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基本结构免费

2024-06-04

议论文基本结构免费(精选8篇)

议论文基本结构免费 第1篇

中心论点加分论点式。这是非常典范的议论文结构模式,许多名篇都是采用这种模式的,例如《理想的阶梯》《说“勤”》《谈骨气》等等。下面是《说“勤”》的结构提纲:

中心论点:“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分论点一:勤出成果。

分论点二:勤出智慧。

这种模式最适合高考考场快速成文,也是最简单易学的,因此,我们把它当作重中之重来训练。在指导时,我们要注意几个细节。首先肯定是要有论点,不仅要有中心论点,而且还要有分论点。论点一定要用一句或几句话明确地表述出来。其次,还要注意将论点放在恰当、醒目的位置。笔者是这样要求学生的:中心论点一般放在第一段的末尾,如果句子比较长,还可以单独放一段(第二段);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分论点的提炼和表述是指导的重点。

1、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到四个。

2、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

3、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上文提到的一号标文和《说“勤”》的分论点就都是主谓式结构。

4、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上面所引的一号标文就是很好的例子。

5、几个分论点应尽量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重点解决其中一个问题,比如上面所引的一号标文,其两个分论点主要解决“是什么”这一层面的问题,而《说“勤”》则主要解决“为什么”这个层面的问题,这样可以保证内容相对集中。

议论文基本结构免费 第2篇

1、总分式:

总分式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总说提出中心论点,分说部分则横向开拓,分解论点,论证中心。

2、并列式(又叫板块组合式)

并列式结构特点是,论证的层次作横向展开,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开列的,也就是分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并列式的各个分论点,其先后次序有时可以前后互换;它们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例文: 《细节的魅力》

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话,看历史要看大势,看形势要看主流,看人物要看大节。这自然没错。但小事、细节也以其生动、直观、真实的特点而显得更鲜活,更有魅力,为人所喜闻乐见,津津乐道,而且也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细节可定胜负。中日甲午海战前,日本间谍化装到中国军舰上侦察。当时,中国的军舰在吨位、数量、火力上都胜于日本,举国上下一片陶醉,以为中日海战,中方必胜无疑。可是中国军舰的炮塔上居然横七竖八晾着短裤、袜子,日本间谍就把这细节写在情报中,并分析道:这是一支纪律松弛,管理混乱的军队,人会有强大战斗力。果然,海战一开,中方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先进的军舰也都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细节可知兴衰。抗日战争期间,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团到国内访问,他先到国统区,国民党用一顿800大洋的盛宴来款待;他后到延安,毛泽东则用几元钱的家常便饭为他接风。一奢一简,使他看清了国民党“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不可挽回的腐败堕落,看清了共产党同仇敌忾、艰苦抗战的勃勃生机。从此,他认定中国的前途就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于是,就坚定不移地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朋友和中国革命胜利的见证。

细节可见精神。提到雷锋,人们会想起他那补了又补的袜子。他给敬老院送去的一块月饼;提到孔繁森,就会想起他去世后口袋中仅有的八元六角钱;提到朱德,就会想起井冈山上他的挑粮扁担;提到贺龙,就会想起长征路上的金色鱼钩……这些英雄伟人做过的大事,说过的名言,人们可能记不清了,可是,他们的一些生活细节却会让后人永远难忘,他们的伟大精神也就通过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永驻人心。

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细节是鸿篇巨制的一个单词,细节是万顷波涛中的一朵浪花,细节是万仞高山上的一个石子。“一滴水可映出太阳光辉”,欣赏细节,把玩细节,会发现,小小细节,魅力无穷。

评:本文中间三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对中心论点“细节有魅力”阐述其理由——为什么?

3、递进式:

递进式结构是纵向开拓,步步推进,深化议论。

纵向开拓的思路,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一一解决问题”的论证模式。

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或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解释,不一定是下

定义,可以举例说明,也可以对比说明。

从“为什么”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并重,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侧重点的选择,要考虑需要我们着重讲清的是观点成立的理由,还是根据某个道理应该怎么做。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不言而喻,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性、必要性。‘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就谈不能这么做的原因,或继续这么做的危害性。如观点是“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性。

由上可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是最有助于拓开思路的论证结构模式。至于怎么用好这种模式,则关键在于灵活变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各自的论述侧重点。

递进式结构可以和总分式结构综合运用。比如,可以从“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的角度分别设立分论点,进行阐述。

例文 :《诗意地生活》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平静的生活里奋力的拼搏。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到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

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风》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现出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收获。是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奋斗之泉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片金黄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论这“麦田”是大是小,也不说这收获是否等值付出,只要是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花与掌声,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头再来。就像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收获,是收获理想,收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人生。

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

用执着打破命运的锁,让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秋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

评:本文运用层进式。中间三级理想、奋斗、收获一层层深入,先后层次不可互换,另外,本文文采斐然,诗意盎然,“拿起奋斗的斧辟开理想的石”等比喻句用得新颖贴切。三是材料新鲜,积累丰厚,文章用到的材料,古今中外不下10处。

