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自我管理范文

2024-05-26

王道自我管理范文(精选14篇)

王道自我管理 第1篇

市场无情,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企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什么样的管理才能使企业保持永远旺盛的生命力,实现基业长青?这已成为众多企业管理者思考的问题。在我看来,企业从初创阶段到集团化规模阶段,其管理方式的变化无非是从人事的管理到人才的管理,再到人资的管理。管理的精髓、本质都是人的管理,换而言之也就是企业文化的管理,即通过对人的管理推动企业发展,引导员工和企业在统一的价值观下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前,恒信刚建立的时候,刚好赶上中国民营企业的第四春,国家政策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受住“大浪淘沙”的民营企业开始进入迅速发展阶段。那时候的民营企业大部分的创业团队还带有非常浓厚的江湖特色,大家凭着对事业的执著和“志同道合”的哥们义气走到一起。那时的管理只能算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必要衍生品,无非就是各自分工,每个人身兼数职扛几条业务线,能有几条简单的规章制度就了不起了,企业管理最主要的还是靠自我管理。因此对于中国民营企业来说,初期的管理某种意义上就是“人制”管理。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当企业摆脱最初的起步阶段,业务和团队开始不断扩张时,这样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就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正常需求了。恒信也是如此。随着品牌不断细分、业务不断在全国扩张,当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加入恒信。当团队规模越来越大时,作为企业的创始人我意识到,每个员工的特色都是不同的,很难做到靠当初的“小规模团队气质”来保证整个公司的有效运行,最初简单粗放的管理方式再也无法支持企业的高速发展。这个时候,恒信面临着一个管理升级的问题——系统化管理制度的引进:健全的组织架构、专业的绩效评估制度、梯级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各项规范的行政管理制度等。当“人”的规模上升到一定阶段后,就需要靠“制度”来管理,达到科学、有序和高效,促进企业良性运转。这个阶段可以理解为民营企业管理的第二个阶段——制度管理。

有一句话叫“法无定法”,每一个制度、每一项规定都存在一定的盲区。管理的对象是“人”,当企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时,靠制度、组织结构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当一个企业发展壮大为一个成熟的大型企业,地域覆盖全国,业务扩张至海外时,情况就有所变化。易于管理的人和事通过规则、制度就可以进行管理,但还有更多靠规则和制度管不住的人和事,此时就需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即企业文化。一个企业的力量不是1+1的数量叠加,而是企业文化共同价值观下的成倍爆发。

当今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步由企业的品牌、产品、服务、渠道、技术等硬件竞争趋向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的软性竞争,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管理的灵魂。我们常说三流企业靠价格,二流企业靠质量,一流企业靠文化,只有不断沉淀并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才能充分发挥和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个阶段是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管理阶段,而恰好也是我认为的企业管理的最高王道。

恒信从十多年前十几个人的小团队,发展到今天几千人的大家庭,从最初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的恒信钻石宫殿,发展到今天基本覆盖全国一线城市、省会、直辖市及经济发达城市的I DO,及珠宝电子商务新尝试的Oohdear等一品多牌战略的实现,正是靠恒信的企业文化支撑越做越大、越走越强。恒信的企业文化精髓就是感恩。作为70年代出生的创业家,我感恩这个时代和社会,让我们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大发展的经济增长大势;我感恩每一个员工和同事,他们帮我筑成今天的长城,支撑恒信走到今天;我感恩每一个顾客、合作伙伴,甚至竞争对手,他们都是恒信成长、进步不可或缺的因素……

正是因为这种感恩的心态,使恒信也形成了 “感恩”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固然有那些和我一起闯天下、打江山的兄弟姐妹依然靠“志同道合”在恒信与我并肩作战,也有那些因为制度和人才机制吸引加入恒信,为恒信贡献力量的大批员工,而更多的是那些认可恒信企业文化,心怀感恩之心的员工因为价值观的认可留在恒信,为恒信的发展添砖加瓦。

盘活企业,首先盘活人。企业要发展靠人,而留住人靠的是文化。这是一个不断改变的世界,但无论世界怎么改变,永远不变的就是人性,是人们对自由、平等、幸福的渴望。在纷繁复杂的管理哲学中,构建一个企业沉淀完善的企业文化才是管理的王道。

王道自我管理 第2篇

看到前段时间大家对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讨论,就想起来在这方面的经历,忙里偷闲,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经历过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

背景:楼主大学将要毕业的时候应聘一个公司的内刊编辑,幸运入职,且部门是党支部,部门主要工作就是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建设,希望能将曾经的这段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经历给大家分享。

蔺汉成——思维管理专家,研究思维技术15年!

职业背景:蔺汉成老师职业生涯精彩纷呈!18年全球500强(中美大都会)、大型国企(赛迪集团)、知名民企、国家机关(财政局)实战经历!

