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

2024-05-13

创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精选10篇)

创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 第1篇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医院是以诊疗疾病、照护病人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机构,是运用医学科学理论和技术,对病人或特定人群进行防病、治病,提供保健服务的场所,是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它联系千家万户,涉及生老病死,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生命质量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医德医风的好坏、医疗服务质量的优劣、收费水平的高低和医患矛盾、医患纠纷能否及时化解,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医院、党和政府的满意程度,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要想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我们应主动为病人提供热情服务,改善医患关系,提高群众满意率,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1、要想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就要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因此,我们医务人员除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与医学有关的边缘学科知识。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们不能仅限于下医嘱,开处方,只知道病人患的什么病是不够的,还应该知道患病的是什么人,什么情况下容易患病,要运用系统的观念来分析研究医学的有关问题,以适应各种患者医疗、预防和保健的需要。

2、要想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就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医德医风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医患之间的矛盾,大部分都是由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引起的。因此,我们医务人员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敬业奉献精神,充分认识医方与患者的对等关系,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3、要想让人民群众满意,就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首先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医疗技术水平,因此,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医疗业务技术,增加自身的临床经验,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为病人解除痛苦。其次,加强医患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在医疗服务工作中,尊重患者的知情权,让患者充分了解和知晓自已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明白看病医疗费有和药费用到了什么地方,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与心理治疗,消除患者的顾虑和紧张情绪。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人性化服务,真正做到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服务病人。医务人员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时时体现对患者细心、耐心、关心和爱心,处处体现对患者的人性化服务,就能拉近医患双方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

我相信,通过我们医务人员的不断努力,用精湛的医术和优质的服务,让患者感受到我们医务人员的诚信、尊重、温暖和关照,就能换来患者的信任和感谢,我院就能成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创建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

建设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 我该怎么做,我从实际工作岗位的角度出发,有以下几点阐述:

1、要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一定要优化服务流程,提高队伍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定期召开医患交流会议,健全医患沟通机制,以到位的沟通和优质服务,坚决杜绝医疗事故,尽量避免医疗纠纷;同时,要与政府部门、社区行政村、周边企业等加强联系,为卫生院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一旦产生医疗纠纷,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快速化解。同时,开展卫生院文化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和文娱活动,营造团结协作、积极健康的氛围,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提升卫生院的社会形象,创建人民群众和职工都满意的和谐卫生院。

2、要想人民群众满意,一定要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所以人力资源是第一大资源,对于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积极与上级部门、大型医院、医学院等加强联系,积极为医务人员专业培训争取更多的机会;要适当放宽政策,积极支持人员外出参加在职教育;要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给人才留下发挥才华的空间,做到人尽其才,惜才爱才;要出台激励措施,激发人员创业干事和科研的热情;要以岗位轮换、内部培训、结对帮扶等形式培养全科医师,实现多技多能,提高人才利用率;要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各系统的作用,强化思想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打造业务精湛、思想过硬的基层卫生队伍。

3、最后从我分管的工作出发,我将紧紧围绕我院公共卫生工作,贯彻执行上级决策,统筹安排农村卫生、社区卫生、精神卫生、疾病防疫、妇幼健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综合监督执法各项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单独建立一支社区服务队伍,专门从事外访、体检、健康档案管理等工作,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向专业化、标准化、正规化方向发展。

作为一名党员,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党的的路线。工作中,不但倾情为患者提供优良的服务,而且热心服务于本院职工,关心同事的学习生活,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实践锻炼中,自身协作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也得到了增强。我相信通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团结奋战,我院一定会成为让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创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 第2篇

改善就医环境。孟兴庄镇卫生院首先改变院容院貌,自筹及财政配套资金新建综合楼2座,改厕改水,硬化道路及路面,安装取暖设施及热水供应站;实行首诊负责制、24小时值班制,增设服务窗口,使前来就诊的患者时刻都有人负责接待;简化服务流程,使群众既感受温馨又轻松看病,缓解了医患矛盾,病人满意度明显提升。

提高硬件设施建设。该院为了更好地实行分级诊疗制度,解决病人看病东奔西跑、既费时又费钱问题,让病人更好地就近接受治疗,引进了西门子螺旋CT、彩超、DR等大型医疗设备,改扩建预防接种示范门诊、中医科及医生工作站信息化平台等,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使门诊量、住院病人数明显增加,解决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维护了群众利益。

