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建设心得体会

2024-07-07

铁军建设心得体会(精选6篇)

铁军建设心得体会 第1篇

铁军班组的三要素

铁军精神,是听上级指挥,坚贞不渝的铁的信念;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铁的意志;令行禁止,执纪严明的铁的纪律;英勇善战,所向无敌的铁的作风。是攻坚破难、团结奋斗、战无不胜的看家法宝。铁军班组是铁军精神的传承者,开拓者,创新者。铁军班组是企业飞翔的翅膀;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扩大的基石。铁军班组需要更强的执行力,更多的团结心,更丰富的创新。

我们一天之中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单位度过,可以说班组就是我们另一个家,在一个家中要充满和谐,充满活力。如果班组内,到处勾心斗角,那么不仅会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也会影响我们对于工作的热情、积极。

其次,铁军班组需要分工协作,常言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话充分体现出分工协作的重要性。所以,要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而不是毫无效率的混杂在一起工作,这样只会使工作复杂化,工作效率降低。

然后,铁军班组需要学习创新,时代在发展,我们也要跟随时代的脚步,一成不变只能导致知识的缺失,技术的落后。学习和创新才能保证铁军班组牢牢跟随企业发展的步伐,全员学习,才能带动班组的进步。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铁军班组需要团结紧张,严肃执行,充满活力,既不能死气沉沉,也不能嬉笑成群。工作时一定要严肃,不能因为同样的工作做了很多次了,就掉以轻心,危险时刻都在身边,只等着你露出缝隙时,才会向你伸出爪牙。所以,工作时不能有任何松懈,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

铁军班组的建设不在于一个人的行为,而是看我们大家的行为。愿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一起推进铁军班组的建设,一起传承企业的铁军精神。

铁军建设心得体会 第2篇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第三工程分公司成立于1971年,是承担各类化工、石油、石油化工装置及配套设施,各类输送介质的长输管道、大型储油罐以及配套设施等工程施工的综合性现代化施工企业。

40年来,施工足迹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香港)以及科威特、突尼斯、苏丹、利比亚、印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建成长距离输油(气)管道近170条,累计长度近12340公里;大型金属储油罐220余座,总容量达762万立方米;输油气泵站140余座;穿越河流、公路、铁路总长300余公里。研发的13种施工机具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完成的3项施工工法获得国家一级工法,取得39项中国企业新纪录,有9项工程被评为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公司先后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等殊荣。

公司党委坚持弘扬大庆传统,传承铁人精神,着力培育“不拿第一就是败”的“铁军”队伍,努力建设具有管道安装企业鲜明特色和精神内核的“铁军”文化,促进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提炼主线,培育“铁军”文化。作为诞生于大庆、从铁人身边走出来的石油管道专业化施工企业,公司党委坚持传承传统,不断发展创新,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弘扬“铁军”作风、展树“铁军”形象、打造“铁军”品牌,着力培育“铁军”文化。

首先,公司党委认真梳理企业的历史沿革,确定了公司“投身长输管道,开始艰苦创业;实现四个转变,不断成长壮大;改革焕发生机,引进推动发展;大胆创新突破,勇于争雄领先”四个重要发展阶段。

其次,公司党委从企业的成长历程中挖掘出一条引领企业发展的突出主线,即组建于“铁人”战斗过的大庆、一年一次“学铁人,争第一”主题教育、率先喊出“不拿第一就是败”铿锵壮语、多次创下全国施工企业新记录被媒体赞誉为“铁军”,这就是“铁军”精神和由“铁军”精神衍生而来的“铁军”文化。

第三,在实际工作中,公司党委注重用“铁军”文化凝聚职工队伍,引领企业发展,并从理论的高度不断提升、丰富“铁军”文化内涵,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规范、细化“铁军”文化建设,制定《管道三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提出阶段奋斗目标。

完善体系,建设“铁军”文化。公司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公司经理挂帅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基明确了层单位责任人和重点工作,由此形成了公司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企业文化建设组织体系和由横到纵、由点到面的工作网络。

丰富内涵,提升“铁军”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公司党委注重总结经验,完善体系,提升文化,丰富内涵,组织编撰《管道铁军文化手册》,颁发员工人手中,统一思想,规范行为;编制《中国管道铁军》电视专题片,作为新员工入厂教育的必看课程,培养自豪感和认同感;编印《管道铁军》宣传画册,通过各种场合和形式对外宣传公司、展示形象;建设管道“铁军”文化墙,以雕塑的形式浓缩几代管道人艰苦创业的光荣历史,描绘管道事业的美好未来。

