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调查范文

2024-07-24

免费邮箱调查范文(精选6篇)

免费邮箱调查 第1篇

国内电子邮箱(大附件收发服务)调查

关于解决国内电子邮箱大附件(10M或以上)收发问题的调查,本人分别从企业邮箱运营商和网络存贮产品(网盘)两方面着手,具体情况如下:

一.企业邮箱运营商

(1)腾讯公司 QQ邮箱(邮件中转站)

空间为2G,单个文件最大为1G。该功能为QQ邮箱附带功能,不能作为单独产品提供第三方服务。

(2)新浪公司 新浪邮箱(附件中转)

空间为2G,单个文件最大为2G,支持多个文件同时上传,支持断点续传。该功能为新浪邮箱附带功能,不能作为单独产品提供第三方服务。(3)盈世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尚易邮箱(网络硬盘)

空间为4G,单个文件最大为1G。该功能为尚易邮箱附带功能,不能作为单独产品提供第三方服务。

(4)广州拓波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Turbomail邮箱(网络硬盘)

空间为2G,单个文件最大为1G。该功能为Turbomail邮箱附带功能,不能作为单独产品提供第三方服务。

(5)网易公司 网易邮箱(网络硬盘)

网易旗下八大电子邮箱(163.com、126.com、yeah.net、vip.163.com、vip.126.com、vip.188.com、专业企业邮箱、免费企业邮箱)2G网盘空间,该功能为网易邮箱附带功能,不能作为单独产品提供第三方服务。(6)雅虎公司 雅虎(yahoo)邮箱

雅虎提供单个附件20M收发服务,不提供超大附件以及大附件中转服务。

二.网络存贮产品(网盘)

(1)localhostr的特色在于:可以很方面的分享文件,只需要三步(选取,上传,取得网址)。

上传速度方面还可以,无限容量、无需注册、单个文件最大50M、保存30天,任何文件都可上传。可以使用localhostr主页上传或者专用上传工具,下载不需要密码或者提取码,不需要专用下载工具。对中文支持不好,操作方便。

(2)Xdrive 为AOL提供的一款网络磁盘服务,免费帐户提供5G的空间。Xdrive还配有一个名为Xdrive Desktop文件管理工具,下载后安装到本地系统上,就通过这个软件来备份你的本地文件到Xdrive,而且它还会生成一个带盘符的本地磁盘,可直接把 文件拖进该磁盘上传到Xdrive,非常方便。不支持外部连接。

(3)金山快盘是金山软件基于云存储推出的一款免费网络存贮服务,需要专用文件管理工具,不支持外部链接,5G空间,可免费扩展(参加推广)。

(4)RayFile是一款提供在线存储和网络寄存的服务。能够提供价格低廉和快速的线上存储和远程备份能力,并提供广告支持服务,同时还提供配套的高速便捷的上传和下载工具。无限空间、永久储存、文件上传无大小控制,必须注册才能使用,支持外部连接HTTP下载,支持提取码,支持专用下载工具,操作繁琐,对中文支持好。(5)联想商务网盘基于云存储推出的一款免费网络存贮服务,需要专用文件管理工具,不支持外部链接。

(6)网易网盘 文件限制:512M的163免费邮,单个文件不得大于50M,不支持外部链接,与网易邮箱集成使用。

免费邮箱调查 第2篇

亲爱的同学:

您好!

5月12日以来,汶川大地震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心理等方面带来了巨大影响,尽管远离灾区,灾难依然震撼了我们的心灵。为了将来更有效地应对危机,以良好的心态继续学习和生活,我们恳请您抽出几分钟时间,认真如实填写此份调查问卷,藉此思考自己面对灾难的反应和态度,以及增加对地震常识的了解。本调查各项答案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1.我国是什么的重要分布区?(多选)

A、喜马拉雅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 C、地中海地震带

()2.哪种地震造成的破坏最大?

A、构造地震B、人工地震C、火山地震

()3.世界有两大地震带,他们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量释放在哪个地震带上?

A、环太平洋地震带 B、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4.损失90%是由什么造成的?

A、房屋倒塌 B、公众的防灾知识欠缺

()5.小?

A、越大 B、越小

()6.地市县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内的临震预报。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力发布地震预报的意见和消息吗?

A、有 B、没有

()7.如果听到"",你有什么反应?

A、很紧张,到处打听消息

()8.A C、完全不能预测

()9.(B、就地躲在大件商品或柱子旁,保护好头部,避开货架和易碎品,震后迅速从楼

()在街道上行走时遇到地震怎么办?

A B、就地蹲下,躲避地震 C、用书包等柔软物件挡在头顶,迅速跑向宽阔场地()12.地震时在海边怎么办?

A、尽快向远离海岸的方向转移,避免地震海啸袭击 B、跑向大海

()13.震后救人的原则是?

A、先救近后救远 B、先救熟人后救生人

()14.地震时若被压埋如何求救?

A、拼命呼救 B、敲击呼救 C、耐心等待

首届免费师范生发展状况调查 第3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是以华东师范大学的首届免费师范生为调查对象, 选取了2007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20名免费师范生进行试测, 其中男女各10人, 性别比例协调。问卷调查样本覆盖了华东师范大学所有招收首届免费师范生的专业。调查问卷发放842份, 回收612份, 有效问卷610份, 有效回收率为72.4%, 见表1-1。

本研究将“发展状况”界定为以下几个维度:对家乡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关注和了解程度、是否愿意回家乡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师德和教师技能方面能否胜任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履约情况、未来发展规划、自身发展的瓶颈。

本报告主要采用人种学和实证的研究方法, 通过自身的体验与观察、问卷调查以及访谈调查获得真实可靠的资料。

二、调查结果

(一) 首届免费师范生的基本信息

1. 性别比例

调查样本显示, 华东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男生占35.25%, 女生占64.75%。可见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女生人数几乎是男生人数的2倍。

