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的前景分析

2024-07-28

银行业的前景分析(精选8篇)

银行业的前景分析 第1篇

在当今社会,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干洗业的前景是怎样的?

石家庄速净王霞,愿为您提供一下几点,供您参考:做出选择,第一、干洗行业市场前景怎么样?投资一行关注一行,无疑我们最关心的就是----这一行业的利润如何?风险如何?

干洗市场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行业的稳定性已发展的相当成熟,作为真正洗涤行业领头者的石家庄速净,市场品牌认知率高,洗涤技术钻研精湛,选择加盟《快捷洗衣》已经成为开店加盟商走向成功最有保障的一步。

根据速净多年的实战经验,对于干洗店衣物洗涤成本做出的总结看,几乎所有面料、类别的物品洗涤利润都可以达到80%以上。例如:①普通男士西服,洗涤成本(包括干洗液、干洗+烘干耗电、熨烫整形耗电)在1.1-2.0元之间,洗涤收费15-35元不等;②汽车坐垫,毛料坐垫洗涤成本在15-35元成本,洗涤费用180-250元不等。

加盟小型干洗店多少钱 那么干洗店风险如何?

速净王霞告诉您:投资干洗店的风险几乎在所有行业都是最低低的。一次性的设备投资,使用年限久,根据国家规定,干洗机的使用寿命为8年,速净的设备可以保证您用到10年以上。按照行业规则,一般开店一年后就可以收回设备投资。

第二、开干洗店都需要什么设备?店面找多大面积,如何选择店址,开店侧重点等我们电话详谈

.速净客户经理王霞电话:0311-80765001..***..在线QQ:1379567317公司网址:

银行业的前景分析 第2篇

分析壁纸行业的发展与前景

壁纸的多样化完全符合家庭装饰中“轻装修、重装饰”的原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人们对家装的要求也日趋时尚个性,壁纸受到许多年轻人的推崇,但由于相关法规和行业自律的缺失,壁纸行业中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济宁装修网觉得如何正视壁纸行业的发展并把握住正确的发展发向是每一个壁纸厂商应该了解的。

现状:壁纸行业发展逐渐向国际化,多渠道多模式的营销方式

济宁装修认为占据行业第一集团的墙纸品牌纷纷意识到行业的发展潜力,联合起来共同培育市场,通过引入国际装修风格来影响国内消费氛围,确定墙纸在家装市场上的重要地位,并向传统的涂料和墙面漆发起战略攻势,力图夺中国墙面装饰材料的霸主地位。

缺陷:壁纸企业品牌意思淡薄,经营门槛低

济宁装修觉得壁纸在我国室内装修中的使用率不过5%,而在欧洲、美国和日本、韩国,壁纸的使用率多在50%以上。中国的墙纸市场潜力可谓非常可观。面对这样的发展现状,为何我国壁纸的使用率,却如此的低呢?业内专家指出:“一些不规范的现状,导致消费者在选购墙面装饰材料时,舍弃了壁纸,而选择了乳胶漆和新兴的液体壁纸等其他材料。整个壁纸行业只有自律才能做大做强。”

由于经营壁纸的门槛不高,很多商家对于壁纸品牌销售的意识淡薄。济宁装修发现目前壁纸行业,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产品虽在环保、质量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但服务体系的欠缺却成为全行业发展的障碍。市场管理乱、产品乱、价格乱、服务乱,尤其价格乱是最显著的。

没有严格的规范标准

济宁装修公司觉得当前影响壁纸进入百姓家庭的另一大问题就是价格黑洞,同一个产品这一家标500元一卷,另外一家是700,消费者搞不清楚这东西到底值多少钱。这种价格不稳定、不透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购买过程中对壁纸的信任感,这种不信任造成壁纸市场上准顾客的流失。只有明确行业价格体系,规范生产厂家、包括经销商在内的流通渠道是解决价格问题的关键。另外要统一经营标准,重塑行业形象,零售价统一透明、售中服务标准统一,树立良好的行业口碑。

预测:壁纸行业市场前景

济宁装修公司认为在2011年壁纸首先在品质和质量追求方面有所提升,消费者对墙纸基材的追求已经从前几年的不认可,到现在逐步的认可。比如说像无纺纸、纯纸这一类的东西,早几年都认为这个基材太贵了,成本太高,但是从这两年来看,消费者都逐步开始注重环保,更愿意选择这类型的产品,也更关注它的经久耐用性。因此,随着关注点的变化,墙纸的流行趋势也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追求“时尚、环保、高品质”的品牌主张。

信息来源:中国墙纸热线,中国墙纸,墙纸网,墙纸厂家http://qz.jia400.com

云计算在银行业应用前景的分析 第3篇

云计算实现了让计算成为一项公共服务的梦想, 而且具备大规模改变IT产业的可能性, 使得软件作为服务更加具有吸引力, 同时改变了IT硬件设计和购买的方式。云计算所具备的无须为大规模应用提供额外费用的资源弹性在IT历史上前所未有。

云计算既包括以服务形式提供的因特网应用, 也包括提供这些服务的数据中心的硬件和系统软件。云的基本概念, 是通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 再由多部服务器组成庞大系统搜索、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通过这项技术, 远程的服务供应商可以在数秒之内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 达到和“超级电脑”同样性能强大的网络服务。它可用于分析DNA结构、基因图谱定序、解析癌症细胞等高级计算。

云服务的模型包括:软件即服务 (Saa S) , 通过网络对用户提供应用服务;平台即服务 (Paa S) , 将客户创建的服务部署到云;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 S) , 对外出租处理器时间、存储空间、网络容量和其他基本计算资源。

云部署模型包括私有云 (企业组织拥有或租用) 、社区云 (在特定社区范围内共享云设施) 、公共云 (公开出售的超大规模云设施) 、混合云 (两种以上云模型的组合) 。

以低成本建设和运行面向商业应用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是云计算发展的关键, 在大规模商业应用中, 云计算可以减少电费、网络带宽、操作成本、软件和硬件资源的消耗。这些因素使得公共云可以低于中等规模数据中心的成本提供服务并获得相当好的利润。

表1是云计算的十大技术难点和发展机会。

二、云计算的商业应用前景

云的目标是使得下一代数据中心的架构变为虚拟服务 (硬件、数据库、用户界面、应用逻辑) 的网络, 这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服务质量 (Qo S) 需求以有竞争力的成本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访问和部署所需要的应用。通过把IT企业从低层次建造基本硬件 (服务器) 和软件架构的任务中解放出来, 云使得IT企业能够更加专注于创新和创造更有商业价值的服务。

云计算的商业前景已经得到了包括国际数据公司 (IDC) 在内的几家市场研究公司的认可, 根据他们的报告, 世界范围内云服务的消费将从2008年的160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420亿美元。根据Sun微系统公司的共同创始人Bill Joy的预测, 云技术将为普适的计算服务创造几十万亿美元的商业机会。

