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职流体力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2024-07-28

探讨高职流体力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精选10篇)

探讨高职流体力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第1篇

探讨高职流体力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的流体力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枯燥难懂并学时有限。学生对此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如何培养学生对流体力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是广大教师普遍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流体力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出了一些笔者在实践教学中总结的方法。

论文关键词:流体力学 学习兴趣 学生

高等职业院校的流体力学是高职工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热动专业以及矿业、石油、化工、冶金等专业都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职业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及其必需的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流体力学因其数学痕迹较重、公式推导和理论不易理解,往往使得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课上不注意听讲,考试成绩较差,失去动力,形成恶性循环,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如何改善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对流体力学的学习兴趣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去主动接受知识,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形成良性循环,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流体力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呢?

一、上好绪论第一课

绪论是流体力学的第一课,是教师教学水平的第一次展示,也是学生了解流体力学这门课程的窗口,这好比大战开始第一枪,这一枪一定要打响,才能为今后的教学铺平道路。

在绪论课上,教师可以多讲一些自然界中与流体力学有关的现象和工程实际中流体力学的应用。比如,大气循环、洋流、龙卷风、海啸、泥石流、沙尘暴等以及流体机械的风机、水泵、石油化工领域的石油的运输、航空航天领域的飞行器的机翼的`作用、土建领域的水库大坝、高楼群的建造,等等,使学生们认识到流体力学涉及到当今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如此之重要,而在生活中也是处处可见,伸手可及,便自然对流体力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了继续深入学习的动力。

二、在教学中多结合一些实例和著名新闻事件

上好绪论课还是不够的,如果在教学中依旧采取传统书本教育,学生会在复杂的数学推导和抽象的概念公式中逐渐减弱学习兴趣,以至到最后失去继续学习下去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一如既往地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多给学生展现生动直观的实例和与流体力学有关的重大事件,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拉近流体力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有助于保持住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他们对生活中的流体力学的烙印,使学生由被动地听、看,演变成主动去搜集、探求,形成自主学习积极性。

笔者曾经看过一篇题为《在流体力学教学中通过重大事件实例教书育人》的教研文章,受益匪浅。在教学中借鉴了这一方法,效果良好。我认为,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在这里仅举两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将这些实例穿插在教学之中,以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993年青海沟后水库垮坝

1993年8月27日夜间,库容为330万立方米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沟后水库在库水位低于设计水位0.75米的情况下突然垮坝失事,造成288人死亡,40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53亿元。水利部专家组调查认定,沟后水库在设计上有缺陷,施工中又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运行管理工作薄弱,这次垮坝属于重大责任事故,州县有关领导干部15人为此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省监察厅长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有关人员确实经验不足,缺乏有关专业技术知识”。

我们在结台流体静力学讲述这一事件时,可以指出,同学中将来无论是做技术工作还是当领导干部,你都应当意识到,你的责任心和专业技术素质也许会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华航空难

192月16日,台湾中华航空公司的676航班(空中客车A300客机)在着陆时失事,机上200多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地面7人丧生。经调查失事的原因是:飞机进场过高,机师决定重飞,收起鼻轮、起落架和襟翼,使阻力突然减少,导致飞机仰角过大,造成失速、左右摇摆和快速下降。机师试图拉起飞机,但离地过低,机尾和后舱先撞地,导致飞机爆炸。

这一事件可以结合机翼升力随攻角的变化,特别是失速现象来讲述,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空气动力学的重要性。

三、应用多媒体手段直观演示流体力学教学

计算机演示软件、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现代教学的整体趋势,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有着直观、生动、便于理解等优点。对于比较抽象的流体力学课程,应用多媒体手段将深奥的物理公式、复杂的数学计算和一些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物理图像以动态影像的形式反映在大屏幕上、计算机前,使学生印象深刻、易于理解、记忆持久,教学效果良好,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多媒体虽好,但还应注意演示材料的选取。因为有限的学时要求演示材料的内容要尽量做到少而精,同时,高职教育又要求难度适中、重在应用的教学目标,又要求演示材料符合高职教育的自身特点。笔者在教学中一般是在课上运用Powerpoint幻灯片演示一些颇费口舌,而又难以用语言描述透彻的物理图像。比如,演示“边界层概念”显示物面附近流体速度边界层随雷诺数增大而变薄的过程,再如,紊流、涡流、各种大小雷诺数的流动等演示。这样,既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节省了大量在黑板画图的时间,使教学节奏更加紧凑。此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笔者都会带学生去机房上一节流体力学微机演示课,大量生动具体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加之正确引导,教学效果非常理想。在与学生交流中,学生们普遍反应微机演示新鲜、生动,非常期待上下一节微机演示课。

四、结论

高职院校的流体力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学习难度较大而学时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开发学生日后继续学习能力的良好手段。如何能够促使学生对流体力学课程感兴趣,还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互相交流。

参考文献:

[1]张景松.流体力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严宗毅,郑桂珍.在流体力学教学中通过重大事件实例教书育人.力学与实践,,24(4).

