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四上教案

2024-07-26

鄂教版语文四上教案(精选10篇)

鄂教版语文四上教案 第1篇

观察蚂蚁第二课时

1.导人。

小蚂蚁在同学们的家里做了几天客,它们住得习惯吗?请同学们谈一谈喂养蚂蚁的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2.了解蚂蚁的外形。

(1)上一节课蚂蚁送给同学们一幅书法作品,这一节课蚂蚁听说同学们的画画得好,想请同学们给它画一张全身像,看哪位同学画得最像。(让学生凭印象给蚂蚁画全身像。)

(2)画画得像不像呢?我们与真实的蚂蚁比较一下,怎样才能看清楚蚂蚁的真面目呢?这个爱动的小客人怎么才能安静一会呢?

(3)学生交流,老师指导。(可以在水槽中央放置一块石头,让石头在水面上只露一个小尖角,把蚂蚁放置在石头的尖角上,用放大镜观察。)

投影或实物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

(4)通过投影,让学生对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点评,通过与实物的对比看看哪里画得像,哪里画得不像?在点评中让学生认清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有几只眼睛?几只触角?几条腿?它们分别长在蚂蚁的什么位置?

(5)学生交流后,对蚂蚁的形体结构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后请一位同学再画一只蚂蚁,其他同学补充和修正。

(6)小组合作,做一个蚂蚁模型。(展示、评价作品,进一步认识蚂蚁的形体结构。)

3.课堂小结。通过对蚂蚁的观察,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鄂教版语文四上教案 第2篇

教学目标:

1.认识一天中影长和方向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2.能用科学探究活动中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好简单记录。

3.能利用表格,图形,统计的方法整理有关资料,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了解事物变化规律。

4.研究影子的变化规律,明白自然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一天中影长和方向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教学难点:利用表格,图形,统计的方法整理有关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归纳,了解事物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操作法 探究法

教学准备:长皮尺,挂图,彩色粉笔,温度计。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研究问题。

1.提问:大家注意过旗杆和它的影子吗?旗杆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有影子?

2.出示图片P9,让生思考并回答: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经验来说。

3.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旗杆的影子在一天中是怎样变化的?用什么办法进行观察和研究。

二.制定研究计划。

1.小组讨论并制订出研究计划,制定时尽量完善,有效观察,测量,记录。

2.各小组汇报研究计划。

三.观察记录。

1.各小组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进行第一次关于旗杆影长和方向的观察,测量并做好记录。

2.各小组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以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根据实际需要再修改方案。

3.观察记录小组将观察记录数据通报给全班,所有学生可以定时参加。

四.总结交流。

1.在观察记录过程中分析并预测数据的变化趋势,数据记录完后,看看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2.与同学交流,分析,并归纳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3.根据自己发现的影子变化规律的多少涂亮智慧星。

鄂教版语文四上教案 第3篇

据《武汉晨报》消息, 2010年秋季刚刚开学, 一位学生家长汉网发帖称, 开学首日拿到儿子的语文教材, 发现印在32页课文是一首儿子小学学过的古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不过教材把李白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弄成了“我寄悉心月”了。这位家长表示不知是印刷错误还是用了盗版教材。随即在某中学借看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语文, 李这一名作安排在教材诗词诵读部分。和家长反映相同, 其中心”确实错印为“悉心”。而这首名作的原诗当为:“杨花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很多语文教师受访后均表示发现了这一问题。有老师分析, 悉二字字形相似, 极有可能是使用五笔输入法时的误操作。次鄂教版教材出错, 受访老师表示, 虽然自己上课时会纠正, 科书课文出现错字, 还是相当不严谨。

鄂教版语文四上教案 第4篇

语文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达成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语文教学逐渐陷入了瓶颈之中,导致教学活动的成效和質量难以实现大幅度提升。基于此,本文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瓶颈入手展开了分析,然后针对突破瓶颈的方法作了阐述,希望可以对初中语文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瓶颈 突破

语文是培养学生母语能力的一门学科,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但是在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环境的限制,导致出现了瓶颈,对语文教学形成了制约。所以,必须要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打破制约瓶颈,推动语文教学不断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一、初中语文教学瓶颈分析

(一)教学理念陷入瓶颈

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不少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陷入到一个困境,难以实现突破,导致教学活动的展开难以达成预期成效。比如,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促使教学活动要做出改变。但是部分教师对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产生了认识偏差,陷入到刻板执行以人为本教学活动的窘境,导致教学活动的开展较为混乱。具体说来,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是在不同理念下实现的行为融合,并非是按照单一理念进行教育活动。目前的实际情况就是初中语文的教学活动出现了陷入单一理念的怪圈,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教学方法存在制约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开展的载体,方法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目前,板书式教学仍然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虽然大部分语文教师对分层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存在清晰的理解,但是在实际中却并没有将这些教学方法切实运用起来。究其原因,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师对新方法的认识不够深入,导致没有确切理解这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重点,导致实际应用没有取得预期成果,进而回归到板书式教学当中。另一方面,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使得一些新教学方法的开展缺少必要的基础,无法落实到位,导致教师还是以板书式教学为主。

(三)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是非常关键的存在,需要贴合学生实际进行设计。但是,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之中,课外拓展及其有限。这一问题就导致学生思维锻炼桎梏在书本上,没有对更多的语文知识产生认知。从语文的本质上来说,其就是对生活的总结升华,所以教学内容需要立足课本,在广度和深度上实现拓展,以给学生创造更大的学习空间。

