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基督教范文

2024-07-30

母亲节基督教范文(精选8篇)

母亲节基督教 第1篇

基督教母亲节诗歌

一、引言—谢谢母亲

1.母亲节虽然不是教会节日,但却是由教会发起而推广成为国际节日,让全世界作儿女的,可以被提醒感念母亲的伟大、劬劳;也让作母亲的,可以得到一点安慰。

2.我们要对所有的母亲说:「你真伟大!你真辛苦!感谢有你。」

3.撒母耳是圣经的最后一位士师,也是第一位先知。他的母亲哈拿祷告求子,而生撒母耳,哈拿也成为圣经中母亲的典范之一。

二、羞辱的母亲

1.有一个以法莲人,名叫以利加拿,他有两个妻:一名哈拿,一名毗尼拿。毗尼拿有儿女,哈拿没有儿女。

2.对犹太妇女来说,没有生育是极大的羞耻,被视为神的惩罚。毗尼拿因为忌妒哈拿,就常常与她做对,以没有生育讥笑嘲讽,故意刺激她、惹她生气,以至于哈拿哭泣而不吃饭。哈拿虽然愁苦,哈拿没有出动自己的肉体,没有用人的方式与对头毗尼拿去作对,她没有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她选择的是“用祷告战胜自己的软弱、用祷告战胜自己的愁苦、用祷告使自己的灵命更加刚强”的原则。藉着祷告使自己和上帝的关系更加亲近。

三、祷告的母亲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哈拿的祷告是怎样的祷告?

撒上1:10哈拿心里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1:11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阿、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

1.从祷告的物件来说,哈拿是一个认识神的祷告者。她宣告神的名是「万军的耶和华」,她看她的祷告是一场属灵争战,需要呼求统管万军的神来垂听祷告。她也深知神是「垂顾」人的神;是「眷念不忘」人的神;更是赏赐一切的主宰。因此她向神哭求!

3.从祷告者的角度来说,哈拿是一个真实虔诚的祷告者。她不是无病呻吟的虚假「法利赛」祷告者;她是「被人激动,愁苦太多」的真实祈求者;她是「痛痛哭泣」、恳切祈求的人;她认知自己是充满苦情的「婢女」;她也是「清酒浓酒都没有喝」的「正经女子」、敬虔妇女。

3.从 祷告内容来看,哈拿是一个先求神的国与神的义的祷告者。她虽然是为自己可以生一个儿子而求,但其实她也是为神的.国度需要一个「儿子」而求。当时,老祭司以 利的两个儿子在示罗会幕作祭师,他们在未献祭前就先把自己想要的肉随意拿去,藐视祭物,他们还与会幕前伺候的妇女苟行淫。以利劝告他们,但他们却仍然藐视 神,神的家没有「儿子」!因此,哈拿祈求神赐给一个儿子,要「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他是在为神的家求一个「儿子」。

4.从祷告方法来说,哈拿是一个恳切祈求的祷告者。她是一个「痛痛哭泣」的祷告者;是「倾心吐意」的祷告者;是「在耶和华面前不住地祈祷」、「祈求到如今」的不停息祷告者。

5.从祷告的信心来看,哈拿是一个充满信心的祷告者。以利虽然原先观察判断错误,以为哈拿是一个过节吃喝醉酒的妇女,但是当他听了哈拿的陈述,他凭祭司权柄宣告说:「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愿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祂所求的!」哈拿说:「愿婢女在你眼前蒙恩。」于是不再哭泣不吃饭,乃是凭信心领受应许,「走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了」。第二天清早,哈拿起来,在神面前敬拜,就回拉玛去了。

四、尽职养育的母亲

(1)在上帝的赏赐中生养

(2)在家庭的温暖中哺养

(3)在信仰的熏陶中教养

(4)在还愿的奉献中牧养

五、奉献的母亲

1、奉献的时候——孩子幼小

2、奉献的行动——带上祭物

3、奉献的表白——立志还愿

4、奉献的认识——为神所赐

5、奉献的目的——归属上帝

六 、感恩颂赞的母亲

1. 哈拿带撒母耳到示罗,让他留在神面前事奉。哈拿不但感恩,她也敬拜颂赞神。

2.在颂赞中,她直接说出自己的喜乐:「我的心因耶和华快乐;….我因耶和华的救恩欢欣」;她颂赞神的至高说:「只有耶和华为圣;除祂以外没有可比的」;她颂赞神主权说:「耶和华使人死,也使人活,使人下阴间,也使人往上升」;她颂赞神作为说:「饥饿的,再不饥饿。不生育的,生了七个儿子….祂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她颂赞神的眷顾说:「祂必保护圣民的脚步」.

(1)认识神的救恩----得胜仇敌

(2)认识神的圣洁——无可比拟

(3)认识神的智识——衡量人心

(4)认识人的境遇——在神手中

(5)认识人的兴衰——为神掌管

(6)认识人的结局——有神审判

七、结语:

1.哈拿多年没有生育,恳切祷告求得一个孩子,一定视为至宝。但哈拿在撒母耳断奶后,将他带到示罗,交给祭司以利,奉献给神,从幼童就开始事奉神。当哈拿将撒母耳奉献给神,神后来让哈拿生了三个儿子二个女儿。

2.哈拿原来是受羞辱的女人,但她却是一个会祷告的母亲、会感恩的母亲、会颂赞的母亲、更是奉献的母亲。因此哈拿一生蒙福,更是生下一个转化时代的属灵伟人。

3.或许,有些母亲还在熬炼、受羞辱中生活,我们要向这些妈妈说:「倚靠神,祷告神、感谢神、颂赞神、奉献予神,你将会像哈拿一样,成为蒙福的母亲,成为子女的祝福。」我们也要鼓励所有做儿女的,要感谢你的母亲、孝顺你的母亲,帮助你的母亲成为祷告的母亲。

