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

2024-08-05

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精选8篇)

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 第1篇

中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

一、问题提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零钱越来越多,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以至于社会上的青少年犯罪也由于这些因素随之越来越多。中学生不同于其他的消费阶层,我们无经济收入,但因为很多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被家长视为“小皇帝”,“小公主”因而消费水平比较高。在初中阶段,初中生作为消费者,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而初中的资料费、生活杂费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广大中学生们对日常的消费又是如何支配的呢?

二、调查目的希望通过对中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以了解当代中学生的个人消费情况,弄清学生个人消费的来源和消费开支情况,克服铺张浪费的现象,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三、调查结果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在的中学生对待消费的态度是比较正确的,没有盲目追求社会的流行风。学生应以学业为重,在书籍上多花些钱,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充实自己是相当重要的。据调查,学生中,有58.5%的学生的主要消费方向是书籍,这说明许多学生已经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了。但无论怎样,我们都认为20%的比例实在是太少了。对于社会

上的名牌商品,买的学生也是较多的,35.3%和47.1%的学生分别表示在自己所买的商品中有大部分或者小部分是名牌。这倒并不能说明现在学生爱慕虚荣,因为名牌商品的确有较好的质量和信誉,而且现在基本家家都过上了小康生活(当然有的还不止了),所以在名牌上多消费些是完全可以的。但也不能刻意去追求名牌,处处讲究名牌。

现代学生对于新生事物也在频繁接触,学生有较强的接受能力。据我们调查所得,城镇中有29.4%的学生就好网上消费,而农村中更多些,为33.3%。或许农村学生对此更感兴趣吧。

现代交通比较发达,所以旅游也比以往方便。出外旅游不外乎要买些东西。据调查,有76.5%的城镇学生到别的城市去买过东西,而61.6%的农村学生也表示有过这样的消费。我们认为如果是特地去其它城市买东西,而且是一些不是很重要对自己很有益的东西(如衣服),那么,这样做是不值得的,或者说是一种浪费现象。

此外,我们对“中学生是否去成人娱乐场所玩”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是令人担忧的。学生有23.5%表示去过成人的娱乐场所。由此可见,情况不容乐观。舞厅、台球场等场所是专门为成人娱乐而建立起来的,学生应以学习为主,去那些地方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认为那种地方龙蛇混杂,不具有很强自我保护意识的中学生应当尽量不去。

四、收获体会:

通过此次社会项调查学习,让我明白了如何合理消费,把每一分钱用到该用的地方,不浪费父母辛辛苦苦赚的钱,这是一次很好的社会体验。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知道我得收获不仅是几张白纸,它将是我们今后于社会中立足的好见证。

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 第2篇

亲爱的同学,您好!我们是重庆工商大学的在校学生,为了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所以我们制作了此份问卷。希望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为我们填写这一份问卷。非常感谢您的配合,祝您天天开心。(填写方式:在相应的括号内写上您认为最适合的序号)

(1)您的性别是()

1.男2.女

(2)您所在的年级是()

1.大一2.大二3.大三

(3)您的家乡是在()

1.城市2.乡镇3.农村

(4)您一个月的生活费大概是()

1.800元以下2.800—1000 元3.1000—1500 元4.1500元以上

(5)您的生活费来源于()

1.父母提供2.获得奖学金3.勤工俭学4.其他

(6)您是如何安排自己刚得到的生活费的()

1.储存一部分,用掉一部分2.做该时期的预算,制定消费计划

3.马上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4.没有什么具体安排

(7)在最近一个月中,您在衣服和生活用品上所花的费用大约占生活费的()

1.1/22.1/33.1/44.1/5

(8)您买东西的主要原则是()

1.东西好看2.东西质量好3.东西的名气大4.其他方面

(9)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您是否会经常与朋友一起聚会()

1.是2.不是

(10)在月末的时候,您的生活费的一般消费情况是()

1.基本上刚好花完2.还有多余的生活费

3.月末会不够花4.其他情况

(11)如果您的生活费花光了,您会选择()

1.拮据地度过2.向别人借钱3.直接问父母要钱4.其他方式

(12)您对自己的消费支出的记账情况是()

1.对所有支出都有记帐2.对一些比较大的支出有记帐

3.很少有记帐4.从来都没有记帐

(13)您认为您的理财能力()

1.比较差2一般3.比较好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 第3篇

最近, 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妈妈您看, 生活费就这么没了》,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我们从中发觉现在的大学生的月消费量越来越惊人了, 其中的人情交往花费占了大头, 一个月1500元的生活费竟然只是刚脱贫的状态。随着大学生的消费支出日益增大, 我们需要思考钱到底去哪里了。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我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学生的月消费额, 主要集中在1200元~1500元 (占40%) , 800元~1200元 (30%) 也是很大一部分群体。而1500元~2000元 (15%) 和2000元以上 (5%) , 与其鲜明对比的是800元以下 (10%) 显得尤为少。对于一个基本上的纯消费群体, 主要消费是在生活、学习上, 大多数的月消费额还是在合理范围内。此外, 调查结果显示, 男生的平均生活费普遍要比女生的高一些。

