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活着的意义

2024-07-17

《活着》读后感:活着的意义(精选14篇)

《活着》读后感:活着的意义 第1篇

人之一生即为活着,但是无意义地活只是单纯的浪费了一生的时间,所以人这一生就是在探寻活着的意义。而余华的《活着》无疑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作为人活着的意义。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人一生的故事,是一个历经人生磨难和世间沧桑的老人所体悟出的人生感言,也是一幕演绎了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

小说中,“我”作为一个民间歌谣收集者,在某次收集的路上碰到了名为福贵的老人,并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一生:生于一个衰落的地主家庭,最后因嗜赌成性,输光了家产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在为重病的母亲求医的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又被解放军俘虏才得以回到家。回到家乡才知自己的母亲已经过世,而自己的女儿也因为一场重病变得又聋又哑。回到家中的福贵以为自己的悲剧已经结束,自己的后半生会时来运转,但是天不遂人愿,他的悲剧才是开头。妻子家珍因为患上了软骨病,逐渐病倒;儿子有庆因为与县长夫人的血型相同而被拉去抽血,为了救县长夫人被抽血过多而死;女儿凤霞因为队长作媒与二喜结为夫妻,却因为生下儿子后大出血而死;家珍因为一双儿女的死,深受打击,在凤霞死了三个月后也去世了;而二喜为了抚养儿子苦根长大拼命干活,却在一次事故中被两块水泥板夹死;苦根因为父亲死了而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艰难,福贵一次心疼苦根生病就给他煮了一碗豆子,却不想苦根因为吃豆子撑死……一次次的灾难将福贵的幸福扯得粉碎,最后只剩下了福贵和他的老牛在回忆。

无疑,福贵的一生是艰苦、悲惨的,中国在那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了福贵的身上,而这些灾难一点点的摧毁了他原本可以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些无不让读者们为之扼腕叹息,同情福贵崎岖坎坷的一生。但是没有风雨如何见彩虹,通观小说,我们可以看到,福贵从一个嗜赌成性的衰落地主少爷转变成了一个看淡人间疾苦的坚强活着的老人,苦难磨平了他的棱角,但也让他明白了人生。

我们不也是如此,在我们自己的人生路上不断前行,虽有困难险阻,但正是这些险阻教会了我们人生的真谛:活着是最容易的,同时,活着也是最艰难的,延续生命就要艰难地活着,正因为艰难,才能更加地对比出活着的深刻意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活着的意义也许就在这矛盾之间吧。

《活着》读后感:活着的意义 第2篇

摘要:活着的意义?这是个大话题,挺沉重。文中说,生活是平淡的,但并不是说它无聊,我们渴望的幸福和羡慕之种种其实就在身边。活着就是希望,希望就是活着的力量。去读一下这本书,它一定会让你对人生、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

活着的内涵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应该怎样活着,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想每个人都会对这个问题思考过,我也不例外,我曾反复地问自己,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而我活在这个世界上又是为了什么?生存,还是为了实现价值或其他?我久久思考不得其解,甚至常常陷入思想的困顿和盲区。直至读到余华的《活着》,我才仿佛醍醐灌顶,如梦初醒,对待生和死、苦难和希望以及活着的本身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小说用平静而缓和的语气叙述了主人公“福贵”悲剧色彩的一生。福贵,年轻时是一个地主少爷,经常在城里吃喝玩乐——嫖妓、夜以继日地豪赌并乐此不疲,常常十天半月不回家。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风光,然而好景不长,无所顾忌的胡闹和为所欲为很快让他付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代价——由于半年赊帐的积累,把祖辈留下的家产在一夜之间输得精光,由远近闻名的阔少爷变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所有的风光都如海市蜃楼般轰然倒塌,荡然无存。他也从此一蹶不振,日子越过越穷苦,厄运的阴影总是追随着他的脚步。父亲亲手处理掉所有的田产之后,在从老宅迁到茅屋的当天死了。他为病了的娘到城里买药时被抓壮丁,此后的日子饱尝颠沛流离、飘无定所之苦。快两年时,他终于死里逃生,回到了家,得知母亲已病故,女儿凤霞因为一次高烧,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原以为一家人终于团聚可以过好日子了,谁料,苦难才刚刚开始——唯一的儿子在一次意外的采血事故中被冷漠的医生夺去了生命;女儿凤霞终于长大成人还找到了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却死于了生产;妻子家珍死于软骨病,她一生忍受苦难,唯一的心愿就是与福贵从今以后再不分开;女婿二喜死于工地的事故;死神连他年仅7岁的外孙苦根都不肯放过,居然因吃豆子而撑死了!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相继死去,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外孙。四十年后,他仍然活着!并买了一头老牛,取名“福贵”相依为命。

这是一本沉重的书,他能让每个铁石心肠的读者落泪,读完这本书也使人感受到那种大喜大悲,跌宕起伏的心理历程。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是我看过的书中最有艺术价值的书之一。美国短篇小说作家艾米丽·卡特对该书的评价是:“如果现在要读一些东西,显然你应该读一些永恒的东西。《活着》就是这样一流的作品”。因为它用最朴实无华、最平铺直叙的语言向读者揭示了生命的真谛!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始终是压抑的,一直被作者有意无意制造的死亡阴影笼罩着,虽然人的终点不可避免都是死亡,但是如此脆弱而无常的生命让人难以接受。福贵的爹被气病而跌死,母亲因贫病死,儿子有庆为救县长夫人,被抽血过多而死,女儿凤霞生子时难产而死,妻子家珍由于困扰她多年的软骨病,累病而死,女婿二喜搬运时的一次意外事故中,被水泥板压死,外孙苦根因贫,吃豆子时被撑死……生命在不断的接踵而至的死亡中,变得异常脆弱,而且越往后读,死亡之中冥冥不可臆测的成分就越大,越能体会到命运的可畏和活着的不易。生命虽是脆弱而无常的,但是生命的坚强在这本小说中却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主人公福贵在接二连三的重大打击下,我没有看到他呼天抢地、哭哭啼啼,风雨过后,他的淡然和乐观,用最平缓的语气向小说中的“我”讲述自己的故事,还买了一头老牛与其度过残年,这让我感到淡淡的释怀。在外人看来,他活着已毫无意义,什么都没有了,可是什么都没有击垮他!他对生活还是充满了希望!人的忍受力是无限的,对希望的期待也是无限的,生命力在极端的状态下仍然可以顽强地生存,这是因为有了希望!我曾经在《读者》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行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还是没有走出沙漠,却耗尽了所有的粮食和水,只剩下了五颗子弹。于是,其中有个人对另一个说,我去找水,你在原地不要动,每隔一段时间你就开一枪,好让我知道你的方位,如果你五发射完,我还没有回来,那我就是死了,你自谋出路吧。四颗子弹用光了,留在原地的人还是没有看见那个人的影子,他绝望了,于是用最后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没过多久,他的朋友捧着水壶,顺着枪声找到了他的尸体。这虽然是一个故事,却让我体会到希望的力量,活着就是希望,也正是因为有了希望,才有勇气去求生。