1、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范围

从走入这个公司的第一天开始,你就能瞬间感觉到这里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进门的时候门卫是彬彬有礼的,很舒服的感觉。刚进企业大门,就能够看到生产车间墙上的大字:金诺人向祖国发问:“母亲,我们是不是您最优秀的儿女?母亲,我们是不是您最孝顺的儿女?”从人力资源部门到应聘的部门,各流程自然有序,最为关键的是,每个人给你的感觉都特别亲切,真的有一种家的感觉。这也是每个来到金诺的人都会有的感觉。没错,这里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也是围绕这些来打造的,爱国,爱家!这种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表现力能够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体现在公司绝大多数的人身上。

2、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中心

个人认为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形成一定是和公司领导人有着绝对的联系,他的个性魅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方向和发展。金诺有一个好老板,爱国,是他时刻向身边的人展示出来,时刻宣扬,并持之以恒来做的,爱家,是他对待自己的员工亲如子女的行动。每个人都知道领导表现的影响力,所以,在我们公司的内刊(每月一期),宣传栏,电子屏,报纸《声音》等各种宣传的载体上都能够体现这些。每当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七七事变,国家的重要事件的日期,公司电子屏和内刊上都会有相关体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而家文化的表现则是一件件的小事儿积累出来的,公司不仅为员工负责,还关注员工的家人,比如说内刊会经常有一些文章或者活动是让员工家属一起写作完成的,在一些节日,公司在给员工发福利的时候会考虑应该给父母送怎样的东西,对于家里有学生的家庭,公司每学期都会定期给这些家庭不同程度的教育基金补助,无论在公司什么样的情况下,绝不拖欠员工工资等等一系列的方式,对待员工如家人的一样,员工同样会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家来对待。

3、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历史性

很多人讨论说,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只有大公司有,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因为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形成也必须需要一个过程,从很少的人中逐渐影响到更多的人,没有一种文化是一蹴而就的。金诺到今年的时候是第十一年,但是爱国,爱家的文化是从公司成立的第一天就有的,当时公司很破,设备简陋,员工文化水平低,但是刘总一直给大家宣扬爱国的文化,破旧的厂房上一直飘扬着五星红旗,大家吃苦耐劳,积极工作,相互之间如亲人般的对待,这就是当时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表现,但破旧的环境和今天敞亮的工作环境相比,爱国爱家的文化中心是这十一年来一直不变的,所以说文化与企业的大小无关,更多的是企业领导人是否有着坚定不移的中心立场,并领导企业持之以恒的去做。为什么大家只说大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呢?它的媒体影响力当然也对他的文化表现力有了很高的促进。

4、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价值导向

任何一个公司所构建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转化成为生产力,但是对于文化这种东西,很多人提到又都说太虚。但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共性则是在于正确的价值导向,当你的员工都是正确的人,积极的人,乐于为公司奉献的人,你的团队力,执行力绝对特别优秀。在金诺公司里面,“战斗力”最强的工区那些人,平均文化水平却是公司最低的,因为他们很多人都是随着公司成长起来的,对公司文化有着最纯粹绝对的认同。我记得《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中说过,选正确的人上船,再决定船的方向,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5、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不断的改进

前面提过,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也是如此,它会在保持自身中心价值观念不变的情况下不断修复调整。比如说,金诺的家文化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近几年公司新鲜血液的流入,公司逐渐在变大的时候,文化的影响就不能只依靠公司领导人来表现,如何通过正确的方式稳定转型也是需要注意的,况且随着当今各种新颖的文化诱导,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又能够以何种方式适合社会需求,这也是需要考虑的。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完美的,所以,在不同的环境变革中来保持文化的方向性,修复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管理中的“王道”与“霸道” 第3篇

人们在谈论企业家的领导艺术时,经常会提到“王道”与“霸道”两个词,其实“王道”与“霸道”从古到今都是中国执政者所采用的两个很重要的方法和手段。所谓“王道”是指以道德感化为主要执政方式,建立在以德服人哲学理念上的管理形式;所谓“霸道”是指以行使强权为主要的执政方式,建立在以力服人基础上的管理形式。在历史上,无论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王道”还是秦始皇的“霸道”,这两种执政方式在一段时间内都实现了社会的繁荣和稳定,但是时间一长,两种执政方式都出现了问题。历史证明,只有辩证地处理和应用好“王道”与“霸道”的关系,一个社会或组织才能长治久安。

关于“王道”与“霸道”的论述,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有过如下论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的意思是只用政策来管理和用刑罚来规范人民,人民就会只求免于刑罚,即使犯错但只要没受到刑罚的处罚,心中就不会有羞耻感;而用道德来管理和用礼数来教化人民,人民就会心生羞耻感,从而自发地遵守社会规范。由此可见,以力服人的“霸道”虽然可以震慑组织内的成员免受错误,但却不会达到自动自发管理的目的。只有用以德服人的“王道”才能最终感化组织成员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从而达到管理的最终目标。

“王道”与“霸道”其实就是西方管理学说中提到的“文化”与“制度”。在西方,许多制度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并执行下去,是因为西方人有宗教契约精神。但是将同样的制度照搬到中国就不见得能行得通,因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性格,中国人似乎更容易接受那些与他们既有的思维习惯相近的制度。

