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论文范文

2024-06-26

政治文化论文范文(精选6篇)

政治文化论文 第1篇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从高度理论化逐步向生活化转变,因此,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更为重视文化与生活内容的传递,结合这种教育改革方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要更为重视文化素养的全面传递。新教材已经过三版的修改,应该说已经相当完善,内容的选取也更加科学,更加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也更加便于自学,时代性鲜明。

高中文化政治论文范文一:试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论文关键词】高中 思想政治 教育 教师

【论文摘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内容更加生活化,更加便于自学,材料选取也更加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

而这套教材的最重要特点是:强调思想政治的生活化,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必然追求。

但是由于考核和评价体系,以及教师的知识素养和观念的原因,这套教材的特点不能很好地得以发挥。

本文对教材的内容和特点,考核和评价的局限与对策,对教师的要求等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寻找突破点。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与旧政治教材“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及“哲学常识”相比,内容更加生活化,更加便于自学,资料选取也更加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

而这套教材的最重要特点是:强调思想政治的生活化,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必然追求。

这点我们从这套教材的内容即可看出,必修1-4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

其实这套新教材编写的目标,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改革的目标,本次高中思想政治课性质被定位为:“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

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正是基于此,我认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多下点功夫。

一、把握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新教材已经过三版的修改,应该说已经相当完善,内容的选取也更加科学,更加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也更加便于自学,时代性鲜明。

就教材内容来说,《思想政治》(必修)课程教材共设四个课程模块: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

其中,“思想政治1,2,3”分别讲述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生活领域的常识,以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的意义,是整合这三个课程模块的核心概念。

“思想政治4”的哲学知识则是上述三个模块内容目标的支撑,即认识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生活领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求真务实,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是整合这个课程模块的核心概念。

抛弃了以往旧教材过时的内容,突出了政治与社会的关系,尤其强调了文化的重要作用。

这些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法律等多学科知识。

例如,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比,更偏重于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方面,它的四个单元分别是“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人与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抛弃原有的观念,更多地掌握经济学的知识,并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

以便准确地把握教材,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同时,便于自学。

新教材在课程之前已告诉同学们如何使用这套教材。

课程之前的“致同学们”,相当于以前的“说明”,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怎样看待这门课,主要是介绍这门课的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的关系,学习这门课的意义,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二、如何阅读这本教材,介绍了教材的编写结构和学习方法,具体、细致。

这篇“致同学们”是同学们学习的钥匙,也是教师如何在理解教材的特点,更好引导学生的前提条件。

每单元前,有本单元的知识框架,重点概念、重点知识点一一列出,一目了然。

《思想政治》新教材较之以往的教材,突出特点是适应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引人大量学生熟悉的、有代表性的、注重思想教育的事实材料,从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上让学生去掌握教材的基本结论。

同时插图也是这套教材的一大特色,大量的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擂图,使课文看起来更加形象,更加直观,也更加便于理解,例如思想政治《思想政治》(必修)3的插图多达150幅,使抽象的文化现象更加直观。

针对教材的这种变化,我们也应该相应地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法。

二、关于考核与评价

考核和评价是衡量教育效果的最有效的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和评价依然如此。

由于现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衡量标准仍是考试,难免造成教师在教学中的顾虑,教学方法目的性和针对性无非是围绕高考转,说到底:分数是硬道理。

因此,我们要真正达到教材设计的效果,仍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为了达到新教材的目标,我们必须彻底抛弃“唯分”观念,确立素质教育观。

观念是行为的向导。

为了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处于应试教育思维定势的控制之下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先从观念人手,彻底改变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唯分”观念,确立素质教育观念第一,

认清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要任务是通过思想政治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他们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

道德素质的公民。

政治课教学的任务是要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是要制造“考试机器”;第二,在明确高中政治课教学任务之后,就应当摆正政治课考试的地位。

为了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为了评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考试是必要的。

但是,倘若把考试异化为教育的目的、任务,考试就沦为阻碍教育发展的障碍,我们应当正确对待政治课考试,改变当前把学生的成绩当作教师教学绩效评估标准的不合理制度,改变围绕高考转的应试教育状况,改变当前的“唯分”观念;最后还应明确的是:我们强调改变“唯分”观念、“应试观念”,是因为当前政治课考试所考的不是“素质”,其分数不能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发展潜力。

一旦考试可以考察“素质”,那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也就得到了统一,所以,我们改变“唯分”观念,发展素质教育观念,并不是要否认考试制度本身,相反,应当通过改革当前政治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使之更好地促进政治课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同时对学生的评价观念也必须改变,因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基于此我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以人为本是评价的基拙

高中政治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

如学生的沟通、合作、表达能力,搜集与筛选多种社会信息能力等,都要注重从积极的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评价。

”“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

评价要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行为,特别关注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

”以人为本是今天最时髦的词语,同时它也道出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学生是明天的未来和希望,如何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目标,而这些建议无不体现了这样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具备正确的评价取向,即必须以学生的终身的、全面的发展为根本。

政治文化论文 第2篇

在企业的政治生活中,各个环节、部门、机构和个体的政治行为无不受企业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克鲁克洪说:要指出哪一件活动不是文化的产物是困难的。当企业政治文化的各种要素内化为企业部门、利益相关者和个体的精神素质时,便赋予了行为主体一定的思想、观念、性格、态度、感情和倾向性,成为一种内化了的企业政治行为规范,影响着企业相关主体对企业政治的关心程度,争取或行使自身权利的力度,支配着他们对企业政治行为方式的选择,更以一种一贯性的行为取向深刻、稳定、长久地指导企业的政治行为。影响和指导企业政治行为的功能,是企业政治文化最基本的功能。

