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2024-07-19

如何避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精选6篇)

如何避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第1篇

如何避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作者:尹银实时间:2013-01-02 18:46:52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表现 在行为规范方面: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动少玩。在学习知识方面: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作业一大堆,幼儿园里做不完,回到家里还要做等等。

二、端正思想,制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1、加强对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各幼儿园要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形式和目的,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有效得到制止。

2、在幼儿教师中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提高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全体幼儿教师(含幼儿园办园者和幼儿园园长)中深入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认真学习《纲要》,将全体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过来,与时俱进,使之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我们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一定要遵循这一原则,不能盲目的迎合家长的需求,尤其是当园长的,一定要有正确的办园思想和办园理念。

3、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因为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差,幼儿园里很少玩具、教具和图书图片,教师难以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各幼儿园要配备教育教学、游戏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并定期组织人员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教育教学效果测查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加大工作力度,规范幼儿教育教学行为 课程设置:严格按照河北省幼儿园课程教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每个主题可以相对划分为语言、科学、社会、健康、艺术五个领域。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发展。严禁教一年级课程,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园不能任意增设英语、写字、珠心算等课程。幼儿园不能以识字为主要目的,人为规定识字的数量。要让幼儿通过

听故事、读儿歌、做游戏、阅读图画书,练习组词、造句,使幼儿对汉字产生求知欲,培养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儿童早期阅读,为正规的小学识字学习做好心理准备。教师要备齐语言、科学(计算)、社会(常识)三科详案及其它学科的简案。严格控制课堂书写量,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活动组织和作息时间安排: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教学常规(试行)》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开展备课、上课、游戏、教研、家长工作等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包括晨检、早操、上课、休息、眼保健操、游戏、饮食、睡眠等)。幼儿园、学前班每日授课不得超过3课时。学前班要制定课程表,每课时为30--35分钟;幼儿园大班每课时为30分钟;中、小班每课时为15—20分钟。幼儿音乐游戏、体育游戏及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严格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一日生活制度常规及保教人员工作程序要求》,使班级保教人员一日工作做到常规化、程序化。环境创设:幼儿园园内环境创设的范围应包括幼儿园内幼儿所要到的各个地方,由活动室扩展延伸到盥洗室和卧室,将创设内容同各室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园内的绿化地带、小沟、水池、土堆、围墙、栏杆、楼梯等都是应考虑的区域。环境创设的内容如墙饰内容、区角位置、摆设、投放材料数量、种类等不应长期固定不变,同时也要避免盲目模仿,追求时髦,作摆设,做装饰用等。要建立“玩具、材料、空间就在身边”的观念,挖掘和利用本地的丰富的物质资源,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及室外场地,提供、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分区活动的场所。在环境创设中不能以包办代替制约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

如何避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第2篇

目前,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农村利用旧的校舍扩建幼儿园或新建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基本实现村村都有幼儿园。但是由于幼儿园发展较快很多幼儿教师多是小学教师转岗而来,大多数家长的幼儿教育观念淡薄,再则农村社会文化封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较为严重,如何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在农村尤其的紧迫。以下是以幼儿教师的角度提出的一点看法。

一、采取各种渠道宣传幼儿教育的宗旨,争取全社会对幼儿教育宗旨的认同,获得观念上的支持。

农村幼儿园要利用教师节、六一儿童节、赶集日、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节、日采取表演、说唱、儿歌、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形式和目的,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得到有效制止。

同时,建立家园联系渠道,实行家园共育。农村的家园联系在当前来说更为紧迫和重要。家园联系是促进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责任引领家长了解教育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比如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家园联系手册”“家园QQ群”,利用这些手段将教学内容、方式、教师态度、幼儿园发展等内容定期、及时的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孩子成长的问题。还可在幼儿园开辟家园联系专栏,教师将教育心得、活动安排、幼教知识等展示在联系专栏上,让家长学习并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家长也可以将想法、意见、需要反馈在专栏上,从而与幼儿园积极配合,为幼儿的发展共同努力。幼儿园通过专家讲座、活动开放日、培训家长等活动,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发展方案、政策的制定与修改及日常教学活动中来,让家长了解科学的幼儿教育知识,更新育儿理念,为克服小学化倾向提供保障。

