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儿童的生活的古诗词

2024-05-23

描写儿童的生活的古诗词(精选19篇)

描写儿童的生活的古诗词 第1篇

1、采白莲: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唐·白居易《池上》)

2、呼牛归:

“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唐·丘为《泛耶溪》)

3、不识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唐·李白《古朗月行》)

4、解方言:

“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

5、摘扁豆:

“古巷少人行,新月弯弯瘦,藤萝满墙头,儿童摘扁豆。”(佚名)

6、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唐·骆宾王《咏鹅》)

7、学人拜新月: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唐·施肩吾《幼女词》)

8、学小姑:

“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群带。”(明·毛铉《幼女词》)

9、骑黄牛: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袁枚《所见》)

10、折扬柳:

“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清·许虬《折扬柳歌》)

11、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2、念牧童: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唐·王维《渭川田家》)

13、学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14、弄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唐·白居易《观游鱼》)

15、追黄蝶: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16、关柴门: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唐·崔道融《溪居即事》)

17、恋小车: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唐·韦庄《与小女》)

18、笑问客: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9、吹短笛: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20、开门: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唐·李商隐《忆匡一师》)

21、不识衣冠: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唐·王维《田园乐》)

22、指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23、挑促织: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24、吹曲: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唐·卢肇《牧童》)

25、载诗:

“十岁载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绝句》)

描写儿童的生活的古诗词 第2篇

1.《稚子弄冰》

作者: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钮。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2.《溪居即事》

作者: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3.《闲居初夏午睡起》

作者:杨万里

松阴一架半弓苔,

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

儿童误认雨声来。

4.《四时田园杂兴》

作者: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5.《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6.《古朗月行》

作者: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圆。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古诗词里的心理描写 第3篇

具体运用哪些方法进行心理描写呢?

一.直抒胸臆

古典诗词是很讲究含蓄、曲折的, 但也不排斥直抒。有时人物内心的情感激越如江河奔腾, 瀑布直泻, 不可遏止, 因而表达得也较直率。

如吕布中的[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 南北东西。南北东西, 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 暂满还亏。暂满还亏, 待得团圆是几时?”

既恨君像月, 又恨君不像月, 矛盾的说法却表达了同一种心理———内心的怨恨、遗憾和渴望。全词像一段低沉、郁闷的内心独白, 发自肺腑, 令人同情。

这类词有许多, 如顾瓊的[诉衷情]中的女子, 夜深人单, 孤苦之情难排, 想到自己苦恋, 对方却不知如何消闲, 末尾迸出一句:“换我心, 为你心, 始知相忆深!”她多么希望自己也能被对方如此地思恋, 词中的感情倾诉, 限于篇幅, 大多是一句两句, 凝炼而又深沉, 份量如锤, 灼人如火。

二.言近旨远

与那些较为单纯、质朴的内心倾诉略有不同, 有些词虽然也用直率真切的语言, 但揭示的却是一种更为曲折复杂, 甚至矛盾的内心感情。表现为若隐若现, 微妙回旋。

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瑶台有路, 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 山长水远知何处?绮席凝尘, 香闺掩雾, 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 梧桐树上潇潇雨。”

前几句写出一种典型的微妙心理———人大都是在美物失去以后才知其可贵, 当时没有珍惜这份情谊, 轻易离别意中人而未“双飞去”, 如今远别千里, 欲归无路, 才感到深深婉惜。然而现在后悔有什么用呢?寄书无凭, 只有看尽黄昏, 复听夜雨了。

词人大多写相别之悲, 怀念之苦, 但也写重逢之喜悦的。晏几道[鹧鸪天]的下片是这样刻画相逢时的心理的:“从别后, 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霄剩把银缸照, 犹恐相逢似梦中。”由于相思常念, 虽经多次在梦中相见, 今天夜里是真的见面了, 却反而疑惑起来, 以为又在梦中, 只好把银灯举着照了又照, 才放下心来。以前以梦为真, 今天却将真疑梦, 此种久盼成疑的心理写得十分细腻曲折, 真切感人。

三.情景交融

古典诗词描写人物心理, 更多的则是用较含蓄曲折的手法。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言:“诗有赋、比、兴, 词则比、兴多于赋。或借景以引其情, 兴;或借物以寓其意, 比也。盖心中幽约怨悱, 不能直言, 必低徊要眇以出之, 而后可感动人。”景物描写在词的心理刻画中占着极重要的位置。

在古典诗词中的彩色世界里, 人与大自然是融为一体的。心与物, 情与景, 彼此渗透, 互相映衬, 几乎大部分词都含有景物描写。然而单纯描写景物的词并不多,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词人写景都是有所蓄意, 有所用心的。

以景衬情。以周围的景致气氛衬托人物的内心感情。李煜[清平引]“别来春半, 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以落梅烘托作者的心情撩乱和摆脱不掉的愁思, 同时又表明他站在梅树下凝神已久。写得不露痕迹, 又非常传神。

以乐景写哀, 则哀更切, 制造同人物心境不相协调的气氛, 更能突出人物心理。如史祖达的[双双燕]:

“过春社了, 席帘幕中间, 去年尘冷。差池欲往, 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 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捎, 翠尾分开红影。芳经, 芹泥雨润。爱贴也争飞, 竞夸轻俊。红楼归晚, 看足柳昏花瞑。应自栖香正稳, 便忘了天涯芳纹。愁损翠黛双蛾, 日日画阑独凭。”

作者以十分细腻之笔, 写出双燕的自由飞翔, 相亲相爱的美满生活, 强烈地反衬出闺中人的寂寞愁苦、孤独凄凉的心境和等待爱人的焦虑心情。

由景生情:一幅破败凄凉之景, 在一个内心愁苦忧郁的人眼里, 自然像一条引线般地抽出了人物心中的愁绪。柳永[卜算子慢]上片:

“江枫渐老, 汀惠半凋, 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 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 继续残阳里。对晚景, 伤怀念远, 新愁旧恨相继。”

在暮秋时候, 残照之中, 眼见败红衰翠, 耳闻砧杵之声, 怎能不勾起对远人的怀念, 对晚境的伤感, 怎能不旧恨未了, 新愁又添呢?

