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厕后续维护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2024-07-05

农村改厕后续维护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精选11篇)

农村改厕后续维护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第1篇

玉环县农村改厕后续维护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2002年以来,我县按照《农村卫生改厕工作实施计划(2002—2004年)》的要求,坚持 “因地制宜、搞好规划、卫生安全、注重实效、典型引路、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将农村改厕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来实施。该项工作已于2006年1月底全面完成,使肠道传染病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取得了卫生、经济、生态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农村改厕的最终目的是持续有效地改善环境。“三分建,七分管”,农村改厕工作已经圆满结束,今后工作重点将由“建”转移到“管”上。为尽快建立“政府协调,镇乡落实,村居负责”的公厕管理长效机制,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农村改厕后续维护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根本出发点是建立农村公厕长效管理机制,做好改厕局部细化工作,巩固和扩大农村改厕工作成果。其重点是农村公厕的日常卫生管理和维修。按照“有人管,反应快;重考核,卫生好”的工作目标,完善管理网络,成立维修队伍,明确部门职责,确保农村公厕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

二、具体做法

(1)完善管理协调网络。在现阶段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管理网络的基础上,形成“村保洁员—村干部—镇乡分管领导—县爱卫办”的管理协调网络,实行“政府协调,镇乡落实,村居负责”

制度,责任到人。

(2)加强农村公厕日常卫生管理。按照《玉环县农村卫生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对农村改厕补助和奖励政策的规定,改厕后的行政村应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公厕应制定日常管理制度,厕内设施齐全,落实专人清洗保洁。公厕免费对外开放,周围进行美化绿化,保持公厕内外的卫生美观。

(3)保证化粪池得到及时修理。公厕化粪池出现堵塞和损坏现象,应由农村公厕管理协调网络逐级上报,按市场化方式及时进行清渣和修理。公厕化粪池修理前的清渣和运输由县城管部门下属的环卫公司承担,或委托具备条件的其他清运机构;清出的粪渣由县城管部门下属的县化粪中心承担无害化处理职责。沼气式化粪池修理工作在现有化粪池建设施工队的基础上组建若干支专业队伍,由县爱卫办负责组建并通报到各镇乡备案。各村居可自行选择化粪池维修队,维修队伍之间进行公平有序的价格与服务竞争,按市场化方式承担全县农村公厕化粪池的修理。

三、考核与激励

(一)农村改厕后续维护管理工作列入县对镇乡的考核内容。每年对出色完成农村改厕后续维护管理工作的镇乡,予以适当加分和奖励;对完成农村改厕后续维护工作较差的镇乡,予以扣分和批评。

(二)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农村公厕日常卫生管理和维修经费由各村居自行承担。县政府每年拨出100万元的专项

经费,用于农村公厕维护管理的补助和奖励。县爱卫办会同新农办、镇乡政府,每年按《农村公厕管理考核细则》的要求,以镇乡为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村公厕的管理和日常卫生等情况进行考核检查。根据考核评分并结合经济状况和公厕数量,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划拨到镇乡政府。

(三)镇乡政府要同时制订相应的村居公厕日常卫生管理和维修的考核与激励办法。镇乡政府要将公厕后续维护管理工作纳入对村居的考核内容,出台考核和激励办法,并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补助日常卫生管理经济压力较大的贫困村和奖励公厕维护管理出色的行政村。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农村改厕后续维护管理工作既是一项利民的社会性综合事业,又是一项多部门密切配合的系统性工作,要将该项工作纳入 “十村示范,百村整治” 和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工作范围内。县爱卫办承担县改厕办的原有工作职责,负责对全县农村改厕后续维护管理工作的协调和技术指导。县卫生、城管、环保、城建、水利、新农村建设部门和镇乡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村改厕后续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分工,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确保农村改厕后续工作长效机制顺利实施。

(二)镇乡落实,村居负责。镇乡政府是农村公厕后续维护管理落实工作的第一责任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以实施农村改厕的工作热情落实好改厕后续维护管理工作。按照《农村公厕管理考核细则》的要求,督促行政村建立公厕维修和日常清洁卫生管理机制,开展经常性的检查考核,保证公厕正常运转和卫生整洁。村居是农村公厕的直接受益者,是农村公厕的日常卫生管理和维修的责任单位。

(三)局部细化,扩大成果。农村一些条件成熟的区域,城建部门要负责将化粪池污水结合生活污水并入城镇污水管网。具备向下游接管条件的水库水源保护区,水利部门要牵头予以妥善解决;不具备向下游接管条件的水库水源保护区,由环保部门利用人工湿地再净化等办法予以逐步解决。

(四)注重考核,长效管理。按照《农村公厕管理考核细则》的要求,经常性组织对各镇乡农村公厕的考核。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切实建立农村公厕管理长效机制。

农村改厕后续维护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第2篇

农村改厕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改变农村脏乱环境,消除疾病隐患、增强农民体质的一项具体行动,现结合我镇真龙地村的实际情况,特提出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角度出发,来认真对待农村改厕工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努力解决露天粪缸所导致的农村环境状况差的现象,控制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与儿街打造整洁的外部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改厕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经研究,由镇人大主席xx同志全面负责真龙地村的改厕工作,团委书记xx同志具体负责改厕工作的协调、指导,xx村村主任xx同志具体负责改厕工程的实施。

三、改厕工作重点:

真龙地村上报的改厕户。

四、改厕的模式及标准:

改厕的`模式:主要采用三格化粪池式,包括脚踏水冲式、瓢泼水冲式、水箱水冲式。化粪池的厕屋必须建在院内,化粪池可建在院外。

卫生厕所的标准:要达到四有四无,即有墙、有顶、有门窗、有化粪池;厕内清洁基本无蝇蛆、无异味、贮粪池有盖无渗漏、粪便无害化处理。

五、时间安排

20**年1月4日——5月10日 组织实施

5月11日——6月30日验收整改

六、工作举措

1、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开展广泛的社会动员和健康教育,提高村民对改厕的认识,让群众看到这种实事工程的好处和优点。

