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实验报告要求

2024-06-06

研究生实验报告要求(精选8篇)

研究生实验报告要求 第1篇

研究生《高级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

实验报告格式及要求

实验题目:(居中)

姓名专业学号日期成绩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器皿:

四、实验步骤:

1.*****

2.*****

五、实验记录

六、实验结果计算或分析

基本要求:

每次实验完毕后一周内交实验报告。

1.A4打印。

2.中文用字体,英文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

3.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用Excel作图,图包括图序、图题、图线、图注等,注明参数及单位。

5.表格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中参数应注明量和单位,如所有栏或大部分栏的单位相同,可将单位标注在表的右上角,其余单位标注在相应的栏内;

6.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有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研究生实验报告要求 第2篇

课程:__________实验名称: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完成者:_______合作者: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五、实验结果分析:

研究生实验报告要求 第3篇

同声传译, 又简称同传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 是指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的情况下, 不间断地将其讲话内容传译给听众的一种口译方式。同声传译是世界上很流行的一种翻译方式, 其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 但是这种口译方式必须提前做一些准备, 这样口译发生在源语言发生的同时, 译员才能尽快地把源语言翻译成目标语言.同传时间非常紧, 没有间隔, 几乎是不能更改, 现场效果反馈非常迅速。

2 我国对同声传译实验室功能要求

同声传译实验室主要是用于同声传译教学的实战训练, 同声传译的主要功能有:数据翻译练习, 原语概述练习、跟读练习和原语段落概述练习、译入语概述练习、文本视译训练、同声传译训练、交替传译训练、以及同传模拟会议功能等等, 此外也适用于口译训练等。同声传译实验室设立后, 能够实用于本专业口译训练和同声传译模拟。

2.1 设施以及系统硬件要求

首先, 需要Intel酷睿双核 (CPU主频2.66GHZ;内存/320G SATA硬盘/独立256M显卡DVD刻录机/19寸宽屏以上配制的计算机。

其次, 需要投影及幕布、DVD、展示台、录音卡座、功放、音箱。

再次, 主席主机、主席副机各一台, 译员机8台 (支持2人轮流翻译, 各有2个鹅颈话筒、2台17"LCD、1个摄像头) , 代表终端机16台 (各一个摄像头) , 有单独的译员间。

2.2 设备功能要求

必须支持全通话, 组通话, 插话, 示范, 监听, 抢答, 单独对讲等基本教学功能;并且外接多媒体设备可以广播教学功能。支持各种音视频设备的接入, 叠加播放等功能;学生可在频道上随意切换自主学习, 从而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功能点播音、视频及文本进行翻译的训练, 也可以调出自测考题进行自我测试;能够具备视频跟读和同期录制:学生可以自主录音, 下课将上课时的资料用硬盘带走, 也可以直接转入MP3随时浏览学习;必备“聊天室”功能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 然后进行话题讨论。此系统要支持开设10个以上的聊天室, 每个聊天室最多可支持8人同时聊天, 师生可以自由进出任一聊天室, 。聊天室功能为分组同传训练提供了途径。教师可以加入到任一聊天室中也可以对任一聊天室进行监听;播放原语的同时, 可将原语对应的电子文件打开, 进行“文本视译”训练, 这是同声传译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做法。文本可选用原稿, 也可选用译稿;考试系统, 应有综合试卷考试、WEB方式的多媒体考试、口译考试等功能;视频同传会议, 可视同传;教师操作界面多国语言显示选择 (至少5种语言界面) 、播放通道选择 (至少200个通道) 、有接力翻译按钮和静音按钮。

2.3 译员间要求

2.3.1 同声传译箱子分为两边:

一边4个, 一共8个, 可以同时供16个学员操练;箱子:所有墙壁都做反回射音拒绝用石棉;

2.3.2 同声传译箱子中的主辅位话筒要分开, 设按钮 (两个说话器, 其中一个主机, 一个辅机) ;

2.3.3 同声传译箱子不能平装, 要呈现一定的倾斜角度, 而且间隔部位要用全玻璃, 以保证视线的畅通;

2.3.4 同声传译箱子内需要两个小屏幕;

2.3.5 温度、通风、通气系统良好:排风口、进风口的问题, 密封箱子里进风出气同时做;