转变干部职工工作作风。该院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转作风、正行风、树新风,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及卫生系统“九不准”,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廉洁行医、文明用语、热情服务,让群众得到文明周到的服务,明明白白消费,杜绝大处方、乱检查、乱收费,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学习先进典型提升满意度。该院长期坚持学习身边人、身边事,用榜样的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认真开展“学习先进典型”活动,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争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学习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争创优秀健康卫士。经过“学习先进典型”,使广大职工有了目标,工作更接地气,同时也涌现出为群众服务的好典型,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强化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只有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该院先从学习开始,提倡自学、自修,并先后派出10名各科大、中专毕业生到市、县医院进修学习;培养全科医师10余人,自学大专本科20余人,请上级专业讲座2次,改变了原来的医疗模式,使全院医疗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第3篇

一、防得住病, 使公共卫生服务可及

一是转变服务模式。以居民健康管理, 高血压、糖尿病防治为突破口, 变过去坐、等、守的模式, 转变为走、送、防的模式。变被动为主动, 最终达到感动式服务。

二是组建服务团队。全院组建16个医疗服务团队, 每个团队由一名医生和护士、公共卫生人员及乡村医生组成, 包村到户, 不仅定期开展巡回医疗服务, 还要对辖区居民进行连续动态的健康管理。

三是村医签约服务。开展以完成工作量为主的乡村医生签约服务, 使乡村医生和村民间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关系, 充分发挥乡村医生的优势和特点, 不断提高村民的健康保障水平。2014年共签约11580户。

四是强化健康教育。为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全院印制各种健康教育处方18种, 全年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2次, 举办大型健康咨询活动4次, 办板报和专栏20期, 并张贴标语150条。

为做好慢病诊疗, 卫生院首创了“四不”和“四在”管理模式, 即确保高血压患者不漏查、不漏诊、不漏治、不漏管;开展首测在导医、确诊在临床、随访在村医、管理在公卫的新模式。全年共管理高血压患者3606人次。

二、看得上病, 确保患者有地方看病

一是改变现状。确保网底不破为首要之举。我们针对村卫生室存在的三偏现象, 即村医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偏低、学习意识偏差等问题, 由公共卫生科负责, 结合农村卫生特点, 每月定期邀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对他们进行培训辅导, 做到逢训必考, 对不及格的乡村医生进行二次补课。

二是优化流程。卫生院为改进就医流程, 先后多次让医护人员亲自体会就诊感受, 通过收集群众意见改进工作。我们优化了入院、出院、报账等流程, 并通过修建人行天桥、合理分布各专业诊室和医技检查室, 大大方便了群众就医。

为夯实临床支撑科室, 先后投入DR、C臂、五分类血球、彩超设备, 增强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减少了病人来回奔波于上级医院与基层医院之苦。

三是主动服务。在全院开展多送病人一程服务、微笑服务、电话追踪服等一系列活动, 不仅让患者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而且也得到人文关怀。

三、看得起病, 看病就医方便经济

加强宣传确保参合率是前提。在新农合报账窗口, 各村卫生室定期更换宣传内容, 每月公示本镇、本村报账情况, 使全镇参合农户不仅及时对相关政策有所了解, 而且增加了资金使用透明度, 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开展。全镇连续5年农村居民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

更新观念加强监管是重点。卫生院严格执行“四合理” (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施治、合理收费) 规定, 每月进行处方点评, 每季度对不合格处方在全院公示, 并推行药师进临床和病房服务。

频推便民惠民举措是亮点。通过临床路径、单病种限价收费, 达到了三升三降 (门诊人次、住院人次、老百姓实际报销比例与去年相比上升, 门诊人均次费、住院人均次费、药品占医院总收入显著下降) 的目标, 使医改红利惠及更多百姓。

四、看得好病, 医疗服务安全可靠

不断提高技术是重点。2014年卫生院选送了9人到四川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及重庆等地医院进修学习, 全年用于进修的费用达50多万元。还多次邀请市、县人民医院的专家来卫生院查房、讲课、传授经验。

强化医疗质量是关键。我们通过重基础质量、抓环节质量、改终未质量, 进一步提高了医疗安全。从2015年3月起, 全院使用PDCA管理工具, 进行基于缺陷追踪的全程医疗质量管理, 以出院病人就诊为主线, 各职能部门针对患者就诊过程, 查找存在的问题、形成的原因, 进行认真分析, 提出整改意见, 进一步确保了医疗质量。

加强医患沟通是方法。医圣希波克拉底有这样一句名言:“医生有三件法宝, 语言、药物、手术刀。”为何将语言排在第一, 而非药物和手术刀?我们反复引导职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进而明确医生的职责, 在全院倡导人文医疗。同时邀请律师及相关专家授课, 提高医患间的沟通技巧;通过设立群众信箱、投诉电话、住院病人问卷调查等形式, 广泛听取意见, 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落实国家卫计委《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要求, 不断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探索分级诊疗是出路。新医改实施以来, 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得以缓解, 但“看病乱”却依然突出。我院积极与市、县5家医院签定双向转诊协议, 明确责、权、利, 通过探索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制度, 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上转绿色通道, 为下转病人提供便利条件。