探讨高职流体力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第2篇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学生要获取科学文化知识,首先要对学习充满兴趣。一旦失去兴趣,学生不仅会感到学习是一种痛苦,而且学习效率也不会高。

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引导,只有通过学生吸收才会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化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从而自觉自愿地投入,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习是一种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学生长年累月的学习是很辛苦的。如果没有兴趣来支撑,那的确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和困难,学习起来不仅不觉得苦和累,而且会感到其乐无穷。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童年时代就对生物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在采集标本时,为了腾出手来捕捉昆虫,竟然将甲虫塞进嘴巴。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数学研究中达到了如痴如迷、废寝忘食的境地。古往今来,大凡卓有成效的“大家”“学者”无一不对自己所从事的科研事业充满浓厚的兴趣。

素质教育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每个学生的潜能就像取之不尽的宝藏。学生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起探究性思维,主动开发的潜能,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从而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就会产生倦怠心理,觉得学习枯燥乏味,从而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善学。两考过后,学生们对帮助自己学习的各类资料没有任何感情,而是进行销毁。学生如此“仇视”学习,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失败。学生为什么对学习毫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快乐,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素质教育虽然已经提倡了多年,但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束缚。在“升学率”大棒的指挥下,教育难以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应有的发挥。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陈旧,“题海战术”、“精英教育”的弊端,学生在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压力下被动学习,没有任何乐趣可言了。这些都滋长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探讨高职流体力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第3篇

一、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大学英语兴趣欠缺的原因

1.在学生方面。

(1) 英语基础薄弱。目前, 由于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 学生的英语基础存在较大差距, 仅少数学生拥有扎实的英语基础, 此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均相对较强, 对英语学习充满热情, 但其词汇量不足, 并且欠缺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因此, 学生难以有效的运用英语;而其他学生的英语基础十分薄弱, 在学习过程中非常被动, 从不开口说英语, 长久以往, 甚至会出现厌学的情绪。

(2) 学习动机不足。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缺少明确的目标, 经调查可知,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态度普遍存在问题, 学生经常自我否定, 认为自己为问题生, 因此, 旷课、课堂睡觉、扰乱课堂秩序等问题屡禁不止。由于学生在思想上忽视、畏惧并抵触英语学习, 再加上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未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长久以往, 学生便在英语学习上自暴自弃, 最终放弃了英语学习。

(3) 学习方法单一。高职院校学生难以融入新的英语教学环境、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学生, 以应付心态对待英语课堂学习;部分学生虽然对英语学习抱有一定地期望, 但其仍以死记硬背为主, 未能结合其他方法, 如:听英语广播与磁带, 与他人进行英语对话与交流等, 导致其学习成效欠佳。

(4) 应用环境缺失。对于英语学科而言,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了有效掌握英语, 应将其融入到适当的语言环境。但目前, 高职院校学生缺少英语应用的环境, 在此情况下, 学生难以体会学习英语的意义。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老师无法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 如:外交、外企与外贸的相关活动, 在难以接触真实语境情况下,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逐渐丧失。

2.在教学方面。

(1) 教学模式陈旧。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主要是为了提高其应用能力,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应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但目前, 英语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如:填鸭式、满堂灌等, 并且未能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在此情况下, 教学氛围枯燥, 难以挖掘学生的潜力, 难以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不仅仅未能贯彻素质教育改革的教学理念, 而且还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制约了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 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教学设施简单。在教学中应用先进的、现代化的科技, 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但此类教学设施的采用与引进, 需要较大的投入。现阶段, 高职院校的软件与硬件设施存在老化与数量不足的问题, 如:语言设备简陋、多媒体教室不足, 而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 进一步凸显了教学设施落后与匮乏的问题。

(3) 教师素质偏低。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 为了确保实用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要求其不仅要具备系统的知识体系, 还要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当前,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综合素质偏低, 未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不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 在此情况下, 难以保证基础英语的授课质量。

二、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大学英语兴趣的方法

1.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其作为内部因素, 是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因素。如果学生拥有积极的学习动机, 便会关注课堂与课后相关的学习内容与方法, 同时也能够自主地预习与复习, 进而其英语学习成效将日渐显著。但当前, 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不具备积极的英语学习动机, 为了改变此情况,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激发其学习热情, 同时,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 特别是对于消极的学生, 应让其了解英语学习与自身生活、就业的关系, 在课堂上, 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挖掘其英语学习的潜力。

2.丰富英语教学方法。高职院校为了实现英语教学培养的目标, 以素质教育改革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积极利用新型的、丰富的教学方法, 不断增强高职英语教学的创新性、合理性、科学性与高效性。

一方面, 教师应去除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糟粕, 融入新的教学理念,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并且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 如: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 根据学生的专业, 为其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 通过英语交流实践, 如:角色扮演、小品对话、演讲等方法, 培养其合理组织语言的能力, 锻炼其应用英语的水平。

另一方面, 教师应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其一, 利用任务型与分层次教学法。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 其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并且学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开展分层教学, 为其提供相应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与考核标准, 例如:教师安排学生记忆词汇、设计对话、制造海报等, 通过不同学习任务的完成,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将日渐浓厚;其二, 合理使用教学设备,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教学手段拥有丰富的功能, 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 借助生动的文字、视频、动画等, 易于改变枯燥、沉闷的教学环境, 并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进而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三, 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在英语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 教师应关注与语言相关的各个因素, 特别是文化背景知识, 通过对其讲解, 学生对英语的认识将更加深刻, 对世界的了解也将更加广泛, 进而利于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 也利于培养其综合文化素质,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利用西方国家的节目、风俗与生活习惯等, 让其感受英语的魅力, 从而激发其学习的欲望。

3 . 提高教师素质。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 因此, 高职院校应要求教师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如:完整的知识体系、较强的教学能力、全新的教学理念等, 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 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研究教学理论, 并要把握最新的英语知识和专业发展的动态。同时, 教师要注重个人魅力的展现, 如:语言魅力、形象魅力与人格魅力等, 在此基础上, 优秀的教师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进而利于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大学英语兴趣不足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其成因, 并阐述了几点改进方法, 相信, 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 高职院校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信心将更加充足, 其学习兴趣将更加浓厚, 进而将利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达成。

摘要:近年来,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场所, 其英语教学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但由于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较差、学习方法过于简单, 同时再加上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设施落后、教师素质偏低等因素, 导致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兴趣不足, 教学效果差。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 针对以上在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 旨在扭转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 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兴趣,方法

参考文献

[1]严丽霞.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现状调查[J].宿州学院学报, 2012, 01:120-124.