2、迅速调查摸底,严格按照上报数量做好入户调查工作,对现有茅厕、粪缸的现状进行调查、登记造册、掌握第一手资料。

3、组织施工队伍,选择施工人员,确保改厕工作的质量。

农村改厕后续维护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第3篇

1 提高了认识, 转变了观念

济南市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高度, 充分认识实施中央农村改厕项目的重要意义, 抓住机遇, 积极争取领导的支持, 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 使广大的干部、群众提高对农村改厕工作的认识, 转变了传统的思想观念。市委政策研究室、市爱卫会办公室组织开展全市农村改厕工作专题调研, 向市委提交了《农村改厕:新农村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报告, 得到原市委书记姜大明同志的重视, 姜书记先后两次做出重要批示, 提出农村改厕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 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市委、政府和政协的有关领导同志, 多次视察新农村建设工作, 关心指导改厕项目的实施。槐荫区承担改厕项目以后, 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为组长, 相关部门参加的项目领导组织, 制订实施方案, 选择村委干部有开拓精神的村庄作为项目村, 做好村干部的思想工作。村干部认识不断提高, 由原来“上级要我改厕”转变为“我要改厕”, 村主任主动带头进行改厕示范, 村委干部积极响应, 扩大示范的影响力, 层层的示范效应把农民的需求强烈地激发出来, 积极争做改厕户, 收到了“建好一个, 用好一个, 带动一片”的效果。改厕农民通过使用卫生厕所的切身感受, 改变了“厕所就应该是脏的地方”这个几千年落后的厕所文化, 彻底摒弃了旧的传统观念, 对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产生了积极地推动作用。申家庄村许多改厕受益户深有感触地说:“现在让我到未改厕的户串门, 还真不习惯了。厕所干净了, 感觉厨房显得不干净了, 下一步要对厨房进行改造”。项目村的改厕效果还吸引周边村庄农民前来参观学习, 带动起农民的改厕热情, 出现了争作项目村的氛围。

2 加快了改厕政策出台, 促进了部门之间合作

济南市爱卫会以改厕项目为契机, 积极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 加快出台了《济南市农村改水改厕 (2006-2010) 规划》, 进一步明确农村改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指标、资金来源、任务分工、主要措施、规划和监测评估等。突出政府组织, 细化部门分工, 强化了工作措施。认真开好全市建设、财政、卫生、规划、农业、环保、共青团、妇联等爱卫会委员部门工作会议, 及时贯彻上级农村改厕文件精神, 加强沟通交流, 调动各委员部门的积极性, 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各委员部门根据“十一五”规划要求, 结合部门自身工作优势, 不断对改厕工作给予政策或措施上的扶持。市农业局将改厕纳入“一池三改”工程, 要求在建设沼气池的同时改造厕所、厨房、猪圈。槐荫区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力量, 将农村改厕任务与部门工作目标挂钩, 区领导与项目镇签订工作责任书, 把任务层层分解, 各项目镇分别制定改厕推进计划, 责任到人, 落实到户。

3 增加了改厕资金投入, 吸引了集体和农民投资

济南市为筹集改厕项目资金, 采取中央补助、地方政府财政配套、农民投资相结合的方式, 按中央、市、区1∶1∶1比例筹集项目专项经费。同时, 引导村集体和农民投资投劳, 较好地解决了改厕项目资金问题。2004年中央按建一座户厕补助150元, 拨款改厕资金3万元, 市、区财政各配套资金3万元。2005年中央按建一座户厕补助250元, 拨款改厕资金10万元, 市配套资金15万元, 区财政及包挂单位投入10万元。项目村集体为每一个改厕户补助100~200元, 改厕农户出工出料折合200~800元。从改厕资金投入比例来看, 农民自筹资金投入占首位, 农户投入的资金占总改厕资金比例为42%~76%。调查结果显示, 改厕户对改厕资金投入反映完全能承受的占86.9%, 基本能够承受占13.1%。可见, 中央改厕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 不仅增加了当地政府财政对农村改厕工作的投入, 而且吸引了村集体和农民投资投劳的热情。

4 保证了建造质量, 提高了卫生厕所普及率

济南市在项目实施中注重抓好改厕技术培训、健康教育和化粪池建设重点环节, 结合农村实际情况, 选择适合当地农民生产和生活需要的节水型高压水冲式无害化卫生厕所作为项目的建造类型, 在项目村成立改厕施工队, 开展改厕技术培训, 让每一位泥瓦匠掌握厕所建造技术。厕所按照统一标准, 统一配件, 统一施工的方法建造, 既缩短了工期, 又保证了改厕质量。调查表明, 两个项目村建造节水型高压水冲式厕所59座占96.7%, 其它水冲式厕所2户占3.3%。改厕户建造的两类水冲式厕所, 地下均有配套的无害化处理设施, 粪池建在冻土层以下, 加盖密闭, 粪便经过发酵达到了无害化处理。询问受益农户对建造和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满意度、正常使用率均达到了100%。61个改厕户2004年改厕的占调查总数的3.3%, 实施项目后2005年改厕占到68.8%, 2006年占27.9%。申家庄村和明里村累计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83%、77.3%。改厕项目工作推动了农村改厕工作的发展, 槐荫区卫生厕所普及率由2004年的95.8%上升到2006年97.9%。通过实施改厕项目培养了一批农村改厕技术人员, 为今后农村改厕工作提供了技术人才。

5 提高了农民健康意识, 养成了良好卫生习惯

项目村利用广播、墙报、横幅和发放改厕宣传资料的方式, 广泛开展改厕健康教育, 让全村农民了解改厕管粪对切断疾病传染源, 减少肠道传染病, 提高环境质量, 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的重要意义;掌握卫生厕所的正确使用和管理方法。通过村干部的示范作用, 改厕户亲自使用完善卫生设施的实践, 使受益农民卫生知识明显提高, 促进了良好卫生行为的养成。本次对改厕户61名农民询问人每天刷牙几次、“四害”是什么、人粪便对健康影响、改厕有什么好处及厕所如何进行管理与维护卫生知识;调查农民是否吸烟、生吃蔬菜水果是否清洗、是否喝生水、饭前便后是否洗手及家中生活垃圾如何处理卫生行为。结果显示项目村农民卫生知识知晓249题, 知晓率为81.6%;农民卫生行为正确275人次, 形成率90.2%, 均高出对照的非项目村。其中卫生知识知晓率高出29.5%, 卫生行为形成率高出13.1%。

6 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提高了生活质量水平

厕所是人们生活必须的基础卫生设施, 是住宅的三大要素之一。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 做到用厕的卫生、便利和舒适, 对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收到了良好的卫生效果。本次调查改厕户的厕所建在庭院内56座占91.8%, 另有5户建于室内。厕所有防蝇措施门窗设置纱网的26座, 占42.6%, 门或窗有纱网10座, 占16.4%, 门窗无纱网25座, 占41.0%。厕所卫生状况厕内地面干净, 无积水和垃圾58座, 占95.1%;厕内便器内无粪迹、尿垢、杂物57座, 占93.4%;厕内无苍蝇45户, 占73.8%;61个户厕均未见蝇蛆、无明显臭味。户厕的粪便用作肥料的占65.6%, 其余34.4%粪便用作沼气池的原料。调查表明项目村改厕农户厕内卫生状况良好的比对照的非项目村农户提高95.1%, 苍蝇降低73.8%, 臭味降低96.7%, 蝇蛆减少80.3%。项目村被调查的村民高兴地说:“过去我们这都是露天厕所, 不光是脏, 而且夏天那个蚊蝇嗡嗡的;改造后的这种水冲式的厕所, 真是太好了, 不光干净, 而且没味了, 现在我们这儿都和城市里差不多了。”

