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特色文化范文

2024-06-21

广东特色文化范文(精选6篇)

广东特色文化 第1篇

彰显客家文化特色打造广东文化名城

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化建设成绩斐然。2002年省委九届二次全会作出建设文化大省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全省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协调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2009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新目标新任务,部署实施了“七大工程”,标志着广东文化建设迈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新阶段。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将对建设文化强省作出新的部署,必将有力地促进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提供坚强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强省的重大意义

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的决策部署,切合时代要求,符合广东实际,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现实性和创新性。

一是具有战略性。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是省委、省政府运用科学发展观创新文化发展的重大决策。它确立了广东新的文化发展观,科学把握了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时代潮流与我省文化发展的目标方位,深化了对文化发展的地位、方向、动力、思路、格局和目的的认识,打破了当前阻碍我省加快文化发展的旧观念、老做法、僵体制,做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同规划同部署同

建设,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建设文化强省总的看法、根本观点,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与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相统一,对繁荣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是具有现实性。建设文化强省,把文化产业当作一项提升工程来抓,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扶持发展一批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培育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使我省的文化产业在金融危机面前逆势上扬,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建设文化强省,使文化产业与经济、科技进一步紧密融合,文化的“软实力”与经济的“硬实力”互为结合转换,必将促进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力地提升我省发展的长远竞争力和可持续能力。

三是具有创新性。自主创新的原动力,主要在于文化的创新。历史经验表明,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影响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每一次的科技大进步往往都由思想观念大解放和文化大繁荣所驱动。建设文化强省,能够在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层面上创新人才,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内生、激发制度变迁,产生出开放、合作、互补、共生的有助于自主创新的制度、机制;能够营造尊重个性、崇尚创造、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和创新氛围,使人思维活跃、精神振奋,形成创新激情,迸发创造活力。

二、以建设文化强省的强大动力,推进我市“文化名城”建设近年来,我们始终从战略高度把“文化梅州”建设作为推动“绿色崛起”的重要突破口,制定规划,明确重点,加大投入,市、县、镇、村四级联创广东“文化名城”,山区文化强市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果。一是以弘扬客家文化为重点,致力打造“世界客都”品牌。着力创建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采取政策扶持、区别对待的措施,对10大类196个“非遗”项目进行整体性保护,今年5月我市被国家文化部批准设立全国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成国内规模最大、馆藏最丰富的中国客家博物馆,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精心创作客家新剧目、新山歌、新影视,《等郎妹》、《山魂》、《桃花雨》、《尘埃落定》等分别荣获省艺术节剧目一等奖和“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桃花雨》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获“文华优秀剧目奖”,推出《梅开盛世》、《家乡好梅州》等上百首现代客家山歌,拍摄了《等郎妹》、《客都春秋》等影视作品。举办中国客家山歌旅游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开展客家研究学术活动,编纂出版《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不断挖掘和提升客家文化,有力地提升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客家人文精神。二是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重点,致力打造山区教育强市。把创建教育强市、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摆在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位置,办好10所全国示范性高级中学、4所万人和6所5000人中职学校,全市22个镇被省评为教育强镇,梅江区、蕉岭县率先建成教育强县(区)。三是以发展文化旅游业为重点,致力打造文化支柱产业。兴建了荣获鲁班奖、体现客家建筑艺术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雁南飞旅游度假村,以及集客家小镇、客家祠为一体的客天下旅游产业园等一大批旅游新景区,开发了叶剑英纪念园等名人故居旅游景区,发展了茶山村、三河镇等古村、古镇旅游,梅州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等荣誉,文化旅游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以实施文化共享工程为重点,致力打造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农村“文化共享”工程,推动“文化上网”工程建设,广泛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高标准兴建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和镇综合文化站,全面推进文化先进镇(街道)创建工作,共创建20个文化先进镇(街道),覆盖城乡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五是以文化体制改革为重点,致力打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重视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完善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规范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文化社会组织和文化企业得到全面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乘建设文化强省的东风,围绕打造广东“文化名城”的目标,突出“一个重点”,加快“两项建设”,做大“一个产业”,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梅州“绿色崛起”。

一个重点:大力发展客家文化。梅州作为全球客家人最大的聚集地和衍播海外的出发地,千百年来成就了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又富有时代元素的客家文化。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是梅州文化建设的重心所在。我们将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挖掘和提升客家人文精神,真正使梅州成为世界客家人的精神家园。申报一批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和“非遗”保护名录,积极建设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着力抓好客家围龙屋“申遗”工作,进一步继承和创新客家文化。狠抓文化精品创作,积极开展文化交流,组织筹办梅州首届国际媒体摄影大展,继续办好中国

客家山歌旅游节、世界客商大会等活动,进一步繁荣客家文化。

两项建设:一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党的十七大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以公益性为取向,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好中国客家博物馆晋升国家一级馆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在全市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一批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公里文化圈”,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二是建设教育强市。教育是梅州文化的重要品牌,也是文化发展的主渠道。全面推进教育强镇、教育强县创建工作,2013年前率先在全省山区市中建成教育强市。重点是扎实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着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办好10所全国示范性高级中学和10所重点中职学校,加快建设全省重要的职教基地和劳动力资源开发示范市。

一个产业: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重点抓好“国家级麓湖山文化产业园区”和“客天下旅游产业园”的建设,增强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把客家生态文化旅游作为先锋产业来抓,重点抓好“百里休闲长廊”、“粤赣闽千里客家文化长廊”等,积极与省共建“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加强文化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推广大型民系风情歌舞《客家意象》商业运作模式,推动文化与娱乐产业的有机结合,壮大文化消费市场。

广东特色文化 第2篇

(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和管辖海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活动。

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台风、暴雨、寒冷、大风、龙卷风、灰霾、高温、干旱、雷电、道路结冰、冰雹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

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火灾等因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的防御工作,适用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工作原则】

气象灾害防御遵循以人为本、科学防御、统筹规划、社会参与的原则,实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

级负责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工作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协调机制,并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以及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气象灾害防御的管理、服务和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公安、民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卫生计生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建立监测、预报、预警联防和应急预案主动响应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和协调。

第五条【政府保障措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增强当地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必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气象科普宣传】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向社会宣传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加强气象科普场馆或者设施的建设,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学校应当把台风、暴雨、高温、灰霾等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教育内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当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

入培训课程,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给予指导和监督。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配合并参与气象灾害防御活动。鼓励志愿者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参与应急救援等工作。

第七条【气象灾害应急演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并开展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检查,提高社会公众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的应对能力。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在气象主管机构的指导下,协助做好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和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工作。

第八条【气象灾害防御行业组织】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气象灾害防御有关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的发展。

