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

2024-08-08

把握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精选6篇)

把握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 第1篇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地把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定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基调。把科学发展确定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建立在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准确把握基础之上的。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同时,随着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国发展出现一系列阶段性新特征,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人民群众对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期待。事实表明: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因此,以科学发展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待,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现科学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我国已经进入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是因为,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等,无不与经济发展方式不够科学、比较粗放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综合判断国内外形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因此,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贯彻“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涵,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的具体体现。

把握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 第2篇

从1953年开始我国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理解“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要把握五个一:高举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一个着眼点——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生活新期待;确定一条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一个动力——深化改革开放;确立一个目标——为全面实现小康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同时,要抓住两个重点即“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

“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对此,要把握三点:一是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今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确立“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基础。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发展阶段看,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现在实现的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从发展目标看,人均GDP排在世界99位,人均国民总收入排在100位之后,追赶发达国家水平的路还很长;从发展过程看,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改革和发展处于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二是正确理解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实现人均GDP翻两番目标,解决保障就业、消除贫困、发展不平衡等突出矛盾和问题,都要靠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 “总钥匙”,我们必须不断推动发展再上新的台阶。三是正确理解科学发展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这在本质上是发展还不够科学的表现。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不到10%,但消耗的资源却占到全球三分之一,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所以“十二五”规划的具体主题实际上就是“富民”。

“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二五规划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建议提出的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新特征。

把握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 第3篇

关于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2010年是新世纪以来发展环境极为复杂、各种挑战极为严峻的一年, 是天津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要求, 按照市委九届七次全会工作部署,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着力构筑“三个高地”, 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 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 国民经济继续平稳协调较快发展, 实现了实际工作、效果和水平好于上年的奋斗目标。主要有六个特点:

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4%, 总量达到9108.8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 提前一年实现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总量目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68.8亿元, 增长30.1%。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0.8%。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5%。经济运行总体协调健康, 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 高质量、低消耗。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7%, 新投产项目贡献率达到65%, 利润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八大优势支柱产业比重达到91.6%, 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 淘汰落后产能计划超额完成。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累计开发新产品536项, 专利授权量首次突破1万件, 全社会研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2%。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4.18亿吨、1008.6万标准箱, 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727.7万人次, 均实现较大增长。全年举办各类大型展会150余场, 接待国内外游客再创新高。

需求拉动呈现新格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11.4亿元, 增量连续3年超千亿元, 增幅连续12个季度超过30%。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先进制造业、新兴服务业和市政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入持续加强。近年推出的940项重大项目全部开工, 其中450项建成或基本建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4%, 在国家鼓励政策带动下, 家电、汽车等商品持续旺销。外贸出口增长25.5%, 与投资、消费增长趋于均衡。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市级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666项减少到495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进展顺利。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三年实施计划基本完成,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步伐, 功能区建设全面推进, 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发挥效益。全年新区经济增长25.1%。招商引资势头良好, 全市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08.5亿美元, 实际利用内资1633.8亿元。

城乡统筹展现新面貌。农村“三区”联动发展, 示范小城镇四批试点有序推进, 累计竣工农民还迁住宅1150万平方米, 农村城市化率达到60%。31个示范工业园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基本完成, 累计签约项目920项。新增设施农业10万亩, 进入产业化体系农户达到83%, 粮食连续七年增产丰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载体功能持续增强, 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一批特色街区、都市工业园区相继完工, 中心城区231座楼宇入驻企业超过1万家。全年区县生产总值增长21.7%, 财政收入增长38.7%。

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高标准实施了20项民心工程。全年新增就业45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3.5%和10.5%。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680万平方米, 向7.8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房补贴, “城中村”改造全面实施。将城乡居民纳入医保范围, 参保率超过90%, 城镇五险参保人数都有不同程度增加。65岁以上老年人享受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奋战30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生态城市建设三年计划基本完成,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良好天数保持在300天以上。

