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工作汇报材料

2024-06-05

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工作汇报材料(精选11篇)

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工作汇报材料 第1篇

开展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工作汇报材料

xxxx年,全镇开展城乡环境治理工作以来,按照“改善城乡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美化村容村貌”的总体要求,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入手,把综合整治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灾后农房重建相结合,坚持标本兼治,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使镇城乡环境得到初步治理,全镇环境综合质量大为改观。

一、城乡综治工作情况介绍

(一)“机制”进一步健全。

1、管理机制。一是组建了环卫队、整治督导队、帮导劝导队和村民自治队。二是召开了XX镇居民第一届业主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通过业主委员会自治章程,建立了执法队。为规范场镇环境卫生秩序整治,建立了长效机制。

2、考核机制。制定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责任制及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落实了“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并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将镇机关干部、场镇单位和各村干部工资每月挂30%作为奖惩。

3、投入机制。实行“群众自筹、上级补助、户主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并鼓励全社会参与环境综合整治。

(二)“面”上工作整体推进。

一是加强车辆停放管理,通过规划,合理设置停车区域xx处,规划停车场xx处,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二是加大农贸市场整治,取缔了多年以来形成的以街代市、占道经营的行为,逐步形成了“坐商归店、流商归市”的格局。

三是强化镇容村貌治理工作,栽植绿化树x余株,新投放果屑箱x个,建立垃圾池x个,添置垃圾清运车1辆,垃圾转运车x辆。

四是规范建设行为,开展乱搭乱建专项整治,共拆除乱搭乱建x处,清理广告乱贴乱画x余处。

五是以“清洁化,优美化,秩序化,制度化”为标准,累计“清垃圾、清杂物、清污水、清污泥”x处,“四清”面80%;“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房”x余间,“五改”率73%;“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村(居)达x个,“五通”率100%。

(三)“点”上工作亮点突出

1、农房风貌大为改观。

按照“x民居”的总体定位,集中对“x公路”沿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场镇周边x余户农房进行了农房风貌提升,并结合XX产业特点,在风貌设计上彰显了x专业镇特色,凸显“中国x之乡”品牌。今年又将x村x户农房纳入特色风貌提升整治范围,相关农户也积极支持此项工作。到目前,进展顺利。

2、“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府的要求部署,我镇及时启动创建工作,并把此项工作作为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抓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广泛动员,全力推进,全镇有1个村(XX村)纳入此次创建工作示范村,创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1)村庄规划水平进一步提高。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与打造XX产业专业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统筹规划。

(2)特色民居风貌进一步凸显。按照“川西民居”的总体定位,并结合XX产业特点,组织实施农村民居设计和特色风貌控制设计,在风貌设计上彰显了XX专业镇特色,凸显“中国XX之乡”品牌。

(3)村庄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合理布局通村及村内路网,做到主次分明,硬化整治村内主要干道x公里,着力完善了给水、排水系统。新建垃圾池x个,新设果皮箱x个,对生活垃圾等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因地制宜地净化处理生产和生活污水。

(4)村容村貌进一步美化净化。健全保洁制度,配备名专(兼)职保洁员,农户卫生厕所改造率达到95%,新建沼气池x口,清洁能源普及率达60%;种植绿化树x株对农户庭院、主要道路实现绿化。

(5)文明乡风逐渐形成。大力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全村共评先“星级”文明户x户,五好家庭户x户。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宣传普及文明、卫生常识,大力倡导健康文明行为方式和良好卫生习惯。并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来推进村庄环境治理,全村上下逐渐形成了讲文明、爱卫生的新风尚。

(6)环境主要指标进一步提高。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90%,农户卫生厕改造率达到88%,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96%。

二、主要做法

(一)抓组织领导,明确职责。

为扎实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镇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规划、部署、协调、检查督促和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宣传工作组、规划设计组、综合协调组、质量安全监管组,明确了各组的职责、任务、整治的重点及区域。各村(居)也建立了相

应工作机构并落实专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确保了该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抓规划制定,明确目标

1、制定了《XXXX镇规划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县委、县政府总的要求,充分听取县规划、建设、旅游等各方面意见,坚持高标准规划原则,以超前的理念,创新的思维,编制出具有可行性、前瞻性和体现XX之乡特色的《XXXX镇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2、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与特色产业镇、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统筹规划,按照“一核两区一线”(以场镇建设为核心样板;以XX、XX村为示范区;以“三盐”公路沿线为标准)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布局,与新农村建设的“两区四园”(以XX旅游观光区、XX特色养殖区为主线,建设XX科技示范园、梨香园、核桃园、莲花观赏园)紧密结合同规划、同建设。

(三)抓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一是镇党委多次召开党委扩大会,专题研究部署此项工作,各村通过召开党员会、村组干部会、群众会等形式,认真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目的、意义、治理内容和相关要求,使之家喻户晓。二是通过标语、电视、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将文明行为、文明理念、文明方式宣传到千家万户,发动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并参与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行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从而调动广大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营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良好氛围。

(四)抓示范带动,整体推进

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以点带片,整体推进的思路。根据综合治理的内容及要求,以院落或相关区域为重点,组织部分积极性高、有代表性的农户先行实施,通过示范点带动,促进工作的整体推进。一是在XX村和XX村整治硬化x渠3公里,红层打井x口,建集雨节灌池x口,建设沼气池30口,建临时堆放垃圾池x处,增设集中垃圾填埋场2处,硬化居民院坝x平方米。二是集中对“三盐公路”沿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场镇周边x余户农房进行了农房风貌提升,并结合XX产业特点,在风貌设计上彰显了XX专业镇特色,凸显“中国XX之乡”品牌。三是充分发挥场镇居民、驻镇单位在环境整治工作中的作用,狠抓关键部位的整治,重点抓好场镇主干道路、场镇道路出入口、农贸市场的整治,特别是对场镇、村居及住房集中区内部、背街小巷、镇村结合部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清理。公务员之家

(五)抓机制建设,逗硬奖惩

形成了“健全一套班子,细化两个目标,完善三项制度”的长效机制。

1、健全一套班子: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各成员的职责。

2、细化两个目标:一是细化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标准和要求。二是细化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责任和区域。