[2]陈琳, 王明, 吕丁丁, 濮志峰.激发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动力的思考[J].镇江高专学报, 2011, 02:79-81.

[3]赵楠, 王小琳.如何培养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J].改革与开放, 2011, 16:183.

[4]李旻明.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03:94-96.

探讨高职流体力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第4篇

【摘要】随着篮球运动的遍及,高职学校越来越注重篮球教学。兴趣对于篮球教学至关重要,然而如何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包括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因此本文以高职篮球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研究课题进行探讨研究,首先阐述高职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意义,然后就如何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进行具体研究,如以理论知识为基础进行教学和科学安排教学方法等,希望通过本文对高职篮球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研究对高职篮球教学提供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篮球运动;兴趣培养;措施

篮球运动是一项历史悠久、普及度极高的运动,已经成为学校体育教学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各个学校也逐渐开始重视篮球教学,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在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很多学者的探讨话题,本文根据篮球运动的一些特点,结合高职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如何轻松快捷地掌握篮球运动的技巧。希望通过本文对高职篮球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探讨,一方面为高职学校的篮球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为后面在篮球教学兴趣培养方面做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资料。

1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们要知道他们的学习特点,这样才能“对症下药”。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于内容枯燥的课程则学习效率较低。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结合社会实际,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重视课堂中渗透对学生德育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注意调动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照顾到多数同学的同时,注意对个性学生、特长学生的指导和培养,应允许学生保留独特的个性,利用体育课堂积极疏导,鼓励他们快乐、健康、和谐地成长。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的个性向健康方向发展。

2 高职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意义

篮球运动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对抗性和集体性,是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一项体育项目。世界篮球锦标赛、奥林匹克运动会篮球赛以及 NBA 吸引了数以亿计的观众为之疯狂。篮球运动在我国一直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我国篮球运动也长期保持着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高水平。近几年来,CBA、WCBA 联赛席卷大江南北;CUBA 更是深入到我国的高等院校,征服了无数大学生的心。在学校开展篮球课,一方面可以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加快新陈代谢,有利于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另一方面,可以使人放松,宣泄情绪,这样就可以大大缓解青少年来自学习上的压力,有利于心理健康。它能全面锻炼身体,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

3 如何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21世纪的学生接受的是先进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保证了高等职业学生在校期间知识增长,智力发育,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时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个人而言,更加注重寻找自身价值,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较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新奇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但是追求个性发展的学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对于事物的兴趣常常是浅尝辄止,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激情有余,理论不足。因此,必须以基本的篮球理论知识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得他们的兴趣有目标、有基础.

4 科学安排教学方法,培养兴趣

4.1 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

避免单纯教授篮球基本知识,应该将枯燥的理论进行生动、形象地讲解,课堂上增加一些关于篮球运动的趣闻趣事,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一些篮球明星的画报等等,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对于一些简答的篮球基本知识可以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实践表明,将枯燥的知识富于情趣以及和谐的语言向学生传授,比起简单的灌输效果更好。

3.2 具体实践教学法

教课的体育老师运用自身的专业水平,向学生展示篮球艺术的一面,利用青春期学生争强好胜的个性,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学会篮球运动,学生才愿意继续学习,如果只学理论知识,而不进行实践运动,学生是永远也学不会怎么打篮球,对篮球的兴趣也会变淡,值得一提的是,老师在教授学生具体的动作时,因把握动作难易程度,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简单激不起学生的兴趣,会使学生误以为没有什么好学的,最终放弃继续学习下去的欲望;太难会让学生望而却步,容易产生挫败感,从而放弃篮球运动。所以,教师在挑选初期的教学肢体动作时,应经过慎重考虑后再决定。

3.3 区别对待,分层次教学

因身高,体力以及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都不一样,因此,在教学时应该区别对待,分层次教学。针对那些跟不上课堂预定的进度的学生,例如某学生

学习能力不足,对于一些预定的知识未能及时掌握,老师就要对其进行特别的,再三的教授,直到其掌握要领,不能简单的一刀切。一些基础的知识不能掌握,对于后面的技巧熟练以

及参加比赛更无从谈起,所以老师要根据个别学生的特殊性采取与其匹配的方法,适当的鼓励等等,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篮球运动的快乐。对于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掌握了篮球运动的基本要领后,可以对他们适当教授一些高难度的运动技巧以及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帮助他们尽早的掌握篮球运动技术,也能刺激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3.4 教授过程中增加与学生的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学习快的,表现标准的学生给予适量的表现机会,以给其他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在具体的篮球技巧上,教课老师可以将整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几组,利用青春期学生都喜欢竞技的特点,让他们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比赛,增加其兴趣。同时在竞技结果出来后,引导学生对球赛进行输赢的原因分析,使他们在分析讨论中掌握打篮球的技巧。在课外的学习中应合理布置学生运动量,运动量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学生疲劳,从而影响其他课堂的学习。

3.5 在课外时间开展篮球运动

课外活动开展篮球比赛,不仅有利于学生锻炼身体,还可以提高打篮球的技巧。课外活动的时间比较充裕,学生可以尽情运动,慢慢地习惯在课余时间打篮球,这也可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可以组织班级之间的篮球比赛,将原本的班级内部的组对组之间的比赛扩展为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比赛,在比赛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

4 结语

籃球运动是一项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培养个人意志品质的运动。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行为习惯,针对性地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浓厚的篮球兴趣,也使得学生轻松的掌握篮球运动的技法.

