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中

2024-07-12

安徽师范大学中(精选8篇)

安徽师范大学中 第1篇

我设想中的大学

东风带走了萧飒的枯草,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蝉的歌唱取走了温馨,送来了焦躁。穿过雨落的季节,我们走进了大学。

大学,在我的初步设想中,是美好的。大学可以被看成一个小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了积累各种各样的经验是最重要的。理想中的大学可以让我成长,可以让我在毕业的那一年感到骄傲,并且知道要往哪里继续走下去,让我四年后在回顾的时候可以骄傲的说,我学到了很多,我舍不得离开,要和大学里的好朋友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大学在每个人心目中都是完美的,它能让我们充分展现自己,它能培养我们的自立能力,为我们未来的事业和生活奠定基础。

大学,在我的初步设想中,是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园。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缘分所至,让大家相聚在了大学校园。大家都有着各自独有的文化和习俗。文化的交融,民俗的交流,弹奏着一曲和谐的协奏曲。

大学,在我的初步设想中,是放飞理想,追逐梦想的神圣殿堂。梦想中的大学校园应该是绿树成阴,一排排教学楼高大气派,一条条校园道路宽阔整洁,梦想中的课堂是轻松活跃的,梦想中的教师是严谨幽默的,梦想中的校园是甜蜜充实的,而梦想中的大学生则是浪漫纯情自由自在的,他们不受思想的羁绊,在大学的校园里放飞青春,追逐理想,描绘灿烂光辉的人生篇章。而梦想中大学,则会为所有学子的成长提供宽松的环境、机会。让每一位热爱她的学子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大学,在我的初步设想中,是充实而又多彩的。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所以学习必然是大学生活的主题曲。我理想中的大学有良好的学风和学习氛围,有渊博的教授上一些好的课程。这里充满挑战,你可以在这里找到你想学的任何东西,可以在图书馆查到你想看的一切的资料,是个学习的好地方。这里的生活应该是紧张而又有节奏的,繁忙的学习可能会让你忘记了一切,你没有时间去考虑别的事情。要对未来有一种憧憬并且可以付出实际行动,要知道未来的方向。有空可以和朋友或者是同学在草地上聊聊天、听听歌,讨论讨论学业,和对一些学习当中的问题的不同的见解,必要的时候也要有争吵,还可以谈谈理想和人生。

大学,在我的初步设想中,她是一个书香芬芳浓重的书屋。书是知识的海洋,每个人都想接受它的洗涤。图书馆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心腹之地,希望同学们畅所欲游。大家在这儿或其他一角、教室,欣赏各种报刊、杂志、教科书等,以了解民生民意,国家方针政策,以及世界形式走向等世间百态。即充分满足视野享受和充实自己,又锻炼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在书香芳香中生活学习实为一种人生享受。

大学,在我的初步设想中,处处都有浓厚的学习气氛和欢声笑语。当然,精彩的大学生活必然不能只被学习所充斥。这里是绿色与蓝色的交接处,很美,让人陶醉:一片绿色,鸟语花香,走在梧桐树下,踩着蓬松的落叶,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很美的享受!精彩纷呈的派对、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各种各样的讲座,每一项都充满着诱惑力。心目中的大学要有几个知已好友,可是一起笑一起哭,一人有难,大家都帮助解决,一点都不亚于家人的感情。

我理想中的大学是一个充满仁爱的场所。各位老师在尽职尽责忙碌自己的工作之余,花点时间,把更多的关怀以及爱留给自己的学生,让每位学生得到有如父母关怀的温馨,不让他们有除学习之外无谓的压力和苦恼,以体现为人师表的内涵。同学们都是融融恰恰、和和睦睦的。没有歧视和阶级的滋生存在。在具有传统的中华民族这个大熔炉里的大学校园里,让每个学生以阳光般的笑颜和心态面对生活的点滴。

大学,在我的初步设想中,是紧张而富有节奏的。早晨,第一缕霞光,唤醒了我们甜蜜的梦,让我们心情舒畅地迎接崭新的每一天。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学生在晨读。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位学子进入大学后,更加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我也会和他们一样,投入进紧张的学习中去,不教一日闲过。走进教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求知若渴的脸,和学识渊博、谈吐优雅的师者。无论白天黑夜,学习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成为生活中的一件趣事。因为,在这里,是青春的碰撞,是心灵的交汇,是理想的碰撞,是人生的体验,是学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养分最佳的时机。我想,在大学的校园里,我一定会珍惜学校提供给我的每一次学习的机会。

大学,在我的初步设想中,是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会在图书馆里博览群书,与大师对话,与专家交流,拓展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涵。我也会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我的心目中,各项活动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子们在校园里尽情地充实自己,在活动中与老师、同学交流、与社会接轨。我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汲取他们的思想,我可以接触到绚烂多彩的世界,了解到更多的知识,我可以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地翱翔,我可以在灵动的宇宙里写下我的大手笔。

