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教学法范文

2024-06-26

分组教学法范文(精选9篇)

分组教学法 第1篇

分组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的一点体会

浚县屯子镇第二初级中学 蒋希亮

在全县课堂改革的大潮中,各兄弟学校在教研教改方面风生水起,各显神通。自去年9月份我校部分教师奔赴王庄镇初级中学和白寺一中参观学习后,我校迅速成立了课题实践小组,并确定在八一班率先推行新型教学方法——分组教学法。在我们只知道分组教学法的大致框架的情况下,很多老师都是摸石头过河,在教学实践中遇到困惑就马上和其他老师商讨,或者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向兄弟学校老师请教,及时找到解决办法。经过一年的努力和坚持,分组教学法在我班已初见成效,在期末考试中各科成绩已有了较大的优势。分组教学法对我的触动最大有两点:

一、我们的学生并不笨。

二、和分组教学法相见恨晚。

以前总以为作为老师一定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总是对知识点大讲特讲,不厌其烦,生怕学生学不会,殊不知这样做反而扼杀了学生的多向思维,学生被禁锢在老师的知识范围之内,不敢越雷池一步。经过一段时间的分组教学实验及与其他老师的交流,我们发现有的学生不但思维敏捷、思路清晰,而且讲得头头是道。只是我们没有给学生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只把学生看成了观众,成了“一言堂”,从而导致了学生的才美不能外现。分组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每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两两结对,合作探究学习,实现了“兵教兵”的“百家鸣”课堂,看着学生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时,我感觉到知识的火花在相互碰撞中逐步烙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在此,我针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小组的组建:

(1)、分组:例如,班内有64人,先把64人按各科总分从高到低编成1——64号(同时要兼顾性别、视力、身高、特长等),再把课桌按三张桌并成一个正方形,按S型分成8组(如第一组为1、16、17、32、33、48、49、64号),每组8人(各班组数、人数、编号可灵活掌握),按各科成绩(每科的学生编号不一定相同)把8人分为1——8号,1——4号为本组内的师傅,5——8号为徒弟,学生可自由拜师,也可老师指定。

(2)、座位:原则上师傅应该挨着徒弟,便于帮助徒弟,如遇到各科的师傅徒弟身份不同,已每科每课时为单位学生在本组内随机变换座位(可能一课一换,只限本组内,便于师徒互动)

二、组长的选拔:(1)、组长要有较强的责任心。(2)、组长的成绩要比较优秀。(3)、组长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号召力。(4)、每组要选出正副两个组长。

三、组长的职责:(1)、组织、督促、帮助检查本组成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及老师布臵的作业。(2)、负责本组课上、课下的纪律。(3)、调动本组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四、小组评价细则:(1)、轮流每周有一个小组的组长负责记录(专用本)每节课各小组的得分和扣分,教师根据各小组的课堂表现现场宣布加分多少,如该小组有一人回答对一个问题,则可加1分(要求回答者声音洪亮,吐字清晰,结论完整)。如有人主动上讲台(要求字体工整、大小适中,布局合理,步骤完整,答案正确,没有毛病才可加分)做题,可视题的难易度适

当多加分,做完后全班同学给他挑毛病。(2)、教师考评学生成绩(课堂小测、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以师徒二人的平均分为依据,全班排名。(3)、小组间有合作(如遇到本组成员全都不会的题,组长应积极向外组求助,之后再及时回本组讲解),也有对抗(做练习、习题、小测试比平均分,互相检查老师布臵的作业和任务,pk获胜者适当加分)(4)、每个小组的副组长负责记录(专用本)本组每个成员在课堂上的得分和扣分情况。(5)、各科教师定期(每周一)总结各组得分,各组定期(每周一)总结本组个人得分。(6)、对于得分最多或最少的小组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学校统一制作的未来之星图标)或惩罚(小组长写出失败原因,讲台上检讨,每个人写出情况说明和保证书,还可增加一些体力劳动)

五、其他注意事项: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1)某个小组总是第一名和某个小组总是第八名,这时,教师可以考虑让第一名的小组派出1——2人去支援第八小组,为期一周或两周,并为去支援的小组适当加分和发放《未来之星》图标。(其他小组也可以申请支援)(2)、某个小组可能会出现不听组长指挥的同学,组长有权利把其逐出小组1——5天,可让其坐在讲台的小桌上。(给组长权利,树立其威信,便于以后的管理)(3)、课堂上出现随机性加分环节,当多组举手,教师不知道叫谁是好时,可用提前准备好的八张扑克牌(1——8)随机找学生抽取小组回答。(从而化解难题,提高课堂效率)(4)、各科教师应该定期(至少每周一次)给组长开会,了解各个组长遇到的困难,并指导组长怎么解决,对于问题较大的小组,教师可以对该小组召开专门会议(所有会议都应该在课余时间进行),帮助他们解决困难。(5)、在一定时期内,教师要注重在班内树立榜样,每月评出模范小组、模范组长、模范师傅、模范徒弟等,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及时表扬,对学困生多鼓励,让榜样的力量发挥作用。(6)、教师要充分备课,设计好每节课的程序,要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并能轻松愉快的和学生交流互动,不时的带给学生一些快乐。

