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开端教学反思

2024-08-22

伟大的开端教学反思(精选14篇)

伟大的开端教学反思 第1篇

本课是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第一节课,首先的向学生介绍清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涵。为了通俗易懂的让孩子们明白我把整个概念分为三段“革命”“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首先引导孩子们回顾以往学过的革命《辛亥革命》并把革命与改革《戊戌变法》做比较,得出“革命”是用暴力的武装斗争的方式达到目的。其次民主主义,提问民主的反义词---专制,由此引出“民主主义革命”的内涵即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而近代的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所以我们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除了反封建还要反侵略。而这一革命任务应该由资产阶级完成,那么中国的资产阶级为之奋斗过吗?答案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结果呢?失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想要完成这一任务很困难。那么最终是由哪个阶级带来我们完成这一任务的呢?中国近代史结束后中国走上了什么道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19中华大地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这一运动把伟大的无产阶级推上了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由此开始。那么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分的主要标准就是领导阶级不同。而革命的性质是不变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讲诉这个标题花了大概20分钟,但是我觉得这种通俗的讲解方式还是达到了一定的效果,我通过学生已知的“辛亥革命”“戊戌变法”这些知识来引出新知识,这样学生们极容易明白,又有很高的参与度。初中的课标要求本来就很低,学生们只要知道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分标准是领导阶级的不同即可,不像高中要分清革命的任务、前途等等知识点。

《伟大的开端》课标要求简述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简述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五四运动一目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初探五四运动的原因;五四运动的基本过程结束;我所理解的五四精神。教学中我个学生选择了一段电影《建党伟业》的视频材料,介绍五四运动当天学生们的斗争过程。观看视频时要求学生们那笔记下运动中任务的名字,喊出的口号,运动的路线同时体会学生们的斗争精神。这样学生们对于五四运动会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同时可以感受到震撼的爱国精神。好的视频加上恰当的问题引导可能会超过老师的一言堂效果。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我同样将问题展示给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带着问题看书,这样的学习效果我想会跟好。在介绍一大代表是我还注意联系热点最近召开的十八大,提问孩子们知道十八大有多少代表?代表全国多少党员吗?孩子们都抱着瞎猜的心态给出无边无际的答案,当他们知道今天中国已有八千多万党员是都很惊奇。这样也更能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本课小结时我围绕着伟大的开端的开端两个字,强调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得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伟大的开端教学反思 第2篇

首先,你这样上课累不累。在一堂课上老师讲多少,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练习占多少虽没有定论定量,但是“以学生为主体”这是不容置疑的,由于借班上课总会有畏这畏那的情绪,最主要的矛盾在于师生不太了解,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太清楚,难以掌控,比如抛出一个问题,总担心如果让学生去讨论还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结果。最后还要回到老师的手里,这就难免误了时间,降低了效率,究其原因这是过分看重教学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毛病,因此整堂课还是老师讲得多了些,学生虽然有阅读、有思考,但缺乏讨论,没能最大可能的去释放学生的能量。

遗憾总是难免的。合作学习,学会合作,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尽管在备课设计中,对于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上设计了学生大讨论,这是两处思想最该擦出火花的地方,但由于顾忌课程时间不允许,导致忽视了这一点,没能做深入讨论,因此很是影响课堂教学的收效。

该放的心太软。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要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延伸拓展适度点,对于五四运动的的根本原因的视频材料,有日本代表的野蛮与无礼和中国代表的据理力争的两段情节,对于要不要播日本代表的蛮横无耻的那一段,我一开始就很犹豫,我本想突出他的这种行径是由于自身的狂妄及北洋政府的无能,一次爆发五四运动的`根本原因。这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对五四精神的探讨所需的时间就受到影响,导致对五四运动精神的阐述使得学生意犹未尽,也影响到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

没有捕捉到月亮我也要收获群星。首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有轻也有重,适当整合,“五四风雷”的内容如哑铃,背景原因和意义作重点讲解,中间过程事实明了,主要由学生阅读概括完成,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则把成立的概况这一容易感知的内容置前,而把追问成立的条件基础置后,是学生在了解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健将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后,自觉感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这些先贤知识分子不可割断的关系等。

其次就是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新的理念的教育,主要是五四精神,爱国主义主题的永恒性、内涵的时代性的辩证思考问题的方法。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给党过生日”的主题显示出来,让学生易于感性认识。对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除革命面貌,作适当延伸于建设的伟大作用,最后归结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开端 第3篇

