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谈诗歌的意境教学

2024-05-22

细谈诗歌的意境教学(精选9篇)

细谈诗歌的意境教学 第1篇

古代诗歌教学体会之诗歌中的意境(教学论文)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初级中学 谷和好

【摘要】:古代诗歌中的意境就像人的灵魂,文章的主旨。它是隐含在诗歌的内容里的,隐含在诗歌的诗句里,隐含在诗歌的字词里。读诗、品诗、赏诗、评诗都离不开对诗歌中的意境进行分析、品赏、体味。

【关键词】:意境  意象  再创作

我常陶醉于记叙文叙事的妙趣;我常着迷于散文写景的美丽;我更深情于小说人物的鲜活;我还折服于议论文论述的精辟。然而最让我忘情而不能自拔的要算是古代诗歌所蕴涵的各种幽邃而深沉的意境了。

说到诗歌意境,其实就是诗歌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就是人们常说的意象。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但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精心挑选和认真判定而写入的,所以附着着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而这些形象不再是现实中普通形象了,故称之

现,才产生了意境。当然,意境是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一种境界。

我认为体会诗歌的意境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从对诗歌的诗句整体欣赏中得来;一种是从对诗歌字词的欣赏中得来。

先说如何从诗句的分析而得到诗歌的意境。在品读诗歌时是需要读者通过对作品中所描绘的景象进行再创作,也就是通过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诗歌所描写的景象,这也就是前文所述的意象,即把文字变成画面,这时的读者就要有着画家所具备的特有的审视能力和绘画功底。甚至这种绘画功夫还要超出画家,因为画家是在实物(画纸、画布、墙壁)上作出有形的画像,而诗歌的品赏者则是要在大脑中绘出一幅没有纸、布等物的虚境。但是二者所体会出来的画面都能让人陶醉其中。这也许就是读者把诗人对当时的一切景观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再还原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读者的二度创作过程。难怪苏轼称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的诗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呢。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写的是诗人王维奉旨出塞察访敌情途中,当他第一次看到茫茫的漠北地带,远处的一户人家造饭时腾于天宇荒漠之间一缕炊烟,这天又是晴好天气,因为傍晚无一丝风云,这缕孤烟便轻摇直上,冲向了云霄。再看那绵绵的长河尽头,一轮又大又圆的夕阳映红了半边天空,正徐徐的落入河底。好一幅壮丽而奇特的塞外风光啊。可以想见诗人当时看到这种壮丽的景色一定是情不自禁,纵情高吟成诵这千古流传绝唱佳句的吧。再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上句漫收近景,写绿树环抱村庄四周;下句轻宕笔锋,把视线引开去,写出郭外的青山于远处依依相伴,就使得画面有疏有密,有近有远,显出层次,显出变化。这对诗句所描写的不就是一幅水墨山水画吗?读者通过吟诵这样的诗句,大脑里怎能不形成一帧有形的画卷呢?这样表现出来的情境也就是我所说的意境了。如果我们读者,不能把诗人当时的景象重新在自己的脑海中情景再现的话,我想是不会体悟到吟诵此句时的心境。这就是诗歌中的诗句所呈现出来的意境。

以上所述是指读者通过对诗歌的诗句的品读后所产生的意境。当然,意境的产生不仅仅是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才能产生的。对诗文中的某些字词的深入分析和品赏,也同样会产生出意境的。

古代诗歌,除了诗句中呈现出来的意境外,很多的诗歌多从它所练就的字词上,也能很好的把握诗歌的意境的。因为古代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上,讲究的就是咬文嚼字。从贾岛的“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的.纠结中,我们就不难看出古代诗人对用字的推敲与讲究了。所以,我们在进行诗歌欣赏时,除了对诗句进行赏析外,对诗句中某些关键字词也得有所关注。因为,别看它就一个字或一个词,但那些都是诗人经过千锤百炼,精磨细琢而练达出来的。诗人就是想通过这些个字词,来表现与诗句一样的艺术效果,也就是用这些字词来表现一个个鲜活而深远的意境啊。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这首绝句中,有几个字词不得不去关注:“日暮”“苍山远”“白屋”“贫”“柴门”“归人”。“日暮”点明时值傍晚,是下山回家的时候了。“苍山远”道出了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迫切心情。“白屋”既点明了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又暗合诗题中“逢雪”中的雪盖寒屋的情景,更表现在这寒冬瑞雪中,这样的破屋尤显寒酸贫穷了。“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那种独特的感受。“柴门”更进一步说明屋主人家境的凄贫。“归人”一词用的最好。此“归人”非指主人家人夜归,而是“我”,即诗人夜归。明明是夜晚投宿于芙蓉山人家里,也就是说诗人是寄宿于他人家中,怎么能用“归人”一词呢?我说它妙就妙在这个“归”字上,暗含着“我”虽说是寄宿者,但主人家对“我”甚是热情,一点也不把“我”当做外人,使“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按理说诗人在风雪之夜,小扣柴门,夜宿他家,对屋主人能在雪夜里留宿应该是感激涕零,感恩戴德啊,至少一句谢谢是要说的吧。但整篇诗句中没有一处表达对屋主人感谢的句子,然而一个“归人”就含蓄而深沉的把这份感激之情表达得尽真尽美尽诚尽切。诗人以满腔的热情由衷表达了对屋主人的热情留宿,盛情款待的感激之情。又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再如王维的《辛夷坞》一诗(“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中,一共出现了三个动词“发”“开”“落”。作者通过它们表现了花开花落,以动衬静,更显山林之幽静。“发”“开”写出了在寒冷的初春,山谷中凄凄流水,空寂无声之际,那一灿红的辛夷花怒放在幽谷之中,开得何其烂漫,何其冷艳!更是把辛夷花的坚韧、生机在怒放中尽情地表现出来了。“落”字则与前面“发”“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落”是一种自然寻常的规律,更是一种豁达,一种无畏。孤寂中找到自我,平静中看到禅机。作者正是通过“发”“开”“落”这三个词将辛夷花自开自落、自生自灭、不假外物、不关世事的孤高与冷傲的意境表现深刻自然。由此观之,古代诗歌中的字词欣赏对把握诗人在诗歌中所孕育的意境是很有帮助的。有时它们更能体现诗歌的意境。

