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导学案范文

2024-05-11

黄河颂导学案范文(精选9篇)

黄河颂导学案 第1篇

7、《雷电颂》学案

教学设计:叶红红 教学时间: 班级: 姓名:

教师寄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2.习文中运用修辞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3.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4.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重难点

体会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的丰富想象,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培养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伫立()睥睨()咆哮()波澜()污秽()犀利()劈开()稽首()驰骋()虐待()

2、解释下列词语。

睥睨:

污秽:

犀利:

播弄:

虐待:

雷霆:

踌躇:

鞭挞:

祈祷:

忏悔:

罪孽:

拖泥带水

二、自主探究

1、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跟以往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2、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1、通过对屈原内心情感分析,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2、在朗读中不难发现作者将很多事物赋予了其它的含义。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别的含义?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四、拓展延伸

这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内心独白。爱国诗人屈原在召唤风、雷、电等雄伟的自然力量!请你回想你所积累的诗文,写出一句与“风”或“雷”或“电”有关的语句,并分析其中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

六、达标测试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读音

脚镣()睥睨()咆哮()波澜()鞺鞳()污秽()眩目()稽首()伫立()木梗()驰骋()虐待()雷霆()迸射()徘徊()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2)电!你这宇宙最犀利的剑呀!()

(3)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4)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

3、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在哲学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B、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美满幸福。....C、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使您蓬荜生辉。....D、这次考试,班上同学们的成绩参差不齐,差别不大。....

4、.对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政府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修改:删去“问题”。B.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修改:删去“通过”。

C.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获得了五个项目的比赛。修改:将“获得”改为“包揽”

D.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修改:在“是”字后面加上“能”。

5、填空。

①《雷电颂》的作者是____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____剧,创作于_________年。②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风!你咆哮吧!……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

1、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

2、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请你说说风、雷、电象征什么?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什么?

3、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你认为屈原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黄河颂导学案 第2篇

黄 河 颂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

2、揣摩诗歌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

3、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学习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一、自主学习知识链接

本文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27年参加革命,1935随行军战士到了黄河边,那翻腾的黄河让他再也无法消释心中的情感,国难,屈辱,不屈种种感情齐涌心头,他的激情像黄河之水奔腾而出,于是一组长诗《黄河大合唱》问世了。这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怒吼吧!黄河》《保卫黄河》《黄河颂》

请你利用课下的时间搜集一些关于黄河的诗句

二、整体感知:黄河边上走一走

1、看:领略黄河的风采

欣赏黄河视频,请同学们谈谈你对黄河的感受

三、深入研读:

1、黄河诗歌读一读 朗读指导:深情地读:

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有感情的朗诵,读出气势,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写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2、黄河情感品一品 找出诗人直接 歌颂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歌颂黄河部分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是哪句话?小组合作,通过对歌颂黄河的诗句的自由诵读,你品出了黄河的什么?

四、能力提升:

你能用一个相似的短语来替换诗歌结尾的“伟大坚强”这个词,发出你的誓言吗?(概括黄河精神)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像你一样的小结:

我在这节课上学到了

五、实战演练:

1.组诗《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原名。《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2.诗人从自然特征、、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河的的思想感情。3.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4.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黄河清和"问题导学" 第3篇

黄河清, 1963年1月生于在广西河池市, 1983年6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系, 2000年在广西师范大学学习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研究生毕业。现任南宁市第三中学校长, 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广西八桂名师”“数学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他还是“苏步青数学教育奖”的获得者, 是南宁市的教坛明星。

黄河清从教31年来, 致力于中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形成了“问题导学”的教学思想, 构建了“问题导学”教学法的理论体系, 提出了高中数学教学实施“问题导学”的原理、方法和步骤, 建立了高中数学主要课型的教学模式, 教育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先后发表论文170多篇, 出版著作、教育丛书20多部。教学思想影响广泛, 受到媒体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关注和好评。近十年来, 《广西教育》以“学生是主体, 问题是中心”为题专题报道了黄河清的教学风格特色, 并连载了8篇《黄河清“问题导学”教学法教学模式》系列研究成果。湖北大学的《中学数学》杂志以封面人物为题, 报道了黄河清老师“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出版发行了专著《黄河清:中学数学“问题导学”教学策略》, 该专著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成果二等奖。黄河清2009年、2010年先后两次在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全国‘问题导学’教学研讨会”上作《“问题导学”的理论与实践》主题报告。南宁市推广“黄河清‘问题导学’教学法”活动也正式启动, 举办了多次“黄河清‘问题导学’教学法成果推介会”和示范课、讲座活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年会介绍了“黄河清‘问题导学’教学法”。2013年专著《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法》出版, 2014年该专著获得教育部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黄河清致力于“问题导学”教学法的推广工作。在校内, 他带出了一个优秀的团队。近十年来, 带了六届高三毕业班, 教学成绩显著, 深受学生欢迎, 大批学生考上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在校外, 他先后为广西14个市、50余个县 (市、区) 教师举办“问题导学”教学法的讲座和培训, 为中学师生上示范课。他还到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等欧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访学交流, 2007年被选为全国中小学教师代表参加中国政府网教育访谈节目, 2009年再次被选为全国中小学教师代表参加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庆典活动, 是广西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富有影响力的优秀教师。

