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与免疫

2024-09-18

动物营养与免疫(精选8篇)

动物营养与免疫 第1篇

动物免疫营养与健康养殖高峰论坛即将隆重开幕

据悉,应广大畜牧业精英的强烈要求,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将于2014年4月18日在沈阳正式启动“动物免疫营养与健康养殖高峰论坛”,届时将有国内外动物营养权威专家与畜牧精英参会,共同探讨一条更加有效的健康养殖之路!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饲料行业成立较早的专业的饲料行业网站,由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主办,创办初期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农业部、中国农业大学、加拿大国际开发署的大力支持和资助。成立至今,在权威搜索引擎相关检索结果中,一直稳居前列,现已发展成为中国饲料行业网络门户网站,深受饲料行业认识喜欢和认知。

此前,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已于2013年4月18日、2013年9月27日至28日分别在成都和上海成功举办了“中国抗病营养理论与新技术高峰论坛”和“国际母仔猪营养与饲养管理高峰论坛”,在抗病营养理论与新技术、母仔猪营养与饲养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性进展,为畜牧业提供了最新的科研成果信息,为应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提供了新思路,新理论、新技术和新产品,也对国内外前沿的母仔猪营养研究进展、高档母仔猪料升级方案、饲养管理技术提升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继H7N9疯狂席卷之后,H10N8又继续掀起浪潮,新型禽流感变化多端,防不胜防。靠药物疫苗来预防动物疾病,只是治标不治本。要从根本上预防动物疾病,就得从动物本身入手,提高动物自身免疫力是预防疾病的必要途径。

科学研究表明,免疫营养在动物健康养殖中起着巨大作用。那么,怎么从营养的角度提高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从而实现健康养殖,生产绿色安全动物产品来保证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是行业内关注的焦点并急切解决的问题。

继前两次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之后,“动物免疫营养与健康养殖高峰论坛”能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我们拭目以待!

动物营养与免疫 第2篇

户口所在: 云南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市场/营销:销售经理或主管,物流/仓储:物流助理或专员,行政/后勤:行政专员或助理

工作年限: 0 职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实习可到职日期: 一个月

月薪要求: 1000以下 希望工作地区: 贵州,广东省,浙江

工作经历

云南省生物治药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07 ~ 2008-08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其他行业

担任职位: 普通员工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上学

昆明安宁市“万春园花卉公司 起止年月:2008-01 ~ 2008-02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其他行业

担任职位: 品种培育员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上学

正昌百瑞尔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07-07 ~ 2007-08

公司性质: 股份制企业 所属行业:其他行业

担任职位: 饲料推销员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上学

学校后勤部 起止年月:2006-10 ~ 2008-10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卫生维持员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毕业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07

专 业 一: 动物营养与饲料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6-09 2009-07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动物营养与饲料 - -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粤语水平: 一般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接受新事物快,逻辑思维强。

(2)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

详细个人自传

(1)富有团队协作精神,对人友善、热情。

(2)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

(3)擅于动手,勤于思考,富有挑战精神,生活能力强,适应力强。

浅谈动物营养与免疫的关系 第3篇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异性生理反应, 通过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动物的免疫功能是在淋巴细胞、单核-巨嗜细胞和其他有关细胞及产物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的, 这些具有免疫作用的细胞及产物以及与其相关的组织和器官, 构成了机体的免疫系统。而蛋白质是机体组成的重要成分, 当机体内蛋白质含量过度低下, 免疫力会下降。机体受外来抗原刺激后, 体内的免疫细胞增殖、分化, 其过程需要大量蛋白质。如果机体蛋白质水平低, 必然影响免疫细胞的生成速度, 从而影响免疫效果。抗体的合成需要酶的参与, 而酶是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 机体蛋白质水平低, 细胞内酶的含量不足, 导致合成抗体的速度减慢, 从而影响体液免疫的效果。蛋白质的边缘缺乏可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

2 免疫对营养的影响

当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时, 机体动用免疫系统进行防御, 相应地引起特异性代谢变化。其程度依赖于免疫反应程度和持续时间。这种变化是由免疫细胞释放的白血球细胞激动素引起的, 主要有白细胞介素-1 (IL-1) , 肿瘤坏死因子 (TNF) , 白细胞介素-6 (IL-6) 。这些免疫活性物质对动物采食量、体温、能量以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代谢和激素释放产生影响。免疫反应使机体用于生长代谢和肌肉沉积的营养成分转而维持免疫反应和抵抗疾病的代谢上, 因而降低生长、胴体质量、饲料转化率。在急性免疫应答期, 动物对许多养分的需要量降低, 可能是生长率降低了的缘故, 其后发生代偿性生长, 机体对养分的需要量增高。

免疫系统激活会使相应抗体水平升高, 淋巴细胞增殖速度加快, 细胞因子水平升高等, 从而有效地抵御外来抗原对机体地损害。然而免疫系统的激活也带来了明显的负面效应, 引起机体一系列行为上和代谢上的改变。行为的改变的典型症状是发烧、厌食, 采食量和生长速度下降, 饲料转化率变低, 机体处于一种亚临床状态。

3 营养对免疫的影响

饲料日粮中最重要的营养因素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必需有机元素等。这些营养因素在动物的生长、繁殖过程中绝对不可缺少。这些营养因素不仅为动物的生长、生产提供可靠的保证, 且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力。当某种营养因素不足或缺乏时, 动物的免疫系统就会受到破坏, 就会表现出某种特异性病症。

3.1 蛋白质和氨基酸

具有抗体活性的免疫球蛋白是由多肽链组成的, 因而, 饲料蛋白质的供给及体内蛋白质、氨基酸的正常代谢与抗体产生的关系很大。机体缺乏蛋白质时, 抗体合成受阻, 免疫机能下降。此外, 蛋白质缺乏也会降低机体抗感染能力和淋巴器官发育;降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降低巨噬细胞的数量与活性。