参考文献:

[1] 刘荣江·关于体育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青年文家2009年第14期

[2] 谢振华,郭丁铭·篮球游戏教学法在中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学园 2011年第10期·

[3]张立为,毛志雄主编.运动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王家宏主编篮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探讨高职流体力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第5篇

1.1缺乏重视。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般被用来形容知识渊博。从字面上理解,对天文和地理知识有比较深入了解的人就该算是有学之士了。其实,抛开知识的深度、精度问题暂且不谈,仅仅从高中地理所涉及知识的广度来看,地理也可以算得上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了。然而,这样一个有深度、有精度、有内容的学科,多年来却始终处于不太被重视,甚至是被忽视的尴尬地位。对于理科生来说,在高考的压力下,几乎所有精力都被用于高考科目,学习地理只是为了应付会考,在地理课上复习高考科目的情况并不少见。而对于文科地理教学来说,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很多人认为既然是文科,记记背背就能出成绩,完全忽略了在地理学科中有很多理解性内容这一现实。在未加理解的情况下进行死记硬背,不仅学习效率低,而且很难出成绩。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对地理逐渐产生了恐惧情绪,更加不用说学习的乐趣了。而且为了达到短期的应试效果,地理课堂课内“满堂灌”,课后“题海战”,极大地压缩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失去了对地理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知性。

1.2学习困难。

目前高中使用的几个版本的地理教材都做到了图文并茂,内容编写上也比较注重趣味性,但仍然有很多学生反映“地理比较难学”。究竟难在哪里?地理学科具有时空广大性、组成复杂性、区域差异性、多要素综合性、人地相关性等特征。宏观广大而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学生难以成功地感知、理解和记忆。此外,从目前应用的地理教材和教学大纲来看,高中地理普遍使用的是先自然、后人文,从宇宙、太阳系,到地球,再到人地关系的“由大到小”的框架体系。学生开始学习时,首先接触到的是宇宙和地球的部分,其中地球自转、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等知识需要比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感知能力,可以说是整个高中地理最难的部分。因为开始学习就碰到巨大的困难,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极大的打击,进而影响到今后的地理学习,从而使地理成为了一门比较难教、难学的课程。

2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

2.1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也可以称为引言,一般被用作一节课的导语。虽然课堂导入的内容不是课的正文,但其对提高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适宜的课堂导入内容和导入形式不仅可以先声夺人,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通过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引导,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1.1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是课堂导入最常用的方法。也就是由复习旧课逐渐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方法对知识间的衔接非常有利。例如,在学习“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授课开始之前先针对此前刚刚学过的“海水运动”的内容进行提问:洋流对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会影响气温和降水吗?这样在旧知识到新内容的过渡显得十分自然。

2.1.2设问导入法。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并提出一些带有启发性的设问,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例如,在学习“天气系统”这一节时,教师可以用首先由当地天气入手,通过简单的提问,比如:已经连续下了一周的雨了,同学们感觉如何?这样的天气对你们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以此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到关注天气上来。

2.1.3预习导入法。

在每节课结束之前,教师可针对下节课将要涉及的内容,设计出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下节课上课时,首先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对下节课所学内容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接受起来容易一些,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1.4时事导入法。

近期发生在身边的事或者国内外的新闻事件也可以作为课堂导入话题。例如,某一年在学习“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时,我国青藏铁路正式全线贯通,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由此话题导入,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更加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2.1.5背景知识导入法。

在正式开始讲课之前,先利用图片和资料很多,直观、生动地将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水循环”时,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各种水体的图片:有世界著名的大江大河,也有身边的涓涓溪流。由视觉刺激引出授课内容,学生兴趣会更强。

2.2课堂活动

高中地理知识量比较庞大,且涉及到的内容比较繁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为了透彻地讲解某些规律、现象,就会无意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就是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教师指导学生去背、去记。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可以让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地理课堂新鲜有趣,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合适的课堂活动就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在学习“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可以尝试由学生来当一次老师。具体操作方法为:课前1周,教师设计6个全球性环境问题,同时将全班学生分为6组,各组通过抽签选择一个问题。要求在这一周内,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资料,认真准备,最后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讲解该环境问题的来龙去脉。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收集资料和讲课准备的过程,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合作、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当然,课堂活动多种多样,教师可以灵活掌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课堂活动方式,切记不能千篇一律,否则将无法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2.3现代教学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工具逐渐走入更多的课堂。多媒体课件是一种可以同时促进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的教学工具,交互便利、直观形象、音乐优美、动感丰富、感染力强等是其显著优点。对于地理教学,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更加显而易见。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能突破难点和突出重点,优化教学效果,又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地球的运动”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中学地理一个最大的难点。在对这一单元进行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工具,把地球的公转、自转、黄赤交角、晨昏线等内容用动画形式展现出来,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材料,是地理学科的骨架。因此,板图、板画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课堂上,授课时间有限,教师通常很难快速、准确地将复杂多样的板图、板画充分地展示出来。使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以“地球的运动”为例,因为这一节课程的内容非常抽象,如果单从文字上看,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大困难。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动画演示等,可以让学生比较直观地看到地球运动的变化过程,从而对比较抽象的知识有更具体化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其中含义。