《黄河颂》导学案 第4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②品读诗歌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②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③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方法]

教法:采用三学一反思教学模式

学法:自学 研学 反思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相关的知识。

导学过程:

一、导学

1、导入激趣(学生看《黄河颂》歌曲视屏,老师导入激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可以说,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数不胜数,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背诵的诗句多。抗日战争时期,诗人光未然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让我们共同倾听吧。

2、作家作品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诗人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

3、写作背景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诗人光未然奔赴延安,随八路军将士在黄河两岸抗击日寇。雄奇壮丽的山川,英勇抗敌的战士,强烈的感染了诗人。激动之余,光未然于1939年初写下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传唱全国,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豪情。

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澎湃 狂澜 宛转 哺育 一泻万丈

二、自学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①听读:倾听视屏朗读,注意节奏与重音。②练读:反复自由朗读,读出气势和感情。③赛读:每组一人参赛,展示个性和风采。

2、精读课文,思考下列各题:①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②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③序曲部分和尾声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三、研学(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习、讨论后,各组选派代表到黑板前展示学习成果。

1、朗读“主体”部分,思考:可以分成几部分?重点在哪里?概括它们的大意。

2、“绘黄河”的部分由哪个字来统领?诗中是怎么描写的?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3、朗读“颂黄河”部分,思考: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

四、反思(检测作业)

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出来。

1、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列问题。①歌词中“颂黄河”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②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③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2、学完本诗,你有哪些收获与疑惑,请你列出清单。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②你还有那些疑惑?

3、假如你是当年的随军记者,有幸与《黄河颂》的作者光未然面对面,你准备向他提出哪些问题呢?请你拟写一份采访提纲。

五、总结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我们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为振兴中华奉献自己的力量!

六、课外作业

1、搜集积累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俗语、谚语、成语。

2、黄河的水源和周围的植被正在遭受着巨大的破坏,请你拟写一至两条标语,呼吁社会各界都来打一场新时代的保卫黄河的战役。

3、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黄河颂导学案 第5篇

一、创设情境,激趣质疑

1、动态演示黄河

师:“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古代诗人描写黄河的名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被人们喻为母亲河。但它不是一条平静的河,你们能用学过的词来描述刚看到的黄河吗?

2、交流:

波浪滔滔 万马奔腾 黄河滚滚 水流湍急 浩浩荡荡 浊浪排空

波澜壮阔

惊涛骇浪

3、师:说得真好。有一位作者是这样来描述他眼中的黄河的(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4、的确,黄河滚滚,一泻千里,以不可阻挡之势奔流向前,真是令人惊心动魄啊!然而,有谁能征服、驾驭这桀骜不驯的黄龙呢?有谁能成为这万里黄河上超空自如的主人呢?请大声朗读课文《黄河的主人》,在文中找找吧!

二、自读体会,感知内容

1、大声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交流:谁是黄河的主人?(据生答师板书:艄公知道什么人叫艄公?撑船的人,所以艄的右边是舟字旁,注意横写成提)

3、质疑: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4、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5、根据回答,师出示中心句

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6、齐读中心句,体会。

师板书:勇敢 智慧 机敏 镇静

三、探究课文,感悟形象。

1、自学

课文哪些地方体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呢?请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或者默读勾画,或者轻读批注,或者朗读品悟,或者其他你喜欢的方式找出有关的语句,体会体会。

2合作

提示:除了6、7自然段中直接描写艄公高超的驾驶技术外,文中还写道了乘客、羊皮筏子等,这些与表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有关系吗?下面,和你的学习伙伴一起讨论交流一下刚才的问题吧。最好把你感受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词句用铅笔画出来并在一旁写写自己的感受做好记录。

汇报交流

〈自由顺序教学,随机板书艄公品质〉

第二小节

(那么小,那么轻,整个儿吞没)

1、是呀,那么小,那么轻,让你一个人站在羊皮筏子上你敢吗?(指名读)

2、随机评价:你读得真好!读出了它们之间的对比性。“那么小,那么轻”,“小小的浪头,整个儿吞没”!羊皮筏子越是小,黄河水越是汹涌,可见我们的艄公越是„„? 第三小节

1、(省略号)

在这小小的标点之后表现了作者一种怎样的心情?那么之后的数字应该怎么读?