大学,在我的初步设想中,是轻松自由的。在这里可以大发感慨,海阔天空,也可以评古论今,纵横驰骋,去畅谈我们的理想和追求,去描绘我们美好的蓝图。教授和我们在一起,知识和我们在一起,世界和我们在一起。在思想上,在生活上,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学术上,在心灵上,我们地交织在一起。在这里,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享受着人生的乐趣,享受着自由的空间,享受着菁菁校园美好的时光。在结束紧张的一周学习后,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去观海,呼吸户外的新鲜空气,聆听自然界的鸟语虫鸣,陶冶情操,增加内涵。年轻的生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地驰骋在校园。

这就是我初步设想中的大学,我想我的大学生活这样度过,在以后追忆似水年华时才不会后悔。毕竟,青春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大学同样只有宝贵的一次。

大学是一知识的殿堂,是传播科教、人文思想之所在地,是众多莘莘学子的梦寐一求之地——“天堂”,更是学子们生活向往之去向。

对于现在的我,未来的大学生活就像是一幅空白画卷,我愿意用我的智慧和努力去绘制美好的四年。

安徽师范大学中 第2篇

纵观近现代历史,世界强国都是伴随着自己大学的崛起而崛起的,在文艺复兴时期现代大学首先在意大利肇始,因为意大利是资本主义现代性发展的长子。随着历史的步伐,荷兰、法国和英国的大学也与其国家的繁荣强大互为因果,随后是德国洪堡所倡导的研究型大学的转型与德国向传统强国的挑战相呼应,再后来就是美国和美国高等教育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韩震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会副理事长等职。曾入选北京市“跨世纪青年理论工作者百人工程”培养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人事部等部委首批“新世纪百千万国家级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培养人选。2000年获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欧美哲学、西方历史哲学。2012年8月至今,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目前,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以及新科技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经济、社会、环境、安全等新问题层出不穷,海量的知识和数据在网络上传播,“大数据”似乎成为人们绕不开的生存背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改变且越来越高。面对新的挑战,除了必须培养巨量的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以便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我们还必须培养越来越多的能够引领科技、文化和思想变革的创新型人才。只有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优势,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真正的崛起。引领社会变化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视野,必须具有超越现有知识规范的想像力和理论构建力。创新型人才一方面必须具有跨越学科知识界限的复合性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他们对社会实际进程也具有密切的感 知关联和认识敏感度。可以说,只有具有知识转移和方法转移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才能符合时代的需要;只有具有解决复杂而多变的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鉴于社会的发展变化,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应该有符合时代需要的理念,而现时代的需要就是培养一大批具有使命感、责任感和较高知识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北京外国语大学一直是翻译、外交、外贸、新闻等涉外人才的培养基地,“让中国了解多样的世界,让世界理解变化中的中国”是北外的使命。我们应该如何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我们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呢?显然,要取得成功,我们不能照搬其他兄弟院校的现成的经验,只能根据北外的历史传统和发展现实去自主探索。

北京外国语大学诞生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学校。经过70多年的发展历程,北外已经成为我国外语语种最多最全的大学,目前已开设58种外国语,并且发展了国际关系、金融、经济、法律、新闻等涉外人才培养的专业。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外、特、精”的办学理念和“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成为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复语型、复合型高水平国际化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那么,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外、特、精”的办学理念呢?我们的思路是:“优化结构,凸显特色,学术牵引、追求卓越。”

所谓“优化结构”就是:一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不仅适度提高教师在人员结构中的比例,而且逐步提高人才引入门槛,考虑师资的学历、学缘、年龄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一方面,教师素质和水平高了,就能 够体现我们学校学术方面的“精”;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和后勤辅助服务团队精兵简政了,就能够体现我们学校人力资源结构上的“精”;二优化学科结构,构建有利于复语型、复合型人才的学术组织,探索有利于学科交叉、协同育人的资源配置机制,逐渐实现管理重心下移。

与其他学校相比,我们的国际化不只是为了提升办学质量才走国际化的战略,北外的专业特色本身就是国际化的。可以说,国际化就是北外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之所在。所以,“外”就是我们的“特”,“外”体现着我们的特点和特色。由此看来,所谓“凸显特色”就是外向型人才的培养,无论外语类还是非外语类专业,都体现外向型人才这个根本特色。我们“外”的特色不仅表现在外语教学与研究方面,而且表现在培养复语型、复合型的外向型专业人才方面,同时也表现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研究和服务方面。

所谓“学术牵引、追求卓越”,就是把学校的工作从行政主导转向学术主导,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不仅追求最好的教学,而且追求高水平科研所支撑的高水平教学;为此,就要加强科学的考核和评估,鞭策教师在职业发展中不断追求卓越;也要探索人事制度、评价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激励教师追求学术卓越;还要从严治校,提高办学效益、管理效益,创设一个鼓励人才愿意做事且能够干成事的制度和文化环境。追求卓越是激励教师教学科研中面向最好,要有自觉的反思能力:能够自觉地意识到,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安徽师范大学中 第3篇

