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分析及对策

2024-08-20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分析及对策(精选8篇)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分析及对策 第1篇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分析及对策

摘要 目前,我国农村的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初中学生因种种情况而导致的辍学现象日趋严重,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慎重对待,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搞好控辍保学工作,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辍学;兴趣教育;爱心教育;抗挫折能力

我校地处山区,经济状况相对落后一些,初中学生辍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分析后,我对初中学生的辍学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将有关情况做一总结。

一、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分析

我在一所镇中学任教,以我所任的年级为例:在初一时有4个班。学生大约有200人,平均每个班约50人;升入初二时就流失30多人,平均每个班流失7至8人;而升入初三以后,全年级的流失人数竟达到了80多人,每班仅剩下30多人。一进入教室,学生寥寥无几,而且,流失现象仍在发生。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的辍学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

1,家境贫困,导致辍学。农村的经济条件一般比较落后,学生由于家里条件不好导致辍学的情况最为普遍。在我的班上,有一个女生叫刘芳芳。品学兼优,但就在升入初三时不幸发生了。父亲因病去世,留下了一大笔债务,母亲也体弱多病不能干活,面临着辍学的危险。终于有一天,她的座位空了,在了解其原因后,我和几位任课老师几经周折,家访、谈心、做工作,并全力资助,才使芳芳重返校园……这只是一个例子,但和芳芳一样家庭贫困的学生还是大有人在,因此而辍学的学生也不是少数。

2,“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导致学生辍学。当今社会,拜金主义思想比较流行,许多人盲目追求金钱,不择一切手段谋取金钱,唯利是图,有些家长特别信奉这个“哲理”,即“金钱万能论”、“知识无用论”,他们竟然让自己的孩子放弃学业去打工挣钱;也有些学生受到这些不良环境的“熏染”,也认为读书没有什么前途,进而辍学去打工。这些消极的论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所以,这也是导致初中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3,对学习没有兴趣,厌学导致辍学。有些学生成绩挺好,头脑也聪明,但就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究其原因,是对学习没有兴趣,完全是被动的学习,再发展下去,产生厌学心理,进而导致辍学,这种情况也是屡见不鲜。学生刘凤霞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她在初二时是佼佼者,期末时还发了奖,但就在升入初三时突然就不来了。经了解,原来是别人给他找了一份工作,而她自己也早就不想上了,正好有了这份工作,就毫不犹豫的去了。这种厌学的学生,一旦有了适当的“诱因”,就很容易放弃学业而转投其他。

4,成绩差而导致自暴自弃,进而辍学。还有一些学生,内心也想上学,但由于种种原因,成绩不理想,觉得在老师、同学面前没面子,有时就干脆破罐子破摔,辍学在家。陈培培在刚升入初三时突然找到我说“老师,我不想上了。”“为什么?”我很惊讶。她虽然成绩一般,但遵守纪律,品行很好,我挺喜欢她的。“反正我成绩又不好……”经过我苦口婆心的劝说,她又坚持上了一个月的时间,后来还是辍学了。像这样,由于成绩差而辍学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5,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而导致辍学。以我校去年的初三班为例。去年,我镇进行学校布局调整,我原先任教的初中点被撤销,合并到了镇中学,也就是我现在任教的学校。当时下来的初三学生有30多人,而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内,竟然流失了20多人。领导和老师积极做工作也无济于事。许多学生在刚来到这个新的环境时就面临着许多实际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人际关系、生活问题、学习问题等,尤其是男同学之间的摩擦问题更是关键所在。总之,是由于对新的环境缺乏积极地适应,而自己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也比较低,进而导致辍学。由于这种原因导致辍学的也比较普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针对辍学现象的相应对策

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有上述五种,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设立“奖学金”、“助学金”,作为补助贫困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专项资金,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困生的辍学问题。可喜的是近几年我们国家的政策在这方面已有所体现,我们期望国家在这方面的力度更强,惠及的对象更广。

2,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能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一些消极的思想论调,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因思想偏差而导致辍学的学生。

3,加强兴趣教育,从多方面、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读书有兴趣,对学习有兴趣,能做到“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控制、杜绝学生因厌学而导致的辍学问题。

4,提倡爱心教学,和学生交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尤其是后进生,要多多发现其闪光点,多和他们沟通,这样,对控辍保学来说也不失为一条捷径。

5,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其稳定的过硬的心理素质,及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力。在平时多举行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能力,适当的让他们经历一些挫折,培养其抗挫折能力,使他们认识到:人生之路漫漫,遍布荆棘与沼泽,要懂得奋斗、追求,不能轻言放弃。这些措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不适应环境而导致的辍学问题。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分析及对策 第2篇

摘 要:

中学生的辍学问题是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首要难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大障碍。学生的辍学问题几乎在所有的中学都存在,农村乡镇中学初中阶段尤其突出。辍学现象是严重的,辍学原因也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问题,有些是综合性的。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学生个体等都与中学生辍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原因,只有认真分析学生辍学的原因,才能有的放失地采取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只有各级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认真履行好各自的职责,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学生辍学的问题。关键词:

中学生辍学原因对策分析

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作为农村中学,非常令人头疼的事便是学生的巩固问题。每到学期初,都要发动全校教师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深入农村学生家中,宣讲“普九”知识,动员学生入学。但是往往障碍重重,结果要么学生已经离家前去沿海打工,要么家长把孩子“藏起来”,直接不与老师见面。问题到底出现在什么地方呢?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政策那么好,学生怎么就不愿到校读书呢?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认为首先必须弄清楚学生辍学的原因,就我在教育一线的实践经验来看,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原因:

1、受当前农村打工思潮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个讲求开放的社会形态不断发展,“一切讲求实惠”的心理左右着人们的行为。在部分家长和学生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没有知识一样可以赚大钱”。加上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度大,做为农村学生即使是考上学,无门路,也难以找到工作,何况要花大量的金钱上大学。因此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劳动能力,家长就让 1