在恶劣的环境中,在苦难面前,我们将选择怎样的生活状态呢?不幸和苦难虽然是整个小说的基调,但正是因为在那样层出不穷、一波接着一波的苦难像风一样袭向人的生命之旅时,才让人更加深刻体会到坚韧和不屈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人的生存环境自古以来就是战争多于和平,苦难多于幸福。早在一百多年前,我们的先辈就用不屈不挠的斗志向后人诠释了在那样苦难的日子里,我们是如何脉脉相承的!时间冲刷了屈辱,消磨了痛苦,以前我不知道在今天,在我们这样一个安逸和平的年代,我们的年轻一代对苦难、对困境的承受力有多少。但是刚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使我为之振奋,尤其是年轻的中国女排在逆境中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淋漓尽致的表现让我感动,使我鼓舞。一直被国人寄予厚望的中国女排过五关斩六将打败劲旅古巴后顺利进入决赛,国内媒体已经提前将这块金牌入了帐,但是却忽视了俄罗斯争夺这块金牌的决心和实力绝对不亚于我们。她们的强攻使女排连负两局,第三局的开场又是打得那么不顺,所有的人都不免产生出拿银牌也不错的想法。但是中国女排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力挽狂澜、气如长虹的气势让每个人都为之征服,连俄罗斯的魔鬼教练在第四局还没有落败的情况下都不再咆哮,苦笑着挥手认为他们大势已去。果然,这块让国人等待了足足一代人的金牌在经历了一场殊死较量后终于又落在了我们的手里。与其说我们胜她们一筹的是技术,更不如说战胜她们的是我们的精神和心态,先失两局,第三局一开始比分紧咬,又多次发球失误,胜负一线间,女排队员顶住压力,决不服输,连扳三局,终于取得了胜利。

《活着》读后感:活着的意义 第3篇

《呼吸》正是这样一部作品, 温顿在这部作品中依旧是以他擅长少年成长题材向读者娓娓道来。小说背景是西澳海边的一个伐木小镇索亚 (Sawyer) , 位于温顿的小说《浅滩》 (Shallows, 1984) 和《转向》 (The Turning, 2004) 中多次出现的海边小镇安格鲁斯附近。

故事开始于作为主人公的中年急救人员布鲁斯·派克接到急救中心传来的一名少年自杀的救援消息, 这位名叫亚伦的少年早逝将主人公布鲁斯成长记忆勾起, 以倒叙的手法, 展开了故事。布鲁斯回忆起他和鲁尼的少年友谊和冒险经历。在索亚, 这个普普通通、枯燥乏味的西澳小镇上, 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布鲁斯和同伴鲁尼喜好冒险和刺激的行为。他们借此来排遣枯燥乏味的小镇生活的寂寞与无趣, 并在对冒险生活的共同向往和体验过程中结识、建立并加深了友谊。他们相互挑战对方在水下屏住呼吸的时间长短, 他们渴望在浩渺无尽的大海中冲浪。当两个狂野少年遇到对冲浪有着近乎宗教般虔诚的高手桑多 (Sando) 后, 他们对极限冲浪的追求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在桑多的引领下, 两个人的冲浪技术不断提升, 胆子也越来越大。他们经历了巨浪、鲨鱼等一系列惊险的场面, 甚至在相互竞争中为博得桑多的好感而互不相让、你追我赶。鲁尼在争斗中胜出, 当时15岁的布鲁斯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充满了挫败感。他与经常被桑多冷落在家中的妻子美国人伊娃同病相怜, 并与之发生了性关系。

伊娃曾经是滑雪运动员, 一次意外受伤使她不得不离开心爱的滑雪场。她从美国来到西澳这个没有雪的地方, 希望借此来忘掉过去。但是, 曾经的极限运动经历让她难以自拔, 她依旧对极限行为充满了渴望。她让派克和她玩自我窒息的性游戏, 希望从中体验极限的刺激和快乐, 满足自己的渴望。而陷入青春期, 青涩的派克无奈地卷入到这危险尚未察觉的游戏中难以自拔。少年派克在刺激和冒险中逐渐成长, 他在懊悔中努力使自己因竞争失败而留下的心灵伤口愈合。小说结尾时, 一心追求冒险生活的鲁尼在异国死于非命, 而沉溺于危险性游戏的伊娃则死于自我窒息。

这是一本关于冒险和成长的小说, 却并非一本普通的冒险和成长小说。作者在书中探讨了冒险带来的极限快乐以及由此带来的危险后果。主人公通过挑战极限来获得至高的刺激和快乐, 却从不考虑可能会失去什么。他们尽情地挑战极限:冲浪、滑雪、性和毒品交易, 但同时却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置身于那种没有人可以全身而退的境地。派克是个天性孤独的男孩, 当他结识好动而有冒险冲动的鲁尼之后, 生活开始改变。而当他们遇到桑多, 一个30岁左右的冲浪高手以及他受过伤害的、情绪多变的妻子伊娃之后, 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满刺激, 同时也更加险象环生。[1]

读罢小说, 引人深思:追求极限, 寻求刺激真的值得罔顾生命, 不惜一切?结尾告诉读者, 一味追求这种极限的, 近乎疯狂的快乐是十分危险的, 会让人迷失自我, 甚至断送性命。

布鲁斯·派克的悬崖勒马, 规避潜在的风险, 活了下来, 才有这倒叙的故事, 也才引发笔者的思考。蔑视自然、冲破极限只为追求快乐, 在温顿看来是极不平常的, 人类应当有所畏惧。无所畏惧的人最终只会招致自身的灭亡。正如温顿在接受刘云秋访问[2]中提到的:“布鲁斯·派克通过有意识的自我管理, 也可以说是种自律, 来实现内外兼修。这一过程虽说枯燥乏味, 但对于他时刻保持理智和实干却又必不可少。除了自律, 他能从广袤的自然世界中获得乐趣, 尤其当他去感受大海那无穷的自然魅力的时候。我想, 正是这种感受使他忆起儿时的天真……在童年时代, 他有惊奇。在青年时期, 他为追求身体极限和冒险而紧张狂喜。到了中年, 只剩下他自己考虑不同的极限和依靠那最初的惊奇来支撑自己的勇气。对他来说, 没有简单的救赎可言。”布鲁斯·派克能够活着, 在笔者看来, 很大程度上, 就是一种幸福, 使得他还能有机会反思自己所经历的一切。

温顿使用了“呼吸”这一意象来突出主题, 派克和鲁尼的相识就是一场水下闭气竞争的结果。他们冲浪时被浪头打翻失去呼吸, 派克和伊娃玩自我窒息的性游戏, 以及派克为病人急救, 做人工呼吸, 上述一切都与“呼吸”有关, 可以说, 呼吸象征着生命。在经历和见证了友谊与死亡之后, 派克在一位牧师的帮助下抚平了精神创伤, 开始了新的生活。小说主人公布鲁斯·派克在成长和悔悟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了爱, 认识到活着, 才是幸福。

值得一提的是, 与历史较为悠久的英国文学不同, 非英美国家英语文学的产生和崛起不过是最近几百年间的事情。澳大利亚正是如此, 从1788年英国移民首次登上澳洲大陆之日算起, 迄今不过二百多年, 澳大利亚英语文学更是迟至“19世纪90年代才形成自己的特色”[3]。虽然非英美国家英语文学属于后起之秀, 但从整体来看, 这些新兴的英语文学却从20世纪后半期开始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并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重要的作家和作品。这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创作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 并在一系列重大的国际文学奖项中屡有斩获。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在当下, 随着全球化的进展, 多了解非英美国家英语文学的情况, 不仅利于开阔视野, 更有利于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和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学习借鉴如何提高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徐在中.极限快乐与危险游戏[J].外国文学动态, 2010, 05.