2. 生源结构

首届免费师范生几乎遍布全国, 覆盖了25个省市。但如果按照我国区域划分成东部、中部、西部来看, 第一, 绝大大多数学生都来自中西部, 其中几乎80%的学生来自中西部, 只有19.20%来自东部。第二, 超过半数的学生来自落后农村和乡镇, 其中来自农村、乡镇、县城和城市的首届免费师范生分别是41.05%、14.45%、15.76%和28.47%。

3. 父母职业

统计结果显示, 约50%的学生父母是农民;父亲是农民的比例为40.41%, 母亲为农民的比例为48.51%。学生来自工人家庭, 其中父亲和母亲的比例分别是14.71%和11.33%。

(二) 首届免费师范生的发展状态

1. 对农村义务教育关注和了解

调查发现, 只有37.05%的学生对家乡的农村义务教育较为关注, 62.95%的学生没有主动关注的意愿;28.41%的学生对家乡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了解比较多”, 38.42%的学生“了解一般”, 33.17%则“不是很了解”。

研究还发现, 学生获取家乡农村义务教育信息的主要途径各不相同。28.15%的学生是通过“与同学或同辈交流”, 21.85%是通过“与父母或长辈交谈”, 20.83%是通过“学校的宣传或老师的介绍”, 学校或老师的介绍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情况, 19.35%是通过“新闻报纸网络等媒介”, 只有8.15%是通过“走访家乡农村义务教育学校”。

2. 回家乡农村任教意愿

学生与学校以及学生所在地签署的三方协议《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中明确规定, “毕业后回生源所在地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

第一, 愿意和不愿意回家乡农村任教情况。38.03%的学生表示不大愿意, 17.87%的学生表示比较愿意, 44.10%觉得还行, 但多少也有些无奈。总之, 61.97%的学生能够接受这一条款。但是能够接受“回家乡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单这位一:条人款的出发点却各不相同。其中36.83%的学生是从家乡农村教育发展的角度出发的, 无论是想“为农村基层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1.54%) , 还是想“给农村的孩子带去知识和希望, 改变他们的命运” (15.29%) , 15.87%是“为了完成免费教育协议中的义务”, 16.92%是为了“磨练自己的意志”, 10.67%是为了“增长自己的才干”, 8.65%是“出于对支教的向往和好奇”, 4.04%是为了“体验农村生活”, 人在艰苦条件中往往能迸发新的智慧;还有6.44%是“为日后自己可以获得政策上的倾斜以及相应的优待打基础”。

同时, 课题组对38.03%的学生不大愿意“回家乡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的原因进行了统计, 发现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农村任教两年不利于自己未来的发展” (26.17%) 。有些学生想继续深造, 可是国家政策要求直接去农村服务;有些学生认为新教师的培养塑造非常重要, 如果在刚毕业的时候就被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 自己很难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有人认为在农村学校任教没有什么出路, 晋升也比较慢等。二是“服务两年能起到的作用很小, 意义不大” (19.39%) 。从访谈中了解到他们认为仅仅凭借免费师范生无法改变农村落后教育现状, 无法从实质上增加农村优秀教师, 解决问题的关键应该是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三是“农村教师工资太低” (13.73%) , 虽然现在国家又实施了绩效工资制, 但农村教师工资相对还是很低, 作为一名“985工程”的大学毕业生, 很多人对自己的工资期望都很高, 因此巨大的工资落差使得他们不愿意去农村服务。

访谈与调查还发现, 如果让免费师范生随意选择任教学校, 49.67%的学生会选择“东部等发达地区的农村”, 31.31%更愿意去“中西部等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村”, 剩余14.43%的学生认为“哪里都行, 只要当地接受就可以”。选择去“东部农村”主要是因为东部经济发达、教师各种待遇比较好、发展机遇多、交通便利、能够学到更多。而选择去“中西部农村”主要是因为去那里更有意义, 希望改变家乡落后的教育状况、履行协议中规定的义务、锻炼自己的意志力。选择“哪里都行, 只要当地接收”主要是因为无论去哪里都可以学到更多, 而且时间也不长, 只有两年。

第二, 不同性别任教意愿的差异。将“回家乡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意愿”和“性别”进行交叉分析, 发现:男生和女生均为“愿意回乡任教比例”>“不愿意回乡任教比例”;愿意回乡任教的比例:男生>女生。不愿意回乡任教的比例:女生>男生。因此可以推断, 男生比女生更愿意回家乡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

第三, 不同生源地任教意愿的差异。将“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意愿”和“生源构成”进行交叉分析发现: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均为“愿意回乡任教比例”>“不愿意回乡任教比例”;愿意回乡任教的比例:东部>西部>中部;不愿意回乡任教的比例:中部>西部>东部。如果将“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意愿”和“城乡构成”进行交叉分析发现:城市、乡镇和农村均为“愿意回乡任教比例”>“不愿意回乡任教比例”;只有县城是“不愿意回乡任教比例”>“愿意回乡任教比例”。

第四, 不同父母职业任教意愿的差异。将“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意愿”和“父母职业”进行交叉分析发现:父母是农民、工人以及无业失业者的学生更多地表示“愿意回家乡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父母是其他职业的学生则更多地表示“不愿意回家乡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

第五, 不同专业任教意愿的差异。将“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意愿”和“专业”进行交叉分析, 我们发现各个专业均为“愿意回乡任教比例”大于“不愿意回乡任教的比例”。而愿意回乡任教比例:学科类专业>非学科类专业;不愿意回乡任教比例:非学科类专业>学科类专业。通过访谈了解到, 非学科类专业的学生由于自身专业在中小学没有对应的任教科目, 像心理、教育信息技术专业很明显在东部发达地区有优势, 而在农村落后地区很难有好的发展前景, 因此他们相对不愿意回乡任教。