第四种对比式(论证结构)

对比式论证,指文章从正面和反面取材、论证,也即“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各层次既独立又相互支撑,全方位地对问题进行论述。

例文: 《宽恕别人,就是解放自己》

当一只脚踏在紫罗兰的花瓣上时,它却将余香味留在了那只脚上。这就是宽恕。

一个精神病人闯进了一位医生的家里,开枪射杀了他三个花样年华的女儿;他却仍为精神病人治好了病。这也是宽恕。

多一份宽恕,多一位朋友。多一份仇恨,多一个敌人。

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仇视别人就是仇视自己。

宽恕别人,就是解放自己,心灵一片纯净。

评:作者没去论述宽恕的必要性,重要性等等,而是紧紧围绕着“选择”,反反复复地说出“选择宽恕”的好处,和“选择仇恨”的恶果。通过一次次的对比论证,让人接受“宽恕”的心灵选择,而抛弃“仇恨”的心态。

第五种,启感式(论证结构)

启是启示类,感是感想类。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感想类还可边读边感,如文学评论。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基本写法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这种写法由“引”“证”“联”“结”四步构成例文: 《可以填平的鸿沟》

某校高二(1)学生暑假想承包一个冰柜,既可尝到课本外的知识又可减轻家里经济负担,但良好的想法、一腔的热情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因而伤心已极,离家出走。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父母与孩子之间思想上已出现了一道鸿沟。由此我们不得不发出呼吁:两代之间应互相理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年轻的一代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他们的想法、做法都与上一代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这时父母不应该一概否定他们甚至责骂他们。时代不同了,我们怎能要求孩子一成不变呢?作为父母,应与孩子多接触,多了解,不要让彼此的距离越拉越远,形成一道真正不可逾越的鸿沟。同样,作为孩子,也应设身处地地为父母着想。也许他们是有点守旧,不大能接受全新的东西,但他们是出于一片关心。记得报载一初中女学生成绩不好,常受父母责打,终因厌世而自杀。她死后,父母哭得死去活来。若她的父母真的不关心她,又怎会如此之伤心呢?因此,多与父母沟通,多告诉父母自己的想法,两代人的思想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

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思想上的差距,这已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为此而离家出走,弃世自杀的孩子时有所闻。唯今之计,父母所该做的是少一点严厉的批评、打骂,多一点真诚的关怀,而孩子则该多体贴父母,理解父母的心情,切不可轻易悲观厌世。

从一个中学生的离家出走,我们应该警惕,不可再让那条“沟”广大下去理解,理解与热忱,是填平它的唯一途径。鸿沟,是可以填平的,但需要两代人共同的努力。

本文为典型的“引——议——联——结”的结构形式。引材料,简明扼要;明观点,要言不烦;发议论,情理相生;联现实,有的放矢;作结论,善于照应。观点鲜明,结构严谨,标题形象,语言准确。

议论文一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论——本论——结论)

1、“引点——列据——析理——总结“式

2、“引料——列据——析理——总结”式(一般适用于给材料作文)

3、“引点——述料——议理——述料——析理——总结”式

4、“引——议——联——结”式(一般适用于读后感一类议论文)提出问题的方式:

1、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观点

2、讲故事,引入观点

3、引名言,引入观点

4、摆事实,引入观点

5、摆现象,引观点

6、列数据,引观点

7、树靶子,批驳中树立自己的观点

议论文基本结构免费 第3篇

1何为全民基本免费医疗

探讨全民基本免费医疗,首先应界定基本医疗服务的内涵。它既不是低层次、低水平的低端服务产品,也不是无所不包的无限需求,而是对疾病治疗作用可靠必需而又能够负担的医疗[2]。界定范围太窄,不能满足群众基本需要,群众满意度低 ;界定范围过宽,超越发展阶段, 政府、社会和个人难以承担,不可持续。所谓可靠必需, 就是剔除医疗服务中的形式产品和附加衍生产品后的核心部分,避免过度医疗和浪费 ;所谓能够负担,就是老百姓负担得起并有余地,而且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动态调整、循序渐进。

全民基本免费医疗就是围绕基本医疗即医疗服务的核心产品,以全民医保为基础,主要由政府提供,通过改革支付制度,以机制调节,弱化医疗经济趋利动机,减少过度医疗和浪费,实现基本医疗人人免费享有的医疗服务模式。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 :(1)全民基本免费医疗不是完全免费,不是全部由政府负担,而是仍然充分利用现有医疗保障制度,统筹使用当前的医保基金和财政资金。 (2)全民基本免费医疗的范围是医疗服务的核心产品—— 基本医疗,即对疾病有治疗作用、可靠必须、能够负担的医疗。优先保障所有人的基本医疗需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满足社会成员更高的医疗卫生需求。(3)全民基本免费医疗目标是为了实现人人免费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4)建立全民基本免费医疗的核心方法,是改革支付制度, 支付方式由按项目付费转向按人头付费,从补需方转向补供方,从根本上截断趋利导向。(5)实行全民基本免费医疗,是一项战略决策,如何推进实施,还需要做好战术安排,不同地区应根据不同发展水平探索不同的实现形式。