所谓分层作业, 就是在教学中的作业环节“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水平特点, 合理选择不同水平的习题, 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又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思维得到开阔。我把每天的作业采用弹性结构设计。

A类作业:“模仿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是课堂教学的概念、法则、定理等知识的直接应用, 学生通过复习回顾教材有关内容而找到答案, 因而是较简单层次。

B类作业:“理解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 能对知识进行一定的“再加工”。

C类作业:“探究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要求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加工”, 有很好的综合能力, 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然后把学生分为三组:“甲组 (基础组) ”、“乙组 (理解组) ”, “丙组 (创新组) ”, 各小组人数比例大概为2:6:2。

操作:甲组学生必须完成“A类作业”, 鼓励研究“B类作业”;乙组学生必须完成“A类作业”和“B类作业”, 鼓励研究“C类作业”;丙组学生必须完成“B类作业”和“C类作业”, 鼓励和甲组结为帮扶对子。各组的学生在作业本上把当天的知识进行小结, 争取当天作业当天清理。对于那些大胆研究“高一级题目”的同学, 给予鼓励和表扬, 让他们感受自己成功的愉悦, 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提高学习兴趣;对于帮助甲组的同学, 更要表扬奖励, 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除此之外, 要建立配套的测评、激励机制。三组学生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 应该是滚动的, 对甲、乙、丙三组作业的评价不能按一个标准。对“甲组”判分适当放松, 对“丙组”判分适当从严。总之, 以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作为调整标准。那些后退的同学就是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关注的学生。学生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 学习有压力也有动力, 在成功的尝试中树立起了学习的自信心, 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而可以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经过一个学期的不懈努力, 学生作业的完成状况确实大有改观, 大部分学生不再“为了完成作业而应付了事”, 而是感受到了写作业带给他们的乐趣。甲组学生有了成功感受, 增强了自信;丙组学生通过攻克难题以及帮助其他同学, 既开阔了思维, 又感受到了学习的价值。

伟大的开端教学反思 第4篇

促成“通道转兵”的原因有三:

一是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以来的惨重牺牲,不仅中央红军面临着空前的生存危机,而且把持红军指挥权的李德、博古等也遭受了严重的信任危机。正如刘伯承在《回顾长征》中所指出:“广大干部眼看反五次‘围剿以来,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与反四次‘围剿以前的情况对比之下,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贯彻执行了错误的路线所致,部队中明显地滋长了怀疑、不满和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这种情绪,随着我军的失利,日益显著,湘江战役,达到了顶点。”

二是中革军委二局破译国民党军之间的电报,得知他们已确悉红军将“循萧匪故道,向西急窜”,并紧急在湘西构筑了4道碉堡封锁线,张网以待,企图围歼中央红军。

三是毛泽东不顾个人得失,向中央提出改变进军路线和军事指挥问题。踏上长征路的毛泽东,一直在思索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和红军的出路何在。他和一同行军、宿营的张闻天、王稼祥等倾心交谈,向他们分析红军军事失利的原因和李德、博古等的指挥错误,并提出要讨论军事上的得失问题。毛泽东的意见首先得到张闻天、王稼祥的赞同和支持,进而又得到朱德、周恩来以及聂荣臻等红军将领的支持。在经历湘江之战的惨痛损失之后,毛泽东的主张得到党内高层和众多红军将领的普遍共鸣。从翻越老山界起,毛泽东和张闻天、王稼祥就开始批评中央的军事路线,指出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失败主要是军事路线的错误所致。这引发了中央领导层的激烈争论。鉴于红军已经失去到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师的先机,为避免自投罗网,毛泽东向中央建议,放弃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但遭到李德、博古等的拒绝,他们仍把希望寄托在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师上,坚持既定的行军路线。毛泽东的建议虽然没有被采纳,但还是引起中革军委主席兼红军总司令朱德的重视,他在进入通道当天的18时就致电红一军团的林彪、聂荣臻,要他们派出侦察部队带电台去“侦察入黔的道路。”正是在毛泽东的力主下,中央的主要负责同志在通道召开了紧急会议。

