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监控意义

2024-07-18

网络舆情监控意义(精选11篇)

网络舆情监控意义 第1篇

什么是网络舆情监控?

至尚国际互联网集团回答:

从社会角度来说,网络舆情监控就是对社会热点讨论进行观点引导,一般向维持社会安定的为目的进行引导,避免过激言论。

从商业角度来说,网络舆情监控是一种危机公关的,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坏性和紧迫性等特点,由于网络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任何小问题都有可能放大成为大问题,并在短时间内变成舆论热点。

现代企业在日常管理经营过程中树立自身品牌,就必须要时刻关注网络口碑的变化,防止企业经营中一些细小问题或负面报道扩展为大问题或全国新闻,及时消除负面报道,防止事件扩大。

而网络舆情监控,是通过网络信息采集技术,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进行抓取、分类、检测,实现用户的网络舆情监测和新闻专题追踪等信息需求,为客户全面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必要时,针对网络负面信息对外进行发布会澄清等。

网络舆情监控意义 第2篇

为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和消除因网络舆情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学校舆论环境,根据我园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准确把握、快速反应

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二)加强引导、注重效果

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有利于学校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全体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三)讲究方法、提高效能

坚持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新闻发布同时布置、同时落实,新闻发布依托主流强势媒体、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外来媒体,处置舆情突发事件的各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发布工作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四)严格制度、明确职责 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工作方法

1.加大学校网站建设力度,增强校园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2.加强对校内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对各部门采写的信息,在部门负责人审核通过后,由各单位网络信息员通过学校网络信息处理平台报送,党总支进行文字审核,对涉密信息和重大信息还须同时报校保密办、党办、校办审核。

3.围绕网上热点问题,在师生访问频繁、关注度高的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以及互动类网站等,撰写正面评论文章;对涉及本校工作的网上不实言论,适时以论坛贴文的形式主动进行引导,消除负面影响。

4.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在校园网上主动导贴,积极跟贴,适时结贴。及时发布正面观点,做好正面引导工作。

5.针对别有用心的造谣、歪曲和攻击,开展理直气壮的舆论斗争,发表即时性评论,及时跟贴,批驳反面声音,澄清事实,抵御负面言论的渗透和传播。

三、应对机制 一旦发生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学校应根据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部门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审定网络舆情应对方案,决定新闻发布的口径、原则和内容,确定负责新闻发布、审定新闻发布稿和接受记者采访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网络舆情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部门进行处置。遵纪依法对当事人、责任人提出处理和责任追究意见建议,并按有关程序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具体应对机制如下:

1.建立网络舆情监控信息员机制。应确定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反映机敏、熟悉网络的几名教师担任网络舆情监控信息员,对涉及我校的网络舆情实行监控和引导,特殊时期安排专人24小时监控,加强网上舆情监测和应对。重点加强对学生、家长关心、群众关注的重点论坛的实时监控,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监测舆情发展动向。

2.建立快速报告机制。舆情监控信息员发现有关学校的不良舆情信息后要立即向校级领导汇报,经批准后,根据事件进展情况适时采取应对措施。

3.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要通过跟踪分析,把握舆论发展走向,分析判断突发及重大舆情的程度,提出合理化建议。校级领导和相关负责部门对汇总上报的事件进行初步分析,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召开会议和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

4.建立快速查核机制。对网络反映的情况,需要调查的,要迅速组织力量开展调查,与网络抢时间,并注重周密谋划,妥善处置、严控因处置不当造成不良后果。经查证属实,并构成违纪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与事实不符或者出入较大的,及时予以澄清。对恶意造谣、干扰学校正常学习生活开展的,依法送交有关部门处理。

5.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加大在学校网站有关热点事件的进展情况,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形成权威、畅通的信息发布渠道。如发生舆情突发事件,校级领导同校办及相关部门迅速拟定新闻发布内容和方案,经领导小组审定后,按照统一的口径,选择合适的时机发布,并组织媒体进行报道,让正面信息先声夺人,为网民提供权威声音,营造有利舆论。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不论是网络舆情初步形成,还是网络舆论已成热点,都主动澄清事实真相,争取网民理解支持。

6.建立舆论引导、疏导机制。抢占网络“沙发”,主导舆论发展,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在网上及时跟帖、发帖,运用网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语言引导网上热点,努力掌握网上舆论的话语权;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导、新闻记者撰写评论文章,进行专家解答,以权威的、专业的信息赢取网民的信任。

7.学校档案要做好舆情突发事件的全程处置工作的文字材料、声音、影像的记录和保存保管工作。

政府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实现 第3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舆情监控系统,电子政务

1 我国网络舆情现状及对政府的影响

1.1 网络舆情现状

近两年网络热点事件爆发频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网民人数增长迅速,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今年7月发布的第26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2亿人,普及率达到31.8%,从而扩大了网络舆情形成的基础。二是网络的虚拟化、即时性、传播快的特点,使其成为社情民意的首选表达平台。三是在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改革近30年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型所积累的各种矛盾而引发的现实问题倾向于通过网络凸显,如果控制不当容易导致现实事件的激化态势。

2009年网络热点事件为数众多。根据对五大网络社区热点事件发帖数量的统计,发帖超过5000份的热点事件有16项(如表1所示),其中发帖过万份的事件有5项[1]。

1.2 网络舆情对政府形象的影响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形成网络舆情的热点事件呈现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事件主要涉及公民权利保护、公共权力监督、公共道德伸张等一系列重大社会公共问题,往往反映的是负面信息。另一方面,排名前20位的事件中,与政府直接相关的有15件,占总事件数的75%,其中负面事件14件,占政府事件总数的93%。说明当前受大众最为关注的热点事件往往反映的是政府的负面信息,直接影响了政府及领导干部的形象。

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建立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把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作为一种制度性的设计和安排,标志着党对舆情研究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

随着网络媒体逐渐成为反映社情民意主要载体,网络舆情已经越来越成为政府各部门关注的焦点。舆情监控系统的构建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了智能化全时段的电子监控技术,信息主管部门可用其跟踪网络热点事件、主导网络文化阵地。对公职能部门可利用它实时监控网上对本部门的相关信息,随时获知公众对本部门的意见或看法,对于不利于本部门的负面信息给予自动报警,即时分析处理,判别事件处理优先级,作出相应对策处理,缓解舆论压力,避免事态恶化,从而变被动为主动,维护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

2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总体框架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功能包括:舆情规划、舆情收集、舆情分析、舆情控制、舆情评估。相应地分别由以下五个子系统组成。

(1)舆情规划子系统。

确定监控的主题,设定监控的对象(国内主要网站、论坛、博客)。日常一般设置为本部门的机构名称或部门领导名字即可;在舆情爆发期,可根据舆情主题关键词来进行设置,准确捕获舆情动态信息。

(2)舆情收集子系统。

从指定的所有监控对象中,实时自动获取指定主题的网页信息,存入本地信息库中。

(3)舆情分析子系统。

对信息库中的所有信息,实时分析处理,包括主题识别、信息分类、数量统计、重要性分级,同时通过与之前信息分析结果相比较,自动研判相关舆情的主题及热度变化趋势。

(4)舆情控制子系统。

实现舆情预警通报、应急方案制定、部门应急联动等管理内容。通过设定一定阈值,超过阈值范围系统自动报警,继而引入人工干预,启动政府应急方案。

(5)舆情评估子系统。

主要是舆情事件的事后分析备案和总结,为舆情监控系统的优化及应急预案评估和修订提供参考依据。

系统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3 监测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本文针对上述舆情监测系统各部分的功能组成,结合系统总体框架图,详细介绍各功能的关键技术实现。

3.1 Web信息采集技术

选定监控目标对象集(网站、论坛、博客等信息来源地址),设置主题关键词,进行信息捕获并存入舆情信息库。采集技术利用搜索引擎中的网络爬虫技术,根据http协议检索Web文档信息,自动提取网页,实现对主题网页的抓取。采集时需关注三个方面的策略问题。

(1)在采集效率上,为保证舆情监控的实时性,可根据需要设定下载网页的层数,同时实现多对象、多线程并行采集。其次,为避免因抓取速度过快、抓取频度过高造成目标网站服务器拒绝服务的问题,需根据目标网站的下载速度决定下载的线程数及请求的频率。最后,初次遍历目标对象后,下次遍历时,只需对新更新的页面进行下载,提高效率。

(2)在采集算法上,通过引入具有页面采集顺序及主题相关性识别机制的主题网络爬虫技术,定向抓取目标网页资源。它主要基于Web页面间链接结构的分析确定页面的重要性,进而决定采集顺序的策略。通常认为有较多入链或出链的页面具有较高的价值。Page Rank和Hits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算法[2]。著名的GOOGLE搜索引擎就是使用这一算法。

(3)在采集周期上,需根据目标网站的信息量、访问量、信息更新频率等因素自动设定信息采集的周期,例如新闻类网站的更新频率(以分钟或小时计算)高,抓取的间隔时间就要短些。

