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是一种力量范文

2024-07-23

爱心是一种力量范文(精选14篇)

爱心是一种力量范文 第1篇

《卑微也是一种力量》说的是一个巨人来到一个美丽富饶的寨子吃吃喝喝,只要稍不如意就拔树毁屋,寨子里的百姓苦不堪言,在巨人的折腾下,没几年工夫,苍翠的山岗都光秃了,碧绿的田野都荒芜了。后来,寨子里来了一位游方僧人。这位僧人是个智者,百姓们希望僧人能帮助大家制伏巨人,永远除去这个祸害。僧人爽快地答应了。大家把僧人带到了巨人栖息的山洞,与巨人打赌说,巨人永远都战胜不了一只小蚂蚁,如果巨人赢了,每年给他加100头牛,如果巨人输了,就得永远离开这个寨子,巨人答应了。随后,僧人抓来一只蚂蚁,巨人接过蚂蚁,把它狠狠地往下扔,但小蚂蚁去安然无恙,巨人有用脚把它踩死,可小蚂蚁就从巨人的指缝怕了出来,最后巨人把自己折腾的筋疲力尽,依旧不能战胜蚂蚁,极不情愿地离开了寨子。

在巨人眼里,小蚂蚁不过是渺小到不能再渺小的生命,他甚至根本就不曾意识过它们的存在。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与那些飘荡的尘埃没有多少区别的卑微而有与弱小的生命,去毫不费力地击败了他这个力大无穷的巨人。我感悟到作为一棵小草,无须仰视大树的伟岸,因为你可以冲破坚硬的土壤;作为一滴水珠,无须羡慕大海的浩瀚,因为你可以去滋润干枯的花蕊;作为一粒沙,无须感叹大漠的无垠,因为你可以将自己打磨成金。但我们许多人在平日里都会犯这种错误:只对高贵和强大崇仰有加,而对卑微和弱小不屑一顾。其实,每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高贵和强大往往会成为一种致命的“短处”,而卑微和弱小反而常常能够成为保障自己得以平安生存的“长处”。

爱心是一种力量范文 第2篇

什么是自信呢?

我想,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我认同感,一种不需要借助外界夸奖与奉承来证明自己的信心,一种内心的强大与笃定。????

自信,是一种态度,源自于内心,是对自我清晰的定位和认知。

对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坦然接受,不后悔,不埋怨。对于未知的未来,抱以最诚挚的热情,不畏惧,不退缩。

自信,也是一种气质。

自信,所展现出来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优雅,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也是“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

所有的人格特质里面,我最欣赏的,也是自信。

自信的人,走到哪里,都宛如一束光,温暖明媚而不张扬,低调奢华而有内涵。

有一句话说:“没有自信的话,你永远也不会有快乐”。

拥有自信的人,更容易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挫败时,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否定自己。当我们被自卑感包围的时候,就会觉得情绪低迷,生活暗淡无光。

那么,怎样建立自信呢?知乎里有一条高赞评论:

“持续的在自己能力圈边界附近做事,谨慎而聪明的选择所做的事情,尽可能做一件成一件,以良好的做事结果形成正向的反馈,不断强化「我行」的认知”。

接受偶尔的失误,承认暂时的失败,从失误和失败中吸取教训,做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事,慢慢积累自信。

自己就会变得越来越乐观,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这种自信的力量,如同黑夜里的火焰,焚烧困难,照亮智慧,照亮温暖,也照亮继续前行的道路。

感情里,也需要自信。

很多人,一旦陷入感情,就会美化对方,苛责自己。觉得对方高高在上,而自己却存在很多缺点。久而久之,就会在情感关系里,变得被动讨好。

然而,这样的卑微,并不能保证情感的持续,反而会给对方带来压力。

要知道,在喜欢你的人眼里,你的小缺点,也是很可爱的。若是不喜欢你了,纵然完美,也无法留住一个不爱你的心。

所以,无论你有多爱一个人,都要保持自信的魅力。

自信的人,更容易让人喜欢和欣赏。唯有不卑不亢,自尊自爱,情感里的你们,才是平等的,自由的。

当然,自信,不是自大和自夸。

盲目的自大,会让人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

那些浮夸的人,喜欢到处炫耀的人,未必是自信,极有可能是自卑。

因为自卑,所以渴望通过外界的关注和认可,来获得存在感和认同感。

真正自信的人,反而是平和的,安静的.,低调的。

因为自我认可,就不需要过多地在意外界的评判和眼光。

心理学发现:

“内在的自信是一种对自我的存在意义的肯定,是完全接纳自己,所以对自己没有批判,更没有苛刻,他不显山露水,却让人不能小觑内在的实力”。

世界是自己的,与别人的指指点点无关。

一个内心自信丰盈的人,宛若一朵傲然绽放的花儿,优雅馨香,自在清欢。

自信,是阳春三月的温暖,是夏日清荷的素雅,是秋色连波的浩渺,是大漠孤烟的壮美。自信,点燃生命绵延不绝的希望。

真正的自信,是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也是一种自我认可的人生态度。

“相信”是一种力量 第3篇

在周武王时代, 凡遇大事, 先要进行占卜、以预知吉凶。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居二年, 纣杀王子比干, 囚箕子。武王将伐纣, 卜, 龟兆不吉, 风雨暴至。群公尽惧, 唯太公强之劝武王, 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正月甲子, 誓于牧野, 伐商纣。纣师败绩。”王充在自己的《论衡》里也描述了这个情节。武王将要攻伐商纣王, 让史官占卜此事, 结果“数逆”, 于是操作占卜的史官说“大凶”。太公一听, 便推掉蓍草, 踏碎龟甲, 然后说“死者枯草怎么知道是大凶呢?”