3、完善三个机制:一是投入机制。实行“受益者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投入办法,通过“群众自筹、上级补助、户主投入”的方式,鼓励全社会参与环境综合整治。二是管理考核机制。落实了“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工作责任机制。三是责任追究机制,将镇机关干部、场镇单位和各村干部工资每月挂30%作为奖惩。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份村社干部认识不到位,部份群众积极性不高。

二是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还有侍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三是因资金紧张,难以形成特色和亮点。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责任感、紧迫感,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加大整治力度,使全镇城乡环境整治各项工作整体推进。

2、进一步落实城乡环境整治的办法、措施,加大督促考核力度,积极探索和完善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3、进一步克服城乡环境整治中的不良倾向,切实抓好整治治理工作,确保全镇城乡环境整治各项工作整体推进。

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工作汇报材料 第2篇

*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5年8月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在维坊市召开后,我市组织学习传达了会议精神,在工作中,严格贯彻落实关于整治工作“三个延伸”的要求,以整治鲁苏边界环境为重点,集中整治村镇环境,推动了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传达会议精神,制定整治方案,确定整

治工作重点

维坊会议后,我市召开了市长办公会,学习传达了赵省长、杨焕彩厅长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回顾了前一阶段工作,根据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对下一步的工作做了部署。2006年,我市早行动,早部署,3月初,市综治办为*市政府办公室起草了《关于成立*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的通知》、《2006年*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搞好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并以临政办发〔2006〕18号、31号、59号文件下发,为全市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制定了总体方案,确定了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点,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一轮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新高潮。

二、召开全市整治会议,明确整治工作任务

为了调动全市干部职工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将省、市有关整治工作的任务要求落到实处,5月16日,*市政府在临沭县召开了各县区分管县区长、建设局长参加的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会议对前三年我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总结,对今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进一步部署,并对三年以来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使各县区、市直各单位明确了今后的工作任务,增强了干部职工做好整治工作的信心,促进了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以出入口、城乡结合部为重点集中开展环境整治

为了落实全省关于整治工作“三个延伸”的要求,*市政府办公室《2006年*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临政办发〔2006〕31号)文件下发后,市综治办制定了《关于2006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指标分解的通知》,将市建设局承担的工作任务落实到各有关单位和科室。4月初,市综治办下发了《关于集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通知》,在各县区和*城区集中开展了一次以治理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整治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9月初,市综治办对城区集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成果进行了验收。

四、坚持分类指导,积极开展村镇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为了把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向深入,市综治办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搞好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并由市政府下发,同时,我市制定了《*市村庄规划导则》,针对十种不同类型的村庄制定了整治分类指导细则,随同《意见》一起下发,用以指导全市的村庄规划和建设。市综治办开展了“沂蒙新农居”农村优秀住宅设计竞赛活动,评选出27个优秀设计方案,编印成《“沂蒙新农居”设计方案图集》,共印制3000余册,免费发放到基层乡镇和村庄。结合开展农村建设“百年住宅”活动,对乡镇领导干部、乡建办人员、村镇建筑工匠进行理论知识和技术业务培训,从技术资料和施工人才等方面为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供了支撑。

五、做好了鲁苏边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省领导高度重视鲁苏边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张高丽书记、才利民副省长、杨杨焕彩厅长多次到*视察并在我市莒南县召开了省际边界整治座谈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边界地区整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鲁苏边界环境综合整治会议精神,迅速展开调查,制定整治方案,落实整治资金,决定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利用三年的时间集中整治鲁苏边界城区环境,围绕治脏、治乱、治差、治暗,搞好道路、绿化、村镇、环保、广告、县城等六项整治,使省际边界地区县城和村镇面貌明显改善。目前,以广告、道路为重点的整治工作正在扎实推进,10月底以前将初步见成效。

六、做好了整治工作调研和整治信息宣传督办工作

5月底,按照省建设厅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关于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有关情况的调研,形成了调研材料并及时报送。迎接了建设部城建司领导对*市的调研和考察,各项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为了加强信息宣传工作,市综治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信息宣传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一季度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信息报送情况的通报》。5月中旬下发了《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进展情况通报》,对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上半年共编发《建设信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刊)》16期,刊登信息51篇。报送省厅信息量居全省第3位。

七、整治工作成效显著,成绩突出

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工作汇报材料 第3篇

2010年12月24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监察部在北京联合召开房地产开发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 通报了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并公布了一批典型案件。会议指出, 房地产开发领域擅自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的问题有所遏制。

针对房地产开发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突出、腐败案件易发多发等情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监察部从2009年4月开始, 在全国集中开展了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开展以来, 全国共排查房地产项目98577个, 涉及用地面积58.16万公顷, 纠正和处理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项目2150个, 涉及用地面积7545公顷, 督促有关单位补交土地出让金和各项规费158.02亿元, 罚款7.92亿元, 撤销规划行政许可47项, 查处违反城乡规划管理的案件1101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监察部专项治理办公室直接组织力量核查了21件案件线索, 对195件群众举报和案件线索进行了督办和转办。通过专项治理, 房地产开发领域擅自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的问题有所遏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孙安军在会上指出, 目前一些地区城乡规划配套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近一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完成配套法规的制定工作, 房地产开发中违法违规建设、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孙安军强调, 容积率是规划的一项重要指标;经批准后的规划具有法定效力,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确需要修改的应当按照有关程序进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制定出台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其中, 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对容积率调整等规划指标管理作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将对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修改以及容积率等规划指标管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工作汇报材料 第4篇

县整治办: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省、市、县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根据省、市、县整治办的关于认真组织学习《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及对治理工作重要批示和指示的通知》,蓬溪县群利镇党委政府于10月14日召开了由全体镇村干部、镇属各单位参加的学习“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的会议,对近三年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同志对开展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批示和指示进行了专题学习。会议由蒋镇长主持,学习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同志在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刘奇葆同志提出,促进人居环境改善,可以增强群众生活的幸福感;促进发展环境优化,可以提高区域发展的竞争力;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可以提升党委政府的执政形象;促进文明意识养成,可以激发全民参与的主动性;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可以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过学习,大家深刻体会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创造发展优势,增强竞争实力的环境工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品牌形象的管理工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坚持执政为民、检验干部队伍的作风工程。与此同时,我镇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及对治理工作重要批示和指示印发数份,发放至镇机关工作人员、社区、村委会、学校、企业,并组织广大居民、职工、学生密切联系我镇实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进一步抓好贯彻落实。现将学习讨论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要求

