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有感范文

2024-09-22

清明有感范文(精选18篇)

清明有感 第1篇

《清明有感》原文

井泉槐火几清明,白发红颜管送迎。

荣落智愚千古恨,一时分付子规声。

《清明有感》作者简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清明有感 第2篇

《清明日有感》原文

想见吾儿挈我孙,浇松烧笋杏花村。

自怜久罄青蚨橐,犹喜能赊绿蚁樽。

万事是非双鬓识,十人兄弟一身存。

春残决合为归计,未听啼鹃已断魂。

《清明日有感)》作者简介

清明有感 第3篇

在这个内涵丰富的节日里,我们追思已故亲友,扫墓祭祖,慎终追远;我们缅怀革命先烈,面对丰碑,重温历史,感恩生活。

清明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情感,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清明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祭祀的节日,每到这一天,国家要祭祀天地,保佑国泰民安。个人要祭祀祖先,缅怀祖先的恩德。祭祀行为不仅表达了对祖先的追怀,更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国人通过祭祀,首先表达了对先祖的敬意,进而又上升到对天地的敬畏和对国家的热爱。从一个方面说,祭祀先祖也是可以使一个国家产生凝聚力的过程。

传统节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国家将清明、端午节、中秋节列入法定假日,旨在保护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全球化的趋势,西方文化的冲击,使我们的个人价值观摇摆,对传统地认同感降低,产生了文化价值观的错位。2005年11月,韩国申报的江陵商行祭被联合国教科语言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让我们警醒,在由农业文明转向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在我们兴致勃勃地过着洋节的时候,我们已经人为地削弱了自觉的文化,出现了文化断层。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走向全球化进程中的名片、身份证和识别码,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失去了民族文化地传统,就如同浮萍没有了根;就如同人失去了灵魂;就如同流浪者失去了家园。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只有拾起失落失传统文化,让其重新焕发光彩,才能让文化的传承与繁荣推动民族的进步。

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传统文化不是一个民族前进的阻碍,而是这个民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在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时代,各种文化相互融合和碰撞,中国传统文化更显示出其价值。

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是关系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中华文明的内在发展动力,在于它的刚健有力,在于它的开放包容,在于它的变革创新。在这里,悠悠古韵与勃勃生机是有机结合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内在统一的。传承是基础,创新是生命,两者是不可偏废。

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既要在文化传承方面多做扎扎实实的工作,还要与时代主题相结合,始终立于时代文化大潮的前列。我们要创造既富有民族优良传统又有鲜明时代特点,既立足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既正视国情现实又放眼未来的新文化。

清明时节话“清明” 第4篇

尤其令人忧虑的是,一些党员干部在清明扫墓中铺张浪费,搞什么跨乡过县“寻根问祖”和“宗族大祭”,浩浩荡荡讲排场、求威风。有的借机损公肥私,搞公车接送,用公款吃喝玩乐;有的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用于祭祖的物品也越来越“现代化”,纸质别墅、轿车、彩电、冰箱等“家电”应有尽有。有些部门和单位巧立名目,借清明时节公款旅游,迎来送往,花天酒地,尽管地下先祖无知无奈,但老百姓怨声载道。这些做法不仅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更是起了宣扬封建迷信、愚昧落后思想的副作用,与党中央禁止奢靡的要求相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

其实,追溯清明节的由来,的确含有“清明”的内涵。

“清明节”是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延续下来的。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让其子奚齐继位,便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太子之弟重耳,为躲避祸害,流亡国外,跟他一道出奔的一批臣子们,受尽磨难。有一次,重耳饥饿晕倒,一个叫介子推的人忠心耿耿,曾割股(大腿)肉给重耳充饥。19年后,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做了晋国的国君,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可能是因帮助过他的人过多的原因,竟然忘了介子推为他割肉充饥之事。经人提醒之后,晋文公顿感心中有愧,马上派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请了几次,介子推就是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原来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动用御林军上绵山四处查找,结果仍不见介子推的踪影。于是,臣下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一燃,其定会逃出,就此等待,片刻见人。晋文公采纳臣下的建议,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不见介子推出来。大火熄灭后,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悲痛欲绝,当准备安葬遗体时,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此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履,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率领群臣先在山下寒食一日,次日素服徒步登绵山祭奠。行至坟前,却见那棵被烧死的柳树已经复活了,千万条嫩枝随风曼舞。晋文公仿佛见了介子推,敬重地上前折了一枝柳条,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群臣们见状,便纷纷学着折柳插头。祭扫后,晋文公就把那棵复活的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扫墓祭祖,但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带头做到“清明”二字。“清”,清廉也,做到公私分明,洁身自爱;“明”,文明也,坚决摒弃封建迷信,倡导科学文明。其实,不仅仅上坟祭祖要讲究清明,更重要的是做人处世要遵纪守法,讲究良知和本分,特别是工作要清正廉洁,决不做辱没祖先的事情,也不做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情。如此,清明节才会真正“清明”,社会风气才会真正“清明”。