企业中的政治行为是企业及利益相关者为实现一定的利益目的而从事的政治活动。它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企业中的政治行为具有提高企业效率的正效应,也具有阻碍企业目标实现的负效应。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和社会因素对企业生存和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国外企业很热衷于实施政治战略,“政治经营”已成为经营管理的新思想和新方法。

与企业政治经营相联系的另一个事实和概念就是企业政治战略。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学界开始把企业政治行为作为企业竞争战略的一个维度进行研究。在一些行业和某些企业,企业从政治战略中获得的好处并不亚于他们从市场中获得的利益,因而对企业来说,在企业整体战略中把政治战略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甚至是突出的位置,整合市场战略和政治战略也就变得非常重要。由于我国自身的体制与文化,决定其企业政治战略在企业的战略构成中占有比西方企业重要得多的地位。

事实上,企业中的政治行为并不仅限于企业政治战略一类的宏观政治行为,它还包括企业内部及企业与微观主体之间的政治行为。在企业内部个人、单位、部门以及企业股东间、企业与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等微观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和政治行为是其微观政治行为。企业微观政治行为并不基于法律、政策等政治资源的谋取,而是基于某种具体的利益,如货币、职位、权威、知识、能力、人际关系等好处的获得。

企业政治文化涵盖了企业及利益相关者的政治认知、政治评价、政治选择等因素。它是企业在动态适应外部环境及调整内部一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企业政治文化是企业政治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它不仅影响管理者的决策过程,还影响着企业其它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权力距离和不确定性回避是企业文化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权力距离是指企业中缺乏权力的员工对不公平的权力分配所接受的程度;不确定性回避是指企业员工对不确定或不了解的情景感觉到威胁的程度。很显然,权力距离和不确定性回避的程度不同,企业利益相关者对权力的心理态度不同,从而会导致不同的企业政治行为。 (二)企业政治文化影响企业治理、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稳定

企业的政治体系与企业的经济治理与管理体系有极大的重合与交叠性。企业政治文化对企业政治体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影响企业的治理和管理体系。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首先要适应企业的基本政治取向,然后才是对企业政治文化的逐步改造。在一个权威主义文化盛行的企业里,要想建立高度民主的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是非常困难的。当然,企业的治理与管理体系并不是只能被动地适应企业政治文化,它同样可以对企业政治文化的形成、演化产生影响。

企业政治文化对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的稳定也产生着重要影响。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要保持其稳定并有效地履行其功能,需要以一定的政治文化为条件。对企业治理和管理体系的认同性危机和合法性危机,均涉及企业相关主体的政治行为取向,可以将其看作是关系到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的政治文化危机。企业成员对企业治理和管理体系的认同,是建立稳定、发展的现代企业的心理基础。如果不解决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的认同冲突,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难以获得稳定,也不可能有能力应付各种挑战。

对企业治理和管理体系合法性的认同,更是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稳定、有序运行的条件。所谓合法性,班德认为:当人民对终极的权威愿尽政治义务时,此权威即具合法性。派伊认为,合法性包括两项要素:政治体系的施政能力,人民对政府权威的感情。合法性危机往往在“人民对系统权威的发生分歧的看法,政府的结构与作为因之崩溃时出现。借用他们的一些看法,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的合法性和合法性危机具有同样的特征。因此,一旦发生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合法性危机,不仅会影响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职能的发挥,还会危及企业控制权以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企业政治文化影响企业政治发展

企业政治也存在着一个发展问题。企业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扩大,企业治理与管理系统权威的增强,企业机构的分化与一体化是企业政治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

企业政治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企业民主管理。企业理论和实践所体现的基本原则是企业的民主管理。这种民主管理的集中表现是实行一股一票和一人一票相结合的制度,有关企业重大事项由全体股东共同决策,而不是少数人专断。企业的管理机构由企业股东民主选举产生,对全体股东负责。企业制这种民主管理原则,保证了所有股东能平等地参与企业的经济及政治、文化等一切事务的权利,并使现代民主精神有可能大规模地在企业中予以真正实施。

企业政治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其中,企业政治文化是推动企业政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无形力量。企业政治文化中内含着企业相关主体对企业政治发展前景的期待和向往,它一方面引导企业相关主体政治行为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为企业相关主体追求理想的企业政治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例如,民主的企业政治文化对企业民主制度的形成和保持能够产生的巨大作用,因此,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企业民主,把企业民主视为一种企业政治信仰和指导企业相关主体政治实践的规范,对于企业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克莱德克鲁克洪.文化与个人.浙江人民出版社,

2.孙明贵.国外企业的“政治经营”及其效果分析.外国经济与管理,

3.康光华,白鲁恂.政治文化的沉思.台湾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2

政治文化论文 第3篇

一、高中政治小论文的必要性

1.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政治小论文写作, 首先需要学生深入生活实际, 对要写的小论文涉及的主题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查询资料, 强调“学以致用”。

如学习《经济生活》时, 要求学生写一篇“价格波动与企业经营”为主题的小论文。要写作, 首先要先学好课本知识:价格波动产生的原因、对实际生活的利与弊, 以及企业主生产和经营等相关知识, 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其次, 仅有课本知识远远不够, 应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实际中, 如, 走进长场矿企业, 走进企业主, 采访一些企业经营者, 围绕论文主题, 设计采访的对象、设计要采访的问题, 收集整理写作素材, 为写作准备第一手材料。然后用课本知识、用政治观点、方法进行分析, 确保写作有的放矢。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开展高中小论文的写作,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体现在让学生写政治小论文, 给他们开放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尽情从“死读书”、“读死书”中解放出来, 创造性的进行各种调查活动, 如社会调查的方法、方式的选择等, 体现思维的多样性, 彰显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且通过写政治小论文, 给他们广阔的社会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给予他们思维的自由空间, 促使他们对情景材料认识的深刻性、灵活性和独立性等多样化的思维品质。并且, 小论文写作活动不单是想象、思维就解决的事, 需要走出课堂的学习, 走进社会大熔炉, 通过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 在活动的基础上, 再根据自己所学, 创造性地选择搜集的材料、提出自己独到见解。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小论文写作的过程也是学生聪明才智得以体现、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凸显的过程。