2.3.6 在国际标准各方面:静音、通风、温度控制良好, 使译员能够不受干扰专心做口译工作。

2.4 其他方面的要求

2.4.1 有旁听席位, 座位可以不固定, 使用红

外等无线接收设备, 可接收任意一位译员的频道, 而且要有2个无线话筒, 信号应可接入任何一个终端设备。

2.4.2 系统采用终端型的方式, 不使用计算机。

2.4.3 厂家需提前带设备到现场安装、演示。

3 同声传译应具备的基本原则

同声传译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因此, 通过对同声传译功能的要求的分析, 发现有一定的基本原则可以在翻译中遵循, 从而达到更加有效地完成口译工作的目的。同声传译, 特别是在英汉翻译工作中, 总结出以下几条需要我们遵循的原则:

首先, 在同声传递的过程中, 译员可以按照听到的原语的句子, 把一个句子分成几个单位, 然后使用连接词把这些单位连接起来, 再译出整体的意思。这种翻译方法可以称为“顺句驱动”。因此, 同声传译译员在翻译过程中要争取缩短翻译与原语发言之间的时间差。时间差越小, 译员记忆的内容就会越多, 译出的信息也就越多, 反之, 医院翻译出的信息越少。比如说英汉语的语序差别较大, 想要完全听明白原语语序、意义之后再进行翻译时很难跟上原语发言人。因此, “顺句驱动是英汉同声传译的一个最大特征。”

其次, 调整:是同声翻译中的校译过程, 是译员根据接受到的新的内容进行信息的调整、纠正错误译文、补充漏译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同声传译译员要随时调整, 以使翻译工作有效完成。

再次, 同声传译时最好适度超前, 也就是口译过程中进行“预测”的技能。就是在原语信息还不完整的情况下, 译员对发言人可能要讲的内容而进行超前翻译, 这样就赢得了时间, 紧跟发言人进行同步翻译。这就要求同传人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必须根据谈话中提供的已知信息, 妥当预测下文要讲的内容。只有这样, 才能紧跟住说话者的思维, 快速理解谈话内容, 及时调整译语的顺序及语气, 做好同传工作。

还有, 同声传译译员要做到正确、合理的预测, 必须熟悉日语文章的构成、特殊句式的使用、有关词语的搭配、接续词的使用等等。另外, 适当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时对学生的教学。

再者, 同声翻译的总策略是信息的重组。初学同声传译的热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译“语言”上, 结果经常连接不上。因为英汉语的语序差别很大, 要做到一一对应地顺畅的翻译是很难的, 并且在同声翻译中, 对原语的表达有时候很难做到十全十美, 根据接受的内容译员要努力做到的是掌握原语发言人要传达的主要信息, 并用听众容易理解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在同传中也应遵循译信息重组的原则。也就是根据原语的住处点在目的语中根据目的语的语言习惯重新组织信息。这样才能保证表的出来的译文流畅, 从而保证同声传译的工作有效进行。

最后, 在不影响原文的表达的基础上, 同传译员要对原文中出现的不能用目的语翻译的材料或原文中出现的技术性较强的材料, 在直接译入到目的语中很难被目的语听众所理解的情况下, 将其进行简化分解, 要采取简化语言表达形式, 直接概述原语信息的一种翻译方式。同样时对译员的要求也很高。

结论:

综上所述, 同声传译在国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同传口译员在市场上有强劲需求。国内大多数的校园都没同声传译的课程, 更不要提同声传译教育基地了, 只在寥寥几个设立翻译系或是翻译专业的院校中出现, 因此适时地在普通高校中对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同声传译课程, 迎合社会, 满足学生的需求是一个值得的、有益的探索。希望能给同声传译的听力教学带来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D·塞莱斯科维奇, M·勒代雷著, 汪家荣, 李胥森, 史美珍译.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M].北京: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9.

[2]鲍刚, 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3]杨承淑.口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4]杨承淑.从经济性原则探讨顺译的运用[J].中国翻译, 2002, 11.

[5]万宏瑜, 杨承淑, 同声传译中顺译的类型与规律[J].中国翻译, 2005, 5.

研究生实验报告要求 第4篇

关键词:高考实验题;新课程标准;科学探究能力;考核目标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通过物理实验可以促进学生对科学过程和物理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发展科学探究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学习、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促进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等。随着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收到了更多的重视,教师也更加重视实验教学,注重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各个模块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科学探究和物理实验,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科学探究和物理实验能力提出了以下七个方面的要求: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每个方面的要求下又分别细分多个小点的阐述,详见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新课改实施以来,高考物理实验命题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核逐渐向着课程标准的要求靠拢,试题考查要求学生从简单背诵实验转向分析理解实验,更重视对实验操作和设计思路的考查,设计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成为实验题的主流。以下举几个典型的实验试题进行说明。