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学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合作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他能有效的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提出: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而分组教学法恰是符合这一理论的教学方法

分组教学法 第2篇

幼儿园教学组织形式中,分组教学同集体教学一样也占有重要地位。分组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班级教学难以解决的因材施教的问题,而且为幼儿的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分组教学也为教师创造了更好的与幼儿互动交流的机会,让教师有跟多的时间关注幼儿的个别发展,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我们班的分组教学活动中,我主要负责的是绘本美术的创意课。在这样小组式的活动中,比较适合美术活动的开展。首先,教师有时间对每一位孩子在创作时进行个别的指导。幼儿在进行活动时,容易相互模仿,如何将孩子自己的想法在作品中展示出来,有时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创作时进行一定的引导。比如在《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活动中,孩子们对母鸡有自己的想法,因此画的时候如何通过画笔表现出来,就成了他们面临的一大问题。教师适时的引导,最后作品中就出现了肚子里有鸡蛋的母鸡,腿很短的母鸡和很瘦的母鸡等等。第二,绘本内容在活动中呈现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有所不同。比如《小青花》的活动,我是在活动前介绍了整个的绘本内容,幼儿根据绘本内容,了解青花的特点,进行创作;而在《蚂蚁和西瓜》的活动中,只先呈现了几个绘本画面,幼儿想象创作后,最后再回归绘本。第三,作品的呈现方式能够更好地衬托作品。每一次的作品,幼儿们都需要相互欣赏,教师也会进行评价。每一次作品采用不同形式的展现方式,作品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沉底、撕边,拼接等,不同的形式让作品更精彩。

分组教学浅谈 第3篇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改变原有的被动的、单调的学习方式, 强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发挥个体的差异性, 在课堂上, 配合教师的引导, 主动地、充满兴趣地去学习和探究。 分组教学作为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的运用, 好多教师在教学过程存在诸多的疑虑:把课堂交给学生后知识点是否真的能完全掌握?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限制内, 怎样有效地进行分组教学?如果进行分组教学的话, 学习小组的划分应该怎么样为宜? 在这些疑虑下, 新课改下的分组教学在许多教师的课堂上都是流于形式, 在课堂表面上, 学生互相讨论、探究, 似乎是很热闹, 但是当真正走进课堂时便会发现, 这份热闹实际是学生与教师配合的一堂表演课, 好多学生不去真正动脑筋, 而是滥竽充数, 变成了学习过程中的南郭先生, 原先的学习小组也成了偷空聊天、嬉戏的小集体。

一、分组形式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班上五十名学生, 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 每个人的心理感受、学习兴趣点都不一样, 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将邻座的四人或者六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 那么这样的学习小组就会问题频出, 要么有的学习小组很积极, 与教师配合得十分融洽; 要么有的小组不遵守课堂秩序, 不积极主动地探究, 不积极思考;还有的小组可能会出现偏向某一课的现象, 所以, 鉴于这些问题的出现, 教师在分组的时候应该多动脑筋, 把学习小组多样化。 学生的个性, 对每一科目的兴趣以及对每一位任课教师的心理感受都是千差万别的, 教师在进行分组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科特点、 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方面综合考虑, 应该做到尽可能让分组式学习面向每一位学生, 使全班学生都能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促进学生多方面、全方位的发展, 下面笔者就怎样将学习小组多样化谈几点我的认识:

1. 依据科目进行分组。 每一位学生都是各有所长, 对待各学科的兴趣点也是不同的, 所以学科发展并不是完全均衡的, 我根据全班学生的整体学习差异将学生划分成三个层次, 每一个学习小组中, 每个层次的学生各占两名, 平均六人一个学习小组, 以这样的形式进行划分, 小组内的学生在某一学科上是可以互相帮助的, 每一个学科的不同又让小组内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 这样就调动了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之间能够互相配合、互相交流、互相分享、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2. 依据学生的性格进行分组。 虽然将全班学生划分成了三个层次, 但是学生的个体差异仍然存在, 尤其是性格差异, 学习小组的划分应该是学习上能够互相帮助, 性格上也是能够互补的, 这样一旦学习任务分配下来, 学习小组内的学生就能很好地互相合作, 共同解决问题, 最后分享学习成果,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3. 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组。 学习小组的划分也可以依据学生的平时成绩或者考试成绩进行, 把成绩相近的学生分成一个学习小组就能在小组内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由于彼此能力相差不大, 互相就会出现竞争高潮, 讨论问题的热情也会高涨, 但是依据学生成绩划分还应该注意后进生和差生小组的问题, 否则就会出现差生积极性被打击的现象。