1. 在通讯支出方面

73%的学生每月的通讯支出在30元至80元之间, 24%的学生每月的通讯支出高达80元以上, 只有3%的大学生的每月通讯费在30元以下。当代大学生几乎都有手机, 同学和朋友之间联络感情基本依靠手机, 因此该数据较为合理, 针对现在日益发达的通讯技术和日益增多的人际交流, 通讯支出将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趋势。

2. 在学习支出方面

65%的学生每月学习支出在100元以下, 27%的学生学习支出在100到200元之间, 剩余仅有不到8%的学生学习花费在200元以上, 可见, 当代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在学习上的支出较少, 学习主动性不高, 学习氛围不强。

3. 在购物支出方面

43%的大学生每月购物支出在200至500元之间, 18%的学生购物支出在500至800元之间, 11%的大学生购物支出在800元以上, 剩下28%的学生在200元以下。从数据中发现, 不论男女在购物方面的支出都是比较多的。究其原因, 大致是因为现在网络购物是一个非常时尚的新购物方式, 网店里面的东西时尚且便宜, 很多大学生通过网络购物的方式购买了不少的东西, 当然, 在这方面的支出就比较多了。

三、大学生消费观念分析现状

50%的学生每月都有盈余可供自己支配, 26%的学生刚好够花, 有22%的学生有较细的消费细则。从当今学生现实的角度分析, 有70%以上的学生月平均生活费面临透支的苦恼, 只有少数同学有一个正常的消费状态。从数据中看出, 大多数大学生还处于没计划、想到买什么就买什么的状态, 只有近16%的学生是做了当期预算, 按计划消费, 同时还存在少部分花销无节制的现象。了解到有近50%以上的学生对自己的支出没有记账的习惯, 相对之下有不到10%的学生对自己的每笔开销都有记载, 其余的就自己较大开支做下简单记载。同时, 有83%以上的同学购买东西希望兼顾实惠和高标, 其余的有不到10%的学生是或追求高标或追求实惠, 大多数还是理性购物。从调查的结果发现, 很多大学生对自己每个月的消费支出是没有计划的, 他们对于消费是依照自身的心情来决定的, 甚至存在着心情不好时接着购物来发泄的情况。

四、调查总结

1. 大多数大学生觉得需要通过时常打电话联系朋友才能维护彼此的感情, 这样一来通讯费用的支出就会日益加大了。除此之外, 这样做还会浪费时间, 减少学习的时间, 不利于自身的学习和发展。

2. 很多大学生对自身的学业的重视程度没有重视娱乐的程度高, 大部分是先满足娱乐方面的需求。究其原因, 很多大学生认为上大学就是来娱乐的, 他们辛苦的学习了10多年就是为了在大学里面好好的放松自己。

3.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网上购物成为了人们, 尤其是大学生新的购物方式。作为网上购物的主力军, 他们在网上的消费越来越多, 大学生的网络购物能力不容小觑。大学生追求时尚, 有强烈的好奇心;而网络的世界又极其精彩, 大学生可以坐在电脑前面浏览无数的来自于不同国家的店面, 鼠标点击就可以购买自己称心如意的商品。

4. 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是有多少花多少, 没有计划、没有节制, 到了月末就只能向家里预支生活费或者向同学借钱。长此以往, 当这些大学生出了社会, 开始自己赚钱, 自己安排生活的时候就会毫无理财的思想, 始终没有办法正确地安排自己的财物。

五、结语

对于还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 可以专注在精神消费层面, 这样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 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 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 以陶冶性情, 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1]张诗曼, 于锡金.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2 (05) .

[2]张磊, 包艳, 马娟娟.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及对策.贵州大学学报, 2009.

[3]徐磊.经济差距对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影响.北京社会科学, 2012 (2) .

青海省大学生日常消费状况调查 第4篇

关键词:消费调查 大学生 青海省

为了掌握真实的大学生经济水平和消费情况,为学校制定各种资助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指导大学生养成科学的消费理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青海省大学生进行调查,在该省大学的教室、图书馆、食堂、自习室等地方发放500份调查问卷,收回475份,有效问卷470份,回收率为94%,并对这些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

一、青海省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的来源分析

从表1分析得知,青海省大学生的消费来源多样化,主要包括家庭提供、助学金、助学贷款、兼职收入,但是以家庭提供生活费为主,其他消费来源为辅的特征较为明显。

(二)青海省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

1、基本生活消费

基本生活消费主要分为饮食消费和生活必需品消费两方面。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得知,饮食消费在500元以下的大学生比例高达78.0%。由于消费收入水平的制约,大学生恩格尔系数较大,大概是0.5,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值。同时,肥皂、衣服、鞋袜、牙膏、洗衣粉等大学生日常必需品的消费比较固定。

2、网络通讯消费

网络通讯消费主要是大学生使用手机或互联网产生的一些费用[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每一个大学生都有网络消费,64.89%的大学生每学期平均网络支出100元以下;3.83%的大学生网络支出高达300元以上。相比于网络支出,手机通讯消费所占比例较大,50.34%的大学生每学期平均手机通讯费用支出300元以下。30.85%的大学生费用支出在400元—500元之间。6.38%的大学生支出超过了500元。

3、休闲娱乐消费

当前,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也是如此。没有生活负担,没有初高中升学压力,有了充足的自由分配时间,这些都为大学生追求高品质生活提供了条件,看电影、逛街购物、假期旅游、唱歌健身等潮流娱乐方式备受大学生追捧。