子女外出打工。造成学生辍学。

2、学校办学的畸形发展。

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等的影响,许多学校以片面追求升

学率求得学校发展,政府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教学工作的唯一标准,学校便把升学的压力转移到学生的身上,牺牲学生大量休息时间,大搞“题海战”,总认为只要学生花时间不断的学就一定能升上更好的学校,为学校的发展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在这样的做法中,基础较好的学生通过学习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可以支撑着他们继续学习,然而对于基础较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大量的挤压学习时间,仍然不见学习效果,就产生了厌学情绪,若再加上天气转冷或受到老师的批评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便周末去而不回,造成辍学。

3、教师的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性。

在我所知道的辍学学生中,尚有部分辍学学生是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这些学生大多是可能影响学校升学率或考试成绩的较差的学生,或不遵守学校纪律会给班级及教师添麻烦的“双差生”。一些教师认为,这部分学生是他们班级管理的“包袱”,常常会给班主任班级管理带来麻烦,若是这部分学生甩掉了,就有更多的时间管理优生。所以,对这部分学生采用歧视政策,通过长时间的冷潮热否或“穿小鞋”,使这些年龄尚小的孩子经受不起这样的打击,选择离开,造成辍学。

4、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对学习失去兴趣。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和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教师工作成绩、学生优劣的影响,学生机械、重复性作业多,甚至部分教师还会给学生布置惩罚性作业。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尤其成绩较差的学生完不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或惩罚,造成学生思想压力大,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形成逆反心理,讨厌在校学习,导致逃学或辍学。

5、学生偏科现象严重,对部分学科缺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部分学科不感兴趣的结果是学

生偏科现象严重。农村学校课程的设置与农村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教师教学偏重书本知识,忽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现实技能,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认为教师教学唯书本是从、满堂灌、搞题海战术

而不讲实际应用,这也是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而辍学的重要因素。

6、因成绩较差而厌学,造成辍学。

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取消了留级制度,每个学

生都可以从小学一年级一直读到初中毕业。对这样基础不一样的学生,使用同样的教材、采取同样的教法,有些学生可以接受,有些学生就接受不了,况且初中的教材比小学多了,知识也深了,学生越学越感到困难、吃力,久而久之,对学习就产生厌烦,进教室就像进监狱,度日如年,所以不想学,并因此辍学。

除此之外,当然也存在其它因素,如单亲家庭、留守儿

童、家庭确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孩子就学的基本费用等问题。同时,作为行政部门,法制宣传不力、执法措施不力、配套建设不力等也是造成广大农村初中学校学生大量辍学的原因,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义务教育的实施,影响了学校教学的稳定和发展,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深深的反思,迫切需要学校和社会对初中学生辍学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最大限度地控制中学生流失,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艰巨任务,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都有责任,必须强化依法治教,实施综合治理。采取相应的对策,及时有效解决问题。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依法“普九”的社会环境。

各级各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采取各种形式,切实

加大教育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干部群众和教育工作者都要认识“普九”的重要性,做好细致的思想宣传工作,并让学生家长明白“孩子上不上学,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依法“普九”的思想观念,为防止学生辍学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2、学校要端正办学方向。

要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主导观念和“为了一切学生,一

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观念,坚决纠正片面追究升学率的现象,尤其要建立全面、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体系,废弃单纯以文化课或主要学科成绩评价学校办学水平、教师育人水平和学生素质发展的错误做法。同时,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减负的各项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确立成就感,主动活泼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

3、要改革教育模式。

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教育必须彻底摒弃教师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构建全新的适应终身教育大潮的素质教育模式。一方面,从“教”开始,实现由“教学”到“导学”的教学方式变革、由“独角戏”到“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转变,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个性和谐发展、多种途径培养各式各样的人才。

4、教师教学不搞“一刀切”。

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和对症下药,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所长实现自己的理想,以保证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完成义务教育的双重任务,既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新生,又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

5、创新学校管理模式,规范教师科学教育。

学校要建立健全辍学管理制度,规范师生行为的各项规章。同时,把辍学问题列入评估教师工作的重要指标,最大限度地防止因教育行为不端造成的学生流失。认真实施防差转差措施。建立差生转化的科学评价制度,实施好双差生救助,尽最大努力防止因学业差造成的流失。

6、要全力加强学生就业观教育。

学校和教师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发展。学生有了正确的思想,才会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坚定的学习信念。重视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的端正和培养。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就业教育。提高学生为实现短期实用目标和终极人生目标而主动学习的自觉性,避免辍学现象的发生。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分析及对策 第3篇

一、墩尚中学的基本情况

2003年墩尚中学在校学生达到2300多人,目前在校学生仅有400多人。造成此种局面原因很多,诸如人口低生育,民办学校的冲击等,但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辍学之风严重。2007年,七年级在籍人数411人。2010年,中考毕业人数285人。2008年,在籍人数298人。2011年,中考毕业人数190人,除去因故休学、转学人数,初中三年时间里在籍学生流失比例高达30%。

二、社会调查的基本情况

1. 对校领导的采访。

墩尚中学原教务处主任李传聪认为,由于民办学校的优势,墩尚中学流失大量的优秀生源。加上本地区近几年泥鳅养殖发展迅速,家长产生了“不上学照样可以发大财”的想法,这种思想也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生中出现消极厌学情绪,最终放弃学习,辍学离校。

2. 对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

此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70份。调查发现,仅有20%的学生主动学习,80%的学生对学习持无所谓的态度。75%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亟待改善,30%的学生反映老师对自己根本不闻不问。83%的学生认为家庭的经济条件很好,学习成绩无所谓,甚至更多家长希望孩子早点毕业在家帮助他们打理生意。

3. 对已辍学的青年访谈。

我们共约访了49位最近几年就读于墩尚中学中途辍学的青年,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 (1) 目前工作情况:有16人是子承父业,从事运输业、泥鳅养殖等。有20人到南方打工,有13人(刚辍学,年龄较小)闲散在家。 (2) 辍学原因:成绩差,怕吃苦,从众心理。受家长“上大学也没有用”思想引导。与老师发生矛盾意气用事离开学校等。 (3) 当前思想状况:20%的人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60%的人很后悔自己当初的冲动,20%的人表示不愿意去想。

三、辍学问题原因分析

1. 教师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不得当,师生关系紧张。

教师受考评机制影响,只关心学生学习成绩,不注重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和思想道德教育,对待学困生缺乏应有的爱心和耐心。