4.我们都要纪念母亲的爱,也作儿女的好父母。

母亲节基督教 第2篇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爱打洞。这句话在你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父亲节到了,谨向你,并通过你向培养出你这样优秀的人的你的父亲致以节日祝福。

露珠里有一个世界!花丛里有一个天堂!当你的目光落在手机上,我的祝福就降落在你的手里,无论你身在何方,都希望你平安健康,父亲节快乐。

落日余辉映着彩霞,迎着微风,向着天际。丝丝柔柔的微风,传去了节日的祝辞,飘向远方的你,愿你度过这美好的一切,父亲节快乐。

妈妈抱着一个大号的变形金刚,儿子手里抱着一个小号的。儿子羡慕的望着妈妈手里的。妈妈说:乖,别吵,这是给爸爸的。祝福爸爸父亲节快乐!

忙了一天又一天,在父亲节即将到来之际,别忘了给自己放个假,祝你心情愉快!同时我用心灵之纸折成最美的康乃馨献给你的父亲,祝他老幸福平安,

没人知道莲的心事,您却知道我的心事,难过时,哄我开心;遇到挫折,给我鼓励;您是我人生的导师,父亲节到了,祝爸爸过个开心的节日!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情更坚的石,没有比爱更深的海。父亲,用爱铺垫子女的成长路,用心引领子女走向人生彼岸。父亲节快到了,别忘了问候他!

浅析基督教音乐 第3篇

一、基督教音乐发展历程回顾

相传基督教是1世纪时, 犹太的拿撒勒人“耶稣”所创立, 最初为犹太教下层派别, 1-2世纪间, 逐渐同犹太教分裂而形成一独立教派。而“基督教”一词, 据记载首次出现于2世纪初, 在安提阿 (土耳其境内, 现已成废区) 的圣伊格那丢所写的“致马格尼西亚教会的信函”上, 他用此词将从犹太教中分出的信奉耶稣基督的教派, 与原有的犹太教区别开来。因此, 多数人认为“基督教”所指就是与犹太教相区别, 而现在流行于世界各地的东正教、天主教和新教的统称。

基督教是一个音乐的宗教, 是一个歌唱的宗教。基督教音乐旋律自然, 曲调舒缓, 优美纯朴, 且庄严肃穆。流行于世的60多万首赞美诗, 有圣咏、启应对唱曲、众赞歌, 圣诞曲、康塔塔等多种形式, 其中既有巴赫、贝多芬等大师的杰作, 又包含了世界各国众多曲调优美颇具特色的民歌;圣歌的诵唱也十分广泛, 现代音乐的记谱法、合声法, 多种调式的形式, 音乐理论和音乐学院的建立, 都与基督教音乐密切相关, 同时有观点认为:今日西方艺术音乐就源于基督教的音乐, 那么基督教音乐又是怎样发展而来的呢?

1. 基督教音乐起源——格里高利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又译为“格里高利素歌”, 此词缘于6世纪时曾任罗马天主教教皇的格里高利一世, 他于公元590年任罗马教皇, 据传由于他在任教皇时曾将当时世界各地教会所用的歌曲及礼仪收集、修订, 统一了教会的音乐, 使世界各地教会, 直到今日, 所应用的歌曲礼仪, 有了大致的规范。为了纪念格利高里一世教皇, 人们将教会中应用的歌曲, 称为“格里高利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时期, 罗马设立了教授圣咏的学校, 也就是为教会培训圣诗班的人才, 这是世界上最初的音乐学院。格里高利圣咏在教会有两种应用的场合, 一是弥撒, 二是日课。弥撒是宗教仪式, 各教堂都有。日课则是每日每个教徒当咏唱的经文和祷文。格里高利圣咏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包含有东方、古埃及以及欧洲各民族的音乐旋律, 这些旋律自然、朴素而且很优美, 是无伴奏的, 旋律线条简单多变化, 但听起来全无单调枯燥之感, 因而许多人觉得格里高利圣咏的曲调纯净高尚, 能涤荡人心中的私欲杂念, 使人沉浸在一种宁静的气氛中。同时, 起初所有格里高利圣咏都是单声部音乐, 且没有小节线, 也没有拍子记号, 节拍自由, 旋律舒缓、圣静, 超凡不俗, 可使教徒们听后静心体会上帝的神圣与慈爱, 充分理解基督精神。

2. 基督教音乐发展中重要音乐家

谈到基督教音乐的发展, 就不能不提及帕莱斯特里那。16世纪, 以音乐为主的宗教音乐发展到较为完善的时期, 其代表人物便是帕莱斯特里那。他的一生主要致力于教会音乐, 自幼就在教堂的圣诗班中唱歌, 历任风琴师、圣诗班指导, 后于1571年得到了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总圣乐师职位。

帕莱斯特里那在音乐上的贡献是巨大的。在声乐方面, 他将声乐发展到最富于表现力、最完善的地步, 清除了教会音乐中那些矫揉造作的倾向, 奠定了教会歌唱方法, 从而为美声唱法打下了基础;在和声方面, 帕莱斯特里那巧妙地将合唱中过去由于两个旋律共同进行而产生的和声效果, 变为用和声合唱, 这就为近代的和声学奠定了基础, 使和声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旋律的产品, 而是在合唱中专门研究如何应用和声, 也就是为某乐曲配上与之相称的和声。因而帕莱斯特里那的四声部、五声部的弥撒、经文曲在表现宗教音乐的庄严、肃穆、纯洁、光明等方面, 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