分组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集体的特点创在发挥出更多的分组依据和方式, 在这里我不再进行赘述。

二、分组利弊

新课改下, 如何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都在不断地进行探索, 在分组教学的模式中, 有许多教师也对此种教学方法存在疑义, 就分组教学而言, 我对其利弊做一简要的论述。

(一) 有利的方面

1. 在分组教学中,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探讨、互相交流、互相分享, 这无疑提高了学生之间以及班级之间的凝聚力, 凝聚力的增强也有利于完成班集体制定的共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让全体学生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

2. 利用分组教学,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习小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各自明确的学习任务, 依据各自的学习层次的高低, 学习任务也有不同, 在分组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 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所分配到的学习任务积极准备, 最后展示交流和探讨成果, 这样, 不论哪一位学生, 都可以感受一定的成就感, 最终达到调动积极性的目的。

3. 利用分组教学, 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 分组学习和探讨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让组内的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和动力, 从而充分让学生自己挖掘自身的潜能, 每一个学习小组内, 成员之间互相竞争, 互相吸取彼此的优缺点, 取长补短, 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4. 利用分组教学,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组内的成员共同制定学习目标, 细致分工, 自由表达、探讨所遇到的问题, 在互相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自我感受和体验,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真正地把学习当做自己的事情去认真对待, 在学习过程中, 他们积极主动地翻阅资料, 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 大家互相监督, 互相促进, 共同进步。

(二) 不利方法

当然, 分组教学也有其不利的方面, 比如教师不好掌握教学进度; 有的学生利用课上交流的时间开小差等, 所以, 教师在指导学生分组学习的过程中, 应当取利去弊, 合理有效地掌握教学进度, 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伴随着新课改大潮流的不断推进, 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新中, 在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 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 教学效果的成效也较为显著, 教师在分组的时候应该多动脑筋, 把学习小组多样化。

学生的个性、 对每一科目的兴趣以及对每一位任课教师的心理感受都是千差万别的, 教师在进行分组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方面综合考虑, 应该做到尽可能让分组式学习面向每一位学生, 使全班学生都能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促进学生多方面、 全方位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改变原有的被动的、单调的学习方式, 强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发挥个体的差异性, 在课堂上配合教师的引导, 主动地、充满兴趣地去学习和探究。

摘要:我校实施新课改已经有近两年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中, 教师都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模式, 在探索过程中, 我校总结了一套互助式教学模式, 即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这种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 真正达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有趣。

巧分组,益教学 第4篇

近两年多来,我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教学的不同阶段和体育课的不同类型,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学分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确定教学分组的依据

确定教学分组的总依据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凡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分组方法,均可采用。由于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故在确定教学分组时,应考虑:

(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有利于课的组织和安排;

(三)有利于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四)符合教学条件的客观实际。

二、确定教学分组的方法

(一)根据教材特点,确定教学分组

1对学生的体力要求较高的教材,可以采用按素质分组的方法。如耐力跑、快速跑、障碍跑、跳高等教材。

2技巧性较强的教材,可以采用按技能分组的方法。如技巧、支撑跳跃、单杠、双杠等教材。

3集体竞赛性较强的教材,可以采用自然分组的方法。如“三人制”篮球比赛、篮球单项比赛、游戏、接力跑、素质比赛等。

(二)根据教学阶段和课的类型,确定教学分组

1部分教材教学的开始阶段或新授课,可以采用自然分组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的互帮互学。

2在改进和提高技术的教学阶段或复习课,可以采用按素质或技能分组的方法,有利于区别对待。

3教学的结束阶段或考核课,可以采用自然分组的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三)根据教学目标的重点,确定教学分组

一般来说,每次体育课都有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素质和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三项目标,但每次课的目标可以有所侧重。为了有利于重点教学目标的完成,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分组。

1以掌握和提高动作技术为主要目标的课,可以采用按技能或素质分组的方法。

2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主要目标的课,可以采用按素质分组的方法。

3以品德教育为主要目标的课,可以采用自然分组的方法。

(四)根据场地器材的条件,确定教学分组

教学分组既要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又要顾及到客观条件的可能。

1如果场地器材比较充裕,可采用分组不轮换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分组可采用按素质或技能分组的方法,每组的人数可以少一点。

2如果场地器材比较困难。可采用分组轮换的方式进行教学,但要考虑各组的骨干力量的配备,采用灵活分组的方法。

三、灵活分组的运用

(一)根据教材特点先确定单元教学的基本分组方法,然后根据各教学阶段的需要,适当采用其他分组方法。但分组方法不宜变换太多。

(二)一次课如果安排两个以上教材时,最好采用同一分组方法,减少课中调组,影响课的练习密度。

(三)采用按素质或技能分组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主动调整他们的组别。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升降组的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应作出妥善处理。