3.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

新课改形势下, 教学目标要实现三维目标, 根本在于将政治课上所学习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 通过实践活动, 提高自己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 在知识、能力得以体现的同时, 通过对实践活动的分析、调查、对材料进行取舍、完美整合的过程也是历练学生情感态度的过程, 简言之, 就是知识、能力、觉悟相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利于开放课堂模式。

高中学生写政治小论文, 打破封闭的课堂模式, 使学生远离教师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 走进社会实际, 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 真正实现“手、脑、口”并用, 将课内外知识完美整合, 并让学生从知识中走出来, 放眼世界和未来, 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用于社会生活, 实现学中用、用中学的目的, 也体现政治课堂的开放性。

二、政治小论文写作的指导策略

政治小论文写作深受高中生的欢迎和喜爱。但毕竟政治小论文不同于抒情散文、小说, 因此, 小论文的写作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

1.精心指导, 措施到位。

(1) 提供范文, 消除心理障碍。高中学生对政治小论文有种神秘感, 认为那是专家的事, 科研工作者的事, 对小论文的写作有畏惧之色, 因此, 教师可以借助于学生的优秀小论文, 告诉学生是同龄人所撰写, 以消除顾虑、解除神秘感, 树立信心。

(2) 方法点拨、悉心指导。由于学生写政治小论文陌生, 教师的指导更见关键性。指导学生拟定文题, 搜集整合资料一季末篇布局等。如《经济生活》的“消费观”一章节, 写一篇小论文, 引导学生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对不同类型的人群进行调研、以什么方式调研、如何搜集整理材料, 最后文章的题目如何确定、文章如何立意, 如何进行谋篇布局等都需要教师全程跟踪和悉心指导。在学生完成后, 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恰到好处、一语中的的点拨可以给学生指出不足和优点, 以保持学生写论文的信心, 找到成功的感受。

2.社会实践是关键。

学习《文化传承与创新》后, 要求学生写一篇这方面的小论文, 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不可小觑。实践活动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如走访一些老人, 了解他们年轻时的传统习俗, 这些习俗现在是否还存在, 是否发生了变化;上网查询有关学习方式转变的话题和内容,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运用多种手段, 搜集中外文化的材料等, 分别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变化”、“走向学习型社会”、“越是中国的, 越是世界的”为题, 或自拟题目, 完成小论文, 为论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另外, 结合社会实际, 选择新颖、独特的素材和文题, 提炼出凝练的文题;精炼的语言、简明扼要的叙述、创新写作也是不容忽视的。

高中学生写政治小论文, 可以使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 从接受型学习中走出来, 改变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功利性学习, 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用课堂上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真正成为会学习的新一代。让高中政治小论文助学生高中政治学习一臂之力, 绽放思维之花, 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金银姬.谱写政治小论文的华美乐章[J].教学月刊 (中学版) , 2012 (17)

政治文化论文 第4篇

关键词:政治文化;文化整合;档案事业

Abstract:Taking Cultural Integration Thought of Cultural Philosophy as the mainline, this paper analyzes ancient political culture who regards "Great Unification ", "Rule of Man” and "Rule of Rite " as its characters from three aspects: integration of values, Specification and Structure, and then illuminates the effect on Chinese ancient Archives, evaluates the value and distress to modern Archives from those three political culture.

Keywords:Political Culture; Cultural Function; Archives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我国社会形成了独特而又稳定的政治文化。这种政治文化根植于以封建伦理秩序为基础的政治理念,如“人治”“礼治”,并借助于封建社会“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而演变为一种长久制约我国社会主体观念与行为的社会文化。“大一统”“人治”“礼治”这三种政治文化虽各自发挥其功能,但三者又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并共同打造了森严、固化和专制的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秩序。由此,笔者选择从文化哲学理论中的文化整合功能入手,通过对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剖析,从价值观、行为规范与社会结构等多个角度梳理其对我国古代乃至当下档案事业发展的影响。

1 “大一统”文化思想整合我国古代档案价值观

文化来源于社会主体及其从事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社会价值观也随着文化的积累与演进而不断地整合与被整合。我国传统社会中的组织与个人,因其各自经历的活动与文化积累不同,其文化价值取向相对多样且分散。只有通过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整合,才能让松散无序的社会个体价值观整合为一种让社会中绝大多数人所共同接受的观念与行为准则,这就是价值观整合的核心思想。

在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各种形式中,“大一统”文化价值观的整合功能表现最为明显和实效。这是因为我国古代社会经济体制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该经济体制的分散性与私有性导致社会公众价值观念呈现出分散且多样的形态,而出于对政治统治长久与稳定的需要,统治阶级需要通过一种基于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统一社会价值观约束社会主体与组织的行为。“大一统”思想最早出自于《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1]其原始意义为消灭对手,由帝王一人统治天下,后被统治阶级引申为皇权威慑力的象征。这种政治思想服务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政治诉求,借助儒家思想的包装与宣传,使之成为封建社会时期主流的社会政治思想。“大一统”不仅是疆域、资源与人口的统一,更是社会个体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社会实践行为的规制与整合。在此政治文化的影响下,封建君主专制和官僚体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使民众的个人利益与权利受到压制与束缚,但它将社会各个阶层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有效地整合起来,从而构成了整个国家认同的政治和社会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大一统”思想还表现在我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封闭与排异,这种表现并不是一种极端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是对外来文化全盘抵制的保守思想,而是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自身固有文化形态的稳定性,这也是我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保持千余年而未发生本质变化的原因之一。