除帕莱斯特里那外,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1685—1750) 也是必须要提及的。他是闻名于世的德国古典音乐大师, 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 他的信仰和他的音乐作品一样, 虔诚、崇高、纯洁、神圣。1732年, 巴赫受波兰国王的邀请, 于当年10月24日在州府德累斯顿大教堂演奏管风琴, 巴赫演奏结束后, 州长以颤栗的声音向巴赫说:“听了你的演奏, 使我心灵大受震动, 我好像从死亡中又从新生活起来一样, 灵魂得以重生, 从今以后做一个新人。”

巴赫一生创作了数量极多的音乐作品, 有教堂音乐, 也有一般演奏厅中演奏的音乐。但他从来不认为他的任何一样作品是与实现信仰无关的, 无论从他的《b小调弥撒曲》、《马太受难曲》、或《十二平均律钢琴曲》中, 都展现出他对自己信仰的表白。其中《b小调弥撒曲》可以算是巴赫的代表作品, 美国著名已故著名指挥家斯托克夫斯基曾说:“在《b小调弥撒曲》中, 几乎包含了全宇宙中所有的情感和意识, 这是一部人类在寻求永恒真理时, 所矗立的雄壮里程碑”。

由此可见, 在人类音乐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基督教音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黑格尔曾说:“艺术到了最高阶段, 是与宗教直接相联系的”, “宗教往往需要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 (1)

二、基督教音乐对人的情绪情感的积极作用

两千年的基督教音乐不仅对西方艺术音乐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它还产生了一种非常巨大的社会效应:教会培养出大批的音乐人才, 同时教会在普及古典、严肃音乐方面, 于信众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 基督教音乐对人的情绪情感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一方面, 现代科学已经证实, 在听音乐的时候, 人的副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 此时人可以感到丰富的情绪情感体验, 但此时的体验, 其实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真正的情绪, 而是一种伴随着放松的, 生理唤醒水平降低的, 审美的类似情绪体验。同时, 在听音乐的过程中, 大脑的脑垂体会分泌出一种被称作“内啡肽”的化学物质, 这种物质在血液中的含量升高之后, 人就会体验到明显的愉悦感。

人类在基督教音乐活动中不断地体验音乐的美的震撼, 从而不断地增加对生命力的积极体验, 以便能够增强对痛苦、恐惧、压力和疾病的应对能力。在基督教活动中, 音乐可以帮助受众抒发、宣泄情绪, 更重要的是可以唤醒教徒对美的体验, 唤醒受众内心积极的生命力量, 而这种美的、积极的、生命力量最终引导受众自己走出困境, 摆脱痛苦, 并找到解决现实困难的办法。痛苦的创伤事件一旦发生, 它就是一个客观的存在, 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的是主体对这一创伤事件的体验。在基督教活动中, 基督教徒在音乐的伴随下, 在神的支持中, 重新面对和体验过去痛苦的创伤事件。这时, 音乐的美的体验伴随着整个创伤事件的重新体验, 在不知不觉中, 音乐的美的体验与创伤事件的痛苦经历结合起来, 逐渐地使创伤体验转化为一种悲剧式的美的体验。因此我们可以说, 音乐的美具有在无意识之中把痛苦消极的创伤体验转化为积极深刻的人生体验的功能。

基督教音乐是一种超越了人的现实经验世界, 在人的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音乐, 如20世纪基督教最伟大的神学家巴特曾说:“当我有朝一日升上天堂, 我将首先去见莫扎特, 然后才打听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马丁·路德、加尔文和施莱尔马赫的所在”。

另一方面, 科学研究表明, 基督教作为一种信仰、信念, 具有实现人的精神寄托和价值归属的社会功能。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 基督教音乐具有舒缓人的紧张情绪和缓解精神压力的客观治疗功效。在基督教的音乐活动中, 它帮助人们暂时忘记世俗的纷扰, 自然进入到基督教所要求的忘我境界, 达到心灵净化、身体松弛的效果。正如朱莉叶特·阿尔文所说:“在古代医疗疾病的仪式中伴随着祈祷神的音乐, 客观上促使病人产生一种松弛的、怀有希望的心境。教堂乐队使用各种器乐和合唱的音乐, 并把音乐作为与上帝取得联系的手段, 宗教医疗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人自身的精神力量和外界的力量来共同战胜魔鬼、疾病和痛苦, 音乐则被视为一种长期的痛苦和忧郁得到缓解的精神体验。”[2]

总之, 基督教音乐伴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发展而不断提升, 它在内容上蕴含了基督教的精神内涵, 在形式上融入了民族音乐的优秀成果。基督教音乐不仅对宗教和音乐本身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且对人类文明及其它许多艺术形式有着重要、深刻地影响, 基督教音乐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人类音乐艺术的发展史, 是人类文明中一颗炫目的明珠。

参考文献

[1]杨周怀.基督教音乐[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2]朱莉叶特·阿尔文.音乐治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9.