(四)能否正确地确定教学分组,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情况的全面了解和对教材教法的钻研程度。

【英语教学】分组 第5篇

该分组时没分组

北京四中英语特级教师

李俊和

完整版李俊和专栏文章,欢迎下载并使用“百度文库”app

免广告烦恼,阅读全文免费又顺畅

前些天我到山西某校听课,校领导告诉我,他们正在搞统一的教学新模式,即每节课都要给学生印学案,课堂上要以学生讨论为主。不管什么学科,课上都要有至少两次同桌商量,一次分组讨论和全班汇报。我在教学楼的走廊里转了一转,发现果然如此,各个班都是采用麻将桌式的围坐方式,教师在各组间穿梭往来。该听英语课了,我来到教室,发现唯有这个班没有分组而坐。我问授课教师,为什么没有采用麻将桌的方式。他苦笑了一下说,学生太多,六十多人,一分开坐,听课人就进不来了。这节课是阅读和听力课。教师在训练听力时,主要让学生听,适当做了提示。讲阅读时,也是先让学生自己看,而后通过填表格,问答等方式提高阅读的准确性。教师的组织才能是很不错的,中间有一次同桌商量,也做得合情合理。快到下课时,是分组讨论的时候了。这位老师却出人意外的决定让学生泛读另一篇课文。学生对泛读的内容倒是很感兴趣,但是我旁边坐的副校长却现出了很不高兴的表情。他拿起他们制作的评课25条标准,愤然离去。这位老师显然因为没有恪守该校教学新模式而让领导生气了。

我倒是觉得这位老师没什么错,不仅没错,还值得敬佩。

首先,他的英语课让学生听了英语,读了英语,还写了一点东西,难度合适,设计的活动符合年龄特点。什么是好的英语课?能坚持用英语做事,在做事中学习英语,而不是讲解为主,就是好课。我们的口号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不管你在英语课上使用什么教学手段,只要让学生多接触英语,就是好的。反之,不管你给自己的模式标榜上什么时髦的名称,都是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在英语课上练听练读,首先是个体劳动,即学生自己专心听和读。此外,要讨论也要有条件。这位老师的学生,我观察连简单的对话都不会,让他们用英语讨论复杂的教育问题不是在开玩笑吗!有人说,他们可以用中文讨论啊。那不行。英语课用中文讨论就不叫英语课了。英语课必须坚持四个为主:英语为主,使用为主,学生为主,激励为主。

另外,这位老师没有使用统一的教学模式,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教学是艺术,艺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上课,也应该根据学科,年龄,班级情况,教师特点等确定最佳的形式。世界上没有两节课是完全一样的。那位老师没有分组讨论,而让学生泛读一篇他们喜欢的英语短文,这种安排是合理的。现在有的人违背教育的规律,强行推行某一上课模式,还美其名曰“教学改革”。其实是一种功利思想在作怪,期望急功近利,搞出政绩,创造教学的新局面。教育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令人不解的是,现在如果要参加教课比赛的话,必须要有漂亮的课件,必须要有同桌同组合作,必须要有喧闹一时的热烈氛围,否则就得不上奖。难道就凭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就上不好课吗?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新课标,坚持英语教学的正确方向,像那位山西老师一样,有主见,不盲从,不跟风,不追求急功近利,一切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一位名人说过,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应该是我们的座右铭。

新分组教学 第6篇

灵璧五中张海平

关键词:预习检查 展示 点评 达标 反思

摘要:真正的分组教学应该思想上有分组教学的意识,实践中有学生分组学习的教学环节。分组教学包括分组和教学两个方面。教学包括预习、展示、达标三个环节。

在以往的教学改革中,也曾提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共同探讨学习,但往往流于形式,课堂上仍然是“教师的地盘,听我的”。学生之间的小组内交流经常是昙花一现,这只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应付新课改而做的表面形式。分组教学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被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句“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草草带过。真正的分组教学要求教师不仅在思想上要有分组教学的意识,实践中更要有实实在在的学生分组学习的教学环节,要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舞台。小组是学生学习的乐园,在这里他们互相合作,敢于发言,勇于质疑,善于总结。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有激情与激情的碰撞,有智慧与智慧的交锋,有思维与思维的华山论剑,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与辩论中,学生明白了道理,彰显了个性。在此,我想就近几年来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对分组教学的探索和领悟谈几点认识。

分组教学包括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流程设置两个方面,合理的组织形式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教学环节的合理安排则是合作学习落到实处的保障。