在学习过程中,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就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分析了搞好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提出了“车辆停放有序、流动摊位归点、坐商归店、店招店牌规范、垃圾清理及时”的总体要求。

根据总体要求,各与会干部积极讨论了如何划分责任区,如何分组巡查。最终形成了“社会事务办、社会事务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成立第1分组,经济办、农业服务中心成立第2分组,党政办成立第3分组”的方案,分别对场镇的不同区域进行巡查,并就本责任区内的有关问题负责限期整改。

另外,通过讨论和协商,形成了如何收集整理工作档案、如何进行督导问责的工作规范。

二、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与会干部尤为关心的是何时建立起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专门机构,如何配备人员,怎样对资金进行管理和使用等具体问题。在讨论中,大家强烈支持设立专门的乡镇城管执法队伍,对场镇进行全天候巡查。

三、狠抓环境整治重点,落实治理公共卫生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汇报 第5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xx政协xx主席一行来我xx专项视察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这是对我xx工作的极大关心和大力支持。首先,我谨代表xx委、xx政府向视察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xx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综合整治情况

近年来,xx委、xx政府认真贯彻落实xx委xx政府“抢占绿色崛起制高点、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的战略部署,精准聚焦“五大生态”,加快构建“十大环境”,整合各类资源,协调各方力量,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全力解决突出问题,全xx发展环境显著改善。

(一)“全方位”聚焦城市社区,市容市貌显著改善。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累计完成道路改扩建、供热供水、污水垃圾处理、路灯改造等项目xx个,安装路灯xx盏、草坪护栏xx米,硬化巷道xx万平方米,更换维修排水渠盖板xx多块,铺设人行道xx公里,道路改扩建xx公里,敷设污水、供水、供热管网xx公里。全面优化市容环境,突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住宅小区、居民区、城区出入口等重点部位,下大力气彻底整治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乱搭乱建等“五乱”突出问题,持续推进“三擦一清两统一”行动,实现大街小巷、车站广场、机关单位、居民小区等场所全覆盖、无缝隙、无盲点。2019年以来,集中清理乱设摊点、违章停车等行为xx多处,更换商铺门头牌匾xx多块,修补残墙断壁xx平方米,刷新沿街建筑立面墙体xx万平方米,清理卫生死角、乱贴乱画xx处,清理整治“蜘蛛网”“黑杆子”xx多处。持续推进常态化保洁,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力度,购置垃圾清运车、道路清扫车、洒水车、人力垃圾车、环卫电动车等xx辆。实行全天候保洁,加大重要路段、重要时段保洁力度,增加环卫人员,扩大清扫范围,早、中、晚三次定时收集生活垃圾,做到了“六净”。

(二)“无死角”覆盖乡镇村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拓展延伸整治触角,严格按照“城市乡村一个样、村里村外一个样、左邻右舍一个样、房前屋后一个样、室内室外一个样”的总体要求,聚焦死角盲区,完善措施、量化标准,彻底解决农村“六乱”现象,推动整治向农牧村家庭窗台、炕台、灶台、炉台和门庭、厕所、圈舍、柴房延伸,xx个行政村公益性岗位保洁员全覆盖,做到了整治无死角、无盲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扎实开展“七改”“三治”“两分离”,推进卫生净化、道路硬化、乡村绿化、村容美化、村庄亮化,2019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xx亿元,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项目xx个,今年xx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全面开工建设,农牧村整体风貌和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加大农牧村环卫设施建设力度,修建垃圾回收屋xx座、无害化垃圾填埋场xx座,累计完成改厕xx万座,“户分类、村收集(转运)、乡镇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基本实现,垃圾“出口”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强化农牧村面源污染治理,扶持废旧地膜回收网点建设,提高废旧农膜收购补贴标准,回收地膜xx吨,回收率达到xx%。

(三)“高标准”治理景区景点,旅游形象全面提升。

突出旅游景区景点综合治理,全面规范更新各类标识标牌,集中整治景区周边农家乐乱搭乱建、乱拉管线、乱挂东西、乱立牌匾、乱放工具现象,落实景区景点卫生保洁机制,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在道路沿线、观景台、景区周边新改建旅游厕所xx座。持续整顿规范旅游市场,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景区景点经营秩序、管理服务、设施设备、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健全完善旅游投诉受理机制,实行“先行赔付”,维护了广大游客合法权益。扎实推进节点项目建设,xx公路、综合管网、人行道敷设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xx基地建设顺利推进,预计xx月底完成一期工程xx个单体建筑的建设、内装、人员培训、宣传片制作等工作。加快xx大景区升级提质,围绕xx大景区旅游黄金环线环境整治,2019年以来,累计投资达xx亿元,实施各类建设项目xx个,成功打造了“xx”靓丽名片,培育了庙花山“xx”精品民俗田园综合体,大景区建设初见成效,xx年游客突破xx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近xx亿元。

(四)“全视野”打造公路沿线,绿色长廊逐步呈现。

全力推进“xx”建设,做足做好视线内“文章”,大力实施“绿色旅游长廊”“万亩油菜花观景带”建设,在xx线和xx线规划建设了万亩油菜花、高原梯田观赏带,在xx打造了十里花卉长廊,在xx域内国道、省道、通乡公路沿线种植各类苗木xx多万株,种植花卉xx万亩。今年以来,重点推进xx大景区建设,xx遗址维修保护、景区“六化”工程、xx观景台、退耕还林造林绿化等xx个建设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加大公路沿线环境治理巡查、执法力度,集中开展乱搭乱建等清理整治行动,粉刷护坡墙面xx万平方米,规范交通安全、道路交通提示牌xx个,清理整治户外广告牌xx多个,设立“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公益标识标牌xx余处。

(五)“强力度”净化河道水域,河湖生态持续向好。

深入开展河道水域垃圾及沿线河岸、河堤垃圾、污渍清理,重点对饮用水源地、城乡河道沟道水域、岸线周边区域进行整治,划定河道保洁区域,明确保洁责任人,xx内大小河道卫生状况极大改观,白色垃圾和漂浮物全面消除。累计出动清理人员xx人(次)、铲车、挖掘机xx多台(次)、清理河道各类垃圾xx多吨。全面落实“河长制”,在全xx大小河流设立xx乡两级河长xx个,靠实河长责任,组织河道巡查xx人(次),全面清理、取缔非法采砂、乱采滥挖、乱堆乱放废渣、侵占河道等违规行为,查处违法采砂及河道乱堆乱放xx处(次),恢复河道正常生态流量xx处。