氨基酸与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赖氨酸、含硫氨基酸、苏氨酸等。研究表明赖氨酸缺乏时, 氮平衡失调, 机体生长不良, 出现脂肪肝。饲喂低必需氨基酸日粮的鸡相对于饲喂充足必需氨基酸日粮, 降低了延迟性超敏反应和第二期的IgG反应, 虽然这个影响可能是由于氨基酸的不平衡而不是本身的缺乏 (Cook, 1991) 。通常特定的氨基酸趋向于降低体液免疫反应, 而对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较小。总的含硫氨基酸 (TSAA) 缺乏限制了生成谷胱甘肽可利用的半胱氨酸, 因此限制了抗击ROS (在免疫反应期间产生的) 氧化防御的机制。

研究动物总含硫氨基酸缺乏 (TSAA) 的结果是不一样的。Bhargave等 (1970) 发现蛋氨酸的缺乏导致抗体水平增加;然而Tsiagbe等 (1987) 报道产生最大抗体滴度的蛋氨酸需要量是大于生长的。这些结果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的试验设计和用的抗原不同所引起的。

3.2 脂肪

脂肪类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与免疫有关的细胞, 在受到抗原的刺激时, 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新免疫细胞需要脂肪的参与。脂肪也是免疫反应的调节因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受饲料中脂肪含量和种类的影响, 研究表明, 日粮中添加猪油、玉米油、亚麻油和鱼油, SRBC的抗体生成能力显著提高, 并且可促进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

日粮脂肪酸的组成对特异的 (Fristsche等, 1991) 和炎性方面的 (Korver等, 1997, 1998) 免疫反应有很大的影响。这些作用大多数是通过类花生酸的活动来调节的, 它们是20-碳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物。一些类花生酸来源于n-3 PUFA (如前列腺素E3和白三烯B5) , 作为在炎症前面的介质比相应的来源于n-6 PUFA类花生酸 (如前列腺素E2和白三烯B4) , 它们有较低的能力。类花生酸能影响来源于效应细胞如巨噬细胞的在炎症前的细胞因子的释放, 也影响那些在靶组织水平的细胞因子。因此, n-3 PUFA趋向有抗炎症的作用, 而n-6PUFA趋向在炎症前发挥作用。日粮中添加n-3型多聚不饱和脂肪酸 (n-3 FA) 可有效抑制E.tenella (Allen, 1994) 。

3.3 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须从外界获得的微量天然有机分子。维生素与免疫的直接关系尚不十分清楚, 但维生素是许多酶的辅酶或辅基, 间接参与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和DNA、RNA、抗体的合成等。

3.3.1 维生素A

维生素A是维持正常免疫功能的重要物质, 严重缺乏或亚临床缺乏导致免疫功能紊乱。β-胡萝卜素除作为维生素A的前体物外, 还具有自身独特的功能:抗氧化功能;促进辅助性T淋巴细胞增殖、NK细胞上IL-2受体的增加、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力。

维生素A可直接作用于B细胞, 增强机体可溶性或颗粒性抗原产生的体液免疫功能, 参与和促进抗体的合成, 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 刺激白细胞介素和干扰素的分泌, 诱导淋巴细胞增殖, 促进巨噬细胞处理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的成熟, 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3.3.2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C具有抗应激和抗感染的作用, 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维生素C通过四个途径影响免疫功能:影响免疫细胞的吞噬作用;降低血清皮质醇, 改善应激状态;抗氧化功能;增加干扰素的合成。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可降低一些应激因子造成的免疫抑制作用;维生素B6、叶酸、泛酸、胆碱是核酸和氨基酸代谢中一些重要辅酶的辅基或与一些反应过程有关, 所以均具有提高免疫反应的作用。

3.3.3 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种良好的选择性免疫调节剂, 当机体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时, 1-25-二羟维生素D3主要是增强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功能, 从而增强免疫功能。当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增加时, 它抑制激活的T和B淋巴细胞增殖, 从而维持免疫平衡。

3.3.4 维生素E

维生素E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能增强体液免疫, 而且能提高细胞免疫能力和嗜中性白细胞的功能。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 机体缺乏时, 免疫器官正常结构遭到破坏, 免疫功能降低, 抗病力减弱。

3.3.5 碳水化合物

有研究表明, 糖类复合体在预防疾病和疾病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据报道, 由葡萄糖组成的寡糖有助于动物免疫机能的发挥, 而以甘露糖为主的寡糖在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和结合病原菌方面也表现出一些效果。从目前的研究来看, 寡糖具有辅剂及免疫调节效应。所谓辅剂, 是指增加免疫系统对疫苗、药物和抗原免疫应答的物质, 疫苗中加入辅剂能降低机体对疫苗自动吸收。从而增强其效应。此外, 含甘露糖的寡糖也可刺激肝脏分泌甘露糖结合蛋白质, 从而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3.6 矿物质元素

矿物质元素包括:Fe、Zn、Mn、Cu、Mg、Se, 当其缺乏时, 免疫器官发生萎缩,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降低;Fe、Zn、Cu缺乏时, T细胞数减少, 功能也降低。矿物质是有些生物大分子的组成部分, 此外矿物质元素还参与维持机体渗透压, 酸碱平衡。通过渗透压调节体内水分的分布, 对体内各种反应有催化功能, 从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力。

3.6.1 锌

锌是多种酶以及各种激素的组成成分或激活因子, 参与机体重要的物质代谢过程, 缺锌时会引起上述功能紊乱或障碍, 使机体生长发育缓慢, 免疫器官重量明显减轻, 抵抗力降低。锌也是动物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维持和功能的关键, 缺锌导致免疫器官萎缩、免疫细胞减少和抗体水平下降。胸腺肽是一种含锌激素, 当它的活性降低时, 胸腺中快速发育的淋巴细胞特别易受到损伤。细胞内锌不足将抑制淋巴的增殖。RNA聚合酶、DNA聚合酶、逆转录酶都是含锌的金属酶, 细胞内缺锌将导致RNA和DNA合成受阻而使细胞的功能受损。

3.6.2 硒

硒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均具有促进作用。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底物的组成成分, 能提高肺泡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促进吞噬细胞功能。不同来源的硒均能提高肝脏及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 活力, 而蛋氨酸硒的效果最佳。另外, 亚硒酸钠能有效提高红细胞GSH-Px活力。硒能促进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并提高其抗体效价。

