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食品安全制度

2024-05-21

餐厅食品安全制度(精选8篇)

餐厅食品安全制度 第1篇

餐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餐饮服务许可证》悬挂于醒目可视处。

2.食品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及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

3.工作人员上班时应穿戴整洁,并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4.保持饮吧内外环境卫生,加强通风和消毒工作,做到每餐一打扫,每天一清洗。

5.食用工具每次用后应洗净、消毒、保持洁净。

6.垃圾及时处理,搞好防蝇、防尘、防鼠“三防”工作。

餐厅食品安全制度 第2篇

二、必须按照《食品卫生法》要求,生产、加工、经营各种食品,不准以次充好,严禁生产经营伪劣商品。

三、必须使用正规厂家提供的油、盐、大米。并每次采购都要索证,建立索证制定。

四、不进腐烂变质的原材料,商品等。使用材料要生、熟分开,主、副食品无异味,无变色,无杂质,以防食物中毒。

五、搞好个人卫生,工作时要穿戴整洁,有健康证才能上岗。

食品安全认证制度 第3篇

本章着重介绍G M P、SSO P、H A C C P、ISO 22000四种国际通用的认证体系, 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在必须执行国家食品生产许可政策的同时, 还应更多的了解其它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加快企业发展的步伐。

一、GMP认证

G M P是G ood M 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缩写, 中文意思是良好作业规范, 是一种特别注重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它适用于制药、食品的行业, 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 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 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加以改善。

G M P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湿件、硬件、软件。湿件是指人员—需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所有工作人员均需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G M P知识培训;硬件指厂房、设施与设备—厂房设施要符合G M P洁净级别要求, 生产药品时必须在洁净区内生产, 使用的生产设备要求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 设备易清洁, 不得与药品发生任何变化 (一般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 :软件指组织、制度、工艺、操作、卫生标准、记录、教育等管理规定—必需制定完善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记录凭证类文件, 它包括了生产、技术、质量、设备、物料、验证、销售、厂房、净化系统、行政、卫生、培训等各方面。

随着G M P的发展, 国际间实施了药品G M P认证。我国卫生部于1995年7月11日下达卫药发 (1995) 第35号“关于开展药品G M P认证工作的通知”, 同年, 成立中国药品认证委员会。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 建立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国药品G M P认证工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承办药品G M P认证的具体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辖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G M P认证申报资料的初审及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食品G M P认证由美国在60年代发起, 当初除美国已立法强制实施食品G M P外, 其他如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德国、澳洲、中国等国家均尚采取劝导方式辅导业者自动自发实施。食品G M P一半是指规范食品加工企业硬件设施、加工工艺和卫生质量管理等的法规性文件。企业为了更好的执行G M P的规定, 可以结合本企业的加工品种和工艺特点, 在不违背法规性G M P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良好加工指导文件。G M P所规定的内容, 是食品加工企业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条件。

二、HACCP认证

H A C C P是英文“H azard A nalysis C ritical C ontrol Point”的首字母缩写, 中文名称为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是一个为国际认可的、保证食品免受生物性、化学性及物理性危害的预防体系。H A C C P体系是一种建立在良好操作规范 (G M P) 和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SSO P) 基础之上的控制危害的预防性体系, 它的主要控制目标是食品的安全性, 因此它与其它的质量管理体系相比, 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影响产品安全的关键加工点上, 而不是将每一个步骤都放上很多精力, 这样在预防方面显得更为有效。该体系由7各方面的内容组成:进行危害分析 (H A) 和确定预防计划措施;确定关键控制点;建立关键限值;监控每个关键控制点;建立关键限值发生偏离时可采取的纠偏措施;建立记录保存系统;建立验证程序等。它作为一种科学的、系统的方法, 应用在从初级生产至最终消费过程中, 通过对特定的危害及其控制措施进行确定和评价, 从而确保食品的安全。其重点在于预防而不是依赖于对最终产品的测试, 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国际权威机构认可为控制由食品引起的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