作为增加信心的手段, 占卜经常被运用在古代战争当中。如何运用却是一种技巧, 一旦占卜结果不符合领导者本心, 那么领导者完全有可能放弃占卜的结果或者代之以新的解释。占卜的核心是一个信念的问题。如果信念坚定, 就可以灵活运用占卜结果来说服和引导众人。这一点周武王做得很好。有信念的人用占卜作为鼓舞人心的工具, 没信念的人用占卜作为预测未来的救命稻草。试想, 如果周武王也像众将一样相信占卜的结果, 脸色大变, 放弃进攻的计划, 那么历史真的就要改写了。

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 就在于关键时刻坚信未来, 坚信自己的力量。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存在很多未知因素, 一个人做事情很难说能有100%的把握, 80%就算很不错了。面对不可预料的未来, 人类感觉到了自身的渺小、命运的无常, 于是对自己生活的世界就有了一种敬畏感和无力感。在这种情绪的作用下, 很多人就忍不住也像周武王那样去占卜一下。

用占卜来说服别人, 是一种领导艺术;用占卜来给自己找主心骨, 恐怕就是信念危机了。《水浒传》里就记载了一个典型案例———“卢俊义算卦”, 里面写到“智多星”吴用为赚卢员外上山, 化装成一个算卦先生, 到河北大名府去引诱卢俊义。卢俊义不知不觉就中了吴用的招, 后来果然不顾周围人劝告一定要去东南方的山东, 路过梁山的时候又被设计好的圈套算计, 最终走上了一条倾家荡产、差点丧命的不归路。

这里我们分析一下卢俊义算卦的动机。这位河北首富、大宋财富500强排行榜的上榜富翁, 他日子过得好好的, 怎么就这么轻易地被几句卦辞给骗了呢?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卢俊义自己的信念系统出了问题, 他是为了给自己找主心骨而算卦, 必然中招。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企业家老板会很虔诚地信赖占卜。其实这都是个人信念支持不足、寻求外部支持的表现。这种行为往往为一些错误决策埋下祸根。

研究表明, “相信”是一种力量, 这种力量恰恰是管理者激励自己和鼓舞别人所必需的。

高期望与负期望

哈佛教授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罗森塔尔带着足够证明自己权威性的证件文书来到一个学校, 对一个班的教师说:我是专门研究人才的专家, 我可以用一个模型来测出你们班哪几个学生是最有潜力的人才。在得到老师的信赖和授权后, 罗森塔尔随机选了一定比例的学生, 然后告诉老师说, 这些学生具备非常优秀的潜质, 是最有前途的学生。一年之后, 罗森塔尔又到学校回访, 结果被选中的学生在一年之内进步确实更快。后来, 这种现象被称作“预言的自我实现效应”, 也称“罗森塔尔效应”。

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进步这么快呢?正是罗森塔尔之前对他们所作的预言。罗森塔尔分析说, 真正起作用的是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开始老师对这几个学生没有高期望, 罗森塔尔改变了老师的心态, 所有的老师都认为这几个学生是好学生。这种期望无形中会引导学生的行为, 最后那些学生真的就变成好学生了。

这就是“相信”的力量, 这种力量可以改变别人, 也可以改变自己。如果相信好的, 那么好的就很可能发生;如果相信坏的, 那么坏的就很可能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 落后的学生、差生是怎么造成的?很多都是老师给贴标签造成的。老师说:“这孩子数学不好”、“这孩子是多动症”……孩子受到这些暗示之后, 被认为淘气的孩子会越来越淘气, 被认为数学不好的孩子数学会越学越差。

所以, 在早期教育中, 在幼儿园、小学阶段, 老师和家长特别注意的一件事情:永远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说他哪块儿不好。你要说他“有待改进”、“有待提高”还可以, 但不要说他不行。从罗森塔尔效应中我们看到, 当我把天才的标签贴到孩子身上时, 孩子们自己就会有天才一般的成长。这种良性的信念引导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我们中国的家长一般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不但没有高期望, 而且往往是零期望、负期望。

一个淘气的孩子, 在夏天的雨后清晨, 妈妈送他去幼儿园。路上有一个水坑, 小孩穿着新鞋子, 吧唧就把脚踩进水坑里了, 吧唧又把另一只脚也踩进水坑里了, 在水坑里一边踩一边乐。孩子为什么这么做?淘气的孩子都聪明。人类的本质就是探索未知, 孩子正是用自己的脚在探索:脚踩水是什么感觉?水坑是怎么形成的?水坑下的机制是什么样的?实际上这是科学探索的基础, 说明孩子是聪明的, 是有天才基础的。那么面对儿子的探索行为, 妈妈是怎么说的呢?妈妈回头一看, 二话不说, 虎着脸走过去, 一把将孩子从水坑里拽了出来, 指着孩子就骂:“穿新鞋踩水, 你脑子有病啊?”孩子兴奋的眼睛一下暗淡下来。从此以后, 这个孩子每次想探索世界的时候, 他就感觉自己有病, 他就不会再探索世界了。就这样, 负期望杀死了一个小天才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对下属输出高期望

一个管理者, 在对待自己的下属特别是不成熟的下属时, 特别容易输出低期望而忘记输出高期望。如果有可能的话, 管理者要尽量对下属输出高期望。

一、积极的批评。对他人的正确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 对他人的未来永远充满信心, 对他人的缺点采取积极的批评。什么叫积极的批评?比如一个孩子很笨。能说他笨吗?永远不要说, 而要说“你还不够聪明”。一个孩子很懒, 我们不说他懒, 而说“你还不够勤奋”。这叫正面批评, 这种词汇会对孩子有正面的引导。

二、引入美好的心灵图景。有一个很简单的实验可以说明这个问题。A、B两组开展保龄球对抗赛, 两组水平差不多。在正式比赛之前, 让A组每个人欣赏自己全中被欢呼的镜头, 让B组每个人欣赏自己打不中被人嘘的镜头。后来进入赛场时, A组趾高气扬, 两眼闪光;B组垂头丧气, 脚步迟疑。结果两组上场比赛, 比了三场都是A组比B组表现好。

是什么力量让A组表现好?是成功的图景。这种心灵图景也是一种暗示的力量。在对下属及自己的管理过程中, 要学会去积累这种良性的激励图景。成功故事、成就、领奖的照片、奖品、激动的场面、现场的反馈、别人对你的鼓励……这些东西都要尽量保留下来, 在重要的比赛、重大的事情之前, 把它们展示一下, 这样可以极大地鼓舞士气。

三、找到对自己有积极期望的人。要学会找到对你有积极期望的人, 这个人是对你的未来特有信心、对你的水平和实力非常认同的人, 可以在重大的事情面前让他来引导你。有的人说:“我找不到这样的人。”没关系, 这样的人肯定是存在的。人一旦受了良性诱导, 内在的潜力就会受到激发。

四、保持坚定的信念。人在压力和危机面前, 最先受到挑战的就是自己的信念系统。如果信念系统崩溃, 那么整个人就会垮掉。如果保持坚定的信念, 那么即使再苦再难也能够勇敢地闯过去。

那么如何构建和保持个人信念体系呢?主要的方法包括:

反复暗示, 经常回想自己的出色表现;

找到崇拜者, 接受他们的鼓舞;

在平凡琐碎的背后找到更远大的意义;

找一个榜样, 像榜样那样生活;

给自己立规矩, 从小事开始磨炼自己的意志。

爱是一种力量 第4篇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力量。这是一种从生命深处鼓荡起来的力量——生命的力量,水一样柔软,水一样强韧。