云计算绝对处于技术趋势的顶端, 并将在3-5年内达到预期的顶峰, 这个趋势被诸如亚马逊、Sales Force、谷歌、IBM、微软、Sun微系统公司等供应商强化, 他们已经开始建造用于部署诸如社会网络 (Facebook和My Space) 、游戏主入口 (Big Point) 、商业应用 (Sale Force.com) 、媒体内容递送、科学工作流等云计算应用的新的数据中心。图1展示了面向服务的云的架构框架的高层次组件, 它由支持基于效用驱动的云客户代理和协调服务组成, 包括应用调度、资源分配和工作任务迁移。这个架构使得在管理和拓扑上具备分布式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的云抽象为可租用的单一资源。这个系统简化并集成了基于虚拟化技术及时、灵活、高效和可靠地访问跨域基础设施的能力。

Open Nebula, Zimory, IBMJuniper合作开发VMWare Vcloud等混合云 (Hybrid cloud) , 使得企业能够无缝地扩展他们的私有云到安全的公共云中的服务器, 并联合使用内部IT资源和外部云。

微软的Azure云服务包括Live服务、.NET服务、在线Exchange服务、在线Sharepoint服务和动态CRM服务。

谷歌和IBM则计划在全球范围内部署服务器网络用于云计算, 其架构使用了开源的Linux主机、Xen虚拟化技术、开源的Apache Hadoop文件系统和IBM Tivoli服务管理器。

亚马逊云组件则包括E C 2弹性计算云、S3简单存储服务和Simple DB数据库服务。目前纽约时报和纳斯达克都使用了亚马逊云服务, 在美国则有超过5 000个公共服务部门和非盈利组织使用Salesforce云计算解决方案。

云计算可以明显节省财务开支:用在服务器、软件许可证、维护、数据中心空间、电力和IT劳力等方面的前期成本得以消除;低廉和按使用付费的支出方式可以取代高昂的资产投资。私有云的运营费用也比传统的数据中心要低。比如, 全球最大的建筑公司之一贝克特尔集团通过引入私有云架构, 将总体IT成本降低了25%至30%。

表2是亚马逊网络服务 (AWS) 、App Engine和Gmail服务失效日期和持续时间。表2的数据意味着云服务质量可以达到商业服务标准, 但若在银行业大规模应用还需有效解决表1所列的十大技术难点。

三、云计算在银行业的应用前景

表3是云计算的核心特性, 这些核心特性表明云计算非常适合在银行业大规模应用。

云计算实际上是一种服务方式的变革。中国金融行业是信息化应用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中国金融行业改革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批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区域性中小银行的出现, 而云计算特别适合中小银行。中小银行如果按照过去形式发展要建立自己的灾备中心、数据中心, 建立自己专门的维护人员, 肯定是不现实的。目前中国政府在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方面已经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2010年10月, 发改委联合工信部下发《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

同时云计算在金融行业的安全问题需要整个监管机制、金融机构高度重视, 这样信息安全技术才会更好发展, 因为金融行业都是具体管钱的行业, 安全会涉及到产品的安全, 同时涉及到隐私。

现在银行业的正常运转依赖很多传统IT技术, 包括生物识别、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语音电话及呼叫中心系统、移动平台、自动柜员机、互联网以及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等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被引入到银行的业务支撑系统中来。从目前的产业发展来看, 云计算将是全球各大银行最需引入的前沿科技之一。在体验至上的今天, 银行需要与时俱进, 打破传统客户服务模式, 用更高效、更“绿色”的在线应用 (包括社交媒体和Saa S等) 替代电子邮件和传统网站。未来的一到两年内, 将有37%的银行引入云计算, 而这些银IT系统中的10%-25%会使用云服务。

在传统模式中, 银行为做到万无一失往往配备庞大的IT支撑系统, 但资源利用效率却非常低, 庞大的数据中心运维支出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云计算在节能减排上也有非常大的优势, 银行庞大的数据中心系统如果都迁移到云平台, 可以节省大量能源消耗。云计算可以提供最佳的资源利用率, 并且性能和速度会大大提升, 同时保证较低的成本。

许多银行正开始使用云计算服务来满足其技术要求中一个很关键、很敏感的方面:灾难恢复。对于灾难恢复来说, 最传统的模式就是运送含有备份数据的磁带, 这个做法一直都存在。但是从长远来看, 许多银行将远离这种模式, 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么做成本非常高昂。面向灾难恢复的云服务不但可以存储数据, 还能对整个网络做镜像处理。镜像系统通常包括软件应用和配置、面向存储和中间件的机制以及其他方面。万一遇到灾难, 需要重新构建整个计算环境, 银行就能够使用连接至云服务提供商的数据链路, 从容地继续运行自己的系统。一旦银行重新建好了物理站点, 提供商随后可以把银行的镜像系统发送到重新建好的站点。

中小银行在采用云服务方面显得比较积极, 一个原因是虽然规模小, 业务却大而全。因此, 中小银行对IT系统的要求与大型银行几乎差别不大。但是从资源和实力上来讲, 中小银行却与大银行相差甚远。另一个原因是, 大银行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恢复设施和数据中心基础架构, 所以基于云的灾难恢复其实对它们来说没有太多帮助。云计算是一种可以降低灾难恢复成本的新模式, 银行节省成本的幅度能达到10%~90%。

另外, 从现实角度看, 单凭一家中小银行之力从事高端研发或将系统外包, 所费财力庞大, 并不划算。这时可以考虑若干家银行联合起来搭建统一的云服务平台。德国储蓄银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德国一共有489家储蓄银行, 都是法人机构, 平均每家规模在20亿欧元左右, 通过搭建统一的后方服务支持平台, 各行只需付出很少的成本, 即可获得强有力的后方支持, 服务功能十分完善。联合的云计算可以为成员银行提供统一的IT系统和产品的开发、数据运营维护、支付结算、业务运营平台服务、金融产品研发以及信息咨询等服务。出于稳定性等方面的考量, 银行业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一向趋于保守, 但随着各种云计算的技术方案和体系越来越成熟, 不少银行开始构建核心综合服务平台云, 使用云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 实现流程再造与战略转型, 提升核心竞争力。

云计算是一种新的突破性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 能够把IT资源、数据、应用作为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同时, 云计算也是一种新的基础架构管理方法, 能够把大量的、高度虚拟化的资源管理起来, 组成一个庞大的资源池, 统一提供服务。云计算可以提供业务连续性、灾备体系、安全体系等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领域的全方位技术支持, 为银行的稳健运营保驾护航。云计算能够广泛的应用于金融银行领域中的连线交易、商业处理、在线分析及软件开发等各项业务。利用云计算可以搭建起金融企业所需的各种应用环境, 为企业提供各种结算、风险评估、策略分析服务。这对于国有大型银行、区域型商业银行、证券及保险企业而言, 都能够在节省大量的建设与运营管理成本的同时, 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响应效率。

云计算拥有极其强大的潜力。它不仅能支持中国大型银行的发展, 还能使数以千计的中小银行以最低的成本和行政管理负担来使用新技术, 为中国的金融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为了实现云计算在银行业的应用价值, 需要继续支持和扩建各地的云计算中心;需要改造中国的宽带基础设施;需要制定相关的规定方针, 改善云的安全性、可靠性, 促进相关的商业实践。

未来银行将能像今天我们使用电能和自来水一样, 不需要组建庞大的IT部门, 不需要购买昂贵的软硬件设备, 不需要构建复杂的应用系统, 只根据业务的需要, 就可以获得所需的服务, 再按照使用的服务支付相应的费用。对于中小银行, 就是要构建一个基于私有云的区域性银行共享服务中心。同时标准化的工作越来越重要, 行业标准的统一是云计算应用发展的基石, 越统一的业务, 系统就越简单, 运行得就越稳定、高效。

