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和地方病工作计划

2024-09-10

传染病和地方病工作计划(精选14篇)

传染病和地方病工作计划 第1篇

2013年XXX卫生院传染病和地方病控制

工作计划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提高人民健康生活水平,使本院防控人员在新的一年里卫生防疫工作更上一台阶,制定我院本的工作计划:

一、认真制定详细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年初计划,年终做出总结,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各项规章制度。设立卫生应急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开展人员培训和演练。

二、严格控制辖区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设置传染病分诊点,切实开展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分科室建立门诊日志,单位有传染病登记本,登记项目齐全。认真开展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法定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登记、报告率达100%,报告及时率达100%,填卡完整率达100%。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化验室检查结果登记本和传染病登记本,按照规定的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传染病。门诊日志登记数与挂号数符合率要求75%以上;传染病网络报告及时率、完整率、准确率、传染病报告卡与网络录入报告卡相符率均达100%。做好传染病病人处置和消毒处理,协助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重点管理的传染病居家病人的随访工作,协助查找密切接触者并隔离医学观察。散发疫情个案调查率、疫点消杀覆盖率达到100%,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的调查率和医学观察率达到100%。按要求对传染病病人进行采样、送检。

三、认真开展传染病管理各项工作,必须按要求使用县疾控中心统一印制的各种表、卡、证、册,并认真按规范填写。成立辖区传染病疫情管理组织及重大传染病防治组织,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包括自查、奖惩制度、门诊日志登记制度、化验室管理制度、病例保管制度、疫情报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建立医疗机构疫情报告自查记录登记簿,每月自查一次,并做好记录;组织开展传染病管理、免疫规划培训、健康教育和外出参加培训,必须填写培训、健康教育工作记录及医务人员外出接受培训情况登记表,由医生负责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交疫情报告或网络直报人员录入和保管。

四、按照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市卫生局传染病管理免疫规划工作规范》的要求,认真做好传染病管理和免疫规划各类资料的收集、汇总、上报、存档等各项工作,各类登记表、卡、证、册必须按规定要求认真填写、保存和上报。

五、认真做好传染病网络直报计算机等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必须保证网络直报 系统正常运行,严禁挪作他用。

六、辖区适龄儿童建证率达100%,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一类疫苗)接种率和强化免疫及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合格接种率达95%以上。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率≥95%,疫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监测覆盖率达100%,接种监测报告覆盖率达100%,流动儿童接种率≥90%。要求卡、证相符、程序完整、项目齐全,无涂改、数据真实、可信。除流动临时接种儿童外,不得以卡代证,卡由乡镇卫生院保管,接种登记本由村医保管,接种证由家长保管。免疫规划图表上墙,接种通知单、疫苗分发通知单、过期(破损)疫苗处理记录、冰箱温度记录和各种报表齐全,数据准确,上报及时。对本院住院分娩的新生儿,除特殊情况外必须在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严格管理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维护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按要求上报预防接种信息数据,接种信息准确完整,准确完整率达98%以上。

七、按要求做好冷链管理,冷链运转管理使用完好率达100%,疫苗存放正确,帐苗相符,免疫规划疫苗不得用于非目标人群,正确进行冷链运转。

八、辖区内白喉、麻疹、百日咳等苗控疾病病例或疑似病例、AFP疑似病例报告及时率达100%,无订疹及脊灰病例发生。

九、实行结核病管理。开展痰检工作,及时发现肺结核病人,并有登记;发现肺结核病人和疑似病人后,在规定时限内报县疾控中心的同时,填写《肺结核病人转诊单》,转诊单一式三份,一份病人携带,一份备案,一份报县疾控中心结防科,并有专册登记;对确需住院的病人应及时报告县疾控中心结防科,经审核同意后进行住院治疗,出院后立即转送至县疾控中心结防科继续治疗和管理;认真完成县疾控中心安排的肺结核病人发现、督导、管理任务,辖区内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70%、督导覆盖率达100%,规范用药率达90%。按所下达的痰涂片检查指标及完成可疑症状者痰涂片检查,阳性涂片及时送县疾控中心复检。各医疗卫生单位在收到县疾控中心发出的肺结核病人追访通知单或电话通知后,立即追访病人,找到病人后向其介绍国家的免费诊断和治疗政策,动员病人到县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科就诊,并填写追访反馈信息,将追访结果报县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科。

十、配合县疾控中心做好与本乡镇有关麻风病、性病、艾滋病等防治工作。开展本乡镇地方病、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十一、全年举办以免疫规划、传染病管理、艾滋病、结核病防治及慢性病防治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六次。

十二、院内部设立规范的预防接种室(具体标准参照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实行日接种。室内地面硬化、清洁、空气流通。接种室疫苗接种应分区,卡介苗分区应相对隔离,各区有明显的标志。接种门诊室要定期进行室内消毒。接种室与儿童保健体检分室进行。接种室应有宣传材料、规章制度和接种操作规程。接种时应有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登记、体检、接种等各项工作,每种疫苗的接种要有专人负责。接种前,要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本次接种疫苗的有关内容。严格按免疫程序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实施接种。

XXX卫生院公共卫生科 2013年3月22日

传染病和地方病工作计划 第2篇

2、要讲究个人卫生,不共用生活用品。保持教室通风透气,定期消毒。

3、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把流行病、传染病消除在萌芽之中。对校外人员进教室要严格监视控制,防止流行病传入学校。

4、全体师生要爱护公共卫生设施,努力管理好厕所,定期对公共场所消毒,特别是卫生死角。学校必须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卫生、安全的饮用水。对患有传染病的学生,应根据医师对其患传染病的种类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在治愈前不得到校上学。凡患有各类传染病的教师和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不得承担教学任务。

5、把环境卫生工作列入学校的形象工程,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工作的监督,整治脏、乱、差现象,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6、坚持卫生工作报告制度,学校一旦发生流行病、传染病等事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坚持逐级负责、逐级报告制度,教师立即报告校长或主任,校长或主任力争第一时间报告中心校及卫生防疫部门。