H A C C P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 在开发航天食品时开始应用H A C C P原理。H A C C P概念的雏形是1971年由美国国家食品保护会议上首次被提出, 1973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 A) 首次将H A C C P食品加工控制概念应用于罐头食品加工中, 以防止腊肠毒菌感染。

2002年5月20日, 国家质检总局开始强制推行H A C C P体系。这一强制性标准包括2002年5月20日起实施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规定》及配套文件, 目的在于与国际通用食品卫生注册管理水平接轨。 (这一强制性标准取代了从1994年一直沿用的《出口食品厂、库卫生注册细则》和《出口食品厂、库卫生要求》, 列出的卫生注册必须接受H A C C P体系评审的产品目录中包括罐头类、水产品类、肉及肉制品、速冻蔬菜、果蔬汁、含肉或水产品的速冻方便食品共六大类。)

2002年5月20日起凡属以上类型的食品企业新申请卫生注册登记, 必须先通过H A C C P体系评审。因此前已获得卫生注册登记许可的企业, 则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H A C C P体系的建立并通过评审。

每次卫生许可注册登记的有效期为三年, 已经获得认证的企业必须在复检时通过H A C C P体系评审。这意味着他们分别有一年或两年的过渡期, 但尽管如此, 至迟到2004年底, 所有的涉及前述六大类出口产品的企业都必须跨过H A C C P这道门槛。

2002年7月19日卫生部印发《食品企业H A C C P实施指南》。要求各地卫生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 积极鼓励并指导食品企业实施《指南》。

三、SOSOP认证

SSO P (Sanitation Standard O peration Procedures) 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简称。是食品企业为了满足食品安全的要求, 在卫生环境和加工要求等方面所需实施的具体程序。SSO P至少包括8个方面:加工用水和冰的安全性;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污染;洗手、消毒和卫生间设施;防止污染物 (杂质等) 造成的不安全;有毒化合物 (洗涤剂、消毒剂、杀虫剂等) 的贮存、管理和使用;加工人员的健康状况;虫、鼠的控制 (防虫、灭虫、防鼠、灭鼠) 。SSO P计划一定要具体、切忌原则性的、抽象的理论, 要具有可操作性。

二十世纪90年代, 美国频繁爆发食源性疾病, 造成每年七百万人次感染和七千人死亡。调查数据显示, 其中有大半感染或死亡的原因与肉、禽产品有关。这一结果促使美国农业部 (U SD A) 重视肉、禽产品的生产状况, 并决心建立一套涵盖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所有环节在内的肉禽产品生产安全措施, 从而保障公众的健康。1995年2月颁布的《美国肉、禽产品H A C C P法规》中第一次提出了要求建立一种书面的常规可行程序—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SSO P) , 确保生产出安全、无掺杂的食品。同年12月, 美国FD A颁布的《美国水产品的H A C C P法规》中进一步明确了SSO P必须包括的八个方面及验证等相关程序, 从而建立了SSO P的完整体系。

SSO P指企业为了达到G M P所规定的要求, 保证所加工的食品符合卫生要求而制定的指导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如何实施清洗、消毒和卫生保持的作业指导文件。它没有G M P的强制性, 是企业内部的管理性文件。G M P的规定是原则性的, 是相关食品加工企业必须达到的基本条件。SSO P的规定是具体的, 主要是指导卫生操作和卫生管理的具体实施, 相当于ISO 9000质量体系中过程控制程序中的作业指导书。制定SSO P计划的依据是G M P, G M P是SSO P的法律基础, 使企业达到G M P的要求, 生产安全卫生的食品是制定和执行SSO P的最终目的。G M P、SSO P控制的是一般的食品卫生方面的危害, H A C C P重点控制食品安全方面的显著性危害。SSO P与G M P是H A C C P的前提条件。