以下这则流传甚广的管理故事证明了这一点。一位管理学者,在德国和中国各选了一个公用电话亭,在两边分别标上“男、女”二字。德国人见到后很自然地男女分开使用,即使在一边排队、一边空置的情况下,也绝不会去违规。而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人都视若无睹,“男、女”二字形同虚设。所以在中国制度一定要体现其合理性,如果是不符合中国人思维习惯的制度就是再“霸道”也很难执行下去。中国有句古语叫“法不责众”,在中国“情、理、法”的传统文化氛围中,“王道”是最有效的管理方法,而“霸道”也应该是建立在“王道”基础上的。如果“霸道”超越了以德服人的理念,那么执政者再强硬制度也会执行不下去,还会使其统治和管理的组织内部产生反抗而最终使这个组织无序化。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就是“王道”与“霸道”的辩证关系最好的例子。诸葛亮用“霸道”七次擒住了孟获,但是为了孟获能自动自发地从内心归顺,所以诸葛亮又用“王道”之法六次放了孟获,终用“霸道”与“王道”的结合使南夷地区长治久安。从这个历史故事中可以得到启发,没有“霸道”是不行的,但是光靠“霸道”也不行,“王道”是管理的最高境界,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管理主体就是“王道”。而“霸道”必须有其合理性,合理的“霸道”正像孔子所论述的必须建立在“王道”基础上才能达到管理的效果。

就现代管理而言,“王道”就是文化的管理,“霸道”就是制度的管理,管理不仅要有科学合理的制度,而且还必须有符合这个组织特点的优秀文化。企业在规范约束员工行为的同时,应该给员工们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形成以德服人、以人为本的良好文化氛围,使员工自觉自愿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各司其职,这是科学制度贯彻的保证和前提。所以“王道”是“霸道”的前提和保障,“王道”能带来员工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协同的管理终极目标,而科学的“霸道”又是为“王道”服务的必用手段,没有合理的“霸道”,组织就陷入了无序的状态。

当下中国企业,“霸道”的制度建设已不是最大问题,但制度建设以后如何用人性的道德力量去执行遵守它,这是一个挑战。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王道”管理模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是教怎么做人的管理方法,只有懂得怎么做人,才能主动去遵守“霸道”的管理制度,否则制度永远都只是写在纸面上的。

如何处理好“王道”与“霸道”的关系,是企业管理的关键。掌握了“王道”与“霸道”的辩证法并合理应用,管理者就找到了管理的本质,用“霸道”来规范员工的行为,用“王道”来内化员工的自我管理认知,就能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管理境界。“霸道”是西方科学的流程,“王道”是中国的传统哲学理念,两者的科学结合其实就是中国化管理模式的实质。

(本文作者为爱维龙媒咨询集团董事长)

王道自我管理 第4篇

王道者

作者:韦庄朝代:唐体裁:七律 五云遥指海中央,金鼎曾传肘后方。三岛路岐空有月,

十洲花木不知霜。因携竹杖闻龙气,为使仙童带橘香。

王道自我管理 第5篇

赠王道士

作者:司马扎  朝代:唐  体裁:五古   玉洞秋有花,蓬山夜无鬼。岂知浮云世,生死逐流水。

瑶台歌一曲,曲尽五烟起。悠然望虚路,玉京在海里。

王道自我管理 第6篇

赠王道士,赠王道士于武陵,赠王道士的意思,赠王道士赏析 -诗词大全

赠王道士

作者:于武陵  朝代:唐  体裁:五律   日日市朝路,何时无苦辛。不随丹灶客,终作白头人。

浮世度千载,桃源方一春。归来华表上,应笑北邙尘。

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小组管理是王道 第7篇

一、分组讲求策略

我认为小组组建应在班主任对全体学生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我班的分组最初只是试运行,期中考试后,我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考试成绩、日常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发展潜力等多方面因素),将全班学生分成均等的A、B、C、D四层,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除了保证每组内有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外,还考虑分配一名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性格因素,活泼型学生与内敛型学生相结合,以增强小组的活力。

按学生成绩来分,把前1至9名学生学分为A组,10至18名的学生为B组,19至27名的学生为C组,倒数1至9名的学生分为D组,然后让A、B、C、D组的各一名学生按性别、性格、能力结合,组成9个小组。9个小组最终形成AB、CD的小组分配原则,小组内AB、CD两两之间为互帮对子,并在小组内,AB负责CD内疑难问题的解答。

当然,各班进行合作学习的小组大小因班而异。我班36人,刚开始尝试6人一组,但发现人数过多,老师没有走动指导的空间,而且受课堂时间限制,有些学生丧失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此外,小组的人数尽量是偶数。小组学习的基础是合作,合作学习的最好体现的是“一帮一”,结成“学习对子”。我班在小组分配上遵循三个原则:1.均衡原则。2.尽量尊重学生意愿原则。3.适时调整原则(我班组长已经调整过3次)。

二、小组长选拔讲技巧

分组后,组内要选出常务组长和学习组长。常务组长由小组学生选举产生,尽量让组长和组员之间进行双向选择,缩短学习小组内学生间的“磨合期”,便于小组管理。常务组长抓小组全面工作,要带领全组成员制定组规及小组发展目標,还要负责检查各项目标的落实情况,每周一班会课对本组学员情况进行总结,并公布加分、扣分详情。常务组长要由组织能力强、协调能力较强的小组成员担任,是组内的“行政领袖”。其成绩未必是小组中最好的。但要有较好的协调能力,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正义感。学科小组长是依据学科而定的,由常务组长任命语、数、外学习小组长,负责督促全组学生各自主管学科的作业收缴、登记以及合作探究的分工学习。