因此,对于不同文体的阅读都有各自不同的方法与技巧。那么读诗、赏诗、评诗都离不开对诗歌的意境的理解和体悟。赏析古代诗歌不去品味诗歌里所包含的意境,是无法真正欣赏诗歌,感悟诗韵的。

参考文献:《古代偶句赏析》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版

《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

《唐诗风貌》余恕城 安徽大学出版社

谷和好

 

细谈诗歌的意境教学 第2篇

意象是解读诗歌的密码,感悟意象丰富的内涵,是学习诗歌的关键。古典诗歌常常借助景物形象来传情达意,所以说诗贵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学习时必须静下心来在想象中还原彼时彼景,去感受诗人无我之境的超然或有我之境的浓烈。诗歌的代表意象有很多,但每一种都承载着比较固定的情感。诗歌的意象分以下几类:

1.自然意象

如月,月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例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如杨柳,“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如猿,猿多传达衰亡、凄楚、哀婉之情。郦道元的《三峡》中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人或事意象

如舟,多传达离情别绪、思乡怀远、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如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如折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李白的《忆秦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语文教师对以上这些意象要深讲,并通过诗句加深理解,抓住了这些意象,诗歌的精髓就不难理解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走进诗歌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精髓。

二、再现主体背景

作为基本文学体裁之一的古典诗歌,一直是语文教学中重要而又富有文化含量和艺术魅力的所在。春花秋月、风霜雨雪、沧海桑田、生离死别、王侯将相、市井歌楼….... .无不可入诗,或含蓄、或隽永、或深沉、或明快、或端庄、或潇洒….....诗已俨然成为文化历史辉煌的象征,是民族情感温馨的表露。这种内涵上的特点,就决定了古典诗歌教学重在传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和人文血脉。同时,阅读诗歌对培养学生的文学趣味、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等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就像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的:“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

1、注重意境,感受情感美

意境“是指诗歌中心灵化了的生活场景。它是由意象与意象的有机组合而形成的”。(胡山林《文学欣赏引论》河南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论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说过“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意境即为“第二自然”,因此,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富于生命、韵味无穷等特点。意象与意象的组合所形成的时空形态(也叫“场”),使诗歌形成了“空框结构”,也成形成了“召唤结构”。这样的结构,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这中间之美召唤着读者去想象,去思考,让读者徜徉其中,感受着诗歌所蕴含那无尽的审美意蕴和审美情韵。如,柳宗元的《江雪》,可以说,诗歌描绘的生活场景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这种“寒雪独钓”的画面,是诗人的心灵幻化出的“第二自然”。它召唤着读者去思考,去想象。一个清高孤傲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形象出现在脑海,而且从这个形象中,更感受到它所蕴含的一种精神境界――追求心灵自由和行动自由。可以说,这首诗的意境是深远的,意蕴更是深刻的。因此,在教学中,注重诗歌的意境,不但感受到诗歌完美和谐的艺术美,而且在含蓄蕴藉中,获得余味无穷的情感美。

2、活用教学手段“诗中有画”、以乐配诗

感悟意境,走进诗歌教学的“核” 第3篇

一、学会诵读, 融入意境

在促进学生感悟诗歌意境的时候, 我通常会让他们带着情感去诵读诗歌, 在朗诵的同时融入到诗歌的特殊情境之中, 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 正所谓“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有感情地诵读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感悟诗歌。