[2]刘云秋.蒂姆·温顿访谈录[J].当代外语研究, 2013, 02.

活着的意义 第4篇

地震到来时,我以为那是很遥远的事情,甚至都不知道汶川这个毫不起眼的地名,可是,当川蜀大地在地动山摇中变得千疮百孔,当汶川在8.0级大地震中沦为一片废墟,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生命就像一片树叶,在风暴中无助地颤抖,悲伤地飘零……水泥板下,钢筋丛中,掩埋着我们的父亲母亲、妻子丈夫、姐妹兄弟、老师学生、医生病人,他们痛吗?他们还能呼吸吗?他们渴吗?他们能坚持到我们到来吗?那一刻鲜活的生命如水般流逝,那一瞬间变得如此锥心刺骨,如此深恸凄婉……

5月16日。一位被埋一百多个小时的女青年被救出,重见天日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是“今晚的月亮真圆啊”,仿佛这是她从未见过的美景。其实,在这之前,她就像我们这些自由徜徉在蓝天下的人们一样,曾经拥有过无数轮明月,却不曾驻足观赏;拥有自由,却不曾感受活力;拥有健康,却不曾珍惜生命。

一位3岁的小男孩被救出时,一只手臂已经骨折了,可他竟然笑得阳光灿烂,还举起另外一只沾满灰尘的小手向解放军叔叔行军礼,他的天真可爱几乎让所有的人都忍不住含泪微笑……

一位母亲,已经去世了,怀中的婴儿还在吸吮她的乳汁,并借此得以延续幼小的生命,一直到有一双温暖的手把她轻轻地抱出废墟……看到这一幕的官兵们无不潸然泪下,感天动地的母爱啊……

又一幕场景让所有的人呜咽,一位汉子的脊梁死死抵住压下来的石板,身下是两位老人,而老人的身下还拼命护着的是一名两三岁的幼儿……救护人员是循着小女孩的哭声找来的,而那位身强力壮的汉子和两位老人早已逝去了,大爱无声,是因为爱无法用苍白的语言来表达,用华丽的文字来修饰,生命在这一刻变得如此厚重而苍凉,如此悲壮而深刻。

一位历经劫难的妻子扑在正赶来救灾的军人丈夫怀里,失声痛哭,为这劫后余生,为这患难后的重逢……

多少花季少年、莘莘学子,明天的希望,陨落了。

多少医生没有治好自己的病人,老师没有完成教学,抱憾离去;妻子失去了丈夫,奶奶失去了孙子,孩子失去了父母,合家团圆的日子不再了……

《活着》读后感:活着的意义 第5篇

———影片《活着》有感 活着,多么显眼而富有内涵的两个字啊,实在太令人深思了,值得我们去琢磨一翻。可是,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太在意这个词,更没有好好地思考过,也许是它太平凡太普遍了;平凡的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普遍的失去了它的实在意义。直到那一次,《活着》以影片的形式触摸着我的眼球,唤醒了沉睡的思想,不禁扪心自问: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是的,活着就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跳动的心脏、流淌的血液和完整的躯体,三者相协调进行最基本的新陈代谢,那就是简单的活着,那就表明你是存在的;然而,人类的存在和发展需求是逐级递增的,活着,也讲究价值和意义以及精神追求。

记得汶川大地震后,温总理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时对他们说过这样一句话:死了的,就让他们安心的去;活着的,就要好好的活!的确,生死离别乃是人之常情,这是无法改变的社会事实。没有人能预料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可是当悲剧发生时,人们就会陷入痛苦之中,痛不欲生。摆脱不了的,就要坚强地面对,毕竟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珍惜生命、珍惜自己,好好的活吧!然而,《活着》影片中的各种悲壮、伤感、伟大、悲惨的事迹都给予我很大的启发:感悟到仁义的重要性,为人要正直,百行孝为先,情意深似海,更重要的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活着的信念来自亲人的需要;来自朋友的鼓励和支持;来自对事业和对自己的追求;来自对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期望;因为有了信念,人类就永生不灭!在现代人类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保持着自己的生命现状,奔波于学业、事业、生活、爱情、、、、、、之中,扮演着不同等角色;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在这种高度紧张和压力重重的生活状态下,人们是否感觉到忙碌而不充实呢?是否仔细地想过,这样的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自己在追求什么呢?

活着的意义作文 第6篇

昨天,我吃完饭后感觉很热,就跑到了阳台,看着那个胶结的月亮,哇!真是漂亮!感觉特别凉快。想着想着,自己问起了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吃饭?玩?还是看美丽的月亮?都不是,我自己认为,活着就是为了回报爱你的人。

爸爸妈妈是我们一生中最亲的人,我爱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也爱我。有时妈妈打我,我很伤心,但是妈妈不会无怨无故打我的!一定是我哪里做不好了。我有一个这样严格的妈妈。我的爸爸,经常在我耳边捞唠叨叨,我在写作业时,一写错一个字,他就一直说说说,特别烦人。

但是我爱他,我喜欢爸爸的唠叨,喜欢妈妈的严格。这两股不同的力量一直在我背后默默地帮助着我,使我感到活得很充实很快乐。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比我还小的可怜人,就会看看他,再看看自己。我自己与他进行了对比,我是多么幸福。有时,我根本不珍惜现在的生活,动不动就说要离家出走。那有什么用?假如,你真的走了,那你是为了什么?

让你的母亲伤心?你很高兴?那你就真是太不孝了。母亲养你到那么大是多么辛苦?是经历了多少磨难?你就这么走了,母亲养大我们就是为了让我们长大后孝敬他们,你们知道吗?

我的妈妈有一次就把我赶出了家门,但是,过了一会儿,妈妈马上下来找我了。我知道,其实她是不可能赶我走的!假如真的不要我的话,那在

我很小的时候就可以把我丢掉了。

我活着,是为了回报我那从小照顾到我大的爸爸妈妈,等我长大了,我也要让他们过上充实与快乐!

再过一个月,就是我30周岁的生日。不管是否如老祖宗所说的这是生存状态的一道界线,还是一种巧合,总之今年可说是我的一个转折点,过去从未体尝过的各种人生滋味,都让我一一领受了一遍,再加上近期得到确切消息,我供职多年的报社办到年底就要停刊,接下来就得另谋职业了。所以这阵子有点百感交集,总觉得30这个数字许是我命定必须跨越的槛。

过去我有个心愿,三年前也曾就此写过文章,想在30岁以前再出一书,以一本诗集和一本文集来给青春岁月留一点足迹。因为我觉得自己多少是虚度了时光的,记得前不久,一位友人还这样对我说:“你工作了这么多年,却不识行情,毫无‘进步’,亏你还是个聪明人!”所以我真有点觉得愧对了那些一直关心着我的人。那拿什么来回报他们,来印证自己过去真的不是碌碌而活,毫无进步呢?我想来想去,也唯有是“出书”了!