常务组长要定期接受组员评议,工作不出色的,应及时更换。组内四个成员个个都是组长,都有职责,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不同学科既能体验到成员的角色,又能体验到组长的角色,从而达到“团队学习”的效能。

三、培训组长变成常态

我认为对小组长的培训可分三个方面:一是任课教师进行课前培训,其目的是更好地实现课堂学习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二是班主任进行定期培训,每周在固定时间,班主任与常务组长进行交流,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进一步了解班级学生的动态、小组存在的问题等,与大家商讨解决办法,推动班集体共同提高;三是任课教师进行不定期培训,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随时召集学科组长及课代表开会,了解本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尤其要与德育学分挂钩,任课教师要与班级管理积极配合,将小组管理落实,否则班主任辛苦构建的小组管理体系变成一纸空文,流于形式。比如,我班数学老师运用得很好,初一新生徐××习惯差,不按时交作业,还想浑水摸鱼,沈老师严格按照我班管理条例执行,组员违纪全组扣分,徐××不交作业,导致小组连续扣分,结果组员不干了,要集体轰走他,徐××慌神了,哭着不想来学校了,我看时机到了,将家长请到学校,配合我的工作,回家督促孩子的作业,让他感到遵守约束的甜头,经过一周的观察,徐××准时上交作业,本组学生重新接纳了他。当然,加分也是如此,我班李××学习突飞猛进,给予加分鼓励,本组成员也跟着加分表彰,目的是传递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信息,引导学生发挥团队精神。

四、理想的管理是全体参与

怎样协调组长与组员的关系?组员不服组长怎么办?组长想把个别组员“踢”出本组怎么办?教师一定要给组长撑腰,正确及时地处理问题,化解组长与组员之间的矛盾。一定让组长杜绝“自己可以把个别组员‘踢出本组”的念头。比如,我班陆××同学,好说小话,小组联名要将他踢出去,我深入了解情况后,请组长配合我的工作,将同学的意思转达给他,提供三条路,1.考察一周,如能改变,同学仍能接纳他;2.自己找能接纳自己的组;3.仍不悔改,独立成一组(一般他都不希望独立一组,初中生比较要面子)。他立刻表态,改掉坏习惯,赢得本组同学的信任。接下来要对他们组员整体做工作,帮助陆同学融入小组,争取加分。

作为教师要利用班级舆论进行监督,定期召开主题班会,或对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这样也能让表现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让表现欠佳的学生更有信心。当然,最理想的结果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

参考文献:

王道自我管理 第8篇

渝州寄王道矩

作者:苏轼朝代: 曾闻五月到渝州,水拍长亭砌下流。

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

舟经故国岁时改,霜落寒江波浪收。

王道自我管理 第9篇

闻王道济陷虏

作者:陈与义朝代:宋 海内堂堂友,如今在贼围。

虚传袁盎脱,不见华元归。

浮世身难料,危途计易非。

王道自我管理 第10篇

送王道士还山

作者:李颀朝代:唐体裁:七古 嵩阳道士餐柏实,居处三花对石室。心穷伏火阳精丹,

口诵淮王万毕术。自言神诀不可求,我师闻之玄圃游。

出入彤庭佩金印,承恩赫赫如王侯。双峰树下曾受业,

应传肘后长生法。吾闻仙地多后身,安知不是具茨人。

玉膏清泠瀑泉水,白云溪中日方此。后今不见数十年,

鬓发颜容只如是。先生舍我欲何归,竹杖黄裳登翠微。

精选个股是王道 第11篇

2011年中报收入、净利润分别增长28.86%和18.89%。我们将截止2011年6月30日上市的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剔除金融)合并为中小盘股,其中中小板590 家、创业板236 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测算,2011年中报净利润同比增长18.89%,收入同比增长28.86%。其中中小板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8.52%和18.31%,创业板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2.48%和22.06%。

整体来看,2010年中小盘股的业绩增幅众数落在0~30%这一区间内,其中中小板有210家,占总数比例为35.59%,创业板有88家,占总数比例为37.29%。目前市场一致预期对于中小盘股整体11年业绩增速的预测为41.35%,而2011年中报中小板业绩增幅超过40%的公司数量为177家,占总数比例为30%,创业板为66家,比例为27.97%。2011年中报中小板同比业绩下滑的公司有144家,占比24.41%;而创业板业绩同比下滑的公司有59家,占比为25%。

对中小盘股而言,市场一致预期对于中小盘股整体2011年业绩预测从2011年2月最高点的57%持续下调至8月底的41%,虽然未来盈利预测仍可能有下调空间,但我们认为市场一致预期的持续下调已经释放了相当部分的风险。

2011年中报利润增速环比下降,上、中游制造业以及农林牧渔保持较快增长。剔除金融后所有中小板、创业板公司2011中报分别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8.31%和22.06%,收入增速分别为28.52%和32.48%,环比下降。从行业来看,中报业绩整体增速下滑至18.9%的主要原因是制造业增速环比下滑至17.6%,其中又以其他制造业下滑最为明显,从一季度的21.6%下滑至中报的6.5%。相比之下农业和非金融服务业业绩增速环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2011年二季度中小盘整体经营净现金流同比上升1093%,仅其他制造业同比下降130%;环比增长145%,消费品制造业增长最为明显,环比上升12217%。