例如, 学习《琵琶行》这首诗歌, 我便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同时在学生诵读时, 通过多媒体手段为他们营造一个唯美的意境。由《琵琶行》的内容可知, 这首诗歌是通过描述琵琶女弹奏的音乐来反映诗人情感的,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诵读情境, 我让学生聆听一些琵琶演奏的乐曲, 尤其精选了一些节奏具有诗歌特点的乐段, 如体现“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又如“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的乐段,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觉来感受, 看看琵琶乐段是否能够和诗歌中的描写吻合。在阅读到琵琶女的凄凉身世等段落的时候, 我又让学生聆听一些哀怨动人的音乐, 同时还展示了能够反映该情境的图片, 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气氛。在这样的创意之下, 学生们很好地感受到了诗歌的特殊意境, 他们的心情也和琵琶女、诗人的心情产生了共鸣, 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同时, 学生的诵读也逐步融入情感, 进而也在自己的阅读中感受到了“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歌意境。在学会诵读诗歌的同时, 我也让学生尝试感悟诗歌的韵律, 尝试从平仄的不同中体会到诗歌跌宕起伏的音韵之美, 让他们能够在感受诗歌意境的同时也对诗歌格律之美有初步理解, 这也能够从一个侧面促进学生更好地领悟诗歌意境。

通过营造情境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诵读诗歌的时候投入更为真挚的情感, 同时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诗歌所营造的特殊意境, 体会到诗歌之美, 领悟诗歌的韵味。

二、领悟诗情, 情感对接

除了诵读以外, 对诗歌进行准确判读, 同时进行情感对接, 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诗歌中的情感相互对接, 这样就能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 将诗歌的情感转化成自己的情感, 进一步感受到文字背后所蕴含的诗情。

例如, 学习《 相信未来》 这首诗歌, 我便运用了情感对接的方法, 让学生先对诗歌进行理性的判读, 让他们从“ 蜘蛛网”“ 查封”“ 我的炉台”等词句中感受作者所塑造的意象有怎样的特殊含义, 并且让他们在“ 我们的脊梁”等词句中感受作者在诗歌中体现的主旨内涵, 领悟诗人所执着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然后再和题目联系起来, 感受《 相信未来》 这个题目告诉我们诗人拥有怎样的一种精神。 在让学生对诗歌的意象和词句进行一定的理解之后, 我又让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结合诗歌的意境进行情感对接, 让他们思考, 自己曾经在生活中听说过什么感人的故事, 这些故事和《 相信未来》 相通, 也是告诉人们在困难面前不要放弃, 一定要相信自己, 相信有崭新的未来。 学生们进行联想, 有的从其他阅读题材中进行感悟, 提到了张海迪等名人身残志坚的故事, 表示这样的故事和诗歌《 相信未来》 的诗情相符合, 有的则从现实生活中找例子, 提出如汶川大地震中的幸存者、援救者等, 他们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也从来不曾放弃, 一直都相信未来, 学生们各抒己见, 提出了很多看法, 这些丰富的例子都表示他们已经深深地融入了诗歌的意境中, 明白了诗歌的主旨。 通过这样的情感迁移, 学生将现实中的感悟和诗歌中的意境贯通起来, 通过对现实的感悟加深了对诗歌意象的领悟, 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在领悟诗歌情感的同时进行情感对接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情感教育, 让学生在阅读诗歌的同时强化德育, 让他们和诗歌共鸣, 从诗歌中感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等美德, 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有进一步地促进和提高。

进行必要的情感对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诗歌, 这比单纯分析文字, 了解背景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真谛。

三、学以致用, 创作诗歌

在学习诗歌的时候, 必然要涉及到一些诗歌的基本知识, 比如说诗歌的韵律、 平仄格律等, 进行这方面教学, 与其生硬地让学生记一些写作诗歌的要点, 还不如让学生尝试创作诗歌, 在创作中学会掌握诗歌写法, 领悟诗歌意境。

例如, 学习苏轼《 沁园春·孤馆灯青》 一词, 我在让学生诵读感悟这首词的意境之后, 又给学生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词的格律, 如每一句的字数、平仄和押韵的要求等。 在此基础上, 我让学生尝试模仿《 沁园春·孤馆灯青》 来创作一首词。 学生一开始的时候都感到很为难, 他们认为格律诗词和他们的距离十分遥远, 创作的难度很大。 我让他们先不必拘泥于格律, 而是要体会出词作之中的意境, 找到全词的“ 眼”, 同时领悟这些诗词所蕴含着的特殊意境之美。 在这个基础上, 想一下当自己面对辽阔的天地之时, 会有怎样的感想?能否像诗人一样独立深思?从而借景抒情, 激发出关怀天下之情。 我让学生模仿《 沁园春·孤馆灯青》 的特殊意境美来进行创作, 也尝试借景抒情、 抒发胸臆, 可以创作古典诗词, 也可以创作现代诗歌, 只要能够符合诗歌韵律的基本要求即可, 要将主要心思放在营造诗歌意境之上。 在我的鼓励之下, 学生们都展开了思索, 有的记人, 有的叙事, 都写出了很有质量的词作。 我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诵自己的词作, 然后让其他的学生来进行品评, 看看哪首最受大家欢迎, 同时也让学生对彼此的创作进行互评, 用集体的智慧给学生一定的启发, 让他们更好地感悟诗词意境, 学会诗词创作。