通道会议没有留下会议记录,亲历者的回忆也很少,据李德回忆这是一次“飞行会议”。但是从会后的电报中可以确认:虽然李德、博古仍固执己见,虽然这次会议仍坚持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但是毛泽东关于改变进军路线的主张得到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多数与会者的赞同。 会后,中革军委于当日19时半致电各军团、纵队下达《关于我军明十三日西进的部署》,命令一军团之第二师及九军团应向黎平方向前进,“相机进占黎平”。1934年12月13日,中央红军从通道分两路转兵西进。一路由当时通道县城的县溪进入靖州县的新厂、平茶,然后由新厂、平茶分两路进入贵州。一路由通道的播阳进入贵州的洪州向黎平进军。14日,朱德致电红二、红六军团首长:“我西方野战军已西入黔境,在继续西进中,寻求机动,以便北上。”要求红二、红六军团主力仍应继续向沅江上游行动,以策应中央红军向黔北进军。15日,红一军团攻占黎平。这就是长征史上著名的通道转兵。

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通道转兵的意义,似乎有些认识不足。因此,有必要将其与遵义会议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学术界对于遵义会议的重要历史意义认识得比较充分。但是为期仅3天的遵义会议之所以能够实现长征、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实际上有一个酝酿和准备的过程。亲历这一过程的陈云,当年就在《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中写道:“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集,是基于在湘南及通道的各种争论而由黎平政治局会议所决定召集的。”可见,以通道转兵为开端,经过黎平会议和猴场会议,最后到遵义会议的召开,这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构成了长征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综合分析,这一伟大转折的重要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自中共二大确立了与共产国际的组织隶属关系后,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更迭和重大决定的决策都要听取、甚至是完全秉承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意见。但是在长征出发前夕,党中央和红军总部与共产国际的电讯联络意外中断,客观上使得遵义会议能够由中共自主召开并决定各项事宜。这看似偶然,但是在偶然中蕴含着必然。长期以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实践中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早在1930年5月,他就鲜明地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遵义会议的召开正是毛泽东等同志长期与照搬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的教条主义行径进行斗争的必然结果。遵义会议后,独立自主这一原则逐步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出发点。即使是在1936年6月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电讯联络重新恢复,直至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期间,虽然中共仍然听取共产国际的意见和指示,但是,所有重大的决策基本上都是由中共最终独立自主做出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而通道转兵恰恰是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在事关中央红军命运的重大问题上,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做出决策,否定了一贯秉承共产国际旨意的李德、博古的错误指挥,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改变既定的进军路线,迈出实现长征和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第一步。

第二,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能否一切从实际出发、能否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长征时虽然还没有“实事求是”这一提法,但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的严重损失,使全党、全军从血的教训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极端重要性。通道转兵就是党中央根据战场的实际,毅然改变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师的既定行军路线,转兵贵州,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险。这是遵义会议能够继续秉承实事求是原则的精神,罢免“左”倾教条主义者的军事指挥权,确立正确的军事路线,使红军转危为安的前提。可以说,假如没有全党和全军上下对实事求是原则本质的深刻认识,就没有通道转兵,也就不可能有遵义会议的召开。换一个角度看,在通道转兵和遵义会议之前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既不乏因符合中国的实际而取得辉煌成就的情况,又有因为偏离实事求是原则的本质而一再遭受重大挫折的现象;但是在此之后,实事求是实际成为全党自觉遵循的指导原则,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遵义会议后,各路红军的对敌斗争形势均发生重大转机:中央红军经过四渡赤水之战,取得战场的主动权,转危为安;红四方面军取得陕南战役和嘉陵江战役的重大胜利;红二、红六军团和红二十五军分别成功开辟了湘鄂川黔与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这些成果和胜利,进一步坚定了全军上下战胜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和取得长征彻底胜利的信心。

