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2024-08-29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精选8篇)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第1篇

论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二十一世纪的政治气候和文化发展趋势,中国和美国将成为领导世界的两支主要力量,因此对于中、美两国的研究很重要,其中,就他们分别代表的文化作一些论述。

先站我们中国人的角度来说,从小生长在一个社会里,很自然地会将那个社会中的一切——社会制度、政治传统、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当有一天,人们进入另一个社会,发现那里的人们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政治传统、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下同样正常地生活的时候,人们会感到困惑和震惊。这也许是许多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后的最深刻也是最复杂的感受之一。

美国是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对于中国和美国文化的研究,我们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首先,我们要看到两种文化差异在民族性和理论上的体现。

不少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在外面看到的只是一些“西洋景”。国外的东西,有时尽管新鲜、有趣,但只要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便自然属于古怪和异常一类。这种态度可以一直追溯到中国人自古以来的视异族为“蛮”、“夷”,呼外国人为“鬼子”的“中央大国”的那个时代的心态。当然,这种绝对思维模式也可以逆向呈现。自从1978年以后,当在几十年隔绝后重新打开国门时,中国人被外面的世界所惊呆了。于是,不少人的思想立即趋向另一个极端:西方的一切都是合理的、科学的,而中国的一切都是丑陋的、病态的。然而,人们只知道,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不外乎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传统中庸之道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现代辩证方法。可是细究起来,这不过是基于同一种思维模式上的两种不同的判断和取舍方式。“为体”的“中学”,不但是决定“西学”有用无用的基础,而且显然也是区分“精华”与“糟粕”的标准。

美国人在这方面有着几乎同样的问题。一百多年和平发展所造就的强大的经济力量、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渐完善的民主体制和日渐流行的大众文化,使美国人过于自以为是,以为美国的社会模式是各国都应仿效的“样板”,美式的价值观念更是衡量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绝对标准,而很少意识到美国只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例子,并很可能是一个颇具特殊性的例子。这种偏见的倾向在美国“自由”的学术著作中和“客观”的新闻报道中随处可见。然而,与中国人不同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之中,象征争斗、征服、冒险的观念深入人心,而中国人整看像整体的和谐。这影响到两国的政策的制定。两国都曾经在政策止犯过极大的错误,可是双方对待的态度却是不同的。美国人需要像中国人在“文革”后那样深刻地反思一下。当年越战的失败,曾给过美国人一次小小的反思机会,可惜,那次反思进行得显然不够深刻。

在中国社会,“对错”意识则主要还体现在对“统一思想”的认同。“思想”的“统一”总是以对某种“思想”的绝对正确性的承认为前提的,这种对“统一思想”的认同,对中国人来说,几乎成为一种潜意识。一个美国政治学教授曾在中国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大多数中国人都说相信民主,但同时又都赞同“思想统一”。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这中间的内在矛盾。这是美国人所无法理解的。

当然,中国式的民主与美国式的民主不同。相对于个人的权益,中国人更看重国格这种整体的权益――这是一向以个人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考虑的美国人无法了解和相信的。其次,在宗教信仰上体现的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集中体现在宗教信仰上。

有些学者认识:中国并没有宗教。显然,这种说法过于草率,但也反映了一定的事实。中国的文化是一种包含性的文化,只要符合中国文化的道德要求并有利于本土文化发展的,一律吸收。当然,宗教也是如此,因此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而且又有大部分的非

教徙。而西方文化强调本体的神圣性和优越性,在宗教上采取态度和做法与中国大相径庭,例如,多次的十字军东征、长久的宗教仇杀、宗教裁判所的建立及兴盛等,所谓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也由此可以体现得出。相对于中国对外来宗教和文化和吸收和融合,西方更热衷于对外扩张和传播。

在中国,不论是外来的佛教,还是土生土长的道教,所讲究的是逆来顺受、讲究的是来生。而西方的教义,虽然也强调来生,讲究受难,但泛基督教系(包括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等)的宗教,都很讲究个反抗异族压迫,反抗异教徒等(当然,还有泛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教也是如此),如《圣经·旧约》中的很多故事都是描绘尤太人的反抗和战争。

这种在宗教上的差异,其形成的原因也与形成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熟悉历史的都知道,佛教、道教的传入和产生是在东汉时期,当时的中国,封建专制已经形成,统治者急需一种能够安抚人心,利于安定的宗教以束缚人们思想,进而维护其统治。而泛基督教系则形成于西罗马帝国最混乱的时候,奴隶制的社会制度正在崩溃,斗争和对抗是当时社会的主题。再次,在情感、艺术、思维上两者的差异

中国人更感性,西方人更理性。表面上看是西方人注重整体,而事实上中国人的整体感受是整体评价的具体表述。也就是说西方人只注重过程,而中国人是结果过程都重视。如果说,追求确定性、精确性是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那麽,作为东方典型代表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则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较浓厚的模糊特征,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民族思想和科学文化兴衰的重要原因。

论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形成原因2

[ 2007-4-8 15:24:00 | By: yz20061044 ]

有人认为,西方文化以结构细节分析居优;东方文化以结构以整体综合见长。举例如下:

1、姓氏排列:

首先其次最后备注

中国宗姓辈分自己的突出的是氏族整体 西方自己的名字父名族姓突出的是个体

2、时间:

首先其次最后备注

中国年月日突出的是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系

西方日月年突出的是个体向整体的合成关系

3、地址:

首先其次最后备注

中国国省市突出的是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系

西方市省国突出的是个体向整体的合成关系

4、文字、语言结构:

文字上,中国由整体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会意文字,具有书画同源的特点,句法中主谓关系、修饰关系成分之间的性、数关系和时态,一般不作严格要求,强调以意会来把握。西方由个体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其句法对主谓关系、修饰关系成份之间的性、数、格和时态,则往往有较严格一致的要求。

语言上,中国在文章章法和文字描写方式上习惯于文章必须有头有尾,层次分明,起层转合,不可颠倒。来龙去脉必须交代清楚,注重整体的完整性。人物描写也以“沉鱼落雁之容,羞花闭月之貌”的整体刻画为特色,注重外在行为的描述。西方的文学作品则可由任一中间局部开头,整体时空感不强,倒叙、跳跃、意识流、片段,这些更是其作品之特长。人物描写则以从头到脚,直到睫毛颤动等细节刻画为基本特色,注重不可见的独白和内在心理描写。

6、伦理观:

中国强调以国家、民族、宗族、家庭为重,乡土观念浓厚,提倡“父母在不远游”,“叶落归根”等意识。在思想和行为活动中,宗族具有中心地位。伦理意识在于追求尽善尽美,圣人完人,以慎言为美德。

西方:以个人为重心,为人不拘一格,四海为家,居住迁徙广为流动。强调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和奋斗为光荣,乐于谈论个人一的之见。社会生活和个性具有多元化特征。

总的来说,中国的传统思维是一种整体综合的模糊思维,使科学技术和理论遥遥领先于西方民族。但一直未能实现向以还原分析为特征的精确化思维转化(任何单因素作用,都不可能构成这种实现条件),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观、科学观从其统一出发,把知识和科学看作是一种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思维体系,一种开放性体系,把认识看作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现象到本质,由绝对到相对的无限发展和彼此转化的历史过程。而西方正好相反。

第四,说说在文化之间形成差异的根源

中国的文化思想虽分佛、道、儒,但三派基本可以相通,说到底,关键就在于一句孔子的“谦、恭、信、敏、慧”,而西方的文化,正好相反,在于一个“争”字,在处理人事方面以己为先。