3.2 Web文本预处理技术

在信息分析之前,需要对搜集到的所有网页进行去重、内容提取、中文分词、文本特征提取等预处理工作,为下阶段的舆情信息分析做好基础工作。

3.2.1 网页内容提取技术

与普通文本相比,网页包含了除正文以外的大量其他信息,如广告链接、网页格式标记等。与传统数据库中的结构化数据相比,网页上多是无结构或半结构化的信息,其数据格式多样化,格式信息和内容数据参杂在一起,因此需要提取网页中的正文内容,再进行后续的内容分析。具体过程为对通篇文档进行HTML源码扫描,提取网页中的3种信息。

(1)文档标题:

通过提取出置标命令〈Title〉与〈/Title〉之间字串而得到。

(2)文档内容:

通过提取出置标命令〈Body〉与〈/Body〉之间所有正文文本得到。

(3)新的链接:

通过提取出置标命令〈Ahref =“字串” 〉中引号部分的字符串得到。

设置一些字符串变量,如STR:存储HTML文档中的正文部分;TitleStr:存储标题部分的内容。过滤掉如“<script>”和“</script>”之间字符串(一般是系统函数或者过程),“<style>”和“</style>”之间的字符串(一般是对于页面风格的设置)等不需要的信息。最后,将Titlestr和STR输出,就可以得到网页标题及正文信息[3]。

3.2.2 文本分词技术

文档内容提取完成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分词处理。文本分词是信息相关度和重要性分析以及文本特征表示的基础,原理是将一篇文档转化为词库的形式。建立停用词表,去除相关停用词。分词方法主要有下面3种。

(1)基于规则的分词方法,又称机械分词方法,是按一定的算法从待分析的文本中提取一系列的字符串,依次与预先建立的词典中的词条进行匹配,若在词典中找到某个字符串,则匹配成功(识别出一个词)。其局限性在于词典的完备性。

(2)基于统计的分词方法,是基于(两个或多个)汉字同时出现的概率,通过对语料库(经过处理的大量领域文本的集合)中的文本进行有监督或无监督的学习,从而获取该类文本的某些整体特征。

(3)基于理解分词,又称知识分词,是一种理想的分词方法,利用句法和语义信息或者从大量语料中找出汉字组词的结合特点来进行评价,找到最贴近于原句语义的分词结果。

3.2.3 文本特征抽取

文本特征抽取是信息分析的关键,将文本通过一定模型进行表示,挖掘信息隐含语义特征,从而达到文本标识的目的。文本特征是指关于文本的元数据,特征表示是指以一定特征项(如词条或描述)来代表文档,在文本分类或聚类时只需对这些特征项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非结构化的文本的处理,这是一个非结构化向结构化转化的处理步骤[4]。

特征表示模型有多种,常用的有布尔逻辑模型、概率型、向量空间模型(Vector Space Model,VSM)等。近年来应用较好的是向量空间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将文本看作特征词的集合,并使用特征词的加权向量表示文本,将文本转换成易为数学处理的向量模型,使得文本相似运算和排序成为可能。

具体处理过程为:从文本中提取可以代表文本内容的若干关键词(t1,t2,t3,…,tn)作为特征词,根据特征词在文本中的重要程度,给每个特征词赋予一个权值Wi。若一篇文本用N个特征词来表示,则可构造一个N维的向量空间,每个特征词所对应的权值Wi即为该文本在向量空间中对应维的向量分量,即将文本表示为一个特征向量(W1,W2,W3,…,Wn)。

由于Web文本的数据量非常大,表示文本的特征向量的维数很大,可能会达到几万维,如此高维的特征空间会使一些挖掘算法无法进行或效率很低,实际运用中还需要对特征空间进行降维处理。

3.3 舆情信息分析跟踪技术

3.3.1 话题识别及跟踪技术

话题识别与跟踪(TDT)通过监测目标网站的信息,实现对舆情新话题的自动识别和对已知话题的动态跟踪。包括5个方面工作:报道切分、话题关联识别、新话题发现、话题识别和话题跟踪[5]。

报道切分是从一个信息源获得的信息流切分为多个不同的话题相关的文档。

话题关联识别用于判断两篇文档是否描述了同一个话题,多个文档对按时间排序,顺序处理。

新话题发现是对信息流中的每篇文档,顺序判断其内容是否描述了一个新的话题,即是否为该信息流中描述某个话题的首篇文档。新主题的识别是话题发现的第一步工作,被认为是TDT中最有难度的任务。

话题识别是对信息流建立一个簇划分系统,簇内所有文档描述同一话题,由新主题发现和话题追踪两方面技术共同实现。

话题跟踪是给出一组种子报道,训练得到话题模型,然后在后续报道中发现与这个话题相关的所有报道。

3.3.2 文本情感倾向分析

网络文本的倾向性分析就是挖掘网络文本内容蕴含的各种喜好态度、情感等非内容信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得网络舆情在大多数情况下真实地表达出了民众的态度和情绪。通过倾向性分析可以明确网络传播者的意图和倾向,可以判断某一信息属于正面信息还是负面信息,例如若是针对政府某部门或某领导的负面信息,系统自动报警,从而使相关部门及时了解网情,做好应对措施。

当前流行的语义倾向性分析系统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识别词汇的语义(短语)倾向性,然后利用不同的策略,根据词汇(短语)的倾向性给出整篇文本的语义倾向评价。目前主要有两种研究思路。第一种,是对所有词汇的倾向性评分进行统计求和,根据最终的得分正负来评价文本的倾向性。第二种,是采用机器学习的方式根据词汇的倾向性训练出语义倾向分类器,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思路,总体效果比统计求和要好。

4 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政府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实现,主要从监控流程、总体框架、关键技术三个方面对舆情监控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解构。舆情监控的关键技术涉及信息检索学、自然语言处理、Web信息搜索、数据挖掘、信息学等多个领域,其算法和模型的研究又是具体技术实现效果的关键。舆情监控系统实际运行中具体效果的评估及技术改进,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EB/OL].http://yq.people.com.cn/htmlArt/Art392.htm.

[2]刘世涛.简析搜索引擎中网络爬虫的搜索策略[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9).

[3]苏芳仲,林世平.Web文本挖掘中的一种中文分词算法研究及其实现[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

[4]胡静,蒋外文,朱华.Web文本挖掘中数据预处理技术研究[J].现代计算机,2009(3).

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效能检验及分析 第4篇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效能;检验及分析

基金项目:2013年湖南省社科基金立项一般项目《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研究》(课题号:13B24)研究成果;2013年湖南省科技厅重点课题《网络舆情安全的协同治理研究》(课题号:2013ZK2080) 研究成果。

一、衡量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效能的标准

(一)网络舆情收集监测是否全面时效。对于网络舆情内容的监测是否做到全面、准确、及时是衡量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效能高低的首要指标。对舆情内容进行全面监测,包括舆情监测的范围、类别、总量等各个方面,只有做到监测的全面性,才能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不遗漏掉任何一条可能引发舆情危机的信息。网络舆情监测及响应具有“黄金4小时”的要求。只有关注舆情内容监测的时效性,做到对网络舆情内容的“实时监测”,才能对网络突发舆情进行及时发现和应急处理,而这对网络舆情危机应急处理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二)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是否科学准确。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工作是在前期对舆情信息收集监测工作的基础上,高校舆情研判团队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经过科学、严格的分析研判程序,对舆情信息进行鉴别,最终对于舆情信息的正负性质、特点规律、发展趋势、后果影响进行预判的过程。只有对舆情信息的科学研判,才可以从采集的海量信息中筛选、过滤出有效信息,确定重点监控领域与追踪对象,这样既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又可以避免因研判失误出现徒劳无功或者贻误时机的被动局面。因此,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是否科学、准确是衡量高校舆情监控效能高低的关键指标。

(三)网络舆情安全预警是否及时恰当。网络舆情安全预警就是对照预警安全体系指标,发现对网络舆情出现、发展和消亡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对之连续不间断地动态监测、综合分析,对当前网络舆情做出等级预报的活动。综合考虑国际惯例及我国相关管理规定,网络舆情的预警等级一般被划分为:轻警情 (Ⅳ级,非常态 )、中度警情 (Ⅲ级,警示级 )、重警情 (Ⅱ级,危险级 ) 和特重警情 (Ⅰ级,极度危险级 )四个等级,并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来加以表示1。只有做到网络安全预警的及时、恰当,才能为高校决策层针对网络舆情的情况恰当启动不同等级的应急预案提供条件,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因预警迟缓造成贻误战机,又不至于因预警过度造成草木皆兵。

(四)网络舆情危机应急是否高效有序。当网络舆情因各种主客观原因演变成舆情危机时,高校网络舆情应急预案能够立即启动,做到领导有力、组织有序、协同配合、形成联动,在短时间内调动和整合各种力量,紧急、高效、有序的开展工作,布控一系列有效应对措施,在最短时间内化解危机,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这是衡量高校舆情监控效能高低的基本指标。