第三,实行民主集中制,强化党的领导。长征前设立的“三人团”全权指挥军事,其权威性不容挑战。所以毛泽东和彭德怀等的许多合理建议,都被他们否定了。到进入通道前这种状况才开始改变。周恩来后来回忆:“在进入贵州前后,就争论起来了,开始酝酿召集政治局会议了。”通道转兵是在党的领导层经过充分酝酿之后,在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参加的会议上经过集体讨论作出的决策;在其之后召开的黎平会议,针对是否转兵贵州的激烈争执,也是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的形式明确:“政治局认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决定在目前已经是不可能的,并且是不适宜的。”在1935年1月1日举行的猴场会议上,为了削弱“左”倾教条主义者对红军的指挥权,中共中央再次以政治局决定的形式强调:“关于作战方针,以及时间与地点的选择,军委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做报告。”在随后召开的遵义会议上,党中央不仅直接罢免了“左”倾教条主义者的军事指挥权,而且全面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失利的教训,其中认为:“过去书记处与政治局自己对于军委的领导是非常不够的”,“对于战略战术方面则极少注意,而把这一责任放在极少数同志身上”。可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共能够通过自身的力量克服左倾教条主义,挽狂澜于既倒,实现长征和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关键。自酝酿通道转兵开始,中共用党内民主的方式开展党内斗争,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解决党内严重争端。从通道会议到遵义会议,无不是在会前,党和军队的领导骨干进行了充分的民主酝酿;会上,虽然交锋激烈,但并没有撤销任何人的党内职务,也没有对任何人进行组织处分,这与“左”倾教条主义者对持不同意见者那种“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干部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遵义会议后,根据实际需要,虽然推举张闻天替代博古在党内负总责(担任总书记),但很快就又任命博古为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为集中解决军事路线问题,同时也是为避免更多的争论和分歧,毛泽东等在遵义会议上还非常策略地肯定“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上述做法极大地维护了党中央的紧密团结和高度统一。在后来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中,博古、凯丰等一些自通道会议以来饱受批评但仍然坚持自己错误观点的同志,包括被剥夺军事指挥权的李德,全部都坚定地站在党中央一边,同张国焘的分裂行径作斗争。

八年级历史伟大的开端教学设计 第5篇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根据一大的主要内容、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和课外知识等,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提高史论结合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选取优秀影视片片段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各类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其学习五四青年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等史实,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

教学内容分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学习板块的概述部分为我们讲述了四个问题:第一段说明了时代背景;第二段指出了兴起的标志;第三、四两段介绍了兴起的表现;第四段的最后为我们展示了革命的前景。

本课的标题取名为“伟大的开端”,意在说明: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它们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改变了20世纪中国的命运。课文主要通过两个子目来加以阐述:“五四风雷”——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20年代初出现的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正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中国革命出现新面貌的一个重要表现。

重点难点

重点是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学习五四青年优秀的精神品质,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同时,了解关于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一大的一些基本史实。难点为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认识中共成立的伟大意义,并将它们融入到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配上共青团团歌的五四运动演讲的图片,让学生欣赏两分钟后提问:共青团团歌里其中有一句歌词“五四的火炬”。五四指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五四运动。那么五四运动是什么回事呢?五四运动后中国发生了什么变化?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本课我们就来学习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二、新课: [五四风雷]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播放五四运动背景影视片断并提问:五四运动的背景即导火线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1919年初巴黎和会召开,作为战胜国参加会议的中国政府提出了收回国家主权的正义要求,却遭到列强拒绝,特别是列强关于山东问题的处理方案,震惊了中国人,由此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课本小字部分介绍了山东问题的由来。

2.五四运动的过程。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时期的重要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教师提问:想一想为什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3页小字部分“山东问题的由来”并让学生总结。

过程。①爆发: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了集会、游行等抗议活动,运动爆发。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点燃了中国人民心头压抑已久的怒火,北京的爱国学生走在了最前列。各地学生纷纷响应,爱国浪潮席卷全国。

②发展: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了声援学生运动的罢工斗争,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全国各地工人纷纷响应,商人也纷纷罢市,运动进入了新的阶段,重心和主力也发生了转移。

结果。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斗争,五四运动取得了两项成果,曹汝霖等被罢免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4、五四运动的意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它彻底地不妥协地(这里的彻底是指五四运动是连贯的,从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开始的运动是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为导火线的,虽然中间有北大学生被捕,但我们可以看到直致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以及北大学生被放出为止,五四运动是取得很大胜利的,其不妥协性是指并没有因为政府的镇压而终止,而是愈挫愈勇。所以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前进。

5、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通过五四运动总结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出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表格的图片)。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诞生时机的成熟:出示提问“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两件大事有何联系”的图片让学生看书并思考。教师归纳:五四运动后,中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到工人群众当中,从事宣传教育工作。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力量结合和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相继建立,为中共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因此,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2、诞生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图片展示中共一大的内容。课文首先介绍了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和与会主要人员,然后介绍了一大的主要内容。会议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当前任务,选举了领导机构成员,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给中国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让学生欣赏配音乐的图片)