1大学英语课堂采用微课的意义

大学英语是高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大学英语微课是指依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内容上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涵盖语篇、知识点、技能, 形式上以文本、视频、动画的融合为主要载体, 针对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而开展的教学活动与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

各高校每周开设4到8课时大学英语课程, 目前课时和学分都在不断缩减。 (王守仁、王海啸, 2011) 在大学英语微课中, 学生可以针对课程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 通过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利用闲暇时间进行个性化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反复学习课程内容, 时间上不受限制, 便捷灵活。同时因其内容的凝练和信息的精确, 知识输入质量高, 最大化地实现语言和信息的有效输入。

2大学英语教学中微课的实施

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开始在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中引入微课程教学改革实验, 主要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模式三个方面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尝试。实验课程为大学英语国际化测试方向综合英语课程, 每周两学时, 实验对象是我校2014级大学英语特色课程国际化测试方向雅思班学生, 共计70人, 教材是剑桥大学出版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出版的《剑桥雅思高分突破中级教程》, 实验周期是一个学期, 即2014-2015第一学期。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微课程在内容上主要关注以下方面: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微技能和文化体验。教学环节上微课程主要在导入、难点讲解、作业布置上发挥作用。在课程的导入部分, 教师将预先录制好的微视频嵌入到教学课件中, 视频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课文主题。在播放视频之前教师首先提出问题, 问题类型包括内容问题, 例如一些基本事实和数据, 以及分析和评价性问题。微课有效激活学生的已有认知, 促进新知的吸收。同时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高级思维。在课文讲解过程中, 针对需要拓展的内容, 考虑到大学英语课程课时的局限, 教师将难以理解的背景知识类信息、短时间内学生无法消化理解的阅读技能等微技能和口语或者写作的示范类内容录制成若干个有详细讲解的可供演示的电子课件 (PPT) 或3~5分钟的视频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 供学生课后观看、学习, 同时在下一次课的课前进行检验和考核。在作业布置上, 教师依据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制成3~5分钟的微视频, 布置给学生预习, 学生通过口头报告的形式完成作业。

微课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传统大学英语课堂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微课注重学生的体验, 从学生的问题出发, 将学生的需求视为教学的核心。微课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讨论利用招标的形式将难易度不同的教学内容布置给学生, 由不同小组的学生制作电子课件分别完成课文中语言点的讲解、篇章结构的分析以及相关信息的拓展, 充分强调学生的实践参与。在制作过程中小组成员内部实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师进行指导。在演示步骤中, 学生不仅能够自我展示而且能够通过比较发现优势和不足。

教学评价:大学英语学习效果的检验目前主要是通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测试题, 主要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来完成, 无法满足评价学生应用技能的需求。 (胡杰辉等, 2014) 大学英语课堂上微课的应用为评价学生的语言输出提供了可能。在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微课视频或课件的制作过程中, 综合评价每一位同学的贡献。全面考量每一位同学的任务分工和任务完成情况, 请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评分, 针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进一步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在评价阶段请小组成员对他们的付出努力和完成的成果进行投入产出分析, 引导学生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依据学生观看视频作业后的口头报告、学生制作的微课视频或课件、课堂上的演示和学生课堂上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基于过程的形成性评价。

微课程的教学实验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内容, 课堂学习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内化, 并不断总结和反馈。与此同时, 微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观看教师提供的视频、阅读拓展的文本资料将学生的学习从单一的、传统的教师讲解的模态发展成为多模态的学习模式。

3大学英语课程采用微课的反思

首先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引入微课并不是简单的播放录像, 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把握微课到底应该讲些什么, 教学设计中需要将微课与整节课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微课的作用。

其次, 呼唤微课的评价考核标准。教师应思考微课与传统课堂的评价标准是否趋同。但是微课因为在内容、时间和制作技术上与传统的课程的差别, 如何依据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体系对现有微课实施改进和提高成为下一步微课实施的瓶颈。

第三, 微课程对教师提出挑战, 如何在3~5分钟的时间内将内容讲解得清晰、透彻, 需要教师不断钻研学生的学习心理, 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甚至是传播学理论。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采用哪一种形式最能够达到教学效果, 是课堂实录、借助展示软件实施PPT录屏、录屏中教师是否出境还是讲座座谈形式。这些都是教师在实践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杰辉, 伍忠杰.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14 (11) :40-45.

[2]胡铁生.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 2013 (4) :36-41.