2. 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没有远大理想和抱负。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好,对学习不重视,成绩好坏无所谓。部分同学随波逐流,稀里糊涂地离开学校。缺乏应有的吃苦耐劳精神,有畏难情绪,知难而退。另外,孩子在家庭里深得长辈的溺爱,学校稍有不顺,逆反情绪立刻显现。

3. 家庭经济和社会环境影响。

有些父母一年里能赚上百万,产生“读书无用”的想法,影响了子女。有些父母忙于生计整年不在家,没有正确地教育孩子,还有部分家长认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对学生学习指导帮助不大,学生只要在学校好好学习就够了。

四、解决辍学难题的做法

1. 情感教育,细雨润物。

学校教育要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入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当学生出现情绪波动,行为偏激时,家长和学校教师应及时沟通,分析原因,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家长和老师要切实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以满腔热情感染学生。

2. 磁铁效应。

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应当不断地学习,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变枯燥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新颖的知识和人格魅力来引领学生,就像磁铁一样把学生吸引在自己的周围。

3. 现身说法,破除美梦。

调查结果表明,辍学学生都有后悔的心理,一时的头脑发热和冲动让他们付出终生后悔的代价。“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愿一辈子呆在校园”的鲜活事例就是最好的教材,要让那些还在动摇的学生从梦幻中惊醒,安心学习,增长知识,充实自己。

4. 学校与家庭配合教育是关键。

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及对策分析 第4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

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一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部分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甚至有回升。辍学现象的根源在哪里?我们又将如何去应对?这是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课题。

一、辍学现象累禁不止

不可争议的是,在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一直存在。造成辍学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方面的,老师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家庭方面的。

1.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少数学校不着眼教育战略全局而是仍在追求升学率的圈子里徘徊,他们不按计划开课,而是随意削减所谓的“杂课”,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智能潜力受到了束缚。体育、美术、音乐、电脑等课只排课,而实际上不上课或少上课,有意把大量时间用在数、理、外等主课上。这使得许多学生把上学视为无聊、无趣、无用或无望的事情。这是成为辍学现象屡禁难止的深层原因之一。

2.教师有意排斥“差生”。特别是有的班主任为争“教育质量”或拿奖金、评优、晋职等有意排挤他们眼中的“差生”。如借机挖苦学生,故意拖延报名时间或动员差生退学、留级、休学或转学等等。

3.课堂教学没有吸引力。目前很多学校教师队伍不整齐,教师老化(知识得不到更新),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多数骨干教师都往城里高升),教学水平偏低,课堂枯燥乏味,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学生选择上网、逃学等。还有少数教师没有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知识面窄,文化底子薄。他们无法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他们的教法机械守旧,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教师在课堂经常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甚至还有随意指责或侮辱学生人格等情况。这样,辍学似乎成了学生追求快乐生活的更好选择。

4.学生得不到有效培养。目前,有的农村小学教育设施仍然缺乏、落后,或者有了设施设备但师资跟不上,使得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如音乐课缺乏教学乐器,习惯于老师教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的原始教法。而体育课则常常作为学生的自习或自由活动课,其他课也有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削减课时的。一些学校的功能室 (如电脑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形同虚设,很少使用。因此,学生的求知欲得不到调动,学生的兴趣得不到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学生在无形中产生了厌学感。

5.社会环境干扰了学校教育。例如,黄色书刊、影视、网吧等对学生形成了“潜移默化”的误导,吸毒、赌博、敲诈、盗窃、打架斗殴等在学生生活中出现,招工、招干靠拉关系,升学、当兵靠走后门等等。这些社会“乱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对部分家长和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干扰了学生正常的校园学习生活。

6.家长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有的家长经常赌钱打牌,无心管教孩子;有的家长认为,多读书不如早挣钱,让孩子外出打工;有的家長长期外出打工,“留守孩子”缺乏亲情和监管,造成家庭教育弱化;有的家长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就万事大吉,其他一切都不管了;少数父母离异或天灾人祸的家庭也使得孩子被迫辍学。

二、控流保学势在必行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尽管各种各样,但再复杂的原因也必须分析清楚,再大的困难也必须想办法克服,以确保所有适龄儿童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各学校应该根据本校实际,将“控流保学”工作进行到底,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消除辍学现象。

1.在新课程改革中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在新理念指导下,对课程进行精心设计,努力做到把知识性、趣味性、操作性有机地融为一体,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加强对农村教师和校长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努力提高农村教师和校长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3.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让优秀教师安心扎根农村。建立健全并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及贫困生助学制度,对遭天灾人祸和家庭困难的学生要保证他们读完九年义务教育。

4.加强赏识教育。对差生要鼓励,多赏识,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功欲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意识,使他们从失败的心态中走出来。

5.保证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学籍管理,严禁随意开除学生或劝学生退学、休学、转学、留级等。

6.优化净化学校和周边教育环境。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尽量消除黄色书籍、影视、网络、娱乐场所和社会丑恶现象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努力实施以人为本,以德治校,以德育人的办学方略,将校园做成学生活动的第二家园,学习的最大乐园。

7、依法治教。加强对《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确保各项法律法规的贯彻和落实,对违法行为给予必要的经济和行政处罚。

辍学现象累禁不止,“控辍保学”势在必行。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家庭等协同作战,多管齐下,控流保学工作才能落实到位。这关系到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完成,关系到“中国教育梦”的真正实现,是一个必须做好的大课题。

参考文献:

[1]解成华,明确职责 营造环境 努力做好新形势下控流保学工作[J].当代教育论坛,2006(4).