小说《生命中的两袋红枣》,展示了这种爱的力量。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身患绝症,在生命的尽头,她最放心不下的,是她的孩子,不忍心让孩子因为自己的病情内心遭受折磨。为抹去孩子精神上的阴影,卸却孩子心灵中的负担,让孩子安静地生活和成长,她和丈夫求医生帮设骗局。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爱的羽翼拼命张开,尽最大努力,为孩子遮风挡雨,保护孩子不受伤害,爱的情感如此细腻而深挚,爱的力量如此强大而坚韧。因为以苦难为背景,含有悲剧的成分,那种爱的情感和力量更凝重,更具震撼力。小说中的医生带着悲悯的情怀,倾力配合那对农民夫妇,和那对夫妇共同完成一个爱的故事,也提升了小说的感情厚度。农民夫妇面对孩子的“不忍”,体现了悠长的父爱和母爱、温暖的家庭亲情;医生面对农民夫妇的“酸楚”,体现了纯朴的人情。读这篇小说,我们能体会到生命中的一些庄严和高贵。

小说写得很新颖。作者通过一个悲情故事,把那种爱的情感和力量,演绎到了极致,不算新的题材,却给读者带来了新的感受和体验;以两袋红枣为线索设置情节,小说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结构。小说也有不足之处。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时有直接的“说明”,如,说小说中的男人“有些木讷”,说医生“主动”和男人握手等,类似这些内容,如果通过人物具体的言行来表现,不做直接说明,也许会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进一步提升作品的文学品质。另外,小说的语言稍显僵硬了点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美感。

坚持是一种力量 第5篇

来凤中学傅文娅

贝克汉姆是英国著名的足球明星,他的“黄金右脚”世界闻名,这源于他小时候很爱踢球,他的父亲为了训练他,就挂了一个游泳圈在树上,让他每天对着圈里踢,他天天练,洒下了数不清的汗水,终于练成了黄金右脚。他要是不坚持,他会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吗?答案是否定的,很多人只看到了他的成功,却未曾想过别人也是付出了努力的,要想要有所成就,就得努力,就得奋斗。

有一个雄辩家,他有口吃。毛病,他经常被对手嘲笑,他不甘于此,于是每天他在嘴里含一块小石子练习说话,刚开始嘴都磨破了,但他没有放弃,他终于成功了,成立一名著名的雄辩家,让那些人笑话他的人目瞪口呆。

达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的画家,他才学习画画的时候他的启蒙老师让他天天画鸡蛋,一个小男孩,正是好动的年纪,他怎么可能坐得住?有一天他去问老师,为什么总是让他画鸡蛋,老师说所有的画都是从画鸡蛋开始的,你每天画的蛋都不一样,他画了无数个鸡蛋,终于老师不让他画了,因为他已经画出了鸡蛋外的世界了。如果他不坚持画鸡蛋,你还会知道有达芬奇这个人?也许你知道他只是个人名,而并非是个名人。

说了外国的例子,来说说我们国家的例子。你知道马云吗?淘宝?阿里巴巴?支付宝?这些丰富和方便了我们生活的是因为他。马云是浙江人,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天天找外国人练英语,那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还没有几年,他那时就知道英语的重要性了,他把英国口语练得和老外一样溜,他大学毕业成为了一名英语老师,但他不满足,很快就辞职了,他想从事互联网,那时在中国还是个新兴产业,他找了很多人,和他们谈自己的理念,没有人相信他,觉得他是个疯子,有个叫孙正义的对他的创意很有兴趣,注资了他的公司,就这样,他的公司渐渐的壮大了起来,然后他从不被人看好转变成一个成功人士,秘籍是什么?坚持,不管是他找老外练口语还是建立自己的互联网公司,他从未放弃过,他成功了。

孙杨是我国著名的游泳运动员,他在奥运会上赢得了多枚奖牌,他差不多每天都是泡在水里的,想吃什么也不能随心所欲,那么高的个子却很少吃肉,不是他不想吃,是他不敢吃,他要保持体形。他上某综艺节目,有几道菜他很想吃,却没有吃,他付出得太多了。他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长年累月训练的结果,是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

缅怀是一种力量 第6篇

欢迎加入2015年池州国考交流群:240781487

迷蒙的阴云布满天空,呜咽的笛声响彻小城。10日10时,一对美好的数字,一个悲痛的日子——哀悼云南鲁甸“8·03”6.5级地震遇难同胞仪式在鲁甸县城举行。

逝者安息,生者坚强,灾后依然挺立的鲁甸,把对逝者的哀思寄向远方。

干部、战士、医护人员、社区居民、学生……不同身份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别在左胸前的小白花,寄托着他们的无限哀思。

3分钟,警报哀鸣,人们脱帽、低头、肃穆静立。

默哀毕,所有人依次走向仪式台前,鞠躬,献花,一支支黄色的菊花,铺满白色的礼台。

鲁甸县人民医院的外科医生李晓平在礼台前深深地鞠了一躬。他的家就在震中龙头镇龙泉村,地震中自家房屋垮塌,幸好家人平安无事。这些天他没日没夜救治病人,“一瞬间,很多熟识的人就这么去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治好他们受伤的亲人,他们就能走得心安一点。”说话间,李晓平的眼眶里泪水闪动。

鲁甸县第三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窦媛,忽闪着大眼睛:“我年纪还小,但我记住了什么叫地震,我希望地震永远不再发生。”多么美好的愿望。天灾太过无情,我们都祈祷,天地间不再有这撕心裂肺的苦痛发生。

还有更多的地方,人们自发行动,怀念亲人,哀悼同胞。

在昆明市东风西路的十字路口,所有汽车停止行进,集体鸣笛。路边的行人也在烈日下驻足,默默哀悼。

昭通市望海公园广场、汽车站、火车站、商场,行人都停下匆忙的脚步,驻足低头向遇难者致哀。

在鲁甸县文化广场,数百人聚集在大屏幕前痛心哭泣,那画面让人不忍回想。

一位中年妇女在默哀时就哭出了声。她的家在龙头山镇甘家子寨,那是一个几乎被夷为平地的村庄。她的家里包括父亲在内,有二十几口人遇难。

周围的人纷纷过来安慰。一位七十多岁的婆婆用枯瘦的手紧紧地握住这位妇人的手:“只要人还在,日子就还在,一切都会好起来……”婆婆声音低沉却恳切,悲伤的女人抬起头看着婆婆,眼光中闪现出一丝光亮。灾难中,大家相互给予力量,就能感受到希望。