四、ISO2000体系认证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 各国纷纷制定了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但是, 各国的法规特别是标准繁多且不统一, 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难以应付, 妨碍了食品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为了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在丹麦标准协会的倡导下, 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协调, 将相关的标准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整合, 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5年9月1日发布的最新国际标准:ISO 22000:2005,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 即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政策和原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设计、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保持和管理评审。ISO 22000的目的是让食物链中的各类组织执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其范围从饲料生产者、初级生产者、食品制造商、运输和仓储工作者、转包商到零售商和食品服务环节以及相关的组织, 如设备、包装材料生产者、清洗行、添加剂和配料生产者。

ISO 22000是该标准族中的第一个文件, 该标准族将包括下列文件:

ISO/TC 2200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 22000:2005应用指南, 于2005年11月发布。

ISO/TC 2200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提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和认证机构的要求, 将对ISO 22000认证机构的合格评定提供协调一致的指南, 并详细说明审核食品安全体系符合标准的规则, 于2006年第一季度发布。ISO 22005, 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和发展的一般原则和指导方针, 他将立刻作为一个国标标准草案运行。ISO 22000和ISO/T22004是ISO技术委员会ISO/TC 34 (食品) 的工作小组的W G B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开发的, 来自23个国家的专家参加了工作小组, 还有一些国际组织以联络员的身份参加, 除了食品规范委员会外, 还包括欧盟食品和饮料行业联合会和世界食品安全组织等, 他们参加了ISO/TS22003的开发。

ISO 22000规定了一个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并结合公认的关键元素, 以确保从食品链至最后消费点的食品安全。通过ISO 22000认证的企业是按照要求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 因此, 其生产的食品是优质和安全的, 消费者可以放心的选购使用。

摘要:以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HACCP) 为核心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是实现人类“农田到餐桌”、放心消费的重要保证体系安全食用、安全引用、放心消费的重要保证体系。国际通用的GMP、SSOP、HACCP、ISO22000认证等都是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中的一系列措施。

开家蛋卷食品餐厅 第4篇

餐厅消防安全制度 第5篇

为了加强和规范酒店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充分保障酒店内旅客、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酒店特制定了以下制度:

一、消防安全制度

1、酒店实行逐级防火责任制,做到层层有专人负责。

2、实行各部门岗位防火责任制,做到所有部门的消防工作,明确有人负责管理,各部门均要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3、酒店领导定期组织消防培训、消防演习、各种消防宣传教育的资料备案,全面负责酒店的消防预防、培训工作。各部门须具备完整的消防报告和电器设备使用报告等资料。

4、酒店内有各种明显消防标志,设置消防门、消防通道和报警系统,配备完备的消防器材与设施,酒店人员做到有能力迅速扑灭初起火灾和有效地进行人员财产的疏散转移。

5、设立和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包括门卫、值班负责人、逐级防火检查,用火、用电,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消防器材维护保养,统计好值班经理安全消防巡查记录。

6、对新老员工进行消防知识的普及,对消防器材使用的培训,特别是消防的重点部门,要进行专门的消防训练和考核,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7、酒店内所有区域,包括停车厂、仓库、办公区域、洗手间全部禁止吸烟、动用明火,存放大量物资的场地、仓库,设置明显的禁止烟火标志。

8、酒店内消防器材、消防栓必须按消防管理部门指定的明显位置放置。

9、禁止私接电源插座、乱拉临时电线、私自拆修开关和更换灯管、灯泡、保险丝等,如需要,必须由工程人员、电工进行操作,所有临时电线都必须在现场有明确记录,并在限期内改装。

10、酒店内部门开关必须有专人管理,每日的照明开关、冰箱开关等统一由专人开关,其他电力系统的控制由工程部负责。如因工作需要而改由部门负责,则部门的管理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必须对开关的正确使用接受培训。