单纯阅读、朗诵、背诵虽然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意境, 但是如果要和诗人产生更大的共鸣, 还必须要让学生学以致用, 尝试创作, 让他们在创作中更好地感悟诗歌的意境。 尝试创作的同时也是学生感悟诗歌意境的升华, 他们能在创作中进一步有所收获。

诗歌是富有意境的, “ 腹有诗书气自华”, 如果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诗歌、感悟诗歌, 那么必将让他们在浩如烟海的诗歌中感悟人生、 品味意境。 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促进高中诗歌教学, 让学生沉浸在诗歌的海洋中, 切实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吕志军.怎一个“湿”字了得[J].试题与研究 (新课程论坛) , 2015, (4) .

[2]王广杰.涵情味道品“裂帛”[J].中学语文教学, 2014, (1) .

浅谈中学诗歌的意境教学 第4篇

一、启发想象,进入诗境

诗歌是意象的艺术,抒情言志要借助于意象。同时,诗歌又是想象的果实,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想象中进入意境是十分重要的。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所说的就是要求把学生引入到作品描写的特定意境中去。学生进入了诗歌的意境,就能把握作品的命脉,了解作品的神韵,体验作者的情感。因而,诗歌教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设计好富有感染力的导语去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情绪,从而让他们展开联想和想象,以达到先声夺人之妙。其次,通过吟诵来培植学生审美心境。古诗词是语言艺术,大多可以配乐吟唱,具有极强的音乐性。我们吟诵时就要吟出诗词的情感味、音乐美,让学生在听吟或自吟中产生特定的审美心境。再次,要注意教学辅助手段的恰当运用。如随机利用挂图解说、乐曲欣赏或幻灯片等,物化诗境诗情。这样,可以让学生根据作者在诗中所描绘的图画,通过自己的想象,在脑海里再现出诗中描写的事物的形象,从而产生置身于图画中的审美情感。

例如,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教师便可这样描述:秋天的黄昏,雨过天晴;彩虹西悬,山野空旷幽远,日光从松树间静静地泻下来,留下参差斑驳的倩影,泉水在小溪中叮咚流淌;竹林那边不时传来欢笑声……这些不同视角瞬间图景,当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描述下迅速将画面组合,并感受到这样一幅美丽的田园生活的画面时,可以说是入境了。然而,这时的学生只不过停留在对诗歌“图画”的欣赏上,接着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以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相似情景进行想象,调动储备在脑中的自己经历过的生活表象,闭目遐想,有如置身在生活的真情实景中。如诗句“莲动下渔舟”,虽然学生在教师的描述下不难感受到荷花摇曳的美姿,但难以身临那种“莲动不见舟”的妙境。此时,教师可进一步启发他们根据头脑中储藏的各种审美表象——如田野、青山、绿水、鸟儿、蝴蝶等等,结合每人的生活经验,进行一番整合。这样就不难在头脑中再造出一幅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美妙图景。当然,由于各人的知识经验不同,感受不同,再造出来的图景自然也会千差万别。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顿悟开窍,不仅领略了诗歌的“图画”,受到感染和熏陶,还增强了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又如教学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教学时,我通过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影像、动画、声音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与诗人一起展开想象,感悟诗歌所蕴涵的意境美,由桃花盛开联想到“春江水暖”,进而想象鸭群在春江中浮游嬉戏的欢快情景;由蒌蒿、芦苇联想到“河豚欲上”,进而想象:春天来了,河豚也该逆流而上了……这样,审美的主客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人和自然达到了最美妙的和谐。

二、寓情于景物,激发情趣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又说:“物皆着我之色彩。”①优秀的诗篇是诗人充沛感情的艺术结晶,他们笔下的景物已经情感化,此情此景已变成我情我景,物我无间了。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感知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形象、生活情景,而且还要感受融洽在这景物形象、生活情景中的诗人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心智发出灿烂的火花,让他们被美的境界所激发的感情与诗所寄寓的感情产生共鸣。

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诗中,诗人在采菊之始时的心情是“悠然”的,只是偶一抬头,却望见南山的日夕气象,悟到其中的真意,这样,南山归鸟仿佛便是诗人,诗人也尤如进入了南山,与南山融为一体。当学生进入诗中那清灵淡远的意境时,自然会被诗人那种超尘脱俗之情深深感染,激起相似的情感体验,似乎也有化身为淡菊飞鸟,或是一抹夕云,而融入其中的感觉。可见,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进入课堂,以浓郁炽热之情去熔炼学生之心,情到深处,诗人、教师、学生自然产生共鸣。

