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路遥的《人生》读后感

2024-05-30

初中生路遥的《人生》读后感(精选11篇)

初中生路遥的《人生》读后感 第1篇

第一次读人生,其实也并不是之前有所耳闻什么的,就像一提路遥大家就只知道他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知道《人生》才是他成名作的人寥寥无几,我甚至更差劲,在读《人生》前连《平凡的世界》也没读过,即便现在有,也只是被我封存在书柜,那么厚三大本,实在没下勇气去啃。

我是被《人生》的封面吸引的,整个封面米黄色,上面是毛笔划下的绵延沙丘,看起来又似一川川河流,上面一颗火红的太阳,又像路遥写作时抽的烟叶掉落正在灼破的小孔。简单朴素不花哨,一看价格就更让人满意,20块左右,不贵,其实真正趋势我买的还是价格,读书期间省吃俭用,一看书柜上的精装至少也是35+,这时候哪能抵得住一本20的书的诱惑,当然设计的封面也实在惹喜。

拿到书打开,第一页也是一样的画面,十分能涤荡我浮躁的心,其实书封也是很有噱头,什么影响马云一生。这与我关系不大,接着是柳青的一句关于选择的话,这话曾多次被我引用进高中的议论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是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文章也正是在一个一个矛盾与高加林一个个选择中推进的,其中最后高潮的选择便是在巧珍和亚萍里选一个,虽然书上在选择亚萍后被克南妈妈举报,最后悲惨的回到农村,他后悔了,但我认为即使是他选择了巧珍,他的内心也是不愿屈服,不愿向黄土低头的,在油盐酱醋茶中他也迟早疲惫于应付,他又会后悔,没有选择亚萍,其实人都是这样,我记得有这么句话,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惜的的是他不能重来,可喜的是他不需要重来。选择亦是如此,无论怎样我们都会懊恼,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我第一次看是一口气,晚上在寝室厕所里看完的,15万字不算多,当时是被其中的爱情取舍所吸引,我是讨厌高加林这类人的,我可以说他始乱终弃,说他自命清高,但是我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我问我自己当我面对一样的情况时我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又是替他感到惋惜的,像惋惜我自己一样。当我第二次看的时候,刚刚过反腐倡廉的时间,我发现文章前面是权力,加林复出是权力,而最后明楼的隐忧“社会对他这样的人越来越大”同样是社会的腐败。第二次,第三次,便有很多简单的词语,句子被关注“人活低了,就要按低的来哩…”这句是我记得最深刻的。

这本书其实就15万字,并不多,但品玩后会有一个一个的收获,这本书的没有终章,结局也是留给读者自己幻想,自己选择的。就像读者的人生,在读完这本书后又要开始新的选择。(张光雨)

初中生路遥的《人生》读后感 第2篇

是有这么一丝触动牵引我去描述一些感情的细节。可提起感情,我又好像失忆人似的没了印象。时间像磨砂石,把过去的凹凸不平磨得平平整整的,回头望去竟是没留下什么痕迹。也曾努力着想去把过往的记忆,像挤海绵里的水似的,能挤出点水。可,不知记忆倒底是有还是没有,我愣是连挤的力气都懒得去施加了。存在或不存在,都无关痛痒了。唯一记得的是它深深地告诉我: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后来想想,无论哪一方面都应这样,衣食住行更是如此,不要轻易地去比较。就这样又提不起笔了。

没想到的是,下午两三个钟头的党课倒是又让我联想到了《人生》里的种种场景。想起了那时的集体生产和统一分配,那是的生产责任组,以及高明楼为不失势而拖延实施的包产到户、、、、、、耳边听着领导说的那些关于党的种种事迹,心里不禁嘀咕着那句“打开电视,歌舞升平;打开电脑,民不聊生”。也不知这句话到底该不该信。谈及送礼及走后门,不用我说,世人都应心知肚明,这貌似成了一个生活处事的主要渠道。又不禁想到了小说里的情节,那是在改革时期的故事。那时高玉智身为劳动局的局长不敢为侄儿谋一点私利;那时高加林走后门参加工作的问题一经举报,地纪委县纪委就迅速查清落实,立即就被专门列入议题受到重视;那时走后门搞不正之风,无视党的纪律,就会受到严厉处分、、、、、、而今人们呢,如果有个什么事,首先想到的是送点礼。

陕北地域对路遥《人生》的影响 第3篇

1982年路遥发《人生》, 小说围绕着两组“三角恋爱”而展开。《人生》是陕北风土的注脚, 从地域空间的封闭、深厚的土地情感、“美”的理解这三个方面, 它用生活中的人、事向世人解释了熔铸到路遥生命里的“黄土文化”。

一、地域空间的封闭

在地域范畴上, 陕北显现出被“隔绝”的状态。“它, 不属于西北, 不属于华北, 但也并非就是塞外草原瀚海型和关中中原文化型的地理地貌。它与光中虽然同属一个省, 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却迥然相异, 它与塞外草原沙漠虽然毗连为邻, 但在历史上却一直存在着经济和文化的鸿沟, 它与晋西, 宁东和甘东北虽然同属黄土高原, 但却被东边的黄河, 西边的泾河及其上游支流切割开来, 经济和文化几乎处于绝缘的离异状态。”[1]

《人生》里的高家村也不例外。路遥虽然没有直接用“隔绝”这样的词汇, 但从他的描述中我们感受到一层“保护膜”始终笼罩在高家村的上空。路遥想对读者展示的也是青年人内心形成的“墙壁”, 它一方面和地域有关, 一方面国家的制度也同样“横挡”在了城乡之间。

城市比起农村有绝对优势, 产生了城乡之间的差异, 划定的户籍制度, 严格限制了城乡移动和选择职业的自由。高加林就是生活在这样的时代, 高家村作为陕北文化的缩影, 这里的乡亲们抽旱烟, 而高加林只抽纸烟;巧珍在加林的建议下刷牙, 却遭到了村里人的嘲笑……我们不仅仅看到封闭的高家村的落后, 更是看到了现代文明正在这个闭塞的村落里与他们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冲撞。高加林是现代文明的符号, 他被安置在传统中是多么的不适应, 无法与传统的人们沟通, 他对现代文明是绝对崇拜的。只要有希望, 他都全力以赴地挣脱这可怕的“隔绝”之地。虽然高加林是顽强的, 是勇敢的, 但是他还是失去爱情和事业, 并且继续回到那片土地上生活。

《人生》中描写的爱情同样表现在封闭地域里的传统爱情观与现代爱情观的冲突。巧珍是路遥竭尽心血塑造的一个道德、传统文化的精灵。她装扮素雅, 心灵纯洁, 对爱情是无私的彻底的。她的忠贞正是在“隔绝”的陕北土地上形成的一种最古老的传统爱情观。而黄亚萍是一位现代气十足的女青年, 只要高加林不能留在县城, 她的爱就会变得很脆弱, 一触即破。她会因为需要照顾而接受了张克南的爱, 而又因为高加林在县城得到了工作而离开张克南。她的爱情没有巧珍的纯美, 太多的实现的考虑阻断了那些在她脑海里曾经存在过的爱情梦想。黄亚萍有着现代的自我意识, 同时她也怕牺牲, 不敢像巧珍一样追求自己的爱。

陕北地域空间的封闭, 形成了几乎静态凝固的文化现象。在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时, 才发现了其的存在。路遥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去关照传统文化的。

二、深厚的土地情结

陕北是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由于流水的切割和土壤的侵蚀而形成了黄土塬、梁、峁、沟等独特的地貌。陕北大地几乎看不到任何森林, 这里的土地都被开垦为耕地, 被路遥视为“白菜心”的黄土高原, 由于地质、气候等原因而越显珍贵。高家村的人对土地的依赖, 对土地的情感表现了她们深厚的土地情结。

