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纯清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2024-08-19

袁纯清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精选6篇)

袁纯清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第1篇

袁纯清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发布:2012-02-29

2012 年 1 月 18 日,在省纪委十届二次全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纯清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去年我省党风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指 出,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 述了保持党 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保持党员 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提出明确要 求,彰显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反腐决心和光明磊落的正气本 色,展现了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规律的深刻认知和 科学把握,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深化丰富和创新 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把保持党的纯洁性摆 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重中之重的位置,贯穿 于反腐倡廉建设乃至整个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切实抓紧抓 好。袁纯清指出,保持纯洁性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所在,是建设高 素质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的现实需要,是引深反腐倡廉建设 的重要任务。省委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保持党 的纯洁性教育活动,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 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

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 安排、扎实推进,坚持领导带头,搞好典型示范,强化思想 教育,重在解决问题,有效促进工作。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党 员干部学理论、学知识、学先进,对照党的纯洁性寻找差距,切实改进观念、改进作风、改进工作、改进形象,通过“学 查改”召开民主生活会,推动活动深入有效开展。在思想认 识上有新提高,在作风建设上有新进步,在能力素质上有新 增强,在转型跨越上有新贡献。围绕保持党的纯洁性,袁 纯清提出以下要求:一要把加强思想教育作为保持党的纯洁 性的根本途径,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增强党性观 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 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和省 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抓好学习培训,引深学习型党组织 建设,切实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二要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保 持党的纯洁性的基本要求,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民生不能冷漠、对民事不能无为、对民

利不能 侵害;要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加快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扎实推进新一轮扶贫攻坚,让人民群众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认真解决就业、社保、物价、住房等 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三要把干事创业作为保

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标准,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提倡求真务实之风、真抓实干之为,努力在资源 型经济转型上有新作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新作为,在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有新作为。四要把领导带头作为保持 党的纯洁性的关键之举,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包村活 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省委常委和副省长每人都要联 系一个国有大型企业、一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弘扬勤俭 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铺 张浪费等不良风气。袁纯清指出,要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为保持党的纯洁性提供坚强保证;要严明政治纪律,对中央 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要做到认识统一、态度坚决、行 动自觉、落实有力;要加强监督检查,特别是切实加强对中 央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综改试验区建 设、农民收入翻番、农村新的 “五个全覆盖”、社会管理创 新等重要工作的监督检查;要注重顶层设计,加快建设山西 特色惩防体系;要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抓 好源头防腐;要优化政务环境,建设服务、法治、廉洁、效 能政府,推进诚信山西建设;要狠刹不良作风,教育引导党 员干部勤政为民、廉洁奉公、令行禁止、雷厉风行,严肃查 处效能低下、懒政怠政、不负责任、执行不力的典型案件; 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把好党员入口关,完善党员退 出机制,引深创先争优活动和三级联创活动;要严查大案要

案,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要统筹推动基层党风廉 政建设,加大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的问责力度。袁纯清 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 置,党政“一把手”要对本地区、本部门的反腐倡廉建设负 总责,亲自解决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大案件,健全保持党 的纯洁性的体制机制,营造保持党的纯洁性的良好氛围。纪检监察队伍要做党的纯洁性的忠实践行者和监督者、维护 者,各级党委政府要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工作,切实保护 和优先使用坚持党性、坚持原则的纪检监察干部。


袁纯清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第2篇

集中学习: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上讲话的重要精神

组织人:郭四才书记

袁纯清书记的重要讲话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关于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

“十二五”规划能否得到落实、转型跨越发展能否取得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有没有一支勤政廉洁的干部队伍,取决于有没有严明的纪律作保证。从我省来讲,反腐倡廉工作搞得怎么样,关系到投资发展环境,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山西整体形象,转型跨越发展任务越重,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要求越高。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举措,坚决惩治腐败、有效预防腐败,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二部分,着眼于为转型跨越提供坚强保证,扎实有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袁纯清指出,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是全省工作的主旋律,是山西未来希望所在,是全省人民福祉所系。因此,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把服务、保障和促进转型跨越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和基本任务,找准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和突破点,完善对策措施,增强工作实效,使工作思路与党委、政府中心任务合拍,工作举措与改革发展事业合力,工作成效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合拢。

第一,要以严明政治纪律为重点,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第二,要以加强监督检查为重点,进一步推动工作落实、创优发展环境。第三,要以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为重点,加快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第四,要以整治收受礼金和治理公务用车为重点,深化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第五,要以整肃风气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第六,要以农村社区企业为重点,切实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第七,要以治理拉票贿选为重点,确保全省换届工作风清气正。

第三部分,切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领导干部的人生信条和执政理念

袁纯清讲话中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纪委六次全会上重要讲话,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到各项事业当中。在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以下五点:一要站稳人民立场。二要牢记群众观点。三要践行为民理念。四要强化公仆意识。五要树立百姓情怀。

第四部分,切实加强党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着力提高干部队伍建设水平

袁纯清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第3篇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山西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和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将选举新一届省文联、省作协、省社科联的领导机构,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各项工作。这是我省文艺和社科界的一件大事、喜事,对于加快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推动全省转型跨越具有重大意义。在此,我代表中共山西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体与会代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社科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

省七次文代会、五次作代会和社科联第一次代表大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文联、省作协、省社科联团结带领全省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坚持正确方向,深入生活实践,倾心文艺创作,组织重大课题研究,全省文艺和社科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良好态势。一是时代脉搏把握准确。密切关注全国改革发展和山西转型跨越的生动实践,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主体进行创作,以发展为主题开展研究,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探索转型跨越的内在规律和发展前景,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二是优秀成果层出不穷。以《立秋》《一把酸枣》《解放》《粉墨春秋》等为代表的舞台剧作品,以《乔家大院》《八路军》等为代表的影视作品,以《寻找巴金的黛莉》《王家岭的述说》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以《科学发展观在山西的实践系列丛书》《与农村党员谈心—一说一说农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为代表的社科著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标志着我省文艺创作和社科研究达到新的高峰。三是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全省100多人先后获得戏剧梅花奖和小梅花奖(其中“二度梅”获得者4人),5人获得鲁迅文学奖。一系列学术活动取得重要成果,一批研究课题进入国家人文社科重大项目,有的优秀理论工作者成长为长江学者、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是文化惠民富有成效。农村基层文化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涌现出许多活跃在基层的乡土作家、民间艺术家、歌手、工艺美术传承人,培育出许多在全国享有盛誉的群众性文化团体,文化惠民工程成效明显,基层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五是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继续保留的文化事业单位运转有序,转制后的文化生产单位展现活力,以煤炭资本为代表的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新一轮创作高峰正在形成,新的一批研究成果陆续面世、迅速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

总之,今天的山西,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为进一步活跃,文化强省建设呈现加快推进的强劲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更是文艺和社科战线艰苦创业、勤奋耕耘的结果。长期以来,全省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积极投身转型跨越的火热实践,以昂扬的精神、出众的才华和不懈的创新,在三晋大地奏响鼓舞人心的华彩乐章,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和社科事业,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推动转型跨越作出了重大贡献。实践再次证明,我省的文艺和理论队伍,是一支有责任感、有事业心、有战斗力的队伍!是一文追求其理、探求艺术、敢于担当、不断创新的队伍!是一文与党同心同德、与祖国同忧同乐、与人民同甘共苦的队伍!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大科学把握当今文化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为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我省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根本遵循。希望全省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抓住机遇、勇于担当、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以更出色的工作和更优秀的作品,推动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蓬勃发展,为实现中国梦、为山西的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这是时代的召唤,这是党和人民的期待,更是我们当代文艺和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光荣使命。_

一、始终高扬“中国梦”的时代主旋律,努力谱写转型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支撑和引领,崇高的精神需要优秀的作品激发和讴歌。希望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在三个方面切实提高认识:

要认识到,繁荣发展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实现中国梦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这一时代最强音,成为维系海内外中华儿女集体意识的心灵纽带,成为激发亿万人民强烈进取心和磅礴正能量的精神火炬,更为我们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深厚主题和广阔时空。我们要清醒看到,我国虽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还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性挑战,我们的创造力、精神力、文化力等软实力与处于强势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进步的国家,一个民族的复兴必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提升。实现中国梦,必须繁荣发展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充分激发和凝聚人民群众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无穷智慧与力量,为千千万万追梦人指引奋斗的前进方向,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

要认识到,繁荣发展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应有之义。为了给中国梦描绘浓墨重彩的山西华章,我们必须在奋力推进转型跨越的过程中加快建成小康山西、美丽三晋。当前,我省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建设美丽三晋的加速时期,无论是利用好建设国家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机遇、大胆先行先试,还是落实好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基本思路,加快提升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水平,都离不开繁荣发展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文艺和理论工作者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全省人民走出中部欠发达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路提振信心、激发斗志。

要认识到,繁荣发展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建设文化强省的内在要求。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提出要把山西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实现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不仅文化工作者、社科工作者要强,而且文艺作品和社科成果更要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文化强省的主要标志和重要支撑。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既要为生逢伟大时代感到幸运,为肩负神圣使命感到自豪,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作生产更多更好无愧于伟大时代和伟大人民的精品力作,以此提升山西文化的软实力,扩大山西文化的影响力,从文化和精神层面增强对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推动力。

梦承载的是理想,体现的是追求,反映的是精神,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追求。追梦需要奋勇前行,圆梦需要顽强毅力,实现中国梦、山西梦更需要发达的经济、繁荣的文化和强大的精神。追梦圆梦的伟大进程、转型跨越的生动实践,既呼唤文艺和社科有一个更大的繁荣发展,也为文艺和社科繁荣发展提供丰沛的动力源泉。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要认清时代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高擎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号角,在实现中国梦、山西梦的进程中倾心追梦,尽力圆梦,推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更有价值的社科成果。

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人民群众是文艺之母,生活实践是创作之源。脱离人民、脱离生活的文学艺术,脱离实际、脱离实践的社会科学,不可能有感召力,也不可能有生命力。在实现中国梦、山西梦的过程中,随着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人民群众对文学艺术作品和社会科学成果寄予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新期望。希望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坚持以最广大人民为表现主体和服务对象,积极呼应人民群众的期待,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写。