2、(感受“贴”字)

情势这般险峻,而皮筏却能够稳稳地行驶在河面,你感受到什么? 第四小节(感叹号)

1、真让人难以置信!这就是羊皮筏子!(课件出示)

2、看看这儿的感叹号,这是作者在感叹些什么呢? 第五小节

1、哪些词语让你印象深刻?

2、这些词语都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第六小节

1、(出示)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2、对比句子

他撑着篙,注视着水势,破浪前行。你感受到了什么?(再读句子)

专心致志(就是思想集中的意思)为什么要大胆的破浪前进,小心地注视水势?(要顺着水势走才安全,所以要小心地注视水势,看准了水势就要大胆前行。)大胆说明经验丰富

3、(感受乘客)

(谈笑风生)什么叫“谈笑风生”?(谈得高兴,说得开心)

然而,此时的乘客不是在平坦的公路上“谈笑风生”,而是在“惊涛骇浪”的黄河上!你感受到什么?

预设一:艄公十分沉着。预设二:乘客十分勇敢。

a所以有人说,黄河的主人不仅仅是艄公,也是乘客,你们同意吗? b预设一:不同意;

预设二:同意;试想如若此时在船上撑篙的不是艄公而是我,你们敢乘坐我的皮筏吗? 指出艄公的勇敢、镇静让乘客得以信赖!

提出侧面描写。课文中还有许多类似的侧面描写,这样更衬托了艄公的品质!第七小节

1、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a)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说明什么?(b)身系着乘客的安全又说明什么?(c)“只有”一词理解。

四、升华课文,情感熏陶

1、所以作者由衷地感叹,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让我们怀着对艄公的敬仰再来朗读这一段文字(齐读:他凭着„„)

黄河颂导学案 第6篇

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黄河)导学案

【教材信息】课题:中国的河流

课型 课时 总课时

【教师信息】主备人: 实施人 实施时间

【学生信息】班级 姓名 所属小组 编号 学习时间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以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知道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2.了解黄河在水能及灌溉方面的巨大作用。(重点)

3.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关键。(难点)

二、导学过程:

(一)课内探究 【自主学习】

(一)、黄河的源流概况:(读图2—39黄河水系)

1、黄河的长度、形状、发源地和注入的海

2、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地形区

3、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4、黄河主要支流

(二)、中国的忧患

提起黄河,你的第一印象如何?结合黄河流经的地形区(黄土高原),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由此得出:中游河段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

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积。因此,下游河段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读下图解释:

7米

①该图表示黄河___________河段,称为“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河段存在的巨大隐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防止灾害,在该河段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河凌汛:

凌汛是一种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

黄河凌汛出现的河段在上游的___________________,下游____________。长江为什么没有凌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凌汛措施:_____________。

4、黄河断流:

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断流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治黄河

1、由于黄河含沙量特别大,所以治黄的关键是___________。黄河泥沙90%来自哪里?_________。

因此治黄的根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治理黄河的措施:在上中游_________________,在下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为什么不能说它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呢?

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课堂检测】

1、发源于________山,流经____.____等9省区,注入____,全长_____千米,是我国第____长河。

2、将黄河划分为上、中、下游的城市是()

A、兰州、河口 B、河口、旧孟津 C、河曲、济南 D、河曲、旧孟津

3、被称为“地上河”的黄河河段是()

A、黄河上游 B、黄河中游 C、黄河下游 D黄河中下游

4、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的()

A青藏高原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华北平原C地势第一级、第二和第三级阶梯 D青海省和甘肃省

5、有关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世界第二长河 B、是我国第二大河C、含沙量世界最大 D、有巨大的运输价值

6、读图分析:

黄河中上游分界点A______,中下游分界点B______。

发源地①________,注入的海②______。支流③________④_________。水电站⑤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水利枢纽⑧__________。城市⑨_________⑩__________。地形区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________、_________,共同流经的地形区________。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在治理黄河上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后提升:

1、建国后,治理黄河主要做了哪几方面的工作?

2、治理黄河的关键和根本各是什么?

