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2024-07-19

学分制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探析(精选9篇)

学分制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第1篇

一、实行学分制管理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校代写论文的教学改革

实行学分制,通过设置辅修的第二专业,在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同时,也促进了专业建 设。为满足学生自主选课的需要,学校通过学生选课的比例加以 分析,对课程体系及时地加以调 整,促进课程体系的改革。通过建立健全题库,实行考 教分离,促进 考试 改革。同时,学分绩点制的使用,能更加全面 科学 地衡量学生 学习的质 量,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考评改革。

2.有利于 发展 学生的个性

在教学管理制度上采用灵活的学分制,在学习年限、选择专业、设置课程等方面充分体现 了自主学习思想,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本人的能力和爱好,可以跨专业、跨系甚 至跨校自主选修最喜爱的课程,学生还可以选择辅修第二专业,并可自主调整学习进度,学 有余力的学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多选修一些课程,并可提前毕业,从而使优秀 人才脱颖而出。

3.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实行学分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上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上课时间和学习进 程,以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分对学生实行目标管理,为学生发 展创造比较自由的空间,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学科专业上对有关课程,既可 以 纵向选择,也可以跨学科和跨专业进行横向拓展,这样有利于高校进行文理渗透,促进学科 门类的交叉和渗透,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4.有利于充分利用 教育 资源

实行学年制时,有些教师讲授的课程以及实验室和教学仪器设备仅为少数院系的学生服务,大学的人、财、物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学分制将改变传统教学管理体制下教育教学资源部门 所有的状况,使师资、图书、实验设备和教室等一切教育资源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得到充分 利用,教育资源不仅可以跨院系和跨学科使用,而且在高校集中的地区还可以跨学校共享,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5.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行学分制,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发展方向自主地选择学习的课程,选择授课教师,这从客观上要求和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专长,及时把科学领域中的最新成果介绍给学 生,这就必然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 科技 成果,不断充实教学 内容,并充分利用多种 教学手段,改进教学 方法,不断 总结 教学经验,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二、学分制管理过程中的主要 问题

1.教学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学分制实行选课制和弹性学制,原来意义上的班集体不再拥有共同的教师、课程、课堂和教 学时间。由于班级概念的模糊化,使班级集体活动难以开展,又由于学生突出个体的作用,容易导致学生脱离教育管理轨道,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教学资源缺乏

学分制的主体是选课制,学分制下的课程设置势必要求课程资源极为丰富,除必修课程外,须有大量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目前,在实行学分制的教学计划中,选修课比例小,一 般不超过10%,因而限制了学生选课的范围,影响 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学分制的实施,一方面由于课内学时缩短,课外准备增多,学生自学要求提高,学生对于图 书资料和教学仪器设备等的利用更为频繁,要求高校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高等 教育大众化背景 下高校普遍存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这又使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3.教师资源缺乏

学分制的选课制度势必造成教学资源的分散,大量的选修课程也必须要求学校具有大 量优质的师资。随着多年的扩招,学生和班级的数量成倍增加,很多教师变成了上 课机器,用于科研和充实知识的时间很少。没有新知识的吸入,教师的知识不会得到更新,知识结构更不会得到完善;没有科研,教师的教学水平难以突破。教师长期在某个专业教学,无法讲授多门课程,使学校能为学生提供的课程明显不足,所需要的大量优质师资无法得 到满足。4.现行专业设置不适应学分制的要求

目前许多高校仍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设置课程,而传统的课程设置单向和呆板,专业设置 过细,不能体 现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有的高校仍然采用按专业方向培养学生,窄口径培养学 生的方式使学生无法在较宽广的范围内选择课程,学分制难以推行。

5.教学管理制度滞后

学分制中的选课制度,增加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学生要按自己的课表选课,学校要接 受学生的退选和改选,教学管理工作量较大。学生跨专业和跨系选课,容易发生“碰课”现 象。学生选修科目较多,上课的流动性较大,教学秩序较难以控制。当要以班为单位集中进 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或 社会 调查等活动时,学生就不能在这个期间内选学其他课程。因而,现行教学管理制度不能适应实行学分制后学生的选课要求。

学分制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第2篇

电子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大量电子档案形成,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计算机技术未能规模地应用于档案管理,电子档案的`管理存在安全性和长期保存的问题等.为此,应该加快创建电子档案管理理论,建立专门的人才队伍,建立动态的跟踪监控系统等.

作 者:冯伟桥 作者单位:保险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114刊 名:西部大开发(中旬刊)英文刊名:WEST CHINA DEVELOPMENT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271关键词:电子档案 问题 方法

学分制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第3篇

(一) 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成绩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

1. 成绩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教务教学管理的最后环节, 成绩管理能为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改革、学生毕业就业工作改革等重大措施的制定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信息。通过对学生成绩的处理、分析, 可以从更深层次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变化, 从而为及时、正确调整学生的知识发展进程和思想变化提供最基本的信息。

2. 数据处理量大。

随着近年来招生规模的扩大, 广西医科大学在校生数量也在扩大, 按每个学生每学期10门课程成绩计算, 全校近6千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的处理量就将近6万条, 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 学生参加的考试有期末考试、补考, 此外有的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成绩不满意还可以参加重修, 这些都使得学生成绩数据的重叠、交错的机会增多, 工作较学年制管理模式下更为繁重。

3. 数据处理必须及时、准确。

目前成绩管理工作大多集中在期末, 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高, 管理的各个环节如批改试卷、评定试卷、报送成绩、成绩录入等都不能拖延耽搁, 否则, 成绩信息就无法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学生, 同时也影响下个学期的教务教学安排, 如补考安排、重修报名、选修课选课等。

(二) 目前成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成绩管理工作分散零碎, 对成绩数据的处理仍采用人工录入、校对的办法, 效率低下, 错误率高, 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反馈信息, 延误教学管理其它环节的安排。

2. 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程序及监控措施不完善。

成绩上报程序不规范, 有时候是一张简单的信笺写上几个字就算是报送成绩了;学生成绩评定、上报等程序不规范, 容易造成成绩管理的遗漏, 给学生、教师及管理人员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各二级学院、教研室的监控力度不够。

3.