3. 未来毕业履行师范生免费协议的情况

统计表明, 4.28% (26人) 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会违约”, 48.11%表示“不会违约”, 还有47.61%表示“还不确定”。由此可见, 明确表示违约的只占4.28%, 但仍有近一半的学生对于履行协议不够坚定。

“不会违约”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热爱教师职业, 想成为一名教师” (28.81%) 、“诚信为本, 既然当初选择了就应该履行自己的义务” (25.10%) 、“违约金高昂支付不起以及个人诚信档案的不良记录” (23.05%) 。“不确定是否违约”的原因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根据自身未来发展而定” (48.51%) 和“政策详情还没有出台” (32.18%) 。在访谈中发现, 多数学生是抱有机会主义心理, 从自身发展角度考虑较多, 如果国家后续政策对他们限制太多, 不利于他们的发展, 他们将是潜在的违约者。“会违约”主要有两大原因:“教师不是自己理想中的职业, 不想做教师” (43.75%) 和“对免费师范生协议中的一些条款比较反感, 想留在大城市” (37.50%) 。

第一, 不同性别违约情况的差异。将“性别”与“违约情况”进行交叉分析发现:“不会违约”的比例:男生>女生;“还不确定”的比例:女生>男生;“会违约”的比例:男生约为女生的2倍;男生“不会违约”的比例最高, 而女生处于“还不确定”的比例最高。

第二, 不同生源地违约情况的差异。将免费师范生“生源结构”与“违约情况”交叉分析发现:“会违约”的比例:东部≈中部≈西部;“不会违约”的比例:西部>中部>东部;“还不确定”的比例:中部>东部>西部。总体而言, 西部学生“不会违约”比例最高, 而东中部学生处于“不确定”的比例最高。

如果将“城乡构成”和“违约情况”进行交叉分析发现:“会违约”的学生中:46.15%来自城市, 他们习惯了城市舒适的生活, 很难适应农村的艰苦条件, 因此“违约”比例高也很正常。另有26.92%来自农村, 他们努力读书就是为了摆脱农村, 可免费师范政策又把他们未来的发展局限在农村, 因此有些学生想要违约。“不会违约”的学生中:48.63%来自农村, 他们有些是希望为家乡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有些是因为喜欢自己的家乡;有些是很无奈, 微薄的家庭收入使他们无力偿还高昂的违约金;还有些是畏惧诚信档案的记录, 害怕将来会由于诚信问题而自毁前程。另有22.26%来自城市, 这些学生有些是因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有些是因为既然自己与国家签了协议, 就应该信守诺言;还有些是因为喜欢做教师, 违约无意义。在“还不确定”的学生中, 来自城市 (33.68%) 和农村 (34.38%) 的学生比例基本相同, 远大于县城和乡镇。前者可能是害怕自己很难适应农村生活, 后者可能是想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 但目前就业异常激烈, 遵守协议最起码还能保证一份稳定的工作, 而且将来国家可能还会有些优惠的政策, 因此他们处于犹豫中。

第三, 不同父母职业违约情况的差异。将“父母职业”与“违约情况”交叉分析发现:农民的孩子更多地选择“不会违约”。其中有些也许是因为诚信;有些是因为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有些也许是迫于高昂的违约金。父母为其他职业的孩子则更多地表示“还不确定”。他们的父母无论是工人、教师还是其他职业, 都拥有比较稳定的收入, 因此他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到时候也有足够的资本去违约, 而不必因为经济原因被迫履行协议。

第四, 不同专业违约情况的差异。将“专业”与“违约情况”交叉分析发现:只有数学、历史和教育技术3个专业是“不会违约”比例大于“还不确定”比例。目前只有这3个专业是多数人决定履行协议, 少数人不够坚定。其余10个专业均是“还不确定”比例大于“不会违约”比例;也就是说这10个专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等待机会, 试图逃避应该履行的义务。

如果将“专业构成”与“违约情况”交叉分析, 发现:“会违约”的比例:非学科类专业>学科类专业;“不会违约”的比例:学科类专业>非学科类专业;“还不确定”的比例:非学科类专业>学科类专业。

综上可见, 非学科类专业学生“违约”和“还不确定”比例高于学科类专业。因为专业没有学科背景, 就算履行合约, 也不知道自己可以教哪个科目, 学校也不一定愿意让他们教自己喜欢的科目, 而且像心理这样的专业很明显留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更有发展前景, 诸多限制使得他们更倾向于“违约”。

4. 免费师范生的道德素养

第一, 任教所需要的道德素养。调查表明, 免费师范生认为作为老师, 最应该具备的五种品质分别是“关爱学生” (14.15%) 、“为人师表” (13.42%) 、“爱岗敬业” (10.96%) 、“认真负责” (10.13%) 、“吃苦耐劳” (9.50%) , 见图2-1。

道德品质对于每一位教师都很重要, 但对于一名即将去农村艰苦地区任教的免费师范生而言更有一种含义。只有能够吃苦耐劳, 他们才能够适应农村艰苦生活;只有做到积极乐观, 才可以在逆境中微笑着走下去, 带给农村孩子希望;只有爱岗敬业, 才可以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但在访谈中也发现, 他们更多的是从普通教师所需要的道德素养出发的, 而没有考虑农村艰苦条件对老师的要求。

第二, 认为自己亟待加强的道德素养。研究发现, 免费师范生认为自己目前需要提升的道德素养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求实创新 (38.43%) 、终身学习 (35.12%) 、为人师表 (28.93%) 、吃苦耐劳 (28.93%) 、团结协作 (25.00%) , 见图2-2。

5. 农村教学环境的技能掌握情况

统计结果见表2-1。由于农村教学条件相对城市艰苦, 绝大多数学生对很多项技能都选择了“基本具备”, 但仍有“教学管理能力、教学研究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力以及教好英语和计算机的能力”等4种教学技能比例相对较低。