黄河颂导学案 第7篇

【预习指导】

一、预习要求:

(一)初读诗歌,积累基础:

1.试读诗歌,圈点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给生字正音,解释词语。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二)有感情再读诗歌,探究问题: 1.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2.初步理解诗歌运用的象征手法。

二、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气魄()哺育()山巅()澎湃().....狂澜()屏障()浩荡()臂膀().....2.试着解释下列词语。

巅: 狂澜:

发源: 屏障:.3、作者情况。

光未然,原名,1939年 3月,他创作组诗,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 时期现实的悲壮图画。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利用工具书积累基础知识;

2.有感情反复颂读诗歌,联系写作背景体会诗歌情感。3.自疑自问。

四、本课与前阶段学习内容的勾连:

本课是对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要求进行了必要的螺旋式反复,如单元对《秋天》的教学提示为“加强诵读反复朗读,沉浸到诗的意境中,你仿佛能听到诗人在深情絮语”,学习本课也是继续达到这一单元要求。

【课堂建议】

一、教师的教学预设

1.学情预设:本课容易理解,教学应以诵读为主,不宜过多讲解。学生可能会在“理解诗歌运用的象征手法”这一环节有困难,教师要给予指导。2.建议课时:一课时

二、重难点突破 1.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的黄河形象,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技巧突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重点培养学生的诵读和感悟能力,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反复朗诵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说明:诗歌的朗读节奏学习,在第一单元中已经具体学习了,故本课朗读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

参考:播放录音,学生跟读,要求尽力揣摩,读出感情——教师范读其中一节,请学生给老师做个点评,要求说出教师读的优点和欠缺之处。你认为应该怎样读,为什么。(互动环节,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基调和情感、停顿等)——小组互读,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一节大声朗读,小组互评——展示学生诵读成果,学生互相品评、交流——师生齐读本诗。2.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技巧突破: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还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三、教学中怎样发挥教师个人所长

教师可根据个人特长教师范读、示范写小诗

四、学生怎样展开自主合作学习环节一:自主学习

课前按预习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环节二:合作探究

1.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理解诗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环节三:交流展示

1.诵读展示(可以是个人,可以是二人,可以是小组)2.问题讨论结果展示(小组代表发言)

五、课堂微检测

阅读《黄河颂》,回答问题。

1.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三段诗歌的大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黄河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它表现出我们的民族精神。”一句,你认为“民族精神”是指一种什么精神?

3.这首诗歌写道:“有多少英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你知道在历史上,在黄河畔有哪些民族英雄?请简述其事迹。

4.“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的含义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

1.第一段:点明黄河具有英雄的气魄,是民族精神的象征。第二段:从不同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和民族精神。第三段:抒发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2.坚毅执著的流向,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气势,百折不回的韧性,横断南北的气概……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感情:为拥有黄河而骄傲,为自己是黄河哺育下的中华儿女而自豪。3.坚韧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大意正确即可)。

4.能举出古今炎黄子孙饮黄河之水、生息繁衍、借黄河之屏障抵御外侮的例子即可。5.指黄河向左右两岸延伸出千万条支流。【拓展延伸】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学情来设计,建议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

建议一: 试创小诗(仿照课文,描写自然界的某一种事物,借物抒情,表达自己细腻的情感。)建议二: 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建议三: 对比阅读:

A B 生命诚可贵,砍头不要紧,爱情价更高。只要主义真。若为自由故,杀了夏明翰,二者皆可抛。还有后来人。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生命诚可贵()②若为自由故()2.比较阅读这两首诗。

①A诗的哪两句与B诗的前两句意思相同?这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B诗的前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革命精神? 参考答案:

1.①的确、实在 ②死亡

黄河颂导学案 第8篇

学习目标

1、理解作品的波澜之美。

2、掌握一些制造波澜的方法。

3、能学以致用,写一篇有波澜的记叙文。重点难点

1、体会叙事作品波澜起伏的效果。

2、了解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学习过程

【话题探讨】

什么是事件的波澜? “波澜”是个比喻性的说法。掀起波澜,就是使 叙述有变化、形式不单调,结构曲折,情节引人。有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说,文章要有起伏、有曲折、有变化,让人觉得结局既在情理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如果作者平铺直叙,读者见头知尾,文章则索然无趣,寡淡如白开水。文章的这种起伏变化,我们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叫做波澜。尤其是叙事性的文章,我们要尽可能地写出事件的波澜。风平浪静与波涌浪翻的水面,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相传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作个祝寿词助兴。老纪也不推辞,面对寿星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也十分尴尬,大家都目瞪口呆。只见老纪不慌不忙又吟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话音刚落,全场立马气氛活跃,宾客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趁着热闹,老纪高声吟出了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满场又变得鸦雀无声。就在大家瞠目结舌之时,老纪不慌不忙吟出了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刹那间,人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思考 :纪晓岚即兴所作为什么会有如此奇妙的效果?

