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镇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2024-07-27

石羊镇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精选8篇)

石羊镇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第1篇

石羊镇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大姚县石羊镇中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本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大姚县石羊镇中学位于石羊镇土摆窝小集镇,距离大姚县城27公里,距离石羊古镇7公里,是一所半山区农村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学校始建于1973年,占地面积17573平方米,建筑面积9405平方米。现有学生 619人,其中初中10个班417人,小学五、六年级6个班202人。

学校现有专职教师51人,后勤正式职工4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人,中职(含小学)24人,初职(含小学)23人,教师学历及资格全部达标。

学校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现有3栋教学楼,3栋学生宿舍、1栋学生餐厅、1栋办公用房、1栋实验楼、3栋教师宿舍和1块标准化的田径运动场,保证了石羊镇西河、南河片区8个村委会适龄少年全部就近免试入学。

在教学器材配备方面,理、化、生三大实验室、音、体、美器材达到了省级一类标准。常规教学仪器、器材、信息技术、远程教育设备齐全。电教装备更上一层楼,学校现有计算机34台,多媒体远程教室1间,能够保证教学时学生单人单机学习操作,目前有6间教室安装有多媒体教学系统,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图书室现有藏书2.8万余册,生均图书42册,阅览室有较为丰富的教参资料、工具书、报刊杂志等,为学生全面发

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校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积极履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职责,努力规范办学行为,遵循教育规律,优化管理,深化改革,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创设条件,树立社会、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远大教育观念,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认真落实“两免一补”和学生营养餐政策,覆盖率达到了100%。学校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配备已达到云南省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的指标要求。

二、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达标情况:

(一)办学条件

1、生均占地面积达标率

我校占地面积为17573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28.4平方米,达标率为90%。

2、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标率

我校校舍建筑面积为9405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15.2平方米。达标率为100%。

3、教学用房达标率

我校现有普通教室18间,配备有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理化生试验室、技术教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远程教育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体育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以及教学辅助用房。教学用房达标率为95%。

4、院墙、校门、运动场地、厕所、水源、旗杆合格率

我校现有围墙350米,校门1个,占地面积10平方,米标准田径运动场1个,占地2400平方米,厕所2个,有优质的自来水源,升旗台1个,合格率为95%。

5、危房率

我校目前没有危房。

6、课桌椅配备率

按学生人数标准配备,达标率为100%。

7、图书达标率

我校现有图书2.8万余册,生均图书42册,达标率为100%。

8、教学仪器达标率

按必备标准配备,达标率为100%。

9、文体器材达标率

按一类标准配备,达标率为100%。

10、实验教学普及率

我校开齐开足理化生试验课,普及率为100%。

11、信息技术课设备配备率。

我校现有学生计算机34台,初中学生417人,生机比为12:1,配备率达90%以上。

12、多媒体远程教育配备

我校现有多媒体教室6间,10个初中教学班,配备率为60%。

13、互联网接入水平

我校互联网宽带接入标准为10M光纤。合格率为100%。

(二)教育管理及师资队伍

14、学校布局科学化

我校地处石羊南河片区3个村委会的中心地带,招生范围向西河片区5个村委会辐射,共接受相对集中的8各村委会的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校点布局科学合理。

15、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招生计划,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无条件接收合乎条件的学生入学,合理安排班级人数,无快慢班、重点班。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以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

16、消除超大班额现象

我校最大班额学生人数为45人,没有超大班额现象。

17、标准化中小学达标率

我校标准化达标率为80%。

18、校园安全工作

我校创建“平安校园”达90%。及时消除了校园安全隐患,杜绝了校园内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19、按编制标准的教职工配备率

我校的师生比为1:11,配备率达95%以上。20、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

我校中学专任教师38人,专科达标率为100%,本科达标率为79%。

21、专任教师学科配齐率

我校配齐音、体、美、劳、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能满足教学的要求。

22、教师均衡配置

我校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10人,学科带头人12人。建立了骨干、优秀教师服务服务农村学校制度;从未向山区学校选调教师。

(三)经费投入

23、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拨款

财政对义务教育全额拨款,逐年增长,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24、年生均教育事业费

逐年增长,按时足额拨付教育。

25、财政拨发的年生均公用经费

财政拨发的年生均公用经费为700元/生,逐年增长,按时足额拨付教育,未出现“挤出效应”。

26、教育附加

政府依法足额征收教育附加费,全额用于教育,专款专用,使用合理(主要用于义务教育)。

27、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

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达到50%以上。

28、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资金,开展勤工俭学

我校通过商店、养猪场等渠道开展勤工俭学,结余资金全部用于补助特殊困难学生,保证贫困学生能按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今年享受特困生补助人数为34人,补助资金达2万多元。

29、教职工工资(包括各种政策性补贴)

教职工工资依照政策由财政按时足额发放,逐步增长。

(四)质量效益

30、按照国家和省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我校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课程计划100%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31、在校学生品德操行综合评定合格率

我校初中学生417人,品德操行综合评定合格417人,合格率达100%。

32、毕业班学生全科合格率

上学年毕业学生174人,全科合格125人,合格率为71.8%。

33、九年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

九年级学生174人,体质健康合格171人,合格率为98.3%。

34、学校体育运动会举办率

我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球类运动会和田径运动会,举办率为100%。

35、初中毛入学率

上学年小学毕业生134人,其中有4人一中就读,2人二中就读,1人民族中学就读,我校招生127人,入学率达100%。

36、在校学生年辍学率

在校初中学生417人,全部在校就读,年辍学率为0。

37、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我校有残疾学生3人,现全部入学,入学率达100%。

3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我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0%。

39、初中毕业班学生升学率

我校上学年有初中毕业生174人,升入普通高中97人,职中就读31人,中专、技校37人,升学率达94.8%。

40、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初级中学不存在)

三、今以后努力方向

1、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依法确保家长送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严防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上学问题,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一套督促、济困、监督等相关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努力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2、学校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

3、不断增设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4、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把学校真正办成山里孩子求知的乐园、幸福的家园。让全体住宿学生能吃得饱、睡得香、留得住,能安心生活,专心学习;能让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成才。