铁军文化的培育和建设,凝聚了员工队伍,引领了企业发展。近年来,公司

铁军建设心得体会 第3篇

1. 新四军在盐城

1.1 新四军的由来。

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全称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之抗日战争爆发后, 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抗战, 提出了统一整编南方各地的红军和游击队, 开赴华中敌后抗战的建议。经过国共两党多次谈判达成协议, 同意组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简称新四军) 。同年9月28日, 叶挺被任命为新四军军长。10月12日, 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界地区 (不包括海南岛) 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和红军二十八军被改编为新四军。12月25日, 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 1938年1月6日移至南昌[1]。

1941年1月上旬, 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2], 中共中央军委于1941年1月20日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 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 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同年1月25日, 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3]。

1.2 新四军在盐城。

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以后, 将遍布大江南北的9万余人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4]。从此, 新四军在中共中央及中原局 (后改称华中局) 的领导下, 加强了正规化党军的建设, 走上了新四军建设的新阶段。新四军继承了叶挺独立团的“铁军”传统, 在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 开展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 开展了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反摩擦的斗争, 粉碎了日、伪、顽的无数次进攻, 坚持了华中的抗战阵地, 并开辟了浙东游击根据地。至1945年7月底, 新四军主力已发展到31万多人, 民兵发展到96万多人。1947年1月下旬,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 新四军番号撤销, 改称华东野战军, 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5]。新四军的重建与发展为最终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 新四军千锤百炼成“铁军”, 铸就了永不磨灭的“铁军精神”。

2. 新四军“铁军精神”

系统总结新四军“铁军精神”, 可以归纳为:听党指挥, 忠于人民, 坚贞不渝的铁的信念;不怕牺牲, 敢于胜利, 百折不挠的铁的意志;军民一致, 官兵一致, 牢不可破的铁的团结;令行禁止, 执纪严明, 秋毫无犯的铁的纪律;勇猛顽强, 英勇善战, 所向无敌的铁的作风。

2.1 铁的信念。

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绝对听党指挥, 党指向哪里, 就战斗在哪里。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后, 服从党中央的决定, 坚持开辟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 高举团结抗日大旗, 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全面抗战路线, 贯彻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 极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 或是解放战争前期, 新四军始终坚定“党指挥枪”的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一切听党指挥, 而绝不允许“枪指挥党”[6]。这种铁的信念是新四军“铁军精神”形成的根本体现, 是新四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政治保障。

2.2 铁的意志。

“皖南事变”后, 新四军的作战区域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在这一地区, 日军实行“三光”政策, 顽军不断制造反共摩擦。新四军处在日、伪、顽的夹击之中, 艰难困苦至极。新四军因敌因地制宜, 以己之长, 克敌之短, 英勇果敢, 越战越强。新四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敌人顽强斗争, 奋力杀敌, 涌现了大量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刘老庄82烈士便是最典型的事例。1943年3月18日, 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为掩护部队主力转移, 在淮阴刘老庄与十多倍于己的日军精锐部队激战12小时, 击溃敌人五次冲锋, 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 与敌人进行肉搏拼杀, 毙伤敌170余人, 全连82人全部英勇牺牲。朱德称赞他们是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陈毅誉之为“惊天地而泣鬼神的壮举”。正是在这种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铁的意志支撑之下, 在八年抗战中, 新四军抗击的日军占侵华日军总数的22%, 抗击的伪军占伪军总数的30%[7]。

2.3 铁的团结。

新四军内部的官兵之间, 上下平等, 平时团结友爱, 战时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 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新四军官兵为不打扰百姓, 常常露宿街头或野外。在华中各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常常帮助百姓搞生产, 干农活, 做家务。陈毅提出“三不”政策, 即“不拉夫, 不派款, 不扰民”。新四军在华中获得人民群众的爱戴, 人们歌唱“吃菜要吃白菜心, 当兵要当新四军”。