2010年是“十一五”时期的最后一年。五年来, 特别是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 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 抢抓机遇, 开拓创新, 攻坚克难, 顽强拼搏, 全面实施“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 推动各项工作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 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 比“十五”时期加快2.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6.4%, 比“十五”时期加快2.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2.7%, 累计完成1.9万亿元, 是“十五”时期的3.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6%, 比“十五”时期加快4.2个百分点;利用外资和内资年均分别增长26.7%和36.9%;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1%, 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10.7%和9.6%, 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累计新增就业186万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 比“十五”时期加快3.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4%, 保持“十五”时期增长水平。“十一五”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 为全市“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积蓄了能量、增强了后劲。

2010年是发展改革系统职能调整后全面开展工作的第一年。一年来, 天津发展改革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较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 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概括起来, 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一) 科学谋划长远, 高水平编制“十二五”规划。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 举发改全系统之力, 集全市人民之智, 编制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纲要, 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的9大项45个重点任务全部得到贯彻体现。目前, 规划纲要已经市十五届四次人代会审议通过。编制过程中, 我们广泛征求市领导和全市各方面修改意见, 建言献策活动共收到4000多条建议, 先后对纲要做了30次较大修改。同时, 我委还牵头编制了13个市重点专项规划, 组织有关委办局编制50个市重点专项规划, 指导各区县编制了区县“十二五”规划纲要, 调整完善了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并报市政府审定。

(二) 着力破解难题, 巩固和扩大应对危机成果。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 借鉴保增长活动经验做法, 去年牵头组织开展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活动。在半年时间里, 动员全市党政机关4365名干部, 组建565个服务工作组, 深入6194个企业、项目单位和村 (居) 委会开展帮扶, 协调解决各类问题5121个;推动各级政府部门设立907部24小时开门服务电话, 协调解决企业和群众问题6.87万个;落实行政审批再提速各项任务, 总体审批效率提高45%;制定并组织实施30条措施和相关配套政策, 取得实效。活动的成功开展, 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 提高了行政效能, 促进了社会和谐, 优化了发展环境, 扩大了天津影响, 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 加强监测分析, 准确把握经济运行走势。去年年初, 建立经济运行快速分析制度, 完善监测旬报制度, 最早提出“全年经济呈前高后低走势”的基本判断以及防止经济较大波动的措施建议。针对原油生产在天津市经济增长中作用较大、油价波动频繁的情况, 将国际油价和中海油油价纳入监测范围。下半年, 针对单位能耗完成全年考核目标难度较大的情况, 测算出不同降幅下全年能耗控制总量和削减量, 推动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和33家重点企业能耗旬报制度, 提出的全年单位能耗按下降1%分解的建议, 被市政府采纳。年内先后向国家发改委、市委、市人大、市政府10次汇报经济运行情况, 提出了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 发挥了参谋助手的应有作用。

(四) 狠抓项目建设, 积极推动投资增长与产业升级。按照“三个一批”的要求, 全面加强投资管理, 月分析、季推动、强督导、优服务, 有力保证了全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940项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300亿元左右, 占全市投资的50%以上;80项市重点项目开工面好于上年, 33项年内建成或单项投产;64项重点前期项目开工率达到50%以上。建立“十二五”重大项目储备库, 筛选入库项目2170个, 投资规模3.5万亿元。高度重视大项目好项目争取工作, 在国家宏观政策发生变化、项目审批要求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 主动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衔接, 中俄千万吨级炼油、中石化原油储备库、无缝钢管产品结构调整、临港造修船基地、北疆电厂二期、机场二期、国家海洋博物馆、中医一附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迁址新建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得到批复或取得重要进展。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 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30项, 落实中央资金18亿元。全面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争取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22项、中小企业技改项目40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 推动64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 年内19项建成投产;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我市获批成为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加大投资项目稽查力度, 对近三年我委审批、核准及备案的1261个项目进行自查和滚动排查, 配合中央专项治理检查组、国家发改委和市监察局进行多次检查抽查, 有效促进了项目的规范实施。

