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自考团体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2024-05-16

小自考团体社会工作复习资料(精选4篇)

小自考团体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第1篇

团体社会工作

判断 单选:

1、(判断)社会团体①、是一种团体活动或经验②、是一种过程③、是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2、柯义尔:“团体社会工作是一种教育的过程”。威尔逊“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方法”。崔克尔:“综合性的团体社会工作定义”。

3、(判断)团体工作者最主要的兴趣和目标在于培养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发展团体的社会意思。

4、(判断)工作者是团体社会工作的关键。

5、(判断)成长团体是为达到行为改变与社会学习的目标而组成的团体。

6、(判断)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三者最后的目标都是共同促进个人的完整。

7、团体社会工作被作为一种社会服务方法是从1844年英国创立的具有教会背景的青年会组织开始的。

8、对团体行为的分析理论:交换主义和互动论。这些理论注重团体中人的行为的分析。

9、团体动力学是一门探讨团体结构及团体成员间相互动力关系的学科。

10、团体过程论注重对团体进行系统研究。

11、团体的外部结构是指团体的规模、时间与空间。

12、(判断)“小团体”特指两个人以上二十人以下的团体。

13、(判断)治疗性团体经常以单性别团体更为有利,而任务性团体或成长团体则以混合性别团体为多,这样有助于目标的达成。

14、(判断)团体工作者是一个协助团体的人,而不是一个团体的领导人。

15、(判断)工作者在团体中,是以“协助者”或“促成者”和团体一起工作。

16、(判断)工作者在团体前期的位置是中心位置,角色属于基本角色。

17、(判断)工作者是机构的代表,也是机构与团体间的桥梁。

18、p126人际关系

19、团体中的沟通模式:无反应的沟通、没有社交的沟通、控制的领导者、私下交谈、破碎的沟通、刻板的沟通、理想的沟通。

20、团体文化包括:团体范围与价值。

21、(判断)领导与服从的团体决策的主要内容。

22、(判断)成员的认可是团体领导产生的最重要的前提。

23、模型最中心的概念是“社会意思”与“社会责任”。

24、(判断)开放性团体,是指为维持团体一定的大小,成员里开始,领导者可以安排其他成员取代。

25、(判断)持续性团体是指无一定时限的团体。

26、(判断)团体工作者在团体的开始阶段是团体中的核心(或团体中心)。

27、(判断)团体形成后,必要的团体活动是团体工作的重心。

28、“角色期盼”是指他人对一个人所应承担角色的希望与寄托,也或者指人们按照自己认定的角色标准,期望着扮演一定角色的人的角色行为。

29、(判断)直接干预:在工作者作为治疗师或专家及行为指导者直接与成员的互动;间接干预法:指由社会工作者借着干预团体过程来间接影响团体成员的行为;团体外在力量法:通过团体之外的力量来影响成员与团体。

1、社会团体工作主要是一种帮助团体中的个人成长的方法(对)

2、人和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所进行的一切工作都可以称为团体社会工作(错)

3、治疗性团体经常以混合性别团体更为有利(错)

4、成长团体以单一性别团体为多(错)

5、不适宜用单一性别团体的是成长团体(对)

6、最适合混合性别的是成长团体(对)

7、团体工作中,对工作者最适合的角色定位是团体的协助者或促成者(对)

8、团体工作者既是团体的领导者,又主要是为团体中的个人服务的(错)

9.、团体工作者就是团体的领导者,其职责在于领导团体中的个人达成预定的目标(错)

10、团体沟通的媒介主要是网络(错)

11、沟通的媒介主要是语言(对)

12、所谓团体角色就是个人在团体中的权利和责任的总和,即个人占有的地位(对)

13、团体文化是一个团体区别于外团体的基本指标(对)

14、在团体规范的几种行为中,需长期且最难形成的是文化规范(对)

15、程序规范与角色规范较容易形成,而文化规范经常是一点一滴慢慢形成的(对)

16、凝聚力的含义:是一种联结或黏合剂,是使团体成员聚集在一起的力量,随时随地不分离,是一种人际吸引力。

17、团体凝聚力就是团体或成员间所具有的共同经济利益(错)

18、团体凝聚力就是团体领导者的能力(错)

19、次团体对团体的影响是完全负面的(错)次团体对团体的意义不完全是负面的。

20、其团体工作的对象(服务对象)为:生理或心理伤残者、触犯法律行为的人以及思想情绪障碍者。(对)

21、治疗模式所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医院中的伤残病人(错)

22、同质性团体指团体成员有足够的相似性并始终着眼于团体的凝聚力和成员之间的协调和谐(对)

23、在处理团体冲突时,应树立一有分歧就应立即平息的观念(错)

24、在处理团体冲突时,应尽量树立起利用团体力量处理冲突的观念(对)

25、团体沟通就是团体成员间的利益交换过程(错)

26、(单选)团体沟通实质上就是一种交流,是影响团体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在团体中期阶段战士团体发展的主要内容。

27、(单选)阻碍人际间信息沟通的三个环节:①、信息传达者的障碍(表达欠佳、字迹模糊易造成成员们的理解困难);②、信息传递中的障碍(漏失和错觉)③、信息接受者的障碍(信息过量)。

28、针对团体沉默的“忍耐到底”就是一种冷处理的方法。

29、有些冲突对团体来讲也会产生出有益的结果。

30、领导的本质人与人的关系。

③、得到互助合作的资源④、团体是赋予成员能力的工具⑤、团体还有治疗的功能。

3、团体的时间因素包括:团体的期间、会期的长短、聚会的频率、聚会的时间。

4、有效地团体工作者的特征:勇气、诚实、创造力、理解、自我了解、行动取向、热心、人性化。

5、团体角色的分类:团体任务角色:a、发起人b、协调者;团体构建与维系角色:a、妥协者b、追随者;个人角色a、攻击者b、阻扰者

6、(简答)此团体形成的原因:①、成员的相似性②、团体的规模过大③、团体的情境④、成员的安全需要⑤、团体意见不一致⑥、协同领导者造成的分裂。7(简答)解决冲突的方法:清除法、压制法、让步法、联合法、融合法。P1558、(简答)团体决策的方法:①、垄断的决策方法②、表达方式③、最好的决策方法——共识的决策方式(判断、单选)④、团体委托几个有经验或有专长解决问题的人去解决问题。

9、工作者的主要任务:①、决定团体的目标与内容②、完成契约③、选择成员。

10、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①、人类行为的发展理论②、团体过程的发展理论。

11、团体社会工作的三大模型:①、社会目标模型②、治疗模式③、互动模型。

12、团体工作记录:团体过程记录;团体会期编年记录。

简答:

1、(多选、判断)团体社会工作的要素:团体、工作者、团体中的个人、机构、活动节目。

2、(多选)与团体社会工作相关的理论有:人类行为发展理论;生态学观点;符号互动论与互动分析;场论与团体动力;人类价值观念理论。

3、团体的目标与契约:①目标:服务目标、工作者的目标、团体目标②、艾斯特与亨利提出的契约:个人契约、互惠契约、互助契约、互赖契约、独立契约。

4.、团体的特征:(多选)

①规模适中,团体必须小到成员能够相互了解,能够影响团体的作用,他必须小到使团体成员能够知道他的个性;

②团体工作中的团体必须有相当程度的凝聚力;

③团体工作中的团体一定要有最低限度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

④团体工作中的团体必须要有选择及核准成员加入的方法;

⑤团体工作中的团体必须能够并且愿意接受机构及工作者与他们建立合作的关系。

5、工作者在工作中的角色与功能是否与成员相同,为什么?不同。

①、责任不同;

②、工作者可以选择成员,而成员没有资格去选择工作者;

③、工作者的行为属于专业行为。而成员的行为是一般人类行为。

6、团体工作者的技能:①、建立目的性关系的技能②、分析团体情况的技能③、参与团体技能④、处理团体情感⑤、发展节目⑥、应用机构及社区资源;评价的技能。

7、团体规范的功能:①、促进团体凝聚力②、促进团体达成目标③、规范成员行为④、是成员明白行事的度。Y8、凝聚力实现的条件:(多选)①、团体目标的一贯性以及成员对这种目标的认

同②、成员对团体规范的遵从。

9、决定团体凝聚力的尺度:①、压力尺度②、安全可靠尺度③、受益尺度④、认同尺度。

10、在团体工作者的初期,工作者的核心作用:

①、每一个成员都是工作者的服务对象

②、工作者是团体的热点对象

③。工作者可以起到成员之间的桥梁作用,促进成员的人际交往。

11、团体内,通过信息沟通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①、通过团体外的沟通,可以获得有关外部环境各种变化的信息

②、通过团体内的沟通,可以了解成员的需要、想法,以及团体工作过程的成效 ③、改变成员原有的态度,消除害怕感,建立安全感,确立团体内的合作行为 ④、团体内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

12、团体结束的原因:

①、整个团体都已经到了预定的目标,团体的成员也基本上实现了各自的需要,这种结束是最理想的。

②、对有时间限制的团体,团体结束可能是因为成员和团体领导者事先已决定了结束的时间。③、团体无法达到一个足够整合的动力层次,适当的完成任务便告结束。

④、团体的存在对他人也造成破坏。

13、团体成员对于团体结束的反应:拒绝、愤怒、寻求延长时间、接受事实。

14、对于社会工作者应注意的是:

①、记录的工作应是当天的事当天做,不可拖延到团体检查或团体结案时才一并记载

②、记录要详细顺畅,字迹尽可能的清楚,且有可读性③、保密性。

15、团队领导者的功能:①、领导者协调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②、领导团体成员采取一定的手段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16、(多选)讨论性团体会议的形式:①、演讲讨论会②、公开讨论会③、自由讨论④、陪席式讨论⑤、对话⑥、圆桌会议

17、(多选)团体社会工作中,治疗师对对象的干预一般有:①、直接干预②、间接干预③、团体外在力量。

论述:

1、团体对个人的影响表现在:

①个人的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学习记忆的保存、解决问题的办法,都受到他所属并参与活动的团体的影响。

②、团体影响个人态度的形成并决定个人对各种情况的反映形式。

③、团体经验改变个人的抱负及奋斗目标。

④、团体经验改变个人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和其他方面的生活形态。⑤团体影响个人的自我认知及其在各种情况中的角色认知。

⑥团体给个人一种心理上的支持,尤其是在社会适应或社会变迁阶段。

⑦当个人面临不同的选择时,团体对于个人有很大的影响力,表现在团体对个人的价值观念和原则的影响。

⑧团体影响个人的工作成效,包括速度、精确度及产品。

⑨团体能给与成员安全感,它能帮助个人脱离畏惧与挫折。

⑩团体限制个人追求权力的动机及其控制他人的需要,团体帮助个人解决在权力及其附属需要之间的不可避免的冲突。

2、哪些因素影响了团体的影响力:

①团体气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②团体内的凝聚力影响着团体的成员的行为;③民主领导的存在影响着团体的效力;④团体的功能及结构制度也影响着团体的效力;⑤团体成员是否参与团体目标的制定,影响着他们为这种目标所付出的精力的多少;⑥参与决策的过程是团体动态过程中的最重要因素。

3、团体工作者的功能是什么?a、决定目标b、了解机构的目的及实践目标c、发张“团体感情”d、了解能力及限制e、了解其内部问题f、协助团体领导者了解并履行职责g、建立社会约束的方法h、提供机构和社区资源i、从事教学工作j、了解其他团体k、帮助个人被别人接受。

4、谈谈你对团体的管理方法的理解:

团体的管理:是指在团体系统的方向、目标确定之后,为实现团体的目标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

管理方法:指在一系列的团体计划、团体组织及团体工作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措施及途径。①、行政方法②、经济方法③、规章制度方法④、教育的方法⑤、激励方法⑥、调高工作效率法。

团体行政:指依靠团体组织机构及团体领导者的权利,通过某些强制性的手段,按照组织系统、层次对管理对象发生影响的管理方法。

经济方法:运用经济杠杆和经济手段,按照客观规律,讲究社会经济效益的管理方法。经济杠杆是指价格、税收、信贷;而经济手段是指报酬、奖金、福利、罚款等。

法规方法:p349。教育方法:p350。

5、结合实际,谈谈在团体管理中有哪些激励方法:

①、激励是通过研究和满足人们物质、精神的需要而激发成员的积极活动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的一种管理活动;

②、激励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就其内容来说,可以归为两大类,一是精神的激励,二是物质的激励;

③在实务中,我们把团体激励方法细分为以下几类:a、目标激励法b、奖罚激励法c、竞赛与批评激励法d、领导行为激励法e、榜样激励法p352.

小自考团体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第2篇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形成与发展

1.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

P26 2.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提出的政策思想:

P7 孟子:“民贵君轻”,“政在得民”;

荀况:君如舟而民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管仲:“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李世民:“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3.世界上最早的一本政策案例著作可能是《智囊补》,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政策研究与政策咨询的著作是《战国策》。

P8 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的赫伯特·西蒙,其获奖主要著作《管理行为》一书,被认为是对管理性的组织机构的决策过程进行开创性研究的著作,他在理论上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提出决策的有限理性命题,构建了有限理性决策模型;概括出了决策过程理论。P22,P84 5.拉斯韦尔揭示公共政策学具有的特点:

民主性、逻辑实证性、时控性、跨学科性和动态性。

P27-28 6.拉斯韦尔将政策系统运行分为七个功能活动环节即七个阶段或步骤:情报(信息)、建议、规定、行使、运用、评价、终止。

P28,P206-207 7.克劳塞维茨提出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正确地设定了战略、策略与战术之间的关系,为政策研究中“政策链”、“政策群”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8.20世纪前半期,对公共政策学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主要条件有:P17-26(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2)决策科学的形成

(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

1(4)凯恩思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

9.公共政策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上,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

P34-43 10.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表现在哪些方面?(1)学会的成立(2)专业研究刊物的问世(3)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4)大学教育中专业与课程的设置

11.马克斯·韦伯对公共政策学的贡献,表现在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主张价值无涉。P13-15 12.公共政策学第二个发展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洛尔

P32-33 第二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1.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

2.政治系统决策模型的提出者是美国政治学家伊斯顿。

P89 3.伊斯顿的政治系统模型表明决策中“暗箱”的存在。P89-90 4.政治系统理论认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是政治系统运行的周期过程。

P90 5.渐进主义政策模型的提出者是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

P85 6.从精英决策模型这一视角所做的政策分析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公共政策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政策。

7.理性主义模型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

8.“多数人民主”与“少数人决策”这一难于克服的悖论的解释是基于公共政策的精英模型。P92-93 9.在克服理性主义模型和渐进主义模型的局限性的过程中,德洛尔提出的综合模型叫规范最佳模型。

10.试图把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结合起来的公共政策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 2 论是逻辑经验主义。P69 11.“上下来去”模型所依据的哲学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

12.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分三个层次,即核心概念、次级概念和边际概念。核心概念是政策分析中不可或缺的概念;次级概念是核心概念的子概念或从属性概念;边际概念指的是从其他学科引进或移植过来的概念。P57-58 13.美国政治学家戴伊认为公共权力机构赋予公共政策三个显著的特性,即合法性、普遍性和强制性。P91 14.公共政策可区分为三个层次,即具体的个别的政策、政策群(内容各异,但产出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集合体)、政策链(先后制定的同一政策问题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和政策一般。P50-52 第三章 公共政策的含义、构成与功能

1.著名政治学学者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P108 2.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或者不做某件事的行为就是公共政策”,即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的作为或不作为。P108 3.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P109 4.公共政策的本质是公共权力机关为着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

P152 5.谋求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公共政策的灵魂和目的。6.现代公共政策的质量取决于政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7.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相互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的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的内容构成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部门政策。元政策或叫总政策,它是关于政策的政策。P135-136 8.中国的公共决策体制在横向结构上的表现形式为:党的政策+人大决策+ 3 行政决策。

P118 9.美国的公共决策(政策)体制在横向结构上的表现形式为: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

10.在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形式构成中,不存在着司法决策这一形式,而美国则存在司法决策这一形式。

11.中国公共政策在纵向结构上的形式为:中央政策(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地方政策是省、市、县三级政权分别制定的政策,是中央政策的具体化。(地方政府有权制定地方性规章)P128-131 12.我国行政法规以总理令的形式发布。P124 13.公共政策结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即政策的塔形结构、政策的链形结构、政策的圈层结构、政策的网状结构、政策的矩阵结构、政策的群落结构。链形结构是政策的横向结构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P147-148 14.在我国,全国人大有权修改宪法,但须经过2/3的人大代表通过。对宪法的每一次修改和解释都意味着我国公共政策的重大变动。P120 15.依政策的社会内容的不同,将公共政策分为如下基本类型,P141-142即:

政治政策:包括外交、国防、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力资源、阶级、民族、政党政策,等等。

经济政策:包括产权与经营权、农业、工业、金融、财政、贸易、环境、房地产、区域发展政策,等等。

社会政策:主要包括劳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救助(社会救济)、人口、宗教政策,等等。

教育政策:包括国民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教育政策,等等。

文化政策:包括大众传播、文学艺术、体育政策,等等。

科技政策:包括科技管理、高新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等等。16.政策内容构成的其他分类方法,如:(1)美国学者西奥多·丁·洛维为分析纽约市人事任免而做的一种类型划分,分为分配性政策、限制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政府制定的社会福利政策属于再分配性政策)。

(2)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所做的类型划分,即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3)安德森以政策效果为标准,分为物质性(或实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或象征性)政策。

象征性公共政策是指哪些创造情感忠诚的政府行为(爱国主义,如国庆纪念日、忠诚、服从、民族自豪感)或把社会地位赋予社会精英(如授予称号或勋章,“三八红旗手”、“五四奖章”等)政府还经常用某种道德象征(如向雷锋同志学习)来营造一种氛围以支持国家制度。P145 17.政策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政策是联结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或桥梁,政策兼具理论与实践的二重特征。P159 18.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有:管制功能、引导功能、调控功能和分配功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体现了其调控功能。P163-164 第四章 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的逻辑流程