气象灾害防御有关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应当依法开展气象灾害防御服务。

第九条【气象灾害防御技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发生机理、监测、预报、预警和防御技术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的标准和规范,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第二章

第十条【气象灾害预防服务体系建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和接收、防雷减灾管理、人工影响天气等气象灾害预防服务体系建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当地气象观测、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应急处置、灾害评估与调查、人工影响天气等所需经费的支出。

第十一条【气象灾害风险区域】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并及时更新。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按照气象灾害的种类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有条件的可以委托气象灾害防御有关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开展评估。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根据气象灾害分布情况、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子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等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确定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区域,建立气象灾害风险阈值库,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二条【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与落实】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上一级人民政府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本地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相关内容应当纳入城乡规划。

编制区域、流域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工业、农业、渔业、林业、水利、交通、航空、旅游、通信、能源、环境保护和自然

资源开发利用等专项规划,应当符合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相关要求。

第十三条【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内容】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防御原则和目标;

(二)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防御工作现状;

(三)气象灾害易发区和易发时段;

(四)防御分区及战略布局重点;

(五)防御的主要任务;

(六)防御设施建设和管理;

(七)防御工程及保障措施;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四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制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制定本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指导下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教育、安全生产监管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应急预案应当与本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相衔接。

第十五条【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

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安全生产监管、公安消防等部门,确定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目录,并向社会公布。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应当履行下列安全职责:

(一)制定本单位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气象灾害隐患排查;

(二)确定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

(三)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档案,确定防御重点部位,设置安全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四)定期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五)对职工进行岗前气象灾害风险安全培训。

第十六条【气象主管机构服务要求】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指导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为有关单位查阅、使用气象资料提供便利,并指导其开展气象灾害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

鼓励非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十七条【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气象灾害应急演练主要包括演练准备、预警、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善后处理和评估总结等内容。

第十八条【停课和安置措施指引】

台风黄色以上或者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生效期间,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应当停课。

未启程上学的学生不必到校上课;在校学生(含校车上、寄宿)应服从校方安排,校方保障在校学生的安全;上学、放学途中的学生应就近到安全场所暂避。

第十九条【停工、停工指引和安置措施指引】

台风黄色以上或者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生效期间,除必需岗位的工作人员外,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地点、工作性质、防灾避灾需要等情况安排其他工作人员推迟上班、提前下班或者停工,并为在岗工作人员以及因天气原因滞留单位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避险措施。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可以就气象灾害发生时的工作安排等事项做出约定。工作人员因前款规定的灾害性天气停工期间,其工资福利待遇不受影响。

第二十条【气候可行性论证】

城乡规划和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以及省管权限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编制或者实施前,应当依法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第二十一条【台风、大风、龙卷风防御】

省人民政府、沿海城市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水利、海洋渔业、海事等部门制定近海台风应急预案和海上台风应急预案,指挥近海地区及海上作业平台、船舶等防御台风气象灾害,根据台风情况做好人员转移,提高沿海城市对台风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大风、龙卷风多发区域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防风需要,建设和完善

紧急避难场所、避风港、避风锚地、避风带等设施,根据气象部门的监测预警信息,提前指导相关部门加固道路、港口设施。

第二十二条【城市暴雨防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水利、住房城乡建设、城管等部门制定城市暴雨应急预案,避免因暴雨导致城市积涝;对已出现积涝的地区及时进行整治疏通。

住房城乡建设、城管等部门应当做好排水管网的日常检查,保持排水通畅,针对城市积水易涝区域增加排水设施和制定排水措施。

第二十三条【农村暴雨防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水利、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制定农村暴雨应急预案,指导农村居民防御暴雨灾害,避免因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水利部门应当在洪涝灾害易发区修建河道、水库、堤防等防洪设施,做好水库、山塘容量的监测与核实。国土资源部门应当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日常排查,做好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堤防等重要险段的监测。

第二十四条【高温和干旱防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应当科学规划,逐步增加绿地率和水域面积,调整能源结构,减少人为热源排放,减轻高温热浪的影响;根据干旱灾害特点,因地制宜修建中小型蓄水、引水、提水和雨水集蓄利用等抗旱工程,储备必要的抗旱物资,做好保障干旱期城乡居民生活供水的水源

贮备工作;电力监管部门、企业应当做好供电准备、电网运营监控和电力调配。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高温天气期间减轻劳动强度,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应当合理调度水资源,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约用水的先进技术,引进耐旱品种和抗旱耕种技术,适时组织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减轻旱灾影响。

第二十五条【寒冷防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应当在寒冷天气来临前,引导群众做好防寒保暖准备,及时向社会开放应急庇护场所和救助站;指导农业、渔业、畜牧业采取防寒、防霜冻、防冰冻措施。

低温、霜冻多发区域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种植业结构,采取综合有效防御措施。

第二十六条【大雾、灰霾防御】

大雾、灰霾多发区域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和完善机场、高速公路、码头、人口密集区域等重要场所和交通要道的大雾、灰霾监测、防护等设施,并做好交通疏导、科学调度的准备工作。

第二十七条【雷电灾害评估】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防雷减灾工作纳入公共安全监督管理的范围。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依法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管理,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进行本行政区域内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场所或者设施应当按照国

家有关的防雷标准和规定,安装雷电防护装置,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二十八条【农村雷电灾害防御】 农村学校、雷电灾害风险等级较高的村民集中居住区和种养殖区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安装雷电防护装置。雷电防护装置的安装和维护应当列入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建设计划。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服务。

第二十九条【雷电防护装置的检测】

投入使用后的雷电防护装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定期检测。雷电防护装置使用单位应当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检测应当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检测报告应当内容齐全,数据准确,结论明确。检测机构及其有关人员对所实施的检测和检测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经检测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雷电防护装置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检测报告的要求进行整改。

第三十条【道路结冰防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应当制定应对道路结冰、线路覆冰的防护方案,根据冰冻可能发生的情况,加强供电、通信线路的巡查,做好交通疏导、积冰清除、线路维护等工作。

第三十一条【冰雹防御】

冰雹多发区域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冰雹灾害的调查,确定重点防范区,组织人工防雹科学试

验,适时开展人工防雹作业。

第三十二条【农村气象灾害防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气象灾害预防、监测、预警信息传播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灾物资储备,组织有关部门定期排查气象灾害隐患。

各级人民政府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结合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际,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宣传和知识普及,提高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第三十三条【人工影响天气】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区域内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相应的工作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发展。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管理和指导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应当根据当地农业抗旱、生态建设以及重大社会活动服务需要,适时依法开展区域人工增雨、防雹、消雾和防霜等作业。

第三十四条【气象灾害防御保险】 鼓励建立与气象灾害有关的巨灾保险制度。

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保险等方式提高气象灾害风险防御能力。

第三章

监测、预报和预警

第三十五条【重点区域气象监测设施建设】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加强下列气象灾害综合监测设施建设,完善气象灾害监测体系:

(一)在气象灾害易发区域和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区域,加大气象灾害监测站(点)密度;

(二)在交通和通信干线、重要输电线路沿线、重要输油(气)设施、重要水利工程、重点经济开发区,以及山区、海洋和重点林区、矿区、渔区,农作物主产区,加强气象监测设施建设。

第三十六条【防御设施建设要求】

新建(含改建、扩建)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大型桥梁和配置大型港口机械的港口等,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防御设施纳入工程建设投资计划,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三十七条【防御设施保护及维护】 气象灾害防御设施依法受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气象灾害防御设施。

气象灾害防御设施遭受破坏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气象灾害防御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组织力量修复,确保气象灾害防御设施正常运行。

第三十八条【气象设施保护要求】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求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并抄送同级发展改革、国土资源、城乡规划、住房建设、无线电管理、环境保护等部门。

在审批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时,涉及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范围的,发展改革、国土资源、城乡规划、住房建设、无线电管理、环境保护等部门应当统筹考虑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求。

第三十九条【气象灾害信息共享】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教育、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林业、卫生计生、新闻出版广电、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监管、旅游、通信、民航、电力、海事等部门建立健全气象灾害信息共享机制。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依法向政府有关部门开放气象数据接口,整合、交换和共享气象信息,并按照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建立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共享平台。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及时提供水旱灾害、森林火险、地质灾害、农业灾害、环境污染、电网故障、交通监控、城乡积涝等与气象灾害有关的情况。

第四十条【部门协作】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与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水利、交通、农业、海洋渔业、广播电视、价格、安监等部门建立气象预警信号的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农业、水利、林业、交通运输、公安、国土资源、旅游、海洋渔业等部门,加强专项气象灾

害监测和预警,为农林果业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道路交通安全、地质灾害防治、海洋生产安全等提供气象实时服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发展改革、卫生计生、环境保护等部门,加强气象条件对疾病、疫情、环境质量、物价影响的气象预警,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环境事件等应急处置提供气象实时服务。

第四十一条【天气预报预警统一发布制度】

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向社会统一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可能发生气象灾害时,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应当进行加密观测,组织跨区域预报会商和监测联防,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第四十二条【预警信息服务设施建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需要,完善城乡预警服务设施,健全预报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系统。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气象灾害易发地段设立警示牌,在城镇显著位置、交通枢纽、公共活动场所、重点工程所在地等场所以及气象灾害易发区域根据需要设立气象灾害预警传播设施或者利用现有的传播设施,及时准确传播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气象灾害防御需要,设立公益性气象广播电台、电视频道,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途径。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边远农村、山区、渔区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建设,因地制宜地利用有线广播、预警大喇叭、显示屏等及时向受影响的公众传播信息,实现与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的有效衔接。

第四十三条【预警信息传播要求】

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和通信运营单位收到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发布的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应当准确、及时、无偿地向公众传播,并标明发布时间和发布的气象台站名称;在紧急情况下,应当按照应急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传播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避难场所、救援电话等信息。

电视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时,应当在电视屏幕持续显示相应等级的预警信号图标,并以字幕形式播发预警内容。

台风黄色以上或者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生效后,当地广播、电视媒体除播发预警信息外,还应当同时不间断滚动播出气象台站监测到的台风、暴雨最新情况和相应的防御指引;各通信运营单位应当及时安排优先通道,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向受灾区域内的手机用户发布预警信息。

第四十四条【基层及特定场所预警信息传播】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在收到当地气象台站发布的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应当利用有线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等多种方式及时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学校、医院、企业、矿区、车站、机场、港口、高速公路、旅游景点等场所的管理单位在收到当地气象台站发布的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应当利用电子显示装置、广播等途径,及时向公众传播。

鼓励有关企业参与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播发设施的建设。

第四十五条【气象公共服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实时发布气象灾害防御信息,定期公布气象灾害防御服务范围、产品、种类、标准和传播渠道。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服务行业的指导和监管,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服务行业标准和服务质量评估标准等,并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六条【气象灾害防御协理员和信息员】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确定人员作为气象信息员或者协理员并通报当地气象主管机构,为气象信息员或者协理员提供必要工作条件。

气象信息员或者协理员负责协助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民政等部门,做好下列工作:

(一)宣传气象灾害防御知识;

(二)接收和传达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

(三)收集并向相关单位报告灾害性天气情况和灾情;

(四)参与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灾情调查等。

第四十七条【人才保障措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人才队伍建设,将气象灾害防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战略规划;建立完善专业人才、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培训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稳定和加强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人才队伍。

第四章

应急处置

第四十八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气象灾害的严重和紧急程度,及时启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后,有关人民政府、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预案规定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行动。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第四十九条【气象灾害危险区及应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灾害性天气影响范围、强度、时间,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确定为气象灾害危险区,并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和通信运营单位向社会公告。

对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采取的气象灾害应急措施,气象灾害危险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实施,并及时转移疏散,开展自救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第五十条【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措施】

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气象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处置需要,应当采取下列处置措施:

(一)组织救援和救治受灾人员,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等保障措施;

(二)标明危险区域,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

(三)抢修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

(四)启用本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预备费和应急救援物资储备,调用救灾设备、设施、工具;

(五)组织基本生活必需品和药品的生产、供应;

(六)依法采取价格干预措施,维护市场价格秩序,惩处哄抢财物、哄抬物价、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七)采取措施防止发生衍生、次生灾害;

(八)其他应急处置措施。

第五十一条【气象灾害过程监测与评估】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后,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灾害性天气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估,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变化趋势和评估结果,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信息以及灾情发展和处置情况,适时调整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级别或者作出解除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决定。

第五十二条【气象灾害评估调查】

气象灾害结束后,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民政等有关部门进行气象灾害情况调查评估,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气象灾害发生地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向调查人员如实提供情况,不得隐瞒、谎报气象灾害情况。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三条【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法律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组织气象灾害普查,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

(二)未组织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

(三)未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或者确定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区域;

(四)未按照规定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或者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

(五)未按照规定启动、响应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以及未按照规定采取应急措施的;

(六)收到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后,未采取措施及时向公众传播的;

(七)隐瞒、谎报或者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漏报、错报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

(八)不依法履行气象灾害防御职责的其他行为。第五十四条【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责任】 各级发展改革、国土资源、城乡规划、无线电管理、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未按照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求,擅自批准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五条【未采取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法律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实施其依法采取的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

(二)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违反本条例规定,应当停

课而未停课的;

(三)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各通信运营单位未准确、及时、无偿向公众传播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

