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

2024-06-29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精选10篇)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 第1篇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在教育理论界,人们对素质教育内涵与外延的认识是众说纷纭的,甚至可以说莫衷一是的,但我始终认为,党 中 央、国 务 院 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认识和界定是明确而具体的。透过我们对改革开放以来 党 中 央、国 务 院对素质教育的历次重要论述的学习,我们至少可以通过以下八个方面来把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一个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我认为,这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标志。没有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就没有素质教育。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说,教育方针与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体两 面的关系。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根本要求,而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或根本要求。

很遗憾,在不少学校,我们看不到教育方针;在不少校长的头脑里,很难完整地表述教育方针。

2、“一个宗旨”——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

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民族素质。在这里,教育不仅仅要为每个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服务,更要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服务。也就是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民族竞争力。

3、“一个优先”——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从孔夫子开始,我国教育历来是强调先做人,后学习的。很遗憾,极端的应试教育把我国这一优秀教育传统丧失殆尽。总 书 记 提出,素质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确实切中了当今我国教育之时弊。

这一点告诉我们,素质教育要弘扬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

4、“两个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这是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必须突出的两个重要培养目标。这一重点培养目标的提出,使我国教育在培养目标方面突出强调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5、“一个载体”——以全面实施国家课程方案为载体

素质教育的抓手是什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这是不少教育工作者不断向我们提出的问题。其实,自从我省本次素质教育工作一启动,我们就鲜明地提出一个观点: 素质教育首先体现在国家课程方案里。也就是说,全面实施和贯彻好国家课程方案,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最具体、最有效的切入点。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国家课程方案的全面而有效的贯彻,就没有真正全面的素质教育。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规范办学行为的同时,特别强调要逐步创造条件,努力开齐开足开好各类 课程。

6、“两条途径”——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这是1999年中 央 和国 务 院文件提出的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我们不能不说,我国中小学教育长期以来特别重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长处,一个特点。但是,我 们也不能不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仅仅靠开设好文化类课程是不行的,还必须开设好音乐、美术、体育类课程,开设技术 类、实践类课程。说到底,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坚持书本学习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7、“两个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这就告诉我们: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科学的指导。具体讲,素质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要尊重教育科学规律。正因为如此,素质教育必须尽快从“应试教育”长期坚持的“时间+汗水”的教育模式中走出来。

8、“三个方面”——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长期以来,在不少地方,中小学教育几乎包办了学生的所有生活时空,特别是随着所谓寄宿制学校的大兴其道,似乎学校成了儿童青少年生活、学习和成长的“全职 保姆”。这是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扭曲!1999年,中 央、国 务 院 文件提出,素质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也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责任,只 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携手,素质教育才能得到顺利实施。在当前,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让每个家庭都参与到学生教育中 来,这是我省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 第2篇

自然教育的必要性也是不可忽略的。只有自然教育、事物的教育、人为的教育三者圆满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自然的教育人力不能控制,只能是后面两者向自然教育趋于一致才能实现三者的完美结合。

自然教育的对象是富人的。因为穷人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农村环境已经十分接近自然,而且他们也只能接受这种教育,没有条件得到其他教育。富人所处的环境对他是最不合适的,因此针对富家子弟的教育至少可以使一些人成为人。

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自然人”。“自然人”是与“公民”、“国民”对立的概念,这是由于他的人性论、社会发展观特别是他对封建制度的批判。自然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能独自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自然人无需为了维持地位和身份而施展阴谋诡计。自然人又是自由的,他是无所不宜,无所不能的。无需被禁锢于职业而失去自由。他们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劳动所得为生。总之,自然人是相对与专制国家的公民来说独立自主、平等自由、道德高尚、能力和智力都极高的人。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 第3篇

首先, 基线本体——传统的儒道释文化体系。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品格、道德观念、价值准则和心理品质的总和, 是中华民族存续的精神血脉、团结的精神纽带、兴旺的精神资源,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积蓄起来的积极的精神力量。中国历来有“据于儒, 依于老, 逃于禅”, “儒治世, 道治身, 佛治心”的说法。可见, 儒道释三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骨架,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脊梁。儒道释三家学说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民族品格、道德观念、价值准则和心理品质, 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渊源, 也构成了全球化视域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生成基线的本体。

在儒道释文化体系中, 儒家由于其自身独特的推崇仁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价值被官方所推崇, 成为流布民间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学说, 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主基调。儒家崇仁尚义, 重视道德的自觉和人格的完美。所谓“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1]“德, 国家之基”[2], 统治者要加强“以德行仁”、“以德服人”[3], 在治理方略上, 强调“教化为先”, 反对“不教而诛”。[4]这种重德重教化的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此外, 儒家“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5]、“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6]“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7]等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思想构成了中华自强不息精神的核心内容。儒家向往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和大同之世的理想社会更是中华团结统一、贵和尚中的和谐精神的体现。

如果说儒家学说体现的是现实精神的话, 那么道家学说体现的则是超越精神。长期以来 (佛教未引入前) , 儒道两家一显一隐相互补充, 构筑着中华文化的中流砥柱, 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产生了深远影响。道家 (包括道教) 鼓励人们追求心灵自由, 通过人自身的修身延命和对生命的体验达到生命的超越境界。道家提倡以德抱怨的宽容大度精神、宠辱不惊的淡泊名利精神、贵己重生的自尊自爱精神、物无贵贱的众皆平等精神、崇俭抑奢的恬淡朴素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以退为进精神都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注入了深厚的思想根源。