当然, 在不同的心情下, 景致又变得不同了。如陆游的[秋波媚]:

“秋到边城角声哀, 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 凭高酹酒, 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 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 曲江池馆, 应待人来。”

陆游此时正在南郑任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 正积极向宣抚使王炎献策, 筹划收复长安。踌躇满志, 号致悠扬,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便感到那南山月也特别多情, 特地为他破云而出, 那灞桥曲江 (代指长安城) 也似乎在静静等待着宋军的到来了。

四.由表及里

人的行动既然受着心理的支配, 人的外在表现和心理便密切联系着。因此, 有些心理描写并不是直接从人物的心理活动去写, 而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去写。让你感觉到或猜到人物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种给人更大想象余地、更富有张力的心理描写。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小说应该写得有立体感, 而且要像一座冰山, 你只能看到浮在水面上的一小半, 但却能推知水下的冰山有多大。古典诗词中不少作品就达到这样的功力。

如纳兰容若[减字木兰花]:

“相逢不语, 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 斜溜须鬟心双凤翘。待将低唤, 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 转过回阑叩玉钗。”

作者抓住人物极其细微的举动和表情的变化, 含蓄地表现出年青恋人无法言传的心境, 它使人感到, 在这一对恋人之间, 有着一道无形的墙壁, 在绵绵的情意中, 掺杂着一丝苦涩的滋味。人物虽没有一句话, 但你能感到他们内心中翻腾着千言万语, 全部曲折与悲切也正是因为他们无法说出一句表达心情的话。

五.托物咏怀

有些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 作者不便直接说出, 常借咏物而托之。写物是虚, 实为“夫子自道”。

如贺铸[踏莎行]:

“杨柳回塘, 鸳鸯别浦, 绿萍涨断蓬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 红衣脱尽芳心苦。返照迎潮, 行雨带雨, 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东风, 无端却度秋风误。”

这首词明咏荷花, 暗以自比。以蓬舟之不来由于绿萍之断路, 比喻自己之遭冷落由于无人汲引。以蜂蝶不知幽香之可爱, 比喻自己的品德才气完全不被人欣赏。因此只能自开自满, 芳心独苦。郁闷不平之情使作者借着荷花之口直接倾出内心的感叹, 在这感叹之中隐藏着作者的矛盾心理以及潦倒悲哀和不平。晏几道的“朝落暮开空自计, 竟无人解芳心苦”也是借咏荷花诉说自己苦闷、孤独和抑制不住的渴望。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如苏轼[水龙吟]借写柳絮刻划了一个女了的伤感和幽怨, 刘克庄[卜算子]借写落花曲折表现了作者的一种受压抑的心理。

六.梦境幻觉

把梦境写到古代诗词里, 已有很长的历史了。注重于描摹人的内心情感的古代诗词作家们早已不把眼光只局限在白日的情形了。夜晚是人的思想最活跃的时刻, 而在梦的世界里, 人的内心、思想得以最自由、最无拘束地活动。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梦是心理的形象化的体现, 是现实生活一种折光的反映。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鬃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短松冈。”

这是苏轼的一首怀念妻子的记梦词。上片写出梦前的复杂心理, “不思量, 自难忘”, 这六字看去平淡, 却含意深挚, 如果说天天思量反而不真实了, 只有潜意识地不思而思, 才见真正的深入内里的思念。死别十年, 可叹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幻想相见, 但又否定了幻想, 只有托梦了。下片接着出现梦境, 梦境写得真实而又朦胧, 简炼而又深沉, 了了数语, 然而作者对亡妻的思念和感情却渗纸而出。情感的流露显得疏淡而深远, 颇合中年人的心理特征。

以上概括的几种手法并不是孤立的。在一首词中, 常常是兼用各种手法表达人物内心。

如冯延巳的[鹊踏枝]: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 不道春将暮。百草千万寒食路, 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 双燕来时, 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 悠悠梦里无寻处。”

见到行云联想到丈夫, 第一句是内心对丈夫疑问和埋怨:他这几天到哪去了呢?竟不顾春天快要过去, 总是忘记归来。第二句是她的想象, 丈夫大概又在谁家寻花问柳了, 想到这怎能不悲伤呢?第三句便转入外部举动的描写:含着眼泪斜靠楼头自艾自怨, 这些举动流露了她内心的痛苦。在痛苦无聊的自言自语中, 她向燕子发问, 有没有看见她的丈夫?这第四句是人物的语言描写, 通过这痴情的发问, 我们进一步看到女主人公愁苦而无奈的内心。第五句是借柳絮为喻, 将无形的内心愁绪化为有形, 使我们更深一步地理解了人物的心理, 逐渐走入人物的内心深处。

审美中的儿童古诗词教学 第4篇

不同角色视野中的“期待落差”

案例一:《清平乐 村居》教学片段。

师:你知道吗?词有词牌,即曲调。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清平乐·村居》中的《清平乐》是词牌名,题目是《村居》。《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清平乐》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师:你知道词的结构是怎样的呢?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按音乐又有令、引、近、慢之别。据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之说,58字以内的为小令,59至90字的为中调,超过90字的为长调。

