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人合教务长:教育大计,以人为本

2024-09-01

燕园人合教务长:教育大计,以人为本(精选3篇)

燕园人合教务长:教育大计,以人为本 第1篇

燕园人合教务长:教育大计,以人为本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发展教育事业,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人才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教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国家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以人为本。现今教育应当怎么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了燕园人合,近距离地与燕园人合教务长王良义老师进行深入探讨。

据悉,燕园人合是由13个北大人在清华、北大、人大、国科大等学府百余位专家教授及千余名北大历往届总裁班优秀企业家学员倡导和支持下,联合创建的集教育、平台、资本为一体的企业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燕园人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元培商学院有限公司均是专门从事高层管理人才培养与发展事业的教科组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包括:博雅领军计划(后EMBA班)、博雅名媛计划(后EMBA班)、博雅未来之星以及定制式EDP项目。王良义老师自燕园人合及元培商学院成立起就担纲教务长要职,专门负责教学统筹、师资安排、教务管理、学员服务等工作,之前一直在北大担任数十期总裁EMBA班班主任,不仅具有教育管理职业化素养,而且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

与王良义老师谈及教育发展需以人为本时,他滔滔不绝地说道:“教育是塑造人、发展人的事业,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人。人是教育的主体与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反映了教育的本质特征,回答了教育为谁而存在或发展的根本问题。任何教育都须坚持人本思想,提升人的生存价值,关注人的精神存在,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任何教育工作都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那么,教学过程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呢?

王良义老师认为:坚持人本的教育原则,须信任人,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成就人。具体缘由如下:

(一)信任人。信任是有生命的感觉,也是人格的嘉奖。只有相信人人都有才,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有价值,才能充分发挥人的无限潜能。尽管各自兴趣、性格、特长、学历、资历、背景等各不同,但都要赋予公平的教育机会及平等的发展空间。

(二)尊重人。教育工作者尊重人是必需的,也是没有条件的。尊重人格,维护尊严,保护自尊心,使之在道德上受到尊重,个性上赢得发展,心理上获得关怀,拥有人格上的平等交往。

(三)关心人。欲动天下者,先动天下人心。心中始终装着他人,动之以情,施之以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点。

(四)理解人。心与心之间有多远,不要问尺,要问心灵。理解是座桥,连接着来自不同时空的心灵。除了给予帮助,鼓励进取之外,还要宽容他们的过失,使之在自责中纠正过失。

(五)成就人。人是教育发展的根本。立足实际,放眼未来,提高教育水平,造就英才,使之成为财富创造者。

王良义教务长对教育以人为本的观点鲜明,但实际工作中是如何践行呢?我们走进燕园人合总裁办公室,作为王良义老师的上级领导杨尚东CEO却对他作出如下评价:

在我的心里,在我的梦里,在我的脑海里,王良义老师是我朋友中算不上最精明强干的那一个,但他忠心于朋友,忠实于岗位,忠诚于事业;是我同事里算不上最能言善辩的那一个,但他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真诚奉献;是我部属内算不上最言听行从的那一个,但他敢于承责,勇于进取,善于协作。

有人说,他是一头牛,一头勤于劳作、默默耕耘的牛,有着朴实无华的外表,谦逊和低调,一心耕作,心不傍鹜;从来不张扬,不自夸,不自满,更不浮躁;总是那么一个劲,总是那样进取,总是默默地耕耘着、奋斗着。有人说,他是一匹马,一匹奔腾的骏马,有着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品质,善良与忠诚,即使路途再艰难险阻,也始终坚持与团队共荣辱、同发展,朝着既定目标与方向,一路驰骋,敢于开拓,勇创新高。

有人说,他是一只狼,一只精诚协作的狼,有着坚韧、执着和团结的精神,积极和主动,自信和果决,专注和勇敢,以傲骨铮铮的个性,合作互助,挑战困难,不屈不挠,一往无前。

概而言之,作为朋友,他是值得终生信赖的兄弟;作为同事,他是值得身边学习的榜样;作为部属,他是值得领导委以重任的干将。

不仅领导中肯了王良义教务长的教育管理工作精神,而且燕园人合各部门人员对他赞赏有加:

李侠(燕园人合教务专员):“作为班主任,尽职尽责,哪怕点滴小事,也要做到尽善尽美,全心全意为学员服务;作为领导,关爱下属,平等友好,是下属的良师益友;作为下属,对于领导的要求,竭尽所能,力争完美,只有想不到的要求,没有做不到的标准。与同事相处融洽,是大家的好管家。”

王爱华(燕园人合财务):“责任心强、事业心强、工作能力更强。他的所作所为,同学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他点赞。他的精神使同事们更积极的去工作,齐心协力,并肩奋斗,共同打造一个更好的氛围。”

康婉玉(燕园人合行政专员):“在工作中既讲求效率,又要讲求质量,一丝不苟的工作风格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他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也给我们每一个人诠释了燕园人合文化主题的精髓,他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在一起•创未来”的文化理念,影响着我们燕园人合每一个人,促使我们共同奋斗、共同成长!”