相比之下, 佛教是外来的宗教, 但经过两千多年的广泛传播, 已在中国文化土壤里稳稳的扎根发芽, 融入了中国本土文化, 形成了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无可否认, 佛教存在着闲散消极避世思想和“因果轮回”的唯心观念。然而, 佛教提倡的“慈悲为怀的平等博爱精神、去恶从善的道德自律精神、自觉觉他的互利精神、乐善好施的人道精神、反对杀生的和平精神、忍辱为重的宽容精神”[8]等等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传统儒、道两家无法替代的作用。

总之, 儒道释三教相互融合、互为表里、互为手段、互为补充, 和而不同, 在良性互动的过程中, 共承树立理想人格、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重担, 共筑全球化视域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生成基线本体。

其次, 基线左翼———革命传统精神。革命传统精神主要指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精神。它包括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大革命时期的勇于求索的进步精神、发动群众的实践精神, 二次国内战争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战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精神, 解放战争时期的力求和平的团结精神、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艰苦创业精神、抗美援朝的国际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六十年代初期克服困难精神、雷锋精神。其中最突出的是“革命和拼命的精神, 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的精神, 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 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9]

最后, 基线右翼———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指改革开放后,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传统民族精神、革命传统精神与世界各民族精神相互碰撞、对话、吸收、融合、创新的产物。它主要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 “64字创业精神”, 98“抗洪精神”, “五种精神”, 抗击非典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特区精神, 抗击冰雪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 08奥运精神等等。随着经济全球化, 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出现, 效率竞争精神、平等合作精神、诚实守信精神、民主法制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新的民族精神正在兴起。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 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其生成基线以传统的儒道释文化体系为本体、以革命传统精神为左翼和时代精神为右翼的“一体两翼”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精神,生成基线,基本内涵

参考文献

[1]论语·卫灵公.

[2]大戴礼·哀公问孔子.

[3]孟子·公孙丑下.

[4]荀子·性恶.

[5]周易·乾·象传.

[6]论语·泰伯.

[7]孟子·告子下.

[8]宋志明, 吴潜涛主编.中华民族精神论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79-91) .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 第4篇

关键词 做人教育 本质特征 教育意义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其“做人”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烙印。“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其做人教育的基本内涵[1],蕴藏着巨大的育人价值。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从根本上就是要求教师做人、教学生学做人,只有把教学生学做人始终作为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去抓,才是真正的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离不开对我国优秀教育文化的继承发扬,而陈鹤琴先生的“做人”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值得探索。

一、何为“做人”

陈鹤琴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出发点与目的都是人,因此他非常重视做人,将做人贯穿于自己一生的教育生涯。陈鹤琴先生的“做人”教育到底指的是什么?笔者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做热爱人类、热爱真理的人

陈鹤琴认为:作为人,必须热爱人,爱自己周围的人,爱各民族的人,爱各个国家的人。也就是说作为人,首先必须爱人类。另外,还必须热爱人类公认的真理,乃至不惜一切捍卫真理。热爱人类体现了他对人类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和珍惜,热爱真理体现的是他对人类形成的共同生活准则的确认和维护。陈鹤琴的“做人”观首要的是对人类自身及人类形成的共同生活准则的热爱,也就是要热爱人类、热爱真理。

2.做热爱自己国家的人

陈鹤琴认为:人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的,就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度、国家。他还认为:生活在一个国度的人,拥有共同的历史;生活在一个国度的人,其命运息息相关;生活在一个国度的人,要爱这块生自己养自己的土地;生活在一个国度的人,要热爱自己国家长期延续的光荣历史;生活在一个国度的人,要热爱自己国家的民族同胞。“做人”,要做一个热爱自己国家的人。

3.做承担时代责任的人

陈鹤琴认为: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任何特定的时代都有其历史使命。他提出了要做一个承担时代责任的人的观点。例如针对旧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外敌入侵的问题,他提出了要做一个救亡图强能够有能力愿意承担时代责任的中国人。另外,他针对当时中国只重心育而轻视身育、外辱内乱需要建设、专制统治和科举禁锢人的创造力、近代社会麻木不仁和缺乏合作、国人缺乏服务意识等问题,提出健全身体、建设能力、合作态度、服务意识方面的时代要求。

4.做一个向自然、社会学习的真人

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2]他反对把人束缚在书上的条条框框中,他主张人应该从现实的社会、自然中学习,现实中的社会与自然才是获得真知的唯一来源。他认为,传统只重视用书上的内容来教人学做人,很容易培养出妍媸不分的书呆子。书呆子就是只知道读书本知识而造成的,这是一类脱离了现实社会生活的虚假无用之人,解决之道就是要让人们学会去读大自然、大社会这本真正的书,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

5.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陈鹤琴认为,应该做的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做,做是一切知识本领获得的基础。他说:“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神经的,都是要靠‘做’的。”[3]另外,他提出了具体应该如何进行做的步骤: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和批评探讨。他认为,只有这样积极正确地去做、去进行实践,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主张积极主动地去做、去实践也是陈鹤琴“做人”教育的主要内涵,陈鹤琴认为做人也包括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

陈鹤琴关于何为做人的解读,是特定时代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他期望教育能够培养出真真正正的人。