1.根据公共政策的主体在决策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及参与决策的方式,将公共政策的主体分为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

直接主体主要有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组织以及某些领袖人物。间接主体主要包括在野党、利益集团(压力集团)和选民。

在间接主体中体现一定的利益表达和利益聚合功能是利益集团。P167-169 2.划分公共政策的主体和客体主要依据的是:是否参与并主导公共政策过程。

3.公共政策不仅表现为一个系统,同时也表现为一个系统的动态运行过程,即表现为政策输入→政策制定→政策输出→政策反馈的不断循环往复。P206 4.公共政策系统由信息、咨询、决策、执行、评估、监控、反馈这七个子 5 系统构成。决策子系统是公共政策系统的中枢系统。P171,P173 5.政府治理能力的构成要素,或者说良好的政府治理能力的标志包括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有效。P190 6.政府能力是指政府将自己的意志和能力转化为现实的能力,有效的公共政策制定与强政府能力是分不开的。有能力的政府对某一政治问题能够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相反,无能政府对政治问题常常陷入“霍布森选择”中,直至束手无策。无选择余地的“选择”被后人讽刺为“霍布森选择”。P191-192 7.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路径为:问题→社会问题→公共问题→政策问题。P216 当社会问题的一部分涉及相当多的社会成员或影响较大时,这部分社会问题就具有了公共的性质,转化为公共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公共问题都必须通过政府政策来解决。只有在公共问题属于政府的政策范围,并能够进入政策议程时,公共问题才能转化为政策问题。因此,不能一概而说社会问题就是政策问题。P169 8.公共决策过程是一个“公共选择”过程,公共选择理论有两个基本假定:一是“经济人”假设,即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自私者”,他关心的只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二是交易政治学。P214 9.政策宣示(政策声明):即法定政策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通过法定的或约定俗成的方式,正式向公众发布政策决定,如记者招待会、白皮书、文件、宪报等。P210 10.公共政策体制实质就是围绕决策权力的分配,人为设计出来的包括决策程序、决策规划、决策方式等制度的总称。P195 11.公民(选民、民众)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既是政策的主体,也是政策的客体(政策发生作用的基本对象),即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群体,公民往往兼具公共政策主体与客体双重角色。

一项合理的公共政策只能是由负责任并且胜任的公共权力机关做出。因此,形式上的少数人统治多数人是不可能改变的,即,在多数情况下,公民只能作为政策对象而存在。12.综合西方学者的看法,结合我国的政策实践,我们认为,公共政策运行一般经过五大环节完成其生命周期,或政策周期。即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监控、政策评估、政策终结。P208 第五章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

1.所谓问题泛指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非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P216 2.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客观的社会现实;(2)问题的觉察;(3)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4)团体与组织活动;(5)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P218-219 3.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有:(1)关联性;(2)主观性和人为性;(3)历史性与动态性

公共政策问题从它的成因来看都不是突发的,而是经过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才会达到普遍化和严重化程度,这指的是公共政策问题的历史性。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是指公共政策问题的动态性。P219-220 4.公共政策问题的分析方法很多,主要有边界分析法、多角度分析法、类别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假设分析法等。P226 边界分析法是一种对政策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它有三个步骤:(1)饱和抽样;(2)诱导性提问;(3)边界估计。

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术、激智术、脑力激发术等。该法是指由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人,从各个角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政策问题,并因而激发大量新构想的一种分析过程和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机理不是依赖于逻辑上的一致性或过程的合理性,而是靠脑力激荡团体成员间的共识程度。P231 多角度分析通常从个人角度、组织角度和技术角度进行分析。P227 5.政策议程是指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政策议程分为系统议程(又称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又称正式议程)。P234 政府议程执照其建立过程中多项功能活动的先后次序,可分为四种阶段性类型:(1)界定议程;(2)规划议程;(3)磋商议程;(4)循环议程。P235 6.进入公共政策议程的条件主要有:(1)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2)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觉察机制、过程。P236-238 有了正常、民主、开放的觉察机制、过程,一些有可能严重的社会问题才能正常地进入政府议程,并不必非等到特别严重时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不必非要个别权威人物的认同、支持和提出才倍受关注。

7.政策诉求是作为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的公共权力机关以外的社会行为主体提出的要求政策对某一社会问题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以及采取何种行动的主张。政策诉求也被称作政策要求、政策倡议或政策主张。P222 8.人们根据政府在议程建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即直接提出或间接提出政策问题)以及创始者扩散问题的程度和方向,提出三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即外在创始模型、动员模型和内在创始模型。P239 9.在现代立法机关的决策实践中,提出政策议程的主要主体是政府。

第六章 公共政策的制定

1.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针对有关的重要政策问题,依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拟定、评估和选择有关政策方案并最终择定的过程。P242 2.公共政策问题得以认定之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就是确定有关政策目标(非拟定政策方案)。

3.公共政策目标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P242 公共政策目标具有问题的针对性和未来的预期性两大特征。

4.确定政策目标的原则主要有:(1)实事求是;(2)面向未来;(3)系统 8 协调;(4)明确具体;(5)伦理考量。P245 “跳一跳,够得着”说明公共政策目标的确定要具有挑战性与可行性。5.政策规划,也称政策构建,是指在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草拟和评估政策方案与行为步骤的过程。P247-248 6.为了实现政策规划主体的多元化,不少国家通常采取听证制度,其核心要求是政府在作决策方案时要听取有关专家、有关管理主体、有关利益代表和公众的意见,以利于政策规划和抉择的透明化、科学化、民主化、公正化和规范化。

我国个别地方(如深圳)自80年代价格决策领域就引入了听证制度。公共政策听证与公共政策论证,二者不是一回事。P251 7.公共政策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有:(1)紧扣政策目标;(2)规划多重方案;(3)方案彼此独立;(4)方案要有创新;(5)方案切实可行

P252-253 8.公共政策方案的评估与择优标准:(1)有利于元政策的实现;(2)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有关政策的目标;(3)消耗的政策资源尽可能地少;(4)实现政策目标的风险程度尽可能地小;(5)政策实施的副作用尽可能地小。P255 9.公共政策方案评估与择优的两种主要方法:预测性评估和可行性评估。P256 能用于预测性评估的方法很多,有定性的方法,也有定量的方法;有直观的预测,也有非直观的预测;有演绎式预测,也有归纳式预测等。P258 德尔菲法是一种由专家匿名介入的直觉预测法。

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归纳式外推或后推预测法,是指根据事物从过去到现在随时间而变化的形态,来为今后该种事物的演变趋势作预测。

10.政策合法化涵盖三方面的内容: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决策过程的合法化和有关政策的法律化。政策内容的合法化要求所制定的政策与既定的法律相一致;决策过程的合法化就是政策抉择过程应合乎法定的程序要求;政策的法律化即政策立法。

政策的抉择过程因抉择主体不同而抉择过程不同,一般有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和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较行政决策程序复杂得多,一般 包括提出议案、审议议案,通过议案和公布议案这四个阶段。P270-272 从政策立法的政策范围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政策都要法律化,而是哪些有立法必要的、比较成熟和稳定的政策,即政策立法所具备的三要件。

第七章 公共政策执行

1.公共政策政执行是指公共政策被采纳之后,把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过程,也就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P273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理想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实践环节。2.政策执行的总原则就是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P277 政策变通就是原则性、时效性和灵活性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求神似,去形似”是合理、正确的政策变通形式。

邓小平同志关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政策变通的典型范例。P279 把政策的基本精神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政策执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这是政策合理变通的关键所在。P280 3.政策执行理论有行动理论、组织理论、因果理论、管理理论、交易理论和系统理论。P280-281 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4.政策执行理论模型主要有:P281(1)过程模型,由美国学者T.B史密斯提出,又称史密斯模型。(2)互适模型,亦称“互动理论模型”,美国学者M.麦克拉夫林创建。结论:成功的政策决定有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而有效的政策执行则有赖于成功的互相调适过程。

(3)循环模型,美国学者M.雷恩和F.拉宾诺维茨构建。他们认为政策执行经历三个阶段,其顺序为拟定纲领阶段→分配资源阶段→监督执行阶段。

政策执行须遵循三个原则,即合法原则、理性原则、共识原则。

(4)博奕模型,以美国学者E·巴德克为主要代表。以完全理性人为假设 10 前提,视政策执行为一种“游戏”或“赛局”。

(5)系统模型,美国学者霍恩和D.米特提出,又称“霍恩一米特模型”。(6)综合模型,美国学者D.梅兹曼尼安和P.萨巴提尔提出,又称梅兹曼尼安—萨巴提尔模型。

5.政策执行过程主要包括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实验、全面实施等环节。P287 制定计划,编制出政策执行活动的“线路图”,明确工作任务指向,使执行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指的就是政策分解。P288 “摸着石头过河”体现的就是政策实验。

6.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是实施过程的部分中断,而非完全中断。P291 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同时兼有政策执行和制定的双重特征,它属于既有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部分活动,其目的是直接为既有政策的对象服务。P295 7.政策执行手段主要有:(1)行政手段;(2)法律手段;(3)经济手段;(4)思想引导手段 P297-299 8.政策执行偏差的本质属性是政策目标的偏离。

9.“上有对策,下有对策”,“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变形”是替代式政策执行。

“原原本本传达,不折不扣落实”是照搬式政策执行。10.政策执行偏差矫正的途径主要有:(1)政策修正;(2)政策增删;(3)政策更新

11.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方法:对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应采取综合治理的系统方法。(1)完善管理体制;(2)提高执行人员素质;(3)科学诊断问题;(4)及时跟踪评估;(5)强化监督控制;(6)加强舆论宣传;(7)采取相应强制措施。

12.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下列几种:

(1)象征式政策执行。主要指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执行主体仅做表面文章或只做政策宣传而不务实际,或“阳奉阴违”或前紧手松,或敷衍塞责。其总的 特点是政策最终成了一纸空文,根本谈不上解决什么具体的政策问题。

(2)附加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整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了政策原定的要求,特别是执行者在现行政策的目标的基础上再自行增添了若干个新目标。“土政策”往往是附加式政策执行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

(3)残缺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一项完整的政策在执行中只有部分被贯彻落实,其余则弃置不顾,使政策内容残缺不全,不能有效地、完全地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其典型表现就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4)替代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被换上了与现行政策表面一致而事实上背离的内容。这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执行偏差,其政策内容、目标、性质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典型的替代式政策执行。

(5)观望式政策执行。主要是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执行主体总是被动观望:观上面的招数,等新政策出台;观上面的态度,看是否来真的;观左右行动,看是否行动。特点是执行者采取“软拖”的手法,能拖的就拖,实在不能拖的只得勉强执行。

(6)照搬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执行主体机械地照搬照抄。“原原本本传达,不折不扣落实”,它的特点是执行者把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严重地分离。

政策执行偏差产生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主要是:(1)执行者的认知缺陷;(2)执行者的利益驱使;(3)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4)执行准备不充分。

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客观原因有:

(1)政策质量低劣,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A政策目标错误或者模糊不清。B政策内容混乱。C政策标准不合理。

(2)政策环境的变化。政策环境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变异性等特征,这些特点给政策执行增加复杂性和困难。

(3)利益集团的压力。(4)政策资源的不足。(5)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

第八章 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1.公共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通过考察政策过程的多个阶段、各个环节,对策的效率、效能、效益及价值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P319 政策评估的目的就是取得关于政策过程、政策效益和政策效率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分配政策资源、改进政策系统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2.美国学者J.E安德森认为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全过程的评估。P318-319 3.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去向的依据,政策执行一段时间后,其去向一般可分为三种:(1)政策延续;(2)政策革新;(3)政策终结,无论选择哪种去向,都必须对原有的政策的实际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作为决定政策去向的依据。P321 4.公共政策评估者是公共政策评估的主体,政策评估主体由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专业机构和人员、政策对象等构成。P322-323 由于政策对象既是政策的受体,又可能是政策活动的主体,他们对政策的成败得失有切身的体会,因而有可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P324 5.政策评估的事实标准:

(1)政策效率,即政策的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它关注的中心内容是一项政策是否以最小投入获得最有效的产出。

(2)政策效能,即某项政策达到预期结果或影响的程度,也就是政策的成本与效能之间的比例关系。它关注的是通过可计算的政策成本与可比较的政策效果来考量政策的合理程度。

(3)政策效益,即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

(4)回应的充分性,即既定政策目标实现以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

13(5)执行力即政策执行机构实际具有的整体执行政策能力与它投入某项政策的执行过程的能力之间的比例关系。

6.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健康发展(3)社会公正

7.影响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

一个完整的政策评估系统包含了五个要素,即评估者、评估对象、评估目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政策评估的结果便是政策评估系统的输出结果,那么政策系统的输入情况,政策评估系统的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的外部环境,都要对其评估结果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具体地讲,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有下面几个:

(1)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政策涉及面广,要使其得到理解和支持,顺利地通过并付诸实施,就必须兼顾方方面面的利益要求,而且这些利益往往互相矛盾,政策目标就会很不确定。

(2)政策影响的广泛性。一项政策的影响有直接影响或间接的、共时的和历时的,象征性和实质性的等等。政策影响的如此广泛和多样,常使有责任感的评估者感到评估困难,尤其感到对深层的影响和长远的影响做出评估是力不从心的。

(3)政策资源的混合和政策重叠。这使评估者不易确定某项政策的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因果关系。

(4)政策主体有关方面人员的抵制。政策评估不但是对政策的价值判断,而且还是对政策主体的行为及其客体化的价值判断。这是政策评估常常遭到有关人员抵制的根本原因。

(5)评估者主观动机上的错误。有些政策评估者为达到某种不良目的,可能有意识地夸大或缩小、掩盖或曲解有关政策的某些事实,或试图由看似科学的评估形式将评估引向自己期望的方向。(6)政策信息系统不完备。评估有赖于充分的信息。但是,在我国政策信息工作刚刚起步,信息系统尚不完备,在这种情况下政策评估的科学性、可靠性就会有不少问题。

(7)政策评估所需经费获取不易。政策评估者在不接受委托的情况下独立地进行政策评估,经常面临的窘境是所需经费不易获取。

(8)决策目标的意识形态性。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会受到一定意识形态的约束,而这种意识形态有可能使政策主体置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于不顾,在这种情况下,政策目标的意识形态性是与政策评估的科学追求完全对立的,因此政策主体会坚决地拒绝和阻挠真正意义上的政策评估。

8.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

(1)过程对比法,指的是评估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不同阶段的政策效果进行对比检测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被称之为政策评估的基本方法,因为它概括了政策评估的基本特点和本质要求。

该方法主要包括“始—终”、“始—中”对比以及“有—无”对比。在始—中对比分析中要特别注意政策运动规律中政策效力规律的影响,政策效力规律是政策运动的基本规律。政策效力是指一项政策付诸实施后所产生的对现实生活的实际效力,可分为政策正效力和政策负效力。相应地,政策效力规律也可分为正效力周期规律和负效力周期规律。政策正效力周期规律表明,政策正效力运动过程有三个阶段,即政策效力低效期、政策效力增效-高效期和政策效力递减期。P342 有—无对比法是测量“纯效果”的主要方法。P343(2)价值分析法:是对政策方案进行功能—成本的比较研究,力图以最低的政策成本,获取政策方案的最大功能。

价值分析分为三个基本步骤:(1)分析对象的选择;(2)功能分析与功能评价;(3)制定和实施改进方案。

价值分析功能评价公式为V=f/C(其中V为功能值,C为某功能的实际成本,f为实现该功能的最低成本)。9.政策监督的主体是从事监控活动的个人、团体和组织,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大众传媒、利益集团以及政党和公民等。P346 10.我国日前政策监督系统的构成 :

(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和各民主党派;(2)各级行政机关的主管部门或综合管理部门;(3)纪检,监察部门;(4)审计,统计部门;(5)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

11.政策监督的主要目的就是发现,采集和分析政策过程中的有关信息,找出偏差和错误,采取及时,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

12.公共政策控制是指政策监控者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正的行为。

政策控制的程序由三个步骤组成,即确立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

第九章 公共政策的持续、终结与周期

1.政策持续泛指一个处于均衡状态的现行政策由原来的执行机构按照既定的方式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以实行。P355 政策持续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一个消极后果就是可能导致政策僵化。P355 2.政策的变动有两种类型:断裂型和渐进调整型,断裂型的政策变动是原政策的部分或全部终结。政策调整是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对实施中的政策采取渐进的方式,进行补充、删减和修证。P359 3.公共政策调整的内容:P360-361 政策调整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涉及公共政策的各个子系统,主要包括:(1)主体调整,这指的是公共政策主体系统发生的变更;(2)客体调整,这指的是政策问题的调整;(3)目标调整;(4)方案调整;(5)关系调整。

4.政策调整的最佳时期应在政策的上升期。

5.政策终结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采取必要 16 的措施,以终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

在政生终结的所有对象中,以功能的终结最难。

6.政策缩减是通过逐步减少对政策的投入,缩小政策实施范围,放松对政策执行的控制等措施,来达到最终完全终止政策的目的。

7.阻碍政策终结的力量有:

(1)政策制定者,政策终结的决定是由决策者自己做出的,他们作出判断时会权衡利弊得失。首先,制定者在心理上会有顾虑,抵触情绪。其次,政策制定者不愿付出太大的代价。

(2)政策执行者,这有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执行者也像决策者一样,不愿承认政策的失败,尤其是终结某项政策,危及他们的利益时,抵触会更为强烈;二是执行机构产生的阻力。

(3)政策受益者,这些即得利益者包括政府官员,利益集团和普通大众,他们囿于既得的利益,担心政策的终结会使自己丧失已有的实际利益,因此产生逆反心理。

8.政策周期指的是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以及作为它们之间互动结果的政策过程所经过的一个循环。它以政策过程的完成阶段即政策的调整或终结为标志,往往是一个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9.政策终结及其对象、方式与作用。(1)政策终结的定义,详见前第5点。(2)政策终结的对象:

A、功能,功能的终结就是终止由政策执行而带来的某种或某些服务,在政策终结的所有对象中,以功能的终结最难。

B、组织,组织终结指伴随着政策终结的组织缩减或撤销。

C、政策,政策本身的终结指承担政策活动的机构依然存在,而政策所承当的功能则由新的政策来担负。

D、计划,计划终结指的是执行政策的措施和手段的终结,在所有终结对象中,计划的终结最易达成。(3)政策终结的方式:

为了顺利实现政策终结,在实施过程中多采用一些阻力较小的局部的、渐进的终结方式。主要有:

A、替代,政策替代是用新政策代替旧政策,但所面对的政策问题,所要满足的种种需求基本不变;

B、合并,政策合并指的是旧政策虽然被终止了,但政策要实现的功能没有取消,而是将其合并到其他的政策中去。

C、分解,政策分解指的是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划分解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政策。

D、缩减,政策缩减是指采用渐进的方式对政策进行终结,以缓冲终结带来的巨大冲击,逐步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减少损失。

(4)政策终结的作用:

A、政策终结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自然资源和社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及时终止一项已经过时或是无效的政策,那将是对有限的政策资源的极大浪费。

B、政策终结有利于提高政策绩效。当一项政策在实施中失败,无法解决面临的问题时,旧政策的终结意味着新政策的启动,这无疑有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促进政策绩效的提高。

C、政策终结可以避免政策僵化。

D、政策终结可以促进政策优化。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人员的优化;二是政策组织的优化。

第十章 公共政策的研究及其应用

1.公共政策的研究指的是对公共政策进行的分析和预测行为。

2.公共政策研究组织是政策科学的研究工作者、实践工作者和政治与社会活动者共同合作的场所,是融科学、知识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政策研究和政策咨询组织形式。

3.改进政策制定、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是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最终目标。

4.公共政策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找解决公共问题的适当方案。5.公共政策分析过程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有三种:

(1)麦考尔—韦伯分析模式:侧重政策内容与政策过程结合的规范性分析与描述性分析。

(2)沃尔夫分析模式:侧重从政策过程和步骤分析公共政策分析过程。(3)邓恩分析模式:侧重从政策信息的转换过程去研究公共政策分析过程。邓恩认为,公共政策分析基本上要解决三类问题,即事实、价值和规范。6.作为一种方法论的系统分析,最早是由美国兰德(RAND)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提出并加以使用的。P400 7.PPBS,即“计划—规划—预算系统”方法,是一种系统分析方法。P400 8.现代公共政策分析中定性方法的核心是专家技术或称智囊技术。P404 9.公共政策分析的常见的定性方法有价值分析、可行性分析、超理性分析、创造性分析方法、辩证分析方法。

对公共政策进行直觉、灵感、洞察力分析是一种超理性分析。

10.公共政策预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效果较好的有趋势外推法、专家评估法、模型预测法、动态分析法(又称历史分析法)。

趋势外推法属于定量预测方法。P428 11.公共政策咨询按其性质和功能,可分为决策咨询与政策信息咨询两类。公共决策咨询是自上而下的思维视角而进行的政策咨询。政策信息咨询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视角进行的政策咨询。

附:

案例分析

1.A市著名的风景区燕湖原本风景秀美,近年来由于游客太多,管理混乱,湖水已严重污染,加之附近有一棉纺厂,该棉纺厂没有污水排放管道,途经燕湖向远郊的河里排放污水,经过燕湖的管道闸门因年久失修已有泄漏,造成了泄漏排放染色废水事故,使湖水污染更加严重,经市环保局现场勘察,采集有关水样检验、监测,证实燕湖的水质已远远低于国家规定标准,附近的居民和游客对此很有意见,纷纷呼吁政策机构着手治理燕湖。

你认为燕湖水质治理问题能否进入政策议程呢?为什么? 答:一项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应具备下列一些条件:(1)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

(2)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

燕湖水质污染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甚至引起了居民和游客的强烈不满;市环保局也对此问题进行检测,证实水质确实不符合要求,该市政府应对此严重明朗化的问题有适当的反映,而且燕湖是风景区,保护区内的水污染问题更易引起政府的重视。因此,我认为燕湖水质治理问题应该能进入政策议程。

2.A市是一个古老的工业城市,有化肥厂、选矿厂、棉纺厂、钢铁厂等许多家企业,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多没有采取防治水污染的措施,工业废水直接排入附近的清泉河,近年来,由于大部分企业扩大了生产能力,使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与日俱增,清泉河水质严重污染,河中的部分鱼虾和植物已经死亡,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由于问题的日益严重,2001年元月A市政府决策采取措施治理清泉河。

请你帮A市政府拟定清泉河污染治理的政策目标。

答: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根据本案的实际情况,清泉河污染治理目标可被具体界定为:

(1)到2002年底,确保清泉河流域各工业企业及沿河的宾馆、饭店等单位排放的废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到2005年底,使清泉河的水质达到地面水三类水质标准,实现清泉河 水体变清。

(3)到2010年基本解决清泉河富营养化问题,河区生态系统转向良性循环。3.黑龙江某县土地肥沃,是全国有名的产粮县,由于农产品价格一直低迷不前,虽然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该县依旧摘不下“贫困县”的帽子,为了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状况,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目标,该县政府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形成了下列四种政策方案。

(1)全县继续种植粮食作物,但可以通过科学种田来提高产量。(2)全部种草代替种粮,全力发展黄牛、兔子等养殖业。(3)全部土地用来种植蔬菜,尤其要重视大棚蔬菜种植。(4)一部分土地种粮,一部分土地种草,另一部分土地种蔬菜。你认为哪一个方案是最优方案,为什么? 答:方案(4)是最优方案。

政策方案评估择优应遵循的基本标准有:(1)有利于元政策的实现;(2)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政策目标;(3)消耗的政策资源尽可能少;(4)实现政策目标的风险度尽可能小;(5)政策实施的副作尽可能小等。

根据以上标准,方案(1)几乎不能实现政策目标,因为虽然粮食产品产量会有所增长,但涨幅毕竟有限,对农民脱贫没有实质性影响。方案(2)和方案(3)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且风险程度和副作用都较大;消耗的政策资源也可能较多,相比较之下,方案(4)把地区优势与经济增长点结合起来,风险程度低,副作用小,有利于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是最佳选择。

4.某年7月29-31日,岭县连降大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水位迅速上涨,3月22日岭县水库蓄水量已大大超过了设计能力,而且水位仍在上涨,县抗洪抢险指挥部马上召开紧急会议,经过讨论,大部分人认为:炸坝泄洪是比较稳妥的办法。当即电告在水库指挥抢险的冯兴同志,但冯兴同志表示:炸坝将会造成巨大损失,并说自己在现场,对坝上的情况了解的最清楚,因而提出了不仅不要炸坝,而且还要增调民工坚持保坝,他的理由如下:

一是认为水库水坝的负荷虽已达到设计承受能力的极限。而且天还要降雨,据预测,水位最大限度还要升高37厘米,但水库水坝的负荷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将大坝迅速加固,加高,大坝一定能够保住,现在也具备在大洪峰到来之前迅速加高大坝的条件:充足的人力和抗洪材料,工程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和抢险人员的誓与大坝共存亡的精神。

二是权衡利弊,还是保坝比炸坝损失小,无论在哪个地段炸坝,都至少冲毁三个自然屯和3000亩庄稼,若保坝,可能会使上游淹没2000亩庄稼。

三是即使退一步说,大坝经过抢险没有保住,水库上游虽然会受到一定的危害,但可以延缓洪水冲击下游的时间,使下游的群众及其财产转到安全地带,减少人员伤亡。

冯兴同志没有完全执行县指挥部的命令,带领民工经过紧张的抢险,大坝保住了。

你认为冯兴同志在执行政策中的作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这是政策执行的合理变通。要确保政策的合理变通必须注意如下三点:(1)把握政策的基本精神;(2)摸清实际情况;(3)上情、下情有机结合。冯兴同志的作法是与以上三点相一致的。县委炸坝决定的精神实质是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少受损失,冯兴同志的保坝作法比炸坝更能实现这一点。因为冯兴同志在抗洪现场对实际情况更了解,是根据当时情况做出的决定。正是把政策的基本精神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冯兴同志才做了保坝的决定。

5.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把1978年统计:政府定价的比重在商品零售总额中为97%,在农产品收购总额中为94.4%,在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在为99.7%。而由中央政府直接定价的比重在商品零售总额中就占70%。

摘自《当前几项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电视系统讲座专辑》

材料2 目前生产资料价格80%以上,农产品90%左右,市场零售商品价格90%以上,都是在市场上形成的,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主确定。

搞自《中国物价》1994年第6期

材料3 有的企业借税制、汇率和价格改革出台之机搭车涨价;有的地方、部门乱收费用;有的经营者不执行明码标价制度,漫天要价,垄断价格,欺行霸市,牟取暴利。

某地服装大厦,一件紫貂皮大皮在“让利销售”活动中,从原价46.8万元降至9.8万元,竟“让利”37万元;某地一家夜总会饮料标价:一小杯“人头马”338元,一瓶矿泉水40元,一听青岛啤酒45元,一瓶“大享”果茶50元,一杯茶水35元。

据测算,1993年在社会零售物价上升13%的总幅度中,自发涨价部分为6.8个百分点,其中有相当部分是由于价格秩序混乱而引起。

摘自《新华月报》1994年第3期、《经济日报》1994年5月4日

材料4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对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监审的通知》。监审是指:通过调价备案制度,监测其价格走势,为宏观决策提供信息;必要时对其中的部分品种提价行为进行审核,并视情况进行管制干预。监审价格的具体种类,包括面粉、粳米、食用植物油、猪肉或牛羊肉、鸡蛋、牛奶、食盐、民用煤、自来水、学杂费、医药费、市内公共交通费等20项。

国务院决定1994年继续开展全国物价大检查,制止价格违法行为,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度上涨。

国家计委发出《关于加强钢铁产品价格管理的通知》,1994年5月20日起执行,规定铁路专用钢材继续实行国家定价,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少数重要的基建生产用钢材用及军用、农用钢材实行国家指导价,对重要的钢铁产品实行企业调价备案制度,其他钢铁产品,继续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自主定价。

摘自《新华月报》1994年第3期、《中国物价》1994年第6期。

请回答:

(1)在计划价格机制向市场价格机制转变中,材料3反映出了政策执行的 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

(2)材料4属于公共政策执行中的什么情况,这样做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答:(1)材料3的一些情况说明出现了政策执行偏差。产生这些执行偏差的主要原因有:A、执行者的利益驱使;B、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价格问题涉及的领域很多);C、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

(2)材料4属于政策执行再决策。其作用和意义有:A、再决策有利于纠正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B、再决策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取得更好的效果。使计划价格机制顺利向市场价格机制过渡;C、再决策有利于后续政策的科学制定。

6.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特别是建国以后人口增长尤为迅速,我国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控制人口的问题,但该问题及其政策建议直到70年代末才得到应有的重视。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1981年3月6日设立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并提出“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这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希望到2000年总人口能控制在12亿以内,这段时间,人口增长有所减缓,1981年为10亿,1988年达11亿,1995年突破12亿,虽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但若不实行计划生育,中国人口可能在1987年就达到12亿了。现在党和政府对提出到21世纪中期要把总人口控制在16亿以内,因此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仍长期继续执行。

请回答:

(1)马寅初对人口问题的察觉及政策建议为什么没有被政府采纳?(2)从78年至今甚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计划生育政策为何能持续执行? 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执行有哪些积极效果?

答:(1)仅有专家学者对问题的察觉是不易于建立政策议程的,必须同时也得到有关权威人物的认同和支持才能进入政策议程。而马寅初的建议恰恰在当时是毛主席所反对的,所以不会被政府采纳。

(2)计划生育政策长期持续执行是因为这项政策所指向的问题——中国人 口问题仍未解决。

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会带来很多积极的效果,主要表现在:A、政策的持续有助于将决策者的思想贯彻到底,从而取得明显的成效;B、政策的持续有助于保持社会和政治的稳定;C、政策的持续可以有效降低政府的成本

7.据报载,人大代表,山东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雄介绍了本企业由于实行股份制改造,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他介绍说,1993年企业搞了股份制改造,共募集定向股合4500万元。以前习惯于对上级、政府负责,有事也是找主管领导。1993年根据上年盈利650万元的情况,定下当年盈利850万元的目标。可再一算细帐,4500万元的募集股,如无1000万元的利润,第二届股东大会根本没办法向股东们交待。当时他们真是紧张,这时才真正理解股份制带来的不仅是资本金的扩大,更意味着责任。企业也正时从这时开始大刀阔斧走向市场,先是从内部改革做起。把企业的部门,由37个减少到只剩下12个。各部门负责人任免要经历重新考核,普通电工也要竞争上岗。1993直及1994年连续两年,企业纯利润以78%的速度递增,目前,企业正式职工虽只有900人,却与众多的超大型企业同列全国企业500强。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变传统国有企业制度为股份制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属于政策终结的哪种方式,结合题意说明这种终结方式有何作用?

答:它属于政策替代。

变传统国有企业制度为现代企业制度是政策替代。它可以促进政策优化。主要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一是政策人员的优化。由于政策替代意味着人员的裁减与更新,因此终结旧政策有利于优化政策人员,提高效益。二是政策组织优化,传统国有企业制度政企不分,企业是行政机构的下属单位,没有自主权。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8.我国的户籍政策一直建立在城市和农村二元对立的基础上,这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甚至成为市场经济的阻碍力量,必须尽早予以调整。改革开发以后,随着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限制以及物价、特别是主要食品价 格的全面市场化,城乡之间的制度化壁垒有所松动。但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特别是城市的就业、住房、医疗、福利、保障和教育等方面,仍然与城市籍身份密切相连。农民越来越意识到,户籍身分带来的福利差距是一种社会分配的不平等。城乡之间的利益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1985年-1995年,城镇居民平均生活费收入从685元增加到38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98元增加到1578元。二者的比差(以后者为1)从1.7:1扩大到2.5:1,同期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比差从2.3:1扩大到3.4:1。这还不包括城市居民的住房、医疗、物价等方面所享受的补贴待遇。1995年,仅国家财政用于价格补贴支出就高达365亿元。为了减轻国家的城市福利负担,国家采取了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的政策,并鼓励农村实行“离土不离乡”式的就地工业化。但付出的代价是,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分散的农村工业成本甚高,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严重。而且,在利益原则的驱动下,民工进城的潮流又难以阻挡,经济规律在自发地调整着城市化水平滞后的状况。

以上材料说明政策持续会带来一些消极后果,会导致政策僵化,请你根据材料说明政策僵化的内涵。

答:政策僵化是指一项长期存在,没有及时予以终结的政策,在发展变化了的环境下,继续得以执行,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成为解决问题的阻力和障碍,政策僵化将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户籍政策的僵化付了惨重的代价,象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9.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是战争年代供给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对于保障广大干部职工生活、稳定社会秩序、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根据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它的局限性。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变动体现在:

(1)扩大社会保障的对象,原来社会保障的对象仅为城镇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干部和固定工,覆盖面窄,要建立一种所有劳动者都能合理、平等享受的社会保障制度。

(2)国有企业职工的保障经费,原来一般都由企业直接支付,是企业的沉 重负担。现在要逐步还社会保障以社会办保障的本来面目。

(3)原有的社会保障项目不够完备,如没有失业保险这个项目。(4)原有社会保障制度筹资渠道过窄,需要建立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合理负担的社会保障筹资体系。

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调整的原因主要有:

(1)政策环境的变化。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战争年代供给制的基础上建立的,也许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原有的保障制度必须改革。

(2)政策资源方面的原因。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少,资金来源少(而且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很大负担)、项目也不完备,经过调整后在人、财、物各方面都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自考 金融市场学 复习小抄 第3篇

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 以金融资产的供给方与需求方为交易主体形成的交易机制以及关系的总和。

证券资产化:是指吧流动性比较差的资产,如金融机构的长期固定利率贷款,企业的应收账款等,通过商业银行货投资银行的集中以及从新组合,以这些资产做抵押发行证券,以实现相关债权的流动化。

货币市场:又名短期金融市场 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也即作为交易对象的金融资产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

回购协议:指的是在出售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购买商达成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原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从而获取即时可用资金的一种交易行为

资本市场:又名长期金融市场、长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也即作为交易对象的金融资产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需求方直接从资金供给方获得资金的方式,反过来说,就是投资者不通过信用中介机构直接向筹资者进行投资的资金融通形式。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需求方通过银行等信用中介机构筹集资金的方式。聚敛功能:就是金融市场能够引导小额分散资金,汇聚成能够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功能。

配置功能:是指金融市场促使资源从低效率的部门转移到高效率低部门,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第二章 同业拆借市场

同业拆借市场:也看称之为同业拆放市场,是指具有准入资格的金融机构间,为弥补短期资金不足 票据清算差额以及解决临时性资金短缺需要,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的融通的市场。

有形拆借市场:主要是指有固定的交易场所,有专门的中介机构作为媒体,媒介资金供求双方资金融通的拆借市场。

无形拆借市场:主要是指没有固定场所,不通过专门的拆借中介机构,而是通过现代化的通讯手段所建立的同业拆借网,或者通过兼营或代理中介机构进行资金拆借的市场。有担保的拆借市场:是指以担保人或担保物作为安全或防范风险的保障而进行资金拆借的市场。

无担保拆借市场:是指拆借期限较短,资金拆入方资信较高,可以通过在中央银行的账户直接转账的拆借市场

头寸拆借市场:是指金融机构为了扎平票据交换头寸 补足存款准备金和票据清算资金或减少超额存款准备金而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同业借贷市场:源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因为临时性或季节性的资金余缺而进行相互融通调剂,以利业经营,它与头寸拆借以调整头寸为目的不同。隔夜拆借市场:一般是头天清算时拆入,次日清算之前偿还。半天拆借市场:具体又可分为午前和午后两种。