清明有感诗歌 第5篇

就如缠足的外婆被清明的风牵走

呜咽声退回到长山头

不停缝制布鞋。针线里飞过几只雨燕

像丝绸反复照亮微暗的窗口

你是丁香花

辨认身体以外

天庭、星辰。被偶尔说话的月亮看出端倪

泄露香气,表达对亲情十足的信仰

藏在阳春扑腾过的每一寸时光

路到尽头。被人间排挤出队伍

发髻散乱成岁月染白的最后一个镜头

留下皎好脸庞供大地接收

丁香,丁香,带一连串家族去看

清明有感诗歌 第6篇

把春天蓬勃的气象浇灌上面

躺在墓碑下的人会听到除草声

蚂蚁钻逢的路线

而桃花正好经过

密谋一场与土地有关的煽风点火

镰刀,锄头各自为政

死者的亲属只负责烧香,点蜡和鞠躬

花可以鲜艳夺目

水果可以结伴酒瓶显示浪漫

听到琴声

清明有感诗歌 第7篇

他佝偻着身子,像一个黑点;

纸一样的月光里,又像一只

迷途的蚂蚁。

墙上合影在昏暗光线里

清洗宅肩膀女人微笑的鱼尾纹。

他想起纸飞机

和挂起来的青苹果。

哦,另一个世界的月光里

她一定在

清明有感 第8篇

作为农事节气的清明,标志着万物复苏、春耕时节的到来,自此人们必须告别冬日生活的慵懒,辛勤耕作。就像端午节最初并不是祭祀屈原、禁火的寒食早先与介子推无关一样,清明节有它自己的发展演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兼具农历节气、岁时节日等多重身份。

上古的上巳节是“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的节日。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上巳节是古人的性自由节,或者说情人节。那时的人没有私生子的观念,性行为既是一种本能的行为,更是一种古人认为与万物生长、荣枯紧密关联、互相感染的神圣行为。在万物复苏的时日,人们相信男女交合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性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成了一种神圣的祈年仪式,具有浓郁的农耕仪式的色彩。随着“文明”的进步,“文化”的人们开始对性有了诸多的禁忌,但外出野游、踏青、插柳等却被保留了下来,这些都成了后来清明节活动的主要内容,并传承下来。有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记载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外出郊游的盛况。

与清明节有着紧密关联的另一个节日是寒食节。寒食节是载入官方祀典的改火仪式与民间禁火寒食习俗的合成产物。冷食折射出的是先民曾经有也必然经历的食物匮乏阶段。改火仪式标志的是新的耕作的开始。

在《周礼·秋官·司烜氏》中就有了寒食节的信息,云:

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疏曰:夫遂阳遂也者,以其日者太阳之精,取火与日,故名阳遂;取火于木,为木遂者也。

又注曰:为季春将出火也。

这大意是说周代司烜氏这个官是管理取火与禁火的官,仲春时他拿着木铎通知人们开始禁火,季春时再生火。

关于介子推与晋文公重耳的故事,《左传·僖公廿四年》有比较完整的记载。就现有的文字材料看,汉末蔡邕的《琴操》最早将介子推的传说与寒食禁火联系在一起。其大意是说:在重耳逃难时,介子推割腕股之肉,以救重耳。重耳复国后,唯独子推无所得,遂遁入山。重耳惊悟,才使者奉节因迎之,子推不肯出。文公于是令燔山求之。重耳想子推会“火荧自出”,没想到子推抱木而烧死。文公哀之,流涕归,所以是日不得举火。这样,本身是表达先民对再生渴望的寒食有了新的含义。

至晋朝,人们才开始把寒食定在清明前一日。陆翙在《邺中记》有载:“俗冬至后百五日,为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日,作干粥,今糗是也。”一直到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官方才将寒食扫墓列入五礼之中。此后,寒食、清明祭扫、出游的习俗也就合二为一了。