4、人际交往消费

人际交往消费是为了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人脉网络的支出。当前,大学生各种人情消费支出日益增加,每到一些特别的节日或同学生日,请客吃饭、唱歌、送礼物都是必须的。本文调查结果显示,26.02%的大学生除了日常人际交往消费外,每月额外花费平均用200元—400元在陪朋友唱歌、逛街、购物、看电影等交际活动上。

5.自我发展消费

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就业竞争压力,青海省大学生也渐渐意识到增加自身竞争力的必要性。除了确保优异的专业成绩外,大多数学生购买辅导资料、教材,并参加各种专业有关的资格考试,从而提高自己竞争力。本文调查结果得知,47.66%的大学生平均每学期的自我发展消费在100—300元之间。

二、青海省大学生日常消费特点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水平适中,但个体差异正在加大

青海省大学生消费能够坚持量入而出的原则,然而个性差异较大,小部分大学生消费水平较高,同时也有一些困难家庭的大学生消费水平只能够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城市、城镇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省的大学生。

(二)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但在个人发展方面支出较低

分析青海省大学生月均消费得知,主要包括伙食和购买日常用品等生存消费,同时也包括了通讯、娱乐、交际与学习等方面的消费。调查得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增长,大学生消费多元化特征日益明显,其在旅游、人际交往、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比例日益增加,然而在个人发展方面的消费支出比例较小。

(三)大学生消费相对理性,但缺乏计划性

在消费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注重商品的性价比,消费比较理性;但是有些大学生一味地追求潮流、时尚,看重品牌,个性化消费行为尤为严重,消费水平日益增长。同时,在消费过程中,大多数学生缺乏计划性,随意消费,有的大学生无法量入而出,合理分配,理财能力缺乏。

三、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的思路

为了引导青海省大学生合理消费,培养他们科学合理的消费习惯,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第一,加强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大学各班主任应该采用课堂教学、开班讲座等方法,积极同学生交流沟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消费观,帮助其改正不合理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是一种思想之内的东西,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正的,这是一种内在素质,应该从根源上去改正不科学的消费观念,这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而言尤为必要[2]。第二,培养大学生理财能力。经过支配金钱,科学消费,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金钱,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运用金钱的能力。第三,营造良好的消费风气。教育学生不得相互攀比,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第四,倡导勤工俭学。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一定的资助,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

总体而言,青海省大学生消费状况比较合理。本文重点调查分析了该省大学生消费来源、结构与观念等方面,发现该省大学生消费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消费水平个体差异显著、个人发展支出比例较小及消费缺乏计划性等方面。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培养,采取有效方式引导大学生消费更加理性,从而使得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薛秀军,吴巧.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及其对策—以厦门、泉州四高校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1(04):21—23.

[2]白洁.高校校风中应高扬“健康消费”之旗—以广州高校为中心[J].经济研究导刊,2011,10(04):651—653.

中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第5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1

一、问题提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零钱越来越多,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以至于社会上的青少年犯罪也由于这些因素随之越来越多。中学生不同于其他的消费阶层,我们无经济收入,但因为很多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被家长视为“小皇帝”,“小公主”因而消费水平比较高。在初中阶段,初中生作为消费者,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而初中的资料费、生活杂费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广大中学生们对日常的消费又是如何支配的呢?

二、调查目的

希望通过对中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以了解当代中学生的个人消费情况,弄清学生个人消费的来源和消费开支情况,克服铺张浪费的现象,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三、调查结果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在的中学生对待消费的态度是比较正确的,没有盲目追求社会的流行风。学生应以学业为重,在书籍上多花些钱,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充实自己是相当重要的。据调查,学生中,有58.5%的学生的主要消费方向是书籍,这说明许多学生已经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了。

中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2

【研究课题】

中学生日常消费情况

【调查方式】

发放调查问卷、与中学生当面交谈、网上了解。

【调查分工】

张奕羽:出调查问卷、实地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马成琳:实地调查、打印调查报告 邬一平:实地调查,协助撰写 曹豪威:实地调查、统计汇总

【调查时间】

20xx年7月5日、7月20日

【调查地点】

新华书店天一店、中山店

【调查原因

中学生目前还属于无收入阶层,但却已经在部分地区成为消费领域的强势群体。由于中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经验的转型期,所以正确引导中学生消费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我们利用暑期开展了中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试图了解中学生的消费观念,探讨其中潜藏着的相关问题。希望能通过本文的调查与分析,为中学生们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建议与帮助。

【调查说明】

受时间、精力的限制以及出于对安全的考虑,我们通过随机走访的形式对市内60名中学生与10位中学生的家长进行了调查访问。访问形式以调查问卷与交谈为主。发放调查问卷共70份,均有效。

【调查情况及资料整理】

1.消费前

在对每月零花钱来源的调查中,大多数中学生零花钱都来自于父母,达56人,占93%;来自于其他亲属的有4人,占7%;没有靠劳动(做家务)得到零花钱的中学生。

在对零花钱额度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中学生的零花钱是需要时向家人要的,达32人,占53%;将近一半的中学生的`零花钱为每月固定,有28人,占47%;同样,没有中学生是靠劳动(做家务)得到酬劳的。