三、反复品味,感悟意境

“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是诗人用诗句带给读者的一种心灵和精神上的感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作品意境后,由于受到作品之境的感染,自然会调动自己储存的生活体验,激起相似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心物交融,心领神会。但我们还必须看到,这还不是教学的终结,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反复揣摩品味,从情感共鸣进入到对社会、人生的更深层的思考。在欣赏诗人所描绘的“景”时,我们不仅要学生知道它如何美,还要懂得它为什么是美的;在领略诗人所倾吐的“情”时,我们不仅要学生知道诗人倾吐的是什么情,还要懂得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情,从而使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启迪。例如教学《山居秋暝》一诗,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诗境后,“青松明月,翠竹青莲”这种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定会深深感染他们: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生活得多么美好快乐啊!仿佛置身于其境其人当中,感受着诗人那种追求安静纯朴生活的情怀。然而再深入仔细品味,特别是结合尾联中的诗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学生就会感悟到诗人写山居之美景只是表层意思,不是真正意图,诗人的真正目的在于要摆脱对狭隘的功名利禄的渴望,从污浊的政治环境中摆脱出来。

又如教读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两句写山鸟不飞,行人绝迹,字面上虽未提及“雪”,但出色地描绘了一片茫茫的雪景;后两句用孤舟老翁冒雪独钓来点缀雪景,全诗营造了一种清冷、幽静、孤寂的情调,可谓“情景妙合无垠”。②学生反复揣摩品味后感悟到:原来诗中的“江雪”、“孤舟”等景物正是反映诗人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抗争及其孤独感的写照!这样,学生不但获得了一种心与境相契合的审美愉快,还体味到诗人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可见,感悟诗歌中的意境,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要由外而内地透过景、物,去把握其最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意蕴。

总之,诗歌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审美欣赏能力,激发其思维创造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注: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

②王夫之《姜斋诗话》。

古诗歌-意境教学设计 第5篇

【学习目标】

1.了解把握诗歌中常见诗歌意象、意境。2.掌握鉴赏意象、意境的方法。

3.掌握解答诗歌意象意境鉴赏题的答题方法和步骤。【学习重点、难点】

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诗歌中呈现的意境。【学习方法】

自主预习、合作探究。【知识链接--自主预习】

1.意象

意象即诗人意中之象,是寄寓诗人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是蕴涵着主体思想感情的形象。如“柳”、“菊”、“竹”、“梅”等。

2.意境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

①意境种类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静谧、幽清、恬静、婉转、朦胧、明净、繁复——绚丽、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瑰丽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雄浑壮丽、幽清明净、沉郁孤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优美

②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常用术语)

阔、孤寂清冷、清新明丽、肃杀荒寒、朴素自然、清新飘逸、华美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生机勃勃、萧瑟凄清、繁华热闹 3.意境之方法攻略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方法点拨:

①在分析景物(意境)形象时通常是以下几个步骤: ⑴ 提炼意象;

⑵ 概括意象特点、氛围(意境); ⑶ 剖析作者思想。②答题步骤

这首诗通过()意象,或描绘出()图景画面,营造出了()的氛围,抒发(表现)了作者()的感情。

学习过程: 典型例题解析

1:绝句二首(其一)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①本诗通过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香,泥融土湿,燕子筑巢,日丽沙暖,鸳鸯静睡等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了一幅明净绚丽轻松和谐的春景图。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 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鹈[tí ]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

鹈泉:泉水名。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答案:①全诗通过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2分)②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内涵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2分)③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2分)【合作探究案】

根据以上两首诗分析讨论并总结解题思路和答题步骤:

解题思路:⑴ 提炼意象;⑵ 概括意象特点、氛围(意境); ⑶ 剖析作者思想。答题步骤:

①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②营造了„„的氛围(描绘出一幅„„的图画)③表达了„„的感情。【实战演练】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的幌子。

思考: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6分)答:①词的上阕通过写田间桑树萌芽,东邻家蚕卵孵出幼蚕,牛犊在长满细嫩青草的平缓山坡鸣叫,及晚归的乌鸦散落在夕阳斜照的树林中栖息的画面,② 渲染出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③表达了作者解官归居后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诗中作者写了哪些景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答:①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远离家乡,在月落、鸟啼、霜满天的秋夜,独自坐在渔船里面对江边的枫树、渔火、听到寒山寺飘来的钟声,②(渲染了)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氛围),③抒发了诗人只身漂泊异乡,孤独的羁旅之愁。【迁移延伸】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海上吊吴野人[注]墓

[清]于震

日落平原海气昏,一坟萧瑟对空村。纵教大业留天壤,到底虚名误子孙。岸拆蛟龙移墓道,潮来风雨吊诗魂。当年冠盖应俱在,独认残碑剔藓痕。

【注】吴野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嘉纪,号野人。明朝覆亡后,隐居故里泰州,卒后葬于海滨。