【例1】(2008年山东卷23题)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位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的物理学家。材料的电阻随磁场的增加而增大的现象称为磁阻效应,利用这种效应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若图1为某磁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一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其中RB、RO分别表示有、无磁场时磁敏电阻的阻值。为了测量磁感应强度B,需先测量磁敏电阻处于磁场中的电阻值RB。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例1,图1 例1,图2

(l)设计一个可以测量磁场中该磁敏电阻阻值的电路,在图2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磁敏电阻及所处磁场已给出,待测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约为0.6~1.0T,不考虑磁场对电路其它部分的影响)。要求误差较小。

提供的器材如下:

A.磁敏电阻,无磁场时阻值Ro=150Ω

B.滑动变阻器R,全电阻约20Ω

C.电流表A,量程2.5mA,内阻约30Ω

D.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

E.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

F.开关S,导线若干

(2)正确接线后,将磁敏电阻置入待测磁场中.测量数据如下表:

l23456

U(V)0.000.450.911.501.792.71

I(mA)0.000.300.601.001.201.80

根据上表可求出磁敏电阻的测量值RB=______Ω,

结合图l 可知待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______T。

(3)试结合图l 简要回答,磁感应强度B 在0 -0.2T 和0.4 -1.0T 范围内磁敏电阻阻值的变化规律有何不同?

(4)某同学查阅相关资料时看到了图3 所示的磁敏电阻在一定温度下的电阻-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关于纵轴对称),由图线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在此题中,第(1)问很明显在考查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是课标中“尝试选择实验方法及所需要的装置与器材”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这类题在新课改以后出现的几率有所上升,以往的实验试题一般会给出设计方案而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把握和理解,相对于后者,考查实验设计能力对学生而言难度必然增大了,但有利于学生打开思维,更能考查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2)问考查的则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分析与论证的能力,是课标中“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应该说这方面能力是实验试题一贯考察的重点,重在体现高考选拔过程中对学生逻辑思维和理论推导能力的要求,动手实践能力故然重要,但对逻辑推理的能力考查永远是评价一个学生智力和学识必不可少的。

第(3)问要学生对磁敏电阻在一定的磁感应强度范围内的阻值变化曲线总结出磁敏电阻阻值变化的规律,第(4)问同样是要学生从电阻-磁感应强度曲线中得出结论,这都是对学生“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的能力的考查,这种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的考题在近年高考物理实验题中出现的频率有所上升,主要是试题整体趋向开放性的一种体现。

【例2】(2010年上海卷28)用DIS研究一定质量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注射器活塞移至注射器中间位置,将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逐一链接;

②移动活塞,记录注射器的刻度值V,同时记录对应的由计算机显示的气体压强值P;

③用 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如图2所示图线,

(1)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

(2)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和_____;

(3)如果实验操作规范正确,但如图所示的 图线不过原点,则 代表_____。

这道题共三问,前两问都是让学生对于一个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是对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的考查,但其实远远还不止如此,因为要知道如何采取措施还要对实验中涉及的物理原理有所领悟。怎样才能保持气体质量不变呢?那就应该保证气筒密闭性足够好。而如何保持气体的温度不变?根据热学知识,推动活塞的过程中会产热,气筒不是绝热装置,而外界的温度可看作恒定的,那么只要气筒内外能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便可以了,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要缓慢推动活塞。由此可见,一个问题的设计考查的不只是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而第(3)问中要求学生思考图像中y轴截距 的物理意义,这是对推理和分析能力的考查,只要能将数学上解析几何的基本知识运用其中便能解决这个问题。

总体看来,近些年的高考题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和“分析与论证”两个方面能力的考查,但对于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交流与合作”这样的实验能力的考查还是很不足,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不方便针对这几种能力要求设计考题,又或许是出题者继承一贯的考查重点倾向,忽略了对这几个方面实验素养的考查。但随着高考评价方式的不断调整和改革,实验作为物理学科的重要核心,对学生科学探究及实验能力的考核一定会更趋完善,考核的内容也会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徐继芳.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试卷的编制与成绩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张璐.新课标下高考物理实验试题考察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实验要求及实验报告的编写 第5篇

一、实验要求:

1.上机前作好充分准备,包括程序框图、编写源程序、制定调试步骤、测试方法等。

2.上机时要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爱护实验设备。要熟悉与实验相关的系统软件(如编辑、汇编、连接和调试程序等)的使用方法。在程序的调试过程中,有意识地学习及掌握程序的各种操作命令和图形界面的意义,以便掌握程序的调试方法及技巧。

3.调试程序,如果出现编译错误,根据提示,分析错误原因进行修改。如果无语法错误,使用多组数据进行测试,分析其输出结果是否与预期的结果相符,如果不符,应检查程序算法是否合理,将发现的错误逐个修正,并作记录。