在是否为零用钱作系统计划的调查中,一定作计划的只有7人,占12%;超过一半的中学生偶尔作计划,达32人,占53%;从不作计划的有20人,占33%;作过但未实施的仅有1人,占2%。

2.消费过程中

在对消费心态的调查中,认为必要才买的中学生有14人,占23%;选择合适就买的达29人,占48%;怀有从众心理的有16人,占27%;怀有求异心理的仅1人,占2%。

在对消费内容的调查(可多选)中,买文具的有35人,占58%;买零食的有36人,占60%;买书的有31人,占52%,用于娱乐的有5人,占8%。

3.消费后

在每月是否有结余的调查中,大部分中学生选择有,达46人,占77%;只有14人选择没有,占23%。

在每月消费金额的调查中,消费100元以下的最多,有26人,占43%;消费100到200元的其次,有21人,占35%;消费200到300元的有9人,占15%;消费300元以上的只有4人,占7%。

4.消费理念

消费理念是否受父母影响

在消费理念是否受父母影响的调查中,选择是的有32人,占53%;选择否的有28人,占47%。

5.关于家长

在是否关心子女消费情况的调查中,家长们选择关心的达8人,占80%;选择很少过问的有1人,占10%;选择不过问的也有1人,占10%。

在关于子女的零花钱来源的调查中,选每月规定的有5人,占50%;是他(她)要就给的也是5人,占50%;选择做家务付酬的没有人。

在有没有教育子女如何消费的调查中,选择有的达9人,占90%;选择没有的仅1人,占10%。

【问题与分析】

1.中学生在零花钱的来源上体现随意性。一是绝大部分中学生的零花钱来源于父母,而且为数不少的同学在有需要时可随时向家人要;二是零花钱数额比较巨大,超过半数的中学生每月零花钱在100元以上,有的还甚至超过了300元;三是没有中学生以做家务付酬的方式得到零花钱。我们认为上述现象的产生和当前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密切相关。

2.中学生在零用钱的使用上缺少计划性。调查显示,中学生在消费前一般都不作计划,有23%的中学生没有结余,在实际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很多中学生在填写消费金额时态度有一些迟疑。我们认为消费经验也是一种自理能力,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对个人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在平时就应该计划每月消费数目与项目,建立合理的消费开支预算,及时总结自己的消费状况。

3.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反映出较强的可塑性。较普遍的心态是遇到合适就买,或认为有必要的时候才会买,但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从中可以看出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正是各种理念的定型期,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在消费问题上也是如此。

4.中学生的消费内容呈现多样性。平时的消费内容以买零食居多,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用于购买文具和书籍,用于娱乐上的消费为最少。这个结果比较符合学生的本性,说明中学生的消费内容还是比较健康的。

5.学生和家长之间对消费问题的认识存在差异性。一半左右的中学生认为消费理念受到父母的影响,说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起到了一定作用。相比有八成的家长表示平时关心或者教育子女消费,说明家长对子女消费问题的关注度较大。在中学生消费观的形成期,除了家庭教育,中学生作为思维活跃的新生代,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都将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结语】

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第6篇

一、调查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社会经验少、群体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他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当代大学生们共同关注的课题,也是教育部门以及全社会都必须重视的课题,这对形成大学生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更对整个社会消费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旨在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因此,其具有很好的社会与现实意义!了解身边同学们的消费习惯也有助于我们小组成员自身建立良好的消费观念,做一名有责任感的大学生。

二、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实用、质量占消费的主导地位

在问卷的第6题的所有答卷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消费时主要看中商品的实用价值与质量。在“山寨”货风行的今天,学生并不是盲目地追求品牌或是价格便宜。大学生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似乎是社会对大学生们的传统看法,但我们的调查结果却给出了有力的回击:42.8%的同学在消费时看重商品的实用,30.2%的同学注重商品的质量,而注重品牌的同学只占12.4%。

精神物质消费同步发展

如今的社会是物欲横流,金钱当道,万夫莫开。物质享受欲充斥着一些人的头脑,但是调查结果显示,有56.2%的被调查者选择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消费同步发展,有15.1%的受访者选择今后要加强精神方面的消费,只有6.2%的同学选择了加强物质方面的消费,另外有22.6%的同学对自己今后要加强的消费方面是不确定的,只是凭感觉消费。我们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大学生的消费方向是趋于良好的。

节约观念永不过时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大学生都是有一定的节约意识的。约有55.3%的同学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应该提倡大学生勤俭节约”,另外还有32.7%的同学认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永远都不会过时”。12%的同学认为没必要节俭。这是一组令人欣慰的数据,说明大学生是知道自身无资金来源这一情况的,这对学生本人来说,无论是从自身素质修养还是个人理财能力的培养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大学生消费时存在的问题

作者:付光明

消费时不够理性

大学生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有17.4%的同学在问卷中表明自己经常会在自己热衷的方面忍不住增大花销,而近70%同学会在自己热衷的方面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而增大花销。学生的理性消费思想不强,需待加强。

经济独立意识较差

绝大多数大学生已处于成年状态,都有一定的能力挣钱共自己生活,但事实上却不尽如人意,或者说令人很失望,调查结果显示:只有9.6%的同学会经常通过做兼职来补贴自己的一部分生活费用,而其余90.4%的同学只是偶尔做一次兼职或者从未做过兼职。他们主要的生活费用来源是向父母索取,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意识。