那么要如何了解这两种文化的差异呢?中西文化上的差异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重要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在公元前221年,通过“商鞅变法”而逐渐强大起来的秦国,最终统一了中国大地――至此,长达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拉开了序幕。这次统一,不仅为统一的华夏文化的形成和巩固墓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开始形成,中国文化也开始系统化。而此时的西方各国(这里主要指的是欧洲各国)还仅仅是奴隶制的邦城国家,相当地分散。此后的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希望有一个相对安宁的生产环境以维持农耕经济的发展。因此,主张“非攻、尚贤”的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的统治思想,因此,中国的文化里多了些“和谐”,少了些“争斗”。而西方各国,在那个时候,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游牧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游牧经济的扩张性也越来越突显出来。在这种生产方式和时代背景之下,“争”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为其文化中的关键。至此,中西文化开始“分道扬镳”了。

第二次时期,是在公元16、17世纪,中西文化差异继续扩大。此时西欧各国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思想上的变革。思想方面,“文艺复兴”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对西方后来的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甚至是关键性的影响和作用,而“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一方面将人的思想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它也使得自我私欲过度的膨胀,更加深了西方文化的关于“争”的观念。在政治方面,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体系开始形成。资本主义的侵略性以及血腥的资本的原始积累也使得其文化中“争”的日益突出。回过头来看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日益完善和加强,统治阶级满足于现状,仍然做着“天朝大国”的美梦。不屑也不想去了解世界,更不用说去“争”了。再者,由于封建思想、自然经济的自闭性,人们也安于现状,并不,也不敢去“思变”。至此,中西方文化再进一步产生分歧,这种分歧加深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最后,如何从两者形成的方式看两种文化各自的优缺点

形成这样的差异其实与文化形成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华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处在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因此,华夏文化必然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而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为了更好、更稳固的统治人民,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向人们灌

输诸如“谱度众生”、“因果循环”等思想。因此,人们为了能够来世“成仙”就今世行善,也就有了对芸芸众生的“大爱”。而纵观西方文化历史,其开始形成如今的资本主义文化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在这场文化运动中,人们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的文化必然会带有其“人文主义”的特征。因此,也就形成了西方社会的“小爱”。

其实,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其产生及发展的社会背景及时代的不同。任何文化都带有其产生的时代烙印,即时代特征。文化是一定区域的人们长期融合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素质,因此,文化既然已经形成,就没有优劣之分。这也是我们在研究文化问题时必须紧记的东西。

在十八、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中,工业的兴起、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这时西方以“争”为先的文化就占据了上风,对于亚非拉的殖民掠夺,使西方国家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同时也造成了当时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以及现在广大亚非拉地区贫困落后的情况。然而在新的二十一世纪里,经济全球化的趁势下,明显是中国文化中的“和”更适应发展的要求。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第2篇

关键词:主要问题,合理解决文化差异,提到东西方文化的问题,让我们想起很多的问题的,在各个方面。第一,是义利关系问题。一般来说,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东方人的意识就是义字当先,古时的关羽不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义气英豪.也被当时的人们大加赞赏,我想这也是由于古时的多方思想而造成的一种文化意识.5000年的文化也是造成这种重礼的不可忽视的原因.相对而言,短短的西方文化更注重利益,这也正是现实主义的表现,从侵华战争及西方的一切生活都可以看出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可以称为不虚伪,实事求是的作风。当然,这也只是针对东方的绝大多数而言的。在东方比如中国人的生活中,谦让是一种美德,而西方人对此不知如何是好。西方人在多数时候为了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义。

第二,是整体性和个体性问题。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比如中医和西医,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西医不一样,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它重视整体中的局部。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之间差异还表现在交往中,比如在很多报导中,一为中国人到西方人家吃饭,当主人问今天吃中餐还是西餐时,客人很客气的说道:“随便。”“客随主便。”西方人对这样的答复难以理解,他们说一听到撍姹銛这个词就头疼,不知道怎么弄好,不好操作。我们思维方式深处,认为客随主便是礼貌的表现,是对主人的尊重,可西方人不这样看,这就是区别。反过来看看,欧洲人到中国来,你问他今天干什么,他一定不会说“随便”,一定会明确表明自己的愿望。今天就吃西餐,或者就吃中餐,而中国人往往较少表示个人的愿望,当我国代表团出访时,外方接待我方代表团,对方问,各位想喝什么?如果团长说喝茶,后面几位可能也都说喝茶。人家奇怪,怎么一个说tea,就tea,tea全下去了。

第三,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问题。我们中国人总是强调“和为贵”,“天人合一”等,而西方则讲究多样的标立新说。我们在感谢对方接待时往往是这样几句话:你们国家很美丽,你们人民很友好,你们接待很周到,等等。他们认为万里迢迢从东方到西方,难道没有任何一点不同的感觉,为什么一律都是这么三句话呢?后来有一个代表团走的时候,除了三句话以后,他说,我现在想提点建议。这几个人马上很认真听,想听听代表团离开前的建议。第一条建议是希望你们介绍材料能译成中文。第二条是你们这个牛肉能不能煮得烂一点,血淋淋的实在受不了。第三点希望你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能有所了解。他们听了感觉特别好,听到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表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做到,做不到的我们也知道你们喜欢什么了。

第四,是东西方感情表达方式的差异。在很多问题上中西方的差异是的,我敢打赌西方人看《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定看不懂,这里头最大的问题就是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从而造成了中国人细腻含蓄的倾情和西方人的直接表露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古代的大家闺秀想必西方人一定毫无想象,更不必说中国古代的“男尊女卑”及古时的家法等一切束缚主义的思想。

第五,是我们思维方式里经常有意会性。他们是一种直观性。比如我们有些文章或在生活中喜欢用暗示,或者喻古论今。这种含蓄需要你去意会,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这与西方人的直观性不太一样。像钱钟书先生的关于西方与中国文化方面的对比里,更是谈到了中国诗的长处,它虽然只有寥寥数十字,但表达比西方的长诗更有意境。但对西方人来说,这又是很深奥且难以理解的东西。

然而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很多的事情都关系到我们的生活,以及以后的一些文化差异,如何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上和文化交流上能更好的交流。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方式和建议。

由于东西方政治、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所以,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正确处理好这种文化间的差异。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交流、创新和创作的源泉,是人类得以发展的动力之一。离开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我们将面对一个思想日益枯竭、创意日益平庸、生活日益单调的世界。文化多

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一样,单一性导致脆弱性,多样性产生稳定性;单一性导致极端性,多样性产生包容性。因为并不是所有先进的文化或文明成果都集中在一种社会形态或一个国家或民族之中,所以有时必须相互学习、引进先进文化,来促进本国家或本民族的发展。这就需要认识到,引进先进文化并不是要消灭或代替民族文化,而是要扎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使之本土化、民族化,使异域的东西取得民族的形式和风格,打上民族的烙印。每个民族在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同时,必然要对自己文化进行筛选、扬弃,使民族文化发生转型。通过借鉴、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使之本土化、民族化,通过分析、筛选和扬弃民族文化,使之转型。民族文化正是在通过这两条途径实现整合创新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显示出自己的价值和生命。

东西方文化差异主要差异

及解决方式

学院、班级:机电学院、B0901

学号:0612090108

中西方婚姻文化差异及其原因探究 第3篇

1 结婚目的的差异

中西方在婚姻文化中的差异, 首先表现在婚姻目的的差异。

1. 1 中国人的婚姻目的

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为了家庭而不是爱情。《礼记昏义》说:“合两性之好, 上以事宗庙, 而下以继后世也。”孔子说:“大昏, 万世之嗣也。”有夫妇而后有子嗣, 由合法婚姻所生之长子才是嫡子, 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社会, 传宗接代关系到家族的延续, “继后世”自然成为娶妻的首要目的。