(四)对重大气象灾害瞒报、谎报、拖延不报或者阻挠气象灾害调查、事故鉴定的;

(五)未按照规定采取气象灾害预防措施的,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六章

第五十六条【实施时间】

本条例自

广东特色文化 第3篇

一、广东饮食分类和主要特征

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 是我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以其特有的菜式和韵味, 独树一帜。粤菜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它们是广州菜 (也称广府菜) 、潮州菜 (也称潮汕菜) 和客家菜 (也叫东江菜) 。

(一) 广东菜

又称广府菜, 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古代岭南地区的越人, 形成于秦汉至隋唐时代的“汉越融合”, 发展于明清时期, 既受到中原饮食文化的影响, 又融会了西方饮食文化的长处, 可谓博采众长。它取料广泛, 品种花样繁多, 令人眼花缭乱。天上飞的, 地上爬的, 水中游的, 几乎瞧上席。广州菜的另一突出特点是, 用量精而细, 配料多而巧, 装饰美而艳, i善于在模仿中创新, 品种繁多。它的第三个特点是, 注重质和味, 口味比较受, 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 而且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岭南夏长冬天气偏于炎热, 故广东菜夏秋偏重清淡, 冬春偏重浓郁。广东菜比较有名的戈有“白云猪手”、“龙虎斗”、“麻皮乳猪”、“八宝冬瓜盅”等, 都是饶有地方风味的广州名菜。

(二) 潮州菜

起源于潮汕平原地区, 涵盖了潮州、汕头、潮阳、揭阳、饶平以及海陆丰等地, 还包括其他讲潮汕话的地方。潮州菜得名, 与潮州自古以来是历史名镇有关。清代以后, 由于汕头的崛起, 潮州菜又有了另一个名字——“潮汕菜”, 简称潮菜。潮州菜的特点, 是善于烹制以蔬果为原料的素菜。对蔬菜果品, 粗料细做, 清淡鲜美, 营养丰富, 如护国菜、马蹄泥、厚茹芥菜、糖烧地瓜等, 皆为美食家所称道。潮州菜的另一特点是喜摆十二款, 上菜次序又喜头、尾甜菜, 下半席上成点心。潮州菜之所以享有盛名, 不仅在于用料丰富, 还在于制作精妙, 加工方式依原料特点而多样化, 有煎、炒、烹、炸、焖、炖、烤、煸、卤、熏扣、泡、滚、拌等, 而且刀工讲究。多样化的制作方式, 形成了潮州菜的风昧特色, 其特色菜有“清炖乌耳鳗”、“金瓜芋泥”、“甜皱炒肉”、“生炊龙虾”等。

(三) 客家菜

又叫做东江菜, 它是广东东江地区客家人的特色风味菜肴。客家菜以肉类为主用料, 而海鲜品极少, 因此东江厨坛有这样的说法:“无鸡不清, 无肉不鲜, 无鸭不香, 无鹅不浓。”它以惠州菜为代表, 味道讲求酥软香浓、原汁原味;制法以炖、烧、煲著称, 尤以砂锅菜见长, 造型古朴, 具有古色古香的乡土特色。其特色名菜有盐煽鸡、酿豆腐、爽口牛丸、三杯鸭等。

这三个地方菜的风味, 既互相关联又各具特色, 其中, 以广州菜为代表。三个地方菜的风味互相关联又各具特色, 形成粤菜选料广博、奇杂、精细, 口感讲究、爽脆嫩滑, 调味偏重、清鲜镬气, 以鲜为最高境界的风味特色。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 广州菜、潮州菜、客家菜各领风骚但又互相促进, 共同提高, 使粤菜得以扬名海内外。为弘扬广东饮食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广东饮食文化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广东饮食发展趋势的分析, 我们不但可以一览广东人的胸襟, 在某些方面也可以看到整个国家今后饮食文化发展的趋势。综合起来看, 广东饮食文化透露出这样一些发展趋势:

(一) 饮食文化和其他文化融合发展

富有地方特色的饮食和本地的旅游资源相结合, 是广东的一大特色。他们将酒店的设置与旅游景点、游玩场所的配套整合工作做得很好。在注重创新的同时也不断重视老字号饭店甚至小吃店的保护工作, 树立了比较好的综合发展意识。通过举办美食节等旅游文化项目, 吸引来不同地域的游客, 认识广东饮食, 品尝广东美食, 真正做到了综合发展。

(二) 用餐快捷化

这是和中西文化不断融合的大背景分不开的。在西方饮食, 比如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快餐的冲击下, 青年人的文化观念、饮食意识和生活习惯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外, 工业化的大发展也带动了现代快餐的发展, 这在经济发达的广东尤为明显。

(三) 饮食营养科学化

以广式煲汤为核心, 在饮食健康营养方面, 广东也走在了潮流的前列, 他们把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变做得非常到位, 将食补、食疗、药膳的研究和他们传统的煲汤技术相结合, 创造出了多种汤品和技艺。另外, 随着饮食卫生状况的进一步严峻, 在放心菜和放心肉等市场环节的改善上, 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四) 美食情趣化

广东尤其是广州的商业酒店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气质和精神内涵。其装饰风格不再一味向奢华方向看齐, 其格调越来越高雅, 环境更贴合普通人的精神需求。在就餐环境、厅堂的装饰、盛装美食的器具、菜品的命名、宴席的菜单设计、乃至服务员的穿着打扮方面都透出一种文化内涵。表现广东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其蕴涵的风俗文化。在内部装饰方面, 他们不但注重物质装修, 而且设有舞蹈曲艺、时装表演以及卡拉OK等文化点缀, 让食客们在身心愉悦的环境里快乐就餐。这种饮食和文化艺术的结合是开全国风气之先的, 让外地游客在一饱口福的同时能够了解到相关的饮食文化。

三、以广东饮食文化为依托发展旅游业

(一) 真正把广东饮食文化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来开发

旅游不仅是为了满足观光游览, 而是更为渴望通过旅游活动来进行文化上的交流和沟通, 感受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投入少, 回报率高, 且可反复利用, 所以要通过提高认识, 增强饮食文化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 把饮食文化摆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广东饮食文化以其特点, 旅游产业的开发者, 应当以广东饮食为物质载体, 体现广东美食的差异性与独特性, 将饮食文化作为专题隆重推出, 从而将广东饮食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 要深层次地发掘饮食文化资源, 把饮食文化当作一种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促销项目。

