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新城必须

2024-08-12

建设生态新城必须(精选9篇)

建设生态新城必须 第1篇

安徽怀宁新城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

主要介绍新城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以及总体布局等,以期对我国县级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作 者:黄庆丰 吴泽民 王嘉楠 黄成林 吴文友 李宝 钱泥苗 作者单位:黄庆丰,吴泽民,王嘉楠,黄成林,吴文友(安徽农业大学森林利用学院,合肥,230036)

李宝,钱泥苗(安徽怀宁县林业局,怀宁,230036)

刊 名:中国城市林业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ESE URBAN FORESTRY年,卷(期):1(1)分类号:F3关键词:

建设生态新城必须 第2篇

为加快白马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促进园城一体化建设,把白马打造成武隆县经济中心,生态工业新城,一、总体目标

确立“生态工业新城”发展定位,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不减弱、项目建设带动不动摇、可持续发展不松懈,以一种“坐不住”的感觉、“闲不下”的激情、“大干一场”的豪气、“书写历史”的勇气,把全部热情和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新城建设中,力争“一年打基础,两年显轮廓,三年出形象”。用五年时间,打造一个工业特色鲜明、新兴产业集聚、城市功能完备、城市设计现代、区域协调发展的国际现代生态工业新城区。

二、近期建设任务

(一)白马工业新城发展规划。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市场运作、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产业分区”的原则,狠抓承接平台建设。一是高起点规划。在聘请国家级权威研究机构和专业设计院所对城建、工业、旅游发展进行高层指导的基础上,围绕“园区为城市拓展、城市为园区配套”和“建生态工业新城、打造三百亿工业园区”的战略构想,按照“板块式发展、组团式开发、填充式建设”的要求和产业

链招商的布局,高起点编制工业园40平方公里的总规和各功能区的控制性详规。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道路建设,停车场建设等等;二是通信、水、电、管网设施建设;三是

(三)城市配套功能的完善。一是卫生院。二是中小学改扩建,三是汽车站,四是公募,五是公园打造,包括简湾登山公园,白马休闲公园,沙台生态公园,大锣溪绿色公园,招尔岩小游园。

(四)上下游产业的延伸拓展及商业圈打造。着力打造香树湾中小企业园和灵山中小企业园,启动黄金坝中心商业圈建设,打造特色一条街,(五金一条街,休闲娱乐一条街,特色餐饮一条街等等)

(五)打造工业新城生态屏障。一是完成园区大道上侧1000亩桂花林栽种;二是建造2000亩麻竹园;三是完善城市园区的绿化工作;四是推进企业内部绿化。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领导,全力推进,为规划落实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哈南工业新城成立实施规划领导小组,协调解决规划实施重大问题,监督检查重大事项进展和

落实情况。各部门、各基层单位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本规划精神,组织好各级各类规划的实施,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编制好各类专项规划,特别是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各专项控详规划,搞好各级各类规划间的衔接,在空间布局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相互衔接,形成对“十二五”的有力支撑。

2、明确责任分工。规划中确定的目标任务,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列入相关单位、部门工作计划,制定重大事项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每年需要重点推进的重大事项,落实到牵头责任单位,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

3、建立考评机制。改革规划实施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突出政府对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方面的评价,改进及阶段性考评办法,引导各部门、各单位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4、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及时发布各类信息,加强规划实施宣传,让更多的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实施的决策和监督;提高市场主体把握市场运行和科学决策的能力,推进公众参与规划实施的规范化、制度化。

四、恳请县委、县政府解决的问题。

三、恳请县上支持和解决的事项

(一)建设资金问题。按照镇上的规划,要完成所有建设项目大约需资金1.33亿元,其中镇财政须投入资金2300万元。目前我镇尚无启动资金,恳请县政府批准县投资公司帮助我们融资500万元作为前期启动资金,我镇将利用各种收益逐年偿还。

(二)优惠政策问题。恳请县政府将镇域范围内4年(2009年—2012年)所征收的建筑安装营业税和新增收国税(基数200万元)县级实得部分全额返还镇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税费返还采取当月返还的方式。