7 带动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济南市认真贯彻全国爱卫会《关于加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 结合改厕项目的实施, 在全市农村大力开展了以村容整洁、畜禽圈养为主要任务的爱国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发动农民参与整治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五乱”现象, 开展庭院和室内卫生整治, 争创卫生村、卫生户活动。槐荫区结合新农村建设, 下发了《关于加快城郊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 把农村改厕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全区农村开展了街道硬化、改厕改造、沼气池建设、卫生室、文化大院、健身广场、绿化美化、太阳能洗浴、垃圾处理、路灯安装“十件实事”, 派出专职干部帮助实施, 取得了显著成效, 赢得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赞誉。调查发现, 项目村对农民生活垃圾实行专人收集与定点存放, 对家畜家禽实施了圈养, 完善道路排水设施, 街巷实施了硬化、绿化、美化。改厕户庭院地面均进行硬化, 整洁卫生;庭院内、外无柴草、杂物乱堆乱放现象, 卫生状况良好均在80%以上, 村容村貌和庭院卫生得到明显改善。

农村旧的传统陋习根深蒂固, 农民的卫生意识淡漠, 自觉参与改厕积极性不高;已改厕户农民正确使用和维护厕所的卫生行为尚未形成习惯。因此, 对农民的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 我们将进一步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管好用好厕所。

参考文献

[1]张奎卫, 曲宝泉, 李凤霞, 等.山东省国家农村改厕项目评估报告[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6, 22 (4) :330-331.

[2]徐国景, 山建国, 胡晓云, 等.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管理与实践探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5, 16 (4) :78.

农村改厕后续维护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第4篇

1.农村改厕现状

长期以来,农村厕所多以旱厕为主,非常简陋,粪便很难做到无害化处理,对水源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粪便中含有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狐菌、伤寒杆菌等致病细菌;有肝炎病毒、灰质炎病毒等;有蛔虫、绦虫、血吸虫、钩虫、肝吸虫、鞭虫等寄生虫;孳生蛆及苍蝇。据专家介绍,在农村有80%的传染病是由于厕所粪便污染和饮水不卫生引起的,而与粪便有关的疾病就有30多种。目前,欧洲流行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传染病就是粪便污染周边环境造成的。农村改厕防病的形势相当严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家就注意到农村厕所污染问题,并由全国爱卫会开始部署和推进农村卫生厕所建设,户厕的要求达到“四有”,即有墙、有顶、有便器、有贮粪池。由于当时国家只给任务指标,没有投入支撑,农村改厕标准很低。当时我省的建设指导标准是封闭式深坑厕所,虽然与传统露天厕所(茅房)相比,减少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但仍存在着污染地下水的问题,没有做到无害化或基本无害化。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社会和民众对环保越来越重视,国家对农村改厕工作十分重视,国家在“十一五”规划和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承诺中明确提出农村改厕目标,即到2010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到2015年达到75%。从2004年开始国家设立中央转移支付农村改厕项目,2009年国家又将这个项目提升为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改造标准也按无害化方向进一步提高,即达到有棚有墙、不渗不漏。提出建设改造的技术模式有6种。一是水冲式厕所。有上下水条件,并能与城镇排污管网联结的地方或有建设化粪池(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原理进行无害处理)条件的村屯,支持建设室内水冲厕所。这种类型在城郊和新建农民新村的地方应用较多。二是三格化粪池式厕所。由相联的三个池子组成,中间由过粪管联通,主要是利用厌氧发酵、利用寄生虫卵比重大于一般混合液比重而易于沉淀的原理实现中层过粪,粪便在池内经过30天以上的发酵分解,中层粪液依次由1池流至3池,以达到沉淀或杀灭粪便中寄生虫卵和肠道致病菌的目的,第3池粪液成为优质肥料。这种类型要求常年气温在15度以上,目前我国华南、华中、华东等长江流域采用较多。三是双瓮漏斗式厕所。这就是《世界经济调研》报道的类型。它是由两个高1.6米窄口瓮体和中间过粪管组成,前瓮贮藏粪便,利用厌氧发酵、中层过粪、沉淀虫卵、微生物拮抗作用,发酵后粪液流到后瓮并达到无害化。这种类型要求气温也比较高,采用较多是黄河流域河南、陕西等地,不适于在我省推广。四是三联通沼气池式厕所。主要是一池三改,即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通过厕所、畜圈、沼气池的三连通,人、畜粪便能自动流入池内密闭发酵,生产沼气进行炊事、照明,实现资源利用、节省开支、环保低碳。这种类型在全国都有推广应用。五是双坑式厕所。建造2个贮粪池交替轮流使用,人粪尿用土覆盖,用土量以能充分吸收尿与粪水分并使粪尿与空气隔开为宜。这种类型在内蒙应用较多。六是粪尿分集式厕所。粪、尿分别收集、处理和利用。粪便用草木灰、炉灰、黄土等覆盖料覆盖,促进粪便无害化。这种类型是由世界卫生组织、瑞典卫生署推荐推广的、无害化处理效果最好的技术模式,也是我省卫生部门近年来大力推广主推模式。

2004年以来在国家的支持下,省爱卫会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稳步推进,我省掀起了新一轮农村改厕高潮,改厕管理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群众改厕积极性空前高涨。截至目前,在我省农村402.8万户中,卫生厕所294万个,普及率73%。近三年我省实施了国家医疗体制改革重大公共卫生农村改厕项目,重点推广粪尿分集式无害化卫生厕所55万个,普及率达13.7%。在我省1000个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中,目前在商贸集聚中心、旅游景点、人口集中居住区建成公共卫生厕所3137个,农户卫生厕所34.82万户,普及率达到85%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其中建成室内卫生厕所2588个,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67313个,两项合计69901个,占1000个示范村40万农户的17.5%,糞尿分集式占1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说明全省无害化卫生厕所已重点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履盖。