2.4 铁的纪律。

新四军一切行动听指挥, 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全军上下始终如一, 令行禁止, 执纪严明。如新四军第五师和中原军区, 以5万兵力牵制了国民党的30万兵力达半年之久, 有力地支援了华北、华东和东北战场。全面内战爆发后, 各路部队密切配合, 一举突出重围, 粉碎了蒋介石要在“三至六个月内”消灭共产党的妄想。如果没有铁的纪律作保证, 就不能形成如此超强的战斗力, 更不可能获取辉煌的战绩。

2.5 铁的作风。

新四军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形成了勇猛顽强、英勇善战、所向无敌的铁的作风。作风是指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态度或行为风格。由于新四军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在民族危亡的特殊时期成立的, 处于敌强我弱的不利地位。但是为了民族的生存, 为了国家的兴旺, 新四军勇于担当,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 在无数次战斗中勇猛顽强, 血洒疆场, 所向披靡。这种铁的作风, 体现了人民不怕牺牲、敢于作战的壮志豪情。

铁军精神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精神体系。铁的信念是铁军精神的根本, 铁的意志是铁军精神的体现, 铁的团结是铁军精神的基础, 铁的纪律是铁军精神的保障, 铁的作风是铁军精神的品质。它们之间既相互关联, 互为依靠, 又自有内涵, 独立支撑。铁的信念, 不是抽象的, 它需要铁的意志支持, 铁的团结维护, 铁的纪律保证, 铁的作风贯彻;而铁的意志、铁的团结、铁的纪律、铁的作风需要铁的信念统领, 否则, 意志就容易消沉, 团结就会分裂, 纪律就会松弛, 作风就会散漫。因此, 铁军精神是新四军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今天, 弘扬铁军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弘扬铁军精神是加快推进书香盐城建设的思想支撑

3.1 书香盐城建设的思想与目标。

书香盐城建设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为主要途径, 以实施“六大阅读工程”为主要任务, 以开展书香建设系列活动为主要抓手, 激发阅读热情, 培育阅读习惯, 满足阅读需求, 提高阅读水平, 推动学习型、创新型城市建设, 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和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 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盐城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

到2020年, 全市居民综合阅读率要达到90%, 各项主要阅读指标位居苏北前列。引导全民阅读, 形成人人为创业创新、修身上进而愿意读书、主动读书的社会引导机制。推荐好书、销售好书, 使群众真正方便读书、读到好书。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覆盖城乡、实用便利、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党政推动、部门配合、专家指导、社会参与的全民阅读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努力营造全社会人人读书的良好氛围[8]。

3.2 加快推进书香盐城建设, 迫切需要弘扬铁军精神。

3.2.1 弘扬铁军精神, 就是树立铁的信念。

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决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贯彻市委六届三次、四次全会和全省宣传部长会议、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会议精神, 切实投身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听党指挥, 忠于人民, 建设好盐阜人民的精神家园, 推进书香盐城建设, 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书香盐城建设的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贞不渝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9]。

3.2.2 弘扬铁军精神, 就是拥有铁的意志。

即敢于面对挑战和困难, 不怕牺牲, 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切实推进书香盐城建设的进程。全民阅读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全党、全社会的一件大事, 由于种种原因, 虽然盐城是一个崇文重教的革命老区, 但是全民普遍阅读的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虽然盐城人杰地灵, 人才辈出, 也涌现出很多著作等身的文化名人, 但是与文化强市相适应的书香氛围还不浓, 还存在很多阻碍全民阅读的不利因素。因此, 必须拥有克服困难、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百折不挠的铁的意志, 根据盐城的实际,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制订切实可行的加快推进书香盐城建设的方案, 并加以落实。只有这样, 才能够促使盐阜大地书香浓浓, 书声悦耳。

3.2.3 弘扬铁军精神, 就是维护铁的团结。

即全社会齐心协力, 各部门分工协作, 各单位密切配合, 共同打造文化盐城, 推进全民阅读。实施阅读文化培育工程, 加大版权保护力度, 保证人民群众能阅读健康有益的图书;实施阅读精品引领工程, 为全民阅读提供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俱佳的精品力作;实施阅读阵地提升工程, 加快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 打造集阅读、展示、教育、培训和交流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实施阅读活动示范工程, 大力开展书香市县、书香村镇、书香社区、书香机关、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等建设活动, 着力提升人的文化素养、精神气质和发展本领。团结也是生产力, 只要全社会目标一致, 达成共识, 通过实施一系列阅读工程, 就能推动全民阅读, 促进书香建设。