教学活动中的每个儿童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坐标,也不可能彻底摆脱其特定的社会传统。每个儿童都有他所隶属的那个文化的一部分。朱光潜先生说:“诗的境界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中富无限。”

案例二:清平乐 村居(改写)

今天,阳光明媚,午后,我怀着悠闲的心情散步。

走着走着,忽然看见了一座无言的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小溪的东边,茅屋外,竹林里有许多小孩子在嬉戏,茅屋远处,一座座山峦连绵起伏。

茅屋里有一对白发夫妻,他们喝了一点酒,正用柔美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逗笑取乐。妻子说,“老头子,还记得吗?在咱大儿子五六岁的时候他问过你:爸爸你为什么长了白头发呀?你本想吓唬吓唬孩子就说:是因为你不听话才长了白头发。可儿子却说:爸爸,我终于知道爷爷为什么长白发了!”“哈哈”老夫妻笑了起来。

在茅屋外老夫妻的大儿子在豆田里除草,看干得多卖力呀!老夫妻的二儿子在树荫下编鸡笼,一会儿一个鸡笼就诞生了,老夫妻的小儿子也不会干什么,只是趴在小溪边剥莲蓬吃。

多么幸福的一家子呀……

五年级 蔡俊

“教者视野”导致“文化位差”

因为由特定的语言、字形与特定的情感联想所合成的文化键,只能在相对应的语言产地才能引起充分“共鸣”。假如换一个语系方位(“前理解”发生“位差”),则文化键大多会断裂,造成鉴赏的“多样”(“偏差”)。无视这一规律的课堂讲授甚至强行征服,无疑是荒谬的。然而,古诗词毕竟离现代儿童的距离较远,而且它的语法、平仄等,现在已经不常用了,如果笼统地进行全面教学,耗时费力不说,学了也没有多大用处。

两种对文本不同的理解呈现,可以看到当文本符号从母语文化背景传递到另一语系背景时,即儿童的“前理解”发生“文化位差”,其文本符号往往译得较为准确。至于想把母本符号所蕴含的全部诗意,即把原作凝结在象征、通感、借代、叠音、韵律对仗等语言技巧中的所有纤美的审美情调和盘托出,几乎是奢望。

“读者视野”引起“文化时差”

“前理解”导致的第二个问题是“文化时差”。一般意义上说,文学文本在不同时空与读者发生联系,会有不尽相同的意象显现。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文本都是历史进程的产物,审美对象的形成必须通过人的创造来标识。这就必然使文学文本因读者的理解而被带进一定的历史时期,按照各个时代不同“前理解”的适应性,文学文本必须经历不同的命运。于是,审美意象就成了文学文本与读者历史性合作的产物。

对比上面《清平乐 村居》两个片段,不难发现前者只有“眼睛”在场,“读”得脚步匆匆,神色茫茫,只见筋骨,不见血肉,缺少美感。而后者,以“我”姿态进入故事,“从语言出发,又回到语言”,起点和终点都是“语言”,细读带着浓浓的语文意识,带着“我”的思想、阅历、情感、创造力,筋骨出之,血肉充之,情感会之,此生命之细读也。唯有“生命”在场的细读才能读得有益。

“学者视野”产生“文化极差”

《清平乐 村居》第一教学片段整体的设计注重了对几个平仄、韵律的传授的理解,却忽略了回归句子的体会,使句子失去了魅力,也使诗的意境变得松散。“前理解”导致的第三个问题是“文化级差”。文学作品对于每一个读者的实际效应不是等量的。阅读鉴赏能力相对较强的儿童,必然蕴含着相对较高层级的“期待视界”。对同篇作品,有的儿童可以看到情节,有的可以看到性格和性格冲突,有的可以看到节奏,那些有更高理解能力和敏感性的则可以发现某种逐渐揭示出来的意义。这是因为儿童在进入阅读欣赏状态后,其审美需求必然以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向作品搜求,选择满足自身独特需求的特性,即文本特殊性与儿童“前理解”的碰撞和一定程度的交融、契合。

不同视域留白中的召唤结构

伊瑟尔认为:“文本是一个充满各种潜在因素而等待读者接受过程中加以形象具体化的文学结构。”伊瑟尔把文本分为“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第一文本”是作者创作的文本,此时的文本和接受主体毫无关系,而是“自在”的存在。“第二文本”是和接受主体发生关系的对象,这时候的文本不是游离于读者的孤立存在,而是被读者接受后的文学艺术形象。

细读“第一文本”的原意,课程的“语文”还是课堂的“课文”。

如教学杨万里的《小池》,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 ,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让儿童画出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儿童通过画,仿佛融入到当时的情景之中,能加深儿童对诗意的理解,强化记忆,培养了审美的情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材只是个凭借,其选编的古诗词是有限的。教师要在教学古诗词时,注重从课程的视野建构课堂。如同主题拓展、组块教学都可以,其中,拓展同诗人的作品,不仅可增加儿童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加深儿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语文教师当然是教语文课程,儿童当然是学语文课程里的“语文”。“教什么”全凭教师依儿童所遭遇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在现场产生,“教什么”的得当与否几乎完全依赖语文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对儿童需要什么的诊断能力。endprint

“教师的语文”还是“儿童的语文”。语文课因教师而“异”,因儿童而“异”,儿童学的只能是教师的“语文”。那么到底是教师的“语文”还是儿童的“语文”?