二、“做人”教育的本质特征

陈鹤琴提出的“做人”教育,其实就是我国古代儒家传统文化和近现代先贤所倡导的“立德树人教育”,有其深刻的本质特征,映现出了那个时代对树人、育人的执着追求。

1.历史性

陈鹤琴的“做人”教育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教育“教人学做人”的本质理念。孔子将文、行、忠、信作为自己的教育内容,其中行、忠、信这三方面都是教学生学做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非常重视做人教育,做人教育一直是两千多年传统儒家文化教育的核心。如战国时期孔子的嫡传弟子孟子继承孔子做人教育思想的精髓,将“明人伦”作为教育目的,明人伦其实就是要让人们向古圣贤学习做人的道理及如何做人。我国封建社会非常重视修身养性,认为一个在家孝顺父母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对国君尽忠的人,将忠孝作为做人的根本,非常重视做人气节。其实这些都是儒家文化的纲领“三纲五常”对人的要求。当然,目前来看儒家的“三纲五常”有不少不足之处,但它为维护封建社会稳定发展起到过不可低估的作用。儒家的大儒都对做人进行过进一步的阐述,如北宋关学的创始人张载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4]的做人要求与标准;明代的冯从吾将“千教万教教人做好”作为教育信条可谓是掌握了儒家教育的真谛。另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获得礼仪之邦的荣称、没有成为亡国奴,都是源于重视做人教育。陈鹤琴就是继承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教人学做人的精华,结合当时的国情提出了“做人”教育思想,为中国近代传统教育转型融入了现代的新元素。

2.普世性

陈鹤琴一生为了能够培养我国时代需要的新人,积极在教育领域里做贡献。他主要在学前教育、家庭教育里努力耕耘,提出了“鼓励学生做”的教学论即儿童能够做的就让儿童做,同时他还提出了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的观点。他的这些做人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揭示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做一个独立自主成为其自身的人,做一个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是陈鹤琴教育的纲领,他为了培养祖国的未来,一辈子含辛茹苦,数十年如一日,真正体现了他“一切为儿童,一切为教育”[5]的教育信条。陈先生的做人教育具有普世性,这是他一辈子在幼儿教育领域践行做人教育进而反映揭示教育规律所决定的。

3.示范性

陈鹤琴的“做人”教育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和引导性。教师要贯彻做人教育,必须以身作则。只有自己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做一个真真正正的时代需要的中国人,才能够在教育实践中以身作则对学生起到示范引导作用,培养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陈鹤琴了解到当时中国教育落后于西方,决定在学前教育领域做研究。看到当时中国学前教育主要由外国人创办、国人自主研究学前教育一片空白,他就立志于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学前教育道路,他用自己的一生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学做人。

4.奠基性

教书育人是教师工作职责的根本所在。教书与育人是教师工作的两个方面,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方向与目的。教书的过程也就是育人的过程,从某种角度上说,教育等同于育人,而育人过程就是进行做人教育的过程。陈鹤琴继承我国古代儒家教学生学做人教育的精髓,立足于当时的国情及时代需要,针对当时国人不懂做人的要义及做如何做人的理念,提出了“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观点,并先后提出了如何对待国外学前教育及如何探索建立我国学前教育体系、家庭教育等教育设想与实践。育人是一个民族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这是有极其深远影响的事情。不论任何时代,德才兼备都是人才的必备品质,而德被称为才之帅,成就人的德主要体现在做人教育上,故做人教育具有培养国家需要人才的奠基性。

三、借鉴做人教育理念,重视育人工作

重温陈鹤琴先生的“做人”教育,反观今天的社会现实和教育生态,我们教育界应追溯陈鹤琴的“做人”教育理论,依据“做人”的教育目标,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1.坚定“做人”的教育理念

“如果说,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的脸面和躯体,治理水平是一个国家的内部生理系统,那么价值观、财富观、幸福观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6]我国当前还存在着过分重视智育的应试教育,学校教育只重视教师的教书职能而忽视了最为根本的育人职能。重智育轻德育从根子上讲是教育理念出现了问题,解决之道就是重新树立树人、做人的教育理念。只有教育重新回到以树人、做人为本真的教育理念,才能使教育恪守自己育人的本真,不为世俗物欲所困扰。我国教育要回归到“做人”的教育理念,应该借鉴陈鹤琴先生的“做人”教育理念和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教育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2.构建完善的做人教育机制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需要大力加强做人教育。由于育人长期被忽视及育人的复杂性,建立完善的做人教育机制显得极其重要,怎样建立完善的做人教育机制?首先,相关专家学者为做人教育机制的开展建言献策设计出建立做人教育机构的方案,国家教育相关部门按照方案建立专门的教育机构来管理做人教育;其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部门按照上级的要求来贯彻做人教育;再次,社会新闻媒体及利益相关的各界都可以监督做人教育的开展并提供反馈建议。当然,构建完善的做人教育机制并非上面说的那么简单,但是只要相关利益群体都积极参与,为做人教育机制的开展建言献策,相信一定能够构建完善的做人教育机制,从而促进做人教育的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3.加强教师的主体责任及师表作用

在进行立德树人加强做人教育中,教师的示范和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教师要成为立德、做人的践行者,为学生做出表率。教人者先教自己,教师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就要先对自己进行立德做人教育,做好自己。只有教师做好其自身,才能够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另外,做人是个复杂的活动范畴,不能一蹴而就通过简单的说教来达到目的,必须通过教师身体力行的亲身示范来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做人教育往往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这样的教育更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同也更具有说服力,进行做人教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4.以理性主义提升做人教育的思想境界

理性主义是西方哲学精华之一。主要是让人们不盲从不迷信、坚信因果关系、科学认识事物和检验结果。我们今天借鉴陈鹤琴的做人教育,应该理性分析,不拘泥狭隘,要结合当前的国际、国情、时代需要进行理性分析,要按照当前的国际、国情、时代需要来理解做人教育及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当今时代,做人应该是做一个热爱人类赖以生存地球的人,做中国人应该做一个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人,做现代中国人就是要做一个有民族自信心、愿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人。我们要用理性的思想观点来提升做人教育,只有时刻关注国家、社会的新理论并用之提升做人教育,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做人”教育是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他的“做人”教育思想体现着诸多教育规律,蕴藏着丰富的育人价值,重新发掘其价值,定能为立德树人乃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梦不断助力。

参考文献

[1] 黄书光.回归命脉:重审陈鹤琴的“活教育”目的论[J].教育发展研究,2012(12).