《人生》中的德顺爷爷与巧珍一样, 都是路遥塑造的有着传统文化的寄托的人物。他们代表了一种传统美德和一种牺牲精神。但他们在表现传统陕北文化中各有侧重:巧珍是传统爱情观的体现, 德顺爷爷是传统的土地情结的体现。德顺爷爷与其他村里人相比在对巧珍与高加林的结合上, 他是比较开明的。当高加林决定和黄亚萍在一起而抛弃巧珍后, 德顺爷爷会突然来到他的住处, 讲了他的肺腑之言, 是他强烈的土地情结的表现。之前他纵容巧珍和高加林, 是因为他们能在土地上安稳的生活, 而现在高加林忘了本, 要离开土地, 德顺爷爷便不能容忍他了。小说的结尾处德顺爷爷用手指着大地、山川语重心长地对高加林说:“就是这山, 这水, 这土地, 一代一代养活了我们。没有这土地, 世界上什么也不会有!是的, 不会有。只要咱们爱劳动, 一切都还会好起来。”

德顺爷爷的人生态度就是要在养育自己的土地上辛勤的劳动, 他说:“土地是不会欺骗人的。”每一寸都如是珍宝的黄土地上, 德顺爷爷以“过来人”的长者姿态鼓励着后代人要热爱土地。

三、黄土地上生长的“美”

丁帆在《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中认为:“自然色彩……包含着‘隐’、‘显’两个层面。……显性层面, 是物化的自然与人化的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不同作家笔下的呈现。隐性层面是西部特有的生产方式、文化生态背景下的自然的人的存在, 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人的情感、思维方式、价值立场、世界观等, 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产物。”[2]从显性层面说, 《人生》交织着视觉与听觉;从隐性层面说, 通过可观可感的视觉与听觉, 路遥阐释了陕北文化中对于“美”的定义。

在《人生》中, 作者的“眼睛”只盯住那些美丽的事物。描写高家村的自然景色和巧珍的打扮描写上路遥都用了更多的笔墨, 景色的美丽也没有受到人物心境影响。高加林在为失去工作而烦闷的时候, 他看到的仍然是蓝天、白云、深棕色的麦田和枣树的绿荫, 多彩的风景抚平了他的心。当高加林第一次与巧珍碰出火花时, 他看到的是红色的霞朵, 橘黄色的山尖和羊群在绿草丛中滚动着点点白色。陕北地域的景色因为倾注了路遥对故土的热爱, 在小说的景色描写中, 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另外, 巧珍的衣服在小说中变换过两次。第一次是巧珍初次出现在高加林的视野里, 写道:“刘巧珍看起来根本不像个农村姑娘。漂亮不必说, 装束既不土气, 也不俗气。草绿的确良裤子, 洗得发白的蓝劳动布上衣, 水红的确良衬衣的大翻领翻在外边, 使得一张美丽的脸庞显得异常生动。”[3]这里的白、蓝、绿、红分明是大自然的颜色, 出生在农村的高加林对这些色彩是熟悉的, 更是喜爱的。所以这是为什么他会喜欢巧珍打扮的原因。第二次出现在高加林的视野是巧珍向他表白的那天。文中写道:“高加林由不得认真看了一眼前面巧珍的侧影。他惊异地发现巧珍比他过去的印象更要漂亮。……衣服是半旧的:发白的浅毛蓝裤子, 淡黄色的的确良短袖, 浅棕色凉鞋, 比凉鞋颜色更浅一点的棕色尼龙袜……”黄色是土地的象征, 蓝色的天空的象征。巧珍就是透着一种自然的气息, 天然的色彩在她身上演绎着质朴的美。

音乐是组成特定地域文化中的声音文化的一部分, 在作品中导入音乐表达人物情感是作家惯用的手法。在《人生》中, 充分运用陕北传统文化特有的“信天游”来实现小说中人物的情感表达。玉米地里传来巧珍信天游的歌声:

上河里 (那个) 鸭子下河里鹅,

一对对 (那个) 毛眼眼望哥哥……

德顺爷爷唱“走西口”: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实难留;

手拉着哥哥的手,

送你到大门口

……

这些口语化的诗句, 形象生动, 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奔放的旋律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陕北地区的人种大体上是历代保卫和开垦边境的汉人和他们的后裔以及北方的匈奴、鲜卑、羯、羌等少数民族的混血人种, 在李继凯的《秦地小说与“三秦文化”》一书中这样说道:“陕北高原属草原文化过渡地带, 人种与文化均呈现出多民族融合的特征, 民勤稼穑, 俗尚鬼神, 民性粗豪, 昂扬悠长的信天游, 狂跳猛擂的腰鼓, 娱神娱己的秧歌等等, 是这一地区民间艺术的代表, 其内蕴的生命文化精神对陕北作家很有影响。”【1】在这些融合的民族中, 可知有两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游牧的和农耕的。“中原政权也常常出于扩大疆域和统一治理的需要, 对西部民族发动了不同规模的战争。随着不同王朝向西部移民实边[4]政策的推行,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已逐步形成了混居, 加上部分民族的东迁, 中国西部的民族大融合就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5]

封闭的地域空间保留了陕北人们对土地的眷恋, 培育出了陕北人对“美”的特殊理解。路遥对故土的热爱和这片土地生长起来的陕北文化的熟知, 构建起了《人生》的风土背景。《人生》的故事情节, 只有在陕北风土背景的关照下才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才能深刻地领会到《人生》的思想。

摘要:路遥作为一位陕北作家, 他的长篇小说《人生》, 是路遥对陕北文化的阐释。陕北地域空间的封闭, 是其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它几乎处于“隔绝”的状态。这种“隔绝”使得黄土上的人们给予土地更多的情感, 产生了根深蒂固的黄土情结。在二者基础上与自然相呼应的色彩, 以及天籁般的歌声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审美观。通过三方面的分析, 《人生》的内涵便展现出来。

关键词:陕北地域,《人生》

参考文献

[1]艾菲:《论陕北题材文学》, 《延安大学学报》。

[2]丁帆:《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 第21页。

[3]路遥:《人生》,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0年7月, 第18页。

[4]李继凯:《秦地小说与“三秦文化”》,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2月, 第20页。

探析路遥《人生》中高加林的离开 第4篇

关键词:《人生》;高加林;异化

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有过这样的论述:“当历史要求我们拔脚走向新生活的彼岸时,我们对生活的黄土地是珍惜地告别还是无情地斩断?这是俄罗斯作家拉斯普京的命题,也是我的命题。”[1]《人生》中的高加林选择斩断与黄土地的联系,只渴望到更大的城市中去展现自己。那么,高加林为什么不愿意留在农村?