【方法借鉴】

写出事件的波澜有很多方法,阅读下面的文段,思考问题。

一、县长的笔记本

辉在局里干了十多年,因为和领导没交情,至今连个小科长还没有混上。前几天,他听说从外地调来一个新县长,一打听,是自己的老乡,爹还说,岂止是老乡,咱跟他有亲戚,你叫他大姑夫呢!辉和爹径直到县政府大院,认了这门亲戚。临了,县长高兴地把他俩送到大门外,还说,等家搬来后,请他们有空常到家里坐坐。

过些天,县长的家搬来了。辉买点豌豆,蒸些豌豆糕,来到了县长家。县长和老伴正在吃饭,辉拿来豌豆糕,她一下吃了三个。从此,辉成了县长家的常客,大姑很高兴,有一天对辉说:好好干,以后让你大姑夫给你说句话。辉感激地说,谢谢大姑。县长笑笑,没言语。

有一天,县长到局里来检查工作,把几个局长忙坏了,又是准备汇报材料,又是买水果安排饭。辉的任务是给县长倒水。他本以为县长能跟自己打个招呼,可县长对他连声也没吱。给县长汇报完了,局长就说,县长是第一次来我局检查指导工作,中午就别走了,我都安排好了,就在这儿吃个便饭吧!县长说,下午我还要到市里去呢。哎呀!县长像是想起了什么,叫住了正要往出走的辉,哎,小辉哪,我还有个笔记本忘拿来了,你替我跑一趟!县长边说边掏出了钥匙,我的笔记本在我办公桌中间的抽屉里,坐我的车去给我取来!在场的人都楞住了。几个局长像看天外来客似的瞅着辉。辉也感到很吃惊。县长的秘书就在身边,县长都没用他。这一定是私人笔记!辉答应一声,从容地从县长手里接过钥匙,转身出去了。其他人谁也没有动地方,跟县长一起坐在那儿共同等着辉。县长跟局长闲谈着,但对辉的事,一字未提。辉在县长的办公桌里找到了那个笔记本。下楼时,他随便翻了一下,里面竟一个字也没有!辉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过了半个月,辉就被局长提升为办公主任,辉心想,若不是与大姑、大姑夫的亲情,这许多人盯着的位子,哪轮得着我呢!

分析上面的文字,思考作者是使用什么方法制造波澜的?

二、人间“大爱”

沧桑几许,人生几何,在爱与恨的抉择中,有一种爱叫做“人间大爱”。重于山,浓于血

-------题记

村里人都说他俩是双胞胎,可他却看不出一点眉目,一高一低,一黑一白,难道双胞胎会如此不相像?这个大问号整整在他的脑海里游荡了十五个年头。他和哥哥都在村里上初中,学习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父亲因为重病,早早地撒手而去,母亲面朝黄土背朝天地为生活奔忙着,日子艰辛,但却甜蜜。

转眼间,他与哥哥都初中毕业了,家里实在是负担不起兄弟俩上高中的昂贵费用,母亲咬咬牙告诉他俩:“我们家只能供得起一人读书,而另一个必须跟着村里人下矿挖煤。”看着母亲眼里莹莹的泪光,兄弟俩狠狠地点了点头,似乎一场命运的赌注就要开始,因为从小到大,无论大事小事只能满足一个人的时候,母亲都会用抓阄的办法决定,他明白,母亲真的很无奈。

这天早上,母亲小心翼翼地拿出每次抓阄都要用的那个土瓦罐,轻轻地擦拭着上面的灰尘,兄弟俩默默地注视着,过了一会儿,母亲淡淡地说:“这次让弟弟先抓吧,绿豆是去下矿,红豆是去上学。无论谁抓了绿豆,都不能怨恨。” 他颤颤地把手伸进瓦罐,犹豫地在里面摸索着,轻轻地抬起头,注视着母亲似乎就要淌出泪水的双眼,这种感觉是他一辈子也无法忘记的。激动,胆怯,矛盾,无奈。他闭上眼睛咬咬牙,抽出了手。绿豆,竟然是绿豆。他疯狂地喊:“不!不!”他像一只刚被放出笼子的野兽,高高地举起放在床上的那个神圣的瓦罐,狠狠地摔在了地上,碎片和那另一颗豆犹如烟火般四射开来。母亲惊慌地呆立着,因为兄弟俩谁也没有想到剩下的一颗豆还是绿色的。他狠狠地看着母亲,满腔的怒火灼伤着母亲的心。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带上行囊离开了家,从此再也没有音讯。母亲病重的那年捎口信给他,让他回家,他冷漠地回答,他早已没有母亲,没有家。那个人留下信,说是母亲给他的,他不屑地将信压在箱底整整三年。

在一次无意地整理中,他发现了那封信,让他震惊而又无法原谅自己的是,母亲在信中告诉他:“其实,哥哥是捡来的。” 这篇文章制造波澜的方法是什么?