教务处的学生成绩管理工作是一个汇总工作, 教务处与二级学院的工作职责不明确。

4. 忽略成绩的权威性。

有些教研室对成绩的权威性不够重视, 比较随意的更改成绩, 这样容易造成成绩威信力降低, 不利于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5. 一些学生的某些课程成绩记录与实际不符合或缺失。

特别是毕业班, 问题比较集中, 有时只得逐个与系教务部门甚至于教研室核对、寻找, 每年牵扯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6. 选修课管理比较混乱。

学生没有按照教学安排上课, 教师没有按照规定时间上报成绩, 这些都影响相关的教学安排。

7. 成绩的通用性差。

学校其它职能部门不能直接使用学生成绩信息或使用起来还要再做一些重复性工作, 在学生奖学金、评优等工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三) 加强高校成绩管理的一些建议与对策

1. 做好成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逐步使成绩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应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并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 建立健全有关成绩管理工作的规范、标准, 如对日常成绩管理中有关成绩登载要求, 对学生有成绩的特殊情况如缺课、缺作业、旷考、作弊等和无成绩的特殊情况如缓考、病事假、休学、免修等, 如何在成绩单中记载, 必须严格规范、统一标准;对教师的命题、出卷、交卷、考试的组织、考场的安排到评分、判卷、统计登记成绩, 从成绩单的提交、成绩的录入到成绩单的归档保管等成绩管理环节都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做到有章可循;对于免听、免修、间断听课、重修、转学、转专业等成绩的处理, 做到有制度可依;逐步建立适应教务管理信息化要求及现代教学管理改革的规章制度, 使成绩管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克服成绩管理盲目的、杂乱无章的状态。

2. 完善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工作。

比如学生不能先考试再申请重修, 应该先申请重修, 缴纳重修费用后方可参加重修考试, 否则容易造成工作上的疏漏, 也不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3.

加强教学管理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如各二级学院、教研室的联系, 理顺运行机制, 建立权责明晰、分工明确的校、院 (系) 结合的成绩管理模式。教务处负责成绩管理的制度建设, 规范成绩管理的各个环节, 对成绩管理的整个过程起到决策、监督、协调作用。院 (系) 教务办公室负责成绩管理的基础工作, 开课院 (系) 作为考试的主考单位, 提供期末考试、补考、重修考试等相关成绩的原始记录, 由学生所在院 (系) 负责在籍学生的成绩管理, 进行成绩的录入, 查询、打印、统计分析等项具体工作。经过统筹规划, 才能减少成绩管理的混乱现象, 保证成绩管理工作正常、稳步进行。

4.

提高成绩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加强工作责任心, 稳定教学管理队伍。

5. 充分利用校园网的优势, 提高成绩公开性。

学校校园网络的建设为成绩管理工作带来了良好的契机。目前, 许多学校的成绩管理工作还仅仅只是停留在计算机管理阶段, 应该利用网络的公开性和快速性功能, 一方面, 使学生能快速, 方便的查询个人的成绩信息, 方便学生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另一方面, 也为其他部门利用相关数据提供方便之门。同时, 计算机信息化的应用也能大大减轻成绩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 使成绩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和规范。

摘要: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成绩管理有其自身特点, 文章在分析了高校学生成绩管理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加强成绩管理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学分制,成绩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冯祖琴.高校学生成绩管理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 2006, (1) :47.

学分制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第4篇

【关键词】学分制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管理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分制的背景下,怎样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素质成为了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之一。要真正的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深入分析学分制的内涵和特点,探索学分制背景下社会的需求和转变,尊重社会需要,调整教育内容,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适应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

1学分制的概念和特点

学分制的基础是选课制,学分制的计量单位是以学分为标准,以学分作为衡量的尺度,衡量学生在一个学习进程的弹性状况,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主体。学分制强调的是对教学目标的管理,要求学生通过考试并及格,就会获得相应的学分,学生在读期间修完规定的学分就能毕业。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包括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同样可以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以学生的主体性为主。二是学生在修学分的过程中,其学习的年限比较灵活。学分制弹性空间很大,也比较灵活,在学习期间,没有严格的要求和限定学生必须什么时间毕业,什么时间修满学分,相反,如果学生获得的学分可以满足毕业的要求,那么也是允许这样的学生提前毕业,但前提是这部分学生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较强。如果有的学生因为个人原因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中途停学,那么学校也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宽限,延长学习年限来让这样的学生有机会完成学业。三是学生学习的专业可以自主选择。学生在选课时掌握主动权,可以自主选择专业,同时根据自身的特点也可以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四是导师在学生学习期间会给予一定的指导。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自主选择时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帮助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

2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2.1传统的管理模式过多的重视学生管理,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传统的管理模式对学生过分的管教,认为通过管教让学生遵守纪律就达到了管理的目的,而忽视了管理过程中对学生思想的引导,管理带有的强制性色彩比较浓重。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学生缺乏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很大程度地限制了管理工作的效率。

2.2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其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一些高职院校往往是在学生出现了问题之后才采取应急性管理办法,这种临时的制度无法长期的保持下去,缺乏制度的严肃性、持久性和权威性,使得学生难以服从和遵守制度。另外,一些学生管理制度已不合时宜,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完善。