要坚持正确方向、引领社会进步。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是提高人民精神境界、培养人民高尚灵魂的重要力量,是引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想更加活跃更加复杂。方向不明,道路就不清;精神不振,事业就难成。文艺和社科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成为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人们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和实现途径,矢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要增强社会责任感,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教育人民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关系,提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礼赞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快建设和普及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升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水准。要把艺术创作和社科研究融入转型跨越发展的生动实践,大力弘扬以信义、坚韧、创新、图强为核心的山西精神,大力宣传转型跨越发展的明显成效和广阔前景,深入研究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内在规律和有效途径,积极探索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新途径新路子,把全省人民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要坚持以人民为主体、以实践为源泉。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人民群众。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实践证明,一切伟大的文艺工作者无不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一切进步的文艺创作生产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要在思想上确立人民群众是主体的观念,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坚信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牢记自己也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深深扎根人民群众,拜人民群众为师,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最高追求。要在行动上经常深入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带着感情,俯下身子,走进农村院落,走进工厂车间,全身心融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激发创作灵感,获取创作动力,做到“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已”。要在作品上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把文艺触角和理论视角对准人民群众,把版面荧屏多留给基层,把镜头话筒多对准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表达群众诉求,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生动展示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多用人民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多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热情讴歌人民群众富于创造的伟大实践,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山西梦而奋斗。只有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血脉相连,才能实现艺术生命亘古常新,不断创作创造出优秀作品。

要加强自身修养、实现自我提升。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塑造人格灵魂、熔铸民族精神的崇高事业。德艺双馨、德才兼备是社会对文艺和理论工作的最大期许,也是文艺和理论工作者成长的必由之路。纵观古今中外的文艺名家和理论大家,大凡有作为的进步的,无一不是集崇高价值追求和高超艺术才华、深厚学术造诣于一身,他们本身就是思想家,都是情操高尚、情趣高雅、志存高远的人,都是具有敏锐洞察力、善于抓住事物本质的人,都是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人。历史和现实表明,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和社科成果,无一不是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隽永的艺术魅力于—体。大凡历久弥新的伟大作品,都是以美的力量和形式揭示和传播先进的思想,引领时代进步,丰富人民精神,都是时代强音与人民心声的统一体。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要担负起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必须弘扬良好的职业道德,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坚守百姓情怀,注重现实体验,坚守艺术理想,不断升华精神境界,创作更多能够振奋精神、触及灵魂的伟大作品。必须塑造高尚的人格品格,既要不断攀登艺术和学术的高峰,追求艺术和学术之美,又要不断提高思想境界,追求人格和品格之美;要以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繁荣昌盛为重,强化合作意识,弘扬团队精神,实现人品与艺品的完美统一,用人格力量赢得社会尊重、人民赞誉。必须树立世界眼光,适应中国与世界开放融合加深、不同文明交流借鉴加强的新情况新特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在思维、理念、方法等方面与时代同步,积极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提升文艺创作和社科研究水平。

始终把握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努力创造文化繁荣的新辉煌。

文化需要继承,不继承就没有了历史的厚重,失去了本源;文化更需要创新,不创新无以弥新,难以发展。我们坚持继承创新的目的在于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标志在于精品迭出。三晋大地自古名家辈出、群星璀璨。远的不说,就拿当代来说,以赵树理、马烽等大家为代表的“山药蛋派”独树一帜,与之相应的文化大作层出不穷,形成众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以自己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杰出的艺术创造,为我省乃至中国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我们在文艺创作和社科研究方面,创制了许多优秀作品,获得诸多奖励,取得显著成绩,但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更伟大的时代,这是一个推动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是文艺创作、理论研究大有可为的时代。当前,古老而年轻的山西,正处于转型跨越的攻坚阶段,正阔步前行在建设文化强省的征程上,强烈呼唤与时代相称的名家大师,去创作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美的新剧大戏,去创造更多具有时代气息、富有晋风晋韵的精品大作,充分展现山西特色、山西气派、山西风格,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为,推动三晋文化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衷心希望全省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志存高远,乘势而上,与时俱进,不断攀登文学艺术和社科理论研究新高峰,奋力开拓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新天地,在追梦圆梦中成为名家大师、创造精品力作。

要坚持善于继承与勇于创新的统一。善于继承、勇于创新是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永恒课题。古今中外闻名于世的文学艺术大师、学术泰斗,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典范。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文化的创造力。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文化创造,而且要勇于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文化创造。要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发扬优良传统,勇于探索创新,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善于运用各种现代技术和艺术元素,创新体裁、形式、风格、内容,拓宽传播渠道,扩大传播效果,全方位、高水平地宣传和展示山西。要坚持挖掘历史底蕴和反映时代特征的统一。既要珍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资源,又要瞩目全省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丰富实践。过去,我们孕育了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创作了国人共誉的“山药蛋”名篇;今天,右玉精神引起全国关注,建设综改试验区、推进转型跨越使山西这个能源基地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取材,同样可以创作出振奋人心的大戏大剧,形成代表文化晋军最新水平的文艺佳品。要注意把文化与创意、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深度结合起来,注入改革创新的时代元素,创作出更多融历史感、时代美为一体的文化精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坚持放飞理想与潜心创作的统一。在当今这个异彩纷呈的时代,在座的每一位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发展鼓劲、为时代写史、为家乡画像、为人民立言,耐得住清静,守得住自我,不为浮华所动,真正沉下心来创作,成就一批文学创作、影视创作与编导、戏剧创作、社科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优秀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的最高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要坚持培养领军人才与形成核心团队的统一。繁荣发展文艺和社科事业,需要培养优秀的领军人才,更需要形成若干志同道合的创作群体。无论文学创作、艺术创作,还是社科课题研究,都要注意培养富有特色的核心团队,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让更多的人在学术团队中加强交流、接受熏陶、互动互促、共同提升,形成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团队,不断推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化精品。

各位代表、同志们!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改进党对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文艺和社科事业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艺和理论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贯彻党的大政方针,深入研究事关文艺和社科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确保文艺和理论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巩固和扩大文化体制改革成果,壮大文化产业集团,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进一步激发文化发展活力。要充分尊重文艺和理论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与广大作家、艺术家、理论家多交朋友,关心文艺和社科人才成长,为他们解决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为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同时要认真做好规划,扶持重点项目,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文艺创作和社科研究工作。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努力培育一支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文艺和理论工作队伍。要加强文艺和社科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注重选用思想正,有理论,懂文化,热心文化,文艺、社会科学的领导干部,特别要注重培养年轻干部,为文艺和社科事业繁荣发展提供有力组织保证。

文联、作协、社科联是党领导的文学艺术界和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和理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全省各级文联、作协、社科联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总结近年来工作的成效和经验,深入研究文艺创作新特点、社科理论发展新趋势,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更好地履行联络、协调、服务职能。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尊重差异,鼓励创新,包容多样,提倡不同形式、风格、题材的自由发展,提倡不同体裁、流派的自由争鸣,努力形成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宽松和谐、共同繁荣的良好氛围。要积极开展研讨、创作、采风、交流、展演、评奖、惠民服务等活动,搭建与社会、群众沟通联系的平台,组织社科课题研究,开展社科学术活动,评选社科优秀成果,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和理论探索与实践。要坚持把文联、作协和社科联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与社会各界的希望、要求融合起来,以更加有效的思路和方法凝智聚力、推动工作。

袁纯清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第4篇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着眼于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深入,推进河北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对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进行动员部署。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应对复杂多变的局势,完成艰巨繁重的任务,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至关重要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近几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这一问题更是反复强调、多次作出重要部署。在前不久召开的中纪委三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提出,要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推进干部作风建设的坚强决心。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就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

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目前我们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关键性的问题就是提高干部素质、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既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我们一定要紧密联系河北改革发展的实际,联系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充分认识开展这一活动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第一,这是推动河北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长期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结构不合理、企业创新能力弱、产业技术水平低、效益差等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突出面临既要保增长、渡难关,又要调结构、上水平、提效益的双重压力。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推动河北科学发展,尤其需要我们以高效能的服务和良好的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抓好工作部署的落实。一段时间以来,有些问题,开发商、企业和基层群众反映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强烈,例如行政审批过多过滥、办事效能低、服务差,已经到了难以容忍的程度。河北要发展、要抓机遇、要振兴,必须从转变干部作风入手,提高服务水平,下大决心解决好发展环境问题。据有关部门调查,办理一个房地产项目手续,在有的省只需要不超过10天时间,而在河北则要用一年多甚至三年时间,盖166枚公章,涉及94项收费。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有些地方巧立名目、滥设收费项目,甚至在公共场所节日摆花、树木打药、垃圾站建设等,都让企业硬性交费,连办结婚登记不送礼就拖延;尤其是一些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的少数公务员,依仗职权吃拿卡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样的环境,怎么能让更多的投资者落户河北呢?怎么能让现有企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呢?怎么能让直接创造财富的市场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呢?前些年,我省先后有妙士、雪驰等一些知名企业迁往他省,这中间虽然有企业发展战略上的考虑,但投资环境欠佳也是一条重要原因。面对这一现实,我们必须集中力量,解决好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青山绿水的硬环境、风清气正的软环境,为实现河北八面来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第二,这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必然要求。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由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越是在面对困难、应对挑战的时候,越要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越要深入扎实地做好惠民生、谋民利、聚民心、促民和的工作。现在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问题,主要的是少数干部作风不好造成的。一些地方的民风和社会风气,也与当地机关和干部的作风有着直接关系。据省信访局分析,在去年500多批次赴省集体上访中,因干部作风问题引发的近200批,占到了总量的近40%。集中表现为:制定政策没有充分考虑群众意愿,漠视群众利益;办事不公开、处事不公正,甚至以权谋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尽心。由于部分干部作风不好,许多可以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不少小问题拖来拖去成了“老大难”,有些一般性的矛盾被人为地激化。近年来,国内有的地方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一些无直接利益诉求的人参与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是人民群众对当地有的干部有意见。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在当前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在今年这样一个特殊年份,河北又处于一个特殊区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样,才能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和谐稳定大局,形成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第三,这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河北干部队伍主体是讲政治、顾大局的,是有大情大义、能打硬仗的。我省有大批的优秀干部,他们承担繁重的工作压力,艰苦奋斗,默默奉献,尤其是在县、乡和困难地区工作的领导干部。去年,我们能够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圆满完成奥运安保和支援四川抗震救灾的重大任务,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在少数干部中,确实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的甚至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有的缺乏宗旨意识且权欲重,以官为本、官僚主义,缺失民本思想和责任,出了问题捂着、盖着、瞒着,以致酿成重大事件,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给河北形象造成了极大损害。去年发生的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李家洼煤矿特大矿难瞒报事件,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有的不讲标准效率低下,惰性十足、得过且过,上级反复强调、多次部署的工作,迟迟没有进展、见不到明显成效。比如调整经济结构、节能减排和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农村新民居建设等,为什么基础条件相当的地方,工作进展却差距很大,说到底是决心大小、要求高低的问题。有的不守规矩乱作为,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成为阻碍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尤其是在当前扩内需、保增长任务十分紧迫的情况下,一些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仍然夜郎自大、工作消极,把投资者拒之门外。有的光有“唱功”没有“做功”,热衷于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讲起来头头是道、干起来没有真招,对上汇报“一枝花”、实际工作“豆腐渣”,甚至搞假大空、玩数字游戏。一些地方公布的GDP总量不小、上报的招商引资数额很大,但却看不到实际工作中的亮点,群众生活和城乡面貌没有大的改善,就很值得我们深思。影响更为恶劣的是,少数机关干部无视工作纪律,竟然在上班时间擅离职守、打牌赌博、上网打游戏、炒股等,这样的干部怎么能让群众满意和信服。我们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就是要切实纠正这些不正之风,使全省广大干部的作风有一个新的更大转变。