诗歌是精炼的语言艺术,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 “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字风流,境界全出。老师只有启发儿童通过联想、想象,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蜂蝶翩跹、莺飞鸟鸣或者月影姗姗、风来花动、含羞逗影的情景,他们才能领会诗句深遮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

教师的讲析代替不了儿童的联想、想象,儿童也不可能通过老师的联想和想象走进诗词的意境、诗人的世界。儿童只有在教师启发下进行联想,才能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最终实现意义的建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古诗词的特点,教学着眼点应放在儿童对诗的情境的体会上,采用各种方法激发起儿童的联想和想象,使儿童更深刻地把握古诗词的内涵。

品读“第二文本”的真意

文本是“骰子”。文本作为一枚骰子,最初是由作家掷出来的,它在一番滚动之后,静止在那里,把它的某一面展示出来。但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唯一的一面,就是它的全部。因为,它一旦落在另一个人手里重掷一次,就会显出不同的面目,这些重掷者就是读者。同一文本在不同读者那里会掷出各种花样。而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文本如同骰子那样本身具有多种局面。骰子毕竟只有一个六面体,而文本中潜在可能性却是无法估量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在阅读、鉴赏中最关键的不是去追求作者的“那一面”(作者的本意),因为作者在文学文本已预留了“歧义”的空间,这种独特的“空白”,构成了一个充满张力的意向性客体。

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中写到,秋天的夜晚,一艘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更增添了几分深夜人静的气氛。江岸上是火红的枫树,江面上是渔火点点。在学这首诗时,应引导儿童自己动手,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在儿童动手绘图以后,再引导儿童体会诗句的意思,让诗句在儿童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并充分调动儿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写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

王荣生先生认为,我国语文教材的“选文”,历来强调“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但是又历来缺乏“定篇”意识。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处理及如何达到透彻领会方面,思路狭窄。几乎所有名篇都被处理为“样本”,需要引领儿童探问文本,就是课堂上当儿童由于知识欠缺,问题本身模糊或有一定难度等原因无法回答问题时,教师变换角度,或化大为小,或化难为易,或化虚为实,让儿童架设一个梯子,换一个路径接近问题的答案。也就是一种问题分解的策略。

在教学《山行》这首诗时,先告诉儿童今天将带大家到野外去作一次愉快的秋游,感受一下满山红叶的美丽景色,儿童顿时兴致盎然。在播放图像的同时,又用语言描述诗人描写了什么,诗人又抓住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把这些景物集于一幅画面上的,然后通过精读引发儿童的联想。

一个杯子,如果是空的,可以放入很多东西;但是,一个杯子如果里面装得满满的,那么它就什么东西也装不下了。因此,在文本深处总有空白存在,未定性与意义空白是连接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的桥梁,是前者向后者转换必不可少的条件。它们的作用,在于能促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赋予本文中的未定之处以确定的含义,填补本文中意义的空白。体现在本文中的创作意图,只有通过读者才能以不同的方式得到现实化和具体化,并作为效果以不同的面貌重新出现,因而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就构成了作品的基础结构,这也就是所谓的“召唤结构”。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第5篇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一(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第6篇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2、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白居易《池上二绝》

3、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4、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唐・施肩吾《幼女词》

5、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所见》

6、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唐・丘为《泛耶溪》

7、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唐・贾岛《宿郑州》)(节选)

8、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王禹《寒食》

9、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

10、晴明风月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宋・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11、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唐・王维《田园乐》

12、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宋・雷震《村晚》

13、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唐・刘禹锡《踏歌词》

14、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

15、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宋・杨万里《舟过安仁》

16、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唐・郑谷《淮上渔者》

17、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唐・杜甫《江村》

18、清池玉水绕山川,携手伴友放纸鸢。杨柳轻指意欲醉,疑是梦境回童年。――清・轩治翁

19、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唐・吕岩《牧童》

20、我亦以前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明・徐文长《风鸢图十首》

2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22、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

23、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唐・崔道融《牧竖》

24、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群带。――明・毛铉《幼女词》

25、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唐・李商隐《忆匡一师》

26、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唐・韦庄《与小女》

27、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28、投荒万里无归路,雪点鬓繁。度鬼门关,已拚儿童作楚蛮。――黄庭坚《采桑子》

29、幼童轻岁月,谓言可久长,一朝见零悴,叹息向秋霜。已穷极,M疴复不康,每恐先朝露,不见白日光。庶及盛年时,暂遂情所望。吉辰既乖越,来期眇未央。促促岁月尽,穷年空怨伤。――伍缉之《劳歌二首》之一

30、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唐・白居易《观游鱼》

3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唐・李白《古朗月行》

32、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崔道融《溪居即事》

33、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清・许虬《折扬柳歌》

34、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

35、马啼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元・刘因《山家》

36、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37、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宋・苏轼《花影》

3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9、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明・徐渭《风鸢图诗》其一

40、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41、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黄庭坚《牧童》

★ 儿童生活的古诗

★ 儿童古诗

★ 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

★ 描写生活田园风光的古诗

★ 端午节古诗儿童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第7篇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把古诗词读进儿童的心里去 第8篇

新课标不仅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与内容,还规定了背诵的篇目与数量,其中推荐给小学生背诵的古诗词共75首。各版本教材将其编入课文,有些作为精读,有些作为略读或推荐阅读(编排在“语文园地”或单元练习中),还有些古诗词超出课程标准的推荐篇目。如,人教版编排了36首(段)古诗词为精读课文,其中,苏轼的《赠刘景文》、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林杰的《乞巧》、李商隐的《嫦娥》、陆游的《游山西村》、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张籍的《秋思》、纳兰性德的 《长相思》、吕岩的《牧童》、杨万里的 《舟过安仁》、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等11首不在课程标准推荐篇目之列;北师大版编排了29首(段),其中,邵雍的《山村》、王维的 《鸟鸣涧》、白居易的《暮江吟》、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和《房兵曹胡马》、李贺的《马诗》、温庭筠的《过分水岭》、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李白的《秋浦歌》、《乐府诗集》等10首不在课程标准推荐篇目之列; 苏教版编排了33首(段),其中,李白的《峨眉山月歌》、程颢的《春日偶成》、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杨万里的 《宿新市徐公店》、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李清照的《如梦令》 等7首不在课程标准推荐篇目之列。