(五) 加快改造提升, 促进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全面落实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 建载体、抓环境、引主体, 集中力量打造服务业发展新亮点。新建提升改造了万达广场、和平路滨江道中心商业街等10个大型商贸设施, 梅江会展中心一期投入使用, 泰安道地区综合开发进展顺利, 60项重大服务业项目的220个子项目中, 竣工92个。大力发展创意产业、总部经济等新兴服务业, 推出第二批4家市级创意产业园区, 3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围绕区域总部、结算中心、销售中心等方面的50个重点项目, 研究提出市领导招商引资责任分工, 报市委、市政府批准后跟踪服务, 定期汇总反馈进展情况, 目前, 香港鸿富锦等24个项目已落地或开工。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家和我市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 由市政府印发。推动南开区申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获批。

(六) 切实强化管理, 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方面, 制定实施了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 积极争取2.7亿元中央资金, 升级改造了一批污水、垃圾处理项目, 3款节能汽车列入国家推广目录, 327辆燃气公交车、168辆新能源汽车投入使用, 3座加气站和100个充电桩建成。陈塘庄热电厂搬迁工作启动, 一热电关停转换进入实施。全年关停小火电机组12.5万千瓦, 淘汰钢铁140万吨、水泥60万吨、印染2500万平方米。循环经济方面, 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成为全国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61个单位进入第三批市级试点, 中日循环型城市合作项目协议全面完成。开发区、北疆电厂等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加快建设。利用循环经济专项资金重点支持12个项目, 建成后可新增年销售收入42亿元。低碳发展方面, 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由市政府印发执行, 牵头编制了排放权交易所发展总体方案, 我市成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省市。出色完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会议筹备工作, 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得到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秘书处、国家发改委高度评价。

(七) 改善民计民生,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业和收入方面, 配合市有关部门认定核准困难企业, 落实扶持政策, 切实稳定就业规模。牵头完善全市收入分配制度。密切跟踪收入分配、就业和社会保障运行情况, 不定期走访社区、市场、困难家庭, 向国家发改委和市领导报送多份分析材料, 得到充分肯定。稳定物价方面, 针对四季度食品价格持续快速上涨的情况, 及时提出并组织实施以“促发展、保两头、活流通、增储备、强监管”为主要内容的8项稳定物价措施, 迅速启动价格异常波动应急预案, 加大巡查检查密度, 开工建设了20个“农超对接”基地和4个分拨配送中心, 迅速开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 加大基本生活必需品储备和供应力度, 有效遏制了食品价格涨势。社会事业方面, 加固和新建中小学校舍102万平方米, 海河教育园区一期基本完工, 大学软件学院投入使用。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医大总医院二期等建成。文化中心工程全面加快, 天津电影艺术中心一期竣工, 国际邮轮母港、数字电视大厦一期交付使用。基本完成乡镇文体活动中心建设。新农村建设方面, 全面实施区县经济三年发展计划, 明确了郊区县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重点。示范小城镇前两批14个试点建成, 第三批全面开工, 第四批9个村镇先行启动, 华明镇城市最佳实践区被评为上海世博会优秀展区, 累计接待150多万名参观者。引黄应急调水、南水北调干线及配套工程顺利实施。29万农村居民饮水管网改造完成。城市建设方面, 天津港25万吨级航道拓宽工程完工;快速路西北半环建成通车, 市区77条配套道路投入使用;天津站地下交通枢纽设备安装, 地铁2、3、9号线进展顺利, 5、6号线可研获批;京沪高铁天津段铺轨, 西站主站房主体结构完成;津港高速公路一期通车, 112国道等3条高速公路加快建设。

(八) 深化改革开放, 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第二批金融改革创新20项重点工作全面完成, 渤海商品交易所成为全国最大的现货商品交易所, 中国航空产业基金落户, 融资租赁业合同余额占全国近四分之一, 推动6家企业成功上市, 发行企业债券48亿元。积极扶持民营经济发展, 中华民营经济基地一期综合开发全面展开。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实现城乡全覆盖, 基本药品中标价格平均再降10%。与兄弟省区市互动合作不断深化, 内陆无水港增至18个。参与筹备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中阿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东亚经济交流推进机构第六届物流分会等重大活动圆满成功。津蒙合作取得实质进展, 签署2个备忘录和7个具体合作协议。对口支援震后重建率先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新一轮支援新疆、西藏等工作顺利实施。