1. 2 西方人的婚姻目的

西方人的婚姻目的恰恰是因为爱情而不是家庭。在西方人的观念中, 结婚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两个个体的结合。追求真爱是绝大多数西方人最重要的婚姻目的。所以, 我们总是说西方人的婚姻是个人权利的象征, 而中国人的婚姻更像是对家庭的一种义务。

2 择偶标准的差异

由于婚姻目的的不同导致在择偶的标准上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2. 1 中国人的择偶标准

从中国传统的择偶标准来看, 最要紧的是门当户对, 也就是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虽然这一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慢慢发生变化, 但是, 当今社会男女青年的择偶标准仍然受到这一原则的影响, 两个家庭如果有相近的生活习惯, 对现实事物的看法相近, 生活中才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才会有共同的快乐, 才会保持更长久的彼此欣赏, 也才会让婚姻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2. 2 西方人的择偶标准

西方人的择偶标准与中国人相比, 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人的择偶标准, 最主要是两个人的互相契合, 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新闻报道中出现欧洲王室的王子娶了一位平民做王妃的现象。

3 婚姻礼仪的差异

( 1) 自古以来, 婚礼嫁娶在我国都被认为是人生中最大的礼仪, 我国传统的婚姻礼仪一直遵循着周代确立的“六礼”, 即“纳彩, 问名, 纳吉, 纳征, 请期, 亲迎”这六种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仪式和礼节。

( 2) 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 整个婚礼从开始到结束都充满了浪漫气息。首先, 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 新娘挽着父亲的手走到新郎面前, 由她的父亲将她亲手交到新郎手中, 牧师会要求新郎新娘对对方作出一辈子的承诺, 这也是整个婚礼的高潮, 然后他们会在牧师和众人的祝福下, 交换结婚戒指并亲吻对方。而新娘手中的花球也不是一般的装饰用品, 在婚礼结束时, 新娘就会抛给到场的女宾客, 如果谁接到花球, 谁就是下一个结婚的人, 这就使整个婚礼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4 中西婚姻文化差异的原因

4. 1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国的地理环境是封闭的大陆型环境, 这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也造就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 注重对大自然的顶礼膜拜以及对自然规律的严格遵守和顺从。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中, 工商业和航海业比较发达, 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4. 2 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所以中国人比较注重伦理道德, 求同求稳。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 发源于爱琴海沿岸, 属于海洋文明, 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 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 文化也比较外向。

4. 3 文化传承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国的文化并没有消失在朝代的变化中, 而是逐渐发展成熟, 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传统文化。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不仅将促进各民族的友好交往, 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所以说中国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生命力。

西方则有所不同。西方国家的历史, 历朝历代每一更替都伴随着外国的入侵, 从而使古老文化和新文化相互斗争。因此, 我们可以说, 西方文化没有主体性而是具有多样性。

4. 4 宗教信仰

虽然在中国存在着多种宗教形式, 如基督教, 天主教, 伊斯兰教, 佛教和道教等, 但我们仍然要说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大多数人信仰宗教只是因为现实的需要, 他们需要用宗教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 而不去努力在现实世界中做出改变。中国的宗教信仰注重的是顺从。由于这个原因, 中国人缺乏反抗和奋斗精神。

然而在西方国家, 所有的西方人都几乎是有宗教信仰的。宗教对西方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具有浓厚的宗教氛围的西方文化里, 崇尚人人平等, 重视斗争和反抗压迫, 着重强调信仰, 希望, 爱和信任。

5 结 论

总而言之,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婚姻, 作为人类生活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 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婚姻的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在结婚的目的, 选择配偶的标准, 以及婚姻礼仪方面存在着分歧。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是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不同造成的, 这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虽然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婚姻文化上有着很大的差异, 但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样的,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 社会习俗所带来的差异。了解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融。

摘要: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 导致中西方在婚姻文化中存在一些差异。针对中西方人结婚的目的, 选择配偶的标准, 以及婚姻礼仪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以此三方面阐述中西方各具独特的婚姻文化。针对中西方婚姻文化的差异, 从地理环境, 社会经济, 文化传承和宗教信仰四个角度讨论了差异存在的原因, 从而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学习和促进中国西方文化的交融。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婚姻,差异

参考文献

[1]Jia Yu Xi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9.

[2]Karl Jaspers.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M].Zurich:Article Gomez Press, 2009.

[3]Linell Davis.Doing Cul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段淑平.中英婚俗文化及差异[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

[5]夏巧华.中美婚礼之文化对比及文化融合[J].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5 (2) .

浅析中西方广告的差异及原因 第4篇

关键词:广告;广告创意;差异;原因

广告是为了满足某一组织特定的需要并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我们今天所要提到的是广告中的一重要元素——广告创意。中西方广告创意从整体上说的确存在多方面的差异,这并不是指创意水平的高明与低劣,而更多的则表现为一种创意方式和创意风格上的不同。

中西方广告的差异

中西方国家由于本身语言的不同以及各自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底蘊,使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表现方式的广告也具有一定的差异,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中西方广告的差异。

1.中西方广告创意的思维方式不同

不少语言对比研究表明,具有不同语言背景文化的人所采用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Kaplan认为,西方的广告是“吐直线形”的,一篇文章常以标题开头,直接点明中心思想,然后在以下各句中发展这一中心思想。而中国广告多呈螺旋形,专题往往不是采用直接了当的方式,而是采用迂回的方式加以阐述。这不仅表现在文学作品上更渗透到了广告创意的方式中,例如雕牌洗衣粉的一则“下岗篇”广告,刚开始描写的是一位下岗母亲四处奔波找工作,突出了生活的艰难。然后在她家里,有一个孩子在家帮母亲洗衣服,孩子因为能帮妈妈洗衣服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最后母亲回来看到孩子的字条“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和洗好的衣服而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最后打出产品的名称“雕牌洗衣粉”。在广告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对“雕牌”洗衣粉特点的介绍,而是更多把感情做为主线,让人产生温情雕牌的印象。

西方广告则常运用幽默、荒诞、夸张、恐惧等手法传播广告内容,给人以感官的冲击力。如《DQ汉堡》的广告,在一间办公室里,一个男职员坐在办公桌前正在吃一个汉堡包,在他的右侧是一罐DQ的饮料,这位职员吃一口汉堡,然后深吸了一口气,看上去很爽的样子。当他用纸巾擦完汗之后,嘴向左手侧呼了一口气,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那张纸巾居然起火了,把这个人吓了一跳,他赶紧站起来。但是不知道如何是好,手里随便拿了一个档案袋,手忙脚乱的他想把火吹灭,没想到他越吹越大,整个办公桌都着火了,最后办公室屋顶上的灭火装置开始往外喷水,搞的整个公司一团的糟糕。办公室里的两个男员工嘴里边喊着“oh,no!”的冲了进来,手里还拿着文件夹,想帮助他灭火,那个满嘴吐火的男士说“nogothere”,接着给出这个汉堡的一组图片:一个十分美感的、令人一看就流口水的汉堡,说明是加入辣培根肉的,然后说请小心食用,DQ口味独特!最后把画面留给了这个可怜的绅士,他站在办公桌上,手扶着天花板,在喝着灭火的水,享受着这种超辣的快感!