3.2.4 弘扬铁军精神, 就是执行铁的纪律。

即高度认识加快书香盐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 遵循有关要求落实不走样。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书香盐城的部署, 不折不扣地落实《关于加快推进书香盐城建设的意见》, 建立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相关的纪律制度, 将书香建设工作纳入年初计划, 年中对照检查, 年底考核, 奖惩兑现。做到令行禁止, 执纪严明。只有执行铁的纪律, 才能保证全民阅读的顺利开展, 才能为书香盐城建设保驾护航, 否则, 只能是“空谈”。

3.2.5 弘扬铁军精神, 就是传承铁的作风。

即在加快推进书香盐城建设的进程中, 必须具有一往无前, 英勇顽强, 所向披靡的铁的作风,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推进书香盐城建设, 必须密切联系群众, 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深入基层, 贴近群众, 科学规划, 循序渐进。既不能心血来潮, “刮一阵风”, 搞“一刀切”, 又不能“沽名钓誉”, 避实就虚, 表面上轰轰烈烈, 实际上效果甚微。

总之, 弘扬铁军精神, 树立铁的信念, 拥有铁的意志, 维护铁的团结, 执行铁的纪律, 传承铁的作风, 创新工作机制, 开展全民阅读, 进而切实加快推进书香盐城建设。

摘要:加快建设书香盐城是“十二五”期间推进盐城文化强市建设的需要,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是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实现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 进一步发挥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 需要大力弘扬盐城新四军“铁军精神”, 问计于民, 问需于民, 加快推进书香盐城的建设, 释放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的文化创造力, 为早日建成文化强市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关键词:新四军,“铁军精神”,书香盐城

参考文献

[1]新四军的由来.[EB/OL].[2014-03-07].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69246259.html.

[2]皖南事变.[EB/OL].[2014-03-07].http://baike.so.com/doc/5373298.html?sid=5609273#5373298-5609273-0.

[3]黄兴港.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的报刊出版工作[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5) :33.

[4]林子秋.华中解放区干部教育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6, (10) :5.

[5]马洪武.新四军征途纪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8, 12:4-6.

[6]党指挥枪[EB/OL].[2014-03-24].http://baike.so.com/doc/6082177.html.

[7]马洪武.新四军征途纪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8, 12:4-6.

[8]盐城市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书香盐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2014.2.

弘扬铁军精神建设幸福余江 第4篇

余江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有4000多年文明史,2200多年文字记载史。作为文化旗手邹韬奋的故乡,1958年余江率先以县为单位消灭血吸虫病,毛主席为此欣然命笔、赋诗《送瘟神二首》而闻名于世,先后荣获全国血防、水利、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由此而产生的血防文化和韬奋文化,成为促进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余江更是有着光荣革命斗争历史的革命老区,地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是中共苏区闽浙赣省信抚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余江人民在方志敏、邵式平、黄道、方志纯等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创建了中共余江县委、县苏维埃政府,至今留下了不少保存良好的革命遗址。其中在高公寨营林场胡马头村的祠堂至今还保留着“造成红军铁军”的标语。

近年来,中共江西省余江县委书记张子建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传承铁军精神,发扬优良传统,将红色理念融入发展当中。余江县连续多年获得“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在2015年11月26日召开的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会第五次会议上,张子建被评为“弘扬铁军精神县委好书记”。

弘扬铁军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

“我们成立余江县革命斗争史暨新四军研究会,就在于通过弘扬铁军精神,激活‘红色基因’,加快‘美丽余江’的建设步伐。”2015年6月3日,张子建在余江县革命斗争史暨新四军研究会成立大会上说。

在张子建的大力支持下,余江县新四军研究会认真开展新四军及革命斗争史研究工作,召开新四军研讨会,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并整理出余江历史上新四军老战士的史料近50余万字。同时广泛搭建各种宣传平台,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班、报告会,力求用当地的新四军革命斗争活资料教育广大青少年,让铁军精神教育根植于干部群众心中,深深融入更多余江人的血脉,在全县上下积极形成全力弘扬铁军精神、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共识。