[3]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 (4) :13-14.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大学不能是论文中的大学 第4篇

中国大学生对大学的失望,往往在上大学不久之后,就开始了。不少人指责大学生进大学后失去目标和动力,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学老师的平庸,大学课堂教学的乏味、低水平,让学生大失所望。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部门就意识到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出现下滑的趋势,并推出本科教育质量建设工程,可是,教育质量对于很多大学来说,都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这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快速扩招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被迅速稀释,有的大学还没有摆脱规模办学路线。具体表现在,为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增加学校的学科点,把学校办成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不少大学在扩大原有学科专业招生规模的同时,不断新增学科专业。本来,一个专业究竟该有怎样的招生规模,应该根据培养定位、师资力量等科学确定;一所大学是否增设一个学科、专业,应该结合本校的办学特点、办学条件,这一学科专业在全国其他院校的开设情况进行决策,可是,近年来大学在确定专业招生规模,增设新专业时,根本就没有科学、严谨的论证,就由学校行政拍板,再报上级部门审批。一些根本无法保障教育质量,无法办出特色的专业,就是这样通过大学行政部门包装出来,申报成功的,等到具体开办时,才发现师资缺乏,有的连基本的专业基础课也开不齐。这种先天不足的专业,要办好,必须投入大量精力,可过去10多年来,很多大学的心思都用在新增专业上,而对于那些学生意见很大的专业,学校无暇顾及。

二是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导向教师对教育教学不重视、不投入。这种情况在985、211院校十分突出。过去10多年来,我国的985、211院校,大都提出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在学校办学者看来,要办成研究型大学,必须增大研究生教育体量,必须重视学术研究,于是很多大学制订的考核教师的指标,都强调学术研究指标,包括发表论文、申请课题、课题经费等,本科教学工作只是工作量的要求,而且,如果科研突出,有无这一工作量,都不伤大雅,反之,如果一名教师重视教学,在学术研究中投入精力不够,发布论文数不多,那怕他的教学再受学生欢迎,也很难在考核、评价,尤其在职称评审中获得好的结果。

我国内地的顶尖高校,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大学排行榜中,都有不错的表现,但是,这都是靠学术研究的数量获得的。大学成为了论文中的大学,而不是学生的大学。令人忧虑的是,很多大学办学者满足于学术研究的“丰硕成果”,对社会舆论要求大学重视本科教育的呼声置若罔闻。只是做一些应付的表面文章。

本科教育是大学的立校之基,对于我国内地的本科院校来说,离开了一流的本科教育,别指望建立一流大学。首先,本科教育,是学生体验大学精神、文化的最重要阶段,苍白、乏力的本科教育,将败坏学生心目中的大学形象,也严重影响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其次,离开一流的本科生源,大学很难有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也缺乏长远的学术研究后劲,大学功利地抓学术研究,只会让大学浮躁。

不重视本科教育质量,快速扩招、新增专业,偏向抓学术研究,被部分舆论认为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度过这一段时间,大学会进行调整。笔者并不这么认为,目前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发展中的问题,但从根本说,是行政治校的制度性问题。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没有建立由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对教育、学术问题进行管理和决策的机制,像设置学科专业、评价教师这类事务,都应该由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负责,可现在均由学校行政机构主导,而行政往往追求眼下的办学政绩和利益。这种学校治理模式不变,我国大学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将很难形成。大学要从注重规模发展转向重视内涵和质量建设,必须实行教育家办学。

安徽师范大学中 第5篇

2013年3月23日, 由广西师范大学唐荣德教授主持的“促进民族地区学生创新能力养成的学习生活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20055)在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田家炳教育书院803研究室举行了开题报告会。开题会的评议专家有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张诗亚教授、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廖伯琴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苏德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鉴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孙杰远教授。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了开题报告会。专家组在认真听取课题组的汇报后,认为课题的选题很有价值,作了大量的准备。但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弄清楚。

1.概念问题。学习生活概念抽象、不具体,要进行科学分类;学习活动与学习生活如何区别,在学理上对学习生活进行界定,可借鉴生活世界理论;学习生活的范围要明确,应相对合理就行;创新能力的界定要自圆其说。

2.调查问卷设计问题。问卷调查如何设计很关键。调查问卷是对研究假设的验证,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学习生活的维度、民族地区的特殊性。

3.研究方法问题。文献研究不是主要的方法,要实证研究为主。因此,如何设计实证研究,搞好研究问卷设计、确定量表、制定观测用表等就很重要。必须把学生生活分为几个典型的类型,对学生创新问题进行有效测评,因此,明确应如何分类、测评的工具是什么。同时要认真考虑行动研究方法如何用到目标中去。研究假设了创新能力受学习生活影响,对于这一隐含的因果关系,用什么方法去提取,需要进一步思考,应要做到量化方法与质化方法相结合。

4.民族地区独特性的理解问题。必须加强民族地区特质的解释与分析,明确其特殊性何在。问题情境促使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独特的民族生活方式产生有特质的学习生活。独特的民族生活产生独特的问题,把问题变为类型,不同民族文化与生活方式才是核心问题。

样例二:国培与省培计划”实施的模式创新及有效性研究

2013年4月8日, 郑州师范学院王北生教授主持的“国培与省培计划”实施的模式创新及有效性研究 ”(课题批准号:BKA120086)在郑州师范学院10楼报告厅举行了开题报告会。开题会的评议专家有信阳师范学院副院长李义凡教授、河南大学教科院院长汪基德教授等。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了开题报告会。