地方病、传染病防控制度

2009.9

END

传染病和地方病工作计划 第3篇

关键词:农村传染病,预防控制,问题,对策

做好农村传染病防制对提高农村的传染病以及其他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作用, 对保障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传染病防制工作, 更好的保护农民群众的健康, 本文通过对目前农村传染病防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为今后进行更好的开展农村传染病防制工作指明方向。1农村传染病防制的主要工作内容目前我国的农村传染病防制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对农村的居民进行免疫接种, 健康教育培训, 促进农村卫生环境的改善, 提高农村居民的自我传染病预防、保护意识, 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病的发生、传播、流行, 提高整体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进行传染病的管理, 通过对发现的床染病患者、病原的携带者和接触者以及动物等传染源的控制、管理, 发生疫点、疫区的处理, 以及对易感人群各类应急性、特异性的预防接种, 控制传染病的扩散和传播[2]。2目前农村传染病防制的现状传染病的防制网络体系已经基本建立, 以县或区的疾病控制中心作为核心的县或区、乡、镇或街道、村的传染病三级预防网络已经基本建立[3], 并已经对我国农村传染病防制工作发挥出具大的作用。农村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基本运转正常, 并且通过近几年的试点、运行。目前我国的农村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工作已经可以在在网上进行、完成, 为各级的政府以及卫生主管部门快速、准确地提供了发生农村传染病的情况以及相关地区发生疫情的情况, 为更好的制定有关下一步的措施以及控制农村传染病的传播保证了足够时间。目前计划免疫的工作已经全面的正常开展, 有计划的进行农村居民的免疫工作, 已经成为农村基层的卫生工作者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并且大部分的地区已经从月门诊接种过渡为周门诊接种, 并且有的地方或地区已经实行了每日接种, 进一步的提高了农村居民疫苗接种的及时率以及接种的效果。对农村群众的传染病防制的健康教育工作也日趋完善, 进行传染病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4]。3目前农村传染病防制工作存在的问题3.1农村传染病防制的经费不足396?管理·教育·教学?April 2012, Vol.10, No.12 Guide of China Medicine虽然近年来, 国家各级政府对农村的传染病防制工作的资金投入逐年的加大, 但是由于资金比较有限, 而我国农村的面积很大, 所以对传染病的防制缺口仍然比较大, 对于一些基层的农村医疗机构, 因为缺乏足够的经费投入, 进行传染病防制基本的设备和医疗器械比较老化, 不能够及时的得到更换和更新, 而一些比较大型的医疗先进设备也不能及时的购置, 所以对我国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监控以及当出现重大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对能力就显得极为不足。3.2农村传染病的网络建设上不够完善因为目前我国农村的部分乡镇的卫生院以及村级的卫生室经营并不理想, 经济条件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比较差, 同时传染病防制人员的配备不足或者素质和水平不高, 传染病防制的网络存在不健全, 同时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功能比较薄弱, 难以正常、真正的发挥农村传染病防护网的保护作用。3.3对传染病防制的宣传不到位我国的部分地区, 特别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乡镇, 因为整体对传染病的防制意识比较薄弱, 还没有认识到传染病防制的重要性, 对的相关的法律、政策以及预防知识都不够了解, 对广大农民群众的宣传不到位, 农民群众对预防传染病的常识和意识都不够。3.4存在一定的防制困难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农村与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 外出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 农村的人口流动性显著增大, 再加上农村的整体环境、卫生的条件比较差, 以及农民自身对必要的相关传染病防制知识不了解, 农民的传染病自我防护意识以及能力都不强[5],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 我国农村的中小学已经成为农村传染病发生、流行的重点场所, 同时绝大部分的农村中小学都不具备发现和防控传染病的能力和及时处理的条件。4对农村传染病存在问题的对策4.1寻找各个途径为农村的传染病防制工作筹措资金加大资金的投入, 建立农村传染病经费的保障机制, 我国各级的政府在财政收入以及经济增长同时, 应该不断的加大对农村的传染病防制工作加大资金的投入, 并且加强农村公共卫生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进一步改善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现有的硬件设施, 及时的更新一些传染病的相关检查和治疗以及监测的设备, 以更好的提高对传染病防控和防制的能力、效果。从传染病防制工作出发, 更好的落实对农村传染病专项防制工作的资金。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 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 让一些有能力的企业、个人为农村的传染病防制工作给予一定的帮助。4.2重点区域, 重点人群, 重点防制农村传染病防制工作要将重点放在农村的中小学和流动人口密集等一些重点区域以及易感人群。各级的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基层医疗、服务单位的监督、管理, 督促这些重点单位做好传染病的预防、监控、隔离等具体防控工作, 避免传染病出现交叉感染。并要重点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做好农村除“四害”以及农村的改水、改厕等具体工作, 进一步改善我国农村的公共卫生环境。4.3加强对传染病防制宣传加大传染病宣传、防制的力度, 提高传染病防制的思想认识。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 不断的加大对农村传染病的防制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日常宣传力度, 引导广大农民养成好的卫生习惯, 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防病意识。4.4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加强对我国农村传染病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应急处置机构的建设, 完善相关的软硬件配套设施, 增加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 增强县疾控中心和各中心的卫生院以及乡村卫生室的基层服务功能, 增强传染病应急处置的能力, 强化医疗队伍, 提高传染病的防控能力。做好相关医疗疾控人才的引进、聘用和培养工作, 充实队伍, 改善人员专业结构。注意宣传, 让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更加明确我国农村传染病的预防以及控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明确农村传染病防制的重要性, 熟悉常见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传染性疾病病原生物学以及感染的过程, 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传染的途径、重点流行的环节以及易感的人群, 熟练的掌握相关传染病的治疗, 预防措施, 以及传染病的消毒和隔离的方法, 并且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并对广大农民群众普及相关知识。5小结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传染病防制工作, 更好的保护农民群众的健康, 本文通过对传染病防制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总结出要不断的加强农村传染病防制工作的力度, 优化相关防病人员的结构, 不断的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技能, 加大对传染病防制工作的管理力度, 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防制的网络系统, 对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以及重点人群加大预防、监管措施, 积极防止出现传染病的流行以及重大传染病疫情的暴发, 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意识。

参考文献

[1]石芳莉, 王金生.2006年三原县传染病漏报与疫情报告知晓率调查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 2008, 37 (1) :108-113.

[2]徐文建.农村传染病防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外医疗, 2008, 27 (36) :129.

[3]李明义, 舒畅, 罗峰, 等.农村地区传染病防制模式的探讨[J].职业与健康, 2004, 20 (2) :80-81.

[4]张力.农村传染病预防对策探讨[J].小城镇建设, 2003, 20 (11) :64-65.

胡志明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第4篇

凡是到访越南的外国代表团,几乎都有一项必不可少的日程安排,就是参观越南主席府内的胡志明故居。

没有空调的54号房

越南现在的主席府在法国对越南进行殖民统治时期,是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府。1945

年越南八月革命成功后,印度支那总督府遂改名为越南的主席府。1954年抗法战争胜利后,越南领导人从战区回到了首都河内,胡志明身为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于同年12月进驻了主席府。但为了保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作风,他并没有住进主席府的主楼,而是把当年印度支那总督府内法国电工居住的三间平房打扫干净,分别作为自己的办公室、卧室和用餐间。由于这件事发生在1954年,后来人们便习惯地把这三间平房统称为54号房。

平房的条件自然很差,夏天屋外的水泥地面被烈日照晒得发烫,炙热的空气反射到室内,使室内异常闷热,胡主席只得用芭蕉扇煽风。外交部领导看到这种情况,便从国外采购了一台空调机送给胡主席。一天上午趁胡主席外出,工作人员把空调机安装在了室内。胡主席回来后问工作人员:“房间里怎么有一股臭味儿?”所说的臭味儿,并非真正的臭味儿,而是因为空调机内有一个自动喷放香水的装置,打开空调后,雾状的香水便会自然喷放出来。

听到胡主席这样问,管理人员只好把装空调的事如实作了汇报。胡主席未多说什么,工作人员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但到下午,胡主席把管理人员找去说:“请你们把这台空调机给河内面粉街医院的伤病员送去。那天我去看望他们时,感到那里很热。至于这里,我什么都不需要,而且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也都没有空调机,我为什么要有?” 管理人员只好遵照胡主席的意见,把空调机拆下,送给了伤病员。

胡志明高脚屋

1958年4月,越南党中央政治局决定在主席府院内为胡主席建造一栋新的住房。经过3

个多月的施工,胡主席于5月17日,即他生日的前两天搬了进去。这就是著名的胡志明高脚屋。

它是一座木质结构的两层小楼,长105米,宽62米。根据胡主席的意见,小楼的外形与抗法战争期间胡主席在越北根据地住过的高脚屋十分相像。楼下没有墙壁,只有几根木柱支撑,中间放有一张长桌和12把椅子,是党中央政治局开会的地方。四周砌有约50公分高的水泥矮墙,上面铺有木板。胡主席说,这是为了少年儿童来看望他的时候,有较多坐位。

高脚屋楼上有两间小屋,分别作为胡主席的办公室和卧室,每间的面积只有11平米。办公室内有一张小桌和一把藤椅,没有沙发。任何国内官员和国外贵宾,只要走进了胡主席的办公室,都毫不例外地同胡主席一起席地而坐。屋内有一个书架,上面摆有各种报刊、杂志和一台旧打字机。胡主席多年养成了自己动手写东西的习惯,简短的文字用手写,较长的文章便要打字。

卧室内有一张宽1.2米的木床,四周裝有四根固定的木棍,用来挂蚊帐。床面铺有凉席,放有白布枕头和被单。右边床沿装有三个电开关,晚上胡主席入睡前躺在床上看报,困了可随手关掉电灯、电扇和收音机。床边放有一个小闹钟和一个小暖水瓶,都是中国产品。床头小凳上放有一个芭蕉扇,是中国首任驻越大使罗贵波送给胡主席的。中国领导人周恩来、刘少奇、陈毅、邓颖超、郭沫若和著名诗人肖三都曾走进过胡主席的高脚屋。

高脚屋没有卫生间和餐厅,连自来水也没有。胡主席每天要三次回到54号房就餐。从高脚屋到54号房的距离约200米。胡主席说,步行去用餐也是一种锻炼。遇有雨天,工作人员提出要把饭菜送到高脚屋来,胡主席不同意。他说,这样虽自己不会淋雨,但工作人员会淋雨,你们是愿意让一个人辛苦,还是愿意让更多人辛苦?

