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员面谈的评判标准

2024-05-24

增员面谈的评判标准(精选4篇)

增员面谈的评判标准 第1篇

主 题:增员面试时的评判标准 [转帖]

作者:豁然开朗email:

●情景模拟2004-02-19 22:59:05

*某营业部经理在进行决定性的面谈工作,增员的数量和质量都比较好,面试工作量比较大

*应聘者小A前来面试,小A:女性,年龄30岁上下,衣着普通,面部雀斑严重,容貌也较差,给人的第一印象难以接受

*营业部经理由于这次增员的人数和质量都还可以,看见该应聘人的外观后,内心已经决定不予录用,但出于礼貌,还是让应聘人做了一个自我介绍

*该应聘人是一个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在单位做质量检验工作,工作表现优秀,多次获得过“先进工作者”称号;先生的单位效益也不好,有一个小孩在上小学,家庭条件比较困难,表达断断续续,声音颤抖,很不自信

*由于营业部经理内心已经决定不予录用,于是就告知小A:性格比较内向,并强调面试需要身份证、户口本和简历,你户口本没有带不符合面试条件,我们暂时不会考虑,并且感觉你不适合做销售的工作,建议小A求职时可向其他的行业发展

*小A坚决表示要做销售的工作,因为她觉得这份工作可自己决定自己的收入,而且他坚信自己可以胜任,并可以回去取相关资料

●处理结果

*当时的时间是中午11:10,该营业部经理要求小A在12点前将材料送来,就对小A是否录用给予考虑。(该营业部经理知道50分钟的时间往返只有打的才能做到,而这对一个家庭条件不宽裕的人来讲是有压力的)小A犹豫了片刻还是很肯定地答应了

*12点前小A准时到达了,该营业部经理并没有看她的户口本就表示给予录用,并将为什么这样做和小A做了解释

*小A入司后各方面表现都比较突出并有良好的业绩表现

●解析

对于寿险营销而言,增员无疑是困扰各管理层的一个问题。要不要大力增员,增多少人才比较合适,增什么样的人合适做寿险营销,为什么销售员工觉得增员比做业务还难等等,关于增员的问题都有一大堆。增员在寿险营销管理工作中确实是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行业中流行一句话:培训不如训练,训练不如辅导,辅导不如陪同,陪同不如增员选择,可见增员选择工作在寿险营销管理工作的地位。

但当一个新人还没有开始进行销售工作时,如何去判断他将来是否适合这一工作岗位呢?学历高就能做好保险销售吗?过去做销售工作的就能做好保险销售吗?有人脉关系就能做好保险吗?年龄小就一定做不好保险吗?下岗人员就一定做不好保险吗?做营销管理的经常感叹:这些人也不在脑门上刻上四个字“保险天才”。

做营销管理的都知道增员的重要,有效的增员更重要,但到底什么样的人能做好寿险营销确实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案例中该营业部经理对小A的第一判断是做不好销售业务,他判断的依据是:第一,外表不理想第一印象不佳会带来销售中接触的难度;第二,表达能力弱,在给客户说明商品时可能也会碰到障碍;第三,面试的过程整体表现不自信,而自信是销售人员要求的基本素质之一。然而与他的判断相反的是当小A被录用后整体表现却是优异的。值得庆幸的是小A被录用了,如果她没有被录用,她根本没有表现的机会。应该说该案例中的营业部经理的表现也是优秀的,而事实上在实际*作中很多管理者不是这样处理的,以下是一些管理者经常的处理方法:

*由于小A的一些条件,如外貌、表达和自信心等方面表现不好,直接告知其不能被录用,或委婉的以一些借口如资料不全,学历不够等告知不能被录用,态度坚决,因为他选择的标准就是外貌、表达等一些最外在的标准