4.按照实验要求,对程序作必要的改动,或者增加一些功能等。

二、实验报告的编写:

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实验目的

明确实验目的,以保证达到课程所指定的基本要求。在写实验报告时,要进一步确认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2.实验内容

实验的目的是要通过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来达到的。在实验报告中,实验内容是指本次实验中实际完成的内容。在每一个实验题目中,一般都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其中有些具体要求是为了达到实验目的而提出的,不仅有具体的实验题目,还应包括具体要求。3.程序的运行情况(包括对不同测试数据的运行结果)

程序运行结果一般是输出语句所输出的结果。对于不同的输入,其输出的结果是不同的。因此,在输出结果之前一般还应注明输入的数据,以便对输出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在程序的运行中,还必须用各种不同情况的数据进行调试,以检查程序能否正常运行。因为,有时程序对某些情况是可以正常运行的,而对某些特殊情况的数据可能会出现运行出错或死机,通过各种数据的调试,完善程序。

4.分析和体会实验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设计实验报告要求 第6篇

1、实验报告的内容需要完整,包括实验要求、实验目的、实验所用器件和仪器、电路原理的简单分析、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结果分析等几部分。也可以写实验收获,但是注意篇幅不要太多。

2、注意word文档的排版要紧凑;段落的首行缩进;插图需要注释,如“图1:电路原理图”等,插图不要太大;公式一律用编辑器;字体要求是,标题可以是宋体或者黑体,大于小四号;正文一定是宋体,小四号字;图形注释可以是小四号或者五号字,最好是五号;在标题下面写清楚自己的信息,姓名、学号、专业等,用小四号字体。

3、不要抄袭别人的报告,否则都是按照抄袭处理。

4、上交的文件压缩包包括:Altium Designer的工程文件,Multisim的原文件,实验报告,对我们课程过程化考核有什么意见(可选,包括课程安排和课堂教学等),文件名至少包括你的姓名和学号两个信息。

最后,感谢大家这一个学期的陪伴,在这个过程中,我把本科学过的东西重新做了一遍,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希望你们在这个课程中能了解并掌握一个课题从开始到最后完成的整个流程,知道自己的学习重心在什么地方,或者说你以后是靠什么让公司给你满意的薪水。因人而异,高追求必有高付出。希望你们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再接再厉,不是创造什么更多的辉煌,太虚了,而是可以越来越接近你想要的生活。

栗新伟

实验报告要求 第7篇

生物环境测试实验是农业生物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实践性课程,是学生学会解决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并得到充实与提高。

一、教学目的

实验课程是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工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实验教学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通过有关基础理论学习、实验设计、实验仪器及器械的使用、实验操作、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实验报告书写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团结合作,达到如下目的。

(1)培养学生理论来自实践的科学观点。

(2)培养学生善思考、敏观察、会动手、准确表达及巧妙创新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实验研究方法,掌握基本测试技能和技术。

(3)培养学生对实验研究的兴趣,初步养成对科学工作的严肃态度、严格要求、严密思维、团结合作及实事求是的作风。

(4)通过实验数据的整理使学生初步掌握数据分析处理的技术,包括如何收集实验数据,如何正确地分析和归纳实验数据,使之不但能运用一些实验成果来验证某些概念理论,而且还可通过一系列设计型的综合应用实验来培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使学生加深对建筑环境及设备工程专业所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和理论,提高其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实践,要求掌握下面的基本内容:

(1)科学实验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

(2)了解和熟悉实验常用的仪器和装置;

(3)能熟练使用实验常用的仪器、工具及量具;

(4)掌握实验的原理、方法、测试技术、数据采集、误差分析与处理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5)了解及熟悉实验研究、实验设计的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为了保证实验的质量,顺利完成实验并作出合格的实验报告,故对实验过程中各个步骤提出如下说明和要求。

(一)实验预习

实验前,学生应认真阅读教材中有关实验的内容及其他相关的参考文献资料,进行实验预习,未预习者不得参加实验。预习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所作实验的目的、方法、要求、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充分理解所作实验的意义,写出简明的预习提纲。

(2)根据所作实验的具体任务,研究实验的理论依据和实验的具体做法,分析应该测取哪些数据,并估计这些数据的变化规律。确定测试项目及测试方法,准备好实验记录表格及计算用具;

(3)到实验室现场结合实验指导书仔细了解摸索实验流程、主要设备的构造、仪表的安装部位、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根据实验任务和现场勘察,拟定实验方案和操作步骤。