(五)网络舆情引导干预是否主动有效。在网络舆情的日常监管工作中,高校管理者应本着以预防为主、防患为未然的原则通过设立新闻发言人、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意见领袖”等方式,主动引导影响高校网络舆情走向,倡导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的舆论导向。在网络舆情爆发期,能够及时回应大学生的舆情诉求,澄清真相、纠正问题,让大学生的合理诉求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二、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效能的检验与分析

(一)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效能的检验。(1)日常模拟检验。在构建完成网络舆情监控体系之后.高校管理者应保持高度临战状态,注重日常对网络舆情监控体系运转效能的检验,最好能够实时选取国内外主流门户网站的典型网络舆情案例进行模拟演练,从信息的采集、分析研判、安全预警、危及应急、引导干预等各个环节对系统的运转效能进行全面检验,以验证体系指标选择的有效性和系统构建的可行性,对演练查找出来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完善改进,确保危机真正来临时有效应对。(2)危机实战检验。尽管平时的演练能够有效检验舆情监控系统的效能高低,但是演练的模式毕竟不能完全模拟舆情危机实际来临时的真实情景,因此到高校网络舆情真正发生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高校管理者一方面要立即启动舆情监控体系有效应对,更应该珍惜舆情来临时检验舆情监控效能的实战机会,做好经验总结,及时改进薄弱环节,以切实提升高校舆情监控系统的效能水平。

(二)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效能的分析。整个高校舆情监控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充分依靠先进的舆情监控技术,因此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效能的分析,应该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人工和智能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力求分析结果的全面、准确、客观。

参考文献:

[1] 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03)。

[2] 呼 雨,陈新杰等。网络舆情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情报探索,2012.11

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工作细则 2 第5篇

为促进和保障校园舆论信息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对校园舆情的监测与引导,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条 组织管理

舆情监控小组由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直接管理,由思想教育科老师直接领导,小组成员由来自各学院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工作助理组成。

第二条

工作职责

主要负责我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督,收集校园舆情信息,并及时将舆情信息上报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相关负责老师。

第三条

工作内容

(一)监督与校园活动有关的新闻网页、论坛和贴吧。

(二)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突发事件等。第四条 工作监测重点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实施;

(二)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否定四项基本原则;

(三)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四)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五)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

(六)损害我校声誉、形象的不实言论。第五条 工作要求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并以此作为开展宣传工作的理论武器。切实增强小组成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正确理解和运用网络舆论监督的权力,准确把握网络舆论监督的方法和形式,以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进团结、维护稳定为出发点,确保网络舆论监督客观公正准确。

(二)做好舆情监督工作。监督、管理校内外参与学生较多、影响较大的网站、论坛及贴吧等。正确引导舆论方向,对学生关注度高、影响较大,并可能成为持续关注焦点的与我校有关的舆情,应第一时间向校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负责老师汇报。

(三)做好舆情引导工作。利用值班时间在相关贴吧、论坛等发布经审核的与我校有关的正面消息,加强对我校的宣传。对容易引起网络舆情混乱的消息及时进行正面引导和正确的答疑解惑,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疏导、及时处理。

(四)做好工作记录。认真、详细、负责地完成工作记录,特殊事件要做到跟踪记载处理过程与结果。对于不利我校声誉的较重大舆情信息或其他需特殊关注的舆情信息要认真做好电子档的保存工作。

(四)做好《每月舆情汇报》。每月定期完成《舆情汇报》,及时对当月的校园舆情及监督结果等进行总结与分析。

第六条 工作制度

(一)例会制度。舆情监督小组每月召开例会,对一月内的网络舆情进行总结和交流,同时部署下月工作;

(二)报告制度。对值班和空闲期间发现的关于我校较重大舆情要及时向小组组长及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领导老师报告。

第七条 网络舆情监测处理办法

(一)凡在与我校有关的论坛BBS、贴吧等(如百度“安徽师范大学吧”、蓝天BBS)网络服务系统发现与我校有关的舆情信息,应及时进行处理。

1.在专门针对我校学生的网络服务系统上发生的有关舆情信息,舆情监督小组成员经研究汇报后可进行引导或直接删除有害信息。

2.在无管理权限的网络服务系统上发生的有关舆情信息,应及时联系有关论坛、贴吧、BBS等的管理员协助引导或删除信息。

关于加强网络舆情监控的暂行规定 第6篇

联系电话:***(***)

关于加强网络舆情监控的暂行规定

二郎坪中心校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特别是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控,防止不良信息对校园的侵害,促进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网络舆情引导与监控管理

由中心校负责,设专职网络舆情监督员,各学校应成立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小组,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的网络信息安全责任人,并配备网络舆情管理员,负责本单位网络舆情监控工作。

第二条 网络舆管理员职责

(一)网络舆情监督员工作职责:负责监测西峡网、西峡吧、市委书记留言板、局长信箱等网站的舆情情况,了解各网站当前的舆情,及时将舆情通报相关单位舆情主抓领导,督促及时控制和引导,并作好日志记录和备案工作;负责跟踪各单位的舆情控制及引导情况,及时上报中心校。

(二)网络舆情管理员工作职责:负责监测本单位网站的舆情,及时向网络舆情主抓领导通报备案;发现舆情或接到各学校网络舆情监督员的舆情通报后,及时向本单位负责人和网站管理员报告,对舆情进行控制和引导;负责向网络舆情监督员及时反馈舆情的控制和引导情况。

第三条 网络舆情的引导与控制

(一)如发生舆情,由本单位网络舆情引导与监控工作小组负责引导或直接删除有害信息。

(二)经监测发现在Web主页、BBS、博客等公众信息服务系统发生有关本乡镇的舆情,及时报告校领导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并根据具体情况报上级有关网络管理部门处理。

第四条 各单位应严格执行保密规定,严禁涉及党和国家,以及学校秘密的信息上网。

第五条 师生员工不得查阅、复制或传播下列信息:

(1)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实施;

(2)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否定四项基本原则;

(3)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4)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5)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

(6)损害二郎坪教育发展的声誉、形象的不实言论。

第六条 违反本管理办法规定的,学校可依规进行处理;对违反法律法规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第七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二郎坪中心校

网络消防舆情监控关键词词库 第7篇

网络消防舆情监控关键词词库

【消防综合类】

消防官兵、消防干部、消防警官、消防战士、消防士官、消防文员、合同制消防员、消防文职雇员、消防志愿者、消防人员、消防队、多种形式消防队、企业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义务消防队、消防士官选取、消防直招士官、消防退役安置、火灾、大火、火警、灭火救援、消防救助、消防装备、消防车、消火栓、消防站、消防水源、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规划、消防监督、消防管理、消防执法、消防验收、消防技术服务、火灾调查、消防安全监测、消防安全评估、消防宣传、消防安全培训、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消防咨询、消防远程监控、消防志愿服务、消防志愿行动

【消防管理类】

消防坑爹、消防执法不作为、消防无法无天、消防乱处罚、消防乱罚款、消防乱收费、消防培训收费、消防吃拿卡要、消防腐败、消防收贿、消防受贿、消防打人、消防抓人、消防执法蛮横

【灭火救援类】

消防灭火收费、119报警电话无人接听、消防队出警慢、消防队到场慢、消防车无水、消火栓无水、消防员见死不救、消防队不作为、消防队救援不力、消防队扑救不力、消防指挥不力、消防 大火 多人跳楼 多人死亡、消防人员死亡、消防人员受伤

【部队管理类】

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原则和途径探索 第8篇

一、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原则

(一) 重在预防

著名危机管理专家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曾经提出“使用少量的钱预防, 而不是花大量的钱治疗”的观点。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一旦发生, 实际上就意味着高校日常舆情监控工作的失败, 其对校园和社会所产生的负面冲击无法估量。因此, 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 防患于未然, 是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首要原则。

(二) 全面掌控

要加强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有效监控, 对于舆情信息的全面及时关注至关重要。因此, 高校网络舆情监控一定要做到“广撒网", 采取人工搜索和机器搜索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大搜索引擎, 新闻门户, 博客, 视频等各种网络载体的信息进行全面采集, 实施24小时监控, 力求不疏漏任何一条容易引发舆情危机的危险信息。

(三) 适时跟踪

当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侦查到的可能会引发舆情危机的信息时, 一定要对其发帖源头、扩散范围、发展趋势、后果影响进行彻底掌握与透彻分析, 判断是否应该及时跟踪, 是否需要做好舆情预警的准备, 这是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关键。通过适时追踪, 可以为高校决策层做出恰当的舆情处理决策提供依据, 也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四) 及时干预

要提升高校舆情监控水平, 离不开高校管理者对于网络舆情的主动引导与有效干预。在舆情危机形成孕育阶段, 高校舆情管理部门要通过正确的判断以及相应措施, 及时扼杀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苗头, 力求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中;当舆情危机爆发时, 高校管理者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组织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舆论引导, 在最短时间内澄清事实真相, 最大限度消除负面影响。