二、初中语文教学瓶颈的突破

(一)革新教学理念

面对当前不断变化的教学形势,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对自身的教学理念不断进行革新,以适应教学活动的发展。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语文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将其当作课程教育,更不能将其当作一项工作。而是应该认识到语文对学生发展进步的培养作用,以此作为展开语文教学的基础。其次,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语文教学教育理念的局限性和延展性。任何一项教育理念,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延展性,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不同教学理念的融合,打破其局限性,拓展其延展性。比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若是要彻底贯彻,必将会导致教学活动的开展出现一些新变化,出现新问题。因此,可以将以人为本和素质教育的理念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体,指导教学活动展开。

(二)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活动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因此,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使用更加贴合学生实际的方法展开语文教学。比如,讨论式教学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在教学鄂教版《最后一片藤叶》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些讨论问题,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渗透教学内容。如:“最后一片藤叶对于文中人物的作用是什么?”“作者所刻画的最后一片藤叶在实际生活中代表了什么?具有什么意义?”通过这种这样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就可以得出自己的看法,如:“最后一片藤叶对于文中人物而言相当于一个期限,即其死亡到来的期限。当藤叶掉落,则说明其死期已至;若藤叶未掉,则说明其还有生存的时间。”“在实际生活中,最后一片藤叶象征了希望,其是绝境中人们的指路明灯,能够给人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文中通过对藤叶的描画,是为了让读者能够体会到希望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在生活中保持希望的存在。”通过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章含义,提升教学效果。

(三)拓展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拓展,对于提升教学活动成效具有极其重要的主推作用。通过拓展内容,学生可以对书本知识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拓展教学内容一般需要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比如,在教学《最后一片藤叶》这篇课文时,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就可以引入欧亨利的其他优秀短篇小说,进行纵向对比,然后再通过分析文章的异同以及作者的创作经历,对文章实现深度拓展。比如可以引入《麦琪的礼物》这篇文章对课文进行横向拓展,让学生分析两篇文章的立意和写作方式。然后,从作者的创作经历出发,对这两篇文章内容的差异进行辨别,再以《麦琪的礼物》的写作方式和内涵思想反观《最后一片藤叶》,以此实现对文章的深度理解。

【结 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当前存在的瓶颈使得教学没有达到预期,成为了许多初中语文教师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所以,必须对当前存在的瓶颈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通过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及拓展教学内容等途径,突破教学瓶颈,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马德.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瓶颈和突破浅谈【J】.亚太教育,2016(04)

鄂教版语文四上教案 第5篇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2、知道人们预测天气的方法和手段在不断进步

3、能举例说明天气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4、能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天气预报

5、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明天的天气进行预测。

6、意识到天气既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好处,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教学重点

懂得天气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教学难点

认识气象符号,用气象符号记录天气变化;知道现代人们观测天气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的视频资料或图片;先进的观测天气的手段和设备的视频资料或图片。

课时准备: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人。

谈话: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测量气温、观测风向和风力、观测云状和云量、观测降雨量,还知道了风和雨的成因。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几个关于天气的问题!

2、讨论天气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l)谈话:我们首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你能举例说明吗?

(2)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六幅图片,说一说:图片上都画了些什么?你还能说出哪些天气与生产生活相关联的事情?

(3)播放关于天气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的视频资料或者图片。(4)提问:你还能举出一些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的例子吗?(5)分小组讨论:由此可见,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联系?(6)集体交流,小结。

3、了解一些预测天气的设备。

(l)讲述:要能准确地预测天气,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除了气象站的观测仪器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气象信息的手段越来越多,设备越来越先进,气象预报的准确性越来越高!

(2)提问:你知道哪些先进的观测气象的设备?

(3)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四种先进的设备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4)播放有关视频资料或者图片,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先进的设备及其作用。

4、讨论:我们通过哪些途径可以知道天气预报。

(l)讲述:气象站通过搜集、整理各种气象信息,发出天气预报!(2)讨论:我们通过哪些途径可以知道天气预报呢?

(3)交流小结:除了可以通过看电视、听收音机、看报纸、上网等途径知道天气预报以外,我们现在还可以通过定制手机短信的方法知道天气预报。

第二课时

5、学习预测天气的方法,综合预测明天的天气:

(l)谈话: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看云识天气的方法,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预测天气的办法吗?

(2)讲解:观察动物的表现和一些自然现象也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天气!(3)学生阅读教材的两幅图片及文字资料。

(4)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表现和自然现象能反映天气变化呢?(5)学生交流,教师补充讲解一些例子。

(6)谈话:还记得刚开始学习这个单元时,小明和小红的对话吗?那么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你能预测一下明天的天气吗?(7)提问:你准备怎样预测明天的天气?