2.3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以致自我教育能力较差。在一些学生干部中,很多干部缺乏管理的信心,使得无法发挥其干部的职责,不愿意主动参与到管理的过程中,甚至得罪同学。总体来说,学生干部自我管理积极性不高,加之,普通学生更是缺乏自制力,导致学生的不良行为频繁出现在校园中。

3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改革

3.1高职院校要加强管理工作就要转变管理观念。教学改革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也就是在管理工作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这是高职院校进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实施的前提条件。由于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就是根据学生的素质差异和个体特点而制定的制度,因此,学校要考虑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转变管理观念,营造学分制的自主学习环境,将学生的地位与教师的地位看作同等的重要。

3.2高职院校要改革传统的管理制度,并建立完善的与学分制相配套的学生管理制度。在学分制背景下,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从而发挥出学分制管理的优越性。在学生管理制度上,要调整和改进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主,突出人性化的管理特点,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学分制管理。

3.3高职院校的管理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学生管理队伍。高职院校要以强化管理人员的素质为主,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的管理水平。管理人员要以学生的素质、道德、态度、人格等方面为重点管理内容,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服务和引导。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中实施学分制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学習能力的提高,还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我们要对学分制的教学做深入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更重要的是要将研究成果付诸于实践,这样才能完善和发展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朱秀兰,李林,陈雅娟.职业学校在实施学分制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06(12).

[2]李云芝.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的优越性与观念转变[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2).

学分制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伴随而来的是“学制灵活”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实行,使高校成绩管理工作的任务量和难度大大增加。本文从高校实行成绩管理工作的新特点入手,剖析了学分制下高校成绩管理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就如何做好学分制下学生成绩管理工作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分制,成绩管理

成绩管理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标杆,也是高校教务部门非常重要、非常棘手的工作之一。学分制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它既体现教学内容的科学完整,又充分体现了教学管理个性化与人性化的特点。而规范化的成绩管理无疑成为确保当今学分制实施的监控保障体系。但由于学分制实行的是弹性学制,使得在成绩管理过程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分析总结在成绩管理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是高校当前和今后的教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学分制下高校成绩管理工作的特点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一种弹性化的教育模式。在学分制下灵活的选修途径、灵活的学籍管理、灵活的毕业年限,使得每个学生的选课情况不同,学习进度不同,取得学分不同,使高校成绩管理出现了新情况,新特点。

1.学分制下学生成绩管理工作繁重,信息量大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进入高校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学生选修的课程数目也越来越多,学分制下学生选课也更加自由,学生选课后的教学班不等同于自然班,成绩管理不再以班为单位,而是以单个学生为管理对象,成绩也不再是简单的进行班级汇总和计算,相应的成绩管理工作就较学年制条件下更为繁重和复杂,高校学生成绩管理工作量将大幅度增加,成绩管理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

2.学分制下学生成绩管理工作时效性强

课程成绩录入是一项时间性很强的工作,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及时查询到自己的学科成绩,准备好补考、重修等考试,及奖学金发放等工作如期完成,任课教师务必及时完成试卷的批改和成绩的系统录入工作。这也要求成绩管理工作所提供信息的及时性,在学期结束后数天内就已将全部课程成绩以适当的方式公示给广大师生。

3.学分制下实施规范化成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

学分制管理体制强调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课。可以说,有几个学生,就有几份教学计划及相应教学环节,学生课程成绩录入将以个人培养计划为依据,实际选课如果与培养计划不一致,学生在选课上可能就易避难,形成“凑学分”现象,这样势必降低学习质量,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分制下高校对培养计划的`变更进行了严格控制,努力实现学生成绩管理科学化、制度化。

二、学分制下高校成绩管理工作问题凸显

学分制是教育事业新兴发展起来的教学管理制度,它适应了新形势的变化和要求。在学分制条件下,增加了课程设置的不确定性,使教和考分离。尽管我国当前高校学分制改革迈出实质性一步,但是学分制的实施无疑增加了教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因此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学分制实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学生成绩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1.学分制下学生自由度大,在校生数是一个难以很快预测的常数,波动性大

在学分制下根据资质和学习进度的不同,学生可提前或推迟修读部分课程,符合条件的学生可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业,也可中途休学或停学,以累积学分形式分阶段修完学业。由于数据量大,各种非正常情况多,学生成绩管理相对变得更加复杂和烦琐。

2.学分制下成绩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严肃性匮乏

首先,学分制下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因故出现误选或漏选课后却参加了考试,或因部分课程信息不准确,选课调班、插班情况不少,导致成绩无法正常录入,成绩录入时出现较多错漏。

其次,在学生选课期间,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将面临使用高峰,教师网上录入成绩可能会遇到网络繁忙而不能顺利录入成绩。或因个人原因个别老师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录入成绩,都造成后期成绩管理人员数据统计困难,额外工作量大。

最后,学分制下学生成绩管理工作时间不集中,过于分散,再由于多校区办学及个别二级学院内部管理制度不建全,职责不清造成学生成绩记录不准确,常出现个别学生的某些课程成绩记录与实际不符合或缺失,这种现象在毕业班成绩审核时较为突出。

3.学分制下学生成绩管理人员工作繁琐复杂,但工作中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长期以来,尽管成绩管理在地方高校中是一项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工作,但很多老师甚至领导都认为学生成绩管理工作简单易操作,容易胜任,对管理人员工作的复杂程度和工作强度没有足够的认识,对学生成绩管理人员关心不够甚至采取轻视态度,造成成绩管理人员在地方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地位不高;另外,学生成绩管理工作琐碎、无聊,责任重,使学生成绩管理人员对自身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与热情,他们往往被误解或在不顺心状态抑或不适宜环境下工作,在工作中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容易使负责学生成绩管理的工作人员对自身的前途感到迷茫。这都不利于充分调动成绩管理人员继续学习与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