2实现全民基本免费医疗的必要性

2.1实现“健康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全体人民病有所医是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民生指标。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公平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享受到覆盖生命全过程的健康服务, 病有所医,人人健康,是“健康中国梦”的根本所在。“健康中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只有实现了全民健康,才能会促进全面小康。当前“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民生问题。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疾病后顾之忧,真正实现全民病有所医,是维护十几亿人民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面对民生的重大关切,政府需要积极应对,探索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实施全民基本免费医疗是必然选择。

2.2破解医改难题的治本之策

医改强力推进几年,成绩举世瞩目,但其中的问题不容忽视。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三高两不高”:医疗机构高速扩张,卫生费用高速增长,居民负担居高不下 ;但居民的满意度不高,健康水平提升幅度不高。这些问题如不解决,会消解甚至颠覆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导致上述问题的直接原因在于医院无节制地盲目扩张,诱导了需求释放和过度医疗。其根本原因在于,医疗机构发展与人民群众利益方向相悖。医疗机构的价值取向不是健康保障而是过度趋利,背离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宗旨,以致出现 “人民群众有伤有病有灾,医疗卫生机构的效益越好 ;人民群众无病无伤无灾,医疗机构效益越差”的扭曲现象。 其核心原因在于支付制度不科学,医疗机构依靠增加服务项目付费获取利益,刺激了医疗费用过快增长[3]。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回归卫生事业的本质,把卫生事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建立中国特色的全民基本免费医疗制度。

2.3促进社会公平的主要途径

近几年,医疗机构的趋利性日益严重,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公造成两极分化,医疗市场的马太效应加剧。大型医院盲目扩张,运营成本转嫁患者,医药费用激增,成为“看病贵”的幕后推手 ;基层医疗机构持续萎缩并不断边缘化,甚至医疗服务“失能”,从而促发新的恶性循环,造成资源配置和服务能力的进一步失衡。同时,我国城乡双轨制的医疗保障制度,医疗资源长期倾向城镇和干部职工, 城乡差异悬殊,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尤为突出, 医疗服务保障的不公平现象更为严重[4]。从根本上遏制医疗机构的趋利导向,应确保全民基本医疗的公益性质, 公平第一,兼顾效率,通过实施全民基本免费医疗,改革支付制度,由按项目付费转向按人头付费,从补需方转向补供方,从根本上截断趋利导向。

3实现全民基本免费医疗的可行性

3.1现有筹资机制可以负担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 医保基金总体运行平稳,基金收入持续增长。2013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达8 249亿元(人均收入约606元),基金累计结存9 116亿元(人均结存约670元),基金支付能力不断增强[5]。从2013年我国卫生总费用情况看,个人现金卫生支出10 729.34亿元[6],人均现金卫生支出约788元。目前人均基金收入与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相差182元,占到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的23%。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测算,全世界20% 的卫生费用浪费 ;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医疗机构滥开药、滥检查等现象导致医疗资源浪费占到医疗总费用的30% 以上,严重地区可达40%~50%[7]。在目前情况下,通过支付制度改革,有效遏制过度医疗,减少医疗资源浪费,进一步降低医疗费用 ; 同时进一步增加政府卫生支出占GDP及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全民基本免费医疗的筹资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实现。从国内改革来看,陕西省神木县实行免费医疗,年人均医疗筹资不到400元[8],按照这一标准和全国13.6亿人口计算,现有医保基金收入状况完全可以支撑全民基本免费医疗的实现。

3.2现有医保体系可以支撑

“新医改”启动至今,覆盖中国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已经形成,现有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已基本实现全民覆盖。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57 073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7 443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含城乡统筹)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9 629万人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数达8.02亿人,参合率达98.7%[5]。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全民医保体系的逐步完善,为实施全民基本免费医疗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3.3仅是对支付制度的改革

医疗服务支付方式的设计是整个医疗保障制度的关键环节,控制供方行为是国际上抑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重要手段[9]。全民基本免费医疗使得政府成为“第三方付费”的主体,也使得支付制度改革具有可操作性。对政府,并不需要改变现有医疗保障体系,而仅仅是改变支付方式,由按项目、按服务付费的后付费支付方式,转向按人头、总额预付的预付费支付方式,从而使医疗机构在控费中发挥主导作用,承担医疗费用的超支风险,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回归医疗机构的公益本质。

3.4国内外成熟经验可借鉴

从国际上看,欧洲国家如英国、瑞典、瑞士、丹麦、 芬兰、西班牙、俄罗斯、白俄罗斯,南美国家如巴西、智利,北美国家如加拿大、古巴,亚洲国家如印度、朝鲜等, 都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 ;美国、日本等则针对特殊群体实行免费医疗[10]。国外实施免费医疗已经积累了非常成熟的经验。从国内看,陕西省神木县、凤县,湖南省桑植县、蓝山县[11]等进行了免费医疗的试点,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供了积极的探索和借鉴。从国情出发, 探索适合我国医疗服务发展现状的全民基本免费医疗制度是可行的。