指定日拆借市场:一般是2~30天,但市场上也有1个月以上(1年以内)的拆借交易品种。同业债券:是拆入单位向拆出单位发行的一种债券,主要用于拆借期限超过4个月或者资金数额较大的拆借。在金融机构直接可以转让。

SHIBOR:是以位于上海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为技术平台受权进行计算 发布并命名,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是单利 无担保 批发性利率。

LIBOR:是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的缩写,由伦敦银行家协会负责对外公布,是国际货币市场最为重要的短期参考利率。

第三章 票据市场

票据:是指具有流通性的书面债权债务凭证,是以书面形式载明债务人按照规定条件(期限,方式等)向债权人(或债权人制定人活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货币的义务。

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名出具,要求受票人(付款人)与见票是或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货币的书面支付命令。

本票:又称期票,是出票人约定于见票时或于一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其指定人或持票人一定金额的书面凭证。

支票:是出票人委托银行或其他法定金融机构于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的票据。

融资性票据:主要是指市场主体之间在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情况下,纯粹以融资为目的的凭发行主体本身信誉向其他市场主体发行的商业票据。

背书:是指持票人在票据背面签名该票据权利转让给受让人的票据行为。

汇票承兑:是指汇票的付款人在持票人作出承兑提示后,同意承担支付汇票金额的义务,并在汇票上做到期付款的承诺记载。

贴现:是一种票据转让的方式,是指汇票持有人为了取得现款,讲未到期的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在扣除一定贴息之后将余额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行为。

转贴现:又称重贴现,是指办理贴现的商业银行需要资金时,将已贴现的未到期商业票据以支付自贴现日起至票据到期日止的利息为条件,将其转让给其他金融机构,已满足其资金需求的行为。再贴现:是指在中央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在需要资金时,将其持有的贴现收到的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中央银行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保证:是指汇票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担保特定的票据债务人能够履行票据债务的票据行为。追索权:是指持票人在遭到拒付(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时,有权向前背书人以及出票人请求偿还票据上的金额。

商业票据:是指以大型企业为出票人 到期按票面金额向持票人付现而发行的无抵押担保的承诺凭证,它是一种商业证券。短期融资券: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其最长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出票,向开户银行申请并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保证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融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第四章 债券市场

债券:是债券的发行人为了筹措资金向债券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未来按照约定的日期和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照约定的日期偿还本金的一种债务凭证。政府债券:是政府为了筹措资金而向债券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未来按约定的日期和利率支付支付利息,并按照约定的日期偿还本金的一种债务凭证。公司债券:是公司为了筹措资金而向债券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未来按约定的日期和利率支付支付利息,并按照约定的日期偿还本金的一种债务凭证。

国内债券:指得是,由本国政府或本国公司发行的债券,如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 各类公司债券(含金融机构)发行的公司债券(含金融债券)等。国际债券:是国际机构 外国政府或外国公司发行的的债券,其主要特点是债券发行人与债券发行市场部不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债券包括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

外国债券:指的是,由国际机构 外国政府或外国公司在某国债券市场上发行的,以该国货币作为计价货币的债券。

欧洲债券:欧洲债券指的是,由国际机构 外国政府或外国公司在某国债券市场发行的,以第三国货币作为计价货币的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照一定的转股比例转换成债券发行人股票的债券。

可分离交易公司债券:的全程是“认股权和债权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这是一种特殊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它与普通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其投资者在行使认股权利后,该债券依然存在,其持有者仍看将该债券持有到期获得本金以及相应的利息,而普通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投资者一旦行使了认股权利,该债券就不存在了。商业银行次级债: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位于股权资本之前但却位于一般负债之后的债券。

混合资本债券: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 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位于股权资本之前但却位于一般债务和次级债务之后的债券。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是由在中国境内的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将信贷资产交于受托机构,由受托机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受益证券,以该财产所产生的现金来支付资产证券收益的一种结构性融资工具。

企业债:是由我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 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中期票据: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债券,该种债券在监管机构批准之后,可以在注册期限内分期发行。中期票据的期限一般都在5-10年之间,符合中期债券的期限范围。

债券发行市场:就是债券发行人向债券投资者发行债券的市场,也可称为债券一级市场。债券流通市场:就是债券投资者在进行债券交易的市场,也可称为债券二级市场。

债券的赎回:是一种权利,它赋予了债券发行人提前赎回债券的权利,这意味着债券发行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提前偿还与债券相关的债务,从而主动地调整自身的债务机构,提高经营效益。

债券的回售:也是一种权利,与债券赎回所不同的是,它是一种面向债券持有人的权利,它赋予了债券持有人要求提前获得本息偿付的权利,这这意味着债券持有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要求债券发行人提前偿还债券本金和利息。价格招标:的标是债券的发行价格,即通过投标人各自报出债券的认购价格来确定债券最终的发行价格。收益率招标:的标是债券的利率,即通过投入各自报出债券的利率来确定债券最终的票面利率。

荷兰式招标:是以募集完发行额为止的所有投标者报出的最低中标价(或最高的中标利率)作为债券最终的发行价格(或票面利率)

美国式招标:是一募集完发行额为止的所有中标者各自报出的中标价格(或中标利率)作为各个中标者认购债券的价格(或利率)。

混合式招标:具有荷兰式招标和美国式招标的双重特征,按照这种招标规则,全场加权平均中标价格(中标利率)即为债券的发行价格(或票面利率)。债券的回购交易:就是债券的交易双方在进行债券交易的同时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以约定的价格进行反向交易。

质押式回购:就是正回购方(资金融入方)在将债券出质给逆回购方(资金融出方)融入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起由正回购方向逆回购方返还本金和按约定回购利率计算的利息,逆回购方则向正回购方返还之前出质的债券。买断式回购:就是正回购方先将债券出售给逆回购方,并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向逆回购方返还本金和按约定回购利率计算利息,以购回之前出售的债券。

第五章 股票市场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向出资人发行的,用以证明出资人的股东身份和权力,并根据股票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数享有权益和承担义务的书面凭证。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经营管理 赢利以及财产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力的股票,它构成公司资本的基础,是股票的一种基本形式。

优先股:与普通股票对应,是指股东享有某些优先权利的股票。累积优先股:是指当公司经营状况不好,无力支付优先股固定股息时,可以将股息累积下来,待公司经营好转,盈余增多的时候,在补发这些股息。

非累积优先股:是仅用当年利润分发股息,而不予以累积补发,也就是说如果当年赢利水平差,利润不足以分配优先股股息,则公司当年就不必分派股息,以后亦无需补发。参与优先股:是指不仅能取得固定股息,还有权和普通股一同参与利润分配的股票。可赎回优先股: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按照一定的价格赎回的优先股。不可赎回优先股:是指不能赎回的优先股。可转换优先股:是指股东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按照事先确定的一定比例将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票的优先股。

无面额股票:又称之为比例股票、份额股票,是指在股票票面上不记载股票面额,只注明它在公司总股本中所占比例的股票。

B股:又称为境内上市外资股,原本是指人民币标明票面全额,由我国境内公司发行,在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供境外或港澳台投资者以外币认购和交易的股票。国有股: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身份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包括以公司现有国有资产折算成的股份。法人股:指企业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其依法经营的资产向公司投资所形成的股份。

社会公众股:是指我国境内个人和机构,以其合法财产向公司投资所形成的股份。股票价格指数: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用来描述股票行市的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

股票市场:是股票发行和交易的场所,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场所之一,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创业板市场:又称二板市场,是指主板之外的,专为暂时无法上市的中小企业和新型高科技公司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是对主板市场的有效补充,是多层次股票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本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股票发行市场:实际就是指发行人在申请发行股票时遵循的一系列程序化的规范。

核准制:是指发行人在发行证券时,不仅要充分公开企业的真实信息,而且还必须符合有关法律和证券管理机构规定的必要条件。

注册制:是指发行人在准备发行证券时,必须将依法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主管机关呈报并申请注册。询价:是指交易的一方为购买或出售某种商品,向询价对象口头或书面发出的探询交易条件的过程。初步询价:是指发行人以及其保荐机构向询价对象进行询价,并根据询价对象的报价结果确定发行价格区间以及相应的市盈率。包销:是指证券公司将发行方的股票按照协议全部购入,或者在承销期结束时将售后剩余股票全部自行购入的承销方式。余额包销:是指承销商先按照规定的发行额和发行条件,在约定的期限内向投资者发售股票,到销售截止日,如果投资者实际认购总额低于预定发行总额,则未出售的股票由承销商负责认购,并按约定向发行人支付全部款项的承销方式。

全额包销:是指承销商先全额购买发行人该次发行的股票,再向投资者发售,由承销商承担全部风险的承销方式。

代销:是指证券公司代发行人发售股票,在承销期结束时,将未售出的股票全部退还给发行人的一种承销方式。

证券交易所:是由证券管理部门批准的,为证券的集中交易提供固定场所和有关设施,并制定各项规则以形成公正合理的价格和有条不絮的秩序的正式组织。

做市商交易制度:又被称之为报价驱动制度,是一种市场交易制度,其核心是做市商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双向交易,从而为市场提供即时性和流动性,并通过买卖价差获取利润。

竞价交易机制:又被称之为委托驱动制度,其特征是:开市价格由集合竞价形式,随后交易系统对不断进入的投资者交易指令,按价格优先与实践优先原则排序,将买卖指令配对竞价成交。市价委托:是指定交易数量而不给出具体的交易价格,但要求按该委托进入交易大厅或交易撮合系统时以市场上最有利的价格进行交易。

限价委托:是指客户向证券经纪商发出买卖某种股票的指令时,对买卖的价格做出限定。停止损失委托:又称停止委托,在金融投资市场中,为减少可能损失或保护其未实现的利润。看涨时以比目前市场较高的价格买进,或看跌时以比目前市场较低的价格卖出的委托,以期损失达到最小。

停止损失限价委托:是停止损失委托和限价委托的结合,当时价达到指定价格时,该委托就自动变成限价委托。

第三市场: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证券但是在场外市场进行交易而形成的市场。第四市场:是指一些较大的机构投资者不需经过经纪人或做市商,而只是彼此之间利用电子通讯网络直接进行的大宗股票买卖所形成的市场。股票上市:是指公开发行的股票经过证券交易所批准在交易所内公开挂牌买卖,又称交易上市。

撮合成交:是指由券商将买方和卖方的竞争性报价分别输入电脑主机,由电脑主机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进行排序并撮合成交的方式。

竞价成交:是指通过买方或者卖方的竞争性报价达成股票交易契约的方式。

清算:是指在股票成交后买卖各方通过证券交易所的系统所进行的股票和资金的轧差和结算。

交割:是指股票买卖双方相互交付资金和股份的行为。

保证金交易:又称为信用交易和垫头交易,是指证券交易的当事人在买卖证券是,只向证券公司交付一定的保证金,或者只向证券公司交付一定的证券,而证券公司提供融资或者融券进行交易。

保证金买长交易:是指投资者买进价格看涨的某种股票,但只支付一部分保证金,其余的由经纪人垫付,并收取垫款利息,同时掌握这些股票的抵押权。保证金买短交易:是指投资者看跌某种股票,缴纳给经纪人一部分保证金,通过经纪人借入这种股票,并同时卖出。

第六章 证券投资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独立财产,由证券托管人托管,基金管理人管理,并以证券投资组合的方式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

封闭式基金:是指基金的发起人在设立基金时,限定了基金单位的发行总额,筹足总额后,基金即宣告成立,并进行封闭,在一定期限内不再接受新的投资。

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发起人在设立基金时,基金单位或股份总规模不固定,可视投资者的需求,随时向投资者出售基金单位或股份,并可应投资者的要求赎回发行在外的基金单位或者股份的一种基金运作方式。

契约型基金:是指把投资者、管理人、托管人三者作为当事人,通过签订基金契约的形式发行受益凭证而设立的一种基金。

公司型基金:是按照公司法,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募集资金而组成的公司形态的基金,认购基金股份的投资者即为公司股东,凭其持有的股份依法享有投资收益。股票基金:是指以股票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

债券基金:以国债、金融债等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成为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是以货币市场金融工具为投资对象的一种基金,其投资对象为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

混合基金:是指可以投资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没有明确投资方向的基金。成长型基金:是以资本长期增值为投资目标,其投资对象主要是市场中有较大升值潜力的小公司股票和一些新兴行业的股票。

收入型基金:是指以追求稳定的经常性收入为基本目标的基金,主要投资对象是那些绩优股、债券、可转让大额存单等收入比较稳定的有价证券。

平衡型基金:是既追求长期资本增值,又追求当期收入的基金,这类基金主要投资对象是那些绩优、优先股和部分普通股,这些有价证券在投资组合中有比较稳定的组合比例,一般是把资产总额的25%~50%用于优先股和债券,其余的用于普通股投资。主动型基金:是以寻求取得超越市场表现为目标的一种基金。

被动型基金:与其对应的是被动型基金,往往选取特定的指数成份股作为投资对象,不主动寻求超越市场的表现,而是试图复制指数的表现。公募基金:是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证券投资基金,这些基金在法律的严格监管下,有着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利润分配和运行限制等行业规范。

私募基金: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在岸基金:我指在本国筹集资金并投资于本国证券市场的证券投资基金。离岸基金:是指一国的证券基金组织在他国发行证券基金单位并将募集的资金投资于本国或第三国证券市场的证券投资基金。

系列基金:又被称为伞形基金,是指多个基金共用一个基金合同,子基金独立运作,子基金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换的一种基金结构形式。

基金中的基金:专门投资与其他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被称为“基金中的基金”,它是一种结合了基金产品创新和销售渠道创新的基金品种。保本基金:是指通过采用投资组合技术,保证投资者在投资到期时至少能够获得投资本金或一定回报的证券投资基金。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通常又被称为交易所交易基金,是一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额可变的一种开放式基金。交易所交易的开放式基金:是把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便利性与开放式基金可赎回性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基金。

上市开放式基金(LOF):上市型开放式基金发行结束后,投资者既可以在指定网点申购与赎回基金份额,也可以在交易所买卖该基金。

基金份额持有人:即基金投资者,是基金的出资人、基金资产的所有者和基金投资收益的受益人。

基金管理人:是基金产品的募集者和基金的管理者,其主要职责就是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负责基金资产的投资运作,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为基金投资者争取最大的投资收益。基金的托管人:就是负责托管基金的依法设立并取得基金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基金托管人负债基金资产的保管、基金资产的清算。会计复核及对基金投资运作的监督的等方面。

基金的变更:是指基金在运作过程中,基金当事人依据有关法律和基金公司章程或信托契约的规定,在履行规定的审批手续之后,更改对基金以各当事人影响重大的基本事项的行为。基金的终止:是指投资基金在符合一定的条件之后,基金当事人依据有关法律和基金公司章程或信托契约的规定办理基金的清算、解决当事人债权债务关系及基金持有人的资产分配,终止基金运作的行为。

第七章 外汇市场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通常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债权债务结算的各种支付手段。

自由兑换外汇:是在国际结算中用的最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在国际经济中可以用于偿清债权债务、并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的外汇。

有限自由兑换外汇:是指对国际性经常往来的付款和资金转移有一定限制的货币。记账外汇:亦称:“ 协定外汇”、“双边外汇”,这种外汇如果不经过外汇当局的批准,不能自由兑换为其他国家货币,记账外汇只能根据协定在两国间使用。贸易外汇:是指因商品的进口和出口而发生的支出和收入的外汇,包括对外贸易中因收付贸易货款、交易佣金。运输费和保险费等发生的那部分外汇。

非贸易外汇:是指贸易外汇以外的一切外汇,即一切非来源于或用于进出口贸易的外汇。即期外汇:是指买卖成交后,交易双方于当天或两个交易日内办理交割手续的外汇。

远期外汇:是指交易双方在成交后并不立即办理交割,而是事先约定币种、金额、汇率、交割时间等交易条件,到期才进行实际交割的外汇。外汇市场:是指有各国中央银行、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和客户组成的买卖外汇的交易系统。汇率:是外汇市场的价格,是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直接标价发:是以本国货币表示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间接标价法:又称为数量标价法,是以外国货币来表示一定单位本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基准汇率:是指通常选择一种国际经济交易中最常使用、在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可自由兑换的关键货币作为主要对象,与本国货币对比确定的汇率。

交叉汇率:基本汇率制定后,本币对其他外国货币的汇率就可以通过基本汇率加以套算,这样得出的汇率就是交叉汇率。

固定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同另一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波动幅度很小。浮动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不规定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官方汇率,也无任何汇率波动幅度的上下限,本币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自由涨落。买入汇率:又叫买入价,是外汇银行向客户买进外汇时使用的价格。卖出汇率:又称外汇卖出价,是指银行向客户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中间汇率: 是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数。

电汇汇率:是银行卖出外汇后,以电报为传递工具,通知其国外分行或代理行付款给收款人所使用的一种回汇率。信汇汇率:是在银行卖出外汇后,用信函方式通知付款地银行付款给收款人的一种汇款方式。汇票汇率:是指银行在卖出外汇时,开立一张由其国外分支机构或代理行付款的汇票交给汇款人,有其自带或寄往国外取款。

即期汇率:是指即期外汇买卖使用的汇率,即外汇买卖成交后,买卖双方在当天或在几个营业日内进行交割所使用的汇率。

远期汇率:是以即期汇率为基础的,即用即期汇率的“升水”“贴水”“平价”来表示。名义汇率:是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也是市场所报出的汇率。实际汇率:是在名义汇率基础上根据本国和外国物价指数调整得到的汇率,能够更好地反映两种货币的实际价值。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是指一国家的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出的规定。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两国货币的比价基本固定,汇率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是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的限制,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变动而波动的汇率制度。联合浮动:又称共同浮动,是指国际集团在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同时对非成员国货币采取共同浮动的方法。

钉住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与外币保持固定比价关系,随外币的浮动而浮动。

联系汇率制度:是特殊钉住汇率制,在这种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通过将货币汇率与另一国家货币固定而稳定币值。

即期外汇交易:又称为现汇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以即期汇率成交,成交后在几个营业日内进行交割的外汇买卖。