官塘新城:生态建设先行军 第3篇

一核五区两轴线

作为主城最后一块能够成片开发的地块,官塘新城对于镇江的城市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得天独厚的中心地理位置,让官塘新城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舒缓主城压力、实现城市拓展的战略先驱。在镇江城市板块布局中,诸新城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南徐新城作为市政府所在地,是新的政务区,肩负行政职能。丁卯科技城的主要发展方向为科技产业。官塘新城则从一开始就明确定位为绿色生态城。各区域不同的角色定位已经决定了官塘新城将要成为新的居住中心,并且承载起更为重要和核心的城市副中心职能。

官塘新城处于整个镇江的地理几何中心、城市南延拓展的战略要点,与大市口商业中心由一条解放路直接连通,处于交通主动脉中轴,是贯穿南徐新城、丁卯科技城的纽带。区域紧邻南山,自然条件优越。从已有条件看,官塘已经基本具备了未来城市人居中心的条件,而政府的系统规划更是将官塘新城朝着城市副中心的方向打造。

政府订出官塘发展的五年计划及目标,经过8家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机构,一年多的概念策划、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十数轮的修正与不断细化,才最终确定方案,势必要让官塘代言镇江新形象。随着镇江市市委市政府提出拉开城市框架,南延发展,开发建设以南山为核心、总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南山新城的崭新构想,官塘片区将成为南山新城的核心板块。

官塘新城的总体规划可以概括为“一核五区两轴线”。具体就是利用以官塘桥路为现代门户轴,以五洲山路为东西生态景观轴,围绕四平山、大莱山绿核将片区分为度假休闲区、生态旅游区、商贸区、商业区、居住生活区五个主要功能区域。并由此构建了由商业、行政办公、度假居住、主题公园、产业区等功能所连接的产业轴线和门户轴线,延伸南山景观,创造了优质的滨水空间和丰富的天际线。一核五区的发展构架基本完成了城市功能的划分和基础配置,建成后将是对老城区功能的补充和完善,同时更将带领镇江城市建设水平和人居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官塘新城以花园城市标准建设“宜居、宜游、宜商”,集服务商贸集聚区、智慧产业动力区、生态居住示范区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域。

国家级低碳生态示范区

官塘新城被定位为“国家级低碳生态示范区”。项目东与丁卯科技城相望,西与南徐新城对接,南至312国道——沿江高等级公路,北与中心城区相连,总面积13.92平方公里。目前,官塘新城已经入选APEC低碳发展城镇项目库,正在积极申报国家首批低碳发展城区试点,且已向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做了汇报,获得了充分肯定和支持。

官塘新城的低碳建设以重点建设工程为突破口,2013—2015年,重点实施碳汇工程(山体、水系修复)、绿色建筑新建、官塘绿道慢行系统工程、低冲击开发雨水收集处理工程、能源工程、智慧管理等6大工程。

官塘新城的建设,坚持科学低碳、规划先行的理念。目前已编制的低碳规划有包括《官塘新城低碳战略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由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低碳研究中心组织,由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环保部、科技部、财政部等部委的领导和专家,以及知名学者、企业家组成的课题组研究编制。这是国内第一份区域范围的低碳发展战略专题研究报告。

《官塘新城低碳规划》由北京泛华集团低碳研究中心与东南大学编制,构建了包括空间规划与建设、低碳交通、碳汇、低碳生活与文化4个层次14个目标共99个指标的低碳指标体系,编制了分组团的低碳控制导则、低碳交通控制导则和低碳绿化导则。

《官塘新城能源规划》由南京工业大学编制。官塘新城将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率为100%,其中办公、商业等公共建筑全部达到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建筑节能率达到65%以上;官塘新城还将充分利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使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15%。

此外,还有其他专项规划,包括《官塘新城绿地景观规划》《官塘新城水系综合规划》《官塘新城生态化排水工程方案》和《官塘新城生态化排水设计、建设和管理导则》等。

契合镇江发展新机遇

2012年,镇江市获批全国第二批低碳城市试点,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2013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下称《规划》),包括南京、常州、无锡、苏州、镇江5市。《规划》提到,在镇江推动建设生态新城、重点发展医疗养生、技术研发、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探索用地少、产出高、环境好的发展模式,创造休闲舒适的生活空间,成为现代产业集聚、科技人才汇集、城乡统筹发展、生活品质优越的生态文明先行区。