通过近一年的努力, 群众就诊意愿不断增高, 经过测评和民义调查, 满意度达98%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 诊疗人次不断上升, 门诊从2014年一季度的54680人次上升到2015年的69793人次, 增长27%;住院从2014年一季度的1554人次上升到2015年的2313人次, 增长49%。药占比仅有29%, 门诊人均次费、住院人均次费下降17%。

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新探 第4篇

一、新形势下乡镇群众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文化设施相对落后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加强乡镇文化设施建设。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还有很多地方的乡镇文化设施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有一些设施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甚至还有很多地方的文化设施没有建起来。与城市相比,乡镇文化活动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没有充分发挥出在文化工作中的作用。

2.文化队伍业务技能不足

随着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逐步开展,文化队伍的业务状况引起社会的关注。我们看到,很多乡镇文化工作队伍还比较缺乏,而且业务技能不足。一方面,乡镇专业文体专干人员较少,而且没有经常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另一方面,文化干部普遍存在专业知识欠缺,不利于乡镇文化活动的开展。

3.文化活动缺乏乡土特色

由于乡镇文化设施相对简陋,专业文化工作人员缺乏,无法经常性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当前乡镇文化活动主要是放电影、节日期间的歌舞表演等,没有充分考虑到乡镇群众的需求情况,活动缺乏乡土特色,没有形成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导致乡镇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满意度不高。

二、新形势下推动乡镇群众文化工作创新的思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乡镇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强烈。因此,要重视并加强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组织开展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1.加强对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指导

群众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科学理论来指导,要从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政策法规等方面开展研究。首先,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通过加强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创新工作思路,推动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科学发展。其次,要按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把乡镇群众文化工作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逐步完善。最后,要以科学理论指导乡镇群众文化工作实践,推动乡镇群众文化工作健康发展。要坚持理论创新,促进乡镇群众文化工作在制度设计、活动组织、政策引导等方面不断完善,充分满足乡镇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加大对乡镇群众文化的专项投入

当前,由于很多地方财政投入有限,造成乡镇群众文化工作面临较大困难。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乡镇的专项文化工作投入。首先,应当加大对乡镇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群众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其次,要合理提高文化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业务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文化工作者到乡镇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最后,要提供充足的活动经费保障。乡镇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一定的活动经费。要加大对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经费的保障力度,广泛调动乡镇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3.大力扶持乡镇群众特色文化活动

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对象是广大农民群众。因此,在乡镇群众文化工作中,要结合乡镇的实际发展状况和历史文化传统,充分考虑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情况,组织开展深受群众喜爱并体现一定历史文化传统的特色文化活动,提高广大农民参与群众文化活動的积极性。同时,要积极组织乡镇群众文化展演和文化交流活动,积极鼓励并大力扶持在挖掘乡镇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由农民创作的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文化节目,积极打造乡镇文化品牌,不断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乡镇文化建设的繁荣和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4.积极支持鼓励乡镇群众文化团队开展活动

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参与。为了做好乡镇群众文化工作,要把农村中具有一定文化艺术特长对集体文化活动有兴趣和意愿的农民组织起来,组建各类群众文化团队。实践证明,乡镇群众文化团体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是推动乡镇群众文化工作创新的重要基础。通过支持并鼓励乡镇群众文化团队开展活动,不仅展现出新时期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彰显了民俗民间文化的魅力,而且,对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乡镇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乡镇文化活动的不断开展,群众文化团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必将吸引更多的农民群众在闲暇时间,参与到积极向上、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中来,进一步增强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活力。

5.理顺文化管理体制,促进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民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要做到积极推动人民群众的文化发展繁荣,各级地方政府以及文化馆(站)就要理顺文化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落实“服务、协调、指导、监督”的作用。适时创新文化事业的发展观念,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文化体制建设,将其纳入财政支出预算,并计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在增加政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保障群众日常的文化生活活动经费,建立多元化的群众文化资金投入机制。

三、结语

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征文 第5篇

基层司负责同志指出,各地要充分认识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即承担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任务;同时,明确政府的责任,要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要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的两个作用,一是全面了解和掌握辖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二是通过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辖区居民进行健康管理。