从上述两个案例可以看出思维方式的差异直接影响广告的创意,中国广告注重的是感情交流,从温情的角度感染人的心灵;而西方广告却喜欢用夸张的手法直接将产品的特点表现出来,增添趣味的同时又让人一目了然。

2.中西方广告词的风格不同

西方广告是一种外向型的文体,它的语言充满张力,具有极强的渗透力;作为东方代表的中国广告文化则是一种内敛型文化,在语言方面也传承了民族温文儒雅的品质,注重广告的韵律和节奏。如中国移动的广告语:沟通从心开始;优乐美的广告语:你就是我的优乐美,优雅、快乐、美丽等等,这些广告词都充满了温情,形成了语言美感,也恰到好处地向人们传递了人间真情。西方广告词则偏重于语气词的运用。比如我们经常会在广告词中看到ohGod、NO!NO!NO诸如此类的语气词。同时在语言的节奏和韵律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别,中国广告一般以汉语的组词构成决定它的节奏和停顿;英语广告则按照轻重之间的交替模式安排节奏,以重音决定节奏,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东西方广告词的差异。

3.中西方广告在创意风格上的不同

想象力是一切创意的源泉,在广告创意上西方更是将自身的幽默、风趣运用地淋漓尽致。在西方广告中幽默手法的运用几乎随处可见,如一则墙漆广告就运用了戏剧化的方式来表现,一队特警破窗而入逮捕罪犯,不料记错了门牌号闯入了一对老夫妇的家中,特警们安慰受惊的老人说:“我们马上就能把你们破坏的家恢复原样”。于是广告的主角——墙漆闪亮登场,警察把漆刷到墙上,墙壁立刻完好如初,警察队长悠悠自得的喝了一口咖啡,发出号令,警察们又按原路破窗而出,留下老夫妇在那里目瞪口呆。故事生动诙谐,充分显示了西方广告的幽默感。而中国广告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中规中矩,常常以温情示人,却很少有这样的广告。

中西方广告差异的原因

中西方广告差异的形成有诸多原因,既有客观的又有主观方面的,我们将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差异的原因。

1.中西方广告存在文化差异。广告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而文化与民族又不可分割,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而这一切又以一种潜意识和内在思维的方式扎根于人民的心里。广告是作为推销产品的一种形式而出现的,从自身利益出发,必需去迎合一般大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社会的主流思想。因此每个国家的文化、思想就严重制约了广告的诉求和表现策略,也制约了受众对广告信息的接受和理解。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价值,他们重视通过自己的奋斗来发展自己,认为只有自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社会才会发展,在广告上他们也追求自我感官享受和价值需求。因此在西方广告中常常以夸张、极端的形式展现广告情景的内容。

中国文化强调以和为贵,以家为群体中心,因此在中国广告中有许多都是以家为背景、以情感为主题,带有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同时在中国广告中又体现了群体意识比如周迅代言的雅客v9广告,周迅在前面跑,一群人在后面追,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集体力量和中国人的从众心理不无联系。中国广告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群体观念,强调整体,重视家庭和情感的传递;西方广告则反映了西方文化的个人价值观,强调个体的独立,重视个性的张扬。

2.中西方广告的发展阶段不同。西方广告业比中国要早上近百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广告才真正开始有所发展,而西方的广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中西方广告业发展的阶段不同导致两方之间存在了很大的差距。虽然中国有70000多家广告公司,但是许多公司规模小、力量分散、专业人才缺乏等诸多原因都使中国的广告质量与西方有一定的差距,这也直接导致中国的广告作品在世界广告评选大赛中显得黯淡无光,与西方广告作品的质量相差甚远。

3.中西方广告赖以生存的社会制度不同。广告是商品经济社会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必然受到各国社会制度的影响和制约。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制度,广告的审批要受到有关部门严格的质量检测,广告的内容和形式因此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通常中国广告呈现出的模式是一致的,因此在创意方面中国广告就要比西方广告略逊一筹。

参考文献:

[1]张金金.中外名牌与广告策划[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12月.

[2]余明阳,陈先红.广告学[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李志丹.中西方电视广告传播差异探析[J].山东视听.2005(11).

[5]冷凇.中外电视广告中的文化差异[N],人民网.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第5篇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1)[摘 要] 电影《世界是平的》(Outsourced)又名《服务外包》是美国导演约翰·杰夫考特(John Jeffcoat)2006年推出的一部作品。本文通过分析影片情节,突显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东西方文化从相互冲突到和平共处的跨文化适应过程。[关键词] “外包”;文化差异;跨文化适应

中图分类号: G 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2-0095-02 电影《世界是平的》(Outsourced)又名《服务外包》,改编自同名畅销书,获西雅图国际影展最佳影片奖,讲述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美国很多电话网络销售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节省费用将自己的客服部门迁到工资低廉的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培训当地人取代美国人做同样的工作。这就是俗称的“外包”。“外包”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非常普遍。我们很熟悉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男主人公贾玛尔在影片中即是在印度“外包”中心送茶水的工作人员。新锐导演约翰·杰夫考特(John Jeffcoat)将“外包”这一火热的话题与文化、爱情等主题结合,通过许多有趣好玩、啼笑皆非的情节给我们展示了东西方文化中的诸多差异。

一、剧情介绍

电影中的主人公陶德·安德森是西雅图一家小产品公司的客服中心的主管。为了节省成本,公司决定将男主角所在的部门外包给远在东半球的印度,即用低廉的待遇雇佣印度当地的客服人员,为远在西半球的美国客户服务。而陶德也被指派前往培训当地客服人员以及自己的下一任接班人。公司许诺他如果业绩达到公司要求的话可以提拔为高级副总裁,否则将被解雇。陶德迫不得已前往印度,成为派驻国外的外包高管,去培训客服人员如何以美国方式工作、说话。看似跳升为高管的派驻,却遭遇陶德想不到的大灾难。初到孟买的脏乱吵嚷与诸多文化方面的差异让陶德抓狂,种种不适应使得陶德非常想回国。但是随着对印度文化的逐步了解,陶德感觉自己还有好多东西要学——关于印度,关于美国,关于自己,明白对抗远不如接纳并继而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中去。他与印度姑娘亚莎萌生一段美妙的异国恋情。影片吸引观众的是陶德在印度这一东方国家遇到的文化冲击和随后的文化适应的精彩过程。

二、影片折射出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影片生动、诙谐、有趣,令人啼笑皆非,而贯穿于整部影片的文化冲突更让我们深思。这所有冲突都根源于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人生观、生活习俗、个人隐私,对待爱情、婚姻、家庭的态度方面的差异。下面我们着重通过情节,比较东西方文化在以下几方面的差异: 1.生活习俗。在西方英语国家,人们在公共场合或交谈中视交谈双方的关系和交际的需要而保持不同的距离,称之为体距。[1]在体距方面,西方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人群拥挤的不适应。而陶德一出机场看到拥挤的人群,到处是拉客的车主,一下子被搞懵了。看着互相争抢乘客的的士司机,陶德吓得只能坐上看着非常危险的黄包车落荒而逃。转乘火车时,印度的火车破旧拥挤,火车顶部、车门处、车窗上都爬满了人,陶德不知所措,最后是站台上的热心人硬是将他推进车厢。镜头里陶德眼神里充满了诧异。来到加拉普利,一群群的小孩围着陶德不停撕扯,陶德害怕得大喊“别碰我,离我远点”。印度对于人际交往的体距没有过多要求。来到居住的民宅,陶德品尝房东给他准备的茶点时用左手进食,而且吮吸完手指又再一次的用手拿东西吃。房东一家人极为诧异,问其原因,在印度碰过嘴巴的手是不能再拿食物的,而且人们认为左手不干净是不能用来进食的。

影片中陶德没有看到同事避免外出的警告,穿着干净整洁的正装出门,不明就里地被街上的人群投掷彩粉,搞得狼狈不堪、左右逃窜的形象是这一影片的一个小高潮。原来这是一年一度的印度传统节日荷丽节(Holi),它是印度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源于古人期盼丰收的活动,并迎接春天的到来。庆祝方式可能会让人紧张,不管是否认识,人们都用手或类似水枪的工具把各种色彩的颜料泼洒到别人身上表示祝福,且认为颜色越多越美丽。很多在印度的外国人都被告诫在这一天不要出门。陶德不知道印度的这一风俗就意外中枪了。