对生的渴求一直是清明出游的主要目的,并由此衍生出许多习俗。清明是舒筋动骨的日子,也是细菌、病毒们同乐同庆的日子。在医药尚不发达的年代,并非百毒不浸的人们自然就通过自己的言行祈求避免三灾八难。戴柳、放风筝、荡秋千等的本意大抵都是如此。至少在唐代就有了戴柳的习俗,这一直延续到近代。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云:“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祓禊于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旧日,广州人在清明前的四五天,要在设于家中的祖宗牌位前和门口挂上一枝柳枝以避野鬼,直到清明后一周才拔除。所以,广州人又把杨柳叫做“鬼怖术”。过去,广西邕宁的汉人在清明各户均插杨柳,有的戴在头上,有的束在腰上郊游或者祭墓。而在数十年前,四川什邡县的人们在清明这一天要用艾蒿缠绕树干,以避蟊虫;妇女们用荠菜花扫灶头,以去蚊虫。

与全国很多地方一样,过去的北京人相信“清明不戴柳,死了变黄狗”。更具地方特色的是,清明人们一定要做饽饽,俗语云“清明不做饽饽,穷得乱哆嗦”。是日做饽饽,既象征人们当下生活境况,也表征着来年生活的富庶。同时,由于天气变暖,妇女们也纷纷在当天脱下棉裤,人们认为如果清明妇女不脱掉棉裤换上夹裤,死后就会变成兔子。

如今在城乡随处都还可以见到的放风筝,实际上人们是通过运动,把整个冬日淤积在体内的不快之气,释放出来,故风筝在民间又称之为“放晦气”。

清明也是两情相悦的日子。汉族不像众多的少数民族,很长时间以来就没有了什么歌节,对于要求女子固守闺房的汉族青年男女而言,相互之间能自由交往的时间场地也就只有庙会和社会准许女子出游的清明、元宵等节日了。在这些时日,男女可自由交往。在重庆、万县等地,曾经还有“上野坟”的风俗。清明前后,不论是贫富人家的女子,俱携酒食结伴而往,择一幽静处野餐,男子不管是否认识,都可以入席,而且相谈甚欢。这显然还有些古之上巳节的遗韵。

但求生者的平安、康健、如意、快乐只是清明节的一个方面,清明节另一个主要的旨趣是生者对死者的缅怀,是生者与死者聚首、絮叨的日子。有着淡淡的哀伤、愁苦,但也有着平和、喜乐。长期以来,对大多数相信有前世来生并在儒家的教化下讲求孝道的国人而言,清明已经与祭祖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这也成为今天国家将清明定为法定假日的一个重要因素。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就再现了一千多年前人们祭奠祖先的情形,云:

乌蹄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青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宋朝一位不太有名的诗人高翥也曾在《清明日对酒》中浅吟道:

南山北头多墓团,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白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除了诗人们对清明祭扫的吟咏,一些风俗类书对此也有很多记载。《旧京琐记》云:“清明,人家上坟,于市上买盒子菜以祀之,即南边之馔盒也。”而成书于明代的《帝京景物略》对此记载更为详尽,云: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桀桀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皆醉。

从这些文字可以品味出古时人们祭扫祖先的虔诚、悲哀、热闹和从容,也说明传统社会中生活的人们不仅是时时处处祈求自己的健康、平安、如意,也同样为亡灵祈祷,根据自然的变化,适时应景地为故去的亲人锄去坟头的杂草,给坟头穿上新衣,为先人们焚烧钱粮,祈求先人的庇佑。在坟前,人们向祖先诉说现世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向祖先汇报自己的所思所得。长时间以来,与鬼节和农历十月初一一道,清明节为生者和死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就在清明坟头这个平台,生者——未来的死者和死者——过去的生者,自由地进行着在生者与生者之间、死者与死者之间不可能有的交流。伴随着缕缕青烟、悠悠纸灰、声声爆竹,血脉、香火、文化就这样在大小不一的坟头延续、传承。

中国地域广阔,同样是清明,各地风俗也有差别。在四川剑阁,在解放前后,当地人经常都是几家、几十家或者是全宗族一起祭祀祖先。在清明的当日各家自己准备好自家献给祖先的酒肉、香、纸,携男带女列队在山岭之间依次祭扫列祖列宗的坟墓,时间往往要持续七八个小时。对于过去的广西横县人而言,如果家中当年生了男孩,在第一次“拜山”(清明祭祖)时,一定要杀一只公鸡,献在祖先的坟头,告知祖先家中“已添丁”。

在有的地方,清明还是葬礼真正结束的日子。清明这天,象州的汉人要“捡金”,即二次葬,把埋在地下棺材中的老人的骨头取出来,放在特定的坛内另行安葬,使亲人的遗骨永世长存。