[2] 田景正. 略论陈鹤琴教学法与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一致性及特色[J].教师教育研究,2008(1).

[3] 黄贵,苏永骏. 陈鹤琴和蒙台梭利幼儿体育思想之对比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3(5).

[4] 肖发荣. 张载哲学精神的近代回响——以马一浮对“横渠四句教”的阐发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5] 王炳照,秦学智.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J].学前教育研究,2006(3).

[6] 陈晴,董宝良.陶行知“真人”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育人价值[J].教学与管理,2015(9).

[作者:范丽娜(1988-),女,河北石家庄人,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方建华(1975-),女,新疆石河子人,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教授。]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 第5篇

我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特点和作用--兼论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人们关注公民教育问题.从内涵上讲,公民教育包括公民的思想教育、民主法律和政治素质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智能素质的培养、生活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非智能素质教育;从特征上讲,公民教育具有十分明显的广泛性、层次性、渗透性和隐蔽性等特点;从作用上讲,公民教育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蓝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西方国家对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责难”和“攻击”.

作 者:雷骥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马列部,河南,洛阳,471022 刊 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4 37(3) 分类号:B824 关键词:公民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公民素质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 第6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价值是体现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个范畴,它反映的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马克思早就说过:“‘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从哲学意义 上讲,价值体现的是现实中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我们说某种事物或现象具有价值,就是因为该事物或现象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成为人们的兴趣或目的所追求的对象。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 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集中反映一定社 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精神,体现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价值观对人 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并由此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 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

我们一般把价值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价值观,另一类是核心价值观。在一个国家和社会 的价值观体系中,各种价值观的地位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有些价值观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从 属地位,它仅仅体现社会某个方面或领域的价值取向和追求,这种价值观我们就称之为一般价值观; 另一种是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它引领和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是一种社 会制度和社会公民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体现着这个国家或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精神追求和基本价值 理念。这种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就叫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决定性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这种核心价值理念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全体国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明确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不同层面规范了我们国家、社会和公民的核心价值追求。

第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立足国家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目标,我们党在过去曾经把这个共同价值追求表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人民幸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宏伟目标,这个宏伟目标从价值追求角度来说就是要达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就是说经济上要越来越富强,政治上要越来越民主,文化上越来越文明,社会和生态上要越来越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符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是一个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 发活力、振奋精神的价值目标。

第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属性,是立足社会层 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把带领人民实现自由、民主、平等写到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而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 党又把这些目标写到社会主义旗帜上,使之成为激励人们发愤图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广大人民 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越来越强,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维护公平正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是适应广大人民群众这种新期待、新要求,我们党更加自觉地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理念深 入扎实地体现到党的各项理论和实践之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 国伟大实践的集中价值体现,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

第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是立足公民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现代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和价值理念 的新发展。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成才的指导意义

第一,要提高认识水平,重建认知结构。我们当前正处于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同时并存。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而且也要掌握必要的哲学、逻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用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建造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自己认识水平,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把握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正确辨识社会现象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第二,牢固树立回报社会、服务祖国人民的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自己的行为,自觉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伟大实践,把个人理想抱负化为励志国强、创建崭新业绩的实际行动。第三,强化个人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不但要认真地学习书本知识,还应当积极地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操作能力,特别是创新和科研能力,对大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工作和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加强自身修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人生观,形成允公允能、勤学善思,奋发进取、乐观坚毅、忠实执着的良好风貌。

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第7篇

民族精神中的“民族”是指国家层面上的“民族”。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是“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选集》上卷 第64页)

民族精神中的“精神”是指狭义上的“精神”。从广义上看,精神是指与物质相对的所有的非物质现象,即一切意识现象:各种心理、思维、观念、学说等。从狭义上说,精神是指意识中最深层的而又比较稳定的部分,是人的心理意识和一切文化现象的内核和精华。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文化是人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自从有了人,有了人的活

动,也就有了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因为一切有了人的痕迹的东西都叫文化。中国传统典籍《周易》、《说苑·指武》与近代英国学者泰勒《原始文化》等都对文化作出典型界说。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人类文化也就有了从时间上区分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从渊源上区分的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从功用上区分的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等。民族精神属于文化范畴,是民族文化中核心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民族精神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并不是某种有形物,不过你又能时时处处感受到它的存在,因为它能体现在各种文化载体中,体现于民族成员的一言一行中。文化如水,人似鱼。在某一民族中,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各种文化产品中,都会表现出该民

族特有的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特征,其中最本质、最深刻的东西就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和重要标志。在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过程中,民族情感、民族文化、民族信仰、民族习俗等诸多因素都在起作用,不过起主导作用的是民族精神,它起着灵魂和基础作用,从而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和动力。因为如果没有民族精神作基础,民族情感就会逐步淡化,民族文化和民族信仰会随着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而被同化或消蚀,民族习俗的特征也会逐步消失,从而也就难以在重大事件出现时表现出应有的凝聚力。民族精神作为民族魂,它的强弱则决定着民族凝聚力的大小与方向。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对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它又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标志,影响到整个民族的兴衰成败。