2.4思维方式的转变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再详细的讲解也不如教会学生自己思考。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并引导学生建立地理思维。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地理学习来说,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对学生的想象力加以培养,鼓励学生对课本上描述的画面展开想象。

(2)培养学生的直觉能力。鼓励学生根据先前学到的有限的地理知识,调动出以往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对地理事物的规律性做出判断。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直觉能力的培养,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有助于启发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对于一些要求学生必须牢牢记住的知识点,如地球公转的问题、黄赤交角的问题以及时差问题等,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后往前推导,这样就很容易茅塞顿开,对复杂繁琐问题能够彻底搞懂。

3结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考压力大、课业负担重的情况下,地理教学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当把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来做,并贯穿始终。通过适宜的课堂导入和课堂活动,配合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升。

参考文献

探讨高职流体力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第6篇

语文作为一门必修科目,在小学的教学工作中占主要地位。但不难看出,对学习语文心存侥幸的学生却不是少数。由于它是一个知识积累的漫长过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学好,因而使许多学生产生恐惧感,特别是在写作上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形成了得过且过的应付心理,从而失去了学好语文的兴趣和信心,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那么如何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呢?

一、让学生对教师感兴趣

所谓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就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建立了较高的威信,使学生对教师的有了好感后而产生的一种希望与教师共同活动的心理愿望。因而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较高的威信呢?

1.教师要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教师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言行举止,都要落落大方,热情诚恳,让学生从感情上接受你,觉得你是一位可亲可近可信的人。

2.教师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小学生心目中,教师是至高无上的,只要教师讲过的话,说过的事情,简直就像“圣旨”一般。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为育人服务,不能随随便便我行我素,对学生必须做到决不说空话,要做到言而有信,言出必行,给学生留下可以依靠,值得依赖的印象。

3.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知心朋友。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与学生同游戏,是增进师生情感的有利手法。通过谈心,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尽量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增加情感的投入和爱心的付出,使学生与教师之间架起一座友爱的桥梁。

二、让学生对语言感兴趣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我们教师日常工作中最频繁的事情。但我们不可忽视。实践证明成功的课堂教学,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1.创设一个主动发展,主动探索的乐学氛围。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是情感的交流过程。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学生才能充满信心,兴致勃勃,积极向上的学习,才能在师生互敬互爱的和谐气氛中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愉快地参加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去。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和谐可亲,自然幽默。第三,根据学生喜欢表扬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尽可能做到的表扬多鼓励,从而达到乐学的目的,同时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保证。

2.严格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理。学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以往“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早已不再适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注意这一点,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使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自主发挥,驰骋想象。例如教师要尽量避免说一些结论性的话,应提出一些判断式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体会,进行总结归纳。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而且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自我,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3.教师要调整好学生情绪和课堂气氛。四十分钟,对于小学生来说,精力不可能持续高度集中。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学生情绪的变化规律,把新知识的传授适时放在学生情绪的高涨期。怎样才能掌握利用这一规律呢?首先,教师要保持一节课的内容,密度适中,要点突出,新知识,重点知识的讲授时间不超过二十多分钟。其次,教师在讲解时,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少说废话,重复话。第三,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太严肃,对偶尔违反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应给予适当的指正,决不可大加指责,从而保持课堂气氛的活跃。第四,小知识、小常识,或用幽默的语言打个形象的比喻,从而调整学生的注意力。注重了以上几点做法,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更加的充实、轻松,收效颇高,同时,学生也会感到心情舒畅,学习的兴趣愈加浓厚。

探讨高职流体力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第7篇

关键词:

观察实验

培养兴趣

组织游戏

多种形式

课外活动

摘要: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科学新课标就把培养兴趣列入教育目的之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乐而喜学。一堂课好的导入,往往能启动学生的思维,成为打开知识门扉的钥匙,唤起学生探究科学奥妙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导入,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使其具有启发性、新颖性和趣味性,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认识科学事物和应用所获得知识,教师要尽可能的启发学生自行探索和应用知识。在教学中要积极组织引导学生亲自观察,亲手实验,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小学生好奇心强,点燃学生求知欲之火,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行探索求知。在科学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安排一些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浅谈科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苏联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科学新课标就把培养兴趣列入教育目的之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乐而喜学。

一、导课新颖,引起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一堂课好的导入,往往能启动学生的思维,成为打开知识门扉的钥匙,唤起学生探究科学奥妙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导入,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使其具有启发性、新颖性和趣味性,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如在教学《影子》一课时,可利用手影游戏导入新课。教师在幻灯机的光柱上表演各种各样的手影,如小猫、小狗、鸭子、老鹰等,学生们都争先恐后要到前边表演。这时,切断电源,影子不见了,学生都很疑惑。我便因势利导说:切断电源后,可爱的小动物哪里去了呢?通过《影子》一课的学习,你们就会知道