二、高校网络舆情监控途径

(一) 完善制度保障

各高校应该依据我国加强网络监控的相关规章制度, 积极探索建立符合高校实际的网络舆情监控领导制度、队伍建设制度、舆情应急处置制度、组织保障制度等, 探索建立“学校统一指挥、部门协调联动、师生全员参与、实时全面监控、快速处置得力”的网络舆情监控长效机制。

(二) 加强队伍建设

1.组建专业舆情监控队伍。成立高校党委领导下网络舆情监控中心, 组建一支以宣传部门骨干、网络专业技术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团学干部为主的立场坚定、经验丰富、技能熟练、数量充足的网络政工队伍, 从事网络舆情信息日常监控及舆情爆发时的应急处理工作。2.建立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高校新闻发言人, 针对相关舆情信息, 及时发布辟谣信息, 及时澄清事实真相, 提高高校日常工作的透明度。3.培养意见领袖。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精英的主观能动性, 有针对地培养一批活跃在各网络平台的“又红又专”的意见领袖, 通过他们倡导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舆论走向。

(三) 倡导网络道德

高校既要注重网络舆情的线上实时监控, 更要注重在现实生活中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培养, 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 切实提升网络道德修养, 引导他们在日常网络生活中自觉遵守网络道德, 切实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 这是预防高校舆情危机发生的根本举措。

(四) 提升硬件水平

高校管理者要充分发挥现代舆情监控技术的优势, 加大投入积极建立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切实提升高校网络舆情的采集、分析、研判、预警、处置水平, 从硬件上保证提升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五) 实施多方联动

高校应积极与地方政府、主流媒体、公安部门、网管部门建立实时联动合作机制, 加强舆情信息分享, 强化舆情处置合作机制, 共同提高舆情监控水平。

摘要: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原则和途径的探索, 切实提高高校舆情监控水平, 对于科学妥善处理高校舆情危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原则,途径探索

注释

1[1]郭云.发挥高校网络舆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正能量[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

2[2]戴维·奥斯本, 特德·盖布勒著, 周壤仁等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36-37.

3[3]李凌云.“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4 (05) .

4[4]王健.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J].信息网络安全, 2009.03.

校园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研究 第9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QS单模式匹配算法;SunWu算法;敏感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03-01

一、引言

隨着互联网的兴起,信息的迅速传播,人们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以及思维方式也随之改变。在高校,校园网络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平台,重要性毋庸置疑。学校主页、校内各学院、各部门主页,学校BBS,甚至各个学院BBS,班级网站都是高校学生经常访问的平台。类似于这种公共广场,是大学生自由发表评论、表达意见的网络空间,校园内外的一些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通常会以最新最快的速度在这种媒介场所内出现,引发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形成大量的讨论。随着意见的扩散和讨论的深入,讨论的主题往往会逐渐趋向特定的焦点,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较为明确的网络舆情。而出于学生思想的积极引导以及校园安全工作的管理,对校园舆情进行有效的监控,是各高校所能采取的合适手段之关键。

关键字匹配算法主要是串匹配。串匹配是利用一个符号序列查找出一个或多个特定符号序列的过程。利用串匹配能在正文文本中寻找所有关键字集合中的关键字,并报告关键字出现的位置。依据在匹配过程中所要匹配的模式串个数,串匹配算法可分为单模式串和多模式串。串匹配技术的发展是与其应用密切相关的。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除了早期的文本编辑、全文检索系统、查询系统等,现今已广泛应用到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etwork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内容过滤、生物科学计算以及新闻主题提取等。利用串匹配技术,我和团队自主开发了校园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并通过模拟数据,验证了串匹配技术在舆情监控系统中应用的正确性。

二、算法介绍

QS(Quick Search)算法是利用不良字符跳转表和文本串中未出现在模式串里的字符来匹配紧邻当前匹配窗口的下一个字符,能有效的加快匹配速度。在实际应用中,QS适用于大字符集、模式串较短时的情况。QS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O(σ),其预处理阶段的时间复杂度为O(m+σ),最好情况下QS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可以达到O(n/(m+1))。

SunWu算法是基于单模式的BM算法设计出的一种多模式匹配算法。与其它算法不同,SunWu算法使用“块字符”(Block Character)作为基本单位,将其作为进一步匹配的入口和进行跳转的依据。SunWu算法使用长度为B的字符串代替坏字符串,进行最大限度的跳跃,并且使用散列技术和前缀表来减少需要进行实际匹配的次数。此外,SunWu算法不受大小字符集环境的影响,在中文情况下能够表现出比较好的性能,符合中文字

三、结果分析与展示

QS算法和SunWu算法是典型的关键字匹配技术的算法,二者有各自的优点,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此,在自主开发的舆情监控系统中,我们将二者相结合运用,通过测试数据分析可知,QS算法和SunWu算法结合使用能大大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如图3.1所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模式串的最小长度m=2,模式串数量由500增加到5000时,各算法扫描时间的变化。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模式串数量的增加,各算法的运行时间都有相应增大,QS的运行时间一直低于SunWu算法。当模式串数量小于3000时,QS的运行时间少于SunWu的运行时间。当模式串数量大于3000时,QS的运行时间多于SunWu的运行时间。而二者的结合使用所需的运行时间则处于中间水平。加之,表3.2所示,模式串数量为100,模式串最短长度从2到8时,各种算法在reuters21578语料上消耗的时间。由表可看出,二者结合使用所花的扫描时间始终明显低于其它两种算法。当m=2时,二者结合使用所花的扫描时间低于SunWu算法的1/6,m=8时,二者结合使用所花的扫描时间低于SunWu算法的1/2。随着m的增大,二者结合使用的算法所花的扫描时间呈减少趋势,且差距亦呈减少趋势。

四、总结

网络舆情监控意义 第10篇

先进性说明

微博舆情监测软件是一款集微博监测、分析、预警为一体的网络舆情专业应用软件;覆盖国内外主流微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Twitter等微博;本软件根据客户自由指定的信息提取方式,把所有的非结构化的数据变成我们指定的结构化设置。比如我们提取用户名、阅读数、粉丝数、评论内容等,行全内存、高并发、实时保证数据的抓取和存储达到多重备份,并且实时调用分析,确保抓取更具全面性和及时性 核心作用

1、全面掌握微博舆论动态、了解民声民意、危机预警提示工具。

2、舆情分析预警信息关键词设置实时监测出具监测报告及时预警微博舆情监控 科技成果转化

网络舆情监控意义 第11篇

1.选题过程(1)步骤

1)阅读课题指南,查询以往社科基金项目,了解党中央和国家最新重大部署、紧跟国际最新动态,跟踪学术前沿。

2)确定团队小组熟悉的领域或方向,聚焦于团队熟悉的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现有优势,扬长避短。(由于团队有几个人做过网络舆情的研究,所以我们选题的方向是网络舆情)

3)查阅网络舆情领域最新的综述文献或相关研究论文

4)仔细阅读文献资料:确定最有意义和最有可能的突破口(突破口有哪些,文献综述里找)(2)突破口

老问题+旧方法型(对老问题深入挖掘)

老问题+新方法型(方法的创新)

新问题+旧方法(前沿研究)

新问题新方法

看我们所研究的课题是哪一种吧 1)逐项检索这些突破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研究的课题,确保选题能集中回答1-2个重要科学问题 3)请教同行专家论证课题和研究措施的可行性(看看改不改成询问老师意见,或者干脆不要这一步)2.选题理由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的发展和民意表达空间扩展,网络舆情在突发事件本体的演化过程中,常常催化其升级和扩散,甚至影响和决定着社会舆论的走向,进而渗透到现实社会中,并对现行的政府公信力、政府公共决策、政府运行机制等形成制衡或约束,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阻力因子。因此,加强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尤其是掌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并实施科学、有效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是当前理论界和实践界所关注的热点、重点和难点。

在基金申报选题时,不管你所选题属于何种类型组合,都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需求性原则。所选的研究课题属于学科发展或科技发展的前沿,必须是目前未做或未完成的研究工作,且优先选择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亟待解决的问题,所选题必须具有重要意义或急需解决的问题。

(2)创新性原则。要求探索科学问题中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思路、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总之,选题必须有原创性,研究工作必须有创新性。

(3)目的性原则。所选题必须目标集中,不含糊,不笼统,切勿选题太宽泛,最终确定的选题应集中回答1-2个重要科学问题,不能求一个项目解决所有问题。这一点通常是基金申报新手很容易走入的误区。

(4)可行性原则。需要根据智慧技能、研究基础、团队实力和硬件设施,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地进行选题,确保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实现有限的确定目标。因此,在项目选题方面,一定需要详细说明所选课题是可以实现的。最好,自己有相关研究基础或预先研究成果作为支撑。