殷商后期,我国真正意义的档案工作开始形成,它随着“大一统”政治文化思想的渗透与推广,成为统治阶级把控朝纲和牵制民众的重要工具。“大一统”文化对档案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资源的统一,即政府形成的所有档案都归当权者所有,所有档案都要向中央移交,并集中管理,特别是涉及到土地、人口、资源、兵役和赋税等方面的档案更需要定期向中央档案机构移交。国家垄断社会核心信息资源一方面用于牵制地方资源的配置,另一方面通过对地方政治与经济的掌控,巩固其管理的统一性。其二,管理的统一,即各地各部门形成的档案资源移交到中央档案机构集中保管,通过设置严密和繁琐的管理制度统一管理所有档案。我国历朝所设置的中央档案库,如石渠阁、后湖黄册库和皇史宬等都属于集中管理档案资源的专门机构,资源的统一衍生出管理的统一,管理的统一维护了档案资源的利己性,便于政府对资源的进一步优化与使用。其三,利用的统一,因档案资源归统治阶级所有,任何档案的利用行为都需要得到皇帝的应允,并在利用程序的监控下有限地开展,这决定了我国古代社会档案价值实现的封闭性与单一性。“大一统”思想构建了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和社会治理秩序,它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影响是根深蒂固、难以僭越的。需指出的是恰恰得益于档案资源的高度统一及国家修史行为的养成,我国古代社会才有了可供追溯的完整历史,这为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构建与传承奠定了基础。

当下我国档案管理体制实行的是集中制管理体制。从字面意思来看,集中制与“大一统”思想差别不大,都是将档案集中到政府指定的机构,由其负责集中管理与利用。但集中制是建立在现代意义的管理体制基础上,其管理主体的属性与封建社会时期政府的集权性是完全相悖的;其管理的目的并不在于维护管理阶层的集权统治,而是最大限度的集中档案资源,通过规范的手段开展社会利用;其服务对象也并不仅仅局限在政府机构,而是整个社会组织与个人。但囿于历史惯性的思维,档案机构极易受到“大一统”思想的误导而出现只集中保管、不提供利用,只追求数量、不追求质量,只看重效率不注重效果的行为倾向,而这都需要档案机构摒弃“大一统”之弊,树立现代性的档案管理价值观,进而激发档案事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2 “人治”文化思想构筑档案事业基本架构

价值观对主体行为的塑造与约束是一种内化的手段,而外化的手段则需要社会规范的制定与执行。通过对不同社会结构和文化表征的整合,分散的、多样化的行为规范逐渐趋于系统化、协调一致化,这使得整个社会组织和个人渐渐被纳入到国家规定的轨道体系中,并开启同一化的社会行为模式,这就是规范整合。在我国古代政治文化中,“人治”文化的规范整合功能表现得最为明显。“人治”文化的核心是封建皇帝制,以及由此促生的一整套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体系,并辅之以封建官僚体系及其选官用官机制。殷商后期开始,我国社会开始从“神权”时代向“人权”时代转型,以皇帝为核心的皇权至上思想逐渐成为统治阶级驾驭万民、治理国家的核心思想,由此构建的中央集权体制为皇权至高无上与稳固提供了保障。在中央集权体制的映射与约束下,朝野重臣和普通百姓无不体现出极强的思想凝固性与行为规范性。对于我国古代档案事业来讲,规范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档案形成与管理的规范性,但也同时在档案保管与利用方面渗透着“人治”文化的强制性与约束性。这主要表现为:其一,鉴于皇帝的权威性与官僚体制的层级性,文书档案的形成被划分为若干种形式,从中央到地方所有品阶的官员依据其自身官职的大小依次一律使用相应的文书种类和档案移交形式,以此彰显政治制度严谨性与权威性,进一步巩固皇权的至高无上。其二,制定严格的文书与档案工作制度,保证文书制作与处理、档案移交与保管的严密性。历代王朝极其重视文书与档案工作制度规范的制定,目的在于利用强有力的制度规范保证文书与档案工作对统治阶级的尊重与专属性,扩大皇帝对这一重要管理利器的控制幅度,提高中央对地方的实际管制与社会治理的效度。其三,控制档案的利用范围,规范档案利用的通道。我国整个古代社会的档案利用只专属于统治阶级,任何形式与名义的档案利用归根结底都指向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一方面统治阶级利用档案的相对集中性,严格控制档案利用群体;另一方面制定严苛的档案利用制度与法规,约束普通百姓对档案的利用,营造社会对档案的敬畏氛围。规范整合的出发点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是对皇帝权威性的维护。这种文化功能的弊端十分明显,即规范整合限制了社会管理阶层与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通过严苛的政治制度严格束缚社会主体的文化思想与多样化的文化行为。虽然规范整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档案与档案工作的完整与安全,保证档案利用的相对独立性,但完全封闭且僵化思维的社会档案认知与行为都是对档案与档案工作社会属性的漠视与否定。

由古代社会传承下来的规范整合思想对当代档案工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我国古代档案工作受迫于统治阶级的权威而呈现出封闭性的特点。这种档案价值认知深埋于社会主体观念之中,使得现代档案事业发展难以摆脱“官方”色彩而真正融入社会;其次,过于规范与严苛的档案工作制度从古传承至今,虽能有效保障档案工作的规范性与效率的提升,但冗繁的档案整理程序与僵化的档案利用服务方式束缚了档案事业向社会转型的步伐;再次,受古代档案用于官方且完全对外封闭思想的影响,我国档案的社会开放范围与幅度相对保守,对档案社会开放的论证与鉴别工作易受此思想影响而难以放开手脚。现代意义上的“人治”思想不再是利用档案牵制与控制人的思想与行为,而是要以社会主体为档案事业开展的核心,从社会主体的利用需求去规范档案工作流程,从社会主体的行为指向去设计多样化的档案价值实现路径,这才是规范整合作用于当代档案工作的文化精髓。