(二)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实验研究的重要环节,是获得满足要求的实验结果的基本保障。在实验教学中,应反复讲解和训练,使学生确实理解和掌握实验设计方法。

(三)实验操作

(l)实验设备启动前必须检查:

1)设备、管道上各个阀门的开、关状态是否符合流程要求;

2)泵等转动的设备,启动前先停车检查能否正常转动,才可启动设备;

3)检查各种仪表是否能正常使用。

(2)实验操作时应该全神贯注,认真操作和记录实验数据,并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报告实验指导教师。

(3)实验操作结束时应先将有关气源、水源、热源、测试仪表的连通阀门以及电源关闭,然后切断主设备电源,调整各阀门应处的开或关位置状态。

(4)实验测定、记录和数据整理:

1)实验测取的数据:凡是影响实验结果或是整理数据时必需的参数都应测取。它包括大气条件、设备有关尺寸、物理性质及操作数据等。凡可以根据某一数据导出或从手册中查得的参数就不必直接测定。

2)实验数据的读取及记录

(A)根据实验目的要求,在实验前作好数据记录表格,在表格中应记下各项物理量的名称、表示符号及单位。

(B)实验时待现象稳定后,方可开始读取数据,条件改变后,也要稳定一定时间后读取数据,以排除因仪表滞后现象而导致读数不准的情况。

(C)每个数据记录后,应该立即复核,以免读错或写错数据。

(D)数据记录必须反映仪表的精度。一般要记录到仪表最小分度以下一位数。

(E)实验中如果出现不正常情况,以及数据有明显误差时,应在备注栏中加以注明。

(5)实验数据的整理:

1)原始记录数据只可进行整理,绝不可修改。经判断确系过失误差所造成的不正确数据可以注明后不计入结果。

2)同一实验点的几个有波动的数据可先取其平均值,然后进行整理。

3)采用列表法整理数据清晰明了,便于比较。在表格之后应附计算示例,以说明各项之间的关系。

4)实验结果用列表、绘制曲线、图形或方程式的形式表达。

(四)实验课应注意事项

(1)实验课时,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保持安静和良好的课堂秩序,尊重指导教师。

2)实验分小组进行,小组成员既要有明确分工,又要注意团结合作。这样既可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又能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应有的技能训练。

3)实验过程应按照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规范和准确的技术操作。

4)认真、全面和敏锐地观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准确、及时、客观地记录结果。在没有获得预期结果时,也应据实记录。整个实验过程都不得敷衍、马虎和主观臆测。不允许实验后单凭记忆来描述实验结果。

5)力求了解每个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的意义,实验全过程要积极主动思考以下问题:①实验取得了什么结果?②为什么出现这种结果?③这种结果的意义是什么?④出现非预期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6)爱护实验器材,各组实验器材不得调换混用,力求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做到有条不紊。

7)注意安全,严防触电、火灾等事故发生。

(2)实验课后,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按要求关闭实验仪器,清洁仪器表面。清点实验器材并洗净擦干,交还借用的器械。

如有仪器、器械损坏或遗失,要立即报告指导老师。

2)安排值日生搞好实验室清洁卫生,离开实验室前应关好电源、水龙头和门窗。

3)认真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独立书写实验报告,并按时交给指导教师。

第一节

实验基本程序

实验是根据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自然现象,在有利的条件下去研究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按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按表达方法可分为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验证性实验是通过实验验证某种假设或理论,探索性实验是通过实验总结出规律;定性实验多用于某项探索的初级阶段,定量实验集中于研究自然事物的数据,求出某些因素之间量的关系。

实验包括实验者、实验手段和实验对象三要素。课程实验的实验者为学生,实验对象是被测试的物体,实验手段包括实验方法和实验设备、仪器等。实验者在充分理解实验要求和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测试手段按照一定的程序,取得各种实验数据,以及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工程实验的基本程序如下图所示。

工程实验通常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

提出问题。

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提出打算验证的基本概念或者探索研究的问题。对于基本实验,学生应按实验指导的提示,明确实验目的,了解所作实验主要是解决什么问题,掌握实验基本原理。

第二步

实验设计。

自己确定实验目标,选择实验设备、装置所需要的各种器材、工具,具体进行实验方

案的设计,包括实验目的、步骤、计划、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标准等内容。对于基本实验,学生应按实验指导的说明,弄清所作实验的设计方法、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步骤等内容。

第三步

实验研究。

根据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实验中应如实客观地记录所有实验数据。

第四步

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是整个实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应利用已掌握的基本概念分析实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实验过程中应随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一方面可以看出实验效果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另一方面又可随时发现问题,修改实验方案,指导下一步实验的进行。整个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制成图表,并进行分析处