三、学分制下充分完善和规范高校成绩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高校成绩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整个院校管理的核心和基础。随着学分制的实施对成绩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充分完善和规范学生成绩管理工作,提高成绩管理工作的效率改善教学管理质量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成绩管理是地方高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具有极强的严谨性,贯穿着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习过程。包括学生在学习期间出现的转学、休学、复学、退学等各个环节。各年级成绩管理工作是周而复始循环进行,只有健全有关成绩管理工作的规范,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才能真正做到成绩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责可究,使成绩管理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维护地方高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2.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学生成绩管理是一项具体细致、原则性和服务性很强的教务管理工作,从事这项工作不仅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而且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这就要求成绩管理人员政治上要敏锐,诚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觉悟高。能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影响,公正处事,严把人情关,不感情用事,更不能弄虚作假。同时,随着国家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学生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这要求成绩管理人员既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思想,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成绩管理工作的效率,积极推进成绩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

3.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重视教学管理人员的发展

学分制改革是今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其相应的各项工作尤其是成绩管理工作应该引起各级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长期以来,成绩管理人员工作繁重,待遇偏低。为了充分调动成绩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发展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地方高校一方面要切实加大对学校成绩管理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健全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以保障成绩信息能快速而准确传达到学校各级部门。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重视教学管理人员的发展。在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建设投资的力度,影响着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不仅减轻了成绩管理人员工作负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成绩管理等教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总之,基于学分制需求下的地方高校学生成绩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从微观层次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但是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研究。我们将不断努力,逐步解决和完善地方高校学生成绩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理念,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提高我国地方高校学生成绩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玲玲.教学管理工作中课表编排、成绩管理等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7(6).

2 姚美红.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其培养.边疆经济与文化,.

学分制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第6篇

学分制概念起源于德国、定型于美国,最终于19世纪下半叶在哈佛大学得以确立,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它是一种以选课为方式,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规定和计算学生的学习量和学习进度,把必须修满最低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全国高校扩招后,为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国众多高校纷纷实行了学分制。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是指在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中,将学习年限定为3.5-6年,按照本科培养计划,学生完成既定课程要求为4年时间,学业优秀者可提前修完学分,申请毕业;也可根据需要中止本科培养计划,进行社会实践,增强实践能力后再继续完成学业,从而成为以理论带实践,以实践促理论的高水平人才。关于高校延期毕业学生的相关研究呈现起步较晚、内容较少、成果较小,针对大学生降级行为的相关学术研究开始于80年代,由大连理工大学刘少新本着“防重于治”的原则,对延迟毕业学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起点要低、内容要实、要循序渐进;90年代重庆邮电学院周卫红,根据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布森的研究,提出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都有一种“向师性”,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爱护和鼓励,希望得到师爱,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爱的效应。随着高校规模的急剧扩张,生源广泛复杂,导致出现了教育管理难度加大、教育环境、师资问题日益突出,对延期毕业学生的管理要求更具体化。首先大连交通大学齐昆,针对延期毕业学生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单独管理,逐一建档,学校和家长齐抓共管的管理方式。其次广东工业大学莫畅和华南理工大学李漫,分析了延期毕业学生试读期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生党员干部“一对一”,教师“一对多”,家长“一对一”的跟踪管理模式。尤其是集美大学周宜生、沈阳工业大学程军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田园,分别对各自学校延期毕业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必要的应对之策。河北工业大学纪美静等人从学生个人原因、学校教育原因和家庭社会原因,分析了大学生延期毕业的诱发成因。然而就我国目前实行学分制的高校来说,未能在四年内完成学业,而申请延期毕业的学生大部分为学习困难、自我管理能力低的学生。这不仅违背了学分制弹性学制的初衷,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难度。表1是对某高校-延期毕业情况的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学分制下高校延期毕业人数比例趋于上升,“延期毕业”问题也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如何有效管理这些“边缘学生”,是改善大学生就业率及建设和谐大学校园的关注点,也成为高校提升战略。表1某高校2009-度延期毕业情况年度本科延期毕业人数本科毕业生总数延期毕业所占比例6人3356人6.04231人3508人6.17285人3590人7.35253人3702人6.39311人3764人7.63%。

2大学生延期毕业生管理研究趋势

2.1大学生延期毕业的个体、学校和社会影响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对大学生延期毕业的个体、学校和社会影响的系统分析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挖、细理。可通过对以往大学生延期毕业进行整理及系统回顾,从现有的延期毕业学生管理中寻找规律,通过现有研究资料,对相关教育管理部门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总结大学生延期毕业对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影响程度和影响因素,在学分制积极作用的同时,应正面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要查找其与学生学习规划变化之间的联系。2.2大学生延期毕业的易发人群调查分析。通过对学生、辅导员和班级导师进行深度访谈和调查研究,研究分析延期毕业学生中的易发人群的人口特征和行为特征,并借鉴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相关理论,从学生个人的心理特点、行为特点、学习特点、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展开,发现大学生延期毕业的形成规律,了解易发人群的`症结所在,有助于我们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2.3大学生延期毕业的应对策略长效机制构建。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延期毕业因素和形成过程中关键环节的系统研究(如学科特点、课程设置、家庭因素、管理现状等环节),总结大学生延期毕业的形成机理,为制定阶段性应对措施提供依据。站在高校教育和谐发展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建立长治有效的预防和面对大学生延期毕业的帮扶体系。在建立帮扶体系的同时,除考虑学校的作用外,也应该积极建立有效的家庭干预模式,使帮扶机制形成家庭和学校一体化。同时,还要注意各个部门的联动,学生工作部门、教务部门和任课教师之间要相互协作,齐抓共管,才能达到目标。另外,帮扶机制的研究应更多地为实际教学提供帮助,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并且最终要回到实际教学中,不能和教学脱离。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学分制实施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也是建立帮扶机制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蔡先金.大学学分制的生成逻辑[J].高等教育研究,,27(6):9~14.