我国园林行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第4篇

关键词:园林;发展;现状;优势;管理趋势;前景分析

一、我国园林行业的发展现状

1.1行业法制及技术标准体系起步较晚

我国园林行业法制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制定风景园林技术标准,早期的标准主要有:1991年,建设部修订发布了《城市园林绿化行业技术标准体系表》,列出百余项拟编制的技术标准,已颁布《公园设计规范》、《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等近十项标准。1992年,建设部颁布《城市园林绿化条例》,2002年又颁布了《城市绿线管理办法》。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统计,在建设部现有颁布的城市绿化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有26项。我国园林行业国家和地方颁发的法规文件,共368项,其中由全国人大批准颁布的条例4项;国务院令8项;国家建设部颁发的规定类43项、资质标准类11项、技术标准类15项;各省、区、市颁发的法规和标准272项。这些法规和标准是在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建设中逐步建立并巩固、推广,在规范生产、组织生产、指导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国园林行业全面提高质量管理奠定了基础。

1.2 行业发展迅速,行业内容不断扩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园林绿化进程突飞猛进。1991年12月,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上提出,“九五”期间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应有总体的量化指标,如人均公共绿地、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等,并提出创建“花园城市”、“园林城市”等设想。至2006年末,全国655个设市城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4.38%,建成区绿地率30.27%,人均公共绿地7.94平方米,分别比“九五”末增长6%、6.01%和3.38平方米。建设部开展“园林城市”的创建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各城市绿化建设的积极性,至今,先后建立了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2个,命名了国家园林城市97个、园林城区4个。

1.3 行业产值持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城市化建设催生园林绿化大市场,园林行业迎来发展的春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园林行业每年产值1500亿元左右。据城市建设统计公报统计,从2002年至2006年,全国650余个设市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上升,平均每年投资4741亿元,以平均20.55%的速度增长,其中城市园林绿化平均每年投351亿元,投资平均增长速度达16.42%,2006年城市园林绿化投资达427亿元。

二、园林行业的发展优势

2.1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园林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是近20年来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十五"计划,"十五"期间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7%左右。今后20年,中国经济仍将快速、健康发展,这是园林植物材料和花卉产业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的保证。

2.2 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房地产业兴起

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房地产业兴起是园林产业快速发展的加速器。当前,改善人居环境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房地产开发商认为房地产环境质量好坏是房地产项目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十五"计划规定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5%,目前很多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没有达到该指标,需要大量建设城市园林绿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大,新的城市和城市建成区拉动了大规模的园林绿化建设。

2.3 基础设施建设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建设)拉动配套园林绿化和环境建设项目发展。近年来,我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庞大,固定資产投资增长强劲。在公路建设方面,到2000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1.6万公里。到"十五"期末,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16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2.5万公里以上。道路绿化和配套景观建设规模扩大、要求提高。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强有力地拉动园林绿化产业的发展。在民航运输建设方面,大规模扩建、新建民航机场,配套园林绿化面积大幅度上升。"十五"期间我国将新建1.4万公里高速铁路客运网。铁路、公路沿线的绿色通道建设需要大量的园林植物材料用于绿化和景观建设。

2.4 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

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为园林产业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根据"零点调查"公司的调查结果,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居民关心的焦点,有49.2%的城市居民将环境问题列为其关心的焦点问题。随着市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政府对环保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将大大促进了环境建设和园林建设的发展,从而拉动园林产业。每年都有城市园林建设项目被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或重点建设工程,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综上所述,中国园林产业高速发展的外部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将进入起跑和起飞阶段,估计今后5-10年,中国园林产业将以25%至30%左右的年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三、园林行业目前的管理现状及未来管理的发展变化趋势分析

目前,园林行业的管理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还不够完善,需进一步改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实践,对我国经济社会乃至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我国园林管理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我觉得园林管理主要从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两方面入手。

从技术管理方面讲,园林管理主要从设计、施工、绿化养护等方面展开。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时充分考虑,设计到位,尽可能的避免和减少以后重新设计、改造、维修的费用,对业主负责,对广大居民负责,为企业创造利润,为公司赢得荣誉。施工方在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方的意愿,遇到问题时多与设计方沟通,坚决抵制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保证工程的质量。绿化管理在园林景观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园林景观与其他场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一门活的艺术,随着植物的生长,其景观效果会不断变化,因此,绿化养护管理就显得相当重要。

从人力资源管理来讲,园林行业管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人力资源体系,其管理有些紊乱。人力资源是公司运作的核心资源,拥有、保持一支合格的管理者与员工队伍是公司管理系统能否高效运作的关键。工作是复杂组织的基本细胞,每个人则拥有一种涉及具体责任、任务和活动的工作,经过合理的安排后,所有的人各尽其能,才能保证一个企业的长久不衰。目前,园林企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从基于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到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随着这种转变的进行,园林行业的发展必定会踏上新的台阶。社会在发展,园林行业同样也在发展。园林行业正在朝着正规化、市场化、生态化、多元化发展,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李燕. 校园景观设计与施工组织方案初探. 郑州大学.2010

医疗行业的互联网前景分析 第5篇

纵观整个中国的互联网的分类,从大的类别分析,主要有2类:1是针对企业或组织的服务,2是针对个人(老百姓)的服务。针对个人的服务主要根据需求来定位的,比如,游戏,买房,交友,娱乐,论坛等都是满足个人的不同需求来定位的网站类型。这里主要分析对企业的互联网服务,企业按照需求主要是要赚钱,省钱,发展等等,所以围绕这些需求就会出现很多互联网模式,比如招聘网站,B2B网站,物流,培训等等行业网站。但是每个企业的行业不同,有些是房产,有些是电子,有些是化工,根据每个行业的特点(有些事针对个人的,比如房产行业,有些是针对工业的,比如电子行业)不同,就会出现各个行业的不同模式发展。

有了以上的分析,我们再对医药行业的互联网格局做个深度分析。首先医药行业从整个产业来说,主要是“医”和“药”。而且这2个是不分家的,(呵呵想到了中国的医改之路,实质就是医和药的关系处理问题)。行业产业链是:从健康--到生病---到医院或药店---用药品或仪器---来治疗检测---做康复保健---得到健康,不要小看了这个产业链,这个产业链蕴含了大量的商机,健康是什么?健康是1,没有这个1,后面再多的0也没有用,我们再分析下目前中国互联网在医药这个产业格局大佬们

健康类:39健康网这个网站目前在健康行业中算是一个大佬了,主要针对老百姓健康资讯和查询,美工不错,内容很丰富,分类较不错,盈利模式主要靠地区代理,民营医院的广告和合作,寻医问药的引导,频道的出租等,值得一提的是网易的健康频道是39健康网的,新浪的健康也是包给其他网站的,好像是康Q,现在没有了。其他健康的模式还有体检类的,寻医问药类,健康检测,个人健康管理等等,健康是个巨大的产业,但是如何发展健康类互联网目前国内探讨的很多,连google也在向这个领域发展(个人病历管理和相关数据查询),我的建议是健康这个产业太大,类型多,需求长期不明显,地域性特点等,如果能做精做专这个里面的小行业也是很厉害了,大而全的健康网站模式很难发展,我们拭目以待健康网站的发展。