3 “礼治”文化思想拓展档案功能的实现空间

价值观整合为社会个体塑造了支配其行为的观念导向,规范整合为社会个体参与社会实践构建了制度与行为规范体系,而结构整合则恰恰在两者基础上将社会各种制度、约定和规范整合形成了严密而又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结构。它以非制度化的形式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主体的价值导向与实践行为。“礼治”文化是结构整合下的产物,它的核心是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源自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父系家长制,即按照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并建立世袭统治的制度。在我国古代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将社会各个阶层、官宦臣子和家族群体牢牢控制在以皇权为核心的结构框架内,使我国整个古代社会政治体系在此基础上协调运作,并行不悖。“礼”源自氏族社会末期的祭祀仪式。《说文解字》中提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2]西周时期,“礼”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规范,后被引申为社会公认的合式的行为规范。受“礼治”文化影响,我国古代政治体系在宗法制度的牵引下呈现出极其严密且封闭的特点。作为政治活动的产物,档案及档案工作自然也会受此影响,主要表现在:其一,谱牒档案是社会文化结构整合的产物。“礼治”文化借由儒家的思想,将“仁”植入到对其的解释中。随着儒家思想在古代社会中文化统治地位的确立,以仁释礼、将“礼治”确立为社会普遍接受的一种精神信仰,将礼的强制规定与仁的自我要求融为一体,进而浓缩为影响社会主体行为的道德规范。正是在如此强势的道德约束下,我国古代社会逐渐形成了依托于宗法制度的政治格局,宗法关系与政治行政混溶不分。谱牒档案建立在我国宗法制度对祖上辈分与宗亲关系价值认知基础上,通过古代官员选拔机制而得以普及。它彰显了封建社会的门第与世家辈分关系的结构约制对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影响。其二,对封建王权的畏惧与崇敬衍生了对皇帝工作与生活的记注制度。史官记注制度源自于西周时期,经过数以千年的演化已成为封建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史官记注制度为后世王朝留下了大量可供参考与反思的政治策略,也为史学家编修国史和评价皇帝言行得失提供了史实依据。如汉代时期开始编修的皇帝起居注是专门记录皇帝言行的记录物,而后成为历朝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常备工具。其三,为前朝修史彰显封建王朝更替的敬祖之心。为前朝修史是每一新朝之初必行之事,这种行为一方面表现出新朝始皇帝对前朝覆灭因果联系的诉求,另一方面则彰显统治阶级对祖宗前辈的敬畏之心。“数典不忘祖,制史以为国”成为历朝开国皇帝在对待前朝历史的真实写照。由此而形成的利用历史文献以修史的传统得以形成并传承。社会结构整合框定了档案除保留备考之外的社会功能,虽然我国古代编史修志的初衷并不是为了传承历史,但是其形成了攒史、编史与修史的思想与技法,为我国近现代档案工作社会功能与结构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我国古代“礼治”文化将社会结构规划为层次明晰且难以逾越的道德壁垒,封建礼教的残酷虽压抑了古代社会公众的思想开放与价值认同,但是却造就了我国连续不断的断代历史及众多周边史料汇编文献,也奠定了我国古代档案工作非政治之工具的基调。我国现代档案事业的积淀一部分来自于民国时期现代意义政府管理的构建,另一部分则来自于礼治文化熏陶下形成史料编纂思想的积淀。前者延伸了档案管理工具的功能,使其真正成为政府行政办公的信息传递与参考的工具,后者传承了档案治史的文化功能,借助社会主体文化需求与档案社会文化价值认同的提升而使档案信息内容融入社会文化传播之中。需要强调的是基于古代“礼治”文化思想的道德壁垒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唯一支撑的精神支柱,其非理性的内因是时代的需要,而现代社会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记录则是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其内因是社会主体作为文化个体的价值追求与文化寄托。“礼”的精髓犹在,“治”的显性趋于收敛,这是社会文化进步的核心要件与必然要求。

国外政治文化与名俗关联论文 第5篇

一、问题的提出

泰国现今的曼谷王朝,是个拥有着200多年悠久历史的王朝,从固步自封到打开国门与西方打交道、从自上而下的改革到自下而上的革命,从绝对的君主专制到立宪君主制的确立,曼谷王朝经历了一系列的风风雨雨。在封建王朝纷纷垮台倒地,东南亚国家逐步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之时,曼谷王朝却仍能延续其传统,并利用其娴熟的外交技巧而使泰国免于沦为西方殖民地之时,我们不得不为其顽强的生命力感到惊奇。1932年,泰国爆发了一次推翻君主专制的立宪革命,自此泰国进入了君主立宪时代,也进入了一个民主化时期。然而自1932年以来,泰国却经历了长时期的军人统治,并伴随着一系列的军事政变。从1932年至今,泰国已发生了20次军事政变,平均每3。7年就发生一次,是政变高频率发生的国家之一,而且每一次政变的发生几乎都要颁发一部新宪法,以显示新政府的合法性。

由此可见,泰国的宪政基础是相当薄弱的。从1932年到这75年间,泰国除了军事政变不断刷新记录外,在民主政治发展上却毫无建树。从1932年起,虽然各届政府都自诩为“民主制度”,但是,泰国人,特别是政府官员,还没有从旧统治制度的合法性的框架中走出来。那么在这漫长的70多年时间,在泰国经济已取得高速增长的时期里,泰国政治为何仍止步不前?这不得不引起了我们疑惑与深思。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是一个国家乃至个人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的历史积淀。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就可以了解这个国家的行为习惯与价值取向,就可以厘清一些看似矛盾却符合其文化传统的行为。