2016年3月30日,原中共河南县委、县苏维埃政府遗址揭幕仪式暨清明祭扫活动在余江县春涛镇朱凤村胡家举行。张子建代表县委、县政府为苏维埃政府遗址揭幕并敬献花篮。据史料记载,1932年7月,为壮大革命力量,赣东北省委巡视员邵式平在余江县平定乡石背村祠堂里召开军民大会,宣布成立中共河南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机关驻地在今春涛镇朱凤村胡家。在同反动势力的斗争中,32名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鸿鹤嘴暴动、画桥大捷、横山大捷,无数革命先烈的光辉足迹,在余江山水间留下了大批珍贵的革命遗址。为了将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变为鲜活的革命历史教材,张子建积极筹措经费,加强烈士陵园、纪念馆和革命遗址的建设和保护。2014年6月,筹资1000万元,开工建设余江县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及附属设施,目前已经竣工,成为革命教育基地。并先后拨款数十万元用于修缮画桥镇原县苏维埃政府旧址、高公寨林场胡马头村祠堂及抗日志士陵墓等。

同时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坚持精心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把血防纪念馆、“血防红旗渠”白塔渠、锦江古城、韬奋故居、画桥革命烈士陵园等打造成一条红色旅游线路,加快推进红色旅游步伐。

弘扬铁军精神 敢于担当送精兵

余江人民弘扬铁军精神,书写了57年无责任退兵的纪录。57年间,余江向部队输送了一万多名合格兵员,先后4次受到南京军区表彰,4次受到国防部表彰,多次荣膺“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义务兵征集第一县”的殊荣,在全国树起了征兵工作的一面红旗。

在余江,谁要是被批准入伍,就如同高考得了第一名,当地政府会把奖金送到家门口,亲戚朋友则要设宴祝福,乡里乡亲都来登门祝贺。到了送兵时,余江人民要以最古老的礼节,给入伍青年披红挂彩,从村里一路燃放鞭炮,敲锣打鼓欢送到县城。这一传统延续至今,“把最优秀的青年送到部队去”是全县人民的共同心愿。

1958年,余江县在全国率先以县为单位消灭了血吸虫病。同年,该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李俊九决定动员群众发扬血防精神,支持国防建设,向部队选送一批优秀兵员。在他组织的严格选拔之下,当年推送的130名新兵全部合格。从此,余江形成了由县委书记亲自挂帅征集义务兵的制度。

第十四任县委书记张子建接过了征兵大旗,继续领导实行坚持了50余年的“县委常委集体定兵”程序。张子建说,在定兵环节实行“县委常委集体定兵”程序,是余江的一大创举。常委会上,县委常委们聚焦征兵,各司其职,认真听取自己分管工作口的汇报,对每名初定兵员逐一审核,严格把好兵员输出质量关。

2015年9月10日上午,邓埠镇倪桂村倪凯家欢声笑语,县委书记张子建亲手将入伍通知书和“光荣军属”的标牌送到他家中,为他家挂上了“光荣军属”标牌,并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他们表示祝贺。他语重心长地说,希望你在部队加强学习,好好表现,注意安全,有空给家里的父母写写信、打打电话,报个平安,让父母放心。

在余江,青年都以当兵为荣,家家都以参与国防建设作为自己的责任。陈杰文一家四代参军,曾祖父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徐俊忠连续三年报名入伍,坚持锻炼终过体检关;吴兴浪、吴兴风双胞胎齐参军,兄弟双双效力国防;省运会冠军欧阳天文带头入伍,军事考核名列前茅。

为搭建退役士兵创业平台,余江对服役期间表现突出、立功受奖的退役士兵,优先推荐参加事业单位应聘,优先推荐参选村两委委员,优先介绍到林业、城管、保安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就业;对有创业愿望的退役士兵,在落实创业场地、办理小额贷款、实行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帮助一大批复转军人成为创业致富的排头兵。近年来,余江县城管大队、林业消防大队、保安大队中,退役士兵比例均超过80%,村委会干部中退役士兵比例达60%。

“在土地革命战争中,革命先烈提出打造红军铁军的口号,在新时期,我们更要不忘初心,弘扬铁军精神,勇于担当,向部队输送精兵。”张子建说。

弘扬铁军精神 建设美丽余江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西视察时明确提出,“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2016年2月14日,余江县委中心组召开会议,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张子建在会上布置了美丽乡村综合改革示范建设工作。