官塘新城将作为镇江市科技生态新城的启动区,对镇江科技生态新城的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官塘新城将发展成为国家级低碳生态示范区、山水花园镇江样板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成节能环保、绿色清洁的低碳新城,理念先进、技术先行的生态新城,山环水绕、万象共生的和谐新城,文化繁荣、产业发达的幸福新城。

官塘新城的建设对镇江低碳城市的建设将起到引领与示范效应,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的效益上。

一是经济效益。直接或间接带动相关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二是社会效益。通过低碳技术展示与示范,提升区域整体地位和城市形象;创造就业机会,吸收社会劳动力,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全民低碳教育窗口,引导低碳生活。

三是环境效益。官塘新城按低碳规划全部实施后,预计总二氧化碳减排量为19.2万吨,二氧化碳减排率为49%。交通体系二氧化碳年减排量为1.3万吨,机动车尾气中其他废气、废水也会达到相应的减排效果。官塘绿地每年可吸收53.85吨废气,具有相当可观的环境效益。

重点工程打造生态新城

在官塘新城的开发中,近期有以下重点工程值得关注。

在能源工程方面,官塘新城拟利用凤栖湖水源、地源热泵和丹徒区谷阳大道以南新建热电厂的蒸汽结合,进行冷热电联供。在官塘新城核心景观湖凤栖湖周边选址建设分布式能源站,为周边商业、办公建筑及部分居住建筑进行集中供冷、供热,最大限度地降低采暖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降低碳排放。

低碳展示中心选址在官塘新城核心区四平山南侧,占地约18亩。其中主体建筑占地约5亩,首层设低碳技术展示中心及公交首末站,二层建停车场,三层及以上做机房和设备层。

在绿色建筑方面,官塘新城获批江苏省2012年度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区。2013—2015年陆续新开工示范项目1 1个,总建筑面积为132.58万平方米,至2015年年底建成的示范项目建筑面积为65万平方米,3年累计形成节能能力1.14万吨标煤。11个示范项目中,其中三星级绿色建筑3个,总投资达64.62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2个,即板桥安置房和一个远洋地产的项目,正在进行方案设计的项目4个。

在环保方面,有几个低冲击开发工程。官塘新城水系采用低冲击开发(LID)技术,合理利用景观空间来处理面源污染和控制暴雨径流,通过建设都市自然排水系统、可渗透路面、生态屋顶、雨水花园、生态滞留草沟和雨水再生系统,达到水源的自给、自流、自净。

周湾路是雨水收集的首个示范工程,是官塘新城的中央景观大道,全长5.145公里,红线宽度50米,双向6车道,总投资3.4亿元,计划年内建成。周湾路的设计体现了低冲击开发(LID)理念,全段采用雨水生态化排放措施,道路雨水必须经生物截污或生态化处理后方可排入市政雨水管。在道路两侧的15米绿化带内另设生态化雨水沟,采用植草沟或多塘形式,进一步净化雨水、增加下渗与蒸发,最终完成水质的自然净化,使雨水在区域内完成了自然循环与充分利用,达到一种生态平衡。

官塘新城的绿道慢行系统工程,目前已建成长约5公里的“南山绿道沙山段”,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绿道”北起五凤口高架,顺南山地势,沿官塘桥路、环山路至312国道。“绿道”将建设优美的道路景观及慢行步道,为游人提供慢生活节奏的自然空间。

官塘新城的碳汇工程,包括四平山数学公园、大莱山航天科普园、沙山体育公园以及四明河的整治工程,计划年内开工。

官塘新城的智慧管理工程。为实现工业系统能源与节能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空间的可视化,完善工业系统能源基础数据体系,建立科学完善的能源利用监督评价体系,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官塘新城拟建设镇江市工业系统节能减排(减碳)仿真技术服务平台项目。利用已有建筑物面积约2100平方米,购置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工作电脑以及操作系统等关键设备229台(套),建设工业系统节能低碳数据库、应用支撑平台、业务应用系统、GIS展现平台以及相关标准、制度、规范等体系。

官塘新城启动区建设。启动区位于官塘新城核心区,占地约95亩,项目投资总额约10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美术馆、图书馆、非遗馆和文化馆新馆市政公共建筑设施,还将建有科技创意中心。