三、四封来信 赵老师清了清嗓子说道:“进来,以后要注意。”赵老师接着又说了起来:“今天早上我从咱们班的信箱里看到这样一封信,是给孟云同学写的,寄信人地址是‘本班’。像这样的信我已经看到四封,没盖邮戳。这前三封信一直扣留在我这,没交给孟云同学。这四封信笔迹相同,显然是出自一人之手。这想大家一定知道这是什么信。同学们呀,考上这所重点中学不容易呀,家长对你们抱有多大的希望啊,你们可不能这么小就……现在请这个人自觉站起来。”接着下面一阵窃窃私语。

“老师,你这样做是不礼貌的,是违法行为!”王宇站起来。“那么你说应该怎么办?”“把信还给孟云。”“坐下!”赵老师没有再和他讲下去。“一定是王宇干的!”有一个人小声嘀咕道。

“好了,总之我希望那个人自觉站起来,当着大家的面承认错误,我就不追究了。孟云一向成绩拔尖,若是发生那样的事情,会影响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我请那个人自觉地站起来。”“不要侮辱别人!”孟云哭着站了起来,“请把信还给我!”“孟云,老师知道你是个好学生,不要难为情,这--你也不知道要发生这样的事情。”

“是我写的!”一个响亮的声音盖住了窃窃私语。大家迅速把目光都投向了他--秦锐。“请把信还给孟云,你没有权利扣留别人的信件,这是极不道德的!”老师被这几句话惊呆了。他茫然若失地看着秦锐,秦锐像一头被激怒了的狮子,眼睛中似乎还含着泪花。

秦锐一个箭步跨过去,夺过老师手中的信,用力拆开其中的一封大声读道:“谢谢你的关心,孟云同学。你说给我补课,好意我领了,但是我没有心思补课。说实话,我受不了,受不了……受不了,这突发的事。我的爸爸,他……”他哽咽了,没有往下读,迅速地收起书包,搭在肩上一溜烟跑了,只有那四封信平静地躺在桌上。

这篇文章用什么方法制造波澜?

四、尴尬 母亲下岗好久了,为了维持生计和供李华上学,只得以打零工为生。一天早晨,背上书包正要跨出家门的李华突然转身,妈,又要交资料费了。听到儿子的话,一丝愁云掠过母亲的眉头:又交资料费? 为了儿子的学习,母亲还是从家里所剩的寥寥积蓄中按照李华所说的数目拿给了他。

放学了,李华和好友兴致勃勃地来到了麦当劳,正当他和好友期待大快朵颐的时候,一个佝偻的身影映入了他的眼帘,端着放有鸡腿、薯条的盘子来到了他们的桌前的竟然是李华的母亲……

这段文字是用什么手法制造波澜的?

兴波澜的手法还有很多,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写作和阅读经验想想,还有哪些?

【当堂检测】

一、用抑扬法一记一位老师或同学 300字

一位新来的老师性格有些古怪开始大家不喜欢他 但后来发现他是一个很优秀的教师,业务能力很强,许多做法与众不同,效果却很好。

一位新来的插班同学,土里土气,有人对他不尊重,甚至戏弄他他却不气不恼。期中考试,他一鸣惊人,让大家刮目相看。

二、自拟题目或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要求叙事有一定的起伏变化,能见出一定的波澜。

1、使我__(难忘、气愤、惊异)的一件事

2、出人意料的一件事

3、疙瘩是怎样解开的

4、重逢

黄河颂导学案 第9篇

导学案

海安实验中学

高三语文组

学习目标:

1、体会叙事时情节波澜起伏的效果;

2、了解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技法;

3、学用这些技法,成就记叙文佳作。

学习方法:

赏读法、探究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堂流程]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品味高考佳作,揣摩叙事技法。

请赏析下面的文章,思考本文是如何构思的,小组合作讨论,作者运用哪些叙事技法。

双 赢

苏觉看到李明的第一眼,就无因地敌视他,他相信李明也是如此。

作为应试的“唯二”幸存者,他们也理应相互敌视,因为这个公司只招一名员工。

苏觉刻苦求学,颇有悟性,他也自视优秀。但几个月来不断被诸多公司拒绝,使他把这份工作当成了救命稻草,他必须胜过李明。但李明出身丹青世家,且功底深厚。

最后的对决已经到来,这次设计的主题是“爱”。爱?苏觉不屑去想:“我是个孤儿,何谈爱?”不过,他可以用暖色渲染出温暖与爱意,想到这里,他抬头挑衅地看了李明一眼,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苏觉转身进了工作室,一天时间,还真有点紧迫呢。