理,从而确定影响因素的主次与最佳运行条件,建立经验公式,找出事物内在规律等。其内容大致包括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实验数据分析整理、实验数据的处理。

第五步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对整个实验的全面总结,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系统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判断实验过程中是否发现新的问题,是否验证了文献中的某些观点,是否可以设计新的设备,是否可以提出新的实验方案。

实验报告要求文字通顺,字迹端正,图表整齐,结果正确,讨论认真。实验报告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仪表,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分析处理,实验结果及问题讨论。实验报告的重点是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讨论。

实验完成后,必须撰写实验报告,但有些学生不重视撰写实验报告,作完实验后只随便应付一下就结束了。实际上实验报告是显示并保存实验成果的依据。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也可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曲线、图表、数理计算等方面的表达能力。因此,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重视和认真对待。

在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对于同一实验要求,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测试手段。选择实验方法时既要考虑能满足实验要求,也要考虑设备的配备、测量范围、精度、成本等问题,争取用最简单的方法和手段得到最好的实验结果。提倡学生在实验报告讨论中,提出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可采用的其他不同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测试手段,提出自己的创新的实验设计方案。

第二节

实验报告的撰写方法

实验报告,就是在某项科研活动或专业学习中,实验者把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结果等,用简洁的语言写成书面报告。它是对实验进行全面的总结,是一份技术文件,是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的文字材料,是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课题评价的重要依据。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它是成功的或失败的实验结果的记载,它有利于不断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提高实验者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撰写实验报告,是课题研究工作的最后环节。撰写实验报告必须简明、数据完整、结论明确,有讨论、有分析,得出的公式或图形有明确的使用条件。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也需要经过严格训练,其目的是训练表达及综合分析能力,为今后写好研究报告和科学论文打下基础。

一、实验报告撰写的原则

实验报告应该完全根据自己的实验历程撰写,除小部分可引用他人的文献之外,都必

须是实实在在的实验结果与过程的记录。实验报告的长短与成绩不一定成正比,实在而有创见的一句话,比千百行空话更有价值。每位学生实验结束后,应独立撰写自己的实验报告,自觉培养及提高自身的学术实验报告写作能力,严禁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实验数据处理曲线应采用坐标纸绘制或采用电脑绘制,并应在曲线中标清实验数据点。实验报告应尽可能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处理及分析实验数据,使用电脑文本处理软件撰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报告的结构及写作要求

实验报告并不强调固定和统一的格式,只要写得合理、正确、一致,均为好的实验报告,事实上只要随手翻开一本科学期刊,参考其论文的格式,用心来写实验报告,就可以有相当好的成果。实验报告应全面完整且简单明了地阐述实验进行的情况。

完整的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题目、引言、实验过程与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及附录。

(一)题目

实验报告的标题,应点明研究课题的性质,使读者容易了解研究课题的内容。标题必须包含两个明确的信息: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

(二)引言

对实验报告的内容起提纲掣领的作用。一般先简明扼要地交代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的内容、范围、方法、成果等。通过研究现状的叙述来说明自己是受什么启发、根据什么来提出这一实验课题的研究的,重点说明实验要解决以及通过何种途径获得解决的主要问题,建立假设的理论依据。

对于实验课程实验报告而言,此内容主要为课程实验目的。实验目的应简单描述实验的动机与目标,应尽量用自己的话写出来,不要直接抄袭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实验目的的书写应简单、明确,突出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定律,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仪器或器材的技能技巧。

(三)实验过程与方法

此部分主要介绍实验过程与方法,它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内容包括实验的方法、实验用的仪器和材料、实验的步骤,读者由此可以明确实验的组织实施、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对于课程实验报告而言,此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要写明经过哪几个步骤。还应该画出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此部分应写出自己的实验步骤,应完全记录下所操作的流程与条件,而并非是实验指导书中所载的内容。

(四)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即根据实验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作出结论。数据记录和计算是指从实验中测到的数据以及计算结果。数据结果应经过统计处理,处理过的数据用频数表、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等表示。展示的各种图表应简明扼要,要有标题并编号后安排在相应的文字叙述处。如有必要,还应对图表的某些内容加以说明或注释。列举的数据,必须是实验中获取的,有据可查,经得起复核,不能凭空编造。

此部分主要以事实、数据表达,以图示和表列方法呈现。书写时应条理分明地写出自己的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观察所得的结果,切勿遗漏重要结果。