二、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必须动真格,努力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加强作风建设,主要任务是打造一支“改革创新、真才实学、求真务实、公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改革创新,就是要自觉坚持解放思想,始终做到锐意进取,勇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创造性的做好各项工作,决不能碌碌无为地守摊子、保位子,几年下来面貌未改、江山依旧。真才实学,就是要有真本领干事业、凭能力和实绩求进步,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加快学习掌握必备的各种知识和本领,尤其是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决不能占着稀缺的岗位资源干不成事、办不好事。求真务实,就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价值观、政绩观,重实际、重实效、重结果,一门心思干工作,扑下身子抓落实,不要过多地讲这样那样的战略构想,而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每年集中精力办成几件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公正廉洁,就是要始终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于为人民谋利益,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品行端正、淡泊名利、清正廉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品格和操守,以实际行动维护好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这十六个字,应当成为新时期河北干部队伍素质和形象的集中体现。

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其目的是为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富民强省。活动中要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切实把握好“五个新”的目标,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有新增强,推进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有新提高,服务创新创业、促进科学发展的环境有新优化,拒绝理由、雷厉风行、狠抓落实的作风有新改进,应对风险挑战、推进富民强省的实践有新业绩。要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努力在“两转变、一完善”上真正见到实效,即:促进机关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促进一些干部的思想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完善干部作风建设的各项制度,靠制度管人管事。实际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针对性的加强干部思想教育。一些干部作风不好,从根子上讲是思想出了问题。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深入抓好党的宗旨观念、党性党风党纪、廉洁从政、艰苦奋斗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今年上半年,要以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李家洼特大矿难瞒报事件为反面教材,在全省各机关单位广泛开展警示教育,使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从中吸取深刻教训,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真正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体现在实际行动上;真正把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前一阶段,石家庄市开展了“吸取教训、转变作风、重塑形象、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认真查找问题、深刻剖析原因、举一反三思考,使干部思想受到很大触动,收到了初步的效果。要继续从多方面深入做好工作,在实践中检验教育成果,尽快消除三鹿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以官为本还是以民为本,是衡量一个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标尺。以官为本,是帝王制封建意识的糟粕,表现为把当官作为最高追求,眼睛只盯着职务的升迁,心中总想着个人的利益,对群众的疾苦漠然视之,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人民利益。以民为本,是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组织上给你一个领导位子,就应拼命的工作。我们必须增强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教育引导干部坚决摒弃官本位思想,牢固树立民本位思想,从根本上杜绝各种问题的发生。

(二)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人民群众和纳税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他们搞好服务是各级干部和公务员的天职。但现在一些机关单位风气不正,别说主动服务、热情服务了,就是办正常的业务事项,经常遇到的也是冷面孔、冷板凳,需要走后门、托关系、凭面子来疏通。以这样的思想意识和工作态度对待群众和企业,不仅说明作风上有问题,而且说明品行上也有问题。狠刹这种不正之风,关键是建章立制、加强约束,有效规范施政行为。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省委提出要建立健全五项制度,即:公开承诺制、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考核评议制、追究问责制。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岗位职责和工作特点的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出台具体规定,做到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工作标准明确、操作流程明确、完成时限明确、奖惩措施明确,切实把公务人员的履职行为,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过去有些制度制订得很好,但为什么没有见到成效,核心问题就是落实不到位,甚至有的为了应付,搞形式、糊弄人。比如,一些地方为简化办事程序,建起了政务服务大厅,但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服务”,实际上是“前店后厂”,具体办事还得三番五次地跑单位,凭空又增加了一道手续。这样华而不实的做法,怎么能提高效率、方便基层、方便群众!各地各单位在建立和完善制度的同时,要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有章不循、有据不依的要严肃查处,决不能让制度流于形式。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是促进机关和干部作风转变的根本性举措。从现实情况来看,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远没有到位,一些单位仍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模式,牢牢抓住手中的权力不放,没有真正实现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有的甚至为了部门利益,不该管的也管、不该批的也批、不该收的费也收,人为地制造了许多障碍。今年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用硬措施,以项目审批为突破口,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具体操作中不能雷声大、雨点小,必须动大手术、做大整顿,组织专门力量逐项进行复查复审,确保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明显的效果,使经营者、投资者切身感到今非昔比的显著变化。各部门尤其是审批事项比较集中的单位,要从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不折不扣地贯彻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做好清理和削减工作,对那些以各种理由,迟迟拖着不办、落实不到位的,要严肃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要坚持从顶层设计抓起,对现有的文件规定进行认真梳理,确需保留的要调整和合并,其余的一律取消,从根本上解决审批环节过多、收费名目过滥、行政效能低下的问题。要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一些直属机关开展干部竞争上岗试点,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把德才兼备、作风好的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上来,彻底改变论资排辈、混资历、拉关系升迁的现象。要积极推进干部轮岗交流,避免在一个职位上任职过长,可能滋生惰性和腐败行为。

(四)注重在实际工作中锤炼良好作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坚持知行统一、注重实践。由于有科学发展观的统领,我们在推动发展、富民强省的实践中,全省上下的思想更加统一,目标更加明确,行动更加一致。可以说,目前河北正处在最能干事、最能干成事的大好时期。我们要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激励人、锻炼人,引导各级干部把思想集中到贯彻科学发展观上来,把精力集中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上来。对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要多交任务、多压担子,锤炼作风、经受考验。唐山市选派后备干部,负责重点项目代办和跑办工作,邯郸市选派后备干部,到信访和重点项目办等部门挂职锻炼,并对他们进行跟踪考核,不仅有利于促进工作落实,而且有利于干部成长进步,这种做法值得各地借鉴。对确定的重要工作部署、重点工程项目,要落实领导干部责任制,完成好的表彰奖励,干不成的及时换人。我们就是要在解决复杂矛盾、完成具体任务中锻炼干部、检验干部、选用干部,用句通俗话说,要么压成才,要么压下台。各地各单位要把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作为在实践中培育良好作风的载体。一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帮助企业和创业者解决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困难;二要为“三农”服务,组织专门力量、调配各种资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要为民生服务,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尤其要重视解决好大学生、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切实保障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四要为项目服务,在审批和建设的各个环节开辟“绿色通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以优质高效的工作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五)加大对干部作风的监督检查力度。实践表明,只有把干部的施政行为置于监督之下,才能有效防止各种不正之风。要把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以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主要标准,检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效、评判干部作风好坏。今年下半年,要采取上下左右评议、定量打分评议的方式,精心组织、广泛开展群众性评议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活动。近年来,其他省份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尝试,比如江苏省开展“万人评议机关”活动,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主题,组织各界群众代表,对省直机关履职情况、干部作风状况进行打分评议,实践中收到了较好成效。我们要学习借鉴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建立健全群众评议干部机制,并将评议结果运用到任用和奖惩工作中。对评议和考核处在末位的,一年给予警示,两年待岗培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干部作风情况的检查,把问责重点放在不作为、乱作为上,对存在问题的要进行批评教育,对经教育不改的要作出严肃处理,典型事例要公开曝光。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各地要抓重点、抓典型,动真的、来实的。谁阻挡了河北事业发展,谁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过不去,我们就让他过不去,调整他的位置、摘去他的“帽子”。

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亲自抓、作表率,确保取得明显成效

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是省委着眼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科学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各地各部门要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务求有震动、有突破、见实效。

要周密安排部署。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纳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中,统筹谋划、协调推进。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整改提高的重要内容,切实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保持良好作风的长效机制。第二、第三批单位,要把作风建设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之一,全面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有些环节和步骤可以结合起来、一并进行。要紧紧围绕当前中心工作来开展活动,着眼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克服经济发展困难,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努力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的目标。