党的十六大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提炼和概括:“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实现中华伟大民族复兴,应当怎样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呢?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弘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 第8篇

一、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理论基础

1. 基于现代课程理论——目标中心论。

“课程”可谓是教育理论中最基本却又最复杂的概念之一, 至今没有统一的界定。对于高职教育的课程, 有人认为它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精心设计与选择的教育与训练内容、范围、科技水平及安排的总和, 它表现为若干既独立而又连贯的知识与技术技能结构群组合”[1]。是“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实践训练以及学生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 是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2]。还有人认为“课程最本质的涵义是知识组织”且“课程是按照某种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后形成的‘知识体’, 每一个知识体就是一门课程”[3]。尽管由于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不同、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经验、着眼点、层次和应用范围不同, 使得课程有种种意义和界说, 但对课程涵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目标、内容和组织活动等方面。

20世纪初, 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课程》一书中指出, 教育要使学生为成人生活做好准备, 首先应根据对社会需要的研究来确定课程目标, 通过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分析, 发现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 以此作为课程的基础, 即把人类活动分析成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位。他所提出的这种“活动分析法”形成了以教育目标为中心的课程编制模式, 为后来被公认为现代课程理论奠基石的泰勒原理提供了基础。泰勒原理的实质就是围绕课程目标来研究和讨论如何选择课程内容、如何组织教学和怎样评价结果, 其中, 确定目标是关键, 泰勒原理因此又被称为“目标模式”[4]。随着课程理论研究的不断推进和深入, 形成了知识中心论、社会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三种影响较大的课程理论流派。英国学者丹尼斯认为, 这三种理论每一种都有一定的价值, 但无论哪一种都不能单独成为完全正确的课程理论。为此, 他提出“情境中心论”的观点, 即课程设计或规划应当承认知识的客观价值, 同时也应当综合考虑社会需求和人的需求, 应该关心学生毕业离校时将要面临的世界, 使他们学会适应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境[5]。显然, 情境中心论强调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取应依据社会需求和人的需求。然而, 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和社会与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狭义的学校课程不可能为此全部承担, 课程目标的确定因此取决于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等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培养目标, 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和结果评价也因特定的课程目标而具有了类型和层次的特征。

2. 基于现代教学理论——范例教学论。

所谓教学, 是“师生双方的协同活动”[6], 是学校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活动, 是教与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教学论是认识教学现象、揭示教学规律和指导教学实践的科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包括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内容的构成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开拓[7]。20世纪,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心理学、生理学、脑科学等研究的成果为教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各种教学理论层出不穷、学派林立。期间, 德国教学论的研究在世界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其中的“范例教学论”被认为是与前苏联赞科夫的“新教学体系”和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并驾齐驱的最有影响的三大教学论流派之一[8]4。

范例教学论认为, 传统的追求系统性的教学把系统性的认识与教学材料的系统性相混淆, 其结果是学生根本不可能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获得系统的认识。而范例教学则强调突出重点、抓住难点, 作为重点的知识内容就是范例。“每个范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它们是反映整体的一面镜子;每个范例都是个别, 但它们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关联的”[8]9。因此, 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究。范例教学的作用就是通过典型范例和教学的精心设计与组织, 在教师的引导和促进下, 使得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共鸣, 激发学习动机, 把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化为积极参与的“学习行动”,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促进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如果说课程论研究的是“做什么”的问题, 那么教学论则关注“怎么做”的问题。“课程是为有目的学习而设计的内容, 教学则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9]。“目标中心”的现代课程理论和“范例教学”的现代教学理论, 为“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3. 基于当代职业教育理论——设计导向论。

二战前后, 职业教育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德国把职业教育视为经济发展的基石, 并在职业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其“双元制”被视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 德国职业教育家劳耐尔的“设计导向论”与德国劳动和社会学家梅尔腾斯的“关键能力论”等理论和观点成为德国乃至世界当代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的代表[10]。

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的基本含义在于“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技术适应能力, 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能力本着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负责的态度, 参与设计和创造未来的技术和劳动世界”[10]。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认为,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设计工作和技术的职业能力, 主张有效发挥人在生产中的作用。“关键能力”的职业教育能力开发的教育理念认为, 职业能力在纵向上可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在横向上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并且, 职业能力的内涵随着技术的快速变化而处于巨大的变动之中, 使劳动者依靠自身内化的职业能力来适应这种变动的应变能力就是综合职业能力即关键能力, 这是专业能力以外、超出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 是劳动者适应社会和技术发展需要、通过职业迁移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和生存的能力。职业教育学者围绕职业能力的开发问题, 从课程论、教学论及学习论等诸多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与探讨, 形成了“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方案, 即由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 再经教学整合成“学习领域”, 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组织实施。工作导向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础。

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基本内涵

首先, 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 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而“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 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 即在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10]。其次,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是针对职业教育目标而设计的, 特有的类型属性、层次属性和方法属性构成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基本内涵。

1. 课程的类型属性。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 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在加快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要求:一是课程目标的确定应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 在发展专业能力的同时, 促进关键能力的发展。二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所设定的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技术领域、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以及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三是课程教学的模式应考虑实际工作的真实场景与“情境”, 通过学生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统一的“行动”, 实现“工学结合”。四是课程评价应根据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养成, 建立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内在评价和效果评价、学校评价和社会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基于此,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有别于以文化知识普及为目的的普通基础教育课程和以学科知识为主体的普通高等教育课程, 它是以工作结构为课程结构, 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载体, 是培养职业岗位能力及其迁移能力的课程或内容的综合。