在认真听取汇报后,围绕开题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专家组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1.“国培与省培计划”实施的模式创新及有效性研究这一研究课题的现实针对性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课题组围绕该选题认真查阅了国内外相关资料,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较好的综述。开题报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拟定了初步的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对课题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准备工作较为充分。

2.研究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内容充实,方法得当。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实施方案可行,研究进度合理。

3.课题研究团队力量强。课题主持人王北生教授、是第二届全国教师教育

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已先后主持完成三项国家项目,获得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该课题成员中有的是教育厅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和领导者,有的是学校培训部门的负责人,又有一大批对此课题有兴趣和研究专长的老师,已取得过相关科研成果,为本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课题研究基础扎实,所在单位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好。

但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

1.注意进行深入地调查分析,强化本课题研究的实证性;

安徽道德中宫 第6篇

道德中宫在今亳州市老子殿街,始建于唐,重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历代祭祀老子的`宫观,又名“老祖殿”或“老子行宫”。内有老子道德经石刻,并陈列有关老子的文献资料。

宫前有问礼巷,传说是当年孔子向老子问礼之地。宋时,涡河之滨有三个老子庙:河南省鹿邑县的上清官、亳州城内的道德中宫、涡阳城北的下清宫。老子名聃,一说姓李,名耳,字伯阳,聃是谥号,春秋末年思想家,道家创始者,曾任周守藏室之吏,

资料

相传,唐太宗、唐唐宗、宋真宗均曾巡莅亳州,拜谒老子庙。唐高宗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号,宋真宗则加封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号。欧阳修知亳州时有诗:“颖亳相望乐未央,吾州乃得诒仙乡”。

安徽师范大学中 第7篇

将大学精神落实到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 作者:徐显明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3年第05期

建立大学制度,守护大学精神,要正确地处理好三对关系,即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及大学内部的管理关系。

第一是大学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大学从发展方向来看,一定会走向大学自治。大学自治不是大学为所欲为,不是大学不受约束。政府可以通过评估、拨款等方式监督大学,但是大学和政府之间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那么大学向谁负责呢?在走向法治的时候,大学向法律负责,政府和法律可以给大学划定红线。大学踩越红线,要承担法律后果。最严重的,甚至可以被撤销和解散。我们现在对大学的管理,一定要把“底线”和“顶线”分开,政府的任务不是给大学划“顶线”,每天指挥你必须做什么,而是划“底线”,就是说,要告诉大学哪些是雷区,哪些事情不能做,这就要通过法律来实现。只要是法律不禁止的,大学都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

第二是大学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处理大学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处理好大学和出资者的关系。最近日本和韩国所推行的大学法人化改革,政府仍然是出资人,但是现在出资渠道多元了。过去都是政府单方出资,故大学必须服从政府。现在出资渠道多元以后,大学所获得的资金应该认定为是法人财产,出资人的意志就不再决定大学的意志。美国的大学筹资也是多元的,特别是私立大学,那么多的企业和校友捐赠等社会资金进入大学后,就成为大学的财产,其支配使用由大学自主决定。出资人的意志不能主宰和决定大学的意志,出资人的某些符合大学精神的意志可以通过契约来实现。

安徽师范大学中 第8篇

一、从理性到文化:西方大学理念的第一次解构与建构

(一) 理性大学理念

“康德给德意志的精神加上了能够想象到的最严格的理性的约束”[1] , 康德是理性主义启蒙哲学的巨匠。康德强调, 对于真理而言, 人们只能依据理性。这里的理性概念指的是某种“调控性的理念”, 即试图为知识、国家和权力提供最终的统一性基础的自治性的理性, 实际上主要还是体现了启蒙抱负的理性。在康德看来, 启蒙意味着个人独立运用自己的理智, 对世俗的和宗教的事物进行理性的评判[2] 。当大学中的一切活动都围绕一个调控性的理念进行组织时, 大学便进入了现代。康德认为这个理念必须是理性。首先, 大学应该以理性为最高的指导原则, 承担起启蒙的责任, 使人成为主体, 而非他人的附庸。要培养学生具有超越蒙昧、迷信、盲从的能力。其次, 在康德的理性大学理念中, 校长的功能是纯学科性质的, 即完全站在理性的立场对院系间的冲突给以裁决。最后, 康德认为, 理性, 一方面为所有学科提供了比率, 是所有学科的组织原则;另一方面, 理性也有自己所在的系所, 康德称之为“哲学”。理性大学的核心系科是哲学, 哲学被赋予提供基础性调控理念的角色。康德认为, 哲学系科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学者, 以探求真理为己任;哲学系科的教师唯一听从的是理性, 他们不听从于任何指令或规章, 他们以平等和自由为立足点来处理任何命题[3]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真理, 其活动的基本前提是自由。哲学系科的根本精神就在于公开地展示真理, 永远不放下批判的武器, 不抛弃批判的精神。