这样,文化在了解某一国家的行为与政治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泰国亦不例外。因此本文用政治文化来解释泰国在经历了70多年的“民主实验”以及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之后,政治缘何依然如此地低度发展。对泰国政治的低度发展虽然也有不少的学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但很少有人从政治文化传统的角度来予以解释。因此,本文运用政治文化因素来解释其对政治发展的作用,促进的抑或阻碍的作用。用政治文化来分析泰国政治的发展,对于了解和掌握泰国的政治文化背景,是很重要的,而且这对于本文此后的分析也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泰国的政治文化背景。在论述泰国政治文化背景之前,我们首先来厘清一下本文所要论述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这两个概念。学者们对这两个概念的定义是,政治文化,即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形成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是政治关系在人们精神领域内的投射形式。

它是一个民族在其特殊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并对该社会人们的政治行为模式、对政治系统的要求以及对法律的反应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政治发展的含义,从狭义上讲,政治发展是指政治体系内部结构、体制、功能和运作的科学化、合理化,如从习俗、惯例、传统治理向法律、制度治理的转变,从政治、行政合一的体制向官僚行政体制的变迁,从全能、集权政府向有限、分权政府的转化等等。政治学研究的政治发展,主要是集中在狭义的概念,即政治体系内部的政治发展,尤其是指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发展。厘清了这两个概念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泰国的政治文化背景。

二、泰国的政治文化背景

对于泰国的政治文化背景,本文拟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历史传承,一是宗教影响。每个文化都有其历史性,是由历史沿袭下来的传统,因此了解其历史就是了解其政治文化演变的线索,这对于把握其政治文化发展的脉络是很重要的。至于宗教则是其文化哲思的反映,不管这种宗教是外来的还是土生土长的,它都要适应于一定的本土文化。宗教上的这种哲理文化,不仅能给予人们一种精神上的依托,亦能给予人们解释某种东西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把这种理论作为人们的行事原则。因此,宗教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宗教文化是了解某一文化的钥匙。从历史传承和宗教影响两个方面来了解泰国的政治文化背景,是本文的两个基本研究途径。

1、历史传承: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讨论1782年以降的曼谷王朝的文化传承。曼谷王朝(1782年至今)虽是从吞武里王朝(1768—1782)手里夺过来的,但其政治文化则是从阿瑜陀耶王朝(1369—1767)的废墟上延续而来的,深受阿瑜陀耶王朝的各种政治文化的影响。其中影响最突出的就是家长制原则。国家被看成是家庭的扩大,而国王就是这大家族中的家长。这一原则扩大下去就是各地方官员不仅是各地方的统治者,也是各地方的家长。这种家长制在实施统治过程中,需要确立“家长们”的权威,以使上层统治阶级的意志得以执行。其次,曼谷王朝延续了阿瑜陀耶王朝时期的神权观念,把国王等同于宗教神明,国王被视为湿婆神和佛陀的化身,树立了国王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

这样曼谷王朝把对神的崇拜演变成了对国王的崇拜,并规定国家的一切法律、命令均由国王颁布,全国的行政事务都要以国王的名义进行处理,国家大事须由国王亲自裁决。任何人都不得平视国王,见到国王时须行俯伏膜拜礼,强化国王的神秘性与权威。此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曼谷王朝还恢复了封建等级制,按照官员职位的高低赐予不同的爵位,如最高等级的爵位为昭披耶(Chaopya),其后依次为披耶(Phra)、銮(Luang)、坤(Khun)、曼(Man)等爵位。不同的爵位授予不同的田数来作为官员的薪俸,这种制度亦称为“萨克迪那制”(SakdiNa)或“食田制”。通过这一制度封建王权确保了下层社会向上晋升的通道,也让社会等级鲜明有序,确保了社会的稳定和王权的集中。这样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再加上家长制与神权的结合,这就演变成了现代政治中的权威主义与专制独裁主义。进入19世纪50年代后,在外部的压力下,泰国开始与西方国家签订一系列条约,打开国门与西方国家进行接触,并开始着手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在蒙固王(1851—1868在位)与朱拉隆功国王(1868—1910在位)两代国王的努力下,泰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涉及社会、经济、行政、财政、军事、教育、法制、宗教等内容。朱拉隆功国王曾认为,国王的权力应保留原规定中确实可行的部分,放弃一些离奇的提法,如称国王为“生命之王”。抹去了其王权上的神圣光环。不仅打破了国王神圣不可接近的陋习,还废除了封建等级的“萨克迪那制”,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为泰国向近代政治体制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使泰国免于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但是,作为自上而下的改革,作为只有外部压力而没有内部因素刺激的改革,这种改革是不彻底的,君主依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依然不受法律的制约。1932年后,泰国政治虽然引进了西方的政治思想,但其本土的政治文化依然根深蒂固,并未能从根本上动摇传统政治文化在社会、政治、经济和人们观念中的统治地位。这也就注定了泰国民主政治此后的磕磕绊绊。

2、宗教影响:泰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是小乘佛教(又称“上座部佛教”),因此泰国又有“黄袍佛国”之称。宗教在泰国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泰国学者披耶阿努曼拉查东说:“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就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从根本上说,泰国文化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即宗教。”早期的小乘佛教在泰国虽占统治地位,却也融合进了大乘佛教和印度教的一些因素,以及本土文化的一些因素如祖先崇拜等,因而泰国的佛教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小乘佛教的主导思想是劝导人们行善和积功德,其核心是“业”。认为个人得救主要就是他的“业”,今生受的苦即是前世造的孽;而今生的行善积德,则为将来进入涅 世界打下了基础。