药店类:由于药品流通在中国有其特殊性,要么在医院买药,要么在药店买药。在医院买药自己做不了主,靠医生处方。药店主要非处方药的销售。非处方药销售占国内整个药品的30%左右,网上药店需要国家审批过的,药房网金象网等,可以在国家药监局网站上查到这个网上药店的市场巨大,消费者可以在合法的网上买药,很方便,尤其对慢性病长期服药的患者更加方便,网上购药的习惯还没有形成,但是这个牌照还是值钱的很。

医院类:这里不是说的是医院的网站,特指药品在进医院前需要的招标类网站,海虹网上市公司,基本垄断了国内60以上的医院招标市场,盈利模式主要是卖标书,数据,会员,手续费,等等,总之医院进药必须招标,由政府搭建或找第三方招标机构,来操作,公开透明,海虹网由于时间早,关系好,这个市场操作较成功,但是现在政府自建,其他招标平台出现,同时招标区域化明显等,竞争也较激烈了。

营销类:主要指的是药厂到个人中间的各个营销环节的平台,药厂到医药公司,然后分销到地方,然后进医院到药店,中间需要产品的发布,招商代理,营销技巧,医药政策,价格,招标中标,资讯,人才等环节很多,中国医药网,综合类医药门户网站,上市公司,广告很多,盈利模式主要是各种和医药营销类的有关的企业在线广告,由于时间早,规模大,涉及医药营销行业,所以可以说是医药行业的新浪。

技术类:医药行业技术非常重要,这里不得不提的是丁香园和生物谷,里面的内容非常的专业,如果是临床医生或生物研发人员,这个网站比较适合,但是盈利模式还需要商榷,因为过于专业和精准,反而有时候难操作,在市场上丁香园也开始向人才,生物医药等子行业发展,生物谷则应该向中国医药网的方向靠近则是方向。

建筑行业前景 建筑行业分析 第6篇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全国仅在县以上建筑企业从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就达3200万人以上,高峰期则超过4000万人。但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却得不到有效维护。近年来,各级工会组织积极探索进城务工人员工会工作,建筑、市政、交通行业由于使用进城务工人员相对集中,各级产业工会更是加大进城务工人员工会工作力度以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并取得了一些有效经验。这两年建筑行业可谓进入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期。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提出,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都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而加入WTO以后国外建筑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也给我国的建筑行业带来了生存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建筑行业,将是一个活力四射的行业。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小康的重要标志就是人民生活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城市化建设逐步走向现代化。建设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鞠洪芬主任向记者介绍,据统计,今后20年,我国城市化应保持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的水平,预计2015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5%左右,将新建城市230个左右,新增建制镇5000个左右,城镇人口将达到6.3亿左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住房、工作环境改善,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完善等等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极大地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而我国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也带动着建筑行业的大力发展。据预测,“十五”期间,我国的国民经济产值将从2000年的9.5万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3.9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将从2000年的3.5万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6.2万亿元。预计未来10年中国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7500亿美元。北京申奥和上海申博的成功,也将给我国的基本建设带来新的一轮国际投资热潮,成为21世纪初中国建筑业发展的两大“超级引擎”。中国建筑业协会行业发展部高级经济师李燕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建筑业的发展和繁荣与全社会投资规模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的建筑业基本遵循着一个固定资产投资规律,一个五年计划内的投资总量是上一个五年计划到建国初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总和,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建筑行业惊人的发展速度。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因。根据投资专家预测2004年投资形势,将有五大利好惠及建筑业,投资体制改革致力于改变国家调控投资的局面,解放大型国有企业投资自主权,恢复其经营方面的自主决策;审批制度的改革将大大缩短项目的审批核准时间;规范政府投资,理顺总投资机制,保护企业的投资积极性;规范资本市场,产生良性互动。奥运工程全面启动建设,将为建筑业提供百年不遇的巨大商机的发展空间。

可以说,21世纪前10年,是建筑业产业成长和体制变革的关键时期,建设事业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建筑业正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管理层与操作层分离--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决定人才结构

建筑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决定了行业内的人才结构。鞠洪芬提出,改革开放以后,建筑业作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开始进行产业组织结构和生产方式的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化,建筑业产业组织结构将逐步由目前的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独立施工企业为骨干,以专业分包和劳务企业为依托的产业组织结构向以综合承包企业为龙头,以众多专业化分包企业为依托,以项目为合作基础的协力生产体系发展。无论是目前还是将来的产业组织结构,都要求总承包企业和综合承包企业为技术和知识密集的管理型企业,专业分包企业和劳务企业为技艺密集型或技能密集型企业。因此在整个建筑行业的人力结构上,势必呈现出两层分离的结构--以知识密集型为主导的“管理层”和以技艺密集型为基础的“操作层”。实际上,目前大量的国有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虽然自己带有施工队伍,但是在企业人力结构上已经实现了两层分离。大量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分成若干个项目经理部,从事属于“管理层”的项目管理工作,现存的自有工人队伍已基本上是机械、电气、安装等技术工种和从事劳务分包管理的“工头”。

其中,以知识密集型为特点,以经营管理和技术管理为主体的管理层结构需要的人才有:具有现代宏观经济管理知识、建筑业管理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行政管理人员;具有现代建筑及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经营决策、营造管理、技术管理、经营核算和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也需要具有项目可行性研究、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监理、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等知识的第三产业人员和具有较高专业知识、科研和教育水平的科研、设计、教学人员。而以技艺密集型为基础的操作层结构则需要具有精湛技术知识和高超专业技能的技师队伍;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较高技能的高级技术工人队伍;具有一般专业知识和良好专业技能的中级技术工人队伍;具有一般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初级技术工人队伍;以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和一般建筑常识的熟练劳动者。

“博士好找,技工难觅”--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现状

建设行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多,尤其是建筑业,目前“门坎”相对较低,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当前,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有3893万,其中农民工2797万,占71%,工程管理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各约占10%左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2年登记注册的建筑企业从业人员为2245.19万人,其中内资企业2233.26万人,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41万人,外商投资企业4.52万人;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业人员为6.83万人,主要是经营管理人员。可以说,我国目前具有一支浩大的建设大军,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建设战线上,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建设行业,劳动者的素质、职业能力,对建筑行业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鞠洪芬指出,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看,目前我国建筑队伍的资源开发潜力还很大。比如,这支队伍人才结构还不尽合理,尤其是在当前出于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发展时期,其中高科技人才和高级技工偏少,文化程度、技术素质相对较低的人员占的比例较大,尤其是施工现场劳务作业人员。据劳动社会保障部今年初对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及中西部地区主要城市用工意向调查表明,85%以上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其中25%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6%以上的岗位要求达到初级工以上水平,近60%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而据中国科协2001年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文盲和半文盲占到22.25%,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文化程度,这个现实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从业人员文化知识、劳动技能的要求存在着巨大差距,而且大多数人员没有经过上岗培训。