2. 课程的层次属性。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类型中的一个层次, 要求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层次属性应体现在:一是课程目标。高职教育是对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科研、管理、生产与服务等高级人才实践能力的延伸, 是对中职教育培养的管理、生产与服务一线人才的智力补偿。二是课程内容。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不是“工作过程”的简单再现, 而是基于“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 对工作结构、工作任务及其行动过程的分析、提炼、加工和创作, 相对中职教育对关键能力的形成在工作过程的精度、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三是课程体系。高职教育不是“学徒式教育”, 在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针对性能力的同时, 它应更关注学生的职业迁移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因此, 广义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不仅仅是指所谓的专业核心课程, 它还包括与工作相关的表达、交往、合作以及身心健康等辅助课程, 即通常所说的基础文化课程和能力拓展课程, 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3. 课程的方法属性。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方法属性就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学习领域是一个由学习目标表述并通过行动导向的学习情境使其具体化的主题学习单元。一个学习领域课程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三部分构成。以构建理论为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教育理论基础、以行动导向为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教学实施原则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主要特征[11]。所谓行动导向的学习, 是指“通过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 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 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的学习方式。”行动的基本特征是“学生可从多种可能的行动方式中选择自己的方式;学生在行动前可对行动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出预测并通过有计划的行动, 有意识有目标地去影响行动的后果”[10]。学习领域课程不同于项目课程, 它与项目课程的显著区别是:项目课程更多地关注以具体的工作项目为载体的课程内容以及每个项目系统的相对完整性;而学习领域课程有时会出现一些工作过程结构不完整的学习情境, 但学习领域是经过整体化的职业分析得到的一个课程系统, 学习领域课程更加关注课程之间的关系, 关注课程的系统化结构, 是项目课程的升华[12]。

综上所述,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是基于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 以培养学生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所需的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为目标, 以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为课程模式, 以行动导向学习为教学实施原则而开发设置的系统化的内容、活动、进程与评价等的总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不仅仅是一种具有特定类型、层次和方法特征的课程开发模式或方案, 更是一种具有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观、指导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理念。

摘要: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是基于“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 在现代课程论和教学论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课程类型或课程模式。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高等教育的层次属性以及“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方法属性构成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学习领域课程,行动导向学习

参考文献

[1]周光勇, 等.高等职业教育导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106.

[2]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159.

[3]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02.

[4]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9.

[5][英]丹尼斯.劳顿, 等.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张渭城, 等,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2.

[6]朱作仁.教育辞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87:632.

[7]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04.

[8]李其龙.德国教育论流派[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9]李方, 等.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4.

[10]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12, 190, 96.

[11]姜大源.“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J].职教论坛, 2004 (08) .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 第9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内涵 毕业生 就业指导

一、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涵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是在现代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应运而生、蓬勃成长起来的新的教育类型,它的本质特征是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社会上有什么样的职业,职业教育领域中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内容;社会职业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广泛性。

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的总和。由顾名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对教育的解释,是目前国内最具有权威性的解释。他首先明确了教育属于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实践活动;其次,规范了这种社会活动是通过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人来完成的;再次,他把教育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的意识、内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等级教育。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职业教育的完整内涵,应该包括技术教育、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等方面的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越来越普遍采用这个广义的词语,其意义在于: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突出了技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强调了从抽象理论到实践过程的“教育与训练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替代”。

1.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一是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合格劳动力的需求,降低青年就业的门槛,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是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目标。二是即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三是职教法中规定的“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因此,职业教育应当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基本的文化教育是基础,职业技能训练是特色。

2.职业教育就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加强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创业教育专家张竹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创业所要做的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因而创业教育必然离不开创新,必然具有探索性与开创性,这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特性。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泰国及印度尼西亚,近年来特别重视在职业教育中实施以开办小企业为目标的创业教育,建立“小企业创业机构”,开发符合职教特点的创业课程。以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为例,采用模块化课程,通过大量的案例启发学生,教会学生分析研究市场,设计创业方案,开展考核评估,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创业教育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就业。

3.职业教育就是贯穿终身教育。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表明,现代职业教育已经并正在从“终结性”转向“阶段性”和“终生性”,从单纯满足:就业需求”走向“就业和创业并举”,职业教育内涵从“职业预备教育”延伸拓展为“职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或“人生预备教育”。现代职业教育正在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劳动部副部长林用三曾经召开的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座谈会上也曾提到要按照终身教育的要求加强在职职工培训工作,并提出了造就高素质劳动者的四项保障措施,为人才的终身制培养提供了保障。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它是一种“依赖性强”和“变化周期短”、与社会经济发展更为密切的教育,而普通教育则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较为稳定的教育。其中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市场“晴雨表”的影响和科学技术的“助推器的明显功能”。

二、职业学校就业指导问题

企業熟炼机工的空岗和减员及职业学校大批新专业毕业生就业,使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很大压力,如何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是技工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实践看,应全面渗透,搞好指导;指导学生搞好职业生涯设计;毕业前的职业指导及强化社会实践,实行跟踪服务。这种指导应当是多方面和多层次展开的。

1.全面渗透,搞好指导。开设职业指导课,进行就业技巧指导。通过职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学生敬业、乐业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职业与就业,学会正确地择业,增强学生职业竞争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职业信心。

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辅导,解决好学生在学习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冲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做好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

职业指导课程要通过正规教学的形式,由专职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职业知识,帮助学生探索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合理地设计自己接受教育的计划和选定未来的职业。