[3]卓新圣.圣经鉴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从基督教说曹禺 第4篇

宋著解决的最大问题,是对曹禺艺术思维特点的论述。宋著论《雷雨》的一段话最能为人解惑:“我们更应该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还原处理,即从作者的潜意识中发掘基督教的‘原罪’与‘报应’思想对《雷雨》整体构思的影响,才能科学地解开笼罩《雷雨》的象征之谜。”明乎此,曹禺剧作中那挥除不去的象征氛围,不是直接来自他对人生的体验,由经验的积累而形成;它源自剧作家对人类的宏大思考,在抽象地整体地思考人类根本处境的思想背景下对人类作出总判断。曹禺的审美关怀充分体现了终极关怀的特点。曹禺多次说他的作品是“诗”,这“诗”的内涵决非现实主义概念所能置换。曹禺又说:“现实主义,不是现实。”这不能简单理解成要把现实主义丰富化,而应看作要创造出不同于现实主义类型的艺术作品。所以,有的人将曹禺剧作的诗性特点和“不是现实”理解为“吸收非现实主义的内容”,并进而说这体现了传统美学的某些精髓,其实是与剧作家的思想实质相去甚远的。宋著认为曹禺受基督教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创作中的善恶对立模式,描写“恶”(罪孽)——“毁灭”(惩罚)——“善”(再生),不再像现实主义那样从具体形态的生活情境出发去实写生活,而是从整体的、抽象的角度去把握生活的哲理内涵,人物形象抽象化,思想内容理念化,艺术表现象征化,均成为他早期剧作的显著特色。宋著的这一结论,无疑向人显示,曹禺的创作思维与表现方式,原来运用的正是所谓的“圣经力式”。从曹禺的创作发展看,他正是在批评界“唯现实主义”思想的诱导下与“圣经方式”决裂的。这把他带入的是一个陌生的思维领域,他在这个领域中无用武之地,虽非格格不入,但却举步维艰。曹禺创作上的滑坡现象,正是剧作家弃自己的思维特点与个性风格而旁顾其他的结果。曹禺艺术生命的辉煌与暗淡,再次证明了作家创作独特性的重要。这种独特性是他生命的表征,他放弃这种独特性,也就放逐了生命本身。

宋著的这种研究,不会给人单调之感:曹禺的创作仅仅只是基督教教义的翻版。作者早已申明这种探讨只是曹禺研究的一个方面。因此,这不是一种排他的研究,而是一种容他的研究,显示了国内九十年代曹禺研究的突出成就。

母亲节基督教 第5篇

今年6月份,美国普渡大学宗教学者杨凤岗对中国基督徒人数的预测,引起中国及国际媒体的深度关注:中国的基督徒将在2025年达到1.6亿,到2030年超过2.47亿„„中国将在15年后(203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信仰基督教人数最多的国家。

这一数据无疑打破了人们对基督教这一“边缘群体”的印象。基督教在中国一直以来被视为“边缘群体”,基督教界近年来的焦点话题之一也是和“服务社会、走进社会”以规避“自我边缘化”的倾向。学者杨凤岗的预测,让大多数人尚未意识到基督徒群体在中国迅速成长的人感到诧异。虽然对这一预测的科学性及数字背后代表的不同政治含义,曾引起持不同立场的媒体之间激烈的“交战”,数字本身却不是宗教学者希望大家唯一关注的。他指出,比起中国基督徒群体数量本身来说,更加值得重视的是社会及基督徒本身还缺少对基督徒人数快速增长的认识,及由此而来的心理准备。

这位十分关注中国基督徒群体的海外学者将教会、政府及学术界对基督徒增长趋势的认识不足一一道出:“教会方面,专注教会生活而和传福音,而缺少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心,缺少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方面,有关部门仍在盲目地管控,甚至错误地以以为可以采取某些极端手段阻止基督教的发展;学术界,学者对此缺乏准备,对基督教快速成长和政府管控造成的各种社会后果探讨不足。”

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我们还未意识到时候,基督教公共性的话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了。

基督教的公共性——是上帝透过《圣经》的启示

基督教会历史上虽有“苦修主义”,正统基督教却是一直强调“入世”。这是有圣经根据的。《圣经》开篇第一句便是宣告“起初,神创造天地”。(创1:1)上帝创造万物及人类之后,对人所说的第一个诫命,就是有关公共性的使命:“上帝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创1:27)这也常被一些神学家、教会领袖用来说明基督徒的社会责任。

基督徒每周必恭诵的《使徒信经》中有一条如此说:“我信圣而公之教会。”基督教会是圣而公之教会,所传讲的必然是圣而公之真理,也必然要发挥圣而公之作用。

华人教会王志勇牧师曾专门撰文谈基督教的公共性这一话题,他指出,“基督教的公共性是指基督教作为独特的世界观在政治、律法、经济、教育等社会公共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是说,基督教本身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拯救个人的灵魂,也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公义问题,甚至包括饮食的健康、环境的保护。”

“唯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基督徒常用此经文来呼求社会公义,或许没有注意到,这是上帝藉先知向他的子民发出的命令,此经文前面是神向着百姓的谴责:“我厌恶你们的节期,也不喜悦你们的严肃会。你们岁向我献燔祭和素祭,我却不悦纳,也不顾你们用肥畜献的平安祭„„”由此可见旧约时代,尤其是在以色列民族和国家,上帝所启示的律法始终是社会和国家都当遵行的至高法则,上帝也会藉先知直接针对社会和政治问题传递他的旨意,呼吁人悔改,建立自由、公义、平等的社会。

王志勇牧师引述上述经文内容指出:上帝对教会的旨意绝不是仅仅让我们在宗教仪式中得到某种宗教的体验,也不仅仅是让我们个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得到某种神秘的满足,而是让我们不仅个人灵魂得救,也能从自身出发,积极建立圣而公的社会;美国著名社会行动家Ronald Sider也曾在其《再思福音真义》一书中提出:“教会/基督徒„„高唱基督大爱,却不关心社会公义,则是鸣的锣,响的钹,与人无益。”

基督教历史中:基督教从不会在社会进步中缺席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基督教会历史中,发现“公共性”之于基督教极为丰富的力证。实际上,新约时代,基督教从第四世纪起就开始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罗马法也不得不接受圣经的洗礼,根据圣经的启示做出相应的调整。整个中世纪,基督教通过宣教和社会参与,特别是教会法体系,用了将近一千年的时间,驯化了欧洲各个蛮族,建立了强大的基督教文明。