3.6.3 铜

铜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铜能刺激动物机体产生非特异性免疫, 具有提高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损伤的潜力, 提高机体抗病力, 提高血淋巴细胞非特异性脂酶阳性细胞比例, 提高血液中嗜中性细胞和单核细胞比率, 提高血液中IgG浓度, 同时还有增高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GSH-Px活性。畜禽日粮中添加适量的铜可使增重加快、饲料效率提高、免疫器官发育加速, 且血液分离淋巴细胞非特异性酯酶阳性 (ANAE) 率也提高。

3.6.4 铁

铁是一种造血元素, 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 又是核糖核酸还原酶和生物氧化过程中某些酶所必需的元素。铁缺乏时白细胞杀菌能力降低, 感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增加, 机体死亡率升高, 淋巴细胞转化受损,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数量下降, 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活力明显降低, 干扰素活性及白细胞介素产量下降;缺铁时不仅细胞免疫受损, 淋巴细胞转化也受损,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减少。研究发现缺铁会导致仔猪淋巴细胞转化率下降, 外周B细胞数明显减少, 免疫活性下降。

3.6.5 铬

铬能使T淋巴细胞转化率、抗体效价提高。铬可通过降低血清皮质醇浓度, 提高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和抗体滴度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 在应激状态下, 动物体内的铬一旦被运用, 很难通过日粮中的铬得到补偿, 因此, 应激初期补铬可大大缓解应激对动物所引起的危害。

3.6.6 其他矿物质元素

研究表明钙能调节淋巴细胞分裂, 介导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钙和锰在激活淋巴细胞作用上具有协同性。提高日粮磷水平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随日粮磷水平增加, 断奶仔猪致敏红细胞 (SRBC) 抗体和卵清蛋白抗体水平呈线性下降, 而植物血凝素 (PHA) 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显著增强。镁缺乏会影响血清LgG、LgA的水平, 钙与镁在激活淋巴细胞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4 提高免疫力的营养措施

为了保证动物的健康生长, 就必须满足营养需要, 将应激程度降到最低。从各个方面来减少影响动物生长的因素。首先就要找到影响其自身免疫力的因素, 影响免疫力的因素有很多, 诸如环境因素、动物自身疾病情况、饲粮中的霉菌毒素以及营养不良等。在实际的生产当中, 尽可能的把这些因素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这样才能最基本的保证动物的健康生长。

动物机体抵御传染病和环境应激的能力取决于免疫系统的机能状态, 而疾病、不良的环境、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以及饲料营养不良均可导致动物的免疫力下降。其中, 营养是最重要的因素, 也是最容易调控的因素。通过合理的营养供给增强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 进而减少药物的使用, 不但是营养与免疫研究的核心, 更是实现整个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仔猪断奶前的营养与免疫 第4篇

关键词:断奶仔猪;营养;免疫

在我国养猪生产中,仔猪从断奶到出栏上市,其死亡率高达25%;仔猪断奶时,其各种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都不完善,免疫系统也未发育成熟,使得仔猪抗病力低,极易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加之断奶时多种应激因素,如断奶应激、环境应激、饲料应激、营养应激等易诱发疫病,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可以减轻断奶时应激带来的损失。猪生长发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其饲养管理、饲料及营养、免疫都影响仔猪的生长速度。因此,加强断奶仔猪的营养与免疫至关重要。

1 仔猪断奶前的营养

断奶仔猪是指生后3~5周龄断奶到10周龄阶段的仔猪。在计划断奶前7d,应逐步减少母猪喂料量,以减少乳汁分泌,迫使仔猪学会吃料,这样可减轻仔猪断奶应激。仔猪的及早补饲也很重要,要保持仔猪较快生长速度和较高成活率,必须使用高质量的全价配合饲料,以保证营养全面、消化率高、适口性好。断奶仔猪处于快速的生长发育阶段,一方面对营养需求特别高,另一方面消化器官机能还不完善。断奶后营养来源由母乳完全变成了固体饲料,母乳中的可完全消化吸收的乳糖、乳蛋白由谷物淀粉、植物蛋白所代替,并且饲料中含有一定量的粗纤维。仔猪对饲料的不适应是造成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仔猪腹泻又是断奶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满足断奶仔猪的营养需求对提高猪场经济效益极为重要。

1.1 满足仔猪所需的能量和蛋白质。

应根据饲养标准及饲养实践,为断奶仔猪提供能量、蛋白质。断乳仔猪肌肉生长速度非常快,蛋白质代谢也旺盛,为此必须供给充足的能量及优质的蛋白质饲料,以保证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

1.2 在日粮中添加断奶仔猪所需的矿物质。

仔猪断奶后,骨骼发育迅速,必须供给充足的矿物质,主要是钙、磷,才能保证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铁是仔猪出生后快速发育及维持自身代谢与生理作用所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但母乳中含铁量少,远不能满足仔猪生长发育期间对铁的需求。而缺铁会导致仔猪抗病力降低,易感染病菌。因此,从仔猪3日龄起即可补饲铁铜合剂,饲喂时,当仔猪吸乳时滴于母猪乳头上使其吸食;或可将铁铜合剂装入奶瓶中用奶瓶直接滴喂,每天1~2次,每头每天约10mL。锌在维持动物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免疫机能等方面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锌通过参与酶的合成,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加速激素的合成和释放,维持上皮组织正常的生理机能,增强机体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缺硒会导致仔猪胃肠平滑肌细胞脂质膜因过氧化而发生器质性病变,从而引起仔猪消化紊乱,并伴有顽固性腹泻。

1.3 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

骨骼与肌肉的生长都需要维生素参与代谢过程,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较为重要。维生素C被认为是抗应激因子,可直接杀死体内病毒或细菌、增加中性粒细胞,从而有效缓解断奶应激。维生素E是细胞内的抗氧化剂,对保持仔猪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维生素B2则作为生物体内的辅酶参与氧化作用,缺乏时仔猪主要表现为呕吐、肛门黏膜出现炎症并伴有腹泻等症状。维生素PP可促进铁吸收和红细胞生成,缺乏时可引起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代谢障碍。泛酸是仔猪体内辅酶A的组成成分,在维持消化道正常功能和提高抗病力方面起重要作用,仔猪缺乏时也表现为腹泻。