从传统社会清明种种习俗可知,作为四季轮转、生命交替的一个特殊节日,清明在人们的生活中意义非凡。这些活动、习俗都是在人们长时间与大自然的交流、对话中形成的,是人们融入大自然的一种自发的行为,蕴藏着人们的宇宙观、世界观和对生命本真的理解。郊游、踏青、插柳、放风筝等等都是人们对自然和自身在某种程度的认识之后,对人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对人自身肌体以及群体关系的调试。而对亲人坟墓的祭扫则在联结生者与死者两个世界的同时,通过对死者的祭祀,缓冲、调和着生者之间的关系,增进亲情与凝聚力。

20世纪以来,在“破除迷信”的大旗下,曾几何时,祭祀祖先、清明上坟都被笼统地斥之为“迷信”。很多祖坟被撬,族谱被烧,石碑被砸,城乡私人性的祭扫活动都被不同程度地扼制,关于祖先的印记,我们越来越淡漠。讲究实际、相信金钱万能和拼命工作并享乐的人们不但少了对天地、神灵的膜拜,也少了对先祖的缅怀、追思,少了生活中最不应该缺少也是最为珍贵的“敬畏”。快节奏的生活和清明节没有法定的假期,使繁忙的都市人只能在行色匆匆之间,在自己亲人的墓地或墓碑前惊鸿一瞥。而在广袤的农村,当大批农民流入城市,祖先的亡灵就寂寞地在这冬春转换的时日孤独地困守在凋败的墓穴。

清明之后永“清明” 第9篇

今年的清明节已经过去,但是,清明前发生的一幕幕暖人心怀的事件,所带给我们的思考和记忆并没有“过去”。

慎终追远

今年,习总书记来到他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河南兰考县。兰考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习近平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对前来参观学习的河南省中牟县的党员和干部说:“我们来是同一个目的,我也是来学习的。”并在纪念馆会见了焦裕禄的5个子女和当地部分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习总书记说:“……最根本是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就像焦裕禄一样,把老百姓看成父母……”他说,学习焦裕禄时我上初中,当时政治课老师读报,读着读着便哽咽了,听着听着我们也流泪了。焦裕禄精神影响了一代人。很多东西存在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就是这短暂的一刻化为了永恒。

总书记接着说,我们要看焦裕禄是怎么做的,对照自己,见贤思齐。我们要深入思考一个问题: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时间并不长,但给我们留下这么多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什么样的精神财富?

3月,韩国归还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27日晨,韩方22辆车运送437名韩国士兵从韩国坡州出发,一位韩国军人手托一具棺木,每个人口罩下是严肃的面容。相比于韩方对遗骸的尊重,中国人民更是以史无前例的隆重仪式,迎接烈士魂归故里!

“欢迎志愿军忠烈回国,我是中国空军,代号751,奉命为你全程护航。”3月28日8时25分,2架挂载实弹的沈空航空兵某师国产某新型战机确认运送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的飞机后,长机程远森通过机内语音系统庄严报告,随后穿云破雾,以威武严整的战斗队形加入护航编队,护送载有437具烈士遗骸的民航客机飞赴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在沈阳桃仙机场,来自陆军第39集团军的545名礼兵军容严整,以国礼隆重迎接烈士遗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并发表讲话,向志愿军烈士表达最深切的怀念和最崇高的敬意。40余辆军用卡车载着烈士忠魂,在志愿军老战士代表及后人代表的迎接下,驶进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看着车辆上悬挂的“烈士业绩永载史册”“祖国和人民永远铭记你们”条幅,我的眼睛湿润了!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告诉我们: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念祭祀祖先,这样做就可以使老百姓的道德风俗归于淳朴厚道了。慎终追远是孝道的体现,按照孔子另一位高足有子的说法,也就是仁道的根本。所以过去给皇帝的奏议常有“圣朝以孝治天下”一类的话。普通人家的祖宗牌位上面也总是有“慎终追远”这四个字,表示这是一个讲孝道的家庭。直到今天,一般中国家庭也没有废弃“慎终追远”。虽然很多家庭的祖宗牌位已没有了,但父母去世的丧事还是要慎重地举办,清明时节,很多家庭也还是没有忘了上一上祖坟,烧几炷高香。

孝道得道

而在清明节前,总书记的考察工作,参访焦裕禄纪念馆,会见焦裕禄的子女,并言谈间时刻不忘自己的父亲;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国礼隆重迎接人民志愿军的忠魂回归故里,这就是“慎终追远”,是暖人心,得人心的好事。