[工人运动的高潮] 这是自19世纪中期中国工人阶级产生以来,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出现的第一次高潮,是中共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新面貌的重要表现之一。

由于本子目在课文中以小字形式出现,可不作为必学内容。课本首先强调指出1922—1923年的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结果;然后以“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和“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重点,突出说明了中国工人阶级具有顽强的斗争性,但中国革命的敌人也是强大的、异常残暴的。

三小结:本课课题叫“伟大的开端”,通过我们的学习,我们知道:实际上是因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改变了中国20世纪的命运,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三、作业布置:

让学生完成课文中第64页、第67页思考题和第68页自我测评。

关于《伟大的开端》读书笔记 第6篇

1920建党大业在上海展开年2月4日,陈独秀抵达武汉,应邀到武昌文华大学去演讲,“打破阶级的制度,实行贫民社会主义”是他演讲的主题。这次演讲轰动社会各界。陈独秀刚回到北京的家中,警察就尾随而至,陈独秀只能转移到李大钊家中。李大钊则提议,让陈独秀去上海,那里是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的所在地。

2月的北京风大雪浓。夜里,北京朝阳门驶出了一辆带篷的骡车。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从对思想文化的研究和传播,转向建党的实际行动。据记载,他们在车上商谈了中国建立共产党的事宜。

19的春天来了。4月的一天,上海老渔阳里2号响起了敲门声,来人拿出李大钊给陈独秀的信。他叫维经斯基,身份是共产国际代表。在与李大钊多次的恳谈后,维经斯基认为中国已具备建立共产党的条件,他表示要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于是,李大钊介绍维经斯基专程到上海与陈独秀会谈。

在那个乍暖还寒的春天,陈独秀与维经斯基的商谈越来越进入实质性内容,他们一致认定,建党大业应该在上海展开。

1920年春,陈独秀和李汉俊、陈望道、邵力子、沈雁冰在老渔阳里2号召开了五人会议,决定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6月,陈独秀与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等人商议,决定成立共产党组织。这是中国大地上出现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初步定名为社会共产党,并且起草了党纲。

8月,在陈独秀的主持下,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老渔阳里2号正式成立。

关于《伟大的开端》读书笔记 第7篇

同年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湖南由毛泽东组织,在武汉由董必武、刘伯垂等组织,在山东通过王尽美、邓恩铭组织。陈独秀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无形中起到了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作用,并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做好了思想和组织准备。

对于组织的名称叫什么,大家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当时,欧洲很多国家的工人政党有叫“社会党”的,也有叫“共产党”的,陈独秀为此致函北京的李大钊,询问叫社会党还是共产党,李大钊等人经过商量后明确回答:就叫共产党,这也是第三国际(共产国际)的意思。

陈独秀接到回信后非常赞同,他说:就叫共产党,旗帜鲜明,中国要走俄国革命道路。

19马克思主义火种在老渔阳里2号点燃时,邵力子38岁,沈雁冰24岁,李达、李汉俊和陈望道都是30岁。陈独秀在这些年轻人中年岁最长,也不过41岁。

今天,老渔阳里2号的历史使命早已完成,然而,门口挂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铭牌依旧让人充满敬意和豪情。这里的一砖一瓦一石都见证过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们意气风发、激情满怀的人格魅力,这里的每一道缝隙都吸收过他们划时代的高谈阔论、豪言壮语。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端 第8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四宜”

1. 宜以情入境

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课文都是质美兼优、情文并茂的好文章, 教师可抓住课文的内容特点, 设置情景, 抓住孩子的心。课文开始, 老师可用语言、表情、还可以用音乐、图片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 学生被优美动听的音乐、鲜美好看的图片吸引住, 把学生带到课堂教学中去, 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结合本节课内容制作课件, 用课件所展示的图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望。

2. 宜以疑入境

亚里士多德说过, 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一上课, 教师可用提问的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促使他们开始动脑筋, 积极思维, 设疑造成悬念, 使学生产生问题, 把学生带到课堂教学中

3. 宜以奇入境

心理学家认为, 好奇是学习的内部动机。好奇是儿童的特点, 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自觉主动地学习, 老师的提问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起来, 渴望马上阅读课文, 主动地投入学习, 不仅阅读兴趣陡增, 学习效率也大大地提高起来。