(二) 理性大学理念的解构及文化大学理念的建构

德国唯心主义者席勒、洪堡等人, 他们赋予康德所界定的这个结构以更加外在的政治功能, 在这样的操作中, 他们用文化的概念取代了理性的概念, 承担起了统一大学的重任[4] 。文化概念, 主要是指某种能够对民族的自我认同起到统一和整合作用的民族文化。如果说理性强调的是某种“永恒的知识”, 强调能够对具体经验提供某种先验基础, 并能够在形式上保证经验的内在一致性的话, 那么, 文化的提法则强调某种更自然的情感, 强调人类并不是通过拒绝自然本性而取得道德状态, 而是通过将自然本性重新阐释成一个历史过程, 从而把握有机而完整的具体的生命, 这个有机生命和其发展的历史过程就具体落实为民族身份和民族文化。通过这种途径, 大学和民族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

雷丁斯把这种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理念的大学称作“文化大学”。在雷丁斯看来, 文化大学有着双重功能, 即一方面培养和赋予民众以理性自治, 另一方面又保存民族性传统, 以加强民族的自我认识和内在统一。从而能够避免在极端情景中因抽象的观念之争而导致的灾难。因此, 他把文化大学在国家和社会层面所担任的角色, 称作是“迄今为止所赋予大学的最有决定性的角色”:首先, 文化是所学知识的总和, 同时也是个体通过学习而得到的修养和个性发展, 在文化这一名目下, 大学被赋予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 分别生产和向学生反复灌输民族的自我认识。由此, 大学变成了这样一个机构:其职责是监管一个理性国家中人民的精神生活, 将民族性传统与主张中央集权经济统制的理性融合、贯通起来。总而言之, 大学被确认为一个赋予人民的日常生活以理性的机构, 同时又能保存人民的传统, 大学最终培养的是国家公民或民族主体。其次, 在以文化为基础而建立的大学中, 校长就是以普世的文化为方向的泛学科理想的具体体现, 就是大学本身的一个象征物。最后, 在文化大学中, 对大学起着特定的统一性作用的概念由理性转变成文化, 与之相应, 核心系科也由哲学转变成文学。文化大学理念的奠基者们认为, 把民族结合起来组成国家的是文学, 不是哲学。因为哲学不仅没有足够的民族根基 (因为它不面临语言问题) , 而且过于精英主义。在民族国家理念日渐兴盛的背景下, 民族文学系逐渐替代了哲学系而成为文科的核心, 并不容置疑地成为大学的精神核心, 被民族国家赋予反思文化身份任务的主要学科从哲学转向了文学研究。

二、从文化到一流:西方大学理念的第二次解构与建构

(一) 文化大学理念的解构

资本主义是现代民族国家诞生的根源之一, 但也正是资本主义本身的不断扩张吞并了民族国家的理念。全球化市场的发展使得民族国家不再具有社会黏合剂的作用, 跨国公司模式被不断复制并迅速扩张。公民主体被系于民族国家的情形正在发生改变, 而以民族国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大学也逐渐变得不再是民族文化理念的生产者、保护者和传播者, 因而无法将自己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系在一起。也就是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及民族国家的衰微, 承担着国家和民族文化使命的文化大学逐渐走向衰落, 文化大学理念在当代逐渐被美国人提出的所谓争创一流的技术—官僚体系大学理念所替代。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国家不再是民族资本再生产的主要场所。基于对经济利益的唯一追求, 所谓的全球化的跨国公司并不在乎自身所负载的民族国家性, 也不在乎挣自己国家的钱。在经济利益主导下, 大学的使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正如雷丁斯所言, 大学从象牙塔走入社会的中心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大学把自己委身于市场。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 大学从国家的意识形态机构变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机构甚至类似于公司、企业[4] ;大学把为本民族国家培养公民主体的使命, 让位于为就业市场提供具有竞争能力的人力资源;大学放弃了自己的身份的合法性, 沦为达尔文丛林法则适者生存的对象。正如学者们说感叹的, 大学什么都是, 唯独不是它自己。