1.4 在日粮中添加益生素。

益生素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制剂,相比于抗生素,具有无毒,无抗药性,无残留,无副作用等特点。可部分代替抗生素,具有保健、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等功效。益生素是从畜禽肠道的正常菌群中分离培养出的有益菌种,在肠道内繁殖成优质菌群,可抑制病原菌及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肠道内形成良性微生态环境。因此,益生素可改善肠道健康、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减少仔猪腹泻,进而保证仔猪断奶时的生长发育。对断奶仔猪而言,益生素可提高其生产性能,提高日增重,增加采食量,增强免疫力等显著效果。

2 仔猪断乳前的免疫

2.1 免疫程序

由于仔猪断奶时,缺乏母源抗体的保护和受断奶应激的影响,使仔猪极易受到各种病原的侵袭,造成断奶仔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因此,仔猪断奶时做好免疫工作极为重要。接种疫苗时,若次数过于频繁,会明显降低仔猪的采食量,从而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因此在进行疫苗注射过程中,一定要先固定仔猪,然后再进行注射。一般会根据疫苗种类的不同,来确定注射的位置。免疫程序的制定要根据畜禽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要依据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强制免疫病种,参考当地和猪场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根据免疫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产后1~3 d补铁(含硒最好),3~7 d接种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14~20 d再补铁1次,2~4周依次接种猪蓝耳病、气喘病、猪瘟疫苗。对仔猪危害最大的是腹泻病,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对仔猪进行3针保健计划,即在仔猪3日龄、10日龄及断奶前1d各肌肉注射0.5 mL,可预防仔猪腹泻、促进增重、提高断奶仔猪整齐度,并能预防猪萎缩鼻炎、细菌性肺炎及其他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减少因病毒性疾病而引起的继发感染。

2.2 提高仔猪免疫力的措施

2.2.1 确保日粮营养水平合理

仔猪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类、蛋白质和氨基酸、微量元素等,保证营养物质充足及它们之间的平衡,不仅对仔猪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又可通过在胃肠道、胸腺、脾脏、淋巴结和循环免疫细胞等各水平上,以多种方式调节免疫功能,维持机体处于最佳免疫状态,使仔猪的免疫能力增强,能抵抗外界病源的入侵。

2.2.2 防止饲料霉变

饲料霉变中,对猪生产危害最严重的是黄曲霉毒素。它是一种真菌毒素,可给人、动物造成急性的肝毒性和肝癌,是非常强的免疫抑制剂。其次,它还是一种凝血因子抑制剂,而且还能侵害肝脏,致使肝功能下降、肝脏肿大,胆汁分泌减少,导致饲料蛋白质和脂肪利用率下降。

2.2.3 加强饲养管理

坚持消毒和定期驱虫,每个猪场都应建立消毒计划,对猪舍及周边环境定期消毒。同时,寄生虫病的危害不可忽视,在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2周后,应及时对生猪进行定期驱虫,以提高抵抗力和生长速度,减少生猪发病几率。

定期保健给药,减少疾病的发生,规模化猪场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开展群防群治工作。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种类和流行特征、猪只日龄、母源抗体水平等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采用可靠的免疫方法,随时对免疫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养好断奶仔猪是养殖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但要保证仔猪安全稳定地完成断奶转群,还要为下一步的育肥打下良好的基础。断奶仔猪是生长猪发育最迅速、可塑性最大、饲料利用率最高 、最有利于定向培育的重要阶段。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仔猪的生长发育,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减少仔猪断奶后生长障碍,预防和消除疾病的侵入,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获得最好的日增重,为肥育猪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略)

动物营养与健康论文 第5篇

摘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以先进的科学证据为依据,密切联系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的实际,建议居民选择平衡膳食、注意食品卫生、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对各年龄段的居民摄取合理的营养,避免由不合理的膳食带来疾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膳食指南 饮食指导 营养与健康

前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是根据营养学原理,紧密结合我国居民膳食消费和营养状况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是指导广大居民实践平衡膳食,获得合理营养的科学文件。

正文:大学生普遍缺乏营养学知识,饮食消费行为基本处于盲目状态,随意性较大,能按科学方式对待饮食的人为数不多,这些问题会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大学生的膳食 构成以粮谷类和蔬菜类为主,肉类、蛋类摄入量较少,但现在大学生不肯多吃,蔬果吃得少,饮食不规律,很少有喝牛奶的习惯,不吃早餐,校外就餐,爱吃零食,经常熬夜,偏食、挑食,暴饮暴食等不好的习惯。

大学生的膳食应该是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及参加体力活动。大学生应该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不盲目节食和减肥,不吃过冷或者过热的食物,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每日变换食物花色品种,每餐做到平衡膳食,粗细搭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以解决补钙 和增添优质蛋白质;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少吃糖和精细糕点,吃清淡少盐的膳食,限制嗜好品的消费;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定时进餐,注意一日三餐的营养比例,改变不吃早餐的不良习惯,零食要适量;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 择饮料;如饮酒应限量;注意饮食卫生和文明进餐,进餐时思想要集中。此外,大学生应多食用含钙高的食物,如奶类、骨头汤等,必要时也可服用钙片。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以最新的科学证据为基础,论述了当前我国居民的营养需要及膳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了实践平衡膳食获取合理营养的行动方案,对广大居民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主体框架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三部分组成。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共有10条,适合于6岁以上的正常人群。这十条是: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9.如饮酒应限量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每个条目下均设有对条目中心内容进行阐述的提要和对条目涉及的有关名词、概念以及常见问题进行科学解释的说明。部分条目还附有参考资料。

特定人群膳食指南是根据各人群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膳食营养需要而制定的。特定人群包括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群。其中6岁以上各特定人群的膳食指南是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10条的基础上进行增补形成的。