虽说出书在今天已是一件极其普通的事,除非杰作或是炒作,其余的在世人眼里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据说一些小学生若家里有点钱,也能自费出本“作文集”“行世”。话虽如此,可农民种田、鞋匠做鞋、文人写作出书,也是一种天经地义本份的事。再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出给那些有相近或相同志趣的人看,有人喜欢且共鸣,便是值得一出的美事、幸事了。

将稿分辑,给书定名,对我来说是一件比写几篇文章更难的事情,因为这是对自己几年来的创作历程和思想轨迹的总结与条理化,特别是书名,一易再易,直到前两天才最终敲定。在此还想说明一下,书稿的第一辑《寻访遗失的声音》,通过对古今中外的文人姿态和文化现象的描摹与感悟,表达个人的一种仰慕之情与理想方向;第二辑《大地上的爱与痛》,是我在一些报刊上开设的专栏文章,因字数限制,并没作更多开掘,这一辑大都是谈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对我是一种新尝试;第三辑《古城上空的.朝阳》,全部文字写的都与我的家乡潮阳及其文化有关,不管是赞颂还是警示,我自感对古城的挚爱深情是“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借此我还想再一次地祝福她,经济发展,民生富庶,文化兴胜;第四辑《岁月航道的金子》,是记叙我个人或身边的亲人、朋友的往事,文字虽感性,却是我生命的“金子”;书稿最后加了《附录》,是一些评介性文章,本来这部分是不想收进去的,但考虑到它是我这些年写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最终不忍割舍,便权作了附录。

在此还必须交代,这些年我的创作经历了两个阶段,这以诗集《守望》的出版为大体界线,这之前,我以诗艺为标准,行文讲求抒情性、艺术性和精神性,摒弃理性和知识;这之后,开始更多关注对文人、文化和社会状态的观察与思考,文字渐趋内敛、间及阐述。可以这样说,这本书是我创作理念的转换与融会的产物,所以它既不算是纯粹的艺术,也远达不到真正学者学术思考的缜密、周全与深度。我对自己的创作缺陷是深有自知之明的。然而还好,这本书是散文随笔集,便不敢再过份苛求自己了。记得过去有人对我说,你的文字欠缺汪曾祺那样的无火气与从容,也有人说,你的一些文字缺少美文的精致,我在感谢他们的好意的同时,也想告诉他们,这些至少不是我目前所想要追求的东西。我自来不喜欢一些评论家那种流行的说法,当讲到一种风格时,时不时要用另一种风格的标准来“教训”别人一下,正如拿一只猫,说它欠缺狗性一样。当这本书到达读者手中时,我没有太高的奢望,只希望他们能读出一个当代青年一步步寻索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历程,且能够明白,这个写作者,为何最终把“良知”奉为创作的最高标准。有此,便不枉一番苦心经营了。

过去一些朋友常说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平时倒没怎么觉得,整理完书稿后,我才发觉他们的话不无道理,可必须说,我还不够格,因为真是理想主义者的话,我绝对会比现在写得更好更出色。我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凡人,种种生存的困惑一再地制约着我自由、积极地进行创作,甚至一度让我产生过放弃写作的念头。几年来我在地方机关报做编辑,平时既便是遇上国庆与春节,休息时间最多也不会超过三天,所以写作对我来说只是一种业余状态,许多未曾涉及的领域,想倾力创作的主题,也没多大时间与精力去投入。所以我发自真心而不是谦虚地说,我的这两本书,仅仅是我真正写作前的一种练习,真正能代表我的生命之作还远未到来,加快步伐继续赶路,是我30岁以后必须尽力做好的一件事情。

活着的意义美文 第7篇

月,高高地悬挂在夜空之中,今晚的月特别的凄美,竟让我想起了那个悲伤无比的故事。

我要说的这个故事,并不是鲜为人知,而是在角落里生长着的一个关于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村落里,那里的人们十分的贫穷,但其实,他们原来也是富裕的,但是,黑心的企业家夺走了他们的一切,他们只得在这小村落里延绵。很多人都想要到外面的世界去,可是,走出村落的人不是离奇死亡,就是再没有回来,于是,人们便对村庄的那条路产生了畏惧,便丧失了斗志,再也没有人去走过了。

有一些小孩子,他们的好奇心战胜了恐惧,便一心想要到外面去,可是去了之后,便离奇死亡了,这更让他们产生了恐惧,所以,那个地方的孩子和大人几乎是没什么文化的,因为他们没有教室,就连房屋也是只有一个棚而已。

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才华横溢,但是却愿意跑到这个偏避的小山村教书,她愿意把她学的知识传授给这些孩子们。起初,村里人反对她教孩子读书认字,甚至还差点杀了她,但她从未放弃,终于,村里人同意让这位女教师教孩子们读书认字。

有一年,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个孩子将通知书拿给啥也看不懂的父母,父母的眼角竟出现了泪。

但是,村里人并不同意他走出小村庄,因为几十年来,从来没有人能够顺利的走出去,他,自然也不会例外。就在这时候,女教师站出来,对大家说,“各位,我相信各位说的是实话,但是,各位难道不想想为什么几十年来没有人能够走出这个村落呢?”村名们一阵沉默,是啊,他们何曾想过?女教师见大家沉默不语,接着说,“他是我教出来的学生,他也许走得出去,因为,他向往外面的世界,他的内心充满了斗志,他已然决定要去拼搏,去奋斗,各位村民,你们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吗?”村民摇摇头,他们从不知道活着的意义,他们只知道,人必须好好活着,但却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活,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女教师见他们都不知道,于是便说,“一个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那是个愚蠢的人,一个活得没有价值的人,那是个如笨蛋般的人,老天给了他近八十年的光阴,可他却还是找不到人生的价值以及其意义,那不是个愚蠢的人吗?人活在世上,就要活得有价值!那样,你的人生才有意义,不要你去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只要你知道你活着的.价值,那样,活着的意义也就自然明了。有些人浑浑噩噩过了一辈子,大半光阴都虚度了,那他活在这世上为了什么?各位村民,活着的意义,便就是要努力去“战斗”,去奋斗,让自己的每一天过得有意义,有价值,这样,活着的意义自然也就在你们身上体现出来了,他,走得出去的,各位,因为他明白活着的意义,那就是不要轻易放弃生的希望,也不要浑浑噩噩的过一辈子。”

《活着》读后感:活着的意义 第8篇

关键词:死亡,活着,存在主义

余华的小说《活着》以朴实无华的文字讲述了福贵老人的一生,家族的没落、妻亡子死孙夭折,平淡的语调却引发我们低声的呜咽。凄惨、悲凉、绝望、孤独、悲愤……再多词也形容不了他的一生,人生最致命的打击接二连三接踵而至,这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然而,他在遭遇如此惨痛的经历之后依然坚强地选择活着,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我们不得不感喟生命之坚强与倔强。

他出身地主家的少爷,吃喝玩乐无所不好,最终将家产全部输光。家世败落让父亲心灰意冷,从粪缸上掉下来摔死,母亲也从此一病不起,为母亲抓药的途中又被抓去当壮丁,枪林弹雨中,他九死一生,侥幸从死人堆里爬出。回家后,发现病重的母亲在他走了两个月后就已经病故了,女儿凤霞终因没钱治病也成了哑巴。而灾难还在继续,被寄予厚望的儿子有庆在为救县长夫人对他抽血过多致死,妻子家珍生病不治而死,哑巴女儿风霞好不容易成家又因难产而死,女婿二喜在工地上又被水泥板夹死。与外孙苦根转住乡下,眼看着长大的苦根却因吃豆过量撑死。失去了世上唯一亲人的福贵孑然一身、形单影只,不得已和老牛相依为伴。