关于农村中学生辍学现象的分析 第5篇

我来自农村,中学也是在家乡的一个小乡镇上的。中学生活已经是4、5年前的事情了,看似离我很远,但是我还很清晰的记得当初发生的许多事。初一时我们班上大概有50多个人,但到了初三班上就只剩下40多个人去参加中考了。当时在中学就辍学的人有很多,这并没有引起我过多的注意。但是近几年我从读初中的弟弟那里又听说了很多学生在初中就辍学了的事例,这开始引起了我的深思。

为此,我上网查了许多资料和信息,意外的我发现了在大多数农村里,孩子在中学时期辍学的事例很多,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此,我将对这一现象进行具体的了解与分析。

首先,我通过上网查询和对周边农村的了解,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中学生甚至小学生辍学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贫困或是相对贫困的农村中,其中处于大山深处的农村最为严重。造成他们辍学原因则主要是家庭贫困,落后思想的阻碍,还有学校的管理,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第一,我想先来谈谈造成农村中学生辍学的最为重要的原因,至少在我看来是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家庭贫困。在接受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普及的今天,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但凡是有能力让自己孩子接受教育的人绝不会放任孩子辍学的。在四川、贵州的一些贫困山区、农村的家庭中这种情况尤其的多。这些家庭也许是连自己的生计都难以维持,就更无力去承担孩子上学的费用,而孩子辍学后不仅减轻了家里的负担,还能通过外出打工的方式来缓解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所以贫困农村的中学生辍学的现象愈演愈烈。要从根本上逐渐消除这种现象,就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的教育环境。同时,政府和社会也要给贫困农村家庭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争取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更长久的教育。

第二,造成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还有一些落后思想的阻碍。在一些被大山包围的农村地区,他们与外面世界的联系也被大山阻隔了,来自外界的新思想,新观念难以传进大山深处。那里的人们,过于看重金钱的概念,认为读书并没有很大用处反而要耗费大量金钱还不如早点出去打拼来获得金钱。终身学习的概念和学习的重要性,并没有在他们的思想中留有深刻的印象。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政府或是社会要加强在这些地区的对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同时着力于改善当地教育环境。

第三,学校管理方式也是造成部分中学生辍学的原因之一。对于这一点,我的初中学校给我的感触最深。在我将要中考时,学校里掀起了一股读职高而不参加中考的风气,甚至一些教师也会劝告那些成绩不是特别好的学生放弃中考去读职高,而这些选择职高的人最后往往是辍学了。学校也要加强管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最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会造成农村中学生的辍学。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益迅速,市场经济对社会的冲击也在不断增强。在有些农村中,中学生或者是他们的家长认为早日融入社会挣钱,比读书更有出路,这也造成了中学生辍学现象的发生。还有诸如北大学生卖猪肉等消极事件的传播,也引起了中学生对教育的消极态度。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其对策 第6篇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中心学校滕兴宗

在实现“普九”以后,如何有效的控制初中学生辍学,巩固“两基”成果已成为摆在所有农村初级中学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是关系到能不能巩固“两基”成果,能不能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的大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学生辍学的原因以便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很多,但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原因

学校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地方,也是学生活动时间最多的地方,正常上学时间内,学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其一生之中最大的地方之一,学校的教育对于学生是否辍学有着极大的关系。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辍学生中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由于学校教育的不良后果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教学质量因素

通过走访调查,初中阶段学生辍学最多的二年级,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厌学。而造成学生厌学的表象原因是课程量增加、课程难度增加导致学生学不懂,最后导致其厌学而辍学。但是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就会发现这一问题的内核在于:从小学起,部分学生并未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应掌握的知识,也就是说并未达到课程标准的规定。在过去,这部分学生是应该留级继续学习的,但是现在学校要完成规定的“按时毕业率”,不允许学生留级也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各个学校为使小学毕业率达标,不惜编制7—8套复习题发给学生进行强化训练,然后又从中抽取试题编制毕业考试试卷。经过反复强化训练的学生毕业考试时确实都能考出良好的成绩使家长满意、学校满意、教育主管部门满意、政府满意。但部分学生小学毕业后其掌握知识的程度只达到三、四年级的标准水平。在经过一个暑假的时间后便遗忘了大半。这样的学生升入初中以后如何能完成初中的学习任务呢?于是许多家长感到很困惑,现在的初中教育究竟怎么了?我们的孩子明明在小学时成绩很好,为什么一到初中后学习成绩就下降?为什么考试老是不及格?通过实践,刚进入实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利用小学毕业考试的原试卷对他们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发现成绩要比毕业考试的成绩人均下降30—50分,其中最高的下降100分以上,而数学科下降的幅度远远大于语文科。部分学生毕业考试数学成绩达80—95,而再次进行测试时只能达到20分左右。这部分学生在进入初一学习的时候,开始还感到新鲜,尚能耐着性子听课。但当发觉老师讲的他们全都听不懂的时候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来到学校,上课听不懂就极不耐烦(成人尚且如此,何况是孩子),又还得遵守课堂纪律不能讲话、不能作其他的事、不能打瞌睡┉┉;不到学校又要被家长责骂,总之他们感到左右为难。有部分理解学生的家长干脆就直接让孩子回家,有部分家长则是对孩子实施打骂,导致学生严重逃学、旷课,最后辍学。说实在的,我从心里怜惜和敬佩这些孩子,要他们年复一年每天七节课老老实实的坐在教室里听他们更本就听不懂的课,就是成人都难于做到的,何况是孩子。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孩子的摧残和对国家未来的极端不负责任。这是其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深一层次的学习,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

但目前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则是背道而行的。上面我们谈到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达不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在七十年代以前,“留级”是学校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补救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但是由于国家对学生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作了严格的规定,因此学校是无权让学生留级的,既使学生成绩都是“0”分也只能让其升级随班就读。可能有人会提出这样的质疑:为什么学生的成绩会不合格?为什么不去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什么不去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实际上导致学生成绩不好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生的智力发育差异。人的智力发育是不平衡的:有的人聪明一些,有些人反映迟钝一些;有些人对所学的东西过目不忘,有的人则需要反复背诵才能记得住。这就造成学生学习的差异,虽然同在一个班读书,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有的学生成绩差。这是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与教师的素质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要不然科举时代就不会出现有人二十多岁皇榜高中,有人终身落魄;高考时就不会出现六百多分的高考状元和一百多分的落榜生并存的现象了。在私塾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总是要先学完一科再进行第二科的教学,学得是扎实的(我这里并不是说私塾就比学校好),先生可以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对于天资愚钝的学生可以采用多学几年的办法补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个性。而现代教学则是大班形式,使用统一的教教材、统一进度、统一教学模式,又不能留级。这样很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况且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对于天资愚钝一点的学生来说,教师不可能等到他们完全学懂以后再进行新课教学。这对于他们是极其不利的。