学分制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第7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人才市场的日趋完善,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学校招生、培养、就业制度的改革不断深入,各高校在学生的培养上,逐步推行以因材施教为原则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实施学分制是高校教育体制的一场深刻革命,它必然带来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的巨大变化。学分制的改革和实施,使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因此,探索学分制条件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十分必要。

一、学分制的涵义

学分制源于德国的选课制,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作为学分制的创立,一般认为它产生于1894年的美国哈佛大学。我国以学分制为主题的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相对较晚,大致始于2O世纪末。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大部分高校目前所实行的还是不完全学分制,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学分制”的建立与完善将是一个逐步深化、演进的过程。

当前我国高校学分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实施学分绩点制,采用弹性学习制度;学生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教师;可以申请免听和休学;学生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申请转系和专业;学校实行主辅修制度和免试推荐研究生制度;学校实行导学制,设置专职的专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和选择课程,提供关于专业培养方案、专业情况、授课教师情况方面的咨询和提出指导性意见等。学分制扩大了高校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能使学生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选择专业和课程,以学分反映学生学习的量,以学分绩点反映学生学习的质。学分制的施行有其历史必然性,同时它也对高校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一,自由选课、选专业将使学生更多关注社会需求和个人兴趣、特长,高校要尝试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固绕他们未来的出路帮他们设计好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其二,实行弹性学制使学生分阶段就业成为可能。学分制度下,当前高校普遍延用的每年一次的就业计划编制和时间安排将显得不适应。高校应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制定新的就业工作步骤。

其三,用学分、绩点衡量学生学习的量与质对以往奖学金的评定提出新的挑战,逐步淡化综合奖的评定,取而代之为个人申报制和单项评审将成为趋势,同时也将要求高校重新制定优秀学生的评价标准。

最后,免听课和自愿申请休学将使学生有更多的可能投入社会实践。这要求高校要为学生创造更多了解国情、了解社会的机会,帮助学生在专业选择、课程选择和未来出路的选择上都更加合理科学。

二、学分制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

(一)学分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积极影响

学分制的实行,有利于学生按照个性化和能力提升要求来自主选择课程,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在高校广泛开展。传统的高等教育,片面强调“知识性、专业性”,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过分强调人才对现实社会环境的被动适应,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培养。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实践,素质教育思想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上逐渐确立了主导地位,学分制就是这一思路改变下的一次重大的教育革新。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以培养学生就业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的一门课程。其要求的进入门槛低,适合任何一个专业背景的学生,因此,学分制的实行,打破了传统教育体制对学生自由获取知识的羁绊,有利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在高校普及推广。从实际情况看,实施学分制的高校大部分已经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面向全体学生开设。

学分制促进学校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服务体系,也有利于构建高校创业教育孵化基地。从表面看,学年制与学分制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学年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成绩计量单位,后者是以课程学分作为学生学习成绩计量单位。但从实质上讲,学分制是教育管理体制的一项根本性变革,学分制的实施对现行学生教育管理将产生强烈冲击。根据高校改革发展的方向,可建立如下类型的大学生服务机构。一是大学生社区(或大学生生活园区)服务中心。其职能包括:负责大学生生活指导,为学生社团活动提供良好的场所,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二是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创业服务中心。其职能包括: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就业信息收集与发布、毕业生就业推荐、就业计划上报等,以及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核心的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学分制在促进高校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服务体系过程中,必然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孵化基地构建。

(二)学分制对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

学分制使得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素质结构差异明显,使得教学产生诸多不适应。实施学分制有一个成本效益问题。从有关调研来看,由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以提高学生择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因而深受学生偏爱,但老师数量偏少,教学经验丰富、水平高的教师更少。而就业指导重视实践操作及互动教学,班级人数过大导致教师无从顾及实践活动,也难以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规模大,学生专业知识背景相差很大,有的同学有一定的经济管理基础,有的同学从来没涉足过经济管理课程,对一些常识性概念都需要反复解释。因此,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素质结构差异明显,难以因材施教,使得就业指导课程教学难以摆脱照本宣科、理论实践脱离、观念行为脱节的俗套。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的建设,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难以发挥。

学分制不能促进教育方法改善,就业指导实践课程难以实施。就业指导的课程体系与目前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体系相比,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课程体系而非分科性的课程体系。而当前一些地方和学校管理机构在设置就业指导课程时,很少或不考虑就业指导课程的活动性和综合性特点,使就业指导课程失去了原本的目的和意义。比如说,教师要安排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就必须通过打报告到系,再到教务处,有的还需要主管教学的校长签字,如果涉及到经费,还要到财务处报批。程序繁琐,好不容易批下来时机已错过了。而创业教育本身是由一系列实践活动组成的,包括创办企业模拟:销售能力、领导能力、团队拓展训练等,但在现行学分制教育体制下,创业实践活动难以展开。

以分论质,以分来定课时,难以提高学生素质,也不利于提高教师积极性。传统的高校教学,存在着“按部就班,重教轻学,以分论质”的弊端。一些学生的学习无压力,也无动力。学生在自主选课时,有许多人“避实就虚”、“趋易避难”,虽然修满了学分,但知识缺乏深度和完整性、系统性,使实际学力下降。同时,学分制通常以学分来定课时,而课时常常成为评价教师业绩和教师课时补贴的主要手段。就业指导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如果要完成实践环节教学工作,需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甚至需要一些资金投入,但却难以得到学校管理机构的认可和支持,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推动实践教育环节的积极性。