关于2011年发展环境的总体判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作了深入分析。总的看, 我国经济发展处在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良性循环转变的关键时期, 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互联。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 任务相当艰巨和繁重。

中央提出, 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安排经济增长8%左右, 主要考虑到今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 重点要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 引导各方面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节能减排、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 增长目标不宜定得过高。同时, 为应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要求, 增长目标也不宜定得过低。从目前国内经济运行的基本走势和增长潜力来看, 这个目标是必要的、适宜的, 经过努力可以实现。

对于这些重大判断和重大决策, 我们发展改革部门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 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 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 坚定必胜信心, 做好应对新的困难的准备。

综合分析, 今年我市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少, 但可能会遇到较大的困难、面临更多的矛盾, 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运行中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外需低迷不稳、贸易保护加剧, 加上国内产能过剩仍未缓解, 企业开拓市场面临更大困难。二是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国家对单位能耗和能耗总量实行双重控制, 新增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3个约束性指标, 并继续实行目标分解考核。而我市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转型需要时间, 完成节能减排任务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三是资金供给不再宽松。货币政策转向稳健, 贷款投放回归常态, 政府投融资平台监管更加严格, 资金紧张问题日益显现。四是价格形势错综复杂。流动性过剩、市场供应变化、生产要素价格刚性上涨、输入性通胀等多重因素叠加, 把握价格走势难度加大。

更要看到, 天津正处在科学发展的黄金期、攻坚克难的创新期、大有作为的发展期。经过多年努力, 特别是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人民的共同奋斗, 我们已经走上了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符合天津实际、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这就是, 科学规划引领, 大项目好项目实施, 三个层面协调联动发展等。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随着940项重大项目陆续投达产, 我市的经济总量将继续扩大, 质量效益还会提高, 为今后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 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推动天津发展跃上新台阶。

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 既要看到有利条件, 更要看到不利因素, 既要看到成绩, 更要看到差距和问题, 善于在变化的形势中把握机遇, 善于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创优势, 开阔视野, 奋发有为, 创造性开展工作, 更好地发挥发展改革系统对各级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关于2011年发展改革工作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是推动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的关键一年。做好2011年发展改革工作, 对于增强天津的综合实力、在新起点上实现更好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市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了今年全市工作总的要求, 这就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宏观调控政策,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一个排头兵”、“两个走在全国前列”、“四个着力”和“五个下工夫、见成效”的重要要求,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攻方向, 加快实施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 着力构筑“三个高地”, 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 深入开展“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实现“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为更好地体现这一总的要求, 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特别强调, 完成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必须牢牢把握主题主线主攻方向, 大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水平。具体工作中, 发展改革系统要做到“六个坚持”:一是坚持又好又快发展信心决心不动摇, 更加注重增长质量和效益,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坚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 切实抓好节能减排,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三是坚持大力加强自主创新, 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四是坚持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加快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 进一步增强载体功能、服务功能和综合保障功能;五是坚持加强社会建设, 保障改善民计民生, 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群众;六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 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节能减排指标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出口增长15%;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增长15%;利用内资增长20%。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 经济社会发展力争取得更好效果, 达到更高水平。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1. 生产总值。与“十二五”规划年均增速持平, 比去年年初预期目标低1个百分点。考虑了在外部环境变数较多的情况下, 打好“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这一硬仗, 既要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又要为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留有一定余地。实际执行中, 要在确保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 力争15%以上的总量增长。

2. 固定资产投资。今年投资项目统计制度将有较大调整, 500万元以下项目不再纳入统计范围, 受此影响, 上年基数预计减少200多亿元。初步汇拢, 各方面上报的5000万元以上项目计划投资4977亿元, 按大项目占比70%左右推算, 可确保全市投资7200亿元左右, 增长15%;实际工作中力争达到7500亿元以上, 增长20%。