远期外汇交易:又称期汇交易,是指买卖双方就货币交易种类、汇率、数量以及交割期限等达成协议,然后在规定的交割日由双方履行合约,即结清有关货币金额。

套汇交易:是指利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同种货币汇率的不一致。以低价买入某种货币的同时再以高价卖出,以谋取利润的一种外汇交易。直接套汇:是指利用同一时间两个外汇市场之间存在的汇率差异进行货币的买卖。从中赚取利润的行为。

间接套汇:是指利用同一时间三个以上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进行贱买贵卖,从中赚取汇率差额的外汇交易。时间套汇:是指套汇者利用不同交割期限所造成的外汇汇率差异,在买入或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入远期外汇;或者在买入或卖出远期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入期限不同的远期外汇,通过时间差来赚取利润的套汇方式。

套利交易:也称利息套汇,是指两个国家短期利率存在差异时,投资者将资金从低利率国家调往高利率国家,以赚取利差的外汇交易。

掉期交易:是指外汇交易者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者卖出某种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进)相同金额、但期限不同的同种外币的交易活动。

外汇期货: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依据现在约定的比例,一种货币交换另一种货币标准化合约的交易,是以汇率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主要用来回避汇率风险。

外汇期权:又称货币期权,是一种选择契约,其持有人即期权买方有在契约届期或之前以规定的价格购买或销售一定数额某种外汇资产的权利。

第八章 黄金市场

黄金市场:是黄金供求双方进行黄金交易的交易机制、交换关系以及交换场所的总和。广义的黄金市场:包括黄金制品市场、黄金投资市场和黄金信贷市场;狭义的黄金市场主要是指黄金投资市场。黄金的现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在成交后两个营业日内完成交割、清算等一切手续的一种交易方式。

黄金期货交易:是指现货交易的基础上,为克服现货交易的不足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交易方式,即交易双方先签订买卖黄金期货的合约并交付保证金,规定所买卖黄金的标准量、价格以及到期日,然后再于约定的日期办理交割。黄金期权交易:是指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后,买方就收到了在规定期限内按照合同规定的远期价格,买进规定数量的黄金的权利。

纸黄金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面向普通投资者开办按期的最主要的黄金投资业务。

第九章 金融市场学

金融衍生品:又称金融衍生工具,是指其于价值依赖基本标的资产价格的金融工具或金融合约,如金融远期合约、金融期货合约,金融期权合约、金融互换合约等。

股权式衍生工具:是指以股票或股票指数为基础工具的金融衍生工具,主要包括股票期货、股指期权、股票指数期货、股票指数期权以及上述合约的混合交易合约。

货币衍生工具:是指以各种货币作为基础工具的金融衍生工具,主要包括远期外汇合约、货币期货、货币期权、货币互换以及上述合约的混合交易合约。利率衍生工具:是指以利率或利率的载体为基础工具的金融衍生工具,主要包括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互换以及上述合约的混合交易合约。金融远期合约: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按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远期利率协议:我买卖双方同意从未来某一商定的时间开始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按协议利率借贷一笔数额确定、以具体货币表示的名义本金协议。

远期外汇合约:又称期汇交易,是指买卖双方就货币交易种类、汇率、数量以及交割期限等达成书面协议,然后在规定的交割日由双方履行合约,即结清有关货币金额。金融期货合约:是指协议双方同意在约定的将来某个日期按约定的条件买入或者卖出一定标准数量的某种标的金融资产的标准化协议。

外汇期货: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依据现在约定的比例,一种货币交换另一种货币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是以汇率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用来规避汇率风险。

利率期货:是指由交易双方签订的,约定在将来某一时间按双方事先商定的价格,交割一定数量与利、率相关的金融资产的标准化合约。

股指期货:的全程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金融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

金额期权合约:是指赋予其购买方在规定期限内按买卖双方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某种金融资产全力的合约。期权费:金融期权合约是其卖方将一定的权利赋予买方而自己承担相应义务的一种交易,作为金融期权合约出售方承担义务的报酬,金融期权合约买方必然要支付给金融期权合约卖方一定的费用,称为期权费或期权价格。

看涨期权:赋予期权买者购买标的资产的权利。看跌期权:赋予期权买者出售标的资产的权利。

欧式期权:的买者只能在期权到期日才能执行期权。美式期权:允许买者在期权到期前的任何时候执行期权。

金融互换合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按照商定条件,在约定的时间内,交换一系列现金流的合约。

货币互换:又称为外汇互换,是交易双方之间达成的一种协议或合约,合约中交易双方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互相交换约定的不同货币的金额以及相同或不同性质的利息。利率互换:是指双方同意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同种货币同样的名义本金交换现金流,其中一方的现金流根据浮动利率计算出来,而一方的现金流根据固定利率计算。

第十章 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或非居民和非居民之间,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与通信工具,按照市场机制进行的货币资金融通以及各种金融工具或金融资产交易以及其机制的总和。

国际金融市场客体:是指国际金融市场上所交易的对象或标的。国际金融市场主体:是指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者或参与者。离岸金融市场:是交易对手双方均为非居民的国际金融市场,即非居民资金需求方和非居民资金供给方之间的资金融通行为。伦敦型离岸金融市场:也称为内外一体型或内外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即在伦敦型离岸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业务融为一体非居民至今的交易和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没有严格的界限。

纽约型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对居民的存放业务与对非居民的存放业务分开,离岸金融业务与国内金融业务分开的离岸金融市场,因此也称为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

避税港型离岸金融市场:是另一种离岸金融市场,其特点有:首先,资金流动几乎不受任何限制,且免征有关税收;其次,资金来源于非居民,也流向非居民,再次市场上几乎没有实际的交易,而只是起着其他金融市场资金交易的记账和转账作用。

欧洲货币:有两种表述:一种表述是指货币发行国境外存放和借贷的该国货币,另一种表述是指市场所在国存放和借贷的外国货币,即境外货币。欧洲货币市场:是指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以欧洲货币为载体的货币资金进行借贷所形成的市场,因此也称之为境外货币市场。

亚洲货币:亚洲国际存放和交易的境外货币。亚洲货币市场:是指亚洲国际非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以亚洲货币为载体的货币资金进行借贷所形成的市场。

第十一章 金融资产定价与市场行为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货币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后所增加的价值,也成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现值:又称为本金,是指一笔或多笔发生在未来的现金流量相当于现在的时刻的价值。终值:又称为本利和,在指现在或即将发生的一笔或多笔现金流量的相当于未来某一时刻的价值。复利:相对于单利,它是指在一定期间按一定利率将本金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计利息的一种计息方式。

名义利率:是政府官方制定或银行公布的利率,是包含信用风险与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实际利率: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名义利率扣除物价变动率后的利率。

现金流量贴现定价法:是运用收入的资本定价方法来决定普通股票内在价值的方法。股利零增长模型:假定股利增长率等于零,即g=0, 也就是说未来的股利按一个固定数额支付。

市盈率:又称价格收益率,它是每股价格与每股收益之间的比率。

有效市场:证券的价格对新信息作出迅速、全面、准确的反应,若投资者按照当前的价格简单的买入或卖出一项金融资产,他将不能获得任何套利利润。弱式有效市场:市场的价格已充分反应出所有过去历史的证券价格信息,股票的技术分析失去作用,基本面分析还可能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额利润。半强式有效市场:资产的价格不仅反映了历史信息,还反应了所有与公司证券有关的公开信息。

强式有效市场:若市场价格充分反应了有关公司的一切可得信息,从而使任何获得内幕消息的人也不能凭此而获得超额利润是,市场即为强式有效市场。

第十二章 金融市场监管

金额市场监管:是有金融监管当局指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金融市场配置机制,或间接改变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消费者提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

非现场检查监管:又称非现场监测,是按照审慎性原则进行监管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指监管机构通过收集金融市场机构的经营管理和财务数据,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研究分析金融市场机构经营的总体状况、风险管理状况、合规情况等,发现其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其稳健性经营情况进行评价。

现场检查监管:是由金融市场监管当局指派监管人员进入金融市场机构经营场所,通过 查阅各类财务报表、文件档案、原始凭证和规章制度等业务资料,核实、检查和评价金融市场机构的合法经营情况等.简答论述

第一章金融市场的功能与构成要素

1、金融市场的涵义是什么? Answer:金融市场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市场泛指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的全部金融性交易活动。狭义的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求双方以票据和有价证券为金融工具的货币资金交易、黄金外汇买卖和金融机构间的同业拆借等活动的总称。

2、什么是直接融资?什么是间接融资? Answer: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金融行为。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金融行为。

3、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标准是什么?它们的关系是什么?Answer: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标准在于债权、债务关系的形成方式。直接融资活动先于间接融资而出现、直接融资是间接融资的基础,而间接融资又大大的促进了直接融资的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是并行发展,互相促进的。

4、直接融资的优缺点是什么? Answer:直接融资优点是(1)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2)筹资的成本较低而投资收益较大。直接融资的缺点是(1)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多。(2)直接融资使用的金融工具其流通性较间接融资的要弱,兑现能力较低。(3)直接融资的风险较大

5、间接融资的优缺点是什么 Answer:间接融资的优点(1)灵活方便。(2)安全性高。(3)提高了金融的规模经济。间接融资的缺点是(1)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被割断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对企业生产的关注与筹资者对使用资金的压力和约束力。(2)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收取一定费用增加了筹资的成本。

6、金融市场的功能是什么?Answer:(1)便利投资和筹资。(2)促进资本集中。(3)方便资金的灵活转换。(4)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流量,促进资本向高效益单位转移。(5)有利于增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灵活性。(6)有利于加强部门间、地区间、国家间的经济联系。

7、金融市场应具备哪些基本要素?Answer:金融市场应具备四个要素:(1)交易对象。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货币资金,交易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货币资金的转移。(2)交易主体。即金融 市场的参加者。(3)交易工具。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又叫金融工具或融资工具。它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其共性有三:

一、规 范化的书写格式。

二、广泛的社会可接受性或可转让性。

三、具有法律效力。(4)交易价格。金融市场的货币资金交易只是交易对象的使用权的转移,所以交易价 格是利率。货币资金交易价格一方面取决于社会资金平均盈利率,另一方面取决于货币资金供求状态。

8、金融工具具有哪些基本特征?Answer:金融工具一般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期限性。是指金融工具一般都规定的交易市场。(3)以证券的新旧为标准,分为证券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和证券转让市场(二级市场)。(4)按交易的标的分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5)按地理范围分为地方性、全国性、区域性、国际性金融市场等。

11、金融市场中最主要的和最常用的是哪些市场?它们的主要地区别是什么? nswer:金融市场中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交易工具是较短期(1年以内)的票据的有价证券,一般具有“准货币”的性 质,流通性强,安全性大。但收益较资本市场的交易低。货币市场的功能主要是进行短期资金融通,货币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国库券市场,可 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回购协议市场等。资本市场的交易工具是较长期的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等。长期的有价证券大都具有投资性质,所以资本市场主要以筹集 运用长期资金为特点。资本市场主要分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12、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市场的作用是什么?Answer: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市场与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一起构成市场有机整体。在 这个统一的市场体系中,金融市场不但通过自身功能的发挥对经济发展起着重工业要的推动作用,而且还是将其它要素市场联结为一体的纽带。

第二章货币市场

1、为什么货币市场具有风险低和流动性高的特征? Answer:因为货币市场主要是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因此具有风险低和流动性高的特征。货币市场风险低,是指市场价格波动的范围较小,投资者形成 资本损失的可能性较低,在短期内各种导致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发生的频率较小,因而市场价格表现得相对平稳。货币市场流动性高,是指货币市场上金融工具容易 变现,并且投资者的本金不易遭到损失。货币市场流动性高是和其风险低的特点相联系的。正是由于风险低,才使投资者将金融工具变现时不易遭受市场价格波动引 起的损失。

2、商业银行参与货币市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nswer:商业银行参与货币市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头寸管理。银行调度头寸的重要途径是参与货币市场的交易,以借贷和买卖短期证券的方式取得或售出头寸。

3、政府参与货币市场主要目的是什么?政府在货币市场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哪一级市场? Answer:政府参与货币市场的主要目的是筹集资金以弥补财政赤字,以及解决财政收支过程中短期资金不足的困难。政府在货币市场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发行市场(一级市场)。

4、中央银行参与货币市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其活动主要集中在哪一级市场?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的举动会对市场有何影响?Answer:中央银行参与货币市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公开的市场交易,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其活动主要集中在二级交易市场。出于货币政策的考虑,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的活动往往十分频繁并且规模较大,其的一举一动会对市场的价格、收益率、利率的变化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5、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货币市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货币市场上这类机构主要关注点是什么?Answer: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货币市场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利用货币市场提供的风险低和流动性高的金融工具,实现最佳投资组合。他们更看中的是这个市场的低风险性和高流动性,而非盈利性

6、非金融企业参与货币市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货币市场上非金融企业主要关注的对象是什么?Answer:非金融企业参与货币市场的主要目的,是调整流动性资产比重、取得短期投资收益。因此,货币市场流动性高低和收益水平高低,都是非金融企业关注的对象。

7、为什么货币市场宜于无形市场而不是有形市场? Answer:货币市场的基本特征决定了货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机构而非个人。其有三个特点:a、每笔交易规模大。b、客户数量较少,交易对手间基本了解。c、交易频繁。这些使得市场参与者们完全可以借助于电脑通讯网络进行交易,从而形成无形市场。

8、什么是同业拆借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的功能是什么Answer:同业拆借市场是指由各类金融机构间进行短期资金拆借活动形成的市场。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出现头寸不足或盈余时,可以通过同业拆借完成资金的相互融通。

9、简述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方式Answer: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可以由借贷双方直接进行,也可以通过经纪人进行。无经纪人参与的同业拆借市场形成初期的主要形式。但若对市场不熟悉,没有固定的交易对手,寻求经纪人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

10、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价格是如何形成?其交易价格对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有何影响? Answer: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价格,若不考虑佣金支付,即指拆借利率。拆借利率,尤其是日拆借利率变化十分频繁,并且是促使市场其它利率变化的重要依据。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基本由中央银行限定。

11、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划拨方法是什么Answer: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划拨是通过双方在中央银行的有关账户,借助现代设施,迅速完成清算过程。

12、在票据市场中符合票据定义的票据有哪些Answer:票据是具有法定票式,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有价凭证。符合此定义的票据有本票和汇票。本票是由债务人开出,允诺一定时间,以一定金额支 付给债权人的债务凭证。汇票是由债权人对债务人发生的无条件支付命令书。命令付款人按照指定的日期、金额向债权人或其它受款人付款。汇票有远期汇票和即期 汇票,远期汇票需先经过付款人承兑,即办理付款人承认汇票的内容、保证按指定内容付款的手续。承兑人可以和真正债务人不是同一人。经过承兑的汇票称为承兑 汇票。承兑人是个人、工商企业的承兑汇票为商业承兑汇票。承兑人是银行的承兑汇票为银行承兑汇票。

13、什么是票据贴现和票据贴现市场?Answer:票据贴现,是持票人将未到期票据以低于票面金额的价格售出,取得货币收入的行为。票据贴现市场是银行、贴现公司等金融机构以买进未到期票据的方式,对持票人提供短期资金的市场。

14、简述银行承兑汇票的业务操作过程Answer:先由银行将银行承兑汇票售给货币市场的投资者,银行取得资金。汇票到期后,货币市场的投资者向银行收款,银行付款给货币市场的投资者。银行承兑汇票的交易价格低于面值。价格与面值差额大小取决于贴现率

15、在银行承兑汇票市场上银行承兑汇票有什么优点?Answer:银行承兑汇票期限短,一般为30-180天,多为90天,并且有银行承担付款保证,因此是风险很低,收益率很高的短期金融工具。银行承兑 汇票往往比直接贷款有利。因为用银行承兑汇票的方法为客户提供资金,银行可以用本身的信用为担保,从市场上迅速筹集资金,不致降低自身的放款能力。

16、什么是商业票据?商业票据市场的参与者有哪些?其目的是什么?Answer:商业票据是商业本票,是由债务人开出的,到期支付一定金额的付款承诺书。商业票据是出票人(债务人)出于融资的目的,直接对市场发行的金 融工具。商业票据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工商企业和各种金融机构。商业票据的发行人,主要是信誉卓著、规模巨大的国内金融和非金融公司、外国公司。商业票据的 投资者主要是一些投资公司、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

17、什么是再贴现?中央银行如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Answer:商业银行将未到期的通过贴现持有的各类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以取得中央银行的短期贷款。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利率,调节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总量。

18、什么是国库券?国库券有何特征?国库券是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具有风险最低、流动性最高的特点。

19、简述国库券的发行方式。Answer:国库券的市场发行一般采取拍卖的方式。

20、简述中央银行在国库券市场的活动。Answer:中央银行往往是国库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时,要有数量足够大、风险足够低的金融工具作为操作对象。国库券是相当理想的迭择。中央银行根据扩张的或紧缩的货币政策,买进或卖出国库券。

21、什么是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为什么说存单对投资人和银行是一种很好的金融工具? Answer: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可以在市场上转让的存款单据。可转让存单有特定的金额、利息率和期限。存单对投资人和银行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金融工具:(1)存单使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在市场上发行存单筹集资金,这样,商业银行可以更主动地进行负债管理和资产管理。(2)存单使投资人可随时根据资金周状况,买进或卖出存单,调节自己的资产组合。3)存单使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的稳定性提高。

22、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的发行和交易价格?Answer:存单发行采取批发和零售两种方式。

23、什么是回购协议?回购协议的实质是什么?nswer:回购协议是关于卖出后在未来将同一份内容的资产再买进的合约。回购协议实质是一种有抵押品的短期借贷。第三章资本市场——股票市场