时尚“不老”

大学生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大学生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手机、电脑等相关消费成了大学生们追求的对象,用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话说就是:我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这些调查结果充分体现了大学生们对是时尚的追求,也反映出了消费导向的不合理。

四、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激的原因分析

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

现在的大学生刚从“牢笼”般的高中生活中解脱出来,进入了“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几乎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

家庭环境条件的影响

有些学生的不良消费其实和其家庭条件是有很大关系的。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家庭的独生子女,在父母心里都是吃不得苦的宝贝,因此父母们对其子女都是有求必应,生活费方面就更不用说了,每月所给的生活费都会远远超出其子女的正常消费。这种情况在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中尤为突出。这些大学生的不合理消费会刺激其身边的同学消费欲,影响他人的正常消费,这种攀比的消费心理易在校园内产生“蝴蝶效应”,对校园内的正常消费时不利的。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令人心寒。

周边经济环境条件的影响不容小觑

从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沿海或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大学生的消费金额比内陆及中西部地区的学生消费偏高,这与当地的消费水平是有一定关系的。学生的消费随着其学校所处环境的消费的增高而增高,往往在某些地方学生是不愿意多开销的,但是一些必需品或日常用品价格的偏高,使学生不得不增加开支。

五、调查结论及建议

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自身理财能力

调查表明,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不够强,对父母的依赖性过高,而且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财商”偏低,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可以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

克服同学之间的攀比心理

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同时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攀比心理的形成似乎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应该主动采取措施,积极面对。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

家长在给孩子的生活费方面要有一些节制

大学生们的生活费都是来自父母。作为自己的“心肝宝贝”,父母给孩子的生活费是绝对的宽松,也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在消费时趋于“大手大脚”,对于这些现象的产生,父母是难辞其咎的。因此,家长在给孩子生活费用时,要注意适量,不能过多。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大学生养成节约的习惯,另一方面还可以促使大学生养成理性消费的习惯,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除此之外,一部分大学生由于资金不很充裕,会通过做一些兼职来补贴费用,这样又可以锻炼学生自身能力。总的来说,家长适量减少给孩子的生活费用,对大学生本身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七、个人调查感想

此次调查我们小组成员共同努力,作了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同时也得到了许多以前朋友和同学的大力帮助,整个调查过程历时近一个月。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大学生消费时的不足,也对我们自己良好消费理念的培养有了很大的帮助。

一个人是很难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的,因此我们很难发现我们那些地方做的不好、哪些地方亟待改进,但是通过此次调查,我发现了自己之前在消费方面没有意识到的不足之处,比如自己在消费时容易冲动、不够理性。一方面,通过查资料,我又了解到许多与理财有关的知识,使自己获益匪浅。另一方面,通过找以前的朋友帮忙做调查,又加强了我与朋友的关系,也明白了“朋友是用来麻烦的”的真正意义。

但总的来说,在这次调查中,我最大的收获是提高了自己的理财观念。因为好的理财观念不仅可以帮助自己轻松的面对财务问题,同时这也是一种美德。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而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数学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础,需要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代养成很好的理财习惯,平时适度地紧缩财政支出,为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理性的消费习惯,往往可以使自己受益终生。

1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问卷调查 第7篇

你好!首先感谢你抽空填写这份问卷调查,这是一份关于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问卷调查,请你把答案填在括号内,你的答案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和有价值的,希望你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帮助我们完成这份问卷,非常感谢!

1.你的性别()

A.男B.女

2.你所在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你的家庭所在地()

A.农村B.城镇C.城市

4.你平均一个月的花费大约为()

A.300元以内B.300-600元 C.600-1000元D.1000-1500元E.1500元以上

5.你每个月的伙食费(包括零食饮料)是多少?()

A.300-400元B.400-500元C.500-600元D.600元以上

6.你每月用在通讯(上网、话费)方面的费用是多少?()

A.50元以下B.50-100元C.100-200元D.200-300元E.300元以上

7.你平均每月购物(服装、饰品、化妆用品等)的花费是多少?()

A.100元以下B.100-250元 C.250-400元 D.400-550元E.550-700元F.700元以上

8.你每月学习方面(包括文具、书籍、复印)的花费为多少?()

A.20元以下B.20-50元C.50-80元D.80-120元E.120-200元F.200元以上

9.你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是什么?(可多选)()

A.伙食B.交通、通讯(电话、上网)C.购物(服装、饰品)D.学习费用(书籍)E.娱乐F.交际G.其他

10.你是否有定期出去聚餐的习惯或请朋友吃饭的行为?()

A.有B.没有C.特殊情况下有

11.一般情况下,你每月的生活费()

A.有多余B.差不多花完C.不够花

12.你的消费方式为()

A.能省则省B.事先做好消费计划再花钱C.毫不在乎想花就花D.其他

13.你对你的支出有没有记帐的习惯()

A.我基本上对所有支出都有记帐的习惯B.我对一些比较大的支出有记帐的习惯

C.我很少有记帐的习惯D.我向来没有记帐的习惯

14.当你想要买某样东西时,却发现钱不够,那么你会()