胡主席的衣柜至一直放在54号房内,里面有两套黄色咔叽布中山装、一套捷克政府赠送的黑色毛呢制服、几件农民常穿的褐色无领布衫、一双用橡胶轮胎制作的凉鞋,也叫“抗战鞋”。冬天,胡主席会换上一套中国为他特制的丝棉衣裤。次年开春,再由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将把这套棉衣送回北京干洗。一次,一位高级干部看见胡志明上衣肩部有一个补丁,便顺口说了出来。胡志明听到后说:“党的主席、国家主席穿带补丁的衣服,这是人民的福气。不要把这个福气丢掉。”

花5年时间写遗嘱

胡主席的一日三餐十分简单。早餐经常是一碗粥、几块白薯,或一小片面包和一杯牛奶,有时也吃一碟糯米饭。两次正餐基本上是三菜一汤。三菜是两咸一淡。两咸中一道是瘦肉、鸡肉或烤鱼, 另一道是茄子沾鱼露、柠檬汁,有时加一点辣椒,一淡是一盘水煮蔬菜。一汤则根据时令的变化,有时是白菜汤,有时是酸豆角汤。

胡主席从不吃生菜。他最喜欢吃加一点姜丝的干烧鱼。主食只吃两小碗米饭。胡主席要求炊事员掌握好饭菜的数量,争取做到每一次全部吃光。如有饭粒掉在饭桌上,他肯定会拣起来吃掉。饭后一般是一个香蕉,或一个橘子,有时也吃一个苹果。

胡主席晚年,用大约5年的时间书写遗嘱,并反复修改。他在其中的一稿里说:“我去世后不要举行盛大追悼活动,以免浪费人民的时间和金钱。我要求将我的遗体烧掉,就是‘火葬’。我希望这种‘火葬’的做法能够推广开来。因为这在卫生方面对活着的人有好处,而且不浪费土地。等我们有了更多的电,‘电葬’就更好。(我的)骨灰分成三份,放入三个瓦罐里,一个留在北方,一个留在中部,一个留在南方。请每个地区的同胞寻找一个山丘,把这个瓦罐埋下。墓地上不要有石碑、铜像,而要修建一间简单、宽敞、坚固、凉爽的房子,好让前去凭吊的人们有地方休息。墓地上和四周要有计划地种树,谁去凭吊,就种几棵树作为纪念。时间一长、树木多了就会变成树林,对风景和农业都有好处。看墓的事可以交给父老乡亲。”

胡主席逝世后,高脚屋作为革命文物对外开放,供国内群众和国际友人参观。为了保护这栋历史建筑,越南主管部门在高脚屋外围修建了铁制楼梯,参观者从铁梯上就能清楚地看到高脚屋的内部陈设。只有外国领导人和高级代表团参观,才获准穿上布制套鞋,走进高脚屋。我担任大使期间,曾多次陪同我国党政领导人和其他重要代表团参观胡志明故居,几乎每次都由故居管理局长陈曰环出面接待并亲自解说。参观的次数多了,我和陈曰环也自然成为了好朋友。陈曾经担任胡主席的警卫,谈起胡主席的生前轶事,生动感人。但由于每次参观的时间所限,不可能讲的很多。为此,我曾对陈说,能否为我单独安排一段时间,请他作更为详尽的讲解,他爽快地答应了。但由于我工作太忙,直到2000年7月离任回国,也未能实现这一愿望。

2005年1月,我和夫人应邀去河内参加庆祝中越建交55周年研讨会,在河内停留期间,我再次表达了上述愿望。越方立即表示欢迎,为我和夫人单独安排了整个一下午的时间。故居管理局新任局长裴金鸿出面接待,已退休的老局长陈曰环亲自担任解说, 并准许我和夫人穿上套鞋,走进高脚屋。本来在室内不准拍照,这次也破例同意我们拍照。由于时间比较宽裕,陈曰环向我们讲述了不少胡主席生前的故事。裴局长还赠送给我们一件珍贵的礼物——胡主席的彩色瓷像,并欢迎我有机会再次前来参观。

已故的越南总理范文同曾说:“胡主席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东西。国家和人民的事情就是他的事情。国家的最高利益、人民日常的切身利益就是他终日思考的问题。胡主席的家就是越南这个大家庭。”20世纪60年代郭沫若访问越南后,曾用六个字来评价胡志明的一生:“简朴、清廉、孤独”。

传染病报告和处理工作计划 第5篇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要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传染病疫情,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1按时参加例会,认真学习传染病方

面的知识,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2每月逢7按时报告法定传染病,及

时报告率要达到100%。

3在日常门诊中要注意发现传染病

患者,要及时给予隔离,上报,转诊。

4积极向群众宣传传染病知识每月

一次,做到知晓率100%。

5有疫情时要及时规范调查处置,资

料齐全,措施具体,效果明显。

6积极配合镇卫生院作好结核病人的管理,督导。

传染病和地方病工作计划 第6篇

第 36 期

化隆县第一小学行政办 2018年 10 月 23 日

第一小学开展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及地方病包虫病主题班会活动简讯

为切实加强学校秋冬季传染病及地方病包虫病防治工作,增强全体学生预防传染病意识,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10月23日下午,第一小学各班开展了“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及地方病包虫病主题班会活动。

班会课上,各班级首先是利用黑板报,进行了预防冬季常见传染病的宣传。接着班主任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与学生互动交流,采取游戏、竞答等多种方式,就常见传染病的特征、预防和控制等方面对同学们作了详细地讲解,着重介绍了“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脑、手足口病、水痘、麻疹、结核病”等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危害及如何预防等知识。

班会课上,老师们还向同学们传达了预防传染病疾病15字诀:“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常通风、晒衣被”。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好卫生值日工作,保持环境清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

衣服,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接着老师们又讲了地方病包虫病的预防知识。教育引导学生不玩狗,不喝生水,不吃凉拌菜,吃熟食等,从而有效预防包虫病。

此次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对传染病预防知识及地方病包虫病有了更多的了解,增强了预防传染病的意识,认识了包虫病的危害,掌握了预防包虫病的方法,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和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养成,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提供了进一步保障。

签发:马慧武

编校:申维明

打印:陈燕珍 报:教育局

发:各教研组

传染病和地方病工作计划 第7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切实保障全体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食品卫生安全,医务室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学校的工作布置,现将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加强校园传染病防控的监测工作,定期向学校汇报校园的卫生工作。牢固树立“健康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指导方针,建立和完善学校预防传染病的监测制度,对全校学生认真做好健康状况的晨检工作和因病缺课统计。做好常见季节性传染病的预防和预报工作,如:春秋两季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夏季预防肠道传染病,夏秋两季预防虫媒传染病等。协助学生科对班主任进行动员和培训,坚持学生晨检工作制度化,强化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追究制。