一、高加林与生存环境发生异化关系

高加林自恃是一个知识分子,与父辈们这些地地道道的农民不同了。他曾对父亲说:“你们有你们的活法,我有我的活法!我不愿意再像你们一样,就在咱高家村的土里刨挖一生。”[2]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对土地的感情绝不像父亲与德顺老汉那样强烈,相反,经过几年在县城的读书生活,文明的洗礼,他身上的泥土味越来越淡了,再加上高加林爱幻想的性格,他渴求的是火车、飞机、汽车这些文明的象征的东西,他更加不愿意如同村人那样在黄土地上耕耘一辈子,甚至终老于此。在高加林的意识里,多少有点看不起这山乡疙瘩,瞧不上农民这种身份,自从高中毕业做了民办教师他就没有摆正自己与土地的关系,在他的潜意识里,只有离开了土地,到了县城,甚至更大的城市才能实现个人理想。几年的县城生活,使高加林养成了新的生活方式,对农村的生活方式已经无法适应,自己的某些行为也与农村这个大环境格格不入。比如,他回到农村后,还要坚持刷牙;不会干农活;搞“卫生革命”结果却使得人心惶惶。高加林与农村的这种异化关系,迫使他根本无法在农村扎根,他对文明的向往,他对城市的渴望,使他终有一天会离开农村,到更广大的世界里去奋斗。

二、权利成为农村的主流意识

有关《人生》的写作,路遥曾经说过:“这部作品,原来我写的时候,确实没有想到会有什么反响。我写农村题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也不是突然想起要写它。这部作品的雏形在我内心酝酿的时间比较长,大概是1979年就想到写这个题材。但总觉得准备不是十分充分,还有许多的问题没有想通,几次动笔就搁了下来。然而不写出来,总觉得那些人物冲击着我,1981年下了狠心把它写了出来。我只想把这段生活尽可能地表现出来。……”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推断当时的社会背景正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社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一切新的事物正在萌芽,而随着改革开放出现的并不仅仅是好的方面,那些阴暗面也随之产生,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各种阴暗也都出来了。在农村,高明楼利用自己的权势卸掉了高加林的民办教师的职位,让自己的儿子当上了教师。面对这一事件,高加林本想找他拼命,却被爹娘阻止了,为什么?因为,高明楼是村长,跟他过不去,以后自己在村里也就没有好日子过了。所谓的“以恶抗恶”,前提是你必须有做“恶”的社会地位,不然,只能处于被压迫中而无奈地接受事实。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被有权势的村长给下了,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的一种风气,即“走后门”。即使在农村,也是有权利的人说了算,这正是社会处于改革期必然会出现的一种漏洞。

后来,高加林的叔叔从部队转业回来,在县城任劳动局局长,很快就有很多人来巴结。县劳动局副局长马占胜为了亲近高加林叔叔,替高加林开了后门,让他在县里干通讯干事。当他获得了一个“我比这里的年轻人哪一点差?”的机会时,他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走后门所得到的工作,这自然是不对的,但这对于高加林来说是一个施展抱负,实现理想的机会,原本他可以走得更顺利,可不幸的是,他损害了别人的既得利益,唯一有权势的叔叔,也断然不肯帮助自己。这从高加林的叔叔对其父亲所说的一段话就可以推断出:“好哥呢,按说,你提出什么要求,我都要尊哩。但这件事你千万不要为难我哟!我任职后,地委和专署领导找我谈了话,说地区劳动局的前任局长就是因为走后门招工太多,民愤很大,才撤换了的……”高加林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当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被下了之后,当他的理想第一次遭受到破灭后,他失落、苦闷,然而也意识到权利的重要性,他心甘情愿地接受通过走后门得来的工作,这不仅是因为自己的民办教师是被有权利的人挤掉了,更是因为他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工作。当钱和权成为了农村甚至是整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后,高加林们不得不离开农村,到县城或是更大的城市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因为农村并没有给高加林展现自己的舞台。

路遥通过高加林的形象深刻地反应了新时期农村甚至是整个社会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揭露了处于改革浪潮中的中国青年与父辈们思想观念方面的变化,以及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变化。高加林离开农村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当我们与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时,我们是待在原地?还是毅然决然地离开?当钱和权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时,我们又该怎么办?

参考文献:

[1] 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

[2] 路遥.路遥文集(一)[M].陕西人民出版,1993:162.

路遥的人生读后感 第5篇

人生如果选择错误,发展就会出现歧路。每一段人生都有自己该演绎的东西。

《人生》发表于1982年,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构成了它的时空背景。作品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年青的农村小伙子高加林一年的人生经历。高中毕业后回到农村当起了小学教师,他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满足地生活着,可是因为村长的儿子高中毕业没事做取代了他的位置,他回到农村当农民,在痛苦煎熬的时刻,村里最漂亮但没有文化的女孩巧珍走进他的生活。内心由彷徨转为宁静。这一切因为叔叔的调回使他返回城里。同原来同学亚萍相见。亚萍与原男朋友分手而不顾一切追求,在都市生活中,加林与巧珍差距越来越大。最后放弃了巧珍,与亚萍好上了。加林走后门被揭发。加林又不得不回到农村,但巧珍已成为人家的新娘。但一切都悔之晚矣。故事简单但寓意深刻。

没有农村生活体验的人,很难理解农村人的世界。即使是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如果没有那份真挚燃烧的爱也无法理解他们。在路遥的文字世界里没有极度的坏人,就在于他对这个世界没有绝对恶意的猜测,而是用爱和温暖回报那个给予他生命体验的世界,巧珍和高加林他们都做了一个梦,都是一个不满足于现状的梦,也都是黄粱一梦。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们俩是一样的。所以人们更多去思考的不是始乱终弃,而是这其中的矛盾与挣扎。高加林的奋斗经历在中国当代社会具有典型意义。高加林作为一个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的农村青年,企图以自己的智慧和奋斗,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从表面上看,高加林所追求的是一种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实质上作品揭示的是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冲突。高加林始终处于矛盾之中,个人奋斗与社会境遇的不协调、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矛盾冲突,最终导致了他的人生悲剧。

小说更深刻地分析了造成这一悲剧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根源。高加林虽具有比别人更强的能力和才能,但却被毫无理由地挤出民办教师队伍;即使他再有才华,干得再出色,因为他是农民的儿子,他就必须被赶出县城。高加林的悲剧,体现他选择了一种与现存的人生观相矛盾的奋斗生活,更展示的是社会现实的不公正。

路遥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如果加林没有和巧珍分手那么他也许会在小城里长久地工作下去,但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能和一个大字不识的人生活一辈子吗?如果加林选择的不是亚萍而是另外的一个城市女孩,那么他又会是哪样地生活呢?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如果,也没有理想中的美满,它总是或多或少地让我们的现实与理想相背,一个人的性格与追求往往决定了他生活的大致轨迹。爱是什么?它有多大的力量?生活又会给你这次选择一个什么答案?谁都不知道,所以只有周密而郑重地做好人生的每一次决择,做到不后悔。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人生的路途坎坷,不必贪多,要的是过程。就算人生“对不起”我们,我们也不要做出“对不起”人生的选择,那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我极力推荐《人生》,并非它出色到不行,而是真的可以学到该学到的东西。

路遥的人生读后感(二)

简单的故事,明朗的线索,所谓的跌宕,名著《人生》即是如此。剥掉它华丽的外壳,呈现于人前的只有一个裸露的,懦弱的高加林,起码我是这样认为,就是我唯一的收获,不得不承认高加林能干,正直,热血,但这丝毫都无法掩饰他是人生指尖懦弱的颤栗者的事实。他懦弱,并不是指他行为上的逃避,而是指他面对抉择的犹豫,软弱。正是由于他的懦弱,他躯壳表面浮夸的热血被一点点的吞噬,甚至于埋葬了他的爱情与事业,最终成为一具被懦弱之丝牵引着的人生木偶。或许你会说这是时代结出的悲哀之果,但作为幕布的时代何以能够左右真正的演员呢?时代只是客观存在的背景,是高加林自己在一次次懦弱的挣扎中抽干自己的热血,染红了时代,染红了那黑色的幕布。红与黑的交织正是那悲哀的极致色彩。

与腥红的真实的血液相对的无色的精神的血液了,你尽可以用它衡量一个人受过多少良心的谴责,它就是道德的沙漏,只是再没有翻转的机会,高加林就是在懦弱的愚弄下流尽了它最后一滴精神血液。他的血为巧珍而流,为年迈的父母而流,为朴实的村民而流,甚至为他的家乡高家村而流,他辜负了所有,伤害了所有,高加林越是被包容,他越是血流不止,他们越是给予高加林一颗火热的心,高加林的热血越是加快流逝。他必须为自己内心的懦弱付出应有的代价。于是沾染了精神血液的幕布有了自己的意识形态,那是一张张黑色的,嘲弄的笑脸,嘲笑高加林的懦弱。