在震中龙头山镇,上千人聚集起来哀悼同胞。警报声在山谷间、废墟上回荡。解放军、武警官兵、消防官兵等救援人员,此刻停下手中的活儿,他们满头的汗水,满手的泥巴。连日来,救援人员不眠不休地救人赈灾。他们目睹震后惨状,或生或死的一张张面孔留在他们的脑海里,一时间,汗水和泪水融为一体,扑簌而落。

在县城主干道两旁的志愿者服务点,来自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放下忙碌的工作,面向汽笛响起的方向,列队站立,默然垂首。

志愿者武健在地震后立刻从外地赶来。每当出现大的灾难,他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朋友们都会出现在灾区:“只要去过一次灾区,你就更明白他们多需要帮助。”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抚慰了无数受伤的心。

在鲁甸县城哀悼仪式的现场,一面墙上写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齐心协力……中国人所拥有的美好品格,会帮我们走出阴霾,走向希望。

更多池州国考备考相关信息,欢迎登陆:

池州人事考试网池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局网

习惯,是一种力量作文 第7篇

我把习惯分为两种:一种是好习惯,一种是坏习惯;每个人都有好习惯与坏习惯。

我有一个特别的习惯,猜猜看?答对了,是日记小能手。第一次写日记老师就大大的表扬了我,让我很兴奋,老师给的力量让我持之以恒,坚持了下来。去年冬天,我差点半途而废。因为有些家长认为作业太多,影响孩子的休息时间,写不写都可以,这些理由没有干扰到我,反而坚持了下来,让我的功课大大提升,由原来的差生变成了好生;期末时我一口气拿到了四个奖状。这是习惯的功劳,是习惯让我变成好生,是习惯让我变成日记小能手和阅读小能手。这些荣誉是习惯带给我的。习惯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爱心是一种力量范文 第8篇

——苏童

苏童的故事里有冷艳张扬的想象力,有阴柔细腻的情致,更有对微小事物的敏锐感受。细节,往往是最打动人心的,《妻妾成群》关于一口井,《河岸》关于一条河流,《碧奴》 是一个关于眼泪的故事。

以前只知道孟姜女哭倒了长城,因为她的丈夫因造长城而死,至于她为什么能把长城哭倒,这个疑问却从来都没有深究过。我们人人都知道这个故事,可孟姜女的命途我们却从未细数过,无法体会她的忧伤,品尝她眼泪里的味道。苏童领着我们重述这段神话,一个活生生的碧奴在纸上突显, 印入我们的眼睛里。孟姜女没能让我们的眼泪流下来,碧奴却引我们悲恸,其实,孟姜女名叫碧奴。

神话中的孟姜女是生自跨墙而生的瓜果,两家人一个姓孟,一个姓姜,所以得此名。她在丫鬟陪同下于花园散步时, 偶遇逃难书生范喜良,这是一个典型的才子佳人姻缘。传说中,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冬衣,一路得到不少人的同情和帮助, 最终在长城脚下得知丈夫的死讯,哭倒一片城墙,并咬破手指,滴血认尸,终于将尸骸拼全。但故事还没结束,此时秦始皇驾到,欲霸占孟姜女为妃。孟姜女诓其应允三件事情就将依从,于是,秦始皇不但给范喜良立碑修坟、檀木棺椁, 还披麻戴孝送葬,最后以孟姜女跳海自杀、被龙王龙女接纳告终。

但在苏童的小说里,碧奴从倾家荡产缝制蚕丝冬衣的时候起,就开始遭受旁人的攻击和嘲笑。不仅在家乡是、一路上都是,那些个车夫、鹿人、马人……连同所遇的妇人们, 个个都嗤笑她,凌辱她,也不止一次出卖她,走上千里路的碧奴就像是个不染尘埃的传说,但走在了无比现实的世界里。这时候,我才发现了传说之所以为传说的原因:那些都是多么单纯、多么寓意美好光明的教导;而苏童先生显然不是想重写一个传说以向祖先的智慧致敬,而是完整地颠覆了传说的意境,以古写今的笔法之夸张,实在让人心寒。寒心的是那个愿意相信传说的世界已经不复存在了。人兽癫狂, 良心泯灭,无情无爱,金钱至上,官民互欺,小说中碧奴所遭遇的千里污浊的世界,恍如是对可鄙现实的最佳描绘。与其说在倾慕遥想那个传说中的烈女子,倒不说是看透了世间这些个不烈不忠不痴的女人们,自以为精明一时罢了。

孟姜女千里寻夫当然是辛苦的,但没有古人像苏童这样胆敢缔造出如此怪诞可怕的历程。她竟然还要被铐在陌生人的棺材旁,作为一个奴隶去送葬。这段荒唐得毫无理据可循的情节只有一个用意:为了反衬碧奴的心是极善的。也许还有另一层用意:延续开篇时的离奇哭法,说明碧奴看似失去对泪水的掌控力,却实则让一路的悲苦孤独融入了五味泪水,将它变得苦涩难忍。

碧奴的眼泪是硫酸、也是显影液,让沾染上她泪水的人们失去对罪恶的茫然,从而忏悔,忏悔自己的不忠,忏悔自己的恶毒,忏悔杀人越货……但最终,忏悔的人们忙不迭地逃到高处,为自己不受那巫术的沾染而暗自庆幸,恍如是一场圣人审判世人的失败。

每一段路都走得那么辛苦,碧奴成了一个疯子、傻子, 因为没有人会如此痴情送一件冬衣。正如那个独腿的刺客, 再多恨,要杀暴君,依然是无望,甚至败在了小偷儿的手下。 也如那个漂泊寻子的盲母,即便化作青蛙,即便找到儿子, 也不会得到幸福和安慰。这个世界,仿佛是要说:正义和善良大抵都是疯傻行径,阴沟里翻船是自然的,失败是自然的。 仿佛总有一种强大的恶笼罩着,以至于一切美好的企图都成为挣扎。

苏童的碧奴是愚钝和忠贞、脆弱和坚强、无知和纯净…… 按照某种不切实际的理想比例混合成的。我个人觉得她并不可爱,但很善良。那背负屈辱到达长城的碧奴远非是痴情所致,还有绝望。正如最后她哭喊的,岂梁,你不出来,那就要让我进去。从何出来又进何处去?是情爱,是依恋,是相依为命、你懂我,我懂你的温情小世界。碧奴不止是眷恋夫君,还是对这个世界丧失了留恋之心,而通篇读下,你又怎会误以为那弃世之决只是因为失爱所致?