基层司负责同志强调,各地要以“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为抓手,推动乡镇卫生院的改革与发展,要通过活动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的目标。要把这项活动同乡镇卫生院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积极改善服务环境和条件,提高服务质量,使人民群众有感受,提高获得感;同时要不断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科学合理发放绩效工资,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当前,要重点做好几件事:一是严把质量关。各地要认真组织“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候选名单上报工作,严格报送程序,严格审核上报的各项材料,避免弄虚作假,使遴选出的第一批“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切实反映卫生院的实力和水平,切实体现群众的心声,发挥模范和标杆作用。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各地要配合我委做好活动宣传的各项工作,组织地方积极参加我委与健康报联合主办的主题征文活动,协调主要负责同志在健康报发表署名文章,并指导地方积极报送活动信息。同时,各地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活动有关情况,对于遴选出的第一批“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更要精心组织,多角度、全方位的逐一进行宣传和展示,力争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三是以活动为契机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各地要以活动为契机,以群众满意为导向,从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到医疗质量提升,从规范管理到建立完善新的运行机制,抓住重点环节、关键问题,逐一改善,逐个突破,争取有所作为,有所进步。

创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 第6篇

尊敬的上级领导:

为贯彻落实全面推进“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在乡镇卫生院扎实开展,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争创人民满意医院,我院预申请“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现将申请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我上新庄镇辖区33个行政村,7736户,人口33166人,中心卫生院占地 1548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 1800平方米,设置病床 32 张,开设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功能科、口腔门诊、公共卫生管理科等八个科室。全院职工38人,其中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7人。全镇有村卫生室 46所,乡村医生75人,医疗服务辐射4.5万多人。我院预申请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计划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1、改进服务态度,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要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用心温馨优质服务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要创建“人民满意窗口”,改善窗口服务,努力做到服务态度良好,积极倡导服务文明用语,坚决杜绝服务禁语,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医务工作者要切实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大力倡导人性化服务,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努力提供温情的服务,提高服务技巧和效用。

2、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就医。要重点抓好挂号、收费、药房、门诊等窗口,从制订方便群众就医的业务流程、符合病人需求的工作制度入手,设立住院处住院病人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设施,美化服务环境,方便病人就医,缩短病人等候时间。

3、实行公开透明服务,保障群众看病就医知情权。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为群众提供科室布局、科室特色、诊疗流程等医疗服务信息,方便群众就医选择。定期向社会公开医药费用信息,努力提高收费公开透明度,使群众看病就医明白消费。

4、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充分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对患者和家属关心的诊断、治疗、手术、用药等问题要耐心地解释说明,多与病人进行一些感情沟通,多给病人一些人文关爱,体恤患者的痛苦,同情患者的困难,尊重患者的想法,打消患者的顾虑,努力让患者获得身心的健康,真正做到尊重病人、关爱病人,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加强患者回访工作,各科室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保证回访率大于80%。畅通投诉渠道,认真落实医疗投诉处理办法,实行首诉负责制,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病人投诉,定期收集病人对医院服务中的意见,及时改进。

(二)加强自身业务知识,为就诊患者服务。

1、认真抓好医疗质量安全各项制度落实,增强医疗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以医疗质量为核心,切实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继续强化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和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注重质量检查和考核,狠抓医疗服务过程中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要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护理技术规范和常规,切实在实际的诊疗和护理行为中加以落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推进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检查。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按药品通用名开具处方制度和处方点评、处方公示制度,坚持医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对药品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严格规范医生处方行为,促进合理治疗、合理用药。

3、大力推行临床路径,促进医疗质量科学管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院选择10个病种试行,积极稳妥把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抓实、抓细、抓好。促进医疗质量管理从粗放式的质量管理,进一步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4.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分工协作机制,转变服务方式。对住院病人实行了双向转诊,并引导农民理性、合理的选择就诊医院,使住院病人的流向趋于合理。

5、加强医疗技术和设备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和患者权益。医务人员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业务、钻研技术上,对技术精益求精,争当提高医疗技术的排头兵,争当精心治疗疾病、刻苦钻研医术、忠实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好医生。

(三)改善医德医风,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

1、继续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继续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加大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充分发挥资深老职工模范带头作用。

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医德制度规范。要加大执业纪律制度建设力度,修订完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行为准则,明确医、药、护、技各类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3、坚决查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案件,严肃行业纪律。要进一步深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要在继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研究制定切实管用的制度办法和监管措施,深化长效机制建设。

(四)加强人文关怀及促进和谐医患

1、落实便民利民惠民措施。首先继续执行24小时免费接送住院患者和特殊困难户优惠卡制度。同时还要针对群众在看病就医中反映的一些突出问题,落实便民利民惠民措施,让群众能感受到医院发展带来的实效,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便捷的医疗服务。要充分利用院务公开的载体,公开医院改善服务、实施便民利民惠民的措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疗机构改善服务的效果,赢得群众理解和信任。