总之,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建设和谐、健康的校园教育环境,是我们全体教职工不懈追求的工作目标。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更好地运用党和政府为我们创建的教育资源,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服务,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和谐发展。最后,恳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石羊镇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第2篇

各位领导、专家:

首先,我代表天峰中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评估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近年来,我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职责,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着力从教师的整体素质、学生的综合素养、办学水平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全面、均衡、协调、持续发展。

下面我就本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裕安区天峰初中坐落于独山镇淠河两岸,地理位置优越,育人环境宜人。

(一)校园面积与建设

校园占地面积37333平方米,建筑面积6535平方米(不含学生宿舍),现有23个教学班,学生1211人,为裕安区规模较大的农村初中。学校覆盖1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覆盖人口近8万人,服务半径12公里。学校一直重视校园的绿化工作,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校园。绿化用地面积3200平方米,占学校总面积的8.5﹪。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等校舍建筑总面积7298平方米,生均5.6平方米。学校体育运动场地总面积达10672平方米,现有在农村学校较高标准的运动场。运动场内建有100米的直跑道和200米的环形跑道,学校还有2个篮球场、1个网球场、1个乒乓球场。校舍建筑质量符合建筑标准,无D级危房。

(二)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近三年来,我们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按时接受义务教育。我们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学区适龄少年都能按时全部入学,无学生辍学。全学区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社会对义务教育满意率98%以上。

(三)、设施设备

1、班额: 在校学生1211人,有23个教学班,无60人以上的超大班,符合《安徽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的要求。

2、设备:学校拥有电脑教室、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校园环境优美整洁,布局合理有序,教学设施齐全。设施配备基本达到《办学条件标准》。

我校理科仪器有1000余种,按省Ⅱ类配备方案配备;音乐、美术器材80余种;配备符合《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要求。 学校电脑教室有100台电脑。我校实现“班班通”工程,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并定期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从整体上提升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图书室拥有图书4万册,生均34册。

(四)、教师队伍

我校现有教职员工79名,专任教师76名,师生比达到15.9:1。合格学历教师77名,占教师总数的100﹪;高于规定学历教师42名,占教师总数的55﹪;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53名,占教师总数的69.7﹪。76名专任教师中,有省市级教坛新星11人,市区学科带头人16人。教职工先后70余人次获市区级教职工 “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学校所有教师都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所有在编在岗教师均获得教师资格,做到持证上岗。学校学科教师配备合理,达到省定编制标准。

二、具体做法

学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并实践着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确立了“一切为学生”的办学理念,秉承“敦品、励学、求实、创新”的校训,赢得了社会各届的广泛赞誉。学校先后被确立为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项目学校;安徽省“两基”先进工作单位;六安市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先进单位;六安一中、二中优质生源基地;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六安市心理健康特色学校;裕安区特色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学校从开始,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先后实施了寄宿制学校项目工程、校安工程、标准化项目建设工程,学校已建成了综合办公楼、餐厅宿舍楼,并率先在六安市农村初中中建成了第一个高标准塑胶运动场,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品位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开设了多个课外兴趣小组,如美术、音乐、体育活兴趣小组。

1、近年来我校坚持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1)、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以师德师风教育和“十八大”学习活动为中心,继续抓好全体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努力创建“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利用暑假期间邀请教育专家来校给全体教职工上好师德课,提高业务能力;组织教师走出去聆听专家的报告,诸如听魏书生报告,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听李镇西报告,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的水平;组织班主任、骨干教师去全国名校参观取经,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还组织教师学习了新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法规。除集体学习之外教师个人能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并且人人做到学有笔记、学有体会、学以致用。总之,通过系列学习活动,教师们提高了思想认识,明白了肩负的重担,在教学工作中投入了更大的热情。

(2)、紧密围绕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新课程理论学习。新课程已大面积实施,为了使全体教师更深入的理解和贯彻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的同时继续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课程标准》、《天峰中学教育教学工作常规暂行规定》等,从中学习好经验,新教法,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质量观,丰富了教学知识,提高了教学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继续深化课程改革。

(3)、重视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技能。经常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先进的教育方法。多次选派教师参加业务培训,积极参加“国培”、“省培”计划。同时我们还注重同兄弟学校的业务学习和交流,学校要求参会和培训教师回来后都要及时传达、汇报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真正体现一人学习、全校受益。

(4)、严格考勤管理,按规定执行教师请假制度,详实记载教师的考勤情况,教师出勤情况与绩效量化考核挂钩。

(5)、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牢固树立“教学是中心,质量是核心”的理念。严格执行上级各项教育教学方针,层层落实全市中小学教学质量目标,建立健全奖罚制度,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6)、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在备、教、改、辅、考等各个教学环节上,狠抓规范,落到实处。教导处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一步抓实了教学流程管理,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督查指导。

(7)坚持以活动促教研,以活动提质量。教导处主抓,教研组主办,全体教师参与,定期研讨交流并小结,开展了一系列颇有实效的教研活动。领导能深入到课堂听课,指导教师教学工作。

(8)、学校以养成教育为抓手,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集体意识;利用每天大课间的才艺展示,让学生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利用文明礼貌月活动,让学生知书、达礼、守纪;利用安全教育课、安全演练来增强学生的安全观,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利用班班通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等励志节目,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进取精神;利用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书法、绘画等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9)、强化教书育人,紧抓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们的做法是:一是上好“四课”,即思想品德课、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课、校本课、班会课。二是学科渗透,要求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适时渗透德育思想。

2、严格按照国家、省课程计划的规定,开齐、开足课程。我校严格按照国家、省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活动,我校的课程由校长把关,教导处具体管理,严格做到“五按五不”:按标准课时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科目;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按规定的考试要求,不随意增加考试次数。

3、 全面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为了使学校的体育健康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学校健全、完善了一系列的体育健康促进规章制度,努力构建工作顺利开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1)、制定实施阳光大课间方案,合理安排课表。学校从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7小时,每天在校参加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2)、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卫生保健老师还对师生总体的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及时的统计,并作相应的分析。我校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98%以上。

4、规范办学行为

(1)、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更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把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同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镇域经济发展的后备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按时接受义务教育,我们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学区适龄少年都能按时入学,无学生辍学。保证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辍学率为0。