4实现全民基本免费医疗面临问题和解决对策

4.1如何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是制度运作的关键,保障全民基本免费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关键在于机制变革,突出支付制度的杠杆作用。中国地域辽阔,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改革方式,应围绕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分阶段、分区域、逐步推进实施。不同地区应根据发展水平探索不同的实现形式 :对经济发达地区, 实行“德国模式+按人头付费”的方式 ;对中等发达地区, 城市实行“德国模式+按人头付费”方式,农村实行“英国模式 + 按人头”付费 ;对欠发达地区,实行“英国模式 +按人头付费”方式。通过机制变革,由补需方转向补供方, 实现医疗价值回归。

4.2如何确定适宜的筹资比例

全民基本免费医疗基金应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合作医疗基金和社会募捐资金等,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和个人投入为补充。如何划分各部分的比例需要缜密的核算确定,其中,个人支付的合理性和可负担性尤其需要重视。个人负担和个人责任的平衡是制度运作的保证, 个人支付水平一方面须考虑社会成员的实际负担能力, 保证贫困者就医机会的实现 ;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社会成员的责任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资源滥用的发生。对于住院病人,个人自付比例应小于10% ;对于门诊病人, 个人自付比例应小于30% ;对于患重大疾病的,个人自付应小于全家全年的纯收入。这样既可避免家庭经济灾难,又可有效防止道德风险。

4.3如何规避潜在的道德风险

全民基本免费医疗不是全部医疗免费,而是一种高覆盖、高报销水平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享受基本免费医疗的人员要缴纳一定的医保费用,患病住院时还要缴纳起付标准费用,也有补偿的封顶线。在缺少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付费机制的情况下,实行“免费”医疗存在潜在的道德风险,可能导致居民医疗需求的无限增加、医疗机构过度紧缩与政府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医疗资源可能过度消费 ;在免费的激励下,也可能产生医生和患者的同谋,出现“逆向选择”问题,由健康导向转向费用导向[12]。 因此,可以考虑个人支付水平的弹性约定,在考虑个人负担能力的同时加强个人责任的担当,区分基本医疗和非基本医疗,区别小病和大病,探索合适的补偿模式,设置合理的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偿比例,既满足基本需求,又消除“小病大养”;同时,加强监管和约束,建立和完善道德风险预防机制,减少医疗资源的过度使用和医疗欺骗行为的发生。

4.4如何保证医疗效率和质量

实行全民基本免费医疗,很好地解决了医疗服务的公平性问题,但由于从根本上遏制了医疗机构的趋利导向,改变了效益第一的激励机制,可能造成医疗机构的活力降低、医疗人员的积极性下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等问题。因此,应通过增加政府投入、严控医疗机构规模膨胀、强化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增加非基本医疗的弹性支付、建立奖励性医保补助、实施第三方评价、强化监管和约束等措施,激励医疗机构建立主动预防机制,减少过度医疗,最大限度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遏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摘要:对全民基本免费医疗的内涵进行系统界定,对我国实行全民基本免费医疗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我国实施全民基本免费医疗既有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必要性,又在筹资机制、支撑体系和经验借鉴等方面具有现实可行性。需要在保障制度持续性、确定适宜筹资比例、规避道德风险和保证医疗效率质量等方面,实施针对性策略,以推动全民基本免费医疗的“健康中国梦”的实现。

学前教育基本免费应推广 第4篇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我国应建立学前教育基本免费制度。”庞丽娟调查发现,当前不但美国、墨西哥等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积极推进不同形式的学前教育免费制度,我国浙江、陕西等经济发展较好省市或中西部地区也纷纷探索实行不同年限或形式的学前教育免费制度。这都为我国建立学前教育基本免费制度提供了丰富经验。

如何推行免费制度?庞丽娟说,在当前我国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应以提升普及率为目的,按照“基本性”和“适宜性差别投入”的原则,优先对学前教育普及困难地区或人群实施免收一定年限或项目费用的学前教育服务保障制度。

庞丽娟希望能遵循公平的价值取向,优先并重点保障广大农村、老少边穷岛地区的儿童,以及城镇家庭经济贫困儿童和残疾儿童等享受免费学前教育。

基于各地实际财政保障能力,庞丽娟建议合理划分政府间财政分担比例,建立免费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东部发达地区可以县级财政为主,市级财政和省级财政以奖励方式补充;中部地区可以市级财政为主,省级财政为辅,县级财政为补充;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则以省级财政为主,市级财政为辅,并加大中央转移支付力度。

(《中国教育报》2016年3月6日)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方式 第5篇

写作议论文,要注意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当论点提出,论据材料确定后,写作时就要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组织严密的论证过程,从而使文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学生要特别注意论证结构的安排。论证结构一般有四种:总分式、并列式、对比式、层进式。