一、生之无常

存在主义认为,包括人的存在在内的所有的存在都是偶然的,不确定的,世界也是荒诞的混沌的,《活着》更是在多方面体现出世界荒诞、人生无常这一理论。下面我们主要从福贵的命运和亲人的死亡两个方面来说明人生之无常。

1、福贵的命运

本是地主家的阔少爷,却因嗜好赌博而败光家产,沦落成一个衣食都困难的穷家汉,这也算得上命运的大起大落。然而“塞翁失马,因祸得福”,正是输光的家产让他逃过了牢狱之灾,死亡之劫。用龙二的话来说就是“福贵,我是替你去死啊!”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不是当初我爹和我是两个败家子,没准今天枪毙掉的就是我了”。被抓去当壮丁上战场,在枪林弹雨中奇迹般地活下来。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福贵在经历了几次大难之后依然活着,我们开始期待他的后福,然而,看到的不是后福而是后灾后难,妻子、儿子、女儿、女婿、外孙的相继离世,和睦融洽的一家人只剩他一人孤孤单单、孤苦伶仃,福贵没有如他的名字那样既福且贵,而是既苦且悲,这是人生的无常呀!

2、亲人的死亡

人的死亡无非分为两种: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正常死亡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生老病死,非正常死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外。往往正常死亡是我们能接受的,不认为是灾难、苦难的;而非正常死亡则是不可预知、无法接受的。纵观福贵亲人的死,除了福贵的老母亲可以算上是自然而然的生老病死,其他人的死亡均属非正常死亡,即意外,如父亲掉入粪缸而死,如儿子有庆被抽血抽死,这在现代社会绝对是个笑话,可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让笑话变成了悲剧;再如凤霞的难产而死,表面是难产,却与文革背景下红卫兵的无知有直接关系;还有苦根的吃豆过量而死,这是大炼钢铁时代缺衣少食的折射,还有女婿的被石板砸死……这些无不在说明人这一生有太多变数,也就是存在主义所说的存在是偶然的、不确定的。同时,如此荒诞的死法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世界本身是荒诞的!

人生,看似有规律,其实无规律可循,是不定的、偶然的,这一切都在福贵及其家人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证明。我们为了说明的需要把福贵的命运和亲人的死亡生生分开,其实,福贵的命运是和亲人的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人这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亲人的一个个死亡便是福贵命运的一个又一个坎儿、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而正是这一个个的坎儿、挫折让我们看到生命的无常!

二、向死而生

存在主义认为,人生是一场悲剧,人生活在一个与自己对立的、失望的世界之中,人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确定的。这点在《活着》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简单来说,亲人的一个个死亡是与福贵的人生愿望对立的,福贵身份的一再变化说明人在世上的地位是不确定的,也正因如此,才让我们看到福贵人生的悲剧,也使得整部作品笼罩着浓重的悲剧感,从而让我们震惊、震撼。那么如何在悲剧中活下去呢,福贵给了我们一个“活着”的标本。

存在主义认为死亡作为人生的最后归宿,对于个人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存在主义创始人之一的海德格尔认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或说是“向死而生”,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就是说一直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着。向死而生,通俗的理解就是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因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而余华说他写《活着》是为了写人对苦难的承受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而非苦难本身。他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换言之,人就是为活着而活着,没有任何其他理由,这是人和生命最基本的关系,生命要求他活着。所以福贵在一次次灭顶之灾面前,在一次次死亡的边缘,从最初的寻死觅活到最后的知命乐命,用“活着”本身谱写了一曲生命的壮歌。

存在主义还有一个著名的命题:存在先于本质,意思是说人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创造自己,存在并不创造自己,而是在存在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的。正如萨特所言:“人首先先存在、出现、登场才能给自己下定义。余华充分吸收这一思想,认为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福贵看到龙二“替”自己死,他要好好活下去;从战壕死里逃生,他坚定地活下去;面对至亲的一个个死亡,他选择活下去;孤苦伶仃找老牛做伴也要坚强地活下去。福贵正是在这一系列的“活下去”中让自己首先存在,有了生之肉体,同时在存在的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给了我们一个既有肉体又有灵魂独一无二令人震撼的福贵,福贵给自己下了定义,也给“活着”下了定义。余华说:“他是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他拥有了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有理由发出“活着”的声音,最有理由说他“活着”的一个人。

《活着》这部小说带给我们的震撼不仅仅来自于其弥漫的悲剧感,还来自于福贵在面对死亡时的坚强与倔强,来自于他面对生命的坦然和超脱,他让我们知道什么叫活着。在我们患得患失、纠结痛苦、寻死觅活的时候,想想福贵,我们应该知道怎么活着。我想,这也是《活着》这部小说,在存在的过程中,创造的自己。

综上所述,余华的《活着》处处有着存在主义的痕迹,无论是主人公福贵苦难无常的一生,还是他一次次坚强地走出生命的圈禁,向死而生,为了活着而活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震撼,还有更多的思索和启示,他让我们知道什么叫“活着”;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要勇敢乐观面对生活的挑战和挫折,甚至是苦难和死亡;让我们认真去学习、生活,让我们更好地活着。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2]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活着的意义 第9篇

等我真的醒来,我发现我在妈妈的怀里,她身上一身的汗,我疯狂地叫妈妈。旁边的五哥说,妈死了。

我大哥比我大26岁,离我们住的地方只有六七百米。当时他从屋里冲出来后,一路救人,六七百米的路他走了五个小时。

我们家旁边有一棵树,妈妈曾经说,留着吧,等以后铁六结婚时候可以用来作房檩子,殊不知地震时,就是这棵树砸了下来……

汶川地震的时候我看电视,只有经过此种惨况的人才能体会那种近乎绝望的心境。我们当时出来后也是没有水,没有吃的,也是在滂沱的大雨中淋着。我知道他们盼望的是什么,渴望的是什么。

当时,看到妈妈、哥哥和其他乡亲的一具具尸体摆在那儿,我真的很难过,但我没有绝望。我的生命是妈妈给我的,她既然让我活了下来,我就要坚强地活下去。我永远不把自己当孤儿,我把爸爸妈妈的离去想成他们都是去了远方,这样我才不会觉得自己是最可怜的人。

妈妈在世的时候常跟我们说,一个人有力量的时候要能够帮助别人,这才有价值。我记得有一年冬天很冷。我在村头和一个乞丐玩了一上午,最后我把他领到我们家里吃饭。那是一个饥饿的年代啊,家里没有多余的口粮,但是妈妈见是我领回来的,还是把家里的东西拿出来让我们分着吃。

可到了最后。那乞丐不走了。我急了问妈妈怎么办啊?我妈妈说,你领来的你自己处理啊。我说,我让他到我们家来吃,他就来了。哥哥姐姐说,你让他来吃他不来?最后,乞丐还是走了,因为家里实在没吃的了。

我小时候一直渴望当英雄,别人欺负我哥哥,我跳出来说,别打我哥哥,要打就打我我不哭!我家里接着王杰和洪祥青的画像,我跟我爸爸说,我要改名要当英雄要叫张祥青,爸爸说行啊。只要你不改姓就行。就这样。张铁六改名张祥青。

父母亲的音容笑貌现在依旧在我的脑海。在他们身上,我学会了两样东西,一是善良,二是勤奋。那时候因为家里穷,人家说就怪我们家小孩太多,我妈妈则回答说。“我这么多儿子,将来不知哪个儿子可以当县长呢。”我从来没有看见我妈妈在家里休息会,最多就是在炕上缝缝补补。她曾经告诫我,一个人在这个社会只要肯动手。就不会饿死。

这么多年,我要感谢我的太太。当初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旁人冷言冷语,“那小子太穷别嫁”。我太太却说,我偏不怕他穷,我就要帮他过好日子!