一、分组

学生的座位安排要一改往日的“排列式”,而是一组学生对面而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讨论交流。班级人数应控制在50人左右,小组数及每组人数不宜过多亦不宜过少,以5至7组,每组6至8人为宜。每个小组选两名成绩优异,认真负责的同学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主要负责小组成员的学习。每个组的组员按优等生,中等生和待进生按比例分配。班级前后左右共六块黑板以备预习展示之用。

二 教学环节设置

教学环节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要以能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学生的小组学习为目标。分组教学以小组为主,以学生为主体,在充分预习的基 础上分小组展示,通过练习进行达标反馈。分组教学环节分为预习检查,展示点评,达标反思三个环节。

1、预习检查

预习是学生展示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能充分理解教材,掌握知识,达到目标的根本,是分组教学环节最为关键的环节。教师备课要把教材上的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式”的预习提纲,在新课教学前一至两天印发给学生,学生依据预习提纲做好预习笔记。预习提纲包括课时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与本节学习内容有关的知识准备、本节学习内容的知识点等,最后是本节课的预习内容。例如“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一节的预习提纲设计为:

学习目标:通过实例认识锐角三角函数;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关系的过程;能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重、难点:通过实例理解三角函数的边角关系;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知识准备:一是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两锐角的关系。二是函数的定义。

本节学习内容的知识点:①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点拨提示:正切、正弦、余弦的定义是在直角三角形中,相对其锐角而定义的,其本质是两条线段长度的比,它只是一个数值,没有单位,其大小只与角的大小由关,与三角形的大小无关)②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sinA=cos(90-A),cosA=sin(90-A);如果A+B=90,那么sinA=cosB, sinB= cosA;tanA=sinA/cosA。(点拨提示:这些关系是计算三角函数恒等变形的基本依据,特别是对后继学习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些关系均可用定义来证明。)预习内容:①阅读教材第2页的内容回答问题1、2问题;②思考教材第三页的想一想,讲解正切的定义(提示:当倾斜角确定时,其对边与邻边的比值随之确定,也就是说,这一比值只与倾斜角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③议一议,举例说明;④阅读例一,讲解例一(提示:工程上斜坡的倾斜度通常用坡度来表示,而坡度是坡角的正切,因此要注意坡度与坡角的区别与联系,显然坡度越大,坡面越陡);⑤达标练习。在备课时对出示给学生的预习提纲中的重难点进行点拨提示。预习课之前,每位同学都要完成预习笔记;预习课上,教师把问题随机分配给各小组,组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在黑板上讨论交流本组的问题。无疑问之后,再共同讨论其它各组的问题。讨论以组长讲解为主,其它同学补充质疑。教师在预习课上负责组织学生预习,对有争议的问题释疑,对重、难点进行讲解指导。学生预习得充分,展示才精彩。

2、展示点评

小组展示是预习的升华与提高,是对预习效果的检测与反馈,更是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有效手段。小组展示能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深,更广,使问题更加明晰。展示课之前,小组长抽查其它组组员的预习情况,组员讲解,组长点评。检查完毕,课代表对检查结果汇总并点评。展示的程序包括:讲解、点评、总结。讲解:展示课上每位小组长对本组的问题进行讲解,其它同学围在一起听讲,每位同学都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对问题的认识,其他同学对问题及组长的讲解进行点评;点评:包括解题思路,易错点;总结:总结规律,有没有其它方法,运用重要的概念定义,共同查找错误的原因,容易考到的知识点等。例如查找错误的原因:查找解方程x(2x-1)+5(1-2x)=0易错点时,将方程变形得x(2x-1)-5(2x-1)=0,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x-1得x=5。错因分析:上述解法的错误出在方程的变形上,方程变形的理论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式仍成立。由于2x-1的值是否为零不能确定,所以解题时需要分类讨论。当2x-1=0时两边都除以2x-1,得x=5;当2x-1=0时解得x=1/2,所以原方程的解为5,1/2。就这样做到课课有点评总结,题题有点评总结,组组有点评总结,组长必须有点评总结,鼓励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总结。课堂讲解点评总结既要当仁不让,更要学会谦让。各小组组员学习要投入、要专注,课后各小组组长对本小组组员参与次数,是否认真,是不是积极的投入学习进行总结性点评,课代表对全班情况进行点评总结。教师只需对关键问题适当点拨,纠偏补差即可。点评总结是展示环节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学生智慧的精华,是学生扬长避短,互相学习的有效手段。