一、总分式论证结构

所谓总分式就是在论证的段落、层次结构中引入总说和分说关系的一种论证结构。总分式一般有“总—分—总”“总—分”“分—总”三种形式。无论何种形式,学生应首先在“总”字上下工夫,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将分述内容的主旨概括出来,使之成为能“张目”的总纲。其次,分说的内容必须与总说的内容保持一致,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相互之间不重复。当然在实际写作时,根据立论的需要,这三种方式常常综合运用。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运用的就是“分—总”的论证结构。作者先着重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为下文论述“拿来主义”作铺垫,又写“送来主义”是带强制性和侮辱性的,不允许你不接受,也不允许你选择,这是帝国主义对殖民地进行掠夺的一种方式。作者旗帜鲜明地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进而批判“送来主义”,再树立“拿来主义”,最后“总之,我们要拿来”“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这样就引出了作者的总论点“拿来主义”。论证的纲目清楚,确立的观点一目了然。

总分式论证结构具有内容纲目清楚、层次井然、结构严谨的好处。

二、并列式论证结构

所谓并列式论证结构就是文章的各层次之间是平行的,没有主次之分,层次顺序安排较为灵活的一种论证结构。段落之间如果相互调换位置,不会违背论证的逻辑结构。如高考语文湖南的一学生作文《踮起脚尖》,作者把文章内容分为四层:第一层,踮起脚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第二层,踮起脚尖,谱写人间的真爱;第三层,踮起脚尖,成就完美的人生;第四层,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四层内容互不雷同,第一层举出的是自然中的平常事例;第二层举出的是来自生活中的平常事例;第三层举出的是来自书籍中的典型事例;第四层联系自身实际。这四层内容就构成了并列式论证结构。

并列式论证结构具有层次清晰、条理分明、富有文采、气势恢弘的好处。

三、对比式论证结构

所谓对比式论证结构是在阐述和论证论点的基础上,在本论部分选用论据进行对比的一种论证方法。对比式论证有正反对比、相关对比等形式。正反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进行论证的方法,它可以是正反观点的对比,也可以是正反事例的.对比。如韩愈的《师说》一文,就是运用对比手法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的。用“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用教子从师习句读与自身不从师学道对比;用“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从师而学者对比等,这样在布局上结构严谨,对比鲜明,论证逻辑严密。

相关对比是用一种事物或意思与另一种事物或意思进行比较。这一比较,可以是主次、轻重的比较,也可以是利弊、得失的比较。如《近墨者未必黑》一文,在本论部分先写近墨者黑的情况确实存在,但这不是主流,接着列举当代劳动模范、道德楷模、人民英雄在金钱面前、权势面前、地位面前不为心动的事例,论证了近墨者不黑的事实并分析原因,最后得出近墨者不黑是时代的主流。这样的结构布局,既做到了观点鲜明,又避免了片面性。一般来说,在本论部分需要辩证分析时,常采用这种论证结构进行论证。

对比式论证结构具有结构严谨、主次明确、论点突出、论证严密的好处。

四、层进式论证结构

所谓层进式论证结构就是后面的论证是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层进式论证结构中各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前后顺序有内在的、紧密的联系,不能随意变动。层进式的方式有“由此及彼,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两种。在考场上,有些学生由于紧张,即使看到自己曾经练习过的议论文,也会一下子卡壳,如何应急呢?方法就是面对论题或论点,分别回答:这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怎样才能收到这样的效果。这种论证结构方式就是标准的递进式论证。如20高考语文广东的一学生作文《我笔我心》一文,作者写出了考场上的紧张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剩下的时间还不到四十分钟。看来我犯了常识性的错误,没有为作文留下足够的时间”。作者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议论,用违背了老师耳提面命的常识、出门前妈妈再三嘱咐的常识作论证,最后作者急中生智,“突破常识,才会有新的天地;走出常识,才会有新的创新”。这种论证由此及彼,环环相扣,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

选择“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论证结构方式,学生必须对论述的层次有明确的认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由浅入深,是不是由小到大或由表及里。如毛主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文章开头(第一部分)提出“改造我们的学习”的主张,即摆出事物的主要矛盾,提出这篇文章所要阐述的问题。第二部分展开矛盾,把问题具体化,步步深入进行分析,充分阐明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理由,论证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三部分针对前面的分析,指出解决这些矛盾的具体办法,得出结论。整篇文章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即从事物的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得出结论,一环紧扣一环。论证的逻辑结构十分严密。

层进式论证结构具有反映出作者论证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好处。

论文基本结构要求 第6篇

有一半的同学已经提交了论文了,在改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共性的问题,现整理出来,供还没有提交论文的同学参考。在我们本学期的第一次毕业实习动员的时候,关于论文的结构、内容的基本要求,有跟大家一一讲解过,可能很多同学都已经忘记了,现在重新整理一下,给大家参考: 论文结构要求如下:

一、公司背景介绍(这部分内容基本上在公司的网站上都会有的)

1、公司的发展历程

2、公司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

3、公司的组织结构(能有组织结构图更好)