二、主要做法经验

一是顶层设计高位推动。

成立了xx委书记任组长、xx长为常务副组长,其他xx级干部为副组长的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xx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0年)》,编制完成《环境卫生专项规划》《xx城景观绿化美化改造设计方案》等规划方案,制定出台《督查考评办法(试行)》《城区生活垃圾定时收集工作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完善统筹协调、综合执法、督查督办、xx乡村三级联动等综合整治管理机制,健全目标管理、考核评比、责任查究等各项制度,建立网格化分片分段、跟踪督查等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将环境综合整治纳入村规民约,规范约束村民生产生活行为,环境卫生整治实现了主动化、常态化治理格局。

二是领导带头以上率下。

xx委、xx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四大班子齐上阵,充分发挥“带着大家干”的主导推动作用,以身先士卒、舍我其谁的精神,xx带头督促检查、带头解决问题,为全xx各级干部群众作出了榜样和表率。全xx副xx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包抓xx一线、责任片区,主动担责、亲力亲为解决环境问题。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迅速行动,理思路、定措施、解难题,坚持深入一线指挥,自觉当好环境整治的指导员、协调员、督查员,全面整治各自责任区域顽症痼疾,形成了上下齐心、综合发力的良好局面。

三是全民参与全域治理。

坚持把广大群众作为推进综合整治的主力,确定每周一、三、五为全民卫生义务清洁日,注重发挥党政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宗教界代表人士“五线”作用,注重发挥组织、统战、教育等部门和工青妇等群团作用,注重发挥xx作用,把整治工作触角延伸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爱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四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把加大宣传教育作为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的重要方面,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微信公众号、移动短信等媒体平台,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发放倡议书、悬挂条幅、张贴标语、户外宣传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xx城乡环境卫生治理条例》,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文明理念,用身边人讲好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中小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着手,形成人人参与环境整治,个个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氛围。同时,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和反面曝光监督相结合,注重发挥负面“典型”警示作用,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单位指名道姓“曝光”,对不守公德、不讲文明的行为大张旗鼓“亮相”,使“讲文明、讲卫生、保护环境、净化家园”成为社会新风尚。

五是创新方式严督实查。

紧盯“视线内见不到垃圾”的目标要求,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意见、及时督促整改,强力推动综合整治取得实效。创新督查方式,严格执行《xx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督查考评办法(试行)》,逐步建立了明察暗访、限期督办、重点督查、随机抽查、跟踪督查等督查工作机制,精准督查、精准反馈、精准整改,形成了常态化动态督促检查新模式。强化督查落实,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对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建立问题台账,实行对账销号,限期整改。特别是xx月份以来,抽调xx直单位xx名年轻优秀xx干部成立了重点工作督查组,实行“一周一督查一通报,一月一排名”的工作制度,高频次、高密度开展督促检查,传导压力,倒逼责任落实,推动整治工作纵深推进。截止xx月xx日,共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专项督查xx次,下发微信反馈意见xx条,整改各类突出问题xx件,对xx个环境卫生整治滞后的xx在xx电视台进行了公开曝光。

六是划片分段网格管理。

坚持网格化区划、动态化覆盖、精细化管理、目标化考核总体思路,采用分块管理,网格到人,责任到人的方式,将城区划分为xx个片区xx个部门和单位,各片区分别由副xx级以上领导负责包抓,将城区村道、巷道分解到xx镇xx个社区xx个村委会,对全xx个xx政府所在地,进行了分片划分,剩余所有行政村按照乡级包村职责和村“两委”班子管辖范围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分解,拉伸了环境综合整治链条,明确了整治主体责任,构建了覆盖城乡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网络。

七是大胆探索市场运作。

积极探索和大胆改革、创新管理机制,推行市场化运作,建立了城区垃圾承包商经营制和政府监理制,在垃圾清运、道路清扫、污水处理和河道治理上大胆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实行承包经营,不但降低了运营成本,而且清运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

八是强化保障持续投入。

坚持把加大投入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支撑,在xx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xx年以来,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经费就投入xx亿元,购置各类环卫设备xx万件(套),配备环卫人员xx人,设立农牧村保洁员xx人,配备环卫车辆xx辆。其他项目单位在环境综合整治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累计投入资金xx亿元,实施了巷道硬化、污水管网敷设,供热供水、道路改扩建、人行道改造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亮化美化等项目。

三、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

我xx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xx委、xx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滞后,环境治理能力还有待提升,资金投入仍是制约“瓶颈”。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逐步解决。同时,也真诚希望各位领导、政协委员关注xx,对xx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工作汇报材料 第6篇

为创建良好的人居和发展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城乡环境治理和管理长效机制。按照省、市、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部署。XX镇党委、政府结合本镇实际,以建立“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新XX为目标,广泛动员多方力量,在全镇范围内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大力促进城乡环境优化、美化、亮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为扎实、有效地推进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健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自觉将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下,杜绝为“整治”而整治的思想,树立“整治靓城乡、惠民生、构和谐”的科学思想,使我镇城乡环境、经济社会建设更上台阶。

1、成立以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的XX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统筹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2、成立督查组1个,负责对全镇各部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形成书面 报告。

3、成立劝导组5个,负责向群众作“面对面”宣传,实现场镇的全覆盖,确保每条街道、每个门面有人负责。

4、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村成立专门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小组。负责各机关、单位内部,村辖区内的清洁、卫生。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人居和发展环境的改善、城乡环境治理和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共同参与。为使“除陋习、树新风、提素质”深入人心,同时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利用多种手段,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多方力量,于全镇范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

1、通过差转台在电视上做滚动宣传,各村于田间地头用广播作流动宣传。

2、制作宣传单、专题板报、横幅标语等文字性宣传工具。

3、设立专门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流动宣传车。

4、不定期于街道设立宣传点,发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关宣传资料。

5、组织劝导组走进群众家庭作“面对面”宣传。

6、要求各单位召开干部会,各村召开户主会,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干部、职工、居民,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知晓度及参与度。