二、在农村幼儿教师中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端正幼教思想,提高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当前,农村幼儿教师大多数是小学教师转岗而来的,成为直接实施者幼儿教育的中坚力量,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全体幼儿教师(园长)中深入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认真学习《纲要》和《指南》,将全体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过来,与时俱进,使之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一定要遵循原则,不能盲目的迎合家长的需求,统一正确的办园思想和办园理念。关注幼儿天性,遵循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规律,从培养幼儿爱好兴趣出发实施保教工作。

三、更新班级管理理念,从班级管理中着手,实施幼儿保教工作,为幼儿以后的身心发展作准备。

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用全面的准备观来代替纯知识角度的准备观,儿童入学准备应是习惯(学习、生活习惯)、能力(学习、自理能力)、意识(规则、任务意识),或者说是心理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准备。实践中创造各种条件让幼儿参与班级整理,培养幼儿对物的价值意识;让幼儿参与班级整顿,培养幼儿的秩序感;让幼儿参与班级清扫,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让幼儿参与班级清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让幼儿自己塑造素养,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我们现在谈幼小衔接,往往把目光局限于幼儿园大班阶段或小学一年级阶段,管理经验告诉我们,幼儿的常规教育是连续的不断发展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习惯的累积过程,不是某一阶段的突击教育。常言道:“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

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 第3篇

一、“小学化”幼儿园教育的弊端

我们从小就知道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会经历一些必要的过程, 从好奇, 到发现, 再到研究与认知, 就算儿童的成长也不例外。不管是刚出生的婴儿还是已经成熟、走向社会的成人, 都会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好奇心, 在成长的各个阶段我们会对各种各样的事物产生兴趣。但是过早的小学教育, 不仅会使儿童对事物以及周围一些东西丧失兴趣, 还会让儿童对以后将会遇到的事物丧失兴趣, 进而丧失学习的动力, 甚至在接下来的小学生活中出现厌学的情绪。不仅如此, 过早的小学化教育会给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据研究, 在生理上这个年龄段儿童正处在快速发育期, 长时间地坐着会使他们疲劳过度, 对自己颈椎造成危害, 甚至造成畸形。在心理上过早进入小学教育已经超过了儿童的心理接受范围, 这会导致儿童形成心理疾病, 产生抑郁、自闭等不良心理问题。不仅如此, 还会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形成阻碍。最初的成长, 儿童会依靠对图像的记忆与描绘促进智力的发展, 但是当“小学化”教育渗入之后会对儿童的想象力形成制约, 只是得到固定的教育, 不利于他们的思维想象力。

二、形成“小学化”教育模式的原因

如今由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 幼儿教育成了家长让孩子步入社会之前最基础的条件。为了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 家长就会让孩子超前学习一些知识, 比如认字、算数等等。为了能够在其他孩子之前超前学习更多的知识, 让孩子早早踏入学海之中, 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大多数的家长心理上存在着一些互相比较的习惯, 他们会把自己的孩子与同事或朋友的孩子进行比较, 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感觉自己的教育很好, 自己的孩子好过别人的孩子。由此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引聘一些教师, 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确切地说是改变了自身的教育模式, 将幼儿教育逐步形成小学教育的课程, 让孩子提早步入小学教育, 提早灌输小学教育知识, 从而提高幼儿园的招生率, 促进自身经济效益的增长。如果想要在这样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下去, 中考与高考就成为进入社会的一来敲门砖。现在出现的“高考神童”差不多也是在这种情况下所形成的, 这已成为一种教育发展的风气, 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向。