4. 宜以趣入境

兴趣是块吸铁石, 有了它, 愉快感和求知欲就成了学生的伴侣。因此, 数学可采用“以趣导入”法, 把学生注意力引入课堂教学中去。学生不仅愿意学习, 而且对这篇课文也能深入理解。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三忌”

1. 忌课堂开端无新意

毫无新意的开端, 没有新奇感, 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千篇一律的阅读要求, 激不起学生的兴趣。老一套, 一般化的开端, 会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散”和“死”, 成为思维发展的障碍。

2. 忌课堂开端与新课无关的旧知识

新课开端第一环, 不要用过多的时间和检查与新课无关的旧知识。讲授新课应放在课堂最佳记忆时间———课堂的前半部分。前面的干扰少,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用最佳记忆时间去复习与新课无关的旧知识, 就会对后面的新知识形成干扰, 不利于新知识的形成与巩固。

3. 忌课堂开端批评学生

如果教师一上课就轻易批评学生, 这不仅使学生情绪一落千丈, 也会给课堂笼罩上沉闷的气氛, 学生注意力分散了, 思维也难以活起来。

总之, 课堂开端对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 我们教师一定要把每节课开端开好, 让学生愉快、自主地进入课堂的每一个环节, 参与课堂活动, 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望, 并积极获取新知识。

摘要:课堂开端, 对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爱玩好动、精力分散, 是小学生的天性, 怎样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 教师要做到“四宜”“三忌”。

《伟大的开端》读后感 第9篇

黄浦江穿城而过。往西看,外滩万国建筑风貌依旧,新天地、新虹桥展露新姿;往东看,陆家嘴摩天大楼鳞次栉比,自贸试验区、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如火如荼……

_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肩负着开天辟地历史使命的共产党人,探索着通往新中国美好未来的艰辛之路;历经_年的风风雨雨,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先辈的美好畅想一步一步朝着国富民强的现实推进。

望志路76号、环龙路渔阳里、博文女校……翻阅历史,行走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一个问题挥之不去:中国共产党为何诞生在“十里洋场”的上海,这是偶然,还是种种因素指向了必然?

新理论和新社会力量在此交汇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以往陈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人们习惯于将眼光投向苏俄。

在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章百家看来,这场变革来得更早。民国初年,中国掀起了近代政党政治的第一波浪潮。尤其是辛亥革命,催生了一批新事物,为即将到来的中国社会变革准备了物质、思想和人才基础,最重要的是,孕育了一批年轻的“新型知识分子”。他们在积贫积弱的中国,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探求种种出路。

李大钊是其中之一。从信奉改良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到加入新文化运动阵营,李大钊的思想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逐渐演变。章百家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此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陡然加速,其影响迅速扩大,北京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

在上海,马克思主义学说传入更早。出版印刷业的发达,使上海成为思想舆论传播的重镇。“一部望平街的历史,便是现代中国报业史”,维新派、改良派、革命派……各类思想学说争相登场、展开论战。据上海历史学会会长熊月之的描述,18,广学会出版的《泰西民法志》就述及马恩学说,18,《万国公报》发表《大同学》,述及欧洲社会主义流派与马克思学说。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记录。随着陈独秀的南下,上海迅速崛起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中心。住在上海的李达、李汉俊、陈望道、施存统等留日归国学生,都热心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194月,由陈望道翻译,陈独秀、李汉俊校译的《共产党宣言》,以“社会主义研究社”名义出版。

新型知识分子聚集和社会阶级结构变化,在章百家看来,是现代意义政党出现的两个要素。“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社会团体的勃兴,市民阶层的发展等,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是能够发生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_的一个重要条件。”

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曾反省,“北方文化运动,其最可痛心,为北京市民之不能醒觉”,“仅有学界运动,其力实嫌薄弱”。上海的反应不同,五四运动发生几天后,工人、市民纷纷响应,掀起罢工。

上世纪_年代,此时距上海开埠已过去将近_年,上海城市体量庞大,工业产值通常占全国60%以上,金融占到80%左右,这不仅意味着上海这座城市资本聚集,更意味着它有大量的产业工人和市民阶层。据19统计,上海工人总数达513768人,其中产业工人181485人,约占全国工人总数的四分之一。严重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锻炼了上海工人阶级很强的反抗性,而近代企业的集中生产,又培养了上海工人阶级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邓小平说过:“上海工人阶级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带头羊”。齐卫平等人在 《中国共产党创建与上海》一书中写道,“上海近代工业发展中地位决定了它是新社会力量的集中之地,上海工人阶级居多以及工人运动的开展,形成了思想动员和组织建构的需要”。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活动中,就有一些知识分子将视线转向工人阶级的力量发动上。