姚美荣(燕园人合总裁办副主任):“为人正直,工作认真,负责,细心周到、统筹能力强,凡事能从大局观考虑,应变能力强,处理紧急事务的能力强。对待同事像家人一样,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时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作为燕园人合的教务长,在教学上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有自己独特的带班方法,能和学员打成一片,每位学员对他都非常认可和尊重。由于课程都是安排在周六日,他没有自己的假期,每个周六日都陪伴在同学身边。坚守着自己的教务岗位,做好每次课堂的安排和执行监督。保证每次老师授课质量和教务服务都能使学员满意。”

吴艾洪(燕园人合网络部主任):“勤恳务实,吃苦耐劳,善于学习,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注重团队以及个人的成长,能随时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工作方法和端正心态,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提升自己,在团队中起到了榜样作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赵思阳(燕园人合发展部主任):“重承诺-说到做到,以有限的精力付出无限的服务;敢承担-责任心强到尽可能完美的完成每一次的重要使命;忘自我-第一位的服务理念,全身心的投入,从无怨言;能量支柱-从精神和灵魂上引领教务先驱理念,与师生的完美配合,打造燕园人合教务系统化梳理。”

于海洋(燕园人合外联部主任):“有人说他是最美的人,有人说他是我们博雅名媛计划(后EMBA班)的国民老公!耿直,认真,负责的精神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因为王良义老师一直都秉承着你们快乐,我就快乐;你们有所获有所得,就是我最大的收获,一句简单的话语,蕴含着他一切都在为他人考虑,这就是我们最美教务长王良义老师坚守岗位只求奉献,不求回报,一切为了学员,一切为了他人,一切为了同事,一切为了集体的无我精神。“

郑磊(燕园人合项目部主任):“重责任有担当,有勇气有谋略,有胆识又细致,待人尊重谦让谦卑坦诚!做事有条理、做人有原则,创业者的工作心态,任劳任怨、无私付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凡事大局着想!王良义老师是真正践行燕园人合‘六个共同,六个坚持,六个不做’的模范。”

张园(燕园人合招生办主任):“思想纯朴,待人随和诚恳,处事稳重,同事关系好,热爱集体,乐于助人是你的美德。爱好广泛。知识面较宽,做事认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程秀蕊(燕园人合新媒体中心主任):“工作认真、负责,勤劳,踏实,正能量,对于做每一件事严格要求,尽职尽责、善于创新,追求完美。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的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不怕吃苦的精神。”

刘志海(燕园人合综合部主任):“在工作中,做事干练沉稳,一丝不苟,有条理、无私付出;在生活上,他为人和蔼可亲,任劳任怨帮助每一位同事;在教务管理上,他严于律己,时刻为班级着想,满身充满着正能量;他的精神时刻地传递每一个人,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王永现(燕园人合品牌部主任):“王良义老师是一位特别优秀的事业伙伴,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班主任!对同事热情有爱,对公司忠诚付出,对学员尽心竭力!也是一位激情阳光的人,从未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去偷懒,总是在努力创造出一段又一段连自己都被感动的日子里前行,永远努力前进,要求变成那个最好的自己!敢行动,梦想就会生动!向您学习:未来很美,一起向前!”

陈美彤(燕园人合总裁助理):“认识王良义老师已经3年了,第一次和他带班就感受到他的专业、认真、负责、细致周到,有他在的地方就是放心,这种品质贵在坚持,这么多年来一直如此。他是学员心目中的好班主任,女生心目中的国民老公,同事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好伙伴。”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第2篇

●充分认识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当今世界, 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人才培养与储备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人口大国, 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只有一流的教育, 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 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当前, 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许多困难, 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剧, 使我国的外部需求急剧减少, 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公平正义, 同样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各类人才。

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 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为群众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满足群众对发展教育的期望, 推动教育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 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极为关注的“上学难、上好学”的问题, 这是人民的需要, 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1985年中央下发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1993年, 中央下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 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 中央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对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现在, 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 结合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 有必要制定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 制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规划, 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制定规划需要把握的指导方针和总体布局