11、部门下班及工作结束后,要进行电源关闭检查,保证各种电器不带电过夜,各种该关闭的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12、各种电器设备、专用设备的运行和操作,必须按规定进行操作。

13、前台、餐厅吧台、及客房小酒店吧的射灯,工作结束后必须关闭,以防度过高引起火灾。

14、吧台酒水及装饰物的摆放要与照明灯、射灯、装饰灯、警报器、消防喷淋头保持一定间隔(消防规定垂直距离不少于50cm)。

15、销售易燃品,如高度白酒、果酒,只能适量存放,便于通风,发现泄漏、挥发或溢出的现象要立即采取措施。

16、酒店内所有仓库的消防必须符合要求,包括照明、喷淋系统、消防器材的设施、通风、通道等设置。

二、消防安全检查制度

1、值班经理,每天进行防火检查,同时酒店经常组织小组不定时的检查线路及电源,检查中不留死角,确保不留发生火情的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记录整改。

2、部门经理、主管每周要进行一次消防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领导(口头或书面材料)。

3、对火险隐患,做到及时发现,登记立案,抓紧整改;限期未整改者,进行相应处罚;对因客观原因不能及时整改的,应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安全。

4、检查酒店员工相关的程序是否了解,是否熟知在紧急情况下,所应采取的切合实际的措施。

以上规定希望各部门负责人及员工积极配合、严格遵守。

仓库、厨房特别注意事项

仓库

1、仓库的主通道宽度不少于2m,通道保持畅通。

2、库房中不能安装电器设备,所有线路安装在库房通道的上方,与商品保持一定距离。

3、消防喷淋头距离商品必须大于50cm。

4、库房中严禁使用明火,严禁吸烟。

5、易燃易爆商品必须严格按规定存放,不能与其他商品混放。

6、仓库必须配备消防器材,消防器材的位置附近不能存放商品与杂物。

厨房

1、燃气使用部门定期对燃气管道及燃气具进行安全检查,杜绝因设施及设备的损坏、带故障运行造成的安全隐患,发现损坏、锈蚀立即采取报修和临时有效防护措施,并及时上报安全部直至隐患消除。

2、使用燃气,须设有当班安全员,负责燃气的当日监管工作。

3、燃气必须由专职操作人员使用,不懂燃气知识,不得操作燃气具。

4、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对燃气管道、阀门、开关、计量表、灶具私自拆改,如需要必须按程序报工程部进行改造。

5、使用燃气具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特别是点火程序,应按先点火后开气的顺序操作。

6.不要将重物压在输气管上。液化气罐禁止碰撞敲打,严禁用火烤等方法对液化气罐加温。

7、燃气操作间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发现燃气外泄时,要采取应急措施,开窗、开排风扇,加大通风量,严禁吸烟、开灯、动火。

8、使用炉灶时,要随时有人看管,不得离人,防止中间火焰熄灭,漏气遇火发生爆炸。点火时,必须遵循先点火、后开阀放气的程序。

9、经常检查灶具及管道有无泄漏、软管有无老化,发现漏气应立即停用,打开门窗,不准动火和电气开关,同时报告供气部门。

餐厅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度 第6篇

二、员工更衣室是为方便酒店员工更换制服、整理仪容、洗浴和工余休息而专门设立的。

三、原则上酒店员工每人可享有一个独立的更衣柜,但特殊情况下,员工可能会两人合用一个更衣柜。

四、员工入职时,由人力资源部负责配发,并免费发给一把钥匙;钥匙属于员工专用,不准转借,如有遗失,员工应立即向人力资源部及时申请补领,并交缴手续费。

五、员工如果临时忘记带更衣柜钥匙,可向人力资源部借用,但亦需交缴使用费。

六、未经人力资源部许可,更衣柜不得私自转让,或加配锁具、钥匙,或擅自强行开启,亦或私自打开他人的更衣柜,否则均予以从重处罚,甚至可能按照盗窃论处。

七、员工必须保持更衣柜内整洁、完好;柜内严禁存放任何酒店物品、贵重物品、食物、饮料或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八、更衣柜必须随时关闭并锁好,若其中贮存的现金或贵重物品发生遗失或被窃,酒店只负责协助调查,不承担赔偿责任。