二、进一步开展学生卫生防病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的健康教育工作。针对传染病流行特点,学校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活动,保持校园和班级环境卫生整洁。医务室将认真进行卫生防病知识宣传,通过健康教育专栏、广播、专题讲座、班级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疾病预防知识,提高师生自我保健的能力。四月份拟定协同学生科和教务处,由医务室牵头开展“预防艾滋病”专题知识讲座,主要面对中专一年级学生,地点拟定在学校阶梯教室。五月份开展一次心理健康辅导,主要针对我校高考学生,拟定由张丽老师主讲。下学期还将安排开展“预防肺结核”专题健康讲座,并对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争取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增强学生预防疾病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三、认真进行学生门诊登记工作,做好医务室卫生消毒工作,确保师生用药安全和医疗用品安全,努力提高工作服务质量,日常工作中发现异常情况时积极配合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妥善处理好各种情况。

四、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工作。通过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知识、卫生知识的培训,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能够深入大家的心田,让食堂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能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医务室和总务处将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去年已经开展了两次有关培训,效果很明显,拟定本学期开始还将开展一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还将进一步施行食品卫生监督和管理,从源头抓起,建立经营者采购食品时索取产品合格证制度,严把进货渠道关。协同总务处把好食品采购、储存、餐饮具消毒、食品留样等主要工作环节,强调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才可以上岗,不得供应凉拌菜,禁止向学生出售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依法强化学校食品卫生后勤管理,让学生吃上放心的饭菜,坚决控制学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继续加强和完善食堂的软件建设,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配合总务处做好进货台帐的查验工作,将材料及时整理归档。

鲁山三中学生 安全教育工作计划

传染病和地方病工作计划 第8篇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来源于疫情暴发登记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 学校总数和其中民工子弟学校数目来源于教育部门登记数。越城区中小学校56所, 其中小学38所、中学18所和民工子弟学校11所。

1.2 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要求, 查阅2004-2006年绍兴市传染病报告卡, 并对越城区56所中小学校的传染病管理组织、制度措施、疫情报告、预防接种证查验和校医院或卫生保健室传染病管理等进行调查分析。用Excel建立数据库, 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了解绍兴市越城区民工子弟学校传染病暴发的总体情况, 并计算各类传染病的罹患率;了解民工子弟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

2 结果

2.1 传染病暴发总体状况

据资料统计, 2004年1月-2006年12月全区共报告暴发疫情37起, 除食物中毒和化学中毒各1起外, 其余均为传染性疾病, 37起学校暴发疫情中民工子弟学校报告32起, 占总暴发疫情的86.49%, 32起暴发疫情中, 31起为传染病, 1起为食物中毒。

2.2 分病种的传染病暴发情况

在报告32起疫情中, 主要包括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风疹、流行性感冒、感染性腹泻、食物中毒等, 累计报告病例804例, 罹患率为6.01% (804/13 375) 。详见表1。

2.3 民工子弟学校传染病防制的现状

调查结果发现绍兴市越城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的隐患多。学校传染病管理组织和疫情登记报告工作不完善, 制度措施的落实和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相对较差, 校医院或卫生保健室传染病管理工作最差。

3 讨论

3.1 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不健全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监管目前尚缺乏明确、规范、有效的依据, 对违法行为缺乏威慑力, 造成监督执法力度不强, 执法效能不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对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管理工作虽有相应规定, 但都较笼统, 也无具体的处罚条例, 如学生晨检等工作都没有明确细化规定, 实际可操作性不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虽对学校、托幼机构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有强制性规定, 但对违反规定者, 卫生行政部门无权对其实施行政处罚, 而只能由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责令改正、警告。《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 (试行) 》规定了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职责和要求, 但仍未规定具体法律责任。

3.2 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

民工子弟学校由于受流动性、短期性等特点的限制, 办学条件较差, 人员配置较紧张, 导致很多常规工作未能开展, 如设置医务室和配备保健老师等。由于学校卫生工作人员调动频繁, 并且大都未经过专业岗前培训, 故缺乏对学校内发生疫情的判断能力, 对于疫情的暴发不能产生足够的警惕, 常导致疫情的漏报或迟报, 错过了疫情控制的最佳时机。

3.3 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未落实

预防接种证查验和校医院消毒隔离制度的建立在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同处最低水平。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入学时, 预防接种证查验流于形式, 学生健康档案中免疫史填写不清。许多学生未按规定程序进行免疫接种, 在32起暴发疫情中, 有明确免疫史的仅有20人。

3.4 食品卫生问题突出

民工子弟学校食品卫生问题较为突出, 存在许多隐患, 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是目前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食堂布局不合理, 无功能分区, 有些学校食堂与厕所仅相隔不足20米;食品容器和公用器具无专用消毒、保洁设施;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不明确, 仅12%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2004年的一起感染性腹泻暴发, 就是由于学校使用的自备水源未经消毒处理而造成。这反映出民工子弟学校在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和《传染病防治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4 对策与措施

4.1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学校传染病监管目前尚缺乏明确、规范、有效的依据, 对违法行为缺乏威慑力, 造成监督执法力度不强, 执法效能不高。建议加强学校传染病监督管理立法工作, 制定与本市相适应的学校传染病监督管理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加强民工子弟学校卫生工作的经常性监督,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有效防止民工子弟学校传染病与食物中毒等事件的暴发和流行, 促使民工子弟学校卫生工作走向法制化的轨道。

4.2 明确相关部门职责

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民工子弟学校在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落实相关卫生要求, 如学校应建立传染病防治管理组织领导网络, 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和落实学生晨检、缺课原因登记、预防接种证查验、因患传染病休退学登记、学生健康体检等制度;定期对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开展自查, 对校内公共场所及物品定期清洗消毒, 结合季节特点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按要求落实免疫预防接种工作, 学校要切实做好新学年新生凭“预防接种证”入学工作, 对无接种史或接种史不明者, 要督促其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相关疫苗的补种工作。卫生行政部门应结合传染病发病的季节特点组织开展相应的执法活动, 加强监督检查, 如冬春季节应重点针对呼吸道传染病, 夏秋季节应重点针对肠道传染病。检查中要加强指导,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对屡教不改者加大执法力度。同时, 要进一步强化培训, 提高学校卫生自身管理水平。

4.3 加强民工子弟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各种疾病发生及传播的有效“疫苗”之一, 特别是对一些尚无疫苗的传染性疾病。因此,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 对防制传染病在学校中的暴发和流行至关重要。我国政府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十分重视, 教育部在中小学生的课时分配中明确规定每周最少要安排0.5课时为健康教育课。民工子弟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应为学生和家长, 通过健康教育对其行为进行干预, 以切实达到从小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目的。同时要采取广播、报纸、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民工学校传染病防制知识及相应法律法规的宣传, 对学校传染病主管校长、管理人员或疫情报告人员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特别是学校卫生部门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在卫生防疫部门指导和统筹安排下, 制定预防接种制度, 建立预防接种登记卡, 记载学生传染病既往史和预防接种情况, 以便在各种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前, 做好预防接种, 同时要教育学生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4.4 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

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是目前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的薄弱环节, 近几年出现的外来民工子弟学校不仅办学条件、教学环境极差, 而且卫生工作相当薄弱, 更无卫生老师或分管人员, 也无健康教育课程;学生个人卫生大多较差, 基础免疫状况更是低下;教师素质也差, 在发生疫情时隐瞒不报, 预防控制措施较难落实。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将民工子弟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 制定考核细则, 联合卫生行政部门每年组织1~2次综合评估, 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考评办学条件的一项内容。

摘要:目的:了解绍兴市越城区民工子弟学校传染病暴发及其流行特征, 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2004-2006年绍兴市传染病报告卡, 并计算民工子弟学校各类传染病的罹患率。结果:民工子弟学校暴发疫情32起, 占绍兴市越城区总暴发疫情的86.49%, 病种包括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风疹、流行性感冒、感染性腹泻等。此外, 民工子弟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的隐患多。结论:民工子弟学校疫情暴发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因此严格遵照相关法律法规、改善民工子弟学校卫生条件、加强民工子弟学校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学生,传染病控制,综合预防,学生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钟严伟.深圳市镇级传染病防治工作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1, 21 (2) :39-41.