(5)优势性原则。选题时充分发挥自身的现有优势,扬长避短,顾及个人及团队的智力结构、特长、基础和潜力,考虑课题研究的可持续性。最好能在自身熟悉的领域选题,这能保证项目书能送到小同行中评审,让评审专家对你的申请书有较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如果不是自己优势的领域,自己把握可能也不够。(6)可持续性原则。基金申请人通常会有自己的一个小课题组。为此,申请人需要考虑所选课题,是否具有发展前途,即是否具有推广价值和可持续性的创新,能否为日后课题组提供可持续性发展。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问题:

(1)2014 年 1 月 16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 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 2013 年 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45.8%。

(2)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期,突发公共事件数量连年增加并呈现新的趋势和特点,经过网络媒体和网民传播的突发公共事件更是呈现井喷式增长。并产生舆情聚焦,经过互联网的放大不仅左右了公众的舆论导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

(3)目前我国政府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对于网络舆情的治理和应对水平较低

研究目的和意义:

(1)有助于建立起针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长效治理机制,通过适当手段预防、干预、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2)提升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有助于融合新媒体共同推动我国社会架构转型。

(3)作为政府公关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能够拉近和民意的距离,提升政府公信力,还能为政府公共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推动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合理化。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西方发达国家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舆情的政府监控的研究起步较早,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发达国家对突发公共事件中舆情的监控研究如今已经涉及政府监控的方方面面,研究愈加细化。

(1)网络舆情理论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民主理论、网络空间治理理论等逐渐进入国外学者的研究视野。Herbert Blumer认为网络舆情是指在所给定的公共场所里,在任何时间里由讨论的人组成的一种集体性行为。Noelle-Neumann从沉默螺旋理论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认为在网络舆情的生成中,公众的意见会因为另一方意见的沉默而逐渐强化,并通过反复形成具有某种一致性的舆论,进而演化为群体性倾向的网络舆情。Brauchler Birgit则分析了对立理论在舆情中的作用机理,并以东印尼的Moluccan事件为个案予以证明,网络中的对立矛盾的交锋更容易导致网络舆情。Patricia Moy则认为,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中,最为主要的是突发事件的应对和舆论引导不当,并可能因为舆论的引导不当导致更大范围的事件。LavrenkoV、Allan J、DeGuzman E 等人从技术层面对网络舆情进行了研究,他们指出网络舆情监管包括最初对事件的识别,以及包含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后续相关报道的话题检测与跟踪。Mceoy以美国“黑色联盟”为个案分析了“新闻修复”的权威地位,并为网络舆情的传播与发展创造了更好机会。Bob J.Carreil与DavidL.Sturges等人从网络舆情的原因进行解析,认为公众利益的冲突性和环境的作用是网络舆情的直接原因。Brooks B在网络舆情的引导中认为“网络把关”是十分重要的,并要求在网络舆情引导中要善于运用议程设置理论。

因此,在理论方面,西方国家学者提倡网络舆情的研究应将案例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突出网络舆情理论在案例中的应用和分析,从何构建出合理的管理模式。

(2)网络舆情技术模型与平台建设

第一,网络舆情的技术模型研究。Katarzyna Sznajd-Weron于2002 年创建的Sznajd 模型是学术理论界出现的首个舆论交互模型,该模型基于“united we stand divide we fall”建立,认为舆论观点是由内向外扩展。Elgazza采用Watts以及Newman的网络方法,创建了一个小世界网络,在该小世界网络模型中,突出体现了领导者的观念,并将领导者定义为负有传播、解释各种观点责任的个体,它能够在充分保持自身观点不改变的同时,可以轻易地、完全地改变其他个体的看法和观点。Hegselmalm以及Krause等人提出一个全新的网络舆情模型,并基于观点距离考虑,提出“有限信任”的观点,他们指出在网络舆论传播的过程中,舆情观点不仅仅包括简单的正反两种观点,而是多种观点共同交互,这是网络舆情演进模型中的重要的研究方向。Fortunat研究了全连通图、无标度网络、星型图、方格和随机图等五种网络技术模型。

第二,网络舆情监管的技术平台研究。Tsou等为网络舆情监管中对网络舆情进行主题分类和倾向性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Gil-Garcia等认为,在网络舆情监管过程中,发现、采集以及跟踪网络舆论热点话题并寻找最佳的网络舆情预警实现途径,主要是运用文本聚类等方法实现。Antioine Naud等认为,在网络舆情监管过程中,可以采用基于聚类算法的文本主题分类等方法和技术,来对网络上的舆情话语进行舆情简报处理、倾向性分析等操作,最终实现网络舆情的预警、引导和监控。Vadrevus、Gelgif、Davulcuh等人认为进行网络舆情分析,就必须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在技术方面也需要采用包括距离判别法、Fisher判别法以及Bayes判别法在内的多种分类判别方法。Welty C、Murdockj W等人认为网络舆情监控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朴素贝叶斯、组合分类器等。

在实践方面,西方学者注重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通过对网络舆情的技术模型和平台的建设对现实突发事件提供技术支持。2国内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国内的迅猛发展,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出现较多,而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以下方面。(1)关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特征、产生、演化机制研究

关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和演变机制研究,例如有学者指出该过程经历三个阶段:舆论爆发期、舆论高涨期和舆论消退期。魏丽萍建立了三个进化博弈模型来模拟网络舆情的生成和演化机制。唐超认为网络情绪是网络舆情演化过程的重要因素。

(2)关于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于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的研究,探析了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监管中政府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有效互动不足、不知情、不懂得应对方法、不懂得如何修复舆情、对网络舆情可能造成的现实影响和危害预期不足等。当前学者从宏观角度、电子政务角度等治理对策方面的研究,包括舆情研判、舆情引导、舆情干预、舆情应对、舆情公关、舆情反馈、舆情管控等。如加强建立网络舆情监控和专门的网警队伍;在网络舆情监测中引入数据挖掘技术;构建政府网络舆情辅助决策系统模型等。

除此之外,专家学者们在特定领域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也已经有了不少成果,包括涉警领域、法院、检察机关、高校等领域。

(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分析模型及技术研究

如在网络舆情预警中融入BP神经网络的数学模型,实现对网络舆情安全态势的定时评判,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其效度。通过构建舆情热点发现和追踪模块,利用热点算法描述了模块数据挖掘功能。还有学者针对我国网络舆情信息量大、人数众多、控制难度大等特点,提出构建舆情反应力、舆情引导力、舆情控制力等3个维度的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预警评估指标体系。

(4)网络舆情监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必须要有技术支持,例如:舆情采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信息检索技术、聚类分析技术、网页分类技术等。也有学者针对网络舆情监控技术的核心舆情分析引擎进行具体研究,包括舆情观点分析、舆情倾向识别、舆情主体监测以及舆情主动自动跟踪等舆情信息识别与分析技术。

(5)关于网络舆情与政府形象方面的相关研究 提出从静态和动态角度构建政府形象提升模式,以创新的方式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提高政府合理利用网络舆情的能力;转变行政思维和理念,正确对待网络监督,提高地方政府公信力等。

(6)关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案例的具体剖析

近年来学者对多件网络舆情案例进行了有效剖析,例:厦门“PX”事件、汶川地震、“李刚门”、四川会理悬浮照事件等多角度总结了政府在治理网络舆情时存在的问题和根源,并探讨政府如何有效地应对、化解网络舆情事件。

(7)不足 总体上讲,国内关于网络舆情的相关研究分布范围较广,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某些方面还有所欠缺。

1、在分析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方面,某些研究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而多数的地方政府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地方领导人在应对新媒体方面还存在不够重视、粗暴应对等一系列问题。

2、我国关于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且情况特殊,国外相关理论和经验应用于中国存在着一定解释力限制,对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的进一步的系统研究还有待探索等等。3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转型期的网络公共危机进一步加剧,国内外理论界和实践界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相关问题的关注也逐渐加强,并做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后续更加深入研究提供很好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奠定了此类问题研究的基础。但是,总体来说,上述相关的研究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研究的跨学科分析尚存在不足。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复杂的系统工程,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由于学科背景原因,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进行分析。系统化的学科协同研究理论成果明显缺乏。

第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的分析和把握尚不够深入。现有的研究中,由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研究者一般都是从经验的感性层面对网络舆情演化进行认知,缺乏从本质层面探讨和分析舆情演化动力机制和演化规律,因而难以形成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和演化机理的科学、有效把握。

第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政府监控对策研究还有待加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是一个完整生命周期。因此,在政府监控方面也是有着不同的阶段性和重点性。然而,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国内外学者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控研究大多比较零散,而且主要集中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生后的政府的应急管理。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重点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文章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认为本研究有利于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基本理论框架,为政府网络舆情监控提供理论准备和实践指导;并对国内外关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分析。

第二部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理论基础。首先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界定,重点分析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特征与基本构成要素;并从社会现实风险上升、信息公开不对称、网民心理机制失衡等方面分析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因子;同时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翔实阐述;最后从危机管理理论、大众传播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和公共治理理论等方面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理论工具体系。