*因为小A的条件同样会给予拒绝,但如果小A积极的争取,表现出很强的获得该职位的意愿,很多

管理者往往会同意给予录用,因为这些管理者会认为良好的工作意愿也是做好销售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回复人:豁然开朗email:succeed910@sohu.com 2004-02-19 22:59:53 上面两种处理方法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第一种方案在于选择的标准上,外观、表达、自信是否就是衡量销售人员的标准,如果是,那小A为什么会在业绩表现上很优秀(这种案例并不是惟一,如日本的推销之神原一平);第二种方案问题来自于对良好工作意愿的衡量标准上,是否语言上的表达很想获得该岗位,就能代表其在未来销售工作中就将会有良好的工作意愿。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本案例中的营业部经理从内心决定不予录用到坚决录用的过程。

在面试小A的过程中,小A虽然有很多不如人意的表现,但同样还有不少优点(虽然不起眼)值得重视:1、年龄30岁,表示有工作经验,与人沟通应该没有问题;2、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表示工作态度端正,人品优秀;3、希望做自己决定自己收入的工作,表示她内心是一个自信的人,语言表达不流畅可能有紧张的因素;4、下岗后改变自我积极寻找工作,表示有较强的责任心。而真正让营业部经理确定录用小A是她在规定的时间取来了户口本。虽然是一件小事但说明的问题却不少:1、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了对小A相对困难的事,说明小A有守时守信的良好习惯;2、虽然这件事对小A有困难,甚至有些无理,但她却完成了,说明小A很珍惜这个工作岗位,并真心的想得到它,有些被面试者口头表示有强烈的获得该工作岗位的意愿,但面试者其实很难准确地判断其内心的真实想法;3、通过这件事,小A会有一种感觉,这份工作得来是不容易的,今后的工作中会努力工作好好的珍惜。

这么多有利的录用因素,您如果是个管理者是否会录用小A呢?

●相关管理建议

*外表形象、语言表达和人脉关系不是评判被增员人优劣的首要标准,工作习惯和工作态度往往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在寿险营销工作中取得成绩的重要条件

*工作习惯和工作态度的评判不仅仅是依靠语言表达来证明的,一个优秀的营销管理者应该通过细节的观察、过去发生在被面试人身上的经历甚至是像本案例中一样通过实验来有力的证明自己的判断*高质量的增员面谈对新人入司后的工作状态会带来重要的影响

(作者单位:太平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增员面谈的评判标准 第2篇

增员面谈就是保险公司通过面对面的谈话方式与面试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面试者的实际状况,以便做进一步的评估与甄选的过程。不少公司一直被大增员、大脱落的现象所困扰,面谈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留存率的高低,是提升营销队伍综合素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应该注意的是,面谈过程是甄选而不是劝说,是了解面试者内心的想法,测试他的个人修养、忠诚度以及自信心等,绝对不能走形式、走过场而敷衍了事。

具体在增员面谈中,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流程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建立必要的流程。在面谈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即增员面试表的设计与准备,绝对不能随心所欲、尽兴发挥。先要熟悉面试者的基本资料再导入面谈,注意发问的技巧,多倾听,不断发现问题并做好异议处理,最后要填写性向测试表,告诉面试者回去等通知,这样的面试才具备实效且有实际的意义。

二、掌握好对面试者的接待礼仪,不要过早下结论。在对面试者的接待上,不能过冷但也不能过热。有些面试官对面试者过于热情,使面试者容易对公司产生怀疑而适得其反。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我们更不能由于主观的判断就过早下结论。外向者不一定就能做好保险,内向者也不一定就做不好保险,选择是有双重性的。

三、通过引导性的问题挖掘面试者的内心想法。面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面试者,所以面试官不要说得太多,先通过引导性的问题挖掘面试者内心真实的想法。例如:你怎么看保险?想没想过可能遇到的困难?想要得到什么样的收入?家人会不会反对等等。

四、强调保险事业的价值但不要做过多描述行业的优势而做轻易的承诺。不要做出“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举动,这样很容易引起面试者的怀疑。要让对方知道保险事业的价值所在。千万不要因为面试者的犹豫、担心、对比而轻易承诺,我们即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又容易自找麻烦而破坏制度。

五、做好记录,并有适当的肢体语言配合。记录是对面试者最起码的重视,保险营销是一个神圣的工作,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适当的肢体语言可以强化面试官表述内容的坚定,同时也增强了面试者的信心。