中小盘股整体2011年二季报现金流占收入比为3.6%,与历史同期水平相比并不高,但考虑到2011年一季度该比例为历史最低的-10.3%,我们仍然将这一回升视为比较明显的积极信号。

从行业来看,二季度仅其他制造业的经营现金流量占收入比为负,农林牧渔及非金融服务业这一比例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从财务指标角度值得看好的行业

我们可以关注2011年二季度度净利润增速环比回升并且收入增速为正,且环比回升的景点、林业、化学原料、医疗服务、餐饮等行业。而元件、视听器材、食品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则是净利润增速环比下降并且收入增速环比出现下滑。

从盈利能力角度看,我们建议关注ROE、毛利率环比均有所回升的旅游综合、林业、石油开采、景点、建筑装饰等行业;而种植业、化学纤维、饮料制造、燃气、煤炭开采等行业的ROE、毛利率环比均有所下降。

从现金流和库存的角度,我们建议关注经营净现金流量占收入较高且环比增长明显,以及库存水平不高且环比下降的行业,比如生物制品、包装印刷、农业综合、贸易、农产品加工等行业;而中药、石油化工、服装等行业库存水平处于历史高位,且二季度经营净现金流环比下降,值得我们关注并警惕。

王道自我管理 第12篇

核心提示:以儒家为首,包括了墨家与道家的政治哲学与外交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外交哲学的理想派。而具体到中国传统的外交哲学,则应坚持“存纯粹王道之理想、反霸道强权之行径、取务实王道之神髓”的基本原则,尤其应对务实王道传统加以更新改造,做到古为今用,使之继续服务于中国在21世纪的和平崛起与伟大复兴。

本文部分摘自:

《国与国的交往 务实王道睦邻外交:21世纪中国和平崛起的民族传统战略文化资源》 作者:陈向阳

《儒家思想与王道政治:关于外王学现代性发展问题的对话》作者:张新民 蒋庆

《未来的中国,选择王道还是霸道?》作者:白雪 《北京晚报》作者:佚名

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外交思想古已有之 当前社会上有一怪现象:课堂上讲授外交,往往是言必引西方理论。难道作为五千年古国的中国就从无外交理论了?实在是匪夷所思。翻开历史,其实中国的外交思想早在公元前1060年时的周朝即已诞生,当时世上的有些地方可能仍处于混沌之时。

应该说,中国的外交思想,不仅是源远流长,且还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和传统。中国的外交思想大异于西方的外交思想。西方的外交,基本上可归属于“霸道”外交。而中国的外交,虽在历史上也有过短暂的从事“霸道”外交之时,如在元朝,然而就总体而言,实施的是“王道”外交。

“王道”乃儒家学说。“王道”外交的核心是“仁”。“仁”是孔孟之道的精髓,孟子的名言是“仁人无敌于天下”。

论中国的“王道”外交,该自三千余年前的周朝说起。周朝是中国外交真正开端的时代。唐朝前期,中国鼎盛,当时位列世界的中心之一。唐太宗的外交是开辟“丝绸之路”,与邻国通婚和亲,国际上广结良缘(与唐通使往来的多达70余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昌盛。尽管实力超强,但唐太宗的外交思想却是:对外“绥之以德”;“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反对“贵中华、贱夷独”观点。这些均为“王道”外交的表面。

及至明朝,“王道”更甚,有学者甚至称明朝外交为“纯粹王道”外交。明朝外交,首先是实施“外抚四夷”的怀柔睦邻政策。明成祖提出“宣德化而柔远人”的“怀柔”政策,倡导“四海一家”,“共享太平之福”。其次是实施“厚往薄来”政策,鼓励“锐意通四夷”。《礼记·中庸》有言:“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第三是派遣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创明朝“王道”外交之顶峰。中国的“王道”外交一直延续至今。在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中,无私援助落后而困难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一个重要内涵,甚至在我们自身经济拮据财政困难之时,毛主席、周总理仍指示,即使勒紧我们自己的裤腰带,也要拿出数百亿美元,去援助越南和阿尔巴尼亚。

与中国的“王道”外交理念恰正相反的是,西方国家则是崇尚“霸道”外交。西方外交史在一定程度上,即是一部争霸史。已故的美国首相丘吉尔有句名言:“这个世界上,没有公理,只有强权。”英国曾霸占地跨五大洲、比本土大100多倍的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英国17世纪时与荷兰争霸,18世纪时与法国争霸,19世纪时与俄国争霸,20世纪时与德国争霸。二战后,英国衰败,美国兴起,美迄已称霸世界几十年。西方的霸主变了,但“霸道”外交的理念未变,延续至今。

尊重历史延续性 纯正儒家守王道反霸道

在礼乐典章制度方面,历史上的中国更是成就辉煌。这正是儒家以主体性的姿态进入政治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他们始终以王道理念及选贤任能的价值取向来经营制度架构,尽管难免不碰到权力异化的问题,但整体上看,中国的制度文明仍然不可低估,中国人的政治智慧也十分高明,远非中世纪的欧洲所能比拟。如何重新寻找更合理的政治形式和政治原则,如何建构更有合法性意义基础的政治架构,这从来都是历代志士仁人追求的目标。