其中的奥秘。说到这里,学生把身子坐得更直了,抱着强烈的求知欲开始了一节课的学习。

二、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认识科学事物和应用所获得知识,教师要尽可能的启发学生自行探索和应用知识。”小学生好奇心强,点燃学生求知欲之火,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行探索求知。

如教学《水蒸气的凝结

(一)》一课,研究水蒸气变成水的条件时,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在一个水杯内倒入半杯热水,将杯盖擦干后盖在上面。过一会揭开杯盖,让全体学生观察,发现杯内有许多小水珠。我问:盖内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由于学生看清了整个实验过程,所以想到这些水珠只能是杯子里的热水变成的水蒸气,然后水蒸气变成水珠。接着我又问: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变成水呢?大部分学生一时答不上来,这时我就指导他们通过对比实验进行研究:在两个装着热水的杯口上分别盖上冷玻璃片和热玻璃片,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中,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发现冷玻璃片上有水珠,热玻璃片上没有水珠。根据这一变化,让学生分析实验过程、实验条件(对比性),找出出现水珠的原因是“受冷”即水蒸气受冷变成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认真操作,注意力集中,思维也处于积极状态。

三、观察、实验,培养兴趣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也是小学科学课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科学越是依赖于感官的直觉,就越可靠。”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组织引导学生亲自观察,亲手实验,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如教学《蚂蚁》一课,课前我先带领学生一起观察蚂蚁,指导学生观察蚂蚁多在什么地方做窝,蚂蚁怎样搬运食物,怎样传递信息等等。上课时,指导学生观察蚂蚁身体外形特征,先让学生观察、讨论蚂蚁的身体分为几部分,汇报结果时有的分为三部分,有的分为四部分,有的分为五部分。这时我出示蚂蚁的身体结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根据蚂蚁各部分形状的不同,我们该同意哪种分法呢?学生经过再次认真细致地观察,看出身体最前部较小呈圆形,中间比较细长,最后一部分呈卵形,经过交流、讨论,学生都同意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然后再让学生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观察蚂蚁身体各部分长有什么,是什么样的,分组交流,讨论后汇报结果。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全面地复述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这堂课学生的兴趣很浓,在观察、思考和讨论中获得了生动、形象、鲜明的感性知识,学生印象深、记得牢,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组织游戏,提高兴趣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科学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安排一些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比如教学《你怎么知道》一课,我指导学生做“听声音认东西”游戏,每组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猜,对着黑板站着或坐着,不许回头看,看谁猜得准;每组另一名学生拿着能发声的物体,依次到这些学生的后边,吹、敲物体(或说一句话,唱一句歌),发出声音后让他们猜,这是什么(或这是谁)?并说出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这个游戏不但能锻炼学生的听觉能力还能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五、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发展兴趣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鼓励和辅导学生开展课外科学研究活动,并力求把这种活动化为他们乐于从事的经常性的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扩展知识,发展兴趣,锻炼能力。”在科学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安排一些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如教学低年级科学植物一单元时,我组织学生到野外采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然后教给他们按叶形、根、茎种类制成系列标本。在此基础上,在引导他们动手、动脑,用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叶子,按照自己喜欢的物体贴成精美的叶画,并举办“叶画展览”。此外还成立了科学兴趣小组,广泛的观察、探讨,开展科学制作、种植、栽培、饲养等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探讨高职流体力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第8篇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学生只有对学习有很强的兴趣, 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 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对于大转化学, 具有专业性强、实验性强等特点, 在高职化学教学中, 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 选择合理的教学措施, 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此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构建开放性课堂

在高职化学教学中, 教师应该构建开放性课堂, 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性, 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对于课堂的开放性, 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前提下, 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以此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促进学生现代化意识的培养。二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积极主动的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探索, 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在将“晶体结构”的相关知识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高中学到的知识, 将学生随机分成几组, 让每组的学生自主查阅关于晶体结构的资料, 让学生制成PPT自主讲解这一节的内容, 学生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就会积极主动的查阅资料, 花费很多心思进行PPT制作, 在这个过程中, 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创建良好的情景

陶行知先生提出“发明的起点在于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 创设良好的情景, 让学生在情景中产生疑问, 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 使得学生在分析、思考、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 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知识水平、心理需求进行, 创设的教学情景应该具有引导性、启发性、针对性,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多媒体创建情景

在新时期, 随着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多媒体技术这种教学已经全面普及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媒体教学, 不仅能将教材中的知识形象、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还能扩展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视野, 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因此,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构建相应的教学情景,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晶体结构”这一节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金刚石、Na Cl、金刚镍、二氧化碳等晶体结构的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在三维的晶体空间中, 理解结构决定性质。

2.利用文字材料创建情景

在高职化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文字材料来创建相应的问题情景,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材料, 让学生在阅读这些信息的同时, 产生疑问, 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使得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知识探索中。例如教师在讲解酸碱的相关知识时, 教师可以现将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的事迹引入其中, 学生在阅读其资料的同时, 会产生“侯德榜是在什么背景下创建侯氏制碱法的?是如何实现的?”这样的疑问, 学生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就会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 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学生而言, 讨论是激发大脑思维的重要途径, 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以针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 让学生进行讨论,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配离子[Cu Cl5]3-的空间构型时, 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Cu Cl5]3-的空间构型是正方锥型, 还是三角双锥型?是d3ps杂化, 还是dsp3杂化?让学生对此进行讨论。学生会在讨论过程中加深对配离子空间构型的理解, 并且学生会在讨论中提高自身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化学, 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 化学实验中有很多奇特的变化、现象, 这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利用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讲解HCl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收集实验室制备HCl气体的资料, 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套HCl气体实验室制备方法, 并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尝试, 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五、总结

在新课程标准下, 高职化学教学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应该采用合理的措施, 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化学教学活动中, 以此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裴必高.浅谈高职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21) :320-321.