我记得我们刚结婚的时候,家里连一把菜刀都没有。刚创业时借了周边亲戚的账,但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她总是给我鼓励。我这一辈子能够找到一个好老婆,是我最大的福气。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一个死过一次的人。这也让我更加地珍视身边人,珍惜健康和生命。而人既然活着就是要有意义,有价值。曾经有人问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告诉他们,是你这个人活着而很多人能因为你活得更精彩更美好。

财富真的只是一串数字。小时候为了上学挣学费,我曾经捡过破烂。可即使是捡破烂,我也是很快乐的。它教会我如何寻找机遇,以及面对强者时如何保护自己。这些东西回想起来都是人生的财富,它并不比金钱逊色。

比财富更重要的是生命,是对社会的贡献,只有这样,你的存在对于世界才是一种祝福!

初二话题作文活着的意义 第10篇

自从出生到现在,我开始思考,人生,为什么而活?而活的目的又是什么?

这是我从未思考过的一个问题。人活着,是为什么而活,这是属于一个有关生命的话题,代表着的是一个人对生活的看法与观点。但此时我迷茫了,这问题如同一题解不开的数学难题,是我陷入思考。

有的人的人生,荣华富贵;有的人的人生,穷极潦倒;有的人的人生,光耀门楣;而有的人的人生,却只有为自己的姓氏与家族抹黑。那么这些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读书已然七年有余,却没有一个知识点能够解释这个问题,这是因为书到用时方恨少,还是因为这个问题无人答出?

活着,便是一切。这不知是在哪儿听到的一句话使我怔了怔。活着,便是一切?这“一切”是指什么?指工作,学习或者是最复杂却又最平凡不过的生活?

我将我例的以上几个条件用数学中的因为所以来推算:

因为人活着是为了生存,而又因为生存所以才要去证明,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自身的价值。因为人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所以才会为自己,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因为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所以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有生存意义的`人。

就像柯达胶卷的创始人——乔治·伊士曼。虽然,他出身贫寒,但是他却能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的提高,不断的突破,他靠自己的想法与梦想发明了胶卷,影响了全人类乃至全世界,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胶卷时代。这便证明了他的生命是有着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

现在我的问题已有了答案。人为什么活着?因为生存。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是证明自己。

人活着的意义作文高三 第11篇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登山家在攀登一座高山的途中,从他的口袋里掉出一粒松果,落入石缝中。登山家看了一眼并没放在心上。几年后,登山家故地重游,当他经过那个当年掉进松果的石缝时,他惊呆了——一棵小松树从石缝中钻出来,并在那里坚强地站立着!他原以为松果早已干枯或被动物吃掉,没想到它竟然在缺少水和阳光的石缝中扎根、发芽,并且长成一棵小树,这是怎样顽强的生命力呀!面对这样的一棵小树,难道你的心灵不被震撼吗?

当年不经意掉落的一粒松果,可以成长为参天大树;一个纯净的希望又怎么不能成为现实?一粒种子可以为了长成大树顽强生长,我们为什么不能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奋斗呢?

生命的真谛在于活得有意义,生活的甜美与苦涩,需要我们自己去经历!生活的快乐和忧伤,更需要我们自己去体验!只要你实现生命的价值,将人生提升到永恒的境界,那么,生命的长短,又有什么关系呢?

活着的意义作文450字 第12篇

今天早上晨会的时候,人事部通知从今天开始,连续三天,每天4:8分准时起立奏哀乐!今天在下午开会的时候,4:5分的时候我们正在激烈的讨论着工作。一个正在讲话的那个同事看了一下手表,说大家到大厅里去吧。我们去为四川地震中遇难的人们祈祷默哀吧!大家突然安静下来,鱼贯走出会议室。

大厅里已经站立了好多同事。我们一下子出来十几个人,引起了正在电脑前工作的同事的注意。小声的询问了原由后,默默的也站了起来。在二十八分的时候,大厅里响起了低沉的哀乐。每个人都闭着眼睛,暗暗的祈祷着。衷心的祝愿在这场灾难中离去的人们一路走好!短短的三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哀乐嘎然而止,没有一点喧哗,我们各就各位。有的同事脸上明显的带着泪光。这种哀伤的`气氛这几天一直像阴云一样笼罩在我们以及我们身边人们的头上。

有伤痛感、有痛心这非常好,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沉沦。我想说的是:逝者已去!活着的人应该更加努力的活着。为国家、为自己、为家人。我们沉浸在哀伤中,我们更应该奋进。只有努力去工作努力去生活,才能更好的减免灾难对中国造成的损失。

论余华《活着》中的“活着” 第13篇

一、活着的方式——“苦难”

苦难, 是福贵一生活着的方式, 也是福贵一生沧桑而坚强的标志。苦难好似一个鬼影, 福贵活到哪个年龄阶段, 它就跟到哪儿。在福贵年轻, 家还算是一个“不算太肥的羊”的时候, 苦难就已经跟上了他, 注定了他就要和苦难相伴一生。在作为一方阔少的福贵不懂得如何去操持一个家, 整天在城里寻花问柳, 吃喝嫖赌的时候, 而这种“苦难”就已经成为了福贵和苦难相伴一生的征兆。而福贵自己为自己种下的这种“苦难”的种子开始逐渐成长, 迷失了他的那双阔眼, 渐渐开始毁丧他的进取心、和善心。逐渐让他善赌成性, 输掉他家的所有财产。最终把一个像“羊”一样的家变成“鸡”, 最后由“鸡”变得一无所有。福贵自己给自己埋下了“苦难”的种子, 而在他以后的生活中, 不管是来自自身的困境还是来自外界的苦难, 都和他如影随形。

在家变得一无所有时, 他的父亲因此而一蹶不振, 最终离他而先去, 母亲也为此而重病不起, 福贵为了给母亲请大夫治病而不幸被国民党军队被迫征去拉大炮, 在此途中, 福贵看见了以前所没有看见的 (战争中大量的亡兵, 因饥饿而在混杂的人群中抢夺大米与大饼……) , 听见了以前所没有听见的, (夜晚呼呼的冷风作响的声音, 受伤的士兵因痛苦而发出的惨叫声……) 在这种有你没我的生死关头, 福贵头脑中的闪念依旧是活着, 活着最重要。在福贵大难不死, 得以解放军给盘缠回到家时, 却得知母亲已经死了, 而且女儿凤霞也成了哑巴。随着自己一双儿女的成长, 福贵自认为境况可以的时候, 却得知妻子得了不治之症, 再加上生活的凄酸, 儿子有庆为了救老师而死在了医院, 再一次让福贵陷入了苦难之中。好不容易等到女儿过上了“好日子”, 谁知女儿却因难产死了, 妻子在悲痛与病情交织折磨下离他而去, 女婿为了糊口而不幸被石板夹死, 唯一的孙子也因自己的大意而先他而去, 这种接二连三地打击虽然一次次地刺痛着福贵的心, 但福贵最终的结局还是活着, 而且是沧桑乐观的活着。