(8)讲述:请你将自己获取的有关信息和观测记录进行综合分析,预测明天的天气,并说说自己的理由。(课上如果有时间,就在此之前带学生去获取有关信息,没有时间则由学生课外完成。)

6、总结与拓展。

(l)谈话:谁把自己今天学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

(2)布置课外活动:预测明天的天气,晚上注意收看天气预报节目,明天进行实际观察,比一比,看谁的预测准确:你的预测如果准确,就可以涂亮智慧星!教学后记

鄂教版语文四上教案 第6篇

教学目标:

1、认识诗中的“圃”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全诗。

2、借助注释,在读中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难点:体会作者蕴含在诗句中的欣喜、赞美之情。

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

1、同学们,三年级我们学习了杨万里写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还知道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生齐背后交流)

2、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与秋天有关的古诗。板书课题。

二、读题解题,初读古诗

1、指名学生读诗题。

2、通过预习,谁能说说题目“初秋行圃”的意思?“行”在这里什么意思?怎样的走?用个词概括(散步)

3、师:那诗人杨万里在这首诗中又描写了什么景色?他什么时候在花园里散步,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三、自读自悟,感知诗意

1、教师范读古诗。

2、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学会生字。

3、指名朗读,正音。学习生字“圃”。

4、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古诗弄懂诗句的方法。

(如,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与同学交流等。)

5、师:下面老师再给大家八分钟时间,小组合作学习,大家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古诗,读了这首诗,你知道诗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要求:先自学,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需要老师帮助的同学或小组,可以举手告诉老师,老师会很快来到你的身边和你们一起学习。

四、集体交流,理解诗意

1、小组汇报学习结果,师:看到大家学得这样认真,相信大家已经有成果了,哪个小组愿意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学习的成果?

2、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读诗的感悟,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古诗大意。

(古诗大意:这是初秋的一天傍晚,诗人在园子里散步,这时,太阳西下,漫天五彩晚霞,要说这快落下的太阳,真是又是无情,又是有情,园里树上的 蝉,正趁着太阳落下的短暂时间,拼命的高声歌唱,园子里一片蝉叫声。蝉的叫声好像就在身边,可是你却无法找到他们,因为,当你找到它跟前的时候,它好像知 道你来了,鸣叫声立即停止了。)

五、读中品味,体会意境

师:刚才,大家了解了诗意,相信大家再读,一定会读得更美,更投入。谁读第一句?

1、从这句哪些词语看出作者写的是黄昏时候的景象?

抓住“落日”和“暮蝉”加以体会。

2、你觉得哪些字能体现落日的有情?

引导学生品味“偏、催”二字。深入体会作者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之情,一“偏”一“催”把落日当成了有灵性的人。就是这两个字赋予了“落日”的情意——“有情”,使初秋傍晚的景色充满了勃勃的生机,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思。

3、引导学生想象落日的“有情”。

“落日无情最有情”究竟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根据诗句谁能想象出这幅画面?(提示:夕阳、晚霞、地面景物、蝉鸣声……)

4、谁能读出落日的这份“真情”?

预设:(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评价,逐步让学生读出情,读出形,读出味。)

生读(没有激情)。

师:你这快落山的太阳,怎么这样无情?从你的读中,老师感觉不到漫天五彩晚霞的瑰丽。谁再来读。

生读。

师:老师从你的读中感觉到你是重情谊的夕阳,可我从你的读中没听到满园此起彼伏的蝉鸣声。谁再读?

生读。

师:哦!多美的景致!多热闹的黄昏!老师好象看到了夕阳西下时的灿烂晚霞,听到了园子里嘹亮的“黄昏大合唱”。来,让所有的蝉儿都唱起来,全班齐读。)

师过渡语:

初秋的傍晚,诗人独自在园中散步,抬头望着西边的天空,一轮红日即将落山,夕阳将天边抹上了瑰丽的色彩,为大地披上了五彩的外衣……多美的景致啊!听,众多秋蝉也不甘寂寞,趁着这美丽的时刻,放开清亮的歌喉,开始了“黄昏大合唱”——“真美,服了;真美,服了……”

学生齐读前两句。

5、听到这美妙的“合唱”,你会心动吗?是否想找到这些“歌唱家”,赶快行动——

(1)可诗人找到了蝉没有?

引读:近在咫尺——,寻到旁边——。没看见蝉,心中会是什么滋味?

指导学生带着遗憾的语气来读。

(2)作者心中只有遗憾吗?再看,这漫天的五彩晚霞;再听,这此起彼伏的蝉鸣声,真有遗憾?那又怎样读?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心中的欣喜、赞美之情。

(3)师小结:

看到天边美丽的晚霞,听到园中这悦耳的“大合唱”,作者兴致大增,虽然没有寻到“演唱家”的踪影,可这情、这景足矣!这一样也能让作者诗兴大发——

(学生带着赞美之情齐读全诗,边读边想象意境。)

六、赏读全诗,熟读成诵。

1、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对《初秋行圃》的理解。

师:请大家用最擅长或最喜欢的方式来展示这首诗表达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读一读;想唱的,可以把诗句改成自己喜欢歌曲的歌词,试着唱一唱……

2、学生分组练习、展示、评价。

七、总结拓展,课外延伸

1、引导学生总结刚才学诗的方法。

读:读通、读顺诗句。

译:结合注释、或查字典、或结合插图、猜读理解词语、诗句的意思。

悟:品读、感悟,想象、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诵:声情并茂地朗读古诗。

2、用自己学到的古诗学习法,自学唐朝诗人虞世南的《蝉》。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意即可,无须对作者托物言志写法进行深究。(虞世南的《蝉》附后)

3、课外找找杨万里的其他写景诗读一读。

板书设计:

初 秋 行 圃

(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偏催万树暮蝉鸣。

鄂教版语文四上教案 第7篇

1、缤纷

2、碧绿

3、映衬

4、蔚蓝

5、荷花

6、斜阳

7、哗啦哗啦

8、喔喔叫

9、跌掉

10、哲学

11、伶牙俐齿

12、锻炼

13、一幅画

14、绚丽

15、悦耳

16、点缀

17、乐章

18、尝试

19、变幻无穷

2.语言的魅力

1、人来人往

2、褴褛

3、佝偻

4、乞讨

5、俯身

6、弯腰

7、木牌

8、掏钱

9、打扮

10、绅士

11、寒酸

12、魅力

13、衣衫

14、漆黑

15、莺歌燕舞

16、陶醉

17、虚设

18、贫困交加

19、风烛残年 20、万紫千红

3.书本里的蚂蚁

1、古老的墙

2、孤零零

3、花蕊

4、静静地趴着

5、随手

6、夹进

7、乐意

8、细碎的声音

9、挺好

10、睡觉

11、密密麻麻

12、新奇

13、编故事

4.儿童和平条约

1、无家可归

2、给予

3、武器

4、不朽的生命

5、饥饿

6、憎恨

7、宣告

8、遍地的彩虹

9、洁净

10、恐惧

11、探索

5.太阳,你好!