(二) 争创一流的大学理念之建构

大学, 越来越成为许多机构或企业中的一个成员, 越来越演变成一个跨国技术—官僚联合体。这个联合体的外部标志就是“争创一流”的空洞口号和会计学式的绩效指标。一流这个指涉不明的概念, 什么都可以放进去, 却什么都不能说明。与理性和文化相比, 一流显然要空洞的多。那么, 什么是一流的标准?如何制定一流的标准?效率、计量给了我们衡量一流的标准和答案。在这个过程中, 追求一流被追求效率所代替, 大学开始按照企业、公司的模式管理运作。在公司式的大学中, 校长不再以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发表言论, 而是忙于为争一流筹措资金、拉项目、忙评比;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成为服务和接受服务的市场消费关系, 学生只是顾客[4] ;学校运作的重点也从研究与教学转移到了管理与经营;大学的主角不再是教师和学生, 而成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天下。同时, 不可否认的是, 一方面, 一流暗含了评比, 暗含了竞争, 暗含了其他的非一流;另一方面, 知识的分化造成了专业的无限细分, 研究越来越专业化。这两种状况结合在一起加剧了大学与大学之间, 大学内部的各个专业之间的分化和竞争。尤为可怕的是, 这种竞争体现为对量化指标的无限推崇。总之, 在追求一流中, 当代大学已进入了一个横向的市场竞争体系, 大学和市场紧紧结合在一起, 希望通过争创一流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自己的合法地位;而大学与民族国家的纵向联系开始松弛, 它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日渐衰竭。

与此同时, 文学作为大学文化使命主导的学科逐渐衰落。文学衰落的结果就是质疑文学的地位, 关注大众文化。“我感觉文化研究观念出现之时, 也正是文化概念对大学总体不再有任何重大意义之际。人文科学可以随意处置文化, 也可以做文化研究, 因为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对大学来说已不再有意义。”最后, 文化研究学科在20世纪50年代的兴起和它们于20世纪90年代在制度上的成功, 则表明“文化”本身已不再有具体内容, 已经被“解指涉化”。这与大学向技术—官僚化的“争创一流”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三、作为思想共同体的大学:西方大学理念的重构

(一) 对争创一流的技术—官僚体系大学理念的批判

雷丁斯认为, 所谓“一流”是一个没有所指的空洞概念, 只是内部的价值单位[4] , 同货币本身一样, 没有任何意义。争创一流只是争在数量、指标等项目上, 而最关键的质量、意义、价值等内容则被忽视了。争创一流的观念引发了各个大学一切按照市场操作的雄心, 目前, 大学都忙于将自己从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的肢体的角色转化为一个官僚组织式的、相对自主的、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公司。大学教学变为向学生提供就业培训, 而科学研究由生产文化知识变为生产就业机会, 总之, 一切都走向市场。追求一流表明了大学功能的转变, 大学从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机器转变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官僚体系, 当大学完全跟着外在的所谓一流前进的时候, 大学文化和精神逐渐被销蚀, 大学没有特指的功能了。总之, 雷丁斯认为, 文化大学理念解构了理性大学理念, 使得理性已经在大学失去地位, 大学的身份由理性变成了文化;而在争创一流的大学理念支配下, 文化大学理念也被解构而失去生命力, 大学的身份由文化变成了数字和绩效;但是目前以数字和绩效为身份标识的争创一流的技术—官僚体系大学理念并不能引导大学的发展。大学已经成为废墟。

(二) 作为思想共同体的大学理念的提出

废墟中的大学如何生存呢?是回到过去还是勇往直前?对此, 雷丁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对现代大学进行上述大规模诊断之后, 雷丁斯并没有以一种浪漫主义的怀旧情绪鼓吹回归历史本原。雷丁斯认为, 由于历史无法重演和倒退, 所以大学已经回不到过去了;同时, 大学已经处于废墟状态, 我们只是埋怨也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只能正视大学目前的处境和危机, 寻求解决办法, 促进大学在历史造就的废墟上继续发展。雷丁斯认为, 在经历了法西斯主义、帝国主义、1968年学生革命以及冷战的历史以后, 再重建文化大学、回归民族主义等, 已经不再有可能了[4] 。民族国家的衰落是不可回避的历史事实, 任何捍卫和恢复大学的旧有社会使命或是创造新的文化身份以适应历史形式的努力都只是对于民族文化身份的恋旧癖。目前, 大学已经从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机器转变成了相对独立的技术—官僚体系。雷丁斯把当代的这种大学看作一个废墟, 因为构成现代大学之根基的国家与大学的内在联系正在被终止, 从而培养公民主体也不再是大学的主要责任。大学在废墟中栖身, 不是说要将旧的事物夷为平地, 然后在格网上再建造一座理性之城, 也不是相信可以通过回到失却的原初, 而恢复这座旧城的生机。在这个问题上, 他深受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批评理论的影响, “我不想为大学提出新的、虔诚的拯救梦想, 新的统一观念, 或者新意义, 我要提倡一种体制性的实用主义。这种实用主义认为, 思考从我们所在的位置开始, 杜绝在此言彼。”[4] 而这种体现他的体制性实用主义的大学即“后历史大学”, 也就是一个“各抒己见的共同体”。