要坚持领导带头。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关键所在。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要求广大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要求基层做到的,领导机关要首先做到,要求领导班子做到的、“一把手”要首先做到,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良好局面。这里我代表省四大班子表个态,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每个班子成员都要从我做起、以身作则,请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监督。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担负起抓班子、带队伍的职责,切实抓好本地、本单位的作风建设,尤其是对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更要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对干部屡出问题、歪风邪气盛行、群众意见很大的地方和单位,既要严肃查处违纪干部,又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要加强组织推动。为开展好这次活动,省委决定抽调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同志组成督导组,深入各市和省直部门进行督导。各督导组要认真履行职责,采取座谈汇报和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了解进展情况,发现存在问题,总结好的经验,督促各单位严格按照要求,组织开展好活动。省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搞好综合协调,加强工作调度和指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宣传等部门,要从各自的职能出发,从多方面深入做好工作,形成推进作风建设的合力。要加强舆论宣传,利用多种方式宣传先进典型、弘扬正气,曝光反面典型、抨击歪风,为开展好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营造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

要实施分类指导。坚持重在教育提高干部、重在解决突出问题、重在推动各项工作。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省委的总体要求与部署,在严格标准的同时,根据干部岗位职责不同、工作任务不同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方案,确定相应的内容和形式,明确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使活动更加贴近工作实际、贴近干部实际。要引导各单位立足于推动工作,围绕主题、突出特色,创新载体、注重实效,注意防止走过场,杜绝形式主义。

袁纯清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第5篇

在2010年7月29日下午举行的山西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新当选的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纯清在讲话中提到:‚我们必须以无畏的胆略和务实的举措,从煤炭依赖、政府依赖、计划依赖中解放出来,从封闭守成,小农意识,畏难情绪中解放出来……要牢牢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布局各项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让想干发展的人有舞台,让干好发展的人有回报,形成人人想发展,个个谋发展,处处干发展的浓厚氛围,要牢牢树立转型跨越是山西发展必由之路的思想。

一论:解放思想 放胆争先

‚任何事物都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关键看有没有胆气,敢不敢干……一定要敢往大处想,敢往大处做。‛

‚面对发展的关键期、攻坚期,领导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敢于争先,立足本地打造企业平台,眼睛向外拓展发展空间……‛

一个多月来,省委书记袁纯清走遍了三晋大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路走、一路问,一边看、一边想,一面听、一面讲,其中解放思想是他反复提到的话题。

对于山西这样一个内陆省份、能源资源大省,解放思想远比占有技术更为重要,远比拥有资金更为珍贵。强调解放思想,抓准了山西的要害,抓住了制约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

改革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社会中每一次大的发展变迁,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思想解放了,经济社会发展就快,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幅度就大;而思想观念受到束缚,经济社会发展就慢,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就难以有效提高。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解放生产力的过程,就是激发内在动力的过程,就是释放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也必将成为山西今后一段时间和‚十二五‛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过程。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

现在山西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攻坚期和机遇期,经济要转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发展要跨越是山西面临的最紧迫的课题,也是山西3400万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和福祉所在!而要在转型发展中实现新的跨越,就必须破除僵化保守、阻碍发展的思想。山西发展所取得的一切进步和成就,都与解放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山西发展的差距和不足,也无不与思想还不够解放紧密关联。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与发展较快的省市比较,山西在发展方式、社会事业、创新能力、对外开放、利用外资以及发展环境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些差距归根到底是解放思想的差距,发展胆气不足的差距:

在改革创新方面,由于体制机制创新不够,框框套套、陈规陋习颇多,以致一事当前,往往是找红头文件和规定来套,循规蹈矩,缺乏胆气。于是,在不敢想、不敢碰、不敢做的瞻前顾后中,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维定势里,时间一点一点流失了,好多本来可以办成的事情流产了。

在经济结构方面,资源依赖的方式没有真正转变,产业链也没有拉长延伸到高端,优越的资源禀赋不仅没有变成发展的优势,反而成为环境的负担和转型的包袱,以致金融危机来袭,经济就大起大落,受到沉重的一击。

在工作作风方面,把过多的精力用在官场上、应酬上,泛谈政治多,着力经济少;关注官场多,研究市场少;表面文章做得多,实实在在的事做得少。习惯于按部就班、四平八稳,缺乏创业的激情、拼搏的锐气和敢为人先的精神。

在开放招商方面,缺乏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也缺乏鸿鹄之志和务实精神,招来一点、引来一点就沾沾自喜,所签项目并未落地也懒得研究,总觉得山西不沿海、不沿边,不靠东、不靠西,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难有大的作为,直至悲观泄气。

诸如此类,方方面面,不一而足。

若此,思想解放不到位,旧观念的藩篱没有真正冲破,旧体制的坚冰没有真正融化,导致山西凡事不能先人一步,不能快人一拍,不能高人一招,左顾右盼,走走看看!

山西要解放思想,怎么来解放?山西要放胆争先,怎么来争先?

从根本上说,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一切阻碍科学发展、阻碍转型跨越的旧观念、旧框框。也就是说,怎么有利于科学发展、怎么有利于转型跨越,怎么能带给山西人民更多的福祉,我们就怎么干。

解放思想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但同时也是非常具体的,体现在地区、部门和单位的发展思路、系列措施和工作方法之中。在总体发展上解放思想,就既要在预定目标上解放思想,‚胆子再大一点‛;也要在实现路径步骤上解放思想,使‚发展的步子再快一点‛。在开放招商上解放思想,就要了解全球大势,具备世界眼光,突破以往小打小闹的局面,大招商、招大商,把世界五百强、中国五百强引进来。还有,如何把资源、资金、技术在市场规范中结合起来,如何以煤为基寻求更高层次上的多元发展,如何以循环经济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如何使我们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活起来,如何从战略高度立体推进城镇化进程,也都需要开动脑筋,解放思想。

总之,解放思想不是坐而论道,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以观念的更新推动改革的突破,要以理念的提升带动发展的加速,把解放思想真正落实在观念的变化上,落实在办法的创新上,落实在跨越发展的推动上。前进的道路上遇到 ‚绊脚石‛‚玻璃门‛之类阻碍发展的东西,要大胆地突破它;思路要放开,眼界要开阔,多说‚怎么办‛,少说‚不能办‛;要敢为人先,敢于争先,要有闯和‚冒‛的精神,勇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真正走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路子来。

解放思想领导干部要带头。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全省干部群众都需要在思想上来一次大的解放。其中各级领导干部承担着决策和组织群众的重大责任,更要站在解放思想的前头,做解放思想的表率。老话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解放思想也是如此。说到转型发展,许多领导干部都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而又不愿意承认自己思想不够解放;说到招商引资,一些领导干部也认为项目不够多不够大,但自身又懒于放开思路、研究市场去抓项目。因此,领导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不能只是会上讲讲而已,签发一个解放思想的文件而已,而是要真正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转型跨越的实践和实效中加以体现。

解放思想就必须加强学习。不仅要了解本地本行业本单位的实际,还要有全球的视野、世界的眼光,只看到眼前巴掌大一块地是不行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因此,要树立学习者智、学习者胜的理念,善于学习各种知识。只有学习才不会坐井观天、夜郎自大,只有学习才能登高望远,才能发现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全省人民特别是各级干部,要围绕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需要加强学习,包括学习新材料、新能源、物联网等新型产业知识和科技前沿知识,以适应信息社会的新特点和新挑战。要通过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本领,要通过学习发现和捕捉发展的机遇。

解放思想其实是一种精神状态。思想解放了,就有了一种干事创业的胆气,就会三步并作两步走,不达目的不回头;就有了一种把握机遇、与时俱进的进取意识,就有了用心力、多思考、善谋划的状态,有了这种状态,才能会谋事、敢干事、干成事!

解放思想能够释放出神奇的能量,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放开胆量,争先发展,山西一定会迸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实现大步赶超,大步跨越!

二论:发展要有新跨越

省委书记袁纯清在近期调研中强调:‚山西要实施赶超战略,实现跨越发展,努力在‘十二五’时期发展得更好更快。‛全省干部群众都应该准确领会其中的深意,立‚赶超‛之志,行‚跨越‛之为,使我们山西早日跻身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行列。

实践证明,跨越式发展是欠发达地区赶超战略的必由之路。道理就如赛跑,前面的人跑一步,你也跑一步,那永远也追不上;如果你的步子再小一点,那差距会越来越大。就山西而言,欠发达是我们的省情,要想尽快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就必须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加倍努力、奋起直追。用袁纯清书记的话说,就是要‚三步并作两步走‛。

山西的发展要有新跨越。为什么?

第一,激烈的竞争迫使我们跨越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部地区迅速崛起,西部省区你追我赶。这几年山西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与兄弟省市相比,我们还有一定差距。一个直观的事实是:2009年全国人均GDP为3700美元,山西只有3046.80美元,未达全国平均水平。国家权威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全国GDP过千亿(美元)的城市有88个,山西只有太原入列,以1648亿的成绩排在59位,与山东德州、陕西榆林在一个水平线上,而河南入列的市有7个,内蒙古入列的市也有3个。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山西实施跨越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期盼。在发展问题上,我们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只有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第二,宝贵的机遇激励我们跨越式发展。专家预测,‚十二五‛期间国家仍处于发展机遇期,经过国际金融危机洗牌重组之后,仍然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没有完成,这个过程必然对能源、原材料、工业装备和制造有大量的需求,这都给高速发展提供了基本动力和发展空间。这是极其宝贵的机遇,山西必须抓住,不可错过。同时,我们山西尚有许多宝贵的政策空间。全省有50个边远山区县,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4个老工业城市,享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按照国家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山西的煤炭产能还有空间;1500万吨化工产品容量,现在仅仅用了1/10;中央批准山西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很多涉及到煤电铝。此外,山西作为一个大板块,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正在获得批准。政策也是机遇,用足用活政策也是山西的希望所在。

第三,已有的发展基础支撑我们跨越式发展。近几年,山西坚持不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的成效。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此外,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2009年山西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尤其是在煤炭资源整合、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些生动的实践,都为山西下一步实现更高层次的跨越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保障和实践经验。作为量的积累,已经为质的飞跃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量变到质变,是必然的规律。

山西跨越发展的出路在哪里?