[2]杨建文, 李世荣, 何广立, 等.疾控卫生机构开展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现状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18) :3 413-3 415.

[3]徐鞍强.一起学校风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 2004, 25 (5) :616.

[4]周凤梅, 杨冬梅, 常欣.北京市通州区民工子弟小学学生常见病患病现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 28 (2) :180.

[5]张少新, 唐艳, 陈戈.新疆喀什农三师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 2005, 26 (9) :767.

[6]朱新凤.湖州市2004-2005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 (3) :284.

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选举工作 第9篇

关键词:十八大;选举;地方人大

一、地方人大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选民的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居住条件以及思想观念和民主意识都相应发生了变化,因此新形势下我国的人大选举工作尤其是地方人大选举工作面临着新问题、新情况。

(一)“人大代表”的内涵和职责未被充分认识

“人大代表”四个字看似简单,却意义深刻,很多选民或者是人大代表本人对“人大代表”究竟代表什么?“人大代表”有哪些职责?怎样选举“人大代表”?等都缺乏正确认识或者在认识上存在偏差。

据调查显示,地方许多选民对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所发挥的作用漠不关心。在选民心中人大代表起的作用不大,选民们认为人大代表并不能真正为他们争取到什么利益,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起不了大的作用。因此这就导致选民们在生活实践中遇到问题不愿意找人大代表,不愿找人大代表表达政治意愿,而是有问题、有意愿直接找政府、找领导。

同时,许多地方人大代表对自己应该履行什么样的职责,对“代表”的具体涵义认识不足。人大代表们把被选上代表和去参加人大会议视为自身政治上的荣誉,对“代表”所应具备哪些政治条件,应承担哪些职责,应尽哪些义务没有客观和充分的认识。许多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和提案审议不关心、不理解、不研究,对自身的定位就是:“开会听听报告,举举手。”所以,很多地方人大代表并没有真正行使一个代表参政议政的职责,没有很好为老百姓代言。

(二)社会矛盾影响地方人大选举有序推进

我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遇到的拆迁安置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遇到的扶贫问题,公务执法的公平公正等一系列社会矛盾问题,看似对地方人大选举工作没有直接的联系,实则与人大选举工作紧密相连,甚至影响到人大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在经济发展转型关键时期,暴力征地拆迁,就业形势压力大,民营企业改革问题,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社会治安问题等,使许多公民对政府存在不满情绪,导致在地方人大代表选举过程中人民群众借机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不满,影响选举工作。如:有的地方选民就表示,不解决他们的问题就不参与和不配合选举工作,一个地区甚至有近80%的人不参与选举登记,可谓严重影响人大选举工作的推进。

(三)妇女代表比例不足,有待提高

选举的平等性就是要求社会公民平等的享有选举和被选举权,在性别、民主、教育程度、社会地位、职业等方面对公民没有差别性的、歧视性的资格限制。正如英国学者密尔强调的:“在一个充分发达和文明的国家里,不应当有贱民,不应当有被取消了资格的人”。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实行的是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但由于中国是一个经历了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国家,某些传统思想仍然扎根人民心中,如:妇女地位理应低下。这导致了在现实选举中妇女选举权没有得到很好保障,从地方人大代表构成比例看,女性代表一般只占20%左右,这与女性在实际社会中的人数比例严重不符。尤其在地方人大中,女性参政议政人数低,女性代表参与选举组织工作人数较少,所以我国宪法规定的人人享有平等选举权,没有在地方选举实践中较好体现。

二、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选举工作的重要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全国各族人民能够表达自己的心声和愿望,能够很好团结人民、集思广益、协调各方利益,最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力量。所以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选举工作不容忽视。

(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制度的优越性要高于资本主义国家,因此既要表现出在物质上的丰富,又要体现出在政治生活上的优越,即体现出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人民群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达心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依法治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最佳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健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会受到阻碍。因此,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政治文明,就必须建立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经济的根本保障

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与以往任何时期都不同的新阶段,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后,中国将面临经济缓慢增长,甚至是经济下行等一系列新情况。面对我国经济新常态,要确保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就需要国家提供一个安定、安全的政治局面,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改进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尤其是地方人大选举工作制度,有利于确保社会政治的稳定,有利于社会有序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稳定的环境,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人大加强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建立以来,得到了不断地改进,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大制度得到了许多改进,如2010年修改的选举法也使人大选举工作更科学和完善。但是,仍不可否认在人大选举工作中,尤其是地方选举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大代表的自身素质不高、选民厌选情绪高、选举时存在抢登记等问题。存在的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就会影响人民代表大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因此,为了更好、更有效的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为了使人民群众建设国家的的智慧更好发挥出来,就必须加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推进人大制度自身建设。

三、地方人大选举工作改进和完善的路径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新常态下,改进和完善地方人大选举制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先导,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一)改进选举程序与办法,严审人大代表资格

我国的地方人大代表选举用的是单位选区和户籍选区代表选举法,这种办法使用的时间比较长,在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历史条件都不同的今天,以前沿用的选举办法不一定适合今天的社会实际。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得各地之间交流密切,人员流动性大,因此以前的以户籍和单位为选区的选举法,致使大量流动人口没有参与到人大代表的选举,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政治权利。为了解决这一现象,应当改革以户籍和单位为选区的选举制度,推出以居民常年居住地为选区的选举办法,常年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同的群众,可以选择任何一地作为选举区。在法律层面上可考虑设立全国统一选举日,规范选举时间,增强公民的选举观念。

针对许多地方人大代表对自身职责不明确,在参政议政方面不够投入和能力不足,应当实行规范化、严格化的代表资格审查制度,选举代表首先应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应具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和参政议政能力及热情,最后应具备为“人民发声,代表为人民”的责任意识。同时,可以使代表向专职化方向发展,以使代表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民意、民情,更好为民发声,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选举氛围

地方人大选举出现一些问题,很多原因是舆论宣传不够,选民们对人大选举的情况没有了解。因此加强舆论宣传是改进地方人大的一个重要路径。

第一,应当采取各种形式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特别是要利用好现代的信息网络技术。如:电视、广播、报纸、手机报、短信、微信、微博等手段,把人大选举的时间、地点、形式、步骤、重要性等不断展现给群众,营造起舆论氛围,以使群众随时掌握人大选举的动态,更积极的支持人大选举工作。

第二,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对地方人大选举,就应当大力宣传地方组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选民,要针对选民的积极性和政治热情做相关引导,让他们知道人大选举是为人民自己。同时,要针对选民宣传选举相关程序、步骤等信息,如在选举登记的时候,把选民的资格条件以及选举登记方式方法宣讲清楚。在投票选举时,应当宣传选民如何使用投票权,或者怎样委托投票。

针对地方的领导干部,如乡镇、街道等与群众接触最多的干部,也要进行宣传。要使他们重视人大选举工作,明确他们在人大选举中所应做的和承担的责任,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积极的人大选举观念,为人大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服务。

(三)把竞争引入选举制度,增强代表的积极性

地方人大选举中,很多选民没有热情和积极性,他们不主动报名和自我推荐,经常被动提名;还有的被选上的人大代表缺乏参政议政能力和热情,致使代表们整体素质不高。

在人大选中引入竞争机制,能够极大带动选民的积极性。在选举过程中,让选民自己推荐自己,使对政治感兴趣的人能够获得机会。在候选人方面,应当让候选人进行现场演说,介绍自己,谈自己的优势,与选民面对面交流,甚至可以回答选民的问题,这样选民就可以了解候选人的具体情况,选出自己心中的代表。

在竞选纪律和程序上一定要严格。竞选是一种制度,不能够存在以破坏制度的竞争。对于那种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要严厉打击,如对候选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诽谤,为了争取选票对选民进行贿赂、恐吓等方式,同时在竞选过程中不允许拉帮结派,搞小团体等。在竞选程序上一定要规范,如竞选方式、时间、地点必须明确,竞选人的信息、资格条件必须公开,对于竞选结果要及时公布,确保选举程序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2]毛泽东选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l2].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

[5]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M].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1998.