二、所在部门介绍

部门职能、部门业务流程、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等

三、某某业务现状调查(或某某公司运营调研)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这部分内容以你的实习单位为背景,根据我和各位确定好的论文主题来写,比如:电话营销业务调查、行政业务调查、连锁经营管理调查、酒店运营调研等,分析现状、提出问题——重点内容)

四、改进建议

(针对第三部分提出的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重点内容)

五、总结

简单总结论文内容或补充点在建议里还没有提到的其他内容。

其他说明:

1、如果各位需要在网上或其他途径找些资料作为论文的参考,也只能在第三、第四部分内容中出现,并且一定要融合到你自己公司背景中来写。第一部分的公司背景介绍和第二部分的所在部门介绍一定是你所在的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介绍;

一 论文基本结构 第7篇

1,一般格式:

⑴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语词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的不常见的省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题名用语. ⑵ 作者姓名和单位,两人以上,一般按贡献大小排列名次.

① 文责自负;②记录成果;③便于检索

⑶ 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中文摘要一般不会超过300字,不阅读全文,即可从中获得重要信息.外文250实词.

包括:①本研究重要性;②主要研究内容,使用方法;③总研究成果,突出的新见解,阐明最终结论.重点是第一文库网结果和结论.

⑷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3-7个,有专用《主题词表》.

⑸ 引言.回来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布局,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

⑹ 正文

⑺ 结论:是指全文最终的,总体的结论,而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要求准确,完整,明晰,精练.

⑻ 致谢:是对论文写作有过帮助的人表示谢意,要求态度诚恳,文字简洁.

⑼ 参考文献表(注释),文中直接引用过的各种参考文献,均应开列,格式包括作者,题目和出版事项(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码)连续出版物依次注明出版物名称,出版日期和期数,起止页码.

⑽ 附录:在论文中注明附后的文字图表等.

高考议论文基本结构模式探析 第8篇

【可供选择的议论结构模式】:

①、并列式:①分论点平行:②论据平行: ②、对照式(含类比和正反对比); ③、总分式; ④、层递式。

【重点探析层进式结构(又称为层层深入法)】:

1、有多个论证层次,每个层次包一个分论点和证明这一分论点的论据;

2、各层次间是一种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一层比一层深入的关系,而它们又都是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的;

这种论证方法,符号人们认识或思维活动的一般过程,显得顺理成章,便于接受;这种层层深入的论证结构,使得说理充分,论证周密,既能全面阐述论点的丰富内涵,又能深刻揭示论点的理论深度,从而将论点建立在坚定的理论基础上;运用这一论证方法,在语言上又易显出一种递进层高的气势,能表现出一种气势美和力度美,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层进式结构模式举例】:(1)“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善于发现--要创造更好的答案(2)“做伟大的老实人”: 引论--老实人的内涵。本论--老实人的伟大之处。A、忍:慎独,B、对自己负责;恪尽职守,C、对工作负责。D、信:诚实;守信。E、义:忠诚;执著。结论--做伟大的老实人。

(3)以谈“勇气”为话题组成层进式结构。(中心论点)勇气是一种可贵的精神:

分论点1,勇气是战胜困难的武器,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分论点2,勇气还是顶住歪风邪气的重要支柱。(引申强调)勇气在今天是一种革命精神。或者也可以这样行文:

(论点)勇气是一种可贵的精神。(论证)道理论证--勇气很可贵;举例论证--勇气很可贵。联系实际进一步论证--勇气的确很可贵(个人的经历、体会)。总结强调:我们每个人都应培养自己的勇气。

还可以这样行文:

(是什么)诠释“勇气”,提出勇气是一可贵的精神--(为什么)为什么说勇气很可贵:勇气是战胜困难的武器;勇气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怎样做)怎样培养自己的勇气:努力学习,提高认识水平,树立远大目标;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发扬拼搏进取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做起。

【另外的快速构思模式】:

一、述料--引点--列据--证理

范文: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美国一所大学曾作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青蛙突然扔进滚沸的油锅里,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这只青蛙奋力一跃,竟跳出锅外,安然逃生。过了一会儿,又将这只青蛙放到一个盛满水的锅中,青蛙游得逍遥自在,怡然自得,这时,研究人员从锅下悄悄加热,等到青蛙察觉有生命危险,想奋力一跃时,它却没有了拼搏的力量,而只能葬身锅底。(述料:简述材料)

青蛙在油锅中能奋力逃生,在温水锅中却丢失性命,这是为什么呢?在油锅中,身处险境,为求生存,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在温水锅中,身处舒适环境,失去警惕,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面临的危险,最后只能落得个葬身锅底的可悲下场。(简单分析)

青蛙如此,人也一样。当生话中的挫折、失败、不幸、艰险摆在人的面前时,人往往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勇气,排除万难,冲出困境,求得生机。相反,当生活在舒适、安逸、悠闲、奢侈的环境中,人往往会消极、沉溺,陷入无以自拔的地步,以致身败名裂。所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至理名言我们要时刻牢记。(引点:由蛙到人,提出中心论点)类似实验中青蛙的故事,在历史和现实中比比皆是。北宋欧阳修在他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介绍的后唐庄宗李存勖就是一例。