怎样教小学生读好这些古诗词呢?两个字:诵读。

什么是诵读?诵读,在词义上与“朗读”并无本质区别,而在“教学义”上,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但是,正式列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还是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课程标准) 开始的,2011年版课程标准基本沿用,如下表所示。

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对“诵读”的“教学义”作了详细阐述:“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宜于抒情诗文、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又不像朗诵那样具有表演性,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如此,把“诵读”与“朗读”的联系与区别说得具体明白。摘其要,诵读是侧重于诗文的朗读,熟读成诵(背诵)。

一言以蔽之,古诗词是用来诵读的。古诗词的教学,要教学生熟读成诵(含背诵),实现古诗词及其意境意蕴入脑入心的目的。当然,熟读成诵,并非“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是口诵心惟———口诵其词、脑现其境、心悟其蕴,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阅读素养。

大凡古诗词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形式,或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整齐一致;或长短交织,错落有致;或四句八句,整齐划一;或歌或行或上阕下阕不定,但都大有讲究,对偶、押韵、节奏、起承转合等都暗合规范,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流畅通晓。教小学生读古诗词之初,就要脱离幼儿期(或有意或无意背诵了的一些古诗词)的读法,读出古诗词的“这一个”味道———读诗就像读诗,诵词就像诵词———而不是读童话、背顺口溜。如,人教版编排的第一首古诗,是第6课李白的《静夜思》[前面“识字一”中编排《一去二三里》本也是古诗,但教材没有标注诗作者。而北师大版教材编排的第一首古诗《山村》,标注诗作者是(宋)邵雍,即:“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我相信大部分孩子在进入小学前都会背诵这首诗。

那么,怎么教小学生诵读《静夜思》呢?首先,读出诗的标题、作者。读标题“静夜思”和作者“李白”的表现(如,语调、语气、停顿等),与读诗的内容是不同的,一般不带什么特别的感情或感受,只要停顿到位,让听众清晰地听出你读的哪是标题、哪是作者。读完作者后,停顿比读完标题后稍长些,一是引发听众的想象或期待,一是提醒听众以下是正文了(其他文章的朗读亦同)。标题、作者不能与正文“糊”在一起。

其次,读出诗的“句”或“联”。古诗词一般是以行为“句”的标志,即一行为一句,而不是以标点符号为“句”的标志。若是律诗还要读出“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读诗要让听众听出诗句,而不能“糊”在一起。

第三,读出诗句内的语气停顿、诗句间的平仄(因古代的入声在语音的发展中逐渐消失,故声调与今音有些不同)和押韵,读出诗的节奏、韵律。如,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前两句“二二一”式停顿、后两句“二一二”式停顿,读好了就有节奏感;韵脚分别是“光”“霜”“乡”,读好了就有韵律感。如此,读出的才是诗,才能初步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

诗歌语言的优美,不仅体现在形式上,更体现在内容所表现的意境意蕴中,因此,诵读古诗词,要教学生读出古诗词的意境意蕴。

什么是诗歌的意境意蕴?蔡伟潭老师的一段话说得通俗到位,原文引用如下:

意象是中国诗歌美学独有的范畴,虽然学术界众说纷纭,但理解起来并不难。譬如秋日郊游,面对相同的自然景色———象,拍照时各人取景不同,于是所拍的照片就带上了拍照者的感情色彩———意,那么,拍出的照片就已经不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带有个人情感的“第二自然”(歌德语)。王国维说的“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之色彩”,其实正是这个道理。若干意象组合,构成了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这就是意境。意蕴则是此中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和情感。

怎样读出诗歌的意境意蕴呢?必须调动小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诗歌是想象的结晶。曹雪芹先生早就道出个中真义。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借香菱之口评析王维的 《使至塞上》时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直’字似无理,‘圆’字也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找不出两个字来。诗的妙处,有口里说不出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似乎无理,想去竟是有情有理的。”曹雪芹不愧为艺术大师, 一语道破读诗之妙法———想象、联想。正如香菱所云,读诗关键在“合上书一想”,这一“想”即“见了这景”,这一“想”,把“有口里说不出的意思”生动为脑海眼前逼真的画面,把看似“无理”的语言符号活化为“有情有理”的打动人心的意趣。这才是真正懂诗的人,真正会读诗的人。

教小学生读诗,就是要想方设法调动儿童的想象力,由诗的一字一句联想开去,想诗中“意象”、联“意象”成“意境”———想象成“ 著”了诗人“ 色彩”的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一场场活泼的场面、一幕幕逼真的情景,使诗情画意“活”在儿童的脑海眼前。

当然,要真正读出意蕴,还必须在读出意境的基础上,读懂诗人———“ 知人论世”———通过考察作者的身世、经历来研究和评价其作品。我们所谓“时代背景分析”“作者介绍”等做法,都是“知人论世”的现实通俗版。比如,读张志和的《渔歌子》(人教版四下):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词中“象”有“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斜风”“细雨”等,但这些已然不是纯自然的山水、鱼鹭、花草和风雨,而是“著”了张志和之“色彩”的“意象”。“著”了张志和的什么“色彩”呢?怎样理解和读出张志和的“色彩”呢?