A.向父母要钱B.自己存钱C.向同学朋友借了再说D.放弃购买E.其他

15.你在消费过程中,是否有过多的购买那些促销产品?()

A.经常B.有时C.很少D.没有

16.当你去购物时,会选择网上购物吗?()

A.经常B.有时C.很少D.从不

17.你对网上购物的看法?()

A.方便、实惠、样品齐全B.没有实际接触的真实、可靠

C.不太相信D.不太了解

18.当你看到一件你现在并不需要的物品时,你会不会因为一些诱因而去购买?()

A.会B.不会

19.在你所热衷的方面,你会不会控制不住自己而大肆花钱()

A.会B.不会

20.当你在某项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

A.钱够不够用B.该商品的实用性C.该商品的档次D.其他

21.对于下列社会一般的消费倾向,你比较赞同哪种()

A.以经济实惠为主B.兼顾实惠和高标C.尽量追求高标准D.看心情

22.买东西,你比较注重哪一方面(可多选)()

A.品牌B.质量C.外形美观D.价格E.其他

23.你的生活费的主要来源(可多选)()

A.做家教B.勤工助学C.奖学金D.父母给予E.校外兼职F.其他

24.你最理想的消费来源是?()

A.打工、勤工助学B.父母给予C.奖学金D.三者皆有

25.你每月有盈余吗?()

A没有B.有,但不多C.有很多

26.若有盈余你如何处理?()

A.存在银行B改善物质生活C.购书、CD等丰富精神生活

27.你今后会加强在哪方面的消费?()

A.物质B.精神C.物质精神并重

28.你心目中合理的消费状态和结构是?()

A.只要够花就行B.能订出较细的消费计划

C.让每个月有盈余,可供自己支配D.无所谓,不在意

29.你认为你的理财能力如何?()

A.较差,花钱没计划B.一般C.有较强的理财能力

30.你对现在的消费状况是否满意?()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分析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访谈法,问卷法

1引言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拥有了一定的经济自主权,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而经济上的依赖性又使得大学生消费受到制约。购买欲望的强烈和购买力的不足,使大学生消费上呈现出许多自身所独有的特点。为了解大学生消费现状,本研究以中国农业大学部分本科生为对象,运用访谈法和问卷法进行了“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对在调查中收集的消费信息进行整合、统计,分析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并对大学生如何树立理性消费观提出一定的建议。

2研究方法、对象

2.1研究方法

2.1.1访谈法。首先,在中国农业大学信电学院选取10名大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的主要内容为每月总支出、主要消费去向、勤工助学、网上购物情况等。然后,参考有关大学生消费情况的研究成果,结合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经过统计归类和分析,初步加工成含有20个题目的问卷。

2.1.2问卷法。依据有关大学生消费的研究文献和资料,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在初定的20个题目中去掉明显不属于大学生消费的题目,保留了13个题目,编制了“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问卷”。调查问卷采集的信息内容包括:被调查学生的基本信息,被调查学生的月消费额、消费来源、消费去向、购物渠道、支付方式、消费记录、冲动消费、消费满意度等方面的信息。

2.2研究对象

结合实际情况,选取了中国农业大学部分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向他们随机发放问卷,对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本次调研从2016年3月21日至4月5日,历时15天,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76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共计170份。其中男生71人,女生99人;大一学生61人,男25人,女36人;大二学生44人,男19人,女25人;大三学生36人,男14人,女22人;大四学生29人,男13人,女16人,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注:括号内为调查对象在调查总体中的占比。

3调查结果与讨论

根据本次调查数据,从大学生的月消费额、消费来源、消费去向、购物渠道、支付方式、消费记录、冲动消费、消费满意度八个方面,对被调查学生的总体情况与性别差异等进行分析,其中,在消费来源、冲动消费、消费满意度方面因有明显的年级差异,所以在这三个方面还进行了年级差异的讨论。

3.1有多少钱可花——关于月消费额

调查数据显示,有84人的月消费额1000元以下,占比为49.41%,所占比重最高;有66人的月消费额为1000~1999元,占比为38.82%,排在第二位;月消费数额2000~2999元的占比为7.65%,月消费额3000元以上的占比为4.12%。多数大学生的月消费额在1000元以下或1000~1999元,支出水平比较合理;仅有少数学生消费偏高。

从月消费额的性别差异看,数据显示,39.44%男生、56.57%女生的月消费额在1000元以下,可见大多数女生的月支出不超过1000元,消费适中;47.89%男生、32.32%女生的月消费额为1000~1999元,这一区间男生消费额明显高于女生;男生、女生在2000~2999元消费区间差异较小,占比分别为8.45%、7.07%;男生、女生在3000元以上的高消费均为少数,占比分别为4.22%、4.04%。男生消费偏高主要是因为男生更注重人际交往,比如请客吃饭、朋友聚会,在恋爱花费上也明显高于女生,这也比较符合男生付费的恋爱规则和社会文化。

3.2钱从哪儿来——关于消费来源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家庭对其消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主要还是家长。由调查数据可知,消费来源为家庭供给的占比为83.53%,父母的给予是最大也是最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一调查结果与周晓鸣的研究结论一致,即大学生的自立能力还不够强,经济不能独立,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结构及消费观念较为单一;勤工助学也是部分学生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消费来源为勤工助学的占比为8.82%,说明大学生没有仅仅只依靠父母,而是通过勤工助学、奖学金等渠道来获取收入;消费来源为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的占比为5.29%;消费来源为自己投资理财所得的占比为2.35%。消费来源的多渠道也反映出大学生渴望独立,希望用自己的体力跟脑力创造生活。