1、什么是股份公司?广义的股份公司的涵义是什么?股份公司是一种特定的企业组织形式。公司的资本不是由一个人而是由许多人共同出资形成的,公司的所有权属于所有出资认购股份的股东。广义的股份公司,分无限责任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无限责任公司指公司股东对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有限责任公司指公司股东对债务所承担的责任仅以出资额为限。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有两种,(1)由若干 股东共同出资,不发行股票,一次认足全部股份而设立的“有限责公司”。(2)是将资本划为等额股份,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而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股份公司的基本特征是什么?nswer:1>公司是独立的经济法人;2>公司的资本总额平分为金额相等的股份;3>公司可以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对认购人没有 资格限制;4>股东以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最大责任限度是出资额;5>股票可以交易或转让,但不能退股;6>股东人数不 得少于法律规定的数目,但没有上限;7>股东的表决权按一股一票的原则;8>股东以其持有的股份享受权利,承担义务;9>公司账目向社 会公开。

3、股东的权力和义务是什么Answer:股东的权力:(1)公司事务参与权,对公司管理机构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公司盈利分配参与权。(3)新股认购权。(4)清算财产分配权。股东的义务:1>按时缴股款。2>不能随意退股,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以缴纳股本为限。3>执行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按规程作出的各项决议。4>按规定依法纳税。

4、股票的性质是什么?Answer: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证明股东在公司中投资入股并据此享有股东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书面法律凭证。

5、股票有什么特点?Answer:(1)股票是一种所有权凭证,是代表投入股份资产的证书

(2)股票是没有偿还期限的永久性证券。(3)股票的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6、普通股票的涵义和特征是什么?Answer:普通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一种基本股票,通常不加任何限制词的股票。

7、什么是特殊股票?特殊股票的类型有哪些? Answer:特殊股票是相对普通股票而言的,它与普通股票相比,在持有人权利和义务上附加了一些特别的规定条件。分为优先股票、后配股票、多权股票、限制表决权股票、无表决权股票等。

8、什么是优先股票?优先股票的特点是什么Answer:优先股票是特殊股票中最主要的一种,优先股票在公司盈利和剩余财产的分配上享有优先权。优先股票的股息是固定的,但股东权利也受到一些限 制。优先股票的特点:1>股息事先确定,不随公司盈利多少而变化。2>股利分派先于普通股。3>在公司破产清算时对剩余财产的分配顺序 先于普通股。

9、什么是有面额股票?什么是无面额股票?Answer:有面额股票是在股票票面上标明每股金额和股数的股票。无面额股票在股票票面上不记载金额度,而只在票面上标明每股占公司总额的比例。又称“份额度股票”。

10、什么是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Answer:记名股票在票面上记载股东的姓名,同时也在股份公司的股东名册登记。无记名股票在票面上不记载股东的姓名,股票的实际持有人就是股份公司的股东,谁知得到股票,谁就可以行使股权。

11、什么是蓝筹股票?有什么特点?Answer:蓝筹股票是指一些信誉卓著、资本雄厚、经营效果好,事业处于稳定上升阶段的大公司发行的股票。其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都较高,被众人看好,人们快乐于接受。

12、周期性股票有什么特点?Answer:周期性股票是指那些经营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大的公司所发行的股票。

13、什么是成长型股票?什么是防守型股票?什么是投机性股票?Answer:成长型股票是指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的公司所发行的股票.防守型股票是指事业发展比较平稳的公司所发行的股票。投机性股票是指那些价格很不稳定或公司前景很不确定的股票。

14、股票发行的目的是什么?Answer:股份公司发行股票的目的有两类:一是为股份公司的成立而发行股票;二是已成立的公司为改善经营或满足某种特定需要而发行的股票。

15、什么是公开发行与不公开发行?Answer:公开发行,是指不限定认购对象而向社会公众公开推销股票的发行方式。不公开发行又叫私募发行,是指发行者只对特定的发行对象推销股票的发行方式。

16、什么是直接发行与间接发行?Answer:直接发行是指股份公司自己承股票发行的一切事物和风险,直接向认购者推销出售的方式.间接发行是指股份公司委托金融中介机构推销股票的发行方式。

17、什么是有偿增资、无偿增资和搭配增资?Answer:有偿增资是指认购者必须按股票的某种发行价格支付现款,方能获得股票的一种发行方式。无偿增资是指认购者不必向股份公司缴纳现金就可以获得股票的发行方式,发行对象仅限于原股东。搭配增资是指股份公司向原股东分摊新股时,仅让股东支付发行价格的一部分就可获得一定数额股票的方式。

19、股票流通市场的功能是什么?Answer:股票流通市场将长期固定投资凭证变成了可流动的金融资产。对股份公司来说,由于股票流通市场的存在解除了投资者的后顾之忧,为股票的发行 提供了条件,把短期投资者的资金变成了公司的长期固定资本。对全社会来说,股票流通市场还能够对优化投资结构起到推动作用。

20、简述股票流通市场的组织形式?Answer:股票流通市场的组织形式有两种,证券交易所内的股票交易组织形式和证券交易所外的股票交易组织形式。

21、简述证券交易所交易组织形式,我国证券交易所交易组织形式是什么 nswer:证券交易所交易组织形式分为会员制和公司制。会员制是证券交易所的主要组织形式。我国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均采用会员制。

22、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功能是什么?Answer: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功能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证券交易所要为交易者提供公开交易的场所、设备、电话、电传等。要提供交易需要的清算和结 算系统,以及交易需要的服务人员和附属设施,使证券交易能正常进行。(2)证券交易所要提供多方面的信息。(3)证券交易所在组织证券交易过程中要履行管 理的职责。

23、场外交易的特点有哪些?Answer:(1)交易对象比较广泛。(2)双方议定交易价格。(3)交易方式较灵活。(4)交易场所分散。

24、股票收益的特点有哪些?Answer:与债券相比,股票收益的特点有两个:(1)不稳定性。股票收益随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股价的波动而变化。(2)不固定性。标准的股票其收益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第四章资本市场——债券市场

1、什么是债券?债券特点是什么?Answer:债券是一种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的在约时间承担还本付息义务的书面凭证。债券的特点有三个;1>安全性。由于一般债券的利率事先确 定的,持有者收益相对固定,不受市场利率变动的影响,也不随发行者经营收益的变动而变动。2>流动性。指债券具有及时转换成现金而不在价值上受损的 能力。3>收益性。指债券具有给投资者带来一定收益的能力。

2、债券与股票的区别是什么?Answer:主要区别是:(1)表明的关系不同。债券是债务凭证,表明债券购买者和发行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股票是股权证书,表明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关系。(2)投资者的权利和义务不同。3)收益的决定不同。债券的票面收益由其利率决定,与发行者的经营状没有直接联系;股票收益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

3、债券是如何分类的?债券都分为哪些种?Answer:可分为:(1)按发行主体不同,可分为政府债券、公司债券、金融债券。(2)按发行方式不同,可分为公募债券和私募债券。(3)按券面是否记名,可分为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4)按偿还期限不同,可分为1年以内的短期债券、1-5年的中期债券、5年以上的长期债券。(5)按有无抵押品或担保,可分为抵押债券、担保债券、信用债 券。(6)按受益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利率债券、浮动利率债券、贴现债券、转换公司债券、附新股认购权债券等。(7)按发行地区不同,可分为国内债券和国 际债券。(8)按不同币种分类,可分为本币债券和外币债券。最常见、最主要的分类是按发行主体不同,分为政府债券、公司债券、金融债券。

4、什么是政府债券?政府债券又如何分类Answer:政府债券是政府为筹集资金,根据信用原则以承担还本付息责任为前提发行的债券凭证。政府债券按发行主体不同,分为中央政府债券和地方政府债券两类。

5、什么是国库券?其特点是什么?Answer:国库券是政府为弥补国库资金临时不足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标准的国库券期限均在一年以内,以3、6、9个月居多,故属于货币市场上的金融工具。

6、什么是中期国债?我国的中期国债有哪些?Answer:中期国债是为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发行的期限为1-5年的政府债券。我国的中期国债有1>国家重点建设债券;2>财政债券;3>国家建设债券;4>特种国债;5>保值公债。

7、什么是长期国债?其特点是什么Answer:长期国债是政府为了筹措长期资金而发行期限在5年以上的政府债券。长期国债与中期国债在用途和票面格式、发行方式、发行价格、利率、付息 方式等方面基本相同。它们的区别是:一期限不同,长期国债期限至少5年以上。二偿还方式不同,中期国债一般在到期后一次性偿还,而长期国债既可到期后一次 性偿还,也可定期分次偿还,还可不定期不定额地随时偿还。

8、什么是地方政府债券?国外政府债券有哪些种?Answer: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为了满足地方经济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需要而发行的一种债务凭证。国外政府债券主要有普通债券、收益债券、有限责任公债、地方公营企业债券。

9、什么是企业债券?其特征是什么?swer:企业债券是企业按法定程序发行,在约定日期还本付息的债务凭证。与其他债券相比,企业债券的收益较高,但风险也较大。

10、国外公司债券的种类有哪些?我国有哪些种企业债券?Answer:国外公司债券有抵押公司债、信用公司债、转换公司债、附新股认购权公司债、重整公司债、偿债基金公司债;我国的企业债券有一般企业债券、企业短期债券、企业内部债券。

11、什么是金融债券?其特征是什么Answer:金融债券是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筹措资金,按国家有关证券法律和证券发行程序,利用自身的信誉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一种债券。由于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信誉低于国家但高于一般企业,因此,金融债券的券面利率要比企业债券低,比国家债券高。

12、金融债券有哪些种?Answer:金融债券主要有1>普通金融债券。这是一种定期存单式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2>累进利率债券。这是一种采取分段累进的计息方式平价发行的债券。3>贴现金融债券。这是一种按一定贴现率以低于债券面额的价格折价发行的债券。

13、金融债券与存款相比较其特点是什么?Answer:发行金融债券和吸收存款都是金融机构的筹资方式,都可以增加金融机构的负债,扩大信贷资金来源,但二者又有不同(1)发行金融债券是为了解决特定用途的资金需要。(2)筹资主动性强。(3)资金稳定性高。(4)筹资成本高。

14、债券发行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有哪些?Answer:有发行人、投资人、中介机构、签证人、保证人。

15、债券信用等级评定的原则是什么Answer:第一,发行者的偿债能力,重点考虑发行者的预期盈利、负债比率,能否按期还本付息。第二,发行者的资信,重点考虑发行者在市场上的声誉,历次发行及偿债情况。第三,投资者承担的风险,根据对发行者破产可能性分析,预计一旦发生偿债风险,债权人所能受到的法律保护程度和投资补偿程度。

16、进行债券评级时分析的依据包括哪些方面? Answer:(1)发行公司的概况。(2)资产流动性。(3)负债比率。4)金融风险。(5)资本效益。(6)公司债务的法律性质。

17、债券发行方式有哪些Answer:(1)按是否限定发行对象分公募发行和私募发行。(2)按是否通过中介机构分为直接发行和间接发行。(3)按是否通过投标决定发行条件分为招标发行和非招标发行。

18、债券还本都包括哪些偿还方式?Answer:(1)期满偿还。(2)期中偿还。(3)延期偿还。(4)转期偿还。转期偿还通常的做法是发行一种新债券来赎回债券。(5)转换偿还。指发行公司用本公司的股票来兑换债券持有人手中的可转换债券,从而将债务转换成资本。

19、什么是债券的票面利率?确定债券的票面利率的依据是什么?Answer:债券的票面利率是指债券发行时在票面上载明的利率。其确定依据是:1>债券期限的长短。2>债券的信用级别3>支付利息次数。4>银行同期利率水平和现行市场利率水平。5>投资者接受程度。6>债券主管当局对债券的票面利率的现行规定。

20、什么是债券的转让价格?转让价格形成的依据是什么?Answer:债券的转让价格是指在流通市场买卖双方的成交价格。其依据债券的理论价格

第五章黄金外汇市场

1、黄金市场上的供给者、需求者及参与者都指哪些人?Answer:供给者主要是为解决本国外汇短缺的各国中央银行、产金国生产黄金的企业、预测金价下跌做空头的投机商等;需求者包括为增加本国的黄金储备 而购买的中央银行、预测金价上涨而做多头的投机商及为保值、投资或生产的目的而购买的企业或个人。一些国际金融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是黄金市场的参与 者。

2、除了供求关系外,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有哪些?Answer:除了供求关系外,还有(1)世界经济周期发展趋势的影响。(2)通货膨胀与利率对比关系的影响。(3)外汇价格变化的影响。(4)政治局势与事件的影响。(5)石油价格变动的影响

3、黄金市场上交易方式有哪些?在黄金期货市场上,投机商如何进行投机交易?

Answer:黄金市场可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在欧洲型市场,以现货交易为主;在美国型市场,以期货交易为主。黄金期货市场上的投机交易,是投机商根据自己对金价波动的判断而买空、卖空,从中盈利。

4、外汇市场的涵义是什么?

Answer:外汇是指与外国进出口贸易及资本交易所发生的借贷的结算手段,包括外币、外币支付凭证和外币有价证券。外汇市场是指由外汇需求者、外汇供给者以及买卖中介机构所构的在国际闸从事外汇买卖的交易所或交易网络。

5、简述外汇市场的产生。Answer:外汇市场是适应国际清偿和国际货币支付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同时各国的外汇管制的放松也促进了它的活 跃。国际贸易的结果产生了国际间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收付;国际借贷的结果产生了国际间资本的流动,它们都存在将本国货币兑换成外币,以清偿外国债务或输出资 本;或者将收到的外币兑换成本国货币在国内使用的问题,从而产生了外汇买卖及其市场。

6、什么是即期外汇市场?其主要功能是什么?Answer:即期外汇市场,是指办理即期外汇交易的市场,是外汇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国际间的货币兑换,实现购买力的转移。

7、什么是远期外汇市场?其主要功能是什么Answer:远期外汇市场。远期外汇交易发生时,双方并无本币或外币的实际收付,而是在将来某一时日进行交割,所以称为期汇,远期外汇市场也就称为期汇市场。其功能是避免汇率变动的风险,固定贸易和融资的成本。

8、什么是外汇期货市场和外汇期权市场?Answer:外汇期货交易是指投资者交纳一定的保证金,购买或售出交易所规定的标准化合约,可以在到期前进行反向交易平仓,也可在到期日进行清算,但 一般不涉及实物的交割。外汇期权交易,是指交易双方按照约定的汇价就将来是否买入或卖出某种外汇资产选择权达成的合约(就是外汇期权)。期权的买方获得的 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义务,他可以选择执行或不执行合约。

9、按外汇交易市场的性质划分,外汇市场分哪些类?Answer:分为(1)国内外汇市场。是指由本国货币当局严格管制的外汇市场2)国际性外汇市场。是指基本上不受政府管制的自由外汇市场。

10、按外汇交易方式划分,外汇市场分为哪些类?Answer:按外汇交易方式划分,外汇市场分为(1)欧洲大陆式外汇市场,是指具体存在的外汇交易场所。(2)英美式外汇市场,即“无形市场”。该市场没有固定的场所,所有交易都是通过通讯设备来完成的,因而较有形市场更迅速、便利。

11、影响外汇供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Answer:1>国民收入的增减。2>利率的变化。3>物价水平的涨跌。4>一国对外国商品与劳务的偏好变化。5>一些偶然因素也会引起外汇供求的变动,如战乱、政变、外汇政策等。

12、外汇汇率是如何影响外汇供给和外汇需求的?Answer:外汇供给指的是在一定的汇率下,人们所愿意提供的外汇数量是多少。当外币价格上升时,外汇供给量也趋于上升;其价格下降时,外汇供给量也下降。外汇需求是指在一定汇率下,人们根据其购买力所愿意兑入的外汇数量。外汇需求量与外汇汇率呈反方向变动。

13、什么是外汇市场的有效性?Answer:外汇市场的有效性的大小,指的是汇率能够反应的相关信息的程度。所谓强式的市场有效性,指市场当前的价格反映了所有可能知通的信息,投资者通过准确预测未来的汇价而获取利润的机会均等。

14、简述外汇市场的主体结构?nswer:其主要参加者是(1)外汇指定银行。(2)外汇经纪人。(3)外汇交易员。(4)顾客。(5)中央银行。

15、在外汇市场上,中央银行如何发挥它的监督和干预作用?Answer:中央银行除了作市场的监督者,还要干预市场,这是它的两大职能。它的监督主要在于通过制订和颁布条例和法令,防止违法行为,维护外汇市场的正常运转;它干预市场,主要通过吸纳或抛售外汇来控制本国的货币供给量和稳定本中货币。

16、什么是汇率?汇率有几种标价方法?我国采用哪种?Answer:汇率,指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是用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汇率有两种标价方法,一是直接标价法,一是间接标价法。我国是用直接标价法。

17、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和互换汇率间的关系是什么?Answer:即期汇率是外汇市场上外汇银行报出的与顾客进行即期交易时使用的汇率。远期汇率是银行进行远期交易时使用的汇率。银行根据远期交易的期限,制定相应的远期汇率。互换汇率指的是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间的差异。由升水或贴水来表示。

18、外汇市场上的交易模式有几种?Answer:<1>国际性外汇市场交易模式。在这种市场上,外汇交易是在银行间直接进行的,一般不通过经纪人。<2>国内外汇市场交易模式。在这种市场上,外汇交易通常都是通过经纪人进行的。

19、外汇市场的功能是什么?Answer:(1)形成外汇汇率。(2)实现购买力的国际转移。(3)降低外汇风险。4)提供借贷融通。5)缩短远地支付时间。(6)作为国际金融活动的枢纽,反映外汇资金动态。第六章金融期货市场

1、简述期货市场的风险回避所包含的二层内容。Answer:第一,交易者可以事先明确商品的交易价格,并且当他认为这一价格对自己已经有利时,他完全可以锁定价格,排除价格变化对自己的任何影响。第二,期货市场为交易者减少损失,降低风险提供了可能,当商品交易价格由于受供求关系影响发生了不利于某一交易者时,他可以做与原来相反的交易,从而减少 损失