三、加大投入、提供保障

为保障“除陋习、树新风、提素质”摒弃三乱集中整治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顺利、有序、有效地推进,确保长效机制的建立。我镇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采取多种办法进一步加大对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人员、经费、环卫设备、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投入:

1、人员配备方面,为进一步加强环卫清洁队伍建设,我镇在原有基础上新招聘环卫工人20人、城管人员2人。我镇现有环卫工人35名、城管人员6名。

2、环卫设备方面,向县级部门争取到果皮箱200个,在街道适宜位置设置垃圾收集池12处、新购4个垃圾收集屋,在公路沿线新建垃圾收集池7个。

3、加大场镇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灾后重建,整合资金及项目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安排了垃圾填埋场建设、场镇道路、排水沟渠、路灯、绿化、风貌塑造、土地整理、三建五改及农村沼气建设等项目,共投入资金XX余万元。目前各项工程正在有序推进,预计今年11月底能全面完工,工程完工后,从根本上缓解“晴天灰蒙蒙、雨天一身泥”的情况,为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奠 定坚实的硬环境基础。

四、集中治理、狠抓落实

创建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基础”,有利于城乡居民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的建立。XX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我镇实际情况,组织人员对卫生死角进行了多次集中清理,先后对场镇污水、生活垃圾、车辆停放、摊点占道、广告乱贴、杂物乱堆、农贸市场等7项重点、难点进行专项治理,为“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XX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集中清理清洁、卫生盲点、难点

1、组织城管、保洁人员对场镇公共区域的卫生死角进行了彻底的清理,以此带动场镇居民自发对户内清洁彻底整治,对于孤寡老人、残疾人家庭由政府组织人员给予相应的帮助。

对于龙王塘的集中清理,镇政府拨出2万余元租用船只对龙王塘内的白色垃圾进行了集中打捞,同时加强龙王塘两岸硬件设施建设,拨出3万元新建围墙300米。

2、组织驻村干部及相关村、社干部对各村公共卫生区域的卫生死角进行了清理,以此带动村民自觉自愿清理房前屋后。

3、由于XX镇地处交通要道,三条交通干道从我镇过境,来往车辆、人员较多,清洁卫生整治战线长、难度大。鉴于 此,我镇在进一步加大人员、资金投入的同时,多次召开“关于XX镇‘三条线’沿线10村环境卫生整治专题会”,由镇政府与各村两委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由村两委与其辖区内户主签订“农村门前五包责任书”,将责任明确到人头。

集中治理、规范场镇秩序

1、对我镇西门转盘的集中整治,翻新转盘内的绿化带,并制定强制措施,规定不得在转盘内乱吐、乱扔,取消转盘周围20余家临时摊点,将其规范至解放路统一划定区域,并派专人于西门转盘处监督、管理。

2、对各商铺的商品摆放、雨棚、招牌进行规范,在全县率先对违规架设的雨棚、招牌予以拆除。

3、对市场内摊点以及各临时摊位的摆放作统一规范,做到农贸归市、摊点归区。

4、规范各种车辆的停放,于场镇工委大道路口,镇政府拨出专项资金1万余元,用于规划专门区域作为机动车辆的临时停放地点。

5、责令各驾校未经允许不得在公共路段设点练车,同时为解决由此带来的问题,镇政府为规范各驾校练车场所,指定了专门区域用于练车,力争做到既便民又不扰民。

五、勇于探索、创新管理

针对我镇环境卫生管理的实际情况,为理顺环卫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环境卫生管理成本,按照“政 事分开、事企分开、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的原则,由威信较高又有工作积极性场镇居民牵头成立中XX县高宏保洁公司,负责XX场镇的环卫工作。根据政府与高宏保洁公司签订承包合同,保洁公司的主要职责是:场镇清洁卫生管理和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场镇秩序管理及户外广告管理有关管理,XX镇政府负责对保洁公司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考核,达到既节约经费和人力、物力,又保证环卫工作出成效的目的。

规范运作,强化保洁员队伍建设。高宏保洁公司按照《承包合同》和《环卫工作考核办法》规定的保洁员配置标准与要求,公开招聘录用身体健康符合条件的保洁员,成立了一支由6名场镇管理人员、35名环卫从业人员组成的环卫队伍,对保洁员实行定人、定段、定标准管理,明确责任区域,分片包干,对场镇环卫工作实行“全天候、全覆盖”管理。保洁员工资由高宏保洁公司根据其工作质量确定,经考核后按月结付。

严格管理,建立层级监督考核机制。XX镇人民政府为加强管理,强化考核,建立了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明确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实行考核情况一周一通报,一月一汇总,考核结果作为下拨考核经费的依据;同时高宏保洁公司也加大对保洁员进行管理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支付保洁员工资报酬。

场镇环卫工作实行社会化管理以来,效果十分明显:

一是场镇清洁卫生、秩序有了明显改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较往年有了显著提高。

二减轻了政府工作难度和压力。

三是降低成本,节约开支。环卫工作实行社会化管理前,场镇环卫经费每年收入约4万元。实行社会化管理后,场镇环卫经费每年收入约16万元。

环卫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得到有效落实。改变了过去“干好干坏一样,工作积极性低、工作效率不高”的模式,成为“政府职能解放、工作效率提高,责任落实到位、工作热情高涨”的状况。

六、加强督查、明确责任

XX镇进一步加强全镇各机关、单位、村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强调各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同时将任务明确到个人,强化干部职工问责制。

1、镇政府成立劝导组5个,实现了场镇的全覆盖,确保每条街道、每个门面有人负责。

2、结合“七进”活动中的“进机关”,将各机关、单位内部的清洁、卫生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负责人。

由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督查组负责对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不定期抽查各劝导组、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并将检查监督情况每周形成书面报告,于全镇通报,同时上报县整治办、县督办等相关单位。对于责令整改但拒不执行的问题单位,除上报县整治办、县督办外,将告之其上级直管单位。