官塘新城综合地下管网工程。以高压电力及大直径管线规划为依据,结合道路交通规划,构建干线、支线、专用管廊相结合的层次化、功能化、网络化的综合管廊系统,包含水、电、通讯、燃气等市政管线和管道。计划在2013—2015年,完成凤栖湖北面路段1公里长的综合管廊建设,总投资约1亿元。

官塘新城的低碳交通。社区内在实现公共交通100%覆盖的基础上,增设区域轨道交通、电动汽车和公共自行车站等。规划区域慢行系统,公交站点大量运用智能化交通设施。

新城的园林生活

官塘新城将是一个理念先进、技术先行的生态新城。官塘新城借鉴追求理想城市生活和崇尚自然的“新城市主义”理念,倡导有节制的、公交导向的“紧凑开发”模式,包括“传统邻里发展模式”和“公交主导发展模式”。通过组团式集中开发来体现镇江南大门的现代化城市风采,并通过对南山、回龙湖、四平山、大莱山等自然景观的连接以及水系景观通廊的打造,彰显山水风貌和地域特色。

据了解,官塘新城将集聚研发中心、地区总部、电子商务中心、生活资料一级批发市场等高端现代服务业,构建以休闲旅游为先导,智慧产业、商贸物流为亮点,城市功能配套为支撑的产业架构。预计未来的官塘新城,每年创造税收超过10亿元,提供的就业岗位达10万个,其中大部分来自现代高端服务业。

秀洲:加快生态田园新城建设 第4篇

早在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构想,他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即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近年来,秀洲提出“创新城市。田园城市”的目标。在“双业并举、转型提升”的主战略下,通过“拓展优势。科学规划、产业支撑”,一个江南水乡生态田园式新城区已初绽秀美的姿容。

充分挖掘生态资源

嘉兴南湖是革命“红船”的启航地,可谓“天下谁人不识君”。而今,嘉兴“秀湖”作为盛世造湖的精彩手笔,即将清新亮相。秀湖生态公同是秀洲新区北区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人们的企盼中应运而生。秀湖生态公园的建设,不仅成为嘉兴市的一个重要地标,提供了一个时尚、休闲。舒适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而且重塑人文荟萃,商贸繁荣的江南水参新形象。

从空中俯视嘉兴北部,可以惊奇地发现一条宽6公里、长约20公里的狭长地带上水网密布,绿意葱茏,这片土地是嘉兴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为了做好秀洲北部湿地经济这篇大文章,秀洲区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进行了科学论证。凝结心血和智慧的秀湖生态公园规划,于今年7月正式出台,令嘉兴市民惊喜不已。

秀湖生态公园占地1600多亩,其境内水系发达,河道纵横密布,与嘉兴市区7000亩水源保护区遥相呼应,这片深藏城市腹地、崇尚自然原生态的湿地,让秀洲核心区板块成为生态宜居之地。

从秀湖生态公园再往西向北,处处生机盎然,这是一个省级森林城镇。原生态的田园风貌,让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新塍焕发出自然古朴的风采。

秀洲区坚持绿色、生态的理念,不断深化拓展、创新生态建设思路,生态田园风貌优势凸显。在这些绿色生态的景观背后。是秀洲区积极探索的工业化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转型之路。秀洲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十年来,该区没有引进一家化工企业或者电镀、造纸企业,为区域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5年,秀洲新区开始实施“退二进三”工程,对乍嘉苏高速公路以东,洪兴西路、中山西路主干道上的30多家工业企业进行搬迁,为秀洲新区转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000亩水源保护区、嘉兴市第一个省级森林城镇,1600亩生态公园建设……秀洲区利用这些不可多得的自然禀赋,实现经济发展和绿色生态的兼得。秀洲将通过实施以五个生态公园、五个城市出入口、五条主要通道、五个新市镇绿色新社区、五个农村绿色新社区等为主的“五个五”亮点绿化工程带动战略,着力塑造点上绿色成景、线上绿色成荫、面上绿色成片的城乡绿化景观,打造生态宜居新城区。

构筑生态发展基石

资源优势加上正在形成的产业优势、空间优势,秀洲区已具备新一轮起跑的基础。最近,一个关乎秀洲区新一轮转型赶超发展的“一核两翼”组团式发展平台正式推出。秀洲区结合“十二五”土地利用和城乡协调等总体规划,科学构筑了“一核两翼”组团式发展平台,着力打造中部创新、南部空港物流和北部湿地三大平台,引进大产业,实现大发展。