三、改变“小学化”幼儿园教育

应该建立一个专门对幼儿园教育进行监督的机构, 在一定时间内对个别幼儿园的教育水平、环境、老师进行一些抽查, 要符合国家规定教育的范围, 发现“小学化”幼儿园教育的予以处理。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形成上, 最主要的还是要改变家长们的教育思想。采用媒体讲座进行宣传,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使幼儿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幼儿园的教育很容易受到社会趋向的影响, 为了适应社会的进步, 在促进进步的前提下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向导。同时幼儿园减少考试, 减轻压力, 从而逐步减少以后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影响。

儿童的教育从始至终都是一大重点问题, 从幼儿园到小学, 再到初中、高中, 最后到大学, 这都是整个社会所关注的问题。我们不仅要重视它, 还要合理地安排它, 要让儿童不仅能够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 还要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真正成为我们祖国的栋梁之才。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早期幼儿教育成为家长为孩子踏入社会之前接受教育的重点关注。幼儿园教育逐步形成“小学化”教育的倾向, 不仅使儿童丧失了童年的快乐, 还影响到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对此问题进行了一些讨论, 意在指出“小学化”幼儿园教育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如何避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第4篇

2010年5月中旬至6月底,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组织专题调研小组,分4次对全省各市(州)有代表性的公办和民办幼儿园进行调研,走访了17个市(州)的43所幼儿园。调研组核心成员秦莉发现,各地政府对中小型民办幼儿园的关注度及扶持力度非常低,这些幼儿园成了社会关注的盲区,无法得到政府的有效监管,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普遍存在小学化倾向。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有的民办幼儿园在中班阶段就对幼儿进行识字、写字和数学加减法教学,甚至学习50以内的不进退位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

在一间活动室的黑板上,秦莉看到幼儿园教师给幼儿布置的家庭作业:背诵6首古诗,复习书写汉字,还有数道算术题。她说:“应试教育已经渗透进幼儿园,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没有本质区别了。”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游永恒说,家长们平常津津乐道的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其实很容易导致孩子厌学。幼儿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过早小学化。

分析:小学化倾向源于对家长要求的盲目迎合

从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小晴成为巴中市一所民办幼儿园教师。最初。小晴按照所学的教育理念和知识,设计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并付诸实施。可是,刚上了两周课,小晴就遭到家长的投诉。原来。家长从自己孩子口中得知:在幼儿园,老师只是带孩子们在玩,而不是学识字和算术。有位家长非常生气地找到园长质问:“你们的老师怎么只带着孩子玩,不教识字和算术呢?你们不换教师,我们就换幼儿园。”迫于无奈,园长只得要求小晴适当缩减游戏内容,增加识字和算术。

“3岁宝宝90天学会1500个汉字”“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父母”“3岁识3000字,4岁识4000字,5岁通读幼儿绘本”……多数民办园和少数公办园为吸引生源,四处张贴广告,散发传单。这些广告的内容几乎都是在向家长进行应试教育宣传。

秦莉说:“这严重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学习应该是孩子的自然成长需要被满足的过程,而不是心灵被知识塞满的过程。”

巴中市一位民办园园长无奈地说,没有公办园的办学经验可以借鉴,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幼教管理者对幼儿教育也不太熟悉,办园的方向完全是为了迎合家长。

对策: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程度,引导家长积极配合

江油市欢欢幼儿园是2009年9月1日开始运行的一所新办幼儿园。办园不到两年时间,幼儿园已从6个班发展到10个班,在园幼儿从100名增加到350余名。园长陆谨认为,对于家长,要积极引导。欢欢幼儿园经常通过家长会、宣传画册等形式,传播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还将知名的幼儿教育专家请到幼儿园,为教师和家长讲课。欢欢幼儿园虽然没有开设加减法和识字教育等课程,但家长接受了幼儿园先进的教育理念。陆谨说:“对家长的引导要不失时机、潜移默化,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做下去的事情。”