单位:%

6. 自身将来的发展

统计显示, 目前3.85%的学生表示自己有了“非常清晰的规划”, 55.95%有了“大致的规划”, 还有15.75%表示“服从协议无需规划”, 剩余24.46%则“没有规划”。

将“未来发展规划”和“违约情况”进行交叉分析发现:在“会违约”的学生中, 88%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规划, 剩余12%则没有规划, 这些学生只是确定自己会违约, 但对违约后如何发展没有规划;在“不会违约”的学生中, 61.12%在不会违约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有自己的规划, 态度比较积极。21.53%的学生表示自己只需要服从协议即可, 不需要做任何规划, 这些学生态度就相对消极, 只是在等待国家的安排。剩余17.36%没有规划, 但并不是因为服从协议, 由此可见这部分学生虽然不会违约, 但对未来极度茫然;在“不确定是否违约”的学生中, 55.87%的学生已经有了对未来的规划, 他们虽然不确定是否违约, 但对未来有自己的憧憬。11.03%表示自己会服从协议, 因此无需规划, 这似乎与前面他们回答“不确定是否违约”相矛盾, 但正是这样的回答暴露了他们思想的矛盾性。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 关于免费师范生对待协议的不同态度分析

1. 部分学生愿意履约的原因分析

免费师范生签订《协议书》是一种自愿行为, 没有人强迫他们, 他们是在对协议内容认同之后才签订的, 因此多数人还是基于诚意而签订的, 也愿意履行协议。据统计, 目前48.11%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履行协议, 然而履约的主要原因却各不相同。

第一, 诚信是做人准则。不少学生认为做人应该诚信, 既然自己当初签订协议是自愿的, 对协议的内容和一些限制性的条款也都知道, 那么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就应该履行协议。在诚信日益减退的今天, 他们依然坚守诚信实属难能可贵。

第二, 教师职业的向往。一些学生认为教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 可以帮助很多孩子实现人生理想, 也很容易产生幸福感。有的学生从小就把教师作为理想职业, 有的是受到自己喜欢的教师或父母的影响, 有的认为教师职业地位比较高, 各个方面待遇都不错。而免费师范政策的出台给他们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给予了他们很多的优惠, 将来国家还给安排稳定的工作, 因此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 无力承担违约金。一些学生认为《协议书》中的某些条款限制了他们的人生发展, 但其中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庭, 要想违约就必须支付高昂的违约金。对于农村学生而言, 没有钱支付这笔违约金。

第四, 诚信的不良记录。由于《协议书》第二十条明确规定, 负责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履约管理, 建立诚信档案。对于违约者, 要求其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交纳违约金, 同时公布其不诚信记录。可见免费师范生如果想要违约, 不仅需要支付高昂的违约金, 同时其档案上还会有不诚信记录。为了避免违约行为所带来的不必要后果, 他们选择履行协议。

第五, 迫于就业的压力。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很多都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虽然《协议书》中的规定是一种约束, 但同时也是一种保证, 最起码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第六, 违约无更大好处。还有学生是站在理性人的角度分析的, 他们权衡个中利弊, 利用SWOT分析方法详细地分析了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以及自己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经过一番分析之后, 他们发现违约不会带给自己更大的收益, 而且还会丢失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因此违约没有必要。

2. 部分学生想违约的原因分析

第一, 不喜欢做教师。部分学生当初成为免费师范生纯属偶然, 并非他们本意。由于是第一届, 政策的有关信息宣传也不到位,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报的是免费师范。他们不喜欢做教师, 也觉得自己不适合做教师, 认为自己当教师就是误人子弟。如果国家硬要让这些不适合做教师的人去从教, 不但耽误了他们的前途, 更是对他们所教学生的不负责任。一个人只有在其热爱的事业上才可以发挥出最大的光辉, 才能够实现自我最大的价值, 如果勉强他们从事自己不喜欢的事业是不人性化的, 也不会有好结果。

第二, 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很多学生都抱怨《协议书》中的很多条款严重限制了他们自身的发展, 因此而选择违约。比如必须回本省从教10年, 很多学生希望不要限定必须回本省, 多是因为感情原因, 不少学生在大学期间谈恋爱了, 两个人来自不同的省份, 两个人都必须回自己的家乡。显然, 这样的硬性规定一点都没有人文情怀,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再者, 限定了未来10年都只能待在本省发展。其实, 最初毕业的10年是他们年华最好的时间, 容不得他们有任何自己的想法, 他们也无法把握一些更好的机遇。而且他们在前两年需要先去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 作为一名年轻没有经验的教师, 在最初的时候特别需要塑造, 需要一些优秀教师的引导, 很多学生担心自己前两年去农村无法得到良好的培养, 从而影响到自己未来的成长。

第三, 农村生活艰苦。由于还是有28.74%的学生来自城市, 他们习惯了城市的生活, 觉得自己很难适应农村艰苦的生活。的确, 长期生活在繁华城市的学生很难在农村艰苦条件下生存, 而且他们的家庭都比较殷实, 违约金基本不是问题, 因此他们选择违约。

第四, 留在繁华都市。有半数多大学虽然来自贫穷的农村和乡镇, 但他们从小努力学习就是为了将来能够脱离农村, 在繁华城市落脚, 希望可以成为一个市民。《协议书》中的条款限制了他们身份变迁的权利。10年服务期满后, 职业和身份都已固定, 再到城市发展就相对困难。但如果直接违约, 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用不了几年就可以挣到违约金, 因此不少学生选择违约。

3. 部分学生持观望态度的原因分析

第一, 对后续政策的期待。一些免费师范生比较优秀, 年年拿国家奖学金, 有些学生科研能力强, 适合从事学术工作。他们希望等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具体操作措施更加明确后再分析利弊, 然后做出最后的选择。