围绕建设“一核两翼”组团式发展太平台,通过引进大项目,把秀洲建成名副其实的生态文明城乡一体新城区。秀洲区委书记祝亚伟表示,“十二五”期间,秀洲区将做足生态文章,合理布局产业规划,出台相应政策,全力把秀洲核心区打造成宜居、宜业的生态田园新城。

秀洲区规划与建设局局长金德贵介绍,江南水多生态田园新城区以生态建设为切入点,将生态的理念贯穿到秀洲区的总体规划、城镇规划等规划中,落实到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之中,体现在城市道路、城市建筑、城市景观等城市设计的各个方面,并将秀洲新城规划建设与周边新农村规划建设完美结合。

“一援两翼”中的一个亮点就是将新塍16.7平方公里区域纳入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新塍镇重点发展生态城镇,实现了产业与生态的融台和互动。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作为“一核两翼”的核心区,其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现代商贸服务集聚区、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已初具雏形。“三个产业区”的有力支撑,将为生态田园新城区的打造筑起坚实的基石。

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通过近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工业基础,超亿元企业20余家,其中包括了知名企业雅莹服装、金三塔丝绸等。2009年,成功启动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后,依托该平台先后引进了中关村长三角创新园,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同等一批具有孵化功能的创新平台和高新技术项目重点发展LED半导体照明、光伏太阳能、航空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自去年初以来,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已吸引了上百家科技型企业人驻,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临港航空等新兴产业项目占了“半壁江山”。

随着新塍镇被纳入主城区,近年来打造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的各项举措,让一个“镇在林中,林在镇中,城镇与森林水乳交融”的绿色新市镇变得日益清晰。今年3月,嘉兴市首个省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正式落户新塍。

“新塍镇被列入‘一核’,这对于新塍镇而言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目前正着手调整发展思路、重新规划,创新农业招商引资平台,引进生态农业项目,围绕生态做足文章,倾力打造嘉兴生态宜居第一镇,为江南水乡生态田园式的秀洲新城区添上亮丽一笔。”新塍镇党委书记肖根华告诉记者。

依托科学的城市规划体系与合理的城市功能配置,昔日蛙声一片的田野已变身生态繁荣的现代都市;小而散乱的工业企业已变身产业集聚的新兴工业群,乐业、安居,安居、乐业,笑容写在创业者的脸上……

建设生态新城必须 第5篇

本文关键词:

文明建设,生态,推进,原则

本文简介:

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 节约优先,就是在资源上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出资源消耗,杜绝资源浪费。人类赖以生存的很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即便是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资源等,如果不合理使用和有效保护,最终也会消亡。因此,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

本文内容:

一、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

节约优先,就是在资源上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出资源消耗,杜绝资源浪费。人类赖以生存的很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即便是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资源等,如果不合理使用和有效保护,最终也会消亡。因此,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必须珍惜和节约资源,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保护优先,就是在环境上加大保护力度,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坚持保护优先,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事实上,谁先贯彻落实好保护优先这一方针,谁就能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自然恢复为主,就是在生态上由人工建设为主转向自然恢复为主。生态恢复要减少人工干预,以自然恢复为主,给大自然留下更多的空间。特别是对重点生态破坏地区,相关部门要实行顺应自然规律的封育、围栏、退耕还草还林还水等措施,将保护和建设的重点由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

二、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30年的高速增长,到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这种粗放型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方式,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问题成为我国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处理好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绿色、低碳和循环的道路上推动更高水平发展的思路,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绿色发展是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经济增长必须考虑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经济发展所消耗的资源与污染物的排放都要减少。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内涵。

循环发展就是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不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永续利用。

低碳发展是一种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可持续的利用和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提高效益或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低碳发展,既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顺应世界潮流的必然要求。

三、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

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系人类文明形态的一场重大革命,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根本动力,搞好顶层设计,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全过程入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深化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世情、国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各项要素正逐步退化,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模式都将难以为继。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只有通过绿色发展的理论创新、制度新、科技创新以及文化创新,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才能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共赢。

四、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通过不断培育先进、繁荣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大厦才有更加坚实、更加稳固的支撑。

培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必须把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消费观、生态政绩观等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生态文化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工作中,让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成为国家意识和时尚追求。同时要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弘扬生态文化、共建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和社会凝聚力,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五、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重在实践,贵在坚持。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具有丰富内涵和理论体系。包括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保育、空间优化、产业升级、社会转型、科技创新、绿色文化、绿色消费、绿色金融、绿色财政、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众多方面。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分清轻重缓急。既要立足当前,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重点推进,着力解决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约性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战;又要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多方参与、全民行动的基本工作格局,持之以恒,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通过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的工作方式,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张乾元,苏俐晖.生态文明建设要理念先行[J].中国社会科学报,.