第三部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的基本规律。在信息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阶段划分为生成阶段、扩散阶段和消减阶段,并且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不同阶段都呈现着相应的舆情演化规律。在舆情生成阶段,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主要表现为形态突变规律、叠加聚焦规律、共振趋同规律、群体极化规律;在舆情扩散阶段,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主要表现为线性渐进规律、涟漪发散规律、感染互动规律和螺旋上升规律;在舆情消减阶段,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主要表现为冲突阻动规律、替代转移规律、散焦碎化规律和自然消散规律。

第四部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成效与问题。主要对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基本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从目前来看,我国政府舆情监控取得了初步成效,譬如舆情监控意识普遍提升、舆情监控法律逐步完善、舆情监控机构开始设立、舆情监控技术逐步成熟等;与此同时,在政府舆情监控实践中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有政府对舆情监控地位认识不清、政府对舆情爆发危机应对不当、政府对舆情演化规律把握不准、政府对舆情监控条件投入不足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由于舆情监控理念观念较为保守、舆情监控法律建设相对滞后、舆情监控监管体制尚未健全、舆情监控应对机制亟待改进等。

第五部分:国内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经验与启示。从国外来看,重点分析了美国、法国、韩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五个国家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中的基本做法和成功经验;从国内来看,主要选取了“华南虎”事件、“躲猫猫”事件、“甬温”事件、“抢盐”事件等典型个案来分析我国政府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控中的经验与教训。综合国内外的典型经验与个案观察,认为对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启示包括四个方面:强化舆情政府监控的观念建设是前提、健全舆情政府监控的制度体系是基础、提升舆情政府监控的应急能力是关键、完善舆情政府监控的技术措施是保障等。

第六部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对策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创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基本理念,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舆情监控价值取向、构建“道德自律”的舆情监控约束规范、遵循“平等公正”的舆情监控行为准则和实现“及时有效”的舆情监控基本目标;二是优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应急机制,包括建立健全舆情生成期的研究判预警机制、及时启动舆情扩散期的引导控制机制和逐步完善舆情消减期的善后恢复机制;三是改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技术支持,包括舆情信息收集系统、舆情监控分析系统、舆情应急响应系统等;四是完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保障体系,包括完善网络舆情的法律制度保障、构建舆情监控的组织体系保障、培育舆情监控的人才队伍保障和优化舆情监控的协同治理保障。

2.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本文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第一,调查研究法

文献调查法。本项目研究拟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深入的梳理、调查与分析。

抽样调查法。拟设计调查问卷,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不同区域的、有典型意义的地方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进行抽样调查,收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相关资料数据。

第二,实证分析法

个案分析法。对近年来我国所发生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标本事件和个案进行描述和分析,譬如“华南虎”事件、“躲猫猫”事件等。

计量统筹法。对近年来我国所发生的典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帖子数量、回帖数量等进行计量统计,并通过统筹方法分析舆情发展与演化的过程。第三,理论研究法

比较分析法。在研究中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国内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典型经验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在比较中得到启示。

归纳总结法。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个体案例进行分类归纳,并进行深入的分析,从中抽象和总结出典型的舆情演化规律。五.技术路线

本文主要沿着以下思路展开研究:相关文献梳理——理论原理分析——问题动态跟踪——对策建议研究。如图所示。首先,对国内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形成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基本认知,以危机管理理论、信息传播理论、议程设置理论以及公共治理理论等基本理论为依据,科学、系统的分析和把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扩散和消减的规律;其次,对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基本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全面把握其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问题及其问题成因;再此,在对国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典型经验进行分析,以及对国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个案观察基础上,得出一些经验和启示;最后,立足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理论原理分析和问题动态跟踪,创造性的提出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科学、全面的政策建议。

技术路线图

分为三个部分 1.文献梳理

2.理论思路

3.对策研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三阶段五点”模型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各种内部或外部因素都会作用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中,使其演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如何界定或划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阶段是一个难点问题。学者的相关研究和探讨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阶段划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遵循信息传播生命周期理论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时间序列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进行了阶段划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三阶段五点”分析模型,具体如图3.4所示。

图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三阶段五点”分析模型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三阶段五点”分析模型,反映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基本演化态势与变动效应。在图3.4中,OP线是轴线,表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实际影响程度(量),OT是时间轴线,表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时间序列状况,S曲线是舆情演化状态,表示在某一时间点,网络舆情的热度和强度情况。其中,在S曲线上有有五个关键的“点”,即称为“五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曲线S与预警临界线W(Early Warning)相交的点Ms(时间窗口落在OT线的M点上),称之为预警点(Warning),此时各种因素导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开始被社会关注,舆情表征警示舆情进入前危机状态;随着突发事件的发展和网民的关注度加强,S曲线加速上升与舆情影响临界线(下限,Lower limit)L相交的点As(时间窗口落在OT线的A点上),称之为暴发点(Outtreak),此时,网络舆情处于建委热烈状态,网络评论、跟帖急剧增加,并大规模扩散,网络舆情危机全面爆发;随着舆情的进一步扩散和深化,S曲线上升到最高值,达到舆情影响临界线(上限,Upper limit)U相交的点Ds(时间窗口落在OT线的D点上),称之为灾难点(Disaste),此时舆情处于极度热烈状态,并形成舆情演化拐点,S曲线开始向下发生转折。随后,S曲线向下穿越影响临界线(下限)L即进入消减阶段。S曲线与L线相交的点Bs(时间窗口在OT线的B点上),称之为回归点(Regression),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开始回归常态管理;S线快速下滑再次与预警临界线W相交于点Ns(时间窗口落在OT线的N点上),我们称之为平安点(Safety),也即意味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已经处于正常状态或完全控制状态,在平安点Ns以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处于常态管理,S曲线逐渐恢复水平运动。至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从生成到消亡就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网络舆情生命周期。

根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成到最终消亡的抛物曲线S的演化规律,结合“五点”的关键特征,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简单的阶段划分,可以分为舆情生成阶段(OM)、舆情扩散阶段(MB)和舆情消减阶段(B-)。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三阶段五点”模型较为科学的描述了网络舆情演化的阶段性特征,文章将按照“三阶段”模型对网络舆情在每一个阶段的演化特征与规律进行分析。2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规律

一般来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规律主要是对网络舆情生成、演化过程的一种简单化和形象化的描述,客观表达了舆情在生成阶段的内在模式与机理。不同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在其不同环境或要素中生成演化的模式和规律是不同。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成阶段,主要经历“触发——集聚——热议——爆发”四个关口,并且在每一个关口都呈现着相应的演化规律:形态突变效应、叠加聚焦效应、共振趋同效应、群体极化效应。2.叠加聚焦效应

叠加原理和聚焦原理都是物理学中非常常见的理论,描述了事物从小变大,由分散变集中的一个过程。叠加原理主要是从时间角度反映事物的变化过程,而聚焦原理则主要是从空间角度反映事物的变化过程。叠加原理和聚焦原理其共同点都是将分散的能量聚焦或集中为一个统一的能量。因此,在本研究中将叠加与聚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事物由单个、分散到集中统一的过程。2.1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叠加聚焦的作用因素

互联网犹如一面凸镜,具有聚焦和散焦功能,其可以将事件关注度集中到一个特定的点,形成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也可以将一个普通事件以放大形式无限扩大,使其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些原本并不复杂的偶发性普通事件,经过互联网的叠加与聚焦后,事件被放大,并成为普遍关注的严重性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对群体性事件发生起着聚焦放大效应,并催生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互联网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叠加聚焦的基本工具和载体,其叠加聚焦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社会公众深层社会矛盾的情绪积累和聚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研究员约翰·博伦(Johan Bollen)在他的研究中指出,社交网络用户会根据某种需求聚集,并且用户成群汇聚的根据不仅仅是年龄和兴趣,更重要是情绪聚集,他们更意愿与相同兴趣取向的分享和交流。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社会利益格局的多元化与社会公众思想的多元性,增加了社会矛盾和社会心态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二是社会媒体的刻意渲染强化了网络聚焦功能。传播媒体或称“传媒”、“媒体”或“媒介”,主要是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传递信息的一切物质形式。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最大限度的传播信息,因而,在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如何增强信息的关注度和聚焦度成为了一项重要内容,实践中,媒体经常以“头版头条”、“重要消息”等形式聚集信息受众的吸引力,以扩大信息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如新浪、网易、好123、百度等门户网站都开辟了专门的“头条新闻”、“热点事件”等,在互动网站如天涯论坛、百度贴吧等都设置了“置顶”、“热点帖”等,以强化新闻事件的聚焦效应,增强新闻的影响度。而同时,个别新闻媒体、新闻网站为了某种效应或利益刻意对新闻事件进行炒作和“眼球效应”,不顾新闻的真实性,以耸人听闻和震撼人心的“爆料”、“黑幕”来煽动和聚焦人们的情绪。