②学生性格差异。人的性格有一半以上先天的;在一个自由发展的群体里面,总是有人好静,有人好动;有人勤奋,有人懒惰;这并非是通过教育能改变的。因而学生在学习时总是有人好学一些,有人贪玩一些;而且学生学习时总是会对某些科目偏重一些,感兴趣一些。最后反映出的结果就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成绩好,天资愚钝又贪玩的成绩差;而那些天资愚钝但又好学的学生要想取得好的成绩,所花的时间要比其他学生多得多,这就得靠“留级”来调节,而学校恰好没有这个权力。在七十年代以前,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决定学生是跳级、升级、还是留级,既可以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补救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又夯实了学生知识的基础。学校一旦失去这种手段,调皮、贪玩的学生会认为反正不学习也要升级、也要读初中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因为基础差被强行升级而学习更加困难。

③纪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第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我个人理解,这本是对某些学校动辄开除学生的做法的限制,并非是不能开除学生。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否则的话,我们的监狱就不需要了,法律也可以不要了。对那些道德品质极其恶劣的、严重影响学校教学秩序的、屡屡旷课逃学的因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以示惩戒。事实上,任何教育都是同惩罚并存的,没有惩罚的教育其效果是难于保证的。

但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学校教育在那些道德品质极其恶劣的、严重影响学校教学秩序的、屡屡旷课逃学的学生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因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当地政府官员把“不得随意开除”“理解为不能开除”。因而学校对上述学生毫无办法,在采取了一切教育方法都不生效以后只能听之任之,学校的任何纪律都因此而变得对学生不具有任何约束力。作为学校,必须向教师要好的教学质量,因为评职评先都必须有好的成绩,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也是看学校的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要想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要想得到社会的公认唯一选择就是搞好课堂教学。但当他们面对那些捣蛋的孩子在通过无数次教育和家访而不生效的时候,他们唯一的选择就只有体罚,或者放任自流,而这又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作为每一个农村中学的教育者来说,是不能对学生进行过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所以,学校一般也只能听之任之。但部分教师在相当气愤的情况下,还是会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体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家长支持的话还好办一些,但如果家长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就会往上级告老师,此时的教师还要承担体罚学生的后果。当然,通过体罚,某些学生确实能够改过而认真学习,但更多的是学生对教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反感情绪、甚至严重的对立情绪。他们会把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甚

至故意捣乱课堂秩序当作是对教师的报复。久而久之学生成绩大幅度下滑。以上三种情况都是导致学生成绩不好的主要因素,这是其二。

2、教师教育方法因素

总的来说,学生是愿意接受老师教育的,但个别学生性格倔强,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我们也有个别教师方法粗暴简单,缺乏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动不动就对稍有过失的学生加以训斥,或者不问青红皂白抓住学生就妄加指责,从而导致学生反感,次数多了学生就会误认为老师整他;还有些教师对学生过于的关心,对学生的要求过于严格也会导致学生的误会;还有的是因为体罚学生导致学生反感。以上这几种情况都会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立情绪,对立情绪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某些学生会选择逃学、旷课、故意干扰课堂教学来作为对老师的一种报复;有的学生则会选择辍学以逃避老师;严重的甚至会发展到殴打教师的程度。

3、家庭因素。

有许多学生因的父母离异后双方都不愿意自己被孩子拖累而把孩子推给了爷爷、奶奶或公公、婆婆,而爷爷、奶奶或公公、婆婆又因溺爱孙子而疏于管教,导致学生过分贪玩或者沾染上一些诸如喝酒、抽烟、逃学、撒谎等坏习气,最后导致辍学这是其一。

有的家长因自己的经济较为优越或者较为拮据而对学生产生误导。经济宽裕的认为孩子在学校能学多少算多少反正不愁钱花,初中毕业后随便找点事干干就行了;经济拮据的则整天疲于找钱,对孩子疏于管教,认为孩子成不成才是自己的事反正读了书也没多大用处。这两种情况都导致学生胸无大志,成天鬼混最后辍学这是其二。

还有的家长因工作过于繁忙,虽然很想把孩子教育好,但总是抽不出时间,只好寄希望于学校;也还有一些家长,平时对孩子少管教,等孩子犯了错误又给孩子一顿拚命的打。这些也是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差,初中以后学不懂,最后辍学的原因,这是其三。

4、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滋生了社会的一些腐败现象,人民群众在深恶痛疾的同时又有几分无可奈何,有时为办成某些事而随波逐流。这些自然而然的渗透到孩子幼小的心里,孩子的心里从小就种下了“钱”和“权”的种子,认为读书没多大用处。老师教育他时,还蛮有道理的数落老师的穷酸、无能;有的孩子仗着自己的父母或亲属在政府或要害部门工作,在学校为所欲为:从小逃学、抽烟、喝酒、赌博、打架,其他的孩子惹不起他,学校拿他没办法,而这种孩子的后面又往往有一群家庭经济拮据的孩子跟着跑——因为这种孩子有钱,出手大方,会

请其他的孩子抽烟、喝酒、玩游戏,还可以指挥其它的孩子去打不逃学的孩子。有的孩子不敢去上课,只好辍学。其他的孩子时间一长学业就荒废了,最后也只好辍学。

5、经济因素。

有些学校办学条件有限,不能为离校的比较远的学生提供住宿。有的地方因为远、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差、老师分不进去,这种地方的小学教师多半是请本地的初中毕业生或念过几天初中的学生代课,教学质量极差。学生上初中后,成绩好的,硬着头皮撑下来,成绩不好的,家长也不愿让孩子在学校里遭罪,干脆让孩子回家。这种地方的辍学生最多,学习成绩达到中上等的极少这是其一。有的人家,至今还没脱贫解困,孩子读初中以后虽然学校免掉了杂费,国家还有民族生补助费、寄宿生费等一系列的补助,学生的基本生活还是保障不了,这是其二。

6、执法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五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它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七章第四十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按规定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城市由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机构,农村又相继人民政府,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仍拒不送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的,可视情况处以罚款,并采取其他措施使其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就学”但是,现在许多乡镇级人民政府并未履行其职责,虽然乡镇人民政府有专管教育的职能机构——教育辅导站或教育办公室,但其工作也仅限于对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指导和对初中的行政管理,而把控制学生辍学的任务交给学校。有的乡镇与学校签订的综治责任书上规定,如果该校的辍学率超过规指标则该校的考核为不合格。学校只是从事教育教学的专门机构而并非是执法机构,更不是学生的监护人或权利主张人,对学生的辍学与否并不具有约束力,更谈不上具有法律效力。这种不负责任的执法实质上是形同虚设。