从年龄结构看,建筑行业的高科技人才中,中青年所占比重较小,人才断层现象比较严重;从配置结构看,高科技人才集中在大城市和大科研单位较多,在基层在生产一线较少;从人力资源使用看,一些单位不够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传统的用人方式比较普遍,只重索取不重投入的现象还存在;从人才观念看,尊重劳动、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还没有形成普遍的社会风尚;从人才资源管理看,还存在封闭管理的现象,一些单位仍继续延用“人才单位所有”计划经济时期的老办法,存在着人才流动难,人力资源浪费等现象。人事管理制度还相对滞后,人力资源社会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不高。

鞠洪芬主任认为,要解决好以上问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要继续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加大改革力度;二要转变传统观念。行业内尤其是人事管理部门的领导观念落后,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缺乏创新的发展战略、环境和激励机制,是造成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流失的重要因素。三要在全行业形成共识,上下齐努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才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方针政策。只有这样全国建设行业的人力资源潜力才会涌现出来,形成巨大的生产力。

建筑行业薪资水平及未来趋势

由于行业特点决定,建筑行业的薪资是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工程类别、专业差异和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以及计酬办法的不同,新资差别很大,难以准确统计。仅以北京为例,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和北京建筑人力资源协会、北京东方慧博人力资源公司发布的信息(北京统计年鉴),北京地区建筑业与房地产业薪资状况如下:

(一)建筑业年平均工资:1999年为11644元;2000年12899元,年增长10.8%;2001年13840元,年增长7.3%。

不同经济类型建筑企业年薪资水平的对比:(单位:元)

建筑业高层年薪(万)价位:

总经理-副总(含总师):高位40-15万;中位20-10万;低位12-6万。

建筑业热门职位年薪价位:

项目经理35-8万;技术总监18-7万;各类工程师7-3万;技术员(不等)6(预算员)至3万-3至1.5万(电工较低)。

(二)房地产业年平均工资:1999年18012元;2000年18836元,增长率为4.6%;2001年21194元,增长率12.6%。

1、房地产业高层次年薪

总经理-副总(含总师):高位45-20万;中位25-16万;低位18-10万。

2、装饰业热门职位年薪价位:

项目经理10-6万;专业工程师7-3万;设计师10-5万;预算员7-2.5万。

3、勘察设计业热门职位年薪价位:建筑师12-6万;结构、设备、电气设计师9-6万。

4、工程监理业热门职位年薪价位:项目总监10-6万;专业监理工程师7-4万;监理员4-2.5万。

今后一段时期内,建筑业的薪资应是逐年增长的趋势。北京地区建筑业未来3到5年薪资增长速度可望保持在6%-8%;房地产业未来3到5年薪资增长速度有望保持在10%左右;奥运会以后,由于建筑总量下降,行业薪资水平将会呈下降趋势,建筑业预计回落20%左右。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企业,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状况不一样,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供需情况不一样,每一个人的薪资额度起伏升降,都是很自然的。

随着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尤其是现代企业的逐步建立,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工资分配制度将形成多样化特点,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按生产要素分配也将成为工资分配制度的依据,工资分配将同业绩考核挂钩,向关键岗位倾斜,企业内部工资差距将越来越大。经营者年薪制,项目承包制,岗位薪金制,谈判工资制将成为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企业的通用薪资制。

“人为先,策为后”--建筑行业人才需求

具体来说,目前建筑行业的紧缺人才有:

1、复合人才:国内部分总的来看比较紧缺的有懂技术会经营的人员;熟悉建筑管理又熟悉技术、经济、法律、的人才;懂建筑技术又懂建筑材料的人才;懂建筑技术又懂定额概预算的人才;从事工程建设监理和工程咨询服务的人才;科研开发型人才;项目管理;房地

产经营人才等短缺。国际部分则缺少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和国际建筑市场开发经验,能熟练地进行对外工作交流的从事国际化经营人才;懂得国际工程管理的总承包项目管理人才;能熟练准确计算国际投标报价的人才;了解WTO规则,能熟练运用国际上或工程所在国的各种法律法规,维护企业自身权益的人才;懂得国际工程索赔的合同管理人才;国际工程咨询专业服务人才等奇缺。

2、专业技师与管理人才:设计师、建筑师、电气工程师、暖通与空调工程师、土建工程师、工程预算人员、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部管理、专业工长,以及吊车、钢筋、电焊、脚手架熟练操作工。

租房行业前景分析 第7篇

一、政策分析

国家层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国办发〔〕39号)

《意见》明确采取培育市场供应主体、鼓励住房租赁消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住房租赁监管等措施,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支持住房租赁消费,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意见》中明确住房租赁市场现存市场秩序不规范、法规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要求加强住房租赁监管,明确出租人和承租人权利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订,201月1日生效)

新个税法中明确计算个税时可以进行专项扣除。其中,承租人方面,专项扣除可以税前抵扣住房租赁的租金;出租人方面,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新个税法鼓励租房租赁消费和通过出租房屋获得收入。

《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

《意见》指出应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同时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

地方层面(以北京市为例):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2035年)》

总规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北京新供各类住房中租赁将占30%,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引导居民形式先租后买的梯次消费模式。北京市一方面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发力,在深入分析住房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供地计划,不断加大住房用地供应;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进一步发挥租赁市场解决市民居住问题的重要作用。

《关于加快发展和规范管理本市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

《通知》明确了住房租赁行为规范、保障承租人权益的规定,并要求房东在租赁期间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其他强制方式驱逐租户,未经租户同意不得擅自进入出租住房。

个人观点:

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都在不同层面上、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大力推动住房租赁市场,是对住房租赁市场的重大利好,可以预期住房租赁市场前景广阔,对保险产品的潜在需求也将是巨大的。另一重点是各政策均强调保障承租人的权利,规范住房租赁市场行为,充分保障承租人的权利。

二、规模、增速、行业周期、格局分析

规模

我国目前住房租赁人口目前为1.68亿,住房租赁市场规模为1.2万亿元。目前北京租赁人口为863万人,北京总租金规模为1376.3亿元,租赁人口占比39.70%,而租赁房源量仅为350万间,租赁缺口达400万间以上。

增速

20一线城市新开公寓门店增长率超35%;根据北京-市计划,未来五年供应租赁住房供地1300公顷,预测北京20租赁人口将达到979万,租赁住房总数将达到544万间。全国主要城市的租金水平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其中,北京近租金涨幅达90.32%,近9年增长均值为8%,近5年增长均值为5%。预计全国将实现3万亿元的住房租赁市场规模。

行业周期

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认为,目前租赁行业具有行业利润率低、市场增长率高、需求增长快、进入壁垒低、竞争者数量多、行业监管不完善等特点,故租赁行业生命周期尚处于幼稚期。贝克研究院认为长周期看,住房租赁市场供不应求,三万亿蓝海可期。

格局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年行业机构集中度也在增加,一线城市头部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60%。在分散式长租公寓中,自如掌握的房间数量达到了60万,排在第二的相寓是50万,蛋壳公寓、青客公寓以及爱上租则以8万、7万、6万的房间数分列第三到五位。至2018年8月15日,每月有10万人成为自如租客,租客平均租住时长达452天。

