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镇农村信用社

2024-06-04

铜鼓镇农村信用社(精选8篇)

铜鼓镇农村信用社 第1篇

铜鼓镇农村信用社

申请人:xxx,身份证号码为:XXXXXXXXXXX,家住贵州省锦屏县铜鼓镇街上,我因从事承包土方开挖工程需买挖掘机一台,还欠缺部分资金,需向贵信用社申请贷款(人民币)大写:拾万元整,(小写):10万元,由工程完工收入作还款来源,并用房屋和山林作抵押。望批准为谢!特此申请

申请人:

2013 年 9 月23日

铜鼓镇农村信用社 第2篇

五年工作总结(2011年10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5年来,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各位指导员的辛勤工作下,石鼓镇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现将石鼓镇新农村建设工作队5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5年来共派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55人次。其中,省级下派2人次、市级下派13人次、县级下派28人次,镇下派8人次。担任两届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有4名。工作队长兼任所驻镇党委副书记2人次。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健全“三抓”工作机制

镇党委、政府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三抓”工作机制:一是镇党委、政府重点抓。石鼓镇党委、政府不断建立健全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专门抓的工作机制。根据石鼓镇的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新农村实施方案、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管理办法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宣传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认真 1 做好试点村建设规划,采取目标化管理的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具体工作中要把各项工作任务细化为每一个具体指标,逐一进行落实。二是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指导抓。石鼓镇党委、政府要求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负责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协调、服务工作,指导员与原单位彻底脱钩,坚持常年深入基层、深入农户督促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协调解决,按照“六大员”的职责要求,立足所驻村实际,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动科学发展、多办实事、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三是镇机关、站所结对抓。在结对共建活动中,镇机关、站所认真开展调研,帮助结对村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新农村总体规划,组织开展了“四进农村”活动,即科技培训进农村、政策法律进农村、文明新风进农村、致富项目进农村。镇机关、站所的共建活动,充分发挥了它们的职能作用、服务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帮助被帮扶村解决了一定的实际困难,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真正体现了文明共建。

(二)发动群众,强化宣传,努力营造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

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做好农民群众宣传发动工作是关键。一是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村组干部、全体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政策等,积极动员 2 广大农民参与建设;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真正把新农村建设工程建设成群众满意工程;三是举办各类培训班。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十七大、十六届六中全会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

三、主要成效

在新农村建设中,石鼓镇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载体,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狠抓工作落实,镇各有关单位积极开展帮扶,广大干部群众大胆探索,出钱、出力、出点子,各负其责,各尽其职,五年来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以建设文明生态富裕村为载体,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态环境,切实改善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五年来我镇共投入资金761.893万元(其中财政补贴557万元,群众自筹204.893万元)。修复道路63.52千米;刷白房屋1054户;配套人畜饮水工程水管22.47千米,水池46个,解决全村人需饮水项目1个;硬化院坝167户;修建村民活动中心13个;安装太阳能21户;水井、抽水设备及电路配套项目1个;水泥350吨;彩瓦4300㎡;便民桥12座;考验育苗、蔬菜种植两用大棚14个;卫生厕所27个,节能灶85个;新式圈13户;垃圾池13;重楼、羊肚菌种植示范各10亩,一个百亩药材示范项目,15匹马驴。如今65%以上的村达到出门有水泥路、学习有农家书屋、娱乐有活动室、3 锻炼有运动场,村容趋于整洁,村貌有所改观。

二是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创建工作中,本镇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以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立足本镇资源、区位和气候等优势,从实际出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增收措施,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有效促进示范点群众增收致富。如新华、大同、格子、红岩、四兴等村主攻烤烟生产,种烟户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而大新、鲁瓦主要发展制种产业,拉巴支主要发展药材种植等,群众收入均明显增加。到2010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0,118万元,比“十五”末增长4,577万元,年均增长16.52%;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301元,比“十五”末增长1,663元,年均增长20.30%;实现粮食总产1,144.6万公斤,比“十五”末增长184.6万公斤,年均增长3.85%;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2,636万元,比“十五”末增长1,130万元,年均增长1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0万元,确保稳中有升,圆满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促进了干部工作作风转变。组织动员干部深入到村组宣传发动,同群众共商创建方案,共商发展大计,主动和群众交朋友,主动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始终坚持把群众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创建成效的最终标准,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密切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深受群众好评。

四是广大干部群众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创建热情高涨。4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班子带头,全民动员,凝聚了人心,增强了信心,鼓足了干劲,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创建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广大群众感受到了改善环境之后的巨大好处,不少农户争先恐后硬化院坝、装饰外墙、栽花种树、撤旧房建新房等等。