二、对策

在我们分析了初中生的几种主要的辍学原因后就不难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切实抓好基础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质量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乃至于今后的前途。只有彻底的抛弃现有的教育中的浮夸,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扎扎实实的搞好教育教学质量,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这样才能杜绝那些学生因听不懂课丧失学习兴趣而辍学的现象发生。从根本上控制学生辍学。

2、切实遵循教育规律,调整政府义务教育指标,恢复留级制度,适当放宽困难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对那些未掌握本年级基础知识经考核尚未达标的学生应当允许留级,使他们牢固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切不能再揠苗助长。

3、切实理顺学籍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教育惩罚制度,对那些屡屡逃学旷课、道德败坏、扰乱课堂教学秩序而又屡教不改的、影响极坏的,有条件的地方应送交工读学校教育;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准予开除其学籍,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校园应当是一方净土,不允许任何害群之马存在。

4、加快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教育,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在目前的体制下,学校对教师只有使用和管理的权利,而无更深一个层次的权利,这样很不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不利于

学校对教师的制约,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也就是说,目前的教师还缺乏压力,特别是农村初中,因教师严重缺编,人际关系复杂,如果不加快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话,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难以做到的。

5、加快学校布局网点调整的速度,加强寄宿制的力度,一来可以将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提高办学效益;二来切实解决了边远农村学生的住宿、就读,保证适龄学生能够健康的学习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少辍学。

6、乡镇级人民政府应成立相应的专门机构,督促家长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对未依法送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入学就读的,采取法律手段强制要其送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入学就读。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管窥之见,总之,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已迫在眉睫。我认为: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切实抓好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

参考文献:

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 第7篇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

我乡现有中小学校16所,其中小学13所,初中3所。小学阶段的入学率和巩固率等四率都能达到“普九”要求,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的问题却不容乐观,因此控制初中学生辍学是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难点。现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采取对策如下:

一、基本状况及原因分析

为了切实抓好“控辍保学”工作,我乡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有效制止了初中阶段学生的辍学现象。免除杂费和课本费这一惠民政策的实施,对农村“两基”的巩固提高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学生迅速得到了减少,但初中学生辍学现象仍然十分严峻。还是低水平、低质量的普及。

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社会原因:(1)社会上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已是人人皆知,考上大学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的神奇光环已成为历史,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学生与家长普遍认为上学不上学一个样,都是自谋职业,打工挣钱,迟上班不如早打工,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学生放松学习,家长疏于管理,导致辍学率的上升。(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上的 “腐败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网吧、赌博、娱乐场所、不健康的书刊、光盘、烟酒店星罗棋布,一些个体业主不顾有关的法令和制度,引诱少年儿童低级消费,牟取利益。加上初中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弱,很容易迷恋这些场所,一旦着迷,学习成绩就会直线下降,最终导致学生辍学。现在老师们十分担忧的一件事:五天学校教育,不如两天社会刺激,这就是所谓的“5+2=0”效应。(3)执法不严是学生辍学的又一个因素。《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明确规定,让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家长有施教的权利,学生有学习的权利,但是家长不让子女读书,孩子不愿意上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怎么办,谁来管,该管的不想管,想管的无权去管,只好让学校或教师三番五次去做劝返工

1作,造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被动局面。

家庭原因:(1)家长外出务工带来的影响。现在不少农村家庭父母都进城打工,孩子留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甚至将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这些老人对孩子溺爱有加,亲戚朋友对孩子管理松散,造成了这些孩子家庭教育管理不到位,行为习惯极差,思想品德较坏的不良现象;还有一些残缺家庭,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情,导致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际,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所有这些问题使孩子们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甚至恶习,如好吃懒做、旷课逃学、我行我素,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厌学辍学也就成了必然趋势。(2)一些家长素质低下思想认识水平低,没有意识到孩子上学的重要性。这里有两类情况,其一是企业、老板、经理、有权有势条件优越的家长认为,爱学不学,就算不读书,也照样能找到好工作;其二是条件较差、家庭贫困的家长认为,上学也是自己找工作,还不如趁着年纪小早点找工作赚钱,同时还可省去一笔开支。因此,当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时候,不去耐心劝导,而是放任自流。同时,受当今“打工潮”的影响,部分家长也想凑热闹,图新鲜,让孩子赶时髦早点出门打工放弃学习而辍学。

学校原因:由于学校管理不到位,教育思想不端正,学校没有良好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受考试评价体系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抓尖子生,歧视差生,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注重素质教育的发展,不能按照规定开足开齐开全课程;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学校没有吸引力,导致学生厌学而辍学。

学生原因:(1)现在的学生都是90年代以后出生的学生,在家都是娇生惯养,不愿意吃苦,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正确对待,缺乏自信心和拼搏精神,不愿意吃苦读书学习。加上学校为了提高自己在社会和家长中的地位和声誉,把中考升学率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造成了学生思想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学生觉得学习太累,丧失了学习信心,不情愿的离开学校。

(2)学习兴趣下降的影响。有些学生自身基础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小学升入初中后,学习的科目一下子增加到7个文化科目,学生无法接受如此多的学习内容。觉得学习是—种负担,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现行教材偏重实践和操作技能,与多媒体或上网搜索有关,死记硬背的知识少了。

加之教师教学方法老化,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甚至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少了,违反纪律的次数多了,老师管烦了,家长放弃了,他们不得不离开学校。(3)学生之间互相影响。辍学的学生回家后就可以到石料厂、水泥熟料厂,或跟着叔叔伯伯们跑运输,出外打工挣个零花钱,吃的好了,喝的好了,穿的洋气了,在同学中进行夸耀,摆阔气,影响到其他学生而辍学。

教师原因:(1)现行教师编制标准是根据2001年事业发展的基数确定的。其特点是仅仅考虑了生师比一个方面,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标准比例低,学校规模小,教师人数少,办学条件差,教师调出严重,导致农村教师上课负担重,骨干教师少,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2)教师责任心不强,用冷漠态度和不良行为刺激成绩差的学生,使学生经常提心吊胆。面对老师、同学、家长的多重歧视,他们逐渐产生厌学情绪,选择逃避方法,干脆放弃学业。(3)教师业务素质低下,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方法老化,不能很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生辍学。