3.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我市物价走势与全国基本一致, 粮食、蔬菜等食品价格上涨压力较大。初步测算, 去年价格上涨对今年的翘尾影响大体在2个百分点左右, 今年新涨价因素在1.5个百分点左右。考虑到市场的不确定性, 为留有余地, 该指标按控制在4%左右设定。

完成上述目标, 重点要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构筑高端产业高地

把调整结构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作为发展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 打好结构调整攻坚战, 进一步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体系迈进, 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竞争力。

一是改造提升制造业。继续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 促进产业集聚, 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 年内销售收入超百亿的集团达到30家, 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航空航天加速推进卫星和太空站建设;石油化工重点推动中沙碳酸聚酯等项目;现代冶金支持渤海钢铁向产业链高端延伸;装备制造抓紧建设北车、南车轻轨;电子信息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实施好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等项目。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 重点实施动力电池、中聚高清数字电视等20项研发转化项目。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洽谈、产品展示, 引导企业强化管理、创新营销。全力抓好生产要素供给保障工作。

二是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加强资本和要素市场建设, 引进和设立更多金融服务机构, 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 加快建设滨海中储物流园、环渤海绿色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等大型项目;支持发展投资管理咨询、软件开发和高技术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建设津湾广场二期等大型商贸设施, 基本建成泰安道地区综合开发项目, 打造一批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成米立方等20个重点旅游项目和梅江皇冠假日等10家五星级酒店;加强社区商业中心、标准化菜市场和早餐网点建设;积极拓展文化、老龄、网络、健身等多样化消费。新兴服务业。重点培育10家创意产业园、一批纳税超亿元楼宇。发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和会展经济。推动南开区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选择符合条件的区县开展市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三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好200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实施好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计划, 重点开发270项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 全社会研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 全面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 年内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500家、“小巨人”企业300家。深化科技合作, 打造10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新建40个科技企业孵化器、40个生产力促进中心、20个工程中心, 力争全年引进40个创新创业团队和100位高层次科技人才。

四是抓好节能降耗工作。这是今年发展改革系统的重要工作, 任务很重, 难度空前。要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严格落实责任。要进一步完善节能工作指标评价和考核体系, 继续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 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严把项目审批核准关, 严禁新上“两高”项目。要加快低碳经济试点城市和子牙“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 市级循环经济试点扩大到100个, 建成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产业链。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继续淘汰落后产能, 关停小火电机组20万千瓦, 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和电炉。

发展改革系统必须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首要职责, 具体工作中:一要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形势, 加强经济运行跟踪分析, 特别关注各项约束性指标完成进度, 对进展不理想的及时提出对策建议;二要抓紧研究制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 继续争取国家对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资金支持。三要积极营造创新环境, 培育3~5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拓展区。四要强化政府引导, 用好各类专项资金, 深入推动结构调整。五要逐步建立区县碳排放强度指标分解和考核体系, 落实碳排放控制目标。

(二) 全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 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 是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上水平的重要抓手, 是我们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制胜一招。必须继续按照“三个一批”的要求, 坚持不懈地狠抓大项目好项目建设, 以扩大增量促调整、促转型、促升级。

做好今年投资工作:一要抓项目进度。结合深入开展“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 完善政策、改进审批、强化服务, 健全项目建设长效帮扶机制。力争940项重大项目年内完成投资4000亿元, 确保70%的项目竣工;即将推出的180项大项目好项目上半年全部启动。二要抓招商引资。完善招商载体, 发挥好各级招商引资攻坚克难工作组作用, 重点围绕区域总部、结算中心、销售中心、创意及外包和龙头项目加大招商力度, 确保取得实效。力争全年引进内资1920亿元、外资到位额超过120亿美元。三要抓项目储备。继续深化完善储备项目, 落实规划、土地和环评等建设条件, 推动项目早日落地开工。四要抓资金筹措。进一步提升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能力。办好融洽会, 建立市场化招商模式。继续向金融机构推介项目, 力争全年新增贷款达到3000亿元。用足用好企业上市、企业债券、股权投资基金、集合信托、融资租赁等渠道, 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力争全年直接融资1000亿元以上。积极争取更多中央预算内资金。五要抓建设管理。切实抓好施工组织、资金使用等环节, 确保项目进度、质量和安全。善始善终完成中央扩内需续建、收尾项目。继续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投资体制改革。