第二, 自身认识的不清晰。有些学生目前还是处于迷茫阶段, 他们对自身的认识很不清晰, 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喜欢什么, 能干什么, 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当老师, 如果不做老师又想不到自己该从事什么行业。虽然《协议书》中的条款对他们的发展有很多限制, 但自己也没有清晰的目标, 贸然违约也不是明智之举。

第三, 教师不是理想职业。不少学生成为免费师范生是偶然、不情愿或无奈的。由于是第一批免费师范生, 很多省份在宣传上都不是很到位, 很多学生在填报的时候并不知道是免费师范。当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们才知道, 但为时已晚, 如果不读免费师范, 就只能选择复读, 再考一年, 很多学生无法再忍受高考的折磨。然而, 他们的本意并不想当教师, 也不想成为一名免费师范生。还有一些学生, 教师并不是他们最理想的职业, 但是又怕万一毁了约, 自己无法找到喜欢的工作, 那样也是得不偿失, 于是也在徘徊。还有的学生迫于家庭经济的压力, 为了不给家里增添经济负担, 即使自己不是很愿意当老师, 但还是填报了免费师范生。然而, 经过大学四年的熏陶, 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认为教师并不是他们的理想职业, 但违约需要支付高额的违约金, 同时还会有不良诚信记录, 因此他们也处于矛盾之中。

(二) 关于师德的分析

对于一名即将去农村艰苦地区任教的老师而言, 最应该具备的五种品质分别是乐于奉献、吃苦耐劳、积极乐观、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但多数免费师范生缺乏这些道德素养,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道德标准过高

目前, 国家对教师的要求过高, 他们难以达到。由于教师也是人员中的普通一员, 教师职业的选择首先也是为了生存的需要。的确一个人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才能够在逆境中生存。然而一些免费师范生来自城市, 甚至有些来自农村的学生, 但由于他们越来越多的是独生子女, 从小被父母当做“掌上明珠”。他们对吃苦的思想准备不足, 而且也不愿意。, 而订出的“吃苦耐劳”道德标准对于他们而言太高。

2. 学校的教育不足

学校不仅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 还需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性。但师范大学在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时, 更多的是采取所谓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学生很难接受。而且有些道德教育内容明显落后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些学生未能基本相关道德素质, 而且对教育内容和方式还十分反感。

(三) 关于教学技能的分析

1. 缺乏实际经验

由于一些学生来自来自经济发达的省区, 他们从小接受优质教育, 教学环境优雅干净, 教学设施一流齐全, 教学内容丰富有趣。然而, 农村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学设施也相对陈旧老化, 教学素材短缺, 甚至有些落后地区还是“复式教学”, 这对于城市学生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不仅如此, 如何适应当地的文化习俗, 如何和学生有效沟通, 如何进行家访, 如何制作简单教具, 如何使学生学好英语、计算机等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因此他们很难胜任农村义务教育工作。

2. 自身能力欠佳

有些学生则是由于自身能力不足, 自己在教学技能方面不是很强。有的学生不善与人交往, 因此很难和学生以及家长进行有效交流;有的适应能力比较差, 很难适应农村不同的生活习俗;有的在教学能力方面比较欠缺, 教学设计、组织、管理以及研究能力都比较弱, 就算在城市的好学校, 他们也很难胜任等等。总之, 自身能力欠佳导致他们很难胜任农村教学工作。

3. 从教信心不够

有些学生其实自身素质也比较不错, 但毕竟自己还没有亲身经历, 因此他们对自己不是很有信心, 不知道自己将来遇到那些问题能否克服。“能否做到”是一种主观判断, 根据心理学上“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 如果一个人很期望自己能够做到一件事, 那么他成功的概率就比较高, 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很难做到, 那么也很容易失败。实际上, 这些学生给了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 认为自己很难具备农村所需要的教学技能, 而且不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当然他们的教学技能就比较欠缺, 很难胜任农村教学工作。

4. 学校培养问题

学校接受国家的委托培养免费师范生, 就应该按照《协议书》的规定好好培养他们, 使其在教学技能上能够胜任农村教师工作。的确, 学校还是比较重视免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 也举办了很多针对性的活动, 比如书法班、合唱班、“三字一画”比赛、“晨星杯”教学技能大赛等。然而, 活动虽多但质量不高, 参加的学生也比较少, 因此只有很少学生可以得到锻炼。学校在教学技能的培养方面也只是针对教师的普通技能, 并没有考虑到农村学校的艰苦, 因此培养效果必然不是很好, 很多学生并不具备去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学技能。由此可见, 学校在针对免费师范生开展的活动质量仍需不断加强和提升。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首届免费师范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 提出如下建议:

(一) 国家层面

1. 招生宁缺毋滥

国家实施这项政策的目的就是希望吸引优秀和自愿的人才从教, 但是如果学生不喜欢教育事业而被招进来, 一方面耽误学生的未来, 另一方面浪费师范生名额。因此国家应该设立面试环节, 可以设置一些测试职业偏向、执教意愿、语言表达能力的题目, 真正将喜欢教育事业并且愿意去偏远农村的学生招入免费师范生的行列, 这样才能最终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

2. 适当放宽政策

免费师范生签订的《协议书》规定, 完成4年的高等教育后回本省从事教育工作不少于10年, 期间不允许考脱产研究生, 如果违约需要偿还国家所有费用后, 另外支付50%的违约金, 并且还会有诚信的不良记录等。这些规定的确限制太多, 处罚太严。如果有些学生想攻读研究生甚至博士学位, 也只能等到32岁以后, 这无疑打击了很多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国家可以适当缩短服务年限, 或许更有利于政策的实施。