二、有效控制学生辍学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强化政府职能,加大依法行政力度

1、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新《义务教育法》和表彰“控辍保学”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学校要在社会上广泛开展《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学习活动,使每一位家长都必须送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否则就是违法。在校内外利用标语、条幅、致家长信、座谈会、讲座,黑板报,读书有用无用的辩论会和团队会等形式,对家长和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情操教育,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总之,学校应努力在校内外营造一种”读书有用,不读书就要愚昧”的教育氛围。

2、成立教育执法组织。由政府在教育内部设立一个执法组织,配备编制与经费,人员由教育内部调动。负责教育系统的执法。对违反《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和处罚。对不送子女读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家长给予教育处罚,并强制让其送子女到学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对使用童工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私营业主进行监管和清理,加大处罚力度。

3、把控辍保学工作列入各级的考核目标。(1)继续坚持和完善控辍保学责任制。强化“三级”责任制,即行政部门、社会监督、教育内部三级分工协作。(2)加强督查。建立健全“控辍保学”制度,对完成“两率”达标情况加强督查和通报。(3)把控辍保学工作列入单位和个人的重要考核内容。把完成工作情况与年终考核和评优、评先挂钩。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凡流失严重,辍学率不达标的单位和个人不得评优。并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

4、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切实转变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聘机制。(1)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重点加大对学校实验室、电脑室、图书室等功能教室的建设力度,配齐配足各种教育教学设备,改变教师教学“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到底”的现状,让学生在现代化教育条件下,易学,乐学,让学习变成轻松,愉快的事;(2)转变中小学教师招聘机制,加大农村学校新增教师的招聘工作力度。每年向农村招聘教师,招聘时签定在农村服务10年以上的协议,真正在农村安家落户。严禁向超编单位调入服务期不足的教师,不要让薄弱农村学校成为优质资源和条件优越单位的培养基地。否则农村学校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二)抓好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改革和建立科学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1)建立科学的学校评价制度和教师评价制度;淡化升学指标考核,突出控辍保学考核。(2)建立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评价制度。(3)改革中考选拔制度。建立中考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减轻学生升学压力,才能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4)建立全国联网的学生学籍管理体系。

2、按照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解决好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不强、关爱学生不够、职业道德水准不高等问题;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解决好部分教师业务水平不高,不适应当前教育要求和发展需要等问题。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时刻想到是为社会、为家长、为学生服务的,不能因待遇低下而在教育时粗暴而毫无章法。对学生的教育要和风细雨,要严而有序、严而有格、严而有度,只有这样,才不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同时,学校要把控辍保学工作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学校要定期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分析和解决班级控辍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以班级为单位,建立控辍保学工作档案,督促班主任与有关责任老师共同研究解决,不能让一名学生流失。

3、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学校管理。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德育为首,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要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不突破规定要求,坚决不占用节假日上课;开齐开足各门课程,特别上好音体美等课程,调节学生身心;控制课内外作业量,考试科目课外作业不超过规定要求,考查科目一般不留课外作业。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规,端正教育思想,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对后进学生不歧视,不挖苦,不讽刺,不谩骂。学科教师努力做到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学习状况,分层制订适当的学习目标,注重特长生的培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长进。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活跃学生的学校生活。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杜绝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侵蚀。

总之,只有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管部门自加压力、各级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大力支持,群策群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长效管理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初中学生的辍学问题。

农村初中生辍学原因及对策 第8篇

一、农村初中生辍学原因分析

(一)家庭及个人原因

第一,受新“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在“考上中专一步登天”的思想支配下,农村的初中教育也曾红红火火。而如今不少农民家长教育意识淡漠,急功近利。他们认为,送子女入学不仅要负担直接的教育费用,而且要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这就造成了许多家庭不愿送子女人学的状况,[2]而宁让其出去打工,特别对女儿更是如此。再加上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在“务实”的农民看来,还不如早挣钱、盖房子、娶媳妇,成家立业,反而日子过得安稳、踏实。

第二,家庭经济困难。在一些偏远的农村,部分农民因子女多仍然在为温饱而四处奔波,即使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他们也难以承担上大学的费用。父母离异或者天灾人祸导致生活失去依靠。由于经济困难,部分学生只能“望校兴叹”,带着遗憾离开校园。

第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有些家长把精力都放在经商上,无心顾及子女。一方面,对子女娇生惯养,使其从小养成了贪图安逸的心态,不愿承受上学之苦,另一方面,一旦发现子女有过错,就乱加训斥,甚至拳脚相加,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把读书当成一种负担,最后发展到辍学。[3]还有一些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致使那些“留守儿童”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而情感缺失,无心学习、不思进取最后辍学。

第四,盲目从众心理。农村初中生,一个村庄同年级的只有几个人,上学放学都一起。升入初中后离镇初中较远,如果一个学生辍学,其他学生因失去同伴而接连辍学,这就出现了小区域性辍学的现象。

(二)学校原因

第一,师资水平不高。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村初中教师是由原来的民师转正或者其原始学历只是中专。原始学历是专科以上的教师也有大约50%由于紧缺学科(如英语)没人能胜任而“改口”。就是后续合格学历的教师还有一部分属于“准合格学历”,即所取学历专业与教学不对口,如取得的是文科学历,其所代的是理科。这就必然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应试教育依然存在。如今素质教育仍然流于形式,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校领导还以升学率来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以此给教师施加压力,尤其是在当前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实施绩效工资以来,更是有甚之而不及。教师也无可奈何,只能穿新鞋走老路,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了只重视“正科”(语文、数学、外语),而忽视“副科”(音乐、体育、美术及活动类课程)的局面,甚至出现了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的现象,使部分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和信心而辍学。

第三,办学条件差。有的学校缺少寄宿生的必备条件,如学生宿舍条件差,学校食堂设施、炊工素质、饭菜质量都很差。还有的学校把学校食堂承包给私人经营,饭菜质次价高。那些自理能力差的学生因不堪忍受寒窗之苦而辍学。