先要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把“象”生动成一幅幅画面逼真于脑海眼前,并让学生描述出来:远处青翠的西塞山像一幅屏风,屏风前一行白鹭翩翩飞翔(画面顿时活了起来)。近处桃花开得红艳艳,轻风拂过,片片花瓣飘落在哗哗流淌的溪水中,逗得鱼儿啪喇喇跃出水面。短短的14个字,就描绘了一幅远近高低静动声色和谐绚丽的山水画。一位戴着青箬笠披着绿蓑衣的“渔翁”静静地坐在小舟上垂钓,忘了还略带春寒的微微斜风和绵绵细雨,钓着,钓着。

然后琢磨这幅山水人物画赋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由“象”而“意象”进而品出“此中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和情感”。就此词而言,关键在探究“不须归”的原因。要探究“不须归”的原因,就必须了解张志和创作此诗的时代背景。史载,757年,唐肃宗皇帝为了急于收复京师,掌控内外局势,答应了回纥(我国古代民族,唐时曾建立回纥政权)苛刻的条件,时任吏部金紫光禄大夫的张志和力谏肃宗收回成命,遭贬。次年,张志和以“亲丧”为由主动脱离官场。761年,张志和为了逃避肃宗的寻访“渔隐”于湖州城西西塞山,写下了著名的《渔歌子》词。

由此可见,这西塞山纯净明丽的自然山水、自由自在的白鹭游鱼、沁人心脾的斜风细雨(清新空气)与官场的乌烟瘴气形成鲜明对比,对于厌倦了官场的张志和来说有多么大的吸引力!在这自由自在、纯净自然的山水中,张志和从内心深处发出“不须归”的强烈呼声,并且真的“不归”———过起了渔隐生活。

最后,学生自由地想象幅幅生动画面,默念诗人内心情感世界,反复轻声吟哦词句,自然熟记于心。古诗词不宜“齐读”———齐读把个体的感受淹没了,更不宜声嘶力竭地“喊读”———喊读把韵味意境破坏了。古诗词适宜独自轻声吟诵,反复玩味。

对小学古诗词中儿童形象的分析 第9篇

一、奇思妙想型

《古朗月行》一诗中儿童把月亮想象成“白玉盘”“瑶台镜”,想象月中的仙人长什么样,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是给谁吃的,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

二、勤劳淳朴型

《四时田园杂兴》中的“童孙”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加上儿童擅长模仿的天性,于是就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种瓜。一个“学”字,透出儿童的天真活泼,极富生活情趣。辛弃疾《清贫乐 村居》里的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里锄草,二儿子在家里编织鸡笼,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三、热情乐助型

对不认识的人完全可以不管的,可儿童的好奇和乐助心促使他想知道眼前的人何处来,何处去,干什么。《回乡偶书》就描述了这样一群孩子。一个“笑”把儿童的好奇的内心、不礼貌的狡黠给很好地遮掩了起来。贾岛《寻隐者不遇》里面的童子很认真、礼貌地告诉寻者师父采药去了。到哪里采药呢?就在这座山上。具体哪个地方就不得而知了。童子不仅很好地回答了来访者的提问,而且很有禅意,言简意赅,令人回味无穷。再如杜牧《清明》中的牧童对当地情况很熟悉,急他人之所急,迅速为“断魂人”指明了方向,让人眼前一亮,心情为之好转。

四、淘气可爱型

白居易的《池上》中,一个小孩子趁大人不注意偷偷去采白莲,他自以为行动机密,不会被人发觉,谁知道小船驶来时,冲得水面的浮萍两边散开,水面波动,出现了一道长长的痕迹,自然完全暴露了他的行踪!一个“偷”(瞒着别人、悄悄地)字,将儿童的天真、顽皮、活泼、可爱表现得一览无余。这里的不解是作者眼中的不解,在孩子心里,他以为自己是懂得藏踪迹的,并且自得其乐。

五、机智聪慧型

《所见》中的放牛娃的歌声还在树林里回荡,可是他忽然停下了脚步,紧闭了嘴,两眼紧盯着树上。原来,他看到树上一只正在鸣叫的知了,想去捉,怕歌声把它吓跑了。全诗紧紧抓住牧童在一瞬间的神态变化,仔细地刻画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孩子在放牛途中发生的有趣的事,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小儿垂钓》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专心钓鱼的农村孩子的形象。”蓬头”小孩子坐在那儿学大人钓鱼,可爱的样子一下子就跃然纸上。诗人用了“侧、映”来写小孩子的心机,小心翼翼地选了块少有人到,已长青苔的地方,侧身坐着,还用草挡住身体,怕鱼儿看见自己给吓跑了,可偏巧有过路人不认识路,远远地又是招手又是嚷嚷地问路。诗人用了“怕”“不应人”来写小孩子又急又恼的样子,寥寥数语,将小家伙皱眉鼓嘴、连连摆手、不让人说话、煞有介事的神态描写得栩栩如生。

六、快乐自由型

春光明媚,丽日和风,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一放学回来就奔跑着放飞风筝——《村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风俗画,使读者的心情也随之轻快,仿佛也感受到了浩荡的春风,恬静而自然。《村晚》中描述的孩子骑马不规矩,而是故意随意横坐在牛背上。牛吃着草,自己吹着笛,吹笛也不正二八经地吹,则是“无腔信口”地想怎么吹就怎么吹,表现了牧童的无拘无束,淳朴无邪。