2、在期货交易中为何说保证金制度是最为重要的财务制度?Answer:由于期货交易不必支付期货合约的全部金额,为防止客户在发生亏损时拒绝付款,经纪行规定客户在交易时必须向经纪行交纳一定的保证金,目的是在客户支付不起时,经纪行可以用保证金来补偿,保证金的多少主要决定于合约价值与当时的市场状况。

3、简述经纪人的主要责任。Answer:代理客户办理买卖期货的手续;向客户介绍和翻译期货合约的内容和交易规则;向客户通报市场信息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提出有利的交易机会;报告合约的完成情况及盈亏结果。

4、当会员发生破产或因其它原因无法履约时,结算所会采取哪些措施?Answer:将该会员的合约平仓;用该会员的开仓押金支付;用其存于结算所的保证金支付;动用结算所的资金;必要时,可要求全体会员增缴保证金。

5、简述期货交易者参加期货交易的目的。Answer:期货交易者将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买卖商品的代替物。他们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兑冲交易,以减少价格风险,另外也有人参加期货交易的目的是要承担风险,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6、简述经纪人应具备的条件。nswer:经纪人必须是期货交易的专家,他必须了解客户的兴趣、需要、财务状况。他必须确定地知道客户要做什么,以最快的速度执行客户的委托。由于经纪人不能保证获利,他在向客户说明获利机会时,必须提到可能遭受的损失。

7、简述经纪人或经纪行的服务内容。Answer:(1)尽量提供快速、正确的买卖交易。(2)向结算所保证自己的客户对期货合约的履行,并代理客户保管资金、交收货款、记录盈余。3)向客户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

8、简述制定交易策略的三个方面。Answer:第一,期货商品的选择。不同的期货商品有不同的风险,交易者应选择熟悉的期货商品。第二,期货交易时机的选择。这是期货交易中最重要,也是最难把握的。期货交易者应在充分分析和判断后才做出决定。第三,合约持有期的选择。合约到期的时间是由市场决定的,由于很多交易者不愿持有合约到交收月份,因此,交易者必须考虑到持有合约的期限。

9、简述外汇期货市场的作用。Answer:(1)提供了保值工具。(2)消除了信用风险。(3)提供了有效率的中心市场。

10、简述股票指数期货的特点。Answer:1>股票指数期货不能用实物交割,而只能用现金进行结算。2>股票指数期货具有高杠杆作用。

11、简述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内容。Answer:(1)合约价格。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报价采用指数点,其价格是由指数点与一个固定的金额相乘而得到的。2)价位变动。一般情况下,交易所对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交易的价位变动都有规定3)结算方式。所有股票指数期货交易都以现金交收,与实际的股票无关4)保证金。股票指数期货的最小初始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10%,做套期保值和套期获利的初始保证金较低,一般由交易所规定。

12、简述期权交易的特点。Answer:(1)期权交易的买方所购买的仅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义务。也就是说,买方不承担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2)卖方必须承担期权到期时买或者卖的义务。3)由于期权的买方有了选择权,因此,其风险是一定的。4)期权的卖方所承受的风险是很大的,理论上说是无穷的。

13、简述期权交易的种类Answer:<1>看涨期权。是期权购买者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权利按协议价格从期权出售者那里购买一定数量的证券。<2>看跌期权。是期权购买者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权利按协议价格向期权出售者卖出一定数量的证券。<3>双重期权。是指期权的买方在同一时间内既买了某种证券的看涨期权,又买了这种证券的看跌期权。

14、简述决定期权费的因素。Answer:期权合约的有效期。有效期越长,期权买方的获利机会越大,因此,期权费也就越高。协议价格的高低。看涨期权费随着协议价格的升高而减少,而看跌期权费随协议价格的下降而下降。证券市场行情。在证券价格趋于上涨时,看涨期权费将增加;如是下降趋势时,看跌期权费将会上升。证券自身的特点。不活跃的证券的期权费要比活跃的证券的期权费低。

15、期权交易的作用是什么?Answer:(1)期权购买者的风险是一定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期权的方式进行保值,并可用较小的投资获得较大收益。(2)期权可用于保值。(3)期权交易可用于投机。第七章金融市场投资

1、个人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获得资金融通的途径。Answer:(1)是以交纳保证金的方式由证券经纪商贷付所认购股票的其余价款。(2)向商业银行贷款。(3)向人寿保险公司请求贷款。

2、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异同点。Answer: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性质不同,他们在资金来源、投资目标、投资方向上明显不同,但在投资的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和投资的步骤很接近。对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政策必须在法律上加以适当的规定和限制。不同的机构,法律对他管理的宽严不同。且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实力一般大于个人投资者。

3、简述流动性原则的重要性。Answer:首先,减少风险。金融投资风险一般高于其他实物投资风险。投资者所持的证券如失去流动性,这部资金就会长久固定在证券形态上。其次,便于投资资金的转移。再次,保证支付准备。

4、股票市场投资的特点。Answer:第一,技术性强。第二,资本数量要求大。第三,预期收益率较高且风险较大。

5、何谓有效债券组合,其形式有哪些?Answer:所谓有效债券组合,是指在债券总额一定的条约下的如下组合形式<1>风险相同,预期收益较高的债券组合<2>预期收益相同,风险较低的债券组合。

6、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Answer:本金的安全。资本增值。收入的保证。通货膨胀补偿。纳税的考虑。

7、简述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收益性原则间的联系。Answer:从根本上讲,三原则是统一的,相互依存的。三原则间,安全性是前提,只用保证投资资金安全无损,才能谈到资金的流动性和正常收益的获得。流动性是条件,在具备投资对象正常流动的条件下,才能及时规避风险,增加收入。收益性是目的,金融投资所以要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投资收 益。

8、股票投资风险的种类。Answer:(1)市场风险。(2)货币风险。(3)企业风险。(4)财务风险。

9、风险分散策略。Answer:(1)行业分散,不集中买同一行业的股票,以免碰上行业不景气。(2)企业单位分散。3)投资时间上分散。(4)投资区域分散。

10、从哪些方面分析债券的偿还能力是否可靠?Answer:(1)债券集资项目的效益是否可靠。(2)债券产生效益的期限与债券期限是否一致。3)债券清偿与其债务归还是否妥当。(4)债券偿还担保是否落实。

11、投资基金的特点。Answer:投资基金的显著特点是风险小、资本要求低,收益较稳定。具体表现为:<1>分散投资分散风险。<2>专家经营科 学化管理。<3>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人们可通过购买贵重金属如黄金、钻石,房地产前进行保值。<4>规模经营降低成本。

12、封闭型基金与开放型基金的区别。nswer:两者主要不同点在于基金持有份额的发行方式,封闭型为固定的,开放型为不固定的。在变现方式上,封闭型基金投资者只能到证券交易所委托经纪商卖出手中持有的份额;而开放型基金可直接向经理公司申请买回。在买卖价格上,封闭型基金的 持份价格可能会高于或低于其净资产价值;而开放型基金的持份一定是等于其净资产价值。在投资比例上,封闭型基金可以100%地用于投资;而开放型基金必 须保留一定比例的现金,以备投资随时申请买回。在投资绩效上,封闭型基金即无保留现金的需要也无赎回的压力,可贯彻投资策略,长期绩效较好;而开放型基 金无法保证全部资金用于投资,因而影响长期绩效。

13、资本增值与资本利得的区别。Answer:资本利得是由投资基金所赚取的,其多少取决于基金管理机构的判断和运作。资本增值一方面取决于基金经营状况,另一方面取决于投资者进入基金和退出基金的时机是否合适。第八章金融市场管理

1、金融市场管理的主要内容Answer:主要内容:制定金融市场法规;审定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资格和条件;检查与监督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等。

2、行业协会组织的主要职责。Answer:(1)维护所属各会员的权益;(2)在货币信贷、资本市场事务及公共关系方面给政府有关当局提供建议和咨询;(3)改进业务经营,研究实 施对策,协调各会员行动;(4)组织金融同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教育;(5)与其它有关经济团体加强联系,搞好协调;(6)与外国金融业协会进行联系。

3、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的主要职能。Answer:主要职能是:负责组织拟定有关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制定有关证券市场的方针政策;指导、协调、督查证券各部门的工作;对设立新的证券交易所行使审核权,报国务院批准。

4、中国证券业协会的主要职责。Answer: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拟定自律性规章制度,加强对证券业的管理;协调会员间、证券业与国家有关管理部门间的关系;集中反映会员的要求和 愿望,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搜集、整理国内外证券业信息,向会员提供服务;开展有关证券市场业务,理论研究,提出证券业发展规划;组织业务经验交流,人材 培训,组织证券业的对外联络与合作;接受政府交办的以及其它部门委托的有关证券事宜。

5、金融市场管理的手段。Answer:管理的手段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主要体现为中央银行通过自己的政策措施影响金融市场的活动。法律手段主要体现在各类 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上。行政手段主要体现为金融方针政策、原则、制度等方面,它是由管理机构依靠行政组织,按照一定程序直接对金融市场加以监督和贯彻落实。

6、简述对票据签发的一般要求Answer:规范票据的签发是维护票据市场稳定与货币流通正 常的前提;其要求是:<1>使用票据的单位必须在银行开立账户。<2>签发商业票据必须以合法的商品交易为基础,禁止签发无商品 交易的商业票据。<3>银行票据的签发必须在自身的信用能力以内。

7、简述票据转让的基本法律与管理要求。Answer:票据转让后,让入人仍是票据的债务人之一,如遇最终付款人拒绝付款,持票人有权向其追索。票据转让必须由原持票人“背书”,背书中的 被背书人不受任何限制。背书可以连续进行,被背书人依靠背书取得票据后,可以再通过背书将票据转让给第三人,直至票据到期为止向最终付款人收款。背书 不得附有条件,否则,其条件记载视为无记载,背书仍然有效。背书必须全额转让票据权利,部分转让、或将票据权利分割转让两个或两个以上者,不发生法律效 力。

8、在美国发行大额存单的机构Answer:(1)联邦储备体系的国民银行,发行美国国内的大额存单;(2)美国银行在海外的机构,主要发行欧洲大额存单;(3)外国银行在美国的分支机构,发行杨基大额存单;(4)美国的储备与贷款协会及储蓄银行发行的大额存单。

9、〈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管理办法〉的要点。Answer:(1)CD的发行单位限于各类银行;(2)各类银行发行CD,要事先制定发行办法或章程,报中国人民银行省级或计划单列市分行审批;(3)CD分记名和不记名两种;(4)各银行均不办理自己发行的CD转让业务;(5)经办转让业务的机构必须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许可经营证券交易业务的 金融机构;(6)其它规定,如面额、期限、式样等。

10、在西方发达国家,发行国库券的原因。Answer:一是财政中收入发生在后而支出在前时,为满足资金暂时需要而发行;二是由于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临时事变,导致支出增加而收入难以跟上 时,发行国库券以应急需;三是当政府欲发行长期公债时,因市场利率过高导致付息负担过重,故先发行国库券,待他日市场利率变化再发行长期低利率公债,以图 调整。

11、以美国为例,简述国库券发行实施程序的管理。Answer:(1)认购者索取投标单;(2)联邦储备银行接受投标单;(3)决定中标者或中标价格;(4)财政部宣布投标结果;(5)财政部正式发行国库券与收款。

12、简述证券发行的公开制度。nswer:公开制度包括两部分:一是发行公开。即公司在发行新证券时,要提供详细的有关公司状况的资料。二是持续公开。即公司在证券发行后,每年仍然要向证券主管机关定期提供有关本公司经营及财务状况的报告和报表资料并公布于众。

13、简述我国股票发行的上市条件。Answer:股票已公开发行;发行后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持有面值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个人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个人持有的股票面值总额不少于人民币1000万元;公司有最近三年连续盈利记录;证券委规定的其它条件。

14、证券场内交易管理的特点。Answer:特点是:交易集中,社会各界都要很关注,交易行为、交易价格及一切有关交易的重要信息都要及时公开,因而在管理上要求十分严格具体,规范化程度极高。

15、证券买卖事后监督的内容。Answer:包括两方面:一是证券价格执行的监督,主要审核自营买卖的成交价是否与制定的牌价一致;客户委托的价格是否与成交价相符。二是证券成交情况的监督,即成交单价和数量与成交总额是否一致,成交总额与实收实付金额是否一致等等。

16、简述外汇市场管理的必要性Answer:一是为了防止资本外逃或盲目性流进,从而保证本国国际收支平衡;二是为了维护外汇市场的正常秩序,保证公平交易的实现。

17、简述外汇市场对地区管理的对象。Answer:一是以本国作为外汇管理的地区,对国外的外汇收支不加管理;二是为吸引外资,在本国某些地方开辟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自由港等,在这些地区基本不实行外汇管制;三是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实行不同的外汇管理政策。

18、简述资本的输出入管理。Answer:资本输出管理,主要指对购买外汇作为资本输出国、本国货币、投资利润和股息的汇出以及有价证券和基金的输出等方面的管理;资本输入管理则主要指对外币流入和非居民购买可国有价证券的管理。

小自考团体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第4篇

第1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性质和环境 形成以共同愿景和使命感构建为平台,以发展员

第一章:导论 工工作绩效为中心,以维系和发展工作团队为基

1.人力资源: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础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目标。d 将人力资源管理

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过程的策略设计融入组织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体

2.现代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方向是提高一国系。e 发展弹性化的人力资源雇佣关系形式。f 不

人力资源的质量。3.断开发和培训人力资源成为组织工作的重要内

3.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a人力资源生成过程的时代容,也成为员工终身事业和生活的一部分。g 使

性与时间性 b 人力资源的能动性 c 人力资源使4.用更为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手段,以发展用过程中的时效性 d 人力资源开发过程的持续组织公平激励机制,促进员工的绩效水平。

性 e 人力资源闲置过程的消耗性 f 人力资源的5.在与直线管理者的分工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履特殊资本性 g 人力资源的高增值性 行着制定组织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方法、4.人力资源的根本性质是能动性。6.政策等规则的职责,它们既是管理的指导者和评

5.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被公认为是“人价者,可以指导、监督业务部门对人力资源管理

力资源理论之父”。活动的实施,又是管理的咨询者和服务者,为业

6.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相对务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支持。

于私营部门(private sector)而存在的,旨在提供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教授乌里奇教授从纵向未来/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谋求公共利益和普遍福略导向与日常/操作导向和横向的过程和人员两个利的一套组织体系。维度,描述了当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管理者的7.公共部门划分为几类:第一类公共组织是指,公角色定位。

共部门体系中具有最为突出特征的一大类组织— 从各种发展趋势而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充当着—拥有公共权力,制定和执行国家宪法、法律,以下角色:a 战略规划、人事政策的制定者 b 组维持社会秩序,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提供公织变革和创新的制定者 c 人事管理的专家和研究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运营经费全部来源国家公共者 d 促进组织业务完成的服务、支持者 e 组织员财政划拨,不以盈利为目的,追求公共利益实现7.工的激励者 f 资源使用中的协调、监控和评价者 的国家政权组织系统。第二类是指由国家政权组 常规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包括招募和任用部门、培训与发展部门、绩效考核部门、薪酬与福利部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产品,其运营经费一部分门、劳动关系部门。

来源于国家公共财政的划拨,一部分来源于为收 培训与发展部门起着组织发展专家的作用。

回成本向服务接受者收取的费用,不以盈利为目 人力资源管理从业的或即将从业的人员的基本知的的组织体系。第三类是指由政府出资组建,生能要求包括技术、组织经营、人际关系和知识。产社会需求的物质产品,以盈利和国有资产增值

为目的,以企业化方式运营的组织体系,主要是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从广义上讲,指各种国有企业和公共公司。8.是指有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事务的,由法律

8.在传统意义上,构成“公域”的中心包括国家各制度、法律原则、法律规定等因素构成的总体法

级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9.律框架。

是公共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部门与公职人员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另一

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公共部门中的各类公10.方。

共组织依据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目标,对其所11.行政行为和公职人员的行为,是公职人员法律体属的人力资源开展的战略规划、甄选录用、职业12.系客体中的重要方面。

发展、开发培训、绩效评估、薪酬设计管理、法 公职人员的行为同样包括三个基本要素:a 公职人定权利保障等多项管理活动和过程的总和。员行为是公务行为,而非一般公民的行为或私人

10.从整体上来讲,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包13.行为,这是公职人员行为的主题要素。b 公职人

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员行为是公职人员为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而从事

1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政治性要求与特征远远14.的作为或不作为行为,这是公职人员公务行为的高于私营部门。目的。c 公职人员行为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一定

1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目标:a 以人力资源发展促进15.的公职人员法律效果,即当公职人员行为引起一

公共部门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b 推进公共部定的公职人员法律关系产生和变更时,才成为公门的变革与创新,创造适于人才开发与成长的组16.职人员法律关系的客体。

合环境确认公职人员行为的关键是明确区分公职人员的13.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在促进公共部门生产力的提个人行为和公务行为。

高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a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 公职人员的公务职务关系:一旦公民担任了国家源是促进公共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 b 公共生公共组织的公务或行政职务,就意味着他接受了产力目标决定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国家委托,成为了公共部门的公职人员,从而与方向 c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品德素质、行为能力国家构成了一种新的、特殊的法律关系——公务与行为规范等是公共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基础、条17.或行政职务关系,只有担任公共事务管理公职的件和手段。d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本身公民才处于这一法律关系中。的投入—产出效益也是直接反映组织生产力水平公务职务的产生包括五种类型:选任、委任、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e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不断开发任、调任、聘任

是公共生产力水平持续提高的源泉。f 公共部门人 一般初任公职人员以考任方式获得国家的任用。力资源自身的发展也是公共生产力提高的目的。每个国家的公职人员都具有双重的身份,即“公

14.组织人力资源的成长和发展环境是公共部门人力民”和“公职人员”。

资源管理的基本出发点。1.如何划分和区别公职人员的个人行为和公务行

15.人力资源管理承担着三大方面的职能,即员工“入为?a 公职人员的行为以所属单位名义做出的,属

口”管理、员工在职管理、员工“出口”管理 公务行为;以自己的名义出发的,属个人行为 b

1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在组织管理中的作2.公职人员的行为是在他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做出