(三) 更好发挥先行先试作用, 努力实现滨海新区跨越发展

坚持率先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互动发展、和谐发展, 全力打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攻坚战, 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

一是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制定实施新三年计划, 争取更多先行先试的国家改革试点。进一步理顺新区管理职能和权责关系。加强股权类和创新型交易市场建设, 搞好意愿结汇、离岸金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金融综合经营试点, 做大融资租赁业务。落实加快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深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征转分离试点。

二是全面推进功能区开发建设。基本建成中新生态城起步区, 加快生态住宅和五个产业园区建设;中心商务区年内10栋以上楼宇投入使用;南港工业区完成一期造陆、正式开港。建成中船重工造修船基地等项目, 抓紧推动新型运载火箭二期、中俄1300万吨炼油等项目, 开工建设北疆电厂二期、铁狮门双塔、洛克菲勒中心等项目。

三是加快建设综合交通体系。开工建设滨海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建成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南疆中化仓储项目, 抓紧神华煤码头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京津城际延长线、津秦铁路客运专线、西中环快速路等项目建设。建成津汉快速路、中央大道、集疏港公路等, 拓宽改造唐津、津滨高速公路。启动轨道交通建设。

(四)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壮大区县经济实力

加快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 继续推行区县经济发展三年计划, 全面落实郊区县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 深入推进农村居住社区、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统筹联动发展, 积极探索具有天津特色的农村城镇化新模式。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设施农业建设, 新建高标准种植业设施10万亩, 保持合理的菜地保有量;建设40个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和9个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区。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进入产业化体系农户达到85%以上。

二是抓好示范工业园区建设。高水平推进园区拓展区建设。落实好郊区县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重点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推动全价值链招商, 不断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 严防项目盲目引进和园区无序发展, 尽快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三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示范小城镇建设, 基本建成前三批25个试点, 高标准完成120公顷年度土地复垦任务, 全面开工第四批试点。新建农民还迁住宅1000万平方米, 竣工600万平方米, 20万农民迁入新居。启动农改非、村改居、集体经济改股份制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改一化”试点。

(五)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打好体制机制创新攻坚战, 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以改革开放促发展、促创新,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体制保障和动力源泉。

体制改革方面。继续清理和减少审批事项。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成5家国有企业集团重组, 推动优势企业上市。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组建北方演艺集团。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加速民营企业成长基地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重点工作任务。

对外开放方面。积极吸引大型跨国公司、中央企业来津发展贸易, 培育壮大本地出口企业。提高优质特色产品出口比重, 加快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科技兴贸创新等出口基地建设, 做大手机、半导体等传统产品出口。鼓励外向型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扩大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和节能环保产品进口。支持有条件企业加快“走出去”。深入开展津蒙经贸合作。

(六) 着力增强载体功能, 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 进一步增强载体功能、服务功能和综合保障能力, 加快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

一是高标准搞好规划。继续深化城乡总体规划和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实现规划管理“一张图、一体化、全覆盖”。进一步完善海河中下游地区、中心城区结构、区县总规、乡镇村庄规划。抓好“城中村”改造、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项目规划建设管理。重点打造梅江、侯台等一批大型公共绿地。出台地下空间、开敞空间、村镇建设管理规定。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城市道路450万平方米。地铁2、3、9号线建成投入运营, 铁路地下直径线铺轨, 加快建设地铁5、6号线。开工建设京秦高速公路天津段、塘承高速公路二期等工程, 建成津宁高速公路、国道112线, 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16公里。西站综合交通枢纽与京沪高铁同步投入使用。

三是深入整治市容环境。继续奋战300天, 力争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好效果。全面完成中心城区道路整修, 提升海河上游夜景灯光体系。做好旧楼区、

(七) 更加注重改善民计民生,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高标准实施20项民心工程, 全面落实困难群体帮扶解困政策, 扎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 切实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计民生结合起来, 让人民群众及时得到更多实惠。