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工作汇报材料 第7篇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创建文明、生态、园林、环保城市为目标,以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为重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执法力度,采取建管并重、标本兼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措施,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各项整治工作取得新进展,城乡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观。现将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坚持高标准建设,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一)高起点编制城乡规划,构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城镇体系。《*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由同济大学陈秉钊教授主持编制,2005年4月份获省政府批准。八县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全部通过专家评审,先后进入报批、批复和成果备案阶段。市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一系列突出景观塑造的整治改造项目规划。先后编制完成了环城公园、赵王河公园、东火车站综合服务区、雷泽湖风景区等18项标志性地段的详细规划,编制完成永丰路、人民路等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和农贸市场摊点群、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等一批城市详细规划与专业规划。力争今年年底市区详细规划覆盖率达100%,县城达到70%以上。完成了24个中心镇、45个一般建制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力争明年全面完成所有建制镇的总体规划编制。

(二)高标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全市各县区普遍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新建、改建、扩建了一批城市交通主干道,实施了一批环境重点项目建设。市区按照“构筑框架、逐步配套、形成系统”的思路[找材料 到大-秘 书-网--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完成了牡丹路、黄河路、西安路、人民路等道路改造工程,强弱电全部入地,供排水、绿化、亮化配套建设,项目投资3.2亿元。同时还实施了大学路、太湖路、郑州路等道路新建改建工程和防汛工程、引黄水库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垃圾处理工程等,城市服务功能逐步完善。

(三)大规模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塑造优美的城市园林形象。按照高标准、大绿量、多栽树的总体要求,全力打造以“花城、水邑、林海”为特色的平原森林城市风貌,重点实施了环城林带、骨干河道堤防绿化、街头绿地、社会绿化等工程建设,以京

九、新石铁路和日东高速公路等为基本框架,先后建设长108公里、宽500米的环城生态林带;狠抓了赵王河、洙赵新河、东渔河等骨干河道堤防全线绿化,营造了300公里绿色长廊,城市绿色屏障初步形成;以服务半径不大于500米,面积不超过30亩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市、区、办事处配合联动,完成87处街头绿地建设,新增公共绿地面积458万平方米,提升原有绿地230万平方米,植树25万棵(大树11万棵),实施了118个单位拆墙透绿工程,完成投资近亿元;成功举办山东省城市园林绿化苗木洽谈会,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城市绿化和苗木基地建设的发展。

(四)加强夜景亮化工程建设,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市城区重点实施了城市路灯和城市夜景亮化工程。投资4000余万元,完成54条主次干道和老城区、背街巷路灯安装,共安装路灯19500盏,城区路灯总数由2002年的近5000盏达到目前的24500盏,安装量为历年安装总和的4倍,实现了所有大街有路灯、背街小巷全部亮起来的目标;投资500多万元,创造性地实施了夜景亮化工程建设,完成了中华路、人民路、牡丹路两侧57个单体建筑、4处广场、17处街头绿地夜景灯光亮化建设。各县区大力实施了亮化工程建设,城市夜景品位有了显著提高。

(五)建设两河公园,城市景观带和生态走廊初步形成。环城河和赵王河因年久失修,变成臭水沟,居民有意见,市委、市政府决定投资6.6亿元开发建设两河公园。环城公园全长6公里,建设成为一条环城绿带、两个文化聚落、三大广场、十大景点和108处游乐点,组合成巨大“回”字形开放式公园,“碧水环城”的景观效果已经形成。赵王河公园是集文化、娱乐、旅游为一体的重要景观带和生态走廊,公园南起万福河,北至日东高速,全长23公里,共分3段,是*城区最具现代气息、地方特色和生态价值的开放式公园。现第一期工程已完工,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六)大力度改造旧城区和城中村,城区面貌焕然一新。按照政府组织、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全面实施市、区、县旧城改造工程,市区完成8万平方米牡丹商业步行街建设、3.8万平方米的九州商城扩建工程,开发建设了花都商埠、农业科技、鲁西南建材等一大批市场;加快安康居住工程建设步伐,2005年以来,全市共开工建设中低档普通商品住宅小区5个,规划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已竣工面积34万平方米;启动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建设工程12个,规划建筑面积52.4万平方米。市规划区西部的环翠苑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已竣工,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即将交付使用。东部的花城经济适用住房小区一期、二期工程都已开始施工,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两个小区建成后将有效解决1992户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二、坚持全方位治理,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nb

sp;我市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组织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联动,对城乡脏乱差进行全方位治理。

(一)治理市容市貌,美化城市环境。自2003年开始,按照“一年治脏、三到五年治乱”的总体工作思路,开展了户外广告、乱贴乱画、乱搭乱建、占道经营、噪音污染、空气污染和窗口单位周边环境治理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共整治广告牌匾9000块,规范街道87条;清除野广告3万余处,粉刷墙体46万平方米,关停办假证电话370部,抓获不法分子26人,捣毁制假窝点7处,有力地遏制了乱贴乱画行为;清理店外经营、占道经营了600余处;规范各类维修点80余处;拆除板房、棚厦3000余处;分流迁移菜市场9处;查处违法建设320件,20万平方米,拆除280件,17万平方米。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二)实施畅通工程,优化交通秩序。不断强化交通安全法规宣传,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体系。加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增设600面限速、禁行标志,增设8000余片高标准隔离设施,高标准改造14处交通信号灯。建立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大交通违法治理和事故预防工作力度。完善交通事故救援绿色通道,建立公安、医疗、消防、救援等联动机制,交通事故发生率大幅度下降;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市政府专门聘请同济大学教授规划我市城市公共交通。对公交站亭、站牌,全部进行了改造,设置了新颖别致,美观大方的不锈钢站亭、站牌,对新开辟线路也在积极筹备建设豪华不锈钢站亭。

(三)搞好污染治理,净化大气和水体。实施“碧水工程”,加强点源治理,对排污不达标的企业要求限期治理;加强对重点污染源和河流断面的监控,进一步优化河流断面监测点位,东渔河、万福河、洙赵新河出境断面水质进一步好转。加大重点污染企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对部分不合格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实施“蓝天工程”,加强城区空气污染防治;加强督查,严惩排污,市人大、市政府领导同志带队,对全市40余家企业多次进行突击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企业分别进行了警告、停产整顿等处理;对全市2003年9月以来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对30家违法企业分别进行了相应处罚;统筹兼顾,推进生态市建设,制定了《*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积极实施河道走廊修复工程,发展循环经济,一批代表*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较高水平的企业参加了山东省首届建设节约型社会成果展暨节能技术产品博览会。