三、运作模式

运营模式

住房租赁市场供给主要为个人房源供给和行业机构供给。最近新型的机构端运营模式是长租公寓。长租公寓长租公寓模式分为重资产、轻资产两类运营模式。重资产运营模式即运营商通过自建、收购等方式获取并持有房源、对外出租,主要通过收取租金获取利益的模式。而轻资产运营机构并不持有物业,而是采用包租或托管的模式运营房源。

融资模式

主要有风险资本股权融资,传统债券融资,产业基金、互联网金融、资产证券化、REITS六类模式。风险资本股权融资主要是指初创住房租赁企业从投资方获得资金支持并出让该公司部分股份的一种融资方式,是主流外部融资模式,单次融资规模大。传统债券融资主要有银行贷款和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门槛相对较高。产业基金是主要为专业私募基金设立的投资于被低估项目的基金,优势在于借助市场专业力量,优化产业布局,分散项目风险,把握产业机会。互联网金融融资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新型融资模式,融资额度小、稳定性差且成本高。资产证券化是依托住房租赁企业基础资产的现金流而非信用来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从而帮助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融资效率。REITS是一种以发行收益凭证的方式汇集特定多数投资者的资金,由专门投资机构进行房地产投资经营管理,并将投资综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一种信托基金,降低了融资门槛。

租赁住房行业的发展现状

“租赁住房”,又称之为“租赁住宅”,是指地产开发商将自持地产通过新建或者对自有存量房源资产盘活改建而成,并向市场推出的租赁用途住房。租赁住房作为国家大力推进的新兴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我国已有约1.9亿租赁人口,主要由流动人口及高校毕业生构成,而租赁市场规模已超万亿元。预计至2030年,我国租赁人口将达2.7亿元,整体市场规模超过4.2万亿元。

截至到20底,中国当前房屋租赁市场规模以个人或C2C业务形态类别租赁市场为主,占比近97%,企业运营的品牌公寓还不到3%。而在美国,由企业为主导运营即采用B2C方式的公寓数量规模占比已达60%。因此由国内企业运营的租赁住房(长租公寓)市场空间巨大。

目前国内住房租赁行业参与企业,主要集聚着三类主体,包括国家队、房企及运营商。时至目前,租赁行业还未出现头部标杆企业。场外的各家企业摩拳擦掌,积极规划,开始蓄力谋划市场。而已进入的玩家则开始竞速赛跑,扩大管理规模,争相抢占市场份额。租赁行业的三类玩家,还没有拥有绝对优势领先的一方,但各自仍有着自身的优劣势。

国家队

国家队,主要是指国有房企以及国有关联企业。相比来说,国家队有政府和政策的支持,在租赁行业中处于先行的地位,在拿房和成本上较其他主体有显著的优势,另外其自有存量房可以直接盘活,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拿地或包租,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其在原保障房和人才公寓的积累的行业经验优势,与市场企业客户做好对接。

国家队未来推出的住房租赁产品,会在政策响应、规划设计、产品质量、服务标准、价格水平、运营模式等方面对市场起到示范性和引导作用。国家队推出的“租赁住房”产品在住房租赁市场地位具备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国家队的进场,最大的作用,并不是为了竞争,而是为了稳定住房租赁市场,加速行业规范化。

房企

房企,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白银时代,房企纷纷将目光投向存量市场,加上政策的推动和租赁市场的发展,目前租赁市场风头正盛,越来越多的规模房企开始着力布局,甚至将其提升至集团战略层面。

房企有着资金和规模扩张优势,有条件以重资产模式切入,并通过持有资产和自有供应体系把控产品质量。而对于全国布局的规模房企来说,切入各地市场更容易,供应链具备集采优势,但其租赁住房的运营管理能力相对薄弱,对租赁住房成本的把控仍待提升。对于房企来说,长租公寓可以对闲置资产进行改造升级,盘活自身存量;也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竞自持土地及租赁用地,同时可以借助房企整体的信用进行低成本融资。

公寓运营商,目前有三种业态类型

品牌系运营商由于进入公寓市场较早,积累了大量运营经验,有较强的运营能力,同时主要深耕某一区域,有针对性的特定客户,产品有设计感和个性化,服务追求极致的客户体验,但其拿房成本高,难度大,资金能力相对薄弱,扩张难度较大。

而中介系运营商在公寓房源获得上具有先天优势,在客户资源上也有自身的渠道优势,有利于其快速规模扩张,实现全国住房租赁市场布局,而因其中介的市场属性,决定了中介系公寓运营商更适合做二房东模式的分散式公寓。

另外酒店系运营商以酒店行业经营经验为优势,从经济型酒店的短租模式延伸占据长租市场,在经营和城市布局、运营能力、工程管理能力上具有明显优势,也具有规模扩张的优势。而酒店系中另一分支的服务式公寓运营商则针对的是住房租赁中的高端细分市场,产品溢价能力强,在其细分市场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但其产品线布局覆盖有限。

品牌系、中介系、酒店系公寓运营商在房源、产品、品牌等方面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尤其是随着国家队与房企的不断发力,运营商之间的这种状况也将愈演愈烈。

未来租房趋势

未来一线城市的租房市场一定会大面积开放。

尽管房子是相当重要的产业。对于上游,盖房子需要购买钢材,这不仅能带动钢铁产出,促进钢铁行业产业升级,还能带动一大块就业。修房子的时候,搬砖的劳动力拉动城市化,水泥背后的水泥厂,规划房子背后的设计院。对于下游,修好房子后,附近的地铁,公交,医院,学校基础设施的规划与修建,购房者对房子进行装修,除甲醛,添置新家具(衣柜,床,冰箱,洗衣机等)。上下游共计带动49个行业。

显然无论哪一个都是政府不能拒绝的,那为啥政府还会推动租房市场,不去推动购房市场?

因为前文限定了一线城市,非一线城市我觉得租房市场的开放会很晚很晚,不过热门二线一定会来尝鲜的。一线城市有什么特征:

1.房价高企,年轻人想买,但买不起。需求被价格压抑住了。

2.拆迁昂贵,且有高昂的外部成本(堵塞交通)。企业没有开发新楼盘的动机,政府也难以从翻新地皮中获益。供应不足。

显然需求和供应对不上眼,年轻人又削尖脑袋要进去,想留下来,就只能选择租房。

我认为未来的租房市场会出现全新的商业模式。

先说房源:租房房源在未来,会缓慢从在二手房转变为新房。当然考虑市场接受度,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是逐渐提高百分占比。

对于未来商业模式的概括:

租房市场化,租房标准化,租房寡头化

是不是很眼熟这个套路?