九、不允许员工在更衣室吸烟或长时间无事逗留;也不得追逐打闹、高声喧哗,或玩游戏、打扑克等。

十、更衣室由保洁员负责清洁,员工须自觉维护室内卫生,不准在更衣室内摆放衣物、悬挂物品、随地吐痰、乱涂抹、扔垃圾、踩踏椅柜,或发生任何其它有碍卫生清洁的举动。

十一、员工离职时,必须将更衣柜清理干净,并把钥匙交还人力资源部。否则,离职三日后,人力资源部将予处柜内遗留物品,并不承担任何责任。

餐厅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度 第7篇

1、全体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合格通过安全操作知识培训。

2、全体用餐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健康证》。否则,不得使用统一餐具(非一次性)用餐。

3、全体工作人员熟知设施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了解设施设备基本运行原理。

4、工作时严禁在现场吸烟,嬉笑打闹,酗酒上岗及过度疲惫上岗。

5、全体员工会使用灭火器,熟知灭火和救助常识。

6、未经批准谢绝外单位人员进入后厨。

7、新员工上岗操作重要设施设备,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完成熟练操作过程,主管(厨师长)每日巡查各岗位操作情况,随时纠正违规行为。

8、安全责任到岗到人,全面深入树立“安全第一,重如泰山”的思想。

9、全员有责任提出改进安全管理及防患于未然的合理化建议,并严格要求自己,提醒他人,统一协助。

10、工作中凡登高、下低、搬运重物等必须由他人协助,避免一人独立操作。

11、各班组严格履行交接班记录,断水、断电、断气,多余料品归库,设备用具归位,闭锁门窗。

二、关于工作现场(区域)

1、烟火远离易燃器具、物品。

2、不堆放任何易燃物品。

3、随时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4、避免电源外露,机器漏油,水管漏水、炉灶跑气等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5、定期疏通下水,防止阻塞,随时清扫地面,做到防滑,防摔,保持清洁。