俄罗斯著名尼耶斯夫彼斯基认为:人生就是在上地眨眼的刹那,倾尽自己所有的血液,在幕布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一丝色彩,哪怕只是悲哀。

路遥的人生读后感(三)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路遥的《人生》。《人生》是以改革时期陕北时期的城乡生活为背景,它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它主要叙述了来自农村的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曲折的变化过程,其中他与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为故事发生的主要矛盾,最终也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再让我们对主人公高加林有深入的了解。他,一个土地养大成才的人,人生之路也是坎坷不平的,但他仍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幻想,令人同情。他,英俊潇洒,文韬武略,对外面的世界无比的向往,幻想最大城市内展翅高飞的生活,他的横溢的才华令人敬佩,他的理想我们可以理解。但对于他对感情的态度,我无言以对。

再让我们对高加林的人生经历作一阐述。高加林,高中毕业为考入大学回到了农村,做了教师,这工作对他来说还算不错,也挺体面,他也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努力工作,争取早日转为民办教师。但好景不长,村中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同样也是没有考上大学,在父亲的帮助下,顶替了加林。伤心欲绝的加林冲到家中,他内心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犹如一幅行尸走肉。但在这片土地上一直爱着他的心地善良单纯的姑娘刘巧珍,给了他内心巨大的安慰给了他重新生活的希望,他也渐渐的喜欢上了这位姑娘,但大家想象,一个才高八斗,一心幻想在大城市生活的青年与一个斗大字不识的农村姑娘能生活在一起吗?即使他们生活在一起,他们又能彼此快乐吗?

后来,加林由于自己远在边疆当兵的叔叔的归来,又再一次回到了城市,成为了一名记者。上天又让他再一次遇到了自己高中同学黄亚萍,一个满腹经纶的才女,他们有共同的话题,相同的兴趣爱好,相处的很好,在一起彼此也很快乐。当黄亚萍抛弃了深深爱着自己的张克南,把爱带给了高加林,并且也谋划了他们的未来。高加林抵挡不住大城市生活的诱惑,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无情抛弃了深爱自己的农村姑娘。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自己很快就要迈进大城市,生活却跟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他进城的背幕东窗事发,他不得不离开自己梦寐以求的城市生活与和自己相爱的黄亚萍,回到农村,得知巧珍已经结婚,他又陷入了无尽的悲哀与失望之中。也就是对这个人物的描写,反映了当时青年的追求,也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高加林的生活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回想自己走过的路,又何尝不是有很多的选择,我们做到三思而后行了吗?做出的选择让自己后悔过吗?

同时,人生也让我们认清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高加林一直在为自己的理想苦苦追求,这一点毋庸置疑,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年少轻狂的那份激情与挑战,我们才会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但在追逐梦想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会不断的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挫折是必然的。挫折之于人,就如狂风之于陋室,巨浪之于孤舟,百事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而意志消沉,万古旷世,有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之人因受挫折而葬身万劫不复的深渊……

路遥的人生读后感1000字 第6篇

好微友树木留言问我感想,我思考了一会,拿起手机打了一段文字。现在的我小心谨慎,不敢有任何过激的言辞,怕被人喷。有一次发了条朋友圈,对高峰期带婴儿挤地铁的父母十分不认同。结果被人喷了,喷我也没关系,毕竟人人都有表达想法的权力不是。有一位同学,每次我发正面的东西从来不评论,偶尔两次我发的观点不那么温和就跳出来长篇大论地反对。那次她又发长文来反驳了,然而她攻击我的重点是说我没有孩子,不懂得父母的苦。我给她回复了一句:你说得对,然后拉黑了她。平心而论,作为母亲的她,有挤过广州高峰期的地铁,会带着孩子在高峰期挤地铁,任由孩子哇哇大哭吗?

思绪飘得有点远,回到路遥的《人生》。《人生》有很强的时代印记,是伤痕文学知青下乡那个年代的事情。故事的主角高加林是贫穷的农民子弟,高中毕业有机会做老师却被人顶替,自己只能回农村准备修理地球。修地球的他和农村姑娘巧珍谈起了恋爱,一切都是美好的样子。然而,当兵的叔叔回到家乡做了官。虽然叔叔坚决不肯走后门给他安排工作,但是有人很识时务地安排了他进城工作。

进了城的高加林一展才华,工作如鱼得水。他的同学亚萍发现相比自己的友克南,自己更爱有共同语言的高加林。两人决定各自跟自己的对象摊牌,组成小家庭。亚萍的父亲即将调往南京,高加林的大城市生活指日可待。

听到被分手的消息,善良的巧珍转身离去,没多久嫁给了一直想娶自己的马栓。然而,被分手的克南整体闷闷不乐,被他的母亲看在眼里。他母亲收集了高加林走后门参加工作的证据,揭发了他。于是高加林重新回到了农村,觉得配不上亚萍的他第一时间主动和亚萍提分手。

那个年代户口决定阶层,城乡仿佛是不可跨越的鸿沟。现在阶层意识也没那么强,城乡差别还是有,不过工作的选择机会多,很多农家子弟都在城里工作。时代更迭,人们的价值观永远在变,以前花大钱买商品粮户口的行为,现在看来就是一个笑话。

从感情方面来说,高加林本质上是见异思迁的渣男。他一进城就抛弃乡下姑娘巧珍,选择城市姑娘黄亚萍。这种始乱终弃的行为,放在哪一个朝代都是被人唾弃的。那个年代进城的文人很流行换妻,比高加林还恶劣,他们休妻另娶,还要打着新时代的旗号。

从巧珍方面来说,选择太优秀的对象面临的挑战巨大。在爱她的人和她爱的人中做选择,一开始她选择了她爱的人,结果她赌输了,她爱的人没有那么爱她,最后还是回到了爱她的人身边。

路遥的《人生》读后感1300字 第7篇

读后感类似一个放生的过程,就像心中潜藏着虫蛹,好书为它们提供了合适的条件,让它们蠢蠢欲动,当我们坐下来敲出文字时,无论它们是美丽的蝴蝶还是灰色的小娥,都会扑棱着翅膀得到放飞。

故事简介: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回到农村当了民办教师,2年后,被村支书儿子顶了,无奈回家务农。在他丧气低迷时,一直暗恋他的农村姑娘刘巧珍,主动走近他并表白了自己的爱情。

两人好上后,高加林在外干革命的叔父回到当地任职,下面的小领导为了巴结叔父,将他安排到县委做宣传干事,他做得很出色。

高加林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摆脱农村,在城市大展拳脚。为了前途,他和巧珍分手,和高中同学黄亚萍重新确定恋爱关系,同时准备和黄亚萍一家去她的家乡江苏,那里有更大的事业舞台。

正在这个时候,有人举报了他——走后门转干,高加林再次卷铺盖回农村。这个时候,巧珍已经和别人结婚,黄亚萍也只能和他分手。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路遥的文字和感情都是质朴热忱的,我们能从阅读当中感受到,他对曾经生活过的土地炽烈的热爱。

也许正是因为这份热爱,他笔下的农村是美丽深情淳朴的,犹如文章中塑造的德顺爷爷和刘巧珍,他们身上没有任何瑕疵,任何人在他们面前都会相形见绌,无论农村人还是城里人。

但我所居住的农村并没有德顺爷爷和刘巧珍,会有萧红《生死场》里面的一些感觉,只是没那么严重。

真实的农村应该是《人生》中剔除了德顺爷爷和刘巧珍后的存在,小农意识会有,自私懦弱会有,当然善良淳朴也有。

所以,年轻人想要逃离的并不单单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还有整体小农意识的束缚;追求的也并不单单是功成名就,还希望得到精神上的释放和滋养。

高加林的这段经历很有代表性,农村的高中毕业生,一直都有高加林的尴尬。从事农活一方面没锻炼出来,更重要的是内心接受不了。去城市工作,城市根本不给你机会,也不愿接收你这个外来户。

高加林当了民办教师,这也是很多农村高中毕业生的唯一出路。他书教得很好,得到了学校和学生的嘉奖和欢迎。他的人生规划是,好好工作,争取早点转正。

在这个时候,他被关系户顶了。

心情苦闷时,刘巧珍走进了他的生活,即使在和巧珍热恋的时候,他也时时惦记着向往城市的“英雄梦想”。

喜从天降,因为叔父的关系,他被安排去县委做宣传干事。新的工作岗位上,他游刃有余,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这时候,他感觉和温柔善良美丽但目不识丁的刘巧珍有了距离。

高加林错了吗?先不要妄下断语,可以先问一下自己,如果我们处在他的位置一定会比他做得更好吗?