五是民主管理成效显著。全面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关心和参与政务、村务活动的积极性极大提高,使农村工作逐步走上规模化和制度化轨道,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得到加强,村级组织廉政建设得到促进,增强了村民民主决策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化解了农村社会的矛盾,促进村风民风的好转,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指导员对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指导员能力参差不齐,作用发挥不平衡;指导员的日常管理还待进一步完善;一些派出单位对指导员工作上支持不够有力、生活上还不够关心,后盾和依托作用发挥不明显。

2.指导员“六员”作用发挥不够明显。过去的5年,有极少数派出单位向组织推荐指导员时,有应付交差的情况,指导员到村后找不到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宣传员、联络员、信息员、协调员、指导员、督察员的作用发挥不够好。

3.部分指导员在原单位的工作末全脱钩。不论抽出的是 5 领导干部、还是一般职工,都有在原单位工作未脱钩、未全脱钩的情况,分散了这部分指导员的工作精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指导工作。

4.村干部、群众对指导员在争取项目资金这方面的期望值过高。农民群众对无形的支持和帮助不易看到,只着重你给他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对指导员争取项目资金办实事的期望值过高,这与项目资金有限形成反差,不利于提高群众对指导员的信任度。

5.群众观念落后,缺乏对新农村建设的深刻认识。在农村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群众都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词,但问其涵义,知道者寥寥无几,更不用说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是什么。由于农民群众知识普遍较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

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在以后的工作中 1.强化选拨,把优秀人才派往农村一线锤炼 2.加强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3.加强激励和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4.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在“新” 字上下功夫 5.关心爱护基层党员干部,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铜鼓镇农村信用社 第3篇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新农村建设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近年来, 各地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方针政策, 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 不断改进信贷服务, 增加支农投入, 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等方面, 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农村信用社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作为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特殊金融组织, 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发展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农村信用社遍布各乡镇, 离农民最近, 服务最便利;信用社的服务对象就是农民, 与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天然的联系;农村信用社在长期支农过程中, 总结出了一整套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行业服务规范和管理经验, 最了解农业、熟悉农民, 农民的许多经济活动都需要农村信用社的支持, 已成为广大农民经济生活中难以割舍的部分, 这些决定了农村信用社是最适合为“三农”提供服务的金融组织, 在我国的各类金融形式中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信用社大规模的资金支持。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围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等展开, 这些基础性设施建设包括政府主导下的农村通讯、电信、水电等项目建设, 在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 必然会出现较大的资金缺口, 这些缺口的资金需要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导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予以解决。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调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加大经济建设力度的同时, 要求整合农村各种资源, 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 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 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 同时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强化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这些社会公共事业发展,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客观上要求农村信用社对传统信贷项目进行重新界定。

二、目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农村信用社的实践定位与资金问题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 县及县以下的营业网点大量撤销, 农业发展银行由于政策的调整, 并没有承担起其相应的支农责任, 多数县以下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可以提供农村金融服务, 无形当中农村信用社己承担起政策性银行的角色, 这不但违背了银行的商业取向, 也与农信社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改革方向形成了一定的冲突。在边远的乡镇, 经济停滞不前, 存款上不去, 贷款没项目, 从企业的角度考虑, 已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实际上多一个网点, 并不能多一份存款, 多的只是一份投入和多一份费用, 农村信用社的实践定位问题急需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 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 农村信用社在支农工作中积极扩大新农村建设贷款的总量, 切实增加投入, 适当控制利率浮动的幅度, 尽可能给农民以利率优惠, 做到让利于农, 反哺于农。但是随着商业银行在农村区域存款市场的不断介入, 存款大量上调城市, 农村资金“抽水机”作用在不断加大, 农村信用社吸存空间已变得越来越狭小, 在县域资金大量流失的情况下, 与建设新农村旺盛的资金需求相比, 农村信用社将不得不面临支农资金“荒”的窘境。

(二)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是由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以及经营管理层等机构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权责关系的制度表现。这种制度化表现, 通过对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职责权限制约等方面的界定, 形成一系列运行机制。我国农村信用社在由合作社转向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过程中, 现有的法人治理结构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还没有建立起决策、执行、监督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 激励和约束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匹配。具体表现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各自的职责分工尚未明确, 现有的许多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执行, 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有效分离, 股东 (社员) 会和理事会很难对信用社法人代表实施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一长独大”的现象仍然严重。法人治理结构的非对称性使得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明显弱化, 对大多数风险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以及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程序, 或者即使有相应程序也难以严格执行, 尤其是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管理控制上。

(三) 缺少相关法律法规行政干预影响较大

我国尚未针对农村信用社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 取而代之的是银监会、人民银行制订并负责实施的一些条例、规定, 以及各地农村信用社制订的一些章程, 法律效力低下, 约束能力弱, 极易产生内部人控制和道德风险。由于农村信用社地位的特殊性, 行政干预不仅对其影响较大, 而且往往首当其冲。在各级政府、部门强力逼迫下, 农村信用社只能牺牲贷款制度, 以资金风险为代价支持地方经济目标的实现。然而, 政府行为往往背离了经济发展的市场规律, 造成许多项目从一上马就出现问题, 最终损失的是农村信用社的贷款。