(3)、我校认真落实教育公平,不存在重点班、不存在择校、择班现象。

5、 把安全稳定当做第一要务,办让家长放心的教育。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了天峰中学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由副校长黄诚为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形成了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落实的良好局面。

(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把教师奖惩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学校同教师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班主任同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给学生下发了《学生安全公约》。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3)、强化安全教育。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学校集会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健康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火、防汛、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

(4)、重视安全防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是每月对学校的围墙、校舍、电路、宿舍、食堂等部位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二是及时消除学生中的安全隐患,及时收缴学生玩具枪、刀片等危险玩具,对于其他诸如危险游戏等行为实行首遇责任制和值周教师巡查制,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为全校学生办理了校园责任险,进一步加大了学校安全工作保险系数。五是多次组织了地震逃生演练、防止楼梯间踩踏的事故演练和消防演练活动 。

(5)坚持家长联系制度,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每年组织全校性家长会两次,每学期放假前,在通知书中提醒家长注意学生的安全,确保学生度过安全、有意义的假期。由于我校安全责任落得实在,安全制度比较健全,安全教育频繁开展,预防措施比较妥当,全体师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周边环境安全有序,所以近三年来没出现过任何不安全事故。

6、规范使用教育经费

(1)、我校生均公用经费840元/生。

(2)、上级财政部门对我校的教育投入能按有关政策拨付,并逐年提高。无挤占、平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

(3)、绩效工资,严格执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禁止平均分配,坚持向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坚持向长期坚守在艰苦岗位上的人员倾斜,适当拉开分配距离。

(4)、为了给教师培训进修创造良好条件,我校严格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按照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要求,确保教师培训计划的实施。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如课件培训、教育技能培训、岗位培训、班主任培训、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学历提升等。学校在经费上予以全力的支持,时间上予以充分的保证。

三、存在的困惑

1、师资年龄结构严重失调:四十岁以上教师有45人,其中50岁以上23人。

2、寄宿制学校办学不到位,制约农村初中的生存与发展。几年来,我区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校安工程,寄宿制工程,逐步推进、并完善了农村初中寄宿制项目学校的各项建设。但与城镇初中相比农村初中尤其是办学条件上差距还是较大:许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管理人员缺乏,床铺紧张,师生住宿条件上十分简陋。

3、农村初中生源流失严重,城乡教育失衡。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导致人口迁移和农村家长要求孩子进城镇求读“意愿”强烈,致使每年都会有一大批农村学生或亲人随孩子进城镇读书。这些“陪读流”、“民工流”以及“学生流”的形成,既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又使农村初中阶段生源急剧减少,出现了“城挤、乡弱”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农村初中教育发展。

4、学生上学路程普遍较远,交通安全存在隐患。我校非寄宿学生上学来回甚至要走两至三个小时。由于农村道路条件较差,交通状况复杂,交通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学生上学放学路途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5、留守儿童的教育牵绊农村初中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他们“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农村初中对于他们有效管理地重要因素,这些不仅影响其个体的健康成长,更成为农村初中生存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以我校为例,全校1167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就达715余人,占全校总人数的61%。“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健康成长已是摆在农村初中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总之,我校在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教育均衡发展的文件精神,规范办学行为,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后我校将再接再厉,努力开展好各项工作,力争把学校打造成六安市农村初中中的一流学校。

石羊镇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第3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直是全国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出台, 细化了此项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近期, 教育部召开系列新闻通气会, 研究和介绍全国具有代表性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和实践。此前, 该系列通气会已进行五次, 北京海淀区、北京东城区、上海市、浙江嘉善县、山西晋中市等地区典型从不同侧面介绍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

2012年7月11日, 中国教育部召开第六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典型案例系列新闻通气会, 专题介绍大连市西岗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典型案例。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副巡视员杜柯伟、大连市西岗区教育局局长李生滨、大连市西岗区教育局相关人员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社音视频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网、中新社等相关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议。

高洪司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 通过“片区+校群”、小班化教育、教师交流等一系列措施, 西岗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改革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径, 解决了择校等难点问题, 师生和家长都满意。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尽管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 各地确实遇到的难题不尽相同, 有些措施也不一定能很快见到成效, 但是各地都在结合本地实情, 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 让人们看到了成果, 增强了信心, 让更多地方都行动起来, 积极探索实践深化改革、采取符合各地实际的措施, 努力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这也正是我们要不断宣传成功案例、总结有益经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石羊镇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第4篇

摘 要:普通中学优秀教育资源相对来说是稀缺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根据普通中学实际情况发挥校园网络功能,可以充分共享优秀的师资资源和教学资源,是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校园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来探讨有效促进普通中学教育均衡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校园网;教育均衡;普通中学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6-0078-02

在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网络建设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受到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国家教育部已在2000年开始实施“校校通”工程,基本目标是:“用五至十年的时间,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

目前,在我市普通中小学也已经建有校园网。校园网的建立是实现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有90%以上的校园网应用领域仅局限于基本的信息交流和学校管理,如何发挥校园网的教学服务功能和学习功能,实现普通中学教育均衡发展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一、加强校园网的硬件资源建设

从目前普通中学校园网的现状来看,由于学校经费不足,校园网只涵盖了学校需求的某些方面,并不具有进行全面管理的功能,准确地说,这些校园内部网络,仅仅只是校园子网。

按照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利用校园网主要满足学校的管理、备课、教学、学习、Internet远程教育的需求。因此根据普通中学实情,校园网应加强以下几个子网建设:备课子网、教学子网、学习子网、远程教育子网等。

备课子网:备课子网主要满足教师的备课需求。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教学资料查询、多媒体资源汇集、教案编写、课件制作等工作。借助于备课子网,还可以共享并借鉴共享网上教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手段,丰富、完善和充实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教学子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计算机课堂教学,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形式丰富课堂内容;通过网络,教师实时抽调网上课件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扩大信息来源范围和信息量,传递给学生大量的知识、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习子网:学生通过调用网内共享性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软件,实现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利用教学子网,将使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有利于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培养兴趣;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传统形式上成本和代价以及难度较大的学习行为,如实验、语言的学习等,从而使学生向全面和综合成长方向上发展。