3、达标反思

达标阶段是分组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学习目标的检测,达标阶段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对学习方法的反思与总结。达标测评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在黑板上讲解本节课的随堂练习或课后问题或教师选择一些基础检测题、典型例题等来检查学生本节课学习后对所学内容掌握情况。达标阶段的重点在于反思和总结,由学生对本节的学习知识点,学习方法,数学思想以及每人在小组内及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反思总结。反思不同于检讨,反思是一种提高。孔子说:“吾日三醒吾身”,足见反思的重要性。例如我们的一位同学在反思中这样写道:“今天在课堂上我没能积极的去参加点评,我知道点评会使我把这些题理解得更透,掌握得更好。我也知道要想对问题有所点评,就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和多方面的思考,我没做到这一点,才使得我遇见问题无话可说。看到别人点评时都是滔滔不绝,甚至对每题都能有独到见解,有多种方法。我明白这是别人动脑思考的结果,有时听到别人说的这么好,心中真的很佩服,我相信我自己只要努力,我也会像他们一样”。有个组长这样写道:“昨天的晚自习,也是数学预习课,我带着他们一题一题的过,他们听的很认真,我也讲的很舒服。那节课下来,我很累,嗓子都很难受,但是很开心,因为我教会了他们很多题,他们高兴,我也快乐。我多么希望每一节课都能像那次一样,因为我们合作的很好。”

分组分层教学法开题报告 第7篇

莒县果庄乡中心初级中学张富庆

一、课题名称:分组分层教学法研究课题名称: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到底按照优等生的认知水平上课,还是中等生、学困生?又如果按着中等的学生上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等生没有动力,冒不了尖,而差生最基本的知识也掌握不了,给以后的学习和相关科目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而在现实中这种现象处处可见,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打算在班级教学中实施分组分层教学,研究分组分层教学法,通过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组合,实施不同的授课、备课、评价等措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达到全部学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对于农村初中,以升学高低衡量办学优劣的观念至今未打破,而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全体小学生就近入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多数教师往往只顾及一小部分“尖子生””使大多数“陪读生”“劳而无功”,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在不改变原有班级体系的情况下,打算摸索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课题的涵义及研究目标自古以来,就提倡“因材施教”,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的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分层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全新的学习机会。”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只要能把成绩和个性指标相近的学生分在一个层内,把教学目标分层化解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作业练习的布置,思想感情的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之中。学生们将在原有的程度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原有分班体系不打乱的前提下如何分层备课,分层上课,分层作业和分层辅导,实施分层后的教学班级与不实施分层班的教学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比较。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原有班级学生的认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知水平,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分层、备课分层、分层施教、分层测试、分层评估等内容,争取使教学质量最优化,最具效率化,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五、课题研究实施方法本校共有18个教学班,每级选择(1)(5)做为实验班,其他班级作为(3)对比班。并把实验班里的学生分为A、B、C三组,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的学生属于A层;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绪不够稳定或能力一般、学习勤奋的学生属于B层;学习成绩差、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属于C层

实施分组分层递进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测试、分层评估

1、学生分层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和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分成高、中、低即A、B、C三个层次,学生分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显性分层或隐性分层,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学生分成后可以按照高、中、低层1:2:1组成四人合作小组块状集中编排,或按纵向同质、横向异质集中编排,以便于辅导和相互讨论帮助合作学习。

2、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相适应。

3、分层施教分层施教是分层递进教学中最关键、最难操作、而且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不同层次学生能够异步达标,按课型确定分层,新授课在时间的安排上,层、层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的保证,BC一般是25—30分钟,这样能保证B、C层学生能听懂吃透。对A层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层学生学有余味。复习课、习题课教学分层较明显,努力创设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利用高层学生的答问、小结、归纳、板演、辅导,为低层学生开拓思路、取长补短。按教学内容,提问分层,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三个层次的问题便于课堂提问,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C层学生,适中问题的回答机会让给B层学生,学生的回答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练习、作业分层、辅导分层,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教师分层次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分类辅导。C层学生能完成课本上大部分练习和A组作业题,会做其中基础题;B层学生能完成书上全部练习和A组作业题,选做B组作业题;A层学生另外增加变式题和综合题。练习、作业可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全体学生都做,选做题由B层学生选做,A层学生全做。学生完成各层次相应练习和作业后选做高一层次的练习、作业。这样可解决以往统一习题、作业时高层学生“吃不饱”、中层学生“吃不好”、低层学生“吃不了”的矛盾。对C层学生辅导主要是调动非智力因素,培养师生和谐感情,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面批学习作业,个别辅导重点突出,选题简单、基础;对B层学生增加综合性习题,鼓励拔尖;挑选A层学生进行数学竞赛辅导,主要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灵活应变能力。

4、分层测试阶段性测试具有比较全面、及时反馈各层次学生阶段学习效果和激励作用,把握试卷的密度、难度,按层次编制测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少部分为变式题和综合题,其中基础题占70%,在一份试卷里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各层次学生都做,B层学生选做选做题,A层学生则做全部选做题。

5、分层评估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估,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分层