在此话题上,不得不提的是社会学家阿尔文•施密特所著《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一书。这本书的核心论点是,基督教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实际上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所知和想想。施密特为我们集中展现了基督教对文明的方方面面的影响。他从生命尊严、性道德、妇女地位、慈善、医疗保健、教育、经济、科学、政治、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揭示了现代社会许多现行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基督教渊源,阐明了基督教对人类文明的深刻影响。

仅就其中一点稍作阐述,就可以说明很多问题。比如,这本书所体现的基督教对人的生命与尊严的尊重:基督教关爱生命,给人的生命赋予神圣性,反对杀婴、弃婴的陋习,反对角斗士表演以及人体献祭,还反对自杀。基督教提高了性道德观,反对性乱交(这在一开始主要是针对古罗马人的道德败坏行为)。基督教主张婚姻神圣,赋予婚姻尊严。“基督教对婚姻中性隐私的关切从根本上带来了隐私权的制度化”。基督教取消一夫多妻制,主张妇女婚姻自由,使妇女获得自由与尊严,寡妇受到保护。基督教重视发展慈善事业,创立孤儿院、养老院制度,建立收容所、盲人之家,形成自愿性慈善及救助组织,并由此提高社会道德,促进了《童工法》的制定,以保护儿童。基督教倡导救死扶伤,创立医院制度和精神病院。

除了促进对人的生命与尊严的尊重,基督教还极大促进了西方政治文明进程,并极大影响了艺术、建筑、思想与文化。而这一切,都是基督教公共性的有力体现。

中国基督教的公共性现状

当我们意识到基督教公共性这一话题时,再回看2014年的中国基督教,可以看到的是,中国基督教会虽还未正式提出“公共性”这一话题,但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发展的基督教会已经开始看到参与社会的重要性。

今年2月及7月份,温州柳市堂及昆明三一国际礼拜堂先后获准成立慈善基金会,这开创了国内基金会领域中以教堂名称命名慈善基金会的先河。两基金会的成立将帮助教会进一步探索社会服务、利益人群,发挥教会正能量,成为服务社会发展的新典范,也会促进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今年8月份,第二届夏季青奥会在南京举行,参与青奥会的运动员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为了满足不同宗教人士的信仰需求,南京青奥村设置了多信仰中心。其中,南京市基督教会积极预备了青奥村内基督教活动中心,并以体现中国梦、古老南京、基督教堂青春梦为主题布置基督教中心;南京教会也有相应牧者在青奥会期间入住多信仰中心,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信仰服务。此外,为迎接青奥会,南京基督教会还曾以青奥会为主题,举办书画摄影展、特别祷告会等相关活动,引导信徒们向南京青奥会致以基督徒的支持与祝福。

依然是8月份,深圳基督教会藉恢复礼拜三十周年感恩庆典之际,正式成立了基督教社会服务中心,并现场授予30个基督教活动场所服务站牌匾。这一中心及下属服务站点将专门为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士开展心理咨询、临终关怀、毒瘾戒除、家庭问题辅导、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等慈善服务。金陵协和神学院副院长陈逸鲁牧师盛赞此举,并视之为深圳基督教从“圣殿”向“圣城”转化的一大标志。他指出,中国恢复宗教政策以来的三十多年,教会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是:建教堂;如今教会要在社会转型及城市发展中抓住机会。

陈逸鲁牧师认为,教会要像尼希米先知一样,以整个国家的广阔的胸怀和眼光来看待建造的工作;思考未来教会的发展时,不能不看社会发展的趋势。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中国社会正在进入多元化的社会组合,就像打破国企垄断、开放更多领域这样进行的经济转型一样,社会整体也逐渐从生产型转化为服务型,因此,服务行业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教会就当抓住机会最好社会服务工作;社会进入多元化组合,教会开展事工也当相应多元化。

12月13日,本已进入一年中最喜庆的节期的南京莫愁路教堂拉起了白底黑字的横幅,南京市基督教两会借莫愁路堂举行国家公祭日和平祈祷崇拜,引导南京市的基督徒以自己的方式为死难同胞致哀为中华民族祈福。莫愁路堂李兰成牧师在证道中引导基督徒为正义、和平祈祷:“因为我们热爱和平,所以不能忘记历史。让我们为国家、为世界的和平祈祷,为正义、良善、和平在人间的实现祈祷。”近1800名基督徒共同为死难同胞致哀、祈祷。

越来越多的实例显示,中国基督徒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承担社会责任、以负责任的心态参与到公共事务中。类似事务还有很多,比如云南鲁甸地震时,基督教会、基督徒个人或小团体、基金会等组织纷纷捐款捐物,或奔赴救灾一线,帮助难民。

基督徒已经开始渐渐地在社会上树立”基督徒“的公共形象。就在十年前,当社会上提起基督教或基督徒的时候,人们或许想到的只是老弱妇孺等文化水平低的人所信奉的宗教,甚至不能与”迷信“区分开来。随着时间的前进,基督徒走入社会及在公共空间里对信仰的实践,正在逐渐改变社会对基督教的概貌认识。基督徒的形象已经有了很大改观。然而,当我们从公共性这一角度回顾2014年的中国基督教时,除了带着爱心参与到公共事务中之外,基督徒群体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比如今年持续了十多个月的浙江十字架**这一事件上来。当基督徒与教会被野蛮对待,教堂十字架或强行或协商后被拆下时,不少基督徒在未了解事实的基础上马上站在了对“受害者”的角度上,受逼迫、为主受苦、背负十字架,不能不说让基督徒的社会形象大打折扣。之后的“神迹”情结及“造谣”心理的种种表现,也让社会人士对基督徒群体所不解。