为了帮助一般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主要内容,专家委员会对1997年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以下简称“膳食宝塔”)进行了修订,直观展示了每日应摄入的食物种类、合理数量及适宜的身体活动量。膳食宝塔的使用说明中还增加了食物同类互换的品种以及各类食物量化的图片,为居民合理调配膳食提供了可操作性指导。

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每天应摄入的主要食物种类。膳食宝塔利用各层位置和面积的不同反映了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摄入250g~400g;蔬菜和水果居第二层,每天应摄入300g~500g和200g~400g;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摄入125g~225g(鱼虾类50g~100g,畜、禽肉50g~75g,蛋类25g~50g);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居第四层,每天应吃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类及奶制品和相当于干豆30g~50g的大豆及制品。第五层塔顶是烹调油和食盐,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g或30g,食盐不超过6g。由于我国居民现在平均糖摄入量不多,对健康的影响不大,故膳食宝塔没有建议食糖的摄入量,但多吃糖有增加龋齿的危险,儿童、青少年不应吃太 2 多的糖和含糖高的食品及饮料。饮酒的问题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也有说明。

新膳食宝塔增加了水和身体活动的形象,强调足量饮水和增加身体活动的重要性。水是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质,其需要量主要受年龄、环境温度、身体活动等因素影响。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成年人每日至少饮水1200mL(约6杯);在高温或强体力劳动条件下应适当增加。饮水不足或过多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饮水应少量多次,要主动,不应感到口渴时再喝水。目前我国大多数成年人身体活动不足或缺乏体育锻炼,应改变久坐少动的不良生活方式,养成天天运动的习惯,坚持每天多做一些消耗体力的活动。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好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特色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是根据营养学原理,紧密结合我国居民膳食消费和营养状况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最近的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的数据及资料而制定的,是指导广大居民实践平衡膳食,获得合理营养的科学文件。其目的是帮助我国居民合理选择食物,并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以改善人们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减少或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997)的主要内容,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和特定人群膳食指南的内容,理顺了条目顺序,在坚持以科学为依据的基础上,突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内容更加丰富通俗,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科学诠释当前居民在合理膳食上的误区和难题,主要特色有以下6点:

1.新增加了“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和“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两个条目,将饮水、零食及饮料这些与健康密切相关的膳食内容引入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使内涵更加丰富全面。

2.在“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条目下和膳食宝塔中明确提出“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为指导居民天天运动提供了参照标准。

3.提出更具体的量化指标。如在“粗细搭配”的内容中“建议每天最好能吃50g以上的粗粮”;在“如饮酒应限量”的内容中明确“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

4.在坚持“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理念下,注重慢性病的预防。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中有2条是针对慢性病的预防的,即“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和“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其他8条的内容中也都有相关慢性病预防的内容。

5.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科学诠释居民对膳食认识的误区和难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在形式上增加了说明和参考资料,对条目涉及的有关名词、概念以及常见问题进行科学的解释,有助于对条目的深入理解和实践;采用问答形式,解答膳食中常见问题和居民对营养认识的误区;有更多提供丰富科学信息的图表;对专业术语予以通俗解释,对于营养学界前沿新观念和新发现,给出了参考资料作为佐证,既满足了专业人士对指南理解,又能满足广大居民在生活中实践《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

6.各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内容更加丰富和具体。在1997年的膳食指南中,针对婴儿的条目只有“鼓励母乳喂养”和“母乳喂养4个月后逐步添加辅助食品”及不足900字的描述。在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婴儿又细分为0~6月龄婴儿和6月龄~12月龄婴儿。0~6月龄婴儿膳食指南条目增加到6条,有近7千字的描述,并提供了身长和体重增长参考曲线。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又是合理营养的根本途径。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条目并参照膳食宝塔的内容来安排日常饮食和身体活动是通往健康的光明之路。

结语: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应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指导,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和形成良好的饮食消费行为,最终达到增进身体健康的目的。参考文献: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动物营养与环境保护 第6篇

摘要:动物生存和生产需要一定的营养供给来维持,而动物的营养需求却受着环境的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关系。环境保护对于动物生存和生产有着积极地作用,制约着人们给与动物相应的更好的营养与环境需求。

关键词:动物;营养;环境保护

1动物的营养与环境的联系

1.1 动物营养的需要

动物营养是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化学、物理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它是动物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存、生长、繁殖、产奶、产蛋、免疫等)的基础,整个生命过程都离不开营养。而动物的营养需要则是指每头(只)动物每一天对能量、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脂类和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需要量。动物在生存和生产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从外界摄取养分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生产产品,并且对于不同的动物,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不同的生产水平及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养分的需要量均会产生不同。

1.2 动物的生存及生产环境

环境是影响动物生产、生存的重要因素(遗传、营养、环境)之一。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两部分,内环境指机体内部一切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这些都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通常人们所说的动物环境一般是指外环境,即与动物有关的外部所有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自然环境包括空气、土壤、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学特性。人工环境是指与动物生活、生产相关的政策法规、农业制度、人们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畜牧场生产工艺、饲料管理、对动物的选育和利用、设备条件、技术水平、产品的储运加工等,动物的外界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1.3 环境对动物营养需求的影响

营养需要表内所列的值是假定动物在不受环境应激的条件下,并且期望在这条件下动物可以表现出其较大的遗传力。事实上,环境条件不是经常理想的,并能导致动物经常出现遗传力的退化,这些能使动物生产力降低的因素,包括自然界发生地气候因素,已有些属于人们经营管理上的因素,后者大多出现在集约化生产制度内,由于限制动物活动而发生地。有许多因素如海拔高度、声音、动物密度、封闭饲养、化学的和微生物的污染等。个别应激因素课单独地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或与其它因素的相互作用,建立复杂的应激状态,这些应激状态的出现有时难以估计。动物的躲避处和畜舍是用来消除或缓和大环境的影响,但同时亦发生新的小环境应激。