2.隐私。陶德居住的民宅房东很是热情,刚刚落座就问“你父亲是做什么工作的?”、“你的薪水多少?”、“你结婚了吗?”、“你有女朋友吗?”等等。陶德皱起眉头不知如何是好。听到陶德说他还没有准备好结婚所以分手,女房东更是诧异地说出“为什么,你的年龄足可以当祖父了。你在等什么啊?”、“你是同性恋吗?”女房东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让陶德疲惫不堪,无所适从,不知作何应答,只能一笑了之。因为在西方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中,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占有核心地位,是美国文化的价值核心,美国人信奉个人尊严,尊重个人隐私,在西方国家,涉及个人年龄、身体、家庭、健康、财产、工资、婚恋等个人经历都是隐私,是他们的心理需求与社会需求。西方都注重隐私,在精神上需要独处、清净。东方人个体隐私意识薄弱,个人隐私维护方面没有太大的期望。如果没有了解东西方在隐私方面的文化差异,很容易导致交际中断或交际障碍。

3.家庭观念。影片中,陶德和下属普洛闲聊时说到他在美国不和家人住一起、一年见不了几次面时,普洛显得很是惊讶,表示很不理解。因为个人主义和自立精神是典型的西方价值观,强调个人本位,崇尚独立,强调自我支配和自我控制。公民在18岁成年之后,对于职业、婚姻、家庭等事情都是自行选择。尤其在美国,大多数孩子在18岁以后就独立自主、自食其力、自谋出路。孩子成年后少有回去看父母是常有的事,这与多数东方国家的家庭关系的表现方式不同。

影片中男主人公陶德和公司的职员、印度女孩亚莎日久生情,互生爱意,当陶德询问亚莎能否和他一起回美国生活,亚莎回答说那样她会想念父母,日子将会很难熬。亚莎反问陶德同样的问题,陶德也因为会想念自己爱吃的热狗而不能在印度一直生活。所以家庭文化给每个人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4.爱情、婚姻。电影中,陶德和亚莎外出约会时,亚莎告诉陶德在公共场合不能和她有身体接触。当陶德邀请亚莎到他暂住的公寓喝点饮料,却被亚莎以担心别人看到说闲话为由拒绝了,陶德很是纳闷,问道:“你是一个自由人,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议论呢?”因为西方社会注重个人独立性的培养,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极强,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个人利益,个体自由选择各自的生活方式。亚莎回答说她已经订婚即将结婚了,是家长的安排。陶德对此更是十分的不解。在个人主义盛行的西方社会,人们崇尚爱情,认为爱是婚姻的基础,婚姻纯属个人私事,即一个人有权选择和自己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在他们看来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低质量的婚姻。如果夫妇一方爱上了第三者,任何一方都不会受到谴责。而在印度,一个人刚出生就可能被安排了婚姻和未来。在东方婚姻观中多是从一而终,由于亲情、责任、道德等种种原因,婚姻即使没有了爱情,还要尽力维持下去。影片中主人公陶德认为没有爱情基础,接受父母之命结婚是疯狂的,而美国人50%的惊人的离婚率更是让亚莎对西方的爱情婚姻心生恐惧。

5.词汇文化含义的差异。早在15世纪英语就随着英国商人进入了印度,至今仍保留 “第二附加官方语言”的地位。英语在日常商业活动和政府交流中仍然非常流行且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印度英语口音重,语速快,乍听起来很难懂。陶德的名字Mr.Tod,在印度就总被称为Mr.Toad(意为蟾蜍)。陶德很是恼火。陶德培训员工的重要内容就是纠正当地客服人员的发音,努力练习到与美国人发音相似,让客户感觉是和真正的美国客服人员对话。另外在用词方面和美国英语也有很大的不同,影片中有客户打来电话要给自己的孩子订购文具用品,客服人员直接建议客户买一些rubber,结果搞得客户异常气愤,挂断电话。从陶德那里才知道,在美国英语中橡皮要用eraser,rubber被用来特指condom(安全套)。电影最后在机场陶德与普洛告别时,陶德高兴地对他说:“break the leg”,普洛甚是纳闷,陶德解释说那是“good luck”的意思,普洛方才转惊为乐。

了解文化差异是我们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和基础,是跨文化交际顺畅的保证。为了达到和谐的跨文化交际,我们就必须了解原文化与异文化的差异,从而避免交际中的误解和摩擦。

三、跨文化适应

1.跨文化适应(intercultural adaptation)。人们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迁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在文化方面感到不适应即文化休克是很普遍的现象[2]。而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在专业文献中,跨文化适应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如“intercultural adaptation”,“acculturation”,“enculturation”,在汉语中都是“跨文化适应”的含义,但是内涵有一定区别。我们这里主要指intercultural adaptation指的是“个体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不同的异文化中后,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而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调整”。多用于短期旅居者的跨文化适应。[3]在这个适应过程中,原文化群体的人心理上达到了一种平衡,开始积极接受,不再埋怨或者失落,努力理解跨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主动寻找解决办法。如果想要在新文化中快乐地生活,跨文化适应的阶段是必须经历的。

Mansell提出跨文化适应感情的四阶段:疏离感、边缘化、儒化和二元化,主要是指旅居者内心感情高低起伏的变化,逐渐改善及慢慢适应异国文化的个人成长经历[4]。影片中,刚到印度的陶德一切都不适应,孤独、郁闷、无奈、抱怨、不知所措。转而陶德从同样作为外包人员来到印度的一个美国人那里明白“所有来印度的西方人开始都很抗拒这里,只要你放下身段,感觉就好多了”。为了提高外包客服的效率,陶德逐渐认识到客服效率低下的原因是文化差异,提高效率的前提是客服人员应该了解美国文化。同时在和同事的相处中,他也明白了自己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陶德从房东那里得知在印度不能用左手进食时,马上换成右手吃东西。陶德从同事普洛那边得知荷丽节的风俗、看到欢快的人群时,主动加入了大家欢快的庆祝队伍,互掷颜料,和当地人一起共同庆祝这盛大的节日,直到把自己也变成大彩人。随着陶德一点点开始了解印度,参与、接受印度的文化,试图了解他们真正的需要,诸如可以摆放家人照片、当地文化尊奉的神像、用公司最热销的产品奖励客服效率最高的员工来激励大家。通过培训课程,陶德和当地客服员工越来越融入到彼此的文化当中,大家互相包容,其乐融融,客服效率大大提高,一点点向陶德和公司约定的目标靠近。这种跨文化的适应更使得客服中心面临大水浸泡几乎瘫痪的时候,所有员工同心协力、献计献策,周围群众赶来帮忙而摆脱困境,并在恶劣的环境下客服效率超过了公司的要求。跨文化适应促成了陶德的成功。彼此接纳绝对比互相抗拒来得好。电影生动地表现了东西方文化从相互冲突到和平共处的过程。

2.启示。电影带给我们的启迪是无限的。世界文化因民族历史传统、生活环境、发展程度不同而不同,但文化之间都是平等的,文化并没有好坏之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应该尝试着去包容、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撇开偏见,平等地看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平等意识是双向文化导入、交流的基础。跨文化交际就是基于相互平等、相互尊重以无歧视、无偏见的态度充分理解的平等交际。在交际中应树立文化平等意识,克服以本民族的文化标准来衡量或判断对方的言行,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审视,吸收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求同存异”是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秉承的原则。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第6篇

在东西方文化之间--论国剧运动的理论资源及文化策略

国剧运动具有一种跨文化的性质,它是余上沅等人在西方戏剧理念的基础上对旧戏的重新发现,他们的`戏剧理念主要来自西方唯美主义,但这场运动是一种误读的产物.内容和形式的断裂是这一运动破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 者:张传敏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 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4 “”(10) 分类号:G04 关键词:国剧运动   唯美主义   中国旧剧  