建设生态新城必须 第6篇

西部大开发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放在首位

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地位和恶劣的生态环境现状上看,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和经济的区域分工合理化原则上考虑,从维持和改善民族生存发展环境的高度和大局着眼,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和可持续性出发,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放在西部大开发的首位.为了确保这个首要地位,必须破除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开发观.一是要树立生态优先观,消除“先破坏后治理”的错误倾向;二是要树立正确的资源优势观,克服盲目的自然资源大开发;三是树立适度开发观,避免过开度带来的不良的后果.

作 者:杨启地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刊 名: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ISTIC英文刊名:WORLD SCI-TECH R & D年,卷(期):23(3)分类号:F12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生态环境 保护 建设

怀来生态新城规划馆落成开馆 第7篇

重点项目奠基、新项目签约仪式

11月26日,我县举办了怀来生态新城规划馆开馆暨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奠基、新项目签约仪式。省住建厅党组成员、总规划师桑卫京,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建举,市政府副秘书长、住建局局长李义,县委书记景庆雨,县委副书记、县长胡炜,县委副书记、沙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玉清,县委副书记徐伟,县人大主任王建军,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建顺,县人大副主任柳凤和,沙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陈永水等领导出席仪式。

怀来生态新城规划馆由鼎兴公司投资1.5亿元兴建,占地46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分怀来介绍、政策、交通优势、总体新城规划四个部分,集新城规划、产品展示、项目签约、客户服务和新城办公于一体。展馆的建设以城区与园区综合发展为理念,以健康、生态、环保为主题,以新兴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带头、创意研发产业葡萄酒文化产业互补为发展方向,注重采用高科技手段,强化产业对区域发展的驱动作用,是我县落实招商引资、实践“零碳”发展、建设“京北新城”的形象窗口。

县委副书记、县长胡炜主持开馆仪式,市政府副秘书长、住建局局长李义为开馆仪式致辞,他指出怀来生态新城规划馆的开馆,标志着怀来县近年来在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希望怀来县委、县政府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密切联系,加强合作,继续把生态新城这个平台做大、做强,为入驻生态新城的项目提供优质的服务,使更多的项目青睐怀来、落户怀来,为加快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发展、建设京北新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生态新城区建设规划设计的思考 第8篇

河南省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偏西,1957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建制市,辖四县二市四区,城区现有人口规模72万人,建成区面积53 km2,区域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一座以能源、原材料为主体,以煤炭、电力、钢铁、纺织、化工为主导的新兴工业城市。发展西部新区是平顶山市拉大城市框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平顶山市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品位,提升城市吸引力,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也是平顶山市实施二次创业,打造经济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繁荣、开放、文明、秀美”现代化工业新城的重大举措。

1 明确生态新城区建设目标

生态新城区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分布、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编制生态新城区规划,首先要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经济发展指标要突出速度、结构、效益三个重点,建立起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各产业比例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加快能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社会发展指标要突出以人为本,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使城市载体功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2 精心做好生态新城区设计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以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

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以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上。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设计,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与现代理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各类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

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是能够形成强大示范效应的龙头产业。要在全面客观地分析城市产业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和生态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设计城市产业。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旅游、教育、医疗、物流、文化、信息、房地产等产业。

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居住区设计要坚持以下原则:1)合理布局。2)节能低耗无污染。3)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生活垃圾。4)通过增加居住区绿地,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等,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5)增加居住区文化体育设施。