[6]周小梅.关于人大代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人大研究,2003(02).

[7]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

[8] [英]密尔.代议制政府[M].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

[9] 屠振宇.选举投票程序研究述评[J].人大研究,2005(06):4-6.

[10]李凡.中国选举制度改革[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11]白钢,赵寿星.选举与治理:中国村民自治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传染病和地方病工作计划 第10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昆山市教育局、卫生局2009(36号)文《关于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通知》中有关的文件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切实保障全体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食品卫生安全,医务室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学校的工作布置,现将本年的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加强校园传染病防控的监测工作,定期向学校汇报校园的卫生工作。牢固树立“健康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指导方针,建立和完善学校预防传染病的监测制度,对全校学生认真做好健康状况的晨检工作和因病缺课统计。做好常见季节性传染病的预防和预报工作,如:春秋两季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夏季预防肠道传染病,夏秋两季预防虫媒传染病等。协助学生科对班主任进行动员和培训,坚持学生晨检工作制度化,强化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追究制。

二、进一步开展学生卫生防病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的健康教育工作。针对传染病流行特点,学校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活动,保持校园和班级环境卫生整洁。医务室将认真进行卫生防病知识宣传,通过健康教育专栏、广播、专题讲座、班级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疾病预防知识,提高师生自我保健的能力。四月份拟定协同学生科和教务处,由医务室牵头开展“预防艾滋病”专题知识讲座,主要面对中专一年级学生,地点拟定在学校阶梯教室。五月份开展一次心理健康辅导,主要针对我校高考学生,拟定由张丽老师主讲。下学期还将安排开展“预防肺结核”专题健康讲座,并对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争取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增强学生预防疾病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三、认真进行学生门诊登记工作,做好医务室卫生消毒工作,确保师生用药安全和医疗用品安全,努力提高工作服务质量,日常工作中发现异常情况时积极配合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妥善处理好各种情况。

四、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工作。通过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知识、卫生知识的培训,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能够深入大家的心田,让食堂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能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医务室和总务处将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去年已经开展了两次有关培训,效果很明显,拟定下学期开始还将开展一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还将进一步施行食品卫生监督和管理,从源头抓起,建立经营者采购食品时索取产品合格证制度,严把进货渠道关。协同总务处把好食品采购、储存、餐饮具消毒、食品留样等主要工作环节,强调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才可以上岗,不得供应凉拌菜,禁止向学生出售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依法强化学校食品卫生后勤管理,让学生吃上放心的饭菜,坚决控制学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继续加强和完善食堂的软件建设,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配合总务处做好进货台帐的查验工作,将材料及时整理归档。

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安全饮用水的供应和管理工作,切实保障每一位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

报校长室、教务处

传染病和地方病工作计划 第11篇

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一).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建立并完善传染病监测报告与处理机制,保障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正常运行。

(二).使2012年传染病报告率达到100%、报告及时率达到95%、报告准备率达到95%以上。

二、具体措施

(一).组织领导:成立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工作的计划、协调、落实及督查工作。

(二).具体内容:

1.培训:由专人负责定期对医院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及报告管理的培训。

2.发现、登记: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簿、X线室或化验室检测结果登记簿。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时,必须认真填写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簿,并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按照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3.报告

(1)报告程序与方式:使用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报告,《传染病报告卡》按时间及病种顺序整理归档,作为医院报告传染病的业务依据。根据疫情,当怀疑有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时,应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向同级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性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其他按甲类管理传染病的病例或疑似病例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3)建立传染病报告自查机制,每天由专人负责对传染病漏报、迟报进行查补,做好传染病报告的订正和补报工作,对漏报的传染病病人,应及时补报。

(4)传染病病种报告、报告卡填写等工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管理规范执行。

(5)建立传染病报告奖惩制度,对于漏报、错报、迟报的相关责任人依据奖惩制度进行处罚。

4.处理

(1)病例处置及转诊。对传染病患者,应就地隔离治疗,对于严重的传染病患者,应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

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2)消毒处理。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定期对医院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3)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协助疾病控制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重点管理传染病居家病例的随访工作。

(4)密切接触者管理。协助疾病控制机构查找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要求协助做好管理工作。

龙华卫生院

传染病和地方病工作计划 第12篇

1.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

1.校长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成立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由教务处、总务处、年级部领导及全体正副班主任和校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2.疫情报告人即校医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3.建立由学生到教师、到校医、到学校领导的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

2..认真做好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

(1)晨检在校医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告知年级部,然后由年级部统计报告给校医, 校医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2)班主任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及时报告给校医。校医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3.认真做好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1)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校医必须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校医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校医必须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校医必须在24小时内最好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5)专门制定春季传染病及病愈情况日报表, 日报表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于每天(包括周六和周日)上午9:30前经年级部交校医室,即使无新发病例,也必须每天作“零报告”;

(6)校医要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区疾控中心和木渎人民医院防保组报告,同时,向区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4.认真做好消毒防患措施:

(1)教室门窗要打开,尽量保持通风,课间要求学生尽量不要待在教室里,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2)加强锻炼,每天坚持一个小时的活动量,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3)认真做好个人卫生和集体卫生,勤换衣服,保持教室和宿舍的清洁卫生;

(4)自觉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5)每天晚自修结束,由专人在教室里喷洒消毒液,并关好门窗,第二天早晨由专人提前半小时开好门窗通风;

传染病和地方病工作计划 第13篇

专利权是最能体现科技创新水平的工业知识产权, 专利运用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一是专利技术的实施与产业化;二是通过专利信息分析掌握最新的研发动态、竞争对手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趋势, 科学开展企业、产业和区域产业规划, 有效规避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风险。得益于财政的积极支持政策和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识提高, 镇江市专利创造与拥有的数量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数量的提升需要反映在产业发展的质量上, 如何将专利数量的优势转化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是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面对的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3年启动了国家专利导航试点工程, 主要目的就是促进专利与产业发展的融合, 通过深入化专利运用, 促进产业转型和高端发展, 而镇江市正在全力推进产业 “三集”发展, 将专利导航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应用于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对提高镇江市产业发展和经济运行质量将产生积极影响。

1镇江市产业发展现状及需求

为了加快转变镇江市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镇江市已经制定实施《镇江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计划 (2013-2015年) 》, 围绕轻工、纺织、造纸、建材等重点领域, 引导企业技术改造,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一是大力实施“四新”技改。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推广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四新”技术改造, 组织实施了50项重点技改项目, 完成工业技改投入241亿元, 增长29.6%;二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 全年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截至目前, 全市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 省级59家。组织实施了194项技术创新项目, 项目全部完成后形成专利1062件;三是深度推进两化融合。以机器换人、电子商务为重点,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尽管镇江市新材料、新能源、航空制造、现代装备以及船舶与海洋工程等新兴产业已经成为重点发展的产业, 但上述产业规模、在产业链中的位置、重要龙头企业等都需要有进一步的提升。相比之下, 镇江市尚无在国内特别强势的产业, 除航空制造近年发展较快外, 其他产业甚至在省内都难以确立优势地位。这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水平还比较低。镇江市地处长三角地区, 但从创新能力、创新产业、创新实施、创新投入、创新人才以及创新氛围等方面与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相对薄弱;二是与产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镇江市支柱产业, 特色产业, 甚至主要新兴产业要么属于传统产业, 要么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制造能力远大于创造能力。

在大力推行技术改造, 使产业实现高端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必须运用知识产权抢占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发展先机, 而专利是最重要的知识产权之一。在镇江市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把专利资源作为战略资源进行管理和运用。通过深入开展专利分析、专利运用工作, 建立健全专利导航产业发展新模式, 确定镇江市产业发展定位, 合理指引科技创新活动, 不断提升产业创新水平、发挥创新成果市场价值, 培育产业链创新的高端发展, 从而促进全市产业的整体升级。