全球文化及中西方文化对比 第7篇

全球化时代的中西文化及其传播

一、全球化问题的两种认识

在全球化问题上始终存在两种主要认识和态度。

一是把全球化看作人类历史一个晚近的发展时期和一种普适的进化过程,在政治上表现为民族国家及其职能的消弱和相互间依赖的加强;经济层面上表现为跨国公司与跨国金融的大规模运行从而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得到优化配置,在文化层面表现为信息传播的空前活跃以及以消费主义为核心的生活方式的盛行;

另一种认识与态度是批判性的,把全球化看成是西方文明的新一轮全球扩张,即资本主义新一轮全球扩张导致世界性的不平衡与不平等格局的加剧,其中所体现的不过是资本永无止境的欲望。

二、关于“文化帝国主义”的两种观点

1.萨义德与汤林森关于文化帝国主义的争论

“文化帝国主义”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汤林森认为, 当前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主要涉及四个层面的内容: 作为“媒介帝国主义”的话语、作为“民族国家”的话语、作为批判全球资本主义的话语和作为批判现代性的话语。我们借用汤林森给出的这一框架介绍汤林森和萨伊德两位学者关于这个问题的针锋相对的争论。

(1)作为“媒介帝国主义”的话语

大多讨论文化帝国主义的学者都认为, 帝国主义依靠大众传媒传播、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

汤林森:媒介和文化帝国主义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内在关联: 一方面, 媒介只是中性地、客观地传播信息, 并不存在将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强加于第三世界的问题;另一方面, 读者和观众有足够的自主性来抵抗外来文化的渗透。

萨义德:在媒介和帝国主义的关系问题关键在于帝国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对现代媒介是否拥有同样的控制权, 以及帝国主义国家是否有意识、有预谋地利用媒介来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而在这一点上, 萨义德认为, 文化帝国主义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作为“民族国家”的话语

就文化帝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国家”的话语而言, 它指涉的主要是这样一种观点: 由于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不均衡, 第三世界的“民族文化”过去曾经受到、而且现在仍在受着帝国主义文化的威胁。

汤林森认为所谓的“文化威胁”论并不存在。在他看来, “民族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怀疑的概念, 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都充满了矛盾。事实上, 大多数民族国家根本就没有同质的文化实体, 相反, 其内部充满了不同的氏族(ethnic)文化或地域(regional)文化的抗争与冲突。因此, 汤林森非常赞同当代学者安德森的看法, 认为民族国家与文化其实是“想象出来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y), 其本质乃是一种心理现象: 一种寻求互相认同的情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 萨义德同意汤林森的“文化开放论”与“文化交融论”。因此, 他诚挚地呼吁文化上的“国际主义”。萨义德也注意到, 不管是殖民时代, 还是冷战结束以来, 他所期望的文化之间的平等交往从来就没有实现过, 原因在于帝国主义国家一直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俯视东方, 东方从来就没有获得过和西方平等的对话身份。因而萨义德号召第三世界抵制西方世界的扩张。其目的并不是以“西方主义”来对抗“东方主义”, 而是改变前宗主国与殖民地、主流与边缘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3)、作为批判全球资本主义的话语

汤林森主要反驳了一种功能论的说法:即认为文化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先锋, 其目的是通过文化层面的“同质化”, 进而在全球范围内推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在他看来, 上述理论的错误首先在于颠倒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是经济决定文化而不是相反, 只有在人类需要得到充分满足、物质基础得到建立后才有“文化”可言, 从这个意义上说, 文化不可能是经济的先锋。其次, 如果是文化社群自觉、自主地选择了资本主义, 那么即使资本主义的确带来了文化同质化的后果, 那么也没有理由对资本主义进行批评。

萨义德:汤林森强调的是资本主义的自主性, 萨义德却正好相反。他认为,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 从一开始就是以文化的扩张为条件的。萨义德主要考察了欧美“东方学”的产生与帝国主义扩张之间的内在关系。欧洲的东方学研究一直与欧洲诸国此消彼长的斗争有关。萨义德还注意到, 在整个殖民时代, 西方世界许多“高尚”的文化现象都打上了帝国主义的印记,有时这些印记是暗藏着的。所以他强调“对位阅读法”: 即不局限于作品的表层含义, 而去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

(4)、作为批判现代性的话语

文化帝国主义作为批判现代性的话语:主要指的是这样一种观点: 现代性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物质财富、科学理性和民主自由, 另一方面带来了异化、无序以及工具理性的“铁笼”。正是这样,现代性在冷战以后以一种不可抵御的力量迅速地向全球扩张, 以致于第三世界不得不接受“现代性的诅咒”: 不但在经济上要纳入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 在文化上也要纳入源自西方的叙事模式。

汤林森:现代性在全球的扩张虽然是个不争的事实, 却不能证明文化帝国主义的存在。他指出,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帝国主义已经被“全球化”所取代。

萨义德:在当前的世界秩序中, 东西方之间、南北方之间的冲突仍然触目惊心, 因而全球化、人类一体化的预测要么是某些理论家粉饰现实的违心之论, 要么是善良知识分子的痴人说梦。

(5)、两种看法的渊源

两人采取的方法差异:汤林森主要采用的是解释学的方法。萨义德采用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和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正是萨义德和汤林森的差异所在: 汤林森以解释学为理据, 更多地强调文化交往中的平等关系, 而萨义德受葛兰西和福柯理论的影响, 更多地关注文化交往中帝国主义霸权的隐秘运作方式。

两人的本体论差异: 回答“谁在说话?”的问题时两人的立场不同。葛兰西是接受西方教育的东方人,汤林森是发达国家代言人;二者分属不同的知识分子类型。

三、支持文化帝国主义存在的辩护

1、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践之一——好莱坞影像中的“东方主义”思维

何谓“东方主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人物爱德华•萨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对之作过明确界定:东方主义“不是表达了对一个与自己显然不同的(或新异的、替代性的)世界进行理解——在某些情况下是控制、操纵甚至吞并——的愿望或意图”。它“与帝国主义强力有着特殊的历史关联”。萨义德指出“: 东方主义”是“建立在关于‘东方’与‘西方’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区分基础上的一种思维方式”。凡是以东方与西方这一基本二分法作为起点的对东方、东方人、东方习俗、东方“心性”、东方命运等等进行本质主义陈述的写作都属于东方主义。

西方电影关于功夫、伦理、侠客、中医、玄学、暴力美学等正是“东方主义”的典型表现。

好莱坞电影中的“东方主义”

(3).全球化语境下好莱坞电影的“东方主义”新动向

西方国家以美国文化产业为首,通过商业文化输出,把西方的价值观、世界观推销到世界各个角落,逐渐形成文化霸权。

在“全球化”时代,“东方主义”的政治功能丝毫没有减弱。自从穆斯林世界被贴上美国头号敌人的标签之后,“阿拉伯”就与“恐怖主义”联系到了一起。

华人好莱坞电影的“自我东方化”的色彩。“自我东方化”即东方人以西方人论述东方的逻辑为参照和出发点,固化和本质化“东方主义”的行为和话语表达。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华人电影可以说明这种趋势。“自我东方化”已经成为东方导演把影片推向国际市场的有力武器。“沉默的他者”不再沉默,转向迎合而不是挑战或推翻西方人固有的想法。