(五)讨论和结论

(1)讨论:讨论是指对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实验最后获得的结果进行理论的分析和解释,为实验报告的结论提供理论依据,阐述实验的意义、结论的理论价值。此部分书写可写出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实验后的心得体会、建议;实验中存在的缺点或问题,说明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目标;探讨实验新的领域的拓展,说明未来还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等内容。

(2)结论:结论是对课题研究的小结,交代研究的问题和得到的结论。结论不是实验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实验结果和理论讨论的概括。文字应简明扼要,措辞科学准确,肯定什么和否定什么,须明确,不能含糊。“实验结果”、“结论”、“讨论”三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实验结果”是客观事实,应该是肯定的,并可在相应实验中重现。“结论”、“讨论”则是主观的分析与认识,是对实验结果的理性认识。“结论”、“讨论”、“实验结果”三者既有区别,也有相互联系。有的实验报告为叙述方便,将它们合在一起写,也有的将它们分为三部分来写。

(六)参考文献资料

列出参考资料有利于提高实验报告的可信度,也有利于读者阅读、研究和拓展视野。实验报告中引用他人结果者,一定要列入参考文献。罗列的参考文献资料必须是确实用过和参考价值较高的,不一定全部罗列。一般写法是在引用处用符号[]标注([]内填写阿拉伯

数码)。然后在实验报告末尾的“参考文献资料”栏,按阿拉伯数码逐条列出参考文献资料条目,格式应符合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一2005)的规定。

(七)附录

附录一般包括实验研究过程中收集积累的重要的原始资料等内容。

(八)课程实验报告格式

课程实验报告格式与科学研究实验报告类似,其实验报告内容包括:

(1)实验时间、报告人、同组人等。

(2)实验名称、实验目的与要求等。

(3)实验基本原理。

(4)实验装置简介、流程图及主要设备的类型和规格。

(5)实验操作步骤。

(6)原始数据记录表格。

(7)实验数据的整理。实验数据的整理就是把实验数据通过归纳、计算等方法整理出

一定的关系(或结论)的过程。应有计算过程举例,即以一组数据为例从头到尾把计算过程一步一步写清楚。

(8)将实验结果用图示法、列表法或方程表示法进行归纳,得出结论。

(9)对实验结果及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课程实验报告必须力求简明、书写工整、文字通顺、数据完全、结论明确。图形图表的绘制必须用直尺、曲线板或计算机数据处理。实验报告必须采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实验报告纸编写。报告应在指定时间交给指导老师批阅。

三、实验报告撰写时应注意事项

撰写实验报告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工作,要讲究科学性、准确性、求实性。在撰写实验报告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以下问题,应引起重视及注意。

(1)观察不细致,没有及时、准确、如实记录。

在实验时,由于观察不细致,不认真,没有及时记录,结果不能准确地写出所发生的各种现象,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故在记录中,一定要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不能弄虚作假。为了印证一些实验现象而修改数据,假造实验现象等做法,都是不允许的。

(2)说明不准确,或层次不清晰。

说明步骤,有的说明没有按照操作顺序分条列出,结果出现层次不清晰、凌乱等问题。

(3)没有尽量采用专用术语来说明事物。

(4)外文、符号、公式不准确,没有使用统一规定的名词和符号。

知识要点

应掌握实验的基本程序、实验的主要步骤及实验报告的撰写方法等内容。

(一)工程实验主要步骤

第一步

提出问题;

第二步

实验设计;

第三步

实验研究;

第四步

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第五步

实验报告。

(二)实验报告的结构

(1)题目;

(2)引言;

(3)实验过程与方法;

(4)实验结果;

(5)讨论和结论;

(6)附录;

研究生实验报告要求 第8篇

1 当前《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主要的问题

1.1 学生主观上产生重理论轻实验的错误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性

学生对实验教学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够,在实验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预习,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也不积极思考,依赖思想严重。具体表现在实验准备依赖教师,实验操作依赖同组同学,实验结果依赖课本和教师,实验报告抄袭共享。

1.2 实验周期长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有别于其他实验课程的特点是实验周期长,实验操作烦琐。一个实验项目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到分离精制,再到鉴定,每个基本操作都由几个或多个步骤形成,而每个步骤又有严格的要求,往往需要近20学时,由于受周学时的限制,一般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做完,这就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中间环节操作错误就有可能导致后面的实验无法继续进行。

1.3 安全意识不够

九江学院药学专业文理兼收,学生有机化学基础薄弱,安全意识不够。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是一门以化学为基础的实验,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中经常要使用乙醚、乙醇、丙酮和苯等易燃溶剂,要使用硫酸、盐酸、硝酸、强碱等腐蚀性的试剂和原料。这些药品和试剂使用不当,就有可能产生着火、爆炸、烧伤等事故[2]。