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我省重点推广的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基本适合北方寒冷地区。目前还没有比粪尿分集式厕所更适合我省推广应用的。尽管这种厕所冬天有尿贮存、处理不便的问题,但是通过移动缸体、摔尿桶、定期清尿冰等措施,可以解决冬天应用问题。二是投资比较合理。我们对2010年双阳区奢岭街道前城村兴建的彩钢粪尿分集式厕所的成本进行了全面分析,具体是:需红砖550块,支出220元;水泥3袋,支出75元;河沙及运费35元;贮粪池开挖和砌筑人工160元;厕所地面漏空水泥预制板80元;彩钢棚、墙、门、贮粪尿池盖板和安装人工800元;排气管、排尿管30元;瓷制便器70元;合叶、门锁等小料10元,共计1490元。2011年双辽市新立乡荷花村建设的红砖粪尿分集式厕所每个成本1200元。比陕西省推广的双瓮漏斗式厕所每个成本4000~5000元,降低70%左右。三是实际应用效果比较好。主要是做到了粪便处理无害化,消除了蚊蝇滋生和厕所恶臭,减少了居室蚊蝇侵扰和传染病传播。四是受到农民的欢迎。

2.改厕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全省农村改厕工作呈现出国家投入积极、部门推动有力、农民比较认可、工作推进扎实的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2.1重视问题 尽管粪尿分集式厕所具有推广的优势,但由于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欠帐较大,路、水、电、气、房建设任务重,县(市、区)、乡镇和村往往把有限的投入用于其它领域,存在着对卫生厕所建设重视不够、推广不得力的问题。据统计,在千村示范建设中有不少的县市卫生厕所推广不足1000个,有的300~500个,最少才100多个。一位村支部书记讲:“在没有修建好村内道路、排水、广场、村部前,不会考虑建设卫生厕所,因为这不是农村最急迫的项目”。

2.2投入问题 据了解,国家大力支持农村改厕,我省建设1个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2009和2010年补助400元,2011年提高到500元,并建多少补多少,数量不限,从吉林省上缴国家税额中直接留存。按规定每个厕所省级配套补助200元,县、市配套补助200元。不足部分由村和农民自筹解决。目前情况是,我省足额配套的只有延吉市、通化县和公主岭市,有1/3的县(市、区)配套为要求标准50%,有1/3配套为标准25%,还有一些地方没有配套。特别是近一两年建筑材料大幅涨价,建设成本急剧增多,除了国家和省里补助外,还有500~800元的资金需要落实。

2.3技术问题 受气候和农民生活习惯的影响,现有的厕所还未完全适应我省实际。主要是在冬天上冻后由于结冰的尿液无处使用和消耗,粪便也不能及时干燥并无害化处理,有的农民就不按分集方式使用。另外在一些地方操作上进行整齐规划,个别农户使用不方便,而本来已修建了很好的厕所,造成一些农户弃用,强推兴建的卫生厕所成了“摆设”。

2.4宣传问题 现在农村好多地方,基层干部群众对改厕问题尤其是建设卫生厕所好处,了解不够,缺乏改厕的紧迫性和主动性。

3.加快推广农村卫生厕所的意见

加快推进农村改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变农村面貌、培育文明风气、保护和提升农民健康和文明素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应加大力度、强化投入、加强引导、积极推进。

3.1落实改厕任务 制定 “十二五”期间农村卫生厕所改造规划,到2015年全省卫生厕所做到全覆盖。全省尚有27%、108万户农民没有使用卫生厕所,对这部分农户厕所实施重点改造。“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建设粪尿分集卫生厕所20万户。建设任务落实到县(市、区)、乡镇和行政村。

3.2多渠道筹资 按照“向国家争取一点、省里补一点、地方配套一点、乡村拿一点、农户出一点”五个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每个卫生厕所除国家和省补助700元外,地方配套200元要落實到位。根据双阳、双辽和柳河经验,农民出资200元没有问题。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要将农村卫生厕所建设纳入支持范围。农村环境整片治理、生态村建设、新农村建设资金也要向卫生厕所建设倾斜。同时,应通过各类环保组织捐建、绿色公益基金无偿投入等形式,吸引社会各方面的投入。

3.3实施整村推进 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要率先实现卫生厕所全覆盖。根据县(市、区)卫生厕所年度建设任务,每年重点覆盖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坚持整村建设、梯次发展、批批跟进。

3.4整合各方力量 从部门职能看,农村改厕涉及卫生、环保、住房与建设、农业等部门。卫生(爱卫会)和农业部门利用改厕项目、沼气池建设项目,负责改厕推进工作;住房与建设部门负责人畜粪便以及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日常监管;环保、牧业部门负责人畜粪便资源开发利用。

3.5加强宣传引导 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开展广泛深入、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形象生动地向农民群众宣传改厕的目的、意义,介绍改厕的方法、步骤,讲解卫生厕所的使用和管理。通过宣传发动,转变传统观念,增强卫生意识,使农民群众增强改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自觉地支持和配合改厕工作。

3.6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强化县(市、区)、乡镇、村的改厕主体责任,并将农村改厕纳入农村环境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农村改厕工作。

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 第5篇

农村改厕是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促进公共卫生均等化的重大举措。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农村改厕工作,确保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全市新增

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12.2万座,其中涟水2万座,淮阴2.5万座,楚州3万座,洪泽1万座,金湖1.6万座,盱眙1.8万座,清浦0.3万座。各改厕项目县(区)至少有2个乡镇整体推进改厕工作,每个整体推进乡镇至少有3个改厕示范村,有院农户厕屋入院率90%以上;周边环境卫生整洁。

二、具体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继续组织开展全市农村改厕百日竞赛活动,定期召开观摩会、推进会,交流经验,观摩亮点,提高改厕质量,加快改厕进度。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农村改厕工作的重要性,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组织领导,科学制定方案,逐级分解落实任务到具体的乡镇(村),认真组织实施。

(二)广泛宣传培训。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会议、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宣传农村改厕,争取各级干部支持改厕,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改厕。加强改厕业务培训、考核,既对改厕管理人员培训,也对具体改厕施工队伍培训,并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三)多方筹措资金。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按标准配套农村改厕资金并保证及时足额到位,同时安排适当的活动经费;运用市场机制手段,引导个体大户、社会法人单位参与农村改厕工作;采取群众自备部分建筑材料或投工投劳等灵活的方式筹措农户改厕资金;加强对改厕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改厕资金专款专用。

(四)实施科学改厕。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整乡镇、整村推进改厕工作。各地要按照《江苏省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技术规范》要求,先搞好改厕样品(经县区爱卫办认可),供群众观摩,同时组织干部、党、团员带头改厕,逐步推开;要强力推进厕屋进院入室,确保有院农户厕屋入院率90%以上;要加强现场督查指导,做到改厕一户,合格一户,正确使用一户;要开展创建农村改厕普及乡镇活动,每个县区至少有2个乡镇整体推进,整体推进的乡镇至少有3个改厕示范村。同时,要坚决取缔露天粪坑和不卫生厕所,加强对已建成卫生厕所的管理,对以来的改厕项目村组织回头看,引导农民正确使用和充分利用,有效减少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五)加强协调配合。将农村改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卫生镇村创建活动相结合,加强督查指导;加强与规划、农业部门的协作,积极推进新建房配套无害化厕所建设,共同推进农村改厕工作。