(2)典型的东方人

将东方典型化有两个用处:一是方便西方对东方的把握;二是这种典型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那就是对东方的敌意。负面的东方形象传达了西方对东方的看法与态度。固定秩序“白人男性-白人女性-黑人男性-黑人女性”强调缺失,强调秩序,这些都是将东方人典型化的惯用手段。西方需要这些典型来强调他们的中心位置,将东方边缘化,并且使他们将东方的一切活动合理化。

3、新时代的东方主义

《明日帝国》

促使电影对东方形象作出修正的原因,第一,在欧美社会中面临着数量越来越大的非白人移民,他们的反对声音不容忽视。其次就是票房表现。电影中负面的东方形象令日渐清醒的东方观众反感,电影制作者在考虑利润的前提下,不得不推出貌似正面的他者形象,更标榜在他者形象上前所未有的真实塑造。

007电影一向以其敏感的时代触觉见称。在《明日帝国》中,它带出了潮流元素:媒体的力量。同时,在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的崛起,因为在电影中,在中国成立办事处是媒体大亨卡佛的目标。在电影中可以看到两股力量的交织:一是要维护东西方的差距,二是对中国发展的担心。进一步考量,由于中国的庞大票房,电影不得不对林慧这个角色有一番斟酌。观众看到的林慧,正是一个折衷的东方人物形象。

“所有的对于东方社会,语言,文学,历史,社会学等等的看法我都称之为显性东方主义。任何关于东方的知识的改变都仅限于显性东方主义的改变,隐性东方主义是不变的,稳定的,永恒的”。

四、反对文化帝国主义存在的辩护

1、不开放不足以成文化——关于全球化中媒体保护与媒体开放政策

(1)限制性保护与扶植性保护

限制性保护:对文化产品的引入和展示进行控制;通过限制进口对国内产业进行鼓励和扶持的策略;关税和限额是限制性保护的常见形式;

扶植性保护:意在推动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同国外竞争的实力。通过资助和补贴推动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

(2)媒体保护主义的根源

媒体保护主义以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为前提,来自对外国文化的影响和本国文化完整性受损的恐惧;保护性政策常常与决策者的既得利益有关,政府精英除了实践他们自己的信念之外,也必须归纳国家内部不同群体的利益,甚至充当他们的代言人;不平衡的文化交流容易引发媒体保护,对美国的文化霸权的担心不限于发展中国家,某些发达地区例如加拿大和西欧,也采取了若干媒体保护主义。

是一种精英主义文化观:认为大众对文化难有正确的判断。典型:中国,加拿大,西欧

文化帝国主义是其代表理论,与强媒体效果模式相对应

(3)媒体开放政策的根源

自由贸易政策是对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资源分配有效性信念的一种体现。

赞成自由贸易的观点认为:文化产品的国际流通和普通产品流通无异,并对个人自行选择文化有更多的信心和尊重。典型:韩国,日本,香港

自由贸易政策对外国媒体的冲击有更加客观的评价;

本地产品的竞争优势在于斯特劳哈尔的文化接近性,即受众对和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熟悉的文化产品更容易被理解和产生共鸣。

文化开放主义倾向于强调受众的主动性

(4)全球化时代的媒体政策

全球化给保护主义带来极大问题,保护主义的政策越来越失效,付出的成本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扩张、技术进步以及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胜利加速全球化的过程。

全球化与本地化过程是相辅相成的。

外国文化会丰富本国文化。

(5)媒体开放政策的成功实践——一个极端开放的案例

媒体保护主义的一个重要假设,是采纳开放政策纵容外来文化会引发本土文化的激烈变革,香港足以证明这种恐惧是没有根据的。

媒体保护主义的另一个假设认为,开放的文化政策会导致外国媒体一统天下。香港的案例表明保护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本地媒体发展不是必要的。

媒体保护主义假定决策者可以从文化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但是如何分辨精华和糟粕并不容易。因为本土文化内部是有差异的,与外国文化接轨有时只不过是内部文化多元化的延伸。因此判断是否应该接受一个文化习惯,不该以其来源为标准,而是应该考虑这种习惯是否符合民众的需要,大陆和香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香港、广州和北京的价值观比较

价值观与文化习惯

香港

广州

北京

赞同%

赞同%

赞同%

如果有机会我会走后门

21.2

50.4

47.5

拜访好友不需要预约

19.4

28.6

26.7

邻居吵架时不应该干涉

46.1

38.3

40.9

我肯定不会送自己父母去养老院

51.2

58.9

50.0

(6)以竞争促发展

全球化传播时代,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各种边界正在发生变化,被外来文化取缔的恐惧是没有根据的,国家的本土文化可能发生变化,但是很难改变深层的特征,因为人的文化认同和所处的地缘、血缘和信仰息息相关,本地文化不一定此消彼涨,可能相互影响并形成新的混合文化。

全球化时代各种政策依然掌握在国家政治精英的手中,全球化对国家民族的侵蚀作用是不平衡的,文化主权的概念依然会有市场;

采取一般的开放政策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并不要求纯粹依赖市场引导文化发展。在满足社会对外来媒体需求和减少其不良影响之间求取平衡,采取有限保护政策,尽量开放是全球化下的主要走向,一个好的战略是分步骤、分阶段的开放市场,首先开放本土竞争为国际竞争做好准备

2、文化转移——对全球文化交流实际过程的分析

——以花木兰传说的迪斯尼化和美国化为例

(1)文化的全球化与文化转移

文化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意味着一种全球文化的诞生。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全球文化就是被西方文化统治的文化,本土文化有被同化的危险,文化全球化实际上就是本土文化的西方化;另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无疑代表着一种重要的趋势,但是全球化并不能脱离本土化,全球化与本土化是都是相对的,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Robertson提出“球土化(globcalization)”的概念,这个概念可以很好的概括和体现个中两者的相对性和辩证关系。

文化转移:指由媒介参与的文化生产形式,主要指不同文化相遇时,一个文化为了自己的需要而改造其他文化、据为己用的过程。文化转移的主角既可以是强势文化,也可以是弱势文化。文化转移通常有其目的性,通常获得利润是进行文化转移的原始动力,文化转移会导致两个或多个文化元素融合,在融合过程中,各种文化成分的相对比重可能不同,由于人们在语言和文化情境中更容易接受本土文化,为了得到受众的认可,文化生产者趋向于在外国文化和本土文化中寻找一种平衡。

(3)、木兰传说的迪斯尼化和美国化

(4)木兰传说的美国化和普适化

孝道与双向的爱。花木兰在中国文化中是表扬孝道的传说,到了《木兰》中,“服从”的美德不受重视,孝道的观念变为次要,孝道被改造成一个更容易被不同文化接受的观念:荣耀家庭和双向的爱取代了孝道成为影片叙述的主题之一。

适度的女权主义与个人主义。自我身份的追寻是影片的一个突出主题。走折中路线,表达适度的女性主义与个人主义。

去情境化、本质化与再情境化。第一种,剔除中国故事的情境,确定核心要素,加以重构和重新情境化;另外一种,确定核心要素后按照故事令人信服的内在逻辑去重新演绎。

文化形式的转变。原文化存在的形式会影响文化转移的方式和幅度;文化成品采用的形式也会影响到改编的范围;媒介的风格和类型也会对文化转移产生重要影响。在文化转移的过程中,哪些被保留,哪些被舍弃,哪些被翻新,取决于文化产品的艺术形式、媒介类型以及制作者的意向等多方面的相互作用。

原文化延续与跨文化参考机制

(5)全球化

3、关于文化转移的结语

文化的真实性与本土性:

文化杂交与全球文化:《木兰》既不是纯中国的文化,也不是纯美国的文化,它成为一个跨文化的文本:是旧与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女性的服从与解放、孝道的奉献与父女双向沟通等等看似对立的概念的混合体。它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使得这一个迪斯尼化的中国传奇成为了世界流行文化中的一员,它使得后来对花木兰故事的再诠释和再创作都无法回避与它的对话,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界限逐渐模糊。