(二) 加强广东饮食文化的宣传促销, 开发生产广东饮食文化商品

把握好旅游饮食消费的潮流和趋势, 把更多的广东饮食特色菜、代表菜肴作为重要的土特产和旅游商品进行开发生产, 开发饮食文化产品, 做成系列化的便于携带的商品, 在对外宣传促销中, 应把广东饮食文化作为重要内容, 注意增加文化的含量, 发掘饮食中的食风食俗, 发掘饮食背后的饮食文化, 拓展旅游市场, 旅游饭店、宾馆的饮食应突出文化内涵, 将带有广东地域文化色彩的菜肴与具体的旅游活动相结合, 通过制作菜肴之原料向游客介绍旅游地区的物产, 激发游客购买欲望, 提高旅游地区的综合吸引力, 提高旅游购物比重, 加快饮食文化的传播。

(三) 建立饮食文化传承、改革、发展的机制

中国饮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菜肴的不同表现形式反映旅游, 这一点它本身已经具备;二是有吐故纳新、自我进步的特性, 合理吸收文化精华, 这一点尚须下功夫。为此, 饮食文化要在切实促进旅游业兴旺发达、自身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 开发出有吸引力的饮食文化产品, 实行继承与创新、传统与新潮、保持民族特色与吸收外来精华的结合, 建立起开放、变革、自强、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 不断繁荣和发展, 成为旅游业中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四、结语

饮食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历史的积淀, 是文化的载体。道道广东美食, 无不体现广东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旅游有机组成部分的“食”, 蕴涵着岭南人民特有的生活方式、生存理念和价值观念。因此, 品尝广东美食, 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提供食物, 品味到的不仅仅是美食, 也是岭南的文化。广东饮食文化应当与广东旅游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传播广东饮食文化, 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品尝广东美食, 让更多的人领略广东饮食文化的风彩。

摘要:有人说, 天下美食数中华, 中华美食数广东。此话一点儿也不算夸张。广东美食.素以取材广博、味道鲜美、健康营养、富于创新而享誉海内外。“吃在广东”是广东美食的一个缩影。本文介绍了广东饮食的主要特征, 分析了广东饮食文化的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以广东饮食文化为依托发展旅游业的建议对策, 即真正把广东饮食文化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来开发;加强广东饮食文化的宣传促销, 开发生产广东饮食文化商品;建立饮食文化传承、改革、发展的机制。

关键词:广东,饮食文化,旅游业

参考文献

[1]杨丽.试析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学术探索, 2001 (11) .

[2]蔡晓梅;朱!;司徒尚纪.广东饮食文化景观及其区域分异研究[J].热带地理, 2011 (5) .

广东特色文化 第4篇

“广东梦想知识包”活动以“知识启迪梦想,信息传递希望”的主题,广东省新一轮2517个贫困村村委和100万贫苦村中小学生将成为受益对象。活动将持续一年时间。活动内容包括为贫困村村委会订阅涉农性报刊,向贫困村中小学生赠阅励志、国学、科普等课外读物等,活动旨在向贫困乡村传递三农政策和市场信息,打通农村信息梗阻,丰富贫困乡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改善贫困乡村的办学条件和文化环境,进一步营造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为文化扶贫搭建全新载体和提供思想支持。

省扶贫开发协会主席、国务院前副总理吴桂贤、省扶贫办副主任李冠强、省扶贫开发协会秘书长钟韶彬、省邮政总公司总经理郑森海等参加了仪式。

省扶贫办副主任李冠强发表了动员讲话,他指出,“广东梦想知识包”公益活动是我省开展2014年全国“扶贫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开辟了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新途径,丰富和创新了社会扶贫内容。他表示,省市县扶贫部门将全力配合把活动办好,办实,办出成效。

作为活动的协办方之一,省邮政总公司领导也表示,广东邮政要以“广东梦想知识包”的启动为新的起点,与社会各界一起努力,为文化扶贫作出积极贡献。

据省扶贫开发协会秘书长钟韶彬介绍,“广东梦想知识包”活动有四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捐赠透明度高,通过一对一的捐助模式,捐赠人在捐款后获得受捐赠人的名单,对自己善款的去向和用途一目了然;二是活动参与便捷,通过大街小巷的邮政报刊亭网点就可方便、快捷地办理捐赠;三是参与门槛低,人人都可捐赠“梦想知识包”,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四是扶贫监督全程跟进,保障资金真正用到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身上。

据悉,“广东梦想知识包”活动除动员爱心企业外,还将借助社会志愿团队力量,并依靠邮政网点开展赠阅募捐,同时,为增强报刊图书赠阅实效,活动主办方还将联合地市扶贫、宣传、教育部门和广大驻村干部开展“爱心赠阅传万家”活动,提高图书报刊的传阅率和使用率。

广东地理与文化论文 第5篇

广东客家文化

课 程 姓 名 学 号 手 机 所在班级 任课教师 蔡平提交时间

广东文化与地理

广东客家文化

摘要:客家文化是广东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主要从客家的饮食、建筑、方言出发,分析广东客家文化的特点与内涵。

关键词:客家、饮食、建筑、方言 客家饮食文化特点

客家饮食文化中,选料方面以当地土产为主烹饪生产的劳动对象是烹饪原料,所属地区的烹饪原料直接影响菜肴朝某一方向发展。闺粤赣客家地区绝大部分为典型的南方山区,山区所产的山珍、河鲜、蔬果野菜和畜禽自然就成了客家菜的主要成分。客家名菜如赣南的小炒鱼、酿豆腐、粤东的东江盐煽鸡、梅菜扣肉,闽南的涮九品、香菇焖猪肉等等都是客家人利用上述原料制作而成。

客家饮食文化中,干腌腊制品的地位尤为突出.干腌腊制品地位突出干腌腊制品在客家饮食文化中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客家多处山区,交通不便,人们不能经常买到新鲜的肉类食品,于是他们就把多余的肉食腌制起来,保存在自己家里,随时取用。二是经过腌制的食品,味道浓厚,适合客家人的口味。不过到了现在,干腌腊制品的这些历史作用已经不复存在,它们成了客家著名的风味食品,是客家饮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客家出名的干腌腊制品包括有梅菜、卤凤爪、卤鸭爪、卤鸡肾、腊肉等,这些食品美味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客家饮食文化的烹调方法注重炖煮,烹调方法注重炖煮,以原昧香鲜为主,刀功朴实无华客家饮食的烹调方法以炖、煮为主,较少的炸烤。客家的饮食理念认为,炖、煮能使食物保持原汁原味,而且不易上火。传统的客家名菜如白斩鸡、清蒸鱼、酿豆腐、酿苦瓜、梅菜扣肉、蒸绞骨等,无不采用这种烹调方法。客家菜讲究原味,一般都不会放味精、白酒这些调味品,而是较常的用酒槽、禽兽骨头熬出来的汤等作佐料。因此,客家菜总体上吃起来都是味鲜可口,老少成宜。客家菜在刀工方面却比较粗糙。客家典型的菜色梅菜扣肉中,扣肉切的又大又厚,方方正正的,刀工明显不够细腻。而在一般家庭中的煲汤所选用的材料如骨肉猪肉这些也是大块大块的。在客家菜谱中,大部分的菜都有其渊源和特殊的人文内涵。如酿豆腐是北方饺子的一种演变,其中蕴涵了客家人的思祖之情;客家荷包胙(又名状元菜)是因清明进士、客家人戴蘅亨发明而得名,这道菜寄语世人要勤奋好学。