现在看来,仅仅求助于西方意识形态是不够的,不但会导致各种具体性问题的错置或颠倒,而且也会伤害中国文化的精神元气。历史的延续性往往就意味着现实的可能性,尽管损益乃是既应然又必然的事,但任何未来的发展仍不能不有历史文化充沛资源的奠基。就未来的政治制度的建构和发展而言,或许儒家的王道政治才是最合理的潜在源泉。王道政治至今仍未丧失价值上的正当性,代表了国人的政治理想,也开出了合理的政治秩序。孟子说:“孔子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可见纯正的儒家,都是坚守王道而反对霸道的。这也是春秋诸侯纷争为什么总是被儒家视为“无义战”的原因。用这样的眼光来分析今天的世界,必然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崭新启示。

中国传统中的务实王道仍可服务于中国的崛起与复兴

长期以来,对中国传统战略文化的划分只有以孟子为代表的王道与霸道两种,而事实上以荀子为代表的务实王道、纯粹王道及霸道三分法才更为合理,其中由荀子开创并以汉、唐、清三朝为代表的务实王道才是中国传统战略文化的精华与主流。新中国三代领导集体的外交思想则是对中国传统战略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发展。展望21世纪的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中国传统战略文化中的务实王道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辉煌的发展前景,对其加以与时俱进的改造,仍可服务于中国的崛起与复兴。

一、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一分为三及其主流 美国学者江忆恩把中国的战略文化(注:即军事政治与外交思想,本文侧重指外交思想。)一分为二,即:“一种源自孔子—孟子的范式,在其战略选择顺序中,非暴力的、妥协性的大战略被放在暴力防御或进攻战略的前面;另一种战略偏好则来自强硬的实力政治,它一般将进攻性战略置于静态防御与妥协性战略之前。”这有点类似于中国国内学术界普遍流行的看法,即传统的王道与霸道两分法。另外他还声称“传统上中国所运用的战略文化明显表现出强硬实力政治的倾向。”[1](P.219-220)而通过对中国先秦与封建统一王朝政治外交思想的系统研究,笔者则将中国古代的战略文化一分为三,即:第一,以孟子、西汉贤良文学(选拔人材的科目)、南宋朱熹等为代表的纯粹王道睦邻外交思想;第二,以荀子、西汉桑弘羊、南宋陈亮等为代表的务实王道睦邻外交思想;第三,以法家商鞅、韩非子等为代表的霸道外交思想。其中第一与第三种刚好是两个极端,而第二种则居于中间。[2](P.54-55,78-79,169-171)笔者认为,所谓纯粹王道睦邻外交思想,其内容包括:睦邻外交不需要以本国自身实力为存在前提,而只要具备对外睦邻友好的主观愿望就行;不管邻国如何对待本国,本国都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对其睦邻友好,毫不动摇,哪怕是以本国君子之腹对待邻国小人之心;睦邻外交不以追求本国自身利益为主要目的,而以仁义道德原则的实现为最大目标,即使为此牺牲本国自我利益、对邻国委曲求全也在所不惜;睦邻外交不是一种手段,而是目的本身;纯粹王道睦邻外交思想的特点是唯心性、理想性、主观性、机械性、绝对性、片面性与一厢情愿性。

所谓务实王道睦邻外交思想,其内容包括:睦邻外交的存在是有前提、有条件的。其存在前提是本国应具有足够的自身实力,其条件则是邻国对本国的睦邻政策有所回应,即对本国亦采取类似政策;睦邻外交以维护与追求本国利益、实现对外称王为目的,睦邻只是手段而已;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也兼顾道义原则,即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邻为壑,并适当照顾邻国利益;反对过度地对外扩张与干涉,反对滥用武力,尽量以和平方式解决与邻国的矛盾;务实王道睦邻外交思想的特点是现实性、客观性、灵活性与相对性。

所谓单纯霸道外交思想,其含义则是:不管邻国对已是否友好及是否构成现实威胁,都一味地使用武力,进行对外征服与扩张;只相信实力,唯利是图,只顾本国利益,根本不在乎邻国权益,以争夺霸权、取得霸主地位、成就一番霸业为最大目的,并认为仁义道德不仅是多余的,而且还是有害的。

上述第一种即纯粹王道睦邻思想对中国古代外交实践既有正面影响,亦有负面作用。其正面影响即从道义与心理上约束帝王行为,而其负面作用则是显得过于软弱以致被动挨打。在中国自身实力相对强大时,其弊端尚不明显,如明朝。[2](P.72,154,158)而在中国自身衰弱、四周强邻压境时,还采取这种纯粹王道睦邻外交路线,则将祸害无穷,并异化为妥协投降的畸形纯粹王道实践,如两宋及晚清时期;第二种即务实王道睦邻思想,对外交实践的影响是利远大于弊;第三种即单纯霸道外交思想,对外交实践的影响则是得不偿失、弊远大于利。总之,在中国外交思想史上,由荀子所倡导、后又被陈亮等所明确的务实王道睦邻外交思想,在中国封建统一王朝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时间最长,包括了两汉、唐及清朝(1840年前)[3];而由孟子所倡导、后被朱熹等所强化的纯粹王道睦邻外交思想,则在中国封建统一王朝中占据了第二长时间的主导地位,包括两宋(相对统一)与明朝;至于以法家为主的单纯霸道外交思想,仅仅只是在秦、隋、元三朝时期内占据主导位置。(注:其中元朝时期的南征北战、东征西讨乃蒙古贵族天性使然,其并非只是受了汉族法家霸道思想的影响,如“蒙古贵族一向把对外征服视为天职,忽必烈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参见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第72页。)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以睦邻外交为主要内容的王道外交思想,是中国古代战略文化的主流。