3. 提高教师收入

农村学校之所以缺乏优秀教师, 主要在于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教师收入少、待遇差。而这些学生能够考取到华东师范大学这样的重点大学, 学生大多应该很优秀。但是就因为他们经济原因让他们失去了在大城市就业的机会, 即使到了农村也可能“身在曹营心在汉”。因此, 只是彻底解决农村教师收入低, 教学条件差的问题, 才能有利于吸引免费师范生在农村教师的工作岗位上安心地工作。

(二) 学校层面

1. 加强师德教育

由于免费师范生前两年需要先去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 因此高校承担着为农村学校培养优秀教师的任务。艰苦的农村教学条件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需要学生乐于奉献、吃苦耐劳、积极乐观、爱岗敬业以及为人师表, 只有这样他们才真正愿意去农村任教, 也才能胜任农村教学工作。因此, 学校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些品质, 比如可以带学生去农村的一些学校观摩学习, 或举办一些相关的活动, 这样更有助于他们未来去农村任教。

2. 增强实践技能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 而且需要良好的教学技能。然而, 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还是存在显著差别, 免费师范生更加需要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教学技能和能力。因此, 学校应该在农村学校所需要的技能上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比如组织学生去农村学校实习讲课, 了解农村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举办一些教学比赛, 促进学生解决未来即将在农村遇到的一些教学问题, 促使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3. 全面提升素质

学校要全面提升免费师范生的素质, 不只是培养去农村任教最需要的五种道德品质和教学技能, 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需要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 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丰富的心理知识, 求实创新的作风, 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学校应该在各个方面加强对免费师范生的发展, 争取把他们培养成农村需要的教师, 培养成优秀教师。

(三) 自身层面

1. 提高自身认识

免费师范生应该提高自身认识, 想清楚自己是否喜欢教师职业, 自己能否接受《协议书》中的具体条款等问题,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 慎重做出决定。只有确信自己热爱教育事业, 并能够接受《协议书》中的具体条款, 才可以选择成为免费师范生, 这样才是真正地对自己、他人和国家负责。

2. 树立诚信美德

既然当初自己经过慎重考虑成为了一名免费师范生, 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免费师范生作为新时代的优秀人才理应树立诚信美德, 做到“言必信, 行必果”, 为社会树立榜样, 履行自己的义务, 服从国家的安排去偏远落后的农村支教两年。

3. 摒弃浮躁心理

的确, 免费师范生在城市的大染缸里泡久了难免会产生一些浮躁心理, 逐渐形成了急功近利、追求物欲的不良心理, 他们渴望城市喧嚣热闹的生活, 希望留在繁华的大都市, 盼望过上羡煞旁人的生活。但是也应该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自觉摒弃这些浮躁的心理, 返璞归真, 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履行自己该尽的义务。

4. 献身教育事业

从自己选择成为免费师范生的那一刻起, 他们就应该树立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和意志, 并且为之付出努力。既然选择了, 就应该做好准备去奉献, 去付出, 去改变。只有拥有奉献教育事业的决心, 才可以真正地投身农村教育事业, 才可以真正地在那片并不富裕的土地上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未来。

5. 加强教育实践

光有从教的信心和决心还是不够的, 免费师范生还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的锻炼, 积累教学经验, 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尤其是农村学校教育中所需要的能力和技能, 只有这样才可以胜任农村义务教育教学工作, 才可以真正教得好农村学生, 才可以达到政策所预期的效果, 才可以在那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 努力提升自己

另外, 免费师范生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 挑战自己, 汲取新的知识和涵养, 这样才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也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自己素养越高, 可以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就越多, 也可以有效保证政策的实施。一旦机会来临, 也可以好好把握, 因为机会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参考文献

[1]黎婉勤.关于师范生免费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 2007, (3) .

免费邮箱调查 第4篇

摘 要:为缓解基层医疗卫生专业人才缺失问题,国家决定在2010至2012年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免费医学生在校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毕业后,按入学前签署的定向就业协议到基层报到上岗。本文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视角出发,对免费医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认知展开了调查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免费医学生;学习认知;应对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168-03

目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融合和高等医学教育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在校医学生的学习认知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受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影响,部分医学生出现学习动机障碍、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倦怠、甚至有的学生厌学、逃学。国家自2010年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以来,国家花了一定的高等医学教育人力、财力资源用于免费医学生的培养,期望能在可预期的若干年内,为农村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全科医生队伍。但是,这批免费医学生在校的学习状况是怎样的?能否有好的学习认知,好的学习效能,将来造福基层?同时,与非免费生不同的是,他们连被部分学生广泛接受并追随的作为唯一学习动力的就业压力也不存在,他们能主动学习吗?笔者就以上问题展开了调查和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自行设计免费医学生学习认知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2010至2012年级免费医学生为调查样本,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94份,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了免费医学生学习认知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应对途径。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政策了解片面,专业选择盲目

调查者中,57.4%的同学报考前对免费医学生相关政策一知半解,在不了解的前提下,第一志愿报考的同学占68.1%。对于为什么选择医学专业的回答中有38.3%和25.5%的同学分别认为是出于对医疗专业的热爱和父母的意愿,而对于为什么选择免费医学的回答中,有29.8%的调查者表示是因为没有就业负担,仅有17.0%的同学选择了学有所成,回报社会,另外各有12.8%的同学选择方便照顾家庭和无学费负担。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专业选择动机上,部分同学选择的是改变基层医疗卫生状态、学有所成回报社会这些我们认为的正向因素,而尚有相当多的同学选择的无就业负担、家庭经济原因、方便照顾家庭和父母意愿等负面因素,这在当今社会大环境下也有他存在的现实意义,但不免也让我们对这些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效能产生怀疑。

(二)学习态度懒散,难以主动学习

在对学习态度的调查中,超过85%的同学认为被动学习为主,学习态度懒散。这必须引起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