六、让面试者清楚这个行业将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利益。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无论是想获得高收入,还是想体现自身的价值、赢得尊重,保险营销都可以实现他的梦想。未来的生活是由你今天的能力和努力决定的。

面谈结束后,我们要立即整理资料,确定结果并递送通知书并做必要的回访追踪,让面试者知道:不是谁都可以来做这项工作。我们应该知道一个道理,牛排好吃是因为牛肉本身就好吃,增员要选才,不让废人来;增员不选才,一切从头来。

《增员话术》第五章:增员过程

------------------

增员也是一项销售工作,所有的过程都是系统、连贯而可控的。成功的增员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与专业化推销流程一样,增员也有相对应的步骤。

一、增员的过程

增员过程可分为以下四步:

1.诊断(diagnosis)

——评估以往的增员经验

2.目标(objectives)

——建立各项增员目标;拟定理想的增员对象

3.方法(methods)

——准备使用的增员来源及面谈方法

4.评估(evaluation)

——实际成果与计划目标相比较,修订增员流程

二、增员流程图

增员活动的流程如下图:

在增员面谈中,我们要激发被增员对象对寿险工作的兴趣,设法帮助其下决心参加创业说明会,或者引荐给业务主管作进一步的面谈。

增员是成功吸引成功。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增加内涵,追求成长。同时树立服务意识。

寿险工作是:我为众人服务,众人助我成功。

课后思考

1.增员活动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2.何为DOME?

第03章 增员的步骤

1.把你想要增员的名单,造成册子。

2.去过滤那些现在最有机会的对象。

3.为他们规划可能的市场。

4.去和他们谈论事业观和人生观。

5.让他看到人寿保险产品的价值。

7.用最好的面谈开端来展开销售,并以此做示范。

6.询问他们是否愿意让那些他可以接触到的人拥有保险。

8.让他知道这是可行的,只是他或许还没有这个技巧。

9.告诉他如果他愿意接受一次正式的面谈,可能获得这个事业的机会。

同行支招:增员秘笈7个步骤

第一步:寻找候选人

什么样的候选人是合格的潜在优秀营销员呢?从性格特质上说应该专注、有悟性、上进心强、善于自我管理,且人脉资源比较丰富的人,这个概念我们强调过,包括年龄学历等都做过探讨。不合适的候选人呢?太年轻、缺少资源、不能承受压力、无法适应挑战,有健康问题承受不了这份工作的强度,有沉重债务容易出现道德风险,生活水平太高的有产者或太低的贫困者都无法长久留存,年龄太大容易造成社会的误解,所以这些对象最好都不在我们考虑的范围之内。明白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不予考虑的,要认真思考的另外问题是你现有的人脉资源中有哪些人符合你的结果。增员对象来自于哪些途径呢?

1、个人观察:

从身边的人抓起,比如在过春节的时候,亲朋好友难免要坐在一起聚聚,了解一下他们现有工作的态度,通过你几年在寿险业的拼搏对于他们产生的积极影响可以利用一下,把他们带到自己的团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2、现有保户:

他们有很强的保险意识,对保险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从这部分人挖掘出一些想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不是很难的事情。

3、校园招募:

这其实是个被很多人忽略的渠道,因为上面已经提到太年轻的人不适合,但有一些人是天生的销售赢家。当然前提是他认真谈话选择,操作过程非常谨慎。

4、广告招聘:

效果已经不如从前理想,但是建议放在一些比较高端的财经类报纸上还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5、人才市场:

这种方式只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就会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困难在于长期性和持续性。

6、直邮: 针对一些长期的优秀增员对象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

7、影响力中心: 这是团队增员的根基,也是组织壮大的秘诀,好好把握是题中应有之义。

8、工作说明会:

他是成功吸引和增员的小夜曲,操作好这个环节相当重要,千万要改变过去的“忽悠”。

9、网络搜寻:

现在网络上的简历到处都是,把这些资料建立起数据库,在进行约访,亲自面谈还是能淘到很多的优秀人选。

在所有办法中,到目前为止,增员最为有效的办法还是四根小木棍,那代表什么方式呢,1加1。第二步:接近候选人

接近候选人的目的,一方面是加深我们对其的认识,另一方面是激发起他对寿险工作的兴趣,宣导“选择”对人一生的重要性。

第三步:工作需求分析

增员者要充分利用人们的惯性思维,用自己的实力和现实去影响增员对象,帮助其更好的选择。人际关系是你永久的资产,亲朋好友能直接帮助你。

第四步:事业介绍

这个环节中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帮助被增员者分析寿险前途,组织架构,教育培训,行业特色。关于前途我们可以从蓬勃发展的数字上看到,关于组织架构每家公司都形成了自己非常完善的基本法,这是寿险营销员利益的根本保证。

第五步:公司介绍

使其明确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单位,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第六步:培训上岗

一般公司的新人培训都是两步,首先是代理人资格证,接下来是新人技能教育,这是点燃热情的导火索,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第七步:促成签约

增员面谈的评判标准 第3篇

虽说是新评分体系,但在此次公开讲解之前,IDSF已经在亚运会、IDSF拉丁舞和标准舞大奖赛等国际大赛中对新执裁体系有过多次的测试与应用,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2010年广州亚运会中国队“十全十美”的完美表现就得益于新执裁体系对选手客观公正的评价。在一个打分项目中,裁判的主观思维对结果影响巨大,IDSF秘书长郑志华就曾表示“不会有一个裁判愿意看到一个国家包揽金牌”,但新的评分规则有效的约束了裁判可能萌发的不良自主意识,对每一个选手的每一支舞进行了全方位的公正评价。既然IDSF新的评判标准有着如此多的优点,作为此套新的执裁体系的研发者之一,Marco Sietas应该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们看看他说了哪些“新”东西。

标准舞与新标准的呼应

与以往培训课程不同,在实践教学中,Marco Sietas让不同的选手配合他进行教学,通过让选手演示不同动作的正误、同时进行正误动作的对比展示、分析并纠正选手舞蹈中的错误等方式,让学员运用新的评分标准对不同的选手进行分析评价,整个教学显得直观并且具体。通过他对一些舞蹈技术的讲解和与裁判标准的对照,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新标准的价值所在。对体育舞蹈的教师而言,新标准是一个参考价值颇高的技术构架,如果将这些“审美标准” 反馈到教学和训练中,就能为选手们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指导。

华尔兹舞

在讲解华尔兹舞蹈时,Sietas重点提及了选手的基本姿态,提醒选手保持后背的垂直以及中心线的保持,尽量在人体本身具有的正常三个脊柱生理弯曲的基础上去找直后背。同时,他还强调了男士左手与女士右手的握持,尽管在各种选手之间有些许区别,但重要的原则就是男士的左手不要给女士右手任何压力感。

在华尔兹的右转动作中,Sietas强调的是动态中要有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即找到评判标准中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来源于身体重心下降时就已经开始的控制,一直延续到动作中的随之而来的摆荡和倾斜。

音乐方面,Sietas在传统的平均处理音乐的3拍跳法上,演绎了多种新的风格。如侧行追步中的音乐应用,在第2拍上很均匀地切成两部分,这种跳法在如今的少儿舞步学习中也已经成为一种“新”标准了。而在高水平的选手身上,还有更多“新”的跳法,例如在第1拍去做延迟的拍子处理,以产生更强烈的动作摆荡感,这就是执裁标准所谈到的时间值的问题。有一对选手的舞蹈中有前四小节动作不完整的跳法,Sietas建议他们对舞蹈动作进行新的编排,变成了完整的四小节动作,因为“舞蹈要遵循评判标准中的音乐有乐句和乐段的要求”。

探戈舞

舞蹈的特性是评判探戈舞的首要标准,即音乐和动作都有着非常清楚的断奏,整体风格上是一种非常清晰的顿挫与停顿感,“要跳出这样一种感觉,关键点就是在主力腿上倾注能量”