1、融化

2、哗哗流淌

3、温暖

4、滋润

5、棕色

6、甜蜜

7、赞美

8、寄托

9、活跃

10、草木苏醒

11、理想

12、山巅的积雪

6.检阅

1、俱乐部

2、讨论

3、商量

4、愿意

5、鸦雀无声

6、沉默的局面

7、棘手的事

8、情不自禁地鼓掌

9、截肢

10、彩旗飘扬

11、人山人海

12、盛大的节日

13、纠正

14、蓬莱

15、淹没

16、隆重

7.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1、计算

2、天性

3、重要的地位

4、占有

5、临街

6、德国

7、莞尔一笑

8、仿佛

9、花团锦簇

10、姹紫嫣红

11、应接不暇

12、耐心 13耐人寻味

14、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8.阳光洒下来

1、修鞋

2、皱纹

3、晃头晃脑

4、慢吞吞

5、鼻梁

6、捏着

7、针线

8、缝纫机

9、箱子

10、发愣

11、塞给

12、挨骂

13、笑嘻嘻地走

14、鞋摊儿

15、好心肠的姑娘

16、凳子

17、慌里慌张

18、瘦小

9.父爱深深

1、崇拜偶像

2、迷恋音乐

3、组建乐队

4、甚至

5、跌入深渊

6、满心疑惑

7、日复一日

8、闲暇、微不足道

10、挥之不去

11、挑选

12、坦白

13、不屑

14、参赛者

15、羞愧

16、烟消云散

17、自豪

18、奉献

19、陪伴 20、美梦成真

21、沮丧

22、分享

23、彼此

24、自制、25、清晰

26、音符

27、音质纯正

10.蝉

1、脱壳

2、幼虫

3、体操

4、竭力

5、颤动

6、柔弱

7、颜色

8、饮水

9、演奏

10、惊扰

11、视觉灵敏

12、火药

12、震碎

13、音调

14、试验

15、喧哗

11、看松鼠做巢

1、旋转

2、一纵一跳

3、匆匆

4、半枯的橡树

5蓬松的大尾巴

6、附近7.嫌弃

8、湿润

9、费劲、10、不理不睬

11、人造棉

12、树梢

13、暗自得意

14、环绕

15、白费心机

16、忙忙碌碌

17、掩盖

18、蜷卧

19、舒适

12、天鹅

1、成群结队

2、日以继夜

3、银色的月光

4、无边无际的蓝色海面

5、继续

6、年龄

7、体力不支

8、拼命鼓动翅膀

9、收拢

10、摇摇摆摆

11、皎洁的月色

12、若隐若现

13、轻微响声

14、一动不动

15、胸脯

16、黎明

17、脖子

1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贫困

2、沈阳

3、繁华的市区

4、租界

5、沉重地说

6、中华不振

7、偏要

8、究竟

9、目睹

10、毕生的精力

11、欺辱

12、铿锵有力的话语

13、博得喝彩

14、效力

15、成绩

16、天津

17、抄写

18、书籍

19、获得

20、品学兼优无私地奉献

14、小萝卜头的故事

1、有趣

2、席地而坐

3、等候

4、无奈

5、自言自语地说

6、孺子可教矣

7、鬼怪

8、押送

9、刮风

10、耽误

11、来之不易

12、流利地背诵

13转移

14、火炉

15、长钉

16、紧锁

17、敞开

18、身躯

19、突如其来 20、抚摸

21、脑袋

22、沉浸

23、牺牲

24、算账

25、自告奋勇

26、报仇

27、监狱

28、囚犯

15、童年读《水浒传》

1、乘凉

2、肚皮

3、秦朝

4、百听不厌

5、魁梧

6、猛砸

7、一套

8、抽屉

9、盼望

10、破涕为笑

11、崭新

12、豪情壮举

13、生动曲折

14、煤油

15、赤手空拳

16、猎户

17、生辰纲

18、鲁莽

19、提供

19、观摩、20、叔父

21、三碗不过冈

16、伯牙断琴

1、擅长

2、勤学苦练

3、精妙

4、投入

5、陶醉

6、浑然

8、欣赏

9、泰山

10、巍峨

11、弹琴

12、雄伟的气魄

13、江水滔滔

14、汹涌澎湃

15、触景生情

16、山崩地裂

17、抒发感慨

18、悲痛万分

19、知音

17、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1、斯文

2、蹦蹦跳跳

3、迎面而来

4、坚硬

5、陷阱

6、眼窝

7、包裹

8、阿姨

9、纳闷

10、踱步

11、装束

12、耸肩

13、穿戴得整整齐齐

14、模仿

15、等候

16、照顾

17、教授

18、烟灰缸

19、布置 20、甜饼 21训导

22、要领

23、一字不差

24、一塌糊涂

25、简直

26、但愿

18.山和海的书信

1、身影

2、文雅安静

3、变化多端

4、模样

5、温柔

6、挥舞

7、神秘的传说

8、拜访

9、捎给

10、活泼

11、仰望

12、又惊又喜

13、青春翠绿

14、巍然屹立

15、不屈不挠

16、夸奖

17、勇敢

18、晶莹

19、无话不谈

19.观潮

1、盐官镇

2、横卧

3、笼罩

4、蒙蒙的薄雾

5、屹立

6、若隐若现

7、昂首东望

8、人声鼎沸

9、沸腾

10、横贯江面

11、犹如

12浩浩荡荡

13山崩地裂

14、漫天卷地

15、风号浪吼

16、闷雷滚动

17、恢复

20、听泉

1、交错流泻

2、悠悠扬扬

3、循着

4、古庙

5、规模宏大

6、山岭

7、庭院

8、借宿

9、山涧

10、铜管齐鸣

11、蓬勃生机

12、郊外

13、似的14、伤愈 15.古刹

16、卡车

17、聆听

18、孕育

19、忽扬忽抑 20、草丰木茂

21、时隐时现

22、不绝于耳

23、安详 24、清纯

25、山鸣谷应

26繁花似锦

27古树参天

28万籁俱寂

29流连花间 30雄浑磅礴

31、湿漉漉

32、悦耳

21.三潭印月

1、杭州

2、繁花似锦

3、隐约

4、亭台楼阁

5、仙境

6、杰作

7、蓄水

8、抗旱灌田

9、长堤

10、石塔

11、造型

12、镂刻

13、透明

14、清澈的湖水

15、月色溶溶

16、波光粼粼

17、明月如盘

18、天堂

22.女娲补天

1、创造

2、欢歌笑语

3、轰隆隆

4、震裂

5、天哪

6、露出黑黑的大窟窿

7、燃烧

8、挣扎

9、熄灭

10、喷火

11、危险

12、冶炼

13、零零星星

14、稠密

15、液体

16、金光四射

23.木兰从军

1、朝廷

2、征兵

3、一份

4、赫然在列

5、颁发

6、焦急万分

7、愁眉不展

8、违抗

9、忧愁

10、撩开门帘

11、爹娘

12、脾气

13、无可奈何

14、披上战袍

15、跨上骏马

16、渡河

17、千里迢迢

18、赫赫战功

19、日思夜想 20、搀扶

21、颤巍巍

22、杀猪宰羊

23、昔日

24、威风凛凛

25、文静俊美

26、梳理

24、军神

1、重庆

2、土匪

3、熟练

4、绷带

5、审视

6、惊疑

7、从容镇定

8、一针见血

9、伤势

10、拒绝

11、施行麻醉剂

12、愣住

13、摘除

14、汗珠滚滚

15、颤抖

16、垫单

17、勉强

18、青筋暴起

19、由衷 20、汗如雨下

21、嚷道

22、钢板

23、堪称

鄂教版语文四上教案 第8篇

1.读带“花”字的词语, 了解汉字一字多义的的语言现象。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提高其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2.观察四幅图, 指导读通短语, 感悟短语的意思。在指导朗读中, 培养语感。

3.了解“江河湖海”这类并列关系的词语构词特点, 不断积累语言。

4.引导学生在各种“探秘”游戏中, 体会语言文字的奥秘, 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读带“花”字的词语, 了解汉字一字多义的的语言现象。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提高其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2.学习不同类型的短语, 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培养语感。

教学难点:

1.了解汉字一字多义的的语言现象, 并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理解、运用。

2.积累“江河湖海”这类并列关系的词语。

教学准备:CAI课件句子卡片和成语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 进入情境

1.师导入:同学们, 还记得我们的好朋友乐乐吗?今天, 乐乐要带我们去语文乐园探秘了。

2.师:瞧, 语文乐园到了。CAI语文乐园 (七) 齐读

师:这节课, 乐乐要带我们到语文乐园中去探寻字词的秘密。

二、读一读, 比一比

【神秘花园】

师:我们先走进探险第一关———神秘花园。瞧———神秘花园里的花可多了, 谁认识这些花?

