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数学老师的教学随笔

2024-07-31

学前班数学老师的教学随笔(精选4篇)

学前班数学老师的教学随笔 第1篇

小班的孩子年龄过小,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于是他们就会经常向老师请求帮助,但是老师根本忙不过来,因为求助的孩子真是太多了……虽然已经是春天,但天气依然那么冷。一到午睡的时候,小班的孩子们穿脱衣服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一直由老师帮忙,根本就来不及,每到午睡室,孩子们的声音就此起彼伏:“老师,我不会”、“老师,你来帮我脱”………

散步后,我领着孩子们走到教室门口,没有立即走进去,进行了一个简短的谈话:“今天,钱老师不在,张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不能给你们一个个脱衣服,所以,请你们找旁边的小朋友帮忙,请别人帮忙要说一句好听的话,请你帮帮我,好吗?你们会说吗?”“会。”孩子们异口同声。“不要忘记,别人帮了你,要说谢谢哦!”我接着提醒道。孩子们小过便后,陆陆续续走进午睡室,我观察着孩子们,果然,一个个稚嫩的声音在我耳旁响起:“请你帮帮我,好吗?”他们俩俩结伴,互相拉着袖子,不时的说着:“谢谢!”他们开心的笑着,躺到了床上。

小班的孩子自理能力较差,遇到困难更多的是向老师求助,不太会与同伴商量。当我发现后,决定用穿脱衣服的机会,让孩子们学会向同伴求助,帮助同伴,并且,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在说的过程中,掌握简单的礼貌用语:“请”、“谢谢”,在别人帮助自己的同时,体验到帮助同伴的快乐,增进同伴之间的感情。幼儿午睡穿脱衣服的问题,看似小问题,由于我采取了恰当的教育手段,小小的举动,不但解决了老师给孩子们脱衣服的问题,而且使孩子们懂得了遇事给以找同伴帮忙,在互相帮忙的过程中,自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学前幼儿数学教学的情景创设 第2篇

一、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而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 根据学前幼儿年龄小, 注意力不持久的特点,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原始素材, 创设教学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比一比”时, 我根据课本彩图把它编成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小兔盖房》, 把知识内容进一步情景化、生动化, 增强孩子的情感体验。课堂上, 我先提问:“小朋友们, 你们想听故事吗?”“想!”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提高了。接着, 我开始绘声绘色地演绎了整个故事:从前, 山脚下的茅屋里住着小兔三兄弟, 住在山上的大灰狼常常想办法吃掉小兔, 可总没有一次成功。但是, 一次大风后, 它们的房子被吹倒了, 这可乐坏了大灰狼, 急坏了小兔子。最后, 聪明的小兔子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它们准备造一幢坚固的房子。今天, 小兔兄弟开始造房子了, 小猪四兄弟也来帮忙了, 接着请孩子们看课本观察彩图。我成功地为新课创设了情景, 为孩子们学习新课埋下了伏笔。当我生动地讲着故事时, 孩子们都认真地听着, 都被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情景教学能使学生置身于数学活动中。在课堂教学中, 我紧紧围绕着故事进行比一比的教学, 找找哪种多、哪种少, 谁和谁同样多, 图中还有哪些可以比一比的, 孩子们都感觉十分有趣。

二、创设情景, 活跃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 创设各种情景, 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例如, 在教学“比大小”时, 我采用了“我站在哪里”的游戏, 每次选两个人, 然后给他们发一个数字, 再让他们根据我出示的大于号、小于号或等号站好, 又对又快的同学给予奖励。整个游戏不仅巩固了知识, 更活跃了课堂气氛, 让孩子们在玩乐中获取了更多的知识。

三、创设中外教学情景, 扩展学习面

浅谈学前班数学教学的尝试 第3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数学教学;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136-01

现代社会离不开数学。在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数学运算,更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前儿童开展早期数学教育,培养儿童基本的数学素养,不仅对儿童学前阶段的发展,而且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每个幼儿教师肩负的重要职责。