三、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从观念到管理体制上,与人才的培养有着严重的割裂现象,负责就业指导的部门大多不参加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而负责培养的主要部门又没有很好地研究就业问题,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单一和统一,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其成员缺乏必要的、系统的专业培训,实践经验不足,难以较好地适应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就业指导教材单

一、陈旧,不能很好地反映当前形势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地区学生的需求。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度广度、方式方法、有效性等方面都还需进一步探索。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仅靠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是难以奏效的,必须对整个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的优化。现当代的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处在既受原苏联模式影响,又在向欧美模式回归的改革与探索阶段,国内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正在深入,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从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的视角进行研究的还比较少。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从制度上予以保障,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带来一种“三赢”的结果——不仅高校的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大学生个人的潜质能够得到很好的开发,社会还能获得大批高素质人才。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四、学分制条件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本人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其中学校负有教育、培养、训练和推荐等方面的责任。高校实行学分制已经是大势所趋。学分制度将触及人事制度、高等教育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一系列的改革,需要政府、高校、学生和用人单位协同起来,采取积极的策略共同解决实行学分制带来的问题。学分制度条件下毕业生就业情况好坏将直接影响高校的声誉,并将进一步影响到学校的招生人数及生源质量,而招生的“行情”又关系到学费、政府拨款、社会捐助的多少。因此,高校应该根据学分制度的要求做如下工作:依社会需要和实际情况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招生人数及人才培养规格;引导学生围绕毕业后的出路选择课程与专业。最根本的就是注重学分制下培养质量的提高。学分制的实行为学生带来了选择的空间和自由的时间,但学生的独立性、自我调控能力还不足,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高校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丰富就业指导内容

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必须精强能干。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普遍存在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等问题,难以适应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因此,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需要及时制定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培训计划,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培训工作;高校要把就业指导教师纳入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范畴,有计划安排他们外出进修、实践;作为就业指导教师,要加强学习,加快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针对学分制的要求,除常规做好一般性就业指导工作以外,还应将学制与就业指导结合起来,学习导师同时也是就业指导教师。从一年级开始就将学习指导和就业指导同时进行,并且一对一的指导。调整就业指导机构,将其重心从学校转移到系一级以促进这种结合。

就业指导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养成的重要环节。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同时,学生个性特点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不同性别、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地区的学生在指导上应是不同的。在就业指导上应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开通个案,以便快速全面地指导学生。就业指导内容应是全面而多样化的,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可聘请社会上专业的就业指导机构的专家对学生进行自我测评、职业生涯规划、形象设计等提高学校就业指导水平。还可以聘请相关专业的成功人士、政府官员、校友、国际化大公司经理等做顾问,为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讲座,提供职业咨询服务,使学生了解社会职业特点,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增强求职自信心,提高就业素质。

(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随着新的教学计划的实施,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呈多样化的趋势,应严格对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构建专业、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估体系,在进行常规性教学工作“三段式”(期初、期中、期末)检查的基础上,健全信息反馈系统,形成领导、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和学生信箱、教学周报表、教学例会等多方位和多渠道的信息收集与反馈系统,全面收集教学信息,同时以评估为手段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效地保障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实施。

(三)完善导师责任制

由于学分制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和自主权,给予学生较大自由度和激励,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与生俱来的不足。因此,在利用学分制这个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我们必须通过完善导师责任制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以实现“品德与学问俱进”之目的,真正让大学之道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追根溯源,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应是“导师制”创立之滥觞,书院制是牛津、剑桥的灵魂,而导师制则是书院教育功能的精髓。虽然导师制初衷是为了学术目的而实施的,但是导师制所折射出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培养理念可为我所用。我们为了解决大学生职业指导难题,可以拓宽其“导”的范围,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专业方向,解答学生就业升学困惑。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制定、修改学习计划,确定所选专业的课程结构及需要补充学习的内容。在这里导师与学生是一种全方位的指导关系,导师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事情都要挂在心上,及时给予指导,以保证学生的选课质量和知识结构的合理构成。导师制与学分制是相辅相成的,是对学分制有益的必要补充,是有效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现的重要保证。导师制应该因校制宜,灵活实施,承担大学生职业指导任务。

(四)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历程,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实施是伴随着个体的生涯发展而进行的,体现在协助和促进个体生涯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个体具有生涯规划和决策的能力,二是帮助学生个体了解真实的自我、个人职业价值取向以及职业信息,三是协助学生个体通过对所掌握的信息和面临的任务的深入分析,做出自己的生涯决策,四是协助学生个体发现并发掘自身的潜能,适应社会和职业环境,以达到个体生涯发展目标的实现。个体在不同的生涯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不同的个体面临的发展问题也会有所区别。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是要根据生涯发展的共性和个性问题,通过一整套指导计划的实施,达成个体对存在问题的明了和解决。

大学生职业指导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指导与咨询服务工作,需贯穿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在指导方法上以个人咨询服务为主,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将教学、讲座、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职业网络,邀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与大学生共同交流。在实施步骤上,可按学年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有其自身的任务并且相互关联,贯穿学习生活的整个过程,完成大学生就业的准备过程、选择过程、实践过程、调整过程和实现过程。

(五)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如果要完成实践环节教学工作,需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甚至需要付出相应的资金,但却难以得到学校管理机构的认可和支持,因而制约了教师推动实践教育环节的积极性。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进行教学目标、课程结构、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改革。