现实比道德更有力量。现实就是,如果高加林在农村,他会和刘巧珍在一起;如果他在城市,黄亚萍才会和他在一起。

黄亚萍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高中时她和高加林是同学,当时她就喜欢他。高中毕业,高加林回了农村,两人的距离只有十来里路,谁都没想继续交往,谁都知道不可能了。

高加林回到了城市,黄亚萍开始追求他,热烈地爱恋他。高加林再次被辞退回农村,他们选择了分手。

黄亚萍错了吗?她是父母的独生女儿,父母亲都是干部,让她跟着高加林回农村务农,可能吗?如果那样,他们会把人生搞得更加糟糕。

当然,我们希望高加林不忘本,始终如一地喜欢巧珍,那将是他一生的福气。只是,24岁的他当时还不懂得,这个女人的珍贵。所以,他栽了人生路上第一个大跟头。

初中生路遥的《人生》读后感 第8篇

在《人生》中, 路遥通过对主人公高加林一小段人生道路的刻画, 试图以一个青年人精神导师的角色来回答青年人普遍关心的人生价值问题。高加林作为新旧社会体制交替年代农村知识青年的典型代表, 不管是在高家村小道上与农村姑娘巧珍肩并肩亲密的走着即使面对众人看“洋人”似的眼光也“咱们干脆什么也别管了!村里人愿笑话啥哩”路遥:《人生》,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以下未标明出处的小说引文皆出于这个版本, 还是在“卫生革命”中高加林为了显示其个人主体地位与话语力量, 向生活环境发起挑战, 还是在狠心抛下曾在他低沉痛苦时给予他关心温暖的农村姑娘巧珍而选择城里理想生活伴侣黄亚萍, 都反映出在高加林这一青年的思想架构里已模糊甚至消除掉了十七年、文革时期对于他的桎梏, 而建立起了一套全新的自我认识:

“你们有你们的活法, 我有我的活法!我不愿意再像你们一样, 就在咱高家村的土里刨挖一生”。

在《人生》中路遥没有对高加林的这种“活法”做过多的阐释, 但如果将其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高加林跟其他同时代的年轻人一样, 经历过文革时的创伤, 在面对时代巨变的浪潮时都对生活、人性、人生意义有自己的看法, 都发现了“自我”和“自我价值”, 敢于大胆追求自我理想、违背父母的意志, 他不甘顺承父辈的传统安分的当一个农民, 而是希望“进城”沐浴在现代文明的春风中, 正是这种“自我”的觉醒支撑起了高加林逃离农村的精神勇气, 而对“自我”能力的认知则给高加林提供了更大的决裂勇气, 让他在面对与巧珍的爱情时决然提出分手, 对于城里人的嘲笑与讥讽作出强烈的心理反应。同时, 高加林的这种“活法”又显示出了青年人相对单纯的一面, 他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奋斗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 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他有所抱怨, 但当他自己通过“走后门”的方式进城, 他就选择了默认和接受的态度。

高加林的“活法”展现出了以往的社会主义集体观念的崩塌和青年自我意识的觉醒。这就颇像五四时期鲁迅《伤逝》中子君高呼的“我是我自己的”一样, 但这种“活法”也非常脆弱, 它不仅会遭受到还未被现代文明风吹到的落后闭塞的高家村里村民的置疑和嘲笑, 也容易被充斥“不正之风”的城市文明所异化, 纵观《人生》, 高加林做出新的“活法”的选择, 无疑是他所面临的一系列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对于带有十七年时期典型色彩的社会观、人生观与文学观的路遥来说, 在面对高加林这次感情的背叛时显得非常的矛盾, 一方面小说情节的发展要求作者必须让高加林抛弃巧珍, 另一方面道德上的自律又让他犹豫不决, 为了让这次背叛显得真实合理, 作者不得不将巧珍的形象进行丑化, 在高加林再次进城之前的巧珍是“看起来根本不像是个农村姑娘, 漂亮不必说, 装束既不土气, 也不俗气”, 而且识大体, 表达有分寸:

加林奇怪地看了看她, 说:“他是你们的亲戚, 你还能骂他?”

“谁和他亲戚?他是我姐姐的公公, 和我没一点相干!”巧珍大胆地回过头看了一眼加林。

“你敢在你姐面前骂她公公吗?”

“我早就骂过了!我在他本人面前也敢骂!”

而当高加林再次进城后, 巧珍已被改写为一个无知、土气, 跟高加林谈“十二个猪娃”的普通农村姑娘:

巧珍看见加林脸上不高兴, 马上不说狗皮褥子了。但她一时又不知该说什么, 就随口说:“三星已经开了拖拉机, 巧玲教上了书, 她没考上大学。”

“咱们庄的水井修好了!堰子也高了!”

“你们家的老母猪下了十二个猪娃, 一个被老母猪压死了, 还剩下……”

“是剩下十一个了。可是第二天又死了一个……”

刘巧珍形象的转变显得较为唐突与生硬, 这不仅没有使高加林的背叛合理化, 倒显得这种背叛是建立在高加林对于愚蠢、笨拙的刘巧珍厌恶的基础上, 增加了某种不道德感。

路遥对于有自己“活法”的高加林, 心态是十分复杂的, 他通过小说中德顺老汉这一人物, 完成了自我情感在作品里的直接投射。在高加林遭遇人生的打击回到农村成为农民时, 作者将同情与鼓励的情感投射到了德顺老汉的话语中:

“加林实在是个好娃娃!别看他明楼、立本现在红火哩, 将来他们谁也闹不过加林的世事。”

“你的心可千万不能倒了!娃娃, 不要灰心!一个男子汉, 不怕跌跤, 就怕跌倒了不往上爬, 那就变成个死狗了……”

当高加林在抛弃巧珍, 决定剥离以往身份与环境, 融入新的身份与环境并在“利己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时, 作者就会借德顺老汉之口发出“人常说, 浮得高, 跌得重”、“不管你到了什么时候, 咱为人的老根本不能丢啊……”的忠告与叹息。正如路遥自己所说:

“我自己当时写这个人物时, 心理状态是这样的:我抱着一种兄长般的感情来写这个人物。对这个人物身上的一些优点, 或者不好的东西, 我都想完整地描写出来, 在作品中可以看到, 我对他思想感情上一些不好的东西的批评是很尖锐的, 我的倾向性, 表现在《人生》的整体中, 而不是在某个地方跳出来, 把高加林批评一顿。”路遥、王愚:《关于〈人生〉的对话》, 《路遥文集》第2卷, 第414页。

可以看出, 路遥并不否定高加林这种“活法”里积极的一面: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这是符合当时的“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历史潮流的, 是代表着当时农村青年普遍的价值倾向, 在路遥以后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 路遥对于像孙少平这类勇敢走出农村的知识青年更是抱着鼓励肯定的态度。然而路遥也对于高加林思想上“不好的东西”感到了不满, 这种“不好的东西”主要表现在高加林对于刘巧珍爱情的抛弃和通过“走后门”的方式再次进城, 所以路遥在小说结局上才会安排一场颇有仪式感的场景:

高加林一下子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 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 沉痛地呻吟着, 喊叫了一声:

“我的亲人哪……”

赏析路遥作品《人生》 第9篇

《人生》发表于1982年,作者以改革初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构成了它的时空背景。小说主人公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的这样的人生变化过程构成了其以写实为主的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我认为,作品成功之处就在于对高加林这一人物性格淋漓尽致地描写,由此体现出高加林在人生的道路上所面临的那种艰难选择。

高加林正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复杂的人物。他身上既体现了现代青年那种不断向命运挑战,自信坚毅的品质,又同时具有辛勤、朴实的传统美德。他热爱生活,心性极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关心国际问题,爱好打篮球,并融入时代的潮流。他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忍气吞声、安守本分,而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但是他的现实与他心中的理想总是相差极远,正是这种反差构成了他的复杂的性格特征。当他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后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时,他很满足这个既能体现他的才能而又对他充满希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他就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正当他失意无奈,甚至有些绝望的时候,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他的生活,刘巧珍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炽烈的爱。而实际上她所得到的爱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高加林在她的眼中是完美的,而她对于高加林来说只是在他失意时找到了精神上的慰籍。当机遇再次降临到了高加林身上,他终于抓住了这次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 城市生活给了高加林大显身手的机会,又让他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高加林的确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当他们俩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时,高加林已经进入了一种艰难的选择之中。当高加林隐隐地有了这种想法时,他的念头很快便被另一种感情压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亲切可爱的脸庞,想起了巧珍那种无私而温柔的爱。当巧珍带着狗皮褥子来看他时,他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感情一下子表现了出来。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他接受了黄亚萍的爱,可同时意味着这种选择会无情地伤害巧珍,当他委婉地对巧珍表达了他的这种选择后,巧珍含泪接受了,但她却并没有过多地责怪高加林,反而更担心高加林以后的生活,劝他到外地别多操心家里的事,可泪水却在巧珍的脸上刷刷地淌着…… 但是好梦难圆,高加林进城这件事终于被人告发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他难以承受这份打击更难以面对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减少了狂热而又冷静地反省,接受了德顺爷爷的一翻话,而后一下子扑倒在黄土地上,流下了痛苦和悔恨的眼泪…… 有人说这是一部爱情小说,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我认为不是,或不全是。有人说这是一部揭露生活阴暗面的小说,从作品立意的高度来看,我认为不是,或不完全是。有人说作品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见新忘旧、喜新厌旧的卑鄙小人,也有人说高加林是农村青年个人奋斗的典型,他追求真正婚姻的自由,为事业追求文化相当的合法配偶……其说不一,不一而足。我认为,正是作家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创作了高加林这一复杂的人物性格,才使各种评说纷至沓来、莫衷一是,这恰恰说明了这一人物性格的鲜活率真而不矫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加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他是一个复杂到相当真实的初出茅庐的农村青年。他的崇拜者、城市姑娘黄亚萍觉得,这个年轻人既像保尔·柯察金,又像于连·索黑尔,是具有自觉和盲动、英雄和懦夫、强者和弱者的两重性的人物形象。性格的复杂性、两重性,是人生社会复杂性、流动性的生动反映和深刻表现。高加林一方面留恋乡村的淳朴,更留恋和巧珍的感情,另一方面,他又厌倦农村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向往城市文明,希望能在那里实现自己新的更大的人生价值。对他来说,这一开始就是一个甜蜜而痛苦的矛盾,由于偶然的机会,他的命运出现了转机,他对生活、对自己作了重新的估量。最后,他与刘巧珍的爱情终于被与黄亚萍的世俗爱情所替代。他与刘巧珍的分手标志着与土地和它所象征着的传统乡村生活的决裂,他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终于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步合法但却不尽合理和合情,特别是它对巧珍所带来的伤害更令人遗憾,就是他自己也难免内疚和不安,他在心里谴责自己:“你是一个混蛋!你已经不要良心了,还想良心干什么……”自我谴责背后是一种痛苦搏斗后的自我肯定。最终,他把来自内心的良心发现和来自外部的责难全部否定,“为了远大的前程,必须作出牺牲!有时对自己也要残酷一些。”这里个人奋斗的狭隘自私的性格特征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写,通过对高加林性格特征的刻画,作品揭示出人生的含义终于被他误解,社会变成了一座动物化了的竞技场,暗示了高加林的悲剧人生。

作者在描写高加林的性格特征时,避免了二元对立的简单化处理方式,而是深入到社会变化所引起的道德和心理层面,从多角度刻画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人生》中偶然的机缘主宰着人生的命运。情节跌宕有致,故事大起大落,人生之路崎岖难行,高加林不断地翻筋斗。高加林在谋业问题上,由被挤掉到荣任,再由荣任又被挤掉,这就是今天的人生,今天的人生中被作者巧妙地截取下来的一小段,构成了《人生》这部作品的主要部分。这一段选得好,人情世故都有了,重要的是有血有肉的高加林的性格特征也被包括进去了。高加林在事业上的三部曲,造成了他同巧珍爱情关系上的三部曲,也造成了同黄亚萍关系上的三部曲,以及同父老村民们关系上的三部曲,通过对几个不同三部曲的描写,作者从社会、心理和道德层面上对高加林复杂的性格特征作了深刻的描写,三部曲的偶然机缘,实际上是主人公复杂性格使然,从而使一个有为的青年难以有所作为,最终落得悲剧的结果。作者还通过引用名人的话来折射高加林的性格特征。例如,路遥在《人生》中就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这段话就有助于读者来理解高加林的性格特征。作者高明之处是引领读者一同思考,高加林究竟是一时的悲剧还是一生的悲剧?这一问题需要读者在把握高加林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来进行深刻思考。

总之,作者路遥在《人生》中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刻画了主人公高加林复杂的性格特征,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描写,揭示了充满生气和机遇的城市生活对于像高加林那样身处封闭而又贫困的农村知识青年构成了一种双重的刺激,不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在面对城市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的种种冲击中,作者郑重提出了农村知识青年该如何在人生道路上作出选择这一深刻问题。由此可以看出,阅读并欣赏文学作品尤其是这样的名著,不仅仅是一种消遣,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以启示: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们要慎重,做出正确的选择。

路遥人生读后感 第10篇

读完《人生》,走近高加林这个角色。他那强烈的自尊心,对大城市的渴望和远大抱负,使他失去自我,没了本心,不知道自己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因此错过了太多,空留悔恨而终。高加林与农村女孩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的感情纠葛是本书的主线之一。高加林实实在在是个才子,有理想有追求有见识。对于他的才能我是欣赏的,对于他事业的变迁我是同情的,对于他的追求和理想我是理解的,但对于他的爱情抉择,我却是有许多话要说,可什么也说不出来。

爱情固然是美好的,刘巧珍是个没有文化,朴实地道的农村人,她却真真切切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以实际且热烈的方式爱着高加林,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在巧珍的陪伴和支持下,他度过了人生的阴霾时期,准备踏踏实实做一个农民,跟巧珍过幸福的日子。但是好运来了,加林常年在外地的叔父回家乡了,为加林安排了城里的职位,加林终于能够走出黄土地去他梦寐以求的县城工作了!他的勤奋、聪慧、让他迅速成为县城里人人称赞的人才,但在他事业平步直上的时候也遇到了感情的纠葛。他的高中同学黄亚萍,一个典型的新时代的女青年,她活泼开朗,博学健谈、家境富实,跟加林像高中时一样一起探讨人生、讨论国际大事。有着很多的共同话题。黄亚萍也爱上了高家林,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与高加林在一起了。