2、认真做好患者满意度调查,赢得患者满意。在此次活动中,要广泛组织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要研究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真实全面反映患者意见和建议;调查对象要全面,不仅要包括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而且还要包括出院患者;形式要多样化,通过对出院病人电话回访、对住院和门诊病人现场调查、定期召开病人及家属座谈会等形式,关注患者感受,听取患者意见;尽可能地使调查客观、真实;调查结果运用上,要注重患者意见,重视调查结果,积极落实整改,切实促进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赢得患者满意。

3、全面开展民主评议卫生行风,让社会满意。民主评议行风,是依靠人民群众的有序监督、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以实际成果取信于民的一项重要举措。要把行风评议的过程,变成宣传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措施成效的过程,变成查找问题、积极整改、不断提高的过程,变成加强与社会沟通、接受监督、展示行业形象的过程,通过扎实的工作,赢得群众的满意和认可,赢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要通过此次创建活动,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进医德医风,促使卫生院各方面的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提高,把医院的各项工作推向新阶段。因此,我院将努力做好各项工作,成为正真的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希望领导研究批准。

此致

敬礼

上新庄中心卫生院

创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 第7篇

1、以精湛技术为基础,以优质服务为载体,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2、视人民为父母 待病人如亲人

3、用心服务,有爱相助,公共卫生铸就健康路

4、健康生命有约,真情服务无限

5、以病人为中心 质量为核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6、努力使患者放心满意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7、创一流业绩,创一流质量,创一流服务,打造精致陈医

8、不收“红包”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不送“红包”是对医务人员的尊重

9、一流的技术 一流的设备 一流的服务 一流的环境

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卫生院 第8篇

新医改以来,我院取得了一定成效,2007年以来,连续被评为郫县“综合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公共卫生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成都市示范乡镇卫生院,2015年被评为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同年荣获“四川省公共卫生先进集体”称号。

2011年—2015年,我院总收入由3111万元增至4899万元,增长率57.74%;门诊人次由18.8万增至19.7万,增长率4.78%。

我院工作的主要体会是:

一、打造优秀的人才队伍

我院取得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引进和培养了一批优秀技术人才。如外科、儿科、内科等科室技术骨干的引进,给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他们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在人才培养上,我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一是每季度组织一次诊疗技能培训和“三基三严”培训考核。二是选派医护人员轮流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2015年先后选派44名医护人员到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等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2016年继续选派20名医生、护士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三是积极承办成都市继续教育项目,邀请知名专家来院授课,为全院职工提供面对面学习交流的平台。2015年我院承办“成都市继续教育项目”2期,2016年已经完成2期成都市继续教育项目。

我院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引进人才,只要想干事、能干事的,我院均给予机会,创造条件,让他们的聪明智慧得到充分施展。

二、加强管理出效益

1. 择优选用人才。

管理学上有一条著名的定理是,“没有平庸的人,只有平庸的管理”。每个员工身上都各有自己的闪光点,知人善任,让员工去做适合他们的工作,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我院在管理工作,尤其是人才的管理上,班子成员下了大功夫,花了大力气。例如在各科室负责人的选用上,院班子成员经过仔细斟酌、认真考察,多次召开院务会讨论研究,最终从管理能力、业务能力、人员协调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科室管理人选。

2. 人、财、物三方有效结合。

在卫生院最繁忙的时候,合理安排职工轮班制度,采取“人休息、仪器不睡觉”的方式,尤其是辅检、急诊、住院部等科室,职工实行24小时轮班制度,仪器、设备24小时不停运转,将医院人、财、物三方面合理结合起来、调动起来,以高效的工作方便群众就医,提高医院效益。

3. 合理分配绩效工资。

为提高全院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卫生院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绩效分配原则,根据各科室情况变化,每年调整一次科室绩效分配方案,以“工作量、工作质量、群众满意度”的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绩效分配适当向临床一线骨干人员倾斜。如全科团队的全科医生、骨干医生、骨干护士、医疗质控小组成员等,月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如果工作完成欠佳、质量不高、群众满意度差,就要扣发其绩效工资。2015年,通过考核我院应发绩效1342.33万元,实发绩效1306.87万元,因质量、满意度差,扣发35.46万元。

三、不断规范医疗行为

医疗服务是医院工作核心,我院注重医疗质量的提升,成立了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制定《医疗质量考核方案》,每月至少一次对处方、病历、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及各种记录进行监督,召开质量分析会,通报存在的问题,并按《综合管理方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处罚。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对改进情况进行追踪,对长期不改的问题加倍处罚。2015年,查出问题198条,扣除绩效工资24万余元。