文化转移与文化边界的跨越:文化转移不是两个不同文化的物理混合,而是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反应之后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文化转移的过程中,制作者总是尝试不断重新定义文化的边界,直到最后定于一个受众和他们自己都可以接受的新的边界。文化边界是社会构建的结果,全球传播的时代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化边界也日益模糊并不断被改写,常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虽然一个国家的文化随着文化转移而改变,但是它的文化基因仍然将保持相对稳定。文化的边界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只是将不断受到冲击、改写以至再肯定。

谈中西方音乐差异的原因 第8篇

关键词:中西方音乐,差异,文化,思维,乐器和唱法

西方哲学基于物质的“分子论”, 重视个体性, 注重实证和实验;中国哲学基于精神的“阴阳论”, 重视综合性, 注重直觉和感觉。

爱因斯坦说过, 西方文明在近代之所以走在世界的前端, 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西方在很久以前就由希腊哲学家建立起形式逻辑思维体系, 二是近代实证主义发展。有人说, 正是因为有无形式逻辑的思维体系, 造成了东、西方思维方法的明显差异。中国人善于依靠直觉感悟, 西方人善于依靠逻辑推理, 而能否进行逻辑推理, 就是能否发生现代科学的关键因素。——这话是很中肯的。

中西方在音乐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是明显的, 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文化传统不同

如前所述, 文字的抽象化, 是形式逻辑产生的直接原因。西方音乐基于逻辑思维, 但中国文化没有走形式逻辑之路, 因为我们的象形文字没有过渡到抽象字母。

在古代, 我们的祖先不需要进行大量的口述, 即口头文化传播, 因为中国很早就有了也许是世界上最精彩的象形文字, 也很早就有了用于记录的竹简和木简 (牍) , 接着又很早就学会了造纸和活字印刷, 记载很是方便, 而且言简意赅, 信息量大, 用于传递军事秘密的短信和暗语很是快捷稳妥。贸易加速了西方文字的抽象化, 但是在古代中国, 由于受“无商不奸”的思想影响, 人们都很鄙视商人, 有志者从商的很少, 再加上人们在交易场所都耻于谈“钱”字, 所以用不着把文字简约化、抽象化, 只用高度概括的汉语行话就行了, 有的交易者甚至不用任何语言和文字, 彼此在袖筒里用特殊的手语就能完成交易。这不能不说是古代中国商业的悲哀。

千百年来, 崇尚合二为一的中国人不善于进行逻辑推演, 不能像西方人那样通过逻辑先定事物的内涵, 再进行演绎、分析和推理, 所以在表达上具有明显的笼统性、模糊性, 这就导致汉语是多维的, 随意性强。比如“郁”字就有多种含义——郁闷、郁滞、抑郁、浓郁、香味馥郁、郁郁葱葱;而“方便”二字有时会闹出笑话来。“父在母先死”可以有两种解释:A.父亲还在, 母亲先离世了;B.父亲死在了母亲前面。”又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一些诗句, 中国人用形象思维方式就很好理解, 但对于偏爱分析、遇事讲一分为二、重理性轻情感、善于逻辑思维而疏于直观感受的西方人来讲, 也许就不好翻译了。的确, 西方人面对各种明喻、暗喻、隐喻、讽喻、借喻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中文语意, 实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对于我们, 却是很容易理解的修辞文法。

比如, “姑娘美如水”, 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可是有的西方人就会说, 是井水还是河水?是长江的水还是地中海的水?是阿尔卑斯山的矿泉水还是喜马拉雅山下的冰川水?——这就成抬杠了。

由于文化传统不同, 我们的民族音乐常常带有主观感情色彩, 许多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是自我宣泄式的, 所以在演奏时自由发挥的余地比较大, 而西方音乐基于“数学定量”, 在理性与严谨性方面则比较明显。

二、思维模式不同

中国传统音乐和中国语言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时也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哲学观念和美学传统相联系。因此, 我们的音乐是模拟思维、具象化思维。由于东西方的思维模式不同, 所以各自音乐的展示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这就导致我们的音乐是平面 (单声) 的、散体型的, 即所谓的多段连缀体结构, 是A、B、C、D、E……式的平行排列 (如《十面埋伏》:列营、擂鼓、掌号、点将、排阵、埋伏、小战、大战、呐喊、凯旋等) , 而不像西乐那样崇尚立体效果和强调对立统一。复调是西方音乐的重要原则和特色, 西乐追求多声部, 即在和声理论指导下各自独立的旋律同时进行, 而我们是单声部的线性思维, 充其量大多是一些支声复调, 也就是在相同的旋律上做一些细微的加花的变化。所以, 民乐显得旋律单调没有厚度和内在的张力, 缺少逻辑思维和对声音科学的研究。

西方早在17、18世纪就有了和声学专著, 而中国的音乐一直没有形成系统的作曲理论。这是因为中国古代作曲家不需要音乐理论, 因为传统音乐是“经验多于科学”“直观多于逻辑”, 不靠音符和音符之间的关系结构去创作音乐, 而是凭着心灵的感悟, 进行一种自然的流露。所以有专家说, “人的自然之情的表露, 多于科学的总结;所讲究的是人文的东西多, 科学的含量少。”

由于中西文化品格及思维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 西方的音乐是给别人听的, 中国的音乐是给自己听的——既然是自娱自乐, 就无须去对音乐本体规律作深入的研究、探讨了。

三、所用乐器及唱法不同

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缺少科学精神支配下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理性探索, 所以在音乐领域也表现为重人格而轻技巧, 因此中国传统乐器不可避免地存在发展不充分的缺憾。比如笛子, 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笛, 距今已有7千年, 和现在的竹笛相比大同小异。而在西方, 却能把古老的骨笛逐渐改造成今天的长笛。竹笛音域是两个八度, 长笛是3个八度, 竹笛最多变5个调, 长笛能变12个调。其它乐器如唢呐和管子, 加上吹孔只有9个孔, 而双簧管和单簧管竟有21个孔;二胡是两根弦, 而提琴是4根弦。另外, 以清雅见长的古琴难以表现热烈欢庆的大场景, 如此等等, 可见民族乐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乐队编制方面, 中国乐器从来都是长于独奏和小规模特色演奏, 历史上很少有编钟、编磬、箜篌、古琴、瑟、筝、琵琶、竽、管、笛、箫、埙等一起演奏的, 即使是合奏, 也大多是没有复调的齐奏, 即以线性为基础的平行运行方式。坦白地说, 如果用民族乐器按西方交响乐的乐谱演奏, 的确是很难做到的。因为除了编钟和现代琵琶能奏出完整的半音阶之外, 其它乐器与西洋乐器相比明显是比较简陋的。于是上世纪有一段时期改造民族乐器成风:竹笛、唢呐增加开孔并加装键子, 二胡安指板, 笙增加苗数, 还造了四根弦的低音大革胡, 而一些民乐大曲也就此开始登台, 热闹了一阵结果还是偃旗息鼓、刀枪入库了。近些年来, 倒是小型化、多元化的民乐组合成了气候。

不可否认的是, 民族乐器在演奏本民族的曲目时, 显得得心应手, 出神入化。如唢呐曲《百鸟朝凤》, 婉转悦耳, 极有特色, 但如果改用单簧管演奏这首乐曲, 那可就成了笑话了, 等于用水果沙拉作馅儿包饺子——肯定不是味儿。所以用本民族的乐器演奏本民族的音乐作品, 才能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的民族管乐器常用的一些技法如抹音、花舌、喉音等, 是西洋管乐器无法应用的。

上一篇:家庭的苦难作文800字下一篇:外联部赞助协议书模板