苏觉画完后已是黄昏时分,他摸摸肚子,准备先去吃饭。把画布遮好,风吹起一角,只能看到橙黄的暖色调,很温暖。他走出去,看到李明还坐在那里,悠闲自得,好像他的画也完好杀青了。李明对苏觉笑了笑,苏觉莫名其妙地望着李明的背影,他突然想到那个胖经理说过的话:“听过‘山羊过独木桥’的故事吗?你们现在就站在独木桥两边,狭路相逢,胜者可只有一个。”

苏觉回来的时候,已经月上中天了。他着魔般地又进了那个工作室,李明已经走了。他先是警醒地望了望四周,做贼似的向李明那幅画走去。那黑色的遮布有一种魔力,吸引着他,他慢慢地揭开一角,之后是一幅完整的画。他望着那幅画,陷入沉思。总以为有点违背爱的主题。冥思苦想之后,他踌躇满志地添上了几笔。然后迅速逃走,连门都忘记关了,更不用说查看一下自己的画。

第二天,是公布结果的时候了,苏觉有些心不在焉。当听到自己和李明都被破格录取之时,他惊讶地跳了起来,李明更是惊讶万分。他俩颤着声音问胖经理为何有如此结局。

胖经理领着他们进入了工作室。抓起画布,他们都沉默了。

苏觉的画上多了一只猫,更像家了,也更完整了;李明画的虎上落了一只蝴蝶,更温馨,更有意境了。

原来,李明知道苏觉应聘屡屡失败,决定放弃竞争,因而画了一只与“爱”这一主题相距甚远的老虎。在苏觉出去后,他掀开苏觉的画,发现虽色调温馨,但只有静物,又给苏觉的画添上了一只小猫。苏觉回来后,看了李明的画,知道李明无意与自己竞争,顿觉惭愧万分,灵感一现,便在李明画的虎身上,添了一只蝴蝶。

一、突转法

高考佳作示例

我站在无轨电车里,身旁有个老大娘,两只手扶着椅背也是站着。旁边的座位上却大模大样地坐着一个15岁上下的小伙子。使劲盯着窗外,仿佛生平头一回见到这辆无轨电车沿途经过的街道似的。

我开口对老大娘说话了,其实是说给那个麻木不仁的小伙子听的。

“唉,现在的年轻人可真缺乏教养!”

“说得是啊,说得是啊,”老大娘点了点头,“就是没有教养嘛!”

“学校里是怎样教他们的!”

“说得就是嘛,学校里是怎么教他们的?”老大娘同意我的说法。

“大概他们的父母也是这种没教养的人。”我瞪着那小伙子说,可他却无动于衷。

“有什么样的爸爸,就有什么样的儿子。”老大娘叹着气说。

“真不像话!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坐着,却让老太太站在那里!”我的声音已经很高了。

老大娘一会儿看着我,一会儿又看着那个小伙子。

“喂,你这小青年,”我终于忍不住碰他的肩膀,“说的就是你哪,还不给老人让座!”

“你拽这孩子干什么!”老大娘突然冲我嚷起来,“你回家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好了,我的孙子你可别管!”

练习训练

送行

三个男人提着行李气喘嘘嘘地赶到火车站时,火车正鸣着长笛向外缓缓驶出,于是三个人急忙沿着站台追赶火车。其中两个人身强力壮,终于在千钧一发之际,跳上了最后一节车厢,最后一个人只好无奈地看着火车远去。

突然之间,没赶上火车的男人在站台上忍不住疯狂大笑起来。检票员不解地问他:“你怎么啦,没赶上火车,还哈哈大笑?” 那人上气不接下气地答道(“……”)写出那人回答的话

二、悬念法

高考佳作示例

灵动与沉稳

在市长的办公室里,坐着三个人:市长,王灵动与马沉稳。王、马二人为某机关“一把手”与“二把手”候选人。王灵动,以聪明善辩,交际能力强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马沉稳因老实憨厚,沉着稳重的作风获得了市长的青睐和支持。

市长要通过面试和实际行动来确定王灵动与马沉稳的最终地位。谁最终能够赢得“一把手”这个宝座呢?市长也没底。市长现在进行面试。王灵动立刻给市长倒茶、点烟,然后又回到座位上,而马沉稳则毫无动作。市长心里有了想法了。