(四) 缺乏先进经营理念、历史包袱重、员工素质差、核算水平低

农村信用社员工长期居守农村, 服务于农村经济, 因而受传统计划经济和小农生产思想的影响较深。同时, 由于农村信用社的组织管理体制仍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模式和“官办”色彩, 使员工在经营观念上养成了依赖性和简单化, 僵化和半僵化的思想严重, 经营上坐等观望, 缺乏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决策观念、风险观念、效益观念和开拓创新意识、管理意识, 很不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这是当前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主观上的最大障碍。

为了明晰产权关系, 真正转换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机制, 国家对试点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发行了专项央行票据, 置换了部分不良资产, 弥补或部分弥补了历年亏损挂账, 减免了税收, 希望达到“花钱买机制”的目的。但是, 农村信用社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风险状况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主要表现在:农村信用社票据兑付条件“门槛”较高, 即使票据兑付后历史包袱仍然较重, 不良贷款总量仍然很大, 而且还有许多潜在不良资产没有反映出来;人均利润、资产利润率等指标较小而亏损面、亏损额仍然较大;拨备严重不足, 抗风险能力尚未得到明显增强;农村信用社股金虽然增加很多, 但是不少股金在本质上仍然是存款化股金, 基础很不稳固;农村信用社在提足各项风险拨备后实际资本充足率仍然很低;内控制度很不健全, 案件时常发生, 潜在风险不容乐观。行社脱钩以来, 农村信用社投入大量资金意图完善服务功能, 但仍然是杯水车薪。农村信用社功能不全, 结算渠道不畅:一是网点服务功能落后较单一, 至今只能办理存、取款业务;二是对中间业务缺乏认识, 没有系统的学习和开拓中间业务, 经营思想上习惯于争夺传统的储蓄存款和对公存款;三是对深化金融改革后产生的投资多样化表现出僵化不适应, 对新兴的资本市场对农村信用社产生的服务需求无动于衷, 毫无创新意识。

由于农村信用社员工大部份来自农村, 员工队伍文化素质差, 经营核算水平低, 很不适应现代金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要。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差,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弱, 不讲核算, 不讲经营效益, 大部份农村信用社领导讲排场, 开支大手大脚, 亏损照样领报酬, 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信用社商业经营的需要。

三、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促进新农村建设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应当在新农村建设中提供多样化新产品、奉献高效率服务, 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绿色金融通道。

(一) 明确定位, 转变观念, 理清发展思路, 不断提高支农资金实力

深化农信社改革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所在, 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坚持商业化与服务新农村相结合, 以增强服务新农村建设功能为目标, 进一步提高综合经营管理水平和同业竞争能力, 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扶持, 用好用活支农再贷款等支农优惠性资金, 切实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多年来, 农民向农村信用社贷款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购买一些必需的农用生产资料。但是随着国家一系列支持“三农”政策的出台, 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民资金需求也出现多元化特点, 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方向和方式必须适时而变, 跟上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因此, 农村信用社要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变化、新需求, 转变观念、创新思维, 适时调整信贷结构, 在信贷支持对象和贷款投向上, 要由数量型的低效传统农业向科技支撑型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由分散农户向产业化经营转变;由单纯农业生产领域向生产流通领域转变;要以信贷政策为导向, 大力支持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环保事业建设, 促进农村资源的综合利用, 发展节约型循环经济;对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立体种养业、庭院经济、生态农庄等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 以及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特色农业, 优先给予信贷支持。

(二)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 规范股金投入, 改善股权结构, 积极引进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管理意愿的投资者, 建立健全不同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下的法人治理结构, 强化社员 (股东) 的股权意识和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建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加强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 建立信贷管理信息咨询系统, 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信息平台, 在信息采集、信息共享、业务处理、数据控制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实现全面优化;全面更新客户内部评级体系, 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导向, 引入先进的计量经济学方法, 设计开发客户违约概率模型, 提高信用风险计量的科学性;加快贷款五级分类步伐, 提高贷款定价和限额设定的精确度。农村信用社要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 树立包括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 推行涵盖事前监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 形成系统的风险控制制度和奖惩制度, 引导全社员工树立对风险管理的认同感, 使风险意识突破传统的部门界限真正融入全社各个部门、每位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工作习惯之中, 让每一位员工认识到自身岗位上存在的风险点, 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

(三) 完善农村信用社立法,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农村信用社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金融企业, 是经济力量弱小者的联合体, 它所服务的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弱质产业—农业, 它所服务的区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弱势地区—农村, 它所服务的对象是中国社会各阶层中的弱势群体—农民。具有这种特殊性的农村信用社, 既要借助市场力量挖掘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潜能, 又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成长与壮大。完善农村信用社立法, 尽快制定《合作金融法》, 将实践证明有效的政策法律化、依法确定和巩固信用社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确立合理的管理体制、管理程序及同地方党政之间的法律关系, 规范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职责范围, 同时保护信用社不良资产, 打击企业逃废债务的行为, 从根本上捍卫其合法权益。