Sietas认为,在基本握持上,男士和女士要保持身体的主轴的绝对垂直,能从肘关节处产生一种相对抗的合力感,形成力量的持续性的传递框架;在基本的舞步中,要有很明显的猫步感觉,重心到位非常及时。同时,他还例举了许多舞步进行分解和示范。例如,在做锁停步时,男士要关注的是使女士及时回到自己身体的前方,而不要逼迫女士做过早转,造成身体失去平衡;在做并退左撇转时,男士在第一步是切忌不要过早地使身体先转向左边,而是继续向前出步再左转,一定要记住在做撇转时不要有明显的升降,如果在执裁时看见这样的技术展示基本上可以视为是错误和不可接受的;并退叉形步中,男选手要注意先有前行的动作,而不是先转,这样才会有舞步的流动性。

狐步舞

Sietas在讲解狐步舞时重点提到羽步、左转步的升降技术是执裁时的关键,因为要吻合舞蹈风格的动作才能谈得上是有质量的动作,这几个舞步很考验选手在这方面的能力。

在狐步中,第一步的结尾就升到位了,第二步和第三步不要继续去升,即使在最高位时,脚踝的位置并不是特别高,否则就形成了华尔兹舞的风格。例如,在左转步中,男士后退的时候不能落跟太早,否则会失去身体的连接,使升降变得唐突;女士在后退步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线条,要尽量去做到动作脚的脚踝能处于跟地面垂直的状态,即吻合裁判对狐步评判中的身体线条的评判标准。在迂回步中,男士要避免在第一步就向右转,否则就会破坏女士的平衡在三个并退步中,男士要避免过早的转动,而要使舞步呈现连续的前进,即在第5步时,男士仍要做向旁的步子,而不是已经转过来身体正面朝前,这样的技术动作才符合舞蹈要有流动性的评判标准。

快步舞

毋庸置疑,快步舞是令很多裁判挠头的舞蹈,因为这是一个强调脚步灵活的舞蹈,所以在平常的执裁中,裁判总会看见一连串的短跑运动员,除了跑步,很多选手身上已经看不到任何还能凸显快步舞特性的动作了。

在快步舞的竞技中,快节奏的舞步和慢节奏的舞步一定要是非常清晰, 并且要有着很显著的差异,而不是混在一起,一口气围着舞池跑上几圈而已。其次,快步舞的灵巧的感觉,就必须如同拳击运动员一样,膝关节保持松弛, 让脚步能自如灵活地去做“蝴蝶步”,而膝关节越是僵直, 就越不可能产生正确的脚下动作, 并且身体重心的移动也会显得异常的笨重。对于一些喜欢通过火箭步这类大跳的步子博取喝彩和掌声的选手,Sietas建议一定要进行慢节奏处理,并且有必要控制身体重心的腾空,以使落地的时机非常准确的。此外, 他还提到非常重要的一点:即使在做快速移动的跳步,也一定要保持后背的线条,并且肩膀不要随着跳跃而上下起伏。当然,重点绝不止于此 ,Sietas将快步舞左右跳转换时保持膝关节的相对关闭当作最重点的内容推荐给大家,告诫所有人:在这个舞步中,一膝关节定不能敞开朝外。

维也纳华尔兹舞

或许,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将维也纳华尔兹看做只需要快速转圈的舞蹈,但事实绝非如此,例如Sietas就提到:保持在更大的空间去完成左右转是维也纳华尔兹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同时,他还指出了平时执裁时发现的几种错误:第一种是舞蹈中有跳跃动作;第二种是过早地产生左转右转的身体动作,导致舞步走不出去,舞蹈的流动性不够强;第三种是特意拉大第一步,造成舞步之间的不够连贯。针对种种问题,Sietas提示说,在左转中,第一步一定要充分的向前,而不是先转向左边,这样才能向前流动起来;在右转动作中,要注意第5步一定是脚掌平伏的情况下,保持身体持续上升。