细谈诗歌的意境教学 第6篇

一、教学简析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是高考考题中常见的内容,其核心就是通过品景(即抓住诗歌主要景物来描绘画面,并分析这些画面的特点)来悟情的。本节课的内容是选择“课时练”上的一首王维的五言律诗《山居秋暝》为例来分析诗歌意境的鉴赏方法。该内容建立在鉴赏诗歌的形象的一个基础的延伸即通过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为切入点分析景与情的关系来把握意境。意在指导学生分析诗歌意境鉴赏的方法,并学以致用。

二、学情分析

高考考题中经常考查诗歌意境题型,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诗歌鉴赏答题情况来看,题目的难度都不算太大,但学生答题屡屡失误,原因是学生很难把握诗歌景物、意境的特点及作者的情感,而且答题不规范,不能用术语作答,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通过指导学生探究分析,理解诗歌中景、境、情的关系理顺答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三、教学设想

本堂课通过以《山居秋暝》为例,引导学生通过品景、悟情、析法来概括分析诗歌意境鉴赏的方法。通过诵读体味和对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准确、科学深入理解意境的概念并学以致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关于意境这一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揣摩与问题创设来学会分析意境的方法并借此鉴赏古代诗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评价与鉴赏技能培养学生对诗歌审美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析诗歌描绘的景物来感悟诗人情感,以此学会分析诗歌意境的方法。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诵读法

提问法

七、教学媒体:

本堂课运用多媒体(PPT)辅助教学。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高考对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文学作品的形象而言,高考之中,命题者往往考查对景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握能力或者说是考查对意境特点的概括能力。

我国古代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往往追求意境的创设,在品读古代诗歌时,从理解意境入手是一条捷径。今天,我们选择课时练中一首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律诗《山居秋暝》来揣摩它所营造的意境,去感受他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内蕴丰富的情感,并且学会鉴赏古代诗歌意境的方法。

(二)例析诗歌意境方法:

1、同学们整体诵读这首诗。(初读未能深入体会这些文字下面流淌的心,没关系,今天我们就通过“品景、悟情、析法”来跨越时空的距离,来走进作者的心灵。)

2、再读,学生自由诵读,在诵读中思考:

(投影)这首诗描绘了那些景物?运用想象构建画面,用你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板书)品景

景物:山、雨、月、松、泉、石、竹、浣女、莲、渔舟。

3、请同学们通过想象,在脑子里构建下,你喜欢那个画面?

师:我就抛砖引玉一下,我喜欢的是这首诗中颔联的第二句:(投影)“莲动下渔舟”——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师:我相信你们会描述的更好。请同学试着描述画面„„(师点评鼓励)

4、请同学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简要概括出来。

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最后老师概括:(板书)描绘了秋雨后傍晚时分,山中的风光和山民的劳作景象。

5、接下来,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投影)这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有什么特点呢?

请几个同同学做具体回答,然后老师整理概括(板书):幽静、温馨、清新、自然、纯朴„„

6、问:在这首诗里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并作分析。

老师简单补充把握诗歌内容可从看注释和了解作者生平入手。

最后老师整理学生所悟出的作者情感:(板书)悟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7、意境概念的把握。

大家看,这是一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画卷啊,这景、这情在诗人笔下是如此完美得融合,就正如宋代大文豪苏轼所赞美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这说的就是一种意境。

那什么是意境呢?(投影)

意境:

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生活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那接下来,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此诗的意境。

请同学回答。然后看归纳的此诗的意境(投影)

《山居秋暝》的意境:

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美丽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性情,营造了清幽、淡雅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8、请同学们再读此诗,读出意境和情感。

9、析法:

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如何把这首诗的意境分析出来的?

学生思考后请同学回答,老师整理学生的回答(投影并板书)析法:找景物,描画面,析特点,悟情感。

(三)拓展训练。

师:现在我们把分析意境的方法运用一下。

(投影)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四人小组,共同研讨,一人执笔,小组合作、展示。)

答:(步骤一)全诗描绘了一派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的初春景象。

(步骤二)营造了明净绚丽的意境。

(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析诗歌意境的方法,是通过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五言律诗分析出来的,希望这种方法对我们今后的诗歌鉴赏阅读有帮助。

(五)作业

(投影)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问题(09海南宁夏卷)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的幌子。

思考:词的上阙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6分)

(六)板书

品景

悟情

析法

景物

画面

特点

山 雨

秋雨后,幽静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找景物

傍晚时分

温馨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描画面

光山村的 清新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析特点

浣女

风和山民

自然

悟情感

渔舟

的劳作

纯朴

(七)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为载体,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诗歌意境的鉴赏方法。在设计思路上主要是先例析意境方法,然后选取两首诗作为检测练习,其中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作为课堂练习,而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作为作业来完成的。这样整个课堂的容量不大,教学的重点就易突出。