已然是个异化了的故事,异化了世界,作者便可洒脱地运用娴熟的文字,毫无忌惮地铺陈出一个人不人、物不物的偏颇时空。章节之间的利落转合、对白之间的犀利或拙朴、 词藻之间的离奇匹配……这些仍是大家文笔的优秀之处,但我也认为在撰写乌合之大众时,苏童的精致就会失色三分, 还是抒情于碧奴这一奇女子时,读来最舒适也最疼痛。

“感染”,是一种力量 第9篇

关键词:感染;热情;朗诵;写作

我在读高中时,有一堂语文课记忆深刻。课上到一半,董老师突然捧着课本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我给大家念一下课文吧。”然后,他用纯正的地方普通话给我们念起了孙犁的《荷花淀》,念着念着,念到水生嫂听到水生又要出门心里很不平静的一段时,董老师额头边上一缕遮顶秃的头发掉了下来,董老师用手一拂,继续念:“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那一缕头发又掉下来了,董老师用手一拂,继续念:“……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那一缕头发又掉下来了,董老师索性不腾手了,用脑袋一甩,把那缕激动的头发甩上了头顶,然后停顿回味了一下,接着深情地看着我们,说:“写得多好啊!”于是,我打心眼里觉得文章写得好,我打心眼里觉得董老师上课生动,打心眼里喜欢上了语文课。许多年过去了,董老师那陶醉的面庞、那忘乎所以的一甩,那抑扬的地方普通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甚至可以背诵出董老师念的那几段话,然后真心地叹一句“写得多好啊”:这,就是“感染”的力量。

为什么语文课会不受欢迎呢?语文课仅仅是字音、字形、词语与语病吗?因为我们不曾被语文感动,学生不曾被我们感动,我们的课堂也不曾有过感动;而一堂没有从心底生发的感动的语文课就犹如一具行尸走肉,徒有肉身没有灵魂。所以,我们要用一颗敏感而热切的心去上好一堂语文课,用生命去歌唱。

一、真诚喜爱,走近作品

“感染”,是情感与思想碰撞后产生的火花,所以那种对文学的热爱必须是真诚的、实在的,这样才能接木开花、临渊求鱼,否则“感染”必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最后流于形式,且不说不会有纸上谈兵的喧闹,更不会有心有灵犀的触动。

所以,我们要读小说、散文、诗歌等等,存一些文学的灵性;读一些文学的点评或赏析,多一些文学的情趣;读一些《语文学习》《语文教研》,长一些教学的理趣。其实,单是教科书上那么多的文学经典就足以让我们回味赏析。撇开教参,我们独自出发,在字里行间咬文嚼字,你会发现一个别样的自己。如读孙犁的《亡人逸事》,当你深深地被亡妻的言行感动的时候,当你被孙犁举重若轻的情感与深情淡墨的语言感动的时候,你难道不曾因自己的感动而感动吗?一个作品需要一个真诚的读者,而一个真诚而欢喜的读者才能成就一个优秀的作品。

说文学是殿堂,其实不合适,因为它从来就不是高高在上的;文学应该是一片森林,里面有鸟的鸣叫、花的幽香、树的精灵、土的呼吸,有厚厚的落叶,有停停走走的小虫,还有那一汪明晃晃的倒映着金碎片的水塘……你可以在这里自由行走,自由地看、听、闻,甚至可以睡觉……当你悄然而出时,应该带着一身的苍翠,透着些许的飘逸,露着隐隐的傲骨。

二、声情并茂,感染学生

“感染”,是一种效果;达到这种效果,除了真诚地阅读,必须借助手段去达成;而课文的朗读就是一种绝佳的手段。一个良好的朗读者可以调动听者大脑中的感知和想象能力,起到联想记忆的作用。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一生从事教学,极力主张朗读。董老师那动情的朗读,不是给一个青涩的少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进而也成就了一个忠诚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吗?

朗读时,老师需选一则真心喜欢的文本,然后熟读几次,便可进入课堂;当时只需说一句“今天,我来念一篇很好的文章”。读到情深处,你偶一抬头,一定会发现一双又一双闪亮的眼睛,那是在讲习题课时没有见的;或者你情不自禁地感叹一句“啊,说得多有道理啊”,一定会有学生在那里默默地点头,那是真心实意地认可;或者你轻轻地感怀一下“多么形象啊,这样的描写”……

比如,学习《牲畜林》时,我通篇朗读,学生时而发笑时而深思,而朱阿这一人物已深入人心,卡尔维诺幽默的语言风格也了然于心,而在情节上采用的“延迟”手法也显而易见;这些都不必大费言词解释,一切尽在“朗读”之中。当然,古诗文的诵读需要在疏通文字之后;“感染”的效果同样明显。比如有个习题,宋·唐庚的诗《春日郊外》(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许多学生分析不出诗的感情特点。于是,我让学生站起来读,一个接一个,读一次再读一次;有的读出了悲伤,有的读出了喜悦;读着读着,学生说这首诗的“茫茫”两字应该读出喜悦而不是伤感;因为大家发现,用悲伤的语调读诗,听者浑身不适,用喜悦的语调读诗,听者浑身舒适。从全诗看,这“茫茫”二字当然是初春美景无以言表的情感的最真实表现了。你看,这就是朗读的力量,这就是“感染”的力量;不需要解释,只需朗读,只需真切感染。

三、下水写作,带动学生

老师的作品或许是拙劣的,但创作勇气是可嘉的;老师的作品或许是肤浅的,但感染的力量却是深远的;老师的作品或许只是一块敲门砖,但却能引出门后面一座巨大的金矿。所以,尝试写作都是值得的,只要能感染学生。

比如我曾即兴想了一首诗:六月考场沉寂寂,树叶不动风扇摇。一分两分三四分,五秒六秒七八秒。六十进位谁来定,嘀嗒嘀嗒天也老。愿得一事费神思,鹏鸟万里任逍遥。(《慢》),后来拿出来与学生共享,当周随笔学生应诗应词,好不热闹。如,一溪烟云飞沙鸟,万壑松涛连野寺。半卷残经清斋里,三径竹问月影移。(《小窗幽记》)天高日回,烟霏云敛。默秋时,菊茂蟹肥,青帘沽酒,幽开卷。叹浦边风,尘中影,戏里身。虽图凌云,壮志难酬。且沉吟,抚己自笑。留滞人间,一饮一啄。坐对兰荡,绿沙帐,碧珠幌。(《行香子》));再如,在介绍意识流小说特点时,我拿出了自己的一个写作片段,当周随笔很多学生都尝试了写作(那是被尘土洗出的半躺的乳白色的古瓷瓶吧,小心地露出半截,在黑的夜里泛着森森的亮光,柔美的弧线伸向远方,仿佛遥望着曾经的岁月……那是起伏的山峦吧,在夕阳的余晖里衬出一条黝黑的线条;那是刚破壳的青蛇吧,正练习着慢慢爬行;那是婴儿的脸庞吧,那里有弹指可破的肌肤……哦,那是多么完美的曲线啊,却是数学老师画在黑板上的二次函数图呀)。

惊讶于学生丰富的语言与想象力的同时,我深深地骄傲与感动着:“感染”,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感染”,其实是一种爱的传递。老师把对语文的热爱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生发出对语文的热情、喜爱与痴迷;那样,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高了,语文课也变生动了,语文成绩自然不会太差,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呀。实现“感染”的手段是多样的,声情并茂地朗读与以身示范的下水写作或许是绝好的手段。

参考文献:

[1]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02.