对中国基督教公共性之思考的不同观点

再回看宗教学者杨凤岗对基督徒参与公共事务这一话题上的观点,杨凤岗认为,中国的很多基督徒只专注于教会生活和传播福音,而缺少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心,缺少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他认为,中国的基督徒要多融入社会。

而前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对杨凤岗预测的回应中,虽然认为他的预测夸大事实,却也提到,“希望其积极融入社会。”

深圳基督教会恢复礼拜三十周年庆典之际,深圳市民宗局局长姚任讲话中也提及基督教会的公共性发展,希望基督教不断增强国家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建设。

基督教讲章:活着就是基督 第6篇

基督徒,这名称源自于安提阿教会(徒11:26)。为什么信徒会得此称呼呢?有人认为是外邦人的讥笑。但更多的人认定这是一种肯定,特别是严谨地历史学者路加特意记录。肯定什么呢?是信徒对基督的见证及效法,以至使他人不得不改称信徒为基督徒。也许他们觉得真是太像基督了。基督徒,意为“小基督”,或者“袖珍基督”。确实要像基督,才能配称为基督徒。你我今天是否被他人认定为基督徒?或者,你我是否在他人面前见证自己为基督徒?若是,你觉得像基督吗?保罗,基督的使徒。他写信给他所关爱的腓立比教会,告诉他们不必为他挂心,因为无论是生是死,他总叫基督在他身上显大。甚至他进一步宣告:“我活着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处。”今天,我们就来看这一位活着就是基督的人。他绝不是吹的,乃是有事实为依据的。

一、监狱里仍做工

12-14保罗,活着就是基督,是因他无论捆绑或是自由,都乐意见证基督。在12-14节里,他告诉腓立比的信徒,使他们知道即或他身陷囫囵,仍是传扬基督的福音,做主的工。藉着他的服事,还激发了在监狱外面的肢体,使他们越发放胆,无所惧怕传主的福音。

1、兴旺了福音1)到罗马的计划保罗使徒本计划要到罗马去见证主的福音,但由于有阻隔,得不着机会过去。参罗1:10-15,“在祷告之间常常恳求,或者照神的旨意,终能得平坦的道路往你们那里去。……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屡次定意往你们那里去,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如同在其余的外邦人中一样;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2)超人意的成全奇妙的神总有他奇妙的引导,这次藉着保罗要在凯撒面前申诉,保罗到了罗马。看似没有机会传扬福音,但福音的大门在牢房中却为保罗敞开。这绝不是人所能意料的,真如赛55:8-9所说的,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正因为这特殊的环境,保罗写信给以弗所的信徒,告诉他们要特别为他祷告。“也为我祈求,使我得着口才,能以放胆开口讲明福音的奥秘,(我为这福音的奥秘作了带锁链的使者)并使我照着当尽的本分放胆讲论。(”弗6:19-20)3)神圣道的得胜以人看来,保罗被关,福音的传播会大受影响。然而,在神的旨意中,神的道却不被捆绑,反而越发兴旺。“我为这福音受苦难,甚至被捆绑,像犯人一样;然而,神的道却不被捆绑。”(提后2:9)这正如初期教会使徒们遭遇迫害后,越发放胆做主见证一样。徒5:40-42写道:“公会的人听从了他,便叫使徒来,把他们打了,又吩咐他们不可奉耶稣的名讲道,就把他们释放了。他们离开公会,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他们就每日在殿里、在家中不住地教训人,传耶稣是基督。”

2、彰显了基督在监狱中,不仅见证了福音,也彰显了基督。让人认识了基督使者的风格。1)因福音的传扬2)藉生活的见证在监狱中,个人的举动无处可隐藏。保罗使徒的生活就直播在看守者及犯者眼前,也正因这样直接的接触,使他们知道保罗是为基督的缘故。彼得使徒说道:你们若为基督的名受辱骂,便是有福的,因为 神荣耀的灵常住在你们身上。你们中间却不可有人因为杀人、偷窃、作恶、好管闲事而受苦;若为作基督徒受苦,却不要羞耻,倒要因这名归荣耀给神。彼前4:14-16基督徒的行为是未信耶稣之人的圣经!3)是人生的目标彰显基督,这本就是保罗使徒人生的目标。“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加2:20,…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这样的人生志向,也是我们的吗?

3、坚固了弟兄牢中的服侍,激发了更多弟兄的热心。“那在主里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锁,就笃信不疑,越发放胆传神的道,无所惧怕。”1)在主里的非肉身的是属灵的真信主的大部分的:多半2)笃信不疑因着保罗榜样的激励,没有什么可困惑的。使徒无畏的举动,恰是福音最真实的说明。若不然,用什么理由来解释他们的举动呢?有谁会为谎言付上生命的代价呢?真实的福音,舍命也愿意。我们因信耶稣,就在他里面放胆无惧,笃信不疑地来到神面前。所以,我求你们不要因我为你们所受的患难丧胆,这原是你们的荣耀。(弗3:12-13)3)放胆传道有了保罗在牢中,弟兄们放胆传扬主福音,大不了跟保罗一起呗。传主福音,需要胆量。提后1:7-8,是使徒对年轻一代同工的代表提摩太的嘱咐,也是对我们这一代的叮咛:“因为神赐给我们不是胆怯的心,乃是刚强、仁爱、谨守的心。你不要以给我们的主作见证为耻,也不要以我这为主被囚的为耻。总要按神的能力,与我为福音同受苦难。” 一个活着就是基督的人,必须要时刻见证主、彰显主。你愿意吗?