2.2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叠加聚焦效应的演化

社会深层次矛盾的日久积累聚集和网络媒体的刻意渲染放大,使社会公众集聚的情绪找到了关注点和突破点,所有的对社会不满和个人情绪都会因为某一件突发事件发生而引发情绪的累加聚焦,并在一定的时候爆发网络舆情。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网络传播的参与成本低,准入条件容易和网络人气聚集速度快,以及其传播规模和影响范围大,使网络舆情发展的叠加聚焦效应十分明显。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由于事件影响的扩散或事件信息报道与呈现,使事件的利益相关者,如事件当事人、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等都会将注意力、精力集中聚焦到特定的突发事件或突发事件的某个问题上,此时事件处于多主体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事件。而除了上述的利益相关者主体之外,广大的网民由于某种因素或情绪的积累也会积极对特定事件进行广泛的关注,网民会发挥其特有的社会知识和认识背景,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审视与分析,并且根据各自对事件的看法发表事件评论。当突发事件变成普遍关注的焦点事件时,长期积累的对社会不满情绪的人群,他们会将事件进行分解寻找已经积聚情绪发泄的突破口或关键点,譬如很多的突发事件会被贴上“官员腐败”、“政府不作为”、“商人霸道”等标签,从而引起网民的情绪爆发,进而形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因此,我们可以假设,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是一种社会公众的情绪积累聚集与发泄的过程,当公众对社会、政府等抱有某种意见,就会形成情绪的积累,一旦社会发生偶发性事件时候,不论事件是否与公众的某种情绪相关,公众都会自发的将事件原因或矛头指向社会或政府,利用网络大肆渲染、发帖和进行网络评论与炒作从而引发广泛的情绪汇集和聚焦,当情绪叠加到一定极限值的时候,就爆发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我们可以归纳其网络舆情的演化逻辑为“情绪叠加→事件发生→情绪聚焦→网络舆情”。如图3.7所示。

图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叠加聚焦演化

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扩散效应

由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自由性、互动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其扩散与发展并非简单的直线式上升或直线式下降,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总体上来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扩散主要是指网络舆情生成以后的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由隐性到显性的传播和变化过程。实质上就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在生成后的一种“强化放大”的过程。一般来说,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扩散阶段,沿着“强化放大”的逻辑结构,其扩散是经历“流行——强化——反复——升华”四个关口,与生成阶段一样,在每个关口都呈现着一定的演化效应:线性渐进效应、涟漪发散效应、感染互动效应和螺旋上升效应。

4.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扩散的涟漪效应

日常中我们往平静的水面中投掷一块石头,在石头落水处会形成以落水点为中心的一圈一圈向外扩散的水波。我们称之为涟漪现象,属物理学范畴。美国心理学家杰考白·库宁(Jacob Kounit)在其研究中根据水波现象原理提出了“涟漪效应”,主要是指由一个出发点引发周围的点持续性震动,如果没有任何阻力,震动会波及并扩散很远距离的点。并且杰考白·库宁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解释,“一群人看到身边有人破坏规则,而这种破坏规则的行为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这群人会模仿其他人破坏规则的行为。”如果破坏规则的人是人群中的首领或有影响力的人,那么波及的人群会变得更加广泛。在危机管理领域,小的事件经过一定的途径演化为大的危机,很多时候可以称之为“涟漪效应”,即一种危机引发更大的危机或引发多种危机的发散和放大过程。

突发事件往往很容易产生涟漪效应,每当为突发事件发生后,事件及其衍生事件就想一块投向水中的石头,激起水中的波浪,引起阵阵涟漪,形成更大范围的网络舆情,对外部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在舆情研究中,“涟漪效应”是一种重要的舆情传播和扩散模式。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扩散中,由于互联网的无所不在和便捷性,公众会通过网络意见交流形成一种对事件或超越事件的评论或情绪的“发散性弥漫”。由于“涟漪效应”,一些原本对事件并不知晓或不关心的社会公众在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由于“涟漪波”弥漫和放大而被迫转入对事件的认知、关注甚至开始表达个人观点和情绪。由于涟漪效应的作用下,一些局部性甚至一些微小的个案事件在网络波的条件下迅速成为社会公众所关注的“共同话语”或“广泛认知”事件,并且在公众心理形成某种情绪或态度。因此,可以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涟漪效应实质上就是舆情的“弥漫性”放大和发散传播过程。

4.1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扩散的涟漪效应的要素分析 根据波激动力原理,可以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涟漪效应的要素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作用源。正如在水波现象中,我们必须是在有某个物体破坏水面平静状态是才能产生水波,而我们常常所说的石头就可以看作是“作用源”。约翰·密尔指出,“在舆论体系中,舆论本身就是一个最强大和最积极的社会力量。”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公众对某一突发事件或事件相关问题所表达的具有倾向性观点和看法。因此可以说突发事件本身就是网络舆情扩散的“作用源”。但从实践中来看,往往很多的网络舆论所关注的并不完全是事件本身,而更多的涉及相关事件或事件背后的因素,正如有学者认为,公共舆论的并不完全是针对某一事件,而是针对事件背后的原因以及纠葛着诸多的利益群体普遍诉求。

二是作用介质。作用介质就是指传递的介质。水波的扩散的介质就是水。很显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作用介质就是互联网,当然也包括广义的其他通信渠道等。网络作为一种承载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媒介形式,不仅记录和保存着海量舆情,更重要的是网络作为一种传播途径还在于其能大规模、快速的扩散舆情信息。现实中,互联网是一个拓扑结构网,能过在舆情的扩散中提供“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一”的技术支持,而这种拓扑结构网络为网络传播的放射状和波浪形传播提供了条件。网络环境下,公众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满足个人舆情信息的收集,也可以成为舆情信息的发布和传播者。因此,网络的拓扑行和层级性满足了其作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作用介质要求。

三是作用机制。在水波中,涟漪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石头重量和石头落水的速度。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作用动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突发事件本身的影响力,一般来说普通的突发事件,如交通事故、灾害事故等相对来说社会影响较少,因而在其舆情扩散传播过程中的动力会小一些,其扩散的速度和扩散范围也会相对有限,而对于特殊的突发事件或由于长期社会矛盾所引发的突发事件,如征地拆迁等涉官、涉商事件则其舆情扩散动力强劲,很快就能在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另一方面是网民情绪,包括网民的利益诉求强度,对社会或事件的知情却的要求度,甚至包括对社会或事件的情绪发泄等都是网络舆情扩散的动力。

4.2基于波激涟漪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扩散路径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经过扩散中的“流行”关口,开始进入“强化”和“放大”关口,在该关口,网络舆情的强化和放大机理主要是源于舆情的“辐射性”发散。由于网络层级的复杂性和网络结构的多样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具有涟漪般逐层放大和扩散效应。根据“水波动力学”原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在“舆情源”和“舆情动力”作用下,“舆情波”一级一级向外辐射,并形成更加强烈和更加广泛的网络舆情。简单的来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涟漪发散就是一个“由点到面”的扩散过程。借助波函数,我们可以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涟漪扩散形态与方式进行如下表示:=f(h,k,l),其中表示波的影响力,h表示波高、k表示波数、l表示波幅。在理想的无阻力情况下,波的影响力是随着波扩散不断增大,当达到一定范围值时候,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风险性就形成,并将对社会产生一定的破坏。由于受到诸多内部或外部动力因子影响,网络舆情在时空上呈现着波浪式的运动形态,波峰是舆论处于上涨阶段,而波谷则反映了舆情的下落阶段,波峰与波谷犹如水波荡漾一样,交替出现,彼此消长,并在舆论动力机制作用下,滚动前进。具体的扩散过程如图3.14所示。

图 基于涟漪发散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扩散图

表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推动型和阻滞型行为特征

在图中,“舆情源”也即突发事件,是整个涟漪效应扩散的中心,处于核心地位,所有的社会网络舆情都是基于对该事件或事件相关问题的聚焦。首先,是突发事件的当事人或参与者,通过网络对事件进行主观性的描述和评论,形成了单个事件舆论。“任何舆论的发生都源于个人意见。”一方面个人对突发事件的观点和意见的表达,另一方面是个人对突发事件中的衍生事件或相关联事物的揭露,形成了“网络波”的“舆情源”。其次,当事人或事件相关人开始在网络中有意向的向周围表述意见和观点,如果这些“舆情源”信息不能吸引网民的关注或引起网络的共鸣,其所产生的舆情源头很快就会消失;相反来说,如果个人意见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则就会出现广泛的讨论,从而扩散为一级舆情,主要表现为事件的利益相关者开始表达对事件当事人的关注、同情或声援,达到舆情波的小高峰。再次,随着舆情源的不断扩散,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广,社会公众开始从关心事件的本身发展为关注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将矛头指向了某些制度层面或社会层面等,引发了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的舆情,演化为二级舆情。最后,在涟漪效应下,由于社会公众观点、态度和意见不断靠拢集中,网络舆情涨落被放大,舆情由原来的无序评论转向有序的声讨,形成了一种公众与政府的矛盾相互对抗局面,演化为三级舆情等。而实际上,舆情系统的有序演变,正反映了社会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变,甚至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