远程教育子网(选择):校园网范围绝不局限于校园内,通过网络教学视野完全可以拓展延伸到校园外面,校园网络用户可以连接到外面的教育站点上。校内师生不仅能够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更可以利用网络上面数量庞大的教育资源,进行交流和远程教育。在这样的信息化环境中,不论在什么地方,学生都能够接受到最好教师的讲授,并与之进行交流;都能及时接收到最新的教育信息,从而使大多数的学生处于公平的学习地位。

二、加快学校软件资源建设

教育均衡发展的另一个体现在于丰富的软件教学资源,因此,学校软件资源的建设尤其重要。软件资源的建设主要包括: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提供各类CAI课件、视频点播资料、教师备课教案、多媒体素材等各类资源;

图书情报信息库:提供全面的图书查阅和检索服务;

动态综合信息库:提供校内新闻发布、问题讨论、师生之间的E-mail交流、常用软件下载等。

这么庞大的资源到底如何建设,经费又从哪来?笔者认为从普通中学资源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引进与自主建设相结合的路,联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设资源。

第一是链接。将学校的www服务器与Internet上大量免费的教育教学资源网站进行链接,直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有关此类Internet站点的选择,可通过学科教师介绍或者搜索引擎搜索,再由校园网的维护人员负责定期更新。

第二是镜像。通过与Internet上周边一些重点中学的教育资源库建立全部或者部分的镜像,以获取更新、更专业化的资源。

第三是自主建设。它必须由全体教师共同完成。通常学科教师是这类资源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经过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培训,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再结合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可以制作教学所需的各类课件。此外,学校还可以在校园网络中心安排网络资源建设骨干教师,根据教学需求,专门负责收集市场上的优秀CAI课件。

三、科学合理地运用校园网,构建新型课堂自主教学模式

在网络环境下采用自主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起一个引导、辅助的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突破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对学生进行满堂灌的局限。

校园网为学校教学突破以课本和课堂为中心提供了可能。传统教学,教学内容完全依靠课本知识,而有了校园网之后,学校提供给学生的教学内容则得到了很大的拓展。由于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开放性,学生可以按自己所需,在自己方便的时间登录到网络,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学生不再受时间、经济等条件限制,能够“免费”与他人实现资源共享;对教师而言,他同样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图像、声音,甚至可以是动画的信息,这样突破了以课本为中心的局限,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教学和学习。学生在课外,可以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辅之以图书馆、阅览室和其它影视媒体进行学习,这样突破了传统教育的以课堂为中心的不足,增强了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挖掘学校现有条件并充分利用,才能有利于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从而使我国的基础教育走在世界前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翟博著.教育均衡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

[2]范国睿,陈洁.走近“网络教育”——关于发展“网络教育”的理性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1,(1).

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第5篇

让每位学生都享有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为此我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走特色之路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蕲春县赤东中学创办于1956年,是一所寄宿制农村中学,位于xx市中心城区,地理位置优越。学校占地面积40000㎡,运动场地总面积9800㎡,校舍面积27650㎡,绿化面积12000㎡,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9040㎡,藏书108121册。

学校现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65人。教职工40人,其中专任教师33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5%。中学高级教师4名,中级专业技术职称26名,县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8人。

二、办学达标情况

1、校园校舍

(1)学校占地面积40000㎡,生均17.64㎡;校舍面积27650㎡,生均12.19㎡。生均面积未达标。

(2)体育活动用地:学校现有篮球场4个,排球场2个,器械运动场地2个,1个2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生均4.32㎡,未达标。

(3)绿化用地:绿化面积12000㎡,占学校用地30%,达到省定基本要求。

(4)“校舍安全工程”改造项目1个,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2、装备条件

(1)专用教室配备及装备配置:

①学校建有音、美教室3个,器材配备基本达标;

②体育活动及器材室1个,器材配备基本达标;

③计算机教室1间,多媒体教室10间。

④理化生室实验室各1个,仪器配备达到省定基本要求;

⑤学校建图书室1个,图书共计108121册,生均47册,建2个会议室,达到省定基本要求; ⑥教学及辅助用房:普通教室9间,辅助用房2间;

⑦办公用房:10间,基本满足办公需要;

(2)学校配备有完备的安全设施。10年来全校无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3)学校每个教室和办公室都接通互联网。

(4)生活服务用房共计35个。能满足师生需要。

3、队伍建设

(1)教师配备

学校现有教职工40人,其中专任教师33人,占教职工总数82%,教师与学生比1:12.6,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5%,市级以上骨干教师5人,占专任教师数12.5%。

(2)教师职称结构

初级职称比例14.49%,中级职称比例62.80%,高级职称比例10%,职称结构较为合理。

(3)年龄结构

35岁以下比例7.73%,35-50岁以下比例75.84%,50岁以上比例16.43%,教师年龄结构偏大。

4、教育质量

学校始终把抓教育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适龄少年入学率达100%,巩固率98%,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99%。

5、落实“四项工程”

(1)学校认真落实上级救助政策,及时向贫困学生发放救助资金。对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早餐、校服等。

(2)建立了完备“留守生”档案。成立了留守学生之家,做到了有留守档案、有亲情视频、有值班教师、有家长联系电话、有亲情联系记录,增进了父母与留守学生的感情交流,培养了留守学生感恩父母和关爱社会的情感。

6、积极开展教师校际交流

根据教育局统一布署,2013年,我校1名教师参加了校际交流到外乡镇学校支教。

三、主要做法

1、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克服困难开齐开足课程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执行课程计划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我校克服困难,多方面作好教师思想工作,本着“相对专兼,错位排课”的原则,做到了规范、可行和有效。

2、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做好新生招生工作

学校领导坚决执行市教育局招生要求,确保“学区内学生一个不少”。

3、严格控制流失,保证学生受教育权落到实处

学校根据“学生花名册”,确定班主任是班级控辍的第一责任人。对本班没有按时到校的学生,一是摸清去向,二是逐一家访,耐心做好家长的工作,坚决不让一位学生辍学,家访要求有记载,有家长签名。我校学生到校率为100%。