6、保持内外通风,对有害气体及时进行排放。

7、定期清洁油灶道、设备表面、墙壁等处油污,保持干净、光亮,风路通畅。

三、关于设备用具

1、每次使用前后检查煤气设备运转状态,重点部位(如灶头、排风)重点查看,严格执行“先点火,后开气,不用时随手关闭气源”的工作流程。

2、所有电器设备不用时及时切断电源,严禁带电检修。对冰箱(柜)等需要持续通电的设备经常检修运转情况,并随手关门。

3、使用刀具谨慎小心,轻拿轻放,妥善保管,避免切割伤人,严禁丢失。

4、接近高温(如炉、锅、电、气),严禁无任何防护情况下身体直接接触,避免被烫伤。

5、严格控制油锅温度,随时有人在场监控。

6、严禁乱接电线或无防护检验电源,防止被电击伤。

四、关于食品卫生

1、入库严格检验原材料质量,避免过期、污染或带菌类材料入库。

2、加工中操作人员须清洁双手和用具,特别避免双手直接接触熟食,烹饪前将食品清洗干净,烹煮中确保温度适宜,确保食物完全做熟。

3、剩余食品、原材料、半加工品妥善保管、归库、制冷,注意相互隔离,生熟分开。

4、定期灭杀蟑螂、蚊蝇等害虫,在规定范围内喷洒消毒剂。

5、严格清洗餐具,高温消毒,避免重复使用中发生传染。

6、加工间:室内每日必须不少于两次进行紫外线消毒

7、其他未尽规定,参照国家卫生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五、关于库房管理

1、摆放整齐,定置定位避免因混放而引起的串味、污染、划碰等情况发生。

2、保持库房温度、湿度及良好通风。

3、随时检查储物状况,及时处理变质或废弃物。

4、设专人管理,移交钥匙认真记录;不用时锁好门。

中外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比较 第8篇

一、食品安全的基本概述

所谓的食品安全主要是指没有毒害、没有药物残留, 符合相关营养需求的食品, 人们在食用这些食品之后, 不会给身体带来任何的危害。结合倍诺食品安全基本含义, 食品安全是“食品中含有毒素, 或者存在有害物质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公共性安全问题”。同时, 食品安全也是对食品在加工、生产、储蓄、销售等过程进行监管, 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以及食用安全, 减少人们身体疾病隐患, 由此可见, 食品安全对人们和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在2013年末, 在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习近平主席做出了重要的讲话, 要给我国人民提供安全的食品, 相关部门就要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所以。食品安全, 主要指“管“出来的。

二、中外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比较分析

(一) 中外食品卫生监管法律体系之比较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我国相关部门就颁布了《食品安全法》, 但是根据实施结果来看, 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为了有效处理这些问题, 就要对原有的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因此, 在2008年, 我国相关部门又发布了《食品安全法》草案, 并向社会收集一些修改意见, 经过无数次的修改和调整, 终于在2009年初, 新型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出台。

外国《食品安全法》具备四项作用, 第一, 避免出现因为食品问题而引发人民身体危害;第二, 注重食品营养;第三给人民提供准确的食品安全信息;第四, 增强国民体质健康。最早的《食品安全法》发布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后续也经历了无数次的调整和修改, 最终在2008年全面实施。新实施的《食品安全法》中, 不仅包含了《食品卫生法》, 同时还涉及了食品卫生法实行令等相关内容, 这让外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得到了全面的完善。

由此可知, 国外的食品卫生监管法律体系建立的时间要远远长于我国食品卫生监管法律体系建立的时间, 并且和我国的食品卫生监管法律体系进行比较, 国外的食品卫生监管法律体系更加的全面, 它不仅仅包含了《食品卫生法》, 同时还涉及了食品卫生法实行令等相关内容, 这样有效的保证了食品的安全。

(二) 中外食品卫生监管体制之比较

结合我国的《食品安全法》, 我国的中外食品卫生监管体制涉及的主体主要包含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中央;第二个层次是地方。中央主要包含了国务院建立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对食品安全进行协调、指导以及监管。国务院建立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主要工作就是对食品安全进行评估、对食品安全标准进行制定、对食品安全信息进行公布、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全面调查和处理。地方的食品卫生监管主要是由地方政府部门负责, 并根据上级部门下发的任务和标准来进行食品安全的监管、引导和协调。

国外的《食品安全法》中以明确指出, 结合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要求来进行食品加工、生产、运输、销售等工作, 其中,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主要交给食品安检部门、农业部门、水产部门以及环境部门等负责。

由此可以, 国外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与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比较, 还是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 他们都是应用分散式的管理方式进行食品安全监管。我国的食品卫生监管工作主要交由卫生部门负责, 而卫生部门旗下又设有农业、工商、质量监管等多个部门, 并对其进行分工, 一旦出现问题, 将职责落实到个人身上, 从而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质量和水平。

三、结语

人们的三餐都离不开食品, 只有保证食品安全, 才能建立和谐优化的社会。但是, 现阶段, 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 这些安全问题的出现, 也就预示着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弊端。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升, 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业越来越严格, 为了给人们提供安全的食品, 就要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并和西方国家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比较, 借鉴一些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方式, 从而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质量, 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给我国人民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

参考文献

[1]何翔.中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比较研究[J].卫生研究, 2013, 02:343-346.

[2]赵赤, 卫乐乐.论我国食品安全刑法规制的完善[J].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01:62-67.

上一篇:输电线路施工论文下一篇:片区联合教研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