二、攻击中有喜乐

15-18保罗在牢中传主的福音,但在牢外,有个别传道人却因着嫉妒,他们中伤保罗,哪怕他们也传主福音,其动机却为要加增保罗捆锁的苦楚。真是怪了!然而,保罗没有因这样的事情而内心满了痛苦,反而越发喜乐,是因他只为基督而活,活着就是基督。

1、面对假意的传道出于嫉妒出于纷争出于结党出于攻击:加增保罗捆锁的苦楚当时有这样的传道者,今天也会有吗?你我会站在其队列中吗?要记得最终各人都要显明在主前,惟愿我们今日晓得反省自己。“……各人的工程必然显露,因为那日子要将它表明出来,有火发现,这火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林前3:12-14)

2、心怀荣主的态度传福音者的态度不对,但所传的内容没有问题,显然,基督是被传开了。这有何妨呢?保罗使徒有着宽广的心胸,怀着单单荣耀神的态度,淡看这一切。要知道,若所传的福音有异样的话,那是保罗最为着急的。“但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我们已经说了,现在又说:若有人传福音给你们,与你们所领受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加1:8-9)他自己被攻击,无所谓,他有着施洗约翰一样的心态: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3:20)。

3、故有长久的欢喜遭遇他人的非议与攻击,但保罗满了喜乐,是因靠主而喜乐;是因荣主而喜乐。如施洗约翰所说的:“娶新妇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甚喜乐,故此我这喜乐满足了。”(约 3:29)保罗有了喜乐,若我们在这样的环境,是否也能喜乐呢?要记得靠主喜乐。“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腓4:4)一个活着就是基督的人,是不计个人得失与荣辱,乃把基督放在生命的首位。你是这样的人吗?

三、两难间能坦然

19-26藉着弟兄姊妹的代祷,更藉着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保罗即将得着释放。面对这大好局面,应该欢喜快乐,但保罗为难了。为什么呢?是因照他自己的打算,准备殉 道的。为主而死,就与主同在一起了,这好得无比。然而,现在要自由了,就得继续活着。生与死的抉择,保罗坦然面对,是因他活着就是基督。看他怎样对待活着与死了的。

1、活着做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意即有时间再为主做工,为主得人,而这就是“果子”。若死了,就不再有机会传福音、做圣工了。我们当趁机做工,多结工夫的果子。

2、死了有益在保罗其余的书信中,也一再地提到死亡这事,对他而言,死亡的益处多多。乃是:帐棚搬到房屋

林后5:1-4得与基督同在腓1:23劳苦果效随着

启14:13得着公义冠冕

提后4:7-8

基督教悼词 第7篇

“通往上帝的道路不可预测,因为他怜悯的本质,寄予在他的文字里 他的神话中,因为虽然上帝给了我们消息,但我们仍有义务去解释它,因为当我们张开臂膀时,大地收下了这个空虚无意识的躯壳。

但现在这个灵魂已经远离 进入了永恒的光辉,正因为痛苦 我们才找到生活的意义,和我们出生时的失去的优雅,有着无穷智慧的上帝把答案教到我们的手中,正因为他没有躯壳,所以我们的灵魂能在他的世界重生”

从外部研究基督教 第8篇

基督教是一种世界性的大宗教。“基督教”一词在英语中称Christianity,是指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所有教派,即包括罗马公教(Catholic)、正教(0ahedox)、新教(protestants)三大派及其它一些小教派。它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但较之佛教和伊斯兰教,它在世界各地分布更广、占人口比例更高、影响也更大。

“基督教”这一称谓在中国的使用比较混乱,往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基督教,也就是英语中的Christianity之意;狭义的基督教则是指其中的新教,即英语中的protestants。这种状况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因为长期以来华人都习惯把新教称为基督教。大陆的新教教会也从不称自己为新教,只称基督教或耶稣教,而将罗马公教称为天主教,正教称为东正教。港台华人学者为解决这一混乱状况,把广义基督教称为“基督宗教”,以与专指新教的狭义基督教相区分。这一用法现已渐被一·些大陆学者所采用。我们用基督教一词专指广义基督教,而狭义基督教则称之为新教。

基督教在当代中国是一种合法的宗教。经历了漫长的本土化过程以后,基督教已经被中国社会接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基督教是受中国宪法和法律保护的宗教。“文革”期间,基督教虽然也受到打击,但没有在中国社会根绝。“文革”之后,随着中国政府恢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基督教信仰再次成为供人们自由选择的多种宗教信仰之一,中国基督教教会的活动亦趋于正常,成为中国社会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教会的领袖在各级人大和政协都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我们可以说中国社会早已接受了基督教。

研究基督教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世界范围来看,“基督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拥有大约12.5-17.5亿信徒(数字差别源于所采用标准的差异)。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基督教在美国等国家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什么基督教在中国发展得如此迅猛?理解这些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无疑十分重要。”“任何人如果想要理解现代社会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必须对基督教信仰有所了解。”(麦格拉思:《基督教概论》,第1页)“基督教在西方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今天,环太平洋地区是全球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区域,基督教在这一地区正在迅速扩展。如果不了解基督教的独特思想和历史发展过程,就不可能了解中世纪欧洲历史、现代美国政治、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科学史、现代爱尔兰和巴尔干地区的社会冲突等等诸如此类的重要事情。”(同上书,第2页)

从中国大陆范围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天主教徒只有二百多万,基督新教教徒只有七十多万。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中,基督教难以得到大多数中国民众的心理认同,难以融人中国文化主流。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发展状况使我们看到中国民众对基督教的文化认同远非我们想象的那样艰难,那样困难重重,那样水火不容。进入新世纪之际,中国基督新教的教徒已经超过一千万,中国天主教徒人数达四百万。(参阅叶小文:《中国宗教的百年回顾与前瞻》,吴梓明编《廿一世纪的宗教展望》,第42页)中国教会积极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仅加强了自身的建设,而且为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这一现实告诉我们,具有牢固精神根基和悠久传统的中国文化都会从根本上被其他文化所取代,而外来文化的传人在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之后也必将成为中国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重视基督教文化的研究,对保证中国社会在新世纪的快速发展极为重要。