4、平行分班,不分快慢班,确保教育的公平性

我校多年的传统表明,不分快慢班,可有效促进学生均衡发展,有利于学生正常心智的发育。今年,我校在8个教学班的师资配备上,做到力求均衡,不偏不倚,不搞重点班,也不搞变相的重点班、特色班,确保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公平性,保证每一个学生以新的公平的起点,进入初中的学习,此举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理解,为我校争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5、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政策,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学校不单独收取任何名目的费用,学生的课堂作业及作业本费统一按市教育书刊发行社制定的标准收取。部分代收项目,尊重学生意愿。每年开学初,学校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告知家长:补课不是救星,资料亦非法宝,以各种方式私自动员学生缴费补课或者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的行为都是违规行为,欢迎社会监督举报。学校无任何违规收费现象。

6、开展教学模式的革新,开创具有特色的教改之路

“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是教学工作规范化与科学化的基础。我们以“高效课堂”的研究为载体,开展课堂模式的改革,寻求更加适合我校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推进多媒体教学和讲学稿教学模式,适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将有效教学的研究向更高标准的“高效课堂”研究推进。

四、取得的主要成绩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办学条件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近年来,学校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2010年学校又新修了一栋教学楼,2011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2011年夏,又对校园水网进行改造,为学校节约了日常用水开支,也方便了教职工宿舍楼用水。

学校先后被命名为 “湖北省园林式学校”、“黄冈市后勤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留守儿童太多,教师的教学和管理的任务重。

(2)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学科结构不尽合理,教师信息化装备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对照上级要求,直面我校在义

石羊镇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第6篇

我中学为了积极推动《义务教育法》实施,全面落实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省教育厅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对这次评估,全校领导,教职工团结一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各项迎评工作,现我我校各项迎评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概况

我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乡镇初级我中学,始建于1952年,原名均县四中,位于南水北调水源区丹江口市水库以北的凉水河镇。学校占地面积34780平方米,校舍面积15770平方米,学校拥有教学楼一幢,可设32个教学班,科技实验楼一幢。学校新购置了电蒸车热水器,新改进了水冲式厕所(可同时容纳300人),建有澡堂。2010年暑期学生宿舍全部更换了新床,寒假又对寝室进行了改造,配置了铁柜。2010年学校新建了塑胶运动场,(250M跑道)和教师周转房。2011年3月又为澡堂安装了五台30管太阳能,学校外墙全部翻新,2011年暑期对教学楼进行了更新改造。全部更新了新门窗,电线,电灯,卫生,地板,新修了围墙,校内大路,高标准灯光球场,理化生实验室,保管室,远程教育室齐全,学校建有连锁配送青草地校园超市,同时学校还建有蔬菜基地和养猪基地。总之,这些基础设施为缩小城乡差别,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普九成果,深入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体教职工在校委会一班人的带领下,发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宗旨,教育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骄人成绩。近年来,中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被授予“丹江口市一类示范”“十堰市教育教学示范学校”“十堰市后勤管理先进学校”“丹江口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学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中所做的工作

学校本着以“四大工程、六项内容”为基准。四大工程即: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义务教育关爱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工程,六项内容:普入水平,教育投入,办学条件,教师队伍,教育教学,办法行为,以教育资源均衡,教师队伍均衡,受教育机会均衡,教育特色鲜明为发展理念,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办学目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提出办学指导思想,以“一切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育人理念,构建科学的学校管理体制,建设一支现代化教师队伍,配置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营造一个园林式,花园式校园环境,以“学校-管理规范有特色,教师-整体优化有特色,学生-全面发展有特色”的办学模式面向全休,全面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造”为了学生走身成功的人生这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我校在得到各级政府,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帮助。全体教职工发扬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优化,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方面。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围绕 聚焦生本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主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建产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积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深化课程改革,树产生本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全课程,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充,学校成立了心理辅导室,积极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了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坚持每天让学生做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武术操,艺术节,演讲比赛等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2.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生就近入学,免试入学制度,妥善解决中小学生“择校”问题。学校按照规定接收学生,未采取考试或者变相考试选拔学生,没有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招生依据。进一步完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考试制度,严格执行高中招生分配管理办法。2011年我校140名学生参加中考,上级给我校分配了 名一中指标,我校完成85人,中考综合评价位居全市第二,乡镇第一。

3.深化评价制度改革,结合省教育厅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逐步建立学校、学生、教师、教学四位一体评价制度,建立和健全了综合素质教育及新课标要求的学生学习和成长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教师发展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完善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和素质教育导向机制,但进了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4.切实规范了办法行为。我校深入开展“规范教育收费”创建活动,学校无乱收费行为。学校随机原则合理编班,没有分快慢班,没有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全部一视同仁,并按照国家标准设置班级,每班控制在45人以内,减轻学生负担。学校和教师未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或减少非考试科目的课时。没有利用假期,双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未动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力量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

(二)实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方面。

1.积极推进区域内教师资源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学校制定并实施了教师队伍建设等政策措施,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协作区学校之间的教师资源配置大体均衡。

2.改革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管理理办法。按照十堰市丹江口市教育局<关于大力加强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工作的意见>有关要求,我校有计划的选派校长和教师到十堰城区积极培训,教师跟岗转岗学习。2011年秋我校2位英语教师与孝感学院两位英语教师转岗学习,李校长和一名物理教师到十堰跟岗学习。校长培训持证上岗达100%。

3.完善教师的补充,交流和培训机制。加大“三支一扶”工作力度,深入实施“农村老师资助行动计划”。自2005年选派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学校任教到2011年,先后已有20多名大学生来我校支教。积极落实城乡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明确了老师交流的年限、范围和方式,积极推进城镇教师主要是骨干老师和学科带头人定期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近三年已有十几位协作区内教师来我校交流,加强了教师培训工作,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1%用来教师的各项培训。

4.落实和改善了教师的待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按照国家和省政策规定,应该享受的工资和医疗保险,住房公积等待遇已基本落到实处。老师周转房已于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学校尽最大努力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学校积极推进绩效工资考评和发放制度,并按标准全额发给教师。

5.建立城乡学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探索建产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联合办学,资源共享机制,实行协作区,城乡教师交流,管理一体化模式,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协作区管理,对口支援等方式实现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共享,实现教师统一调配,统一备课,统一考评机制。