在教学中我主要是采取了讲授法、诵读法和提问法,这节课,我运用简明、准确而又生动的语言来明确意境这一文学概念的含义,让学生能在科学、规范的概念解释中加深对意境的理解,并在头脑里形成这首诗(《山居秋暝》)的意境,以帮助理解诗歌。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这节课因为是借《山居秋暝》来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诗歌意境的鉴赏方法,因此在诵读方面,我没有重点强调突出,读的目的只为引导学生能读出诗味即可。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是问题的情境创设者,因此,在此课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对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

意境的诗歌 第7篇

柳枝曼舞。

花媚,

薄雾掩映。

雪落,

寒江无迹。

明月,

漫渡微云。

燕翔檐下,

竹喧翠岭。

山溪碧,

悠然游鱼。

朝霞嫣,

明媚晨兴。

秋叶飘飘,‘

流岚空灵。

仙子,

御风轻盈。

影魅,

悠忽无形。

舒爽,

清新流逸。

雅韵,

兰质蕙心。

是为形态,

悦目怡情。

烟花绚,

晶莹璀璨。

夏荷秀,

水绿风清。

晚霞夕照,

从容淡定。

放下,

自由舒心。

担当,

举重若轻。

事来则应,

物去能静。

晴空如洗,

水阔潮平。

诗歌教学要进入诗的意境 第8篇

首先是借助想象进入意境。黑格尔说:“诗所有的因素是创造的想象。”想象在诗歌创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想象在诗歌教学中同样十分重要。没有相应的想象, 欣赏者在静止的雕刻中就感觉不到大理石上的“体温”和“动作”。没有想象的参与, 多么优美的诗句所运用的文字符号也只有抽象的意义, 而无所谓生动的艺术意境。

诗歌是短小精悍的文学体裁, 篇幅短, 字句少而容量大。作者把观察到的客观事物, 通过思考想象, 然后采取高度概括、高度凝练的语言把丰富多彩的生活表现出来。其思路是:客观事物———作者的思考与想象———语言形式。而阅读分析诗的过程与之相反, 读者首先接触到的语言形式, 通过思考想象, 进而脑中浮现客观事物, 认识客观事物。其思路是:语言形式———读者的思考与想象———客观事物。所以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借助想象, 从而进入意境。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 作者把那刀光剑影, 惊心动魄的赤壁之战浓缩在“谈笑间, 墙橹灰飞烟灭”的几字之中, 可见词句的洗练。阅读这首词, 就必须引导学生想象, 把这句词稀释成浓烟滚滚, 火光冲天, 杀声四起, 血流满江的赤壁之战的具体场景, 让诸葛亮、周瑜的那雄姿英发, 指挥若定, 成竹在胸的风流儒将形象再现于眼前。这样的想象就能使作者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得到充实和丰富, 在想象中进入意境。

其次是由分析意象进入意境。意象与意境有着明显的区别, 意象是分散的, 意境是整体的;意象只是客观的存在, 意境却是主客观的统一。但意象与意境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 意境是众多意象的综合表现, 是意象组合后的升华。意象如水珠, 意境则是由水珠聚集而形成的天上的云。所以跟随着意象的流向就能尽快地进入意境。

如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的祖国》, 以抒情的主体“我”对祖国的理解和情绪的心理图式为线索, 营造了一系列细部的具体意象, 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失修的路基”等, 这一组意象的联缀, 构成了旧中国总体上的像征性形象, 形象地说明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的旧祖国就这样的落后、衰败、愚昧。这些意象里凝结着作者沉重、痛苦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深深的爱。作者又以“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和“正在喷薄的绯红的黎明”等一组新颖的意象, 表达了作者心灵的解放的喜悦和欢欣, 让人看到了祖国的新生和希望。这些意象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祖国的过去和现在, 更主要的是浓缩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分析这些意象, 就能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 进入诗的意境。

其三, 从分析感情进入意境。感情是诗的生命, 没有感情就没有诗。古人云:“情动而辞发”, 诗就是抒发一定感情的艺术活动。读者顺着诗人抒发感情脉络, 就能直接进入诗的意境空间。

在《就是那一只蟋蟀》里, 诗人沿着“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的抒情主线, 驰骋想象, 于是“那一只蟋蟀”在《诗经》里唱过, 在姜夔的词里唱过, 在长城的烽火台上唱过, 在战场的野草间唱过, 在童年唱, 在中年唱, 在台北的巷子里唱, 在四川的乡村里唱……从古人、今人到每一个中国人;从台北、四川到每一个中国人脚迹所到之处, 听到蟋蟀的叫声, 就以为就是“那一只”, 这说明我们民族有一共同的抒情方式。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龙的传人, 共同的祖先, 同样的文化传统, 同样的血脉亲情, 形成了一条自古至今的感情纽带, 中国人的心永远是相通相思的, 祖国永远是我们的根, 台湾和大陆永远是一家人。诗人从“就是那一只蟋蟀”发端, 由点到面, 跨越时空, 内容不断扩展, 感情不断深入, 浓郁而淋漓地抒发了“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沿着这根情感的彩线, 读者就会走进这别有洞天的艺术境界。

小学诗歌教学中的意境 第9篇

诗歌意境方法的探讨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那么,古诗歌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想象诗中之“画”,体会诗中之“情”,领悟诗中之“理”?