(六)规范档案资料管理。进一步加强农村改厕档案管理,建立健全农村改厕户电子档案;组织开展农村改厕调研,动态掌握农村户厕分布情况,为组织实施好“十二五”农村改厕工作打好基础。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1-2月中旬)

1、分解落实改厕任务到各县(区)。

2、组织改厕项目申报审批,明确改厕任务到具体的乡镇村。

3、召开各种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完成农村改厕业务培训、考核。

(二)实施阶段。(2月下旬-10月份)

1、继续组织开展农村改厕百日竞赛活动,确保上半年完成农村改厕任务90%以上。(2-6月份)

2、组织督查各项目村改厕样品施工情况。(2月20日-3月10日)

3、定期督导各地农村改厕工程质量和进度情况,观摩改厕亮点,并进行通报。(3-10月份)

4、重点督查改厕整乡镇推进、质量、资金到位等情况。(4月份)

5、组织对以来的改厕项目村进行回头看;对农村改厕百日竞赛进行考核评比,并召开农村改厕工作推进会。(6月份)

6、组织农村改厕调查摸底,掌握全市农村户厕分布情况。(7-9月份)

7、各县(区)按月报送改厕进度报表。(3-10月份)

8、各级爱卫办编写简报,报道改厕进展情况,宣传好的做法,通报存在问题。(3-10月份)

(三)考核验收阶段(10-11月份)

1、各县(区)对农村改厕进行逐村逐户检查核实,并根据检查考核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拾遗补缺,保质保量完成改厕任务。(10月上中旬)

2、市里组织相关部门对各县(区)改厕任务完成、资金配套及使用等情况进行逐村考核验收,考核验收后向省爱卫办提出考核申请。(10月下旬)

3、接受省改厕工作考核,完成全市农村改厕工作总结,报市政府。(11月份)

农村改厕规划工作方案 第6篇

一、实施改厕的目的及意义

农村,农村改厕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继续以改水、改厕为重点,带动环境卫生的整治,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文明村、镇的建设”厕所是基本卫生设施,卫生厕所的建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对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发展生态农业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改厕工作是改观念、改设施、改行为的综合体系,一项系统工程,移风易俗,改变不文明、不卫生陋习的一项有效措施,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好事的具体体现。

二、目标任务及投资

(一)目标任务

完成全县三格式化粪池卫生改厕6000户,涉及桃花源镇、麻旺镇等19个乡镇(详见附表)。

(二)资金来源及分配

项目总投资54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00万元,市级专项经费投入120万元,县财政配套78万元,不足部分由农户投工投劳解决(详见附表)。

三、实施步骤及安排

为了确保改厕项目工程按时竣工,改厕项目工程的实施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10月1日—10日)。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按照任务要求,完成方案制定、任务分解、资金筹集、宣传发动、技术培训、选定示范村示范户等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县改厕工作的领导,县上调整充实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财政局、发展改革委、农委、审计局、环保局、卫生局、爱卫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县爱卫办设立办公室,由县爱卫办副主任李正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改厕项目的组织协调、实施、督促检查、技术培训、指导及日常事务。各乡镇人民政府是改厕工作的主要责任者和具体实施者,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明确分管领导,落实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本乡镇改厕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解决改厕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人、财、物和技术服务的落实。

(二)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农村改厕工作需要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县爱卫办及各乡镇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改厕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召开动员会、培训会、现场观摩会、印发改厕宣传资料等形式和设立固定卫生宣传栏、刷写农村改厕墙体标语等宣传活动,宣传卫生知识,深入做好思想工作。要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到群众中去,讲道理、算细账、教方法、细指导,帮助村民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改厕工作的认识,引导他们自觉投资、投劳,主动参与改厕建设,把改厕转变成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要组织基层干部、群众前往改厕示范户实地参观,为广大群众提供“眼见为实”的学习机会。要鼓励党员、干部、村医及教师带头改厕,建立示范户,带动广大农民转变传统观念,引导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搞好培训,加强技术指导。农村改厕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县卫生局要组织成立农村改厕项目技术指导和健康教育宣传小组,明确专门工作人员,负责对改厕项目的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工作。同时要及时召开改厕培训会,抓好农村改厕示范村,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要组建专业施工队伍严格按照全国爱卫会推广三格式化粪池建设技术规范及要求施工建设。要本着“统一设计、统一购料、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原则,确保各个环节不出问题。每个项目乡镇都要成立技术指导组,抓好改厕示范点,发挥典型引导作用;每个改厕村都要建立自己的改厕技术服务队,从物料准备、模具制作、厕所选址、厕瓮安装、卫生厕所的维护等方面,给予村民全程服务。要严把改厕质量关,每个村要有专人验收,保证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四)强化配合,确保工作推进。县政府办负责农村改厕项目统一协调;县卫生局负责农村改厕项目工作方案制拟、技术培训、效果评价;县财政局负责农村改厕项目资金的配套和监管;县发展改革委负责对农村改厕项目的监管督查;县农委负责做好农村改厕项目的协作配合;县审计局负责农村改厕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管;县环保局负责配合做好农村改厕项目的监测和效果评价;县爱卫办负责对农村改厕项目的督查、汇总和评估工作。

(五)加强监管,严格考核验收。县爱卫办要积极筹措农村改厕项目资金,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对项目经费建立专门账户,实行一支笔审批,做到专款专用,县财政局、审计局要全程进行监督。农村改厕项目考核验收工作由县爱卫办组织实施,各项目乡镇要对已完工农村改厕项目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县考核验收组对被考核的项目乡镇实施的村、组对改厕农户按50%比例采取随机抽取的形式进行检查验收。

农村改厕后续维护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第7篇

根据中央农办、省委农办关于分类推进农村户厕改造,科学确定农村改厕任务的要求,我县作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类县,到2022年底,县域范围内重点乡镇中有条件的行政村,要实现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全覆盖。为进一步以整村推进为主导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科学指导农村户厕建设与管理,提高改厕质量,实现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计划完成20000户以上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项目,其中包括X镇X村、X镇X村等X个行政村共计XX户以上“厕所革命”整村推进项目,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力争在2021年9月底前全部建设完成、接通使用,并通过县级验收。