(三)实施义务教育关爱工程

1.保障流动人口子子打接受义务教育,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对在校的留守儿童,学校建立了档案和联系卡制度,结合现在开展的“访万家”活动,完善了学校教职员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机制。办好留守儿童托管,服务等机构,让留守儿童在校外也能得到社会的关爱。

3.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学校建立了残疾儿童确认,登记和组织入学制度。保障了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

(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方面。

1.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投入政策。市政府完善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法落实了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税费改革固定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不低于60%的规定,调整教育支出结构。促进了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确保了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足额征收。并按规定,用于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

2.落实了区域内建设项目和资金的统筹。学校建设纳入了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实施改水,改厕,道路建设等项目时,把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纳入其中。近年来,在上级部门大力支持和统筹安排下,学校先后投入近300万元对校舍进行了改造,维修。统筹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国家和省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大了各项工程建设的力度,优先解决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十有八配套”建设。

3.加强了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和监督。我校严格执行校财局管的相关规定,加强了我校教育经费预算的开支管理,加强了对教育经费的监督,建立了教育经费项目及其执行情况的定期公示制度,使我校经费的开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五)在完成五项内容指标方面

1.普及水平。我俗套现有7个教学班,在校254人,入学率100%,在校学生巩固率99%,适龄残疾儿童,少女往常率100%,外来务工人员在我校接受免费教育,完善了学校教职员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机制,使留守儿童得到了妥善解决。

2.办学条件。我校校园面积34780平方米,生均136.9平方米,校舍面积15770平方米,生均62.1平方米,学生宿舍建筑面积1950平方米,食堂面积542平方米,生均2.1平方米,建有250M环形跑道和塑胶运动场四个标准篮球场以及乒乓球羽毛球场区,投掷区,并配有了满足教学使用的体育器械,建有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仪器保管室,实验室等设备达到了规定标准。学校所有建筑牢固安全,无D级危房,抗震设防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校园绿化面积达50%,学校环境优美,布置合理校园文化丰富,是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

3.办学行为。学校现有教学班7个,254人,最大班容量45人,最小班26人,彻底消除了大班额,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学校得到切实保障,采取随机平行分班,保障了学生受教育的公平性,严格按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了课程,无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现象。校园文化丰富,积极向上,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有序,2010年三月被授予“丹江文明单位”、2010年1月被丹江口市综治委授予“最佳安全文明校园”、2011年4月被十堰市教育局授予“文明宿舍”、2011年6月被丹江口市教育局授予“后勤管理先进单位”、2011年中考评价获全市乡镇第一名等荣誉。学校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迎评工作深入人心,使教职工自觉参与到迎评工作中,形成上下团结一心,迎接评估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资料分类整理归档。在认真解读5大项A级指标,11项B级指标和28项C级指标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学校迎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明俊负总责,副组长杨春健,赵清诚,郭峰具体抓,带领各承担任务的教职工,分小组分项目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归档,设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资料陈列专柜,将5大项A级指标,11项B级指标和28项C级指标各项分类,分文件盒进行整理归档。做到目录明晰,条理清楚,资料完备。

(四)自评情况

对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细则,根据我校实际,我校的评分为98分,其中,在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均衡合理分配比例未达到60%,扣了1分,在体音美教学仪器欠缺,未达到标准,扣了1分,共扣了2分。当然,这只是学校的自评,恳请省市督导检查组的领导提出改进意见,我校将虚心接受,及时进行整改,力争达标。

石羊镇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第7篇

我校为了积极推动《义务教育法》实施,全面落实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省教育厅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对这次评估,全校领导,教职工团结一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各项迎评工作,现我我校各项迎评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概况

我校始建于1978年,比邻木兰云雾山郊野公园。学校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校舍面积11357平方米,学校拥有教学楼一幢,实验楼一幢,办公楼一幢,教工宿舍楼两栋,学生宿舍楼两栋。2010年学校新建了塑胶运动场,(200M跑道)。2011年3月建造了教师周转房一栋。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各功能室设备齐全。推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普九成果,深入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体教职工在校委会一班人的带领下,发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宗旨,教育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骄人成绩。近年来,中考成绩在全区位置不断靠前,被授予区德育常规先进学校”“师德建设选进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市三星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学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中所做的工作

学校本着以“四大工程、六项内容”为基准。四大工程即: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义务教育关爱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工程,六项内容:普及水平,教育投入,办学条件,教师队伍,教育教学,办法行为,以教育资源均衡,教师队伍均衡,受教

育机会均衡,教育特色鲜明为发展理念,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办学目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提出办学指导思想,以“一切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育人理念,构建科学的学校管理体制,建设一支现代化教师队伍,配置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营造一个园林式,花园式校园环境,以“学校-管理规范有特色,教师-整体优化有特色,学生-全面发展有特色”的办学模式面向全休,全面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造”为了学生走身成功的人生这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我校在得到各级政府,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帮助。全体教职工发扬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优化,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方面。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围绕 聚焦生本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主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建产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积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深化课程改革,树产生本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全课程,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充,学校成立了心理辅导室,积极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了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坚持每天让学生做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武术操,艺术节,演讲比赛等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2.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生就近入学,免试入学制度,妥善解决中小学生“择校”问题。学校按照规定接收学生,未采取考试或者变相考试选拔学生,没有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招生依据。进一步完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考试制度,严格执行高中招生分配管理办法。2013年我校114名学生参加中考,上级给我校分配了8名一中指标,我校完成8人,得到上级的肯定。

3.深化评价制度改革,结合省教育厅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逐步建立学校、学生、教师、教学四位一体评价制度,建立和健全了综合素质教育及新课标要求的学生学习和成长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教师发展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完善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和素质教育导向机制,但进了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4.切实规范了办法行为。我校深入开展“规范教育收费”创建活动,学校无乱收费行为。学校随机原则合理编班,没有分快慢班,没有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全部一视同仁,并按照国家标准设置班级,每班控制在45人以内,减轻学生负担。学校和教师未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或减少非考试科目的课时。没有利用假期,双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未动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力量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

(二)实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方面。

1.积极推进区域内教师资源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学校制定并实施了教师队伍建设等政策措施,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协作区学校之间的教师资源配置大体均衡。