2.指导学生搞好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是贯穿职业指导过程的主线,其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了解社会、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学会选择,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中处理好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个人特性与职业需要之间的关系,自觉地完善、提高自身素质,挖掘潜能,主动地适应社会和职业的发展变化,努力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能凭借自己的实力在就业竞争中达到预定的目标。

为了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可进行一些测验和测量,重点进行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就业指导的需要,主要有:职业兴趣测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职业气质测验等。通过测验使学生能够客观、真实地了解自己,并确定学生个人在整个毕业生整体里所处的位置。

3.毕业前的职业指导。就业前心理教育,是解决好学生在学习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冲突。因为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工人是人生的一次飞跃,是质的变化,有些人很快适应这些变化,有些人则不然。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这些企业,适应社会,进行心理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做好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

技工学校专业技能较好,动手能力较强,在这方面他们很有优越性,在就业的问题上好高骛远者也大有人在,因此对他们进行就业认识教育显得非常重要。要通过就业认识教育使他们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高效课堂的基本内涵 第10篇

高效课堂,从一堂课的过程看:应该是学生参与度高和学生思考问题深刻的课堂;从一堂课的效果看:应该是学生满意度高和当堂达标率高的课堂。高效课堂的四个标准: 1.引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2.促使师生、生生多维互动; 3.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4.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二、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 1.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2.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1)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2)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3)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4)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

3.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是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1)高效课堂出发“原点”是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2)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3)素质教育的“素质”最主要的是“学习能力”即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听、说、读、写)。

三、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1.有效预习包括精心设计预习学案、优化预习实施过程两大步骤。

(1)精心设计预习学案 预习内容的确立,即根据课标、教材和学情确定预习内容。预习学案的基本形式包括①自主学习目标和任务;②自主构建知识基本框架;③预习效果自我检查达标题目;④预习情况信息反馈表。

(2)优化预习实施过程

下发预习学案,学生自主预习,教师上课前通过批阅、查阅、小组反馈等形式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2.课堂教学 基本操作程序是:明确目标----点评预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评拓展----当堂达标----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明确目标:教师展示目标,包括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教师解释并圈点强化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激情投入课堂学习。

点评预习:教师点评预习情况,通过查阅、批阅、小组反馈等形式了解预习情况,并对小组预习情况通过赋分等形式进行评价。

合作探究:展示合作探究问题,明确小组探究任务,对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并规定合作探究的时间。

组长具体安排探究任务,调控讨论节奏,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教师充分发挥作用,要即时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和学生共同探讨交流,适时点拨,引导、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为进一步开展全班交流做准备。

展示交流:展示要注重四点:重点、难点、易错点、联想点。展示结束时要问一句“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非展示学生应学会倾听、学会整理、学会质疑和思考,随时进行提问和补充。

点评拓展:小组组长(或按任务分配)点评交流展示情况。教师根据展示交流和点评情况进行精讲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质疑,教师通过“背一背”“划一划”“议一议”等语言提示逐步达到知识巩固、能力提升和情感升华。

当堂达标:目标明确、方法灵活、注重实效。

课堂小结:回顾探究过程,反思合作效果,体现本节课的知识线索、重点和易错点,并把它们记录整理在课堂笔记本、训练本、纠错本上。

布置作业:可以是巩固训练、书面作业或预习提示。四、三种课型的基本操作流程

1.新授课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突破疑难、精讲点拨----当堂达标、迁移应用----链接生活、拓展提升(1)“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向前延伸:课前一至两天提前发放学案,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该环节教师应该提出明确的时间要求和任务要求,以提高自主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填写“信息反馈表”。(2)“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在课堂:根据对学案的批阅情况以及整合“信息反馈表”中的信息,对有思维含量和难度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该环节教师要善于及时鼓励和评价。学生在相互质疑问难、辩驳解疑的过程中,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形成观点。(3)“突破疑难、精讲点拨”在课堂:在巡视检查.掌握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展示情况基础上,找准问题所在;对学生不能解决的、新发现的疑难问题,教师要进行重点讲解、点拨、归纳和提升,保证学生形成明确的观点。(4)“当堂达标、迁移应用”在课堂:引导学生完成学案中的自我测评题目,限定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作答,以实现当堂达标、当堂反馈、当堂矫正,提高课堂效率。完成任务后,让小组成员互换批改,并相互借鉴,完善答案。教师巡回检查学生的作答情况,掌握学生易出错的地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讲评点拨。(5)“链接生活、拓展提升”向后延伸:教师要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提升点紧密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实际设计题目,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把课本上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加以应用,以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和有用性。