余江县是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为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张子建一有空余时间,就扎身基层,和村委会的干部交流,和村里的小组长拉家常,征求群众意见,探索以宅基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张子建几乎走遍了全县100多个村委会,有的试点村去过十余次,全县开到村委会一级的大会就达6次。“村组干部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力量,只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美丽乡村建设才能落到实处。”张子建说。

4月21日,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一改促六化”余江样板现场推进会在余江县召开。“一改”就是纵深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六化”就是全面加快农业发展现代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村庄面貌靓丽化、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农村治理规范化。余江把“一改促六化”作為宅基地改革的延伸拓展,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作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具体行动。

目前,余江新修村内道路67公里,沟渠49公里,清运建筑垃圾9.8万吨,绿化村内面积21万平方米,271个宅改村小组村内绿化率达到20%以上,村庄人居环境、卫生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余江这片热土孕育了红色基因,张子建带领着全县干部群众以弘扬铁军精神,传承“忠诚、干净、担当”的优良传统为己任,加快改革开放,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余江在小康提速、绿色崛起的进程中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 (责任编辑 李赞庭)

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审计铁军 第5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确定把审计监督作为党和国家“八大监督”体系之一。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要求“完善审计制度,推进审计全覆盖”。新时期履行好新使命,审计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切实强化审计监督,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提升政治站位,就要更好履行审计监督和保障职责

履行好审计监督和保障职责,是审计机关提升政治站位的基本要义。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审计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构建政策跟踪审计、财政审计大格局、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三个平台”,更好服务全省改革发展大局。

以政策跟踪审计推动政令畅通。以政策跟踪审计统揽项目计划,重点围绕中央和我省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审计,及时揭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查找政策漏洞,为政策措施调整和完善提供参考,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发挥更好效用。近年来,相继开展了浙商创业创新、“五水共治”、特色小镇建设、企业去产能等一系列跟踪审计项目,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今年在全省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助推改革深化和目标实现。

以财政审计大格局促进提高资金绩效。在审计范围上,面向全部政府性资金,横向到各部门各单位,纵向到各市县;在审计组织方式上,统筹整合审计资源,融合各专业审计;在审计方法上,推进大数据技术在审计业务中的应用。今年在同级审中以“三个方案”(财政审计总体方案、同级审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三张清单”(重点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创新审计模式,推动财政审计大格局取得实效。

以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规范权力运行。制定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分类确定审计重点和频次,确保党政同责、同责同审;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依据,体现纪在法前的要求。出台《关于贯彻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的实施意见》,在杭州市萧山区和云和县继续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推动领导干部落实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环境保护职责。

提升政治站位,就要充分发挥审计惩治和预防作用

审计监督本质上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经济监督,既要有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精神,又要有专业性、全面性、经常性的独特优势,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坚持敢于监督,不怕得罪人。审计机关必须坚持原则、敢于担当,不怕得罪人,同一切舞弊行为作坚决斗争,做到“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审计中,要紧紧盯牢重大违法违纪问题、重大失职渎职行为、重大决策失当和损失浪费、重大管理漏洞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及时将审计发现的问题线索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进一步查处,发挥好审计的反腐败“利剑”作用。比如,在2016年开展的全省医保基金审计中,共向有关部门移送问题线索60起,有力震慑了医保领域违法犯罪行为。

坚持善于监督,把审计监督挺在法纪监督前面。审计机关在高度关注违法违纪问题的同时,更要注重风险预警防范,对审计中发现的大量违规问题,督促审计对象及时整改,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整改,既避免国家和公共利益受到侵损,又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发挥好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今年,我们编制了省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风险清单,分类梳理问题类型、风险程度、主要表现形式和预防措施,并配相关案例,起到了良好的警示和防范效果。

坚持容错免责,争当改革促进派。以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系列要求,研究制定了《关于争当改革促进派建立容错免责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在实际工作中,对审计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四个看”,即看是否符合改革方向、看实际效果好不好、看有没有经过集体研究、看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切实做到依法审计有力度、容错免责有温度,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

提升政治站位,就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审计铁军

政治站位高不高,关键要看队伍铁不铁。厅党组始终牢记习近平同志2006年到省审计厅调研时提出的“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要求,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优、纪律严、业务精的审计铁军。

抓党建强肌体。坚持“靠党建强身”,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主题党日、微型党课、“一支部一特色”等形式,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在全省审计机关开展“对标高水平,谱写新篇章”专题大讨论,梳理优势,查找短板,研究提出新思路、新举措。