(三)学习动机正向,立志回报社会

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发展的加速、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医药卫生人才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同学们的学习动机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在被调查者中,36.1%的同学表示努力学习的动机是对医学专业感兴趣,29.8%的同学表示是为了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将来回报社会。

(四)学习兴趣不强,生活欠充实

对学习(很)感兴趣的同学仅有12.8%,而余下 57.4%的同学和27.7%的同学选择了较感兴趣和一般,甚至有2.1%的同学对学习丝毫不感兴趣。调查者中有44.7%的同学认为大学生活不充实,但有趣,更有17.0%的同学认为大学生活无趣且不充实。

(五)基层服务信念坚决,期待继续深造

对于毕业后的短期规划,同学们有不同的打算。有36.2%的同学服务基层的信念比较坚定,有的选择扎根基层,有的选择六年服务期满后,继续深造,但也有21.3%的同学认为基层不是最终的选择,无论服务期满与否,一有机会会选择向更高级别医院或地区转岗。

三、几点建议

(一)以医学专业思想教育为主体,全方位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专业人才

本科医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专业救死扶伤,性命相关的特殊性要求必须要对医学生加强专业思想教育。随着人类疾病谱、死亡谱的变化和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要求医学生必须在牢固坚守医学专业思想的前提下,笃学、精业以成仁术,修德、厚生以成仁心,成为兼具仁心仁术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

(二)以实践教学为载体,加强基层医疗卫生现状教育

众所周知,我国基层医疗卫生状况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缺医少药问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严重,但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大学生们来说,单纯从报纸、杂志了解的还不够深入、直观,感受的还不够深刻、震撼。我们应在教学环节中或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意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状况的实地调研和现状调查,使学生直接面对基层医疗卫生现状,充分认识到基层需要他们,基层才是他们大展拳脚、实现医学价值的主战场。

(三)以感恩教育为引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一些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国家在《开展关于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免费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毕业后到有关基础医疗卫生机构服务6年”。这两项规定一是为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圆了大学梦,二是在当前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环境下,为这些毕业生免除了就业压力。我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有意加强感恩教育,让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学有所成,回报社会。

(四)以教学模式创新为导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医学专业的专业性质决定了学习内容相对枯燥,学习形式相对单一,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较多,学生可以变通或灵活掌握的内容较少,难免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我校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2+1”教学模式和“PBL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的尝试,这将有益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关教育专家还应该更多的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和实效性上多探索,多尝试,更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能。

参考文献:

〔1〕李照勇.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初探[J].科技信息,2011(19).

〔2〕高晓妹.对某高校七年制医学生学习动力的调查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7(6).

〔3〕赵静萍.如何提高医学生学习的动力[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1).

〔4〕冯晓乐.试论医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医药指南,2010(20).

〔5〕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2010~2012).1010 -6-2.

〔6〕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发改社会[2010]561号).2010-3-25.

免费义务教育落实情况调查 第5篇

调查人:刘佳欢

调查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在随之发生着变化。义务教育实施以来,我国的国民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因为一些家庭经济原因而不能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也存在着。为此,国家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这一新的政策,然而在一些小城镇,免费义务教育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我决定对这一课题进行调查。调查地点:河南省舞阳县

调查对象:当地居民

调查时间:2011年08月02日—2011年08月22日

调查方法: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设计相关的调查问题:

1.您的学生年龄是_____________岁

2.您的学生就读于()

A.农村B.城市

3.您的学生是否接受了或接受过免费义务教育

()

A.有B.没有

4.您所在的地区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情况是()

A.很好B.较好C.不好

D.很差

5.您对免费义务教育的态度是()

A.支持B.不支持C.无所谓

6.您所在地区的学校在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后对学生的教育投入(如实验室)是否有了一些改善()

A.有B.没有

7.您所在地区的学校在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后对学生的课业做了如何调整()

A.没有调整B.有所减轻C.较

以前更重

8.您所在地区的学校在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后,教师

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

A.公平对待每个学生B.不体罚学生

C.不歧视学生D.没有以任何名义编排设置重点

9.您所在的地区在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后,是否出现

择校的情况()

A.有B.没有

10.您所在地区的学校是否存在乱收费的现象()

A.没有B.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组织:

我利用假期时间跟县城一些居民进行交流,给他们说明调查意图,取得他们的支持,发放免费义务教育落实情况调查问卷,然后进行问卷的回收。

数据处理:运用统计分类汇总表等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得出结论。

调查结论:

(1)自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施行以来,该地区的免费义务教育落实情况良好。

(2)当地居民对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很满意。

(3)该地区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后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也进行了很大的改良。

(4)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施行以来有极少数的家长有择校的想法。

(5)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施行以来学校没有出现乱收费的现象。

调查效果:

本调查结论可以作为免费义务教育落实再改进的参考依据。同时

也起到了对教育机关进行免费义务教育工作实施的监督作用。调查心得:

通过本次调查,使我了解到义务教育的性质、起源、发展、作用、影响及义务教育对我国人民的最大利益:

一、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国情,是适当的。

二、我国义务教育具有三个基本性质: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公益性和免费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对农村而言,从2006年到2007年要全部免除学费、杂费;但是对城市而言,这还需要一个过程。实际上,要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就涉及到很大的财政问题。现在国家就是要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

统一性是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在新法中,从始至终强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这个统一包括要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等。

强制性又叫义务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

三、在我国教育史上,1904年,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该法于同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

最重要的一项教育法,标志着中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这为义务教育立法打下一个非常好的基础。2006年9月1 日起开始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最终明确:“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完成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真正转变。

四、义务教育的各种变化,都是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运用“加减乘除法”全方位加大对义务教育改革的结果:

加——增加教育投入

今后五年国家财政新增义务教育经费累计将达2182亿元。——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

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

乘——倍加重视教师工作

要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

除——剔除择校之风

要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上学难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