1.自己先读一读, 注意把两组词要读好哟。

CAI出示 桃花、梅花、菊花、荷花烟花、浪花、火花、泪花

2.学生自由读词语

3.指名读 分组读

4.自己说说, 有什么发现? (上面一组是真正的花, 下面一组不是真正的花)

不是真正的花, 那为啥叫花呢? (因为他们像花)

5.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很强, 在字典中, “花”字有名这样课、两种意思。

(课件出示:花: (1) 种子植物的有性器官, 有各种的形状和颜色, 一般花谢后结成果实。供观赏的植物。 (2) 样子或形状像花的东西。)

师:在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查字典, 帮助我们去认识生字。我们还可以通过查字典, 来理解字词的意思。在字典中, 一般第一个解释是这个字的“本义”, 后面的解释是他的引申义或比喻义。 (课件可出示扫描的字典解释“花”那一页若干义项)

6.生再读第一组词。

7.师:你还能说说这样的词吗? (桂花、水仙花、茶花等) 师:说到这么多的花, 让我不禁想到前面学习的《花名歌》啦, 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

小结:大自然中种类繁多、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花朵们装点了我们美丽的生活。那这些花又是什么呢?

8.生再读第二组词

拓展:这些花可真有意思。大家还知道哪些这样奇特的花? (葱花、雪花、印花、水花等)

{预设:“棉花” (出示棉花图片和词语) 启发:雪白的棉花是花吗?讨论:白色的棉绒是花吗?从棉花的生长过程来看:棉花花朵乳白色, 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后凋谢, 留下绿色棉铃, 棉铃内有棉籽, 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棉铃成熟时裂开, 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有白色的, 也有白色带黄的。所以常称的棉花其实不是花, 是棉花开花结籽后籽上表皮的毛纤维。} (此处可以配上图片, 解释的语言可以简单些)

9.CAI出示八种花名交换男女生读。

总结:如果大家留心观察在大自然和生活中还会认识更多这样美丽的花和更多有意思的花。

瞧, 乐乐向我们发出挑战了!课件出示:你会分类吗?

(出示词语:黄海、南海、东海、人山人海、云海、脑海)

自己读读, 给它分分类。

10.师:多有意思, 我们的汉语常常一个字会有好几种意思, 在以后的阅读中大家可要多多留心哦!

11.“神秘花园”里的秘密已经被我们发现啦!乐乐要带我们去第二站了———

三、看一看, 读一读

【美妙四季】

1.师:其实这是一张藏宝图, 你首先得发现它的秘密。仔细观察四幅图, 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CAI 出示四幅图) 生交流:图上分别是四个季节。这四幅图, 分别是春 夏 秋 冬四个季节

师:对, 第二站就是奇妙四季! (课件出示:奇妙四季)

2. (CAI出示 美妙四季) 第二题, 自己看看图, 读读短语, 看看人们都在干什么? (生自由读)

出示短语词卡, 点生读, 注意引导读准字音。

3.分图谈感受

(1) 春图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 出示“春图”, 看到图, 读到短语, 你想到什么?能用四个字的词来形容一下吗? (拓展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

师:这些词都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让我们再读:春游芳草地

(2) 夏图 师:瞧瞧, 这幅图画的是夏天的什么地方?

站在池塘边会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引导后 (出示: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描写夏日荷塘的美景。

练习读好诗句。

(3) 秋图 师:伴随着凉爽的秋风, 人们边喝着菊花茶, 边欣赏着秋日美景, 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哪些关于秋的词汇或者诗句呢?

交流, 引导背诵《山行》

指导读好短语

(4) 冬图 师:在这大雪纷飞的冬季, 诗人会吟诵哪些诗?

指名读

4.师:这真是四季如画, 生活如诗!让我们连贯起来读一读。

【CAI 出示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秋饮菊花茶, 冬吟白雪诗。】

齐读

师:读的时候感觉朗朗上口, 你有什么发现?第二个字表示动作的词, 后面三个字名词【游、赏、饮、吟】变红【芳草地、绿荷池、菊花茶、白雪诗】划下横线

师:在美妙的四季中, 大家发现了很多关于词语的秘密, 真了不起!我们还感受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 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情趣。瞧, “春夏秋冬”还想带着你们认识更多想他们这样有趣的词语。【课件出示:有趣的词语】

四、探究与发现

【有趣的词语】

1.学生自由读“探究与发现”中的词语

2.出示字卡:墨、砚、棋检查字音

3. (课件出示词卡) 谁愿当当小老师带读?点生上台当小老师来带大家读第一组词语。 (江、河、湖、海———江河湖海)

请同学们注意听这位小老师读得是否正确。

预设: (读得好) 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引导学生关注前面字之间的顿号)

(读得不好) 到底应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

4.师:前面一个一个的词, 我们很好理解, 那它们合在一起, 又是什么意思呢?

点生说。

5.齐读四行词语。

6.拓展:这些词语真有意思, 大家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吗?拿出练习纸, 在纸上动笔写一写。

交流, 评价。

总结:师:今天我们在语文乐园里走进了神秘花园、美妙四季、有趣词语, 探寻字词的秘密, 学起来这么的有趣, 感受到我们祖国的语言这么的丰富。下节课, 我们将走进成语宝库、广告策划室去……

板书:

语文乐园 (七)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秋饮菊花茶

冬吟白雪诗

教学设计说明

一、文本解读

本课语文乐园 (七) 选自鄂教版第三册,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选取了两个学习版块, 即我来试试和探究与发现中的三道题目。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我体会到“语文乐园”除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以外, 力求以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重点, 同时注重在寓教于乐的闯关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语文乐园”之所以称之为“乐园”我想也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体验到知识获得的快乐, 享受到智慧碰撞与创造的快乐, 从而感受到汉语言的魅力。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 读带“花”字的词语, 了解汉字一字多义的的语言现象。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提高其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2) 观察四幅图, 指导读通短语, 感悟短语的意思。在指导朗读中, 培养语感。 (3) 了解“江河湖海”这类并列关系的词语构词特点, 不断积累语言。 (4) 引导学生在各种“探秘”游戏中, 体会语言文字的奥秘, 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实施

语用能力是运用语言进行恰当、得体、准确的交际的能力, 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和语境驾驭能力。本课, 我力求在传承以往的乐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倡导以游戏、对话的形式,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语言学习方式, 进行有效的语文练习课教学, 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下面介绍一下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

第一题:读一读, 比一比。课文中呈现的是两组带花字的词语,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两组词语的比较, 引导学生感受第二组词语“烟花浪花火花泪花”的构词是因为他们的形状或者颜色像花, 使这些原本不是植物的事物也被称之为花, 教学生理解一字多义, 根据不同词语来理解字义, 体会一字多义的现象。还充分利用小插图中的泡泡语, 及曾学过的内容来上贯下联, 帮助学生了解语言文字规范, 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 从而感受到汉语言的精妙。

第二题:看一看, 读一读。课文中呈现了四幅不同季节的风景画, 分别配有四句短语。在教学这一题时, 考虑到不同短语的语言特点和不同季节风景特点, 所以在处理的时候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例如:“春游芳草地”采用了唤醒学生对春天的向往, 以“游”为切入点, 启发学生“在春天大家会玩些什么”从而引发学生已经学过或即将学习的语文资源, 积累描写春图的词汇;“赏绿荷池”以“荷花”和“荷叶”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感受夏天池塘边的美景从而指导朗读, 并积累优美的诗文;“秋饮菊花茶”想象秋日美景, 积累和秋有关的好词佳句;最后, “冬吟白雪诗”, 和学生一起吟诵描写白雪的诗歌, 感受冬天那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的美景。然后将四条短语罗列起来, 引导学生发现构词的特点———季节+动词+地点, 进而由“春夏秋冬”巧妙引出第三题。

第三题:读一读, 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课文中呈现了四组词语, 每组词语共同的特点是横线左边的四个词语, 每个词语就表示一样物品。横线右边的一个词语正好是由横线左边的这四个词构成的, 表示这一类的物品。在教学过程中, 就由“春夏秋冬”很巧妙的引出“探究与发现”的学习, 以“我来当当小老师”的形式指导学生的朗读, 培养他们的自学自悟的能力,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体会这一类词语的构词特点, 让他们发现词语分开和组合后的变化。同时, 通过词语拓展练习, 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苏教版四上《田园诗情》说课稿 第9篇

荷兰一向以“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闻名于世。本文正是从这三个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课文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所以作者最后总结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突破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荷兰的田园风光,语言的生动感知,语言积累。

4.体会作者对荷兰的喜爱之情,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难点是,对于“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一句话的理解。重难点的突破上我主要通过“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及多媒体的恰当运用相结合的方法。将从三个不同层面进行教学:景物的色彩之美,动物的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之美,宁静的夜晚之美,最后提炼升华理解“真正”二字。

三、教法学法

教法:在教过本单元的写景文章之后再来教这篇课文,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体会。

1.采用要求学生自读自悟,品味交流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朗读,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他们把课文读通、读懂。

2.情景教学法:我利用学生来荷兰玩的美丽的乡村景色的图片,多媒体,描述语言的方法深深地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读优美的段落,背诵一个或两个优美的句子。

学法:教是为学服务的,根据新课标对四年级学生的要求设计学生的学法。第一,初步体会语言生动的作品,并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然后让学生阅读、规划、理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中主要从纵横两条线入手,纵线是对课文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整体的感知,横线是从具体文本中感受真正荷兰之美。

(一)视频激趣

本单元全是写景的文章,但“景有不同”,《泉城》《九寨沟》是孩子们身边的美景,而荷兰离他们太遥远了,一点儿概念都没有,怎么让他们走进文本,我是动了一番脑筋的。最直观的情景教学,最吸引孩子的是美丽的画面。学生欣赏多媒体显示屏幕:在运河里,屏幕上的草原、郁金香、奶牛、马,所有在清远悠闲的音乐的同时,让学生欣赏视频能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想象文字描述的乐趣和田园风光。

(二)整体感知

说明:免费自习静静地读课文,想想荷兰给你的印象,它可以用什么画将它们画出来,试着通过朗读表达你的想法。

生字词的教学没有单独出示,完全融入课文中,比如学生读到牧场之国时,我出示这些牛马羊都是“牲畜”,当读到夜晚人们挤奶时,出示“汽笛”,这样不着痕迹地进行生字词的教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我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给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保护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同时通过自我学习和整理,准备集体交流。

(三)交流感悟、指导朗读,提炼文章的中心句

课文中哪一句话就概括了大家的体会?