一是积极扩大就业。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和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启动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计划。推进与国家共建创业带动就业实验区建设, 全年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整治, 社区基础设施配套达到80%, 实现里巷道路硬铺装。改造提升绿地2500万平方米, 新建改造26座公园。综合整治8080栋区县建筑和95条道路。

四是加快建设生态宜居高地。实施新一轮生态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张贵庄等13座污水处理厂。完成12项中心城区水系连通工程, 修建区县截污管道160公里, 启动独流减河治理工程。完成一热电关停工作, 外环线内10吨/时及以下246台燃煤锅炉改燃并网。植树造林20万亩。力争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天数达到85%以上。新增就业45万人。

二是稳步提高群众收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范围, 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促进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 企业单位劳动报酬总额力争增长15%以上。调增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 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待遇水平。继续提高优抚补助和低保、特困救助标准, 在医疗、住房、生活等方面加大困难群体帮扶力度。拓展增收空间和渠道, 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三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坚持以完善覆盖从业人员五项社会保险为重点, 实施更为积极、灵活的社会参保政策。提高医疗保障待遇水平, 减轻群众医疗负担。全面实施“建设三种住房、发放三种补贴”规划, 新建保障性住房1200平方米、19万套, 向8.5万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房补贴4.1亿元。

四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新建改造50所公办幼儿园。加快推进职教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 启动海河教育园二期工程, 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完成南开医院、肿瘤医院扩建工程, 加快胸科医院、天津医院、海河医院三期建设, 启动中医一附院、环湖医院迁址新建工程。基本完成文化攻坚战第一批重点项目。全面建成3800个村文化室。文化中心土建工程完工, 会展中心二期主体封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主体施工, 天津文学馆、书画院、环渤海传媒中心主体竣工, 团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开工建设。启动“科技工作者之家”项目建设。

五是保持主要农产品的供应和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全力保障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 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完善粮、油等重要商品储备和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制度。加强产运销衔接, 降低经营费用, 搞好“农超对接”和放心农产品流通。强化价格监管监测, 切实维护市场秩序。进一步完善价补联动机制, 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把握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 第4篇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高校要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强原始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能力、战略咨询研究能力和国际科技合作能力;要深入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人才评价聘用机制改革,不断完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制,推进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改革;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要加快建设高校创新体系,特别要加强基础研究与共性技术研发体系、支撑高质量人才培育体系、服务行业产业与区域发展体系、科技管理体系的建设。同时,高校要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部署实施“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和建设,实施重点科技项目,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试点。

规划提出,将多渠道、多形式增加高校科技投入,逐步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占科技投入总经费的比重,加大对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的稳定支持力度,鼓励高校采取多种方式对自由探索、专利申请、国际合作与交流等进行引导和支持。

把握十二五规划的主题 第5篇

实验班

金芦

国家发展改革委上月底召开全国“十二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出,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十二五”规划,必须根据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充分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上述认识与要求,基本反映了“十二五”规划的宏观背景。

十二五”主基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加快”,成败在“转变”,主题是改革,内容是创新。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近日,权威人士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就是在这样一个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开始的,尤其是中央决策层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十二五”规划在改革开放30年后继往开来的战略意义就非常强烈地凸显了出来。

按照这个主基调,“十二五”规划中,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2008年我国人均GDP排名全球第98位,“发展还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没有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国强民富就难以实现,各类社会矛盾也难以根本解决。”但发展方式在世情、国情和社情的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中,“不得不全面调整,走„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统筹兼顾‟的道路。”

可以很明确地说,„十二五‟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的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是有促有控的转变,是调优调强的转变,更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权威人士具体分析,改革是发展的必由之路,转变也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性的、战略性的转变,并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与改革开放的要求一脉相承。

在这个发展战略主导思想下,权威人士认为,“十二五”规划需要完成未来国家发展的六大战略任务。铸就内需主导的发展动力权威人士首先强调,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和长期战略,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内需为主导,这是大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扩大消费是提高经济内需型增长的根本途径。”权威人士给出了中国扩大内需的战略思路,释放我国的内需潜力,关键在扩大消费。从消费的需求看,重点在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从城市与农村来看,方向在统筹城乡发展,将农村巨大的潜在消费能力逐步转变为现实的消费能力。