(三)社会原因

第一,学校周边治安状况和文化环境欠佳。学生被殴打或被勒索财物等时有发生,缺乏安全感;一些个体业主无视法律,向学生出租不健康的书刊、影碟,或打着“学生优惠”的招牌引诱学生到游戏室、网吧等场所,学生一旦痴迷就经常逃学、旷课,导致多年的学校教育付诸东流。

第二,招用童工的现象愈演愈烈。个别私营和个体企业为牟取暴利而非法使用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童工,导致了初中生辍学现象的发生。

第三,校外同龄人的影响。初中生经常和校外年龄相仿的群体四处游荡。久之,就会偷偷摸摸或寻衅滋事。这些已经成为“问题少年”的初中生又反过来影响在校的同龄人。如此往复,易形成恶性循环。

(四)政府原因

第一,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近年来,虽然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是并没有改变“农村学校像非洲、城市学校像欧洲”的局面。无论是办学条件、教学设施,还是师资水平、教师的福利待遇,城乡之间的差别都很大。不少农民为了让孩子跳出“农门”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学,不少优秀教师也想方设法往城里调动。这样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初中的正常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政府职能弱化。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执法工作主体不明、程序不清、行为不力,对辍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没有给予应有的行政制裁。有的执法部门对违法招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置若罔闻,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姑息迁就,包庇纵容,甚至充当了他们的保护伞协。[4]

第三,教育自身执法不严。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这就是说,法律不仅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而且不允许任何一个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即“一个不能少”。但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却对此作了松动,允许3%左右的农村初中学生辍学。[5]不少人错误地将之理解为,中小学生在“限度”内辍学是国家允许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辍学的“合法地位”,必然影响各地“控辍”的力度。

二、控制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对策

(一)家庭方面

第一,营造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在物质方面,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尽可能给子女一间明亮、安静的居室,在房间一角放一张书桌和一个书架。但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居室打扫干净,布置得体即可。在精神方面,在居室内张贴一些名言警句,劳动之余陪子女看书读报、欣赏音乐、看看电视等以陶冶情操。

第二,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初中生已开始进入青春期,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从家长那里拿到“解放证书”。此时,父母在教育的问题上,既不能什么都管以免产生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又不能什么都不管,放任自由。要建立科学的现代家庭规范,形成民主的家风,家长要尊重子女的人格,鼓励子女关心、参与家庭事务的处理,要经常与子女沟通,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使家庭关系亲密融洽。

第三,正确履行教育和监护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其中途辍学。既要重视智商教育,又要重视情商教育;既要重视生理教育,又要重视心理教育。如果父母因外出务工,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二)学校方面

第一,实施分流教育。学校要结合农村当地实际,针对后进生,相应地在九年级取消部分课时,增设果林、蔬菜、养殖等技能培训班,使其掌握一定的农村实用技术和本领,变“离农教育”为“兴农教育”,使其明白读书不仅是为了升学,还是建设家乡的需要。并非考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懂技术同样是个人才,同样能致富。这既能为学生毕业后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又能为职业高中培养高质量的生源。

第二,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通过家访,班主任把学生在校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并准确地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及经济状况,以便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同时通过与家长沟通,可以帮助那些急功近利的家长重新树立“读书有用论”思想,从而将“辍学”的思想扼杀在萌芽状态。

第三,提高教师素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培训,一方面教师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不断累积、重组、更新,教学技能不断调整、提高、完善,专业情意得到发展。[6]另一方面,培养教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用人格影响人格,用情感唤醒情感;严禁讽刺、挖苦、训斥、体罚学生。同时帮助教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严格要求自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从而使师生心相印、情相容,消除学生的厌学现象。

此外,学校还要科学安排课时,合理设置课程,不得利用节假日的时间给学生补课。教师要严格控制书面作业量和家庭作业量,适时开展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政府方面

第一,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制度。改变只注重升学率、考试成绩的片面做法,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考评学校的办学成绩和师生的教与学水平。坚决制止根据考试分数给老师、学生排名次的做法。上级教育部门在各级各类检查评比中,要根据辍学学生数量给学校打分,排名次,论奖惩。

第二,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应该制定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法。无论是办学经费拨付,校舍设施建设,还是学校的布局调整,以及教师的配备和培训等,都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要真正贯彻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办学体制,关键是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程度。

第三,建立“控辍”目标责任制。在“普九”的全过程中,要使政府、社会、学校、家庭明确各自的法律责任,同时要建立完善制止辍学“三长双线”目标责任制,即县长—乡(镇)长—村长;教育局长—中心校长—校长,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要以政府为主线,教育部门为辅线,要把制止中小学辍学工作作为地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的一项政绩来量化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任用、奖惩结合起来。

第四,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各有关单位要通过新闻媒介、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使每一个学生、家长及社会都要明确接受义务教育不仅是公民的权利,还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对拒不履行送其子女或被监护人上学的家长或监护人,要依据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视其情况,给予必要的经济和行政处罚,并责令家长或监护人送其子女返校。同时对无视法律,擅自雇佣童工者,严格按《未成年人保护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四)社会方面

第一,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教育扶贫活动。全社会都有义务行动起来,扶贫助学、捐资助学,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帮助贫困学生返校就读。要发挥当地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一帮一”结对子,扶贫助学。

第二,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和治安环境。公安、文化部门应经常组织人员清查农村的文化市场和娱乐场所,特别要加大对农村“黄毒”的打击力度。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信息等。同时加强校园周边地区治安整顿,还青少年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空间。

第三,开放合适的娱乐场所。农村初中生没有合适的娱乐场所,生活枯燥无味。因此,在寒暑假期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宫、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及影剧院、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综上所述,在“两免一补”形势下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的因素,又有外部的原因。我们应该全面分析、客观对待。只有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四位一体,对症下药,各司其职,多管齐下,形成合力,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才能把农村初中生辍学过多的现象控制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 (单行本) [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4.

[2]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义务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研究, 1998, (4) .

[3]王恒孔.关于制止当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督导, 1995, (5) .

[4]张光喜, 胡俊娟.黄牌警告:我国基础教育——中小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严重[J].中小学管理, 1989, (4) .

[5]国家教委普及义务教育评佑验收暂行办法[Z].1994.

上一篇:下柏村平安巡防工作总结下一篇:傲慢与偏见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