2完善教师的补充,交流和培训机制。加大“三支一扶”工作力度,深入实施“农村老师资助行动计划”,积极落实城乡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明确了老师交流的年限、范围和方式,积极推进城镇教师主要是骨干老师和学科带头人定期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近三年已有十几位教师到辖区小学支教。加强了教师培训工作,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以上用来教师的各项培训。

3.落实和改善了教师的待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按照国家和省政策规定,应该享受的工资和医疗保险,住房公积等待遇已基本落到实处。老师周转房已于2013年建成投入使用,学校尽最大努力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学校积极推进绩

效工资考评和发放制度,并按标准全额发给教师。

(三)实施义务教育关爱工程

1.保障流动人口子子打接受义务教育,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对在校的留守儿童,学校建立了档案和联系卡制度,结合现在开展的“访万家”活动,完善了学校教职员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机制。办好留守儿童托管,服务等机构,让留守儿童在校外也能得到社会的关爱。

3.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学校建立了残疾儿童确认,登记和组织入学制度。保障了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

(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方面。

1.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投入政策。市政府完善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法落实了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税费改革固定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不低于60%的规定,调整教育支出结构。促进了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确保了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足额征收。并按规定,用于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

2.落实了区域内建设项目和资金的统筹。学校建设纳入了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实施改水,改厕,道路建设等项目时,把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纳入其中。近年来,在上级部门大力支持和统筹安排下,学校先后投入近1000余万元对校舍进行了改造、维修。统筹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国家和省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大了各项工程建设的力度,优先解决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十有八配套”建设。

3.加强了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和监督。我校严格执行校财局管的相关规定,加强了我校教育经费预算的开支管理,加强了对教育经费的监督,建立了教育经费项目及其执行情况的定期公示制度,使我校经费的开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

用。

(五)在完成五项内容指标方面

1.普及水平。我校现有9个教学班,在校368人,入学率100%,在校学生巩固率99%以上,外来务工人员在我校接受免费教育,完善了学校教职员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机制,使留守儿童得到了妥善解决。

2.办学条件。我校校园面积24000平方米,生均65.2平方米,校舍面积11357平方米,生均30.9平方米,建有200M环形跑道和塑胶运动场四个标准篮球场以及乒乓球羽毛球场区,投掷区,并配有了满足教学使用的体育器械,建有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仪器保管室,实验室等设备达到了规定标准。学校所有建筑牢固安全,无D级危房,抗震设防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校园绿化面积达45%,学校环境优美,布置合理校园文化丰富,是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

3.办学行为。学校现有教学班9个,368人,最大班容量41人,最小班31人,彻底消除了大班额,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学校得到切实保障,采取随机平行分班,保障了学生受教育的公平性,严格按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了课程,无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现象。校园文化丰富,积极向上,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有序。学校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迎评工作深入人心,使教职工自觉参与到迎评工作中,形成上下团结一心,迎接评估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资料分类整理归档。在认真解读5大项A级指标,12项B级指标和28项C级指标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学校迎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彭华明负总责,副组长熊军,黄克军,带领各承担任务的教职工,分小组分项目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归档,设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资料陈列专柜,将5大项A级指标,12B级指标和28项C级指标各项分类,分文件盒进行整理归档。做到目录明晰,条理清楚,资料完备。

总之,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创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学生满意的教师,是我校全体教职工不懈追求的工作目标。今后,我校将借这次督导评估和省教育厅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东风,把李集中学教育办得更好,建设得更美。

石羊镇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第8篇

一、Y中学的基本情况

Y中学地处所在县南部, 属农村山地地带, 其服务半径为学校周边10 公里, 山路步行5 个小时, 覆盖全乡16 个行政村, 158 个村民小组, 8 个乡直单位。

( 一) 基础设施条件

Y中学属于乡级初级中学, 于1951 年所建。Y中学占地总面积为246 亩, 总的建筑面积在5000 平方米左右。有3 栋教学楼、44 间教室、1 个食堂、1 栋学生宿舍楼、1 个公共厕所、1 个活动场、2个篮球场。没有物理、化学等实验室, 也没有多媒体教学室。而其中学生宿舍属于国家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校微机室共有8 台电脑。一名学生讲, 他们上微机课很多人不学电脑知识, 而是玩游戏。“我们一周就一节微机课, 四个人合着用一台, 根本就没法用。只能大家一起玩玩游戏了。”一名三年级的学生无奈的说。

( 二) 生源情况

Y学校学生基本都来自于周围农村。学校共有19 个班, 总共在校人数为706 人, 住宿生537 人, 其中女生为302 人, 占55. 87% 。留守儿童598 人, 占84. 7% , 父母均在外打工的有485 人。

( 三) 教师情况

Y中学目前教职工总共63 人, 其中本科学历有55 人, 专科学历7人, 高中学历1 人。拥有中教一级职务的24 人, 中教二级26 人, 其余的为中教三级或以下。其中有一部分教师原是小学教师, 通过成人高考等方式获得中学教师的资格, 成为学校教学的骨干力量。

( 四) 学校办学经费不足, 现代化教学设备有待改进

我们了解到学校一年支配费用是5 万元, 主要用于学校基本业务开支。按照学生的公用经费来算, 各项费用一个学生一年为180元。这些经费仅能维持正常开支。在大的维修费方面需要申请专项的经费。由于经费不足, 学校仅有一间多媒体教室, 并且无桌椅板凳, 上课时学生需自带。学校音乐、美术教师各一人, 体育活动由代课老师进行组织, 未形成良好的办学特色。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学生辍学、转学问题依然存在

Y中学所在地A乡, 基本是丘陵地形, 虽然已通村级公路, 但由于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 经济发展落后。大多家庭经济较困难, 单靠种植水稻为主业, 中青年人都到外打工, 家里只剩老人与小孩。加上受打工潮和新的 “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部分家长送子女读书的积极性不高, 有些学生有厌学情绪, 仍然存在失学、辍学现象。有部分学习好的家长为了小孩的发展, 不需举全家之力, 通过各种方法将小孩送往优质学校。特别是在每学年开学之际, 辍学、转学人数相对较多。另据Y中学目前统计资料显示, 初中在校生为706 人, 初中新生入学238 人, 转入5 人, 转出56 人, 毕结业204人, 初中年内辍学人数81 人, 年辍学率为11. 4% 。越到高年级, 班上 “尖子生”纷纷转学到教学条件更好的县、市学校去。由此可见, 如何让更多的辍学学生返校读书, 留住 “尖子生”是阻止学校“困难”学校恶性循环的当务之急, 改变学校在学生及家长心目中不良印象是Y中学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 二) 教师本身素质、专业结构及待遇方面存在问题