所谓‚跨越式发展‛,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超常规的赶超行为。毫无疑问,跨越式发展要求较快的速度,要求大步赶超。但是,现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又与传统工业发展过程中的‚赶超‛不同,它必然要突破传统工业化道路中单纯‚速度型‛增长的模式,而追求一种速度与效率并重、当前与长远兼顾、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

对此,省委书记袁纯清有精辟的论述:‚对山西来说,能不能实现跨越发展,关键是能不能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不是建立在现有模式的产能上,而是建立在转型发展的程度、广度和深度上。转型文章做好了,跨越发展也就实现了。‛转型是什么?转型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经济增长的质量上下工夫,在可持续发展上下工夫,转型发展就是科学发展。转型是手段,跨越是目的。跨越发展是质的飞跃,而不是量的累加。

山西要实现新的跨越,务必要突出重点。一是要以先进的煤化工为重点,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的新跨越;二是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实现对外开放的新跨越;三是以规模化为重点,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新跨越;四是以做大中心城市为重点,实现城镇化的新跨越;五是以学习为重点,实现干部素质提升的新跨越。

发展要有新跨越,令人精神振奋,眼前一亮。全省干部群众要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打破陈规陋习,敢思、敢谋、敢想、敢干,上大项目,上高端项目,招大商,大招商。就如袁纯清书记所言:‚在符合政策框架内,不要说不能办,多说怎么办。‛就如小平同志所言:‚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我们过去讲 ‚无功就是过‛,现在讲‚发展慢也是过‛。因为机遇稍纵即逝,挑战无处不在。如果我们没有紧迫感,没有危机感,没有使命感,没有时不我待的精神,慢慢腾腾,山西也可能发展,但是绝对谈不上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本来就是超常规发展,那就必须用超常规手段。

在转型发展中实现新的跨越,这就是山西发展的新路径。我们对此有百倍的信心。然而,每一个发展环节,都需要百倍的努力。

三论:关键在转型

刚刚过去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山西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全省上下积极应对危机,经济实现了回升向好;煤炭资源整合科学合理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山西经济出现了多少年来少有的负增长。

刚刚过去的金融危机也使山西人更为清晰地看到一个现实:山西经济大船在全球化的洋流中负重前行,由于其结构缺陷还难以抗击惊涛骇浪——山西转型刻不容缓!山西转型时不我待!山西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在转型!

应该说,近年来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总量翻番,发展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长足进步。但在危机的冲击面前,为何表现得如此脆弱呢?说到底,是我们的发展方式并未得到根本转变,经济结构并没有得到有效调整,转型发展的步子还不够坚实,新兴替代产业还没有形成气候。履新不久的省委书记袁纯清在深入全省各地各部门各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后深刻地指出:山西能不能实现跨越发展,关键看能否做到转型发展,关键看转型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跨越发展不是建立在产能扩张上,而是建立在转型发展上。转型的文章做好了,跨越发展也就实现了。

这番话一针见血,一语中的。从山西实际出发,抓住了山西跨越发展的关键。既立足当前,更着眼长远,高屋建瓴,令人深思。

转型发展的实质,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传统优势产业的全面提升,实现新兴产业的做大做强,实现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为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强大的动力。

从我省当前的产业结构来看,煤炭年产量7亿吨,煤炭、焦化、冶金、电力四大传统产业占到工业增加值的90%,而煤炭又占到其中的60%。我省‚一煤独大‛‚四柱擎天‛的格局并未根本改变。

不久前,我省2009工业企业30强评选揭晓,其中煤炭、焦化、冶金、电力企业就占了24户,其主营业务收入占到30强企业总收入的94%,占到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我省工业经济超重型结构可见一斑。

这种畸重的结构使资源环境不堪重负,企业对资源的依赖过分倚重,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不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力不足,跨越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

当前,山西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一个能源大省的发展转型,是我省最现实最紧迫的课题,也是山西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山西要实现跨越发展,不转型不行,转得慢了也不行。放眼全国,山西还在欠发达经济省份之列徘徊;环顾周边,我们也并未走在前面。跨越发展,时不我待!转型发展,关键所在!

山西是传统的资源大省,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实现转型,大有可为。实现转型发展,必须有新的思路和战略布局,必须选择科学的路径。我们要紧紧抓住转型发展的机遇,把全面推进资源型产业循环化作为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把开放引进作为转型发展的创新点,把全面推进城镇化作为转型发展的新的目标点,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坚强保证。

结合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推动全面转型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资源转化要有大的突破,重点发展煤化工、精细化工,要有大项目和产业支撑;二是新兴产业要有大的发展,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会展、物流、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三是装备制造业要有大的跃升,努力实现产品的高端化,在关键领域培养一流产品;四是农业产业化要有大的提高,规模化经营,板块化推进,着重发展都市农业,特别是在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上有新的发展。

煤炭是资源,也是资本。我们不能辜负老天的赐予,务必要用好这一资源,用活这一资本。

山西煤炭储量丰富,产业基础雄厚。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发挥和依托煤炭资源优势,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在用好煤上下工夫,切实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山西煤化工优势明显,并已有了可观的发展。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用节能、节水、低碳、环保、清洁的方法,着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业,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为加快转型发展提供产业支撑,为推动跨越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山西作为产煤大省,煤机装备制造不乏支撑。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搭建创新平台,加大研发力度,使我省的煤机制造在核心技术、主要产品和关键部件等方面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煤机领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切实引领我省装备制造业水平质的跃升。

转型发展,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许多具体的工作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去做。在加快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循环经济作为主要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要以新兴产业为突破口,打造新的高端产业,努力解决煤炭产业链条不长的问题;要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把我们的比较优势、优惠政策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结合起来,以企引企,以资引资,以商招商,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在一些优势领域占领制高点。

转型发展,前程似锦。只要我们把转型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牢牢抓住转型这个关键,解放思想,放胆争先,扎实工作,奋发努力,山西赶超跨越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四论:以煤为基 多元发

山西富煤产煤,资源占有得天独厚,这是山西的禀赋和优势。

山西一煤独大,产业结构畸重难解,这是山西的现实和困境。在山西不同的历史阶段,‚煤‛都是绕不开的结。但凡要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这篇大文章,首先必须做好煤炭这篇‚老‛文章。山西的发展与煤炭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近来,省委书记袁纯清在调研中多次强调:‚煤炭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不仅是能源资源,也是碳材料资源,开发利用价值极其广阔。山西作为煤炭资源大省,要实现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煤为基,多元发展。要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以煤兴产,以煤兴业,特别要用节能、节水、环保、低碳、清洁的方法,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建设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这是基于山西省情的深刻认识和准确判断,这是山西煤炭产业发展的定弦之音,这是山西主导产业未来的发展之路。

我们高兴地看到,‚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在我省已经具备一定的现实支撑。去年以来,我省的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阶段性成果,矿井数量减少、规模扩大,企业主体也大大精减,预示着山西煤炭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将得到显著提高。此外,我省的煤化工行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潞安煤基合成油、山西三维精细化工、山西合成橡胶集团的氯丁橡胶等示范项目,2009年全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这些努力和业绩,无疑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问题与不足也不容回避。

山西经济发展主要靠工业,工业中煤、焦、冶、电四大支柱产业占80%,挖煤卖煤又占到其中的60%。煤炭之重可见一斑。分业来看,炼焦实质就是煤炭产业,冶金高度依赖焦炭,而晋电又以火电为主,对煤炭的依赖性极强。山西的主导产业可以说都是与煤关联度极高的产业。这种产业模式造成了对煤炭资源的‚依赖症‛,且大多处于低层次、简单化的依赖,形成了一煤独大的现状。

近3年,山西煤炭年产量均在6亿吨以上。按照目前的产量,山西的煤炭资源很难有更大的规模扩张,煤炭依靠价格优势赢利的空间越来越小,边际效益呈递减趋势,作为初级产品的煤炭很难发挥更大的价值。

改革开放30年间,山西外送能源总量达到61.18亿吨标准煤,年均2亿吨标准煤左右。山西每年煤炭出省销量,占全国省际间煤炭净调出量的3/4。高强度的挖煤卖煤不仅形成了单一的产业结构,更造成了部分地区的资源枯竭。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内涵式的增长,高度依赖煤炭的山西经济将难以为继。问题就是挑战,不足就是机遇。要走好‚以煤为基,多元发展‛这条路子,就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解决问题,弥补不足,并争取在短期内有跨越性的发展。

要重新认识煤的价值。我们不能再囿于过去的眼界与认识,必须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对煤炭进行深入全面的再认识,在认识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正如袁纯清书记所言,煤炭,不仅是能源资源,也是碳材料资源;不仅是燃料,更是原料。煤的价值有多大?以一千克标准煤为例,烧掉它,释放约7000大卡的热量。但是,同一块煤含有碳、氢、氮、硫等元素,分解后可以制得乙醇、甲醚、氨化物等多种化工产品。要延伸煤的产业链。如果说以前是要挖好煤,那么现在更重要的是要用好煤,即大力延长煤炭产业链,提升煤炭综合利用价值。不是在煤炭的产能上,而是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工夫,以煤炭为基础、为原料,在煤炭产业的相关产业、延伸产业上有新的作为,培育具有战略性的新兴主导产业的多元崛起。

要提高煤的附加值。从挖煤卖煤到多元发展,就是要把煤炭的资源优势变成创新发展优势,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煤炭的附加值,实现价值倍增效应。以煤化工为例,原煤的市场价值与肥、醇、烯烃、油的市场价值比约是1:2:3:4:5。由此可见,煤化工前景十分广阔。加上我省现有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龙头企业,经过精心培育,完全可以后来居上,抢占煤化工技术与市场的制高点。

以煤为基,多元发展,需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一是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煤炭产业这个拳头产品。要以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在用好煤上下足工夫,就地就近实现煤电、煤气、煤化工,让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二是推进煤化工产业规模化,做强、做精、做细煤化工。从我省的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出发,开辟山西特色的现代煤化工路径。从水耗低、资源消耗少的角度出发,以科技为支撑,多联产、循环化、抓高端,更多依靠焦炉煤气、煤层气、劣质煤、瘦煤做化工产品,发展新型煤化工。三是以煤机制造为突破口,着力发展新兴产业。要顺应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趋势,全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培育经济跨越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点。依托煤炭而非依赖煤炭,跳出煤炭而非放弃煤炭,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山西现代产业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之路就在脚下。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加倍努力,奋起赶超。