在做团团转时,要保持在原地转动,不移动位置,第5和6步在脚跟掌上过度,甚至可以把前一个回合的第6步和下一个回合的第一步合成为一步。目前,IDSF正致力于对维也纳华尔兹舞蹈进行创新尝试,在保持原有的一些左转右转团团转动作的前提下,开始引进一些如双左旋转、抛掷步倾斜、盘旋截步等舞步,这种尝试能否被舞者们接受还尚未可知,还需要通过时间的考验。

标准并非一成不变

在解析新标准、 强调了许多不被允许的内容后 ,Sietas又表示在实际执裁过程中 ,评判标准的应用也并非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不同级别的赛事,不同年龄段的选手赛,在执行标准上有所侧重和区分,例如少儿组的选手和职业组的选手就不能用一样的标准衡量。

为考察学员们对裁判标准的掌握情况,Sietas在模拟执裁中和展演的选手一起设置了许多陷阱,然后考察学员们能否找到这些故意设置的问题。虽然他表示自己并不在乎学员们能否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现问题,而是希望更多人用新标准和新思维去进行执裁工作,但“挑错游戏”效果很好,从脚法到身体连接,再到节奏应用,几乎所有问题都能被学员们挑出来。或许,此次IDSF新执裁标准的学习,会成为中国体育舞蹈竞技场上的技术风向标,被越来越多的裁判和选手认可,并成为老师教学生、教练训练选手的重要技术参考,使中国体育舞蹈能够紧随国际舞蹈的潮流。

5个“审美”新标准

“新的执裁标准是基于体育舞蹈运动以前的执裁标准发展而来的”, Marco Sietas介绍说,其内容包括五个方面:PB、QM、MM、PS、CP。

PB姿态和平衡。姿态部分包括姿势、身体线条、形状、握持、位置和变化等;平衡部分包括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也包括双人平衡和单人平衡;同时还有动作的协调性。

QM动作质量。动作方面必须包括通用性动作和每个舞种的特定动作;舞蹈动力方面包括动作流动性、动作重心的处理、动作的时间值、动作的空间感。

MM动作与音乐。包括动作的时间值、动作的节拍、动作的节奏型、 乐句乐段、音乐性等内容。

PS双人配合技术。包括对有肢体接触的配合、无肢体接触的配合, 以及双人配合技术的正确度、有效度和粘合度。

CP编舞与表现。包括舞蹈良好的平衡、舞蹈的内容体现、舞蹈的空间应用、舞蹈的双人配合技术的应用、舞蹈的难度动作的等级、 舞蹈的氛围、舞蹈的创新、舞蹈的表情,以及舞蹈的诠释。

Tips

执裁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华尔兹舞:耸肩、节奏过快或过慢、脚法错误或不清晰。

探戈舞:身体没有连接或者松弛、胳膊刻意发力、过分追求较大的步幅、失去正确的侧行位置、节奏不正确。

维也纳华尔兹舞:旋转呈跳跃状、第一步时刻意拉大步幅以达到延迟效果、 在第六拍两脚跟落地、在旋转中没有直线意识、过早转动身体、没有正确的节奏、身体的倾斜反向。

狐步舞:升降呈华尔兹化、并脚动作太多、脚升得过高、后退落跟太早、节奏太慢、身体没有连接。

快步舞:快慢节奏不明、身体没有连接、膝关节过于僵直、舞步笨重、节奏不清晰。

依据价值标准的评判性课堂观察 第4篇

一、依据观课目的制定有效性评判标准的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的目的指向不同, 对课堂教学的效度的评价也应该不同, 以检查指导为目的指向的观课, 主要观察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态度, 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艺术等;以研究为目的的观课, 就要围绕研究主题制定有效性评判标准, 观课要有鲜明的针对性, 不必面面俱到。所以课堂教学的效度如何主要取决于对该堂课效度的评判标准。而有效性评判标准应该是依据观课的目的指向制定的, 应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能够得到大多数教师公认。依据观课目的制定有效性评判标准的课堂观察, 其基本流程是:确定主题———学习相关理论———诠释视角———研制评判标准———设计观察量表———依据标准观课———分析课例———得出结论。