数据显示,消费来源为家庭的男生占比77.46%,女生占比87.88%;消费来源为勤工助学的男生占比11.27%,女生占比7.07%;消费来源为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的男生占比7.04%,女生占比4.04%;投资理财的男生占比4.23%,女生占比1.01%。说明女生对家庭的依赖性更高,更多男生选择勤工助学等其他渠道实现经济独立。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消费来源于家庭的占比分别为88.52%、86.36%、80.56%、72.41%,说明随着年龄增长,大学生对父母的经济依赖程度不断降低;同时消费来源于勤工助学的学生比例随着年级增长也在增长;而消费来源于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的学生比例变化不大;消费来源于投资理财的学生比例也从大一、大二的空白提高到了大三的2.78%、大四的10.34%,说明到了高年级,大学生阅历丰富了,理财意识逐步增强,极少部分学生能够通过个人投资理财等寻求经济独立。

3.3钱到哪儿去了——关于消费去向

对于消费去向的调查数据说明,大学生的消费主要集中于伙食支出上。除伙食费外,消费去向呈现多元化趋势,消费类型多样。数据显示,61.18%学生的消费去向为伙食;14.71%学生的消费主要用于学习方面,如购买辅导书、考试费等;12.94%学生的消费主要用于购买服装、日用品;11.11%学生的消费主要用于娱乐方面,如看电影、聚会等。遗憾的是本次调查挂一漏万,如手机通讯费等没有列入调查选项,实际上目前大学生通讯费用非常高。

在消费去向上,大学生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在吃饭上花钱比女生多,69.01%的男生主要支出为伙食,女生的占比为55.56%;男生在学习方面的支出稍低于女生,占比为12.68%,而女生占比为16.16%;男生在衣服、日用品上的支出较少,仅2.82%的男生主要消费为购买衣物、日用品,而女生明显喜欢穿衣打扮,其他日用品支出也多,在这方面的占比达20.20%;15.49%的男生主要消费在娱乐方面,而女生占比为8.08%。

3.4从哪儿买——关于购物渠道

调查说明,有51.18%的大学生购物渠道为网购,超过了专卖店(10.00%)、商业街(28.82%)、地摊(10.00%)三者的总和。对大学生来说,网购已经是生活中的常态。除了便宜的价格,便利快捷是最重要的原因。网购省去了购物时寻找商品、交通、运输和等待等繁琐的步骤,节省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同时,网上支付的普及也与网购相辅相成。目前大学生对网购的依赖是不争的事实。

数据显示,女生比男生更乐于网购,比例分别是55.56%和45.07%;13.13%的女生更喜欢专卖店,男生选择专卖店的仅为5.63%,这也显示了女生购物追求精致、品牌、时尚的特点;在商业街消费的男生、女生占比为32.39%和26.26%,显示了由于学校商业街的方便,它成为了学生网购之外的首选。选择地摊购物的男生占比明显高于女生,男生占比为16.90%,女生占比为5.05%,这一差别也体现了男生生活的随意、简单。

3.5怎么付款——关于支付方式

在付款时,51.18%的大学生使用现金支付,现金依然是大多数学生的首选支付方式;使用信用卡支付的只占3.50%;有32.94%的学生主要使用支付宝进行日常支付,说明支付宝已经被大学生普遍接受;使用微信支付的学生占比为12.35%;后三种支付方式合计占比达48.79%,移动支付已经大大改变了大学生的支付习惯,新的支付手段使大学生消费方式多样化,特别是信用卡的使用对学生消费观念提出了更高要求。前段时间“大学生背负百万信用卡债务,因无力偿还自杀”的悲剧深深震撼了我们,对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警示。

从各种支付方式上看,男生、女生差别不大,现金支付的男生占比50.70%,女生占比51.51%,说明男生、女生仍然普遍习惯这种传统的支付方式;信用卡的支付方式在学生中使用不多,男生、女生占比分别为4.23%、3.03%,这也说明大学生还是能够比较清醒地认识到使用信用卡的风险性;支付宝付款方式男生、女生占比都较高,且差别很小,分别为32.39%、33.33%;微信支付也逐渐风行,男生、女生占比分别为12.68%、12.12%。但要注意的是这些支付方式容易使学生忽视了金钱的数额大小,导致“月光族”现象层出不穷。

3.6记账吗——关于消费记录

数据显示,有15.88%的学生对消费全部做记录;25.88%的学生对主要部分做记录;27.65%的学生偶尔做记录;30.59%的学生从来没有记账的习惯。可见,当前大部分大学生都没有记账的习惯,计划消费的自我监控意识非常薄弱。

女生记账的习惯明显好于男生,其中有19.19%女生全部做记录,29.30%女生主要部分做记录,31.31%女生偶尔做记录,这三项数据圴高于男生。而从来不做记录的男生占比达45.07%,女生占比为20.20%,性别差异明显。这也说明女生天性细心,善于精打细算,在消费上更有计划性。