五论:以循环求拓展

对山西而言,煤炭既是诱人的‚资源馅饼‛,也是可怕的‚资源陷阱‛。

由于独特的资源优势,山西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和支柱的产业结构,煤、焦、冶、电四大传统产业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80%。但是,由于技术、管理水平的落后,导致资源消耗强度大、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增长和发展付出了十分沉重的代价。

煤挖完了,水漏完了,山西怎么办?这个原属于‚未来‛的问题,如今现实地摆在山西面前。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彻底转变发展模式,成为山西艰难而必然的选择。

‚要加大资源型产业循环化力度,清醒认识潜力在循环、希望在循环、发展在循环,抓循环就是抓转型。‛履新不久的省委书记袁纯清,在近期调研时勾勒出山西实现跨越发展的清晰脉络:跨越发展的主线是转型,转型的着力点是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传统增长模式的颠覆,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原则,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由此观之,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对我们山西来说,不仅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项功在当代、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

发展循环经济是山西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竞争力的现实需要。今后5年,是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尤其是在我省工业结构中,煤、焦、冶、电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行业比重较大,经济发展的粗放型特征仍很突出。这种粗放型模式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限制,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强烈冲击。我们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步伐,以推动我省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我省的经济竞争力。

发展循环经济是山西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我省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大量开采、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传统生产方式,已经超越了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净化能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结构的逐步升级,资源需求将持续扩大,资源供需矛盾也会越来越突出。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以最小的资源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产出,从而缓解资源供需矛盾,是我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循环经济在山西始终在向前推进: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升,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但是,与全国先进省市相比,与山西跨越发展的要求相比,我们转型发展的步子还不够快、不够大,发展循环经济的广度深度还有欠缺和不足。换言之,山西发展循环经济的空间还很大,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这就需要我们像省委书记袁纯清指出的那样:‚循环经济要成为政府的施政理念和企业的普遍行为。‛要加大发展循环经济的力度,把循环经济作为主要发展方式,以循环求发展,以循环求拓展。

以循环求拓展,就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资源型企业必须走加快循环发展的路子,用循环经济模式改造提升传统资源型产业。在我省传统的煤炭、焦化、冶金、电力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要全面实现清洁生产。要利用好我省的劣质煤、煤矸石等资源优势,从中开发新型化工产品,提高废弃物循环化利用水平,减少污染和土地占用。

以循环求拓展,就要坚持循环经济门槛。新上项目要把循环经济作为标准和准入门槛,推进集群化和园区化,从而使全省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明显减少。

以循环求拓展,就要对煤炭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要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装备和工艺,提高煤炭资源开采利用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展洁净能源生产。同时,要延伸煤基产业链,发展煤炭深加工,不断增加煤炭产品的附加值,真正实现资源的‚吃干榨尽‛。

以循环求拓展,就是多联产、循环化、抓高端。对煤电、焦化等产业产生的废气、废渣等废弃物,要通过煤化工技术加以循环利用,提高废渣、废气、废水的资源利用效率,变废品为产品,并向下延伸产业链。

发展循环经济对我省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宏大课题,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和努力。只要我们聚全省之智,集全省之力,坚持不懈地推进这项工作,相信3400万三晋人民‚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六论:让‚文化资源‛活起来

转型是跨越的支撑,跨越是转型的目标。可以说,要想实现跨越,必先倾力转型。

山西转型离不开文化,因为我们除了拥有丰富的地下资源——煤炭,还坐拥令人羡慕的地上资源——文化。‚煤‛和‚文化‛对山西来说如同鸟之两翼,两翼展翅山西才能高翔。所以,从挖煤到挖文化既符合山西的转型实际,又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再者言,文化的复兴最终代表着发展的复兴,因为所有的发展无不是社会文化的集中反映。

胡锦涛总书记在上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袁纯清书记在近期省内调研时也明确指出:‚山西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是有条件、有基础、有空间的,是大有可为的。文化产业应该成为山西发展的一翼,更应该成为转型发展的先头部队。‛

客观地讲,近年来我省向文化产业迈进的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去年省政府出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新的支柱产业;年底又如期完成了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的阶段性任务,为根本上扫除文化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奠定了基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大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文化‚五个一工程‛由此在各市全面推开。但是,我们所作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效,与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并不吻合,与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时代要求尚有差距,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距离很大。

我省文化资源的‚盘子‛究竟有多大?盘点家底,我们的清单里有一大串独一无二的称号:表里山河、戏曲之乡、民歌海洋、佛教圣地、晋商家园、古建筑博物馆、壁画艺术宝库、华夏文明主题公园……这些都是,但不全面。山西的文化资源还应包括老陈醋、汾酒、万荣笑话等一大批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特产‛,我们的面食、剪纸、木版画等充分反映民风民俗的历史传承也均属此列。不仅如此,众所周知的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博览会展、旅游休闲等,无不是可以大力演绎本地文化的产业资源。

然而,资源不等于财富。要实现从资源到财富的转变,关键在于和市场的对接,也就是让资源在市场中‚活‛起来。唯有此,我们才能完成从自然人文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跨越。实践证明,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文化产业2009年8400亿元的增值是最好的注脚。

那么,如何将文化资源与市场进行对接呢?

袁纯清书记在调研中要求 ‚在这方面要下点儿工夫,做点儿文章‛,并就依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具体指出: ‚要尽快形成产业化的载体、企业化的团队,找到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要分层研究文化景点,重点抓几个具有国家级意义的文化符号;要把 ‘华夏文明看山西’这个概念做实,再推出一批精品力作。‛袁纯清还以自己的工作实践鼓励大家:‚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只要能想到,就一定能做到。‛

反弹琵琶不难发现,我们的文化资源没有‚活‛起来的原因固然很多,如市场要素不够、骨干企业不多、开发规模不大、品牌效应较弱、创新能力不足等等,而最根本的,恐怕是我们对文化资源内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产业的定位还不够准确,发展的思想还不够解放,行动的眼界还不够开阔。

围绕‚让文化资源活起来‛这一主题,深入理解文化资源的内涵实质,遵循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我们必须在如下五方面作出实质性的努力,以推动我省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第一,大作品表现。五千年的文明史使山西汇集了浩瀚的文化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不尽的创作源泉。大视角、大制作、大场景,出大戏、出大作、出大片,方能既叫座又叫好,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第二,大集团运作。任何项目开发都离不开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撑,实力永远是无可争辩的话语权。开发文化资源尤其如此,无论是高起点规划,还是强力度实施,都需要实力雄厚的大集团运作,小打小闹不仅成不了大气,还可能起到破坏性作用。

第三,大景点支撑。没有重点就难有印象,有了龙头才能带动全身,因此必须确立大景点支撑战略。各地都要全力打造好那些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国内外负有盛名、具有品牌影响的景点,以支撑和带动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第四,大服务承载。此举涉及文化产品、旅游景点、基础设施、交通安全、信息咨询、医疗卫生等诸多方面。我们既要在吃、住、行、游、购、娱等硬件设施上下工夫,又要在社会生态环境等软件建设上下工夫,要用大服务承载文化大发展。

第五,大会展集聚。省城太原有诸多有利条件。气候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地理上,紧靠京津,承接东西,连接南北,便利八方;优势上,物产丰富,成本低廉,设施齐全、消费能力强。因此,太原培育会展品牌大有可为。

不久前,在省委中心组学习报告会上,袁纯清书记就全省城镇化建设讲话,‚历史‛‚文化‛等字眼是其反复强调的要素。由此看来,文化资源不仅是我们可以直接拿来赚钱的本钱,还能以元素的形式贯穿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无声地诠释可持续、科学、和谐等发展理念。

七论:用世界眼光开放招商

山西作为内陆省份,对外开放不足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短板之一。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各地调研后也认为,开放引进不足是山西发展的薄弱环节,并提出 ‚要利用自身的劳动力、矿产、土地等资源优势,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实现对外开放的新跨越。‛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同多数内陆省份一样,经历了一个不断自我解剖、不断扫除障碍、不断取得成就的曲折而艰难的开放进程。特别是2006年全省对外开放大会后,通过搭建两届‚煤炭博览会‛和 ‚沪洽会‛‚港洽会‛‚珠洽会‛,以及借助4届‚中部博览会‛等众多平台,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实现了新的突破。目前,在晋投资外商涉及国家和地区已超过40个,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3家、18个项目落户山西。但是,如果把山西放到全国省区市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大格局中,山西对外开放的步子还是明显小、明显慢。‚十五‛末期,山西实际利用外资在中部6省排在倒数第一。2009年,山西实际利用外资13.5亿美元,按照商务部口径为4.93亿美元,无论哪个口径在中部排位都是垫底。再与周边省区同年利用外资数据相比,陕西15.1亿美元,内蒙古29.84亿美元,河北36.9亿美元,河南48亿美元,我们也还是处于末位。必须老老实实承认,在新一轮的开放进程中,山西的的确确是落后了。

我们决不能甘居落后,我们必须奋力赶超。那么,在此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攻坚期,我们怎样才能 ‚三步并作两步走‛,尽快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呢?