高加林在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终于决定狠下心与深爱他的巧珍分手。他的心也很痛,但是为了未来的前程,巧珍一个大字不识的姑娘在与黄亚萍聪明先进的对比中,显而易见。就这样高加林和黄亚萍开始了恋爱,亚苹的爱是大胆的,她对加林有着很强的占有欲,这点跟温顺的巧珍根本不一样,为此他们也时常有矛盾,虽然现在的日子让他有点飘飘然,也是他梦里中追求的。但时常会想起巧珍那可爱亲切的脸,让他内疚后悔。与此同时,伤心的巧珍答应了别人的求婚,嫁给了一样没文化的农村人,但她的内心还是深深爱着高加林。

正当加林事业爱情春风得意的时候,一场灾难似的打击向他袭来。加林工作走后门的事被揭发了,加林被撤去职务,他又要回去当农民了。这对正满怀热情、想闯出一番事业的他是天大的打击,他无法面对生他养他的黄土地的乡亲,无法再和黄亚萍恋爱,也失去了巧珍,最终还是无法摆脱农民的命运,这到底是生活跟他开了个玩笑还是他跟生活开了个玩笑。但是乡亲们并没有像他想的那样冷嘲热讽,而是同情热心地伸出了一双双粗实的大手,鼓励他安慰他,正如德顺爷爷说的“一个男子汉,不怕跌跤,就怕跌倒了不往起爬,那就变成个死狗了。”最终使高加林深受感动“一双失去光彩的眼睛重新飘荡起亮点火星”扑在这片土地上。

我能理解高加林的追求和抱负,作为贫穷落后农村中少有的读书人他想摆脱农民的命运、走出大山、闯出一番天地这本无可厚非:对于他对爱情的选择,选择了对他发展有利的有共同语言的黄亚萍,抛弃了深爱他的单纯善良的有着金子般心的巧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情有可原的。虽然最终他也发现了自己真正爱的还是那个可爱单纯的姑娘巧珍,只可惜为时已晚。高加林人生的跌宕起伏并不是个别现象,这个人物的原型是一个时代的众多的青年人,他们血气方刚,靠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生活总不是一番风顺的,有很多的岔道口要去抉择,无论选择的结果怎样,都要自己去承受。痛苦、辉煌、悔恨都是人生道路上必须承受的。《人生》也就是以那一波三折的故事吸引了我。正如路遥引用柳青的话所说的“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事业的岔道口,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能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在这个繁杂、浮躁的社会中,我们须时时怀着一颗平常之心。这样我们才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浮躁、消沉,迷失自己前进的方向。

我想,人生就如这段话一样,让我们慢慢去体验,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我们老了,回首往事时能欣然一笑。人生本没有意义,是我们给它赋予了意义。

路遥《人生》读后感 第11篇

与腥红的真实的血液相对的无色的精神的血液了,你尽可以用它衡量一个人受过多少良心的谴责,它就是道德的沙漏,只是再没有翻转的机会,高加林就是在懦弱的愚弄下流尽了它最后一滴精神血液。他的血为巧珍而流,为年迈的父母而流,为朴实的村民而流,甚至为他的家乡高家村而流,他辜负了所有,伤害了所有,高加林越是被包容,他越是血流不止,他们越是给予高加林一颗火热的心,高加林的热血越是加快流逝。他必须为自己内心的懦弱付出应有的代价。于是沾染了精神血液的幕布有了自己的意识形态,那是一张张黑色的,嘲弄的笑脸,嘲笑高加林的懦弱。

俄罗斯著名尼耶斯夫彼斯基认为:人生就是在上地眨眼的刹那,倾尽自己所有的血液,在幕布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一丝色彩,哪怕只是悲哀。

路遥《人生》读后感二

人生如果选择错误,发展就会出现歧路。每一段人生都有自己该演绎的东西。

《人生》发表于1982年,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构成了它的时空背景。作品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年青的农村小伙子高加林一年的人生经历。高中毕业后回到农村当起了小学教师,他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满足地生活着,可是因为村长的儿子高中毕业没事做取代了他的位置,他回到农村当农民,在痛苦煎熬的时刻,村里最漂亮但没有文化的女孩巧珍走进他的生活。内心由彷徨转为宁静。这一切因为叔叔的调回使他返回城里。同原来同学亚萍相见。亚萍与原男朋友分手而不顾一切追求,在都市生活中,加林与巧珍差距越来越大。最后放弃了巧珍,与亚萍好上了。加林走后门被揭发。加林又不得不回到农村,但巧珍已成为人家的新娘。但一切都悔之晚矣。故事简单但寓意深刻。

没有农村生活体验的人,很难理解农村人的世界。即使是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如果没有那份真挚燃烧的爱也无法理解他们。在路遥的文字世界里没有极度的坏人,就在于他对这个世界没有绝对恶意的猜测,而是用爱和温暖回报那个给予他生命体验的世界,巧珍和高加林他们都做了一个梦,都是一个不满足于现状的梦,也都是黄粱一梦。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们俩是一样的。所以人们更多去思考的不是始乱终弃,而是这其中的矛盾与挣扎。高加林的奋斗经历在中国当代社会具有典型意义。高加林作为一个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的农村青年,企图以自己的智慧和奋斗,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从表面上看,高加林所追求的是一种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实质上作品揭示的是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冲突。高加林始终处于矛盾之中,个人奋斗与社会境遇的不协调、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矛盾冲突,最终导致了他的人生悲剧。

小说更深刻地分析了造成这一悲剧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根源。高加林虽具有比别人更强的能力和才能,但却被毫无理由地挤出民办教师队伍;即使他再有才华,干得再出色,因为他是农民的儿子,他就必须被赶出县城。高加林的悲剧,体现他选择了一种与现存的人生观相矛盾的奋斗生活,更展示的是社会现实的不公正。

路遥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如果加林没有和巧珍分手那么他也许会在小城里长久地工作下去,但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能和一个大字不识的人生活一辈子吗?如果加林选择的不是亚萍而是另外的一个城市女孩,那么他又会是哪样地生活呢?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如果,也没有理想中的美满,它总是或多或少地让我们的现实与理想相背,一个人的性格与追求往往决定了他生活的大致轨迹。爱是什么?它有多大的力量?生活又会给你这次选择一个什么答案?谁都不知道,所以只有周密而郑重地做好人生的每一次决择,做到不后悔。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人生的路途坎坷,不必贪多,要的是过程。就算人生“对不起”我们,我们也不要做出“对不起”人生的选择,那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我极力推荐《人生》,并非它出色到不行,而是真的可以学到该学到的东西。

路遥《人生》读后感三

关于人生的话题在我心中一直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一直无法有清楚的答案。古人说:十五而向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我想自己连而立之年还未经历,又何谈不惑(自我封闭一下)。

一直读季羡林的《谈人生》,季羡林谈自己对生命意义、做人处事、名誉、朋友、压力、困难、爱情、成功等等人生中各种境遇的看法,那么我的一生怎么样完成?我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我的爱人?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我的价值?……。

路遥的《人生》则通过小说的故事发展,展现每个人对自己人生的选择,而这些选择有出于惯性、本能、环境、也有欲望、梦想,在时间推移中,人物在不同境遇下通过行为表达自己的人生。

《人生》具体背景我没有查证,应该在改革开放萌芽期,小说主人公高加林以农村知识青年身份出现,有激情、勤奋、才华、理想,在现实社会一次一次打击下任坚持努力去实现梦想,但另一方面欲望、虚荣充斥着他矛盾的内心,并最终被冲破。刘巧珍一位勤劳、朴实、善良的农村女性,她渴望知识、敢于追求、热爱生命、忠于现实,她给人以正面形象,或许表达着作者心中对一些事物美好寄托。黄亚平和克南虽都在城里长大,但成长环境的不同也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性格,但男性的理性、努力也时时左右他的行为。高明楼的圆通、眼界和眼光,马栓的圆滑,德顺的眼光,高玉德的憨厚,刘立本的精明。