有关幼儿教育专家认为,要杜绝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粗暴干涉,有效阻止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必须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目前,我国正在制定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标准的出台将有望推动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升。

陆谨说:“幼儿园教师最关键的是要有专业素质。而不是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在幼儿园,孩子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教,包括如何上厕所也要教。这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内容之一。”

游永恒表示,幼儿教育应该淡化语文、数学、英语等具体学科,注重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幼儿园教师要注重技能,如带领幼儿开展活动的能力,同时不要忽视教育学、心理学的学术修养。幼儿园教师要能够满足儿童的成长需要,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解决每个幼儿成长中遇到的难题。

李益众 刘磊

“幼教小学化”问题出在哪

当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非常普遍。这种现象虽有国家明令禁止,但至今仍屡禁不绝,甚至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形成社会热点。

3~6岁儿童的认知水平处于前运算阶段,以直觉思维为主,体质处于发育阶段,他们好动不好静,好奇难持续,分心不集中。因此,他们还不具备系统学习学科知识的能力。适合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教育内容是生活教育,适合的教育形式是游戏教育,适合的教学工具是玩具。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结果通常是弊大于利,失大于得。拔苗助长违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欲速则不达。过早强制灌输知识,会使孩子产生厌学和恐惧的情绪。让孩子长期处在机械的读、写、算的状态中。会扼杀其想象力。死记硬背的训练方式又限制孩子的思维发散,影响孩子创造力的发挥。超前灌输幼儿无法理解的知识相当于拔苗助长,会让幼儿从小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形成不良的学习方法。实践证明,超前学习不利于小学教育和终身发展。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产生,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是部分家长、幼儿园和小学合力作用的结果。有需要就有市场,有利益就难禁绝。

家长望子成龙。以为儿童智力早开发早得利。一些幼儿园为多收幼儿、多赚钱,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不顾幼儿接受能力,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不断制造认识多少汉字、背诵多少篇唐诗宋词、记住多少英语单词、会算多少道题的教学神话,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自己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有的优质小学借助学科知识考试和智力测验的名目筛选学生,导致不少幼儿园投其所好,客观上助长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目前幼儿园教材与幼儿实际脱节比较严重,教材杂乱,标准不一,偏多偏难,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实际上是应试教育前移的表现,需要各方面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综合治理,手段上堵疏结合,方式上标本兼治,目标上远近兼顾。应当取消小学入学知识性考试。切断与幼儿园的利益联系:加强管理监控,公开信息,社会参与监督;促进幼教师资专业化发展,提高保育能力;改进课程教材,凸显幼儿园课程教材教学的个性化;同时,普及家长科学教育知识,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社会风气,加快标本兼治,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曾天山

会控制情绪的孩子学习好

“拥有良好的社交和情绪管理能力是学习的基础”,同样是学习英语,为什么有的孩子能自信地大声说出来,有的孩子却羞于在人前展示?专家分析,也许是情绪控制上的差异所致。

台湾儿童教育咨询师、加拿大儿童教育研究员唐慧明指出,孩子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和他人并与他人建立正面的关系能使他们做事更加专注,因为他们不会因自身的忧虑、焦虑、烦躁而干扰自己的思想和精力,因此学习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有时可能是课业本身带来的压力,更多时候却可能是情绪带来的问题。研究显示,如果孩子在上小学低年级或者上学前就能学习用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情感,并与周围建立一种互相关爱和尊重的人际关系,他们长大后,学习成绩和积极性都平均高于一般孩子,不良行为及违纪行为平均低于一般孩子。有关社交和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课程目前已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推行。实践证明,拥有良好的社交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孩子更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也许,除了知识的获取,正确应对失败与成功、拒绝受欺负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学生最应该学习的三项基本课程。遗憾的是,我们看到,很多成人依然没有学好这三门课程。因此,他们一方面过度宠爱孩子,导致孩子的抗压性不足:一方面却用应试教育填鸭式地教育孩子,导致孩子人际关系方面有所缺失。