国家要给予信用社相关政策扶持, 解决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性亏损和不良贷款, 拨足保值贴补款项, 以减轻农村信用社经营困境及压力;各级党政要落实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责任制, 对地方政府干预信用社发放的不良乡镇企业贷款, 应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弥补或贴息, 分年度按比例消化;在未成立专门处置信用社不良资产公司的情况下帮助信用社消化不良资产包袱, 对不良贷款实行新老划断的办法, 对无法收回的呆滞贷款实行挂账停息, 欠款户经营形势好转后实行专项清收。对乡级财政所欠信用社贷款由县级财政偿还, 县级财政所欠贷款由地级财政偿还, 帮助信用社处理坏账。财政部门要给予政策支持, 提高信用社呆坏账准备金比例, 逐步降低呆账比重, 促进信用社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

实施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 快速消化历史包袱。对近年来不规范破产造成农村信用社资金损失的部分比照国有商业银行执行抵扣营业税的政策;凡允许在国有商业银行开立户头的单位同时允许在农村信用社开户。按照国际惯例, 农村信用社享有免交税赋的政策, 对农村信用社免征所得税;农业贷款免征或降低征收营业税;农村信用社处理土地、房地产等贷款抵押物时免收或降级标准收取税费。

(四) 转换农村信用社的营销理念, 积极探索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新方式

在新农村建设中, 随着农民贷款需求品种和方式的不断变化, 农村信用社要大力进行业务开拓, 创新信贷品种、完善服务手段、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更好地支持新农村建设。一是要继续深入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活动, 改善信用环境。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应优先用于满足农民种养业的有效资金需求, 剩余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农民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多种经营活动, 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二是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 采取不同的担保方式。对一些农民生产经营中形成的有组织的新型合作经营互助组织, 可以将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运用到其中, 帮助其发展;对农村中小企业贷款, 鼓励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协会, 通过协会的共同担保, 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生产资金的需要;对一些成规模、效益好、风险小、资金需求量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社区内的民营、私营企业, 尝试开办社团贷款。三是应根据经济变化的新需求, 强化服务功能。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积极探索服务业收费权贷款;对经营效益好、产品适销对路、信用记录良好, 但临时资金周转有困难的农村中小企业, 试办应收账款和存货抵押贷款;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可发放仓单质押贷款等。在业务品种上, 提供包括贷款、承兑、贴现、综合授信等信贷服务, 满足企业需求。四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开办信贷新产品。以信息技术手段为重点, 农村信用社实现了从“手操手算”到“电子化”、“网络化”的历史性跨越。尽快实现储蓄存款通存通兑, 积极改善支付结算服务环境, 快速有效提升农信社结算服务水平, 开展电子银行业务, 如:开通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自助银行业务, 开展为农民代缴水、电、保险、基金、股票等业务, 为农民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通道, 开办农村金融超市, 提供存款、贷款?、结算、投融资咨询等全方位服务。加快银行卡系统建设, 全力推进银行卡工作, 开展银联卡服务农民工问题。五是对贷款期限和利率进行合理规划。目前, 农村信用社贷款存在着期限过短、利率过高的现象, 与农民农业生产周期及利率心理承受能力有一定差距。因此, 农村信用社要对农民发展生产经营周期进行调查了解, 合理调整贷款期限, 适当延长。同时完善利率定价机制, 根据农民生产发展项目的不同, 灵活运用利率杠杆, 制定切实可行的贷款利率浮动政策, 让利于农民, 只有农民富裕, 才能为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五) 加强员工培训, 引进创新型人才, 提高服务水平

随着新业务的广泛应用和金融科技产品的不断创新, 要求业务人员既要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 还要具备较强的操作技能, 从而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但目前农村信用社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 员工知识结构参差不齐。要改变目前状况必须加强农村信用社阶梯性队伍建设:一是建立激励机制。农村信用社要将科技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的测评列为达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并与日常工作绩效挂钩。采取持证上岗制, 能者上, 庸者下。二是内部培养。农村信用社将科技知识培训作为年度职工教育培训的工作重点之一, 采用脱产、半脱产、分期轮训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有重点、分层次地对辖内员工进行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三是引进创新型人才, 加大培训力度。金融业务是一家银行发展的基础, 只有你推出了新业务, 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使用。新产品业务人才需要一大批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实际经验丰富、勇于开拓创新的人, 可以从国外引进具有创新业务能力强的人才来充实农村信用社员工队伍建设, 进行梯队能力培养, 从而使农村信用社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成思危.对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几点浅见[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6, (01) .