李存勖得天下时,不忘其父李克用的遗志,以父亲留下的三枝箭激励自己,发奋创业,攻城略地,无往不胜,“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到天下已定,大功告成,他坐享太平,整日与优伶们泡在一起,“唱念做打”以致政事荒疏,国运日微。三四年后,祸乱迭起,终遭杀戮,“何其衰也!”(列据:按时、空、逻辑次序罗列有力依据)

一个动物的实验,一个历史的真实,难道不值我们深思吗?须知,挫折、失败、不幸、艰险,这对人无疑是一种压力,是一种前进中的障碍。但是,有压力才有反弹,有障碍、困苦,才有挑战、拼搏。这时,人就不仅会在精神上自强不息,在策略上也会小心翼翼。于是就有了化险为夷、转败为胜的可能。反之,舒适安逸悠闲奢侈,这一切却往往会使当事人忘乎所以,玩物丧志,失去挑战的勇气、拼搏的胆识,跌进甜蜜蜜、软绵绵的罗网,越陷越深,越缠越紧,就难免落下一个可悲的下场。培根说过,“奇迹在厄运中出现”,同样,厄运也多在游乐中降临。这些道理,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吧。(证理:深入分析论据,阐明论据的本质,揭示论据的意义)

二、述料--引点--分析--总结

范文:值得汲取的精神力量

古希拉神活中有一段关于西齐弗的故事。西齐弗受到大神的惩罚,他要把一块石头推到山顶,可是到了夜里,这块石头又自动滚下来,于是第二天,西齐弗还得往上推。这样日复一日,永无休止。大神就是要通过如此手段来折磨西齐弗的心灵,使他在不断的打击中走向毁灭。然而西齐弗却没有被这种折磨摧垮,他以不屈的意志迎战这近乎残酷的苦难,终于挣得了最后的自由。西齐弗这种精神力量是值得我们认真汲取的。

那么,从西齐弗的故事中,我们能汲取哪些精神力量呢?(述料、引点:简述材料,提出论点)首先,他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挑战。每次,当西齐弗推石头上山时,大神告诉他,成功是不可能的。但是,西齐弗没有被这种无望的艰难吓倒。他一心想的是,既然命运如此,我就挺身迎接,它明天滚下来,我就继续往上推。因为这种没有结果的命运已成了我命运的一部分,我只能勇敢地面对它,以求得心灵的安宁。

其次,它在严峻的环境中保持信念,相信顽强的韧性最终可超越不幸。所以它反复推石头上山时,心中毫无失败感。他深深懂得只要我能蔑视这种惩罚,坚持下去,那么,对于惩罚者来说,这种坚持本身构成了一种反击。于是,在彼此的较量中,我就有了取胜的可能。故事的结局也确实以大神的让步来证明了这一点。(分析:针对所引材料,作多角度多层次的条分缕析,理论分析论证)

西齐弗的故事与我们生活中许多际遇相似,而他的这种作为,也应该成为我们处理类似情况的一个楷模。要知道个人能证实自己的命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能够掌握命的契机,反制命运的困厄,进而把痛逆的命转换为成功的使命,就更为不易。然而人却只有这样,才能替自己的存在谋求一条出路,并进而替人类、替世界开创光明、美好的前景。这,才是人的精神力量的真正体现;这才是人只所以为人的价值所在,才是我们最应该具备的超越生活磨难的可贵品质。(总结: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更深一层的开掘,达到认识上的深化与升华)

三、立论--列据--析理

范文:多几个畏友好

我国古人认为,朋友有几种,“缓急可共,生死可托”的,是“密友”;“利则相攘,患则相倾”的,是“贼友”。“密友”好,“贼友”坏,道理不言自明。然而,我国古人更主张,人应多几个“畏友”。什么是畏友?古人的解释是“道义相砥,过失相规”--即在道德礼义方面互相勉励,在过错失误方面互相劝警。如果能真正交到这样的朋友,那么对自己品格的完善、事业的进步肯定是极为有益的。(立论:提出中心论点,对提出论点的背景、缘由等有关前提略加说明)

三国时的徐原与吕岱是一对畏友。徐原才智过人,吕岱荐他当了御史;但吕岱有了过失,徐原总是毫不客气地批评,当着众人的面也绝不留情,常常使吕岱下不来台,可吕岱却十分敬重徐原。徐原死后,吕岱悲伤地说,失去了他,谁还能指责我的过失呢?此外,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与本·琼森也是畏友。本·琼森的第一部剧作是莎士比亚帮助他公演的。莎士比亚死后,本琼森曾沉痛地写道:“得意吧,我的不列颠,你拿出了这样的一个人,他可以征服欧罗巴的全部戏文,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界!”但是,本·琼森却对莎士比亚用“三把绣剑”描绘壮阔的“白玫瑰战争”的创作倾向进行过严厉的抨击。(列据:造出典型论据证明论点。)