四、建立紧密型医联体

建立医联体是为了提高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加快人才培养进度,让老百姓在基层也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同时也是做好分级诊疗的基础。

我们深知老百姓对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期盼,因此积极做好医联体建设工作。我院与成都军区总医院、郫县中医院、郫县人民医院、郫县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签订了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协议,依靠上级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做好我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教学查房、院际会诊,以及急、危、重症的转院和双向转诊等工作。2015年,上级医院专家来院教学查房、坐诊39次,院际会诊29次,急、危、重症患者转上级医院195人次。同时,我院参与华西医院和成都军区总医院的部分科研项目,例如中医康复,高血压、糖尿病的干预等,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医联体的建立,使病人对乡镇卫生院的信任度明显提高,他们成为医联体的直接受益者。

五、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工作

安靖镇有两个养老机构,为了给老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和拓展医疗市场,我院组建2个专门为养老机构服务的全科医生团队,每周定期深入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健康讲座、慢病随访、免费接转诊等服务。并根据检查结果,指导养老机构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的膳食食谱。到目前为止,全科医生团队为养老院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420份、免费体检187人次、健康讲座5次、慢病随访2600人次、收治养老机构老年人住院30多人次。由于全科医生团队经常到养老机构随访,与老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老人们对全科医生的依赖性和依从性日益增强。

六、下力气建设特色专科

我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周边兄弟单位错位发展,差异化经营,通过加强特色专科建设,发挥出自身优势。

1. 儿科建设。

我镇辖区内流动人口多,其中流动儿童8000余人,为了解决周边儿童的医疗问题,2013年经院班子研究决定筹建儿科。在儿科人才严重匮乏的情况下,我院引进儿科专家1名,培养儿科医生7名(其中中级职称3名,初级职称4人)。购置儿科微波理疗仪、穴位贴敷、红外线治疗仪、指脉氧监测仪、输液泵、静脉穿刺仪等设备和仪器,并派人到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小儿心肺复苏、心力衰竭、休克、急性中毒等儿童常见急危重症的诊断和治疗,使周边儿童在我院能享受到及时便捷的医疗服务。2016年,为了稳定儿科医护队伍,我院儿科医护人员除每月实得绩效工资外,卫生院额外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2015年,儿科门诊1.7万人次,较2014年增长39.8%,经济收入181万元。今年儿科门诊量和住院量都在持续增长。

2. 急诊科建设。

安靖镇以特色加工业为支柱产业,青壮年务工者多,发生急危重症的几率较高。为给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急诊急救服务,2011年我院针对人口结构及安靖周边5公里无二级医疗机构等因素,自筹资金60万元,建成占地300平米的急诊科。为保证急诊急救水平,我院高度重视急诊科医护人员的能力培养,分批派送急诊科人员到成都军区总医院进修学习,保证全科室所有医护人员每年至少到成都军区总医院进修学习1次。2015年急诊科共派出20余人,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和短训。为确保群众的就诊安全,我院急诊科设有急诊外科、内科、洗胃室、抢救室、输液室、留观区等,24小时为病人提供急诊服务。2015年,我院抢救危重病人226人次,出动救护车200余次。

七、扎实做好公共卫生服务

1. 科学组建全科医生团队。

为了提高我院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我院经过研讨、甄选,从全院临床全科医生和全科护士、公卫工作骨干人员中,优选出12名全科医生骨干、12名全科护士骨干、12名公卫工作骨干人员,组建了12个高质量的全科医生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团队由全科医生、全科护士、公共卫生人员及乡村医生组成,分区为村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团队分工明确,由全科医生担任团队长,负责团队所有工作安排和落实;全科护士负责协助团队长完成团队工作;公共卫生人员负责村民随访的通知、居民体检秩序的协调、团队工作监督等;乡村医生负责提供团队下乡地点、基药保障,并参与团队慢病管理工作。

团队每季度制定《工作计划》,利用休息时间下乡,工作时间灵活、工作地点靠近村民。每月至少下乡随访4次,主要开展对行动不便的签约人群进行每月至少1次的上门服务;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入户随访;定点在村卫生站进行高血压、糖尿病随访,对血压、血糖控制不理想者进行重点干预;每年免费给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1次,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管理等。

我院将团队信息在村委会和卫生院进行公示,村民可在任何时间以短信、电话或来院询问等方式咨询健康问题。卫生院成立团队工作质量监督小组,制定了《全科医生团队绩效考核方案》,通过每周运行、每月汇总及定期检查的方式,对团队工作量、工作质量、群众满意度进行综合考核。