客家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制约作物类别从而影响食物特色人们择食多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就地取材,越是历史早期越是如此。客家饮食文化地处山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孕育出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融合当地土著文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多元移民饮食文化,具有“山、汉、客”等特色。客家饮食的烹饪原料以牲畜、河鲜、山珍、蔬果为主,广取博采,这些与客家居住所在的地形地貌复杂、动植物种类多样 有关。

气候的冷热干湿影响人们饮食习惯和口味。客家地区在气候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具有夏日长、冬日短,气温高、冷暖悬殊、光照充足、气流闭塞、雨水丰盈且集中的气候特征。潮湿多雨的气候造成了客家饮食口味“咸辣醇厚见长,清淡味重兼具”的特点。⋯客家菜善用辣椒、姜、糯米酒和酱油。在传统的客家人眼里,辣椒和生姜不仅具有除腥提鲜、祛风除湿的作用,而且和糯米酒一样有激发潜能、增强免疫等强身健体的功效。辣椒与姜配合使用,辣味显得更加纯正,再加以家酿米酒和酱油,菜肴的主味突出,口味醇厚。这种复杂气候还使客家饮食文化中有了另外一种特色,那就是对食物有“冷”和“热”之分。客家饮食理念中认为,食物的特性有偏“冷”和偏“热”之分,饮食中要注意冷热的调和。这些饮食观念表现在客家饮食、药物和补品的调理上,客家饮食很注意用这些来弥补食物调节的不足,更好地平衡身体的 属性。

自然地理环境影响食物制作和烹调方法。客家先民从中原干旱气候和平坦的地形等自然条件下南迁到亚热带湿润的山区环境中,在这过程中,他们一方面继承了中原传统的烹饪技巧,一方面结合土著居民的烹调经验,经过不断的积累、创新和发展,最终形成了自己具有特色的烹饪方法。客家菜除了有其他菜系常用的水烹、油烹、汽烹、火烹外,还精于古老的石烹(如瓜子、栗子等)、竹烹(如竹筒饭、竹筒豆等),并首创了盐烹,享誉世界的客家盐煽鸡就是盐烹的典型例子。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客家地区相对闭塞,菜肴的原料受到一定的局限,这就使得客家菜在烹饪时必须靠烹调方法的变化来弥补菜肴原料的单一,使得菜肴具有多种变化。客家饮食经常是用同一种主原料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做出多种名菜。如鸡,就有盐煽鸡、三杯鸡、白斩鸡等;如鸭,就有姜油鸭、莲子鸭、腊板鸭等。一道菜也往往是多种烹调方法的 组合,如客家名菜梅菜扣肉就使用了煮、煎、炸、蒸、炖等多种方法。客家的建筑文化

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有圆寨、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以最出名的围龙屋为例:围龙式围屋也称半圆形围屋,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的兴宁、梅县等地,在东江流域以至珠江口流域的深圳都可以见到。围龙式围屋是围屋中最常见的类型,是典型的客家传统礼制和伦理观念以及风水和哲学思想的具现。围龙式围屋一般背靠山坡而建,其结构以中间的正堂或堂屋为基准。正堂一般是二进至三进,呈方形结构,分为上堂、中堂和下堂(三进)。正堂左右两旁有同样是方正结构的横屋,简称为“横”。自正堂向外以同心半圆形的房屋结构一层层扩张,每一层称为一“围”或一“围龙”。围龙的层数和一侧横屋的排数一般是相等的。普通的围龙屋有“两堂两横一围龙”(中间有个正堂、两侧各有一排横屋、对应一层围龙)、“三堂二横一围龙”、“四横一围龙”(一围龙对应两排横屋)、“四横双围龙”(两层围龙)等等,最多可以达到“十横五围龙”之多。

围龙屋前一般会有一个半圆形的水塘,使得总体看来如同一个太极的图案:陆上屋为阳,屋前水为阴。这也是客家文化中的风水理论的体现。客家的语言文化

客家方言的形成。客家方言是在江西形成雏形,是南下至江西的北民族带来的北方方言在楚语一支——傒语的底子上形成的,时间在客家先民迁入赣南、闽西之前。客家方言与官话、湘语、粤语、闽语、赣语、吴侬软语被称为七大方言,它主要分布在粤东、民系。赣南,并被广泛使用于中国南方(含台湾)共200多个县市,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一些华人社区。张光宇在其著作《闵客方言史稿》中有关于客家方言起源于形成的明确说法:“总而言之,客家话的起源是西晋末年的思豫方言,客家话是在思豫移民进入闽粤赣交界地区转成客家人之后才成为族群标帜出现的名称。” 对于邓晓华主张的“非线性理论”,我是十分之赞同的,因为每一种语言不会脱离它所处的时代生活背景、地域文化而独自形成发展的,多多少少也会与族群之间互动交流以及地域文化的相互接触而发生融合或者是语言换用,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语言体系。而事实上,南方语言的地理分布格局,早已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雏形,其后由于各种的原因而南迁的北方人,带着他们的语言与文化,与当地的土著居民相互接触交融,形成现在南方汉语方言的最终格局。

客家方言词汇的内部异同。就梅州七县一市客家方言来说,词汇是大同小异的,完全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的词语非常之多。这是因为即使同是客家人,一开始大家的语言是一样的,但是毕竟所处的地域环境不一样,受到外界的影响不大相同。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在边上的一些客家人与非客家人交流互动的比较多,受到的影响也比较大,有很多词语都已经和本土居民交换使用了的;而处在客家居住地中央的梅州由于与外界交流的比较少,所以一般都会认为梅州的客家话是比较纯正的客家话。参考文献:

[1] 邓晓华.论客家话的来源——兼论客畲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4)[2]黎章春.客家菜的形成及其特色.赣南师范学院学 报,2004,25(5):41-43.

[3] 肖莹.客家饮食的文化内涵[J].文教资料,2007(20):130—132.