中国的基督教研究在最近二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术界和中国民众对基督教的认识与以往相比也有了根本性的变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教会学者和神职人员、政府相关部门的研究人员在一起开学术讨论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基督教研究成为国内最热门的话题,成为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领域。经过这二十年的研究,中国学术界认识到:不了解基督教,就不能准确把握西方文化。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不了解基督教,就不能准确地把握中国文化的过去和未来。

然而有一个问题在以往的学术探讨中时常被人提起:即基督教应当由谁去研究,或什么人有权研究基督教?有些研究者是基督徒,有些研究者不是基督徒,因此基督教徒学者的研究就是从内部进行研究,非基督徒学者的研究就是从外部进行的研究。何谓“从内部进行研究”?何谓“从外部进行研究”?这个问题说白了实际上是一个研究基督教的学者的身份问题,但进一步深究,情况又并非仅仅如此。

有些信仰基督教的学者出于对自己所信仰的这种宗教的虔敬感,潜心研究基督教思想,维护基督教的尊严,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但由此把基督教研究变成单纯的护教学,并进而指责那些本身不是基督徒的学者的研究是不纯正的,甚至是对基督教的歪曲和误解,那就背离了学术研究的本义,也缺乏宽容的精神。基督教文化能够滋养人,基督教文化也会束缚人。身在基督教之内,从内部进入研究确实能够比较准确地体验基督教文化的各个层面,但是这样的处境也会束缚某些学者的思想发展。其实,从外部进行的研究和从内部进行的研究二者的关系应当是相互促进的。所以麦格拉思“从外部研究基督教”的提法不仅重要,而且对所有中国学者都有重要借鉴意义。“无论对谁而言,基督教研究都是最吸引人、最鼓舞人心、在智力和精神上回报最为丰厚的研究项目之一。”(麦格拉思:《基督教概论》,第2页)是基督徒的学者可以研究,不是基督徒的学者也可以研究。极而言之,什么人有权研究基督教的问题是不成立的,任何人都有权研究基督教。

在这个问题上回顾一下宗教学这门学科的创立可能有所裨益。宗教学的创始人是英籍德国学者麦克斯·缪勒(F.MaxMuller,1823-1900),由他撰写的《宗教学导论》是宗教学这门学科问世的标志。这本书第一次提出了“宗教学”这个概念,赋予这门新生的人文社会学科一个比较恰当的名称。它也使宗教研究有了相对独立的学术地位。而在此之前,具体的宗教研究一直被当成基督教神学的附属物。

缪勒在《宗教学导论》中明确指出,在科学的宗教研究中,一切宗教都是平等的研究对象,都没有权利谋求高于其他宗教的特殊地位,基督教也不例外。他的治学格言是:“科学不需要宗派”。(麦克斯,缪勒:《宗教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8页)凡是在宗教的比较研究中抬高基督教的地位而贬低其他宗教,或者反过来贬低基督教而抬高其他宗教,都是宗派主义而不是科学的态度。只有使宗教研究摆脱信仰主义,才能使宗教学脱离神学的束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只有破除宗派主义,才能使宗教研究者的视野从基督教扩大到世界上各种宗教。

缪勒还认为,如果一个人只知道一种宗教,那么他就会把这种宗教当作至高无上的神圣的事物,这样一来当然也就不会有科学的宗教研究。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一句话:谁如果只知道一种语言,他对语言就一无所知。(He who knows one,knowsnone.)作为一名比较语言学的大师,缪勒一直把歌德这句名言当成比较语言学的治学格言。他认为,宗教研究的情况同样如此:“谁如果只知道一种宗教,对宗教就一无所知。”(麦克斯·缪勒:《宗教学导论》,第11页)这句名言后来成了比较宗教学者的座右铭。

再回到从内部进行研究和从外部进行研究的关系问题上来,从内部进行研究固然可贵,从外部进行研究也必不可少。在特定历史场景中,从外部进行的研究能够推动从内部进行的研究,而从内部进行的研究也能帮助从外部进行的研究的深化。对整个社会来说,这样的研究都能加深社会公众对基督教的理解。中国最近二十余年来的基督教研究的发展就是这种场景的一个例证。麦格拉思说:“如果你从外部看基督教,常常不容易理解和欣赏基督教的内在动力。有时候这就像从外面观看一个明亮的房间,你可以看到里面的人在走动、交谈,可是你却不能知道他们究竟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麦格拉思:《基督教概论》,第6页)从外部进行的研究是有这样的缺陷,但只要有从内部进行研究的学者告诉站在外面的人他们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样的缺陷就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

就中国的具体国情来说,有关基督教的书籍的大部分读者是非基督徒。麦格拉思的《基督教概论》主要是为非基督徒写的。他想要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从外部来了解基督教”。他想要读者们知道,“基督教不仅仅是理念或价值观,而是全部生活的样式,包括信心、期盼、价值观、目标和责任。”(麦格拉思:《基督教概论》,第6页)“本书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使这种研究简单而富有成效。对基督教一无所知的读者会发现,本书甚合他们的口味。当然,对基督教了解越多的人,就会觉得本书越易读。读完这本书之后,你会发现,你的知识已经足以使你听懂关于基督教的最专业的讨论和论辩,在听专家演讲时有所收获,在进一步阅读中获得最大收益。”(麦格拉思:《基督教概论》,第4页)该书中译本的出版能否在中国广大读者中达到这样的效果,我相信是可以的。

上一篇:关于学生观看同心防溺水观后感作文下一篇:激发完形心理,培养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