自从临床骨干医生参与公共卫生工作以后,我院重型精神病、慢病患者随访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居民建档率、家庭医生签约户数明显增加,群众满意度提高,群众对医院的依从性也明显提升。

2. 率先实行“乡招村用”模式。

乡村医生是最贴近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其医疗技能,对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让农村居民获得便捷、价廉、安全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创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 第9篇

一、医改取得重大突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缓解。医改制度框架基本建成。出台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分级诊疗制度、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中医药健康服务、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药品集中采购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政策框架和制度体系。医疗保障水平日益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500元,参保率达到99.4%。2015年新农合筹资总额129.06亿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5%。大病保障、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制度基本建立,并与基本医保、贫困救助制度有效衔接,医保防大病、兜底线能力不断增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基本到位。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由全部覆盖转向全面深化,新的运行机制初步建立。1市10县综合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宝鸡市、西乡县等一些典型经验和作法向全省推广。县镇村一体化改革持续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焕发新活力。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三统一”管理进一步完善,常用低价药全部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实行特种药定点生产、集中供应,品牌药不同厂家、不同品规招采,高值医用耗材网上以全国最低价为限价阳光采购。县域药品配送企业从1家增加到5家。组建专业监管队伍,药品采购、配送、使用实现全程电子信息监管。镇村医疗卫生机构分别可使用30%、20%的非基本药物,群众用药需求得到满足、用药费用负担明显降低。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启动。出台分级诊疗指导意见,配套制定全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5-2020年)、医师多点执业、双向转诊暂行规定、分级诊疗病种范围指南、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分级报销等一系列政策,初步形成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就医新秩序正在形成。部分三级医院诊疗人数出现下降,基层就医人数逐步上升,近30个县区已经实现90%患者在县域内就诊的目标。

二、生育政策逐步调整,计划生育工作加快转型。扎实有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人口出生率稳定在10‰左右。深入推进母亲健康工程和优生促进工程,实施农村妇女免费健康检查1293万人次、治疗501万人,实施孕前筛查203.1万人次。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制度,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标准全国最高,累计投入奖扶资金13.58亿元,受益92.1万人次。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71个,启动幸福家庭创建示范县12个。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总体上看,全省计划生育的工作理念已经由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工作职能从控制人口数量向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转变,工作对象从育龄人群向全员人口转变。

三、预防为主方针有效落实,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建设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疾病应急救治、卫生监督四大体系,积极开展重点传染病防控、母婴健康安全、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與健康促进四大行动,让群众少生病,取得积极成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城乡均等化。人均补助标准由21.5元增加到40元,服务项目从9类增加到12类,形成了乡村结合、规范高效的团队服务模式和考核机制,将流动人口纳入居住地基本公共服务网络。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遏制。针对艾滋病、结核病、出血热、乙肝、狂犬病、手足口病等6种重大传染病,实行专病专策精细化防控,传染病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现规范化管理,地方病危害基本消除。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建成国家级紧急医疗救援队伍1支、省级救援队6支,有效处置了延安炭疽暴发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城乡人居环境和居民健康素养明显改善。推出《百姓健康》系列栏目,聚力多种媒介,广泛宣传预防疾病和健康保健知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9个、卫生县城41个。

四、卫生计生资源快速增长,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累计投入1300亿元,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完成并投入使用,市、县医疗机构普遍扩建提升,基层卫生计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三万工程”成效显著,为基层招聘5384名医学本科生,培训医师和县级临床骨干11483名。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制度,基层人才短缺和结构不合理问题有所缓解。信息化建设完成顶层设计,省市县三级平台、六大系统和远程会诊试点开通,发行居民健康卡360万张,群众能够享受更加便捷、公平、高效的卫生计生服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面达标,9个市成为国家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单位。陕西省“十二五”期间新增卫生计生机构1515家,床位数增长40%,达到19.94万张;总诊疗人次增长81%,达到1.75亿。卫生计生从业人员增长54.6%,总量达到36.5万人,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计生服务人员分别增长21.8%、58.5%和16.3%。

“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卫生计生工作总体思路是“一个行动,四个坚持”。即以实施健康陕西行动为总揽,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全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健全分级诊疗制度体系,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统筹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监管体制、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构建较为完善的卫生制度框架;坚持将健康融入所有经济社会政策,积极构建大卫生格局,全面治理影响人健康的生态社会环境,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坚持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创新计划生育工作方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三个陕西”提供健康保障。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20年,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全国中上水平,年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6‰左右,婴儿死亡率控制在6‰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10万以下,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6.7岁,居民健康素养达到16%。