[2]孙绍振.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03.

宽容是一种力量 第10篇

曾丽

一直以来,总借口自己没有时间,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可前不久,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却让我深有感触。读这本书期间,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当代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智慧与魅力。书中谈到了100条建议,从多个角度对如何当好一名教师进行了阐释。

其中有句话我感受很深:“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方法或手段,更是一种精神。”是呀,在教学工作中时常做到宽容确实不容易,但宽容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情况,面对少数犯了错误或学习不尽人意的学生,老师在悉心教导仍难以奏效的情况下,难免会忍无可忍而出现过激行为。这一过程的初始,也有和风细雨,也有循循善诱,并不乏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然而当这些软化工作失效时,教师再无等待之心,要么怒发冲冠,要么放之任之。这两种现象,都宣告教育教学的失败。究其原因,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并不理解,尊重并不宽容。这也让我联想到自己班中的一位学生:

他叫黄逸,特别地糊里糊涂,长期丢三落四,并且心胸非常狭隘,非常多疑,自尊心极为敏感。他的作业从来没有哪一天能全部带到学校交给老师,他上的课没有哪一节能从头到尾都集中注意力听讲;当他认为别人侵犯了他的尊严时,采取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动手打人。有时某个同学从他桌边走过,不小心碰到了他的课桌,他便认为这是在挑衅他,在向他挑战,于是怒目相向;有时同学谈话中无意中提高他的名字,他便认为同学一定是在说他坏话,于是便开始斥责和动手。从上学期接班以来,我平均每节课要提醒他十几次注意听讲,每天要叮嘱他自己收拾好书包,把第二天的作业带到学校来;每天要处理四、五起他和同学的纠纷,并且都是同类型的纠纷。有时我自己都感觉耐心不够用了,有时我冲动上来就要发火了,但一想到这些都是因为他本身性格上具有的缺陷,他自己无力去克服时又逼迫自己冷静下来。因为我知道:每次在他犯错误之后,他的心情就很差,脾气会变得更加暴躁,然后又导致下一次的恶性循环。在他内心其实是非常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的。我明白,对于他,只能多一份宽容,给予他发必要的时间去引导、去改正。而盲目地发火、一味的斥责只能无济于事。

渐渐地,他慢慢地认可了我,并且多次在写给我的信中提到我对他的宽容和他改正的决心。以后当他再次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我便告诉他:“你一直以来经常在重复同一个错误,老师能也一直在宽容你;同样,同学有时也会犯些小错,难道你就不可以同样去宽容他们吗?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宽容,就会海阔天空!”每当这时,他总是若有所思地低下了头。现在经过半年多的引导,虽然他还常犯些小错误,但与以前相比,他平和多了,宽容多了,同学们常说:黄逸不再骂人了!他现在不在动手打人了!他现在偶尔还能和我们开玩笑了!家长也说:孩子在家和他们说,自己不应该那样过度敏感。

通过对他的教育、转化,我认识到:学生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孩子的行为动机往往是纯真的,也许是好奇心、表现欲所导致的行为过失,不能轻易或者盲目地定性为道德品质问题。对学生的宽容,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宽容的实质就是教师的自信:相信自己的人格,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学生。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昭示学生、熏陶学生、诱导学生、影响学生,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选择、自我进步的时间、空间与主动性,从而体现出教师特有的人文教化功能。我真正地懂得了:原来宽容是具有力量的!一个宽容的微笑可以抹掉孩子心灵上的阴影,一个赏识的眼神可以缓解孩子身上的压力,一个宽容的动作可以点燃孩子心中理想的火花。

微笑是一种力量 第11篇

——读《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有感

何洋

当教师就要做一个快乐的教师。因为教师的快乐既是自身生命质量的提升,又是教师职业操守的诉求。但在千头万绪的教育工作中教师承担着各种压力,我们又何尝不迷失过,困惑、苦恼纷踏而至,然教育最终目的是塑造学生美好人生的事业,唯有快乐的教师才能创造出快乐的教育。

唐代慧宗禅师一生酷爱兰花,一次远游再三叮嘱弟子看护好兰花,弟子因一时疏乎,兰花被暴雨打得叶损蕊落。禅师回寺,弟子忐忑不安,禅师泰然道:“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禅师“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的气度,确实令人钦佩。“有容”绝对就是一种智慧。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千差万别的个体,用同一个标准,同一个规格来要求他们,那就违背了造物主的原则。师者并非圣达,教育绝非万能。

故事还说:一位老太生两女,大女嫁给卖伞的,二女卖草帽,老太晴天为大女伞不好卖而叹息,雨天为二女草帽不好卖而衰愁。无论晴天还是雨天老太总是不高兴。邻人谓老太:“下雨天你就想大女伞好卖,晴天你就想二女草帽生意好,这样不就天天高兴了吗?”如此,老太天天脸上都有了笑容。其实快乐是一种心态,为什么总要找对自己最不利的角度来跟自己过不去呢?