(三) 作为思想共同体的大学理念之内涵

首先, 就目标追求而言, 雷丁斯提出的作为思想共同体的办学理念, 不追求理性大学中超越经验的纯理性, 不追求文化大学中的民族国家文化, 也不追求一流大学所偏爱的数字和绩效, 而是保持大学自身的特性不被消解, 仅以培养学生的反思、质疑、批判能力为旨归。其次, 就组织形式而言, 在思想大学里, 师生不是因学科走到一起, 是因聆听思想的召唤而走到一起。因此, 受法兰克福学派影响的雷丁斯认为, 我们不能推崇任何单一主体或者单一原则, 那样只会导致盲从、迷信、权力、压制和不自由。大学不追求统一的共识, 大学应该是一个“各执己见的共同体”[4] , 是一个能够自由而真诚的表达、相互倾听对话、进行无穷争鸣的思想网络。大学就是思想的空间, 思想发生处, 恰是大学显现处。简言之, 大学是思想共同体, 在大学中, 允许差异共生, 而不是寻求共识, 即各表其美、和而不同。再次, 就教学主体而言, 在大学这一思想共同体中, 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都应该将对方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 不断反思自我, 并承认彼此的差异。在多主体的背景下, 应倡导“教学景观的开放性”, 教学的景观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激进的对话形式。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并不是被割裂开来的独白;并不会被整合为一种最终的共同的认识。换言之, 教学中的对话并非辩证组织起来的, 以便形成单一的结论, 这可能是对某一立场的辩护或加强, 或者是对两者进行的一种综合。这一对话最后不会消融或消解为一种独白, 也不会被发送者单独控制[4] 。这表明问题的两端都被有知识的、理性的主体所占据。大学教育中教师相对于学生的优势地位是不合理的。

总之, 雷丁斯把上述这样一个多主体的, 以培养学生的反思、质疑、批判能力为旨归并能自由而真诚表达、相互倾听对话的思想共同体叫做“各执己见的共同体”, 认为它才是大学未来发展的走向。

四、述评与启示

比尔·雷丁斯的《废墟中的大学》, 对西方大学理念的逐级解构与建构过程阐述得非常清楚, 同时, 对于当下大学的种种弊端的诊断也十分出色到位:在“一流大学”理念大行其道的同时, 雷丁斯却尖锐而睿智地对西方各大学的体制建设和管理经营进行了批判和质疑。他反对大学沦为追求一流的公司和企业, 反对大学管理机制走向大公司式的经营模式。他认为在一流大学理念的引领下日渐风行的诸如绩效测量和量化评估等是大学丧失自身合法性的表现, 这样的大学无异于一个荒废的机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他提出的作为思想共同体的大学理念无疑会给那些对全球化语境中的大学已经绝望的知识分子们带来希望。但是他的观点也有很多值得商榷之处。比如他是否过于悲观了, 大学的未来必然是走向废墟吗?将全球化理解为“美国化”, 以及国家逐渐为全球所代替, 经济处于社会生活中心, 政治逐渐式微等观点是否准确?尽管有诸如此类的质疑和批判, 但对雷丁斯的观念持肯定和赞誉态度的仍是学术界的主流。

在中国大学走向市场改革的今天, 比尔·雷丁斯的论述对我国大学的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目前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在各个层面上争创一流, 教育部也把是否一流作为监督验查的标准, 一流是通用的等级标准。对大学是否一流的评价, 转换成了对学生类型、班级大小、资金状况、图书馆藏量等各个组成部分的评价。复杂性理论告诉我们, 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数量上的一流并不能说明质量的一流。大学, 作为一个存在了上千年的特殊机构, 是否真的能够用简单的数量、指标进行评价?雷丁斯对一流大学理念的批判则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我国大学在争创一流的理念引领下形成的各种评估体制与手段、内外部管理机制等是否正确?是否有客观性和科学性?这种引导人们去大做表面文章的量化标准, 到底是有利于大学的发展?人才的培养?还是有利于管理者的管理?这种量化的指标, 能在多大程度上衡量各高校的优劣?能否促进各高校的实际进步?大学的存在意义是资源争夺还是文化使命?毫无疑问, 如果我国大学把自己完全交付于市场, 在市场的压力下, 在经济效益的驱逐下, 在排行榜的诱惑下, 完全屈从于“一流”标准的量化, 那它就跟公司和企业没有什么不同。这样的大学被市场向度牵着鼻子, 沦落为一架疲于应付生产报表的庞大官僚机器。这样的大学, 将不再关注培养学生们独立的意识和广博的志趣, 在这样的大学里, 学生是光临大学这个市场店面的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的顾客。可以想象, 如果“一流”的标准成为大学的主导话语, 如果对量化指标的无限推崇成为大学的使命, 如果大学把自己的自治交给了外部的评价, 那么, 无论一所大学在排行榜上显得多么领先, 也无论它花费多少重金聘用多少教授, 或者四处公关引来多少资金去建造高楼美化校园, 它所提倡的理性培养、文化使命等等目标, 都终究会落空。

参考文献

[1][德]卡勒尔.德意志人[M].黄正柏, 邢来顺, 袁正清,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276.

[2]张斌贤, 刘慧珍.西方高等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7.

[3][德]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 何兆武,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65.

上一篇:笑容离我而去600字作文下一篇:儿童美术培训班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