奥地利第三心理治疗学派 (意义治疗) 的创始人维克多. 弗克兰曾经这样说:“即使处在最恶劣的境遇中, 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 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面临一次次的打击, 福贵为什么没有被打倒?为什么没有崩溃?反而过得更加沧桑中带有一种乐观劲。因为福贵在面临一次次苦难后, 能将这种消极的精神情绪转化为一种承受意志, 也恰恰是福贵身上这种看似苦难的精神情绪而实则是福贵心理一种内在的承受来自福贵自身和外境的乐观精神意志支撑他度过了千万个艰难困苦的白昼与夜晚。正如周国平所说:“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 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 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 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 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 是世间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剥夺的。”[1]正是基于这个原因, 在福贵虽然苦难的一生中, 他那种以悲催、沧桑、乐观的承受意志仍然值得世世代代的人为他的活着而折服。

不管苦难给了福贵多少地打击和创伤, 福贵还是依然活着, 在苦难中活着, 在活着中苦难着, 这就是福贵苦难的一生, “活着”的一生。而这种苦难的活着也是福贵“活着”的一种方式, 一种悲催而又乐观的“活着”的方式。福贵这种在苦难中活着, 在活着中苦难着的方式也印证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那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只担心一件事, 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反过来再看福贵“苦难”的一生, 其实福贵一生所经历的一切配得上他所承受的苦难。

二、活着的支撑——“三情”

福贵一生中的“三情”, 即指亲情、友情、爱情。“三情”支撑着福贵的一生, 活着的一生。在福贵苦难的一生, 亲情、友情、爱情一直是福贵活下去的最大动力。

亲情:在福贵的父亲因他的“苦难”而离去, 母亲和他的家人也因他的“苦难”而受罪时, “我娘常说, 只要人活得高兴, 就不怕穷”。[2]这句话虽是福贵的娘为了让福贵宽心而说的, 但就是他娘的这句“只要人活得高兴, 就不怕穷”在福贵以后“活着”的生活上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虽然福贵日后“活着” 很艰辛, 但的确很乐观。其实, 在支撑福贵活下去的“三情”当中, 妻子家珍充当了双重角色——亲情和爱情的扮演者。随着世间的流逝, 福贵眼中对妻子的那份爱情最终还是要变成亲情。只是在福贵年轻的那段时间里, 爱情的比重占得多一些而已, 但是在福贵的整个一生当中, 亲情让他活下去的渴望和动力还是高于爱情的。

友情:在服兵过程中, 逃兵老全在残酷的战场上对他说过“只要想到自己不死, 就死不了”;福贵的儿子有庆为了救“县长”的女儿而不幸丧命时却误打误撞了自己以前的战友春生 (刘县长) , 但是妻子家珍失去儿子的痛苦却一直坚决的排斥着春生的拜访, 不得已春生选择了离去。在几年后的一天里, 福贵见到正在被打的春生, 回家后福贵把春生被打的事告诉了妻子家珍, 在一个月后的最后一次见面里, 家珍在家里喊道:“春生, 你要活着。”[3]福贵在心里也放不下春生, 对着被打瘸的春生喊道:“春生, 你要答应我活着。”[4]虽然说春生还是失信了, 但福贵对春生的友情以及友好的相劝——活着, 可以看出福贵对生活的态度:不管生活对你怎样, “活着”还是最重要。不管是枪林弹雨中的安慰侥幸心理还是叫战友春生的对尊重自己生命强烈渴望的态度, 都凸显了活着在福贵身上有多么的重要。因为在当前的福贵的眼里, 活着就是对生命和现实的最大敬畏和认识。

福贵对老牛的情也是一种友情, 福贵从屠夫的手里把它给救了回来, 自始至终, 只有福贵和老牛活着, 也只有老牛一直陪着他从苦难到沧桑再到释然, 这也是福贵自感“福贵”的一点——至少还有老牛陪着他继续活着, 继续去体味和探寻活着背后的意义和那份尊严、成就。

爱情:在儿子、女儿都死后, 妻子家珍也觉得“活”的很孤苦, 她也开始觉得儿女死了就不用再为他们操心了, 如今还剩下福贵、苦根、二喜了, 这也是她所担心的:“你还得好好活下去, 还有苦根和二喜, 二喜其实也是自己的儿子了, 苦根长大了会和有庆一样对你好, 会孝顺你的。”[5]妻子死后, 福贵在心里默默地记住了这句话, 后来, 独自一人的他和老牛依旧在渐行渐远的沧桑道路上孤苦而又乐观的“活着”。在爱情鼓励福贵活下去这一点上, 我个人认同周国平先生所说的:“爱的价值在于它自身, 而不在于它的结果。结果可能不幸, 可能幸福, 但永远不会最不幸和最幸福。”[6]福贵苦难的一生和妻子家珍苦痛的一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爱情的价值在于鼓励福贵继续乐观的活着, 但结果是打碎了福贵与妻子家珍在困苦岁月中一起经历过的那份独家记忆。所以, 爱情在福贵苦难活着的一生中, 既是对爱情本身——有苦有甜的诠释者, 也是启发福贵走向更加沧桑, 更加乐观的引领者。

在那个绝望的时代, 如果没有“三情”的支撑, 福贵还真不知道怎样“活着”, 福贵虽然名叫福贵, 可他苦难的经历印证了他的不福不贵, 而“三情”就是福贵最大的“福贵”, 正是这种“福贵”才伴他一直继续“活着”, 也正是这种“福贵”才让他在那种绝望的时代里喊出了“死去了的绝望时代”——“活着”。

三、活着的意志——“活着”

福贵的生活由圆满变成了单缺, 活着的意义就是那么简单——活着。“活着”这就是福贵最大的目的与意志。在没有了爱恨情仇, 没有了奢望与祈求, “活着”就是福贵的最好的“福与贵”。就像叙述者看着老人和老牛在暮色苍茫中慢慢消失, 留下他独自一人:“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解释的胸膛, 那是召唤的姿态, 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 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7]这种召唤, 也是福贵对老牛和自身的召唤——“活着”, 也是余华对整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民的召唤——“活着”, 更是时局对未来人们的一种召唤——“活着”。

而对于“活着”, 余华这样解释:活着, 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 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 也不是来自进攻, 而是忍受, 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 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平庸。余华对“活着”的解释正是福贵一生当中所经历的真实写照。

在福贵的“活着”的整个生活历程中, 我们可以知道活着最大的意志与意义就是“活着”, 为活着而活着。正如余华所说的:“写作过程让我明白,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 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8]