5.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消减效应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沿着一个盛衰的演变过程发展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消减主要是指网络舆情在经历了生成和扩散阶段之后,网络舆情逐渐呈现的由大到小、由强到弱、由热点事件变为普通事件的淡化和衰减过程。随着事件的妥善处置和解决,突发事件所带动的社会资源逐渐耗尽,公众对事件关心呈现疲态、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较少,以及网络舆情发展缺乏新的动力机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开始逐渐进入慢慢平息的消减阶段。在网络舆情消减的过程中,有的是断裂式消失,有的是反复弱化等。但总体上来说,是沿着“冲突——序变——淡化——消亡”的演化路径而完成由盛而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舆情消减节点都相应呈现一定规律:冲突阻动效应、替代转移效应、散焦碎化效应和自然消散效应。6.冲突阻动效应

6.1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冲突阻动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冲突作为一种特殊的冲突形式,首先,它应该表示处于社会系统中的公众、网民之间的情绪、意见和态度的对立状态;其次,网络舆情冲突主要存在于社会沟通和交流,缺少了这种社会的沟通与交流,舆情冲突就无法形成正面的舆论交锋和议题对立;最后,舆情冲突主要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中公众对不同的、对立的利益追求,或者对某种观点的支持与反对。因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冲突主要是指公众之间或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一切情绪、意愿和态度的对立状态。“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不可避免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作为一种对事件观点、情绪和态度的总和,是现实社会在虚拟社会的反映。因此,也存在相互对立或矛盾的双方,他们对舆情事件持有不同的或相反的态度,在网络舆情中其中明显不同的作用,一部分是对舆情起着推动作用,另一部分是对舆情起着阻滞作用。起推动作用和起阻滞作用的两部分群体,我们可以把他们看作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冲突的两个对立方面,其具体行为可以如表3.4所示。一般来说,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中,会涉及当事人(利益相关者)、政府、媒体和社会公众四个主要的舆情主体,他们由于各自的利益诉求的冲突,会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站在不同的立场,并起着相反的作用。因此来说,冲突一直存在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整个演变过程。

6.2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冲突阻动型消减模式分析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在经历了扩散阶段后,由于缺乏持续的舆情推动力,网络舆情进入消减阶段,并且在消减阶段中开始转入“冲突”关口,在该关口,主要是通过冲突阻动力使舆情由高涨期进入停滞期和消减期,出现舆情演化发展的“拐点”,我们称之为网络舆情演化的冲突阻动效应。技术手段的进步使得政府等部门对互联网的阻动控制成为了可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冲突阻动效应主要是指政府、媒体等舆情主体强制性控制网络舆情,并使网络舆情减少和消失的行为或现象。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在其演化过程中,主要有事件利益相关人(当事人)、政府、媒体和社会公众等四个主要的舆情主体,并且这四个舆情主体由于各自的利益偏好或受某种情绪的影响,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根据其在网络舆情演化的中的作用,可以分为推动型行为模式和阻滞型行为模式,两者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中互动作用,此消彼长,推动着网络舆情的发展。如图3.17所示

在图中,我们可以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看作是冲突对象,而事件利益相关人(当事人)、政府、媒体和社会公众等四个主体可以看作是冲突的对抗主体,其对抗行为效果分别为推动力,称之为A,和阻滞力,称之为B。网络舆情作为主体的冲突对象,承受着对抗主体的相互作用的冲突力,称之为F。因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冲突力可以表示为函数F=(A,B)。当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过程中,推动型舆情行为占主导作用时,即A﹥B时,网络舆情呈现扩散态势;当阻滞型舆情行为占主导作用时,即为A﹤B时,网络舆情呈现消减态势。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前阶段,主要是推动力起作用,因而,网络舆情会在推动主体的作用下,如对事件的广泛宣传、网络评论、事件炒作等,使事件舆情迅速扩散和发展;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后阶段,主要是阻滞力起作用,主要是通过对事件进行控制型报道、政府防控干预、屏蔽事件消息或删帖等行为,以弱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扩散动力,消减网络舆情。尤其是政府对网络舆情的管控机制,其最大优势在于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大量消极的网络舆情得到及时控制。①因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控机制是网络舆情发展的冲突主要阻力,其与舆情演化趋势,可以用曲线图来表示,如图3.18所示

图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消减的冲突阻动函数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冲突控制型消减函数F是一个因变量,其舆情演化趋势(舆情的扩散速度和强度)与舆情阻力分布(阻滞型舆情行为要素)是呈现一定的函数关系,正常情况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消减态势与舆情的阻力分布是反比关系。在舆情的推动因子作用下,舆情发展迅速,但在舆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者是舆情发展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政府、媒体等将对舆情发展进行的阻碍干预,在舆情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冲突控制型的对立状态,即增加了舆情发展的阻力因子。在这种冲突阻力作用下,网络舆情发展态势开始弱化,并且随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冲突阻力增大,网络舆情发展就越趋向衰减,甚至最终消失。

7.完善网络舆情政府监控应急响应技术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应急响应技术主要是针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生中的应急管理内容,而采取的一系列响应支持技术,从而实现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和处置,是政府对网络舆情监控的关键环节。一般来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应急响应技术主要包括应急响应决策模拟系统模块和应急响应决策支持系统模块。

第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应急响应决策模拟系统模块。由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生与应对总是处于一个动态的环境中,为了及时掌握相关舆情信息,并在舆情应急响应决策阶段,选择最优的可行决策方案来响应舆情,需要建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应急决策模拟系统,实现舆情应急响应决策的优化。由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复杂性,尽管有舆情数据仓库的支持,但是政府在舆情监控中常常是在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中对舆情实施监控,因而难以正确估算网络舆情的发生概率和实际影响。通过人造简单系统的行为逼近真实世界中复杂系统的行为,是模拟仿真方法的主旨。因此可以探讨舆情响应决策模拟系统的构建方法,通过模糊风险评估,对舆情应对方案进行合理的筛选。由于传统实验的成本很高,可以通过大量的计算模拟仿真实验,用来对所有的备选方案进行评比、择优和排序,帮助决策者在各种政策之间作出选择,其流程如图6.6所示。

图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应急响应决策模拟系统流程图

在图中,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应急决策模拟系统对于应急决策响应流程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在通过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建立舆情决策仿真模型,并逐渐修正,达到功能仿真的完善,最后实现政府舆情监控决策最优化,使政府在面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爆发后,能及时、科学的启动应急决策系统和指挥系统。也就是说通过决策支持系统的模拟仿真,实现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的上报、警情识别、警情预测到舆情监控的应急预案启动、辅助决策、专家知识支持、应急联动等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达到在最短时间内对网络舆情监控提供应对预案和处置流程。参考文献

[1]Herbert Blumer.Public Opinion and Public Opinion Polling[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47,13(5):.542-549.[2] Elisabeth Noelle-Neumann E.The Spiral of Silence: Public Opinion Our Social[M].Chicago: University ChicagoPress, second edition, 1993:50-56.[3]Brauchler B.Public Sphere and Identity Politics in The Moluccan Cyberspace[J/OL].The Electron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4,14(3)[2013-12-10].http://.[4]Zhou Y , Moy P.Parsing Framing Processes: The Interplay Between Online Public Opinion and Media Coverage[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7,57(1): 79-98.[5] LavrenkoV , Allan J, De Guzman E, et a.Relevance models for topic detection and tracking// Proceedings of the Human Language Technology Conference(HLT).San Francisco: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Inc.,2002:104-110.[6]McCoy M E.Dark Alliance: News RePair and Institutional Author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1,51(1):164-193.[7]David L.Sturges.Bob J.Carrell.Crisis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J].The Public Opinion Nod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nvironmental Nimbus[J].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2001:132-142.[8]Brooks, B-Journalism in the Information Age-A Guide to Computers for Reporters and Editors[J].All yn and Bacom.1997.15-19.[9]Stauffer D, Oliveira P M C.Persistence of opinion in the Sznajd consensus model: Computer simulation[J].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B-Condensed Matter.2002,30(4):587-592.[10]Ochrombel R.Simulation of sznajd Socio Physices Mode with Convincing Single Opinions[J].Hiternational Joumal of Modem Physics C,2001(7):10-91.[11]Rainer Hegselmann,Ulrich Krause.Opinion dynamics and bounded confidence models, Analysis and Simulation[J].Journal of Artificial Societies and Social Simulation,2002,5(3).[12]Santo Fortunato.On the Consensus Threshold for the Opinion Dynamics of Krause Hegselman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2005,16(2):259-270.[13]Benjamin K Y ,Raymond W M Yuen,Qi Yee Kwong, et al.Polarity Classification of Celebrity Coverage in the Chinese Press[C].//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ce Analysis.McLean,USA:2005.[14]Gil-GarciaR,Pons-PorrataA.Dynamic

hierarchical

algorithms

for

上一篇:教师职称个人业务总结下一篇:创业者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