[2]薛伟.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 2013 (35) :46-47.

探讨高职流体力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英语 兴趣 方法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趋国际化,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在人们生活、工作与学习中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了提高大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求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应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与运用英语能力较差,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分析了其具体原因,如: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动机不足、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设施简单、教师素质偏低等。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又提出了几点改进方法,旨在落实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保证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大学英语兴趣欠缺的原因

1.在学生方面。

(1)英语基础薄弱。目前,由于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学生的英语基础存在较大差距,仅少数学生拥有扎实的英语基础,此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均相对较强,对英语学习充满热情,但其词汇量不足,并且欠缺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学生难以有效的运用英语;而其他学生的英语基础十分薄弱,在学习过程中非常被动,从不开口说英语,长久以往,甚至会出现厌学的情绪。

(2)学习动机不足。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缺少明确的目标,经调查可知,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态度普遍存在问题,学生经常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为问题生,因此,旷课、课堂睡觉、扰乱课堂秩序等问题屡禁不止。由于学生在思想上忽视、畏惧并抵触英语学习,再加上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未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长久以往,学生便在英语学习上自暴自弃,最终放弃了英语学习。

(3)学习方法单一。高职院校学生难以融入新的英语教学环境、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学生,以应付心态对待英语课堂学习;部分学生虽然对英语学习抱有一定地期望,但其仍以死记硬背为主,未能结合其他方法,如:听英语广播与磁带,与他人进行英语对话与交流等,导致其学习成效欠佳。

(4)应用环境缺失。对于英语学科而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了有效掌握英语,应将其融入到适当的语言环境。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缺少英语应用的环境,在此情况下,学生难以体会学习英语的意义。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无法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如:外交、外企与外贸的相关活动,在难以接触真实语境情况下,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逐渐丧失。

2.在教学方面。

(1)教学模式陈旧。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主要是为了提高其应用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但目前,英语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如:填鸭式、满堂灌等,并且未能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此情况下,教学氛围枯燥,难以挖掘学生的潜力,难以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不仅仅未能贯彻素质教育改革的教学理念,而且还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制约了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教学设施简单。在教学中应用先进的、现代化的科技,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但此类教学设施的采用与引进,需要较大的投入。现阶段,高职院校的软件与硬件设施存在老化与数量不足的问题,如:语言设备简陋、多媒体教室不足,而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进一步凸显了教学设施落后与匮乏的问题。

(3)教师素质偏低。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为了确保实用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要求其不仅要具备系统的知识体系,还要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当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综合素质偏低,未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此情况下,难以保证基础英语的授课质量。

二、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大学英语兴趣的方法

1.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其作为内部因素,是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因素。如果学生拥有积极的学习动机,便会关注课堂与课后相关的学习内容与方法,同时也能够自主地预习与复习,进而其英语学习成效将日渐显著。但当前,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不具备积极的英语学习动机,为了改变此情况,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目标,激发其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对于消极的学生,应让其了解英语学习与自身生活、就业的关系,在课堂上,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其英语学习的潜力。

2.丰富英语教学方法。高职院校为了实现英语教学培养的目标,以素质教育改革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积极利用新型的、丰富的教学方法,不断增强高职英语教学的创新性、合理性、科学性与高效性。

一方面,教师应去除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糟粕,融入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且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根据学生的专业,为其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英语交流实践,如:角色扮演、小品对话、演讲等方法,培养其合理组织语言的能力,锻炼其应用英语的水平。

另一方面,教师应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其一,利用任务型与分层次教学法。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其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并且学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开展分层教学,为其提供相应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与考核标准,例如:教师安排学生记忆词汇、设计对话、制造海报等,通过不同学习任务的完成,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将日渐浓厚;其二,合理使用教学设备,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教学手段拥有丰富的功能,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借助生动的文字、视频、动画等,易于改变枯燥、沉闷的教学环境,并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三,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在英语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与语言相关的各个因素,特别是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对其讲解,学生对英语的认识将更加深刻,对世界的了解也将更加广泛,进而利于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也利于培养其综合文化素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西方国家的节目、风俗与生活习惯等,让其感受英语的魅力,从而激发其学习的欲望。

3.提高教师素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高职院校应要求教师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如:完整的知识体系、较强的教学能力、全新的教学理念等,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研究教学理论,并要把握最新的英语知识和专业发展的动态。同时,教师要注重个人魅力的展现,如:语言魅力、形象魅力与人格魅力等,在此基础上,优秀的教师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利于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大学英语兴趣不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其成因,并阐述了几点改进方法,相信,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高职院校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信心将更加充足,其学习兴趣将更加浓厚,进而将利于高职院校培养目標的达成。

参考文献:

[1]严丽霞.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现状调查[J].宿州学院学报,2012,01:120-124.

[2]陈琳,王明,吕丁丁,濮志峰.激发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动力的思考[J].镇江高专学报,2011,02:79-81.

[3]赵楠,王小琳.如何培养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J].改革与开放,2011,16:183.