创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 第10篇

关于开展“建设群众满意卫生院” 活动实

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全面推进“三好一满意”活动在乡镇卫生院扎实开展,加强乡镇卫生院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按照开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贯彻落实《重庆市“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的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开展的“分发挥乡镇卫生院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百姓的天然优势,结合我院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基本原则

1.遵循全面覆盖、目标导向、群众参与”的原则,明确我院在活动中的主体责任,充分调动辖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围绕群众需求开展服务,对照“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标准,查找不足,整改提高,达到标准。

2.以群众满意为宗旨,促使我院改进工作作风,转变服务模式。我院设立群众信箱、投诉电话等形式,听取群众意见,安排专人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及时予以反馈。要践行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和行为规范,落实《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通过转变服务模式,推行团队服务、签约服务,组建由全科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等参加的服务团队,包村到户,定期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对辖区居民进行连续动态的健康管理。

二、活动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责任,加强我院标准化建设,改善院容院貌,合理配置医疗设备。实施涵盖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中医药、计划生育、基本药物、健康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绩效考核等功能的人口健康信息系统建设。

2.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医务人员具备相应执业资质,规范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活动,优化诊疗流程,注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强化合理用药。加强护理、临床检验、医学影像等质量管理,防范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医疗废物和污水、污物实行无害化处理。3.规范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开展服务,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居民感受度。

4.规范内部管理。严格按照《开县义和镇卫生院管理细则》规范内部管理,加强医疗核心制度建设,积极推行乡镇卫生院信息公开。强化新农合基金管理,严格财务管理。

5.探索实施基层首诊制度。探索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制度,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的绿色通道,为上级医疗机构恢复期患者入院进行康复治疗提供便利条件。

6.加强村卫生室的管理。我院与村卫生室在人员准入、业务、药械、财务、绩效考核等方面实行一体化管理,提高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确保辖区居民能够享受到均等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基本标准

(一)我院于2015年新院搬迁入住,辖区居民到到我院看病就医方便,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得到及时诊治,就医环境温馨舒适;医务人员服务热情、举止文明;参合农民能够即时结报;诊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流程优化,主动服务、上门服务。

(二)基本医疗服务综合指标优良。

1.基本医疗服务质量可靠。一是医疗管理核心制度得到全面有效落实。落实首诊负责制、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术前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急重症病人抢救制度。临床科室、手术室、药房、检验科、放射科、心电图室、B超室、供应室等均应落实查对制度。落实医患沟通制度。落实交接班制度。二是医疗服务行为规范。(1)开展处方点评,至少每季度一次开展处方(含住院医嘱)点评活动。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少于10%,且每位临床医生的病历都必须覆盖到。(2)落实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病历质量考评。对经常产生不合格病历的医生要予以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理,必要时暂停其处方权。三是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年年有进步。门诊诊断与入院诊断符合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临床诊断与X线、B超的诊断符合率,X线、B超检查阳性率,治愈率,好转率,抢救成功率,处方合格率,门诊病历合格率。2.中医药服务优质优价。

规范加我院中医科建设。中医科要配备1名以上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设置中医诊疗科室、中药房和煎药室,配备中医诊疗设备,提供10种以上的中医药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特色。要将中医药诊室、针灸及治疗性推拿等科室集中设置为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三)公共卫生服务可及。辖区居民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健康意识较强,健康行为养成率较高;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及时方便;孕产妇、0-6岁儿童、老年人能够定期得到健康检查和指导;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有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能够得到定期随访和及时转诊服务;辖区内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够得到及时处置;老年人和儿童等人群能够定期得到中医药健康指导;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有序开展。

(四)严格遵守新农合制度规定。合理收治病人,不存在挂床住院、分解住院现象。

(五)认真监管所辖村卫生室,虚增无分解处方、套取一般诊疗费的现象;无虚增诊疗费用现象;无私自进药、不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的现象;村卫生室药品进销台帐做到帐物相符、票帐相符。

四、组织领导

陈仁文同志任组长、朱良中、黎令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有关工作。

五、进程安排

2015-2016年为活动第一周期,第一周期结束时,将对两年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系统总结和回顾。2017-2020年,根据第一周期活动开展情况,在认真总结和分析经验及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第二周期的活动安排和内容。活动分实施,每分3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每年3-4月)。2015年2月,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并报开县卫生计生委备案。

(二)(二)自查自评,整改提高阶段(每年5-8月)。我院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好一满意”活动,对照“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评选标准,查找问题,整改提高。

(三)抽查审核,总结验收阶段(每年9-10月)。接受上级领导检查。

上一篇:outsourced影评下一篇:公司个人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