“消费不仅连着增长,更是连着民生。”权威人士认为,扩大消费的关键,还是要大力提高群众的消费能力,“这就涉及到收入分配的问题。收入分配关系不仅关系消费能力,而且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甚至关系民心向背。”而解决此问题,涉及公平与效率、劳资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利益协调等问题。

除此之外,扩大内需另一个巨大潜力在于统筹城乡,也即城镇化。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会突破50%,意味着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工作和生活在城镇,这不仅会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由农民变成市民以后,其消费支出将大大高于在农村的时候。

“城镇化是事关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一定要把城镇化战略转折的机遇抓住,还要抓好,使其内需巨大潜力能够持续地、有序地释放出来。”他提出了我国“十二五”城镇化的地理布局,“要逐步形成以长江和陇海线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纵轴的两横三纵的城镇主干,同时需要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成一个从东到西、由南到北梯次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区域协调发展当中,东部地区未来的主要任务是,把“率先发展”的重点放在“率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而作为区域协调发展优先位置考虑的西部大开发,其今后十年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应更加注重雪中送炭,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特别是要加快新疆、西藏等地区发展,要采取特殊的扶持措施,把„输血‟和„造血‟相结合,使这些地区尽快发展起来。”

“在„十二五‟规划中,区域发展的另一个突出重点是,东部地区的发展空间将瞄准海洋经济,担负起建设中国海洋大国的战略任务。”权威人士介绍说,我国发展将由陆域大国向海洋大国拓展,“十二五”规划将全面启动海洋国土的战略开发,强化陆海统筹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维护我国海洋秩序,“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要推进西部大开发,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其中要通过发展海洋经济来拓展发展的空间。”

扭转区域发展不协调,另一个战略规划就是,需要进一步密切各区域经济的利益联系,打破区域的分割,构建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对此,他介绍说,“十二五”重点就是加大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力度,大幅拉近区域间的时空距离,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提高效率。现在正在科学规划,构建快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目的即是打破行政区划,形成流畅的区域经济体系。

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转变、赢得先机,最根本的依靠是科技,最关键的措施是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权威人士强调,“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下大力气,推进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提升发展品质和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由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

“当然,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今年,国家相继制定了科技、人才、教育三个方面的中长期规划,这都覆盖„十二五‟、在此基础上,我国“十二五”规划同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等领域重点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可以带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是现在全球都在抢占的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另外,他认为,我国已经是世界制造业大国,这一优势还要继续保持,“这就需要„十二五‟期间,一定要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培育自己的品牌、设计、跨国公司,使制造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与此同时,缘于我国长期面对大量劳动力就业压力,需要大力发展就业能量巨大的服务业,“过去我们很重视发展产品经济,取得了积极进展,现在还应当进一步重视服务经济。它可以带动就业和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十二五‟期间,我国的一些特大城市、中型城市,工业化程度已经很高,已到了可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发展阶段。”

据统计,目前,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只占42%,相对于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要低10个百分点。他指出,“服务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创造需求,也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实际上有利于拓展产品的市场。我们需要完善经济政策,改善发展环境,切实提高服务业比重,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优势。”

十二五规划主题浅析 第6篇

十二五”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十二五”规划纲要阐明了今后五年面临的发展环境,提出了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纲要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今后五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兼顾,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自从我国实行五年规划制度以来,社会各方面发展都得到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也不在少数。其中发生的悲剧也应该另我们深思,我们不该只看到成果,而不顾代价。我们粗放型的发展方式,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让国人痛心疾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发展当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加剧了。

未来五年,我们会进行怎样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会有怎样的转变,这是国人都很关心的问题。当然这也不是说把发展停下来,一味去搞方式的转变。转变也是在不断发展中进行的,发展是硬道理,那么方式的转变在哪里体现出来呢?就体现在科学的发展上。

上一篇:数学日记三年级100字下一篇:去深圳看海-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