1.4 教学评价方法单一

一般采取课程结束前以实验考试来简单地测评,而这种简单的考查方式往往使学生对实验技能训练和发展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存在着死记硬背造成的高分低能现象。

2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法

按照培养计划,选择开设《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的班级为实验对象,进行教改实践。在开课前通过基础科目成绩及实验技能问卷调查等方法选择基础医学院2005级药学专业2个班,2005药学1班为试验班,与其相对应实验技能现状相近的2005药学2班为对照班。 使用同一教学大纲,同一教材进行教学,用提炼出的实验技能目标去指导试验班的实验技能训练,对试验班和非试验班的学生实验技能情况,按所形成的评价量表作好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

2.1 制定《天然药物化学》学生实验技能的目标

借鉴布泰勒、布卢姆、布鲁纳等的课程目标分类理论,根据《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结合用人单位实际需要,将学生实验技能目标的层次结构清晰地揭示出来,并具有连续性和累积性,形成系统全面的学生实验技能训练和发展的目标。将一个复杂的实验项目进行分解。比如在“芸香苷的提取、分离和鉴定”这一实验项目中,将实验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实验操作分为抽滤,回流,结晶物的洗涤,蒸馏,试管反应,纸片反应,薄层色谱七个具体的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实验技能情况、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实验技能掌握情况。

2.2 细化对学生实验技能的要求

在实验目标的基础上,将每个操作要点进行细化。比如在“回流”操作中,要求学生做到:(1)正确选择仪器并进行清洗,说出各部件名称及用途;(2)正确安装:自下安装并固定,冷凝水方向正确,药材与溶剂的添加无误;(3)拆卸顺序正确,仪器归置有序;(4)整体质量:操作科学规范,装置正确、稳妥、严密。操作完成后台面整洁,美观。针对很多学生不注意实验细节的情况,笔者将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习惯性违章操作行为汇总。要求学生除了要熟练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外,还要着装整洁(衣、帽、鞋),穿着规范,有端正的实验态度。

2.3 制定科学、合理、全面的考核评价方法

制定了《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综合操作技能考核办法》,此考核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后进行的,侧重于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综合操作技能考核办法》对考核方法、考核要求、考核项目及评分作出了详细的说明,便于教师能够对学生实验技能作出更客观的评价。为了使评价的方法更趋于公平合理,笔者采用了等级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对评价内容进行了具体的分类细化,便于在评价时进行操作。二是采用了选项定级的等级评价方法。每个项目下均设置了若干项要素,每项要素按评价的内容划分了若干项评价要点,在评价中,可根据符合评价要点项的多少来确定该项评价的等级。在课程学完后,除给学生的学分外,还要给学生一个比较公正、合理的成绩[3]。笔者依据“科学、合理、综合、简便、易操作”的评价原则,将等级成绩转化为分数成绩,并按相应评价权重将平时考查、预习报告与实验报告考核、实验设计与演示讲解考核和笔试成绩加合起来,即为学生的“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成绩。

3 教学改革取得的效果

在统计学生成绩时,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成绩明显提高:考核成绩普通班平均78.5分,教改班的82.5分;及格率普通班85%,教改班89%;优良率普通班28.4%,教改班38.5%。另外根据对实习单位的问卷调查反馈,用人单位对教改班同学天化实验技能的满意度为92%,普通班85%。

3.1 学生的兴趣提高

这种教学改革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探索的精神。让学生自己设计、分析提取分离流程,以学科特有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创造条件,开设探究性实验,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动力。

3.2 培养学生综合技能与创新能力

在实验课程结束时会安排一次设计性实验考试如黄连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4]。另外在药学选修课《综合性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阶段及实验考试时,会提前两周时间给学生进行准备。一般将学生8~10人分为一个小组,学生通过查阅中外文献,写出简要的文献综述、提出实验方案。然后组织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讨论,综合成一个实验方案。经教师指导确定可行后进行实施,给出结果,并写出实验研究报告。对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相关资料的查阅情况、同学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等做出评价来考核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

3.3 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

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在实验技能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使教师能及时调整和改进实验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等,并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也能够通过评价结果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使实验教学真成为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阵地,真正体现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新理念[5]。

摘要:通过对《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制定实验技能的目标,细化实验教学要求,制定科学、合理、全面的考核评价方法,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综合技能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目标,要求,评价,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吴立军.天然药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文永奇.加强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素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5):63-65.

[3]战佩英.高师化学实验教学评价实践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123-124.

[4]李嘉蓉.天然药物化学实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101.

上一篇:综合课程设计下一篇:纪委纪检工作计划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