在泰国,每个人都要到寺院去出家为僧一段时间,出家为僧是泰国人行善积德的一种方式。佛教对“业”的倡导使得人们注重的是现世和将来,而对于过去则很少在意。佛教强调“人生皆苦,苦因无知”,摆脱无知的方法就是求知于佛陀。因而佛对芸芸众生是不存在歧视的,只要你肯向善、肯求知于佛陀,那么你就会得救。佛教思想的业(Kamma)整个地影响了泰国人的世界观,并注入了两股有些自相矛盾的思想。根据佛教的轮回说,一方面,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他前世的业,但另一方面,人们在很多方面又可以掌握他们自身的命运,因为一个人今生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他的业。因而在泰国,行善积德被认为是明智的,而行恶则被认为是愚蠢的。

这种业报轮回说倡导人们去行善积德,而又对现状的困苦归因于个人前世的孽和不信佛,因而把大众的视线从政府的过失上移开,并加强对个人的内审和行德,形成了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是这种宗教影响,使人们有了一种精神上的依归和安慰,人们把所有的磨难和不幸视为当然,只有今生的积极向善,将来才有获救的可能,因而佛教也就成为解救他们苦难的唯一希望。依据佛教的学说,那些处高位者之所以能处高位,是由于其前生的“业力”修来的,因此每个人都应当恭顺地对待有权位的人。正是这种消极的宗教观,使人们形成了对王权的敬畏和对权威的顺从,造就了人们对政治态度的冷漠和消极,加上权威主义的存在,使人们更易于听从那些具有更高的“业”的人来使唤,形成惯于服从上级和不敢反抗特权的习惯。这虽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却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佛教思想的“业”,导致了广大民众政治参与意识极低,加上传统上形成的对权威的认可,使人们在政治参与态度上,表现出顺从和逃避的倾向。长期封建体制的压制和权威观念的熏陶使普通百姓的政治逃避成为惯性选择。由于对威权的敬畏和对政治的逃避,以及佛教的业报轮回说,使得人们不问有权的人权力是怎么得来的,只要他有权,他就是合法的理应受到尊敬。这也就是泰国军事政变屡屡发生,而人们又甘于忍受政治独裁,并且每次成功的政变者都宣布其政变是合法的原因之一了。由于佛教和平主义的影响,他们反对冲突、流血,强调温良恭谦让,与人为善,避免为难他人和损害其尊严。这些妨碍了对政府的批评。凡此种种,都或多或少地延缓了泰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

三、政治文化与泰国的政治发展

1932年政变是泰国划时代的事件,这次政变改变了泰国的绝对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虚位的君主立宪制。从此泰国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漫漫长路。然而1932年以来,泰国历届政府特别是文官政府极不稳定,军人政变或文人政变频频发生并导致了军人的长期执政。这里固然有泰国民主制度不成熟的原因,当然也有其文化阻碍了民主政治发展的因素,下面本文就政治文化对泰国政治的影响与泰国政治发展做进一步的分析。

1、政治文化对政治的影响:正如本文第二节所分析的那样,政治文化传统与宗教文化传统的影响在泰国是根深蒂固的,它影响着泰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本文在这里讨论政治文化因素,认为政治文化中固有的价值观念是影响泰国政治发展的关键,但同时并不否认其它因素如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对政治发展所起的重要性。在泰国,君主专制有着悠久的历史,再加上家长制和君权神化,自然就需要一种专制独裁和忠君、服从的文化。这种文化容易形成上级的集权和下级为了寻求保护而依附的裙带关系。而现代民主制度则要求分散权力,要求对事不对人的负责任态度,这种制度的建立是以社会多元化为基础的,这与泰国现有的政治文化明显不符。

泰国在1932年政变后,没有相应地在其他方面发展民主政治的配套措施,如加强民主教育、改革官僚体制、建立三权分立、促进言论自由等方面的改革,还保留着封建制的残余,这种只在行政与制度上层进行移植西方的代议制和选举制,而在其他相关方面并未进行伤筋动骨式的改变,也就注定了泰国民主制的先天不足。泰国的民主移植了西方的现代制度,却又未能相应地教育大众,改变泰国固有的忠君和等级文化,使得政变领导者脱离了人民大众,使人民大众觉得政权的更迭与他们的生活并无多大关系,领导者的更换只不过是上层人物的事,对他们来说谁当权都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而已。因此,随着时间的发展,由于下层人民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他们也就觉得通过选举或政变产生的领导者,都只不过是在“玩政治”罢了。

这样每当大选来临时,当各党派候选人纷纷造势拉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体来宣传竞选纲领,忙得一派不亦乐乎时,大部分选民却都往往无动于衷,他们认为大选唯一能给他们的好处就卖票拿钱,因为他们知道大选结束后,那些政党是不会真正地关心他们的生活疾苦的,选举只不过是那些政客们的政治秀而已,选举过后他们的生活一切都还得照常。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在泰国的选举中,贿选、舞弊、卖票行为为什么会如此地猖獗了。正如第二节所分析的`,泰国固有的政治文化是不利于民主制的发展的,民主制度在西方拥有一套完善的配套制度和相应的文化,但移植到泰国后却“桔生淮北则为枳”。由于文化因素与政客们价值观念取向态度的不同,使得西方民主制度在泰国水土不服,泰国前总理沙立(1958—1963)曾露骨地指出:“泰式民主应该是根植于泰国土地上的,由这块土地上的阳光和雨露滋润而繁茂的植物。她结出的果实应当是芭蕉、芒果、红毛丹、山竹和榴莲,而不是苹果、葡萄、李子或是栗子”。