一对古代官吏,一对外国文士,正因为他们能“道义相砥,过失相规”,所以能达到人生事业的最高境界,他们确实不愧是真正的“畏友”。孔子说:“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我们生活在这个变幻万千、光怪陆离的世界,谁都难免发生这样那样的谬误,但人往往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因此多几个“畏友”,实际上是多了几服清心剂和醒脑丸。这样,我们才会尽量地避免谬误,防止偏差,创造出和谐美好的人生乐章。(析理:对论据集中阐述,挖掘其深层的意味,揭示斯所包含的真谛,或辨识某些是非真伪,从而使论点得到理论上的证明。)

四、立论--入据--结承--迭据--总结

范文:年轻人要做时代的弄潮儿

青年人要做“弄潮儿”。弄潮儿一词,本是宋代钱塘江涨潮时,对“浮潮头而戏弄”者的昵称。苏东坡词中“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描写的是弄潮儿。如果将弄潮儿的含义引申到社会生活中,那么他应该是能在时代的风口浪尖搏击的勇将,是具有不断奋斗精神的强者,是敢干挺身而出、牺牲自我的猛士。一句话,应是凝缩着时代精神和个人人格力量的伟丈夫。(立论:提出论点,再对提出论点的背景、前提等相关情况略加说明。)

在我们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堪称弄潮儿的青年英才是很多的。下西域的班超,抗金兵的岳飞,举义旗的李自成,是时代的弄潮儿;慷慨赴死的谭嗣同,蹈海醒民的陈天华,仗剑去国的秋瑾,是时代的弄潮儿;其实,像李世民、朱元璋、努尔哈赤这样的英雄豪杰都堪称为时代的弄潮儿。(入据:第一次进入论据的阐述。这一次阐述中的论据,一般是较古老、较悠远的历史论据,甚至是从寓言、传说、轶闻、掌故中挑选出来的论据。)

上述这些志士仁人、英雄豪杰,之所以称得上时代的弄潮儿的美誉,就是因为他们能在时代的大潮中搏风击浪,勇敢奋斗,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凯歌,为后人开辟了一条新路,至少是起了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时代,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要具有弄潮儿的胆略,与时俱进,发挥出较之古代的志士仁人、英雄豪杰更为强大的人格力量,为祖国的振兴,为中华的腾飞作出贡献。(结承:在入据的基础上,进行简要的分析,指出其具有的一般意义,作出小结。)

近几年,我国涌现出的这样的弄潮儿举不胜举。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不仅带领中国人民开拓进取,实现了无数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人民富足、社会安定、国家强盛的梦想,更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顺利收回了香港、澳门、也为台湾的回归,和平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邓小平是新时代最伟大、最英勇的弄潮儿;而置自身利益于不顾,置个人安危于度外,英勇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为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而无私奉献的白衣战士,他们难道又不是时代的弄潮儿?是的,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个弄潮儿不断涌现的时代,我们以生在这样的时代而骄傲和自豪。(迭据:在小结转承之后,再一次进入论据的阐述,而这一步中的论据应该是更直接更有针对性的现实论据。)

观古而论今,我们可以看出,时代的弄潮儿不愧是时代的勇将、时代的强者和时代的猛士,是叱咤风云的时代伟丈夫。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人所代表的性格,一个精神是青年人所代表的精神。”生长在今天的青年,更应该用我们青年的朝气和热血,塑造我们时代的性格,光大我们时代的精神。让我们都来做时代的弄潮儿吧!(总结:在前面采用双重论据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在当前时代的指导意义,或者提出对某些现实问题的见解,对全文进整体性总结。)

五、引--提--析--联--结

范文:中学生打工利与弊

近年来,一批又一批的青年男女,怀揣着一个个金色的梦,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南下北上的列车,走进了他们梦的乐土,开始了他们的打工生活。他们中许多是中学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中学生打工是利大还是弊病大呢?(引:列举有关现象,有文彩,自然,使话题有针对性,一般不超过一百字)

我们的回答是:弊大于利。当然,这里说的打工不是指国外以及我国一些城镇的学生寒暑假短期锻炼,体验生活。(提:观点鲜明正确,做必要的补充、阐释,这是论点到论证的过渡,一般不超过三百字)

就家庭而言,中学生外出打工而放弃继续深造,这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的确减轻了家的负担,甚至还能够为家庭增加收入,对于一个家庭--至少对于一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件高兴的事。

然而,它带来的负面效应却是无法估量,也无法弥补的。

首先,„„。其次,„„。另外,„„。(议:理论分析,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论点,一般不超过三百字)

二十一世纪是一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中外时代特点,对人才的需求形势)(联:联系时代、社会,举例为主,进一步论证论点,举例要古今中外结合。一般不超过四百字)

总而言之,占学生打工,有利有弊,但弊多于利。我们应该„„(结:收束全文,回应论点,简洁有力,不超过一百字)

上一篇:机电工程专业大学生英文求职信下一篇:关于重阳节优秀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