二、建设模式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我县坚持”卫生、经济、适用、环保”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主推砖砌式三格化粪池、国标玻璃钢化粪池、混凝土整浇等主要改厕模式,具体改厕模式由各乡镇根据地方群众意愿自主选择。

三、建设标准

依照《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三格式化粪池建造基本要求为化粪池容积1.5-3立方米,三格比例2:1:3,深度≥1.5米;管路要安装合理;要有防渗措施;提倡使用旧砖;三格化粪池建造可采用砖混砌筑、混凝土捣制,或选用预制型产品。各项技术指标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XX县农村新型三格式化粪池实施技术导则》的有关要求执行。一体化三格式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建设标准施工和安装。

四、奖补措施

对农村户改厕实行以奖代补,奖补标准为XXX元每户(贫困户XXX元每户),资金来源为省、市、县补助资金和统筹使用的中央财政“整村推进”奖补资金。经过备案、统一编号、录入改厕信息系统,并且县级验收合格、“一户一档”档案资料准备齐全的,方可按照我县改厕奖补政策予以兑现奖补资金。中央下达的整村推进奖补资金县级将按照2021年度各乡镇完成“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的农户数量,经县级财政统筹后拨付到乡镇财政所,由各乡镇统筹合规使用。

五、实施方式

三格化粪池要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建设,建设过程中要确保“一户一档”资料齐全,三格化粪池建成后要进行定位编号,同时完成信息系统录入。相关具体工作由各乡镇统一组织、具体实施并组织初验,初验结束后,以乡镇为单位申请县级验收。县级验收通过后,奖补资金由财政部门拨付到乡镇财政账户,由乡镇打卡到户或经改厕户同意(以三方协议为据)打至施工队账户。省市复核通不过的户,奖补资金由乡镇政府负责追回。

六、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牵头组织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各乡镇要按照工作部署及相关要求,扎实做好此项工作。县财政局积极配合农业农村局,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统筹资金,共同推进。

2、发动群众参与。各乡镇要大力宣传农村改厕对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让广大群众真正意识到群众自身是改厕的直接受益者、最大受益者,群众是改厕的实施主体,宣传引导群众自主自发参与改厕,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按照群众自愿的原则,努力营造政府引导、群众动手的良好工作格局。

3、稳妥有序推进。各乡镇要切实把农村改厕与脱贫攻坚、村庄清洁行动、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工作相结合,全面推进户改厕工作,提升环境整治成效。要严格按照“进院入室”的原则进行改厕,在远离住房外进行改厕的,原则上不予验收。同时,要杜绝“一刀切”,对暂不具备改厕条件的农户,可以暂缓改厕。

4、严把改厕质量。各乡镇要严把改厕质量,运用工程化思维推进改厕工作。改厕技术人员要经过县农业农村局统一组织的改厕技术培训并且考核通过,获得培训资格证书,方可上岗开展改厕建设工作。各乡镇要有专人负责改厕业务指导工作,施工前要组织专业的技术员对参与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全程监督指导,注重过程管理,确保改厕“改一户、成一户”。

5、建立公示制度。要按照信息工作、村务公开等有关要求,建立公示制度,奖补到行政村的资金分配方案要进行公示,补贴到户的资金分配情况要在本村进行公示,做到应公开尽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6、完善后期管护机制。要按照《XX县农村改厕后续管护工作方案》的要求,完善管护服务站建设,充实管护服务队伍,加强管护车辆的运维管理,做好厕所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确保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不断巩固和提升农村改厕工作成果。

7、加强资金管理。中央财政整村推进奖补资金支付应按照国库集中支付有关规定执行,不得用于与整村推进无关的支出,对于骗取、套取、挤占、挪用,或违规发放等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要建立健全项目资金使用规章制度,加强财政资金管理,规范资金使用的环节和流程,及时掌握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某区农村改厕长效管护工作方案 第8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切实提高农村改厕工作质量的通知》要求,改善农村厕所卫生条件,以就地就近处置、源头控污减排为原则,促进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把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有偿服务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建立成熟的农村改厕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抽取、科学化管理长效管护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厕后的管理、维修及污水处理问题,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专人管理,快速维修,及时抽取,科学利用”的工作目标,成立管理队伍,健全管理网络,明确部门职责,做好改建厕所后续工作,确保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巩固和扩大农村改厕工作成果,逐步建立起“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护机制。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建管并重。按照村庄全覆盖要求继续加大改厕力度,建管同步实施,确保后续维护、粪液抽取及时到位,避免出现二次污染问题。

(二)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充分调动农户参与厕所管理与维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坚持政府主导。按照政府主导、村(居)主体、全民参与的原则,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公共财政适当补贴、市场化服务相结合的推进机制,实行区、镇(街)、村三级联动,分级负责。

(四)坚持有机结合。将农村改厕与污水治理、环卫一体化、抽取利用等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人员、设备和资源,着眼于常态管理,建立绿色、环保、全覆盖、精细化、常态化的管理机制。

四、推进措施 (一)明确责任主体。各镇街为农厕管护机制实施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后的后续管理工作。建

立“镇街—管护服务站—村”的管理协调网络,实行“镇街主体,管护服务站落实,村负责”制度。

(二)建立“一站两体系”管护模式。镇街成立农村厕改服务站,构建维修服务体系和清掏服务体系。镇街厕改服务站配置 2-3 名人员,负责问题协调、技术指导及培训工作,每个村成立改厕服务队(1 名村干+1 名清掏员+1 名维修员),公布厕所管护服务内容和联系方式,具体负责厕具更换和问题厕所的维修服务工作。鼓励和支持农户自行清掏粪液还田,对部分家庭未种植农作物,无劳动能力等农户化粪池粪液处理,采取部分有偿服务,镇(街)、村可委托当地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上门提供清粪服务,用于农业生产。当地也可根据需求购置购置吸粪车和购买服务。

灌云县2011农村改厕工作方案 第9篇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要因地制宜推进改水改厕”的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积极落实省、市农村新五件实事中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推进我县农村改厕工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今年我县改厕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思路,以创建卫生镇、卫生村工作为契机,以农村改厕为突破口,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广大群众健康水平为目的,迅速掀起农村改厕新高潮。

二、目标任务

2011全县农村完成改厕项目无害化卫生厕所任务13000户,其中:伊山镇1659户、杨集镇776户、四队镇802户、龙苴镇571户、圩丰镇630户、侍庄乡439户、南岗乡1121

户、陡沟乡823户、穆圩乡959户、小伊乡1268户、白蚬乡620户、沂北乡964户、下车乡772户、鲁河乡566户、图河乡586户、东王集乡444户。确保以村为单位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三、工作步骤