二、中国外交哲学的发展脉络及务实王道的传承光大

外交哲学是政治哲学在外交领域的反映,其内容包括外交的本质与外交在国家总体战略中的地位,以及外交战略的谋划、选择及运用等,它是指导国家对外行为的根本思想与战略文化。外交哲学不仅具有外交与国际关系专业领域的普遍性,而且还深受其所属民族哲学传统(如世界观、思维方式、伦理学与价值观、行为模式与规范等)特殊性的影响,各国因其文化传统与文明背景的不同而形成了特色与风格迥异的外交哲学。

(一)中国古代外交哲学的再分类及其基本特征

以儒家为首,包括了墨家与道家的政治哲学与外交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外交哲学的理想派。儒家作为道德的理想主义,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强调三纲五常,推崇仁政王道,追求以中国封建王朝为中心、等级制的“天下”秩序,对外则推行王道睦邻外交。墨家属于极端的理想主义,其兼爱、非攻的政治主张对现实社会具有强烈的批判性。而道家则属于消极的复古主义,追求无为而治、与世无争与知足常乐。墨家与道家对现实政治的影响力远不及儒家,其相关合理成分则被儒家所吸收。进而言之,在儒家思想内部也存在两类主张或两种思想倾向,即以孟子为首的绝对理想主义和以荀子为首的相对理想主义。前者重义而轻利,尚德而黜力,贵和而贱战,具有浓厚的现实批判色彩,追求所谓的纯粹王道政治外交;后者言义不忘利,尚德不黜力,贵和不寝兵,主张务实王道政治外交。

以法家为首,包括兵家与纵横家的政治哲学与战略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外交哲学的现实派,其中法家着重于政治领域,兵家专注于军事领域,纵横家则擅长于外交领域,其共同特征是坚信人性为恶,反对空谈仁义道德甚至加以根本否定,崇尚实力、暴力、谋略与权术,主张霸道的政治外交。

儒家理想主义与法家现实主义两大体系之间冲突对抗的结果是,由荀子所开创的务实王道外交兼收法家等现实派若干合理成分,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外交思想与实践中占据了首位。可以说,荀子一派的务实王道既是儒家又不全是儒家,因为它在儒家基础之上还有效地吸收了以法家为首的现实主义霸道政治的合理成分,并由此而构成了中国古代外交哲学一分为三的格局:融合众家之长、理想与现实并重、占居首位的务实王道睦邻外交(汉、唐及清前期);耽于道德理想、鄙视实力与利益、占居次席的纯粹王道睦邻外交(宋、明);根本否定道义、一味强调实力且唯利是图、仅居末位的霸道强权外交(秦、隋及元)。

(二)中国现当代外交哲学的守成与革新

作为新中国外交哲学的第一代表,毛泽东在中国传统哲学与政治思想的基础上,大量地吸收马列主义,并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毛泽东外交哲学充满了马列主义特有的批判精神与辩证法思想,例如其矛盾论、阶级斗争学说、三个世界的划分、力量对比的方法等等,而其过失则是有时过于注重意识形态分歧,过于强调对外斗争。周恩来的外交哲学与毛泽东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差异。周恩来的外交哲学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智慧与世界潮流、国际惯例完美结合的产物,也更具开放性、适应性与可行性。作为新中国外交哲学的第二代表,邓小平外交哲学的根本特点是实事求是、灵活务实,例如他对中国国家利益的高度重视、对时代主题的敏锐感觉、对国际格局的深入洞察、对中国总的发展战略的心中有数,以及后来及时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等等,显示了他敏锐的时代感、深刻的使命感与长远而清晰的战略眼光。

作为新中国外交哲学的第三代表,江泽民外交哲学主要是对邓小平的继承与发展,包括进一步明确中国崛起与多极化的战略目标、对全球化的深刻认识、对新安全观的积极倡导等等,其根本特点则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三)中国外交哲学前瞻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外交哲学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面对国际格局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衍生出的种种矛盾与问题,为了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真正崛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迫切需要对中国古代及现当代的外交哲学进行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发展,进一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而在推进中国国家利益的同时,对世界未来的发展施加有益影响。而具体到中国传统的外交哲学,则应坚持“存纯粹王道之理想、反霸道强权之行径、取务实王道之神髓”的基本原则,把中国优秀的睦邻外交传统发扬光大,将中国古代睦邻外交中“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思想与当今世界国际关系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有机结合,尤其应对务实王道传统加以更新改造,做到古为今用,使之继续服务于中国在21世纪的和平崛起与伟大复兴。

三、对当今国际体系演进的历史哲学思考

历史哲学主要包括历史本体论(历史的本质)与历史认识论(如何认识与研究历史)两大部分,其目的则是探求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演变趋势。如果从历史哲学的高度来看待中国的睦邻外交,将其放在广义国际关系史与国际体系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之中来看待,我们就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出中国睦邻外交的超前性与历史价值及其对当今国际社会的启示,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际体系本身的演变规律与发展趋势。