上述描写儿童的诗词内容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并且浅白如话,易被孩子们记住,让他们更直观地感知,很久很久以前的孩子们是如何度过他们的童年的。我们的文学家为什么不试图效仿一下我们的古人呢?多创造出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而不要一味塑造假、大、空的形象。在草长莺飞的二月,散学归来就“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自由自在一定令今天的孩子生出很多羡慕。我们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为什么不能真正多给孩子们留下更多的业余时间,放飞他们的身心和梦想呢!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铁链浜 苏州市胥江中心小学校)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第10篇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第11篇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第12篇

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 儿童生活的古诗

★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_小学生必读古诗词推荐

★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 描写农耕生活的古诗

★ 端午节古诗儿童

★ 关于儿童的古诗

★ 描写古代儿童快乐生活的经典诗句

★ 1一3岁儿童古诗

★ 儿童生活的诗句

浅谈古诗文中的音乐描写 第13篇

一、摹声

直接模拟声音, 再现音乐的悦耳动听, 属于正面描写。例如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用叠字拟声词“嘈嘈”和“切切”来摹拟大弦声的急促和小弦声的轻细。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 恩怨相尔汝。”用摹拟声音法和以声写声法来表现琴声袅袅升起, 轻柔细屑, 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之际, 窃窃私语, 互诉衷肠。中间夹杂些嗔怪之声, 那不过是表达倾心相爱的一种不拘形迹的方式而已。

二、以声写声

即用彼事物的声音来比此事物声音的写法, 属于正面描写。从修辞上讲可以看作是比喻。例如白居易《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这篇作品堪称描写音乐的经典之作, 其中作者大量运用以声喻声的手法来描写琵琶声的复杂多变。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同时, 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乐曲如“急雨”般粗重急促, 如“私语”般细促轻幽, 如珠落玉盘般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如“莺语”般婉转流畅, 如“银瓶乍破”“刀枪鸣”般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如“裂帛”般强烈清脆、戛然而止。短短五十六个字, 写出了琵琶声的变化: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戛然而止, 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又如李白《听蜀僧浚弹琴》中的“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 (动作、技艺) , “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小小一支琴, 仅凭指弹, 却有如万壑松鸣, 涛声澎湃, 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

三、以形写声

亦称通感, 即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 把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易于感受的视觉形象来表现, 通过由声到形的联想, 使音乐声更有质感, 把音乐的特点更准确、更生动地表现出来, 属于正面描写。

如韩愈《听颖师弹琴》中的“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浮云柳絮”本不发声, 看似与音乐无关, 但它们“无根蒂”“随飞扬”, 诗人取这一特点, 比喻琴声的自由奔放。又如张祜《听简上人吹芦管》:“细芦僧管夜沉沉, 越鸟巴猿寄恨吟。吹到耳边声尽处, 一条丝断碧云心。”那隐隐哀伤的芦管声远远地传来, 传到耳边, 已越来越细, 终于消失, 仿佛是“一条丝断”了, 诗人的“碧云心”也彻底地抛弃了。作者把声音由细微到消失的听觉感受, 比喻为可以看见的“一条丝断”, 显得别致新颖。

另外, 还有一种诗歌是这样的欣赏流程:听乐声→辨曲名→以曲名为意象进行联想。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首诗中, “折柳”既实指曲名, 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中国古诗词中, “折杨柳”就是“离别”的同义语。置身在这种文化习俗中的人, 便自然而然地被它唤起家园故人之思。

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 也是诗家所说的“通感”。如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这首边塞诗写出了入侵之敌被击退后, 边境月夜美丽宁静的景象和气氛, 也隐约透出一种思乡的情调。开头两句是写实景:胡天北地, 冰雪消融, 敌人被击退, 边烽暂息, 明月朗照, 战士们在戍楼上吹起了羌笛。这两句写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天朗壮阔的基调。三四句写虚景, 将“梅花落”拆开, 而上下两句相连, 使得“梅花”和“落”都具有贴切的双关意。一方面写出风送笛曲, 一夜之间声满关山;另一方面也写出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 想到梅花之落, 从而抒发了一种思乡的情调, 当然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

四、侧面烘托法

即不对声音作直接的描写, 而是通过描写其他事物对声音的感受或反应来烘托曲调的优美和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如白居易《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描写周围环境, 从侧面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用空旷山野上的白云为之凝滞、仿佛在倾耳谛听, 来侧面烘托箜篌声的神奇美妙。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客心洗流水, 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写倾听者的反应或内心感受, 从侧面烘托音乐之美, 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当然, 一段有关音乐的精彩描写, 采用的方法往往不是单一的, 常常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来表现声音的写法。如李贺《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第一句用以声写声法, 展示乐声的清脆和嘹亮;第二句用以形写声法, 展现乐声的圆润和曲调的欢快;两句体现了乐声的多变。第三、四句用侧面烘托法, 体现了音乐不可抗拒的感染力、穿透力。又如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 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 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推手遽止之, 湿衣泪滂滂。”第一、二句用摹拟声音法和以声写声法来表现琴声袅袅升起, 轻柔细屑;第三至六句用以形写声法来表现琴声骤然变得昂扬起来, 接着又由刚转柔, 呈起伏回荡之势;最后二句用侧面烘托法, 写出琴声的优美动听。

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懂乐理知识, 可这些有关音乐的描写让我们拍案叫绝。因为这些生动的比喻、奇特的想象、高超的手法将这种抽象的却能给人带来艺术享受的音乐呈现给了我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要善于引领学生归纳总结, 提升鉴赏能力。了解了古诗文中有关音乐描写的基本技巧, 我们便可借以欣赏有关音乐描写的诗文。

参考文献

古诗中的快乐儿童 第14篇

这很容易使人想起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个牧童,更像个小雷锋。 “欲断魂”的路人刚一提问,他就热情相答,并且用手指明“杏花村”的方向。