我们要制定的规划是指导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相适应, 体现全局性、宏观性、长远性和战略性。规划主要对2009年到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安排。这12年也要分阶段规划, 远期的目标和措施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联系起来考虑;近期可以规划得细一些, 与教育“十一五”规划相衔接, 保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系统性、连续性。但是,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许多工作不能等规划全做好了才进行。有些看准了的事情, 可以先行试点, 试验成功了立即实行。这也是我们这次制定规划的一个特点。

指导思想是制定规划的主线, 也是灵魂。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 我提出若干方面请大家考虑:第一, 要坚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三个面向”归根到底就是要赶上时代的要求, 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要立足于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需求, 从我国教育的实际出发, 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 这些就要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超前安排。要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 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 紧密结合我国教育实际, 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办事。要把教育的改革发展放在我们正在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中谋划, 充分考虑国家现代化总体布局对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充分考虑国家未来人口发展和学龄人口的结构变化, 使规划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第二, 要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同经济体制改革相比, 我国社会事业改革相对滞后。教育要发展, 根本靠改革。教育规划要成为一个改革创新的规划,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勇于创新。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 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探索。第三,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教育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都是国家意志。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坚持的方针, 必须在教育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第四,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充分考虑群众的期盼, 把促进教育公平, 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作为规划的重点,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规划的落脚点。第五, 要坚持立足基本国情。既要看到我国经济总体实力在不断壮大, 又要正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贫富差距大, 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既要看到现代经济和城市人口对教育的较高需求, 又要重视农村教育和中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情况, 还必须充分考虑我国人口众多、现阶段农村人口大规模迁徙和流动的特征。

教育规划要有总体规划, 又要有分类规划。总体规划主要是以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为核心, 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 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等提出具体要求。分类规划主要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综合考虑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新特点, 提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政策措施。每个分类规划是总体规划中有特色的一部分, 包括对大学、中学、小学、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终身教育、民办教育等发展, 都要分门别类地作出专题性的规划, 规划要有战略思想和宏观思路, 也要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 增强可操作性。

●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

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 给予明确的回答。

第一, 关于义务教育的问题。要把义务教育办好,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目前社会反映义务教育中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要找准症结所在,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我非常赞同教育资金的多样化来源, 在全社会崇文重教要利用全社会的资源, 这项工作我们也可以列入规划。我们说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他的收益回报社会最好是投资教育。我们讲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指的是人人都有上学的机会。孔夫子说“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就是教育公平。收入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时, 但是教育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生。必须注意的是, 我们要重视教育资源的公平, 但不能把学校办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学校还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2008年, 中央财政用于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资金达到570.4亿元。自“两免一补”以后, 2007年又大幅度增加奖助学金经费。从高中阶段教育到大学教育, 过去全国奖助学金加在一起仅有18亿, 2008年将达到200亿元左右, 今后还要逐年增加。对义务教育, 我理解不单是个免费的问题, 它从社会学、教育学上来讲, 带有强制的含义, 就是具有制度性, 既是国家的责任, 也是公民的义务。要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 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 把有限的国家财力多用在最困难的孩子们身上。还要研究如何办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问题。

第二, 关于农村教育问题。我们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发展农村教育要重视两点:一是要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 实行城乡统筹, 把农村教育放在重要地位。解决农村教育的问题, 必须改善农村的教学条件, 包括校舍、设备、远程教育。所有学校的建筑, 都要建设最安全的, 也就是让群众最放心、让家长最放心、让学生最安心的地方。这就需要加大投入。2007年至2008年, 我们用于全国农村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共达268亿元。要认真总结这几年危房改造工程及校舍维修改造机制实施的情况, 在落实国家关于扩大内需的重大措施时, 要制定和完善中小学校校舍建设的规划。二是要下决心解决农村教育缺乏的问题。农村教师在农村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 农村教师当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一个是待遇问题, 一个是素质问题。当然, 这两个问题也是相互联系的。待遇问题, 工资、职称、住房这些都应该逐步加以解决和提高。从2009年元月1日起, 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 这将涉及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037万人, 必须及时研究和妥善处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把这项工作认真搞好。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 就得号召并有具体政策引导大学生、师范生到农村去任教。有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 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 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 甚至还要高, 现在不同了, 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本来经济社会发展了, 农民收入逐步提高了, 农村孩子上学的机会多了, 但是他们上高职、上大学的比重却下降了。这有多方面原因, 要认真分析研究, 关键是要缩小城乡差距, 推进城乡统筹。很多名人都是苦出身和从农民中来的。农村学校教育条件差, 但是农村的孩子们素质并不差, 同样能够成才。我们现在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比较低。在这次教学改革和发展规划当中, 要特别重视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