[2]高月河.增强农信社竞争力之我见[N].中华合作时报, 2007-9-14.

农村信用社如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第4篇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村经济;推动;发展

一、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农村信用社是为促进农村发展而设立的金融机构,因此农信社的经营活动要以帮助农民提高生活水平、支持农业发展为宗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农村信用社有助于农民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农信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民从农信社贷款不仅手续简单,而且贷款门槛低,需要贷款的农民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拿到贷款,为农民提供了方便。第二,农村信用社通过贷款给农民,优化了资金结构。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主要用于贷款,通过收取利息盈利,以往农信社的资金没有借贷出去,造成资金的利用率不高。农信社把资金贷给农民,既充分利用了资金,又为农民提供了帮助,促进了农业发展,进而带动了农村的经济。第三,农民利用贷款对农村各项设施进行改善,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基础。比如,农村的灌溉设施对农田的意义重大,交通设施对农村与外界的交流有重要作用,这些设施的完善需要贷款支持。修缮各项设施既方便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第四,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较低。民间借贷的缺点是利率高,贷款人难以背负高利息,而且容易发生借贷纠纷,不利于农村的和谐建设。从信用社贷款利率低,而且手续简便,这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1.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信用社要对产权制度进行改革优化,明确产权归属。为贯彻“三农”政策,有必要对信用社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以进一步体现信用社的支农本色。同时通过改革,划分产权归属,加强信用社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业务水平,能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另外,明晰产权可以对信用社的经营起到激励作用,改进企业管理模式,有利于对风险的预防和规避。信用社在产权制度改革中,要顾全大局,坚持逐渐过渡、稳中求进、因地制宜。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各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自然环境、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也不相同,导致各地区信用社的效益也有高低之分,因此在改革产权制度时要考虑各地的不同情况。每个信用社要根据各自的自身条件、当地的经济水平、企业管理理念采取不同的产权关系,对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可以把信用社改革为股份制企业;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不宜采用股份制,可以把信用社改革为更适合当地经济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对经济发展适中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产权制度。

2.农村信用社需要创新业务品种,多层次服务“三农”

农村信用社的宗旨是服务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其业务范围主要是为农民提供贷款、理财等服务,可以说信用社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一要坚持信用社扶持农村的宗旨,通过加大基层网点的覆盖率,提供多品种的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吸引农民通过信用社融资、贷款,为需要贷款的农民提供贷款,为需要存款的农民创收,加快农村资本的流通,以达到帮助农民,为信用社增加效益,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信用社是农民自己的银行,只有逐步完善信用社的金融服务才能使农民和信用社双方都得到发展。二要提高信用社的信用度,使农民真正从信用社得到实惠。构建良好的信用度是金融机构发展的关键,县乡级政府要明确信用社的具体负责人,并鼓励村干部发挥宣传、带头作用,为信用社信用度的构建工作打好群众基础。信用社只有提高信用度才能吸引更多的农民,切实起到扶农助农的作用。三要在信贷业务中建立客户经理制度,信贷业务是信用社的主要业务,需要一批专业的金融人才来管理,同时客户经理也可以为农民解答疑问,提供咨询服务,为农民推荐更优惠的服务品种,并给农民介绍国家最新的贷款政策和各种信息。客户经理不仅能推销信用社的信贷业务,又能为农民选择最实惠的服务。

3.坚持以农为本,提升农业产业化升级

新时期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是发展生产力,改善农民生活,实施民主管理,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发挥如下作用:一要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比如农产品品种的升级、收割设施的购置等,提高农民、政府和信用社的收益。二要支持农村开拓休闲产业,利用农村独特的环境优势和原生态生活方式,赋予农村的各项资源以商业价值。比如“农家乐”产业可以让人体验乡村生活,农村观光产业可以让人体验种植的乐趣,这些产业发展都需要信用社的支持。三要大力支持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业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大规模的养殖业不仅能给农民创收,还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推动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四要支持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疏通道路交通,完善灌溉设施,改进电路设施,从而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三、结论

可见,农村信用社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不仅可以为农民解决资金困难,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而且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繁荣,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信用社只有通过完善产权制度,提供多种类的业务,促进农村产业的多样化,才能更好地提升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赵志星.农村信用社如何助推县域经济发展[J].中国-东盟博览,2013(09):125-126

铜鼓镇农村信用社 第5篇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意见我们送走忙忙碌碌的2010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1年,在新的一年里如何继续将计生工作在铜鼓镇开展得有滋有味,使之更加出色,是需要我们深究的。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和落实“大人口”发展战略,深化改革,推进统筹,全面做好人口工作,提升人口服务水平,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11全年人口计划生育要坚持“稳定、提高、统筹”的工作方针,紧扣“控制人口数量,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中心任务,围绕一条主线,夯实基础,做好九项工作,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内,出生率控制在以内,出生性别比控制在以下,政策生育率达以上,出生一级缺陷覆盖率以上,村民自治率达,群众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满意率达以上,全面完善PIS系统的录入,逻辑错误不得大于,做好基础台帐工作,征收社会抚养费万,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例。我们铜鼓镇2011年计生工作的工作思路如下:

一、加强综合改革,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1

成立统筹人口发展领导小组,建立统筹人口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情况通报、定点调研、联络员等制度,切实加大人口综合服务管理力度。深化目标管理责任制改革,完善考核指标,逐步形成以统筹人口发展为导向的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完善计划生育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规范审批流程和应用,推进计划生育证件及行政案件办理电子化、网络化和规范化建设。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适应人口计生工作需要的网络

加强人口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健全完善与公安、民政、教育、统计、人力社保等部门交换提供人口信息的制度。完善全镇总人口和育龄妇女信息数据库,逐步建设开发高质量的全员人口信息资源;完善计划生育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规范审批流程和应用,推进计划生育证件及行政案件办理电子化、网络化和规范化建设。

三、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提高自身素质和办公能力

我镇计生工作在镇党委、镇政府及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的领导下,要精心组织计生工作人员和全镇11个村1个居委的村居领导及计生助理员认真学习计生政策法规,以提高自身素质,加大业务知识技术培训工作力度,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为全镇的计生工作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积极发展群众,开展好宣传活动

2011年,利用各种会议、村级广播站,认真开展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专门针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办法》及其它法律法规进行重点宣传,使全镇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知道了计划生育工作不是放宽了,而是更加法制了。通过这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全面了解计划生育政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认真开展计划生育技术免费服务工作

我们认真贯彻计划生育技术免费服务的政策,积极开展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节育措施免费技术服务,符合政策生率以上,使全镇育龄妇女避孕率达到以上,综合节育率达到以上;符合生育政策的夫妻领取优生优育咨询服务卡;认真建设村级计生服务室、做好科技、药具的发放和报告工作,避孕药具的管理和发放得到更进一步的加强,全年认真开展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三查”工作次,六、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做好外流育龄妇女人员的信息反馈工作。由于我镇外出务工人员多,特别是育龄妇女外出务工人数较大,一方面为我镇的经济建设取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边给我镇计生工作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新问题,管理特别难。做好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登记、建卡和数据录入工作。认真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在方便广大育龄妇女外出务工的同时,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对每个外出育龄妇女都发放宣传资料,要求积极配合现居住地计生工作,并将自己的计生工作信息及时反馈回来,并做好流动人口的资料管理工作,对我镇的外来务工人员加强清理和信息反馈工作。

七、认真做好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

认真按照国家关于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要求,全面开展对我镇的计划生育家庭户的摸底调查工作,做到有一户、摸一户,做好调查工作,全面上报不留死角。在做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户的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人员的调查核对工作,做到有一户上报一户,发放奖励金一户。

八、认真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

搞好农村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是我镇计划生育工作在全镇农村全面开展的载体,结合我镇实际,开展了计划生育和科技兴农主要内容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积极开展科技下乡宣传活动。积极协助村支部、村民委员会搞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全面完成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和村规民约建设。做好“争创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县”的各项目标任务。

九、认真做好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工作

在镇党委、镇政府及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的领导下,针对我镇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认真做好我镇的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工作,积极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的宣传,加大宣传力度,落实征收措施,积极对违法生育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努力,使我镇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工作有明显的改观,被征收人的自觉性有较大的提高。

总之,2011年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镇党委、镇政府及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领导下,要取得明显的好转,我们决心在今年的工作中,积极、努力、加强学习提高每个计生工作人员的思想、文

铜鼓镇农村信用社 第6篇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提高各ⅩⅩ县农村信用社对信用工程建设工作认识,全面深入推进信用工程建设工作,根据《关于创建农村信用工程的实施意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和自治区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会的要求,制定本评价考核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指在各基层农村信用社正确执行ⅩⅩ县农村信用联社(以下简称ⅩⅩ县联社)服务“三农”为根本经营管理的理念,通过考核评价,切实做好“信用工程”建设工作的各项基础工作,努力提高贷款农户建档、信用等级评定的覆盖率,把农户小额贷款这一违约率低、收益高的品牌业务做实、做精,使之真正成为ⅩⅩ第三条

考核评价对象为辖内各基层农村信用社;考核评价指标分为信用工程基础工作指标和信用工程经营工作指标;根据ⅩⅩ县农村信用社实际情况,考核评价结果将纳入ⅩⅩ县农村信用社绩效考核办法。

第二章

考评机制及标准

第四条

ⅩⅩ县农村信用联社成立信用工程建设工作考评领导小组,负责各基层信用社的考评工作。联社主任为组长,联社副主任为副组长,成员由联社各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联社信贷管理部,负责各基层信用社考评的日常工作。

第五条

考核指标 县农村信用社的拳头产品。

(一)基础工作考核指标为:

1、是否有信用工程工作目标;是否落实专人负责;

2、是否成立信用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3、是否有联社信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4、是否建立三级档案;

5、是否定期召开信用工程工作会议、有无会议记录;

6、推行“村支书信贷协管员”制度落实情况。

(二)信用工程经营工作指标为:

1、农户建档率;

2、农户评定覆盖率;

3、农户贷款覆盖率;

4、贷款农户评定增长率;

5、农户贷款增长率;

6、贷款农户增长率;

7、农户当年贷款到期还贷归还率;

8、信用村、乡(镇)覆盖率;

9、农户不良贷款清收率。

第六条 本考核办法为百分制,基础工作占20分,经营工作占80分。考核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60分至85分的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

第七条 信用工程建设工作采取按季度报送相关指标到联社信贷管理部,进行考评。考评优秀者联社通报表扬,并作为年终先进集体评比条件之一;考评不合格者将纳入绩效考核评定扣分,通报批评,取消先进评比资格。

第八条 信用工程建设工作中的农户贷款(含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及其它农户贷款)发放额、收回额、沉欠贷款清收额、村支书信贷协管员报酬兑现等数据必须与会计部门、资产风险部门数据一致,考评工作相关指标列入次年真实性审计检查内容。

第九条 第十条

第三章

铜鼓镇农村信用社 第7篇

江西农商行招聘|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

行有什么异同?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中公金融人出品

目前,全国各省的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陆续招聘,许多有意报考农村信用社的毕业生在选择地市招聘单位时总会遇到“xx农村信用社”、“xx农村商业银行”、“xx农村合作银行”的字眼而感到疑惑。对于三者之间的区别,小编用简单易懂的非专业文字为您解释一下!大同:

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三种形态,可以说是向银行转化的三个阶段的形态。农村信用社为最初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农村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为适应于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而生。其中,农村商业银行实现商业化经营,性质已接近于商业银行。

小异:

农村信用社为入股社员服务,实行民主管理,社员一人一票的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合作银行是在遵循合作制原则基础上,吸收股份制的原则和做法而构建的一种新的银行组织形式,是实行股份合作制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股份制地方性金融机构。在服务重点方面,虽然三者都是主要为辖区内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但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是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组建,农业比重较低,因此,在满足“三农”需要的前提下,还需要兼顾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则更多地侧重于农户。

现今,农村信用社仍是农村金融系统的主体机构,经过金融体制改革后,一些省份已经完全转化(例江苏、安徽)或部分转化(例浙江、广东等)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数量相对较少。

在招聘考试方面,基本都是由省联社统一组织的,同一省内考试内容大致相同。

http://jx.jinrongren.net/ncxys/

病句这个考点对很多考生而言是非常难的,因为平时的表述并不十分规范以至于用语感去读的时候会觉得什么都对,很难做抉择。其实病句并不难,这建立在学好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接下来我们就好好看看病句的知识点及解题技巧。

常规的句子结构应该是:(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应按照这样的规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则进行表述,但是做题时往往会遇到更加复杂的句子,因此我们归纳了在语序这块的易错点,帮助大家解题。

(一)多重定语语序不当

多层定语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②指名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重点:表领属(谁的)+表数量(多少)+动词短语+形容词+名词

【例】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正确: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领属)一位(数量)有30多年教龄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教授

(二)多重状语语序不当

多层状语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副词(表范围或频率),⑤形容词或动词(表情态),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重点在于:时间状语在处所状语之前

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些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正确:近些天(时间状语),许多同学在阅览室(地点状语)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三)定语状语混淆,语序不当

1.把定语误放在状语的位置上。例如:

【例】这个问题在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正确:广泛”应移至“议论”前作定语:“引起了广泛的议论。”

2.把状语误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这是一个无疑的英明决策。

正确:这无疑是个英明的决策。

http://jx.jinrongren.net/ncxys/

【小试牛刀】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我国一座年产300万吨钢的大型炼钢厂昨日开始上市。

B.渔民们满怀丰收的喜悦,一筐一筐地抬着鲜鱼,走回村子。

C.这次会议,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大家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D.他为了记住这篇演讲稿,在寝室里今天早晨还仔细地把它看了一遍。

【答案】A。解析:B把定语误放在状语的位置上,应改为:“抬着一筐一筐的鲜鱼,走回村子。”C把状语误放在定语的位置上,应改为:“这次会议,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大家广泛地交换了意见。”D多重状语语序不当,时间状语应在地点状语之前,应改为:他为了记住这篇演讲稿,今天早晨在寝室里还仔细地把它看了一遍。

铜鼓镇农村信用社 第8篇

1 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 农信社的利率对新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阻碍作用