[4]李旻明.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94-96.

[5]秦红梅.影响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因素分析[J].职教通讯,2015,30:33-36.

【课题项目】本文系“激发高职高专学生基础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4LZY17)的研究成果。

探讨高职流体力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第10篇

学好物理,对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的其它学科将有很大的帮助。而学生普遍感觉物理难学,觉得“物理概念越学越多,定律、定理越学越乱,题目越做越难”,因此,有不少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若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消除学生学习的障碍,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物理,会怀着一颗求知的心去探索物理这个美妙的世界,从而为学好物理奠定基础并提供保证。

一、提高学生对物理的认识

物理学作为人类探索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的最有力的工具,有着和为人类一样古老的历史。物理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及人类本身的智慧的结晶。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要让学生意识到人类的进步和文明无一不闪耀着物理学的光芒,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进入科学技术的任何一个领域都必须敞开物理学的大门,树立学生学习物理学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物理的目的不仅在于单纯地学习一些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物理学,使自己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较好的训练,培养自己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唯物辩证观,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好物理学,不仅能了解物质世界的奥秘,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为将来进一步探索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利用“好奇”心理,激发求知欲,培养兴趣

中学生对成长过程中见过的很多新鲜事物和新奇现象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想寻找这些现象和事物发生的原因,这种好奇心正是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的动力和源泉。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仍是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促使学生去探索。例如,大气压强这个概念,对中学生来说进比较抽象的,因而精心设计演示实验来调动学生积极探索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水杯厚纸片”的演示实验:在装满水的杯子上盖上纸片,将杯倒过来,放开手后,厚纸片为什么不会掉下来?是不是受到一个向上的力?那么这个力是谁施加的呢?接下来教师再和学生共同做“马德堡半球”实验,空心的半球合在一起,用两抽气筒抽出球内的空气后,请两个大个子学生用力往两边拉,结果两名学生滿头大汗,而结合在一起的半球并未被拉开。这是为什么?教师打开半球管子上的开关,嘶嘶声响过后,两手轻轻地就把两个半球分开,学生感到惊讶,充满了好奇。经学生们认真思考和热烈的讨论,学生最终认识到大气具有压强,而且大气压强在任何方向都存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探索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愉悦,就会更加激发他们潜存的愿望,此时的学生思维就会十分活跃,教师这时应抓住时机,向学生发问: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呢?这时学生们就广开思路充分想象:有的说,在喝汽水时把吸管插入瓶中,用嘴吸就能吸到瓶中的汽水,这个现象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有的说,用嘴吸空的塑料袋,就会看到塑料袋瘪下去,这也是由于大气压存在的缘故„„这样,通过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三、利用“好动”特征,鼓励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在对自然现象观察的基础上从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物理学的发展也是如此”,可见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离不开观察,观察是实验的前提,实验是观察的发展。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也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条件在课内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多实验,使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独立探索物理世界的本质,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在课外,多开展活动,比如参观、访问、听讲座、看科普展、参加物理竞赛等,让学生不仅从课内学习物理知识,在课外也能增长见识和开拓视野、丰富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同时,还应多鼓励学生参 1

加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鼓励学生搞小发明、小创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四、注重师生的感情交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是双边活动,师生之间不仅有认知信息的传递,还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和情感两方面的动态人际过程。学生可能因为不喜欢老师而厌学,而学生的厌学情绪,往往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发挥,容易使教师在教学中产生急燥情绪,这样在学生中产生逆反心理,影响课堂的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所以作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要有充分的耐心,一定要擅于利用情感因素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要很好地进行自我情感调控,使自己的情感一直处于饱满、愉悦、热忱的状态,以感染学生情绪,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教师还应对教材进行适当情感处理,避免学生学习时的枯燥乏味,并且能够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使用情感迁移法、言语情趣法、拟人比喻法、轶事插入法等方法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教学内容高质量完成。教师还应注意师生感情的交流与培养,在学习、生活中处处关怀和爱护学生,与学生多交流、谈心,对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要单独加以辅导,帮助他们分析学习差的原因,提出其改进学习的方法和建议。再者,教师还应该积极了解同学们对自己教学的意见和要求,根据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更加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总之,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注重利用情感因素来教学,使学生爱上物理课,爱学物理。

五、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物理兴趣

有的学生在初中时对物理兴趣很浓,而到了高中阶段却逐渐失去兴趣,甚至讨厌学习物理。其原因是从初中到高中,物理学习的层次、要求明显不同。初中物理以定性讨论为主,而高中物理以定量描述为主,学生对这一转变常常不习惯,出现所谓的“台阶过高”的障碍,尤其是由物理概念的定量化而引进较多的数学表述、数学测量和数学计算,进一步增加了物理学习的难度。正因为此,使学生学习起来颇感吃力,往往花了功夫却没有成效,从而失去信心和兴趣。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足够重视,多了解、分析其学习困难的原因,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法降低台阶,适当放慢速度,逐步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加强理解和认识。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不应直接进行定律的实验和理论讨论,而应首先从力和加速度的概念入手,讲清力的概念、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加速度的概念以及质量的概念,从而做好有关的知识铺垫,再引入定律的实验,最后进行理论讨论。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二定律,从而掌握好这一定律。总之,在实际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物理学习能力,使他们恢复自信,再次对物理产生兴趣并提高兴趣。

六、结束语

上一篇:2008年推行精细化管理工作总结下一篇:公司客户经理竞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