孝道本身源于感恩之心,移植于社会就是仁爱。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外界环境给予的许许多多有形或无形的帮助或支持。一个人如果有了感恩意识和仁爱精神,一定会对大自然、对国家、对社会、对团体,乃至对他人心怀感激,并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给予回报。感恩者也就在这种知恩必报、舍己利人回报社会的道德选择中迈向了高贵。

《孝经》中“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诉我们:传承孝道,先从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做起,然后把对父母长辈的孝敬与关爱之心扩散到社会其他成员的身上。这种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方法,不唱高调,不是“高、大、上”的口号,更符合人性,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更能达到回归孝道文化的效果。孝道得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有可能。

读《清明》古诗有感 第10篇

高菊磵《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

泪血染成红杜鹃。

月落狐狸眠冢上,

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赏析:

闲来无事,捧起一本民国时期某书局出版的竖排书——《千家诗释注》,读到卷下时,一首宋人高菊磵的七律诗映入眼帘,诗名曰《清明》,在古朴的书页映衬下,那娟秀的行楷字令人赏心悦目,那繁体的诗句仿佛也有了灵性,读来也令我荡气回肠了。

这首七律是作者高菊磵,在距今10左右,以清明为题写就的。清明节气在我国是个重要节气,这时的气候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来说,已进入到春和景明之时:万物生发,草长莺飞,人们穿着的衣物也逐渐单薄起来。清明节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名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介之推设定的。清明节的前三天,人们在吃饭中不动火,就吃些寒凉的食物,顾名思义“寒食”是也。清明节又是民间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的前三天或后四天,都可以到先人的坟上摆些祭品,烧些纸钱,以示祭拜。

民间有前三后四的说法,只有在这几天里,阴间才向我们阳间敞开了大门;假若你想给先人送些东西,或者交流一下,这几天里这可能是可以的。也许是高先生在清明这一天也带了些祭品和纸钱,到他家的先人坟上凭吊了一下,晚上归来,回到了家中,妻子置办了几个下酒小菜,他端上了二两小酒,开始了反思。这时,堂中烛明,儿女欢笑,其乐融融。

二两小酒下肚,想起了先人的抚育之恩,不免悲从中来,感怀下涕,哭出了声来。在悲泣中,诗意也在他的心头开始萌发,草长莺飞了!

他的思绪又回到了墓园之情景。首联吟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颔联吟道: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把酒感怀,怅惘凄然。现已入夜,村中灯火阑珊,先人们却夜宿荒冢,只有狐狸为伴。颈联吟道: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不因世事的`儿女们是不知道大人们的心思的,他们只管享乐,他们什么时候能真正地理解大人的心事呢?

酒过三巡,夜过五更,碟中残豆几粒,壶中几许省酒,高先生宽带薄衣,其间昏昏,伏案睡去,醒来后,不觉身感寒凉。他把仅有的省酒倒入杯中,吟出了尾联: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高菊磵先生醉了,在1000年后我看到了他的醉,他暂且把读书人的理想和追求抛到了九霄云外,他竟然吟出了“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的诗句,他能对得起列祖列宗吗?他在坟上摆的那些祭品,他给先人们烧的那些纸钱,不都成了骗人的玩具了吗?

掩卷沉思,前段时间我也看到一个醉的,那毕氏竟然在某国大使馆设立的酒宴上买醉,不知道是真醉还是假醉,在清明期间,公然辱没我们共和国的先人和共和国的缔造者和当今的保护者——人民解放军,公然对地主阶级喊冤叫屈,我想,他不是真醉,他是假醉。

5月9日,我们高调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规模空前的阅兵式,欧洲部分国家在5月8日也举行了相应的仪式。举办这些仪式的目的,是纪念我们的胜利,纪念那些为夺取胜利死去的将士。死者长已矣,再隆重的仪式他们都不会知道了,那些祭祀的美酒,正如高菊磵先生所说,一滴也不会到九泉了。

清明扫墓有感 第11篇

看着一排排的墓碑,我思绪万千,想的很多很多。人作为一个生命赤条条地来到世间,只有几十年,至多一百多年的时间,人生是短暂的,生命的过程就是生老病死,死亡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无法回避的,它是人生的自然规律。当然,我们人来到这个世间不是为了死亡而活着,而是为了享受生命的美好过程,让生命过的充实、愉悦、有意义,这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看着这些已经逝去人的墓碑,我更加感到人生的可贵,对生命的真谛有了更深的感悟。想想他们长眠在此,我们这些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是多麽幸福,我们还有什麽不满足?还有什麽想不开的事呢?还有什麽东西比生命更重要的呢?