【设计意图】“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引出全文描述的重点“水、花、牧场”,抓住了课文的重点,组织下面的阅读教学。

(四)自读自悟,交流讨论

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中无处不在的美,这也是隐藏在课堂上的一条横线。

【设计意图】结合多种形式、图文并茂,有感情朗读,如:个人读、师生读、老师范读、男孩子读等。让他们在读中感悟体会荷兰的景美。

美:动物的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之美(以读促悟)。

贯穿全文的一条线就是美,马儿的剽悍强壮的动态美,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色彩美,宁静夜晚的动态美。有动态、有静态,孩子的喜好不同,感兴趣的地方也会不同,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部分熟读成诵,形成积累。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了锻炼。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作品的优美语言,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是中年段阅读教学的目标,本环节的设计是品读语句,加强积累,让学生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总结升华,小练笔

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说一说眼中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在这里让学生换位思考,可以是记者,可以是导游,甚至可以是老师……顾全不同层次的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小组内一人记录,一人发言,集思广益,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最后用三幅图片总结全文)

【设计意图】在这一部分中,不同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生个人的形式,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实现了思维和智慧的碰撞,促进了其个性健康、和谐发展。

五、设计反思

鄂教版语文四上教案 第10篇

刘雨田

学习目标:

1、通过图片和介绍让学生进步了解和认识长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梦”的含义,把握“长城万里行”与“梦”的关系。

3、感受作者行万里长城的艰难困苦和收获,让学生懂得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

学习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有人说,当宇航员进入太空俯视地球时,只看得见两个建筑物,一个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个就是我国的万里长城了。尽管这个说法遭到了我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的否定,但他丝毫不影响万里长城的伟大。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那么,对于长城,你又了解多少?

请同学说说自己所知道的长城或关于长城的故事、俗语。

教师出示有关长城的图片,学生边看边用一个词语形容长城。

1、现存长城的起点;2、边关长城;3、苍凉;4、雄壮

结合长城图简单介绍长城。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始建于春秋战国,延续不断修筑了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由于中国历史上每一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的政治势力范围都不相同,因而每一次修筑的长城也并不在一条线上,所以长城的起止和长度也都不一样,总共加起来,其长度在十万里以上,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

今存者为明代所修建。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辽宁丹东鸭绿江畔的虎山口,横亘甘肃、宁夏、陕西、山西、蒙古、河北、辽宁等地。

长城,以现代科技来修筑都不容易,而我国竟能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实在难得。

看了以上的简介,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去看看长城呢?的确,千百年来,长城吸引了无数的历史学者,文人墨客千里迢迢、历尽千辛来一睹她的芳容,探索她的奥秘。

有一个人不仅到了长城,而且成为世界上徒步走完长城的第一人,他就是有着“独行大侠”之称的刘雨田。(出示幻灯片)

刘雨田,河南长葛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探险家。今天,就让我们追随他的脚步,走近万里长城,走进他《长城万里行》。

二、学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1、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含义。

2、想想刘雨田为什么会“徒步万里长城”?在“徒步万里长城”中又经历了哪些困难?又有哪些收获?注意拿出手中的笔,画出相关的语句或词语。

(二)学生回答刘雨田“徒步万里长城”的原因。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从小就树立了“行万里路”的梦想

2、三则消息让他下定了“徒步万里长城”的决心。

三、学生再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辛酸和收获:

(一)、第一组齐读“大自然是无情的”段落(15-20),请以“他经历了……,让我们为之……”为句式说一句话,体会刘雨田经受了哪些艰难困苦?。

示例:他经历了只身闯大漠,走戈壁,爬高山,涉大河的险恶环境,让我们为之担心。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明确,图片显示:

他经历了漫天铺地的大沙暴,猛烈袭来的寒流、冰雹这些多变的气候,让我们为之后怕。

他经历了被困悬崖,险些跌进万丈深渊的绝境,让我们为之心惊。

他经历了身负重荷,半个多月不见人烟,迷失了方向的生死困境,让我们为之担心。

他经历了独处山间,被野狼狂追危难,让我们为之胆寒。

他经历了夜不识路,多次从山坡滚下的危险,让我们为之心痛。

学生齐读以上语句,进一步感受刘雨田所遭遇的艰难困苦。

(二)、“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第二组齐读“大自然是慷慨的”段落(21-22),看看刘雨田又有哪些收获?

画出22自然段中的关键性词语,用几个短语表示出“我”的.收获。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显示:

记录了30多万字的笔记;

收集了数百万字的资料;

拍摄了600多张照片;

首次发现了一组岩画。

学生齐读。

四、拓展引申,从刘雨田身上获得的启迪:

从此,刘雨田的脚就没再有歇下来。17年来,刘雨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震惊的奇迹。他走过长城、丝绸之路、黄土高原、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登过天山、昆仑山、珠穆朗玛峰、鄂尔多斯高原;考察了神农架野人、喜马拉雅雪人、藏东原始森林、黄金古道……

多年的野外生活,让刘雨田练就了极强的生存本领。一年四季,不论严寒酷暑,他都穿一件单衣单裤;零下40度,光脚走在冰川上;零上40度,在滚烫的沙漠上晒日光浴。这些怪异的举止,给刘雨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刘雨田拍摄了一万多张照片,写下了二百多万字的探险日记……为人类自然探险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

那么,刘雨田为什么取得巨大的成功,从这节课的学习中,你获得了什么启迪?请你有一句话表达出来。

五、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对长城很感兴趣,,请同学们课下搜集和整理有关长城的资料,如长城的建筑、历史、传说等,准备在班上交流。

上一篇:我的卧室五年级日记下一篇:车站车辆驾驶员安全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