(一)申报项目阶段(2月10日—2月15日)

1、确定项目乡镇、项目村。

2、完成乡镇项目村省级项目申报。

(二)启动阶段(2月15日—2月28日)

1、县召开会议,进行全面动员。

2、县爱卫办(项目办)组织工作督查,检查改厕项目村、户落实情况。

(三)全面实施阶段(3月1日—9月30日)

1、项目村全面开展工作,完成省下达无害化卫生户厕建造任务,并对完成的改厕户进行编号登记造册。

2、县爱卫办(项目办)组织工作督查,检查改厕进展。

3、各乡镇的项目村按月将改厕进度报表报县爱卫办(项目办),由县爱卫办(项目办)汇总报市爱卫办。

4、县爱卫办(项目办)编写改厕简报,报道改厕进展情况。

5、县爱卫办(项目办)组织农业、建设、疾控中心等部门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保证工程质量。

(四)考核验收阶段(10月1日—10月30日)

10月上旬,各乡镇须对项目村及面上改厕进行逐村逐户检查核实,根据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拾遗补缺,保质保量完成改厕任

务。10月中旬,县组织相关部门对各乡镇及项目村改厕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10月下旬,完成全县工作总结,报县政府及市爱卫办。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

1、县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村改厕组织、协调、督查和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爱卫办)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县卫生局负责制订农村改厕计划、技术标准、组织培训、监督指导、检查考核、中末期评估和表彰等工作。县发改和经贸委负责将农村改厕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县财政部门负责将农村改厕补助资金和工作经费列入预算,按工程进度及时下拨。县建设部门负责对农村新建居民小区和住宅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进行把关,并将农村改厕纳入创建小康示范村和新型示范小城镇建设的内容。县扶贫办将农村改厕工作列入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及时安排一定经费用于贫困户的户厕改造。县农业部门负责沼气式厕所的建设和质量管理,结合沼气池建设同时进行厕所改造。县国土资源部门要积极给予政策扶持,农民在原宅基上新建或改建卫生厕所,可以按有关宅基地面积标准适当增补5—10m面积。县文明办、县农办、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将农村改厕工作纳入创建文明镇村、小康示范村、生态镇村、卫生镇村的考核指标,合力推进农村改厕工作。

22、县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小组组长由县爱卫办主任担任,成员由县农办、建设局、环保局、农业局、爱卫办等部门有关技术人员组成,具体承担技术指导、培训等工作。

(二)资金筹集和管理

1、多渠道筹集资金。农村改厕资金筹集坚持政府支持引导与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

(1)政府补助。按国家、省400元/座、县财政50元/座项目村改厕给予补助,其余不足部分由乡镇、村和农户自行筹集。

(2)社会参与。各乡镇、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把支持经济薄弱地区的农村改厕工作列入本地区、本单位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资金、技术、物资上给予帮助。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农村改厕。

(3)群众自筹。除各级财政补贴的费用外,建设农村卫生户厕所需的其它费用由农户自行负责。

2、加强资金监督。县财政部门要设立农村改厕专项资金,列入预算,按工程需要及时拨付,并加强管理,专款专用,加强资金监督。改厕补助资金根据灌政办(2007)56号《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县卫生局等部门灌云县农村改厕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发放,补助方式要以村为单位向农户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年底县级财政及审计部门要对本项目村改厕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审计,并将审计情况报送县政府及市卫生局(爱卫办)、财政局。

(三)项目管理

1、实行项目申报审批制

县爱卫办(项目办)负责项目审批、组织考核验收工作,并抓好农村改厕施工及管理。

2、规范施工管理

(1)改厕器材采购。由各项目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组织采购,选用的所有材料、设备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书。

(2)施工质量控制。因地制宜组织生产水泥预制件,既保证质量,又降低成本;县爱卫办(项目办)组织相关专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施工进度控制。乡镇政府负责督查施工进度,并将进度上报县爱卫办(项目办),县爱卫办(项目办)定期或不定期督查改厕进度,确保在2011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项目。

(4)工程竣工验收。县爱卫办(项目办)组织相关人员对改厕工程进行质量验收,检查农民受益户情况,初步验收合格后报市爱卫办。

3、加强使用管理。县爱卫办(项目办)要印发有关卫生厕所使用方法的资料,并深入农户,教会农民正确使用方法。

(四)宣传发动

农村改厕后续维护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第10篇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要因地制宜推进改水改厕”的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积极落实省、市农村新五件实事中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推进我县农村改厕工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今年我县改厕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思路,以创建卫生镇、卫生村工作为契机,以农村改厕为突破口,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广大群众健康水平为目的,迅速掀起农村改厕新高潮。

二、目标任务

2011年度全县农村完成改厕项目无害化卫生厕所任务13000户,其中:伊山镇1659户、杨集镇776户、四队镇802户、龙苴镇571户、圩丰镇630户、侍庄乡439户、南岗乡1121

户、陡沟乡823户、穆圩乡959户、小伊乡1268户、白蚬乡620户、沂北乡964户、下车乡772户、鲁河乡566户、图河乡586户、东王集乡444户。确保以村为单位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三、工作步骤

(一)申报项目阶段(2月10日—2月15日)

1、确定项目乡镇、项目村。

2、完成乡镇项目村省级项目申报。

(二)启动阶段(2月15日—2月28日)

1、县召开会议,进行全面动员。

2、县爱卫办(项目办)组织工作督查,检查改厕项目村、户落实情况。

(三)全面实施阶段(3月1日—9月30日)

1、项目村全面开展工作,完成省下达无害化卫生户厕建造任务,并对完成的改厕户进行编号登记造册。

2、县爱卫办(项目办)组织工作督查,检查改厕进展。

3、各乡镇的项目村按月将改厕进度报表报县爱卫办(项目办),由县爱卫办(项目办)汇总报市爱卫办。

4、县爱卫办(项目办)编写改厕简报,报道改厕进展情况。

5、县爱卫办(项目办)组织农业、建设、疾控中心等部门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保证工程质量。

(四)考核验收阶段(10月1日—10月30日)

10月上旬,各乡镇须对项目村及面上改厕进行逐村逐户检查核实,根据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拾遗补缺,保质保量完成改厕任

务。10月中旬,县组织相关部门对各乡镇及项目村年度改厕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10月下旬,完成全县工作总结,报县政府及市爱卫办。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