两个囚徒望铁窗外:一个看到泥土,一个看到的是星辰,正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快乐是一种态度,任何时候,任何困境中的人都有最后的自由——选择自己的态度。

微笑是一种力量 第12篇

朋友,不要让挫折蒙蔽了双眼,不要让痛苦充塞勒心灵,挂以弯新月在脸上,让我们共勉。

——题记

微笑时什么?它是感谢,是当人们帮助困难中的你,在你的微笑里,流露出的是感谢,是满怀深情的力量,那次天崩地裂,那次地动山摇,高楼大厦瞬间成为了一篇废墟。多少生命在废墟中求助,当解放军战士将以个小男孩成功托起时,他轻轻的一笑,用满是灰尘的左手向战士们敬礼!这是一个孩子的微笑,也是灾区人名队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笑,他传达了太多,乐观坚强的活着,感谢所有关心灾区的朋友们,我很好!也许小男孩没想那么多,他只知道,每天都是阳光的,为微笑就是给自己最好的稿赏。

微笑是什么?他是宽容,是神奇的电波,他能化敌为友,他能使陌生升华为熟悉,使别人不知不觉统一你,美国的钢铁大王卡耐基,在一词宴会上,以个对他很有意见的商人,在角落大肆打击着卡耐基,当卡耐基听到他高谈论阔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这使得宴会主人非常尴尬,而卡耐基却安详的在那里,脸上挂着笑,那人发现时,感觉到很难堪,卡耐基的脸上不是愤怒,而是挂着像弯月的笑脸,走上去亲热的很他握手,好像完全没有通道他讲自己的不是是的。后来此人成了卡耐基商业上的好友,微笑富有力量,微笑找人喜爱,美国诗人雪莲说;“微笑,实在是仁慈的象征,快乐的源泉,新近别人的媒介,有了微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微笑就像润滑剂,化解令人尴尬的僵局,微笑又如一座天桥,沟通彼此的心灵渠道,使人产生一种安全感,亲切感,愉快感。当你想别人微笑时,实际上就是以巧妙含蓄第方式告诉他,你尊重他,这样,你也就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赢得别人的信任。因为有了微笑才有了和谐的友谊和真诚的朋友。

我们喜欢微笑,喜欢那弯起的弧度,更喜欢它所传达的一种力量。当丛飞不假思索的把义演所得的万元塞给一个求助的打工仔时,当一个小孩嘴里飘出“爷爷,请坐时”,他们一定都是笑着的,因为他们的心灵深处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叫做真诚和纯洁,他们用自己的笑容打开了他人的心扉,也冲破了隔阂,用他们的笑容见证了一种无价的信任和真诚。

爱心是一种力量范文 第13篇

一、现有理论对网络营销优劣势分析

(一)对网络营销的优势分析

现有理论中,对网络营销的优势分析很多,但很多集中在网络营销的渠道与成本两个层面上,认为网络营销这一新兴产物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带来巨大影响,主要是因为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一方面主要在于其缩短了传统的营销渠道。认为网络营销的销售渠道结束了传统销售渠道的中间商时代。“网络营销直接面对消费者,减少了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环节”,同时,“网络商家利用ERP等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可以从生产厂家直接采购”。

另一方面,这就直接派生出了网络营销的另一个主要优势,“网络营销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省了中间营销费用,从而降低了营销成本”。这包括业务管理成本和销售成本两部分的降低。其中业务管理成本的降低可以看作是在“利用互联网络降低管理中的交通、通讯、人工、财务、办公室租金与成本费用,可最大限度提高管理效益”。而销售成本费用的降低可以看作是在“利用互联网的出现给企业带来了新的销售模式和管理模式,如网上直销(网上订货)和网上促销等新的销售模式和管理方式,大大降低了销售成本”。

(二)对网络营销的劣势或其不足之处的分析

现有理论中,对网络营销的不足之处分析也不少,但主要集中在某些技术实现层面。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物流对网络营销的影响、网上支付、安全问题、立法问题、税收问题等等。认为以上因素制约了网络营销的发展,也使得现阶段网络营销的优势难于发挥,企业现阶段也无法充分依托网络营销获取竞争优势。

二、对网络营销优劣势的进一步探析

(一)从现有的网络营销的实践来看,上述关于网络营销的某些优势并不明显,甚至有和营销实践相悖之处。

首先,在渠道方面,普遍认为网络营销直接面对消费者,从而缩短了营销渠道,减少了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环节。但是,不难发现,这仅仅是网络营销渠道的一种模式的优势所在。

传统的营销渠道模式是生产商-中间商-消费者的模式,而网络营销渠道模式至少有四种形式:生产商借助网络直接面对消费者;中间商借助网络直接面对消费者;生产商借助网络间接面对消费者,如借助电子中间商的力量;中间商借助网络间接面对消费者,如借助电子中间商的力量。

可以发现,网络营销的第一种渠道模式较之传统的渠道模式而言,渠道长度明显缩短,比如说,dell在北美的营销模式,dell作为生产商通过dell官方网站(www.dell.com)直接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联系。

而第二种网络营销的渠道模式,中间商借助网络直接面对消费者,并没有缩短渠道,渠道长度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比如,苏宁作为电器中间商,同时也会通过自身官方网站与消费者直接接触;2006年9月20日,路易威登(LVMH)旗下的化妆品零售商SEPHORA丝芙兰在上海宣布:引入美国最成功的化妆品购物网站Sephora.com的经营模式,正式启动“24小时美丽购物新捷径”—中国网上商店www.sephora.cn,同时与SEPHORA线下全国专卖店形成良性互动,扩大彼此的影响力。这一模式仍然是传统的生产商-中间商-消费者的模式,这里的中间商直接通过网络的力量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并没有缩短渠道长度,并没有减少中间环节,自然也不会降低所谓的中间交易成本。

网络营销的第三种渠道模式,生产商或中间商借助网络间接面对消费者,如借助电子中间商的力量。这种模式也并没有缩短渠道,渠道长度也并没有任何变化。比如,手机生产商可直接借助北斗手机网之类的专业性的电子中间商销售产品,这种模式催生了一批专业化的电子中间商的出现,比如专业的手机销售网站,建材销售网站,母婴产品销售网站。前述所言,苏宁、丝芙兰这样的传统中间商所建立的网站也可以看作是这种模式的一部分。但是这种模式并没有缩短渠道。大部分这种模式和传统的渠道长度一致,是生产商-中间商-消费者的模式,仅仅把中间商换作电子中间商或传统中间商自建的电子中间商而已。那么,也不会发生流通环节的缩短。

而网络营销的第四种渠道模式则恰恰相反,这是大量的传统中间商借助网络间接面对消费者,如借助电子中间商的力量扩大自身销售量的做法。这种模式相当普遍,且较为复杂。我们可以看到前述所言大量的手机销售网站,建材销售网站,母婴产品销售网站并非直接通过生产商进货,仍然是从传统的批发商,零售商进货;或者传统的批发商,零售商从扩大自身销量、被迫完成销售任务、由于技术能力所限的角度出发,和电子中间商合作进行产品销售,从而延长了传统的生产商-中间商-消费者的渠道模式。我们也可以发现,淘宝,ebay的所谓c2c业务,大量卖家并非具有玩票性质的、转让二手闲置物品的普通消费者(customer),而是一些传统的批发商、零售商,这也是典型的传统中间商借助电子中间商,从而延长了传统的生产商-中间商-消费者的渠道模式,这使得传统的渠道并得更长,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渠道的大量出现使得传统的渠道冲突问题变得更为复杂,更难处理,这给生产商和传统的中间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综上所述,就渠道类型而言,仅仅只有第一种网络渠道模式缩短的传统渠道,第二种、第三种网络渠道模式并没有改变传统渠道长度,而第四种网络渠道使得传统渠道更长、更复杂。那么,我们很难断言,网络渠道缩短了传统渠道,减少了中间环节这一网络营销优势。