由于政治文化观念的不同与政客们的有意误导,使其专制行为看似合乎传统文化,但实际上却以延缓泰国政治现代化为代价的。没有相应政治文化的变化,这种从古老文化中孕育出民主的转变谈何容易,因为“文化乃是制度之母”!只有政治文化的相应转变,民主制度在泰国才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民主这种东西并不是只要制订了合适的法律就可以轻易得到的。它要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才得以繁荣,否则就难。”作为一套传统的民主制度,并不像一台机器那样简单。机器的要素是各个部件,只要设计合理,精心维护,机器就能像预期的那样运转。而执行制度主体的是人,有思想的人显然不同于机械部件。因此,转变思想,调整价值观念,对于民主制度的运行是非常关键的。当然,调整传统政治文化的适应力,并不等于全盘否认传统的政治文化,泰国的传统文化有其滞后性的一面,也有其适应现代性的一面。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保存其合理的,对政治发展有积极影响的一面;扬弃其落后的具有阻碍社会进步的一面。这样西方的民主制度才能在泰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结出适合泰国这块土壤的果实。在这方面,亚洲日本的政治现代化模式,应该是泰国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2、泰国的政治发展:政治文化对政治具有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反之亦然,政治制度越完善与世界融合度越高,就会促进政治文化的发展,解除政治文化发展的束缚;而政治越保守,与外部世界越隔离,则会使政治文化趋于保守僵化,阻碍社会的发展。有一位智者说的好:“保守地说,真理的中心在于,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开明地说,真理的中心在于,政治可以改变文化,使文化免于沉沦。”蒙固王和朱拉隆功国王的一系列政治和社会改革,使泰国朝现代化方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虽然改革是以传统寺院教育作为基础的,是从维护传统道德、宗教的作用出发,认为“过分教育”具有潜在的危险性,而大部分男孩只需要最基础的教育,读、写、道德、煮饭这些都可以由寺院和父母教给,只有那些今后进入政府部门或从事商务的才是例外。

虽然改革有种种缺陷,但改革毕竟扩大了泰国与西方的交流,使得一批批有识之士走出了国门,接受近现代西方教育的思想,冲击了现有的文化传统,使泰国文化注入了一批新鲜血液。受西方教育的人越多,也就越不满泰国政治的停滞不前,要求改变现行的政治制度的呼声也就越高,最终导致了1932年政变。但此时泰国的工业化还不发达,还没有形成强大的资产阶级力量,也没有独立的资产阶级文化,以冲击旧有的传统文化。因此为了维护其地位和精英统治,政变领导者不得不倾向于保守和寻求传统政治文化的庇护,他们引入了西方的政治文明和政治制度,但却没有实行西方式的民主。

这些都是泰国传统政治文化与传统的旧势力过于强大的缘故,这也为此后的军人执政和实行威权政治找到了合乎传统的借口。泰国在60年代的经济发展是以政治上的独裁统治作为代价的,压制了泰国国内的政治发展。于是忍无可忍的人们在1973年爆发了革命,这次革命是泰国历史上第一次人民大众参与的,公开对上层领导人的权威提出挑战,这次激烈的碰撞使得人们重新审视过去对权威认可的理解,从个人权威的合法性开始向现代公职权威的合法化过渡,民众政治参与意识逐渐苏醒,民主观念开始雕琢、冲击现有的政治体制本身,在此后的10多年里泰国政治进入半民主时期。

80年代泰国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一些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政治文化传统,使人们抛弃了一些传统的观念与文化包袱,并出现了一些独立的政治力量(如中产阶级、NGOS等),单一的社会结构逐渐向多元的社会结构发展,社会现代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直到1992年以后,泰国的政治才进入政党政治时期,政党政治才获得相对平稳的发展。但即使如此,泰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威权思想在泰国的政治领域里,依然十分普遍。而“政治发展不仅意味着权力模式的重新构建并使得一些人有可能丧失自己拥有的特权,同时也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价值的转变,换言之,政治发展意味着整个民族的整体现代化,也意味着人的观念彻底现代化。”从这个角度来看,泰国的政治发展仍然是非常缓慢的,有时甚至是停滞的。路漫漫兮,泰国的政治民主化仍然任重而道远。

四、小结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第6篇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企业管理逐步向以人为本过渡,一是通过与基层干部职工的深入交流,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他们对企业改革的认识,加强他们对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认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二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向干部职工宣传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企业改革的思想认识,从容应对企业改制所带来的挑战和困难,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企业的改革发展事业上来,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3.2完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企业从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实践、企业行为文化的具体表现中提炼出来的一系列制度的总和,比如企业领导制度、企业组织机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的民主制度以及现场管理、生产服务标准、业务流程等,具有公认、权威和稳定等特点,对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起到了评判和制约的作用。

3.3加强现代人才价值观的教育

随着社会转型,社会价值越来越多样化,价值观念的激烈冲突和深刻变革是当代人类文明进程的突出表现。很多企业职工的人生价值观也出现了微妙变化:一是价值主体的自我化,二是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三是价值目标的短期化。在教育引导过程中,将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引入价值观研究,逐步建立一套价值冲突预警机制,紧跟时代脉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偏激思想主动进行调控,使现代人才的价值观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3.4打造优秀企业团队

企业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团队理论,团队指的是处于同一环境中,彼此能够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志同道合的人生观,容易形成坦诚沟通,共同激荡创意,相互鼓励及启发事业的成就感的员工群体,这样的群体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汇集起巨大的创造力量。在开展团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现有的机构和组织形式,如“职代会”、“QC小组”、“青年文明号”、“职工之家”等,将职工较好地吸引到企业的周围;要在企业内部进行良好的沟通,构筑自上而下的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让职工及时全面地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政策制度、管理措施,形成“上下同欲”的理想氛围。

3.5促进企业道德建设

企业道德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企业道德通过道德规范、道德教育、道德评价、道德行为等来调节企业内外的各种关系,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为企业形成宝贵的无形资产。企业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从各个方面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见成效。

总之,企业文化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企业的不断改革,可以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而企业文化的发展又为企业改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更新观念,凝聚人心,推动企业不断改革,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其申.浅谈新形势下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J].企业与经济管理,(12).

[2]林庆生.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要和经营管理紧密结合[J].江苏纺织,(2).

上一篇:系统测试的个人简历下一篇:关于《海燕》读书心得:暴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