首先,市长让王、马二人谈谈如何领导好这个机关,并对其中一些问题如贪污、受贿等腐败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与相应解决措施。王灵动先发表了观点,说:“我如果当上‘一把手’之后,首先,我得谢谢市长大人。是你给了我这个机会,我先得好好孝敬你。其次,我当上‘一把手’之后,首先要狠抓狠管,必要时辞掉那些没有作为的干部,我不能让人在这里滥竽充数。对于腐败问题要绝不手软,该处分的一定处分,该送走的一律送走。市长大人,你看怎么样?”市长摆摆手,对马沉稳说:“老马,你说。”马沉稳说:“我其实也没多大能力,但是,无论‘一把手’还是‘二把手’我都会尽力干,并把它干好。这点请市长放心。无论是谁,都要为机关,为咱百姓服务。对于那些腐败现象,要先做好模范作用,宣传法律知识,让那些尚未发展起来的能够自制。我相信,我们的同志都是好的。”市长没吱声,过了一会儿,给了王、马二人各100元钱,让他们在半小时内花完。半小时后,王灵动先到了,他给市长提来了上好的龙井茶叶,又给市长买了一双新皮鞋,领带也买了“相思鸟”的。这当然不止100元钱,市长心里有数了。王灵动也笑了。因为马沉稳还没来,市长让王灵动先回去,等候通知。40分钟之后,马沉稳大汗淋漓地跑了进来,连门都没敲,市长问:“钱花完了?”马沉稳嗯了一声。市长没再说什么就叫他走了。因为他从窗户里看见门卫老张门口放了一张新床和一把新电筒。几天后,选举结果贴出来了:“一把手”,马沉稳;“二把手”,待定。

练习训练

为下列短文设计一个结尾: 又要迟到了!又要面对老师那严厉的目光,当然,“交待”迟到的原因是必不可少的。闹钟坏了?不行,太老套了;自行车出毛病了?不行,中午放学时被他遇上准会“露馅”;上学途中匆匆忙忙扭伤了脚?„„脚步不知不觉慢了下来,做出一瘸一拐的样子,不行!上次小明用这一招,一眼被他识穿„„

我好像已经听到了老师的责问,已经看见了同学们那一双双暗笑的眼。唉,都怪自己贪睡,这下可好?

不知不觉已经到教室门前,我正准备老老实实向老师承认错误,一抬头,咦,怎么回事„„

五、对比衬托法

高考佳作示例

换了两张车票,变了两种命运

有两个乡下朋友外出打工,一个打算去上海,一个打算去北京。临上车时,两人突然又都改变了主意,原因是他们在车站听到了这样的议论: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个路都要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给旧衣服。打算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去北京好,即使挣不着钱,也饿不死。打算去北京的人想:还是去上海好,给人带个路都能挣钱,上海挣钱也太容易了。结果,两个人交换了车票。原打算去北京的去了上海,原打算去上海的去了北京。去了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很好,不仅银行大厅里的矿泉水可以白喝,而且商场里做广告的点心也可以白吃。去了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很好,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也可以赚钱,只要动动脑筋、动动手,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他从郊外弄来一些含有腐殖质的泥土,以“花土花肥”的名义出售,一天就赚了50元钱。经过两年的努力,他竟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门面。后来,他见一些商家的门面亮丽而招牌太脏,立即开办了一个专门擦洗招牌的小型清洗公司。再后来,他的公司越办越红火,业务也由上海拓展到了杭州、南京等城市。

不久,他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来到北京站,一个捡破烂儿的人把头伸进了他的软卧车厢,就在那人向他伸手要一只空饮料罐儿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8年前,他俩曾经交换过火车票。

一、针对训练

片段练习一

试着以《约会》为题设一些巧合和误会,让你的文章曲折生动起来。

片段练习二

续写下面这篇未完成的小小说的结尾。

那乞丐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蓬头垢面,破衣烂衫,伸在我面前的那双粗糙的大手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怜悯之情由然而生:为了生计,在饥寒交迫、贫困交加中苦苦挣扎,真是可怜。我掏遍了所有口袋,想给他一点钱,却连一个硬币也找不到,除了手中攥着的那张百元大钞。

那乞丐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突然……

二、整篇训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黄河颂导学案】相关文章:

黄河文化06-20

黄河九曲07-08

黄河九曲09-12

黄河知识05-16

黄河水利事业05-12

邂逅黄河诗歌05-12

写景作文:黄河05-28

黄河药业范文05-18

黄河部门范文05-18

黄河颂范文05-26

上一篇:试胆量作文500字下一篇:兽医站个人工作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