。一是成为教育研究者。长期以来,农村教师往往被排除出研究者的行列,被动的接受专家型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师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就不得不从教书匠角色中摆脱出来,探索和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寻找和创造新的教育教学策略,锤炼研究能力,实现从普通教师到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儿童教育专家的不断跨越。二是成为学习促进者。教师应该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教师应积极观察,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思考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给学生心理安慰和支持,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再到乐学的转变。三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话者。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中垄断话语权角色,成为学生的对话者,在平等的氛围中体现对话的乐趣、人格的尊严和生活的美好。

4.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

当前,农村薄弱学校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要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从教,需要增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温家宝在2010年教师节会上就明确指出:“特别要重视和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让广大农村教师留得住、干得好、受尊重”[7]。一是探索吸引优秀人才的激励机制。大幅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待遇,并“依据薄弱农村学校的边远艰苦程度实行阶梯式生活补助政策,越是在艰苦地区,生活补贴就越高”。国家应制定倾斜的政策,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发放适当的奖金、补贴住房资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等相关措施,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二是创造留住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机会结构。首先给予薄弱学校教师公平职称评审机会。当前农村薄弱学校高级职称名额少,获得高级职称的年限比城镇教师长,且比城镇教师获取高级职称的难度要大。其次探索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子弟的高考加分机制。可以根据教师的服务年限和工作能力给予适当的加分,激发优秀教师长期在农村工作。三是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构建适合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发展的生存环境与校园文化环境,有效提升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职业尊严,均衡配置学校的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使优秀的教师引得来、胜任的教师留得住、在岗的教师干得好,使农村薄弱学校教师职业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EB/OL].(2015-4-1)http://news.ifeng.com/a/20150401/43464726_0.shtml#

zbs_baidu_bk.(2015-5-10).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 刘炳秀.我国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改革与开放,2008(4).

[4]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2001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EB/OL].(1994-1-1).http://www.gov.cn/banshi/2005-05/25/content_937.htm.(2015-5-1).

[6] 庞丽娟.代表委员: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不能仅靠教育本身[EB/OL].(2009-3-5)http://020.teambuy.com.cn/info/info.php?chno=11&Bigid

=110000&infoID=4325.(2015-4-12).

[7] 总书记总理教师节的问候:深切关怀殷殷嘱托[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9/10/c_12528162.htm.2015-4-12).

[作者:党志平(1982-),男,河南周口人,平顶山学院师范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上一篇:骂老师学生检讨书格式下一篇:二00九年度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