唐代的吕岩(吕洞宾),也写过一首《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宽阔的田野,悠扬的笛声,辛劳的牧童放牧归来,吃过了饭连蓑衣都来不及脱,就倒在地上呼呼大睡。只有那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在他的身上。

而清代诗人袁枚所写的《牧童》又与众不同。一个夏日的午后,袁枚去拜访朋友,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欢快嘹亮的歌声。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头戴斗笠、身穿短褂、骑着黄牛的牧童在高声唱着《放牛歌》。袁枚正听得如醉,突然歌声戛然而止。原来牧童发现了树上的知了,并熟练地爬上牛背,踮起脚尖,小手伸向一旁粗壮的树干。而机灵的知了,却 “嗖”地一声飞走了。袁枚见状,哈哈大笑。回家后即赋诗一首: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相对而言,白居易的《池上》,则更为妙趣横生: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池塘中一个个的大莲蓬,清香诱人。一个小孩儿禁不住诱惑,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但他还不懂得怎样隐藏自己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小主人公天真活泼、又淘气又可爱的顽童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描绘的则是另一番景象: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草长莺飞,杨柳轻扬,正是一派大好春光。放了学的儿童们,纷纷跑回家里拿出风筝,趁着东风放上天空。这样的春天,让孩子们陶醉,也让大人们向往。

在我的印象中,古代写儿童诗最多的是宋代的杨万里。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还有《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色的蝴蝶,淹没在黄色的菜花中。令急走的儿童,茫然不知所措。

关于儿童的词句,我知道的只有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大的小孩在工作,小的小孩在玩耍。一句 “最喜小儿无赖”,把父母之爱,儿女之欢,都尽在其中。

苏轼说: “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老舍讲:“小孩是哥伦布,把人带到新大陆。”天真无邪的儿童,不仅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快乐,而且还带来了希望。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第15篇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第16篇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第17篇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描写儿童的生活的古诗词 第18篇

一、在文化 生 活 教 学 中 恰 当 使 用 古 诗 词 有 利 于 提 升、推动学生的思想觉悟

文化生活的教学要把握思想性,因为它不是一门纯粹的知识学习课程,更是一门思想文化教育课程,尤其在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文化生活的教学要突出课程的思想性与文化价值,围绕高中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形 成,逐步展开 知识的学 习理解与 能力训练。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包含着丰富而深厚的精神内涵。“诗言志,歌永言。”(选自《尚书·尧典》)“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选自《论语·阳货》) 阅读古诗词,可以从中感受到古代贤人君子高尚的道德情操,仁人志士壮怀激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文贤哲人深刻精辟的人生思考。例如在教学“文化对人的影响”时, 笔者选用了李白的诗《行路难》。

这首诗写于诗人功业未成,被迫离开长安之时。作者找不到出路,内心痛苦,但又倔强自信,不因失败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全诗感情激荡,起伏多端。其中“长 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激越高亢,唱出了自信,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教学中组织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该诗词,分小组探究、分析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与价值导向,体会作者在逆境中不折不挠的精神追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提高,精神世界得到升华,进而更深切地感受到“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在文化生活教学中恰当使用古诗词有利于引导 学生获得参与文化生活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文化生活的教学注重以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情 景为基础,引导学生了解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文化生活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如何进行文化赏析和提高文化修养,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和创新的意义等。从 而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隽永的魅力,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古诗词在教学中的运用显然是必要的,又是必需的。例如,在教学“源远流长、博 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时,给学生介绍一些古诗词,有利于引导学生感知、理解教材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以《诗经》为例,很多成语来源于它,如辗转反侧(《关雎》“优哉游哉, 辗转反侧”)、忧心忡忡(《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万寿无疆(《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等。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要求,选取一部 分内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其语义的变化;或引导学生课后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交流展示,从中体味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与博大精深。

二、在文化生活教学中恰当使用古诗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钟启泉曾经指出,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说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 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 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尤为重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选择不同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积极开展探究活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 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例如在教学“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时,请几位学生分别 朗读他们 自己整理 的爱国诗 人的诗作。 有的朗读屈原的《离骚》,有的朗读岳飞的《满江红》,有的朗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朗读的学生满怀激情,其他学生认真聆听,感受诗人们真挚的爱国情怀,从而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与学习热情。课后,布置学生分组整理爱国主义诗词,举办爱国 诗词朗诵会或板报展等,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古诗中的儿童形象 第19篇

可爱

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这样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全诗仅28个字,却给我们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久居客地,重返家园,故乡的儿童不认识他,就笑着问他是哪里来的客人。这些儿童稚气活泼,彬彬有礼,十分可爱。

好客

唐代的崔道融在《溪居即事》中这样描写:“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这首小诗描绘了春日渔村小溪边的趣事。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忘了系缆绳,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正在水边垂钓的小童误以为有客相访,便放下手中的鱼竿,慌忙跑向家中报信,打开柴门相迎。诗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动作写入诗中,显得平易自然,却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勤劳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中一首这么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里描写的是夏天农村紧张劳动时的情景。“村庄儿女”是指成年农民,“童孙”是指儿童。农村的儿童虽然还不会耕田织布,但看到大人们白天除草晚上搓麻线,便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起瓜来。

天真

宋代诗人杨万里也是写儿童诗的高手,他在《宿新市徐公店》里有这样的描述:“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接着从画面里跃出一个“急走追黄蝶”的儿童,那黄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隐没在菜花里。诗到这里就完了,但我们可以想象那飞奔的儿童怎样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东张西望的神态。

上一篇:ybc借钱创业失败下一篇:优秀通讯员推荐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