对学前儿童进行数学教育,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数学严密的科学性与学前儿童接受能力的问题。学前班儿童,大都在六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才刚刚萌发,对数学的认识还不完整,不能自觉运用教学知识解决问题;而数学是一门科学,它以其自身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为学前儿童的学习设置了一道门槛。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跨过这道门槛,现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在基础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加深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学前班的儿童来说,它不象其他科目学习那样,有曲折生动的情节,缤纷绚丽的色彩,数学要求的答案只有一个。因此,儿童初学时,都感到非常陌生、枯燥,没有耐心接受。针对这种情况,在初学阶段,我充分考虑孩子心理特点,采用妙趣横生的题目设计,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幼儿玩中学,学中玩,让其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便把所学知识接受了。如在新授6的组成时,为让幼儿理解6的几种分合法,我编了一个故事:有一只小白兔,它有6个大萝卜,准备把它放到两个篮子里,可是小白兔没有学过数学,不知道有几种放法,很为难,你们大家愿意帮助小白兔吗?幼儿一听,都积极的帮助小白兔放萝卜。于是我就利用6 个教具萝卜和两个篮子,让幼儿们一边动手操作,一边往黑板上板书,结果6的几种分合法很快被幼儿找出来。

二、采用手、脑并用的方法,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独立性,加深对数学的认识

由于学前班幼儿年龄比较小,自制力相对较差,虽然课堂纪律很好,但幼儿精力不一定集中,我采用多种方法,尽量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让他(她)们的大脑真正动起来。新学期一开始,我就让幼儿准备若干操作棒,在讲数的组成时,先让幼儿动手操作,如8的组成,让幼儿取8 根小棒,并让幼儿把它们分成两组,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并把各种分法记到本子上,给幼儿一定的时间放他(她)们去分,并看谁分得又快又好。幼儿们为了争第一,争先恐后的分了起来,很快便把8的组成找了出来。之后把他(她)们分得的结果板书到黑板上,经过整理,找出其中的规律,让幼儿记下来,然后把幼儿分组玩“手心手背”的游戏,幼儿8人一组翻手心手背,根据每次翻出的结果,说出8的组成,如:1个手心,7个手背。则大家说:“8可以分成1和7(或7和1);1和7(或7和1)合起来是8.”反复找幼儿来练习,幼儿们都争相举手来做游戏,8 的组成很快掌握,一节课也在不知不觉中过去。

三、采用多练习的方法,强化学习效果,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规则意识

对于幼儿的记忆,多数是强化记忆,虽然当时幼儿掌握的很好,但如果不及时的练习,很快便会忘记,于是在课后,一方面让幼儿把练习册上的作业做完,另一方面又给他(她)们补充了一些习题,在家长的配合下,坚持完成家庭作业,并且每学完一个数的组成和加减法,总要把前面的内容复习一遍,让强化记忆变成永久记忆。

四、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在幼儿对所学基础知识牢固掌握之后引导幼儿理论练习实际,而且,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又能帮助幼儿更深刻掌握理论知识。在数的组成掌握之后,开始新授数的加减法,先让幼儿找出组成中三数的关系,如8可以分成2和6,这其中8是总数,也是最大的数,2和6是部分数,两个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从总数中去掉一个部分数等于另一个部分数。幼儿知道这其中的关系后,无论怎样变换题型,都可以很容易解答,如:给三个数2、6、8,可以写出2+6=8,6+2=8,8-2=6,8-6=2,再做下面的题也很快:8-()=6,2+6=()等,只要看其中少了哪个数,根据组成8可以分成2和6很快找出答案,加减法练熟了,怎么与实际相联系呢?这个时候让幼儿从多角度编应用题,也可以根据编出的应用题列式计算,再如2+6=8,编这个题,要先知道两个数2和6,然后提出一个问题,教师师范编:奶奶家养了2只小白兔和6只小灰兔,问奶奶家一共养了几只小兔?让幼儿联系实际,多角度编题,幼儿有的编池塘的小鸭,有的编山坡上的小羊,还有的编奶奶给买的东西、、、、、、内容非常丰富。也可以找几名幼儿口头编应用题,其余幼儿在下面列式计算,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幼儿基本上都能熟练的掌握。

五、提高幼儿的速算能力。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但这点必须在前面两点的基础上。幼儿只有掌握熟练了,才能快速的计算。同时,这种速算能力的培养,也会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她)们的好胜心和求知欲。通过强化练习,不仅使学前儿童理解了运算知识,而且熟练掌握了运算要领,幼儿们做题速度相应提高,不少幼儿张口便来。