进一步说,由于渠道缩短而派生出来的所谓网络营销降低营销成本的重要优势也很难成立。相反,我们可以想想,生产商在处理网络渠道延长传统渠道,带来渠道冲突问题上所耗费的成本是难以估量的,而传统中间商在负担传统模式的税费、水电、房租运营成本的同时,还要在与电子中间商合作的问题上进一步投放大量新的营销成本。我们很难断言,网络渠道降低了所谓的营销成本。

(二)现有理论对于网络营销的不足之处的探讨应该突出重点

现有理论对网络营销的不足之处分析主要集中诸如,网络基础设施、物流、支付手段、安全性等等问题上。这些问题固然存在,但都是技术实现层面上的问题,却忽略了网络营销所带来的利益冲突问题。本文认为,技术实现层面上的问题的解决只是时间问题,随着国家财政的投入,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均收入的增长,消费者价值观念的变化,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而网络营销所带来的渠道冲突,包括传统渠道与网络渠道之间,传统中间商与电子中间商之间,两渠道并存模式下的生产商与传统中间商、电子中间商之间的冲突不会随着国家财政的投入,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均收入的增长,消费者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需要各方力量正视。

三、网络营销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力量

现有理论中,对网络营销的互动性、便利性、跨时空性的特点分析才是在探索网络营销的核心优势。

正是这些优势使得消费者越来越离不开网络,消费模式发生重大改变。我们可以把网络看作是一个不连续的创新,它客观上要求企业的营销模式也要随着发生重大改变,而这对于传统模式以及传统模式下的利益主体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所以网络营销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力量。

(一)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相比具有极强的互动性、便利性、跨时空性

网络媒介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无时间地域限制、无时间版面约束、内容详尽、多媒体传送形象生动、双向交流、反馈迅速等特点,有助于企业实现全程营销的目标。

一方面,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可以与消费者实现互动。企业可以通过电子布告栏、在线讨论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在营销的全过程中对消费者进行即时的信息搜集,同时也为消费者有机会对产品的设计包装定制服务等发表意见提供方便。企业能够将单方面主动传播和实施变为在网络上与顾客互动的沟通和交流,使销售效果更加有效。比如,商场在网络上发布产品信息,发布网络广告宣传,顾客在任何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面前,即可咨询,实现互动沟通,在线完成销售交易。

另一方面,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实现充分互动。某些情况下,企业仅仅提供平台,供消费者产生互动,这样的网络营销模式同样充满商机。如最近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sns网站热潮,这类社交网站页面上网络广告较少,初期发展的时候仅仅提供消费者之间的交互平台,并且凭借与大量app程序提供者的合作,使得这类网络平台更具娱乐性和交互性。虽然现在来看,即便发展较早的美国的某些sns网站盈利模式也并不理想,但随着大量消费者的拥入,他们的娱乐和交友模式都会随着发生改变,伴随而生的是他们消费模式的改变,而这类sns网站也在不断更新企业的盈利模式,app程序的服务,搜索的服务,甚至c2c的平台,这类营销模式的变革即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模式,也会带来现有的网络营销竞争格局的变化。

(二)网络营销是一种创造性的力量

网络营销的互动性带来消费模式的改变,使得企业不得不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

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所面临的将是顾客需要和购买行为的全新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企业必须转向以顾客为中心的新的思维方式,随时听取顾客意见并实时反馈,在此基础上,提供有效的顾客反应营销渠道模式,开展个性化营销。

这一方面要求传统行业的企业越来越重视网络营销的力量,另一方面网络营销内部的不断创新也要求从事网络营销行业内的企业不断创新,以适应全新的变化格局,比如传统互联网企业对新兴的sns网站的重视。

(三)网络营销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力量

网络营销带来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他在改变传统营销模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带来利益冲突,最为典型的是渠道冲突,这包括传统渠道与网络渠道之间,传统中间商与电子中间商之间,两渠道并存模式下的生产商与传统中间商、电子中间商之间的冲突。而且因为网络的信息通畅性,加剧了冲突程度,也使得冲突更加显著。如果处理不当,这对于生产商、传统中间商、电子中间商都是灾难性的。

四、结论

网络营销的优势主要不在于它的渠道和成本优势,主要在于它的互动性、便利性、信息通畅性,并由此带来消费者消费模式的改变;它的不足除了它的技术实现条件外,还在于消费者消费模式的改变使得企业营销模式的改变,并由此派生出的利益冲突。因此说,网络营销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力量。一方面,企业要正视和利用这一新兴力量,另一方面,企业要善于处理这一新兴力量所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卓骏.网络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钱旭潮,韩翔,袁海波/网络营销与管理(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张矢.网络营销[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4]姜旭平.网络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卢泰宏,杨晓燕.21世纪营销创新的焦点[J].销售与市场,2000.

敬畏,是一种力量 第14篇

麦克法登说,早在14年前为姨母打扫房间时他就发现了这本书,但当时他并没有注意到这是一本借来的书。直到最近他再次翻看这本书时才发现,它原本属于温思罗普大学图书馆。

2013年初,美国华盛顿州野生动物管理局收到了一位名叫罗伊的人的来信。他在信中说,在1967年至1970年间,他在该州非法猎杀了3只白尾鹿。随着生命将要走到尽头,他的内心也越来越感到不安。他决定在临终前,主动向野生动物管理局坦白自己曾犯下的罪行,并表示愿意接受惩罚。

野生动物管理局立即与罗伊取得了联系,并且告诉他,非法猎杀白尾鹿的确有罪,但该罪的法定诉讼时效已过,他不会因此受罚。然而罗伊的负罪感并未因免于起诉而减轻。不久之后,野生动物管理局收到了罗伊捐赠给野生动物管理执法部门的6000美元的支票,他希望将这笔钱用于动物保护。

在这两个事例中,麦克法登出于对规则的敬畏,对良心的敬畏,才会在时隔半个多世纪后,归还了那本有价值的史书。而罗伊出于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敬畏,才会用实际行动来为心灵赎罪。

上一篇:市校园读书节活动总结下一篇:2010年党委办公室人员个人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