3 平顶山市生态新城区的规划设计

3.1 平顶山市生态新城区的功能规划设计

平顶山市生态新城区的规划设计突出勾画了一条东南—西北走向的历史文化和生态发展轴线。新老城区之间通过生态园这条生态廊道相连。新城区的规划范围是北至漯宝铁路,东至姚孟电厂,西至毛营军铁专用线,南至水库,规划共分三个阶段:起步区10 km2,近期规划面积40 km2,远期规划面积100 km2。新城区的规划形态是带状,交通流量主要是东西方向,新城区与老城区之间距离10 km,通过6条城市道路和规划的轻轨交通相互联系,10 min即可到达。向西通过两条公路和郑石(郑州—石人山)高速公路与鲁山县和宝丰县相接,北部的漯平洛高速公路出入口在新区起步区东部2 km处,通过此入口向东南20 km处即可接许平南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快捷顺畅的交通联系对新城区的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生态新城区起步区北依香山,湛河、漯宝铁路、漯平洛高速公路在北面穿过,白龟山水库西干渠纵贯南北。规划区内有坡度较缓的丘陵分布和近70 km2的水库面积,自然资源丰富,为新城区的生态景观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新城区的规划引入生态城市、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等先进理念,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意愿。

教育科研文化区位于生态新城区北部和起步区东部的锅底山一带。锅底山是平顶山学院新校区所在地,占地2 000余亩,这里景色秀美,水库景色尽收眼底,是教书育人的理想用地。

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区位于主干道纬一路以北,该区域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势,依山就势,将办公、商业旅馆、居住、文娱、社交游憩等功能组织在一起,塑造出功能齐全,交通便利,生态优美且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作为新城区的标志性建筑——市政大厦现已投入使用。核心区的建设是带动新区发展的又一切实举措。

3.2 生态新城区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生态新城区居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生态小区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它符合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与区域和城市融洽,是生态城市的一部分,体现了所在城市的风貌和特质。

可持续性生态新城区居住区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的,因而它能实现居住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能够在取得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快速高质增长;能把小区自然环境作为小区公共资源得到永续利用。整体性生态小区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了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协调发展,小区生态化也不是某一方面的生态化,而是小区整体上的生态化,实现整体上的生态文明。因此,生态小区的建设将会逐渐改变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环境污染、缺乏有效环境保护的不合理现状,实现节能、节地、节水、低污染以及物业等的有效管理,为城市和小区自身环境改善带来强大动力。

平顶山市生态新城区居住区主要沿滨水地带布局。规划的一类居住用地主要结合地势兴建阶梯式山地住宅,使每一户都有较好的视觉效果,达到推窗见水的视觉享受。

工业园区位于新城区西北部,以一类工业和仓储用地为主,主要发展无污染的高新科技产业,附带周边的商业金融设施及住宅产业,成为新城区发展的产业动力区。

新城区的给水、排水、电力、通讯、热力、燃气以及污水处理厂等市政工程规划也充分结合城市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管网走向和管线管径,做到一百年不落后,形成完备的市政基础设施系统。

3.3 生态新城建设与历史景观的规划设计

平顶山市生态新城区规划在强调功能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的同时,还注重对自然景观的利用和人文景观的塑造。新城区生态景观可用“一轴两片三点两横四纵”来概括。

香山寺风景区位于新城区北部,香山寺始建于东汉,传说是观音菩萨在此修炼并完成汉化和女化过程的地方,在佛教界享有盛名。

新城区景观区自东向西有水湾公园、东留村旧村改造商业街、凤凰山水上乐园、紫金山水湾度假区、水上船文化博物园、中心区湖滨公园、湿地候鸟生态园、鱼米之乡观光园、应国墓保护公园等风景旅游区;还有连接香山寺、城区、平西湖的四条南北向绿化生态廊道及道路景观带。

同时市区及周边还有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如鲁山的石人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郏县的三苏坟,叶县的叶公祠,汝州的风穴寺,舞钢的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建设现代化滨水生态旅游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4 结语

河南省平顶山市生态新城区基本上达到了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了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满足了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的要求。基本形成了水岸新城,生态新城,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城。

参考文献

[1]郑志国.建设生态城市的八项措施[J].城乡建设,1999(12):71-72.

[2]张跃西.创建金华生态城市建设一流绿色商城[J].城市开发,2000(2):36-37.

[3]黄光宇.城市生态环境与生态城市建设[J].城乡建设,1999(10):107-108.

[4]王晓燕.现代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体系初探[J].城市规划,2000(2):76.