当时代表第三国际来上海的维经斯基在给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报告中说,上海是中国共产主义出版事业的主要中心。受俄共(布)派遣来华的刘江也说,上海是中国社会主义者的活动中心,那里可以公开从事宣传活动。那里有许多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出版300多种出版物,都带有社会主义色彩。

《伟大的开端》读后感 第10篇

“南陈北李”事务缠身无缘赴会

这是一次表面看来毫不起眼的会议。与这次会议失之交臂的李大钊和陈独秀或许没有预测到,这次会议被后来的历史赋予了多么重要的意义。当时这两位享有极高声誉的知识分子领袖,后来被并称为“南陈北李”。两人在192月前往天津的途中就畅谈过建党的方针策略,留下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对于这次大会,陈独秀因刚担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不久,事务繁忙,无暇赴会,于是委派陈公博代表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包惠僧为私人代表去了上海。儒雅温和的李大钊时任北大教授兼图书馆主任,校务格外繁忙,而且,还要全力领导已持续几个月反对北洋政府拖欠教育经费的“索薪斗争”,实在分身乏术。当然,陈独秀、李大钊虽然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两人在中共创建史上主要创始人的历史地位。

1921年7月23日晚,树德里的李公馆一楼客厅内,一个大方形餐桌,十几把圆形椅凳。15名年轻人齐聚于会议桌旁。其中的13名代表是接到上海的书信秘密赶赴这里开会的,他们是7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两位高鼻梁的共产国际代表端坐桌旁,他们当年也许预料不到,他们参与的这次会议在中国历史上竟留下了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这群年轻人以后峥嵘的人生岁月来说,这次会议或许只是历次有惊无险经历中的一次,以致多年后,他们中竟无人能确切回忆出这次大会的具体日期。

《伟大的开端》读后感 第11篇

经社会各界营救,陈独秀于9月16日出狱,其行动被监视。为躲避军阀迫害,他辞去北大文科学长职务,悄然离京鼓动演说,所到之处,听众无数,从武汉演讲回北京时,获悉警察准备逮捕他,便躲到李大钊家避难。为安全起见,李大钊亲自护送陈独秀离开北京。

192月一个寒冷的清晨,一辆骡车在通往天津的公路上缓缓而行。陈独秀头戴毡帽,坐在车内;李大钊则打扮成收账的生意人模样,跨在车辕上。在几天的旅途中,他俩精心谋划着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建立一个像俄国一样的布尔什维克政党。最后商定,陈独秀在南方,李大钊在北方,分别负责党的筹建工作,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陈独秀与李大钊挥手告别后,转乘轮船来到上海。当陈独秀踏上黄浦江岸时,早有北大学生许德珩前来迎接,将陈独秀接到了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陈独秀定居下来后,把《新青年》编辑部也迁到了上海。

编刊之际,陈独秀联络了一批先进分子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他激情撰文在《新青年》发表外,还与戴季陶、李汉俊主编的《星期评论》,邵力子主编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报刊一起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对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态度鲜明地亮出马克思主义旗帜。

陈独秀对前期的学生运动做了深刻反思,他感悟到没有工人阶级的奋起,难以达到社会革命之目的。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了工人阶级,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结合起来。他深入到中华工业协会、中华工会总会等劳工团体调查,了解上海小沙渡和码头工人的罢工情况。4月2日,他在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发表《劳动者底觉悟》的演说,对工人阶级在社会中的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不久,又联合7个工界团体筹备“世界劳动节纪念大会”。

1920年6月,陈独秀与李汉俊、俞秀松等5人组建了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他被推为临时书记。这个组织实际上成为创建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组织者和领导核心。之后,陈独秀还积极推动了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了统一各地共产主义者对建党思想的认识,并为正式建党做准备,11月,陈独秀领衔制定了一份《中国共产党宣言》,这个宣言实际上起了临时党纲的作用,为后来共产党正式成立制定党纲奠定了基础。