:传统的出租车演变到滴滴打车,便是零散的打车软件司机先搅动行业,打破出租车的牌照制度(市场化)。众多打车软件一拥而上,争夺市场,同时一系列的打车共识慢慢达成(标准化)。这些软件一路搏杀,资本注资当燃料,烈火烹油 鲜花着锦,杀出几个巨头,只要国家力量不出现,两个或者三个寡头把持一个行业,Uber因为是外资所以离场,滴滴快滴也不是因为商业原因合并的(寡头化)。

20:外卖行业方兴未艾,大学校园普天盖地的外卖传单,各种极速,各种超人,上百款外卖app,羊毛都薅不完(市场化),活下来的几个,凭借这两年的经验,完成了外卖员培训基本流程,店家签约基本流程,卫生监管基本流程(标准化)。腾讯(美团),阿里(饿了么),百度(百度外卖)各自注资,添砖加瓦,剩余还没死的在这一步统统化为炮灰,目前的饿了么和美团把持95%以上的流量(寡头化)

2016年:共享单车以星星之火,燎遍全国省会城市。这种在全国多个校园试点了半年到1年的全新出行模式,催生了上百个APP。就连大部分人都不会骑车的重庆,也诞生了悟空单车(市场化),一路疯长,在2017年消停了下来,如同花败果现,剩下的单车公司,无论在单车投放,运营维护,政府协调,外部公关,都有了成熟的体系(标准化)。同样巨头的注资,没有得到注资的,在这一步一定会死,小蓝单车撑了很久,但还是熬不过去。目前摩拜单车(腾讯),OFO(朱啸虎),青桔单车(阿里)占据99%的流量(寡头化)。

这类互联网下诞生的模式,由于运作快,程序不冗余,寡头一旦形成,利用标准化期间,几百家企业用命换来的经验教训,行业标准,很难被新进入者打败。同时资本也要求回收前期的成本。很难说再出现,50000用户的微信,慢慢起家,打死了坐拥5亿用户的飞信。傻子毕竟没有那么多。

辅以美国目前租房市场的佐证,我预测,如果未来开放租房市场,租房市场会出现以下走势。

租房市场化。也就是目前的自由租房阶段。这个阶段会带来两个问题,市场问题和导向问题:

市场问题:人人都可以租房,换句话说,人人都是市场竞争者,这个阶段,市场最为混杂,同时价格差异明显,有人厚道,有人奸诈,这是市场不规范,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出现二房东,房源不透明,合约欺骗等一系列问题。市场亟需一个标准来规范,但是人太多,管不过来,监管难以达成。

导向问题:人人租房的背后,其实是暗示并鼓励人们买房,这些年轻人买不起,我买的起啊,买了就能租,不仅可以享受房价的涨幅,以此帮我扛通胀,还能让别人帮我还贷款,一举两得岂不美哉。一旦市场导向将房子从消耗品变成了投资品,一定会带来房价的恶性疯长。

租房标准化。市场的乱象一定会受到整治,首先这是政府职能,其次,其中偷税漏税的巨额收入流失也是税务部无法接受的。

标准化思路:首先市场上有太多的散户,去掉散户一定是第一步,如何去掉散户?就和股市一样,只要提高手续费,比如将佣金最低5元提高到最低500元(当然证监会不可能这么做),市场散户绝对少掉99%。

同理,提高基础门槛从来都是清理散户的最好方法,房子出租如果需要各种办证,检验合格之类的,一般散户绝对没有心思自己来的。随着甲醛案的出现,二手房暂且不说,新房的出租标准肯定会一提再提,要求甲醛合格,要求乙醛合格,消防合格,通风合格,照明合格,用电合格,零零散散出来20几个标准轻轻松松,只是为了赚取房价涨幅,以及租金的普通投资者绝对不堪其扰。一定会大规模的选择将手中房屋外包给中介公司,由中介公司进行统一检测,中介公司专业的,有时间,同时享受规模效应。中介公司吃差价,出租者收租金,税务局收税,其乐融融。目前链家就是这种模式,但是总体思路感觉还是老一代的运营。永远只是中间商。

另外一种就是民宿,这也是散户能进去挣钱的唯一阶段,这种模式高明在什么地方,民宿从中间商转变成了运营商,利润不知高了多少,3000一个月的房子租进来弄民宿,300块一晚租出去,按80%空置率(行业平均),7200收入,净赚4200每月,相比链家中间商,只拿两个月租金,这种方式利润持续,且工作量小。

目前而言,民宿就是租几间房,最多租下几层楼,还是零散在城市各个角落。但是这种模式除了麻烦,并没有任何护城河手段,注定了这类中介,乃至民宿公司会超级多(看看现在的民宿就知道了)。但是预计这个阶段会持续很久。

租房寡头化。随着资本的入场,很快会出现某某公司(BATJMH等等系公司)出资买下某小区的整栋楼,或者干脆直接自己建小区。然后房租上网,以后租房就和去淘宝买东西一样,甚至出现小区会员,以及类似租金95折卡都完全有可能。不同于民宿的小打小闹(民宿有法律风险,被投诉的风险,更类似于繁星撒点的游击队),小区的形成代表有了根基(像军队进军,步步坚实),代表真正的生态就建立好了。资本是逐利的,必然会通过后续服务回本,

具体的盈利方式很多,有的外部性是正的,有的是负的。

先说好的,以后倒垃圾,搬家,水电一律不用操心了,智能化物管,甚至租房送视频会员,互联网公司的气息会相当的重。

再说坏的,当然经过我国特色主义的改造,有些国外的恶习在国内应该完全无法生存,但是丑话说前面,防人之心不可无。在国外,因为居民搬家是有成本的(至少占半个月房租),只要你还能忍,他就有得赚,比如垄断网,本小区只有optimum的网(国内至少还有3大巨头供你选择),你只能选择用或者不用,不能选择其他便宜的运营商,甚至连路由器都要租他的(有淘宝的我们无所畏惧)。

广东石化行业资源利用的前景分析 第8篇

广东石油和化学工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取得了可喜成绩

“十五”以来, 在国家和省的政策引导和扶持下, 广东石化行业资源综合利用范围不断扩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积极探索“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化”产业链、建设了一批实施资源综合利用的石化园区, 资源综合利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总体来说, 广东石化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尤其炼油和乙烯的资源综合利用位于国内前列。

(一) 节水节能取得显著成效。广东石化企业积极采取循环利用、一水多用、污水处理回用等措施, 提高重复用水率, 同时从废水中回收有价物质, 减少单耗用水和污水排放。炼油企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率为1.05%, 低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2008年5月发布的清洁生产低于1.4%的标准;乙烯单位产品耗水量为15吨/吨乙烯, 低于全国26吨/吨乙烯的平均水平;氯碱生产过程中, 回收含有氯气、烧碱的冷凝水生产次氯酸钠, 有效降低水耗和物耗, 全行业蒸汽凝析水回用率达到98%。

(二) 多途径开拓废弃物综合利用。积极开发各种废弃物综合利用途径, 变“废弃”为“可用、多用”, 全行业每年产生其它废渣约330万吨, 除传统上用于建筑材料生产外, 还积极探索扩大固体废弃物利用途径, 使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5%。

(三) 余热、尾气利用取得重大突破。广东石化企业回收有价成份实现综合利用, 回收工业级、食品级二氧化碳约20万吨/年, 回收氟元素生产氟硅酸钠约0.4万吨/年, 回收硫磺约52万吨/年;炼油厂、乙烯厂经过工艺改造, 回收干气用作加热炉燃料, 每年节约标油约24万吨。大部分硫铁矿制酸企业配套了余热发电装置, 总装机容量约5万千瓦, 平均余热回收利用率达到35%。

(四) 积极打造“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化”的产业链。近年来, 由于资源和能源成本、安全生产和环保压力逐渐增大, 一批企业从适应市场竞争出发, 将废弃物从无害化处理或外送处理、达标排放到资源化综合利用纳入发展规划, 初步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如一些企业回收硫化氢用于生产2—巯基乙醇;从炼油瓦斯回收丙烯生产聚丙烯, 继而生产聚丙烯重包装袋;乙烯裂解C9馏分用于合成C9树脂, 余油催化加氢用于生产高标号汽油。