2.复习课 目标解读、知识再现----自主学习、构建网络----展示交流、互助深化----典例精析、体悟规律----对应训练、形成能力----反馈矫正、拓展提升(1)“目标解读、知识再现”:教师根据目标的类别,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剖析,生成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对本节课要达成的目标有一个初步的、较系统的认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标注本课学习重点,并由此明确本节课的内容要求及考点。基础知识需要记忆的要强化记忆,需要深化理解的,用问题或题组为载体,精讲点拨。(2)“自主学习、构建网络”:依据教材和导学案,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网络结构、逻辑关系的梳理和构建。之后在同伴间进行补充、调整和完善,形成比较完整的网络结构图。教师主要观察学生的问题所在,再展示时要给与引导。(3)“展示交流、互助深化”:以一个小组成员的结构图为基础,每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再进行归纳、概括,形成本小组最完整的图示结构。各小组把结构图展示在黑板上,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其他小组的图示不断完善自己的结构,并就有关问题提出质疑,寻求小组的帮助。之后,教师引导各小组讨论,找出在本部分学习内容上最欠缺的地方,并把内容问题化,先由本小组内合作探讨,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各小组归纳整理后,集中为几个突出的问题,小组集体探讨,形成解决方案,凡是对该问题不明确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讲解答疑。最大限度地发挥“兵教兵”的作用。(4)“典例精析、体悟规律”:教师根据新授课出现的问题,结合对学情的了解,抓住关键要害选择、设计典型的例题,与学生一起进行精要剖析,从中学习答题的方法,探寻解题的规律,逐渐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对应训练、形成能力”:老师根据在教学过程和学生参与过程中的表现,准确地判断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欠缺,推测出学生可能出现的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难点、疑点等,设计出一组训练题,供课堂检测之用。检测时,创设真正的考试氛围,要求独立自主,限时完成。(6)“反馈矫正、拓展提升”:在规定的时间内,早完成检测的同学的试卷由老师面批,后完成的试卷由小组间互批,得分计入小组平时成绩。批阅后,由批阅者负责错题矫正,出错者及时订正,做成满分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出错情况,对共性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并适时进行补偿性教学,拓展提升学生的能力。

3.讲评课 评析试卷、锁住重点-----还原思维、自悟自纠----合作讨论、展示交流-----讲解重点、归类方法-----变式训练、巩固提升-----反思整理、内化吸收(1)“评析试卷、锁住重点”向前延伸:教师提前做好试卷分析,作好统计和记录。分析考试基本情况:一是分析整体成绩,激励优秀,鼓励进步;二是分析得失情况,突出典型,抓住重点;三是分析失分原因,把准脉搏,对症下药。(2)“还原思维、自悟自纠”向前延伸: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试卷进行自查自评,学生独立地对照答案分析出现失误的原因(包括知识、思路、方法、技巧、规范等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正解题的过程与结果;教师主要是进行巡视指导。(3)“合作讨论、展示交流”在课堂:明确小组分工,确定讨论的主题,小组成员之间交流答案,不明确的地方充分讨论解决,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答案,并选出主讲人,在课堂上展示,其它小组可补充.可反驳,互帮互助。如果小组讨论都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师生共同解决。(4)“讲解重点、归类方法”在课堂:教师对小组讨论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及重点问题,设置一些小台阶,步步引导、启发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错因,集体解决好学生的共性问题,抓住典型问题带动知识的深化、系统化,利用典型题目归纳方法和规律。(5)“变式训练、巩固提升”在课堂:变式训练题的设计要围绕易错易混点,围绕重点.难点多角度设问;变式训练题要限时限量,学生当堂独立完成。(6)“反思整理、内化吸收”向后延伸:学生建立错题本,学会揣摩领悟;教师及时追踪检查落实,保证讲评效果。

五、高效课堂的保障 1.学习小组建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关键环节之一,应切实做好小组的组建、培训、评价和奖励等工作。

(1)组建学习小组 第一,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内异质”是指小组内部根据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分成A、B、C三个层次;所谓“组间同质”,是指合作小组间尽量保持相对平衡的水平和一定稳定性,有利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第二,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第三,以民主与自愿相结合的方式选举组长、记录员,并进行有效分工。

(2)培训组长和小组成员

学习小组在学习中起着发动机的作用,所以要特别重视小组建设、组长培训。重视学习小组文化建设,坚持分层次学习理念,利用学习小组间的良性竞争,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享受成功学习的快乐;要培养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发挥组长的带头作用和检查督促作用。①培训组长 培训小组组长至关重要,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措施:第一,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第二,定期召开组长会议,及时了解并解决组长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第三,帮助组长培养各学科组长;第四,及时地肯定、表扬、激励。

②小组成员培训 第一,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 第二,给学习困难的同学更多的交流展示机会,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 第三,建立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方式; 第四,利用班会和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小组评价策略

小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监控,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评价包括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

小组自评,学生运用合作技能自评,能够促进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深度。小组自评初期,老师可以明确一个自评的结构,使学生的评价可以参照一定的程序、围绕一个中心或突出一个重点。小组互评,主要看一堂课中小组学生的参与度,上课听讲以及合作讨论情况等。教师评价,教师对小组群体之间的观察、比较、甄别,偏重于对小组合作模式和行为的肯定、褒扬。通过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评出本节课的优秀展示小组,使评价体系成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最终成为一个增强学生发展动力的“泵”。

(4)小组奖励策略

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采用口头表扬、经验介绍、颁发证书,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2.导学案的科学编制、使用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

(1)导学案的构成。导学案的基本结构可分为: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其中可设置预习导航、预习任务、问题探究、精讲点拨、达标测试、巩固训练等环节。

(2)导学案的编制及使用

①导学案的编制:通过集体备课完成。主备人根据授课内容和要求完成自己的学案编写,集体备课时由主备人谈自己的学案设计,然后组长和骨干教师提出修改建议,主备人进一步完善学案;对完善后的学案统一印制,共同使用。②导学案的使用:提前1-2天下发,对学案要求批阅的部分全批全改,讲课人在学案批阅检查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③学案的检查、评比。每周由级部或者教导处检查,每月学校大检查,并对检查结果量化赋分公示,并把结果纳入量化考核。④学校通过学案评比、考核来推进学案教学的进一步深化

六、高效课堂的教师常用语 1.提示用语 想一想、议一议、背一背、记一记、说一说、做一做、看一看、划一划、写一写、整理整理、讨论讨论、交流交流

2.询问用语 你听懂了吗? 你记下了吗? 还有谁能补充一下?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3.评价用语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作文:春游植物园下一篇:关于大学生周末安排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