培养团队精神,重视社团建设。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为了搞好社团活动,大学生不得不全身心的投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力求把这些活动办得富有科学性、趣味性和创造性,同时学生在社团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社团活动中,一个学生不仅是参与者,也可能是辅导员、组织者和领导者,学生的各种能力在社团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注重实践环节,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实践环节能使大学生在校期间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培养创业能力。高校要为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施展的舞台。要通过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及调查咨询、科技服务等活动,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要鼓励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到高新技术企业打工,或者利用自己的智力和技术优势参与或投资兴建高新技术企业,这些活动已成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大课堂的第一步,同时大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既为他们将来开展创业活动积累了经验,也培养了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国内外成功的创业人士的经历也都证实了这一点。

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跟踪工作。建立毕业生就业联络平台,继续为他们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收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反馈情况,检查自己以往工作的得失为有的放矢地完善自己工作提供依据。同时,做好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可以及时理解社会对毕业生需求情况,及时发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存在的缺陷或不足,为调整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最有价值的参考。

学分制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第8篇

一、学分制下大学生选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 市场机制方面的问题

现实中, 由于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等因素的存在, 常常导致市场失灵, 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往往并不能实现。学分制下的大学生选课中也存在着类似问题。

1. 信息不对称。

完全信息的假定是帕累托最优实现的前提。在选课过程中, 学生的信息是不完全的, 很多人并不知道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网上的课程介绍、教师介绍等信息不够完整。同一门课程使用不同教材的现象也比较普遍。信息不对称会使学生选错课, 而学校规定必修课不能退选, 选修课退选后也只能在少量有余额的课程中补选, 所以一旦学生选错课, 机会成本是较大的。

2.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目前, 许多课程教材、试卷和考试方式并不统一, 由各任课教师自行决定, 在试卷难易、评分标准上存在很大差异, 尤其是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弹性较大, 这种差异更加明显。于是在选取课中便会部分地出现逆向选择的情况, 即一些同学以考试难度、作业量、平时要求宽严作为选课标准, 而不是以教学质量作为选课标准, 宁愿选讲课一般但试卷评分较高的教师主讲的课程, 而不愿选讲课认真、效果好但对学生要求严格的教师主讲的课程。这会造成教学资源配置的错位与浪费, 并造成对教师与学生评价的不公平。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变, 将会有更多的同学随波逐流, 一些老师也会被迫改变教学态度,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 外部效应。

学分制下的跨专业选课对所选课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正的和负的外部效应。一方面, 由于跨专业选课的学生有完全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思维方式, 能给课堂带来新的思想方法。另一方面, 有些课程外专业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他们往往不具备本专业的基础知识, 任课老师不得不在课堂上补上一些本专业学生已经相当熟悉的基本知识, 浪费了本专业学生宝贵的上课时间。这些学生很多情况下选课是盲目的、不谨慎的, 造成了有限的教育资源的错位与浪费。

(二) 学生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

学分制下的选课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倡导学生能动学习。在选课中却常常出现从众现象, 常会出现同一寝室同学选择同样课程的情况。选课较多的同学具有总学分绩点高的优势, 于是出现了比拼学分的现象, 刻意多选课, 只为混学分。从全校范围来看, 这些同学的“换课”利益是建立在对他人不公平基础上的, 妨碍了选课秩序与选课的公正性。

(三) 学校宏观调控方面的问题

1. 课程垄断性问题。

目前很多课程中, 教师作为课程生产商而处于垄断地位。如很多专业必修课只有一位任课教师, 无论教学质量如何, 学生没有选择余地。有些平台课虽然有多位教师上课, 但由于受其他课程时间所限, 学生也无法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老师。这种课程垄断性与学分制初衷相悖, 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 选课成本问题。

选课的直接成本是学生付出的费用。实行选课制后, 学校按学分收费, 实际上提高了学费标准。例如:某校金融专业, 实行选课制以前的学费标准是每学年4800元。实行选课制后, 按每学年1800元专业注册费和每个学分75元的标准收取学费。按规定一个学生必须修满163.5学分, 合计12262.5元, 平均每年3065.63元, 加上专业注册费1800元, 不包括任意选修课的收费就超过了原来的收费标准。选课的间接成本更是多方面的, 远大于直接成本。一是学生为选课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选课通常安排在期末考试前夕, 正是学生复习迎考的时候, 而选课过程中的了解开课信息、挤机房、排队等候, 还要为课程的落选担心, 花费了时间、精力。二是淡化了同学间的交流, 由于大一大二的必修课多为基础课, 选课自由度大, 同班同学很少有在一起上课的机会, 同学间的交流讨论机会大大减少, 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难以体现, 甚至一年的同学互相叫不出姓名, 对本专业的认同感也很缺乏。

二、解决学分制下选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 实行教考分离, 克服选课中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现象

建议同一门课程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和使用统一的教材, 并在网上向全体学生公开。建立课程相应的考试题库, 考试前由教学管理部门随机抽取试题, 由任课教师流水作业批改试卷。这样可以体现学习成绩的公开、公平与公正性, 制约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与选课中的道德风险, 克服选课中的逆向选择行为。真正使教学水平高、教学态度认真、效果好的教师能够脱颖而出, 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 同时, 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差异性及个性化教育, 应该允许一些不适合使用统一教材或同一试卷的课程, 进行分专业或分类选课。

(二) 建立课程招标制度, 解决某些课程的垄断性问题

一些必修课程出现垄断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教师准入与退出机制。今后对课程主讲教师应该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招标, 通过引入竞争机制, 增加教师的危机感, 提高教学质量, 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 积极引导与区别对待, 降低选课中的负外部效应