【案例1】课堂预设与动态生成的有效处理研究

课例:初中语文《春酒》。

主题 (观课目的) :课堂预设与动态生成的有效处理研究

程序:

1.学习理论

同组老师互相合作, 从网上搜索或从其他教学杂志上寻找了许多相关的理论材料, 如《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如何进行动态生成式教学》《动态生成和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精彩也可以预约———关注语文课堂动态生成》等文章进行学习。

2.诠释视角

结合理论学习, 观课者从以下四个角度对“课堂预设与动态生成的有效处理”进行诠释: (1) 何谓教学的预设和生成? (2) 如何作好充分的预设? (3) 如何作好自然的生成? (4) 如何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3.研制标准

视角:教学预设主要环节;动态生成主要环节;教师应对策略

“教师应对策略”的评判标准: (1) 点拨; (2) 评价; (3) 追问; (4) 留白; (5) 冷处理等, 用在何时何处, 运用是否得当。

“动态生成”的评判标准: (1) 是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2) 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预设的问题; (3) 是否有利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4) 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5) 是否是对预设的检验和完善; (6) 其他。

4.设计观察量表

课堂预设与动态生成的有效处理课堂观察表 (略)

5.课例研讨、总结 (略)

(苍南灵溪一中方荣向)

依据观课目的制定有效性评判标准的课堂观察形式是一种比较常态的、灵活的课堂观察形式, 有效性的评判标准可以帮助执教者和观察者对某一课堂教学行为作出较为准确、科学的判断, 为课例研究提供详实的依据。该模式的关键是要保证有效性评判标准的质量, 制定出的标准要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包容性。所以在制定前要学习相关的理论, 并经过有关人员的协商、讨论, 研究。

二、依据学科特点制定价值评判标准的课堂观察

学科教学自有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赋予学科教学个性特点, 针对不同学科的课型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构建学科教学的规律和程序。因此不同学科课堂教学观课评课的标准也要有所不同, 应该突出其学科特点。依据学科特点, 制定评判标准的课堂观察就是一种适应学科教学特点的课堂观察形式, 基本流程为:分析学科特点———制定评课标准———依据标准观课———根据观课结果评课———总结反思, 形成观察报告。

【案例2】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历史课堂教学”

(一) 背景:有一位初中历史老师在讲“军机处的成立”

时, 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假使你是当时的军机大臣, 可能拥有哪些权力?”学生展开激烈讨论。结果大多数学生认为军机大臣权力非常大, 是清朝的权力中枢, 而当时的历史事实是, 军机大臣只是皇帝的“秘书”, “跪授笔录”, 传达圣旨而已。课后, 听课教师对该环节褒贬不一, 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一种观点认为授课老师通过学生自身的认识与史实的反差, 加深了学生对军机处的认识, 课堂气氛活跃, 设计得当;另一种观点认为, 历史就是历史, 历史是不容假设的, 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那么怎样的评课才科学、合理?我们决定就此问题开展系列校本教研活动, 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 试图化解心中的疑问, 总结出可行合理的评价标准, 提高历史老师评价课堂教学的能力, 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 建构“历史课堂教学评价学科特色量表”

在理论学习和多次的听课评课活动之后, 总结多次的听课评课心得以及在网上搜索资料, 最后我们一致认为历史学科教学要学科特色, 应体现出以下四大原则: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史论结合原则和古为今用原则, 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功能, 提高历史教学效果。评价历史课堂教学就应该更多关注四大原则在教学中是否得到有效灵活的体现。

(三) 以历史眼光观察课堂教学

大家观摩了一节高一历史的会考专题复习课———《台湾问题》, 观课的依据就是《历史课堂教学评价学科特色量表》, 然后按照观课结果进行评课。

依据学科特点制定价值评判标准的课堂观察, 是一种比较具有普适性的课堂观察方法, 适合对整堂课教学行为和教学流程的分析、把握。要做好这种观察, 关键是评判标准的制定要科学、全面、合理, 要符合学科特点, 在观评课时注意避免程序化, 应根据教学目标、课型类别、教师个人风格的不同灵活运用。