所谓利率, 主要指的是资金价格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实时体现,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中, 利率的决定是由供求双方来共同完成的。就目前我国农信社利率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来看,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利率定价机制缺乏完善性和科学性, 通常情况下, 联社掌握着农信社的利率定价和调整的权力, 联社根据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对贷款利率进行统一定价, 并实施有效管理。目前, 我国农信社利率定价机制之所以不合理, 主要是因为各个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所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对利率进行定价, 那么势必会加大部分农民的压力, 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二是利率普遍偏高, 导致了农村经济建设成本的增加。虽然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陆续出台了诸多政策, 但是, 由于农信社本身资本相对而言比较薄弱, 并从自身的贷款需求出发, 利率一浮到顶, 加大了农民还贷款的压力。三是利率定价方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就我国目前农信社利率的定价方式来看, 只是单纯的按照贷款对象来确定固定的利率浮动, 缺乏灵活性。

(2) 农信社产权对新农村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目前,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组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即乡镇个体、私营企业和农民, 这样一来, 就需要对农信社的产权进行进一步明确, 以此来更好的促进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就我国目前大部分农信社的现状来看, 产权不明晰, 产权主体缺位已经成为了其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如果上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 这种多个股东组成的合作制, 已经无法满足农信社的发展需求, 以效率方面为例, 由于农信社改革工作对效率方面的重视程度不高, 所以农信社亏损的现象时有发生, 不仅影响了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对新农村经济的建设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3) 农信社管理体制制约了新农村经济建设

管理体制缺乏科学性也是当前农信社改革过程中的一项主要问题。此方面的问题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民主管理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虽然我国农信社的股份是由三大组织共同成立的, 但是权力的分布却并不均匀, 在农信社实际发展中, 大部分权力和职能几乎都掌握在农信社主任手里, 民主管理根本发挥不了自身的作用。二是外部干预现象严重, 由于农信社占据了农村金融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所以, 政府部门为了更好的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掌握, 往往会对农信社的发展实施一定程度的干预,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政府部门并不是专业的管理机构, 在管理工作上缺乏丰富的经验, 这样一来, 管理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不利于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管理主体错位, 目前, 农信社的经营管理人员大多身兼数职, 存在诸多弊端, 所以在经营和管理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2 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根本措施

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 农信社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 为了实现农信社的有效改革, 针对上文中所提高的问题,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其有效解决是不容忽视的。就我国目前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状来看, 完善农信社的改革措施, 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机制

农信社应该根据当前利率市场化的条件, 以货币市场利率和当地竞争需求为基础来进行科学的定价, 同时, 利率的定价还应该考虑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从农民的经济水平和承受能力出发, 确保利率定价的合理性。目前, 我国仍有部分地区的农信社存在规模小、人员素质低等问题, 这就要求国家相关部门要出台一些优惠政策, 适当的降低营业税税率, 提高农信社支持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提高了对农信社发展的重视程度, 加大扶持力度, 才能够在确保农信社稳定发展的同时, 对新农村经济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外, 还要根据市场进行细分, 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2) 从根本上提高农信社的服务水平

首先, 农信社要对现有的贷款手续进行简化, 将繁杂的业务流程简单化, 这样一来, 不仅能够提高农信社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而且对新农村经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 将贷款手续进行简化的前提是对客户的信誉度进行全面了解与掌握, 对于信誉度较高的客户, 可以简化贷款手续, 以此来为新农村经济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其次, 要对金融产品进行不断创新与完善, 不断增加业务种类和新金融产品, 通过各种途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从而更好的适应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根本需求。

(3) 合理选择农信社的产权制度

对于农信社产权制度的完善, 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出发, 首先是要根据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其次是要根据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阶段进行选择。对于合作制, 我们能够全盘否决, 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合作社的建设能够促进"三农"服务的有效开展。此外, 要进一步促进产权的多样化, 目前,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从而导致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 尤其是东西部的农村发展, 其差距更是非常大。所以, 对于农信社产权制度的选择, 必须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模式。只有这样, 才能够使得农信社的发展更好的为新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4) 完善农信社的管理体制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撑, 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农民和农村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尤其是在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背景下, 这种作用更是被给予了高度重视。在这种情况下, 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进行健全与完善至关重要。由于农信社的发展关系着地方经济的进步, 所以, 管理机制的完善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部门要将自身的协调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避免资金外流的现象发生。此外, 要将政府的管理职能进行准确定位, 在管理过程中, 要根据政企分开的职能进行有效改革与管理, 不得直接对信用社的业务实施干预。

3 结语

综上所述, 对于我国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来看,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改革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提高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本文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 我国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信用社作用的发挥。所以, 在未来的时间里, 相关部门必须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效性, 进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近年来,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国家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扶持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更好的适应快速发展的新农村经济,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势在必行, 其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而且对国家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完善措施, 以此来为日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发展改革,农村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周云勐.农村信用社改革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影响探讨[J].职工法律天地:下, 2014 (07) .

上一篇:团支部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高一语文霞教案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