这本小说是朋友推荐的,总希望能找到一些什么,可越是期望越是失望,直至被去除教师资格的高加林在农田里对德顺说“德顺爷爷,我一开始就想把最苦的都尝个遍,以后就什么苦活也不怕了。”才被震撼。人最怕面对的是脆弱自己,最强大的是内心的坚韧。

社会是现实的,人生的岔口也有很多,选择也就很多。在面对成绩,成功时要保持冷静,要戒躁戒躁,找到原本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在失意的时候,在给自己希望,想想美好未来,重新看待自己,相信一切都会变好。在普通中,在平凡中要耐得住性子,需要努力积累,只有在积累后才能抓住机会,如果高加林没有才华,也可能成为优秀的通讯干事。要有坚韧的性格,在困难面前理清思路,克服困难,坚定不移的走出自己的路。

高加林还是高加林,虽然故事结尾他回到了高家村,但我想所有人都清楚只要他梦想不熄灭,此段经历会成为他最为宝贵的财富。人要有梦想,要有激情,要吃苦耐劳,要敢于折腾,敢于寂寞。

路遥《人生》读后感四

这是我第二次翻看路遥的《人生》,感触远胜于第一次。第一次看《人生》时,我很诧异路遥为何要把《人生》作为小说名。记得第一次看是在读高二时,那时候还不能理解小说的内容,只是一味单纯的以看小说的眼光来看待这本书,但上大学后,再来看它时,却是另一种感受。

先来谈谈《人生》的情节吧。小说背景取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陕北农村地区。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年轻的农村人,他高中毕业当上了小学教师,就在他以为自己的才能和抱负能得以实现的时候,命运第一次给他开了一个玩笑。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利用关系让自己儿子顶替了他的教师位置,而他也由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变成了一名普通的农民。在这次人生的低谷中,他收获了一份美好的爱情,开始与农村姑娘刘巧珍谈起了恋爱,这使他的精神得到了慰藉,本来照着发展下去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命运又垂青了他。没过多久,因转业回乡的叔父的关系,高加林很快又回到了城市,并且成了一名县通讯干事。此时,加林重新遇到了他高中同学黄亚萍。在黄亚萍猛烈的爱情攻势下,并且有机会到大城市发展,他艰难地舍弃了农村姑娘刘巧珍,开始了与黄亚萍“罗曼谛克”般的热恋。然而,好梦难圆,命运又一次捉弄了高加林,高加林通过关系在县城工作的事被检举揭发,他因此又一次回到了农村。而此时,已是物是人非,巧珍已嫁他人。在听完德顺爷爷的一席话后,高加林也开始真实而深刻地思考“人生”这一命题。

高加林他身上既体现了现代青年那种不断向命运挑战、自强坚毅的品格,又同时具有辛勤、朴质的传统美德。他热爱生活,心性极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关心国际问题、爱好打篮球,并融入了时代潮流中。然而,真实的现实与理想之间产生强烈的反差,也形成了他矛盾复杂的性格特征。纵观他的人生,总是充满跌宕起伏,不断在得到中失去,又在失去后得到,继而又失去。正如路遥在小说中所说:“生活啊,生活,有时候让梦想变成现实,有时候又让现实变为梦想。”而高加林也在其中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什么是人生?无数先哲用事实告诉了我们:人生是从降生到死亡的过程,而这过程怎么走就是人生。我认为人生就是在这过程中对生活的种种选择,或对或错。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但现在对于我们来说选择的机会多了,倒让我们手足失措,迷茫了。而从高加林身上我们能看到他缺乏一种坚定的信念,对生活摇摆不定,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致命的缺点。所以,不管我们如何选择,就一定要坚定信念,就算错了,也不必垂头沮丧,过错也是试金石,大不了重头再来。正如小说结尾德顺爷爷所说的:“娃娃,你不要灰心!一个男子汉,不怕跌跤,就怕跌倒后爬不起来,那就变成死狗了……。”

而人生的另一特点就是无法预知,在这一秒永远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正如高加林在当教师时不知道社会的残酷,会让他再次沦为农民,在他当农民的时候也不知道他能重新回到他梦寐以求的城市,而他在城市正准备好好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时,更不知道他自己又要重新回到农村。也许我们在抱怨社会的种种不公,但我想说的是,社会本来就如此,没有绝对的公平,世界上只有两种事是公平的:一是时间,二是死亡。所以,我们惟有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更多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是怨天尤人。无法预知又怎样,人生本就如此,也不必太纠结于此,做好当下,足矣!

作家柳青曾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譬如政治上的岔道,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而我们,也即将踏入社会,也将面临诸多诱惑与考验,如何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人生的选择,选择的人生,或对或错,一切未知!但我在这里想说的是,不要因为乌云遮住了蓝天而止住我们奋飞的翅膀,也不要因为汹涌的浪涛而打破我们乘风破浪的勇气,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慎重选择,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路遥《人生》读后感五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路遥的《人生》。《人生》是以改革时期陕北时期的城乡生活为背景,它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它主要叙述了来自农村的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曲折的变化过程,其中他与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为故事发生的主要矛盾,最终也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再让我们对主人公高加林有深入的了解。他,一个土地养大成才的人,人生之路也是坎坷不平的,但他仍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幻想,令人同情。他,英俊潇洒,文韬武略,对外面的世界无比的向往,幻想最大城市内展翅高飞的生活,他的横溢的才华令人敬佩,他的理想我们可以理解。但对于他对感情的态度,我无言以对。

再让我们对高加林的人生经历作一阐述。高加林,高中毕业为考入大学回到了农村,做了教师,这工作对他来说还算不错,也挺体面,他也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努力工作,争取早日转为民办教师。但好景不长,村中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同样也是没有考上大学,在父亲的帮助下,顶替了加林。伤心欲绝的加林冲到家中,他内心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犹如一幅行尸走肉。但在这片土地上一直爱着他的心地善良单纯的姑娘刘巧珍,给了他内心巨大的安慰给了他重新生活的希望,他也渐渐的喜欢上了这位姑娘,但大家想象,一个才高八斗,一心幻想在大城市生活的青年与一个斗大字不识的农村姑娘能生活在一起吗?即使他们生活在一起,他们又能彼此快乐吗?

后来,加林由于自己远在边疆当兵的叔叔的归来,又再一次回到了城市,成为了一名记者。上天又让他再一次遇到了自己高中同学黄亚萍,一个满腹经纶的才女,他们有共同的话题,相同的兴趣爱好,相处的很好,在一起彼此也很快乐。当黄亚萍抛弃了深深爱着自己的张克南,把爱带给了高加林,并且也谋划了他们的未来。高加林抵挡不住大城市生活的诱惑,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无情抛弃了深爱自己的农村姑娘。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自己很快就要迈进大城市,生活却跟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他进城的背幕东窗事发,他不得不离开自己梦寐以求的城市生活与和自己相爱的黄亚萍,回到农村,得知巧珍已经结婚,他又陷入了无尽的悲哀与失望之中。也就是对这个人物的描写,反映了当时青年的追求,也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高加林的生活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回想自己走过的路,又何尝不是有很多的选择,我们做到三思而后行了吗?做出的选择让自己后悔过吗?

同时,人生也让我们认清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高加林一直在为自己的理想苦苦追求,这一点毋庸置疑,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年少轻狂的那份激情与挑战,我们才会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但在追逐梦想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会不断的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挫折是必然的。挫折之于人,就如狂风之于陋室,巨浪之于孤舟,百事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而意志消沉,万古旷世,有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之人因受挫折而葬身万劫不复的深渊……

上一篇:管道式采光装置征求意见稿下一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跳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