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1、第一步(准备阶段2009年1月)根据立项申请的批复,撰写开题报告,完:成课题开题工作。(1)、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调查;(2)准备有关资料,、制定实验研究总体方案,准备数学课题研究活动管理表册;(3)、建立学生课题研究小组,每班4-6人分一组,并选举组长;(4)、建立指导教师组,并在组内按年级进行相对指导分工,对班内数学课题研究活动的具体实施进行指导和协调管理。

2、第二步(探索阶段2009年2月-2011年5月)(1)、按计划实施数学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整理课题研究资料;(2)、在实施过程中随时对数学小课题活动实施过程进行观察、调控;(3)、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撰写课题阶段性总结;

3、第三步(总结阶段2011年6月)(1)、撰写研究总报告(2)、整理资料:论文,课题总结等研究成果;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管理、七、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人员分工课题组负责人(负责本课题的指导、组织)负责人:张富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专业:数学分组分层教学法,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朱涛、赵金利——主要负责协调分层备课、授课、分层作业时,学生应达到什么水平,应补充、拓展哪些内容,并负责阶段性论文的撰写。严孝顺——主要负责学生分组、分层评价,负责收集一些实验数据,并负责阶段性论文的撰写。李晓春、王龙成——负责收集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把本班实验情况及时向上汇总。负责在各实验班、对比班搞一些调查,并把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八、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1、研究总报告

2、论文或发表的著作

浅谈分组互助教学法 第8篇

我于2015年10月19日开始, 在一年级2015财1班、2015财2班进行分组教学活动, 并在进行到第四次课时, 于10月30日进行了教研室观摩课的讲授。经过不断的改进, 一直到现在, 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大的改善。

在进行分组的时候, 特别注重分组原则、组内人数、遴选组长和评分标准四个方面。

一、分组原则

教师指定组长, 组员自愿加入, 兼顾男女生比例、学习成绩和性格特征。参加哪个小组, 应由小组长和组员互相选择, 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个人的意愿, 保证在组内气氛和谐、愉悦, 为以后组内互助打下基础。组内人员一经确定, 没有特殊原因一个学期不允许进行调整。保证每个小组的人员构成稳定, 避免由于意见不合, 频繁换组, 对教学和小组协作产生不好的影响。

二、组内人数

根据中职生学习基础差, 学习主动性不强的特点, 结合教学实践, 并根据教室面积及人数, 我确定一个班级内的组数为四至六组, 一个学习小组的人数以三到五人为宜。这样既有助于组间相竞争, 也有助课堂气氛的调整和控制。根据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 慢慢稳定在每组5人。第一, 5人的数量控制适合组内分工, 每节课是5个环节, 能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和课堂表现的机会。第二, 当小组内争论不下, 意见无法统一时, 便于小组内投票表决。

三、遴选组长

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人物, 直接影响到小组的学习风气、听课质量、课堂参与度等。但中职生缺乏自信心, 不敢承担责任, 怕事情, 怕麻烦, 大多数虽具备相关能力, 却不能自告奋勇地担当组长。所以, 在一开始确定组长时, 是由教师指定。运行了一个月后, 大家对分组的学习模式有了体验, 对组内互助学习方式有了自己的想法, 组长们经过一个月的实践也有了自己的底气, 此时, 再民主选举组长, 重新组建小组, 更有利于学习的开展。

在选择组长时, 首先备选人应是本课程的学习骨干和积极分子, 学习成绩优异, 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样有助于在组内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其次, 在班内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善于协调组内关系, 能够关心学困生, 调动中等生的积极性。组长要在组内分工明确, 带领大家互助学习, 形成合力。

过了三个星期后, 小组长培养得差不多了, 我就把重点转向“特困生”, 每个环节, 组内人员轮流担任, 以优帮差, 以集体荣誉感促进个人进步。

四、设置评分标准

设置了学案完成、复习提问、自主学习 (包括讲和练) 、合作探究四个环节 (五个小环节) , 每个小环节5分, 共计25分。按学期总分将每个小组的按名次划分, 第一名小组30-29分, 其中小组长得30分, 组员29分, 按学生课堂德行综合表现分计入期末总评成绩, 其他小组以此类推。细划考核标准, 一堂课结束时, 都会公布每个小组得分。

经过教研组内听课后, 接受教研室主任和班主任的建议, 将扣分制改为加分制, 分值不变, 变惩罚为赏识,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每个环节的参与度。在组之间倡导竞争, 让学生比着学, 乐中学。

经过两个学期的实践, 我觉得分组互助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1、让优生辅导差生, 进一步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做十遍不

如讲一遍, 在进行讲解、帮助别人时, 也是他对知识的重新疏理和夯实的过程, 同时自信心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2、在课堂上把差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使之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组间的互相竞争, 也使得全组的人异常关心差生这块“短板”, 倾尽全力帮助他们。在课堂上, 我们有组内互助完成的题目, 要求上黑板书写并进行讲解, 书写和讲解一般是由差生完成。他们课程知识也许不扎实, 但他们的书写不一定不整齐, 表达能力不一定差, 当知识的问题在组内讨论完毕后, 剩下的书写和讲解, 他们都能很好地在全班同学前的展示, 这提升了他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基本上杜绝了睡课、玩手机的现象。