2镇江市部分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开展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的问题和思路分析

2.1新材料产业

镇江市发展新材料产业的范围很广, 包括了传统金属材料、有机复合材料、记忆合金材料等多个领域。碳纤维作为复合材料的重要分支, 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也是江苏确定的发展5大创新型产业中新材料中的重要一个产业。江苏恒神纤维材料有限公司目前所能生产的碳纤维产品涵盖T300、T700G两个填补国家空白的品种, 同时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与此同时江苏航科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也建成我国首条T800碳纤维产业化线。

但是镇江市碳纤维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 (1) 知识产权的风险; (2) 创新发展方向的问题; (3) 碳纤维相关应用的市场尚不完善。对于上述问题, 可通过专利导航的路径加以解决: (1) 规避知识产权风险。碳纤维的制备工艺、制造装备以及产品的应用是3个需要实施保护的重要方面。但是, 一直引领世界碳纤维技术发展的日本, 以三菱和东丽为代表, 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经对碳纤维相关的技术进行了专利布局, 其中日本授权量已达3000件以上, 在华申请也已达数百件。这已经成为镇江市碳纤维产业高端发展的主要障碍。而江苏恒神纤维材料有限公司和航科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专利之和都不足百件, 使得镇江市碳纤维产业的发展面临重大的知识产权风险。加强竞争对手和产业发展趋势的专利分析, 明晰主要竞争对手专利布局, 并加以规避, 对于产品的国际市场化和持续性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2) 创新发展方向的确定。仅以江苏恒神为例, 总投资额已达46亿元, 今后怎样发展, 研发方向如何, 重点攻关的难点是什么, 怎样的技术发展路径更好, 这些都是企业乃至镇江市碳纤维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通过对竞争对手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入专利分析, 在规避知识产权风险的同时, 可对整个产业相关技术重点发展的方向加以把握, 从而明晰自身的市场定位和切入点, 对今后创新发展方向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3) 对碳纤维产品的市场化应用实施专利布局, 实现对未来市场的规划。结合镇江市碳纤维企业发展的方向, 对碳纤维产品的应用进行专利布局, 构建专利池, 逐步形成镇江市碳纤维产业的技术壁垒。一旦产品发展成熟并且具有较高的利润率和市场价值, 很可能出现类似光伏产业一样的一哄而上的局面, 只有对产品和应用提前进行专利布局, 才能独占市场、引领市场。

2.2航空航天产业

“十二五”期间镇江市航空航天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并实现了优势企业和项目的集聚态势。无论产业规模、产品系列还是创新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镇江市已经陆续引进中陆航星、航天三院特种材料、菲舍尔航空部件等21个项目, 总投资超150亿元。在入驻园区以及与园区合作的企业中, 既有FACC、ZODIAC等世界知名航空企业, 也有中航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龙头型涉航国有企业, 还有美龙、逸帆、金航程等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产品涉及飞机机体结构件、飞机内饰、救生系统、地面检测设备、客舱座椅、登机廊桥等, 其中有6个企业的产品直接为C919大飞机配套。具体涉及了碳化硅纤维、飞机结构材料、飞机精密加工及内饰、飞机照明系统、航空动力及电源系统等诸多领域, 从新材料、新能源到先进制造, 覆盖了完整的产业链。

尽管镇江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但该产业覆盖面广、组成复杂, 涉及行业多。围绕产业高端化推进, 除了项目引进、投资拉动以外, 应如何有重点、有计划的进行规划, 形成镇江特色和优势, 对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对此, 如导入专利导航产业发展的思路, 可开展以下工作: (1) 在加强航空航天行业专利分析的基础上, 把握产业链中关键领域的核心专利分布, 明晰产业竞争格局、确定产业发展定位, 发挥专利在产业发展中的导航作用, 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规划。 (2) 加强产学研合作, 吸引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以及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与航空航天相关的核心专利在镇江市实施并产业化, 重点推进相关的产业化项目, 提升镇江市航空航天产业品质。同时推动专利交叉许可与专利联盟的建设, 逐步形成镇江市航空航天产业优势技术的壁垒。 (3) 注重镇江市航空航天产业的相关产品的专利布局, 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并实现对市场的有效占有。

2.3健康产业

健康产业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程度的提高和健康产品需求的剧增有了巨大的发展, 现已成为我国经济产业中的重要朝阳产业之一。镇江市也已经将其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予以建设和规划, 并拟在句容布局健康科技产业基地, 集产品研发、中试和生产, 产品展示、交易、电商、仓储物流为一体。目前镇江市已有鱼跃医疗为代表的健康医疗产品设计、研发、生产企业在逐步发展壮大, 并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以鱼跃医疗为例, 从早期低端的轮椅、血压计等产品起步, 已经形成了总计50多个品种, 近400余种规格, 涵盖智能化血液分析仪、医用X光机、辅助诊断器材等的产品线。以江苏康尚医疗器械为例, 由最初单一的康复系列器械, 已发展为目前拥有呼吸系列、基础诊断系列、智能多参数监控系统、血球分析仪、智能移动医疗终端等近百种规格产品线。但从整体来说, 镇江市乃至我国健康产业高端产品领域中, 本土企业与国际垄断型企业通用电气公司 (GE) 、西门子、飞利浦等, 其高端产品的竞争力依然较低。要实现镇江市健康产业在现有基础本着“做优、做特、做精、做高”进行规划和发展, 都离不开专利导航产业发展的思路。

(1) 通过专利分析研究竞争对手和产业发展趋势, 明晰镇江市健康产业特色发展的方向。健康产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 知识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 技术覆盖范围广, 并且更新换代迅速, 新技术不断涌现。在这样一个产业背景下, 需要对行业专利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产业高端化发展的技术方向。

(2) 有计划、有目的的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领域, 形成专利 布局。健康产业是一个专利密集型的产业, 如果不重视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 有可能对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风险。应在专利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核心专利创造, 对产品高端化、智能化需求进行相应的产品改进和优化, 围绕创新投入、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优势, 并以专利组合的形式加以保护, 在产业链的高端通过多技术方案、多产品设计以及尽可能宽的布局半径, 使得竞争对手难以超越, 带动镇江市健康产业整体实现转型和高端化发展的目标。

3结语

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专利导航试点工程, 其目标是强化专利运用和产业发展的融合, 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园区、行业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产业的集聚和高端化, 指导行业实现核技术的拥有和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推动企业提高创新能力, 将专利创造的优势传化为产业发展的动力。

传染病和地方病工作计划 第14篇

1986年9月,常委会设置了研究室。日常工作就是负责全机关的文字综合任务,有些职责和任务与办公厅有交叉。到1988年年初,常委会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和地方人大工作发展,在办公厅内设置了综合处,将研究室原来承担的部分常委会会议的工作职责,如会议记录、《会刊》的整理编辑等几项工作从研究室分离出去。因此,原来在研究室承担这几项工作任务的工作人员也就自然地安排到综合处工作。经过这次调整后,研究室的工作职责基本明确定位了。即:负责常委会工作报告的起草,常委会主要领导在以常委会名义召开的会议讲话的起草,关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调查与研究;代管资料室,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任务等。这几项基本的工作职责一直延续到现在。与目前不同的是,当时研究室还承担了全国人代会吉林代表团的简报、快报的记录、整理、编辑工作。

1992年底研究室增设了办公室,主要工作职责就是对研究室主任、副主任负责,负责安排、处理室内的日常工作。1993年初,常委会把原来隶属办公厅的常委会机关刊物编辑部划归研究室管理。到1994年的10月份,由于编辑部又承担了常委会的新闻宣传工作,为方便对外协调,编辑部又划归办公厅。在这一段时间中,研究室的工作职责基本没有变化,但是,增设办公室后使得室内的日常工作进一步秩序化、规范化。