就针对水的摄入量而言,动物内外环境中存在许多因素能影响动物的自由饮水量,具体来说:所处的生理状况不同,一只怀孕在最后4个月期间的母牛要比未怀孕的母牛多消耗饮水量30%;每日进食的干物质的水平不同,把相同的草料制成干草和青贮料,只喂青贮料的动物的总饮水量会高于只喂干草的动物;品种间的差异,不同的动物对水的需求量是不一样的;环境温度不同,饮水与环境温度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还有水的质量,供水的温度及饲料的物理性状等等,均会影响着动物饮水量。

1.4营养对外环境的影响

1.4.1现状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成为当前养殖生产的主要趋势,养殖场粪污等废弃物污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氮、磷、恶臭、重金属等污染源严重影响着周围的环境。据测定,1头猪平均年产粪尿2.5t,一万头猪场每年至少向周围环境排粪便30000t,每日污水100~150t,且猪粪恶臭成分高达230种。

1.4.2 空气污染

畜禽粪便有机物厌氧分解产生NH3、CH4、H2S、(NH4)2S、粪臭素等恶臭,有害气体以及

携带病原微生物的粉尘。

1.4.3 水体污染

畜禽废弃物对水体的污染主要表现在有机污染和N、P污染,养殖场废水主要是高浓度有机废水尿液与冲洗污水,污染负荷大,排放集中且净化处理难,畜禽粪便处理利用中N、P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最为严重。

1.4.4 土壤污染

畜禽饲料添加剂如生长激素、抗生素、有机化学品(杀虫剂)、有机砷、铜、锌和铁 等最终不同程度的随动物粪尿排出,长期施用这些粪肥可导致一些有害物质如盐分和重金属等在土壤中的累积,危害作物生长和影响产品质量

2.环境的保护的作用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就十分重视微生物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并开展了大规模的科研活动,已开发了一系列的微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并在世界上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大气净化及污染环境介质治理等诸多方面。地球上“清洁工”的队伍十分庞大,其中干得最出色的是细菌和真菌。

细菌和真菌都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养料,它们属于异养生物,必须从别的生物提内吸取营养,营寄生或腐生。它们最大的本领,就是把已经死亡的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这一过程,就是它们清除大自然“垃圾”的过程,这就是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绝对不可缺少的过程。当前,环境微生物技术在国际上已进入蓬勃发展的轨道。随着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越来越严厉的环境法,市场对环境微生物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广泛。

在我国,微生物技术是环境保护广泛应用和十分重要的技术,其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废物资源化、环境监测、环境修复和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微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高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使微生物处理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专一性,为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展示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微生物技术不仅适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如今还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成为环境质量预报和报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的发展也充分证明生物技术是环境保护的理想武器,这一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所显示的独特功能和显著优越性充分体现在它是一个纯生态过程,从根本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生物技术在处理环境污染物方面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以及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加之其技术开发所预示的广阔的市场前景,受到了各国政府、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的高度重视。

随着对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人们已越来越意识到,现代生物学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无限的希望。

参考文献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简历 第7篇

姓 名 XXX 性 别 男 出生日期 ***

毕业院校 浙江大学 学 历 博士 专 业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毕业时间 -07 英语水平CET6

籍 贯 *** 婚姻状况 *** 政治面貌 ***

个 人 评 价

本人正直诚恳、性格开朗、成熟自信、积极向上;善于与人沟通,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组织能力强;思维活跃、善于创新、具较强的动手能力,适合于科研开发、教学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工作

教 育 经 历

起止时间

学习经 历

.9-2007.7 浙江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9-2004.7 ******

.9-2001.7 *****

外 语 能 力

CET-6。英语功底扎实,听说读写能力较强,通读外文期刊、文献,善于专业英语写作

专 业 技 能

能够熟练操作组织和细胞培养

熟练操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擅长畜禽饲养管理及饲料资源开发、利用

熟悉常用办公软件及饲料配方、SAS统计等专业软件,能够进行局域网的维护

主 要 课 程

动物分子细胞生物学、动物细胞工程、动物营养调控专题、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进展、基础兽医学研究技术等

从事科研项目

.1~2007.6,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体细胞诱导的胚胎生殖干细胞增殖和分化机制的研究”课题的研究,从事生殖干细胞增殖调控的工作。

2006.1~2007.6,参与教育部项目“禽类生殖干细胞为载体的生物反应器平台的研究”课题的研究,从事干细胞移植的工作。

.1~2007.6,参与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殖干细胞为载体的禽类生物反应器平台的建立”课题的研究,从事生殖干细胞增殖调控的工作。

2006.7~2007.6,参与浙江省教育厅项目“人参皂甙对鸡原始生殖细胞增殖的影响极其机理的研究”课题的研究,从事原始生殖细胞增殖调控的工作。

研 究 经 历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

胚胎干细胞和原始生殖细胞的体外培养

卵母细胞成熟和A型精原细胞增殖的调控

发 表 论 文

Dalei zhang, Caiqiao Zhang et al., Ginsenosides promote meiotic maturation of mouse oocytes in cumulus oocyte complexes involving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nitric oxide synthase. Nutrition Research, 2006, 26(11):585-590 (SCI)

张大雷,王安. 吡啶羧酸铬对笼养重产蛋鸭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中国畜牧兽医,2004,31(5):3-4

张大雷,王安. 吡啶羧酸铬对重产蛋鸭生产性能的影响.中国家禽,2004,26(7):11-13

张大雷,王安. 家禽三价铬在畜牧营养中的应用.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9:33-34

张大雷,单安山. 羽毛粉蛋白饲料的开发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饲料工业,,24(9):49-51

张大雷,单安山. 半胱胺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饲料研究.2003,5:14-16

张大雷,王安. 大豆异黄酮的制备和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5:33

张大雷,参编. 蛋鸭笼养综合技术.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

联 系 方 式

地址:****************

电话:******** Email:*************

日粮营养素对动物机体免疫的影响 第8篇

1 免疫与免疫应答

免疫是动物机体自身的一种生理功能,机体通过免疫反应和免疫应答来抵御外界抗原物质的入侵,使机体自身保持稳定。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以及免疫分子构成了机体的免疫系统。动物机体免受外界刺激,维持自身稳定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的物理防御,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