到目前为止, 从小组成绩、课堂参与、组内合作等方面来看, 班内本课程的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空间高涨。学案和作业的完成度均达到100%, 班级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效果比较明显。

分组合作式教学 第9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 合作展示 讨论巩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063-01

综合英语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因此,合作学习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它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建构主义理论重视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与对话。将协作和对话建立在合作学习的平台上,通过合作学习实现协商对话。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内心世界的重要性,将人的思想、情感和情绪置于人的整个心理发展的前沿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满足各种各样的合理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把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

2 分组合作式教学的实践

活动实践的具体步骤。

2.1 课前分组合作学习

2.1.1 分组

首先按单元任务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6人)。分小组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和所处寝室,本着自愿的原则。小组推选一个小组长,负责协商和分配组员要完成的任务与目标,以及督促监督组员的学习情况。

2.1.2 任务分配

组长根据自己小组成员的实际情况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分工问题。笔者以邹为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综合英语教程4》(第三版)来举例说明。该教材的每一单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Communicative Activities;第二部分为:Reading and Language Activities;第三部分为:Extended Activities。课前分组学习主要是集中在前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Communicative Activities的合作学习。

这个环节的第一个部分是 Brainstorming部分。以往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都是由学生独自完成,而且仅是课堂上即兴式的small talk。其实这一部分也可以由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小组成员内部可以共同设计创意,搜集整理和组织材料,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ppt,图片,甚至一些英文讲解的视频来更好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成员之间可以互相给出建议,进行课下模拟展示。

第二部分:Reading and Language Activities的合作学习。

这部分是综合英语课堂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同学进行细致的,多方面,多层面的准备工作。有的同学负责词汇短语,有的负责背景知识,有的负责长难句的分析,有的对文章的修辞,写作特点着重研究,有的则负责主题和文化方面的探讨。同时还要像老师一样,在展示过程中辅以必要的板书设计,设计一些问题,用于提问下面的同学,实现生生互动,最后进行课前模拟操练。这部分任务对学生们提出了更多要求。

2.2 课上小组合作展示

第一部分:Communicative Activities的合作展示。

综英课前通常都会让学生做一个morning report,可作为每节课一个固定的单元。这一部分可以联系书上的Brainstorming进行。以第四册书的Unit One为例。这部分探讨的主题是旅行,学生可以对自己去过的旅游胜地进行介绍,也可以对自己梦想的地方进行描绘。同时,辅以我之前提到的多种多媒体手段,可以生動立体的展示出小组研究讨论的成果。

第二部分:Reading and Language Activities的合作展示。

除了常规的对课文的语言点,知识点,背景知识,写作特点,主题的展示之外,还可以采取一些新颖的方式作为辅助。如在综合英语教材中,不少课文故事性较强,可以改编成短剧,课上将课文以短剧的形式进行展现。学生们通过表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应变力,逻辑性,以及沟通能力得以最大的考验。游戏也是一个有力手段,学生可以仿照教师,也可以实践一些新的小游戏,将单词短语以及课文的重点要点进行操练,既轻松有趣,又锻炼了同学的组织能力和时间规划能力。

2.3 课后小组讨论巩固

这部分的活动主要是对课文及词汇的温习和第三部分:Extended Activities这两方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所安排的任务进行再分配,组内合作完成,同时相互检验,共同进步。在完成课文的展示之后,小组可以采取复述课文内容的方式对全文进行总体的理解和消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设计与单元主题相关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的方式,同时教师给予一些书面反馈后再修改。

第三部分:Extended Activities方面。 Read more和 Read for interest这两部分,给学生提供很好的阅读材料,从主题上来说大多是和Text一脉相承的。学生们可以采用如泛读、快速浏览、略读等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并且对于疑难点可以进行互助式学习。

3 分组合作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首先是教师角色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绝对的权威,而是一个指导者或是顾问的角色。教师在给每个小组布置任务后,小组成员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合作学习,此时,教师会参与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随时给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对学生小组成果展示的评价也应该多元化。可以通过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几方面相结合的方式,因为有必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及任务完成的情况做出不同的评价。

因此,在“片”的实践中,对教师的学习能力,教师角色的把握,课堂协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团体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的进行阶段性总结,建立并完善适合学生水平,推动学生能力拓展的教学模式来。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2]马红亮.合作学习的内涵、要素和意义[J].外国教育与研究,2005,30(5):16-19.

上一篇:新生入学教师发言稿下一篇:分析小说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