什么样的孩子是优秀的孩子?衡量的标准是什么?也许我们应该认识到,成绩不是一切,孩子更应该学会自我认知、自信和良好的情绪控制力、抗压力以及愿意分享、合作,等等。

如何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第5篇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表现

在行为规范方面: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动少玩。不少幼儿园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严加管束。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驯顺听话,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不得没礼貌;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不许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不许追逐打闹,不许跳跃奔跑,不许高声喊叫,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做好上下一节课的准备。在学习知识方面: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不少幼儿园违背素质教育原则,随意增设英语、拼音、识字、珠心算等课程,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不是组织幼儿从游戏中学习,而是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听课,像小学生那样学知识,像小学生那样做作业,办园方向和办园目标严重脱离幼儿实际。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干巴巴的说教索然无味;课讲完后则要求幼儿做作业,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抄写十遍甚至一页,还有100以内的加减、英语、珠脑心算等等,作业一大堆,幼儿园里做不完,回到家里还要做等等。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1)扼杀幼儿天性,严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幼儿正处于身体早期发育成长期,身心极为脆弱。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他们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新奇感,他们在游戏玩耍中得到乐趣和知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心理的正常发展,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2)扼杀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幼儿教育小学化让孩子过早地承受学业负担,也给学校的教学计划带来了麻烦,扰乱了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由于刚进小学的一年级新生有一部分学过拼音、写字,有的甚至还会加减乘除,导致班上学生学习进度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学计划。而让小学教师更为苦恼的是,因为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的种种不同,造成教学不到位,使一些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写字姿势不正确、笔顺不对、发音不规范等等,入小学后需花大力气进行矫正。在幼儿园接受“小学化”教育的孩子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由于这阶段的课程他们已经学习过一遍,所以暂时相对会比接受正规幼儿园教育的孩子学习上感觉轻松一点,但孩子对重复的东西不感兴趣,学习不用功,上课不专心,有的甚至由此养成上课走神的不良习惯。接受正式幼儿园教育的孩子在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提前接受“小学化”教育的孩子,而且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以看出,在幼儿园不实施小学化教育,孩子进入小学后更有利于学习,有利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健康成长。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原因

主要是幼儿园办园宗旨不端正,幼儿园办园条件差,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偏低,因此有的幼儿园为了招揽生源,就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凤)和迅速成才的心理,不顾幼儿的年龄实际、身心实际、接受能力实际而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满足家长的虚荣,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本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端正思想,制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1、加强对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各幼儿园要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形式和目的,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有效得到制止。

2、在幼儿教师中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提高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全体幼儿教师(含幼儿园办园者和幼儿园园长)中深入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认真学习《纲要》,将全体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过来,与时俱进,使之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我们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一定要遵循这一原则,不能盲目的迎合家长的需求,尤其是当园长的,一定要有正确的办园思想和办园理念。

3、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因为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差,幼儿园里很少玩具、教具和图书图片,教师难以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各幼儿园要配备教育教学、游戏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并定期组织人员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教育教学效果测查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

四、加大工作力度,规范幼儿教育教学行为

课程设置:严格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的幼儿园课程教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每个主题可以相对划分为语言、科学、社会、健康、艺术五个领域。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发展。严禁教授一年级课程,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园不能任意增设英语、写字、珠心算等课程。幼儿园不能以识字为主要目的,人为规定识字的数量。要让幼儿通过听故事、读儿歌、做游戏、阅读图画书,练习组词、造句,使幼儿对汉字产生求知欲,培养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儿童早期阅读,为正规的小学识字学习做好心理准备。教师要备齐语言、科学(计算)、社会(常识)三科详案及其它学科的简案。严格控制课堂书写量,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幼儿园(班)如要开设规定科目以外的课程,必须报请当地教育局批准。