用:识才、选才、用才、育才、留才 的,属于公务行为;如果超出了职责范围,必须

第二章 :公共部门人事行政的基本制度安排 3.结合标准(1)和标准(3)综合认定。c 公职人

1.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又称现代文官制度,出现于员的行为如果是执行公共组织的命令和委托,不

19世纪中叶的英国 管组织的命令和委托是否越权,一概属于公务行

2.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一国公共组织依靠立法和

为。

11.涉及公职人员言论自由的问题时,在以下情况,职权、绩效标准、工作条件、任职资格。确定试用人员并进行任职培训;试用人员上岗试

公共组织可以合法地“剥夺”公职人员的言论自11.职位评价的方法:排列法、分等法、评分法、因用;试用期面后,对试用人员进行考核,合格者由权:a 关系到公共组织保密的需要 b 影响和妨素比较法或这些方法的综合。正式录用。

碍了组织正常的工作绩效 c 使公共组织的信任度12.排列法:是将组织内所有的职位按责任轻重、复10.人员甄选方法和技术:笔试、面试、心理测试、受到了严重损害 d 由于公职人员所处的地方,杂程度等因素,由高到低排列出来进行评价的方行为模拟测试法、工作抽样法、评价中心。

他或她的言论影响了公民言论的表达。e 影响了个法。11.笔试是最古老、最基本的人员甄选方法。

人应承担的公共责任 f 毫无顾忌地表达对公共事13.分等法:亦称分类法,是将职位分成若干等级,12.面试的种类:非引导式面试、定型式面试、结构务或政治事务的见解等。然后在每一等级内选出一至两个关键职位,并附式面试、系列式面试、陪审团式面试、压力面试、12.经济权利是指公职人员依法享有公共组织为其提上工作说明和规范,接着评估每一职位,逐一与模式化行为描述面试。

供的经济和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经济权利实现各级的关键职位相比较,相似的编为同一等级,13.非引导式面试:面试人员依自己兴趣所至,随意的原则是按劳分配、同工同酬。最后排列出各等级的高低。向应聘人员提出问题。这种方式可以广泛的发掘

13.依据公职人员没有履行法定义务的程度,相应承14.评分法:是一种量化的评价方法,首先依据工作应聘者的兴趣所在。

担着四种法律的或行政的责任:a 身份处分 b 行内容的特点确定出所有职位共同的评价因素,然14.压力面试:由专业的面谈人员依据工作的重要特政处分 c 行政赔偿责任 d 行事责任 后度量出每项因素对于呗评价职位的重要程度和征,向应聘人员施加压力,测试应聘者如何应付第2篇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与资源配置 价值,并以分数形式记录下来,以便计算总值和工作压力。

第五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相互比较。15.能力测试分为普通能力测试、特殊能力测试和成1.涉及学派的SWOT分析模式是其理论的核心内15.因素比较法:是在排列法基础上改良而成的一种就测试。

容。模型通过对组织外部环境的威胁和机会、内量化评价方法。16.通常所采用的行为模拟方式有:文件筐处理,分部环境的优点与弱点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成功因第七章:公共部门的职位管理与人员分类管理 析模拟,面谈模拟

素和特色竞争力,进而制定出战略备选方案,然1.公共部门的人员分类是指将公共部门中的工作人17.评价中心是指将应聘者(若应聘者过多,可经筛后,依据管理者的管理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进行员或职位或按工作性质、责任轻重、资历条件及选后进行)集中起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进行集战略选择,推动战略实施。工作环境等因素划分类别,设定等级,为人力资体评价,然后从中甄选出合格人员的过程。

2.战略管理过程包括三阶段:战略制定阶段、战略实源管理的其他环节提供相应的管理依据。18.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程序:发布招考公告、资

施、战略评价。2.格审查、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录用公示、审批

3.人力资源问题是人力资源战略应当关注的首要环组织需求原则。录用、试用

节。3.品味分类是以国家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职务或等19.公务员任用形式: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聘

4.在我国,党的政策干部是影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级高低为依据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任制

战略的最重要的因素。4.英国是现代品味分类最典型的国家。20.考任制,是指通过公开的竞争性考试来甄选、任

5.人口因素的变化是与人力资源战略关联度最高的5.品味分类的特征:品味分类是以“人”为中心的用人员的任用形式。

问题来源。分类体系、分类和分等是相互交织、品味分类强21.聘任制的最大优点是弹性化。

6.人力资源战略是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确保与组调公务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官位和等级职位可第三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激励和开发

织战略一致性的管理措施。这揭示出人力资源战以分离、品味分类在等级观念比较深厚的国家比第九章:公共部门员工绩效考核

略所思考的两个核心维度,一是思考如何应对复较盛行。1.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绩效就是指一个组织所杂变化的竞争环境 ;二是如何使人力资源管理与6.职位分类的程序一般有四个步骤:职位调查、职期望得到的富有价值的结果,是组织为达到其有组织的发展战略相一致。系区分、职位评价、制定职级规范 效的增值目标而在不同层面上形成的产出要求。

7.依据战略所关注的焦点不同,战略制定可分为几7.职位分类的特征:以“事”为中心的分类体系、2.绩效考核的目标的有两类:一类是维持和发展组

种:a 分析性方法 b 以参与者为焦点的概念性方织,另一类是对员工个人进行管理。

法 c 以组织为焦点的概念性方法 官等和职等相重合、实行严格的功绩制。3.改进式的考核指标体系是将个人绩效评价取向纳

8.分析性方法以问题为焦点,坐鸭类问题应是战略8.入到考核中,实行个人品质与绩效考查相结合的管理者首先考虑解决的问题。为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了客观依据;有利考核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继承传统个人品质

9.以组织为焦点的概念性方法具有四种具体的分析于贯彻专业化原则;有利于定编人员,完善机构考核的优势,仍将其内容作为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方法:政策模型方法、问题管理方法、适应法、建设;官等与责任、报酬相联系,进一步促进了组成部分;改进后的指标以测量员工与工作相关计划系统方法 同工同酬和官员能才能下;有利于在职培训和适的各种行为与行为的结果为中心;为体现功绩制

10.政策模型方法:指运用SWOT模型对组织内外因才适用。缺点:职位分类工程庞大,成本高,的精神,现代员工绩效测评更加注重对行为结果

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应环境的人力资推行困难;人才发展和流动的渠道局限性大,易的评价,即重视成果的管理,将业绩作为员工发源战略。造成人才流失;整个体系过于强调量化,缺乏弹展的主要依据;将员工的个人考核与组织目标管

11.人力资源战略的实施最关键的支持来自于以下两性;官等、工资随人的变动而变动,使其激励性理结合在一起。

方面:政策支持、资源配置 减弱;不利于综合管理人才,即通才的培养。4.绩效考核的内容分为:工作能力考核、工作业绩

第六章:公共部门的工作分析与职位分析 9.公务员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考核和工作态度考核。

1.职位是指符合一定标准,由上级组织分配给公职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5.业绩评定表法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考绩方法,它

人员的职务和责任的集合体。第八章:公共部门人员招募与甄选 通过一个等级表,根据所限定的因素来对员工进

2.工作分析是搜集与某一特定工作相关的信息,并1.影响需求的因素:整体经济环境、社会及政治压行考核,对业绩进行判断并评出等级。

运行证明和分析的过程。力、技术的改进、组织政策 6.以员工比较为基础的绩效考核:交替排序法、配

3.职位评价也称工作评价,是指通过专门的技术和2.对比较法、强迫分步法

程序,对职位进行比较,确定职位的相对价值差比率预测法、工作负荷预测法、电脑软件分析法 7.图解式考核法:运用最普遍的绩效考核技术

异。3.人员的供给分内部供给和外部供给两方面 8.在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时应注意SMART原则

4.1923年的《美国职位分类法》颁布,标志着工作4.9.360度考核法又称为全方位全视角考核法。

分析、职位评价制度在美国政府人事管理中得以政策因素、教育因素 10.绩效考核工作常见的偏差:从众心理、驱中误差、广泛使用。5.招募方式:刊登广告、学校招募、转业军人的安优先与近因效应误差、光环效应误差、刻板印象

5.组织图是描述某一时期内组织结构的图表,也称置、人才交流中心和职业介绍所、猎头公司、由误差、自我比较误差、盲点误差

组织网络图。现有职员介绍。11.光环效应误差:当一个人有一个显著的优点的时

6.工作分析方法:面谈法、问卷法、现场观察法、6.刊登广告是组织常用的招募方式 候,人们会误以为他在其他方面也有同样的优点,工作日志法。7.学校招募的优点是,应聘者的素质有一定保证,这就是光环效应,又称以点带面效应。

7.面谈法有三种形式:个别员工面谈法、集体面谈12.合理使用考核结果的理论依据:期望理论、强化

法、主管领导面谈法。缺点是只能在固定时间内进行总招募,不能临时理论、公平理论

8.面谈法的缺点在于所收集到的信息容易失真。录用。13.员工考核绩效结果的用途:用于报酬的分配和调

9.工作日志法同时可以检验面谈法等所收集的资料8.猎头公司是专门提供引荐高级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整;用于级别的调整;用于职务的变动;作为员

信息的真实程度。术人员的服务。工选拔和培训的效标;用于奖惩;用于员工培训

10.工作说明书是描写某一职位的工作内容、职责、9.招募甄选的程序:组织中出现职位空缺;确定招与开发的绩效改进计划。

工作环境及任职条件的书面文本。它包括以下八募甄选负责部门,制定招募实施计划;确定招募第十章:公共部门员工的职业发展管理

1.职业发展是由美国人事管理专家施恩教授首先提

出并进行系统研究。训需求的问题分析法、培训需求的全面分析法、8.职等薪酬制以职位的工作内容为中心确定薪酬标

2.职业发展管理就是指一个组织根据自身的发展目引入行为科学或社会调查的一系列方法 准。

标和发展要求,通过咨询和指导等手段,强化组9.培训需求的问题分析法在应用中,一般经过以下9.结构薪酬制一般由基础薪酬、职务工资、工龄津织员工对个人能力、潜质和个人终生职业计划的环节:a 发现和确认问题阶段 b 收集资料或直接贴、奖金四个部分组成。

认知,加强员工对组织目标与个人发展之间联系观察,进一步确认存在问题的性质 c 分析、判断10.职务工资主要体现在公务员的工作职责大小。的认识,以鼓励员工在达成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和证实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d 培训需求的分析 11.级别工资主要体现在公务员的实绩和资历。

自己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1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教育机构:a 国家级行政12.计时薪酬制是按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时间计付薪

3.公共部门职业发展管理的意义:a 公共部门参与公学院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行政学院 b 管理干部酬的一种薪酬方式。

职人员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的过程,是开发、发展学院 c 高等院校 13.激励薪酬是处于激励目的而设立的薪酬,也称“活人力资源这一现代管理观念的具体体现,它强化11.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中,方法可以划分为薪酬”。

了公共部门的培训目标。b 公共部门参与公职人不同的类型:a 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 b 行为主义14.激励薪酬分为三大类:个人激励、团队激励、组员职业生涯发展计划,有助于使公职人员在组织的教学方法 c 将现代科技手段运用于教学方法 织整体激励

环境中明确地认识自身的角色和努力的方向,不以人格素质为中心的培训方法 15.利润分享计划与员工持股计划是组织整体激励的断发展自己,提高自身的成就感。c 将公职人员职12.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诸多方法中有代表性两种主要形式。

业生涯发展计划与人力资源规划结合起来,有助的教学方法有:a 课堂讲授法 b研讨法 c 案例分16.利润分享计划的奖金额度一般通过三种方式来确于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合理流动,实现人与事析法 d 角色扮演法 e 合作研究法 f 人格拓展定:固定比例法、升级比例法、获利界限法的最佳组合,在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使公务员训练 g 价值观培训 17.固定比例法也就是依据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以个人获得事业的成就感,最终形成组合利益和员13.课堂讲授法:为了使讲授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利润或收入的固定比例作为员工奖金的发放额工利益双赢的局面。应遵循的原则是:第一,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对象度。

4.职业生涯的重要发展阶段:成长探索阶段、早期进行讲授,如对于系统知识和理论体系的培养,18.金色降落伞是指在组织所有权更换,或被兼并重

职业确立阶段、职业发展中的持续阶段、衰退和课堂讲授法的优势就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 第组时,组织给高级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薪酬和福离职阶段 利保障。目的是在凭借此类措施吸引和留住优秀

5.个人职业生涯包括职业生涯意识、自我评价、实而不只是单纯的灌输,可以以多种形式吸引学员管理人才。

际检验、职业发展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 参与教学过程 第三,讲授者本身在教学时应做充第十三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鼓励与保险

6.职业性向是指存在于个人心理和行为中心的“人分的准备,根据事先准备的要点提示讲授,不要1.凡是有关改善员工生活质量的公益性事业和所采

格倾向”,它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个人职业的价值照本宣科 第四,在整个过程中一直与学院保持沟取的措施都可称为福利。

观、动机和需求,从而使得个人具有比较明显的通。2.保险是一种补偿风险损失,从而减轻损失程度的14.在培训中,研讨法是仅次于课堂讲授法而广泛使经济方法。

7.用的教学方式。3.根据资金筹措的方式不同,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

艺术型、社会型、创新型—企业家型、常规型—15.案例法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中受到普遍重视大体可分为三种模式:国家统筹模式、强制储蓄传统型。和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模式、投保自主模式

8.职业锚:是指在一个人持续探索职业发展的过程16.案例分析法有五个主要特点:第一:运用组织的4.医疗保险是劳动者因患病而暂时失去劳动能力和

中,如果不得不进行职业选择,他无论如何不会实际问题 第二 尽量让参加者陈述他们的看法,收入来源时,国家和社会给予一定的医疗服务、放弃某种职业中对他至关重要的价值观和需求。征求他人意见,正视不同看法并做出决策 第三 :假期和收入补偿,以使其恢复劳动能力,尽快投

9.施恩教授提出了五种职业锚:技术或功能型职业可以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降到最低极限 第入劳动过程的社会机制。

锚、管理型、创造型、自主与独立型、安全型。四:教师很少回答“对”或“不对”,那些不完善5.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

10.安全型职业锚:倾向于选择具有长期职业稳定性的案例才是以对错来判断的 第五:教师尽量通过险费、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基本医

和工作保障性,并预计有可靠的经济来源、体面创造适当程度的戏剧场面来推进案例研究。疗保险费的利息、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滞纳金、依的收入。17.案例教学的难点和关键点是案例的编写 法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组成。

11.公共部门职业发展管理活动:a 建立职业发展的信18.角色扮演法是培训的有效方法之一。管理人才的6.职工按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2%缴纳基本医

息与预测系统 b 提供职业咨询和职业管理指南 培养常常借助于这种手段。疗保险费。

制定职业生涯通路计划 d 向员工开放工作岗位 19.角色扮演法的关键是设计和创造角色。7.用人单位按全部职工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9%缴回应和解决员工在职业发展中遇到的典型问题,20.人格拓展训练又称挑战极限训练。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f 教育、培训计划 g 建立以21.价值观培训的基本目的是让工作人员熟悉组织的第十四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 核心价值观念,并说明如何将这些观念从言语变1.学习型组织的基本价值和目标是:a 组织及其成员

12.工作设计与再设计是组织用于满足多方面人事管为行动。需要以开放性的观念和未来战略发展的眼光看待

理功能的策略和措施。22.公共部门对培训结果层面的评估,主要是通过组学习的必要性,了解学习的意义。b 学习是由组

13.工作再设计采用三种基本手段和方法,增强员工织观察和考核员工在培训后工作的表现和工作的织系统这个整体共同完成的,整个组织就像是一

职业发展的机会:a 工作扩大化 b 工作丰富化 业绩来实现的。个大脑系统。c 学习是组织一个持续不断的、战略工作轮换 23.结果评估和过程评估同为人力资源培训评估不可性的过程,与员工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d 创新

14.在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交流调配的方式有:分割的两个方面。前者是控制着培训的目标,后与变革成为学习型组织的一种常态。e 学习型组织

调任、专任、岗位轮换、挂职锻炼 者是控制着培训过程,使其不偏离目标。的结构是敏捷、灵活和富有弹性的。f 学习型组织第十一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2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评估的类型:培训总体评的目标是:发展以竞争力为核心的组织再造和成长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是根据职位或职务的具体估;受训者反映评估;受训者知识、技能学习成能力,形成组织战略性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能力。

要求,向受训者灌输专门的知识和特殊的技能,果评估;工作表现的评估、组织绩效的评估 2.尼基.海斯认为团队可分为生产/服务型、行动/谈判以工作需要为着眼点。25.组织绩效的评估大郅使用两个方面的评估方法:型、项目/开发型、建议/顾问型四类。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将直面行政发展的前景,客观指标测量法、主观衡量法 3.项目团队是因为开发或推行特定的项目而组建的给员工全方位地灌输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第十二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薪酬设计与管理 工作集体。

管理原则、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1.外在薪酬是指员工因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而得到4.全面质量管理(TQM)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爱德

3.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标,组织应选择适宜的人力组织给予的货币报酬和非货币报酬。华斯.戴明提出的。

2.内在薪酬是员工工作或任务的内在激励。

专门业务培训 3.在正常的薪酬制度下,员工完成任务或工作所得

4.初任培训采取的两种方式:工作实习;集中进行的货币报酬是薪酬的核心组成部分。理论、业务培训 4.5.各国公共部门员工培训状况、培训方式包括以下按劳付酬原则、比较平衡原则、同工同酬原则、几种:学校培训、部内培训、部际培训、交流培定期增薪原则、法律保障原则

训、工作培训、选择培训 5.我国《公务员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务员工资

6.员工培训需求评估的第一步是培训需求的确认。制度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7.培训需求分析的三大基本要素:个人培训需求情6.职务薪酬制的基础是职位评价。

7.职等薪酬制是西方职位分类国家实行的政府员工

上一篇:观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有感下一篇:有一种精神叫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