[5]彭茜,齐光辉.旧城区历史性空间保护更新的方法探寻[J].山西建筑,2007,33(26):66-67.

建设生态新城必须 第9篇

2008年11月3日~6日,第四届城市论坛在南京举行。本次论坛吸引了世界各国政要以及来自17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代表7900人。本届城市论坛的主题为“和谐的城镇化”。其中,“新城镇建设与生态文明”分论坛提出的“聚焦新城镇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议题受到广泛关注。分論坛由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童悦仲主持,与会嘉宾通过专题报告和互动性的讨论,向世界展示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获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以及城镇建设中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走出城镇规划的误区

过去,城镇规划建设存在一些在生态文明方面的误区,比如把“绿化”、“绿化率”等同于“绿色”、“生态”。“新城镇建设与生态文明”分论坛上,有关专家对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研讨。专家们指出,要保证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规划时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要做到全面和谐。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二是要做到节约集约,节能减排。要转变现代工业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率。三是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城镇规划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公平地满足现代人及后代人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而以“掠夺”的方式促进暂时“繁荣”。四是要统筹兼顾,注重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协调一致,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五是要注重区域性,统筹城乡发展。生态文明是城乡的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个区域概念,只有区域协调、城乡统筹,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文明。

在实现生态文明城镇的要求下,中国城市建设从住区科学规划出发进行了不懈探索,并获得了巨大成效。

据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韩秀琦介绍,规划与自然相结合的原则已经在住区建设中得到良好应用。如广州某大型生态社区,建设之前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规划保证了原有的山水,而且在比较大和平坦的地方,结合山体,利用山的高线把建筑的体量尽量画小。为保留原有的山水骨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不断修整规划,使建筑做到“从自然中生长出来”,丰富建筑空间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自然。

用自然的思想来指导住区建设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城市规划要求不断建立社区,而且保证山体完整的要求下,深圳某紧靠大山的住宅项目,在规划当中把山体完整地保留下来,建了一个非常大的入口,把山体暴露在城市之间,使自然和环境的关系处理得平衡。建筑师将整个山体设计为三个平台,令建筑置于三个不同的平台上,不仅没有破坏自然的山石,还营造了低成本景观。

建设全面功能化生态城镇

与会专家指出,大力提倡建设生态文明型城市,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发展新型适应城镇建设的发展模式势在必行。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秦铮指出,目前存在两种城镇发展模式,一种是开发区模式,另一种是新城镇模式。近年来,开发区的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贡献不小,但带来的问题也不少,主要分两方面,一是用了国家大量的土地,再就是一些开发区建设功能单一,没有相应的生活服务、居住功能配套,甚至有的成了“睡城”,使得在开发区工作的人群每天在开发区与老城之间奔波。比如北京的天通苑住区,几十万的人口规模,配套欠缺,居住和工作地严重不匹配,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这些单一功能的大规模开发区、居住区不符合人文生态要求,正在逐渐改善之中。专家也指出北京天通苑大型住宅区现也正抓紧各项配套设施建设,方便人们生活,试图摘掉“睡城”的称号。

另外一种是新城镇模式。城镇就是一个小城市。城市功能要满足聚居人群的各方面需求,功能必须是全面、丰富的。城镇规划必须全面考虑各项功能,综合平衡布局,科学配置城市资源,体现以人为本,实施可持续发展,这样的规划和建设才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经得起当代人和后代人的评说。

突出城市固有的民族特色

分论坛上,专家还从管理和文化建设方面提出对新城镇建设的看法:城市管理和文化建设,是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保持城镇健康发展的保障。要在城市管理中强化生态理念,注重生态平衡,正确处理建设生态文明与繁荣文化事业的关系,让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

第四届城市论坛开幕式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重点谈到城市管理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城镇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他说:“城市管理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后发优势应是科学的城市管理,即将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技术融入到城市发展中。如北京、上海近年来将网络化、数字化技术引入到城市管理中,在偌大的城市中,即使是很小的问题也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被发现和解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建设生态新城必须】相关文章:

建设生态新城必须07-19

生态新城简介08-30

建设生态06-07

生态建设治理07-06

生态小区建设07-10

金融生态建设08-16

统筹生态建设08-22

生态建设成果08-09

生态建设例子08-31

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01-06

上一篇:写景作文300字 秋天的美-四年级作文下一篇: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