3.7乱花钱吗——关于冲动消费

数据说明,很多大学生消费缺乏理性,比较冲动,有50.59%学生表示经常冲动购物;有27.06%的学生表示会偶尔冲动购物;有22.35%的学生表示从不冲动购物。后两者对自己的消费还是能够保持主观上的节制。

在冲动消费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经常冲动购物的男生占比为42.25%,女生占比达56.57%,显示女生比较感性,更容易受商品打折、促销宣传等影响而激情购物;偶尔冲动购物的男生占比28.17%,女生占比26.26%,差别不大;从不冲动购物的男生占比29.58%,女生占比17.17%,可见男生在消费上相对理性。

在冲动消费上,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在“经常冲动购物”选项下,大一学生占比65.57%,大二学生占比65.91%,大三学生占比38.89%,大四学生占比31.03%,可见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大学生冲动消费情况呈明显下降趋势。与此对应,在“从不冲动购物”选项下,大三、大四学生占比明显高于大一、大二学生。整体而言,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还是处于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随着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以及生活自主性的增强,大学生到了较高年级时已经可以主动规划和调整自己各方面的开销,所以与低年级学生相比,他们的冲动消费情况出现得较少。

3.8满意吗——关于消费满意度

调查数据显示,14.71%的大学生对消费感觉“满意,有节余”;54.11%的大学生认为“一般够用”;22.94%的大学生觉得“勉强够用”;8.24%的大学生表示“不满意不够用”。调查结果说明,大部分学生满意于目前的消费状况,能够控制自己的收支平衡。仅有少数学生对自己的消费状况表示不满。我们认为,绝大部分学生之所以“一般够用”或“勉强够用”,也体现出大学生的生活费用主要来源于父母,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乱花钱,就会考虑孩子的必须消费情况,每月给孩子“正好”的生活费用,使得学生很难有节余。

在消费满意度上,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在“满意,有节余”选项上,男生占比9.86%,女生占比18.18%,女生比男生更善于计划消费,精打细算,在消费上有节余的较多;“一般够用”选项上,男生占比52.11%,女生占比55.56%,说明半数以上的男生女生消费合理,用度适中;在“勉强够用”选项上,男生占比26.76%,女生占比20.20%,说明部分学生花费较大,来自家庭或其他渠道的费用只能令其“勉强够用”;在“不满意不够用”选项上,男生占比11.27%,女生占比6.06%。正如前面所分析,由于男生各方面支出较多,在消费上感觉“不满意不够用”的男生占比明显高于女生。

数据显示,高年级学生消费满意度呈下降趋势,在大四学生中,无人表示“满意,有节余”,20.69%的表示“一般够用”,51.72%的表示“勉强够用”,27.59%的表示“不满意不够用”,可见“勉强够用”“不满意不够用”的大四学生占比明显超过前三个年级。这主要是大四学生因为毕业就业方面的支出(如出去找工作的交通费、社交费、服装费等)有所增加,消费支出明显上升,拉高了自身的消费水平,从而降低了满意度。

4对大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的建议

根据本次调查情况,对当前大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提出如下建议:

4.1做好消费计划

对于大学生来说,最需要做的就是为自己的支出做出合理计划,根据每月生活、学习方面的开销编制合理预算,对每月的必须支出要有保证,合理规划其余的开支,做到量力而行,计划消费,避免超前消费,不能让消费标准超过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

4.2丰富消费结构

在保证衣食等基本消费之外,可适当提高文化娱乐消费,特别是自我增值方面的消费,如文化学习、体能锻炼、增长见识的参观学习及陶冶情操的文化娱乐,防止片面追求消遣性、娱乐性、享受性的消费,要建立健康的、合理的消费结构。

4.3坚持勤工助学

大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寻找合适的校内外勤工助学机会,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生活费用,减轻家庭的负担;另一方面,即便没有经济压力的大学生也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从中体会到赚取劳动所得的艰辛,有助于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有助于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还可以增加社会经历,为以后就业做好准备。

4.4养成记账习惯

记账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自己的日常开支,做到开源节流,防止出现严重的经济失控。对于学生来说,很多支出往往是一时的冲动或者兴趣,而不是生活和学习所必须的。如果每一笔支出都有记录,就会发现其中许多开支是没有必要的。良好的记账习惯能让大学生明白自己的经济来源和支出项目,并极大地提升自身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能力。

4.5学会储蓄,合理投资

大学生可以通过计划储蓄、合理利用银行卡等限制盲目消费的方式控制开支,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更高效的使用。坚持将自己的节余储存起来,这在毕业之后也会成为一笔可观的资金,为未来打下一定的经济基础。近几年,很多大学生习惯用支付宝来储存多余的财富。大学生是网络中成长的一代,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强,他们乐于将钱放在余额宝中每天获取利息,同时在网购看到心仪商品时又能用余额宝方便地付账。这些理财方式值得低年级大学生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刘艳,刘永胜.北京市大学生消费现状与特点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2(2):62-63.

[2]汪美辰.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及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6):100-101.

[3]周晓鸣.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与研究——以蚌埠市大学城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5(13):170-171.

[4]李敏,武小雯,孙文怡,李梦莹.大学生消费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4(S2):42-44.

[5]陈昊,胡茉.上海市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4):119-120.

上一篇:党员调研排查情况报告下一篇:电力线路施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