1.再现画面

苏轼在观看王维的画后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选自宋·苏轼《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天烟雨图》)其实,许多诗歌都是一幅幅优美的图画。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诗词,想象画面;可以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画面;也可以动手板书,让学生感受画面。如学到王冕的《墨梅图》,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大量的有关梅花的图片,并分成三类:白梅、红梅、墨梅。让学生欣赏。从学生一张张激动的脸上,可以看得出这种视觉的冲击胜过千言万语。有时,教师的板书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记得中学语文老师讲贺知章的《咏柳》赏析时,顺手寥寥几笔,一株春天的垂柳立刻现于眼前。时隔十多年,此情此景,依然历历在目。可见恰到好处的板书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给学生的记忆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2.乐画结合

当单独的一两幅画面不足以表现诗歌的意境时,声音的渲染就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是开启人们情感闸门的金钥匙,古诗中有许多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多变复杂的情感与动听悦耳的音律沟通起来,有利于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妙。如学习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若在月儿落下、寒霜满天、渔火点点、寒山古寺的动画世界里,再加入一些音效,如乌鸦的啼叫,回荡的钟声,自有一种震人心魄的感染力;教学李白的《静夜思》,若在诗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画面里,再配一段名为《回家》萨克斯曲,自有无法言说的效果,这样学生感知得到强化,很轻松地进入诗歌描绘的境界中。

3.语言渲染

画面再现,音响渲染,运用的是直观的教学手段。在再现古诗意境的过程中,直观手段必须与语言描述相结合。假如缺少教师的语言描述,就会将再现古诗意境变成盲目的、无计划的、无目的的教学。相反教师优美、贴切的描述语言,不但能将学生带人诗歌中的情境,还能使学生从中得到语言美的感受。教师如何使用描述语言呢?一要体现主导性:要让学生观察什么,感受什么,注意什么,联想什么,以及随后如何表达,都有赖于教师语言因时顺势的引导;二要体现形象性:古诗意境本身具有形象性,它是一种具体、生动,有一定观赏价值的美的形象,而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如果教师的语言干瘪、概念化,不但不会有助于意境的再现,反而破坏学生的兴趣,抑制学生的思维;三要体现启发性:通过教师有效的启发,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借助于眼前的文字符号,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因结果,由个别到一般,将自己置身于诗歌意境之中,从而与诗人产生共鸣,并感受意境之美。如教学《寻隐者不遇》中的“松下问童子”,可激发学生想象:谁问?问什么?“言师采药去”,“言者”是谁?“师”是哪个?“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具体在什么地方采药?不清楚?因为山太大,实在不好找,诗人只好不遇了。诗句从“松下”拓展,另画一幅隐者在一处悠远的大山里采药的远景,使意境极为深远。随着童子的目示手指,让学生想象并描述深山村幽,白云缭绕,身背药筐,登山采药的隐者形象,充分激发学生的语言想象性,进入诗歌意境。

4.反复吟诵

“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尔自知。”岂止是文章要反复吟诵,诗句更要如此,因为诗句讲究韵律节奏,平仄变换,有感情地朗读,会营造回环往复的艺术氛围,唤醒学生的想象,探寻诗词中蕴涵的意境。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得准,流利,自然。读出逻辑重音,读出诗的意境,诗的感情,读出诗的韵味,最终熟读成诵。如窦桂梅教《游园不值》时,印象很深的一点是她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平仄變换,反复吟诵,看学生的表情,仿佛如临其境。我想,他们早已陶醉在诗歌意境中了吧,不然,怎么会读得那样投入呢?

5.推敲品味

古诗用精练极致的语言,表达丰富复杂的内容。教学中要紧扣句中字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感觉语言的精练性。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应该是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从远处往下看,从低处往上看,此句省略了五个谓语的多姿多态,通过扩展“看”的不同角度,想象庐山俊秀的姿态,让学生感受诗人高超的语言表达力。而处在信息时代的我们,习惯于“快餐阅读”,已不知道“推敲”二字是何用意!关于推敲,经典的例子是贾岛的“僧敲月下门”之“推管与”敲”的区别;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曾用过、到、吹、入、满等词,但总不及一个“绿”字生动地再现了春风化绿的魔力,江南早春苍翠的色调和绿的层次美、动态美……古典诗词中,看似简单的一个字,倘若用得恰当,往往境界全出。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捕捉这些细节,引导学生揣测、品味、体会诗人准确传神的用词,以及诗歌所表现的意境。

6.移情入诗

上一篇:婴儿出生上报证明下一篇:乡镇党员干部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