既然是活着, 那么活着的目的与追求就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 更幸福。而《活着》中所展现的主人公徐福贵的活着生涯却与他苦难意识的表达相统一。这种统一的切合点一方面来自余华对当时社会困境的敏锐观察与独特理解, 另一方面来自中国传统社会的固有观念的潜移默化。

而这部跨时代的作品——《活着》给我们所展现的不仅仅是眼泪的宽广和丰富, 也不仅仅是我们中国人在那个时代的生存状况, 跟多呈现的是人在绝望时代中的所喊出的“死去了的绝望时代”——活着。《活着》这部小说为我们提供了如何生活, 尤其是在绝望的时代下如何去生存的理念。《活着》是一首对于一个无限匮乏的时代的赞歌, 而《活着》所展现的“活着”也是一首对于在绝望时代下敢于喊出“死去了的绝望时代”的颂歌。

摘要:作为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过去六十多年所发生的一切苦难的著作。余华的《活着》就像一面镜子, 一方面反映出来了主人公福贵在绝望的时代如何求得希望——活着。另一方面折射出了在两个时代的交替下, 中国人民如何艰难的活着。而在福贵身上所发生的苦难, 也恰恰是当时中国那个苦难时代的缩影。本文就通过《活着》中福贵身上所发上的一切来解析福贵的“活着”。

关键词:《活着》,福贵,“活着”

注释

1[1]《安静的位置》周国平著[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P31.

2[2]《活着》余华著[M].作家出版社, 2012年版, P45.

3[3]《活着》余华著[M].作家出版社, 2012年版, P156.

4[4]《活着》余华著[M].作家出版社, 2012年版, P157.

5[5]《人与永恒》周国平著[M].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年版, P16.

6[6]《活着》余华著[M].作家出版社, 2012年版, P165-166.

7[7]《活着》余华著[M].作家出版社, 2012年版, P184.

论《活着》的死亡意义 第14篇

【关键词】苦难 话语 死亡 余华 文本解读

一、死亡背后的生存之实

福贵的家原本是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一切从赌博开始的恶运,却让人触目惊心。他的一生可谓命运多劫,死亡对生命的消蚀带给福贵最深的苦难和最痛的折磨,福贵感到绝望与悲恸,然而无法改变这一切,他只有忍耐与承受,可死亡却迟迟不降临他的头上,他只好悲痛哀苦的活着。

我们在故事的不可思议与灵魂的震荡起伏中认识了一个似乎陌生又熟悉的真实。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加接近真实。”或许你会认为余华有些残忍了,然而这便是余华用死亡展现的真实。余华说过:我的残忍和生命的残忍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了。在《活着》中,我们能感受到生命的残忍,生活的残忍,真实地、撼人心魄地。余华显然把生活推到了某种极端的状态,他的故事和人物都令人难以置信。但是,余华第一次直面描写了生活最粗陋而远离常理的区域,却也给人们某种震撼。这些生活中的坎坎坷坷不是可歌可泣的,但却揭示了生活的一种普遍性:苦难、悲剧。每个人生活着,就必须直面这样或那样的生存困境,活着是不容易的。这便是生活的现实与真实。

生命是无常的,生活也是无常的,人要活着,就要承受和直面这样那样的苦难,不仅仅是死亡,余华在《活着》的前言中写到:“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在现实中,并非每个人都会面对福贵那么悲惨的命运,但每个人都要为活着而活着,就注定要直面生存的困境。这便是余华叙述的死亡背后的生存状态和生存之实。

二、哲学命题层面的死亡意义

小说中,福贵平静的向“我”叙述亲人的死亡,他是超然的,没有任何抱怨。福贵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作者的意识相关:“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求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余华站在超越道德判断的立场上,平静客观的叙述着这一切。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在黄昏中,老人与牛远去的背影,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福贵超然的活着,余华向人们展示了高尚,福贵经历的苦难有鲜血,但没有血腥;有死亡,但没有暴力,这些苦难不是人性恶带来的悲剧,因此,我们不能指责福贵或龙二,我们只能同情,同情福贵,同情世界,同情世俗的生活。

的确,余华讲述的是一个世俗的生命悲剧。输钱、穷困、亲人死亡、活着,然而死亡故事的本质却超越了世俗,由福贵这样一个个体指向了整个人类。福贵的苦难,是一种普遍存在。作家北村说过:“作家应该回答‘存在这个问题,他的存在,存在的价值、意义和方式,也就是他的逃亡方式,从一个实在空间向艺术空间的逃亡,精神对原有价值观念的逃亡,由此确立他与世界的精神关系。”余华用《活着》表达了他对‘存在终极性关怀,对人本身的终极性关怀。面对人类的生存困境,人应该将自己从绝望与苦难中拯救出来,一如福贵对于死亡,只有这样,人的生活才能免于彻底的绝望,人类社会才能免于彻底的毁灭,从而获得终极的希望与期待。

在这个意义层面上,余华不仅超越了道德层面,甚至穿越了历史、社会、政治的层面。对于死亡故事的建构,已经不是形式,而是一种哲学了。

三、死亡之后的非终极意义

死亡是无法体验的,死亡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次性的,一旦死亡变成一种现实,也就终止了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死缠绕着的,是新生的希望,这里,“死亡”只不过是余华揭开世界本质的一个工具而已。在死亡面前,活着之外的任何东西都只是点缀,因此余华对生命的关怀并未迟到,它不是终极的。当死亡变成一种非奢侈时,活着就是一种奢侈,如果一旦这一奢侈都被剥夺了的时候,再希望满溢再博大完美的关怀在本质上都为零。余华说:“我更关心的是人物的欲望,欲望比性格更能代表一个人的存在价值。”余华安排福贵面对非奢侈的死亡时,选择活着,这是存在价值层面的终极关怀。然而,文学要穿透一切的生与死,作家还得进入价值意义层面:死亡是无法避免的永恒存在,不仅仅是活着,更在于好好的活着,在这个意义上讲,余华借助死亡这一工具所表达的对生命的关怀,不只是终极意义上的。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他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们已经看不到那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死亡了,福贵能善待自己和生活,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善待生命呢?我们应该听从心灵的召唤,好好儿活着。余华更想表达的,便是这样一种非终极的生命的关怀吧。在这个层面上延伸出来的死亡意义,实际上已经不是死亡本身的意义(死亡本身是无意义的),而是从福贵承担、抗争、超越死亡之后升华的活着的意义。

死亡与活着是二元对立的,相互缠绕的。对于福贵来说,他已经是一个老朽的人了,如同他的那头老牛。然而他又是一个“老不死”的,自然法则告诉我们,人都是要死的,“老不死”这一说法实际上是不成立的。其背后隐含的意蕴是深刻的:福贵的活着已经超越了他所面临的既在死亡和将在死亡,即使有一天,福贵死了,他的精神和信念仍将活着。也许是渗透在某个读者的心中,也许是某个民族,而更应该的,是成为整个人类得以延续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福贵活着的意义,已经不是个体的了,——在这一点上,从死亡延伸的,更是一种非终极的意义。因此,余华是高尚的。

余华的确写下了一部高尚的作品,诚如他自己所说,试想,有哪一个伟大的作家,不是同时向我们呈现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的双重景象呢?所以,我更愿意赞美他是一个高尚的作家。

上一篇:十二中四创活动简报下一篇:母校行活动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