(五) 建设了一批实施资源综合利用石化园区。茂名石化产业园利用炼油和乙烯生产副产资源, 先后建成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生产出各种特种蜡、环保型溶剂油、食品级白油、炭黑、石墨电极等具有特色的产品。惠州大亚湾石化工业区利用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和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副产资源, 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石化企业进驻, 如日本三菱丽阳、普利司通、香港建滔集团、台湾长荣集团、中国海洋石油基地集团、江苏无锡兴达集团等。

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 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硫铁矿资源利用率不高。广东硫铁矿在矿山开采过程中, 采矿损失率约8%, 未能达到国家要求低于5%的限额;由于技术水平限制, 选矿入选品位含硫达19%以上, 含硫低于19%只能用于配矿或堆存, 造成硫资源部分流失;选矿尾砂含硫3%~4%, 仍有降低潜力;伴生铁资源未能充分有效利用。乙烯副产资源利用深度不足。乙烯裂解装置在生产乙烯、丙烯、丁二烯同时, 副产大量C4~C9馏分。这些成份都是重要化工原料, 目前广东只对其中部分进行初级利用。工艺尾气二氧化碳亟待回收利用。石化生产过程产生大量CO2, 目前CO2回收已有成熟技术, 但资源化利用尚未解决。因此, 广东石化行业只回收利用小部分CO2, 大部分未加利用直接排空。

(二) 固废堆存、废水减排压力巨大。广东石化行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偏低, 导致堆存量逐年增加。全行业每年堆存各种废渣约180万吨。废水减排压力巨大。石化行业废水含无机物、有机物甚至微生物, 会对水资源造成危害。这些废水处理回用技术要求和成本相当高, 大部分企业只能做到达标排放。据统计, 2008年全行业工业污水达标排放4500万吨, 如此大量排放既浪费水资源, 也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 中小企业资源集约利用难度大。许多中小企业技术开发与人才培养未能跟上, 制约了化工废弃物综合利用及经济效益;大部分企业规模小, 布局分散, 不利于资源集约化利用;一些企业依然停留在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阶段, 废渣交由资质单位处理、焚烧或填埋, 污水、废气达标排放, 在资源化利用方面深度不够, 产品质量技术含量不高。

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一) 石化行业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巨大。从技术层面看, 石油和化学工业消耗能源的品种及等级多样化, 生产过程中副产品和废弃物多, 生产过程都在封闭系统中连续完成, 化学工业由多种单元操作组成, 技术共性大。上述特点决定了石油和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综合利用的复杂性, 但也说明, 资源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体化的物质流及能量流设计和供应, 有利于实现能量及水的梯级利用, 而每一单元操作技术的重大革新, 都将有力地促进化学工业物质利用水平的提高和能耗的显著降低。从企业层面看, 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千家重点耗能企业中, 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有340家, 占企业总数的1/3;在环境保护部公布的废气、废水污染源国家重点监控企业中, 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分别有482家和803家, 分别占企业总数的13.4%和25.8%。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二) 未来石化行业快速发展为资源综合利用带来广阔空间。石化行业是广东今后大力推进发展的产业之一。在2008年7月, 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中, 把发展石化产业打造以炼油、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的沿海石化产业基地作为构建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支柱之一。2008年12月,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年) 》, 把石化行业列为构建珠三角现代产业体系中重点加快发展的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先进制造业之一。2009年3月, 省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重点推进中国石油在揭阳市 (惠来) 建设2000万吨/年炼油项目, 计划投资550亿元, 力争2010年开工建设。2009年8月由中国与科威特共同投资建立的炼化一体化炼油厂将厂址确定在了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 投资规模90亿美元。项目计划于2013年底建成投产, 生产能力为30万桶原油, 100万吨乙烯。广东石化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为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带来诸多需求和商机。

(三) 相关政策配套完善是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有力保证。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把“加强对冶金、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化工、建材 (筑) 、轻工、纺织、农业等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 努力降低消耗, 提高资源利用率”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环节之一。2006年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把“推进油田和石油炼制过程中的火炬气、酸性气体等废气回收和综合利用”、化工生产过程的固体废渣、废液 (水) 、放散气以及余热、余压的利用列入重点领域。2008年底,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旨在推动翻新轮胎和胶粉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 实现资源节约与环保的双赢。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 为推动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目标和对策

石化行业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 全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快速发展, 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较高技术装备水平、资源利用率较高、废物排放量较低的综合利用企业。磷石膏、硫铁矿尾砂、硫铁矿烧渣、炼油和乙烯生产废渣、纯碱白泥等废渣基本得到资源化利用。炼油和乙烯生产企业基本实现污水零排放。硫铁矿采矿损失率从2008年8%下降到5%, 选矿硫资源回收率从78%提高到85%;全行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从45%提高到60%;污水排放量从4500万吨减少到3150万吨, 下降30%;炼油厂干气回收利用率从95%提高到99%, 硫回收率从95%提高到99%以上, 烟气脱硫率从85%提高到90%, 二氧化碳回收量从20万吨/年增加到40万吨/年;单位能源消耗量在现有水平下降8%;新建炼油、乙烯项目要按此目标进行规划和建设。

到2020年, 硫铁矿采矿损失率从5%下降到3%, 选矿硫资源回收率从85%提高到88%;全行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从60%提高到70%;污水排放量从3150万吨减少到2500万吨, 下降约20%;烟气脱硫率从90%提高到93%, 二氧化碳回收量从40万吨/年增加到50万吨/年。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 应当采取以下主要对策:

(一) 延长、拓宽产业链, 实现炼油——化工一体化发展。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特别是要加大对五大石化基地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 吸引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到广东投资, 上马一批炼油和乙烯中下游产品深加工项目, 在芳烃、碳四、碳五、碳八、碳九、环氧乙烷、三大合成材料及后加工、精细化工上, 进一步延伸石化产业链条, 兼顾大、中、小企业平衡发展, 重视中游产品规划、与上下游衔接发展和能力建设, 形成完整产业链。

(二) 加大力度建设石化和化工园区, 优化资源配置。按照项目规划、公用工程、物流传输、环境保护、管理服务一体化的理念建设新园区或对老化工园区进行整合、改造。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 协调不同企业间进行资源、能源集成和交换。通过引导, 使70%以上的化工企业进入园区, 与其它企业形成不同层次的共生关系。有效减少“三废”排放, 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进一步降低运输能耗。通过园区能源的集中和梯级利用, 以及各项各节能措施的推进, 重点企业能耗指标达到国内同行领先水平。

(三) 围绕资源综合利用对产业结构进行精细化调整。对新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抓好节能设计, 积极推广大型炼化工艺装置和先进工艺技术, 重视石油化工一体化建设;对现有炼油企业, 要结合装置特点优化原油结构和产品结构。要努力做到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节能减排精打细算, 工艺生产精耕细作, 产品开发精雕细刻。由大众化学品向精细化学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系列化终端产品转变。缩短物流运距, 提高产品质量, 增加高附加值产品, 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上一篇: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下一篇:花季、雨季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