国际体系是由不同国际行为体(含国家)彼此互动所共同构成的国际关系整体和总的国际系统,它是在国家产生之后并进行相互交往之时开始形成的。国际体系的本质是根本有别于国家内部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即国际社会不存在一个中央政府,各个国家各自为政、互不隶属。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本质是一成不变的还是逐步演变的?对此,在国际关系理论界主要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拘泥于狭义的国际关系史,认为以无政府性(其特征是混乱无序及国家间无休止的争权夺利)为本质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一直持续到今天,并悲观地认定这种无政府性是一成不变的。[4](P.73-76)与此相反,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则将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一分为三,并抱持体系进化的乐观看法。例如亚历山大·温特就指出:“至少有三种无政府‘文化’,每一种都是由关于自我和他者关系的不同社会共有观念结构建构而成的,每一种都有自己的逻辑:(1)霍布斯文化。在这种无政府文化中,国家的相互定位是‘敌人’角色,敌人是没有生存和自由的权利的。结果就是以纯粹‘现实主义’的态度对待国际关系。(2)洛克文化。在这种无政府文化中,国家的相互定位是‘竞争对手’的角色,竞争对手是有着生存和自由权利的,但是不具有免于暴力的权利。结果就出现军事竞争,有时也会爆发战争,但战争会被控制在有限范围之内。(3)康德文化。在这种无政府文化中,国家的相互定位是‘朋友’角色,朋友之间相互承担义务:不使用暴力解决争端,在出现侵略的情况下相互帮助。结果就是多元安全共同体和集体安全。„„一切都要取决于国家之间共有的观念结构。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5](P.41)温特还把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对国家主权原则的确立作为洛克文化形成的标志,他认为国际体系在总体上是沿着霍布斯无政府状态→洛克无政府状态→康德无政府状态的发展线索而演变进化的[6](P.143),当今国际关系的主流是洛克式的无政府文化,而在局部地区则已经产生了康德式的无政府文化,他并说:“霍布斯文化时期是过去,洛克文化是现在,而康德文化则会是将来国际社会的主导特征。”[7](P.9)笔者认为,温特关于国际体系无政府文化的具体区分与进化的观点有一定道理,只是其以观念与文化决定一切的看法太过偏颇,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而巧合的是,温特的三种无政府文化与中国古代外交思想的三大流派刚好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即霍布斯文化对韩非子的法家霸道思想、洛克文化对荀子的务实王道思想、康德文化对孟子的纯粹王道思想,这也正好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中国古代外交与政治思想(尤其是王道睦邻外交思想)的早熟与历史超前性。

笔者还认为,应该以作为一个整体的全球性国际关系来逐步超越主权国家本位的国际关系,以整体全局的思维方式逐步取代基于个体国家的思维定势,以和平合作来面对全球性挑战,用宇宙的宏观眼光来看待地球上所发生的国际关系,从而逐步超越主权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摆脱国际关系权力政治的恶性循环。应该努力培养“地球村”意识,宣传各国同舟共济、同“球”共济的合作精神,并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导向公平健康的轨道。对此,中国睦邻外交传统所包含的政治智慧(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等)能够提供有益的启示,而只有将其与西方所倡的主权平等观念、以及着眼于世界全局的全球治理等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逐步克服国际体系无政府状态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参考文献】

王道自我管理 第13篇

从征虏始安王道中诗

作者:江淹  朝代:南北 乘笏从帷幕。

仄身豫休明。

君子未获晏。

小人亦自营。

结轩首凉野。

驱马押城。

容裔还乡棹。

逶迤去国旌。

山气亘百里。

山色与云平。

乔松日夜竦。

红霞旦夕生。

徒惭恩厚。

空抱春施名。

仰愿光威远。

她说:应用是王道 第14篇

今天,互联网快捷的传播速度、庞大的信息量以及广大的用户基础,已经与现代人生活中紧密相连,而搭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也已成为各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今天,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各行业的传统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诸多品牌厂商纷纷尝试接触、学习、应用电商平台,中国建材家居装饰行业同样擦拳磨掌,跃跃欲试!

受限于中国建材家居装饰行业的半成品、测量定制、设计规划、安装售后等特性,目前纯粹的电商模式无法系统构造完美的线上线下服务模式。而行业多年构建的终端销售分支,俨然是当下行业发展的优势之一。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建立,便捷应用必定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如果不能快速导入,不能简单直接应用,那么再高深的商业模式,再全面的技术细节,都无法下沉终端产生价值。中国建材家居装饰行业的城市终端以“重销售、轻管理”为现状,辅助销售,快速导入,便捷应用,才能为行业快速带来价值!

应用是王道。“惠小姬”城市促销平台,是针对中国建材家居装饰行业城市终端构建的营销、促销平台。是辅助行业日常营销、促销、活动的平台。以简单易用、互动传播、便捷高效为特色;以用户使用体验为导向,将简单应用进行到底。

惠小姬,以助力中国建材家居装饰行业城市终端销售为己任;以协同行业终端发展,普及行业终端互联网便捷应用为使命!

上一篇:社区党员管理制度流程下一篇:2018年下半年海南省安全管理人员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