免疫应答是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后,自身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等发生一系列的活化、增殖和分化反应的过程,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包括感应、反应和效应阶段,即抗原提呈细胞识别抗原物质后自身发生增殖分化,称为效应细胞,效应细胞产生抗体以及细胞因子消除抗原活性物质。

免疫应答反应的生理机能十分复杂。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入侵时,各种免疫反应会引起机体内代谢的变化。当发生免疫反应时,机体需要额外的营养物质来维持免疫反应的需要,因此当营养物质不足时,这种反应会抑制畜禽生长,降低生产性能[1]。

2 各种营养素对机体免疫的影响

2.1 蛋白质对机体免疫的影响

蛋白质机构复杂,功能多样,是构成生物体的最重要的一类生物大分子。日粮中添加适量的蛋白质有利于维持动物机体的稳定,提高自身免疫力,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1]。当动物蛋白质缺乏时抗体合成受阻,导致免疫机能下降。缺乏蛋白质时会抑制淋巴器官发育,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巨噬细胞的数量减少,体液免疫受到影响[2]。

研究表明,小鼠缺乏蛋白质时T细胞减少,胸腺组织萎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受到显著的影响[3]。据报道,雏鸡缺乏蛋白质时巨噬细胞数量减少,活性降低[4],机体的细胞免疫机能受到影响[5]。研究表明,仔猪的免疫主要从母乳中获得,当母乳中蛋白质营养不足时,将会影响幼仔畜的免疫力。日粮中适量的蛋白质能够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据报道,断奶犊牛日粮中添加多渠道来源的蛋白质能够降低犊牛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6]。郭长江等[7]研究表明,蛋白质不足时能引起T淋巴细胞反应减慢,CD4+/CD8+的比值下降等。说明生产中应考虑日粮中蛋白质的水平,适量的蛋白质水平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2.2 氨基酸对机体免疫的影响

2.2.1 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Gln)是非必需氨基酸,但对调节动物应激状态下的细胞代谢和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是必需的。Gln代谢在Gln分解酶的作用下进行。研究表明,Gln分解酶在淋巴结、脾脏、胸腺及骨髓等淋巴系统中的活性非常高,免疫系统要行使正常的功能需要大量的Gln[8]。Gln对各类免疫细胞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动物细胞间的Gln能促进其T细胞的增殖,增加白细胞介素-2(IL-2)的产生和IL-2受体的表达。B细胞分化成抗体、合成细胞和分泌细胞需依赖谷氨酰胺完成。研究表明,谷氨酰胺能提高早期断奶仔猪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仔猪的免疫功能[[8]。谷氨酰胺能促进肠道免疫功能的发挥。大量Gln的存在是肠道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首要条件。肠道免疫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 A)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防止有害微生物吸附在黏膜细胞上,而谷氨酰胺能够维持肠道淋巴组织和合成SIg A[10]。史艳艳[11]研究发现,Gln有抗氧化的作用,能消除自由基,并通过增加红细胞的数量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力。

2.2.2 蛋氨酸

蛋氨酸(Met)是鸡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免疫系统对蛋氨酸的需要量较其他组织高,因此动物机体对蛋氨酸的需要量超过自身最快生长的需要量。程传锋[12]研究发现,保证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均能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时,日粮中适宜的蛋氨酸添加量为0.30%。

2.2.3 苏氨酸

苏氨酸是禽类机体免疫球蛋白分子合成中的一种,可以提高机体的抗体水平。机体缺乏苏氨酸时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受阻,T、B淋巴细胞的生成也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X.Wang等[13]研究指出,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苏氨酸能增加血清Ig G浓度。研究表明,日粮中苏氨酸提高到0.70%时雏鸡新城疫病毒抗体效价明显上升,且具有最佳的生长性能[3]。

2.2.4 赖氨酸

赖氨酸(Lys)是动物体内必需氨基酸之一,是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鸡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日粮中缺乏赖氨酸时动物采食量下降,生长发育受阻,并伴随各种疾病的发生,适量的赖氨酸能够增加抗体的水平,提高机体抵抗应激的能力。

2.2.5 色氨酸

色氨酸(Trp)是动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的氨基酸,也是一种主要的限制性氨基酸。色氨酸能够参与基因的调控过程,色氨酸的缺乏主要影响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的合成。机体缺乏色氨酸时Ig G和Ig M的合成受阻,细胞免疫反应受到一定的影响。

2.2.6精氨酸

精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在动物体内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精氨酸能够增强淋巴细胞的活力,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系统。J.Han等[14]研究表明,精氨酸能够通过增加淋巴细胞的比例以及干扰素γ(IFN-γ)和血清IL-2的表达水平来缓解环磷酰胺对仔猪造成的免疫应激。B.Tan等[15]报道,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精氨酸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发育,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说明精氨酸对动物免疫机能至关重要。

2.2.7 其他

除上述基酸外,动物机体中还有其他氨基酸对免疫具有不同的影响。例如,甘氨酸影响免疫应答;苯丙氨酸起到抑制与促进作用;缬氨酸缺乏时会抑制雏鸡新城疫病毒抗体的产生;天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在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具有多种作用;半胱氨酸(Cys)和酪氨酸(Tyr)缺乏时会影响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

2.3 碳水化合物对机体免疫的影响

碳水化合物是机体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与免疫相关的碳水化合物研究最多的是多糖和寡糖。多糖分布广泛,具有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如激活淋巴细胞和补体系统,促进抗体生成,诱生多种细胞因子等;寡糖可显著增加肠道微生态的多样性,提高肠道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增殖,从而减少蛋白质在大肠中的分解代谢,改善肠道形态结构,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代谢。

2.4 脂类对免疫的影响

2.4.1 脂类与免疫

脂类是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中必需脂肪酸(EFA)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日粮缺乏EFA时大鼠的体液免疫反应受到影响,血清中Ig G、Ig M的浓度减少,但当向日粮中添加EFA时免疫反应得以恢复。研究表明,脂类中的亚油酸对机体的淋巴系统和免疫功能有很大的影响,脂肪浓度和饱和度也影响脾脏、胸腺等淋巴器官的发育[16]。研究发现,牛油、鱼油等来源不同的脂肪对动物的免疫系统也有不同影响[17]。