1. 教师本身文化素质不高。在校长处我们了解到该校的63 名教师中, 有一大部分是由小学借调而来的, 存在着不适应工作的情况, 教学观念落后, 教学过程中方法单一, 教学效果较差。学校中优秀教师极少, 仅有两名男教师在市级刊物上发表过文章。教师专业也不对口, 目前学校没有专业的化学教师, 只能由学校其他代课老师上。一位男教师说他原本是数学老师, 但是学校数学老师较多, 没有信息课老师, 所以它改带信息课, 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由于地处偏僻, 交通、居住、收入、娱乐设施差, 有水平、有能力的教师走各种关系纷纷外调, 学校留不住人才, 亦使教学水平提不上去。

2. 内部条件差。一是硬件条件落后, 基本的办学条件也难以得到满足。二是软件差。①教学观念落后, 普遍还停留在义务教育普及层面, 升学率一直上不去, 教育出来的学生缺乏竞争力。②管理水平落后。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低。③师资水平差。主要表现在教师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缺乏足够的骨干教师, 好的教师分不进来也留不住。④学生学习基础薄弱, 学习风气不浓, 学生家长对学校普遍感到失望。学校几十年未能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没有形成优良的学风和教风。⑤财政拨款不足。学校原本规模就小, 没有什么收入来源, 也没有得到一定的社会捐助, 教师收入较低, 人心思走。

3. 学校的内部管理不科学, 领导和职工之间存在着互不买账、相互埋怨的现象, 一部分骨干教师未把重心放在本校, 在其它地方兼课, 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低下。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分析Y中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能够造就优秀的学校, 同样会因为这些因素形成困难学校。足以说明困难学校并不是由于某单一因素而导致的, 而是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产物。

( 一) 困难学校生成的外部动因

1. 教育发展目标过高与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的矛盾。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H县主要是农业县, 财政捉襟见肘, 无法大量资金注入, 多年处于普及义务教育的维持阶段。制定教育发展目标缺乏财力的支持, 只要普及率, 当地政府对Y中学的教学质量也不满意, 但受制于财力而无法苛责, 结果出现了一个各方都不满意的困难学校。

2. 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更加热衷于重点学校, 这对重点学校是锦上添花, 但对困难学校则是雪上加霜, 例如Y中学的改善教学设备、教学楼、教师待遇等的要求始终得不到解决, Y中学作为挂了号的困难学校已经被边缘化。

( 二) 困难学校生成的内部动因

1. 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家长对子女越来越高的期望使得其更加追求重点学校, 这样也更加强化了困难学校的 “弱者”地位。

2. 英才教育思想和重点学校政策的影响。重点学校政策是我国教育发展阶段性产物, 对提升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是什么样的政策都会具有两面性, 重点学校的长期发展同时也拉开了与困难学校之间的差距, 使困难学校发展更加艰难。

3. 困难学校自身的原因。Y中学始终处于困难学校行列而难以提升。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学校领导干部安于现状的思想, 不图进取。教学设备、师资力量长期得不到改善。

四、变革困难学校的策略

因此, 想要从实质上转变困难学校需要重视内因变化、注重软件建设、把教育重心放在提升教学质量上。

1. 转变观念, 提升认识。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学校本身都需要认识到, 只有全面解决困难学校的问题才能够全面提升地区的整体教育素质, 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 真正把解决困难学校问题摆到重要日程上来。

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学校布局上, 贯彻 “交通方便、生活方便、入学方便、适宜办学” 的原则, 对中小学进行适当调整, 通过优化学校布局, 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

3. 加大投入, 集中建设。一是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二是实施城区扩容扩建工程。

4. 整合资源, 提高效益。学校布局调整后, 尽快做好资源整合工作。对闲置学校进行适当改造。对学校调整教师, 采取“师跟学生”办法, 为农村学校配齐师资, 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学校教师缺乏问题。

5. “一校一品”, 创建特色。在进行学校布局调整的同时, 实施校园文化建设, 在优化布局的基础上同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围绕素质教育, 结合地方文化特色, 坚持打造 “一校一品” 特色学校, 增强学校发展活力, 促进城乡教育化特色发展。

6. 制定配套性倾斜政策, 加强困难学校软硬件建设。一是要在人事制度上给予优惠政策, 全面建设困难学校师资队伍。二是加大对困难学校的经费投入力度, 全面改善困难学校办学条件。适当改善教职工待遇等。

7. 鼓励优质学校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扶持和帮助困难学校, 实行两个学校 “资源共享”的合作办法, 可以极大地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总而言之, 教育是公平实现人类理想的重要手段,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要从实质上为困难学校发展服务。而政策层面上的因素也是导致困难学校的原因之一, 所以发展困难学校也需要作出更多政策上的努力。

摘要:困难学校的存在是当前义务教育普及与提高过程中出现的老大难问题, 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瓶颈”。本文经过深入调查研究, 阐述Y中学的基本情况, 通过探讨Y中学之所以困难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对策, 以期对困难学校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困难学校,存在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杨颖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视点[J].教学与管理, 2012, (22) .

[2]张良才, 李润洲.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 2012, (12) .

[3]杨东平, 周金燕.我国教育公平评价指标初探[J].教育研究, 2013, (11) .

[4]翟博.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 2007, (07) .

[5]第七战略专题调研组, 陶西平, 袁振国.加强统筹协调促进教育公平[J].教育研究, 2010, (07)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石羊镇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相关文章:

石羊河流域生态治理10-23

石羊河流域实践报告10-23

石羊河流域后期治理10-23

石羊河流域的水源保护04-09

关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调查报告06-06

上一篇:学士的毕业感言下一篇:人教版初二英语知识点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