法——令行禁止乱收费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

五、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1.指明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个根本方向

2.明确义务教育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

3.回归了义务教育免费的本质

4.进一步完善了管理体制,强化省级统筹

5.确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6.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

7.规范了义务教育的办学行为

8.建立了义务教育新的教师职务制度

9.增强了《义务教育法》执法的可操作性

六、当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本世纪初,我国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首先解决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和免费之后,国家明确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的目标。

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基本均衡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法律责任,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应该享有接受质量合格的义务教育的平等机会。义务教育的属性决定,义务教育必须均衡发展。

必须看到,推进均衡发展的任务比起实现普及的任务来说,更艰巨、更复杂,用的时间会更长。当前,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不均衡的矛盾仍较突出,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全过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全过程;推进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解决区域经济社会不平衡问题、提高中西部教育水平的全过程。

义务教育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免费是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观念的转变为免费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政府的财政能力和筹资潜力能够承载免费义务教育所需经费,我国的教育经费投资总额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经费预算单列保证了实施免费所需投入的足额到位,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免费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路径选择:更新观念,明确免费是政府的责任所在,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在免费政策的进程上,按照区域经济差异,分地区、分项目逐步推进;积极确保免费义务教育的细化政策和配套体系的建立;建立规范、完善的免费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制定、完善教育财政法规,尽快将免费义务教育运行机制法制化。

农村妇女病免费普查情况调查 第6篇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妇科疾病定期检查”,为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为进一步维护妇女健康权益,提高广大农村妇女健康水平,**市妇联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密切联系妇女群众的工作优势,与卫生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把农村妇女病免费普查和“两癌”检查工作作

为推动妇女发展,解决妇女民生的大事、实事来抓,在组织、动员、宣传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共同推进农村妇女病免费普查和“两癌”检查项目的顺利实施。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关注民生,关注农民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关注农村妇女的健康摆在重要位置,我市于2009年9月正式启动第一轮农村妇女病和“两癌”免费检查项目,其中宫颈癌项目县为邵东县。2012年9月下发《2012——2015年**市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实施方案》,启动第二轮农村妇女病和“两癌”免费检查项目,其中宫颈癌项目县为邵东、新邵、**县,乳腺癌项目县为邵东、新邵县。8个县市把妇幼保健院定为唯一筛查单位,6个县市每年共有财政配套经费178万元,新邵县2011年在全市率先纳入新农合报帐300万(其中检查100万、治疗200万),其他7个县市区2012年也相继纳入新农合报帐。市县两级都联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指导组。

二、取得的成效

1、第一轮“两癌”免费检查宫颈癌项目县完成情况:邵东县三年应完成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任务为88617例,三年已筛查35-59岁适龄农村妇女92351例,任务完成率为104%;三年宫颈癌检查项目初筛92351例,宫颈脱落细胞检查1237例,阴道镜检查7181例,宫颈组织病理检查627例,其中CINⅠ181例,CINⅡ39例,CINⅢ17例,原位腺癌8例,浸润癌5例,其他377例。癌前病变早诊率为94.8%,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病人治疗人数为248例,治疗率为99.2%。

2、第二轮“两癌”免费检查项目县完成情况:邵东县宫颈癌检查34390人,查出CINI4例,CINII2例,CINIII2例,宫颈癌5例;乳腺癌检查2005人,查出乳腺癌1例。新邵县宫颈癌检查2500人,乳腺癌检查2300人,乳腺钼靶检查41人;查出宫颈癌3人,乳腺癌2人,宫颈癌前病变 13 人(CIN1级7人,CIN1-2级5人,CIN2级1人)。**县因经费未到位目前还未启动。

3、农村妇女病普查完成情况:三年来全市共普查农村妇女2343087人,患病925986人,患病率为39.52%,其中慢性宫颈炎398953人、阴道炎467648人、并查出宫颈癌275例、乳腺癌196例、卵巢癌45例,发现癌前病变11例。普治601890.9人,普治率65%。

三、存在的问题

1、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有待提高:部分农村妇女对“两癌”免费检查意义理解不够,羞于进行妇科检查和乳腺检查;有些农村妇女认为患妇科疾病难于启齿,羞于见人,往往选择自行到药店清洗了事。

2、对外出务工的农村妇女的免费检查工作存在不足:已婚育龄农村妇女大部分外出经商或打工,真正在家的比较少,一般不愿意因参加体检而回家。

3、私立医院和个体诊所的变相免费妇检影响项目的开展:

据查,某些私立医院开车到各县市乡镇打着政府免费妇检的幌子,结果是无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乱开处方、乱作LEEP手术,许多妇女在私立医院或个体诊所经历一次妇检及受骗后,不愿意再参加“两癌”检查,给妇女病检查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力,严重影响了妇女病普查的正常开展。

4、在农村妇女病免费普查工作中应突出政府主导的职能:虽然绝大多数县市区均按要求开展了农村妇女病普查,但政府重视程度不一。部分县市区财政进行了专项预算,每年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很多县市区经费问题仍是主要的困扰,缺乏政府主导的长效机制,将影响此项工作的可持续性。

5、诊断标准不一,治疗欠规范:在诊断方面,最常见的是宫颈炎的诊断,检查人员往往仅凭肉眼观宫颈糜烂即下诊断,造成过度诊断现象。治疗不规范现象一部分发生在对生殖道感染疾病方面,尤其是对宫颈的物理治疗不规范,另一部分是对筛查出的宫颈早期病变的规范化处理方面,以上两方面的问题较突出。

6、后续治疗及随访未完善:普查的目的是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但目前在农村妇女病普查工作中,对疾病的登记、治疗、跟踪随访等方面未重视,尤其是检查发现的早期病变及癌症患者,应登记造册,专人管理,定期追踪。

四、建议

上一篇:社区居委条线工作总结下一篇:馈赠礼仪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