1920年底,陈独秀接受广东省长陈炯明的邀请,赴广州出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但他除了处理日常公务外,把大部分精力用于中共“一大”的筹备工作,翌年2月,经过反复斟酌,起草了一份中国共产党党章草案。

《伟大的开端》读后感 第12篇

194月30日,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消息传来,举国震怒。5月4日下午1时许,北京大学等13所学校三千多名学生汇集天安门,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在北京掀起。

陈独秀立场鲜明地支持这场爱国运动,他在《每周评论》上连续3期出版了《山东问题》专号,详细报道了北京学生爱国运动,顺势推动了全国运动的发展。陈独秀接连发表了《山东问题与国民觉悟》《北京市民宣言》等“重磅炸弹”,提出了“直接行动,根本改造”的目标,为运动指出了方向。

陈独秀不仅是个先进思想的鼓吹者,也是勇于实践的坚强斗士。他到处演说,散发传单,6月11日,他在前门外新世界游艺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时,被便衣警察逮捕,在监狱里关押3个月,《每周评论》也遭军阀查封,但这些暴行更激起了全国民众的反抗。

北京五四运动的爆发,犹如干柴上投入一把烈火,迅疾在全国各地燃起了熊熊大火,烈焰冲天。北洋政府犹豫再三,不得已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初步胜利,国人欢欣鼓舞。学生继续请愿,包围外交代表的住所,迫使中国外交代表拒签和约,最后运动取得全胜。

读《伟大的开端》心得体会 第13篇

维经斯基终于要回国了。

191月,共产国际在伊尔库茨克设立远东书记处。原俄共中央远东局委员、苏俄红军第五军军事政治委员会委员舒米亚茨基上任之初,就想到了维经斯基,并任命他为远东书记处的秘书。而维经斯基在奉命回国之前,向李大钊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能派出一名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代表同去远东书记处协助工作。

此时,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早已成立,取名“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组织;随后,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也正式成立;同一时期,湖北、广东、济南、湖南也先后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风生水起,在此时派出代表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对中国共产党未来的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国际影响的扩大,都是一个绝好的契机。

机不可失!可是,派谁去好呢?

李大钊考虑再三后决定派张太雷去,自有他的理由:第一,张太雷参加过“五四”运动和工人运动,革命立场坚定,工作积极负责;第二,张太雷加入了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筹建了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具有革命工作实践经验;第三,张太雷当过鲍立维和维经斯基的翻译,并获得了他们的好评;第四,张太雷大学毕业后,目前尚无固定工作,可以立即动身赴任。

维经斯基一听是派张太雷去,自然高兴,不过他也担心:“张先生会同意吗?”李大钊对张太雷的思想和为人了如指掌,自然信心十足:“一定会去!”

正如李大钊所言,对于能够赴苏工作,张太雷非常高兴,因为他一直希望有机会亲眼目睹十月革命后的情况,再说,能够亲身参加共产国际工作,对中国革命事业大有好处,对自己也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何乐不为?

《伟大的开端》读后感悟600字 第14篇

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日期日益临近。

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亮相,成为了早期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最大的心愿。身在远东书记处的张太雷固然可以成为代表,但多争取几名参会代表名额岂不更能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意志和决心?

俞秀松

派出俞秀松是顺理成章的,因为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和少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交错在莫斯科举行,俞秀松受少年共产国际的邀请和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委托,将赴莫斯科出席少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俞秀松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首任书记,也是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发起人之一。193月29日,受上海共产党组织派遣,俞秀松坐火车离开上海前往北京,在北京短暂的停留后,转车抵奉天(沈阳)、到长春、去到哈尔滨,住进了中华客栈,等待接应出境。但是,出满洲里、经赤塔后,俞秀松并没有直接到莫斯科,而是先到了伊尔库茨克,他要在这里取得由共产国际全权代表舒米亚茨基签署的证明。因此,俞秀松在伊尔库茨克滞留了一些日子,然后去到莫斯科,住进德累斯顿旅馆,与张太雷同住一个房间。

派出杨明斋同样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杨明斋曾经长期在海参崴和西伯利亚地区打工,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中的华工代表,十月革命前就加入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此后,被派往中国,帮助中国共产党建党,在上海加入共产党早期组织,如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参加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也是最恰当的人选。他紧随俞秀松到了伊尔库茨克,并向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汇报了中共建党及同共产国际的关系问题。随后,前往莫斯科。

上一篇:我的微心愿作文600字下一篇: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员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