活动组织和作息时间安排: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教学常规(试行)》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开展备课、上课、游戏、教研、家长工作等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包括晨检、早操、上课、休息、眼保健操、游戏、饮食、睡眠等)。幼儿园、学前班每日授课不得超过3课时。学前班要制定课程表,每课时为30--35分钟;幼儿园大班每课时为30分钟;中、小班每课时为15—20分钟。幼儿音乐游戏、体育游戏及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严格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一日生活制度常规及保教人员工作程序要求》,使班级保教人员一日工作做到常规化、程序化。环境创设:幼儿园园内环境创设的范围应包括幼儿园内幼儿所要到的各个地方,由活动室扩展延伸到盥洗室和卧室,将创设内容同各室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园内的绿化地带、小沟、水池、土堆、围墙、栏杆、楼梯等都是应考虑的区域。环境创设的内容如墙饰内容、区角位置、摆设、投放材料数量、种类等不应长期固定不变,同时也要避免盲目模仿,追求时髦,作摆设,做装饰用等。要建立“玩具、材料、空间就在身边”的观念,挖掘和利用本地的丰富的物质资源,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及室外场地,提供、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分区活动的场所。在环境创设中不能以包办代替制约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

如何避免幼儿园小学化(范文) 第6篇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重复型教育”,危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这一点早被教育工作者所熟悉。

为此,各级教育主管部分也曾屡次提出“幼儿教育要以游戏为本”,避免小学化偏向。然而,有关幼儿教育工作者指出,最近几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分明是有害的事情,为何禁而不止,乃至在个别幼儿园里愈演愈烈呢?

家长幼儿教育观念是主因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出生那一天,很多家长们就进行了赛跑,学甚么都想超前。

教育厅原学前处有关负责人在一次报告中曾说:“有的家长巴不得孩子一生下来就会外语,一两岁就把小学一年级课本学完”。有专家的调查显示:有的家长以为初期教育就是让孩子尽早学习读、写、算。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等量齐观,以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因而,孩子们在一岁之内开始认字,三岁之内开始学外语,3到6岁的孩子85%以上参加各种培训班。

家长的这类心态和行为,导致有些幼儿园以读、写、算为幼儿主要活动内容,拿教一年级课程等小学化的东西来吸引家长送孩子来园。有些主办人受经济利益驱动,只顾投家长所好,不按幼儿教育规律及幼教有关要求行事。有些幼儿园不想违反幼儿教育规律往做小学化的东西。但是看到别的幼儿园那末做而且家长喜欢把孩子送往,就迫不得已也弄起了小学化的东西。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缘由很多,但最主要的缘由还是家长缺少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不能以幼儿为本,不能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全面调和可延续发展的培养,更没有重视教育方法上的兼顾统筹,也没有以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隐性危害家长要看清幼儿教育小学化究竟有哪些隐性危害呢?幼教专家做了分析:超负荷或超年龄段的学习内容和教育是会给孩子心理带来压力的,有损于孩子心理健康,最少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反感和厌倦。

违反孩子发展规律的知识技能练习,孩子***付出的努力太大,做出的牺牲太大;过于超前的练习所取得的即时效应意义不大;练习者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所应用的强迫性方法使孩子的爱好被压抑,导致幼儿产生紧张焦虑的心情,或把爱玩爱跳的孩子弄得像小大人似的,全无阳光、活泼可谈,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心理学中指出:虽然幼儿的兴奋和抑制功能都在不断增强,但是相比之下,抑制性能还是较弱。因此对幼儿太高的抑制要求,如要求幼儿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式或集中留意于单调乏味的课业,常常会引发高级神经活动的紊乱。幼儿教育小学化剥夺了幼儿游戏和动手操纵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幼儿大脑神经元遭到丰富刺激的机会,阻碍了神经元和突触的生长构成,进而阻碍了幼儿大脑发育的发达。

上一篇: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下一篇: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之丰收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