读《清明》古诗有感 第12篇

无论山高路远,山道崎岖,道路沥淋,车多车少,总要为一分情,一分意,十二分的哀思

不顾路途的遥远或颠簸,马不停蹄,车马劳顿,只为故人送上亲人的`祭奠。

欲哭无泪,欲唤无声,欲想无眠。逝者逝亦,呜呼哀哉。

人有旦夕祸福,人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无尽的灿烂文化遗产,后人是可望而不可及。

我感谢前人,他们用无尽的智慧和人世间无尽的情感给后人留下了难也描绘的词语和读不完的诗篇。

山高流水,沧海桑田,走在前面的人总不会希望他的子女,朋友,亲人活在过去吧。

所有的故人,你们安息吧。

清明 第13篇

我奶奶一边和她的老姐妹们唠嗑, 眼睛却不时地朝山脚下的那条水泥路上瞥去。

白色的水泥路在绿野间蜿蜒, 甲壳虫似的车, 蚂蚁似的人, 奶奶的眼睛在他们的身上一一地停留, 她知道, 春风一吹, 她的儿孙们就要上山来看望她了。

“清明正是三月春, 桃红柳绿百草青;秋千荡起笑声落, 黄花青果争上坟。”我的母亲早已从镇上买来了花花绿绿的纸, 用刀把纸铰成一串串像铜钱状的飘钱, 然后再用锡纸折成一个个亮闪闪的大元宝, 准备上坟时孝敬给故去的长辈。在这上面, 母亲做的很大方, 给故人的钱总是备得足足的。父亲呢?则把他平时舍不得吃的好烟好酒拿出来, 准备上坟分给他的亲人们尝尝。

我们这些小孩也掰着手指在盼着清明到来,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 清明在我们的期盼中一天天走近。

阳光已有些暖了, 风却还有些凉, 油菜花鲜艳而明亮, 在山顶凉亭上张望着的奶奶, 突然撩起衣袖擦了擦她的眼, 再撩起衣袖擦了擦她的眼, 终于看清, 明媚的春光里, 儿孙们真的来看望她了。

奶奶住的地方叫蒋山, 蒋山不高, 却清幽灵秀, 奶奶在世的时候就相中这块风水宝地, 常瘪着嘴说, “有福之人山上搁, 我老了, 你们就把我送到这山上去。”

老了的奶奶是被唢呐吹吹打打送上山的。坐在小盒子里的奶奶喜滋滋地想, 又做了回新娘子呢。她的许多老姐妹们———瘪嘴老太林生娘、卖鸡蛋的老虎婆、会做裁缝的小姨娘等等, 也都早已过来了, 她们的陵墓亲热地挤挨在一起, 奶奶不寂寞。

现在, 住到了山上的奶奶就在这明媚的春光里看着她的儿孙们一步步走上山来。

走在扫墓队伍前面的自然是我们这些小孩了。孩子们是骑着竹马来的, 手里拿着杨柳枝做的马鞭, 嘴里还得儿得儿地学着马叫, 心儿早已飞上了山。山上有杜鹃花, 还有画眉鸟, 最主要的, 父亲的挑担里那些好吃的在勾我们的心。

清明节前, 母亲总会去阡陌上割一种棉茧头的草, 这草用石灰和热水炝过洗净后, 再和着糯米粉揉成团, 包上馅, 便做成了江南清明的时鲜棉茧头团子。棉茧头团子绿莹莹, 甜糯糯, 闻一下, 香;尝一口, 鲜。这吃了打巴掌也不肯放的棉茧头团子得让先人们尝过后才能归我们。

先人到底吃不吃这棉茧头团子, 我们不知道, 就像不知母亲折的大元宝在那边能不能真当钱用?但我爹娘却相信祖宗神灵会感知他们这份虔诚的。

“娘, 清明了, 我们来看你老了。”爹站在奶奶坟前说。奶奶坟头的青草哗哗地响, 奶奶说, “孩儿们啊, 我也想你们啊。”

爹抖了抖手里拿着的鼓鼓囊囊的纸钱, 底气十足地大声说, “娘, 我来给你老送钱用了。”“呵呵, 有钱喉咙都大了啊。”奶奶笑着责怪道, “要这些烂纸有啥用?你就不能实在些!”