三、依据课堂教学构成的三要素制定价值评判标准的课堂观察

课堂教学构成的三个主要因素是教学目标设计;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课堂氛围、学生学习状态。这三个基本要素是决定一堂课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规范课堂观察, 养成教师良好的课堂观察习惯, 必须制定这三要素的有效性评判标准, 让教师每堂课都要关注这三要素。同时课堂教学又是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都不同, 因此在统一的视角 (评判标准) 的基础上还要有不同的视点, 这样才能较准确地反馈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该形式的基本流程是:分析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设计统一视角 (评判标准) ———依据不同的观察目的设计不同的视点———进行课堂观察———分析观察结果。

【案例3】教师指令的有效性研究

(一) 背景:

2004年2月27日, 温州市校本教研展示活动在我校举行, 语文组的“教师指令的有效性”的第二阶段的研讨活动, 被安排为公开展示活动。在大家听了饶大思老师的“再教”的《土地的誓言》后, 语文组在学校小会议室进行校本教研活动。主题:“教师指令的有效性”;课堂观察:要求在统一视角的基础上, 主要针对教师发出哪些指令?指令发出后学生的行为及教师的处理策略三个视点对教师指令是否有效进行分析。

(二) 制定“课堂教学三要素”的课堂观察量表 (略)

(三) 观察结果汇报与简评 (摘选2段)

学生观察第一小组汇报:

本小组共有三位老师, 观察对象有16位学生。指令1“看图片”, 学生都非常专注;指令2“听范读”, 大都很认真。本组有一位学生有些分神。指令3“朗读指导”, 举手要求范读的共有6位学生, 听他人朗读认真, 经教师朗读指导后进步明显。指令4“合作交流 (小组讨论) ”, 小组都有参与, 有12位同学能大声、深情朗读, “感悟评价”时14位学生参与, 有两位学生顾自己看书。指令5“班级交流”, 举手有7人次, 发言4人, 看图片专注, 有少数同学不大敢表现自己。教师应多正面鼓励, 让更多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 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真棒!指令6“质疑解难”, 举手5人次, 发言2人。有跟不上节拍的感觉。

这堂课16位学生都能在老师指令下进行有效互动。而且非常投入专注。从参与发言的角度来看, 举手有17人次, 发言有7人次, 但其中二人发言重复5次。由于来看发言的参与面不大广。还有1名学生多次举手, 老师没有注意到。

教师观察小组汇报。观察教师, 发现教师指令及指令发出后的处理, 研讨指令及其处理策略的有效性。

师1:教师发问总次数24次, 其中形成指令32个。对这些指令的处理中, 引导生评19次, 其中学生自评12次, 互评7次。师评21次, 其中肯定或否定1次, 复述6次, 生发3次, 追问5次。生评不到50%, 师评超过50%。教师总结9次。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交流1次, 班级随机交流11次, 引发质疑10次。

师2:我觉得专题的任务在这堂课教学中很好落实。特别是朗读的指导比上次来说, 形式也多样化了, 老师指导也到位了。至于小组互动的实效性更是大有改观。这得益教师的指令明确化。二是课堂活跃的氛围了推动同学们积极参与。

主持人:简要总结 (略)

(温州实验小学黄海)

这种依据课堂教学构成的三要素制定价值评判标准的课堂观察方式, 操作简便, 关注点较为集中, 同时又能够点面结合, 适合常态的课例分析和校本教研活动。但由于量表设计难以做到精细、严谨, 教师的视角、视点往往会有些游移, 与预期效果产生偏差, 所以在观课前要针对具体课例进行观课指导。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增员面谈的评判标准】相关文章:

增员面谈四个步骤08-17

性能评判标准05-12

科目三路考评判标准09-27

五星级酒店评判标准10-31

发酵质量水平评判标准模型之我见09-10

安全评判07-10

优化评判08-28

综合评判08-30

模糊评判09-10

面谈07-12

上一篇:散文随笔回家下一篇:小学生放飞理想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