在基层调研的一个多月中,袁纯清书记与干部群众谈的最多的是如何开放招商。‚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必须以开放的胸怀、主动的姿态,积极走出去,引进项目、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引进人才。从一定意义上讲,开放即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产业的梯度转移和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项目,谁先发现谁就有可能先获得,谁就有可能先发展。‛‚发现即发展,开放即发展,招商决定发展。‛‚要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实现对外开放的新跨越。‛

用世界眼光开放招商,袁纯清书记一锤定音。这既是山西推进转型的现实选择,也是山西实现跨越的必由之路。

何谓世界眼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都必须在与世界的交往与互存中发展。山西也是如此。世界眼光,对于山西来讲,就是要站在全球化、现代化的高度,用人类历史发展的眼光和世界经济潮流的坐标来审视自身的发展,从而确定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的目标和路径。有人说,我们天天在讲全球化,经常与跨国公司打交道,怎么还会缺少世界眼光呢?事实上,真正的世界眼光,不是简单的引进,而是在把握全球大势、权衡利弊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引进符合产业转型发展、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由此观之,世界眼光实质是一种地球村意识,一种全局性的战略思维。

用世界眼光开放招商,就要把开放招商作为扩大内需的切入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省围绕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内引外联,戮力招商,为扩大内需、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海量资金支持,增强了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底气。‚十二五‛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复杂多变,扩大内需依然是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核心任务。因此,我省要把开放招商作为扩大内需的切入点和抓手之一,大招商、招大商,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消费增长,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用世界眼光开放招商,就要把开放招商作为转型发展的创新点。我省要实现转型发展,单靠目前的资金、技术和实力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借用外力、借用外资、借用外智,进行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大范围的市场化运作、大动作的对外开放,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要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全面改造和提升煤焦冶电等传统产业。在做强做大装备制造、煤化工、新型材料等新兴产业方面,我们的目光要瞄准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以企引企,以资引资,以商招商,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为经济起飞提供强劲支撑。

用世界眼光开放招商,就要把开放招商作为延伸发展半径的着力点。山西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要以宽广视野延长发展半径,融入区域发展的大格局中。山西承东启西、连接南北,要勇于成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大通道。一方面要加强与中部省份、黄河经济圈的经济合作交流;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融入环渤海、携手长三角、联动珠三角的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山西与各经济增长极间的经济、文化等诸领域的合作交流,促进山西经济的区域联动与融合发展。

说到底,开放招商,就是引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用世界眼光开放招商,无疑将为山西配臵上全球经济的先进驱动力,引领山西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实现新的跨越。惟此,山西‚十二五‛必将有所作为。我们拭目以待。

八论:从战略高度加快城镇化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城镇化加速期。省委书记袁纯清在近期市县调研中,几乎每到一地都讲城镇化问题,还亲自牵头进行《山西城镇化推进战略研究》。袁纯清特别指出:‚要把握机遇,发挥优势,从战略高度加快城镇化进程。‛

凡是对社会结构和现代化进程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城镇化是个大问题,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经阶段。分项观之,城镇化吸引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臵,是扩大就业、扩展市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城镇承接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农村人地紧张的矛盾,从而推进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有利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差别。可以说,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认为,21世纪影响世界的两件大事之一就是中国的城镇化。这是因为13亿人口的规模和相对偏低的城镇化率,蕴含着具有全球意义的巨大内需空间。将近二十年来,中国经历了空前绝后的城镇化过程,而新一轮城镇化浪潮正在到来。就山西而言,城镇化是又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科学、合理、快速、有效地推进城镇化,就可顺利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尽快实现一个欠发达省份的跨越发展。

近几年来,我省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水平稳步提升。2009年底,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5.99%,接近全国46.6%的平均水平。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存在两个突出问题,影响和掣肘着城镇化的进程。一是总体水平低。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人均GDP1000美元的地区,城镇化水平应在60%以上。而山西2009年人均GDP3154美元,城镇化为45.99%,明显低于60%。可以看出,城镇化水平滞后,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相称。二是功能布局差。一般而言,一个城市的人口在100万到400万之间其净规模收益最大。而山西的11个地级市中,城镇人口除太原市超过200万,其余7个市刚超过100万,还有3个市不达100万。可见,城市规模偏小,难以形成积聚效应。区域中等城市和小城镇也多数规模偏小、功能不全、设施缺乏、环境不佳,积聚辐射能力有限,区域带动作用不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种种,主要是城镇化进程中重建设而轻发展,城镇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尚未形成城乡一体的发展模式,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

我们必须正视这些差距,我们必须解决这些问题。要提高对推进城镇化重要性的认识,总结以往城镇化实践中的经验和不足,按照袁纯清书记的要求 ‚从战略高度加快城镇化进程‛,使城镇化成为山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

从战略高度加快城镇化,就要精心谋划和科学布局。要综合考虑自然特点、经济发展、人文历史等因素,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从省会城市圈到地级和县级区域性中心城市,从县城到重点镇,构架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互促互动的城镇体系。围绕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环境、社会环境完善城镇功能,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健全要素市场体系,发展社会事业,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要。高起点规划、高水准建设,着力提升城镇品位。把历史感、生态性、文化味有机结合起来,让建筑有内涵、城市有灵魂,把山西历史文化底蕴充分体现在城镇建设中。

从战略高度加快城镇化进程,就要提高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太原城市圈是重中之重,要以扩容提质为重点,改旧城、保古建、建新区、创精品,提升市区的建设水平、管理层次和文明程度。区域性中心城市是重要节点,要发挥优势,找准定位,建设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大中城市,形成若干个有活力的城镇群。县城是重要支点,要把人口更多地向县城集中,把新兴产业更多地向县城布局,把各类生产要素更多地向县城聚积,使县城具有比较充分的城市功能。中心镇是坚实基础,要形成各自的产业特色、文化特色、景观特色,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城镇化建设的新亮点。

从战略高度加快城镇化进程,就要加强对城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注重学习城镇化新知识,借鉴国内外城镇化的经验,加强政策研究,完善相关制度。要有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吸纳更多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到城镇化当中来。县一级城市要积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

加快城镇化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行动,是山西‚十二五‛时期转型发展的新的目标点。可以说,如果我们山西要实施赶超战略,那么首先要在城镇化上赶超;如果我们山西要实现跨越发展,那么首先要在城镇化上跨越。当然,城镇化是一个渐进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认真对待,尽快做起。

九论:学习学习再学习

当前,山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如何实现一个能源大省的发展转型,是最现实最紧迫的课题;如何实现一个欠发达省份的跨越发展,是社会的关切和群众的期盼。

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知识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再次凸显出来。怎么办呢?省委书记袁纯清在最近的一系列调研活动中反复强调:‚在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要加快转型步伐、实现跨越发展,必须重视学习、加强学习,促进干部素质提升的新跨越。‛这既是对破解发展难题提出的根本性应对之策,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增强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当今社会乃信息社会,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当今社会乃知识社会,知识海量并不断更新是其显著特点。在这样一个信息社会、知识社会,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成为必然要求,学习成为衡量干部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的重要标尺。

在推进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和解决‚知识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世界眼光的养成和战略思维的具备离不开学习,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调控能力的增强离不开学习,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开拓离不开学习。一言以蔽之,山西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我们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不错,学习本身还不是创新,但创新必定有赖于学习。学习者智,学习者胜。只有学得好,才能发展得好;只有学在前头,才能走在前头;只有学得更多、更深刻,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引导权;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重视学习、加强学习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更应当成为每个领导干部的自觉行为和良好习惯。

应当说,我们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还是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但也不可否认,在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中,还存在着不愿学、不勤学、不真学、不深学、不善学的问题,更没有把学习作为一种自觉行为和良好习惯,作为一种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因此,现在强调重视学习、加强学习,很有针对性,十分必要和重要。其实,山西作为欠发达省份同发达省市的差距,从表象上看,似乎是经济总量、人民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程度的差距,但从实质上看,却是思想观念、思维能力、知识素养、科技水平、发展眼光上的差距。一句话,就是学习上的差距。我们的学习热情、学习氛围、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同发达地区的干部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深刻的、清醒的认识,激起我们的警觉,认真地、迅速地加以改进。

历史和现实已经反复证明,无论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集体、一个个人,只有热爱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持续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增强本领、强化能力,顺应时代潮流,应对各种挑战,把握难得机遇,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和责任。否则,就一定有‚知识不足、本领恐慌‛之虞,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完不成历史的使命,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难免落伍和被淘汰。

从现在起,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山西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实施赶超战略,推进转型发展,实现跨越发展,必须有新的思路和战略布局,必须选择科学的路径。新阶段、新思路和新发展、新要求,有许多重要课题迫切需要我们去研究、去破解,特别是在煤、焦、冶、电等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循环化发展上,在培育壮大煤化工、环境保护、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新兴产业上,在加快城镇化步伐、构建中心城市圈、优化城镇布局、提升城市品位上,都需要全省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具有新理念、新视野和新知识、新本领。遗憾的是,我们一些领导干部却对特色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更缺乏时代精神、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这样的知识结构必然眼界受限和能力缺失,是很难适应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此提出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并强调要在全面学习以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特别要加强新知识新本领的学习,以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宏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尤其是具体组织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能力。

要盯住跨越发展目标,围绕转型这一主线,加强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新理念、新思维的学习,加强对经济发达地区成功经验和发展路径的学习,加强对扩大开放和大招商、招大商思路和方法的学习,加强对国家支持发展的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和信息的学习,加强对提升传统产业及循环经济知识的学习,加强对新的产业形态和科技前沿知识的学习,加强对煤化工、新能源、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学习,还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及板块经济的学习,加强文化资源与市场对接模式、路径的学习,加强城镇化战略并分层推进相关知识的学习。须知,诸多领域蕴藏着可观的空间,诸多新知识新信息中隐含着巨大的商机。我们惟有通过学习,才能及时发现这些发展空间,准确捕捉这些商机,并在这一过程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领导能力,成为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称职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是21世纪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的内在要求,更是山西实施赶超战略、转型跨越发展的呼唤。群众需要学习,干部需要学习,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尤其需要学习。

十论:真干大干加实干 ‚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跨越发展为目标,在中部崛起和全国竞相发展格局中再造一个新山西。‛在7月29日召开的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省委书记袁纯清向3400万山西人民发出了振奋人心的号召。这是誓师会,这是动员令,这是宣言书,这是进军号。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尤其是作为引领者和组织者的各级领导干部,其状态如何至关重要。正因为如此,我们提出要全面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的建设。要以解放思想为重点,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要以全面学习为重点,加强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要以操守养成为重点,加强领导干部的廉政建设。在此,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以提振精神、扎实苦干为重点,全面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