(四)狠抓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鲁苏边界村镇建设、道路状况、环境绿化等做了详细调查,制定了治理方案并付诸实施;开展全市新农村优秀住宅设计方案竞赛活动;加快了村镇规划编制步伐,完成村庄建设规划6个及5个商贸区和4个工业园区详细规划;进一步强化了规划实施管理;全市完成村镇建设投资12.4亿元,新建一批村镇道路、自来水厂、供排水管网、公共绿地、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和住宅,村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全面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市委、市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把农村改厕工作当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目前,全市“改厕改环境,建设新农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已完成了3万多座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建设。各县区以农村改厕为契机,建设近2000个沼气池并改圈改灶,大大改善了农民的能源结构和环境卫生状况;在全面加强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重点对国道、省道沿线乡镇、办事处驻地及周边村庄的容貌和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治理,清除卫生死角3636处,清理“三大堆”8000个;取缔沿国道、省道马路市场、占路摊点1300处;对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建筑物墙体进行维修粉刷,拆除残墙断壁和违章建筑;组织开展了以植树为主的村镇绿化活动,完成绿化投资214.6万元。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推动城市管理上水平。

(一)实施环卫管理体制改革,环境卫生质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城区的环境卫生原来由环卫、市政、园林、公路、社区等多头管理,城区脏的现象比较严重。2003年,市委、市政府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把环卫工作推向市场,建立健全了比较科学的环卫管理长效机制,实现了“全城覆盖、全日保洁、全员竞争、全民参与”的总体目标,城区内56条主干道、314条背街巷、1000多亩坑塘全部达到全日保洁,城区环境卫生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表扬。《人民日报》、《中国建设报》等多家媒体作了报道,先后有10余个省、150余个城市参观考察。去年,我们又把城区环卫体制改革的经验向县、乡镇推广,各县环卫管理体制运转良好。

(二)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形成运转高效的管理网络。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工作思路,我市将执法大队、中队派驻到区和城区各办事处,实行执法进社区;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将管理任务层层分解、目标细化、责任到人;强化管理、错时上班、昼夜巡查,使管理工作实现了全城覆盖、无缝隙管理的目标;按照《城市管理分级负责办法》和《城市管理考核办法》的要求,指导各办事处成立了城市管理老年协管队、夜间巡逻队和“门前三包”管理队,形成了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管理网络,实现了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纵到底、横到边的管理目标。

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工作汇报材料 第8篇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汇报材料

按照区委区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始终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充分发动群众,强化舆论宣传,注重养成教育,突出工作重点,狠抓硬件投入,完善环卫设施,落实专职环卫人员,健全机构,规范制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井然有序。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重拳整治场镇卫生死角及沿河两岸、公路沿线的白色垃圾。

2、规范垃圾清运,严禁垃圾乱扔,实行垃圾袋装,集中清运,定期填埋,无害处理。

3、整治车辆乱停,摊位乱摆,广告乱贴,工地乱象,确保道路畅通,车辆停放有序,建材堆放整齐。

4、落实4名清扫保洁人员和1名专职环卫管理人员,实行辖区负责制。

5、建立场镇机关及居(农)民户卫生评比制度,定期检查评比,及时公开。

6、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督查小组,加大督促检查和干部问责力度。

7、切实做好了“爱国卫生月”活动的工作。

8、抓好除“四害”工作,定期开展“消、杀、灭”。

9、坚持“谁受益、谁分担”的工作思路,通过村民“一事一议”筹集环卫保洁经费(每户5~10元),不足部分由政府适当补贴,并用好用活公益性岗位。

10、建立乡规民约,吸纳有影响力的群众代表对环境卫生进行监督管理,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合理化建议,用以改进工作。

11、针对区、市明查暗访提出的问题,强化措施,狠抓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上报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以乡成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乡村干部及场镇单位负责人划片﹑分段“五包”,形成了层层有人管,层层有人抓,层层有责任,层层有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广泛宣传,突出重点

结合“三延伸”专项行动和“爱国卫生月”专项整治活动的深入开展,印发宣传资料2000余份,充分利用广播﹑会议﹑商贸集市等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意义﹑方法步骤﹑措施办法﹑工作机制,突出治理农村“五乱”重点,着力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生存环境,城乡面貌空前改观。

(三)完善机制,加强问责

按照省﹑市﹑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求,结合本乡工作实际,制定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场镇机关单位管理办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场镇清扫保洁人员管理考核办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场镇清扫保洁人员工作职责》﹑《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场镇清洁卫生检查评分细则》﹑《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村(社)清洁卫生检查评分细则》,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估机制和长效保洁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认识,正视差距,狠抓整改,定期不定期对辖区内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检查评比,明察暗访,问题暴光,对存在的问题及责任人不回避,不庇护,切实加大干部问责力度,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长足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深化认识,正视差距,狠抓问题整改。

2、进一步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加大督促检查和干部问责力度。

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工作汇报材料 第9篇

一、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

要充分认识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作出的重要部署,是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发

展环境的重要抓手,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从而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坚定不移地把治理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进一步突出治理重点

要以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和农村为治理的重点区域,以巩固“六乱”治理成果为切入点,切实找准和强化薄弱环节,在城镇着力突出治理“乱”,在农村着力突出治理“脏”,做到城乡统筹、标本兼治,不留死角、全面推进。

三、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强项目规划和立项工作,加大投入力度,抓紧规划和建设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设施和购置环卫设施,切实解决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建设滞后问题,为纵深推进治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四、进一步做好“结合文章”

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彝区“三房危房”改造、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灾后恢复重建、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进一步构建长效机制

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根据不同地区分类考核,对第一名给予重奖并授予“流动红旗”,对最后一名的县(市)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要在相关大会上就治理工作进行述职;建立健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城乡环境管理体系,着力建设职能化的管理队伍、专业化的技术队伍、市场化的日常保洁队伍。

六、进一步强化督查问责

要把行政单位监督与媒体监督、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督导机制和媒体曝光反馈督查机制,通过监督热线、举报电话、明查暗访、定期检查、突击抽查等方式,加大督查和曝光力度,对被省、州媒体曝光的事例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处理不及时的,要启动问责程序进行严格问责,追究领导责任。