1、县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村改厕组织、协调、督查和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爱卫办)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县卫生局负责制订农村改厕计划、技术标准、组织培训、监督指导、检查考核、中末期评估和表彰等工作。县发改和经贸委负责将农村改厕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县财政部门负责将农村改厕补助资金和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按工程进度及时下拨。县建设部门负责对农村新建居民小区和住宅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进行把关,并将农村改厕纳入创建小康示范村和新型示范小城镇建设的内容。县扶贫办将农村改厕工作列入年度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及时安排一定经费用于贫困户的户厕改造。县农业部门负责沼气式厕所的建设和质量管理,结合沼气池建设同时进行厕所改造。县国土资源部门要积极给予政策扶持,农民在原宅基上新建或改建卫生厕所,可以按有关宅基地面积标准适当增补5—10m面积。县文明办、县农办、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将农村改厕工作纳入创建文明镇村、小康示范村、生态镇村、卫生镇村的考核指标,合力推进农村改厕工作。

22、县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小组组长由县爱卫办主任担任,成员由县农办、建设局、环保局、农业局、爱卫办等部门有关技术人员组成,具体承担技术指导、培训等工作。

(二)资金筹集和管理

1、多渠道筹集资金。农村改厕资金筹集坚持政府支持引导与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

(1)政府补助。按国家、省400元/座、县财政50元/座项目村改厕给予补助,其余不足部分由乡镇、村和农户自行筹集。

(2)社会参与。各乡镇、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把支持经济薄弱地区的农村改厕工作列入本地区、本单位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资金、技术、物资上给予帮助。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农村改厕。

(3)群众自筹。除各级财政补贴的费用外,建设农村卫生户厕所需的其它费用由农户自行负责。

2、加强资金监督。县财政部门要设立农村改厕专项资金,列入年度预算,按工程需要及时拨付,并加强管理,专款专用,加强资金监督。改厕补助资金根据灌政办(2007)56号《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县卫生局等部门灌云县农村改厕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发放,补助方式要以村为单位向农户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年底县级财政及审计部门要对本年度项目村改厕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审计,并将审计情况报送县政府及市卫生局(爱卫办)、财政局。

(三)项目管理

1、实行项目申报审批制

县爱卫办(项目办)负责项目审批、组织考核验收工作,并抓好农村改厕施工及管理。

2、规范施工管理

(1)改厕器材采购。由各项目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组织采购,选用的所有材料、设备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书。

(2)施工质量控制。因地制宜组织生产水泥预制件,既保证质量,又降低成本;县爱卫办(项目办)组织相关专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施工进度控制。乡镇政府负责督查施工进度,并将进度上报县爱卫办(项目办),县爱卫办(项目办)定期或不定期督查改厕进度,确保在2011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项目。

(4)工程竣工验收。县爱卫办(项目办)组织相关人员对改厕工程进行质量验收,检查农民受益户情况,初步验收合格后报市爱卫办。

3、加强使用管理。县爱卫办(项目办)要印发有关卫生厕所使用方法的资料,并深入农户,教会农民正确使用方法。

(四)宣传发动

农村改水改厕项目管理方案 第11篇

为加强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村卫生户厕建设以及农村改水改厕能力建设给予专项补助。

一、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通过建设卫生厕所示范户,开展农村饮水水质检测、卫生改水,培训和健康教育,农村饮水卫生合格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显著提高。

(二)目标:建立65万个农村卫生厕所示范户,力争2004 年底改建农村卫生厕所540万座,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3%;通过农村改水改厕培训和健康教育,提高农村饮水卫生合格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范围

农村卫生户厕建设:血吸虫病重疫区,传染病、寄生虫病多发区,西部地区农村和中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农村改厕技术培训和健康教育: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农村改水与水质检测培训:重点水传疾病重点地区。

(二)项目内容

1、按照全国爱卫办推荐的5种卫生厕所类型,建设65万座卫生户厕,其中45万座(约占70%)建在血吸虫病重疫区,中央财政按每座投入150元的补助标准给予补助,用于卫生厕所地下部分建设。

2、举办130期农村改厕技术培训,受训人员6500人次;举办63期农村水质检测技术培训,受训人员3150人次;举办农村改水技术培训46期,受训人员1550人次。

3、开展农村改厕健康教育,中央财政按0.15元/每人次计的补助标准给予补助,目标人群数达到2255万人次。

三、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形式

1、卫生部成立国家级项目工作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国家级项目工作小组负责项目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工作,确定项目管理方案。技术指导小组为各省(区、市)提供农村改厕技术标准和各项培训、健康教育要求;汇总、审核确定各省(区、市)具体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

2、项目省(区、市)相应成立以卫生行政部门为主的工作小组和疾病控制部门为主的技术指导小组,分别负责项目的管理和技术指导;省级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本省技术指导工作。

各省(区、市)按照项目目标和项目范围,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制定目标、确定范围、组织形式、工作计划、监督指导和地方配套资金;省级技术指导小组按照国家级技术指导小组要求制定技术方案,包括农村改厕具体类型、各项培训和健康

教育具体内容,报国家级项目工作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审核备案。

3、市(地)、县级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

4、项目实施过程中,地方各级对款物发放要有清楚详细的记录,到户物资应有领取人签名;土建工程有明细预算和决算;培训和健康教育档案资料齐全,以备检查。

(二)资金安排

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建设卫生厕所地下部分,开展农村改厕培训和健康教育、农村水质检测和饮水消毒培训。

地方各级财政负责运行的办公经费、人员工资;负责筹措卫生户厕地面建设部分的资金,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的差旅费和对各级基层专业人员开展培训的经费。

(三)招标采购

1、各项目省(区、市)卫生、财政部门成立采购工作组,负责本省(区、市)采购工作。

2、各省(区、市)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计划购买品目、数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组织招标采购工作,并将采购结果报卫生部、财政部备案。

四、项目执行时间

(一)2005年上半年内完成招标采购工作。

(二)资金到位后3个月内完成各项培训工作。

(三)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兵团以及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47 云南6个血吸虫病疫区省于2005年8月底以前完成农村改厕工作,山东、河南、广西、海南、重庆、贵州和西藏于2005年6月底以前完成农村改厕工作;健康教育与农村改厕工作同步进行。

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和福建的健康教育与本省的农村改厕工作同步进行。

五、项目监督与评估

(一)国家级工作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在项目培训完成后将组织人员对培训质量进行抽查,保证培训目标、内容、次数、人数能达到项目要求。

(二)农村改厕项目省(区、市)按季度报告农村改厕进度,国家级工作小组对改厕质量、数量和健康教育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未达到要求的提出整改意见。

(三)项目完成后,省级工作小组必须将项目总结报国家级工作小组。

(四)国家级工作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将按照有关规定对项目目标完成情况、中央资金分配及使用、配套资金落实、农村改厕和各项培训等实施情况进行终期评估,完成终期评估报告。

上一篇:老茶的外贸经验下一篇:单亲家庭女孩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