爹的脸一红, 娘忙把挑担里的供食摆放出来, 青团、水果、小菜、甜酒放了一祭台。“娘, 我包了几个青团, 你来尝尝鲜吧。”一阵微风吹过, 奶奶从树梢上飘然而下, 似乎又闻到了田野的花草气息, 稻米的清新气息, 尘俗里的甜美气息, 她不禁醉了。

奶奶说, “还是媳妇贴我的心。”

醉了的何止是奶奶呢?春风轻柔, 太阳温暖, 坟前的树枝摇曳, 它们也都被这清明的浓浓的亲情陶醉了吧。花花绿绿的飘钱挂在坟头, 纸灰如白蝶在风中翩飞, 坟头上的杂草已被清理, 奶奶端坐在袅袅的青烟中看着我们微笑。爹说, 大家再给老祖宗磕个头。

奶奶, 明年清明再来看你。青团的清香在嘴里弥漫, 清明就如满野的青草一样在我们心头生长。

(选自《文苑》)

读《清明》古诗有感 第14篇

背着这首古诗,我想起了清明节。清明节,又称郊游节,是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的阳历。这是春天美丽植被绿化的季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好时机(古代称郊游)。因此,古人有清明郊游、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清明节作为一个节日,不同于纯节气。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和季节顺序的标志,节日包含一定的习俗活动和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也是祭祖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在清明节扫墓。

根据旧习俗,扫墓时,人们应将葡萄酒、水果、纸币等物品带到墓地,在亲人墓前祭祀食物,然后焚烧纸币,在坟墓上培育新土壤,在坟墓上折叠几根绿色的新枝,然后磕头祭拜,最后吃酒回家。

一路上,小丽明白了这些道理,还在八路军叔叔墓碑上献上了一朵白花,表达了对他们的钦佩!

清明祭祖有感 第15篇

清明前一日,我回到了老家蒲城。早上十点多,吃罢饭,二伯、四叔和我便去祭祀先祖。

先前往村北,出村,沿着麦田间的畦畔,行不多远,便已至目的。这里早已找不到坟茔的踪影,和四周一样都是平坦的麦地,沉睡了一个冬季的麦苗刚刚苏醒,绿油油的,长势很是喜人。我问二伯和四叔此处埋葬着哪位祖先,他们竟说不清楚,只是说记得小时候这里曾有一大片坟墓,爷爷说过埋葬的全是各位先祖。我不禁有些凄然,先祖们辛苦一生,我们对他们却知之甚少……

面朝西北跪倒,插上钱串子,焚上香,点燃纸钱和烧纸,再把坟春(清明祭祀专门蒸的一种馍)掰上几块、刺金面(将一种叫做刺金的野菜切碎揉在面里做成的面条,类似于菠菜面)挑上几条、点心奉上几个给列祖列宗。大家磕过头,点着了鞭炮,在爆竹声中,这里的祭祀结束了,我们离开了祖先的安息之地,转往村西而去。

往村西大概两里多,是村子现在的公墓,我的爷爷和奶奶便长眠在此。骑着摩托,我们几分钟就到达了墓地。爷爷奶奶的墓还比较完好,是2009年奶奶去世三周年时新修葺的。陵墓前,石碑高高耸立,石碑上,简短的几行字便概括了爷爷奶奶的一生。我心中暗想,若干年后,不知我又会被用哪几行字来概括呢?墓碑上,有着一处很明显的缺陷,是凿刻时出的错误。在落款处,本应刻上二零零九年,但是刻的时候漏了个九字,便成了二零零年。墓碑是在富平的一个石碑工匠那里订做,颠簸百里送来的,然后,赫然发现时间竟然刻错了。村人议论纷纷,有人说让碑匠重新刻字,1

有人说至少要把刻错字的这部分磨平重刻,还有人说应该少付工钱……最后的解决方案简单至极,父亲让那石匠直接在零字和年字中间加刻了一个九字。于是,墓碑最左侧,年月日这十几个字日期落款,本都是均匀地相隔三寸,却在零字和年字中间很别扭地加了个九字,看上去非常扎眼。父亲他们说:“要把碑子磨平重刻的话,碑匠要多费很多事的,现在这样就可以了,又不会造成歧义,相信你爷爷奶奶也不会怪罪的。”是啊,爷爷奶奶一生宽厚待人,与世无争,他们是一定不会怪罪的。父亲的话中,饱含着真切淳朴的人生哲理和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

依旧是和刚才一样的简单的祭拜仪式:坟头插上钱串子,坟前点着香,烧了烧纸和纸钱,石桌上摆了坟春、点心和刺金面(爷爷奶奶的墓前有贡桌),响一挂鞭炮,便磕头离开。

伯父、父亲都已年过花甲了,看着他们霜染一般的白发,看着他们开始蹒跚的背影,我知道,他们在一天一天地老去,到离开世间的日子也一天一天地近了,一瞬间,无尽的哀伤涌上我心头。父母们辛劳一生,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将我抚育成人,我却无能为报。努力克制着自己,眼泪才没有落下来。若干年以后,他们会静静地躺在这里,接受我们的祭奠。再若干年以后,我,或者我的骨灰,也会默默地躺在这里,等待着后人来祭奠…..天地之道,在于更替循环,人也是这样,一代一代地更替繁衍着。