七、进一步落实责任主体

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整体推进”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的实施主体和监督主体,切实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单位和人头,确保工作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八、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

要持续开展“七进”活动,着力抓城乡居民文明行为的养成,切实提高群众的知晓率与参与率,激发和调动广大群众支持和参与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力军作用,确保治理工作取得更大实效。

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工作汇报材料 第10篇

香城镇总面积1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万亩,辖100个行政村、123个自然村,8.5万人。近年来,香城镇在总结近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突出“抓基础建设,抓综合整治,抓长效机制”三个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镇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一、抓基础建设,提升环境档次

一是镇驻地提升工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标准管理”的原则,实施了镇驻地道路改造提升工程,硬化道路5万平方米,设置绿化盆栽160个,立体绿化8800平方米,沿街门头房立面改造13000平方米,建成了占地40亩镇中心人和广场,镇驻地面貌焕然一新。目前,正在实施镇龙山路至小山阴村道路拓宽改造工程。二是王村驻地道路改造。投资360万元,实施了王村驻地道路提升工程,硬化路面2万平方米,铺设路沿石5000米,栽植绿化树1000余棵,新安装路灯80盏,铺设地下管道5000米,将王村驻地打造成为香城东部经济、文化中心。三是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各村抓住“村级文化大院”、“文明村庄”创建机遇,扎实开展了道路硬化、“一路两壕”、环境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了龙水村、小山阴村等高标准文化大院48个,村级文化广场36个,既美化了环境,又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抓综合整治,打造优美环境

我镇在整治中突出重点部位,坚持以点促线,以线带面,点线面结合,分层次整体推进的原则,扎实开展了综合整治活动。

一是抓“点”,即集中抓好镇驻地、王村驻地两处环境综合整治,重点解决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消除“脏乱差”现象,抓好日常保洁管理工作。二是抓“线”,即重点抓好邹王公路、泉张公路、娄木公路三条主要干线和村村通道路沿线的环境整治,全面清除沿线“三堆”,实施绿化美化工程。三是抓“面”,即全面整治镇村环境。结合“清洁家园”、“一池三改”、环境绿化等活动,广泛发动,扎实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四是抓“育”。即培育群众的环卫意识。各村结合实际,将环境保护写入村规民约,靠制度、靠教育、靠活动,引导农民群众革除陋习、转变生活方式,养成崇尚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逐步建立起一道有力的环境意识防线。

三、抓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易反弹,需要常抓不懈。为此,香城镇从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入手,着力解决抓而不实、抓抓停停的问题。一是考核奖惩机制。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村两委”年度工作考核责任制中,年初与各村签订了责任状。大力推行环卫体制改革,建立了保洁员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年终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二是日常管理机制。镇成立了管理工作组,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各村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检查打分,检查结果与村支部书记“评先树优”和保洁员的工资直接挂钩,调动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资金保障机制。为确保经费到位,在市财政专项补贴的基础上,我镇每年拿出10万元,作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奖励补助资金,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

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工作汇报材料 第11篇

情 况 汇 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我代表xx镇就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2011年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深化之年。按照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统一部署,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五拓展五提升”的工作要求,提出“优化城乡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发展目标,举全镇之力,多方筹集资金,努力推进城区“三乱、六乱治理”工作、农村“422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及“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镇呈现环境美化、生态良好、容貌整洁、民风文明的新气象。

一、狠抓难点,推进城区“三乱、六乱”治理工作常态化

针对东街城区居住人口多,规划建设框架大,政治商贸文化交通辐射面宽,“三乱、六乱”整治难度大的特点,为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向常态化,结合全县集中治理“三乱、六乱”工作相关要求,将 月至 月作为“三乱、六乱”集中治理时间,联合城管、交通、派出所、社区等,做到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扎实有效的推进了三乱六乱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三乱治理显成效

三乱治理工作期间,依据“三乱”处罚依据及标准,由执法人员对“三乱”行为实施处罚、教育,并建章立制,保持常态。每天从8:00至18:00,不分节假日,都有执法巡逻队进行巡视、监督、劝导、执法。

宣传阶段,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多次亲自带头进行大规模巡回宣传,发放机动车乱停乱放宣传单800余份,整治车辆乱停乱放300余辆,摄录乱停乱放车辆违法信息506条,为二手市场协调停车用地300平方米;发放“三乱”宣传整治单5000多份,清理牛皮癣300多处,清理乱张乱贴的广告200多张;整治乱占道行为3236起,取缔流动占道摊点1013个,规范座商319家。

专项治理工作,12月6日,由东街社区牵头,县级帮扶单位、城管局、工商局、镇机关人员及结合部各单位100多人共同参与,对河边、码头、菊家桥、老东街等重难点地段进行了大扫除,结合部的村社区派出20-30人对辖区进行了卫生清理,清扫结果初见成效,得到了街坊群众的好评。

4、加大投入、逐步改造。增大对垃圾池、公厕、垃圾筒等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投入,实施风貌塑造及其他配套设施的改造,在标本兼治上下功夫。卷坝村对集中居住点民居、千亩鱼池进行了风貌改造,房前屋外花木点缀,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建设中的xx旧城改造项目,将建设占地 余亩的文化广场,同滨江公园、“xx上城”楼盘融为一体,成为全镇最大的亮点和景观,增强东街城市气息,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

5、加强督查、长效管理。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是一个一直存在的老大难问题,镇政府与结合部各负责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制定了考核办法,实行奖惩制度,通过督查组的明查暗访、群众监督、与目标考核挂钩等多种方式加强督导,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力,效果不明显的要进行问责,确保整治活动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城乡环境现状仍不乐观,在整治过程中仍存在如下问题。

1、城市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滞后。

xx镇是县城东边交通枢纽,邓隆、泸富、东牛、东黄、东琵路在此交汇,怀德、童寺、代寺、狮市等几大区域约占全县50%的人口经此出入,车流量和人流量大;小商品批发聚集,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而城市功能极不健全。城区目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处在偿还“历史欠账”的阶段。目前S305线拆迁和邓隆路的黑化工程进度缓慢,导致城区粉尘污染较大,垃圾倾倒屡禁不止、车辆乱停乱放难以管理,影响了环境秩序。

2、专项经费严重不足

上一篇:2010-2011学年下学期小学少先队工作计划下一篇:去逛超市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