广东电网公司企业文化 第6篇

根据《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发20025号)和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方案》规定,并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原广东省广电集团有限公司于2005年3月31日正式更名为广东电网公司,4月18日,广东电网公司挂牌。广东电网公司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前身为广东省广电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3月31日更名为广东电网公司,注册资金480亿元。目录

1公司简介

2公司管理

3公司作用

4公司资源

5公司地位

6战略体系 ▪ 公司宗旨 ▪ 战略目标 ▪ 战略方法 ▪ 发展思路 ▪ 治企方法 ▪ 发展阶段 ▪ 战略分工 1公司简介

广东电网公司 广东电网公司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5年3月31日更名为广东电网公司,注册资金480亿元。2010年底公司资产总额2431亿元。是经营电网投资、运行维护、电力交易与调度、电力营销以及电力设计、施工、修造、科研试验、物资等业务的经济实体,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广东电网并依法对所辖电网及并网电厂实施统一调度,负责电网安全、稳定、经济、优质运行的企业法人。2公司管理

广东电网公司直接管理全省21个地市供电企业以及电力调度、通信、设计、基建、物资供应、科研、学校等共36家企事业单位,直管61个县级供电企业,代管18个县级供电企业。

广东电网公司拥有高素质的电力管理、技术人才队伍,2006年末公司拥有博士后3人、博士研究生50人、硕士研究生1008人、本科生8323人、大专生8676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名、省突出贡献专家2名、“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2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53名。3公司作用编辑

广东电网公司

广东电网公司供电面积覆盖全省,供电人口9194万,供电客户数1754.02万户,2006年,广东电网公司供电2713.1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6%,售电2542.2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7%;其管理的广东电网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省级电网,截至到2007年6月底,全省共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含电缆)54813千米,变电站1753座、主变3504台、容量22353万千伏安。其中:500千伏线路4220千米,变电站22座、主变53台、容量4500万千伏安。目前已形成以珠江三角洲地区500千伏主干内环网为中心、向东西两翼及粤北辐射的形式,通过“六交四直”500千伏线路以及鲤曲线与外部电网联网;通过4回400千伏线路与香港中华电力系统互联;通过4回110千伏线路、2回220千伏电缆向澳门地区供电。随着“9+2”泛珠三角合作战略的逐步实施和广东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广东电网公司和广东电网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将在满足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中不断发展壮大。广东电网公司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前身为广东省广电集团有限公司, 2005年3月31日更名为广东电网公司,注册资金480亿元。4公司资源

广东电网公司

广东电网公司是经营电网投资、运行维护、电力交易与调度、电力营销以及电力设计、施工、修造、科研试验、物资等业务的经济实体,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广东电网并依法对所辖电网及并网电厂实施统一调度,负责广东电网安全、稳定、经济、优质运行的企业法人。直接管理全省21个地市供电企业以及电力调度、通信、设计、基建、物资供应、科研、学校等共36家企事业单位,直管65个县级供电企业,代管14个县级供电企业。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电力管理、技术人才队伍。2007年末,公司拥有博士后3人、博士研究生60人、硕士研究生1198人、本科生9023人、大专生8806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名、省突出贡献专家2名、“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2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53名。

广东电网公司供电面积覆盖全省,供电人口9615万,供电客户数1800多万户。融入南方电网公司五年来,公司以南网方略统揽全局,“战略化管理、体系化运作”的框架初步形成,“创先”试点全面启动,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经济效益节节攀升,实力明显增强,资产质量显著提高,经营业绩创下历史最好水平。供售电量连续13年稳居全国各省市首位。公司积极落实国家“西电东送”战略,2007年,广东接受西电最高负荷达到1517万千瓦,比2002年增加4.33倍;接受西电787.87亿千瓦时,比2002年增加4.93倍。5公司地位

广东电网公司

广东电网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省级电网。2002年以来,公司投入电网建设资金1051亿元,输电线路总长度比2002年底增加了1.4倍,变电容量增加了2倍,基本解决了主网“卡脖子”问题,电网输电能力显著增强。截止2007年底,全省共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含电缆)56615千米,变电站1821座、主变3654台、容量23846万千伏安。其中:500千伏线路4220千米,变电站23座、主变54台、容量4600万千伏安。目前已形成以珠江三角洲地区500千伏主干内环网为中心、向东西两翼及粤北辐射的形式,通过“六交四直”500千伏线路以及鲤曲线与外部电网联网;通过4回400千伏线路与香港中华电力系统互联;通过4回110千伏线路、2回220千伏电缆向澳门地区供电。随着“9+2”泛珠三角合作战略的逐步实施和广东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广东电网公司和广东电网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6战略体系 广东电网公司 公司宗旨

广东电网公司

公司宗旨:对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负责,为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公司宗旨明确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电力供应的使命;明确了公司对南网负责、让客户满意、让政府放心的价值追求。战略目标

把公司打造成为“经营型、服务型、市场化、现代化”的电网企业;将广东电网建设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度超前”的现代化电网。到2010年,公司发展实现“五个领先”;到2015年,公司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营型以电网经营为主营业务,依法经营、精心经营、勤俭办事,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充分运用企业资源,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追求合理的经济效益和卓越的经营业绩,提升企业价值。

服务型为广东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为电源企业和西电东送服务;注重社会效益和公众利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安全、可靠、优质、价格合理的电力,满足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以客户为中心,秉承服务永无止境的理念,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与手段。市场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电力市场,满足电力供应;按电力市场规则,配置资源,优化调度,节能降耗;积极参与南方电力市场建设,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按南方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积极探索、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现代化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科技进步,建设现代化电网;运用先进理念、方法,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在员工素质、装备水平、运营管理、创新能力、供电服务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广东电网公司

结构合理统筹规划电网,使之与省内外电源发展和负荷增长相适应,网架坚强,运行灵活,经济适用,满足电网运行、发展及客户需求。技术先进积极研究和应用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提高电网科技含量和自动化水平。安全可靠在电网结构合理和技术先进的基础上,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电网的管理水平,增强驾驭广东电网的能力,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适度超前科学预测,超前规划,加快建设,满足需求,在实现与广东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基础上,优化储备资源。

五个领先到2010年,公司实现发展速度与质量、电网装备技术水平、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信息化水平、基础管理工作五个方面在国内同业中领先。到2011年,部分供电局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创建国际先进水平供电局”试点工作,带动公司整体跨入国际先进行列。战略方法

(一)工作方针

公司工作方针是坚持“六个更加注重”,这是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决策过程中应该长期把握的原则及策略。

在抓好电网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电网科技含量,增强驾驭大电网的能力。

广东电网公司 在抓好电力供应的同时,更加注重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资源优化配置,高度重视环保和节能,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形成多赢格局。在抓好提高企业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处理好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千方百计做好电力供应,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抓好发展出实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管理出实力,加强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到位。

在抓好内部管理、巩固成果的同时,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机制、体制创新,抓大放小,理清管理界面,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在抓好企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展思路