1995年初,机关进行了第一次机构改革。当时研究室有12个行政编制,改革后研究室精简3个行政编制、增加2个行政事业编制,总的编制数由12人变为11人,根据当时实有人员的情况,人员基本没有变动。2002年下半年,机关进行了第二次机构改革,改革后又精简2个行政编制,事业编制没有明确,实际上精简了1个,形成了目前的状况。即:7个公务员编制,1个事业工勤编制。自2002年的机构改革后,至今已有8年的时间,研究室无论从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还是工作职责,都没有变化,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25年的工作实践证明,研究室是常委会机关不可缺少的办事机构。除完成了历届历次人代会常委会的工作报告起草等文字综合任务外,在加强人大理论与工作实践研究、总结地方人大工作经验等方面,还做了大量的工作,具有其他部门难以替代的职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围绕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一是围绕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更好地依法行使职权开展调研,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如:1989年,受常委会委托,结合我省的实际,起草了《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草案)》,提请1990年3月举行的省第七次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1991年,受常委会委托,起草了《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工作条例(草案)》,提请1992年3月举行的省第七次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1995年初,受常委会主任会议的委托,起草了《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工作规则(草案)》,提请1995年10月召开的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以上3部地方性法规的颁布实施,对进一步规范相关会议,进一步发挥相关会议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我省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是抓准契机,适时总结经验,不断促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25年来,研究室及时抓住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10周年、20周年、30周年,纪念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成立40周年、50周年等契机,先后撰写了《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十年工作总结》、《在实践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进》、《吉林省人大常委会三十年工作回顾》等文章和省委书记在纪念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成立40周年、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上述文章和讲话,都是充分运用了调研成果,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不断地强调对人大性质、地位、作用的认识,认真总结我省地方人大工作方方面面的经验,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增强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觉性。三是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及时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具体意见,推动地方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发展。省委十分重视人大工作,自1980年4月省人大常委会成立以来的30年中,分别在1985年2月、1987年3月、1988年10月、1994年2月、2001年9月和2006年11月召开了6次人大工作会议。其中,自常委会设置研究室(1986年9月)后,在省委召开的5次人大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讲话稿中,研究室都是充分运用调研成果,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结合我省民主法制建设和地方人大工作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根据当时地方人大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1997年下半年,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委托,代省委起草了《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草稿)》,提出具体的16条意见,经省委常委会批准后,以中共吉林省委文件形式发全省各级党委贯彻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地方人大工作的开展。

二、围绕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一是行使监督权的有关问题。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人大的监督工作,1997年对全省部分市(州)以及县(市、区)贯彻落实监督条例的情况进行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工作实践上的改进和条例需要修订完善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意见;1999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在全省人大监督工作研讨会议上的讲话稿;2006年,监督法颁布后,受常委会主任会议的委托,起草了《吉林省人大机关贯彻实施监督法工作方案(草案)》,编制了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监督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组织执法检查、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4个工作流程等附件,提请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后实施。2008年,在常委会主要领导的带领下,又组成调查组调查了全省部分市(州)及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贯彻实施监督法的情况。常委会召开的全省人大常委会贯彻实施监督法座谈会上,通过常委会主要领导的讲话,把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推广出去,对全省进一步有效地贯彻实施监督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有关问题。为了保证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有效行使,1998年根据主任会议的意见,由研究室起草关于决定重大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借鉴外省市人大经验,结合我省的实际,完成了这部地方性法规草案的1—3稿(2000年常委会设立了法工委,法规草案移交法工委)。1999年,起草了分管主任在以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为主题的市州人大研究工作座谈会议上的讲话,为进一步补充修改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地方性法规草案,提供了比较充分的依据。2001年10月,对我省各级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撰写了题为《关于地方人大行使决定权的几点思考》。2008年,通过到海南、福建等省学习考察,撰写了题为《如何有效地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研究报告》。三是如何行使人事任免权的有关问题。2001年初,经过部分市和县对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的情况进行调查,撰写了题为《关于我省部分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情况的调查报告》。同时,也将这次调查的主要情况和意见建议,写进当年在白山市召开的市州人大研究工作座谈会分管主任的讲话中。四是围绕各级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问题开展调研。按照历届常委会领导的意见,研究室分别在1997年、2006年、2008年和2009年,对全省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构成情况,省、市(州)两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构成情况以及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的机构设置等情况进行了多次反复深入的调查。1997年和2006年调查报告的关于思考和建议部分,都作为常委会向省委汇报下一届换届意见的主要内容;2008年和2009年的调查报告,也引起有关机关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对于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已考虑如何妥善地予以解决。2008年10月,在常委会主要领导带领下,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在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这个课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对各级人大提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大工作的自觉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围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一是围绕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开展调研。为了保证村民自治“一法一办法”的有效贯彻实施,1994年,对我省梨树县海选村委会主任的做法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认真的总结,撰写了题为《基层民主建设的一次历史性进程》的调查报告,《人民日报(海外版)》高度重视并予以转载,引起海内外有关方面的积极反响;1996年,对全省村民自治的情况又进行了一次深入广泛的调查,撰写了题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历史性工程——对村民自治的调查与思考》,进一步总结了经验,同时也有针对性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引起了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二是围绕执法公正问题开展调研。1995年,根据常委会的安排,研究室和省法院有关部门对部分基层院为解决司法不公的问题,运用法院内部的自我监督机制开展错案追究制度的做法,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撰写了题为《强化内部监督机制提高自我约束实效——关于全省法院系统实施错案责任追究制情况的调查报告》。这篇调查报告经主任会议审议,作为在1995年10月举行的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的参阅件。1996年,根据常委会的部署,研究室抓住贯彻落实这一决议比较好的吉林市人大常委会这个典型,认真总结了他们的经验,撰写了题为《检查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强化对审判机关的监督》的调查报告,对全省政法系统错案责任追究制决议的贯彻落实,纠正司法不公的问题起到积极作用。为了促进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常委会从1998年起,对全省行政机关贯彻实施行政处罚法的情况,进行了连续三年的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2000年,研究室按照常委会的安排,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撰写了题为《关于开展行政处罚法执法检查的情况及强化人大执法检查权威的思考》的调查报告,对进一步增强行政执法监督的力度,严肃行政执法氛围,强化人大对行政机关执法检查的权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依法治国是我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落实这一基本方略是我们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研究室分别在1998年8月、1999年10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题为《浅谈依法治国的实现形式与人大的作用》、《关于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省工作有关问题的思考》等一篇理论探讨文章和一篇建议性文章,对推进我省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发展、促进民主法制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回顾研究室25年的工作历程,是勇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总结,在总结后得以提高的25年。25年来,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绩,为常委会当好参谋助手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明确认识研究室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增强为常委会工作服务的主动性。要做到主动开展调查研究、主动提出有关建议、主动撰写有关文稿、主动为常委会决策提供服务。实践证明,只有增强为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服务的主动性,才能积极主动地履行职责,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2、注意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调研能力。25年来,根据研究室的工作特点和工作人员的思想业务实际,要求工作人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努力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努力正确掌握宪法、法律,弄懂弄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理论;努力运用科学的调研工作方法,保证调研工作的质量。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理论与业务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地增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调研能力,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正确履行职责,发挥好常委会参谋助手的作用。

3、坚持请示汇报,主动争取常委会的领导。25年来,我们坚持对于室内的年度工作要点、阶段性工作安排、重要调研题目的确定、重要文稿起草提纲以及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等等,都应坚持事前请示,事后汇报,以及时得到主任会议和分管主任的支持和指导,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实践证明,只有主动争取主任会议和分管主任的领导,才能准确领会主任会议或常委会的意图,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更好地为常委会决策服务,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上一篇:中秋晚会开场白下一篇:快消行业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