学前教育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第4篇

1 将项目教学案融入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

我们在课程教改革中采用了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将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小组的方式, 由学生按照项目的完成程序, 制定项目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项目。通过这种方式使学习过程成为每个学生都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注重的是学生的完成过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 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合作的能力和团队精神。“项目教学”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五个步骤:任务、计划、实施、检查、评价。项目教学法教学中具有针对性,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都很喜欢, 有的学生称之为“小型实践”, 认为体会深刻,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 这种教学方法评价效果非常理想, 达到任务目标程度高, 但计划、实施、检查的三个的阶段很关健。需要教师备课计划、宏观指导实施、做好检查工作。“项目教学法”融入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 这需要实践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需要数学教师联合探讨, 精选适当案例。在学期上学之始, 在做一个学生动员, 让同学了解教学的过程、及相应环节, 可以编成一个小册子, 即采用项目教学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之中, 应在宏观上达成与学生共鸣, 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学生要做好笔记, 将上课的典型案例及重点环节要记清, 以达到巩固和以后学生应用的目标。

2 根据生活情境提出问题, 增强数学的趣味性

生活情境是问题的来源所在, 有了生活情境, 问题就会形象而具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将二者有机的结合, 会达到学习的一个理想效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扩大学生的思维, 学生会积极动脑, 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 同时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归纳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学习圆时, 以“自行车轮子为什么是圆的”引入, 学生对这个都非常熟悉。将自行车轮子与圆联系起来, 得到一些圆的知识, 再把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用实际问题引入教学, 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及学生要深入生活, 了解生活, 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是数学, 数学在社会生活、自然科学中的重大意义。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是思维的开端, 是创造的基础, 是产生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 设疑来鼓励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 积极探索, 点燃其创新的火花。心理学家克鲁捷茨基认为, 学生的创造性虽然没有客观的价值, 但对于学生自己来说, 以主观上看是新的研究过程就是创造性的, 所以, 学生的独特新颖的思维也同样具有创造性。

树立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信心, 数学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 创设生活情境。例如:老师带了一些钱去买巧克力, 我带的钱如果红色巧克力, 恰好能买3块, 如果只买白色巧克力恰好能买7块。那么我带的钱能买几对 (一红一白, 简称一对) 这样的巧克力?这道题突破了常规的命题方式, 提高了命题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学生思考这类问题的时候, 就能够举一反三, 学以致用, 从而树立了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心。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解题的技巧,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体验快乐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导演者;学生是真正的的主角, 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 是认识的主体,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针对数学课抽象的逻辑特点, 上课时我们尽量运用直观性、过程性等教学原则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给学生以自信。在上课时经常与学生沟通, 帮助学生分析就业的大好形式, 告诉学生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 学生要掌握好学习的方法, 要重视自己, 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幼儿教育事业中去。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大家都行、做的都很好”等鼓励性的语句。增强学习兴趣, 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对于那些知识结构恰当、问题难度适中的内容,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经过讨论、交流, 肯定在合作中学习是好的方式。再有一点就是教学中联系实际, 提出问题, 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能清楚的知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过程和将来就业中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就会全面的投入与思考, 例如, 在教学《圆锥体》时, 指导学生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做量沙试验, 在进行操作实验的过程中,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并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认识和做各种体的模型, 如柱体、棱体、球体等。学生在合作的实践中体验到了数学的具体化和形象化, 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了快乐。

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 要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 在合作交流中体验, 在联系生活中体验, 从而真正感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学生在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是在用心去感悟的过程, 去体验快乐。因此, 教师要先去感受, 然后才让学生去体会, 把学习的过程与快乐的结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份快乐。让学生认识到每一节数学课的快乐, 我动脑、我参与、友好合作, 我收获, 不但掌握了新知识, 而且收获了友谊。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 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 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境, 让学生们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学生们会用学得的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学生的学习就能得到情感体验, 从而更接近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数学学习成绩不理想, 且一些学生过分偏重专业课而忽视了数学课的状况, 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课改建设实践中我们结合学前教育专业进行了一些尝试, 望对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能有所帮助。

上一篇:部编版语文古诗文下一篇:张萍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