第三, 关于职业教育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 职业教育很重要, 应该搞得更好。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 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样做有利于缓解当前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 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扩大社会就业。特别是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特点, 要重视农民工培训。真正重视职业教育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国家确实把它放在重要位置。就拿奖助学金来讲, 我们把最好的待遇给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 从而能够就业, 能够生存, 能够为社会服务。从这一点来说,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 是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职业教育面向的不仅是服务业, 还有工业、农业。比如说数控机床的操作, 那得需要职业教育的培训。现在我们要注意的是职业教育的规模、学科的设置, 需要和社会需求相吻合, 因为它是面向整个社会的, 所以又应该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我国的职业教育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问题在什么地方?一方面要转变社会观念。社会上有些人不把职业教育当作正规教育, 认为上了职业学校低了一等。另一方面也要研究具体的引导办法, 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包括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逐步对农村职业教育实施免费政策。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收入, 合理确定中职和高职的比例, 做到合理、适度、协调、可持续。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要认真研究, 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学校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第四, 关于高等教育问题。从长远看, 我们不仅要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 满足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把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多出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创新人才。高校办得好坏, 不在规模大小, 关键是要办出特色, 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要对学科布局、专业设置、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引导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推动高效科技创新、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结合我国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 建成若干国际一流大学, 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质量、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

第五, 关于教学改革问题。对于教学改革, 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 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贴近社会的实际, 要求减轻学生负担。其实, 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 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 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 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 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 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 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 主要是灌输。其实, 认知应该是启发, 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掌握认知的手段, 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 还要学会动手, 学会动脑, 学会做事, 学会生存, 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 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 不是不去管他们, 让他们去玩, 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 留下思考的时间, 留下动手的时间。我最近常思考, 从自己的经历感受到, 有些东西单从老师那里是学不来的, 就是人的思维、人的理想、人的创造精神、人的道德准则。这些, 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 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 行和知的结合, 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 人的理想和思维, 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 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 就是学思要联系, 知行要统一。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不在于老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数学家或文学家, 而是老师能给学生以启蒙教育, 教他们学会思考问题, 然后用他们自己的创造思维去学习, 终身去学习。

要围绕加强素质教育、多出人才, 转变教育观念, 深化教育改革。要认真思考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更多的杰出人才?从而对教育体制、办学模式以及小学、中学、大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 整体谋划。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人才, 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培养模式创新要成为规划的亮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 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文理科差别不要搞得太大, 学理工的应该关心社会, 提高人文素养;学文科的应该加强自然科学知识学习, 提高科学素养。

第六, 关于探索适应各类学校的办学体制问题。教育方针、教育体制、教育布局和教育投入, 属于国家行为, 应该由国家负责。具体到每个学校如何办好, 还是应该由学校负责、校长负责。不同类型学校的领导体制和办学模式应有所不同, 要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教育事业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办。张伯苓是个教育家, 他宁可做校长, 不当部长。毛主席讲, 办好一所学校, 关键是校长和教师。要造就一批教育家, 倡导教育家办学。我们有许多优秀的科学家, 受到社会的尊重。我们更需要大批的教育家, 他们同样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要加快民办教育发展, 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第七, 关于教师的培养问题。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 才能有好的教育。要建设一支献身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规划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 要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全社会最优秀的人才来当老师, 提高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要创造一种社会氛围, 让尊师爱生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中华民族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在老师面前, 做学生的不论走到哪里, 做出什么业绩, 对老师的感激和爱戴之情永远不会改变。对老师来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这两者必须结合, 这和我们的宣传很有关系。按说, 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最难忘的应该是老师, 特别是启蒙教育的老师。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教师, 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 在艰苦清贫的条件下, 恪尽职守, 默默耕耘, 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 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 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当年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这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 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我想借这个机会, 也给老师提几点希望:一要志存高远, 爱国敬业。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传授知识, 传承民族精神, 弘扬爱国主义, 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的人才。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 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二要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强己, 育人者必先律己, 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言教, 更要注重身教。教师的日常工作虽然是平凡的, 但教育工作的意义却是不平凡的。教师应该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 率先垂范, 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 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 努力成为青少年学习的良师益友, 成为全社会尊敬的人。三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教师富有创新精神, 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 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 连接着文明和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更应该与时俱进, 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 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第八, 关于教育发展的保障问题。在教育投入上要强调政府的责任。这几年, 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增加较快, 将来教育投入还要进一步增加。同时也要深入研究怎样使教育资金更加合理使用。要重视教育投入的绩效, 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财政的钱要用好, 惠及更多的学生和群众。