为了降低外专业学生选修专业课程的负外部效应, 一方面要引导外专业学生积极而慎重地选修该专业课程。另一方面应根据某些专业和课程的特点, 或限制外专业学生的选课容量, 或对外专业选课学生单独开课, 以保证本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四) 加强教学管理, 提高选课效率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为学生选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一是要加强与选课相关的信息建设, 提高信息透明度。目前有关教师和课程的网上信息残缺不全, 如很多课程缺少教学大纲, 很多课程到学期结束时才能看到教学日历, 很多课程的考试形式学生事先并不知道, 往往在学期临近结束时, 由教师很随意地决定, 等等。今后有关这些信息应在学生选课前就可从网上查, 以避免选课的盲目性。二是积极设法降低学生选课的直接、间接成本, 提高选课效率。如细化选课阶段, 对一些专业人数少、外专业需求很小的课程由系统自动生成, 以缓解选课时的拥挤程度, 提高网上选课效率。再如提前选课的时间, 避免影响期末复习考试, 等等。三是加强对选课的咨询与引导工作, 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

摘要: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学分制, 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自主选课是学分制中的重要环节, 是运用市场机制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精品课程供求失衡、部分课程垄断性与负外部效应等方面的原因, 影响了选课作为市场配置教育资源的有效性, 因此需要通过学校和教学管理部门的制度创新来加以改进, 以提高教育资源的配制效应。

关键词:教育资源配置,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学分制,选课行为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2]王琳, 余力力.我国高校学分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海南大学为例[J].海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1) :110-116.

[3]叶双, 曾志新.探析选课制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及发展[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1) :109-115.

学分制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第9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 职业教育 学分制管理 问题 对策在中职教育中实行学分制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学分制,主要是指在计算学习量时按照相关学分要求进行,通过学分情况来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衡量和考察,学生如果想要顺利毕业,必须取得相应的学分,不能少于最低标准,通过学分制管理,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分制管理取代了传统的那种学年式的方式,指令性、刚性以及排课的比重都大大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学分、指导性、弹性化管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自行选课,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一、中职教育学分制管理中存在着的主要问题简析

尽管在中职教学中实行学分制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其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课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盲目性。中职教育具有太多的课程,而且不同课程之间还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逻辑性,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由于对自身认识不清,并没有明显的职业倾向,再加上较多专业课程的限制和影响,使得学生难以科学合理地对课程加以选择,存在着较多的盲目性和局限性。第二,缺乏丰富的教学资源。实行学分制管理,必然要求相关基本教学设施以及教学资源能够及时供应,但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学校很难对目前的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进行改造和更新这便影响了学分制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三,随着学分制的不断实行,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模式逐渐被打破,进一步加大了管理学生的难度。另外,如果学生学分制考核不合格,再进行重新调整也失去了学分制本来的意义。

二、强化中职教育学分制管理的有效对策

1. 不断建立和完善选课制度

在中职教育中,实行学分制管理必须以选课制为前提和核心,如果选课制的数量较少,质量较低,不能满足学生对于课程的需求,将会使得学分制流于形式,很难真正开展下去。因此,中职院校必须对选课制予以充分重视,在提高师资队伍的基础之上,丰富选课的种类并大量增加选课的数量,以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到足够合适的课程进行学习。中职院校在对教学计划和目标进行制订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和性格差异,对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进行合理的分配,确定其在教学中合理比例,实现选课制的灵活化和弹性化。同时,选课仅仅具有灵活性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一定的管理和约束机制对其进行掌控,以便使学生能够重视必修课的作用,对必修课修读完成之后在进行自主的选课。这种管理模式在美国这个盛行学分制管理的国家中仍然被大量采用和实行,由此可见,选课制从实质上来说仍然是“有限制的选课”,主要是对学习阶段、选课阶段、课程领域以及课程类型这四个方面进行约束管理。

2. 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促进资源共享

在中职教育中实行学分制可以使学院打破传统的自我封闭状态,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利用率也大大提升,实现资源共享。中职院校在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中职院校校园网的构建应该不断强化,通过网络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扩大网络资料的共享范围,使学校教学基础设施欠缺的不足得到缓解和转移。同时,应该加大力度构建完善的学分制选课管理系统,使学生能够在网上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自主的选择,提高选课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学分选课系统的网络化、开放化和技术化。第二,为了进一步方便学生的学习以及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可以在相关网络服务器上上传并存放相关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自行下载。同时,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学生还可以利用多种交流软件为媒介语教师进行及时的讨论和交流,比如E-mail、 QQ、BBS论坛等,甚至可以利用这些提交作业,及时向教师反馈相关的信息。另外,每个学校均具有自身的信息库和资源库,学校和学校之间还可以在课程之间进行资源共享,以便对本校的教学资源进行补充。如果该校的师资队伍较为欠缺,还可以聘用离退休教师以及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进行授课。

3. 在学分制的前提下设置导师制

众所周知,学分制必须以选课制为基础和前提,师资队伍的综合质量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选课的质量和效果。学生在选课中大多缺乏自主性,需要教师的适当指导和监督。设置导师制,班主任及相关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课程选择指导,使学生选课盲目的概率大大降低。专业导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不论是对于专业学习、学分选修,还是合理的搭配专业知识结构,都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教育中实行学分制管理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中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学分制的作用,加强学分制管理,以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继刚,赵世平,赵莉.实施学分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四川大学实施学分制的几点思考[J]. 高等理科教育,2002(03) .

[2]赵向军,吴琦,胡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3]韩磊磊.学分制:在传统惯性与现实夹缝中迷失自己——对中国大学实施学分制的思考[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7) .

上一篇: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下一篇:鲁迅与比较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