每个人都是这样,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地度完一生,为儿女子孙操碎了心,同样,子孙又为自己的子孙操劳忙碌。可是,能有多少儿女给予了父母足够的关心呢?乌鸦尚知反哺,羔羊且懂跪乳,动物如此孝悌,这该会让很多人感到羞愧吧?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去关心下父母,及时尽

清明节有感 第16篇

社旗县太和乡龙池小学 赵燕青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 对先人的思念之情。现在清明节也成了法定假日,这样使我们上班族有了空闲时间去先人的墓前悼念。

这一天,我们会来到墓前,放置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也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和快乐地生活着。此时,我们不禁会想起他们曾经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

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潸然泪下。

远处春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帘,鸟儿唱着春天的奏鸣曲,漫山的桃红柳绿,遍地金黄的油菜花,“嫩芽吹叶落”,绿油油的

嫩芽长了出来,到处是一片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这是一个充满期望和祝福的季节。清明时节,让我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 日子里,我们在缅怀过去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珍惜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不要虚度了这样一个美好的人生。

又是清明雨纷飞 第17篇

在开往陇南的路途, 天仿佛知晓人的心情, 小雨如约而来, 雨轻溅车窗, 如泪如花, 一丝寒流掠过, 心也如这凉雨, 潮湿起来。不禁想起了《清明雨上》这首歌:

窗透初晓日照西桥云自摇

想你当年荷风微摆的衣角......

雨打湿了眼眶

年年倚井盼归堂

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

又是清明雨上

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

有许多年没有到母亲墓前拜祭了, 那里长满了青青的杂草吧?也开着有如菊花一般小小的黄色的蒲公英花么?或许还有一团团的野杜鹃, 如当年母亲的花头巾……

在温暖的帕萨特上, 我似醒似睡, 任淅淅沥沥的雨点飘入梦中。朦朦胧胧觉得, 自己正睡在老家热烘烘的土炕上, 听雨打屋瓦滴滴嗒嗒的声音, 仿佛又回到幼年的日子, 如此清晰地感觉到了母亲的叹息, 如此接近地听到母亲的啜泣……

快到陇南时, 天渐渐放晴了, 眼前的景象也不觉明快起来, 白龙江畔处处盛开的是红的桃花和白的梨花, 近处的油菜花, 远山的云雾, 一切是那样地亲切。

春到陇南, 漫山遍野盛开着粉红的山杏花, 显示着勃勃生机。桃红柳绿掩映着青砖瓦舍, 若不是点缀在村庄里那一处处蓝色的救灾帐篷, 真让人忘却了地震带来的伤痛。马路上时不时地碰上呼啸而过拉运建筑材料的车辆, 那是灾区的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灾后重建。哦, 这是灾区的春天, 这是独有的风景!

快一年了, 在伤痕累累的灾区, 大自然用绿色顽强地修复着地震给山头留下的一处处惨白的伤痕, 树木和小草倔强地生长。“风吹旷野纸钱飞, 古墓垒垒春草绿”。逝者的坟头上一簇簇或白或黄的纸钱在风中摇曳着, 生者用重建美好生活的坚实步伐, 完成着大灾难后的自我修复。“幸存下来了, 就要好好活下去。”这是悼念遇难者最好的方式。伤口总会慢慢愈合, 永存的是人间真情与相互关爱和帮助。

黄昏时分, 我踏着泥泞终于回到老家那熟悉的小山沟, 祭扫了母亲的坟墓。望着忽明忽灭的香火和那一缕青烟, 夜色下总有丝丝挥之不去的惆怅。

逝者已去, 生者坚强。真心希望地震灾区群众化解悲伤, 增强信心, 不屈不挠, 坚强地重新站起来, 重建美好新家园。

清明节有感 第18篇

朝阳小学 四(2)班 王彦琛

今天是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通过读书、查资料、看电视学习了解了清明节习俗,知道了清明节由来。

清明节的习俗十分丰富有趣,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死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由来: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

在清明节,我听妈妈讲,现在农村和城市祭祀哀悼方式不同。在农村,传统的祭祀方式是上香、烧纸、摆供、磕头,然后再在先人的坟头填上几抔黄土;在城市,扫墓、磕头则是比较普遍的方式。

上一篇:作文课:观察人物特点下一篇:大学生个人总结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