在制定规划中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不少。只有把这些重大问题研究透彻, 找准问题所在, 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办法, 规划才能看得远, 同时又有针对性, 有现实感, 真正成为管用的规划。

燕园人合教务长:教育大计,以人为本 第3篇

9月10日上午,广东省庆祝2009年教师节暨表彰优秀教师大会在广州的省委礼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胡泽君,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邓维龙,副省长宋海,省政协副主席蔡东士等领导出席大会,并为获得“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的代表颁奖。刘志伟等961人荣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刘洊波等110人荣获“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各有关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师生代表约1500人出席了庆祝表彰大会。

黄华华作了讲话。他指出,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来抓,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一是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二是高中阶段教育办学规模快速扩大。毛入学率从2002年的44.7%提高到2008年的72%,珠三角地区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三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实现战略性结构调整,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在校生从2002年的81.2万人提高到2008年的153.6万人,位居全国第3位。四是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截至2008年底,全省普通高等学校达108所,独立学院17所,位居全国第3位。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22万人,位居全国第4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五是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解决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和代课教师问题进展顺利。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省高校有两院院士23名,长江学者58名,珠江学者40名,“973”首席专家11名。

黄华华指出,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广大教师长期以来坚守三尺讲台,克服各种困难,默默耕耘奉献,充分发挥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体作用。

黄华华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抓教育就是抓广东的未来,就是抓广东的科学发展。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和《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围绕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切实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要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程、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壮大工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提升工程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工程等“五大教育工程”,推进我省教育事业不断上新台阶。

黄华华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教师是关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教师工作,依法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努力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诚心诚意为教师办实事、解难事,使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在社会上有荣誉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师为本的思想,积极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全面推进教师公开招聘和聘任制度,形成能进能出、开放包容、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通过离岗进修、短期培训、教学研究等形式,加大教师队伍培训的力度,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中青年学术骨干,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各行各业、社会各界要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黄华华强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大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要坚决克服教师队伍中的不正之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维护教师的光辉形象。

黄华华还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二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三是增强创新意识,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实践,勇于探索,开拓进取,不断推动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四是把崇高师德内化为自觉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

会上,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宣读了《关于表彰广东省2009年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决定》(以下称《决定》)。

《决定》指出,党的十七大以来,我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秉承为人师表、学高为师的职业精神,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为促进我省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展现了人民教师的可贵品格。

《决定》希望受表彰的同志珍惜荣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创造新业绩,为建设教育强省和人才强省作出新贡献。

《决定》号召全省教育系统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向“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学习,学习他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的工作作风,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做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做教育改革创新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做良好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和带动者,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崇教厚德,为人师表,勇于创新,争创佳绩,为全面实施科教兴粤、人才强省战略,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会上,南方医科大学姜勇,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艾雄,湛江雷州市杨家镇中心小学陈汝琴作了发言。陈汝琴说:“我在教育这块园地里,已默默耕耘了26个春秋。教育使我成长,教育使我坚强,教育使我快乐,教育已成为了我生命的重要部分。”2001年的一天,由于家庭突遭变故,陈汝琴曾痛不欲生。她说:“我的泪流干了,心变灰了,感觉人生已没有意义。”几天后,学生来看望她。面对深爱着她的孩子们,她从失望、恐惧中恢复过来,毅然拖着疲惫的身体重返讲台,因为“我对自己说要好好活下去,要对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负责”。26年的教学生涯,使她深深体会到“师爱与母爱有着相同的内涵”。最后,她深情地说道:“我有两条‘腿支撑着我,一个是我的孩子,另一个就是我的教育事业,教育已成为我生命的一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燕园人合教务长:教育大计,以人为本】相关文章:

合肥燕园教育教学方法09-23

北大燕园范文05-17

北大为什么叫燕园07-02

燕园读北大哲学系08-12

燕园博思2012年度总结会09-21

教育教务系统09-02

成人教育教务管理系统06-29

教务员创新教育论文05-08

教育机构教务工作总结02-25

教务员创新教育论文提纲09-21

上一篇:对理想的灵动课堂的憧憬下一篇:精选九九重阳节领导致辞与精选五一劳动节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