公司的战略发展思路是“强本、创新、领先”。公司未来发展要立足广东,突出抓好科技兴网、人才强企、管理信息化和企业文化建设。强本是公司发展的基础。电网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公司必须牢牢抓住安全生产生命线,在确保可靠供电的同时,实现电网业务持续快速发展。要加强电力规划,建设结构合理、适度超前的现代化电网;要加大设备更新改造投入,提高电网科技含量。加强电网调度,提高电网运行与管理水平;要提供优质服务,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要突出抓好基础管理,逐步实现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全面提升企业素质。

创新是公司发展的灵魂。公司要走出一条适合广东电网特点,实现快速做强、做优的自主创新之路。推进思维创新,提高“超前、系统、深入”思考能力,把握广东电网未来发展方向、趋势和规律,抓住核心业务的主要环节和关键要素,保证公司始终运行在良性的发展轨道上;推进管理创新,有针对性地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系统整合企业资源,完善运作机制,提升组织绩效;推进技术创新,增强应用创新与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机制,研究解决事关广东电网长治久安的主要问题,掌握复杂大电网建设和运行的核心技术。

领先是公司发展的导向。公司要以开拓进取的精神,通过强本和创新,在发展速度与质量、电网装备技术水平、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信息化水平、基础管理工作五个方面实现国内领先,确立同业领先地位;通过“创建国际先进水平供电局”试点工作,带动公司整体跨入国际先进行列。治企方法

公司要按照“符合南网文化和现代管理理念、结合广东电网当前实际和未来发展要求”,确立具有广东电网公司特色的治企方法??以南网方略为统领,构建六大管理体系,实行战略化管理、体系化运作。以南网方略为统领。作为南方电网公司的子公司,广东电网公司必须以南网方略统揽一切工作,并在具体行动中坚定不移地加以贯彻落实。六大管理体系是公司科学发展的平台和基础。主要内容为:完整的发展战略体系、科学的企业组织体系、规范的运作流程体系、完善的指标考核体系、高效的企业监察体系、统一的信息支持体系。战略是龙头,组织、流程和考核是核心,监察是保障,信息支持是手段。发展战略体系构建“公司宗旨、战略目标、战略纲要、职能战略和执行战略”五位一体的公司战略体系,将南网方略和公司战略延伸到基层供电局层面,实现公司战略在公司决策层、本部职能部门和基层供电局三个层面的顺序承接,确保南网方略由上到下落地生根。

企业组织体系依据公司战略,优化组织结构,合理调整公司组织设置、层级划分和职责分工,合理界定各层级的管理界面和权责,不断适应企业未来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外部环境,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公司生产、经营业务的畅顺运行。

运作流程体系按照“梳理、整合、完善、规范”的要求,推进制度群建设。合理分类,规范内容,明确权限;正确区分隐性流程和显性流程,梳理、提炼显性流程,逐步提高显性流程的比例;结合信息支持体系建设,优化、固化显性流程,全面覆盖主营业务的各个环节。

指标考核体系依照公司组织层级的重要职责和显性流程关键点,建立健全:对标指标、绩效指标和监察指标。按照指标的分类与作用,科学设置指标分析、评价、考核的权限与内容,促进指标背后的管理机制、流程、方法和手段的持续改进。企业监察体系建设具有广东电网公司特色的纪检监察、经济监察和安全监察体系。对电网建设、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和各类行政事务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运用各类行之有效的监察方法及监察结果,维护政令畅通,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信息支持体系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对公司职能战略和各项业务的整体支持,主营业务支持度达到100%。全面完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覆盖公司各个业务网点的数据通信网络、区域性数据中心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南网方略,实现战略目标,关键是要推行战略化管理,体系化运作。广东电网公司

战略化管理要求公司内部各个层级的中心工作都必须遵循立足全局、长远思考、明确目标、周密策划、把握时机、掌握节奏的原则。依据战略制定规划,依据规划制定计划;根据环境和资源的变化,滚动调整。体系化运作要求公司主营业务必须纳入六大管理体系,必须遵循界面清晰,权责明确,制衡规范,运转高效,闭环管理的原则。依据制度完善流程,依据流程执行操作,依据执行效果考核企业每个层级,依据考核结果给予奖罚;借鉴同业标杆的最佳实践,持续改进。发展阶段

公司分三个阶段实现战略目标。

第一阶段:调整发展阶段(2003年-2005年)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践行南方电网公司大政方针,全力保障广东省的电力供应。加强内部管理,夯实管理基础;加快电网建设,改善电网结构,解决主网“卡脖子”问题;加强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实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公司“十一五”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该阶段的目标已经实现。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2010年)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落实南网方略,以“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建设公司现代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研究和解决广东电网规划、建设和运营的重大问题,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实现电网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按照国家和上级的部署,推进和落实农电体制改革和主辅分离改革,确保工作平稳有序。到2010年,公司基本实现发展速度与质量领先、电网装备技术水平领先、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领先、信息化水平领先、基础管理工作领先。主营业务收入、单位供电成本、资产回报率、人均劳动生产率、供电可靠率、输变电设备可用率、线损率、安全事故率、客户满意率等指标达到国内同业先进水平。第三阶段:持续发展阶段(2011年-2015年)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总结、推广创建国际先进水平供电局试点工作经验,全面实现“经营型、服务型、市场化、现代化”的电网企业和“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度超前”的现代化电网的公司战略目标。到2015年,公司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最具价值的省级电网企业之一。战略分工

(一)职能战略

公司战略目标的展开和战略任务的分解由职能战略承接。公司本部职能部门是职能战略制定和实施的责任主体。按照一个职能部门可承担多个职能战略,一个职能战略不能由多个部门承担的原则,制定公司21个职能战略:

1、电网规划职能战略(责任部门:发展规划部)

2、电网建设职能战略(责任部门:工程建设部)

3、物资管理职能战略(责任部门:工程建设部)

4、生产管理职能战略(责任部门:生产技术部)

5、科技发展职能战略(责任部门:生产技术部)

6、信息支持职能战略(责任部门:网络信息部)

7、市场营销职能战略(责任部门:电力营销部)

8、农电发展职能战略(责任部门:农电部)

9、人力资源职能战略(责任部门:人力资源部)

10、财务管理职能战略(责任部门:财务部)

11、资产管理职能战略(责任部门:财务部)

12、安全监察职能战略(责任部门:安全监察部)

13、经济监察职能战略(责任部门:审计部)

14、纪检监察职能战略(责任部门:监察部)

15、管理改革职能战略(责任部门:企业管理部)

16、公共关系职能战略(责任部门:办公室)

17、行政办公职能战略(责任部门:办公室)

18、法律工作职能战略(责任部门:企业管理部)

19、企业文化职能战略(责任部门:政工部)20、思想政治职能战略(责任部门:政工部)

上一篇:街道四措并举建设和谐社区下一篇:2025年宣传思想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