我们所以特别强调作风建设,是因为山西要在‚一煤独大‛的基础上实现转型,要在欠发达省份的状态下实现跨越,没有选对道路就决不回头的精神,没有攥紧拳头拼命苦干的作风,是万万不行的。经济转型好似自身博弈,你要改旧为新,新中求新,无中生有,有中生有,就得有一种凤凰涅槃的精神;跨越发展就像体育赛跑,本身已经落后,只有加油跑、拼命跑,才有可能超越对手。恰如袁纯清书记在调研中讲到的:‚改变经济欠发达状况,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关键在干部,出路在苦干。只有舍得干、埋头干、加劲干,才能尽快改变城乡面貌,才能不辜负老百姓的期许。‛

应该说,我们山西的干部队伍整体上是好的,工作作风方面是踏实肯干的。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谋划经济发展,身先士卒实干,老百姓是认可的、满意的。但是,与实现转型的新要求相比,与跨越发展的高标准相比,我们山西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工作作风方面还有这样那样的差距和不足,以至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些干部缺乏责任意识,无心去大发展。对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严峻形势缺乏认识,心思没用在发展上,更想不到大发展,满足于资源优势下的小日子,沉醉于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思想疲沓,行动迟缓,在得过且过中打发时光。

一些干部缺乏赶超信心,无胆去大发展。由于近些年我省在全国的排位连续下滑,加之几起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导致一些干部缺乏大发展的胆气和信心,或认为山西赶超已经无望,或认为只要不出乱子即可,稳重有余,闯劲不足,更不敢‚跳起来摘桃子‛。

一些干部缺乏实干精神,无力去大发展。思想疲沓,行动迟缓,养尊处优,熬时混日,乐于务虚,懒于务实,不去真心调研,不抓工作落实,不愿带头苦干,习惯于按部就班,紧要时敷衍塞责,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

我们要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使其适应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要求,就必须解决以上 ‚三缺三无‛的问题。省委召开的全省领导干部大会就此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指明了若干工作重点。袁纯清书记在前一段各地调研中也多次讲到干部作风,并针对存在问题强调:‚提振精神,转变作风,要大干不要小干,要真干不要假干,要实干不要虚干。‛ 真干不要假干,就要走出窠臼,改旧图新。其一要从煤炭的依赖中走出来。不仅要以煤为燃料,更要以煤为原料,以煤为资本;不仅要发挥煤的传统优势,更要发挥煤的转化延伸优势,真正实现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其二要从政府依赖中走出来。企业不要一味依赖政府,下级政府不要一味依赖上级政府。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要强化,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施政主体作用办大事。其三要从内陆经济思维定势中走出来。不能简单理解 ‚梯度推进‛,在沿海发达地区后面亦步亦趋。世界变平变小了,内陆地区同样可以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弯道超车。

大干不要小干,就要登高望远,执著赶超。要有世界眼光,要有战略思维,要从守成求稳的心态中解放出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快步紧走,戮力赶超。要起点高,立意远,心思大。要下工夫策划、论证、出台一批大项目。新型煤化工要做强做大,力争产生一批百万吨级的标志性现代煤化工项目;招商引资要放眼国际,力争更多的世界500强在山西落户开花;城镇化要速度质量并举,在进城农民工融入城镇的问题上实现突破。

实干不要虚干,就要埋头苦干,务求实效。干事业,做事情,最需要的就是实干精神。干部不是看说得多好,表态表得多好,而是看你在工作上有没有实招,能不能把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我们要在党员领导干部中提倡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的良好风气,工作目标要切实,措施要扎实,作风要务实,效果要真实。对于认准了的事情,要加快节奏,雷厉风行,狠抓落实;对于部署了的工作,要督促检查、一抓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要改进文风会风,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迎来送往中摆脱出来,腾出精力想大事、谋全局、促工作、抓落实。

袁纯清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第6篇

(七)勇当转型跨越发展的领跑者

以解放思想和提升干部素质为先导,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这是袁纯清同志讲话第三部分的总题目。将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摆在与解放思想同等重要的位置,放到同样的高度,一方面说明两者互相作用,互为因果;另一方面则表明在转型跨越发展中,干部队伍中或多或少存在“保障性”不强、“执行力”不足的问题,要下大力气加强思想、作风和本领建设。

关键词:素质提升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名利观、权力观,做学习型、知识型、实干型的干部

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袁纯清同志讲:山西面临的最紧要问题是干部队伍对大发展思想准备不足。

全国各地千帆竞发,中部和周边竞相崛起。可以说,发展脚步催人急。然而,我们的干部队伍是走在发展的前列,还是慢悠悠随大溜;是一心扑在发展上,还是在得过且过中打发日子;是跳起来摘桃子,还是四平八稳、缩手缩脚……看看周围,敢想敢干敢谋发展的大有人在,麻木胆小本领不强的也不乏其人。

人们常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实现发展转型,关键是干部转型;干部转型,首先是思想转型;而思想转型有赖于干部的素质提升。

袁纯清同志倡导领导干部要以正确的政绩观、名利观、权力观来提升素质,做学习型、知识型、实干型的干部。他启发大家,首先要有世界眼光,这点已成为领导干部的基本素养。因为认识省情和发展阶段离不开世界眼光,科学定位产业布局和发展路径离不开世界眼光,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同样离不开世界眼光。一句话,就是既要立足山西看世界发展,也要放眼世界看山西的发展。就拿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来说吧。今年上半年,山西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2721,同比下降了43.03%;而南非、印度等国家近年来则一直控制在0.03左右。比是一种思想解放,比也是一种素质提升。由此可见,用别人的眼光来开阔自己的视野,用别人的创新来丰富自己的路径,用别人的经验来提高自己的本领,不失为一种提升干部素质的好方法。

怎样才能具备洞察世界的眼光,除了学习,别无二法。学习的本质是改变,改变你的观念、思维、境界。现在,与其说我们的干部知识不够、本领不够,不如说是我们的干部学习不够。学习的过程就是提升素质的过程。袁纯清同志告诫领导干部,热不热爱学习,善不善于学习,已成为当下学习时代、知识时代衡量干部的重要尺度;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已成为一种新的工作业态。

关键词:作风转变

坚强有力、奋发有为,不松懈、不折腾、不观望,勤思勤为不懈怠、脚踏实地不飘浮、立说立行争朝夕

在一些地方,“发展是硬道理”只挂在嘴上、写在墙上,领导干部不去想大发展、不敢干大发展。时间久了,便成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正像袁纯清同志所讲:干部队伍中,对大发展的思想认识、重视程度和行动措施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高度和力度。在转型跨越发展的今天,满足于过靠煤吃饭的小日子,沉醉于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习惯于按部就班,这显然不合时宜;热衷于面子工程剪剪彩,迎来送往喝喝酒,基层调研招招手,这势必会在发展中掉队;以文件贯彻精神,以会议落实行动,以拍脑袋代替科学决策,这肯定要坐失良机,遗患一方。

山西必须有大发展,这是形势所逼,群众期盼。抓干部作风就是抓发展,好作风是实干出来的。右玉县18任县委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半个多世纪咬定童山秃岭绿化不止的“右玉精神”就是很好的佐证。转型跨越发展,需要良好的干部作风的支撑。当下,干部作风已成为迎风招展的一面旗帜,群众的眼睛盯着,发展的鼓点催着。领导干部只能做发展的拓路者、领跑者,除此别无选择。

干部作风要转变,最重要的一点是有敢闯的勇气。袁纯清同志在讲话中激励大家:能否转型、何时跨越,关键看领导干部是否敢闯敢冒。要在关键环节和

重要领域大胆探索,比如在资源开发上闯,通过中南部铁路建立自己的出海大通道;在新兴产业发展上闯,打造山西新的支撑点。要敢于和善于破解难题,越是面临难题,越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越要有勇气、有担当,越要不观望、有紧迫感。

当今时代,“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决非危言耸听。领导干部必须从守成求稳的心态中解放出来,真干不要假干、大干不要小干、实干不要虚干。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勤思勤为不懈怠、脚踏实地不飘浮、立说立行争朝夕。

关键词:能力建设

谋发展、干发展、能发展,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有办法、有主意、有对策,说话有人听、有人跟、有人干

一定程度上讲,领导干部决定着事业的成败。转型跨越,也不例外。

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担当起转型跨越发展的领导者、领跑者,除了要解放思想,有较高的思想境界、扎实的工作作风外,能力建设必不可少。正应了那句俗语:打铁先得自身硬。

领导干部要具备解放思想的能力,谋发展、干发展、能发展的能力,首先得有战略思维。“境界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发现即发展”“在煤上解放思想是山西最大的解放思想”--袁纯清同志讲话中不时闪现的这些十分新颖、含义丰富、立意高远的妙语,旨在提示每个领导干部,要做到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时常关注政策的走向、世界的走向、科技的走向,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主动,在战略把握上高人一筹。

领导干部要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有办法、有主意、有对策,说话有人听、有人跟、有人干,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结合”的本领。人们谈论有些干部,善学习、有知识,思想新、眼光远,作风硬、德行好,但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工作总是没起色。这问题恐怕就出在“结合”上。领导工作难在“结合”,高在“结合”,贵在“结合”。袁纯清同志勉励领导干部,主要在用好政策与破解难题、在项目策划布局与项目推进、在改革发展与安全稳定“三个结合”上下工夫、长本领。

袁纯清同志还向大家推荐了 《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意在借用“罗文精神”,要求领导干部不怕困难,着力执行,决战决胜。能力,是一个人的本领、力量,也是一种工作、精神状态。在转型跨越发展中,群众希望从领导干部身上看到这一切。

相关链接

山西“十二五”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GDP年均增长13%,GDP总量力争达到17000亿元,努力实现翻番;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财政总收入达到34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800亿元,实现翻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投资总量力争超过5万亿元,年均投资达到一万亿元;工业增长年均超过15%;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城镇居民收入 “十二五”末超过三万元,农民收入超过9000元。

名词解释

上一篇:几起典型的事故案例下一篇:下洼镇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