2.4.2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免疫的影响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PUFA水平较高时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PUFA分子中双键的数量能抑制免疫细胞的作用,但日粮中缺乏PUFA也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n3、n6具有不同的活性,影响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细胞因子和抗体的合成[18]。K.C.Kirsten等[19]研究发现,PUFA作用的机制是耗竭Th1细胞因子,而对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Th2细胞因子水平提高能维持机体的体液免疫。夏兆刚等[20]研究发现,在鸡日粮中添加1%~6%的鱼油和胡麻油,体液免疫机能明显提高。

2.5 矿物质对机体免疫的影响

矿物质不仅是维持畜禽正常生长、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而且是调节畜禽免疫器官、组织和免疫应答反应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2.5.1 铁

铁是一种造血元素,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缺铁时会降低白细胞的杀菌能力,增加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使抗体以及细胞因子水平降低,巨噬细胞活力下降等。X.Wang等[13]报道,缺铁使仔猪淋巴细胞的数量及转化率下降,导致免疫活性下降。而大鼠缺铁时表现为淋巴器官的发育受到抑制,抗体数量减少。

2.5.2 铜

铜广泛分布于生物组织中,大部分以有机复合物存在,其中很多是金属蛋白,以酶的形式发挥功能作用。铜参与免疫反应的机制在于其参与血清免疫球蛋白的结构组成[21]。机体由铜组成的酶具有防御功能,说明铜能够间接地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2.5.3锌

锌对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锌参与机体300多种酶的组成[22]。锌缺乏时免疫器官发育受阻,T、B淋巴细胞功能下降,抗体水平下降,但补锌后可以得到改善。张日俊等[23]研究表明,锌缺乏时肉仔鸡生长减慢,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说明锌对淋巴细胞的生长、分化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适量的锌能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蛋雏鸡日粮中添加60~80 mg/kg锌时能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24],但过量的锌反而会抑制生长发育。

2.5.4硒

硒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主要参与调节T、B细胞、NK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的功能。适量的硒能促进B淋巴细胞的活化,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同时增加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但硒缺乏时会抑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25]。研究表明,低硒可导致鸡胸腺细胞凋亡和线粒体损伤增加,血清中IL-2含量减少,胸腺发育受到抑制[26]。

2.5.5 其他

铬能够提高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进而提高机体抗体水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碘在动物营养中是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动物机体营养代谢、生长发育及繁衍后代所必需的微量元素[27];锰能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和细胞的增殖,提高巨噬细胞的存活率,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2.6 维生素对机体免疫的影响

维生素是动物体内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具有促进骨骼发育,维持上皮组织完整性和动物繁殖性能,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和胚胎发育,增强免疫力等功能。它主要以辅酶和催化剂的形式广泛参与体内代谢的多种化学反应。近年来随着对脂溶性维生素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其对畜禽免疫影响的探究也逐步深入。

2.6.1 维生素A

维生素A影响畜禽机体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以及免疫功能发挥。维生素A是机体内代谢过程的辅酶,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研究发现,维生素A具有多种免疫调节的作用,能够通过活化Fas抗原诱导成熟T细胞和胸腺细胞的凋亡。维生素A是细胞分化和发育的必要组成成分,对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A影响着免疫系统的各个部分。在适当的浓度下能提高动物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维生素A的缺乏可导致血清Ig G、Ig A、Ig M下降。因此,维生素A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很大的影响。

2.6.2 维生素D

维生素D基本的功能是促进钙、磷的吸收。另外,维生素D能促进胸腺和脾脏等免疫器官的发育,同时还能够提高机体抗体水平。维生素D对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它通过1,25-(OH)∶D增强或抑制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功能来维持免疫机能的平衡。研究表明,1,25(OH)2D3不仅能够调节机体钙和磷的代谢,还能够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能够对树突状细胞(DC)以及T细胞发挥作用,诱导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细胞因子产生,进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28]。

2.6.3 维生素E

维生素E对免疫系统有重要的功能,能够增强免疫系统作用的发挥。维生素E能促进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的发育,维生素E缺乏时抑制家禽脾脏、胸腺以及法氏囊的生长发育。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能够显著提高法氏囊指数。研究表明,B淋巴细胞的抗原可在维生素E的激活作用下增殖,并使其参与转化合成Ig G、Ig M抗体,机体缺乏维生素E时细胞膜表面的结构受到影响,如细胞膜流动性以及淋巴细胞膜上受体分布发生变化,影响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并与之结合功能。

2.6.4 维生素C

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细胞的增殖和趋化反应,提高机体抗体效价,增强免疫力,同时也会促进脾脏、胸腺、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发育。

2.7 益生素、中草药添加剂对机体免疫的影响

中草药包括多糖、皂苷、生物碱等,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和分化,提高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研究发现,中草药添加剂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液中Ig A、Ig G、Ig M的含量。益生菌是一类以活菌为主的新型饲料添加剂,能刺激动物肠道黏膜免疫系统,使抗体分泌增强。肠道内的益生菌菌体细胞、代谢产物等可经M细胞进入肠内淋巴组织,对机体免疫功能发挥影响。

3 小结

动物的营养与机体免疫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日粮中合理的营养素水平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营养缺乏会引起动物机体免疫机能下降,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另一方面,各种疾病引起的免疫反应又会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由此可见,日粮各种营养素对动物机体免疫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畜牧生产中还应站在营养物质与免疫关系的角度上来分析确定日粮中各种营养素的水平,尽可能使动物保持在最佳的健康状态,发挥最大的生产性能,进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摘要:免疫系统是机体维护自身稳态的重要生理系统,日粮中的各种营养素是维持动物免疫器官生长发育以及免疫系统功能的决定因素,对机体的免疫系统有特殊的生物学调节作用。机体的各种免疫反应又会影响各种营养成分的吸收。笔者就日粮中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益生菌等营养物质与机体免疫的关系进行综述。

上一篇:“学雷锋月”主题班会策划书下一篇:以难忘的为主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