抓改革利长远。增强政治自觉推进改革,扎实开展“深化审计体制改革年”活动,深入推进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试点,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为全国面上改革探路。以创新实干精神破解现实难题,针对管理改革试点中出现的人少事多、审计职业化、业务管理模式等问题,以点带面,推动问题一个一个得到解决。注重统筹协调,加强与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审计机关内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抓好改革落地。

《打造铁军》心得体会 第6篇

篇一:

要进一步深刻领会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同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化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把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深刻领会把握这项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的客观需要,扩大了监督覆盖面,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有机统一的战略举措,提高了反腐败工作法治化水平;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整合资源和力量,有利于提升监督执纪问责的能力和水平。要严格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全面落实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目标任务。要按图施工、扎扎实实抓落实,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履行纪检、监察职能,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把中央确定的改革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要适应新的使命和任务,坚持忠诚干净担当,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部队。要对党忠诚,切实提高政治素质和政治能力。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四个意识”体现在工作和行动上,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纪律作风建设、监督执纪问责、巡视巡察等各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要学习钻研业务,增强工作本领和履职能力。要坚决防止执纪违纪,以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树立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新形象,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展现新作为。纪检部监察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要把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好传统、好作风融合传承下来,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作风形象都要坚持高标准,展现精气神。特别是要坚守党性原则,不当老好人,不怕得罪人。

要全面履行纪检、监察新的职能。在工作中要适应改革的需要,适应纪委、监委合署办公的需要,统筹兼顾,全面提升监督执纪能力和水平。要立足于内设机构的重新设置,实现相互协作支持的良好格局,立足于监督、调查、处置这三项工作内容,把监察委员会的职责全面履行起来,立足执纪、执法相互贯通,完善工作衔接机制。

篇二:

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执纪问责机关,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全的纪检监察体制,不仅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还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政治保障。因此不断完善和健全纪检监察体制,是守护党的初心,推动党自我革命的关键举措。

当前,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监督执纪问责越来越严,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纪检监察工作已然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党员干部们也得清醒地认识到,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体制队伍的建设还存在一定距离和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就监督体制而言,不少群众认为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机关,自己人察自己人,容易出现灯下黑、官官相护的局面。另一方面,关于信访举报渠道,宣传力度不够,群众所知的途径较少。办理流程复杂,且容易石沉大海,让人知难而退。就纪检监察机关该如何处理上述问题,想谈一点自己的浅显认识。

要坚持从严治党,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筑牢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思想根基,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极端重要性,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洁从政的有关要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要加强自身建设,持续提升纪检监察队伍素质。牢记工作使命、增强工作本领、改进工作作风、严守工作纪律,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树立“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思想理念,打消群众的不解和疑惑,取得他们的信赖与认可。

要增强为民服务精神,增设便民举报渠道。要想防止内部腐败,光靠内部监督是不够的。想让人民群众安心就得邀请他们参与进来,且能够参与进来。拓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渠道,健全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网络,让党员干部受到内外双重监督,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

篇三:

基层“微腐败”主要有索贿受贿、贪污、优亲厚友、违规收费、挪用资金、失职失责等类型。“微腐败”中贪污行为包括冒领、虚报、套取、侵占、克扣、骗取、私分各类救济金、补助款和集体资金等情形,但不论哪种类型的“微腐败”也可以酿成“大祸害”,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强化监管,约束“小微权力”运行。基层纪委、监委要列出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对工程项目建设、物资采购等方面要明确规范程序和操作要求,明晰了“村官”权力“边界”,划清了纪律“红线”。针对基层微腐败整治工作列出“责任清单”,要求财政、民政、农委等单位落实业务主管部门责任会同乡镇党委、乡镇政府、乡镇纪委和村监委开展四级严管,共同对村级“小微权力”运行进行监督、检查及整改,促使村组干部廉洁履职。

管好“微权力”,严惩“微腐败”。这是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要坚持把规范农村基层干部“小微权力”作为切入口,抓住关键少数,紧盯与群众联系紧密、权力集中的基层岗位和人员,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违规违纪问题、农村集体土地征迁和农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整治,优化基层政治生态。

上一篇:两学一做发言提纲下一篇:夏季高温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